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通用12篇)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篇1
1 引言
分析评价一个地区工业行业的综合效益, 要考虑众多对经济效益有影响的因素, 因此, 一个地区各工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是一种多指标下的综合评价, 多变量及其大样本虽然能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 所以, 设计一个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来综合各方面的信息, 这些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不相关, 所代表的信息不重迭, 而包含的信息又较多, 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对工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 使问题简化。因子分析方法就体现了这一分析思想, 是解决问题的好工具, 以江苏省工业行业为例, 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价。
2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是通过研究多个指标的相关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 找出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公因子, 将每个指标变量表示成公因子的线性组合, 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寻求变量基本结构, 简化观测系统, 减少变量维数, 用少数的变量来解释整个问题, 设有N个样本, P个指标, X= (X1, X2, ……Xp) T为可观测的随机向量, 要寻找的公因子为F= (F1, F2, ……Fm) T, 则其模型为:
X1=a11F1+a12F2+……+a1mFm+ε1, X2=a21F1+a22F2+……+a2mFm+ε2, Xp=ap1F1+ap2F1+……+apmFm+εp
称为因子模型, ε为特殊因子, 在实际中忽略不计, 在因子分析过程中可以将每个公因子表示为变量的线性组合, 进而用变量的观察值来估计各因子的值 (因子得分) , 其数学模型为:Fi=bi1x1+bi2x2+……+binxn, (i=1, 2, ……m) , 式中Fi为第i个因子得分。
3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以2005年江苏省工业行业作为评价对象, 采用反映工业效益的指标变量分别为x1=产值利税率 (%) , x2=资产负债率 (%) , x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次/年) , x4=成本费用利润率, x5=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 x6=产品销售率 (%) , x7=销售利税率 (%) , x8=资金利税率 (%) 。上述指标均来自2006年江苏省统计年签, 江苏省29个工业样本在各指标下的取值见表1。因子分析采用SPSS软件。
注:资料来源于《200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1) 指标变量P=8,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略)
(2) 通过SPSS分析, 得出总方差解释表, 且前三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2.289%, 即可描述原变量信息已达82.289%, 可以提取前三个因子作为分析的公因子。
(3)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以及综合评价得分, 见表2和表3。
表2是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在这里我们可以运用因子模型将变量表示成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即 :
X表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R-1表示相关系数矩阵的逆矩阵,
f1=0.332x1+0.111x2-0.172x3+0.245x4-0.133x5+0.160x6+0.328x7+0.109x8;
f2=-0.079x1-0.539x2+0.437x3+0.002x4-0.059x5-0.161x6-0.083x7+0.365x8;
f3=0.178x1+0.420x2+0.116x3-0.003x4+0.160x5-0.832x6+0.161x7+0.209x8;
综合评价价值 (Z) 为:Z= (48.023f1+24.413f2+9.853f3) /82.289.
4 分析与结论
从综合评价值排名表看出, 江苏省2005年工业行业中饮料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综合水平最高, 其次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在制造类行业当中, 饮料制造业的各类成本总体来说很低, 所以效益相对要好些, 然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却被排在最后, 由此, 如果要自主创业的话, 在制造行业当中饮料制造业应该优先考虑。这个评价结果是综合各指标信息而得到的, 它与每个指标下的结果有可能不完全一致, 用综合指标反映了各工业的综合情况。表中, 某些工业的综合评价指标Z得分为负值, 这是因为在进行因子分析时对原始数据作了标准化处理, 把各个评价的平均水平当作零来处理的缘故, 所以某个工业的综合得分为负数, 表示该地区综合经济效益在全体被考察工业的平均水平之下。
江苏省是全国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地之一, 工业行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分析结果表明, 江苏省工业行业中饮料制造业, 属于快速消费品范围, 生产成本低, 产品销售率高, 其经济效益得分排在首位。通过分析可以客观清晰认识工业中制造行业的经济效益状况, 从中为决策者提供很好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与评价, 可知应用因子分析法很好地解决了多指标下的经济效益综合评价问题, 分析事物的内在关系, 抓住主要矛盾, 找出主要因素, 使多变量的复杂问题变得易于研究和分析。文章中, 虽然只选择了八个指标, 可能存在不完全的问题, 但不影响方法和过程的一般性研究。在指标全面的条件下, 按着同样的思路和方法, 就可以得到更趋满意的结果。
摘要:经济效益是经济工作的中心,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通过运用因子分析, 把评价工业经济效益的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 抓住复杂经济问题的主要矛盾, 为经营者、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为宏观调控和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简明、规范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杨雄胜, 杨臻黛.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政研究, 1998, (5) .
[2]金星日, 尹锡杰, 许虎男.主成分分析法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 1997, (11) .
[3]卢春恒,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新编工业统计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篇2
最优指标法在评价工业经济效益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介绍最优指标法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河南省8个地级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统计资料,详细介绍和讨论了最优指标法的原理和评价过程.结果最优指标法对多变量资料的分析评价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结论最优指标法在经济领域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 者:马菊红 MA Juhong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大学,河南,焦作,454003刊 名:内蒙古煤炭经济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COAL ECONOMY年,卷(期):“”(1)分类号:F4关键词:最优指标法 工业企业 经济效益 权重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篇3
【关键词】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措施
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可采用财务指标的评价措施、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措施、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措施这三种措施。采取不同的综合评价措施,其结果也是不同的。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当中,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措施。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措施,能全面科学的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状况、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
一、评价措施种类
1.财务指标的评价措施
财务指标的评价措施是指分析和比较各个财务数据,以此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指标分为企业盈利状况和资产经营状况两大类。企业盈利状况包括资产利润率、资本收益率、成本费用收益率、所有者权益率。资产经营状况由资产周转状况、负债状况、资产运营质量状况三部分组成。其中资产周转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负债状况包括资产负债率、负债流动比率和负债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运营质量包括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企业的坏账情况。
电力企业通过各项财务指标数据,准确了解企业资金负债流动状况。盈利是电力企业经营的目的,通过计算这些数据,得出企业盈亏情况。企业经营需要对企业的股东或合伙人负责,明确资金流动方向和流动途径,是对企业认真负责的体现,也是现代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环节。
2.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措施
非财务指标是指企业利用各项非财务数据,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非财务指标分为市场竞争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未来发展能力三大类。市场竞争能力包括电力输出增长率、企业合同履约率、电力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和电力生产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包括企业领导决策水平、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企业内部协调控制能力、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能力。企业未来发展能力由生产要素素质、企业自我积累和企业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三部分组成。其中生产要素指标包括资本积累率和企业用于发展生产的积累;企业自我积累包括技术创新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从事科研技术人员占全部技术人员比重、技术消化吸收费用与技术引进费用之比、产品更新率、企业职工的技术水平;技术生产创新能力包括企业全部人员平均文化程度、企业拥有技术人员数量、企业拥有科技情况、企业配备技术设备数量和质量。
3.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措施
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的资产利润情况,而非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的管理状况,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实际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中,往往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措施。这样的评价措施能全面、科学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为企业日后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传统的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主要采用财务指标的评价措施,制作季度财务报表或者年度财务报表。在这些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制定下一季度或者年度的企业生产计划。但是财务报表存在弊端,只能反映出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无法反映出除资金流动情况以外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情况。所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措施,构建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措施涵盖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生产的各个要素,电力企业的电力输出情况、每天不同时段的电力需求状况、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企业领导层决策的正确性,反映出的数据更加全面和具体。
二、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应用
财务指标的评价措施、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措施、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措施这三种措施都可以运用在电力企业当中,反映出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经管决策层的管理水平、员工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等。
第一种是财务指标的评价措施。如果电力企业是上市企业,那么企业就有责任和义务向广大的股东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数据和报表。股东在意的是自身投入的资金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侧重于企业的盈亏情况,这时候适宜用财务指标的措施来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电力企业向社会大众提供的数据和评价情况要侧重于财务数据,提供资金的流动状况和企业的盈亏情况。
第二种是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措施。非财务指标多用于企业内部,旨在让企业员工和经营管理者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技术人员的比重、技术经费的比重、生产人员的文化水平、生产设备的数量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企业生产的效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财务指标只反映资金流动和企业的盈亏,而这些非财务指标能更加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依据这些非财务指标,企业能了解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弥补不足,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果领导决策层的目标制定和决策出现偏差和失误,那么可以更换领导,加强监督。
第三种是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措施。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措施,是衡量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最为科学、作为全面的方法。既能反映出企业资金运动,又能反映出企业具体生产状况。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也要与时俱进,进行内部改革,构建新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措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总结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经营收益情况。建立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能使管理者和生产者及时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充分反映企业生产状况。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用数据帮助经营管理者制定企业前景规划,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做出重要决策。
参考文献:
[1]常野,张鑫和.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中国商贸,2013(23):30-32.
