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4-09-19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共9篇)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1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

根据调查以往企业招聘都是由应聘人员将自己的简历以及求职信等资料寄望应聘单位或由求职者本人亲自将其送往应聘企业的人事部门,在这过程中不论是企业还是应聘者本人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且效率低下同时也造成了大量资源的闲置现象。本系统的建设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开发,实现企业招聘工作的,提高业务的计算机化,提高业务的处理速度和规范化程度,并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重组,进一步通过计算机网络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管理上公司领导大力的支持,使得该系统得到了实施的可能性,且在努力下公司上下的管理人员都对该系统持有积极的态度。在技术上市场上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完全可以支持整个系统的运行,且技术人员已经有了开发这套系统的水平和经验。

在经济上预计花费不足10万元人民币,这足以在我公司的财力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立即开发。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2

1 系统开发目标

一个组织要想取得较好的效益, 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组织目标。同理,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要想顺利开展, 同样需要一个明确的系统开发目标。因此,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 明确组织目标和系统开发目标是系统开发战略规划的重要工作[2]。

1.1 组织目标

对学术期刊而言, 其组织目标通常包括运用网络、信息、自动化等技术手段来提高学术期刊竞争力。然而, 尽管学术期刊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推广多年, 但仍然有不少学术期刊编辑部除用电子邮箱接收投稿外, 其他的登记稿件、送审稿件、通知作者及审稿人、稿件归档、费用统计等事务性工作仍然是以人工操作的方式来完成的[3]。在学术期刊编辑部普遍存在编辑人员少、经费有限等问题的背景下, 这种人工操作的方式严重地降低了学术期刊的竞争力, 为此学术期刊编辑部需要在明确系统目标基础上开发并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以实现其运用技术手段来提高学术期刊竞争力的组织目标。

1.2 系统开发目标

明确系统开发目标主要是指明确系统应实现的功能。就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管理信息系统目标而言, 其大体可以包括如下几个功能模块: (1) 系统管理模块, 包括作者、审稿人等用户注册, 修改用户信息, 修改登陆密码, 用户登陆系统、接收或发送编辑部消息等功能。 (2) 作者投稿模块, 包括录入稿件信息、提交稿件、查看已投稿件、查询审稿意见等功能。 (3) 编辑办公模块, 包括初审稿件、提交稿件处理 (包括外审、复审、终审) 、查询稿件相关信息、发排组稿稿件、发送稿件处理通知等功能。 (4) 在线审稿模块, 包括专家审稿、副主编复审稿件、主编终审稿件、查询已审稿件等功能。 (5) 编务办公模块, 包括确认版面费、发审稿费和稿费、期刊归档管理等功能。通过实现以上功能模块, 将改变学术期刊编辑部由人工处理相关事务的运作方式, 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还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出错机会, 进而提升学术期刊的竞争力。

2 系统可行性分析

一般而言,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过程。可行性分析通常在系统规划阶段进行。良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更好地估计各方面的有利或不利因素, 从而增强系统顺利开发和成功应用的可能性。对于学术期刊而言, 随着基于网络的自动化办公平台的逐步推广, 当前已有一些学术期刊编辑部使用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处理其日常事务, 使编辑人员从繁杂手工操作业务中解脱出来, 以便有更多的精力来编辑加工稿件, 进而提高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和学术期刊的竞争力。

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就技术可行性而言, 学术期刊编辑部开发或购买管理信息系统是都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分析其系统开发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当前, 学术期刊编辑部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有的是自行开发的, 有的是购买的, 有的是免费获得的 (如与中国知网有合作关系的期刊编辑部可以申请免费获得其开发的网络采编系统) 。一般来说, 这些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通常是基于网络环境来开发和运行的。对于自行开发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来说, 为了降低开发成本,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采用基于PHP的网络应用开发语言、基于My SQL的数据库技术以及基于B/S结构的网络开发技术, 这些技术都已非常成熟, 并且有较多的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另外, 对于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可以采用基于UML (统一建模语言) 的尽可能模拟人类思维方式的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工具来完成, 这样将十分有利于开发设计人员与用户 (作者、编辑、审稿人、读者等) 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沟通理解, 也便于使用户更方便地掌握系统操作和维护系统运行, 且当学术期刊编辑部业务需求有变化时,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设计的系统还很容易作相应的变更。利用这些成熟的开发技术、方法、工具来进行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能够使系统开发具有很好的技术保障。此外, 如果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不能提供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 且学术期刊编辑部不具备管理网络服务器的能力, 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托管或租用等方式来获得。

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就经济可行性而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实现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效管理办公系统平台己成为一种经济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术期刊编辑部的领导班子和相关编辑人员越来越重视办公自动化, 并且还意识到开发和应用基于网络的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能解决高效地向作者、编辑、审稿人、读者等用户传递学术期刊相关信息的迫切问题, 能大大地提高该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学术期刊编辑部的领导和相关编辑人员的认识到位, 必将十分有利于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从而增强系统设计的可操作性以及降低系统实现的成本。此外, 从目前的网络设备与应用环境的租用价格、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难度以及相关开发人员的素质水平来看, 学术期刊编辑部不需要增加过多的硬件和软件投入 (租用网络设备与应用环境即可) , 相关开发人员就能以很低的经济成本来设计并实施具有编辑在线办公、作者在线投稿、稿件在线管理、专家在线审稿、费用自动统计等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些低成本实现的管理功能, 必然会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差错, 减少人工处理所需纸张与印制等成本的浪费以及提供良好的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效管理平台, 大大地提高该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工作效率, 从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 学术期刊编辑部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提高该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工作效率, 进而提升学术期刊的竞争力, 而且在技术和经济方面都是切实可行的。

