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家川初级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

2024-06-10

符家川初级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

符家川初级中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 篇1

符家川镇道路建设情况的汇报材料

(2011年5月24日)

尊敬的王主任及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对调研组一行来我镇调查农村道路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符家川镇农村道路建设及管理养护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符家川镇位于安定区西南部,距市区34公里,东邻内官镇,西连临洮、榆中两县,北与称钩镇毗邻,内(官)—高(崖)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10个行政村96个社3162户13460人。现有耕地57818亩,人均4.3亩,总流域面积86.45平方公里。其中川地7096亩、退耕还林10041亩。石门水库库容量270万立方米,现贮水量达150万立方米。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农村道路建设通过不断争取项目抓建设,靠实责任抓管护,使全镇农村道路路面状况和综合服务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1、加大力度、争取项目。“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实施通达通畅工程、镇区道路改造、农业综合开发、整流域扶贫连片开发、“一事一议”等项目,先后新修和改建道路150.5公里,是“十五”期间的15倍。截止目前,全镇农村道路总里程达到 160.2公里,其中区乡道路13公里(内高路),乡村道路49.6公里(其中通达工程24.8公里),村社道路65.2公里,田间农路32.4公里;全镇10个行政村、25个社的公里通村道路达到农二级标准,兰星村7公里通了水泥路。通过几年的建设,全镇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路网格局得到明显优化,通达深度得到不断延伸,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镇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查研究、征求群众意见,按照“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要求,结合“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对全镇通村道路和村社道路进行了全面规划,在全镇初步形成了以内(官)—高(崖)公路为主骨架、乡村道路贯通南北,村社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在镇区内形成了“两纵三横”的路网格局。同时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栽植树木3.17万株,其中刺槐1.68万株,速生柳1.31万株,构筑了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镇村社绿化为依托的点、线、面相结合的道路绿化新体系。

3、靠实责任、强化管护。围绕“三分建,七分养”的理念,切实把道路养护放在巩固建设成果、保障农村道路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做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对农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实行“镇建村管”,由镇政府分管领导主抓,村委会负责管理养护,并且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养护责任。各村相继建立了农村道路管理领导小组,聘请了11名热心公益事业、服务责任意识的管护员,负责日常维护,镇政府负责每个季度巡查,随时督促检查,年终兑现养护工资。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道路建设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村社由于基础条件较差,通社道路标准低、配套差、养护难度大,群众行路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由于兰渝铁路、引洮工程等国家大型项目在我镇开工建设,对区乡道路损坏严重,群众呼声较高;三是养护资金缺乏,致使养护机制还不健全;四是柏油路、水泥路等高标准道路较少,跟不上全镇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几点意见建议

一是在道路建设项目上,紧跟经济发展形势,高标准规划、大资金投入,对镇村道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使镇村道路达到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确保一次到位,不搞重复建设。

二是在道路管理养护上,建议提高养护资金标准,由区财政列入预算,及时拨付,确保养护到位,管理到位。

三是建议区交通局督促兰渝铁路和引洮工程项目部及时维护镇区主干道,确保区乡道路畅通。

上一篇:描写景色的作文300下一篇:班后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