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024-08-10

深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精选8篇)

深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篇1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

第244号

《深圳市工业和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已经市政府五届五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 许勤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深圳市工业和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落实工业和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根据《深圳市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和商贸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工业企业是指从事产品加工制造的企业;商贸企业是指在流通环节从事商品批发或者零售活动的企业。

第三条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企业治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责任长效机制。

第四条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1—

企业的从业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应当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安全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六条 市工业和商贸行业安全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行业安全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检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指导、监督各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市场监管、公安及其他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辖区范围内的企业进行检查,查处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街道办事处根据本规定对辖区范围内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并可以接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对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二章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第七条 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三)劳动防护管理制度;

(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五)安全检查制度;

(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事故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

—2—

(七)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八)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九)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除前款规定之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特种作业、危险作业或者使用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八条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车间)、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二)组织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三)根据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组织并落实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落实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五)组织开展日常检查、治理防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七)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八)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持证上岗;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九)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十)组织事故救援工作,协助事故调查处理,及时、准确、完整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没有配备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部门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本章规定的相关主体的安全责任。

第九条 企业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人,协助企

—3—

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具体组织开展有关工作,对企业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企业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十条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管理。企业未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的,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起草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起草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

(四)组织本企业日常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五)配合调查和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六)起草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七)建立健全本企业各类安全生产档案;

(八)本企业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第十一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或者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企业,应当依法设臵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两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分支机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三百人以下的其他企业应当依法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以营利为目的出租场地或者柜台的企业,场地或者柜台内从业人员超过二百人的,应当设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两名以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

企业应当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采纳有关合理化建议。

第十二条 企业的部门(车间)负责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本部门(车间)从业人员参加企业开展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组织生产设备、设施以及安全设施的日常检查,监督从业人员依法依规作业。

第十三条 企业从业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二)在保护自身安全情况下,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报告;

(三)在交班时,做好生产设备、设施以及安全设施运行情况的交底工作。

企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本岗位的职业危害,拒绝违章指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且难以应急处理的,有权停止作业并撤离危险场所。

第十四条 企业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日常管理服务或者其他专项服务。

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服务的,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未按规定履行职责以及不当执业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五条 企业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的,应当对承包或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和资质进行核查,并与承包或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三章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第十六条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安全生

—5—

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按相关规定接受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得收费。

第十七条 安全培训机构从事安全培训活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安全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进行培训。

第十八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活动的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经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并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其他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经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并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书,但按照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已取得安全主任证书的人员除外。

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九条 申请初级安全主任证书的,应当按照规定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初级安全主任证书。申请中级、高级安全主任证书的,按照广东省安全主任管理相关规定办理。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会同市行业安全主管部门将安全资格证书、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初级安全主任证书的基本信息在网上公开。

第二十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安全资格考核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预先公布报名条件、考试大纲、考试科目、时间地点及其他与考核相关的信息,不得指定考核辅导用书,不得举办或者指定任何其他单位举办考核辅导培训班。

第二十一条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应当参加再培训的人员每年应当参加再培训。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在

—6—

有关资格证书上记录再培训的时间和培训课程名称。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对新上岗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并每年进行再培训。岗前培训、再培训的时间和内容按照国家、广东省及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新上岗从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不得安排上岗作业。

第二十三条 企业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的,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包括下列资料:

(一)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或者实施方案;

(二)教育培训课程安排表,并注明培训时间及课程教师安排;

(三)教育培训课件或者教育培训资料;

(四)教育培训签到表;

(五)考试试卷;

(六)教育培训影像资料。

第四章 安全生产投入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按下列范围专款专用:

(一)安全设备、设施费用;

(二)安全教育培训费用;

(三)安全科技专项费用;

(四)安全生产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费用;

(五)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费用;

(六)应急救援相关费用;

(七)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六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7—

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实行专户管理,具体办法由市行业安全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和预算,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前款规定的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广东省有关规定开展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

第二十八条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支持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九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对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的企业,在下列方面给予支持:

(一)安全生产费用减半提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减半存储;