3 结束语

学术期刊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发表和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办公自动化技术逐步普及的背景下, 学术期刊编辑部需要根据其业务需求构建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 以提高运作效率和提升期刊竞争力。为此, 学术期刊编辑部首先需要明确系统开发目标, 并做好可行性分析, 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倩, 张晶, 杨京晶.学术期刊信息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23) :145, 152.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校园网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校园网几乎覆盖所有高等院校和部分发达地区的中小学院校,而校园网并未在学院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达到最大化利用,从而造成了无形资产的巨大浪费。同时,学校财务处的工资管理、工资查询等教职工比较关注的业务流程比较繁琐,这种现状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极不相称。

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从当前现状的分析结果来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平台,建立一个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它将解决如下问题:首先,创造适合不用学校职工应用的统一平台,不同的学校员工,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集成化和网络化的查询、管理等;其次,在这个平台中,学校不同的员工可以就自己的工资、工资明细等进行查询;再次,学校的不同管理机构,可以就不同的管理机构的经费适应状况进行统一的查询。第四,为学校的教职工提供动态追加功能。第五,使用ETL异步数据传输模式分析处理数据,为财务信息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服务。

一、目标系统分析

宝鸡文理学院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正是为改善和提高该学院财务信息查询方式而展开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具体的建设目标如下:

1、为了及时的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数据共享的全方位管理,必须及时准确地监督和控制学院各职工工资的状况一级部门经费的使用情况等等。该FIMS系统将单位预算、科研经费等一切费用,财务信息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无缝链接,达到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以及事后严格监督管理。

2、使学院教职工能够快速的了解自己的工资明细情况。尽管现在发放工资的方式已经由现金转换为工资卡,且每月都会定时发放,但工资是每个员工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而且每个月基本都不相同,有可能会因为迟到早退等情况扣除工资,也有可能会有不同情况不同等级的奖励薪资。目前有了FIMS系统以后,更加节省人力资源,又能环保,纸质工资条的形式已将完全被取代。

3、为了提高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财务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术,通过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学以致用。当今是信息时代,知识和科学都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科学的进行管理,规范学院财务数据,提高财务管理业务的自动化水平。

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通过对宝鸡文理学院在当前校园网内部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现状分析,及对该学院在财务信息发布管理方面的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系统的开发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1、技术的可行性。采用.Net Framework4.0 技术和ASP.NET技术。ASP.Net是建立在微软新一代.Net平台架构上,利用通用语言运行时(CLR)在服务器后端为用户提供建立强大的学院级web应用服务的编程框架。同时ASP.Net支持多种语言,实现了程序代码和网页内容分离。ASP.Net还可以利用.Net平台架构的诸多优越性能,例如类型安全、强大的网络扩展性采用VisualStudio.Net和C#编程语言进行程序开发。一种精炼、类型安全、简单、直接面向对象的语言是由Microsoft开发的一种语言C#,可以用于生成应用程序。只要熟悉c或者类似的语言的开发人员,在适应C#时都能得心应手,开发起来简单快速,灵活性和通用性都比较好。本系统采用B/S的开发模式可以节约开发和维护成本,还采用基于Web的B/S三层体系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eb浏览器实现与服务器的交互。同时对于使用者方便易用。

2、经济的可行性。经济的可行性是本系统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这主要得益于本系统采用NET平台,客户使用的是IE浏览器,只要学生使用校园网就能登录,减少了维修等相关费用以及管理上的必须开支等。

3、实施的可行性。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发布无需安装别的任何软件。基于WEB的界面操作简单,管理人员学习和使用都比较容易,而且其培训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也小的多,系统的效率高。财务发布的数据由财务人员统一管理维护,从而减轻管理人员负担,因此在系统的前期调研和需求分析阶段也能得到各级员工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这对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尤其是对推进FIMS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该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运行,对于宝鸡文理学院的财务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明确和简化了财务信息发布流程;其次,促进了财务系统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降低了成本,主要包括使用人员培训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系统的维修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等。同时,由于该财务系统目前具有非常大的完善和发展空间,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方向将是建立适合不同高校特点的系统平台。(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陕西;宝鸡;721013)

参考文献:

[1] 许捷. 财务信息化与信息资源规划[D]东北财经大学, 2003 .

[2] 袁景,袁子健,刘胜. 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3) .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4

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本文介绍了在Visual Basic6.0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通过分析某一学校学生管理的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管理学生的方案。文章介绍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及代码设计;系统实现部分说明了几个主要模块的算法,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

【关键字】:

管理信息系统、学生管理、Visual Basic应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许多地方信息化建设做的相对较好,普及程度比国内高。国外一般采用面向全局的综合的教务管理系统,数据集中统一存放在中央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分布操作。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考虑,以提高教学的管路效率为目的,强调校园网各系统间数据的流通。如美国大学的一卡通,应用面非常广,学生凭一卡通可以走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可以凭一卡通进入相应的建筑、借阅图书、电子注册、吃看消费、免费游泳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数据集中存放在统一的中央数据库中。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建设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许多单位建立了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但是,由于国内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及程度还不够。另外,根据相关的工作人员所反馈的信息看,现有的一些管理系统适用性太差,自动化程度不高,人性化程度不高,系统操作不方便,向数据库录入数据时花费时间太长,且信息检索方式单一等等。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不断推出,一些是由学校和相关管理部门开发的,还有一些是由一些软件开发经验比较丰富或有一定教育背景的软件公司开发的。大部分软件的共同特点是是依托校园网,采用C/S、B/S、相结合的混合结构模式,体现学年制、学分制、学年学分制等管理思想,综合各学校交物管的各项工作,并在不同细节方面体现自己的优势。各教务软件在功能的划分上二十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学籍

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成绩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等模块。各教务系统在经过试用以后一些系统最终没有被用户所接受而淘汰,生存下来的系统逐渐被一些高校所接受,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比如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起用户已经超过了800所高校。初步调查

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复杂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学籍、排课、选课、教学、成绩、毕业等诸多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增加,学科专业种类繁多且不断变化,而教学资源的增长速度远不能满足现状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务管理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若采用人工的管理方式,工作效率差。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高等院校教育的学生教务管理系统。白云学院(自取的)是一所成立不久的高职院校,面对日益增加的学生数量,管理成了一大难题,因此很有不要开发一套学生教务管理系统。

