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2024-07-31

谈谈大学生就业的看法(通用11篇)

谈谈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篇1

谈谈你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大学生需提高自身的能力,“考试能抄就抄,抄不到就补考,补考不过还有重修,大不了就是交钱……”我曾经在网上看到网友这样说,很多大学生素质低,学生目标不明确、混日子、谈恋爱……却很少想过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这样的大学生在职场上不可能有竞争力。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和高校扩招有关,自从扩招以后,大量生源涌入高校,可以说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我想优秀的毕业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应该是不难的。

第二,我认为在高校扩招的同时,有些高校忘记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书本知识和初中相脱离。学生只有书本知识,动手能力却不强、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另外有些学生眼高手低,总想找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对自己的毕业远景高估,不能脚踏实地地干工作,于是就处在待业状态。

第三,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竞争。例如,一个单位就写到“本单位招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名,要求男性,身高1.75米以上”。这样的岗位和身高、性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很多大学生反映,在求职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过性别、年龄、形体相貌、地域等方面的歧视。一些人情招聘和灰色招聘也屡见不鲜。

可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将来和祖国的未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要从现在就开始脚踏实地地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谈谈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篇2

一、老师难教

一年级数学一入门就开始学习位置方面的知识, 按理说这些知识并不算难, 因为它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得比较紧, 可是在教的过程中才发现简直是举步维艰。起先让学生们认识方位的时候还是可以的, 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强, 大都能正确地将相关的知识表达出来。可是学习知识不能只口头表达, 更重要的是用书面文字进行叙述, 可刚入学的孩子还认不了几个字, 而与这方面知识相关的题目大都需要文字进行描述。学生们看不懂题目, 老师必须得给他们一题题地读。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已经让学生不知所措了, 所以读题得耐心, 读一题让孩子们做一题, 估摸这一题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解答完毕, 接着进行下一题。可是仍然有这样的问题:有些基础的或是较机灵的学生, 老师刚读完题目他们也解答完了, 就开始一个劲儿地叫:“老师, 做完了, 老师, 做完了!”可是有很多的同学他们还不善于听题, 答题的时间到了他们的卷子还是一片空白。有着急的同学干脆默默地抹起了泪水, 只好想办法先把他们稳住, 再给他们逐个地将题目再读一遍, 边读边引导, 如此这般反复直到他们都完成为止。这期间的艰辛绝不是一个“累”字了得, 于是我从心里头发出感慨:数学真是太难教了。第一单元的内容终于上完了, 我从心里底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唉!

我常常请教其他的老师希望能从他们那儿得到一些方法, 可是他们竟也是一脸的无奈。大多的老师建议把题目读给学生听, 他们不认得字, 读到哪儿, 他们都不懂得。最好是将题目抄在黑板上, 然后指着读给他们听, 这样会好一些, 还能让学生在无形中多认一些字。我也都是这样做的, 可是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只有靠老师来将这些题目抄下来, 还得画题中的那些画, 累得够呛不说, 还特浪费时间。

于是我再一次地感受到一年级的数学老师真难啊!同时深深地体会到那种“秀才遇到兵, 有理讲不清”、“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的感觉。

二、学生难学

这些还都只是问题中的一部分, 就学生解答这样的题目也是显得束手无策。

我常常遇到类似这样的题目:

请你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把铅笔放在文具盒的上面。问:文具盒在语文书的 () 面, 文具盒在铅笔的 () 面, 铅笔的下面有 () 和 () 。

教师首先得把题目给学生读了一遍, 再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把书、文具盒、铅笔都摆放好了。孩子们开始答题了, 麻烦也就来了。因为题目的前面两个空格所填的“上, 下”两个字虽然简单, 但学生都还没有开始识字, 他们虽然知道要填什么, 但是字还不会写啊, 他们就只能像画画似的将字临摹下来, 那笔画笔顺基本上是错的, 而且是出头的、长尾的大有人在。后面的那两个空格, 是绝对不能要求他们填字了, 只能让他们把要填的东西画下来。有的学生马上就说:老师, 我不会画书。有的说:老师, 我不会画文具盒。我想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会不会画呢?应该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大胆地画才行。于是我告诉他们画得不太像也没关系, 有一点像老师看得懂就行。后来我才发现自己要求得太模棱两可了, 学生们画的结果也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 问他:“这里怎么填文具盒呢。”“老师, 那不是文具盒, 那是书。”又问:“这空怎么又填文具盒呢?”“老师, 我画的那是铅笔。”嗨!看来改题的应该将答题的带在身边才行啊!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无法判断答案的正误。

太让人难为了, 还有的题目是:

小丽站在小红的左边, 小军站在小丽的左边, 请你想一想小丽站在小军的 () 边, 小红站在小丽的 () 边。

帮助学生把题目弄懂后, 我让几个同学根据题目的情景站好, 几个人的方位终于是弄明白了。可是他们不会写“左, 右”这两个字, 于是该出头的没出头, 不该出头偏出头。“右”字下面的口字, 更是写得五花八门, 有画圈的, 有倒着写的等等。有什么办法?他们还没有学习写字呢!学生们也说:“数学真是太难学了。”有人说:“让他们写拼音啊!”这是外行话, 因为这时候语文的声母和韵母还没学完呢!学生哪里就会写音节呢!