(二)工伤保险费率按照规定向下浮动费率档次。

第五章 现场作业安全

第三十条 企业应当在易燃、易爆、腐蚀、粉尘、高温、毒物、辐射、电力设施、可能发生坠落、挤压以及其他各类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的制作和设臵应当规范,并保持完好。

第三十一条 企业进行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设备大修作业、涂装作业、危险品装卸作业及其他危险作业,应当执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并遵循下列规定:

(一)开展作业前风险分析,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安全作业规程或者标准;

(三)作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了解作业范围和风险,具备危险作业能力;

(四)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监控,告知作业人员安全注意

—8—

事项,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行为。

企业委托其他单位进行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危险作业的,应当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作为承包单位,并在承包合同或者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在承包单位进行危险作业前,企业应当告知承包单位作业现场安全情况,并对承包单位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核查。

第三十二条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许可;使用危险化学品前,应当告知从业人员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和安全使用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

第三十三条 企业机械设备转动部位、挤压部位应当设臵安全防护装臵。

企业的电气线路配臵、移动式电器具以及电气设施的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装臵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企业作业需要临时用电的,应当到所在地的供电企业办理临时用电手续。

第六章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第三十四条 企业应当制定年度安全生产检查方案,建立日检、周检、月检制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除,并对事故隐患的种类、排除措施及其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存档。

第三十五条 企业应当每季度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对本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每季度终了后的十五日前和每年度终了后的三十日前,向所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报送统计分析表。

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企业报送的统计分析表,督促企业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并将事故隐患治理完成情况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本区企业事故隐患治理完成情况向市行业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9—

第三十六条 企业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每月负责组织以事故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治理,并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记录存档。

第三十七条 企业各部门(车间)负责人每周负责组织以事故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治理,不能及时治理的,应当及时向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报告,并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记录存档。

第三十八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应当立即向部门(车间)负责人报告。

第七章 应急救援管理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规定进行评审后报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燃气企业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燃气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指定专职或者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或者与周边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器材、设备,建立应急器材、设备使用状况档案,并进行经常性维护和保养。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

第四十一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其他企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资料应当存档。

第四十二条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负责人应当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

—10—

第八章 安全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市行业安全主管部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应当制定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计划,依法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企业应当接受市行业安全主管部门以及所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的安全监督检查和指导。

安全监督检查可以采用联合检查、专项检查、抽查或者巡查的方式进行。

市行业安全主管部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在安全监督检查中发现企业未依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应当向企业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

第四十四条 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安全生产巡查员,巡查员应当经过安全生产专业培训。

巡查员应当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定期或者不定期巡查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发现企业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事故隐患的,应当建议企业整改,同时将相关情况向街道办事处报告。

第四十五条 下列企业,街道办事处应当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

(二)最近二年内发生过重伤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并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

第四十六条 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应当依法独立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客观、真实反映安全生产有关情况,并对相关服务内容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市行业安全主管部门、市安全生产综合协调部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举报。

鼓励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对违反安全生产管理法律、—11—

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监督。

第四十八条 企业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市行业安全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将负有事故责任的企业名称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名单向社会公告,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通知投资、规划国土、环境、财政、建设、银行业、证券业主管部门,作为项目核准、用地审批、银行贷款、证券融资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各区政府可以参照前款规定建立公告制度在本区实施。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企业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深圳市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未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

(二)未安装有关安全防护装臵的;

(三)未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

第五十条 企业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进行危险作业的,按照《深圳市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一条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违反本规定,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责令企业停产停业整顿。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二条 企业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的;

(二)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持证上岗的;

(三)未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

(四)未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

—12—

(五)未按规定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

(六)未设臵安全警示标志的;

(七)未进行安全告知的。

第五十三条 企业违反本规定,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个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四条 企业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的;

(二)未制定安全生产检查方案的;

(三)未报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第五十五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

(二)未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的。

第五十六条 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未取得资格认定而从事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的,或者弄虚作假出具虚假证明的,按照《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七条 市行业安全主管部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发放安全资格证书、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的;

(二)举办或者指定单位举办安全考核辅导培训班的;

(三)对单位或者个人举报的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未依法进行处理的;

(四)未报告事故隐患治理完成情况的;