本系统针对白云学院的现状而进行的学生教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该系统实现以后,将会使教务管理人员从复杂事务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研究教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管路水平,还会大大降低学校投在事务管理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可以改善服务,满足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多方面的需要,有利于白云院校信息的长期保存,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4 可行性分析

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

⑴由于操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普遍较差,要求有良好的人机界面;⑵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对象多,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⑶原始数据修改简单方便,支持多条件修改 ⑷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

⑸在相应的权限下,删除数据方便简单,数据稳定性好; ⑹数据计算自动完成,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4.1 管理上的可行性研究

教务管理人员对教务管理项目开发计划都已经积累了多年的实践经验,采用本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为教师和学生也能提供方便,因此,在系统调查和分析时,能够得到相关人员的支持和配合。网络的普及,使得各管理人员都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校园网平台上也已经实现了部分办公自动化,管理人员能够很快适应新系统,这就保证了系统的管理可行性布局,用系统提供的工具,在屏幕上画出各种“部件”,即图形对象,并设置这些图形对象的属性。Visual Basic自动产生界面设计代码,程序设计人员只需要编写实现程序功能的那部分代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4.0版以后的Visual Basic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但它与一般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不完全相同。在一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对象由程序代码和数据组成,是抽象的概念;而Visual Basic则是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OOP),把程序和数据封装起来作为一个对象,并为每个对象赋予应有的属性,使对象成为实在的东西。在设计对象时,不必编写建立和描述每个对象的程序代码,而是用工具画在界面上,Visual Basic自动生成对象的程序代码并封装起来。每个对象以图形方式显示在界面上,都是可视的。

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Visual Basic是在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结构,接近于自然语言和人类的逻辑思维方式。Visual Basic语句简单易懂,其编辑器支持彩色代码,可自动进行语法错误检查,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且使用灵活的调试器和编译器。

Visual Basic是解释型语言,在输入代码的同时,解释系统将高级语言分解翻译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机器指令,并判断每个语句的语法错误。在设计Visual Basic程序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运行程序,而在整个程序设计好之后,可以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EXE),脱离Visual Basic环境,直接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事件驱动编程机制

Visual Basic通过事件来执行对象的操作。一个对象可能会产生多个事件,每个事件都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响应。例如,命令按钮是一个对象,当用户单击该按钮时,将产生一个“单击“(CLICK)事件,而在产生该事件时将执行一段程序,用来实现指定的操作。

在用Visual Basic设计大型应用软件时,不必建立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的程序,而是编写若干个微小的子程序,即过程。这些过程分别面向不同的对象,由用户操作引发某个事件来驱动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或者由事件驱动程序调用通用过程来执行指定的操作,这样可以方便编程人员,提高效率。

访问数据库

Visual Basic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利用数据控件和数据库管理窗口,可以直接建立或处理Microsoft Access格式的数据库,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同时,Visual Basic还能直接编辑和访问其他外部数据库,如dBASE,FoxPro,Paradox等,这些数据库格式都可以用Visual Basic编辑和处理。

Visual Basic提供开放式数据连接,即ODBC功能,可通过直接访问或建立连接的方式使用并操作后台大型网络数据库,如SQL Server,Oracle等。在应用程序中,可以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标准,直接访问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并提供了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库操作指令和多用户数据库访问的加锁机制和网络数据库的SQL的编程技术,为单机上运行的数据库提供了SQL网络接口,以便在分布式环境中快速而有效地实现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方案。

动态数据交换(DDE)

利用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技术,可以把一种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动态地链接到另一种应用程序中,使两种完全不同的应用程序建立起一条动态数据链路。当原始数据变化时,可以自动更新链接的数据。Visual Basic提供了动态数据交换的编程技术,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与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建立动态数据交换,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将每个应用程序都看做是一个对象(object),将不同的对象链接(link)起来,再嵌入(embed)某个应用程序中,从而可以得到具有声音、影像、图像、动画、文字等各种信息的集合式的文件。OLE技术是Microsoft公司对象技术的战略,它把多个应用程序合为一体,将每个应用程序看做是一个对象进行链接和嵌入,是一种应用程序一体化的技术。利用OLE技术,可以方便地建立复合式文档(compound document),这种文档由来自多个不同应用程序的对象组成,文档中的每个对象都与原来的应用程序相联系,并可执行与原来应用程序完全相同的操作。

动态链接库(DLL)

Visual Basic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不具备低级语言的功能,对访问机器硬件的操作不太容易实现。但它可以通过动态链接库技术将C/C++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加入到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中,可以像调用内部函数一样调用其他语言编写的函数。此外,通过动态链接库,还可以调用Windows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实现SDK所具有的功能。

因此,从技术角度来说,开发该系统是可行的。4.3 经济上的可行性

开发适合于高等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务系统是各高等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本系统是独立开发,可借助于现有的校园网、硬件设备,费用较低,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4.4社会上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由于本系统管理的对象单一,都是在校学生且每个数据内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涉及的计算过程不是很复杂。因此,比较适合于采用数据库管理且学校用于学生管理的微机都是PIII以上的机器,在存储量、速度方面都能满足数据库运行的要求,因此完全可以实现。

课程管理业务流程图:

教务处

学生课程草表教师

学生课程正表

学生

学生课程总表

计算机

课程列表

6.2 数据流程图

由于本系统的数据模块较多,下面仅以学生成绩管理模块为例来进行编制。学生成绩管理系

查询统计分析

学籍管理部

教师

教务处学生教师

学生成绩

学生情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0层数据流程图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1层数据流程图

管理部门

教务

教师1.0

学生管理

2.0

课程管理

3.0

成绩管理

D1

D2

D3

4.0统计分析

查询

管理

学生

课程

成绩

7参考文献

[1] 周佩德.《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2] 刘炳文等,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数据库篇,1999 [3] 李光明.《Visual Basic 6.0编程实例大制作》.冶金工业出版社 [4] 刘炳文,精通VISUAL BASIC 6.0入门与提高,人民邮电出版社 [5] 黄淼云.《VB6.0办公自动化编程》.国防工业出版社 [6] 王要武,管理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 李红等编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8] 周之英缟著,现代软件工程,科学出版社,2003

