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人员管理 推进准军事化建设范文

2024-07-22

狠抓人员管理 推进准军事化建设范文(共2篇)

狠抓人员管理 推进准军事化建设范文 篇1

狠抓人员管理 推进准军事化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的变化,思维观念的更新,价值取向的换位等,给人们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必将给海关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难度。人员是管理工作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治散先治人”,因此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要推进准军事化建设,应抓住人员管理这个重点,在关键环节上下工夫。

一、加强政治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海关肩负为国把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这就要求海关队伍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练兵之法,要先练心”,而练心重在教育。首先,要加大政治思想教育力度,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关员,提高大家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修养,深入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确保海关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不变色”;其次,应抓好道德教育和海关职能教育,切实增强海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再次,应抓好法纪教育,适时组织进行“严纪律、刹倾向、挖隐患”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整顿,强化海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树立依法办事的风气。抓好了这些教育,也就能从根本上防止作风疲沓、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等现象的发生。

二、以军事化训练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贯彻落实规章制度,难在经常,贵在坚持。应以此次推进准军事化建设为契机,让规章制度贯穿于海关工作人员的一切活动中。采取计划训、按级训、补训整训和队列会操等形式,对海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训练,着力培养海关工作人员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和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按照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原则,坚持垂直管理和层级管理,做到下级服从上级,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抓好正规秩序的养成,坚持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加强办公环境建设,办公室内设施和用品摆放整齐,做到整洁划一,秩序井然,使海关队伍整齐划

一、步调一致。

三、抓住细节,强化养成“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队伍建设亦是如此。称呼不正规、关容风纪不整、落实制度不严格等现象,看似问题不大,但如果不抓不管,必然会导致作风纪律涣散,严重损坏海关形象。因此,推进准军事化建设,必须坚持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开始,严格落实《海关内务规范》和《海关工作人员着装规定》,严明关容风纪,规范行为举止,不忽视小节,求真务实,常抓不懈,在持之以恒中养成过硬作风,使得组织成员外形规范统一。

四、奖优罚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关员积极性

要建立健全内部争先创优的激励机制,开展争先进、当模范的活动,以祝贺、表彰、示意等形式承认关员所获得的成就,加大对工作中好人好事、好作风的宣传力度,满足关员的成就感,增强关员不断进取的积极性,用以激励、鼓舞与强化关员过硬的工作作风,通过阶段性的工作,及时开展立功创模、评选先进的活动,不断打牢过硬工作作风的基础,使队伍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严格考勤考绩,对作风稀拉,违规违纪的个人严肃批评处理。通过奖优罚劣,真正做到表扬一个激励一片,处理一个震动一片。

狠抓人员管理 推进准军事化建设范文 篇2

一、《标准》推广实施情况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广明副主任作了“狠抓重点 进一步扩大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成果”的报告,他的报告重点介绍了教育部近年来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方面所做的工作:

1.《标准》的宣传

教育部先后在全国各省、市召开了《标准》的宣传推广会议,并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计算机报》等电视、报刊新闻媒体重点宣传《标准》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推广实施措施,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各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对《标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标准》应用示范区的建设

教育部在全国范围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标准》应用示范区,以此带动《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截至目前,全国共批复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36个地区具有示范区建设资格,其中完成示范区建设的有12个,另有5个地区建设完毕等待验收,还有众多地区正在积极申报中。

3.教育管理软件评测

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2月20日下发了《教育管理软件评测管理办法》,开展教育管理软件的评测工作。同时成立了“教育管理软件评测委员会”,负责对教育管理软件评测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审核工作。

二、工作重点

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时,于广明副主任明确指出《标准》工作的重点:

1.《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标准》的内容也日趋丰富和完善,从最初的四大部分扩展到现在的六大部分,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幼儿园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标准和教育卡标准,其中管理信息标准除包括信息集和代码集外,还将信息交换标准、软件设计规范以及应用测试要求一同纳入各标准中。目前已完成各标准的技术规范制定工作,正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

2.《标准》宣传和培训工作

《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是《标准》实施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宣传和培训,可以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各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进一步了解、熟悉、掌握和使用《标准》,是《标准》实施的关键。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分批、逐级开展《标准》的宣传与培训,原则上培训和宣传到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每一所学校。

3. 加快《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步伐

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依然是《标准》推广实施中重要的工作之一。要求各省市尤其是未申报示范区的省市,尽快完成本省市的示范区申报工作。已申报并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地区,要尽快完成示范区的建设工作。

4.深化《标准》应用层面,逐步构建区域教育信息服务体系

随着《标准》在全国范围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地区,尤其是应用示范区,按照《标准》逐步建立了覆盖各类学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后勤总务、体育卫生、经费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学校基础数据库”。“学校基础数据库”不仅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详尽、及时、准确的教育数据信息,推动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也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更为建立国家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5.开展试验研究,积极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方向

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使其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近期选择了部分地区开展了一些项目的试点工作,包括:英语信息化教学和学生综合信息评估项目。这些项目是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模式的一些试验和研究,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将在全国开展推广应用。