[2]卢亚蒙,李志鹏.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分析[J].价值工程,2014(5):188-188,189.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篇4
工业经济是重庆国民经济的主体, 20世纪80年代, 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平均贡献率为37.8%, 90年代上升到42.3%。工业已成为重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城镇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有力地促进了第一、三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 重庆工业体系比较健全, 轻重并举, 行业门类齐全, 有38个之多, 配套能力较强。但这些行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各异, 有些行业企业规模较大, 而经济效益差, 但却是为重庆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支柱产业, 而有些行业企业规模小, 但经济效益好, 对经济增长有突出贡献。那么对不同的行业如何进行综合比较呢?笔者从重庆38个工业行业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6个行业, 用量化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 力求客观地比较这些行业经济发展的情况, 为重庆市工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行业分类、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的选择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的统计, 重庆市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涵盖了38个行业, 分布极广, 这其中, 又以机械、冶金、医药、化工等为支柱产业, 为分析的方便, 笔者从这38个行业中选出16个重点行业作为样本。从选取样本的特征看, 2005年, 16个所选行业共有企业2365个, 占总体的80.28%, 样本行业工业总产值达22436124万元 (当年价格) , 占总体的88.83%;样本行业2002年从业人员77.68万人, 占总体的84.05%。因此, 所选16个行业基本上反映了重庆市工业经济的面貌, 是整个重庆工业经济效益的骨干力量,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指标选择方面, 我们选择了反映在企业产品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偿债能力、企业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的9个指标来反映工业企业的总体素质。对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有多种方法, 如主成份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都有各自的特点, 也有各自的不足。本文采用熵权———广T关联度法进行综合分析, 其优点是按原始数据的差异性进行客观的加权, 以消除主观影响, 可用于非时间序列。
三、计算过程及结果排序
(一) 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熵值及权重
1、样本值的考察
计算熵值时, 要求样本值为非负数, 即xij≥0 (i=1, 2, …16;j=1, 2, …9) 。从统计数据看 (见表1) , 9个指标下都是正数, 因此, 不需对指标下的数据作变换。
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行业的指标值的比重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其中, K>0, ej≥0。
把 (1) 中的公式代入 (2) 中可得:
并计算得e1=0.813774, e2=0.870854, e3=0.976866, e4=0.92948, e5=0.99739, e6=0.9975, e7=0.974601, e8=0.935908, e9=0.999955. (K值的取法下一步说明)
4、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
对于给定的指标项j, 当i值不同时, 各数据xij的差异如果越小, 则ej越大, 如果xij的差异如果越大, 则ej越小。因此, 定义差异性系数为
当i=1, 2, …, 16, 且xij全部相等时, 则ej=emax=kln16, 由于xij相等, 数据是均衡的, 因此差异性系数gj=gmin=0, 即此时gj=gmin=1-emax=0, 即kln16=1, 所以k=1/ln16。
计算差异性系数得:g1=0.186226, g2=0.129146, g3=0.023134, g4=0.07052, g5=0.00261, g6=0.0025, g7=0.025399, g8=0.064092, g9=0.000045。
5、确定第j项指标的权数
计算得w1=0.369737, w2=0.256409, w3=0.04592996, w4=0.140012, w5=0.005183, w6=0.004964, w7=0.050427, w8=0.127249, w9=0.000089。
(二) 利用广T关联度分析排序
要比较16个行业, 首先应选好参照行业, 即确定“最佳行业”和“最差行业”, 然后分析各行业的每一项经济指标与“最佳行业”和“最差行业”的相应指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以此来确定16个行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排序。
1、确定“最佳行业”和“最差行业”的各项指标数值
“最佳行业”的指标向量为{x01, x02, …, x0, 9}, 其中x0j=max{x1j, x2j, …, x16, j} (j=1, 2, …, 9) 。“最差行业”的指标向量为{x17, 1, x17, 2, …, x17, 9}, 其中x17j=min{x1j, x2j, …, x16, j} (j=1, 2, …, 9) 。
2、数据标准化
由于各个经济指标的单位不同并且指标间数量差异较大, 使得不同指标间在量上不能进行比较。为了正确地进行比较, 首先应该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方法是:
, (i=0, 1, 2, …, 16, 17;j=1, 2, …, 9) 式 (6)
然后将无量纲化的数据yij乘以相应的权重数wj得到标准化数据
3、求增量数列
记增量数列为{△y/i2, △y/i3…, △y/i, 11} (i=0, 1, 2, …, 16, 17) , 其中
4、计算各行业分别与“最佳行业”和“最差行业”的广T关联度
定义r+i为第i个行业与“最佳行业”的关联度;r-i为第i个行业与“最差行业”的关联度。
其中:
ri+越大, 表明第i个行业与“最佳行业”的关联程度越大;ri-越大, 表明第i个行业与“最差行业”的关联程度越大。
以上 (1) 、 (2) 、 (3) 、 (4) 的具体列表计算略。
5、计算综合广T关联度
λi=ri+-ri- (i=1, 2, …16) 。λi越大, 表明第i个行业与“最佳行业”的关联程度越大, 同时与“最差行业”关联程度越小。根据λi的大小可以把16个行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排序, 结果如下表:
四、结果分析
从计算结果来看, 2005年重庆市工业各行业中综合广T关联度大于零的行业有3个, 而广T关联度小于零的行业有13个, 这说明接近“最佳行业”的行业少, 而接近“最差行业”的行业较多。因此, 重庆市工业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并不乐观。
排序结果表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名列第一。重庆化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 已成为重庆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重庆是国家布局的西南化工基地和全国综合性化工基地, 拥有化学矿山、化学肥料、涂料、颜料、化学试剂、催化剂及助剂、粘合剂、炸药及火工产品、信息化学品、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橡胶制品、化工设备制造等17个行业。基本形成了以长寿化工园区、涪陵化肥基地、万州盐气化工基地三大化工板块为主, 特色工业园区为辅的相对集中的产业群。
烟草加工工业排名第二。尽管重庆市烟草企业数量很少, 只有7个, 从业人员也很少, 只有0.55万人, 但是其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 重庆烟草业通过产权改革创新了体制, 成立了重庆市烟草工业公司, 通过川渝中烟重组、渝滇合作打破了区域分割, 统一了市场, 取得了较大发展。数据表明, 川渝两地烟草放开之后, 重庆烟草工商业效益得到大幅提升。但是以烟草业属于垄断性和国家限制性发展的产业, 因此, 重庆经济发展应当尽量减少对该行业的税收依赖。
煤炭采选业排名第三。重庆市煤层赋存条件差, 地质构造较复杂, 开采技术条件较差, 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灾害严重。2005年, 全市生产原煤3310万吨。在已探明的139处井田中, 均有矿井进行开采, 生产矿井、闭坑矿井占有资源量17亿吨。开发程度高, 利用率达74.07%。全市人均占有煤炭资源量为76吨, 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0%, 属贫煤区, 后备资源不足。全市1451个矿井核定生产能力4270万吨/年。其中, 区县1422对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844万吨/年, 平均能力2万吨/矿。
作为重庆市基础工业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排名分别为第四和第五。
作为重庆市重要支柱产业的医药行业排名第八位, 其广T关联度为负值, 说明其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一般, 但从其经济效益指标看都比较靠前, 说明其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发展重庆医药行业, 要完善产业政策,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增加融资渠道, 缓解医药企业融资瓶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推进国际间交流合作。加大对医药科研的投入, 努力构建新药技术创新平台。针对目前医药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 通过强制实施GMP和GSP认证, 提高企业进入门槛, 限制企业数量, 保证药品质量、淘汰落后企业, 提高产业集中度, 促进基础较好、有一定实力的医药企业发展。
作为重庆市支柱产业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落后, 排名第十位。原因主要在于:重庆市汽摩行业利润下降较大, 客观上有原燃材料上涨, 产品价格下降, 汇率变化等。重庆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品主要是用于出口。但是零配件企业结构分散, 据不完全统计, 重庆市汽摩配件上规模的企业约500多家, 但规模小、实力弱、缺乏技术研发优势和关键核心技术, 处于新市场开拓难、老市场被挤压的尴尬境地。企业开发落后于市场, 近两年汽车、摩托车市场竞争激烈, 更加加快, 一些企业在产品研发、出新上仍满足于小改小革, 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较弱。
重庆市传统产业普遍发展欠佳。纺织业、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都排列倒数。尤其是这些行业中的国有企业, 由于条件低、待遇差、生活环境恶劣等因素, 用工结构矛盾突出, 存在熟练技工缺口大, 普遍、杂工过剩现象等问题。
从长期经济发展来看, 重庆工业企业为作为重庆经济的重要支柱, 为重庆创造了财富, 增加了财政收入, 解决了一部分就业, 为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除了烟草业等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外, 其他行业尤其是传统的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状况普遍堪忧。因此, 重庆市工业企业发展是非均衡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导致投入产出不匹配,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显然缺乏绩效。由于轻重工业竞争力弱, 重庆工业发展慢于全国。重工业比重大, 效益低, 从而使工业总体经济效益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中, 国有及集体企业比重较大, 产权改革还有待于深化, 民营工业体系还需进一步培育。
因此, 重庆应大力发展汽摩行业、化工医药这些支柱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积极构筑三大经济发展区,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重庆工业的发展, 一要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要促进消费增长;三要放宽市场准入, 活跃民间投资和外来投资;四要以投资为动力, 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五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培育工业行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勇行, 江彩第.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1993, (5) .
[2]崔瑛.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6, (3) .
[3]唐五湘.熵权—拓展的T型关联度法[J].统计与预测.1999, (4) .
[4]重庆工业.重庆市经委公众信息网.
[5]童泽圣, 孙卓霖.重庆医药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重庆经济.2004, (12) .