三、家长难

学生学习起这些知识显得特别吃力, 他们做题目就离不开老师和家长, 一旦没有家长或老师为他们读题目, 他们就无从下手。家长们反映:明明是挺聪明的孩子, 为什么在学习上会显得这么笨拙、这么吃力呢?”有的说:“这孩子是不是外表聪明骨子里笨呢?读书这么黏大人?”“这孩子作业不会做光知道哭, 真糟糕。”

四、学生的知识水平尚低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上来, 他们可以说是一张白纸, 认识不了几个文字。而有关位置的知识基本上都需要用文字进行表述。这些文字, 学生是一个字都看不懂, 更别说去填了。这时候他们的语文才开始学习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 让他们面对这些一无所识的文字的确是勉为其难。有的题目倒是标注了拼音, 但是这些拼音其实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因为这时候学生们的拼读能力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就是他们已经掌握拼读的能力, 一整行一整行的文字让他们单靠拼音去连着读也有一定的难度。在学生还没有掌握最基本的识字能力之前就让他们学习这样的知识、做这样的题目的确拔苗助长了。数学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与语文相辅相成, 像这种完全由文字描述的题目安排在学生一入门就开始学习, 明显与语文的教学内容相脱节, 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相符。这些内容的学习应该往后放一放, 放在语文识字学习之后。语文在学习拼音的时候我们数学可以先学习整十的认识, 这些内容所需的文字描述少, 更适合还不会识字的学生, 对他们也更有吸引力。

五、部分内容重复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是11~20各数的认识时, 其中第三个例题是让同学们学习20以内数的组成, 认识计数单位“一 (个) ”、“十”。而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在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时又开始学习两位数的组成以及它们的计数单位, 同样是两位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的组成, 在同一个学年何必分为两次进行学习呢?第二阶段再次学习同样的内容给人复习课的感觉。而且这方面的内容文字叙述比较多, 不适合刚入学的学生学习。如果将这两个阶段的内容合并到第二阶段来教学, 一来可以学得集中些, 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因为第一个学期的学生毕竟幼稚, 学习起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困难, 所以合并到第二学期一起学习会合理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从教材做起, 减负也应该从教材做起。我们天天喊着要减负, 要求一年级的学生不能留课外作业, 其实很多的学生并不是害怕做作业, 适量的作业他们还是喜欢做的, 只是得让他们能看懂题目, 知道如何下手。他们会做了, 就很喜欢做的, 你不布置作业, 他们还跟你要的。

虽然我们的教材图文并茂, 但是有的内容与孩子的年龄及知识水平并不相符, 这就会打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一入学就感到数学难, 害怕数学, 以后再想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在太难为了。

谈谈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篇3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古今中外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浓厚的、强烈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几点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加强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树立动机,有了动机才能确立目标。一个人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行为时,这种学习行为才可迸发而成一种有利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到,英语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但英语的重要性并不是老师讲出来的,作为老师要学会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二、融洽师生关系,促进自主学习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效率。初中的学生还未养成在高昂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中听课的本领,他们易于受教师的影响,即对某老师信任、尊敬,则对此学科会有较强的兴趣;反之则上课易走神,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放弃课堂上“我说了算的权威”,要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念,彻底改变那种板着面孔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面,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和双向交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和谐课堂气氛。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

要想上好外语课,一个吸引学生的好开头是非常重要的。 成功的导入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1. 利用图片 充分利用每篇课文的漫画、插图和与课文有关的具体实物等,开展听说活动,从而引出课文的主题。

2. 问题导入 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有关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课文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中进入新课学习。

3. 学生演讲 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基础上写一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演讲稿,使学生自觉地把演讲内容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的积极性。

4. 展开想象 教师给出课文标题,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然后可将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内容相比较。这样既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5. 介绍背景 如果课文是某个故事的简写或片断,那么介绍这个故事的文化背景,主要内容,或者作者生平就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6. 开展游戏 游戏是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管什么年龄的学生,做游戏总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

1.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 you用are; 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 。

2.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

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必要的挂图,我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英语课。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教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

3.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我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生(两个),先用英语作Duty 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未学到的项目可适当删减)。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须要运用已学过的类型。之所以这样做,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我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恋恋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4.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賽,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鼓励实践,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只有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教材里的许多口语练习都是采用对话形式,这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造一些真实的“看病(Seeing a doctor)”、“购物(Shopping)”、“谈论天气(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问路(Asking the way)”等情景,让学生自由谈论(Free talk);在课余时间里,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角、办英语手抄报、做英语贺卡、演讲比赛等等。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发掘自己的潜力,自然地运用于各种活动中。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开发他们的智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关键。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不适应”为“适应”,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大学生就业难的看法 篇4

一、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很正常。

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就业难是永恒的问题,每年新增就业人口2、3000万,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左右,50%的就业缺口这么多年一直存在,只不多原来就不了业的人中大学生少一些罢了。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新增就业人口中的大学生比例迅速增加,相应地,就不了业的人口中大学生比重必然会逐步增加,所以说这本来就是一种正常现象。在高等教育变成大众教育之后,大学生就业会越来越难,一般人就业肯定比精英要难,这是常识。大学生和大学生的家长们在享受大学越来越容易考上的幸福的同时,必须接受考上大学后就业越来越难的痛苦。

二、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不能太急功近利。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但不能急功近利。首先,客观上每年1000万左右的就业缺口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急也没用。其次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方面的因素也都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观念问题,得慢慢来。比如就业期望不切实际的问题。大众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是普通劳动者,但学生和家长还期望做精英,这就是最大的不切实际,表现在就业薪酬的期望值上往往像天方夜谭,西宁市一般事业单位工作5年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工资大概在两千三、四百元,可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前定的目标是低于两千五不干。再比如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的负面影响问题。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各部门,大家都把大学生就业难挂在嘴上,好像天要塌下来了。弄得大学生一进校就好像面对的是世界末日一样,主要精力不是放到学习上,整天都在想毕业即失业,学校更可笑,不想办法抓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搞什么就业指导从入校抓起,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就业难的心理预期,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实际上认真调查一下,大学生毕业3、5年之后绝大多数还是能就业的,少数就不了业本来就是正常的,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就业,就如同希望把所有的企业都搞好一样可笑。

大学生就业看法调查问卷 篇5

1.认为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A.很乐观B.一般C.堪忧

2.对自己的专业就业形势是否有了解或思考?