[9] 康博工作室,张红军,王红等缟著《Visual Basic 6.0中文版高级应用与开发 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10] 林立军,程斌,翁迪恩缟著《Visual Basic 6.0数据库开发指南》,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

[11] 张宏林,孔艳,王哲等编著。《按实例学Visual Basic 6.0>北京,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0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5

一 系统简述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校师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机构地位)

目前图书馆处于纯手工管理阶段,陈旧的管理手段给读者和图书馆管理员带来的很多操作上的不方便,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并使图书馆管理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他们下定决心开发该系统。(为什么开发系统)

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access技术,建立以数据库为后台核心应用、以服务为目的信息平台,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提高管理图书的效率而设计的系统。(技术)

条件、假设和限制

a: 建议该系统运行的最短寿命为10年;

b: 进行该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期限为2个月;

c: 建议该系统软件投入使用的最迟时间为2014年10月;

d: 开发该软件系统的经费来源为***大学财务处出资;

e: 该系统要受资金、寿命、社会等系列因素的制约和限制。

系统改进之处

本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网络的新型系统,应用了最新的网络技术,该图书馆系统规模较小,但是功能齐全,具有相当的管理功能,馆中所有未借出的书籍能够供读者随时借阅,在同一时刻,一本书不能既被借出,又可供借阅,一个读者一次借出的书籍数目不能超过预定值。

系统的影响

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方便广大师生使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可以科学的管理所有的图书,优化图书资源的配置,让有限的图书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方便图书馆对图书的编目管理,可以使用更合理的方法编排图书,借书者更方便的可以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书,支持在线查看图书馆的藏书情况。

软件支持

该系统使用ASP,HTML,ACCESS等软件开发,ASP技术很好地适应了交互站点设计和基于Web的数据库访问的要求。用户使用IE浏览图书馆的主页,图书馆有专门的数据服务器,使用windows 2000 server架设服务器,管理端使用vc开发。

系统的运行过程

系统使用期半年,在开始必须对初始数据进行录入,包括所有的书目信息,出库图书的信息,读者的信息,流通图书信息,图书馆管理者的信息,图书馆财务信息,图书馆资金应用信息等。在半年的使用期通过检验后,将要优化该系统的性能,把一些发挥不良的组件重新开发,或者加入合适的补丁文件,系统稳定后的主要工作是加强该系统安全性。

二 项目目标

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期限内开发出具有管理图书和用户信息功能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人力与设备费用的节省;处理速度的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 所需资源、预算和期望效益所需资源

硬件资源:数据库服务器1台,处理器: 支持2颗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E5-2400 产品系列,硬盘: 最多可配8 个2.5/3.5英寸热插拔SAS、SATA 或固态硬盘,内存:最高可配192GB,网卡:支持双千兆网卡

普通PC若干

软件资源:office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

人力资源:数据库设计师1名,数据库设计员2-3名,数据库管理员1名,用户若干。预算

由于是课程案例,开发该软件系统的经费为零;

力求达到实用要求。期望效益

可以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负担,提高管理效率。

四 项目可行性结论

管理上的可行性:

图书馆馆长同意并且急切的想使用上该系统,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各级工作人员也想从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期望MIS系统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从财力上来看,学校能够承担并且同意拨款建立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我们公司重视对客户进行需求分析,同时还尽心为客户考虑其长远利益和运行要求。从用户单位——大学校园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等方面来看,是完全能够使用该软件系统。

从大学图书馆的使用人员来看,可大致分为五类:

一、学生;

二、教职工;

三、图书馆管理人员;

四、行政职工;

五、其余各界人士。用户的素质较高,大部分受过本科教育,而新开发的软件系统友好的界面及简便的操作方法,保证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使用该系统的要求。

技术上的可行性:

现今的计算机硬件足以满足这样的信息系统运行要求,硬件价格也在逐年下降,购置硬件的费用不再那么昂贵,计算机网络也普及到了各个高校及学生寝室,为使用信息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软件方面,现在软件开发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可以实现该系统的开发。

经济上的可行性:

成本:

1、开发、测试所需设备(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等)总需投入8.2万元;

其中:开发使用的服务器1台,共2万元。

测试使用的服务器1台,共1万元。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共3万元。

开发用计算机4台,共1.2万元。

测试用计算机及其他设备,1万元

2、软件和系统平台建设总需投入2万元;

其中:数据库系统0.7万元。

开发工具软件及系统平台1万元。

网络安全软件0.3万元。

3.项目配套流动资金需投入3万元;

4.项目总投资13.2万元。

收益:

提高行政部门工作效率,取得较大社会效益,节省部分人力物力。

结论: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6

项目负责人:汪 谦 项目指导:王深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

出院病人的随访率低是长期以来困扰医务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跟踪了解病人愈后情况、手术结果及生存率,进行临床工作总结,对于医院提高医疗水平,进行医学研究有莫大的帮助。医生日常工作较繁忙,病人多处于移动状态,对病人进行上门随访较为困难,造成随访质量下降。实行医疗随访系统可向病人提供医疗追踪服务,及时了解病情及给与建议、指导病人的起居饮食。甚至安排病情复杂和恶化的病人重新住院及进行手术,减少了患者在医院无效的等待时间。对一些知名医院的名医,他所经治得病人无数,普通的病人出院后想再见到他往往非常困难,但通过本系统采用短信方式可以很快与这些名医沟通。由于患者在随访中明显受益,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随访率自然会显著提高。