南疆兵团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评价 篇5
【摘 要】 本文以在南疆兵团“4+2”模式经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源和劳动生产率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分析方法,运用EViews软件,建立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模型,就如何妥善处理协调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为实现南疆兵团“4+2”模式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南疆兵团 人力资源 劳动生产率 经济发展 评价
南疆兵团(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和农十四师)以民族人口和农业人口为主的同时伴有较高的人口性别比制约了南疆兵团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这样一个位于南疆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既负担繁荣边疆经济,又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经济联合体,人口历来是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稳定的主要因素[1]。而人口状况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都直接关系着经济综合发展实力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南疆兵团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文通过人口规模、农业人口、民族人口、人口性别比、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和就业人员数及就业人员的产业结构等几方面数据,运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而进一步提出制约南疆兵团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和建议,旨在为南疆兵团“4+2”模式(“4”即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2”即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又好又快的发展,缩小区域差异服务。南疆兵团“4+2”模式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1.1区内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中的活要素,对经济增长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他主编的《中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中,他认为经济增长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雇佣劳动力的增长,另一部分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不但与从雇佣劳动力的数量有关,而且还与雇佣劳动力的素质有关。新疆南疆兵团GDP增长率与就业劳动力增长率有两个特点:一是从总的增长来看,2009~2016年新疆南疆兵团从业人员增长了1.42倍,而新疆南疆兵团GDP总量增长了10.29倍。这说明新疆兵团从业人员的数量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新疆南疆兵团从业人员减少时,可以看到其增长率为负时,相对应的新疆兵团GDP增长率基本上为递减增长率。二是新疆南疆兵团GDP增长率远高于从业人员增长率,说明经济增长除了劳动力数量增长对其所做的贡献外,还有相当部分的经济增长是由劳动率提高的 [1]。
根据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观点,说明南疆兵团人力资源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提高,也说明某种因素致使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从而推动正增长,但是波动是相当剧烈的,从业人员增长率正负相隔出现,波动也比较大,这说明南疆兵团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着严重的滞存或短缺。从新疆南疆兵团就业增加值弹性系数中农十四师是波动最大的一个师,新疆南疆兵团和其他三个师的就业增加值弹性系数相对波动较平稳。这说明农十四师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着严重的滞存或短缺。
1.2 区内就业结构与GDP动态变化规律与特征
南疆兵团GDP及三次产业产值的绝对量有了较大增长,在八年间全社会就业人员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就业与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非一致性。
南疆兵团八年来一产产值在波动中下降,而就业结构却在波动中上升,这说明在第一产业结构收缩演变过程中,大量的劳动力并没有顺利的转移出来,不仅如此,2009年以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还出现了明显的小幅度增长,说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又出现了回流现象;第二产业值结构也在波动中下降,就业结构也在下降,特别是2009年以后,就业结构出现明显的下降,第二产业结业结构的下降,释放了大量闲散劳动力,冲击了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所以出现了第一产业劳动力回流的现象;第三产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在上升,但就业结构上升幅度低于增加值结构的上升幅度,这说明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
同时南疆兵团“4+2”模式中的六个单位就业结构变化规律与特征基本上像相似,总体上来说,良性的就业增长只能来自经济的增长,只有经济规模的扩大才能吸纳更多的就业。南疆兵团“4+2”模式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模型分析
本文将以南疆兵团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为例,运用EViews6软件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分析人力资源与劳动生产率对南疆兵团经济发展贡献。
2.1 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
表1给出了采用EViews6软件对历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计算结果: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9902,表明模型整体上拟合的非常好。从截据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均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n-k-1=8的临界值t0.025(8)=2.306;并且从斜率的值看,表明在2009―2016年间,劳动生产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导致区内GDP增加27.75个单位,即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
2.2 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GDP增长率
回归结果表明在2007―2016年间,区内GDPZ变化的99.96%可由其他两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在5%的显著水平下自由度n-k-1=7的t统计量的临界值为t0.025(7)=2.365,因此所有的变量参数都显著的不为零。并且从两个斜率的值看,表明在2009―2016年间就业人口数增加值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导致区内GDP增加值增加1.13和1.02个单位,即就业人数增长率对区内GDP增长率的贡献大于劳动生产率才对区内GDP增长率的贡献。这说明南疆兵团劳动生产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小结
(1)新疆南疆兵团总人口和各个单位人口的再生产出现了极大转变,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开始逐步走低,人口增长方式从“高增长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率”逐渐转变为“低增长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的三低状况。南疆兵团中农三师和农十四师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南疆兵团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兵团人口自然增长率。这说明,虽然人口增长方式正在从“高增长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率”逐渐转变为“低增长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依旧很高。
南疆兵团2016年人口总数占新疆兵团人口总数的26.45%,人口总数增长缓慢占新疆兵团总人口的30%以下。兵团在南疆过低的人口比例有利于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实施,不利于新疆南疆兵团团场小城镇建设,更不利于发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威慑“三股势力”的重要作用和劳动力的资源储备。
(2)兵团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在南疆兵团,而南疆兵团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三师和农十四师。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状况决定了新疆南疆兵团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由于地理及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和生活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在南疆和南疆兵团的过高比重,且高校入学标准较低,教育资金利用率低,不能保证教育质量,不利于南疆兵团经济的发展。
(3)兵团是以农业为主的绿洲经济,这导致了南疆兵团农业人口居多,但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尤其是农十四师和农三师这不利于团场的城镇建设,同时由于从事农业人口的素质较低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的实施和推广。
(4)到2016年末,兵团人口性别比为110.5。从历年统计资料显示,兵团、南疆兵团“4+2”模式的人口性别比均高于兵团的人口性别比。1975年以前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因为屯垦的需要,大量部队官兵转业到兵团,造成性别比严重失调,1978年以后又出现了偏高,而且逐渐升高,原因主要是选择生育的结果[5]。
(5)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其教育投资之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同时一个地区教育直接影响到区域人力资源的素质的后续人力资本的开发、积累和管理[4]。南疆兵团义务教育水平现已大幅提高,公共教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使用,基本公平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6)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增长缓慢,特别是农三师和农十四师地处南疆三地州困难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水资源交通运输制约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人才引进难,是制约二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7)南疆兵团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一产比重较大,二、三产业比重偏小,而主导一产的农业结构也存在缺陷,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缺少高端加工产品。导致南疆兵团就业结构中一产就业人数比重偏大,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产,吸纳着大量的劳动力。一直以来兵团都在优化产业结构,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矿产资源转换和农产品加工两大基地。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在南疆兵团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够,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又由于产业结构的滞后,物质资本投入效率的递减延缓了经济增长速度;更由于人力资源存量结构和现有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受制于人力资源存量,严重的阻碍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又反过来制约着南疆兵团人力资源的投入[1]。
(8)师市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吸纳作用开始显现,阿拉尔和图木舒克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但同时,可以看到土木舒克农业人口比重过高,这不利于图木舒克城镇化的发展。同时二者也存在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管观,金融企业管理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科技研发与应用大多局限于?r业领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依赖于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积累。
综上所述,南疆兵团在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方面应保持适度人口规模,促进区内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区内人力资本的积累、立足本地,内外结合,尽快完成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积累,加强区内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阿拉尔和图木舒克城镇化建设,发挥城市积聚产业和人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娟.兵团人力资源竞争力发展策略[J].新疆农垦经济,2003(5):25-30。
[2]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部崛起与人力资源开发[M].第一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1-33。
[3] 刘月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新疆兵团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人口,2008(4):69-71。
[4] 陈仲常,章翔,欧阳文.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因素相关性研究―基于人口发展方程的构造[J].2008(5):45-48。
[5] 崔光莲,赵勇,杜桌君.西部大开发与新疆人力资源研究[J].新疆财经,2001(2):9-13。
[6] 胡毅,关亚丽.新疆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J].新疆财经,2000(3):23-28。
[7] 井西晓.新疆南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协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7):1-3。
[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2016。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6。
我国煤炭开采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篇6
关键词:煤炭开采;综合效益;评价;可持续发展
煤炭行业在为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实现对煤炭开采综合效益的评价是有效解决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高污染、高消耗的关键,也是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煤炭开采政策制定提供指导的重要依据。
1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存量比较多,煤炭资源开采相比其他能源而言具有成本低、技术风险小的特点,但是与国外主要采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资源在开采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1 回采率比较低
长期以来受到技术设备以及采矿方法落后的影响,我国煤矿的回采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15%左右,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源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煤炭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浪费现象。之所以造成我国煤炭资源回采率不高主要是因为:一是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方法比较落后,很多煤矿企业目前仍然传统的采煤方法,结果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会采取采厚弃薄的方式,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1.2 伴生资源浪费严重
基于矿产资源的共生性,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煤炭资源的伴生矿产比较多,但是很多煤矿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认识、开采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存在很大的伴生资源浪费的现象:一是煤矸石浪费严重。煤矸石不仅是煤炭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属于可利用资源,但是很多煤矿企业却忽视了煤矸石的可回收再利用,结果导致其浪费;二是煤层气,煤层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优质的能源,但是很多煤矿企业在开采中却忽视了煤层气的利用,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1.3 破坏生态环境
由于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开采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资源破坏。煤炭开采过程中会对周围的土地植被造成破坏,影响周围的地形地貌。二是地质灾害。由于煤炭开采会造成地层空洞,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比如山体滑坡、地裂缝、每层自然以及瓦斯爆炸等。三是环境污染。煤炭开采对当地的环境会造成巨大的威胁,比如煤炭开采产生的大量污水和废水会污染周围的地表水。
2 煤炭资源开采综合效益模型的构建
基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冲突,我们有必要建立煤炭开采综合效益模型,通过该模型实现煤炭资源开采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煤炭开采往往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上的,开采的程度越大,对外部环境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因此以煤炭企业总收益为最大目标的函数建立的决策模型是:Zt=ECt+ENt+St+Rt
其中:Zt——第t年煤炭企业总收益(万元);ECt——第t年煤炭企业经济子系统总收益(万元);ENt——第t年煤炭企业环境子系统总成本(万元);St——第t年煤炭企业社会子系统总成本(万元);Rt——第t年煤炭企业资源子系统总成本(万元)。
3 提高煤炭开采综合效益的具体对策
基于煤炭开采综合效益模型的实践应用与分析,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提高煤炭资源开采综合效益的具体对策如下。
3.1 完善煤炭资源开发监管体系
一是要加大对煤炭资源的勘察力度。为避免在煤炭资源开采中出现浪费现象,煤炭地质勘察人员要加强煤炭勘察工作,完善储量评估制度,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政府部门也要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管理与开发管理制度。政府部门要强化煤炭企业的生产,对于生产不合格的企业要坚决给予相应的制裁,实现煤炭企业的科学生产、安全生产。二是合理有序的开发煤炭资源。煤炭企业要根据实际生产技术以及战略发展要求科学有序的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在具体的煤炭资源开采中一定要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积极应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加强对难采煤层以及薄煤层的开采。三是完善煤炭资源保护制度。对于煤炭企业的开采要进行监管。尤其是要对煤炭企业的回采率进行动态审查,以此实现煤炭开采的高效、安全。
3.2 建立煤炭綠色开采体系
实现煤炭资源开采综合效益的本质就是实现煤炭开采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而绿色开采技术则是实现煤炭开采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绿色开采的实施需要企业建立相应的设备和资金,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因此绿色开采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要通过政府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将绿色开采技术以公共产品的形式提供给社会中的相关企业;另一方面也要依据市场的手段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应用。
3.3 形成合理的煤炭价格体系
不合理的煤炭价格对煤炭资源的开发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煤炭价格过低,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而过高的话则会造成煤炭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因此要建立合理的煤炭价格体系。一是要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以最小的投入实现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对煤炭资源价值进行充分补偿。政府要对煤炭企业的生产实施价值补偿,以此调动煤炭企业的社会意识。三是加强对煤炭企业的调控能力。煤炭企业作为社会市场主体,虽然其以实现经济效益为主,但是作为社会资源型企业,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的调控力度。另外,还要强化煤炭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以此降低煤炭企业非计划性的费用支出。为了提高煤炭开采中的安全性,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职能,而且还需要煤炭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国浩,卢晓庆.煤炭开采综合效益模型及其应用[J].资源科学,2011(10).