—13—

(五)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本企业生产经营负全面责任,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经理(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或者其他实际履行经理职责的企业负责人),以及非公司制企业的厂长、经理(含实际控制人)等人员。

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安全主任、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以及未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企业专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是指从事安全评价、评估、认证、检测、检验、培训、咨询等业务的机构。

第五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六十条 本规定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14—

深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篇2

这个矿长该不该奖励

2010年11月22日, 四川内江市八田煤矿透水事故29人被困井下全部获救。内江市安全监管局副局长张爱民说, 这次29名矿工被成功营救, 八田煤矿生产副矿长程荣辉和张洪良等人起到了关键作用, 内江市将对“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2010年9月7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第九条中明确提出,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时, 应当履行“遇到险情时, 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组织涉险区域人员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的职责。那么既然是职责所在, 应不应该受到奖励呢?如果应该,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副矿长有资格获奖?如果奖励的做法欠妥, 又该如何提升矿领导带班下井的积极性?

本刊拟围绕“这个矿长该不该奖励”为题, 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发表看法, 为保证矿领导切实履行职责, 将“安全第一”的口号落到实处建言献策。

以“安全奖”取代“超产奖”好不好

近期, 河南中平能化集团平煤股份朝川矿取消实行多年的“超产奖”, 取而代之以“安全奖”。根据《中国煤炭报》报道, 朝川矿职工小白因“五级联保” (职工自保、伙伴互保、班组小联保、区队中联保、矿井大联保) 做得好得了800元, 当上安全明星得500元, 通过“安全股票”得150元, 因所在班组被评为“安全班组”得了100元, 以上奖励总计1550元。

有人说, 以经济杠杆调动职工维护安全的积极性无可厚非, 但取消“超产奖”是不会影响经济效益?也有人说, “超产奖”取消不代表降低经济效益, 而倡导“安全奖”正是为了追求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

本刊拟围绕“‘安全奖’取代‘超产奖’好不好”这一问题, 邀请各界人士参与讨论, 为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建言献策。

要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篇3

一、必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

企业组织行为,是组织企业从事社会产品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主体资格。而有组织地进行生产,并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更是它不容或缺的一项基本活动。尤其是现代企业,它是对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三者进行有效组合,形成一个有序的生产过程的一个实体。因此,现代企业无疑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的主体,对安全生产负有主体责任。

然而,当前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各类事故屡屡发生的问题,多与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错位或缺位无不相关。在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政府的越位,企业的缺位,这种管理角色的错位,恰恰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最大隐患。尤其是有些生产经营者对安全生产思想麻痹、心存侥幸,甚至重效益、轻安全,存在“以包代管”或短期行为。由于这些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明确,造成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自我约束和保障机制不健全。而目前安全生产中更多的是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上或在外施压,大有“外紧内松”之势。因此,不仅要重视从体制和机制入手,解决安全生产监管滞后问题,而且尤其要重视从思想和制度上入手,增强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二、必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建设者又是受益者,是安全生产中不容置疑的责任主体,在社会生产中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增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物质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在发展中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该着重帮助企业在内部建立和完善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并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只有切实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才能使企业视安全为命脉,重视企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使企业从维护自身利益和职工安全健康入手,建立起自我保障机制;才能使企业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变“要我抓”为“我要抓”。

三、必须重视建立“四个有效机制”

一是必须重视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

安全生产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做到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安全生产教育。

分层次,就是在企业内部对管理者而言,重点应从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关心职工安全健康,强化安全责任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教育;而对广大的生产者,重点应从增强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职业规范教育。有重点,就是强调对从业者中的不同对象采取因人施教和因事施策。要区分不同从业对象,进行“岗前教育”、特殊工种和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及“全员教育”。只有通过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把企业安全生产的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才能把本行业安全生产贯穿于本单位生产活动的全员、全过程。

