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测评办法

2024-06-19

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测评办法(通用10篇)

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测评办法 篇1

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综合测评总则

1、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德(思想政治素质)、智(学业成绩)、体(身心素质)、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的综合评定。

2、通过综合测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3、综合测评内容包括德、智、体、能四个方面,分别占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的22%、65%、8%、5%。

4、综合测评中德、体、能三个方面采取学生互评得分结合平时表现记录适当加减分得出成绩。学生互评部分采用定比例、分等级定性(优、良、中、差),再进行量化处理方式进行。

5、综合测评各单项(德、体、能)加减分后成绩不低于0分且不超过100分。

二、测评内容及评分标准(一)德育素质(满分100分)从“遵纪守法”、“思想品德”、“政治表现”、“劳动观念和组织观念”、“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表现”、“社会公德”等方面每学年对学生进行测评。每位学生的基本分由班级同学互评得出,在平时行为考核记录的基础上,按下列标准加减分。加分要素:

1、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参加党、团校学习并考核取得较好成绩(高于90)的加2分。

2、在学校卫生大检查中,获“优秀寝室”等称号的室员每次每人加1分。

3、见义勇为,敢于同不法现象做斗争,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加5分。

4、在有关学校,学院建设的重大事件中,服从大局,听从指挥,献计献策,表现突出者加5分。

5、年级认为需要加分并经学院综合测评领导小组同意的其它要素。减分要素:

1、无故不参加政治学习和党团组织活动者,每缺一次扣2分。

2、无故不参加学校、院系、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者,每次扣0.2分。

3、行为举止不文明并受到学校通报批评以上处分者每次扣5-10分。

4、属于班、年级、学院或部门、学校各级别批评者,分别扣2分、5分、10分;而受到各级处分者,班级测评时只能是评为“差”,同时对受到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校纪处分者分别扣10、15、20、30分。

5、年级认为需要减分并经学院综合测评领导小组同意的其它要素。(二)智育素质(满分100分)从必修课成绩、专业选修课成绩、实验、实习成绩、设计成绩等方面对学生智育素质进行测评,以学年学分积平均值作为该项成绩。按下列公式计算学分积平均值。设A1课程取得成绩为a1,该课程学分为n1,A2课程取得成绩为a2,该课程学分为n2……Am课程取得成绩为am,该课程学分为nm,那么

a1﹡n1+ a2﹡n2+……+am﹡nm n1+ n2+……+ nm

学分积平均值=

(三)体育素质(满分100分)其指标包括体育课及体育达标成绩、体育竞赛、参加体育锻练、心理调适能力以及出操和参加文体活动表现等各项。体育课成绩纳入到各科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其他方面采取学生互评以及加减分调整的方式进行测评。

(四)能力素质(满分100分)其指标包括自学、自律、自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各项。基本分为学生互评该项所得分数,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所得实绩进行加减分。

1、实践和创造能力

(1)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加10分;在公开交流的刊物上发表一般性文章,每篇加2分;

(2)在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包括科技创造、发明获奖)中受到国家、省、校、院系表彰或奖励者每件加10×A×B分,A为刊物(授奖)级别,国家级A=2,省级A=1,校级A=0.5,院级A=0.2,B为获奖等级,特等奖B×2,一等奖B×1.8,二等奖B×1.6,三等奖B×1.4,优胜奖B×1;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国家、省、校、院系表彰或奖励者分别加10、6、4、2分。

(4)非计算机专业通过计算机水平考试二级者加2分;三级加3分;四级(或程序员级)加4分;其它类似的考试相应加分。(以证书为准)

2、社会工作能力

(1)学生干部指校、院系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成员等。测评按优(3分)、良(2分)、合格(1分)、不合格(0分)四个等级进行加分;

(2)个人受到国家、省、校级表彰的学生干部分别加6、4、2分.三、综合测评总分加减分细则

(一)内务卫生

按学院一学年卫生总平均分为基准分(简称总平均分),男女生分开计算,各寝室一学年平均分(简称寝室平均分)与总平均分进行比较。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男生:寝室卫生加减分=(寝室平均分-总平均分)×系数(15%)女生:寝室卫生加减分=(寝室平均分-总平均分)×系数(50%)

(二)文体活动及各类比赛 1.文艺方面 凡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比赛同学得基本分0.2分,获三等奖+0.3分,二等奖+0.5分,一等奖+0.8分;

2.体育方面

代表学院参加运动会,凡参加比赛同学加基本分0.2分,获得分数的同学加分具体方式如下:

体育加分=基本分+获得分数×0.04;

3.参加学院级其他比赛,获三等奖+0.1分,二等奖+0.2分,一等奖+0.3;

4.参加校级其他比赛,参加者加基本分0.1分,获三等奖+0.1分,二等奖+0.2分,一等奖+0.3;

5.在学校及学院举办的重大活动中,参与组织的主要同学,综合测评分别给予+0.6分(学校)、+0.4分(学院)、+0.2分(班级)。

(三)其他事项

综合测评总分加减分累计计算,加减分一般不超过3分,超过三分以3分计算;

四、测评执行程序:

1.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每学年进行1次,以班级为单位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进行。2.互评由辅导员组织实施,班级成员必须参加。参加班级学生互评人数不得少于班级人数的90%,否则取消该班级互评结果。因故取消的互评必须补评。

3.学生互评参照说明认真填写《互评表》

4.根据《互评表》所得结果计算学生德、体、能三项互评分,结合平时表现适当加减分,再与学分积平均值一起按各项比例计算学生综合测评分。

5.辅导员根据综合测评分排列名次,制定成册,报学院审核,经审核后向学生公布。

五、综合测评分是对学生综合考查的结果,它是评优、评定各类奖学金以及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本办法由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测评办法 篇2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测评的初衷不仅仅是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关注学习之余, 能够注重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通过开展综合素质测评活动, 一方面希望学生能够对上一年度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 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测评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但随着综合测评的实施, 许多大学生在综合测评结果的影响下变得浮躁了、功利了。他们现实地面对综合测评, 将其作为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行动指南, 凡是有利于综合测评结果的事情就干, 凡是无益于综合测评结果的事情就不干。因此, 综合测评的设计和操作过程就显得举足轻重。我从对华南农业大学新旧综合测评的比较, 以及实施新的综合测评条例后学生的变化入手, 分析综合素质测评对培养大学生的导向作用。

一、新旧综合测评条例的比较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许多高校已数次修改并逐渐完善综合测评的方法, 测评的目的也从适应应试教育转为促进素质教育。华南农业大学也不例外,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 2008年起实施了新的综合测评条例。总体上, 学生综合测评不外乎德智体等方面的内容, 但具体方法有了明显的变化, 旧版综合测评条例基本以定性为主, 新版综合测评条例基本以定量为主, 记实与评议相结合。

1. 旧版综合测评的内容和特点。

旧版综合测评采用标准分计算方法, 德智体以100分计算。综合测评的总分 (X) 由学业成绩分、日常操行分 (基本分和加、扣分) 构成, 其中学业成绩分占60分 (A) , 日常操行分占40分 (B) 。学生按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在班中排列名次, 每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之和加权的平均数为学生在校期间综合测评总分, 毕业生按综合测评总分在本班排列名次。