随访是医院医疗服务的具体内容之一,完善的手机短信随访可以明显有益于促进病人的康复,帮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促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增加医院、医生对患者的亲和力,促进医院的住院率和门诊看病率的提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该系统为医院无纸张化管理的实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所有的信息都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医院各个环节的信息资料通过计算机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加快了信息流转的速度,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医院领导通过医疗随访系统获得患者反馈的信息后,能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政策,改进医院的管理运营模式,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总结临床随访工作的发展过程,分析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尤其是信息医学的发展已及当前医患关系改善的迫切要求,本项目的实施从以下几点论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一、现有随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何提高医院病人的随访率和随访质量是临床医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临床随访的方式主要有信件、电话、网络和门诊随访,由于各种随访方式都有其不足之处或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多数病人在随访期间都会或早或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过早自动中断了随访和必需的后期治疗,从而导致肿瘤的复发或病情的恶化,给病人带来了不该发生的错误。据大宗文献报告当今医院住院病人出院后的总体随访率远不足50%,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现有各种随访方式存在的客观问题。

信件随访:是最传统和古老的随访方式,也是随访率最低的一种方式。信件随访不见反馈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病人姓名填写错误、地址不详细或因地址变迁是造成失访的主要原因,有些是因为怕麻烦或通信不便造成患者不愿回信。一般而言,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得患者,常能够较好的回答信函中的所有问题,而治疗效果较差或出院后已死亡者,无论是患者本人或家属均不太愿意再通过信函的方式回答任何问题。呼墨随访系统同时有些情况下由于医患之间交流障碍,病人理解随访的目的出现偏差,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6]。信件随访周期较长、信息准确度差、随访成功率低,已明显不能适应医疗工作发展的需要。

电话随访:通常是应用医院的业务电话,医生很少会将私用电话或手机号码告诉普通病人,多数是病人打医院电话随访医生,在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时,接待者多为护士,护士回复电话后又要去询问医生,然后再给病人答复。如果病人还有别的问题,又要再给病人打电话,显得很是烦琐,使病人感到明显不便。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难免对病人的问题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同时由于长途电话费用问题,医生也很少会主动从医疗角度大批随访病人。

门诊随访:由于受提高门诊工作量的压力,医生在固定的时间内需要看更多的病人,医生平均和病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较少,这样就不能保证病人内心期望能得到医生的注意和关心、对病情的详细了解、以及得到恰当的治疗。常常出现病人的问题没有回答,对病情遗忘或混淆,病人尚没有叙述完病情的发展过程,医生就已经开好得处方,使患者有明显的挫折感和不信任,甚至感到气愤,造成医患之间产生矛盾。

网络随访: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同家庭的经济收入直接相关,限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在非经济发达区,短期内计算机的使用不可能普及。同时由于存在对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安全性和保密性的不确定,很多人对此存有顾虑。目前国内使用网络随访的医院很少,即便使用随访率也十分有限。

出院病人低随访率长期来是困扰医务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这需要规范随访行为,改进随访方式,正确处理拒访现象,努力减少失访。医生日常工作繁忙,病人多处于移动状态,对病人进行上门随访较为困难,造成随访质量下降。通过何种方式向病人提供医疗追踪服务,及时了解病情和给与建议、指导病人的起居饮食。以及安排病情复杂和恶化的病人重新住院及进行手术,减少了患者在医院无效的等待时间。必须在随访中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使他们在随访中明显受益,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显著提高随访率。当前对病人资料还只是单机版录入,信息资源不能共享,而且许多项目都是重复操作,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内容检索统计功能简单,信息不能互补。呼墨随访系统这些都限制了随访工作的顺利进行,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大打折扣。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与随访工作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世界经济的又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医院信息系统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为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医疗信息、财务核算分析信息、行政管理信息和决策分析统计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通讯的能力,并能满足所有授权用户对信息的各种功能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可分为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tmation system, MIS)和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IS)。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处理医院内部管理事务为主要内容,包括医院人、财、物的管理以及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费用管理部分;临床信息系统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集放射学信息、实验室信息、病理学信息、决策支持信息和护理学信息为一体,直接为医生和病人服务的应用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由以“收费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进行转变,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规律。信息技术在临床上得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电子病历以电子信息取代了传统书写病历中的各项内容,它是通过计算机操作而形成的,包括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服务全过程。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之后,质控部门在网上对病历随时进行调阅与检查并及时发出整改意见。同样医生通过网上调阅病历可及时了解病人的详细病情,减少了病史询问的时间和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病情,也减少了重复检查化验的费用。由于电子病历各项信息的规范录入、自动打印输出、自动计算、自动统计等功能可明显减少工作量, 使医护人员花在医疗文件??书写和传递的时间大大减少,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n, PACS)PACS是以医学影像领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趋势为要求,以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全面解决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贮存、传输和管理为目的的综合性规划方案及系统,是医院整体数字化、网络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标志。在HIS系统的支持下,临床医师可以在门诊、病房的诊室,急诊室及手术室共享高质量的影像资料,进行在线诊断和远程会诊。

3.医生工作站 医生工作站包括门诊医生工作站和住院医生工作站。门诊医生工作站协助门诊医生完成日常医疗工作,是病人医疗信息在医院的入口。其功能包括医生诊疗业务的处理、医疗信息的检索、各种信息??查询统计等,为整个门诊诊疗处理过程提供计算机支持。呼墨随访系统医生工作站的使用极大减低了临床医生的工作强度,将医生从繁重的文字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直接面对病人的治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LIS是包括从检验申请、检验样本采集与检测、检验报告网络传输在内的整个检验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实现了检验数据信息的网络传输。由于所有检验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使不同检验实验室的数据可以在不同工作站之间自由传递,实现了检验结果的快速传递,大大提高了检验报告的响应速度,避免了检验报告人工传递的遗失。