二是必须重视建立安全生产自我防范机制。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必须自觉建立安全生产自我防范机制。首先,企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及生产性质,建立职责明确、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第二,要对本单位区域内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部位列为安全生产重点防范目标,强化重点防范措施。第三,要认真分析安全生产态势,针对各个时期影响安全生产的原因,进行安全隐患分析排查;并抓住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最薄弱、最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和环节,研究相应措施和办法,促进查隐患、堵漏洞。第四,要建立一支技术精良、作风过硬、训练有术、行动协调的应急救援队伍;并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配合进行专业演练,做到专群结合,不断提高应急自救能力;以及能有效配合社会救助,形成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

三是必须重视建立安全生产投入机制。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然是安全生产投入的主体和实体。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客观上要求企业在生产中重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把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做到扩大再生产投入与重视安全生产保障投入并重,不断投入更新改造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要重视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和科技监控水平。以及必须高度重视落实“在同时”,即无论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安全设计要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投产和使用。只要不断增强安全生产主全责任,企业就会自觉加大投入,注重设备更新改造,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改变落后生产条件,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四是必须重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自我保障机制。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感想 篇4

作为一名电气检修队的副队长,我的岗位职责和安全责任主要是是:宣传、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相关政府部门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电气队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负全面责任,对本对员工在发电、供电、输电维护检修中的人身安全负全面责任,对本队所管辖设备的健康和稳定运行负全面责任等。

现我就如何做好安全生产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1、依法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业务技能;

2、坚决执行“两票制”,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杜绝无证上岗操作设备;

3、监督检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组织开展发电、供电、输电设备维护检修期间危险源分析、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台账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

5、定期检查安全工器具、易燃易爆品使用与保管;

6、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横向到边、竖向到底、不留死角”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责任人;

7、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交底制度”及“班前会制度”,做好各班日常检查、月度检查、专项检查、安全保卫检查和交底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8、输电线路定期巡检,加大沿线路村庄居民电力安全宣传工作;遇大风、暴雨、山洪天气及时巡检;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必须落地 篇5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必须落地

近日,吉林省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安全护航发展―亮剑行动”第二轮专项暗访,抽查了全省大部分地区,共检查旅游包车、客货运输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农用车等各类上路行驶车辆169辆,从中发现车辆安全管理方面问题232项,属地政府部门及企业管理问题21项。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违法个人和单位分别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吉林日报》5月27日)组织开展“安全护航发展―亮剑行动”第二轮专项暗访,是吉林省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一个重要动作。这种主题性暗访,很有针对性、真实性和威慑性。通过暗访发现,长春市双阳区客运公司、吉林鑫远公路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四平市宏野公路客运有限公司、辽源市东丰县远航联运有限公司、松原市前郭县吉拉吐乡中心校和洮南市客运运输公司等6家单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原因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由此可见,安全生产这件大事在一些单位搁浅,其主体责任不落实是要害问题。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公布,自年11月1日起施行,根据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修正,自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该项法律在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生产必须从生产经营单位抓起的同时,也对主要负责人的职责作了相应的规定:一是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是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是监督、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是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是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这些明文规定,体现出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的统一,而通过明确的职责划分和主体责任的落实,促进全面、具体地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效果,则是达到的根本目的。作为任何一个单位,必须将法定的责任要求贯彻到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必须按照本法的规定履职,同时制定相应的、精细的安全生产管理操作流程,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和效益必须服从安全。这次吉林省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安全护航发展―亮剑行动”第二轮专项暗访,发现了那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尤其是通报的6家单位,都是尚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落实主体责任的反面典型。为了盈利,竟然不顾职工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胆敢冒犯法律,是绝对不能容许的,必须一查到底,追究主体责任,必须采取措施,彻底根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落地,首先主体责任必须落地。没有主体责任落地,任何单位的安全生产都是没有保障的。特别是交通运输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甚至留有安全隐患,后果更为可怕。政府应依法强化对客运班车、旅游包车、校车等安全监管和道路通行管控,严格限制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在没有完成重大隐患治理的农村、山区等重点路段通行,切实做到安全驾驶、安全通行。(薛宝生)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总结 篇6

为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我厂根据局里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年” 活

要 求,积

极 主 动 的制 定 了 活 动 方 案,及 时 安 排

署,确

定 工 作 目 标,明

确 责 任,确 保“

生 产 主

动 ”有 序 开 展,并

效。现 就“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年活动”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动员,制定方案,安排部署