A.是B.否C.很模糊

3.大学毕业后是否考研?

A.是B.否C.看情况

4.是否已经有了对就业创业的规划?

A.是B.否C.一点点

5.对工作的选择优先条件?

A.薪资B.兴趣C.不清楚

6.认为找工作的条件?

A.学位B.能力C.运气

7.毕业后的工作不是你所热爱的,你会?

A.尽量适应 B.无所谓 C.无法接受

8.希望刚毕业的起步阶段的工资范围?

A.1000~2000

B.2000~4000

C.4000以上

9.你会应聘单位中基层甚至底层的工作吗?

A.可以,以后再找机会提升

B.不可以,无法接受

10.希望自己工作的地点在?

A.回到家乡

B.毕业地

谈谈对美国大选的看法 篇6

机制-3班陈磊

1121144 美国大选从一开锣就很有戏剧性。在爱荷华州民主党初选中,民调幅度落后于希拉里·克林顿的奥巴马意外拔得头筹;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希拉里翻盘。共和党方面,麦凯恩、哈克比、罗姆尼三人也是轮番领先,难分轩轾。这种现象显示此次大选竞争十分激烈,很有看头,现在预言鹿死谁手还为时过早。美国有51个州,各州人数(相应的“选举人”票数)多寡、选民“政治光谱”差别甚大,仅凭两个小州的初选结果,远不足以推论最后的结局。

美国华裔同其他族裔一样,对大选十分关注,天天读报,议论选情。但与以往大选不同,很少有人担忧,更谈不上焦虑。这是为何?

华人对大选不感焦虑

首先,中美关系总体良好,没什么值得焦虑的大问题。美国朝野现在最关心的是伊战和国内经济问题。在此种情势下,同中国的经济摩擦、政治争论、军事猜忌都降为次要问题。两党候选人的竞选政纲都没有把中国和中美关系问题列为重点就是证明。民主党8位候选人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谈到中美关系时,有人强硬,但具体内容仅是经贸摩擦,特别是中国产品安全等问题,而非重大战略和原则问题。

其次,两党在对华政策上基本一致,不论哪位候选人当选,对华政策都差不多。此种状况是从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中美是“利益攸关者”开始的。这一论断此后成了朝野共识。中美经贸争吵不断,军事较劲也曾发生,但不牵动大局。奥巴马为争选票曾放过一“炮”——声称“如当选将禁止中国玩具进口”,但旋即撤销。在爱荷华州胜选后,他郑重宣布当选后将坚持“一中”政策。

现阶段中美关系相对稳定

这里使用“相对”一词,包含两层含义:“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与“不稳定”并存;“稳定”不是永远的,而是在现阶段的条件下。

首先,尽管中美两国综合实力仍有较大差距,但中国已不可等闲视之。和则两利,战则俱伤,没有单方能赢得胜利,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对称的均衡稳定状态”。

其次,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许多利益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方面最明显,中美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最大比重,使两国金融息息相关;美国制造业大多在华设厂,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成为美国人日用消费品最大来源和抑制通胀的重要杠杆。政治方面,朝核、伊朗、伊拉克、以巴冲突、反恐等国际重大问题的处理,都需要中美合作。中美既是能源消耗大国,又是废气排放大国。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合作。

第三,世界总体格局虽还是“一超多极”,但美国独霸气焰正在消退,“金砖四国”(中、俄、印度、巴西)崛起,日本复苏,欧洲直追。美国为维持领导地位,一方面要拉拢中国牵制他国,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中国联合他国抗衡美国。

第四,经过多年努力,中美已建立起一系列沟通交流、协商合作的机制。包括两国元首经常性会晤、经济战略对话、领袖和外长热线、军事交流机制、国会交流机制等,使分歧和争论能及时协商解决,这是两国关系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

第五,两国民间交流也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商人和“中国制造”广泛深入美国各州城乡,以及来美华侨华人迅速增多,他们为增进中美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摩擦的聚集点:幻想中美关系绝对稳定,没有争吵和摩擦,不仅幼稚可笑,也是危险和有害的。中美两国存在两大根本性分歧。

首先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分歧只能谋求和平共处,不能企图谁消灭谁。否则就会重回冷战,对任何一方都没好处。

其次,作世界霸主、领导全球的愿望使美国时刻戒备他国,而中国最有可能首先赶上美国,这是中美关系不容易稳定的又一重要因素。正因为此,中国要把赶超美国、争进最先进行列与“永不称霸”处理好。

就当前而言,不论哪位候选人入主白宫,中美两国的摩擦和争吵还将聚集在三大问题上:其一,经贸摩擦。包括产品安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美国贸易逆差等。这些问题在国际贸易中是双方获利多少之争,十分平常。吵归吵,闹归闹,生意还得做下去。玩具贸易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吵得全球都起波澜,到头来还是继续交易。其二,军事较劲。此问题的实质在于台湾。美国很清楚,中国现阶段推行国防现代化、加强战备的直接目的是保卫领土完整、防止“台独”。但美国不肯履行“八一七公报”停止对台军售。摆在台面上的理由是,“防止大陆动武,增加台湾与大陆谈判的筹码”;骨子里的理由却是,希望台海长期维持现状,不愿大陆强大,幻想台湾继续作牵制大陆的“棋子”,以及销售军火的大客户。