学业成绩60分 (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考试考查成绩) 以学生在本学年的学分平均绩点乘以12得到, 即A=学年学分平均绩点×12, 毕业总学业成绩= (总学分绩点/总学分) ×12。

日常操行分40分由政治态度6分、思想修养6分、学习态度6分、法纪观念6分、集体主义观念6分、社会实践5分、体育锻炼5分构成。对学生进行日常操行评定的时候, 采用全班同学互评和班评议小组测评的两级测评方法, 分别占40%和60%。具体的操作过程是每个同学对全班逐个测评, 汇总后加权平均得到一级测评X1;班评议小组对全班同学逐个评议和评分, 汇总后加权平均得到二级测评X2, 两者按照比例相加得到总分, 即日常操行B=X1×40%+X2×60%。为了对某些重要事项进行奖罚, 日常操行这七个方面均设置了基础分和加 (扣) 分。如学习态度方面, 只要能够做到热爱所学专业, 上课能认真听讲, 独立完成作业, 按时参加教学活动, 就给基本分3分。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好外语, 规定只要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或 (六级) 考试者就加分;为了避免学生不按时参加教学活动, 规定违反考勤制度, 旷课一学时、迟到或早退三次以上 (含三次) 者扣分。

旧综合测评的主要特点是定性, 以班内竞争为主 (排名均在班内排名, 不以其它班级比较) , 除了学业成绩的分数是没法变动外, 日常操行的弹性比较大, 学生按照有关条例凭主观意愿给同学们打分, 而这些加分和扣分都没有明确每一项的具体分值, 这样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学生们往往不想得罪同学, 打分的时候尽量往高打, 从而每个同学的日常操行分都很高。因此, 旧版综合测评在操作的过程中最终变成学业成绩的较量, 而学业成绩往往带有很强的原则性, 它是各门功课的考试成绩, 也就是说旧版综合测评遵循“分数至上”的测评局面。

2. 新版综合测评的内容和特点。

新版综合测评采取量化方式, 对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进行全面评价。综合表现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 满分为100分。在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权重分配中, 按照30%、60%和10%的比例进行设置, 也就是德育测评30分、智育测评60分、体育测评10分。

德育测评30分由德育基础分10分、班内互评分10分、德育奖励分10分和德育扣分构成, 德育扣分不超过前三者得分之和。为了使学生形成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 学校设立了具体的加分项目。比如获得国家级的荣誉称号可以加4分, 担任学校正式团体的主要学生干部可以加2.5分, 参加义务献血可以加0.5分/次, 等等, 所有项目的累计加分不超过10分。同时也明确了具体的扣分项目, 如“无故缺席学校、学院组织的活动, 扣0.5分次”。智育测评和体育测评均由基础分和奖励分两部分构成, 没有扣分项目, 两者的基础分分别为50分、5分, 奖励分分别为10分、5分。

新版综合测评主要特点是以定量为主, 无论是德育加分还是智育、体育加分都明确了具体的加分项目和分值, 学生申报加分项目的时候必须出具相关的证明, 年级测评小组审核后才给予加分, 不再凭主观意愿打分了, 操作上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另外综合测评的总分是年级排名, 这就涉及到不同专业学生上课科目不一样, 难易程度不一样, 老师给分的标准不一样等问题, 所以智育基础分的算法要跟旧版有所区别, 不能够简单按照学业成绩乘以一个系数得出。新版综合测评在这方面的设计也有所考虑, 既要考虑学业成绩, 又要考虑公平性, 最终将智育基础分的算法确定如下:

该学生本学年度平均成绩点

智育基础分=本年级本专业学生的最高平均成绩点×50。

二、综合素质测评对培养大学生的导向作用

因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是各个高等学校对在校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也是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录用大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 所以学生往往比较看重综合测评的结果, 将测评体系中的各项要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实践证明, 有怎么样的综合素质测评条例就有怎么样的学生行为, 它对学生的在校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1. 可以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和法纪观念教育。

旧版综合测评条例只是要求学生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拥护改革开放,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大概念清楚, 具体标准模糊, 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新版综合测评条例则明确要求对大学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党团组织生活、班会等活动的过程进行记载, 按照学生参加的次数给予加分;对撰写理论文章、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主办的征文、演讲比赛及做好事等进行加分,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和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 促进了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良好风尚的形成。

2. 可以促进学生养成集体主义精神, 培育团队合作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个性化比较强, 喜欢独来独往, 导致他们很难有集体意识。新版综合测评条例增加了“集体得分”的项目, 规定只要这个集体获奖了, 这个集体的所有成员都可以享受由此带来的加分;如果集体受罚了, 集体的所有成员同样也要进行扣分,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一荣俱荣, 一损皆损”。实施新的综合测评条例以来, 明显可以看到学生对集体的意识增强了, 参加集体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 并且能够积极为集体出谋划策, 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再是无动于衷。

3. 可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新版综合测评实施以来, 出现了获奖过于集中的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智育基础分的计算方法引起的。新版智育基础分由该学生本年度的平均绩点除以本年级本专业学生的最高平均绩点再乘以一个系数获得, 也就是说各个专业平均绩点最高, 学生的智育基础分就是满分, 其他学生都跟这个学生比较, 两者差距越大, 经过系数放大后的差值就越明显。比如专业第一的平均绩点是4.0, 专业第二的平均绩点才有3.0时, 那么专业第一的智育基础分是50分, 而第二名的智育基础分只有37.5分, 两者相差12.5分, 仅一项就拉开了距离。因此,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因为搞不清楚其他同学的学习效果, 避免和同学拉开距离, 只能是自己努力学习, 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4. 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在学业成绩相差不远, 也就是智育基础得分相差不远的时候, 要想在总分排名上取得优势, 往往是靠各项加分来实现。也就是说单靠学业成绩而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测评结果。因此, 在加分条例的激励下, 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竞选各种团体的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 科技比赛;参加征文、演讲、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很多学生就是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 锻炼了能力, 在文艺、科技、体育等领域中光芒四射, 勇摘桂冠。新版综合测评的加分条例激励了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有益活动,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为将来走向社会、迎接挑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可以激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旧版综合测评主要以学习成绩为核心, 重知识轻能力, 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好就一好百好, 知识学了一大筐却因实践动手能力差而无法运用的现象, 出现大量只会本专业知识和高分低能、高才低德的庸才。而新版综合测评明确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比赛活动, 而且把加分的分值定得比较高。比如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一次可以加8分, 就连校一级比赛获奖都可以加2分, 从而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的积极性。

三、结语

无可否认, 部分学生是抱着比较功利的心态来对待综合测评的, 比如参与学生干部竞争的目的在于测评加分;参与学术讲座、党团活动等第二课堂的目的在于加分;参与科技创新比赛的目的在于加分。虽然这些行为违背了综合测评的根本目的, 但我认为, 无论学生抱着怎么样的心态来参与, 只要他能够付诸行动、体验过程, 就会受到那种氛围的熏陶, 开拓自己的视野, 从而或多或少地提高学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建波.学生综合测评的几点思考[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 26, (2) :58-59.