2016年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我单位及时召开会议,安排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并印发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年活动”方案。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特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活动的安排部署、检查等。

二、进行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认真组织人员一是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安全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生产费用提取情况、“三同时”执行情况、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等情况进行了对照检查。二 是 企 业 负 责 人、分 管 安 全生产副厂长、各科室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三是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有效推进我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明确了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责,从而提高了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但个别制度与现实管理不相适应(如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管理制度)。二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到位,但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解决的不够及时彻底。三是安全生产费用按标准提取,但安全投入还应有所加大。

(二)整改措施

为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打牢本质安全基础,一是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完善修订相关安全生产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以适应当前及今后安全管理。二是强化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彻底的进行整改,有效遏制一切事故根源。三是加大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力度,为隐患排查治理提供保障。总

之,通

年的工

开展,虽

成绩,但

行业部门要求要有很大差距。为此,我们要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努力建立领导负责、分级管理、层层把关、自

我 约

束、共

督、持

进的长 效 安 全 生 产 机

制,全

升安 全 生

理水

平,促 进 我 厂安

全、和 谐、健 康、稳 步 向 前 发

食品安全之责任主体研究 篇7

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发展, 食品及相关产业正保持较快发展之速度, 在供应数量上已基本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需求, 其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但是, 在追求食品的数量、种类及科技创新的同时, 亦产生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1979年我国发布了《食品安全管理条例》;1982年我国发布了《食品卫生法 (施行) 》;1988年我国发布了《标准化法》;1993年我国发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9年我国发布了《食品卫生法》;2000年我国发布了《产品质量法》;2006年我国发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9年我国发布了《食品安全法》。纵观上述法律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的食品安全及相关领域之法律正在有序完善, 监管部门也由单一的一个部门发展到以专门的食品卫生安全单位为主, 工商、质监、农业、食品药品质监等多个部门为辅助的多主体并存的状态。《食品安全法》出台前, 由于各个单位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权责模糊甚至交叉, 食品安全隐患发生时产生了“踢皮球”的怪象。《食品安全法》的出台确定了食品安全监管的体系, 但是多主体、界定模糊、权责交叉的现象并未得到改善。

涉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多个部门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力量, 其监督管理方式具有下述之特点:

(1) 多个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食品从生产、加工、流通, 再到消费、食用的各个阶段分别设置, 即将一个同一的、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分割成若干个阶段进行监督管理。且各个监督管理部门仅行使某阶段的部分监督管理权利为非完整的权利。

(2) 监督管理部门、单位之间互不隶属, 相互独立。

(3) 没有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仅作为某个行政机构中的一个职能部门。

民间为多主体参与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国家的根本性利益, 系国家、全社会关注之焦点, 其主体不仅只包含国家相关的行政机构, 还包含生产和经营之企业, 相关之行业协会及群众的自治性民间组织等。

责任主体分析

存在的问题

(1) 政府各监管机构存在职权交叉, 监管存在漏洞

目前我国政府监督管理的体系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 相关卫生、农业、质监、工商、药品等多机构共同行使监督管理职权的体系。由于各个机构之间存在职能、权力上的重叠且协调机制缺失, 产生了重复监管和不监管的两个极端现象。且食品从生产、流通再到消费、食用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 而各个监管机构的分管阶段各不相同且互不隶属、相互独立, 加之各部门协调机制缺失, 其监管效力大打折扣, 致使食品安全在政府监督管理层面上产生了较大的漏洞。

(2) 民间主体监督管理缺失

(1) 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一直以政府为主导, 民间生产经营企业的自我监督管理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随着商品市场化的发展, 企业自我监督管理也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但“追求最大利益”系企业之本质, 便产生了利益与安全的矛盾。三聚氰胺事件、皮鞋胶囊事件、过期肉事件等危害公众的食品安全事件日益增多, 即企业的自我监督管理缺少社会责任感也发挥不了其应有之作用;

(2) 非营利性、自律性、团体性是行业协会的主要特征, 食品及相关行业的协会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相关协会具有数量多、发展快等特点, 但也存在权威性弱、号召力差、发展滞后等问题;