[2]杨佳惠,雷国平.黑龙江省煤炭城市鸡西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2(12).
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篇7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国家统计局为适应我国工业从注重总量增长转为注重经济效益增长而设置的。众所周知, 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单个指标有很多个, 各指标间常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如何比较全面地评价或反映工业企业的效益是增长了还是下滑了呢?因此, 就设置了一个综合效益指标, 来观察它的变动, 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以工业资金利税率 (%) 、工业成本利润率 (%) 、工业产品销售率 (%) 、工业净产值率 (%)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工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次) 等6个效益指标来进行加权综合计算的。这里的加权是根据上述6个效益指标在反映整个工业经济效益中的重要程度或作用的大小, 由有关专家依据权数法, 确定其各个指数的权数;当时是, 工业资金利税率为30、工业成本利润率为1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5、工业净产值率为10、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工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20、合计总权数是100, 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参考了“七五”时期我国工业经济指标的平均水平。
2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内容和运用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指标。可以用来考核和评价各地区、各行业乃至各企业的工业经济效益实际水平和发展变化趋势, 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状况的全貌。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引导工业企业朝着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方向的转化, 1997年10月, 由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布实施的新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 7项指标涵义及计算公式, (2) 各项指标的权数及标准值, (3)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于1998年2月在全国正式实行, 也就是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2.17项指标涵义及计算公式
(1) 总资产贡献率。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 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贡献率undefined
其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总计的算术平均值。
在实际操作中, 不少企业未严格按统计局对税金总额的统计口径执行, 而包括了管理费用中的四小税和其它税费, 甚至或有不经意间的重复之嫌 (所得税) 。建议考虑争议性较小、更具操作性的指标, 如将利润总额改为净利润, 同时将税金总额的口径扩大至所有税金。
注意应交增值税为负值时的处理方式, 尤其是从09年开始, 全国实行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出现此种情况的可能性增大。
由于会计准则的变化, 具体指标的名称上略有变化, 即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一般称为营业税金及附加或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此举并不妨碍指标的统计;另外, 对于分子和分母分别为时期数和时点平均数时, 考虑在正常情况下, 时点平均指标的年度波动不是很大, 而将时期指标换算成年度水平, 以保持两者口径相对一致;以下的其它有些指标若是出现如此雷同情况本文不再赘述。
(2) 资本保值增值率。
反映企业净资产的变动状况, 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计算公式为:资本保值增值率=报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权益×100%。
(3) 资产负债率。
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 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4) 流动资产周转率。
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 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和再生产循环的速度。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12/累计月数) 。
(5) 成本费用利润率。
反映企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为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
(6) 全员劳动生产率。
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12/累计月数) 。
由于工业增加值是按现行价计算的, 而职工人数不含价格因素, 因此应将增加值价格因素予以消除, 具体方法可采用总产值价格变动系数消除价格影响。
进行同比分析, 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要求, 用单缩法得到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 此计算公式为: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报告期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上年工业增加值率÷报告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实际运用中, 同一企业的趋势观察可不予考虑。
(7) 产品销售率。
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 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 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指标。计算公式为: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100%。
计算产值的价格为现行价格, 又称为当年价格。
2.2各项指标的权数及标准值
现行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的权数由专家调查法确定, 主要依据两点:一是各项指标所反映的内容在经济效益评价考核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二是各指标之间相关程度的强弱。总权数为100, 其中:总资产贡献率20、资本保值增值率16、资产负债率12、流动资产周转率15、成本费用利润率14、全员劳动生产率10、产品销售率13。标准值是衡量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尺度。各项指标的标准, 是参考了我国近期工业经济指标的实际水平及一般标准确定的。其数值分别为:总资产贡献率10.7%, 资本保值增值率120%, 资产负债率小于等于60%, 流动资产周转率1.52次, 成本费用利润率3.71%, 全员劳动生产率16500元/人, 产品销售率96%。
为了便于评价、观察和比较分析, 遵循可比性原则, 上述参数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但视我国工业经济水平和结构发展的变化程度, 做深度比较分析的话可作适时调整, 如对所在行业的企业进行评价, 其标准值可考虑参照此行业的均值。
2.3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现行指标体系以7个单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实际值分别除以该项指标的全国标准值并乘以其权数, 加总后除以总权数而求得。计算公式为: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undefined该指标权数) ÷总权数
其中, 由于资产负债率为逆指标, 在计算综合指数时需分别处理。如果指标值大于100%, 说明企业基本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得0分;如果指标值大于60%但不高于100%, 其得分按公式: (指标值-不允许值100) ÷ (60-不允许值100) ×12进行计算;如果指标值小于等于60%, 即可得到该指标权数12分。
笔者认为此指标应称为适度指标, 从企业经营和理财角度, 它过高不利, 过低也不好。因此, 权数得分上值得商榷, 且不同行业的差异较大, 60%的界定显得比较笼统。
由于我国工业正处于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动当中, 上述评价体系也需随之进行调整。鉴于此, 该指标体系原则上适用于“九五”期间。
如果经济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 而评价体系未随之调整, 其缺陷亦会随之而来。
2.4对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运用
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应用, 一般从三方面着手: (1) 总体水平分析, 即围绕经济效益总体水平及变动趋势和每一单项指标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实际状况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首先要立足于效益现状和动态变化, 形成鲜明而准确的分析思路。其次, 通过对综合指数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观察各单项指标数值大小及其变化情况。最后, 在对大量资料数据实证分析及深层次问题准确剖析的基础上, 提出一系列具有导向性的观点和意见或对策建议。 (2) 变动因素分析。 (3) 横向和纵向分析。横向分析:即比较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的综合指数及7项指标的差异, 从而了解经济效益增减的原因。纵向分析:即比较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同一企业的本期与同期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升降变化, 并找出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3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局限性和可行性
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7项指标构成, 与原先的6项指标相比, 是有较大进步的。当时有些指标也是必须改进的:一方面是统计上使用的工业净产值已不再计算, 而是计算工业增加值;另一方面是财务指标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会计准则与其94年的相比, 可谓今非昔比, 几乎年年都有些变化。显然, 与形势变化的要求相比, 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局限性亦逐步显现, 早已不能作为单一的考核评价依据。笔者在上面的指标涵义中相应地提及的统计口径方面对非同一企业间的评价则难以把握而形成差异, 至于各行业、各地区的差异会更大。
与此, 已有不少统计业内人士提出了增加某些指标的建议, 但建议的某些指标的局限性也很明显;笔者认为, 增加的指标应由国家的经济统计专家确定, 因为由专家们经过统计检验的指标, 才能比较长久地被运用, 可取得较好成果。譬如:像周转率这类指标, 对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通过统计模型检验, 只要取显著性差异的对比能力强的总资产周转率这个指标即可, 至于企业内部进行精益化管理要求的指标对比则应另当别论。
在国家未出台新的指标体系之前, 沿用此综合指数仍是可行的。某大企业十多年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经历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引起的对实体经济所形成的2009年度重创, 抗风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从综合指数上看就是比较好的, 其近十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如图1所示。
目前此综合指数用于各地区、各行业及各企业的评价和考核相对于其它指标而言亦仍是可行的, 再结合新形势下要求的环保指标、研发指标等进行评估,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4结语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一个引导工业企业走质量效益型的综合指数, 过去的实证表明它是行之有效的。按照目前国家统计局的装备和授之以统计职能的各行业有关主管部门, 有能力适时地提供各指标新的标准值和权数, 便于使用者适合时宜地进行评价或分析运用。
鉴于目前使用的该指标体系原则上适用于“九五”期间, 虽经过“十五”和“十一五”的检验, 它是基本适用我国实情的;但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即新的指标因子对企业效益的作用能力日益强大, 况且今年已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了, 时不我待, 希望进一步改善指标体系, 以便更好地运用之。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此综合指数, 结合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其它指标, 对企业的业绩和愿景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作为经济增加值 (EVA) 考核等的重要佐证。
摘要:根据统计工作经验, 针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研究判断, 提出了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于引导工业企业朝着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方向的转化而诞生的综合指数, 应不断地适时改进指标, 使之成为对经济增加值 (EVA) 考核等的重要佐证。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篇8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模块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迫使人们开始彻底反思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工业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EIP)作为一种物质闭路循环、能源梯级利用、废物产生最小化的新型生产组织形式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专家指出,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1],是生态工业的重要实践形式,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2]。Ausubel(1990)指出,由于“碳”是使现有工业网络运行的主要因素,传统工业系统越来越依靠碳燃料,工业生态系统与传统工业系统区别就在于非碳化[3]。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视和低碳发展呼声的高涨,未来社会将是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由于具有非碳化、非物质化等特征,正逐渐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的主流。
管理大师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指出“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4]。评价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前提。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对于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以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通过谷歌学术和中国期刊网检索,可以发现目前大多数学者还处于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的研究阶段,对评价模型的研究比较少,还没有人涉足模块化评价模型研究。因此,开展生态工业园区模块化的评价模型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1.1 生态工业园区的特点