6.《标准》实施状况监测

开发《标准》检测软件,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贯标情况进行监测。

三、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黄宇,总结了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1.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效果显著

截止到2007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中小学拥有各种型号计算机设备22.1万台(套),“生机比”达到30∶1。目前,约有600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有计算机教室5100多间,有9个市教育城域网(建成和在建的)。25%左右的小学、80%的初中和所有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的教师达331500多人次,45岁以下的教师在项目实施前只有14.20%的教师会使用计算机,项目实施后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教师百分比提高到64%,有42.62%的教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

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时,注重推进软硬件建设、网络资源建设的共享,例如玉林、贵港等市利用城域网互通互联,基础教育共用一个网,共用一套教学资源库,共用应用系统,共用一批技术队伍,促进信息技术为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学服务。实现网络化管理和网络化办公,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能力。

2.构建电子政务开放平台

结合广西本地实际情况,构建覆盖广泛的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04年实现了全区教育系统公文的无纸化传输,2005年实现了全区教育视频会议全覆盖。目前,包括全区地市教育局、高等学校和区直中等职业学校的190个客户可以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电子公文系统收发电子公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教育厅与教育部的连接、教育厅与各高等学校和各市、县教育局、示范性高中的连接,并且可以实现收播、组播、转播等功能。同时,桂林、柳州、玉林、百色、贵港等市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公文传输电子化。

3.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04年,桂林市和武鸣县被教育部批准建设《标准》应用示范区后,两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工作,从《综合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到基础数据录入、资金筹集、开展各种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两地应用《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的学校350所,覆盖了示范区所有的市、县、区主要学校,建立了约4万名学生的基本数据。广大教师能够应用此系统建立教学档案,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通过应用示范区建设,极大地推进了示范区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构建教育信息服务体系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处长戴井岗同志作了“夯实基础 推动应用 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服务体系”的专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标准》在指导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并重点说明了《标准》在日常教育信息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情况:

1.教育统计信息平台建设

以“统计流程化、指标明确化、信息整合化、分析科学化、服务针对化”为目标,逐步建设一个符合教育和谐化发展要求,集教育统计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统计信息公布于一身,以服务为导向的教育部教育统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全部内容包括:“一个平台、两个框架、三大体系、分布数据、全面培训”。

2.学校基础数据库建设

以《标准》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构建以“三个数据库、四级数据中心、四个应用系统”为主要内容,覆盖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含学生、教师、经费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学校基础数据库”。建立全国的“学校基础数据库”,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详尽、及时、准确的教育数据信息,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推动统计工作信息化,促进统计工作的整合和归口管理,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

3.《标准》的制定、完善与实施

《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是一项长期的、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的工作成果,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工作重点仍将是制定、完善和实施一套覆盖我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标准》,为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学校基础数据建设及教育管理数据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交流与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推动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健康、规范化发展。

五、《标准》应用示范区进程

会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系统规划处副处长马亮同志作了“巩固工作成果,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进程”的报告。在他的报告中对示范区应用情况作了详细的说明:

1.示范区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

在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采购,采用统一的《标准》软件,一些学校放弃了原本购买教育管理软件(不符合《标准》的)的计划,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通过示范区建设,加速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标准软件应用,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数据的标准化实现了数据的复用,初步形成了示范区基础教育数据库,规范了教育管理软件市场,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2.示范区建设经验

示范区《标准》的实施和应用的经验是“六个统一”:

示范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标准统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内容——规划统一;加强《标准》宣传及人员培训——培训统一;务实推进,重在应用——软件统一;重点推进,示范带动,全面提高——进度统一。

在《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教育局采用“重点推进,示范带动,全面提高”的策略,先在部分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应用试验,取得一定的经验以后,再逐步推广普及。对一些基础薄弱和农村学校,教育部门在经费、培训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3.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示范区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要持续发展,资金如何保证问题;投入产出,如何解决发展平衡问题;如何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如何解决人才培训储备,满足信息化需要的问题。

4.示范区教育城域网建设的目标定位

关于未来示范区教育城域网建设的目标定位是:构建教育资源中心;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构建教师工作服务中心;构建学科教学服务中心 ;构建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心;构建数字化教育行政管理中心;构建区域教育宣传窗口;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马亮副处长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措施与策略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略)。

在大会期间,来自哈尔滨、温州、郑州、重庆、桂林等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领导以及IBM公司、微软公司、广东北电的信息产业部专家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和专题讲座(略)。

六、小结

此次会议主要是通过总结《标准》在全国各地实施推广的成果,交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推广使用《标准》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把握工作重点,加快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进程,重点探讨《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以及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方向。

由于《标准》的制定、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和全面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仍将是紧紧围绕《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一方面要保持前期工作的延续性,巩固《标准》推广实施工作的应用成果,把已开展的实施工作做细、做好。另一方面更要积极开展和推进《标准》实施相关的新工作和新内容,尤其是在已经建设完成的示范区或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地区首先开展相关的试验工作,努力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和发展方向。

上一篇:2017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doc下一篇:龙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