(3) 民间自治性组织主要为居委会、村委会, 其特点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但是, 大多数民间组织并未对食品安全行使监督管理职责。

(3) 受害者维权成本高

受害者的维权成本高的现象较多。在危害食品安全事件中, 受害者在维权的道路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若上述投入与维权后的赔偿不成正比的话, 维权的高成本便导致了受害者维权的积极性降低, 甚至出现受害者不愿维权的情况。维权成本过高导致的维权积极性下降及不愿维权情况的发生, 致使危害食品安全的生产厂家、经营者得不到惩罚、制约, 则更加危害到我国食品安全。

(4) 主体责任的法律制约缺失

主体责任的法律制约是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标准。

(1) 政府相关机构作为主体的责任缺失

我国目前仍然是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监督管理模式。政府机构不仅具有监督管理的职能, 也要承担监督管理不力的相应责任。当出现危害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时, 说明相关机构已经存在了监督管理不力的情形, 应当负担相应的责任。我国法律仅规定了相关机构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未对民事责任作出规定。相关机构的失职很可能导致危害食品安全的重大事故, 受害者多为身体、财产上的损害和损失, 其民事责任的缺失致使很多受害者得不到良好的救治和赔偿, 不合法理。完善的追责体系, 不仅只包含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更加应当包含民事责任。

(2) 生产厂家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出现危害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后, 对受害者的身体、财产及其他损害, 生产厂家及经营者应当负担赔偿责任, 受害者还可以要求其支付相当于价款10倍之金钱作为赔偿金, 且经营者与生产厂家承担连带责任。民事责任的承担并不免除生产厂家、经营者行政责任和其主要负责人员的刑事责任。我国《食品安全法》、《食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刑法》等均对危害食品安全的法律责任作出规定, 体系并不完善。同时, 在法律规定上存在相互冲突的情况。体现了食品安全主体之责任在法律层面的滞后性。

形成的原因

(1) “市场失灵”

市场的自我调解是由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完全竞争的、自由的市场仅存在于假设或理论中。现实中, 市场自我调节仍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 且参与的主体都具有利己主义之本性。现实中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即自我调节机制未发挥其应有之作用。市场经济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为基础和前提, 此仅为假设和理论, 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 现实中的不完全的竞争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因素。追求利益之最大化为市场参与者的目的所在, 在这种目的下, 生产厂家及经营者很可能通过非正常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2) 政府干预失灵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出现后, 为了市场的正常运作政府干预才随之出现。国家目前对食品安全之监督管理存在法律上的缺失导致重复处罚与不处罚的两极化, 这不仅未对市场运作产生有利影响, 还影响了市场运作的效率。各行政机构的协调机制缺失和部分行政机构监督管理效率低下也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运作。

(3) 历史因素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的, 食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模式也经历了多次转变, 其中部分延续了各个行政机构分段管理的模式。因各行政机构互不隶属、相互独立, 且职权存在相互重叠的现象, 可能出现为了各自的利益出现重复监督管理或监督管理空白的情况。

(4) 利益冲突系根本原因

食品安全主体存在相应的领域之中, 拥有各自的利益范围。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

(1) 生产厂家间的冲突。同类或近似的产品生产厂家系相互竞争且目标均为利益之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 可能出现不合理地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更大之利益, 同时也使自己在同产品生产厂家中具有竞争优势。

(2) 生产厂家与经营者的冲突。生产厂家与经营者既是利益的共同体又存在冲突。通常情况下, 两者为利益之共同体, 但是二者之利益愈加一致, 则越可能产生食品安全事故。在法律责任的层面, 生产厂家若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则经营者需承担其法律责任, 故在法律责任承担上二者又是对立的。

(3) 相关行政机构之间的冲突。多个行政机构分段监管之模式, 实际上各自独立且互不隶属的机构均有其自己的利益需要, 加之各个行政机构之间存在职权上的重叠, 故相关行政机构之间也处于利益冲突状态。

(4) 政府与生产厂家、经营者的冲突。因为二者系监督管理者和被监督管理者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二者之利益一致。但是, 生产厂家及经营者存在危害食品安全的情形下, 二者又处在对立、冲突的状态。