生态工业园区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追求资源最优利用的工业共生体。从综合评价角度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结构的复杂性。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水资源、能源、物质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系统规模庞大。系统内外部关系多而且错综复杂,具有非线性结构。评价涉及的变量较多,数据采集的工作量较大、难度较高。例如:“高新技术产值比重”、“园区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过ISO14001认证企业”等指标数据难以收集。二是概念的模糊性。生态工业园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其的认识不尽相同。加上,生态工业园区处于社会经济系统环境之中,包含着政治、经济、生态、技术、社会等诸多因素。因此,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具有模糊性,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征难以量化,需要采用一些定性指标来表示,例如:“水和能源系统网络度”、“企业间关联度”、“对园区变化监测能力”等。三是要素的相关性。生态工业园区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园区具有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整合的特征。因此,在选择、设计指标时,需要考虑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鉴于上述情况,针对生态工业园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来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这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系统分析的思路,下面将从主体、结构、管理和绩效四个方面,建立由四个子模型组成的总综合评价模型。
1.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1996)认为,生态工业园是一个规划好的原材料和能源交换的工业系统,寻求能源和原材料使用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关系[5]。生态工业工业园区最本质特征在于,企业间相互作用以及企业与自然环境间的作用。对生态工业园区主要的描述是系统、合作、相互作用、效率、资源和环境,这些是与传统工业园区的根本区别。Ernest A.Lowe 和Lawrence K.Evans指出,由于明显减少污染来源,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生态工业园区将证明在一个真实世界背景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作为管理工具的生态工业园区评价,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如何全面、动态、客观地评价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根据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的平衡记分卡的思想,一个有效评价体系一般是由结果指标和动因指标组成的[7]。借鉴这一观点,本文将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分为两类四模块,一类是驱动类指标,包括要素、结构、管理三个模块,另一类是成果类指标,即绩效模块。要素模块主要分析生态工业园区的构成主体要素的特性,结构模块主要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各要素之间关系,管理模块主要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内部管理活动,绩效模块主要反映生态工业园区的业绩和成效。
目前,在生态工业园区评价中,大多数学者往往过度关注园区现状和过去业绩,而忽视其发展能力。由于各个生态工业园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资源状况各不同,未来的绩效也将不同。若仅对过去业绩进行分析,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园区的全貌。因此,对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不仅要体现历史业绩、运行现状的优劣,还要充分反映其发展潜力的大小,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具有导向作用和实用价值。
根据上述分析,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按照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一主线、三维度、四模块”的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8],即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融合“过去、现在、将来”三个维度,涵盖“要素、结构、管理、绩效”四个模块,形成由三层四类二十六个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详见图1)。
1.3 权重系数
在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这就需要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中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系数。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在对复杂决策问题本质、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对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问题进行决策。适用于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定性判断起重要作用的场合。本文利用EXCEL软件求指标权重[9],经过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如图1)。
2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
评价模型是指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的数学模型。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密不可分。评价方法是实现评价目的手段,是体现评价对象特征的重要工具。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特性是否吻合,直接影响评价结果,不同评价方法会导致不同评价结果。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在评价模型的构建中十分重要。
2.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主体模块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属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处理降维问题的统计评价方法。它利用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设计将原来的变量重新线性组成若干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变量,并尽可能提取原来变量的信息来解释原有变量的协方差结构。主成分分析的工作对象是一张样本点乘以变量指标的数据表。目的就是在保证信息损失量最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取问题的主要方面,从而对多变量数据进行最佳综合简化。主成分分析法特点:评价对象各变量包含的信息量是参差不齐的,变量与变量之间往往不是独立的,而是相关的。主成分分析是对提取变量共性,利用降维分析技术,将多维变量系统转变为一个低纬变量系统。缺点:要求变量间具有线性关系,否则所作的分析及结论会失去意义。样本量较小,也会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主体模块包括“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8个评价指标,主要反映生态工业园区主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非物质化、循环性、资源化的特征,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
评价综合值
undefined, (1)
式中λi为特征值,Fi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
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构模块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nprehensive evaluation)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优点是,数学模型简单,容易掌握,适用于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不仅可以对评价对象按综合分值评价和排序,而且可以模糊评价集的值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去评定对象所属的等级。缺点是,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确定隶属函数缺乏系统方法,合成算法还不完善,评价过程需要运用大量的主观判断。
结构模块由“企业关联度”、“废料链完善度”等5个指标构成,主要反映生态工业园区共生性、网络化、多样性等特征。由于全部指标均为定性指标,指标之间边界不明显,判断的模糊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较强。因此,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步骤如下:
(1)确定指标集和等级集
设U={u1,u2,…,um}为描述评价对象的m个评价指标;V={v1,v2,…,vn}为描述评价指标所处状态的n个等级。
(2)构造评判矩阵
可以确定每一个评价对象从U到V的模糊关系,构造一个评判矩阵:
undefined
其中:rij表示第i个因素ui 在第j个评语vi上的频率分布(隶属度),∑rij=1。
(3)确定权数向量
建立U上一个模糊子集A,A=(a1,a2,…,am),其中ai>0, 且∑ai=1。
(4)模糊合成
令决策集B=A×R,利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进行模糊变换。B={b1,b2,…,bn}, 0
(5)计算评价指标
假设相对于各等级vj规定的参数向量为:
C=(C1,C2,…Cn)T
结构模块综合评价分值:yi(2)=B×C (2)
2.3 基于加法合成法的管理模块评价
加法合成法是综合指数评价法的一种,适用于各评价指标间相互独立的场合,可使各评价值间得以线性补偿,权重系数作用比较明显,对于指标数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简便,容易推广。
管理模块主要反映生态工业园区创新管理能力和生态管理能力,包括“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度”等5个指标,各个指标之间的独立性较强,因此,可采用加法合成法对管理模块进行评价。加法合成法评价模型如下:
综合评价值undefined
式中ωj是与评价指标xj相应的权重系数,undefined。
2.4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绩效模块评价
灰色关联度分析(gray relational analysis)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依据关联度对系统排序。认为若干数列所构成的各条曲线几何形状越接近,则它们变化趋势越接近,其关联度就越大。首先求各个方案与由最佳指标组成的理想方案的关联系统矩阵,由关联系统矩阵得到关联度,再按关联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分析,得出结论。灰色关联法特点:它是按发展趋势作分析,对样本量没有要求,不需要有典型分布规律,可以用已知的信息推断未知的信息。利用各方案与最优方案之间关联度的大小对评价对象进行比较、排序。它能把相互间的不可比的各项指标变成可比的,对多指标系统的评价尤为有效。缺点是,绝对值关联度受数据中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影响,一旦数据序列中出现某个极值,关联度就会发生变化。分辨系数的取值不同,也就会导致关联系数的不一致。
绩效模块由“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年增长率”等8个指标组成,用于揭示生态工业园区的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指标之间独立性较强,不具有可比性,评价对象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度。由于数据收集难度较大,可以得到的样本量较小。因此,可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对绩效模块进行评价。绩效模块评价模型如下:
综合评价值undefined
式中,
undefined
yi(4)为第i个评价对象对理想对象的灰色加权关联度,关联度越大评价值越好。
2.5 总评价模型
根据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征,在上述四个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综合评价模型——“弓箭模型”。“弓箭”由弓、弦、箭三个部分组成:“弓”指主体模块和结构模块,是决定生态工业园区绩效好坏的基础,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弦”是指管理模块,是沟通生态工业园区内外因素的桥梁,是影响生态工业园区绩效好坏的重要因素,采用加法合成法进行评价;“箭”是指绩效模块,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评价。通过对子模型1、子模型2、子模型3、子模型4赋权合成,可建立总的综合评价模型:
undefined
式中,λ1,λ2,λ3,λ4为权重系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可确定λ1,λ2,λ3,λ4分别为0.3046、0.1054、0.1557、0.4343。这时,可以依yi的值由大到小进行排序。
3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实例
下面利用“弓箭”模型,依据2006年有关数据,对苏州工业园区等9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进行综合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从国家环保部、相关生态工业园区及其所在城市统计网站,数据残缺项用园区所在城市相关数据代替或依据相关数据进行推算。在26个指标中,Z9、Z10、Z11、Z12、Z13、Z16和Z17是定性指标,先采取德尔菲法确定等级,然后采用五级评分法确定评价数值。在具体计算中,为增强“弓箭模型”的实用性,主体模块采用SPSS16.0[10]软件计算分析,结构模块和绩效模块采用MCE[11]软件分析评价。
计算分析步骤如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极值法将数据无量纲化。其次,运用4个子评价模型,计算出各个模块的评价值;然后,再将各个子模型计算出的模块评价数据无量纲化;最后,利用总的评价模型计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数值(见表1),建立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排行榜。第一名至第九名依次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上海莘庄工业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暨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绍兴袍江工业区和日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值分别为8.3906、8.3505、8.3386、8.1018、7.9050、7.3541、7.0677、7.0598、6.9609。
4 结束语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加法合成法,构建了新的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弓箭模型”,探索性地对苏州工业园等9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了中国首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排行榜,希望能够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由于生态工业园区涉及变量较多、数据收集难度较大等原因,生态工业园区评价存在许多困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下,特别是在倡导低碳经济的现实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将成为我国传统工业园升级换代的方向。与此同时,作为一个重要管理工具,生态工业园区评价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兆前.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51-56.