其三,人权、宗教等依然是中美长期争吵的话题。这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所决定的。美国要充当世界人权领袖、民主自由堡垒,于是时而就这些问题对华攻讦,乃是要向全世界作出的表演和示范。

谈谈数学教学过程的看法 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学习环境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 一般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关注。 因此, 如果我们还采用一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 那就难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对知识迁移的能力, 更无法让学生将教师教学的数学内容熟练运用。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两点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以下两个方面:

( 一) 内容方面。 俗话说得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教师在教学刚开始, 通过讲一个故事, 放一段视频, 让学生进行一场表演或讲讲亲身经历, 相信学生的兴趣就提起来了, 注意力也集中了, 学生积极性也提高了。 当然要把以上的教学过程进行好, 那就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安排好学生及所讲的内容, 否则适得其反, 反而影响课堂教学。

( 二) 视角方面。 主要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因为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做到图文并茂, 还能达到视听相结合;不仅能够把学生平时感觉到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和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具体, 同时通过图片的立体感和声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 在讲解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平行、线面垂直以及面面平行的位置关系时, 教师就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等多媒体课件将几何图形位置关系一一地展现出来, 让学生能够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把死板的东西灵活化, 把空间图形平面化, 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有关问题。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一) 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只接受东西的容器。 再说学习属于学生自身的事情, 并不是教师的事情, 教师也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 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过程, 也就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他们并非被动地接受, 而是在自己固有的经验和知识的前提条件下, 通过对知识迁移与加工, 得出新的知识, 从而学会和应用新的知识。 例如, 讲解复数的乘法公式, 即 ( a+bi) ( c+di) = ( ac-bd) + ( ad+bc) i, 其中 ( a, b, c, d是实数) 的推导过程时,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这个式子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式子非常相似。 学生就会回答:与初中的多项式相乘很相似。 教师进一步提出:既然与初中的多项式相乘相似, 那么同学们自己把它展开, 看看有什么结果呢?此时学生都会很乐意地去做, 并且得出结果: ( a+bi) ( c+di) =ac+adi+bci+bdi2, 教师再问, i是什么? 它有什么性质呢? 同学们就很快地知道, i是虚数单位, 且i2=-1, 从而学生就会得出公式。 这样学生就不仅对公式的推导记熟了, 还学会了对知识的迁移和公式的理解。

( 二) 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 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然后爱上数学,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下, 学生会学得更加轻松愉快, 更加有效率, 教师教得也会轻松愉快, 使得教学更有效率。

( 三)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与探讨新的知识, 当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探讨的方向和合作方式, 并鼓励学生多多合作, 而不是放任学生毫无目的地想。 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 他们没有系统的思考思维, 学生的合作, 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共同学习和探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再说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自然科学, 思路对于学习数学来说是很重要的。 所以, 教师巧妙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后, 让学生自主参与并合作探讨给出答案后教师及时反馈与引导的完美体现。 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设疑, 增强学生的提问观念, 从而启发学生从多个视角和层次理解问题, 且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肯定和解答。 当然, 教师也应当激励和表扬经常提问的学生, 以使他们的学习热情变得更加高涨。

综上所述, 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是一进教室就开始教课本知识, 而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情景环境;不单单是用粉笔教学, 更要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不仅要教, 更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参与,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生, 摆脱数学枯燥无味的学习, 从而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并爱上了数学。

参考文献

谈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些看法 篇8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技能

0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在土木建筑(或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综合管理下的专业管理,由于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而在企业内部围绕每个工程项目是由营销、设计、加工制造、供应。工程制造、供应,工程管理五大系统去实现的。而工程管理工作则是各部门工作的最后体现,并可实现二次营销,为此必须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1根据工程的不同状况组建项目部,关键是要配好项目经理

一个工程项目由于工程量大小、难易程度、分项工程多少等不同,这就决定了一个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组建项目部,并配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特别是当一个小工程只配项目经理时。他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是项目好坏的关键,他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组织领导能力更为重要,而这组织领导工作能力高低的体现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为此,一个项目部组建特别是项目经理的配备这对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决定了一个工程项目的结果。

项目部的建设娶注重其项目部组成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要掌握专业水平的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水平,必须具备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

1.1技术技能:所有工作都需要一些专门技能,它是一个人生存的必要本领,作为管理者没在相应的技术技能,就不知道怎样去管理,“门外汉”说的就是缺乏技术技能的管理者,他在管理上肯定是失败的。

1.2人际技能:管理者须掌握在人群中与人共事、理解别人、激励别人的能力。才能有效的发挥他的管理能力,技术技能高的人,但欠缺人际技能,就不易成为成功的管理者。

1.3概念技能:指人具备心智能力支去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因为决策需要管理者看准问题,找出可以改正问题的替代方案,评价它找出最好的方案。管理者可能在技术和人际方面都很出色,但若不能理性地自工和解释信息,他照样会失败。项目部管理者必须具备上述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即使某人不能同时具备这三种技能,至少也得有二种,第三种过得去,他所缺乏的能力,可由其他人员进行互补。项目部作为一个团队其内部也必须根据每个人的某方面的能力不同。进行互补,分工合作。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就可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样这个团队也就无往而不胜。

2良好沟通是工程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

沟通的方法靠人际技能。人际技能不但用于内部管理,也用于工程项目的相关方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有理有节地通过接触、交流,把己方的要求技巧地表达出来,最终能说服或迫使对方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在处理冲突时要有一定令人信服的良策,包括折衷方法;要掌握沟通的互动性,而不是单方的,要充分调动对方,用强有力能力和人际技能占有优势,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内部沟通中首先是与营销人员的沟通,在沟通中要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相关方的情况,工期要求以及招投标和合同等;其次要与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周期、工程设计、工程概况等沟通:再次与采购进行采购周期和资金状况的沟通;其四与生产加工制造部门进行资金保证的沟通;最后要与上述部门的沟通对整个工程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随时的沟通调整工程计划,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