[2]吴双, 李斌雄.大学生综合测评评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 31, (8) :54-57.

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测评办法 篇3

《征求意见稿》指出,上海将建立全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以高中学校为记录主体,采用客观数据导入、高中学校和社会机构统一录入,学生提交实证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记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参加公益劳动、体育锻炼习惯、调查研究能力等学习成长经历。

在组织管理保障上,上海将实行市、区(县)、高中学校三级管理制度,共同负责、协调、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并成立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将建立信誉等级制度,对综合素质评价涉及的高中学校、社会机构等主体,由相关部门评定信誉等级;同时建立公示与举报投诉制度,高中学校需在全校公示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办法,学校统一录入信息管理系统的学生信息,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外都要公示。

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测评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结合我校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化的推行,特修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科生学年素质综合测评(以下简称“综合测评”)是采用综合评定的办法,对学生一学年来日常表现、学业成绩、素质拓展等方面进行综合量化考评。

第三条 综合测评遵循学业为主、全面发展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 综合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各类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推优入党、保送研究生、推荐就业、毕业鉴定的重要依据,并随相关材料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第二章 测评内容

第五条 综合测评总积分包括日常表现积分、学业成绩积分和素质拓展积分三个方面。计算方法为:总积分=日常表现积分×10%+学业成绩积分×75%+素质拓展积分×15%。

第六条 日常表现积分的评定

1.日常表现积分是在平时考核记录的基础上,按照以下10项指标进行评分:(1)政治表现。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参加党团组织活动,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人生态度。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乐观豁达。

(3)道德修养。包括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为人正直,与人为善;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4)诚信表现。包括为人诚实,遵守信用;忠诚待人,言行一致。

(5)学习态度。包括专业思想牢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6)集体观念。包括有集体荣誉感,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利益;能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7)法制观念。包括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模范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8)劳动观念。包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9)社会实践。包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在学习和服务中增长才干;实践活动成绩突出。

(10)“十无”、“十佳”创建。包括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讲秩序,言谈举止文雅,保持良好的大学生形象;无违反校园“十无”规定的言行;积极参加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以上10项指标按优(10分)、良(8分)、中(6分)、一般(4分)、差(2分)分别评分,满分为100分。各学院要结合学院特点制定评分细则。

3.学生日常表现积分采用“三评加权法”计算,三评(学生自评、测评组评、辅导员评)权重分别为0.2、0.6、0.2。

(1)全班同学对照日常表现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学生自评分记为D1。

(2)测评组按标准对全班学生逐个进行日常表现评分,采用稳健统计法(去掉20%最高分和20%最低分后进行平均)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测评分,测评组评分记为D2。

(3)辅导员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考核记录,按标准对全班学生逐个进行日常表现评分,辅导员测评分记为D3。

(4)测评组按以下公式计算出每个学生日常表现积分(记为D)

D=D-△(D为加权平均分,△为修正值)

其中 D=0.2D1+0.6D2+0.2D3

△=(D1-D)×0.2(△可正可负)

4.日常表现积分减分适用条件和标准如下:

(1)凡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参加非法组织,参与非法活动,视情节减20分以上,违法者依法处理。

(2)凡违反校规校纪,未受到学校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的每次减1-10分,受到学校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和留校察看者,每次分别减10分、15分、20分、25分、30分。

(3)在贫困生认定和奖助学金评审中,不守诚信者,视情节减10-20分。(4)在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先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等行为者,视情节减10-20分。(5)经学校认定属故意欠缴学杂费者,减5分。

(6)上述未尽事宜,确需减分者,可参照上述减分标准予以减分。(7)数错并罚者,减完100分为止。5.日常表现积分=测评分+减分。 第七条 学业成绩积分的计算

1.学业成绩积分主要测评专业课、自选课、公共基础课、实践课等课程考试(考查)成绩,计算公式为:学业成绩积分=(z1m1δ1+z2m2δ2+„„+znmnδn)/(m1+m2+„„+mn)

其中:zn为第n门课的成绩,mn为第n门课的课时数,δn为第n门课的权重系数。2.积分说明:

(1)各门课程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若为五级记分,按优=95分、良=85分、中=75

分、及格=65分、不及格=50分的标准计算;若为二级记分,按合格=75分、不合格=45分的标准计算。

(2)重考按原考试成绩计,缓考按缓考成绩计,重修成绩不计。(3)实践性课程学时数按学分×34计。(4)没有特殊说明的课程权重系数为1。

3.第四学年学业成绩主要测评第七学期课程成绩。第八条 素质拓展积分的计算

1.素质拓展积分是将学生按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各模块参加活动所获得的学分折算而成的积分。

2.素质拓展积分计算方式如下:

设班级素质拓展学分排名前10%同学的平均学分为x,某同学的实际学分为y,则该同学素质拓展积分a=60+[(y-2)/(x-2)]×40(a大于100分时,取100分)。

3.第四学年素质拓展积分以前七学期的平均积分计算。

第三章 测评程序及实施办法

第九条 各学院成立学生素质综合测评领导组和工作组,领导组组长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负责综合测评工作的指导及相关问题的处理,工作组组长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负责综合测评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 综合测评工作以行政班级为单位,由辅导员组织实施。班级成立测评组,成员由辅导员和民主选举的学生代表8—12人(学生干部不少于1/3)组成。

第十一条 测评组计算出每名学生的日常表现积分、学业成绩积分和素质拓展积分以及总积分,并分别标出学业成绩积分名次和总积分名次,同时按照总积分名次顺序填写《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一览表》,报学院审核后在班级公示,综合测评结果由学院统一汇总报学生工作处备案。

第十二条 转专业学生回原班级参加第一学年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先。

第十三条 如正常办理休学手续而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可参加复学后所在班级的综合测评。如因自身原因没修满学分而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延长年限里不参加综合测评。

第十四条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在每学年开学初进行,毕业学年在3月份进行。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自本办法生效之日起,原《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十六条 各学院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测评办法 篇5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定量化和科学化,激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医学人才,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综合测评是以政治表现、学习成绩为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核,量化打分,比较客观的反映一个学生全面素质的一种方式。并与学生的“评先”“评奖”自然挂钩。

第二条 综合测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表现、学业表现和文体等表现三个方面。综合测评成绩的计算方法为各方面的素质分别考核测算,三个方面在总成绩中占的百分比为20%、70%和10%,各方面的分数累加为综合测评总成绩(总成绩最高分数一百分,最低零分)。综合测评优秀率为30%,良好率为40%,合格率为30%。

第三条 学业表现满分70分。评定内容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理论性环节和实践性环节(除体育成绩单独考核外)的成绩。

学业表现测评成绩=课程成绩+附加分

1.课程成绩:本学期所学考试课(不含考查课)的平均成绩×70%。

2.附加分:有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在各级报刊公开发表依靠个人能力完成的学术论文或科技成果以及各种竞赛的获奖个人(集体),国家级4分、省级加3分、校级1分。1