[2]罗宏,孟伟,冉圣宏.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17-191.
[3]AUSUBEL J H.Industrial ecology:reflections on a colloquium.Industrial Ecology[M].Washington D C:Proc.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92.
[4]卡普兰,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刘俊勇,孙薇,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17.
[5]President's Counci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industrial park workshop proceedings[R],Washington(DC):President's Counci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96.
[6]LOWE E A,EVANS L K.Industrial ecology and industrial ecosystem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tion,1995,3(1-2):47-53.
[7]卡普兰,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刘俊勇,孙薇,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17-31.
[8]雷明,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11):110-115.
[9]RAGSDALE C T.电子表格建模与决策分析[M].4版.杜学孔,崔鑫生,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41-648.
[10]高祥宝,董寒青.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57-364.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篇9
“脆弱性”是指某事物因受到外力容易破碎的性质或某事物本身具有不稳定因素而造成该事物的不稳定性、不坚强 性以及易消亡性[1]。脆弱性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自然灾害研究中,随着该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脆弱性研究也逐渐扩展到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并作为当代人地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而备受关注[2]。在脆弱性研究领域中社会脆弱性的探讨相对较为薄弱,然而,在当今人地关系矛盾日益激化、社会问题频发的形势下,社会脆弱性研究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3~7]。本文认为社会脆弱性是指社会系统在内外扰动因素相互影响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应对能力以及恢复能力的综合程度。
湖南省老工业基地目前正面临艰巨的搬迁改造任务,如何妥善解决老工业基地的社会民生问题是其老工业基地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8、9]。借助计量学的方法对湖南省老工业基地社会脆弱性进行定量分析,选取多项重要指标对其7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分别作出社会脆弱性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以期为湖 南省建立 科学的老 工业基地 调整改造 机制提供 可靠依据。
一、湖南省老工业基地社会脆弱性成因与特征
( 一) 湖南省老工业基地社会脆弱性成因
老工业基地是指从建国初期到“三线”建设结束这一时期内,在湖南省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导、具有一定总量规模、国有经济相对集中、对于经济发展做出过突出历史贡献的工业城市。湖南省有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和娄底7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它们最初都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但随着新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这些城市不仅面临着生态和经济的压力,更面临着社会脆弱的问题。
( 二) 湖南省老工业基地社会脆弱性特征
湖南省老工业基地城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其社会脆弱性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其中问题型老工业基地尤为严重,其矛盾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和经济转型时产生的矛盾问题上。目前,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业主及其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低,扩面潜力很大,但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农民工社会保险停滞不前,农村社会保险仅有“新农合”全面开展,“新农保”刚刚起步。社会保险各项制度间缺乏有效衔接,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较低, 基金调剂能力差,社会保险关系在区域之间、制度之间流转困难。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大。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 改革进展缓慢,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医疗保险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参保职工个人负担偏重。
2.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分配不均。教育发展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师资普遍好于农村,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相对简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重点中小学和普通中小学发展不均衡;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投入严重不足。从全国来看各地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只重经济增长, 忽视社会事业,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卫生基础薄弱,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疾病预防控制形势严峻。
3.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落后。首先 ,表现在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结构与从业人员结构不对称,城乡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其次,老工业基地的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大量外流问题严重。多数问题型老工业基地位于我国的人口净迁出地区,一方面,没有高技术人才来支撑相关产业的研发,就没有当地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普通劳动者就无法充分发挥和提升城镇的职能。
4.工业遗产保护不够。工业遗产保护观念淡薄。工业遗产的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尚未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缺乏对工业遗产的总体评价。目前诸多老工业基地城市工业遗产正面临着毁坏和遗弃以及掠夺式开发导致的严重威胁。 不断延续的工业活动迫使工业遗产与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开发应用和产品迅速地更新换代也使工业遗产更为脆弱,极易受到损害。
二、老工业基地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
( 一)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就湖南省老工业基地社会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经济水平、就业情况、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六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再选取二级指标共15个,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各个指标赋予权重( 见表1) 。
( 二) 评价模型
由于各指标的量纲、数量级及指标的正负向均存在差异,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初始值标准化,指标根据性质正向运用公式( 1) 和负向运用公式( 2) 进行标准化。
社会系统的脆弱性( V) 是通过系统对各种扰动的敏感性 ( S) 和应对能力( R) 表现出来的 ,是两者的函数 ,即V=S/R。该函数表示,系统敏感性越强,社会脆弱性越大;应对能力越强,脆弱性越小。
( 三) 评价结果与分析
目前,关于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的研究较少,对社会系统脆弱程度的等级划分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把社会系统脆弱性划分为五类,按照脆弱性指数的大小依次分为:低脆弱、较低脆弱、中等脆弱、较高脆弱和极度脆弱( 见下页表2) 。
从湖南省2013年统计年鉴上查找相关数据,并对不同初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权重值,分别计算湖南省7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社会脆弱性指数。进而依据社会脆弱性等级划分标准来判断各老工业基地城市社会脆弱性程度( 见表3) 。
1.极度社会脆弱城市 :衡阳、娄底和湘潭。 这三个城市由于敏感性大于应对能力,呈现出极高的社会脆弱性。三市普遍存在居民消费能力比较低、城镇失业率偏高、单位GDP能耗较高和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衡阳尤为突出,其社会脆弱程度在湖南省7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中最高。
2.较强脆弱:株洲。株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业的依赖程度较高,教育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不具备优势,因而存在较强的脆弱性。
3.中等脆弱城市:岳阳、邵阳。岳阳虽然在经济条件、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其对工业的依赖、单位GDP能耗以及平均房价方面所造成的社会系统敏感性 ,使其处于中等脆弱状态。邵阳虽然在经济方面处于全省较为落后的状态,但是,其在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做得较为出色。因而其脆弱性处于中等程度。
4.较低脆弱城市:长沙。 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在自身发展潜力和外在机遇方面都具有优势。社会系统敏感性较弱, 且应对能力强,在7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中社会脆弱程度最低。长沙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社会脆弱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三、结论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篇10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在这种有利的政策环境下, 为了使辽宁省经济增长的质量得到提高, 必须从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入手, 通过结构的优化升级, 构造新的产业发展布局, 提升产业层次, 把产业结构调整贯穿于全过程, 从根本上推动辽宁省经济的发展。
一、对辽宁省工业结构的综合评价
(一) 外延扩大, 内涵发展不足
在辽宁省工业发展中, 规模、效益和市场是三个决定性因素, 而规模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高, 对辽宁省工业发展起主要作用。相对而言, 效益和市场因素对辽宁省工业发展的影响较小。这反映了辽宁省工业发展以规模的外延为主要特征, 而市场扩大方面的内涵发展还明显不足。
(二) 大部分工业行业的规模需要扩大
辽宁省工业经济效益较高的工业主要集中在烟草制品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 其他大部分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较低, 总量规模小的行业往往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些经济效益好, 规模却小的工业行业业, 需要加大投入, 合理扩大规模, 促进其良好发展。
(三) 大部分工业产品的市场需要开拓
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压延及冶炼加工业、通信设备、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也、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在辽宁省工业行业中具有较好的销售情况, 而其他行业的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四) 大部分工业行业仍然需要依靠自然资源
辽宁省工业行业结构表现出了明显的单一性, 辽宁省工业产业从总体来说仍然以机器制造业和煤铁工业为主, 仍然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
(五) 工业产业内部发展不协调
辽宁省工业在规模、市场、效益之间的发展上不平衡的特点更为突出, 辽宁省工业的发展更多表现为规模、市场、效益之间的不平衡。
二、一些调整和优化辽宁省工业结构的建议
日益加深的全球经济一体化, 不仅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 也直接、间接影响着辽宁省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与成长。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无法脱离世界经济的大竞争和大循环, 产业结构的转换与调整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题。中国入世的过渡期已经结束, 开放的辽宁省经济不可避免面临跨国集团、国内重点企业的强大竞争。
随着国际上科技革命日益加深, 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信息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运用, 综合竞争力将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创新。信息化就像一把双刃剑, 可以推进辽宁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也有可能加大辽宁省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字鸿沟。
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 为辽宁省石化、食品、医药等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辽宁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条件。同时, 国内其他省市也在积极同辽宁省争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
鉴于辽宁省进行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策略以及工业发展的自身特点, 针对上述辽宁省工业行业的效益、市场、规模的不平衡点, 提出建议如下:
(一) 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逐步提升工业结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辽宁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 是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当务之急。当前, 只有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产业体系, 才能充分发挥自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进一步集聚我省创新资源, 不断提升辽宁省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产业类型的不同, 将产业链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拓展, 一方面增加资源的附加值, 在原有产业链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 另一方面向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拓展, 与产业基础技术相通, 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要立足当前, 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规模, 扩大投资、消费需求, 又要着眼长远, 推进重大项目的引进、落地、建设和储备工作, 实施一批事关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 实现由中低端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提高产业丰厚度。
(二) 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 合理选择布局主导优势产业