3工程项目管理要紧紧围绕工程进度这条主线做到一个强化、两个开好、三个技巧掌握、四个不要忘记其核心就是成本控制区组织实施

3.1一个强化就是要强化施工队伍建设施工队伍是一个工程项目的最后实现者,也是所有工程项目参与者的工作结果最后体现;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材料消耗最后决定了工程项目的结果,为此建设有一支有活力有技能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重点。为此,首先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就是能随时为我所用,能“冲得上,打得赢”,以“一当十”,这样就可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其次要强化分包管理,分包主要有劳务分包和工程分包,在分包管理中要坚决执行“资审三严、分包三必须”,即严格遵循分包商评价程序;严审各种证件、用工手续和资信证明:严查设备、技术、资金、业绩等综合实力。必须签订和履行规范合法的劳务合同。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技术骨干和人力资源,必须杜绝整体分包和层层转包的。以包代管。现象。对外部劳务实行现场管理和项目与公司两级审查制度。加强动态管理,主要突出“两个原则”、抓好“三个重点”。即严格在遵守《劳动合同法》的前提下,坚持“谁用工谁负责”和“教育、使用、管理并举”的原则。抓好分包工程物资采供和验工计价等管理工作,堵塞效益流失渠道:抓好外部劳务制度化管理,适时进行“政策传统、形势任务、安全质量、遵纪守法和工艺技术”教育,以良好的政治、技术、管理素质和精神风貌,维护企业信誉和形象。

3.2两个开好就是要开好开工准备会和施工策划会作为施工前的开工准备会,由营销人员、设计总工或主设计人员、项目管理负责人、材料采购负责人、投标设计负责人、审计等有关人员参加。首先是营销人员进行工程合同的移交,并对合同的工程地点、施工范围、主要施工项、合同额、工期要求、质量要求、回款方式、材料的种类、厂家等要求及需各部所做的前期配合进行交底,介绍合同执行的风险。其次进行商务策划,分析合同中在方案、材料、项目、工程质量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商务风险,总包配合费的情况、谈判的具体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再次了解施工的现场软环境(与业主、监理、总包之间的协调关系),业主的资金状况(了解业主资金是否后备充足),现场实际施工状况(总承包单位施工进度状况)等,为施工做好准备。最后确定合同全体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及设计施工图的完成签图时间,主要材科厂家的确定时间,项目部人员进场时间等进度安排。

3.3三个技巧掌握就是掌握工程管理的送样和封样、合同变更、施工管理的三个技巧。送样和封样不是简单按照合同的要求,而是要将对企业有利的材料进行推荐,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使其封样达到对企业有利的目的。

当所签合同单价对企业不利时,可采取变更结构形式和材料等措施,通过经济洽商,使其更改合同。

图示法是进行施工管理的一种较好技巧。把工程进度、技术、质量等参数在里面图上以一用各种颜色或标记标出,可以一目了然的表示清楚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便于随时解决。

3.4四个自始至终不要忘记的安全环境、质量、损耗、资料管理,其核心就是成本控制。

谈谈对中国乡镇改革的看法 篇9

摘要:这几年农村乡镇机构改革逐渐推开了。这种改革包含了某些积极的东西,但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明确乡镇机构改革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并确立改革的正确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稳定与上一级政府的方略程序适度的问题而且也涉及到政策、人事、劳保以及与社会和发展同步的问题。

关键词:乡镇改革机构精简财政支出农村经济方针政策

乡镇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难、最棘手的问题,因为这是政府自身的改革。各级各地政府一谈到乡镇改革就头痛。原因有三:一是乡镇一级队伍庞大;二是乡镇一级是我国政权的基石;三是乡镇干部成分复杂,难以分流与安置。尽管在1998年国家对乡镇进行一次“撤区并镇”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时隔四年的2002年的政府又进行了从上至下的机构精简,改革中乡镇经受了两次割肉之痛,可以说是伤痕累累。但动过刀的乡镇有的是流于形式,没有触及实质性的问题。那么,这第三次乡镇改革到底怎样?温家宝总理曾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大声疾呼:农村要精简机构和人员,如果不精简机构,不减少人员,农民的负担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减少财政支出是乡镇机构改革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惟有通过改革减少了财政支出,农民头上的负担才能从根本上有所减轻。而今这个目标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南辕北辙,乡镇改革成为一个持续但却无法深入的工作,问题的根子到底在哪儿?但我们从乡镇干部中听到的是:“一改是阵风,二改耳朵聋;三改四改没有方。”

那么乡镇改革到底有没有方,首先要对乡镇现状寻根问底,如果这一机制还有一定的生命力,那是一个改造的问题不是改革的问题,如果这一机制没有了生命力那非改革不可,因为一个国家生机不生机主要在于机制的生命力。什么样的机制造就什么样的国民,什么样的国民构成什么样的社会。1

一.乡镇不堪重负的问题与根源:

例如湖南平江县安全监督局是2004年成立的,当时只有11人,时隔一年,增至42人。平江县是有名的贫困大县,财政收入只有一亿多元。财政收入是何等的脆弱,吃皇粮的人如此猛增,平江那点财政怎么承受得了.乡镇是在公社解体后建制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俱全,上下部门对口。其中以平江县加义镇为例,一个五万人的镇供养着行政、计生、国土、企业、经管、财政103人,加上七所八站200人,共303个乡镇干部,有的乡镇还多,竟然超过350人,相当于六十年代坐编的市府与省府。如果加上教师,又以加义镇为例420人,几乎每68个百姓要养一个吃皇粮的。加义镇财政赤字400万元,如果加上扶贫贷款,世行贷款,财政赤字超过700万元。如此负债运转,实在累。即使想向前发展一步,连骨髓里都是债务,怎么发展.,加义政府办公室主任杉林说“每年大学生分配,退伍转业军人的安置必须服从”,造成县乡机构编制臃肿的原因,主要是行政机关自定编制,定人员,定工资,是行政体制造成的,这是根源之二,行政机关自然分流而裁编减员,历史上没有过,主要是政府下决心精简。但是每次精简上面就往下放人,一层层放下去,乡镇成了接收站。当时乡镇接收时,反正是上面放来的人,有财政拨款,多一个人就少一份辛苦,何乐不为。即使是1998年,2002年两次乡镇改革,但仍然是动得了和尚拆不了庙。裁编减人是数字比灵魂跑得快,乡镇改革就成了数字改革游戏。人一个也没有减少,所以越减,乡镇干部人越多,形成了改革带来的乡镇臃肿的怪圈。并且有的人,你想动也动不得,部分干部有后台,有关系,任凭风浪起,稳坐 钓鱼船。造成机关臃肿的怪圈,是历次精减中人员难以分流与安置,这是根源之三,朱榕基曾三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本届政府办得不得力的一件事,就是政府人员的精减。话中之意,干部臃肿的根源:一是机制,,二是政府自身。这是根源之四。

从历史的数据所得,中国历史上吃皇粮的人与百姓的比例是:两汉为1:945,唐代为1:500,清代康熙年间为1:91,新中国成立初1:600,1997年为1:50,1998年为1:36,今年两会上传来最新数字是1:26。[根据2005年3月

25日〈〈杂文报〉〉邱贵文〈〈值得思考的数字〉〉]但1:26这个比例离2002年1:36只有3年,干部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说明臃肿再臃肿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乡镇干部担忧的是:一旦改下来,最怕的是断奶,分流又怕自己不适应,造成间接断奶,特别是权力与利益的分配,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痛苦的。年纪大的,担忧善后安置。最怕借改革把我们搅成谜局。

改革是阵痛的,裁编减员是艰苦的,何况是政府自身的改革。其环境矛盾更为尖锐复杂。改革中只要对其根源,矛盾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以战略的眼光制定相关,适度的改革方略并谋求合理分流的路径,那么改革无论多么困难,各级各地乡镇改革的方法肯定比困难多,而且在改革中走得活而不乱,许多担忧就会被科学地化解。

现在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下决心改革乡镇,不但是“三农”问题的延续,而是要从实质上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农民自主自立的生存空间,这是当今政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大多干部是会理解参与的,这一步的成功它将又一次带来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二.乡镇机构改革究竟要解决的问题:

最近还有报道,说一些地方的官员借助乡镇机构合并的时机大肆侵吞公有资产,中饱私囊。调查发现,有个别乡在没有合并之前都是财政赢余的,合并了以后立刻产生债务,原因是原来的乡官员不愿意把赢余留给新机构,只愿意留给他们债务。

乡镇合并中的问题,反映了人们对乡镇机构改革的认识还不大清楚。我以为,乡镇机构改革本质是要提高政府运转的效率,而效率的衡量最终是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所以,最后衡量的标准还是一个财政收支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对比。

不见得政府花钱少就是有效率,要看花谁的钱,花了钱干什么。目前农村的问题是花了农民的钱,花钱又主要用在所谓干部“人头费”上。人头费中有一大笔是乡村教师的工资,而教育活动是一种效果外溢性的活动,全部由农民来掏钱本不应该。所以,改革的目的如果定在减少乡镇开支上,是很片面的。

但也不见得人员少就是效率高。美国农业部有10万雇员,而中国农业部人员只有500左右,加上地方农业厅局的干部,也远远不能和美国相比,要知道美国的农民只是中国农民的零头。意大利工业革命前的一个北方镇子,有5000个男人,而公职人员达到860名,平均5.8个男子人口摊了一个公职人员。要知道北方是意大利的先进地区,而这个时候意大利的城市实行的是民主制度。

经验告诉我们,不在于人多不多,而在于这些人干什么,怎么花钱。有个贫困县,几十个副县级以上的官员,人人配中档轿车,配司机,还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前任调离,后任不坐前任的车,一定要坐新车!这样一个花钱法子,老百姓当然承受不了。

在中国古代的行政改革中“黄宗羲定律”之所以发生作用,是因为改革的办法根本不对头。改革不肯触动权力的生成机制和运用机制,越改权力越膨胀,官员的贪欲也越没有止境,最后只能是不间断地扩大对老百姓的掠夺。所以,乡镇机构改革要动一动根本性的问题,其实也就是真正落实中央新老领导交替时所提出来的推进政治文明的大原则。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政治民主。政治文明虽然不可能解决一切官僚主义的毛病,甚至在许多时候看起来是没有效率的,但从大局看,从长远看,没有任何其他制度类型比得上它更有效率。如果离开这样一个思路搞改革,恐怕是摆脱不了所谓“黄宗羲定律”的。

可见乡镇改革,是根椐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市场机制的冲击,不得不对沿用计划经济的建制进行调整、撤并、改革。既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步,又是推进农村城市化不可少的一步,更是适应市场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因为这种建制不但不能贴近、推动市场经济的长远增长,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反而阻碍发展。而且市场经济下许多竞争性产业和产品无须政府去确定和规划,那么作为乡镇一级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初期,实质上是操作政府指令性的工作。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以及农村产业的调整,乡镇已在许多方面失去了它的职能、作用。沿用或留存,不但成为政府工作的障碍,财政支出的包袱,而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必要的负担。