(5) 消费者与生产厂家及经营者的冲突。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通常情况下二者之利益是一致的, 但生产厂家及经营者存在危害食品安全的情形下, 消费者便成为了受害者, 且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在市场中处于弱势, 故二者又经常处于利益冲突的状态。

国外法律之借鉴

国外法律之规定

(1) 日本相关法律分析

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是日本国内最高的协调机构。该委员会负责对日本国内各个有权监督管理机构的协调并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工作和相关规定的实施。该委员会分为食品事故评估、化学评估和生物评估三个小组, 分别在相应领域内的事物进行评估。在日本, 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由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两个部门主要负责, 这两个部门在工作中即互相独立又相互合作, 两个机构会共同定制一些检测、评估标准。

日本的监督管理模式与我国相类似。但是, 日本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与我国的食品安全委员会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前者承担的工作有协调工作和风险评估, 后者的工作仅局限于前瞻性的分析、宏观的指导、统筹及监督各个职能机构工作。

(2) 英国相关法律分析

在英国, 食品安全的立法及实施工作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机构两级监督、垂直管理模式。即, 中央机构主管立法层面之工作, 地方机构主管中央机构所立之法律的实施及执行, 并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定制符合本地的标准。英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存在如下特征:1、英国的监督管理机构不同于中国和日本, 在英国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机构只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其他几个机构构成, 是一种综合监督管理的模式;2、与我国和日本等国家不同, 英国设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 该部门是独立的、拥有法人资格的主体;3、由女王专门对英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借鉴

相比较而言, 日本法律对于主体之规定与我国较为接近, 均为多个机构共同监管的模式。但是, 日本设立了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 其目的是建立各机构间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 较之我国, 其权力、职责之规定较为完善;英国对于主题之规定较之我国存在巨大差别。英国有相关权威机构有针对性地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 并非我国的监督管理模式。英国的相关机构为独立的且具有法人资格, 而我国的相关机构一般为某行政机构之附属部门。

完善

完善各机构的协调机制

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仍然采用多个机构分段监督管理之模式, 此种模式仍然会产生重复监督管理和不监督管理的现象。建议通过立法的形式确认并完善相关职能机构的协调机制。明确食品从生产至消费、食用中各环节的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力和责任, 对各相关机构协调之内容进行细致划分、区别对待。强化各职能机构间的协调机制, 同时应将各职能机构的时间、阶段、职权、责任进行细化处理。

出台行业协会法

食品及相关行业协会未对本行业产生积极作用的最根本之原因在于, 我国从法律层面对行业协会的地位、权责进行规定, 这严重影响了行业协会的权威性、号召力。以制定行业协会法的方式明确行业协会的地位及权、职、责, 可以改变目前我国行业协会自我约束力不强、权威性差、号召力弱等不足, 充分发挥其行业与政府间桥梁的作用。

提高执法水平

(1) 建立“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执法理念

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执法人员中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执法原则,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并成立与之相配套的农科、医科、食品学、营养学等专家组, 通过各个相关方面的专家发布的食品安全的风险警示, 做到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的及早发现, 及早作出预防措施。同时, 各职能机构的执法人员应当积极向全社会宣传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防控措施, 以普及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使相关行政职能机构从原来的以执法、处罚为主转变成事先预防为主, 事后监管为辅助的工作模式。

(2) 增加违法成本

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的生产厂家、经营商家及其主要的责任者的主要归责手段为刑事归责、行政归责和民事归责, 但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并未因此而减少, 究其原因, 实为违法成本过低。文章认为, 除上述归责手段外还应当在生产厂家、经营商家及其主要的责任者的违约成本中增加惩罚性赔偿, 以增大其违约成本。增大违法成本不仅使受害者在危害食品安全事件中得到了足额的经济赔偿, 更会使严重缺乏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生产厂家、经营商家及其主要的责任者失去再次犯案的能力。

(3) 健全国家预赔偿制度

深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篇8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管理;思路