要积极培育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首的冶金工业、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为首的机械制造工业、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为首的石化工业, 积极打造产业集群。要以核心企业主要产品为重点, 发展壮大一批配套企业, 围绕这些企业实施产业链互动发展战略, 实施同步技术改造、同步开发、加快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从而打造新型产业链, 推进辽宁省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积极扶持支柱产业的同时, 加快推进国有大企业的行业骨干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股权多元化改革, 充分发挥国有骨干企业的中坚和带动作用。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公司, 特别是做强一批代表辽宁工业新形象的大型企业集团。创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环境, 加快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 促进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和发展壮大。
(三) 加速支柱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开发, 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冶金、石化和机械制造技术大多体现在设备和专利中, 此类工业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成熟期,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集中资金通过购买其关键设备或者专利的途径来完成技术更新, 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必要自己从头高开发, 可以通过合资方式来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对这些技术关键是如何模仿和改进、消化和吸收的问题。因此, 政府要鼓励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利。例如, 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 支持国内企业复制和自己开发关键技术设备。
技术进步不仅体现在新设备和专利上, 而且也体现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因此, 现场工人和技术人员对技术的操作能力也显得十分重要。在内部的分配政策上企业应向这些职工倾斜, 提高其掌握新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使新技术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文岱.SPS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篇11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层次分析法;熵权法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4-0035-05
一、引言
据有关测算,我国耕地人口承载量的理论合理值为8亿,而2020年人口量最高峰预测将达到15亿左右,近两倍于耕地的承载合理值。因土壤“碳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造成耕地质量总体不高[1],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已成为限制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土地整治不仅是保障土地资源供给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和途径,而且关系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败,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全面贯彻落实。“土地整治”这一术语概念是在《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2]的新一轮编制时统一的,多年来土地整治工作在全国不断实践和开展。当前,土地整治已成为坚守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聚力农民精准脱贫和持续增收、加强农村生态保护等重要的措施。具体来说,土地整治包括农田整治、开发宜耕后备土地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理农村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政策;改造旧城镇、旧厂矿等建设用地的布局优化与集约利用;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等。土地整治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土地的永续利用,它已成为推进“人地钱”挂钩政策的有力突破口。
纵观土地整治的相关研究,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效益综合评价尚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系统和实用的理论体系[3],缺乏定量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且多偏于主观。吕晓等通过层次分析法语言化赋值表,对土地整理的坡改梯项目进行了实证评价[4];杨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整治实施后效益,对景观效益的独立方面进行有益探索[5];李芳芳等采用主成分、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测算了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度[6];李冰清等[7]创新熵理论的AHP权重和S型函数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指出了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能力较差、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短缺的短板。
本文运用主客观方法建立经济、社会、生态、景观四个独立综合评价系统,力求对土地整治的效益评价成果建立一种效益事前预测模型,为土地整治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依据,以此指导土地整治的项目规划顺利开展。其理论意义在于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的有关理论体系,为土地整治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参考;实践意义在于对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化和标准化,为各级国土部门管理者提供项目实施可行性和效益高低对比的决策依据。
二、项目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一)基本概况
项目所在地高平市位于山西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地理坐标为北纬35°40′-36°0′,东经112°40′-113°10′[8]。在现辖9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中,本文主要选取了野川镇东沟村、寺庄镇寺庄村、河西镇永宁寨村、神农镇小河西村和陈区镇王家村5个农村整治项目区。
(二)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竣工报告;项目区面积、道路长度、平整区高差等来源于项目区比例尺为1:2000的利用现状图和竣工验收图的处理分析;以及参考2009-2013年《高平市统计年鉴》与《高平市农业统计报表》;其他方面的数据来源于《高平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高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实地调查走访问卷统计等相关资料。
三、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本文运用层次法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具体权重,最后运用综合评价法求得综合效益的分值。目标层就是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A),准则层分为经济效益(B1)、社会效益(B2)、生态效益(B3)和景观效益(B4)四个方面,它们既彼此区别,彼此独立,又彼此关联,彼此影响[9]。
四、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一)指标数据标准化
由于各指标量纲的差异往往造成数值方面的巨大差距,不具有直接的对比性。因此,本文首先要对各指标的实际值进行数据的标准化。若指标数值与效益评价呈正相关,可通过公式(1)处理;若呈负相关,可通过公式(2)进行处理。
(二)权重的综合确定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也简称AHP,该方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一种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运用AHP分析问题主要分为三步:首先,在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两两比较矩阵;其次,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计算矩阵每一行的算数平均数;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从而计算出各层因子权重。
2.熵权法
由于AHP是一种主观确定评价的方法,受人为影响的因素较大,所以本文又采用了一种客观的确定权重法—熵权法,它是通过综合考虑各因素的信息量,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标的数学方法。“熵”是物理热力学中表示物质无序状态的概念,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所以指标的信息熵与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呈反比关系。建立判断矩阵,对统计数据标准化后可以计算各指标的信息值,从而确定指标熵值后,根据有关公式确定指标的权重。
nlc202309091410
3.确定综合权重
AHP法综合考虑了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实地经验、决策者的意见和偏好,但具有主观随意性的特点缺陷;熵权法充分反应原始数据的主要客观信息,但也存在理论结果与实践操作不相符的情况。综合以上2种方法的长短,加权平均确定计算综合权重。
4.多指标综合计算模型
在确定权重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法计算整个评价体系的综合分值,然后对得分的排序情况来进行不同土地整治项目的差异性评价。根据各个指标的综合权重和原数据的标准化值的乘积,算出各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分。
五、结果与分析
(一)计算结果
通过AHP法和熵权法进行土地整治指标权重的计算,得到综合权重如下,见表2。
(二)结果分析
从宏观角度看(表3),高平市5个乡镇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综合得分为80.77,总体波动幅度为76-85,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表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不仅缓解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统筹问题,也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改善了人居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从地区差异来看,野川镇东沟村的土地整治项目效益最好(85.29),陈区镇王家村次之(82.38),寺庄镇寺庄村得分最少(76.36)。原因在于各个项目区社会经济基础、生态环境状况、地理区位和人文条件等各有差异,决定了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规模、社会收益、民众参与度和生态环境优化的效益得分高低。总之,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对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粮食安全;促进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和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
1.经济效益评价
从经济效益角度,野川镇东沟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好(表3),得分41.55,占总得分85.29的将近一半;陈区镇王家村得分最少,为10.71。原因在于土地整治项目规模和投资的大小,前者项目的亩均投资远大于后者。具体来看,静态投资收益率、耕地亩均单产增加量和新增耕地年纯收入对经济效益的贡献最大,与项目规模和投资呈正相关;新增耕地率所受影响较小,与实地的立地条件关系更密切。
2.社会效益评价
从社会效益来看,神农镇小河西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益最好,得分33.53;河西镇永宁寨村得分最少,为8.97。原因在于土地整治对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对粮食产量的有效增加起了重要作用。实地来看,土地整治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技术工程上的综合整治,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居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团结。结合指标,农民最关心的是“农田的道路便利情况”和“粮食的有效增产状况”。
3.生态效益评价
从生态效益上分析,陈区镇王家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生态效益得分最高,为31.69;野川镇东沟村最低,为9.97。究其根源,农村地区土壤、水文、生物、地理条件等因素引起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承载能力不同。具体来看,水土流失治理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其不仅与林草覆盖率相关,也与土壤的种类(沙土和壤土),地形坡度等关系密切,土地流失治理率也与土地垦殖率相辅相成,大大提高农田的生态防护能力。因此,为了群众的长远福祉,留下天蓝地美、山清绿水的自然环境,必须防止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4.景观效益评价
由表3可得,河西镇永宁寨村土地整治项目的景观效益得分最高,为18.71;神农镇小河西村最低,为10.82。项目区的景观效益不仅要求结构和布局上的空间美,小到农田、防护林、草地、水域、道路等,大到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和生物;而且力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时间美,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景色的组成要素(植物的种类、色彩等)、数量比例构成、形态变化布局的合理配置。所以,对协调项目的综合效益均衡和生态环境平衡,需要注重和加强对土地整治景观的设计和建设。
六、结语
项目实施后,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从经济效益来讲,可以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指标的“增减挂”,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从社会效益来看,可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从生态效益来看,减轻水土流失程度,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立足景观效益,可为子孙预留最后一片田园风光和乡村旅游的净土和福祉。
本文所构建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与前人的研究相比,创新主要体现在效益四个方面的选取和研究方法中权重的确定,不足之处体现在因数据获取难度造成指标数量的有限性,研究地域只局限于高平市5个乡镇(低丘陵区黄土地貌)的整治项目,给整个评价体系带来一定程度的失真,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今后的研究中,期望在研究方法中加强对“3S”高新技术的运用,提高有关数据的精确性,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广泛考虑影响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的各方面因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力求实现对农村整治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专业性和实践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胡振琪.土地整理概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2011-2015年)》解读[J].中国土地,2012(04):12-14.
[3]毋晓蕾.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理论研究[D].郑州:河南
大学,2010.
[4]吕晓,李振波,刘新平.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巴
东县项目区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07(08):50-55+69.
[5]杨俊.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地
质大学,2012.
[6]李方方,王瑷玲,刘凤荣,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
析法的宁阳县农地效益评价及方法比较[J].山东农业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69-73.
[7]李冰清,王占岐,金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
绩效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5(03):68-74+96.
[8]李应中.2012年我国粮食形势综合分析(三)[J].中国农业
信息.2013(12):4-7+13.