乡镇改革的可行性,前两次乡镇改革尽管成功不大,但积聚了经验和方法。

这第三次乡镇机构改革比过去的两次具有更好的条件,环境更为宽松。第一,农村不需要挨家挨户催缴税收了,第二,新婚夫妇情愿少生不愿多生,无疑为政府减少了一个重负。第三,科技带来的行业拓展,生意看好,许多坐编干部早就想辞职,只是有点舍不得。第四,市场对人的吸引力大,城乡经济联姻正处在资源、劳务互补的大好势头。加之新一代农民对科学自愿接受,网络社会正以“三部曲”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站点、联通、行业网络工程,有的地方电子工程也开通了,足不出户可以捕捉行业行情,科学知识管理的方法,不再需要大规模的干部下乡帮教。那么,现行建制中的大批干部就不需要保留了。干部不保留了,现行建制也相应的要改,要撤,国家一级作家,社会活动家,评论家午正高,他很有见解地谈到乡镇机构改革主要是在可行性的操作:

1、切实注意各地方的困难、矛盾,特别是落后的地方。

2、政府对裁编、减员应该拨出相应的直补资金,有利于稳定和适当过渡。因为困难大,矛盾突出,贫穷的地区裁编减员很难分流,加之这些干部大多是一心扑在政府指定的工作上,很少学有专业,有的年龄过大,还染了一身疾病,尽量人性化地去操作。

3、要用法律的程序遏制反弹。机构改革、裁编减员要建立法律的约束机制。改变过去那种权大于法的用人方式,特别是人为地设置编制.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机关自身定编制,定工资的体制。否则,改革后,仍然延续过去的政策,权利,结构,操作,一夜之间又会臃肿膨胀。

4、引导、充电。由于乡镇干部层次复杂,年龄差距较大,知识参差不齐,必须深度了解,科学细化。对年龄大的不愿外出谋求发展的,一保、二养,保是给予足够的退休金,养是给予适量的信贷指导发展自养。对愿意出外谋求发展的干部,因专业知识不强,国家出资培养,使其专业知识与市场需要基本同步。

5,财政赤字,可分国家部分,集体部分,自欠部分,如果是服务性基础建设,行业,国扶工程等,应由国家一笔承担.如果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以及集体自议所欠,集体还.如果是自行作主合伙项目,以及吃喝等欠下的毫无疑问自负

总之,政府是代表国家的,代表人民的利益。乡镇改革,不是乡镇自身能改革好的,它关系到稳定与上一级政府的方略程序适度的问题。它涉及到政策、人事、劳保以及与社会和发展同步的问题。不改,积重难返,又与可持续性发展,农民的命运,政府的形象息息相关

谈谈对我校工会工作的看法 篇10

邵阳市公路局职工学校----曾邵梅

不知不觉,我在邵阳市公路局职工学校任工会主席从事工会工作已经一年多。经亲身体验,感觉工会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它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和民主参与问题。这一年来,我校的工会工作,在市公路局工会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可喜成绩。根据学校机构特点,学校重新组建了工会委员会、划分了工会小组,建全了一系列工会工作制度,送温暖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协调劳动关系力度不断加大,组织举办文体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成人教育、职工培训事业得到了稳定协调发展。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校工会工作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我校工会工作的几点看法。

一、对工会组织的认识不足。

表现之一就是职工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认为工会工作无关紧要,没有从

巩固群众基础的高度认识工会工作的重要性。表现之二是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存在着认识问题,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学校工会是教职工群众组织,代表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利益,校工会应当要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进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教职工利益。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学校的工作权利,要彻底改变以往的一些观念,认为学校由校支委领导、校长负责,工会工作主要是开展文体活动,搞吹拉弹唱,打球照相、慰问病号,节假日发发福利、民主管理只是走走形式等的模糊思想。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工会工作是群众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载体,直接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制订和实施、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目标任务的实现和完成。是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阵地。因此学校工会应坚定不移贯彻以群众为基础的根本指导方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依法坚决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根本职责,最大限度把教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大限度地维护教职工的经济权益、民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发挥作用。

二、制度化建设不够,学校工会工作还没有走向法制化道路。

《劳动法》、《工会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有效地推动了工会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但是现实中,我校工会工作存在建章立制不够、规范化不够的问题。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重视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促使工会不断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现学校工会主席作为班子成员,应及时召开校工会委员会,及时将教职工的呼声直接反应到学校领导班子会上,从而提高学校工会的“软实力”,这样校委的决策能更好地在工会系统得到执行。

2、专题培训,提高工会工作水平。一是要对教职工进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学习培训以及学校近期乃至中长期办学规划的了解学习,帮助职工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二是对小组长以上的工会干部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及工作水平。与时俱进地用先进理论指导工会工作,使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3、创建活动品牌,寓教于乐。要形成学校支委的正确领导、行政的有力支持、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工会干部努力工作的局面。大力活跃教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常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要始终以“爱职工、为职工、给职工、靠职工”为学校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本职工作中具体体现对教职工的真情,在创新中当好桥梁和纽带。

三、工会组织的参与性有待提高

学校工会必须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准确把握学校的各项改革宗旨和措施。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工会组织对学校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工作起来无的放矢,工会作用发挥的不够。而学校工会在教职工的心目中也就是“吹拉弹唱、走访看望,领导讲话、带头鼓掌”的印象,这说明学校工会对学校重要工作参与不够,特别是源头参与不够,对工会委员会提案的办理落实与跟踪监督不够,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不够。