案例:2013年河南省某市有一个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任务,市里经过充分的调研、了解,多方权衡之后决定让该市一个15万吨矿井来完成。该矿井现在已是二级质量标准化矿井,优势突出表现为该矿井系统简单,基础较好,井下质量标准化整改任务量很小,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化标准省时、省力、花钱少。只需要调整下副斜井筒的轨道,把主斜井筒的照明设施安装上(灯具矿方已购买),井下管线编号管理,井上下机房硐室管理牌版规范化整改一下,管理制度、图纸资料和各种记录按照标准整改一遍。所需整改的工程量较少,花费也不高,大约在五万元左右。市里已对该矿井说明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务必要在年底前完成,且市里会协助整改,在内业资料整理和现场整改等方面提供技术和人员帮助,但最终煤矿的实际控制人以资金紧张为由,拒绝了这项任务。

扩展和反思:这件事引起我们的思考,发现地方煤矿普遍存在诸多较大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又联想到有些优秀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煤炭企业(以下统称优势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比较到位,安全检查中基本没有大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这些优势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进行科学管理,主要是来自于企业自身对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重视高,对政策贯彻落实较好,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依据企业自身发展现状,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工作中不断整改和完善安全管理意见,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打造专业的管理团队。

通过这两种企业的鲜明对比不难发现,地方煤矿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多,且明知不足却长期不去解决的根源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责任没有得到落实。我们要冷静分析现有的不足和问题,勇于探讨改进的策略和方法,方能行之于管理,得之于成效。

一、查原因,知不足

1.地方煤矿企业落实度差。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多数地方煤矿企业没有能力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煤矿企业极度缺乏各级各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身不能很好落实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地方煤矿企业缺乏思想动力和行动支持。2013年以来,受市场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影响,煤矿行业有些动荡和浮动,地方煤矿企业基本上没有正常投入生产,多数企业没有盈利。

3.受到兼并重组的影响。当前,兼并重组正处在初步实施过程当中,煤矿企业前景不明朗,发展方向不明确,故地方煤矿老板多在观望等待,对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宁愿停产整顿也不积极配合整改,因为煤价低迷,组织生产无利可图,这对于较为看重经济利益的煤矿老板来说,无疑是又一重要原因。

二、多方调研,查明问题

1.集团公司层面。(1)集团公司管理层薄弱。集团公司管理层缺乏煤矿专业管理人员,现有的管理者不懂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缺少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及办法。(2)股权结构复杂。其二集团公司股权结构复杂,在必要的安全、生产、人员、设备设施等投入方面很难形成一致意见,投入不到位。

2.矿井层面。(1)矿井管理层管控能力差,缺乏专业技术性人才。(2)矿长更换频繁,没有实权。

从以上的主要问题中可以发现,导致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出现诸多漏洞和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低下,现场文明施工差,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各大系统存在缺陷,设备、设施不完善等等问题的出现,造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得不到确切的落实,知错而不能改,明过而没有解决。

三、思改进、找策略、重方法,求成效。

1.集团公司:围绕大局 同频共振。

(1)杜绝拉郎配,借鉴优势资源,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

(2)考察引进优势煤炭企业集团,改变现有集团公司现状。

(3)以优惠政策扶持来引进优势煤炭企业集团公司。

2.矿井层面:内外兼修 强筋壮骨。

(1)首先解决矿井目前安全生产存在问题。

(2)解决“五职”矿长素质低下问题。

(3)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建设高素质队伍。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5)完善安全生产大系统,抓大系统、查大隐患、防大事故。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7)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四、结语

《礼纪·学记》中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查地方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没有得到落实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然后自我反省和完善,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以求得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双丰收,企业得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有人将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形象比喻成是一场球赛,煤矿企业是球员,煤矿行业主管部门是教练,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是裁判,打好一场球赛缺一不可,但输赢的关键在球员的素质,球员要运用智慧、统揽全局,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方能百战百胜,取得长长久久的胜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管控过程,牵涉很多部门和方面,但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在煤矿企业,煤矿企业只有真正落实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方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作者简介:王聪聪(1987—),男,籍贯:河南焦作,职称:助理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煤矿安全管理教学和培训。

上一篇:苏武慢,苏武慢辛弃疾,苏武慢的意思,苏武慢赏析下一篇: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毕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