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应用写作教学大纲

2024-06-26

经济应用写作教学大纲(精选8篇)

经济应用写作教学大纲 篇1

经济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经济应用文写作”是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经济类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经济类各专业学生写作经济应用文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

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2、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应用文的涵义及种类,掌握经济应用文的特点、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基本要求,达到比较熟练、规范地写作经济应用文。

3、教学基本要求:

“经济应用文写作”是一门规范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种类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要求,结合各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联系实际,勤学多练,在写作实践中掌握教学内容,形成熟练的写作技巧,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以语文课为基础,与广告学概论、经济法概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法学基础等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各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不同文体的基本格式,进行练习。

2、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应突出动手能力的训练,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现行的经济方针和政策,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应用文写作的质量。使本课程的教学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除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统一进行集中性实践性环节教学外,还应在授课学时内安排16学时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就近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特殊说明

1、教学媒体设置及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设教科书、录音辅导课二种。

教科书为主教材,要求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偏重于文体范式的要求,建立符合大纲要求的教材体系。

录音辅导课,按照教材内容体系,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辅导讲授,侧重于文体程式化的格式讲解,并着重结合一些实例介绍该文体的写作内容和基本结构的写法,最后提出基本要求。

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中,基本概念、内容及写作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3、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与教科书,录音辅导课的关系:

本大纲是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大纲,录音辅导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按照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突出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体现录音教材的特点,不搞课堂搬家。

本大纲在考试大纲出版之前,同时又是考试指南。考试的内容应以本大纲为依据,不得超出本大纲的范围。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教学案例,运用录音辅导,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逐步完善,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本课程的部分内容也处于变动之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吸收有关新的经济方针和政策,以丰富教学内容,修正某些旧的说法,补充必要的新知识,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的内容。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章绪论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的经济应用文的涵义和种类,重点讲述了经济应用文的特点和作用。要求了解经济应用文的种类,理解其作用和写作要求,掌握其特点。

Ⅱ、教学内容:

(一)经济应用文的涵义和种类。

(二)经济应用文的特点和作用。

(三)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常用公文

Ⅰ、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概括地介绍了公文的涵义及其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指出了公文的特点、分类。分节讲述了经济活动中运用比较广泛的通告、通知、报告、请示、函等五种公文。要求了解公文不同的分类标准,理解公文的作用,并掌握公文特点和所介绍的五种公文各自的定义、用途及写作方法。

Ⅱ、教学内容:

(一)公文的定义、特点、分类、种类和格式。

(二)通告

经济应用写作教学大纲 篇2

1.将学生吸引到课堂

经管类学生大多数学基础较差, 对他们而言, 数学是一门很难学习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完全没有信心, 几乎是谈数色变。因此在一开始就要给他们树立信心, 使学生意识到只要认真学习、系统学习, 学好数学其实并不难, 然后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转换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使学生真正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才能推动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新学期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上数学课不仅要人到, 心更要到。

在上课过程中, 老师千万不要稳占讲台, 而是要时常离开讲台, 不时走到学生中, 以便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时做好与学生讨论交流的准备。

在讲授知识方面, 很多老师因为考虑数学的严谨性, 而对数学知识体系里的定理及公式给予过多的证明及推导, 这样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 以至于产生厌倦心理[1]。在实际教学中, 对于学生好理解的定理、公式就给予证明推导, 否则可以只介绍证明推导思路, 而把具体过程省略掉, 这样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而不至于对证明推导望而生畏, 甚至对数学学习望而却步。

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方面, 可采用课堂回答问题、上黑板练习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检查过程中应该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考核, 比如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 让他们回答一些基本概念, 难度较低的识记性题目;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 让他们回答难度适中的题目;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 让他们回答一些综合应用的提问, 做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 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差不馁, 好不骄, 做到全员参与课堂学习。