医院信息化是以“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为核心,通过宽带网络把数字化医疗设备、数字化医学影像传输系统和数字化医疗信息系统等全部临床业务过程纳入到数字化网络数据库中,实现临床工作的无纸化和无片化运行,极大地方便了临床诊治工作和医学科学研究,为医疗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奠定了物质基础。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病人的诊断信息、卫生经济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等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储存、传输与整合,实现各类工作流程优化和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同时,充分展现了医院服务的透明度,提高了病人的信任度。信息化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资金和管理成本,使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诊治病人,更有利于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可见信息化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总之,现代医学发展需要信息化,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普及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随访必将在未来的随访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作为病案组成部分的随访资料,随访计算机可调用病案首页上的资料跟踪随访,运用简便、实用、快捷、功能强大的病案随访管理的网络化软件,实现各种信息查询。通过网络的数据转存,定期将网络随访结果及门诊复诊的信息转存至随访数据库。完善的统计分析功能,使病案不仅用于检索,而且服务于医院管理、科研考核,提高病案资料的利用价值,也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医院领导通过医疗随访系统获得患者反馈的信息后,能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政策,改进医院的管理运营模式,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呼墨随访系统同时,如何充分调动病人对随访工作参与的积极性,在医患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已成为随访工作面临的一个紧迫的问题,病人的积极参与对随访工作水平的提高将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我们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医院病人随访存在的困难以及手机短信普遍应用和方便的特点,将此项技术同网络相结合,研制了“医院短信随访系统”,通过应用证明它是一项先进可行的技术手段。

三、本系统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1.病人对医院、科室和医生的持续依赖性:任何一位病人在一家医院内的某个科室找到一位满意的医生,根据他的病情需要完成了一次手术(如肿瘤切除)或进行一次系统的内科治疗后,当他的肿瘤得以切除或病情得到好转,他必然就期望能够长时间同这位医生保持联系,以得到必要的病情观察和适当的后续治疗,防止肿瘤的复发和病情的恶化,这对肿瘤病人和一些慢性疾病病人尤为重要。

2.传统随访方式的困难与本系统随访方式的简单、独特与先进性:人类医学史以来,医院或医生对已经治疗的出院病人如何能够进行完善的随访,始终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尤其是肿瘤病人的术后随访,按照传统的随访方式或早或晚都会因某种原因过早失访,按照本系统利用手机短信息采用人机对话,通过医院内本系统管理人员的中介可以保证将病人的短信告知经治医生,得到医嘱后又可及时转告病人,使病人得到理想的医疗指导。与传统的随访方式相比,这种短信的简单随访方式充分体现了本系统的独特与先进。

3.数字化医院的新内容体现本系统的唯一性与开创性:数字化医院的HIS系统将医院内的所有活动完全通过计算机方式实施完成,这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公认。但有关医院对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如何利用这种先进技术在国内外至今未见有类似报告,显然利用手机短信息建立医院随访系统,作为数字化医院的新内容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是一项开创性研究成果。

4.明显增加医院的病员量体现本系统的效益性:开发研制的医院短信息随访系统在临床推广应用后,最明显的特征是可以增加医院的病员量,减少原有病员的流失医院所得到的效益包括病人的就诊、必要的化验、影像学检查和相应的药物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这从医院的经济收益、医生的业务提高和病人的有效治疗和疾病康复都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5.医患关系的改善体现本系统在医院管理方面的先进性:现代医院的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医患关系的改善。近年医疗市场的特征之一是人民大众生活条件改善,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提高,而多年来医疗上传统管理模式的成旧,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本系统给病人解决了实际困难,从而也自然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6.随访协议的建立使得双向短信的应用稳定性:当病人出院时,医生向病人详细介绍了手机短信随访系统并签署了随访协议,这样在他出院后的生活期间,疾病发生了任何变化或身体有任何不舒服都可以通过本系统同医生保持联系,医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病人实施追踪治疗,并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机体的康复。

7.本系统内容的广泛使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医疗市场是一项庞大的产业,它不仅仅包括疾病的治疗,也包括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人的卫生保健和定期的健康体检,利用本随访系统不仅能对病人实施随访,同时也可扩大应用到后者的所有内容,并且服务对象也可以从病人扩大到所有健康人士,服务方式还可以从手机短信扩大到网络、电话和其它各种形式。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7

一、系统论概述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李冰父子设计都江堰时就成功运用了系统论的研究方法。但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

系统论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等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做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从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从而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通过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二、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构建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可行性

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新的科学方法,已广泛应用到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社会经济管理等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系统方法理论体系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高,系统方法也逐渐被运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如利用系统方法解决我国的腐败问题[2],根据系统方法探讨我国法律体系构建[3],将系统方法应用于信息法学的研究等[4]。政府信息公开这一课题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运用系统方法,首先分析构建政府信息公开配套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公开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政府信息公开体系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它由诸多子系统和诸多要素组成,如法律体系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政治体系系统以及服务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保密制度、新闻权保障制度、发布协调制度等诸要素等。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因素的系统,各要素是系统的子系统,各子系统又由若干要素构成,各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联系。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是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构成环节,它同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程序、监督机制等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又是由《公开条例》中确定的制度、各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相关配套制度构成的。

第二,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各要素在一定准则的指导下独立存在,通过有机联系,产生互动、互补和互济;同时,各要素与系统外部密不可分、良好的关系才能使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这个整体有效地运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要处理好信息公开制度与保密法律制度、档案法律制度、隐私权法律制度、行政程序制度之间的关系。为实现预期目标,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了解制度设置所依赖的前提条件,例如我国现阶段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现状、国际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大背景、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各个环节的现实情况等约束条件。

第三,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使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运行产生良好的效果。各要素既要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和优势,也要形成要素之间良好的相互联系,各要素通过相互联系所发挥的效果一定是大于各要素运行产生效果的总和。要厘清目标,弄清可行性条件,选择最适合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并将要素进行组合,使各要素达到最佳配合,优化要素结构设计,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一个完整的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系统方法为构建政府信息公开系统提供了最佳方案。运用系统方法,确定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结构,使其具有精确性、可控性、预测性和最优性,能够提高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从而使我国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追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