1、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校务公开制度,加强工会源头参与。

要把校务公开作为完善和深化学校民主管理、落实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民主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从完善运行机制入手,形成校支委领导,行政主抓,工会和纪检监察协调监督,各部门各司其职,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具有可操作的校务公开工作制度。确保教职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着力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我们要创新工会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机制,激发教职工办学治校积极性。

(1)找准位置,支持发展。学校工会要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开展工作,坚持校支委领导,工会积极反应,以实际行动配合学校的全局工作。

(2)坚持开展主题教育。学校可以每年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工作。用学校自身的精神凝聚教职工,用职业道德规范教职工,用健康的文体活动陶冶教职工,用争先创优的活动激励教职工,以激发教职工办学治校的积极性。

四、工会四大职能概念模糊,维权困难。

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复杂多变,特别是近年来费改税、事业单位改革引起一系列侵犯职工的合法权益发生,虽然我们及时代表职工与上级就维护劳动权益问题进行交涉,但往往收效甚微,没有很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我们应当认真履行工会的四大职能:(1)维护:新《工会法》指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学校工会就应该把维护全体教职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合法权益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福利,对住房、工资、奖金、评称职、培训、子女就业等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要反映教职工的意见、要求。真正把教职工的冷暖温饱放在心上,为职工谋福利,才能使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全身新投入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中。

(2)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现代化宏伟目标下,动员全体教职工以主人翁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投身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去,努力完成教育、教学、管理各项工作。(3)参与:组织教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处于管理学校事务,要坚持和完善以全体职工大会为基本形式,以校务公开为重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听取职工呼声,行使对学校重大问题的审议权和对领导干部评议的监督权。(4)教育:要对教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法制、纪律教育及科学、文化、技术教育,提高教职工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要开展以“师德建设”“三育人”工作为核心,以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教职工道德和业务水平,大力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五、工会经费严重欠缺。

目前,我校的工会经费严重欠缺从而制约工会工作的开展。因单位小,职工少,上交工会会费也不多,工会经费也未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拨齐。而且我校以往工会建设贫乏,“模范教职工之家”至今尚未创建完善也是工会经费不足的原因。因此如有可能还请上级有关部门和校行政在工会经费上予以适当补助,从而能为我校工会基本建设和工会工作开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以上是本人对我校工会工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不对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谈谈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篇11

一、闭卷考试的好处

(一)闭卷有利于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提升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考试评价制度“开卷”模式的遮掩下,有些学生对开卷较为轻视,产生了“知识无需多深记,到时翻书可答题”的侥幸心理,这自然就导致了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对基础知识巩固得不够扎实,甚至将其视为副科的不良现象,其结果考试收效甚微。其实不然,政治学科没有背诵就没有一切,如果真到了考场,你心中没有牢记的政治基础知识,拿什么去考?更谈不上基本技能的提升!

(二)闭卷有利于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责任感和新课改的使命感

实行闭卷,这无疑给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以很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警觉,打消邪念,教学上再也不能马虎了。

(三)闭卷有利于引起家长对老师看法的转变和政治科的重视

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政治是开卷,翻书就能抄答案,再者上高中就去读理科,没必要学得那么认真,因此就认为可学可不学,带有轻视之态度,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当自己的子女因糟糕的政治成绩被拦在了重点高中和重点班级的门外,这时才感到学好政治的重要。

(四)从社会的角度看,闭卷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融入时代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这一不断更新的过程需要积累,积累哪里来?这就需要靠背记,因此背记式积累是闭卷考试的一种有效途径积。闭卷考试较之于开卷考试的作用更大,

二、闭卷考试后思想品德该如何备考?

(一)改革课堂教学

立足课堂,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益,抓好新课的讲授,力求讲清讲透,不急于赶进度,紧扣中考题型、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渗透能力。每节课尽量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容量适当,材料、例题典型,代表性强,重视课堂教学小结、题型分析,精讲精练,善于对知识点的归纳梳理。记忆基本知识,基础知识一定要人人过关。哪些东西必须记住呢?一是基本概念,如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等。二是基本原理,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等。三是重要论述,如党的基本路线、中华民族精神、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四是基本结论,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网络的利弊、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遗产必备的三个条件、法律的三个特征、与人交往必备的素养等。

(二)依纲靠本,狠抓双基

在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做到抓得早、抓得准、抓得透。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时效性,精挑细选,密切与中考接轨。同时,对于每章节的重点基础知识,要求严格,一定要牢固掌握。

(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活用已有知识。光记住一些概念、原理还不行,必须会运用。和开卷考试一样,闭卷试题的背景或载体,除了漫画、图表等形式外,可能会更加灵活、新颖,比如名言警句。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内容设计要有梯度,关注各个层面的学生。过去几年中考的思品考题比较灵活,今年实行闭卷考试后,考题在考查学生的运用方面可能会有所加强,考生在复习中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四)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

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把热点、重点、难点情景素材融入教学,把社会作为学习的大课堂。如何根据教材特点,把知识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力争把生活经验知识化,把问题生活化。教师可创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要重视热点问题,选准重点专题。在复习中,应多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切实感受社会生活,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五)强化答题方法训练

有必要经常重复强调:要加强审题、答题训练,提高答题技巧。许多学生不能取得理想分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题时出现了偏差,答题缺乏技巧。考生在审题时常犯的毛病有两点:一是拿到试卷后,为了赶时间而急于作答,审题不认真,观点不全,内容不充实;二是审题错误,所答非所问,答案不切题意要求。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下一篇:教师结对贫困帮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