[9]巫芯宇.基于多种评论方法的农村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研
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责任编辑:陈 勇)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篇12
节能项目是指通过合理利用、科学管理、技术进步以及其他途径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取得更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节约煤、油、气、电等常规能源的建设项目,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环境效果[1], 节能项目综合评价, 它是一个多目标综合评价过程。节能项目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2], 这些正外部性往往表现为多方面, 如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危机等。传统评价理论只计量那些能用价格交换和价格计量的事项, 评价中过分重视微观经济利益和短期利益, 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文献[3]从经济的角度对节能项目进行了分析;文献[4]探讨了财务指标选择的问题;文献[5]提出了经济评价上的一些修正。同时, 现有的项目评价方法大多都是以企业作为评价主体, 研究中往往偏重于财务评价, 本文主要从政府的角度, 从宏观上进行审视, 关注项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效益, 突破了单从企业微观层面进行评价的局限。
工业节能项目包括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化学、煤炭、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学、机电、信息、轻工、纺织等行业的节能项目。由于节能项目种类繁多, 专业性强, 不同的节能项目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 生物质能源、地源 (污水源) 热泵、煤层气、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和中水回用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更多体现的是对能源结构的改善 (摆脱对煤和石油等单一能源的依赖) ;燃煤工业锅炉 (窑炉) 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往往注重的是项目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矿产资源、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则偏重于环境保护方面。工业节能项目涉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众多因素, 按照各企业报送的节能项目所体现的节能效果、环保状况、经济效益、产业结构支持、技术先进性等指标, 确定项目综合效果评价排序, 为市政府在立项决策上提供参考, 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节能项目综合评价的基础。由于节能项目评价之间的复制性差, 专业性强, 目前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评价理论和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6], 本文根据工业节能项目的特点, 依据政府相关政策要求, 考虑到科学性、可操作性、区域性及可比性等原则, 将工业节能项目按其效果分为技术、经济、技能效益、社会环境影响等4个方面, 建立指标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由于评价主体的不同, 从政府的角度与从企业本身的角度来选取评价指标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技术扩散效果上, 企业注重的是技术在企业内部的扩散, 如由于节能技术的推广, 员工节能意识的增强, 节能管理水平的提高, 促使企业整体节能效果的提升, 而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政府往往更注重节能技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融互动, 注重整个城市和社会节能效果的提高。在经济效益评价上, 政府需要考察项目所带来工业产值的增长, 增加值的增长和利税额的增加, 而对于企业, 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投资利润率往往是经济评价指标中必不可少的。在社会环境影响指标的选取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因此, 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SO2及COD的减排也必然是考核的重点。
对指标体系中的一些指标着重说明如下:
投资节能率, 指的是年节能量与节能项目投资的比值, 表示单位投资的节能效果。
能源消耗结构, 在考核这一指标中, 用新能源在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 即新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
投资就业效益, 即单位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直接就业效果=本项目新增就业人数/项目投资 (人/万元) 。
2 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本文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来构建工业节能项目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 在指标权重上则采用了层次分析和熵权系数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进行指标的赋权。
2.1 综合评价模型结构的设计
这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步骤,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属类型, 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 就形成了综合评价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设计多目标评价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在模型符号设计方面, 设P={P1, P2, …, Pn}为待评价方案集, 即待评工业节能项目的集合, A为评价系统的总目标, B={B1, B2, …, Bm}为评价子系统集, m=4;W={W1, W2, …, Wm}为子系统的权系数集, 其中W1+W2+…+Wm=1, Ci={Ci1, Ci2, …CiJ (i) } (i=1, 2, …m) 为对应第i个评价子系统的指标集, 其中J (i) 表示第i个子系统下的指标个数;Vi={Vi1, Vi2, …VJ (i) }为第i个子系统下的指标权系数集, 其中Vi1+Vi2+…+ViJ (i) =1;Ui= (Uijl) 为第i个子系统下各个方案的指标数值矩阵 (i=1, 2, …, m;j=1, 2, …, n;l=1, 2, …, J (i) ) 。
2.2 指标预处理
指标预处理, 也叫做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规范化, 它是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指标单位影响的方法。节能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之间由于各自单位及量级的不同而存在不可公度性, 因此, 为了尽可能的反映实际情况, 排除由于各项指标的单位不同以及其数值数量级之间的悬殊差别所带来的影响, 避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需要对评价指标作无量纲化处理。
目前, 常用的无量纲化方法有“标准化法”、“极值法”和“功效系数法”。本文采用“功效系数法”对工业节能项目中的指标评价值进行处理。
计算方法如下:
c、d均为正常数, c的作用是对变换后的值进行“平移”, d的作用是对变换后的值进行“放大”或“缩小”, 通常取c=60, d=40。
通过无量纲处理, 项目的指标评价值都控制在[60, 100]的范围内。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同一综合评价问题来说, 主客观赋权法各有缺点, 主观赋权法虽然反映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或直觉, 但是会产生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而客观赋权法虽然通常利用比较完善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但忽视了决策者的主观信息。将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 使所确定的权重系数同时体现主观信息和客观信, 通常称之为综合集成赋权法[7]。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赋权法[8], 力求在权重的确定上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从而既充分保留了各指标值传递的信息, 又可通过人的知识经验对客观权重加以修正。
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层次评价法中的重要步骤, 其确定过程包括建立权重判断矩阵、权重的计算、相容性判断及误差分析[9]:
第一步:根据专家咨询和分析, 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本文采取九标度法, 标度定义见表1。
构建的各个判断矩阵如表2至表6所示。
λmax=4.103, C.I.=0.034, C.R.=0.04<0.1
λmax=4.06, C.I.=0.02, C.R.=0.02<0.1
λmax=3.038, C.I.=0.012, C.R.=0.02<0.1
λmax=4.07, C.I.=0.023, C.R.=0.03<0.1
λmax=6.225, C.I.=0.051, C.R.=0.04<0.1
第二步: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要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本文采用方根法进行计算, 即:
计算W
第三步: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为保证取值的可靠性, 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检验方法如下:
式中:CR为随机一致性比率, CI为偏离一致性指标, 按下式计算:
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 随n的不同而变化。计算出CR, 一般认为CR<0.10, 既可以判断, 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否则需要调整矩阵, 直到满意为止。
从表中可以看出, 所建立的判断矩阵均符合满意的一致性要求。
第四步: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目的 (总目标) 的合成 (总) 权重。
假定目标层A层下准则Bi的单排序权重为Wi, 准则层Bi下指标Cil的单权重为Vil, 则C11, C12, …, C46的总权重V为:Wi·Vil (i=1, 2, …m) 。
按照以上公式计算出V= (0.015, 0.015, 0.038,
0.009, 0.018, 0.107, 0.043, 0.056, 0.097, 0.214, 0.151, 0.012, 0.03, 0.074, 0.074, 0.012, 0.035) 。
熵权系数法[10]主要是从指标数值间的差异出发, 在分析过程中通过熵值确定各指标的权系数, 它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及评价的有效方法。假设需要对n个节能项目进行比较, 有m个评价子系统, 第i个子系统下有J (i) 个指标, 则第j个节能项目第i个评价子系统的第l个评价指标的比重:
第l个评价指标的熵值:
第l个指标的熵权:
在节能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的17个评价指标中, 技术先进性、技术适应性、技术扩散效果等3个是定性指标, 因此, 在进行熵权计算之前需要通过专家调查的方法进行量化。例如, 把技术先进程度分成4级, 国际一流的给40分, 国内一流的给30分, 较为先进的给20分, 技术水平一般的给0分。其他3个指标评价方法类似。
通过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来计算综合权重的方法有很多, 本文借鉴徐临[8]确定综合权重的方法, 即令每个指标的综合权重:
V′il和V″il分别为由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所确定的第j个项目的第i个评价子系统第l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2.4 综合评价排序
计算每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Zil后, 可以采用线性综合加权的方法来计算各个项目的综合评价值。表示为:
即对于各被评价节能项目, 把它的各指标值和相应的指标的综合权重相乘, 再对于所有指标加权值求和, 得到综合评价值, 根据综合评价值得大小进行排序和选择。
3 应用实例
哈尔滨市政府需要对工业企业所申报的6个节能项进行审批并予以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鉴于支持力量有限, 需要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以确定重点支持的顺序。按照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 通过数据收集及计算, 得到项目排序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到项目2的综合评价值最高, 这主要是因为, 项目2无论是在能源的节约还是污染物减排上, 效果都较为显著。项目3的节能效果一般, 却居于第2的位置, 这与它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项目4排名靠后, 主要因为它在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上, 处于较低的位置。
在指标的赋权方面, 指标给定的权重也是科学合理的, 实际当中, 市政府在评定节能项目时首先注重的是项目所带来的节能效益和污染物的排放等指标。
4 结束语
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依据工业节能项目的特点, 建立了节能项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与熵权系数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赋权法, 构建了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 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科学合理的。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 可以为政府进行项目择优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支持, 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水平, 强化节能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体现政府投资效率与公平的目标。
摘要:工业企业所申报的节能项目需要政府的批准并予以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鉴于支持力量有限, 需要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以确定重点支持的顺序。本文主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综合考虑节能项目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效益,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和熵权系数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 构建了工业节能项目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 为政府进行项目择优提供一种量化分析支持,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水平。
关键词:工业节能项目,层次分析方法,熵权系数法,多目标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苏明山.市场经济下推进节能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和软件 (一) [J].研究探讨, 2000, (2)
[2].宋马林.基于经济外部性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3].路斌.节能降耗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浅议[J].化学工业, 2007, (9)
[4].李迎建, 赵华, 黄俊红.节能项目的投资和效益分析[J].研究与探讨, 2003, (7)
[5].谢治国, 胡化凯.关于节能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分析与修正[J].系统工程学报, 2007, (3)
[6].徐爱红.余热利用节能项目的模糊综合评价[J].1992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 1992
[7].杨列勋.R&D项目评估研究综述[J].管理工程学报, 2002, (2)
[8].徐临, 宁玉富.基于熵权和层次分析的商场职员绩效评估方法研究.商业研究, 2007, (4)
[9].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推荐阅读: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06
工业经济分析10-16
慈溪工业经济05-20
工业经济学09-15
广西工业循环经济09-29
工业废水处理效益评价09-16
工业化经济增长06-06
循环工业经济园区06-16
工业经济命运飘渺08-11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