三、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全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规范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有机整体。其纵向结构,是由不同效力层次的各种法规,按照效力层次的高低顺序所组成的“宝塔式”结构,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所组成的各层次政府信息公开法规的组合。其横向结构,是由全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规范按照一定标准所划分的若干项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所构成。如保密制度、新闻权保障制度、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救济制度等等。

(一)发展和完善法制是构建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基础

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艰巨性的工作,只有法制化才能使政府信息公开具有规范性、程序性和真实性,才能使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和监督落到实处,才能使政府信息公开长期有效地贯彻执行,并不断为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推动民主进步政治文明创造条件。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应以健全的法制为基础,各项措施的实行和修改都有法可依,以便于操作和提高制度的稳定性。没有法律法规保障的制度在执行中效力势必被削弱,例如关于新闻发言人制度、听证制度、会议公开、隐私等问题,若不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确定,就不能明确责任和监督措施,从而将导致政府信息公开停留于表面。

(二)构建政府公开法律体系是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

法律化是西方国家政府信息公开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涉及到政府文件、会议记录、电子记录等诸多信息载体的公开以及公民隐私权、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制定一部包罗万象的信息公开法是相当困难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通过制定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构筑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5]。

从国外的立法情况看,他们在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时,一般都是在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同时,必然伴随一系列其他法律的制定与调整。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从法律角度对政府公开的主体、范围、程序、救济等做出规定,例如美国的《情报自由法》、《阳光下的政府法》、《联邦咨询委员会法》,瑞典的《自由出版法》等;制定隐私权保护法,规定政府机关对个人信息的搜集、利用和传播必须遵守的规则,用来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滥用和侵犯,如美国的《隐私权法》、加拿大的《隐私权法案》、英国的《数据保护法案》等;制定电子信息自由法,规定促进政府部门通过电子途径主动公开信息,以方便公众获取信息,如美国的《电子信息自由法案》等。同时,各国为了确保信息顺利公开,对其他相关法律做出了调整,如日本出台《信息公开法》后,对相关24部法律进行了修改。除此以外,各国还颁布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以指导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顺利运行。

(三)构建政府公开法律体系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从地方立法开始,到《公开条例》的出台,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离体系化还相差很远,主要表现在:宪法中还没有明确规定知情权;缺乏法律层面的《信息公开法》的出台;《公开条例》中的许多制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定和完善,《公开条例》拘泥于其行政法规的权限,与《保密法》、《档案法》等冲突等许多问题其自身无法解决;与政府信息公开配套的《保密法》、《档案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需要修订;《个人信息保护法》、《商业秘密保护法》等相关法律需要制定;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表现出的零乱性、无纲领性、缺乏体系性等弊端,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克服。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首要任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进行分析,明确其所包含的各项法律制度,由此形成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田彦君.系统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9).

[2]傅广宛.论反腐过程中的系统方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郝建臻.试论系统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4]国磊,马海群.系统科学方法在信息法学研究中的应用[J].图书馆论谈,2006,(4).

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8

关键词:智能停车信息系统;停车难;停车位

0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加。据北京市交通委统计,截止到2014年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559.1万辆,比2013年增加15.3万辆,上升2.8%。与2000年年底比较,14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401.3万辆。按照一车一位的原则,559.1万辆机动车将需要559.1个停车位,缺口巨大接近310万。其中城六区形势更为严峻,机动车总量已达345万辆,占全市六成,但停车位仅有198.1万个。这不仅让北京称为“首堵”,也让停车成为“老大难”问题。面对如此严重的停车难问题,让停车信息化、智能化,合理利用闲置的车位资源,是解决停车位问题的一大途径。

1 智能停车系统的含义

智能停车信息系统是应用先进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智能化停车系统,它可以利用传感器节点的感知能力来监控和管理每个停车位,提供特殊的引导服务,实现停车场的车位管理和车位信息发布等功能。将停车场的管理系统化、规模化、信息化,降低了人们寻找车位的时间,减少车主因为找车位而导致的无效路程。

2 在居住小区内实施智能停车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人们在享受着汽车带来便捷与舒适的同时,也在默默经历由此引发的交通拥挤和停车困难的尴尬境地。停车难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所以寻找解决停车难的方法,形成便捷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停车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因为城市已经向着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而且城市的机动化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些都促进了城市人均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但是现有的停车位数量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且新建车位的成本很高,管理费用也不低,所以在居住小区内实施智能停车信息系统是有效地、低成本地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必要手段。第二,由于停车位紧张导致的道路停车占用问题是造成交通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在居民小区内推进实施智能停车信息系统是解决静态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少道路停车占用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第三,在居住小区内实施智能停车信息系统也是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互联网+”发展政策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并且这个措施能不断满足城市与时俱进和发展创新的要求。

3 在居住小区内实施智能停车信息系统的可行性

3.1 理论依据

信息不对称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这一点也为实施智能停车信息系统准备了理论依据。信息不对称可以发生在事前,例如保险和次品市场,在事前可能会产生逆向选择。逆向选择会扭曲市场的真实价格,因为由于交易双方缺乏信息,人们会以均价来衡量商品,但是质量好的商品却因为价格过高而不受客户的喜欢,最终被市场淘汰;而质量差一点的商品却以次充好,占据市场,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处理逆向选择的方法是,政府应必要的干预市场并合理利用市场信号。信息不对称也可以发生在事后,如委托代理问题,一般会产生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会打破市场原来的均衡,让交易的一方由于信息不完全对称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最终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信号传递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谓的信号传递就是让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将信息传递给另一方,这样人们就可以掌握停车位的状态信息,可以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3.2 内在动力

停车是城市生活的重要事件。无论商业拜访,或者交流活动,乃至日常的上班与回家,停车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极大地左右了商业与生活的效率,甚至人们的心情。停车位作为城市的稀缺资源,其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准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得不在目的地周围逡巡十分钟,以便为爱车寻找停车位,而就在附近的某个地点,或许有数十个停车位已经空置了两个小时。如何提高停车效率,以此减少拥堵与污染,城市管理者与市民均意识到这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城市议题。