3.以上两项相加,超过70分按70分计。

第四条 思想道德表现主要从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作风纪律和文明礼貌等方面进行考核。

思想道德表现测评成绩=基本素质考核分+附加分

1.基本素质考核分(14分)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热爱祖国和人民,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参加非法组织、集会、游行及张贴大小字报等活动。如有违反,扣10分以上并按国家法律处理。

(2)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参加政治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政治学习、党团活动凡迟到或早退一次者减0.5分,学习态度不端正者减1分,无故不参加者减1分。

(3)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违反校纪根据情节一次扣1--8分,违法一次扣10分以上。

(4)宿舍文化。以学院学生会宿舍文化建设检查评比为依据。对学生晚归、未归宿舍者,每次分别减0.2和0.5分,情节严重者扣3分以上。

(5)学校、学院、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迟到、早退一次减0.5分,不服从指挥者减0.5分,无故缺席者减1分。

(6)教学大纲规定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在学习中凡迟到、早退一次或扰乱正常教学和学习秩序者减0.5分,旷课一学时减1分。

(7)重视自我修养,为人正直、谦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礼貌待人,人际关系融洽。有较严重的不文明

礼貌行为者,一次酌情减0.2--2分。

(8)凡受学校、学院通报批评者,分别减2分和1分,受学校警告处分者减3分,受严重警告处分者减4分,受过记过以上处分者减8分。

(9)其它违反学校纪律、社会治安条例、公共道德行为者酌情减0.2--2分。

(10)学习目的明确,热爱医学职业,具有高尚医德。

2.附加分

(1)担任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各类学生干部工作满一年,尽职尽责,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受到师生及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好评,加0.5--3分,其中学校、学院、年级学生会主席、分团委副书记加3分,副主席、班长、党支部书记加2.5分,部长、团支书加2分,副部长、副班长加1.5分,其他班委加1分,寝室长、小组长加0.5分。

(2)获得国家、省、市级(含校级)以上荣誉称号或受到市级以上媒体报道的加1--4分,其中国家级以上荣誉或媒体报道加4分、省级级以上荣誉或媒体报道加3分、校级荣誉加1分。

(3)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加0.3--1分,其中经预选参加院级文体活动者每次加0.3分,经预选参加校级文体活动者每次加0.5分,获得奖励者加分见文体附加分项。

(4)对坚持原则、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或见义勇为表现突出,受到学校、院通报表扬者加1--2分,其中院级加1分、校级加2分。

(5)获得“星级寝室”的寝室全体成员加0.5分。

(6)思想道德表现总分不超过20分;上述各条若同一事件受到双重奖励和处分,以最高分计,不累加。

第五条文体等表现满分10分,其中文艺素质附加分4分,身心素质占5分,其它能力占1分。文体表现=基本素质考核分+附加分

1.文艺素质

(1)文艺素质不设基本分。

(2)附加分 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化活动或艺术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每次每项酌情加0.1--4分,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第一名)加4分、获省级奖励(第一名)加3分、获得校级奖励(第一名)加1分,其余名次依次递减0.1分。

(3)文艺素质得分不超过4分

2.身心素质

(1)基本分4分坚持早操制度4分。早操无故迟到、旷操每次分别扣0.1和0.5分,每学期无故旷操累计4次者此项计零分。

(2)附加分 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体育成绩合格者得1分。

3.其它能力

生活乐观、向上,心理健康,有较强的劳动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满分1分。

第六条 组织与实施

1.综合测评工作由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2.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

3.学院对测评结果要进行公示,接受学生监督

4、本办法由学院学生工作部负责解释。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讨论稿) 篇6

目的:对学生学期(学年)素质进行测评,评分成绩作为评定国家、学校奖助学金,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先进的评选条件。

一、测评程序及相关规定

综合素质测评必须在每学期第1—3周内完成。程序如下:

1、各班成立综合素质测评小组,由班委、团支部、学生代表(非学生干部)组成,小组人数不少于10人,班长、团支书分别为正、副组长。测评由辅导员助理负责,测评前,须向辅导员提出申请。

2、每位学生按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进行自评,提供加、减分的原始材料证明(或复印件),缺证明材料的加分项目需有证明人,并经学院团总支确认。学院团总支将综合日常工作记录和学院各部门的意见向各班提出加减分的指导性意见。

3、测评小组至少3人同时对每位同学的综合测评得分进行审议、核准、修正。测评结果须公示3天,学生有异议可直接向辅导员提出,辅导员在公示结束后1天内作出答复。

4、测评小组集体填写各项分数,辅导员助理负责全面复审测评结果,无异议后由辅导员助理、测评小组成员和测评代表联合签字后,将正式测评结果及各项打分的原始材料送辅导员存档(纸质及电子文档)。

5、辅导员助理将正式测评结果复印2份,一份交辅导员,一份班长保留。如遇班长改选,须转交新任班长,直至毕业。

6、凡在综合测评中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在其综合测评总分中减除3-8分,并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将予以纪律处分。

二、测评评分办法

第一项思想道德素质模块测评(40%)

起点分为80分,满分100分。

(一)思想道德素质加分(加分不得超过20分)

l、荣获校级、市级或省级先进的班级,每人依次加2分、4、6分,班长、团支书另加3分,其他班干部加2分

2、荣获校级、市级和省级先进的个人,分别加5分、10分、15分(本人提交证明,院团总支确认);

3、参加党校学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加5分(本人提交证明,学院团总支确认);

4、在宿舍卫生评比活动中获奖的宿舍或床位,每次可加1分,累计不超过5分(本人提交证明,院团总支确认);

5、荣获“文明宿舍”的每人加3分;优秀宿舍长加5分(文明宿舍须提供先进事迹材料)。

6、学校有关部门、系发文的通报表扬以及记实通知单、好人好事、表扬信等,每次3分。

7、担任课代表职务,并且突出的加1分。

8、院学生干部和班级干部,考评称职的(票数达到班级2/3),分别加1-5分,具体加分情况如下:院学生会主席、团总支副书记加5分,副主席加4分,各部部长加3分,副部长加2分,干事加1分,社团与各部加分等级相同;各班班长、团支书加5分,班委3分,宿舍长2分。兼职取最高职务加分,不可累计加分(院学生会成员、社团负责人由院团总支提供,班委、团支部加分由辅导员提供)。

(二)思想道德素质减分(减分不得超过20分)

1、迟到或早退,每次减0.5分;无故旷课(包括班会),每次减1分;影响同学听课或老师讲课,视情节轻重,每次减1—5分;考试作弊,除学校处分外,视情节严重程度每次减5—10分。

2、开会、听报告等集体活动中,看无关书报、讲话或做其他事,一次减1分;无故起哄、鼓倒掌、喝倒彩等一次减2分。

3、就寝晚归者每次减1分;夜不归宿每次减5分(正常请假除外);

4、宿舍内乱接电线、私装电灯,每次减5分(并照章另行处理);乱倒污水及垃圾,一次减2分,因此引起纠纷,加倍减分;酗酒、吸烟者,每次减5分;有不遵守公共道德、公共秩序和不文明言行者,减2分。