2.将数学的美融入到课堂

定义定理例题是数学知识的三部曲。新定义的建立、定理的证明、例题的解决分别是如何用已知认识未知, 如何用已知研究未知、如何用已知解决未知的过程, 在带领学生学习的时候, 要善于将数学的美融入到课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比如可用孤帆 (x) 远影 (1/x) 碧空尽 (0) 描述变量极限lx可用“失之毫厘, 谬之千里”这个常用语提醒学生注意极限当自变量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时, 极限值明显不一样; 可用穿脱鞋袜的先后次序识记矩阵乘积的转置及逆矩阵的运算规律;可用“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这一谚语描述三个事件之和的概率大于三个事件概率之和的结论。在教学中, 感性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语言, 形象的比拟可以帮助学生在会心一笑之余掌握数学知识。

3.将实际反映到课堂

经济应用数学的章节好似一座座远山, 抽象而模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仿佛总是遇到一个个抽象而陌生的面孔, 如果将实际问题纳入到课堂, 就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相关内容的理解及应用。下面用密码问题进行说明。

例1: (密码问题)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 为了传送信息的安全性, 通常对信息进行加密, 在传送过程中可将信息用矩阵进行加密, 比如为了传输语句“Learn Math”, 可以首先将26个英文字母对应到码字如下:将空格对应到0, 字母a对应到1, 字母b对应到2, ...字母z对应到26, 如下表:

然后将待发消息按照三个字母一组进行断开, 不足三个字母的用空格补上, 则“LearnMath”可对应成矩阵 (按列)

这一例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矩阵和逆矩阵的实际应用, 将学到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4.结语

对经管类专业开展并加强经济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 既是适应新形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又是进行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将学生之兴趣、数学之美、实际之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结合, 可以有效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秀恒, 王志军, 米立民.经济应用数学的教学实践与认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0 (10) .

经济应用写作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地方经济 生活资源 高中经济生活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B-0062-02

地方经济生活资源生成于某一区域,是这一区域的人群在经济生活和经济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积累,是本区域人群理解和把握经济生活动态的重要依据。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引入高中《经济生活》教学,能使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

一、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高中《经济生活》教学的意义

由于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的欠缺,使得学生在理解和领会《经济生活》知识时存在一定困难,以致出现“缺钙”现象。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帮助,为他们“加钙”。北流市是日用陶瓷之都、水泥之乡、荔枝之乡和水稻高产之乡,有着良好的工农业发展水平,在广西有着较强的经济综合实力。这为《经济生活》教学提供大量鲜活的经济生活资源,为他们学习经济理论知识提供“优质钙”。

高中生必将在未来的生产经营市场和消费市场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能为学生树立科学的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地方经济生活资源中既有生产节约的方面,也有消费节约的方面,并且,有些学生的父母就是生产经营者,在陶瓷生产经营、水果生产经营和运输业等方面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他们的生产经营经历与体验无疑能为《经济生活》的教学提供新的亮点,而由学生亲口讲述父母的这些体验也将使课堂更为出彩。

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已经形成了较大共识。具体如何改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将为高中政治开辟一条实践教学的道路。在实践中,不仅学生得到成长,而且教师也在教学中获得成长。为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不少有益的经验,并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总结和提炼,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必将走上一个新台阶。

二、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思想性。高中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在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思想性原则,即所有的选材都应契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于高中政治科目的价值追求。

(二)全面性。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分布在社会总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因而,在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应在吃透教材、深入把握学情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与手段的基础上,整合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的素材,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实践性。地方经济生活资源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带着鲜明的实践性底色,而人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应用于《经济生活》教学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即相关资源的选取必须立足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这不仅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实践。

三、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地方经济生活资源“活跃”于《经济生活》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材、教辅与地方经济生活资源,正确处理传统授课与多媒体授课的关系,使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实现与教材、教辅“无缝隙对接”,在口头讲述这些地方经济生活资源的基础上以图片展示、视频放映等方式把地方经济生活资源展示出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脱离教材教辅而光谈地方经济生活资源,也不能脱离传统授课方式而光是展示地方经济生活资源的相关图片与视频。例如,在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以荔枝在北流初上市时的价格、荔枝末季的价格、批发市场价格、零售市场价格等为切入点,通过图片展示和播放自拍视频等方式向学生讲明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