据调查统计,现在本市的机动车停车场共有2.12万个,其中机动车停车位数248.5万个。按照各个类别划分,如下图所示,居住小区停车位数为137.7万个,公建配建停车位数62.8 万个,单位大院停车位数29.7万个,路侧占道停车位数11.2万个,路外公共停车位数4.3万个,其他停车位数2.8万个。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的“2/8法则”来看,居住小区和公建配建构成了机动车停车位的主体,约占停车泊位总数的80%。公共停车位与基本停车位比例约为1:13,远低于1:5 的配备系数。因此充分利用居民区内的停车位可以有效解决附近工作或者办事人员的停车问题。

3.3 政策推动

近年来,停车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都陆续出台了一些法规政策,为解决停车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2014年年底为缓解城市停车难,推动停车设施市场化建设,北京市发改委制定了《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是目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分支,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和手段,积极地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这也是北京在新阶段做好改善人民生活服務,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2015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将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停车设施收费,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在智能化停车建设方面,大力推动智慧停车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引导车位自动查询、电子自动收费通行等新型管理形态的发展,提高停车资源的使用效率。”

《中国汽车报》指出,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私人小汽车以每年接近20%的增速进入家庭,远远超过预期。而与之相配套的停车设施建设缺乏超前预见性、停车管理也没有跟上,“停车难、乱停车”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病”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量非机动车道等公共资源被挤占,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与交通秩序。面对现实,为有效解决既有车辆的停车尤其是基本停车问题,形成规范的停车秩序、改善城市环境,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停车建设,同时加强停车执法来实现。

这说明,停车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现在已经成为了解决城市交通管理规划问题的重中之重。这些政策和指导意见为在居住小区内实施智能停车信息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支持。

3.4 经济可行性

停车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寻找车位的机会成本很高。很多人为了找一个停车位可能会兜上一个小时,不仅浪费了他们的时间,也会损耗汽油,这些都是经济上的一个损失。不仅如此,还会造成车主的一些额外损失,比如因为找不到车位而导致约会迟到等。因此按照目前人们对停车位的迫切需要,在居民小区内建立智能停车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的回报,而且会有效地缓解路面停车占用状况,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相当可观。

4 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居民区内实施智能停车信息系统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有效措施,它将停车位的状态信息传输到网络上,将停车位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并充分利用市场的协调性来合理地分配停车位的供给和需求,这样既能减少人们寻找车位的时间和成本,还能够提高人们的停车效用,从而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减少汽车尾气的产生和汽油的消耗,促进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

参考文献:

[1]莫秀丽,牛学勤,曹洪双.我国城市停车产业化可行性研究[J].新西部,2007.

[2]叶曾,申晓鹏,沈芬.北京市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C].新型城镇化与交通发展,2014.

[3]梅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3.

资产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9

一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固定资产是构成企业资产的主体,它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具有潜在的服务能力。这种服务潜能将随着固定资产的不断使用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一般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固定资产,若管理不善会在不经意间导致固定资产的减值和毁损,甚至流失,这势必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下面就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谈一下笔者个人的看法。

目前,我国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重视账面管理轻视实物管理;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入账、销账不及时;盘点工作失效;拼装现象时有发生;资产闲置现象严重;固定资产内涵不清;提取折旧方式单一等。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采取如下措施。

1.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的企业应及时组织相关会计人员、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员及使用单位对现有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每项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规格、型号、购入时间、使用年限等都要一一记录,在此基础上进行建卡建账;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的管理制度,做到人账及时、准确;加强固定资产的计算机管理,重要信息及时上网,提高固定资产的信息共享水平,使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及相关信息时时处于透明状态,避免一些部门办事拖沓,不负责任的弊病。另外,做好固定资产的调拨转账工作,督促人事变动人员做好固定资产的移交和转账工作。

2.严格盘点制度,定期进行账实核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账物实分家又没有进行定期盘点造成的。财务制度规定,每年在编制财务报告前应当进行全面盘点,平时也可以进行抽盘。盘点时必须有财务人员、实物管理人员参加,最终形成盘点表。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定期检查核对,能有效防止、纠正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多重入账、一号多物现象的发生,及时发现各种设备拼装固定资产的违规行为,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3.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目前,公司应适时组织资产管理人员不断进行业务学习,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尤其是在目前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更新比较频繁的时期,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严格界定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等权限。公司应将固定资产的采购、审批、使用、管理等权限交由不同的部门办理,责权利在制度上明确,在形式上分开,在执行中相互制约,避免某一部门利用权利代办全部工作,制度一经制定必须严格遵守,并与企业的考核机制相结合。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合理奖励,对管理不善的单位或个人,要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进行处罚,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奖惩办法。

5.采用多种形式盘活固定资产。对于企业暂时不用的闲置资产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盘活。盘活闲置固定资产不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现金收益,而且也节约了管理成本,使企业

轻装上阵,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

6.对固定资产实行集团化管理。对于有多家子、分公司的集团公司来讲,公司应当从全局出发,对所属各子、分公司固定资产的基本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各公司资产配置情况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调剂使用,避免各自为政,各行其道。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大量购置新设备的资金,也可以盘活部分公司的固定资产,减轻压力,同时也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7.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计提折旧。基于前面提到的使用单一直线法计提折旧的缺陷,改革现行折旧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加速折旧法能较好地弥补其缺点。一方面使折旧的提取与固定资产的运营规律相一致,即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多摊销折旧,使用后期少摊销折旧。另一方面为了降低由于科技进步而产生的无形损耗的风险,提高资金运营效果,客观上也要求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我国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允许使用的加速折旧法主要有两种:即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折旧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改

变折旧主要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但其他部门也要充分配合,技术部门充分发挥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的长处,使财务、管理一体化。

目标

1.解决资产折旧数据不准确。2.解决账面价值统计不准确。3.解决繁重的盘点工作,耗时耗力

软件功能需求 1.系统功能框架表

上一篇:国家食药监局颁布保健食品命名规定及指南下一篇:井冈山理想信念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