5、宿舍卫生评比连续两次本班倒数第一,宿舍成员每人减1分;连续两次受到学院通报批评的每人减2分,相关责任人减3分;受到校通报批评的,每人减3分,相关责任人减5分。

6、学生确实因病因事请假造成旷课,6学时以下(含6学时)不减分;6学时以上后,连带6学时在内每学时减0.5分;不请假私自离开石家庄市的一次性扣10分。

7、打架斗殴者,不管何种情况,一次减20分。

8、损坏实验仪器、桌椅、图书及公共设施者,减3分(照价赔偿经济损失);

9、其它违反学校规定但未达到纪律处分的,酌情减1-5分。

10、学生干部违反上述规定者双倍减分。

(三)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分计算方法

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分=(基础+应加分-应减分)×40%

第二项 专业素质模块测评(10%)

基础分为80分,满分100分(凭证书和有关证明,加分不得超过20分)。

(一)专业素质加分

1、外语四级考试,在规定通过的学期加6分,以后为2分;外语六级考试的,在规定通过的学期加8分,以后每学期加5分;

2、计算机水平测试通过二级考试,在规定通过的学期加5分,三级和四级加8分;

3、对于不计学分的课程(选修)每通过一门加2分。

4、辅修专业的学生,每通过一门课程加2分。

(二)专业素质减分:第一次考试不及格,每门课程减2分;补考后依旧不及格,每门课程减3分。

(三)专业素质测评分计算方法

专业素质测评分=(基础分+应加分)×10%

第三项人文素质拓展模块测评(10%)

人文素质基础分为80分,满分100分(加分不得超过20分,必须提交证书或证明)

(一)人文素质加分

1、积极参加团日、社团活动的每次加1分,在团日、社团活动中表现突出加3分。

2、参加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的,每次加2分,重要活动经团总支批准可再加1—3分;获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再加10分、8分、5分;代表学校参加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比赛的加5分,获奖的分别再加5分、10分、20分;

3、在校报、学校主页网站发表一篇稿子的(第一作者)加2分,校广播站采用一篇稿子(第一作者)加1分;在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媒体上发表新闻报导,分别加5分、10分、15分;

(二)人文素质测评分计算方法

人文素质测评分=(基础分+应加分)×10%

第四项创新动手能力拓展模块测评(20%)

创新能力基础分为80分,(本人提交证明、学院确认,加分不限)。

(一)创新素质加分

1、参加学校科技类社团加2分,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分别加10分、20分、30分;

2、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类活动或竞赛的加5分,获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再加15分、10分、8分;代表学校参加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科技活动的,分别加10分,获奖的分别再加10分、20分、30分;

2、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加5分,科研课题获奖的(必须署名),再加30分;

4、科研论文(第一、二作者)在普通刊物上发表的,加20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加30分;

5、获专利的,每项加50分;

6、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加5分(本人提交证明,院团总支确认);

7、凡参加省级专业竞赛者,加10分,获一、二、三等奖分别再加30分、20分、10分;凡参加国家级专业竞赛,加20分,获一、二、三等奖分别再加50分、30分、20分。

(二)创新素质测评分计算方法

创新能力测评分=(基础分+应加分)×20%

第五项身心素质模块测评(10%)

身心素质基础分:身心健康、体育及格的即为80分,否则为50分;无体育课的学生体育达标即为80分,否则为50分。满分100分,其中加分不超过50分。

(一)身心素质加分

1、凡参加国家级体育比赛的,加30分;获一、二、三等奖的,依次再加50分、40分、30分;凡参加省级体育比赛的,加20分;获一、二、三等奖的,依次再加40分、30分、20分;凡参加地市级体育比赛的,加10分;获一、二、三等奖的,依次再加30分、20分、10分;

2、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加3分,获奖的分别按名次再加9分、7分、5分、3分、2分、1分;参加学校、院级其他体育比赛的每次加3分,取得名次的再加5分。

3、参加比赛破校、省、全国大学生记录的,分别加15分、30分、60分;

4、参加体育类社团,负责人加1—5分,成员评价合格加1—3分;

5、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活动的,负责人加1—5分,成员评价合格加1—3分。

(二)身心素质测评分计算方法

身心素质测评分=(基础分+应加分)×10%

第六项实践能力模块测评(5%)

实践能力基础分为80分,满分100分(本人提交证明、院团总支确认,加分不得超过20分)。

(一)实践能力素质加分

1、按照要求参加社会实践,并提交单位意见和报告的加3分;校、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负责人、成员分别再加5分、3分;受院级、校级、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表彰的分别再加3分、5分、10分、20分、30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个人或小分队事迹被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媒体报道的加10分、20分、30分;社会实践论文获院级、校级表彰的加3分、5分,在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分别再加10分、20分、30分;

2、参加校内外各种专业岗位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获合格证书的,加10分。

(二)实践能力素质测评分计算方法

实践能力测评分=(基础分+应加分)×5%

第七项 师生评价模块(5%)

基础分为80分,满分100分。

1、测评小组评分,根据学生个人表现给与0-20分。

2、辅导员根据学生表现加减分(加分不超过10分,减分不超过5分)。师生评价测评分=(基础分+应加分-应减分)×5%

三、本细则自通过之日起执行,由学院负责解释。

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7

该系统解决了信息传递不便捷等问题,实现学生管理网络化,方便教师、学生等在网上快速查询学生个人各种信息。使用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无纸化”,改变学生素质管理的落后现状,实现评价现代化。

通过分析测评结果,可以总结教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作为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的参考和依据。此外,综合测评结果可以使每个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实践中扬长避短,更好地实现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为大学生潜在素质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1 应用技术介绍

1.1 Web Service技术简介

Web Service指的是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技术,可以接收从Internet或其它系统中传递过来的请求;是一种新的Web应用程序分支,是自包含、自描述、模块化的应用,可以发布、定位、进行Web调用、执行从简单的请求到复杂商务处理的任何功能;是一种无需购买并部署的组件,它被一次部署到Internet中,其它Web Service应用程序可以发现并调用它部署的服务。

1.2. NET技术概述

.NET是通过中间语言(Intermediate Language,IL)和通用语言运行环境(Common Language Runtime,CLR)方式解决跨语言类库、跨硬件操作系统运行、变量边界检查、资源自动回收问题的软件开发、运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更容易地建立网络应用程序、网络服务、窗口应用程序以及主控制台应用程序。

1.3 ASP.NET技术介绍

ASP.NET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NET的环境,可以用任何与.NET兼容的语言(包括VB.NET、C#和JScript.NET等)创作应用程序,可以无缝地与WYSIWYG HTML编辑器和其他编程工具(包括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一起工作。这不仅使得Web开发更加方便,而且还能提供这些工具的所有优点,包括开发人员可以用来将服务器控件拖放到Web页的GUI和完全集成的调试支持。另外,任何ASP.NET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整个.NET Framework,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得这些技术的优点,其中包括托管的公共语言运行库环境、类型安全、继承等。

1.4. NET与Web Service的结合

由Asp.net主程序负责内部商务逻辑的运算以及数据源的维护,而由Web窗体页和XML Web Services分别公布系统的对外接口,Web窗体页负责向用户呈现系统数据,而XML Web Services则负责呈现系统的对外接口以便于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以及以后开发客户端的需要,构成一个Web应用的完整的对外数据交换体系。

1.5 B/S模式

基于Web的B/S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只不过它的客户端是浏览器。B/S结构是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在这种结构下,软件应用的业务逻辑完全在应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表现完全在Web服务器实现,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进行业务处理,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在系统的性能方面,B/S占有优势的是其灵活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就可以使用B/S系统的终端。

2 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的功能设计

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需要完成主要功能模块有:

2.1.1 系统维护管理模块(包括(1)代码管理;(2)用户管理;(3)系统维护)。

2.1.2 数据输入模块

数据输入模块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思想道德成绩信息、学习成绩信息、拓展素质信息的录入、修改等。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性别、出生日期等;思想道德信息包括各项指标的成绩;学习成绩信息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的成绩及课程所占学分,包括补考学生的补考成绩;拓展素质信息包括图展素质指标各项成绩。

2.1.3 数据计算模块

按照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各表内的及各表之间的数据,并按要求将数据输入指定表。依据学生的各项信息,计算学生的思想道德分数、学习成绩、拓展素质分数和综合测评成绩。各项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在校的综合排名和各方面素质排名,作为各种奖学金评定发放的依据。

2.1.4 数据查询和打印输出模块

数据查询和打印输出模块提供数据的查询和打印输出,学生管理人员通过对学生信息检索达到查询学生信息的目的。

2.2 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主要是依据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建立的数据模型,通过进行数据内部以及外在关系的分析,从而有效地建立整个系统的数据结构(在关系数据库中通常称为表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库的数据量、数据流量、及响应速度的估算分析。

2.2.1 数据库完整性设计

(1)数据库完整性规划:(1)实体完整性。(2)参照完整性。(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2)造成数据不完整的原因分析:(1)网络或设备故障造成。(2)应用程序设计不完善造成。(3)多个事物并发执行造成。(4)人为因素。

2.2.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设计系统数据库架构如下:(1)学生基本信息表,存储学生基本信息;(2)学生学习成绩表,存储学生学习成绩信息;(3)学生德育成绩表,存储学生德育成绩信息;(4)学生拓展成绩表,存储学生拓展成绩信息;(5)学生综合测评成绩表,存储学生综合测评成绩;(6)学生、用人单位反馈信息表,存储反馈信息;(7)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指标权重表;(8)学生课程表;(9)用户登陆信息表。

2.3 系统权重体系设计在指标体系中,根据每项指标所包含

的不同内容,分配不同的权重;根据每项指标考核时的分值、方法及具体情况确定每个指标的分值范围;根据每项指标的复杂程度,确定指标的级数,每项指标具体所占的权重。

学生综合测评总成绩=思想道德成绩×20%+学习成绩÷(∑必修课学分+0.8∑选修课学分)×60%+拓展素质成绩

3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3.1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山东经济学院综合测评系统的修改和维护工作,该功能模块主要由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基础信息管理、日志管理四大模块组成。

3.1.1 用户管理模块的实现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用户增加、查询编辑功能。用户使用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密码进行登陆。

3.1.2 权限管理模块的实现

1)角色增加。角色增加模块让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为系统增加新的角色权限,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2)角色查询编辑。角色查询编辑模块是针对角色信息的修改,维护角色名称、角色描述以及修改角色权限。

3.1.3 基础信息维护

1)班级信息增加模块的代码实现。班级增加功能包括:班级名称、年级、人数、班级代码、学院、专业等。(2)班级信息编辑模块的代码实现。班级信息编辑模块的功能包括查询指定班级、返回符合查询的班级列表、显示班级的基本信息。

3.2 学生信息模块

本模块是为了方便用户查找学生的基本信息而提供的,在这里用户可以方便的得到学生的联系方式,班级等内容,方便学生的管理。

3.3 数据计算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数据的核算以及计算系数的设定,分为两个子模块综合测评信息查询和权重系数设定模块。权重系数设定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设定测评成绩的计算系数,使系统能够适用各种学校的不同情况,以及不同时间的特殊要求。

3.4 数据录入

数据录入模块是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录入的功能,其中包括四个主模块,每个主模块各包含信息录入和查询编辑两个子模块。学生成绩的查询编辑模块与上面的成绩录入模块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与对数据库的操作由新增改成了更新。

4 总结

该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信息的共享、公开,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改革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依据。(1)基于B/S模式开发的Web服务,节省大量的信息资源,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复用性;(2)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3)系统易于管理维护;(4)使用方便,易学易用;(5)良好的性能价格比;(6)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外部接口清晰而标准。本系统今后主要还要考虑通用性问题、跨操作系统平台所可能面临的一些数据共享问题、并发性问题,多采纳组件技术,在开放性方面考虑跨平台后可能面临的并发性问题,同时对安全性能方面考虑采纳一些结合硬件加密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郑小平..NET核心Web Service服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1-54.

[2]李晖,李正刚.浅析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重构及实施保障机制的建立.经济师,2006,(7):11-12.

[3]王黎.微软公司Microsoft.NET战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4-26.

[4]J.P.Hamilton.Visual Basic.NET面向对象编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2-25.

[5]微软公司.ASP.NET标准教材.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6]李安渝.Web Services技术与实现.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40-42.

[7]盖江南,王勇.Java,XML,Web服务宝典.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6-27.

[8]张文斌.基于Web Service的电子商务环境构建技术.北京:电于工业出版社,2002:22-24.

[9]王欣.Web架构与开放交互操作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5-56.

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测评办法 篇8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就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高职大学生综合测评需要增加更多的职业元素。通过基于动态模型的高职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研究,构建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第三方评价体系和动态指标调整体系。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解自我现状,为决策者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数据,为企业提供学生综合素质指标。

关键词:综合测评、职业素养、动态模型

【中国分类号】G718.5

一、引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社会蓝皮书》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指出: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和劳动者收入,提高就业的质量。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是高校评价学生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是高职院校表彰评优、选拔推荐的重要依据。而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用工需求变化,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标准与企业需求标准的差距逐渐在拉大,最终结果导致毕业生适应性差,市场脱节,二次就业率低。因此在职业教育中要尽量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的素质,如何建立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就成为素质教育过程中函待解决的问题。

二、业务分析

鉴于目前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重要地位,需要以科学、务实、创新的态度给该指标体系赋予更加科学、高效的内涵,推陈出新加入更多的时代元素,充分结合信息化技术,建立构建真正符合高职学生需要的和市场需要的综合素质监控体系。

一是,以人为本。在测评体系中以职业素养为切合点,把学生诉求与市场需求统一起来,一切工作都要从满足学生的全面需求、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二是,提升学院管理决策能力。让学生管理部门无法从繁重的计算任务脱离出来,将学生、学院、市场结合起来,对综合测评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优化。

三是,高效务实,动态管理。将教学管理与信息技术充分结合,以信息手段构建动态测评模型,一方面能够及时的反应学生各个时期综合表现情况,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决策层根据学生反应出来的各项指标统计,根据人才设计导向调整各种指标比列,达到动态收集、动态分析、动态调整的目标。

四是,信息透明。基于个性化的定制页面,让学生、高校、企业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向科学、规范、民主管理。

三、系统设计

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实践能力是培养的重点,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而从市场普遍的观点来看,企业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再培养能力,像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责任心、有学习能力等。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和二次就业率已成为个高职院核心的考核指标。因此高职院校不只是要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多的时候应该有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等隐性职业素质的培养。

设计大学生测评体系时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第三方评价纳入到体系中。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构建大学生动态指标体系模型;分析大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模型;分析企业、社会、学生反馈,构建第三方反馈模型,共同构建成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通过对指标的量化,管理者能够调整各指标的比重。如果学院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那么提高职业技能的比重;如果学院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那么就提高职业素养的比重;同时在测评体系中设计了第三方测评体系,作为基准数据,反应当前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水平如何。以此构建一个动态的测评体系,来展示学生各阶段的职业素养、学习情况、奖罚情况、企业需求、社会评价。同时将数据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现给不同的角色层。让学院、学生、企业能够动态的了解各时期的状态数据,规划下一步发展路线。学生在获取了综合测评的分值后,高校管理层要能够统计学生各种综合指标,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修改正指标内容,激励学生改善自身薄弱环节,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四、系统设计

1、系统架构设计

动态测评体系模型基于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第三方测评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松耦合模式,基于成熟的SOA架构:SSH(struts+spring+hibernate)开发框架,和J2EE、 WebService和ORECAL ODI等技术手段,充分采集第三方数据、学院数据、在线调查数据等,通过综合运算,将报表推送给不同的用户层。

2、指标设计

(1)学业表现模块的运算模型:M=∑(H*E)/ ∑E其中M代表某一个时期内学生的学业表现总分,H代表各科成绩,E代表各科学分。

(2)职业素养运算模型:S=(Z-∑X)> (Z*A+(Z-∑X)*(1-A)):( ∑X*A)S代表某一时期内学生所获得的素质教育总分,Z为素质教育分数,X为标活动的分数,A代表的是权重。

(3)违规违纪模块运算模型:N=Z-∑XN代表某一时期结束后,学生仍预留的违规违纪分值,Z代表分配给学生的可用来扣除的总分,X代表学生每次违纪所扣除的分值。

(4)动态配置模型:C=a*M+b*S+(1-a-b)*NC为学生在某一时期内综合测评的分值,M为学业表现模块的分值,S为职业素养模块的分值,N为违规违纪模块的分值,a为学业表现模块的权重,b为职业素养模块的权重,在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可以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动态地设置各个模块的权重。

五、关键技术

1、SSH架构

集成SSH框架的系统从职责上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域模块层,以帮助开发人员在短期内搭建结构清晰、可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Web应用程序。其中使用Struts作为系统的整体基础架构,负责MVC的分离,在Struts框架的模型部分,控制业务跳转,利用Hibernate框架对持久层提供支持,Spring做管理,管理struts和hibernate。采用上述开发模型,不仅实现了视图、控制器与模型的彻底分离,而且还实现了业务逻辑层与持久层的分离。

2、WEB2.0

系统基于B/S架构,利用WEB2.0技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度和交互性能。测评系统为学生、管理者、企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需要对不同的需求对角色分层处理。学生,为被评价的主体。录入不同时期的数据,進行统计分析;能够查看不同时间个体综合评价指标与建议。管理者,为评价主体。统计分析各时期学生的表现情况,制定评价体系方案,调整动态指标体系。企业,为第三方评价主体。根据企业需求,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反馈企业需求和用工动态。同时各角色能够并根据不同的决策分配不同的角色编辑权限和查看统计权限。

[参考文献]

[1] 张翔云,胡振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量化评价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0

[2] 覃红燕,李良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测评办法 篇9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

(修订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特制订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二)坚持学业为主,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本办法适用我院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二、综合测评的内容和计算方法

综合评估成绩由学业成绩和德育表现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定量考核,其中学业成绩占70%,德育成绩30%,即:

综合评估总分=学业成绩*70%+德育成绩*30%

(一)学业成绩的考核

1、学业成绩是指本学期考试、考查的所有科目的成绩总和(其中公共选修课不记入综合测评),其计算公式为:

学业成绩=考试总成绩/科目数+考查总成绩/科目数*60%

2、说 明:

(1)考试科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必修科目

(2)考查科目:教学大纲规定的选修科目或以开卷或论文方式考核的科目

3、等级记分折合百分记分法:

优--90分良--80分 中--70分

及格--60分 不及格--50分

(二)德育成绩的考核

德育成绩=基础分30分+∑加分-∑减分

1、加分项目:

(1)因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受到学校通报表扬的分别加10分、3分。

(2)受学校通报表扬一次加2分、受学院通报表扬一次加1分。

(3)被评为优秀文明寝室的寝室成员每人加2分,获免检的寝室成员每次加1分。

(4)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义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一次加1分。

(5)参加本院、本班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一次加1分。

(6)参加以二级学院为主办单位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每次加0.5分,获得一、二、三等和优胜奖的依次加4、3、2、1分。

(7)参加校级竞赛活动(以学校或学生处、团委名义发文)的一次加1分,获得一、二、三等和优胜奖的依次加5、4、3、2分。

(8)凡获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科研论文及作品获奖的,分别加15分、10分、5分。

(9)代表学生参加国家级有关竞赛前8名者,第一名加20分,依次减2分。

(10)参加省市级有关竞赛(含文艺、演讲等)获奖者前三名,第一名加10分,依次递减2分。

(11)非通讯部成员每撰写一则消息或通讯并通过广播站或校园网进行发表者加1分。在报刊发表文章或作品者校级报刊加3分,一般报刊加5分,核心党报加10分。

(12)在本期内通过四级或计算机二级考试者分别加4分,通过英语六级的加6分。

(13)各班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加分,1分/次。

(14)学生干部职务分根据学生干部考核条例规定执行。

2、减分项目

(1)受学校通报批评、院警告一次减2分,受院通报批评一次减1分。

(2)受警告处分减8分,严重警告处分减10分。

(3)无故不参加学校、院、班组织的学习活动、各种会议、党团活动、公益劳动等集体活动(包括早操、班会、上课),每次减1分。

(4)寝室未达到创优标准者寝室成员每人每次扣0.5分,不达标的寝室成员每人每次扣2分。

(5)私自使用禁止的电热器、在宿舍做饭一次扣2分。

(6)擅自离校、夜不归寝每次扣5分。

(7)遇其他减分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凡遇到同类项目同时加分,只记高分,减分直至减完。

三、优秀等级奖学金及单项奖学金的评定

1、优秀等级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的名额按照《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长师院办【2007】166号)文件执行,不足0.5比例者不取名额。其中:

一等奖学金:比例为3%,600元/每生每期

二等奖学金:比例为7%,350元/每生每期

三等奖学金:比例为10%,200元/每生每期

学习优秀奖学金:比例为2%,100元/每生每期

2、奖学金评定人数以年级总人数的相应比例进行确定。

3、本学期受到全校通报批评及以上处分者一律取消奖学金评定资格。

4、有补考科目和学习成绩总分排名在本班后35%的同学不得评定奖学金。

四、综合测评的组织领导和实施办法

(一)综合测评结果由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审核。

(二)学生综合测评的具体工作,由班级测评小组完成。班级评议小组由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及全班推选出的二至六名学生代表组成。

(三)评定工作在每学期的第三周前完成。

(四)本办法从2011年9月开始实施。

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测评办法 篇10

关于征集《厦门理工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修改意见的通知

各学委:

为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学校决定对《厦门理工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进行修订,现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重点

以原有的《厦门理工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为蓝本,充分发挥综合测评的导向助推作用,并考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如校际交流、国际合作、选课差异等),结合学风建设、素质养成、公寓表现、校园服务、安全信息网络构建等方面,从有利于学生培养的角度献言献策。

二、征集方式

请各学委广泛发动本班同学建言,班级为单位进行汇总,并反馈至学习部附件: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

学生工作处

2014年2月26日

附件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配合教学管理工作,推动学校全面素质教育计划的实施和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综合测评是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表现的综合评定。评分的成绩作为当年评定“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生”、“优秀毕业生”和各类单项奖的依据,测评结果直接与升级、留降级、评优、毕业推荐、推荐入党挂钩。

第三条综合测评总成绩由德育、智育和文体三方面成绩组成。构成比例:综合测评成绩=德育成绩×0.2+智育成绩×0.7+文体成绩×0.1。

一、德育表现测评

第四条德育成绩=思想品德基本分+附加分-扣分

第五条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基本分为60分,按以下六项内容,每项分优、良、中三个等级,分别计10分、8分、6分,表现差者可计5分以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不参加非法组织和活动,不参与任何有损祖国尊严和荣誉、危害社会秩序和校园稳定的活动。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参加政治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3、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

4、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好学,勇于创新,课堂纪律好、出勤率高。

5、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热心为同学服务,努力完成校、系、班级交给的任务。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6、加强自我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培养严谨的生活作风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勤俭朴素,不吸烟,不酗酒。

第六条品德行为表现的附加分为40分(超出者以40分计),按以下内容加分。

1、担任校团、学生会干部称职的加4—7分,担任系团、学生会干部称职的加3—6分,担任班级团、班干部称职的加2—4分,担任宿舍长称职的加1—2分;学生干部不起作用的不加分,身兼多职的以最高职务计分。干部得分与否,班干部由班主任评定,平均分不得超过4分;系级团、学干部由主管学生工作的系领导、辅导员评定,平均分不得超过5分;校级团、学干部由团委会评定,平均分不得超过6分。(校、系有关部门及学生会各部门聘请的人员,不列入干部范畴,但考虑工作关系可加2—3分)。

2、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经系、校、市书面表彰嘉奖者分别加3分、6分、8分。

3、积极参加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者加1—5分。

4、参加班、系、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加分不得超过20分。

5、获市级、省级、国家级先进集体,其成员分别加2分、3分、4分。

第七条品德行为表现扣分规定:

1、凡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参加非法组织和非法游行、示威及张贴大字报者,视其情节扣20分以上。

2、凡未经准假而不参加政治学习、集体活动、劳动者每次扣2分。

3、通报批评一次扣6分;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的分别扣10分、20分、30分、40分。

4、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及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不合格的集体,具体组织者每次每项扣3分,成员每次每项扣2分。违反学校宿舍管理规定者每次扣3分,违规达三次者取消评奖评优资格。

二、智育表现测评

第八条智育成绩=学业基本分+学业表现附加分-学业表现扣分

第九条学业基本分为90分,以学年所有必修课和规定选修课的成绩计算,考查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按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折算。插班生经审批同意免修课程的分数以所在班级平均成绩计算。

计算公式:

Σ单科成绩×课程学分

--------------------×0.9

Σ各科学分

第十条学业表现附加分为10分(超出者以10分计),按以下内容加分。

1、凡个人在校、市、省或全国公开出版刊物发表论文者,每篇分别加0.5、1、2、3分(同一篇以最高分计)。

2、在校、市的专业知识竞赛、科技活动中获奖者,每项按一、二、三等奖分别加分为:校级(1、0.6、0.4),市级(1.4、1、0.6)(同一项目以最高分计)。

3、通过专业等级考试、资格认证者每通过一项加1分,以证书、成绩证明为准。

4、满勤(含上正课、选修课及班一级以上组织的报告会、讲座及集体活动等)加2分。第十一条学业表现扣分规定:

1、必修课和限选课考试不及格者,按各门课程学分值的一半扣分。

2、考试作弊一次扣10分,并按《厦门理工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3、无故旷课一节扣1分,迟到早退三次作旷课一节论处。课堂纪律差受老师批评、警告,每次扣0.5—1分。

4、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违反纪律造成不良影响、违反规程造成事故或损坏设备者,酌情扣5—10分。

三、文体表现测评

第十二条文体表现=基本分+附加分-扣分

第十三条文体表现基本分为60分,凡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体育课成绩及格,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文体活动,可得基本分。

第十四条文体表现附加分为40分(超出者以40分计),按以下内容加分。

1、参加省级以上(部级、国家级)文体比赛中个人获前六名者,按名次加10、8、6、4、3、2分,体育项目破省高校记录者加15分,运动员每次加1分。

2、校、市运动会个人获前六名者,分别加12、8、6、4、3、2分,运动员每次加1分。

3、凡获校、市、省级以上文艺项目比赛前三名者,每人按等级加分:校级4、3、2分;市级6、4、2分;省级12、8、4分。获优秀奖者,校级加1分;市级加2分;省级加3分。

第十五条文体表现扣分规定:

1、对学校规定的文体活动消极对待,无故不参加校、系要求统一参加的文体活动者每次扣5分;累计达10次者,扣除体育基础分;累计达20次者,文体分以零分计。

2、体育课考试不及格者扣30分(经批准免修体育课者除外)。

四、实施办法

第十六条测评时间:每学年进行一次(毕业班为本学年5月份,其他为下一学年9月份),由下至上公开、合理地进行。

第十七条品德行为表现分、学业成绩分和文体表现分,同成果不能重复使用。第十八条综合测评实施细则如下:

1、各系由主管学生工作的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本系学生的综合测评工作。

2、各班成立品德行为表现、学业表现、文体表现的三个测评审议组,每组3至5人,由负责该方面工作的学生干部任组长,吸收小组长、宿舍长和部分学生参加,负责核准分数,然后上交班主任,各评议组应将加减分项目每学期二次张榜公布,以便及时纠正;对循私舞弊的参与者,视情节轻重,在总分中扣5—10分,并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3、评比前由学习委员公布本班本学期的学生学习成绩。

4、学生必须按测评的办法实事求是地填写综合测评的评分表,并出具有关证明,供小组审议、评分。

5、班主任应全面复核各组的结果,签名后交系领导小组,经审核后向全系学生公布。

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05年10月7日起实施。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上一篇:雨霖铃复习导学案下一篇:市开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自查自纠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