(二)发挥小组合作优势使地方经济生活资源“畅游”于《经济生活》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整合相关资源,理顺教师与学习小组的关系,理顺各学习小组的关系,理顺学习小组不同学习成员的关系,发挥教师对学习小组的指导、引导、监控、协调作用,使学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让他们在展示地方经济生活资源时各抒己见,为学习知识和理解知识提供多个视角看法。例如,在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北流的知名企业及其生产经营、知名品牌等经济生活资源引入课堂,也可以让那些父母是生产经营者的学生讲述家庭的生产经营状况,还可以引导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社会小调查、社会访谈并展示调查、访谈成果,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这样,学生对公司经营和劳动者相关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

(三)在师生共同体验中使地方经济生活资源“扎根”于《经济生活》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共同体验,整合信息与资源,正确认识社会生活和生产经营者角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为把学生引向经济实践建立基础。例如,在“神奇的货币”“投资理财的选择”和“收入与分配”的教学中,整合教师或者家长的实体商店的相关资源进行教学,甚至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淘宝网店把北流的知名产品销售至网上,进而为教学提供关于货币及其职能、价格及其影响、消费与消费观、投资与储蓄、收入与分配、征税与纳税等方面的鲜活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邓美银.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J].广西教育,2014(14)

[2]汪名杰.研析新教材 把握“生活化”——以《经济生活》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Z1)

[3]徐永生.思想政治课教学怎样“接地气”[J].中学教学参考,2013(36)

应用经济学教学改革模式论文 篇4

摘要:大数据的概念和模式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冲击着人们已有的理念和习惯,高等教育领域必然也位列其中。在大数据时代下,应用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文章首先阐述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征,总结高校应用经济学教学的传统模式,针对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应用经济学教学的冲击与挑战,提出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用经济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经济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在当前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网络渠道为主的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社会学教授加里金称,“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的过程,无论学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大数据的概念和模式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冲击着人们已有的理念和习惯,高等教育领域必然也位列其中。应用经济学主要是和理论经济学相对应的学科范围,指应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逻辑方法分析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大数据时代下,应用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对相应的教学改革模式进行探析,便于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时代契合性和学术认知力,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当前很多国内学者来研究大数据时代或环境下对高等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和对应的调整策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三年,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如朱建平和李秋雅对大数据和大数据时代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对大学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刘文虎(2014)探讨了大数据管理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并对其应用前景给出了预测。朱怀庆(2014)总结了大数据的特点,认为大数据给统计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应建立复杂性思维和统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白迪(2014)认为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挑战,应通过各种创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王玉莲(2014)认为大数据对市场营销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巨大变化和对教学方式的冲击。陈坚林()探讨了大数据、慕课及外语教学的关系。王林毅和于巧娥(2015)认为大数据时代给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大数据的优越性迫使教学模式变革。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任何领域都将受到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冲击,如何更有针对性地追随时代发展带来的改革,对于高校教师更好地把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效果至关重要。

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与特征

维基百科对于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当前时代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具有速度快、容量大、价值高等特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能够使人们更迅速地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源,并能够快速地把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价值的规律。大数据这一现象在当前时代下发展迅速,并很快地渗透到各个领域,以至于人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紧跟时代发展的背景和潮流才能使自己在所处的领域不至于落伍,甚至被时代遗弃,丧失竞争力。当前我们所处的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以数据收集及整理为基础并对数据进行智能处理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每个人的行为和表现既是数据处理的基础资料,也是数据时代特征反馈在个人身上的客观体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每个人具备辨别、提炼和甄别的能力,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时代的便利性,尽力避免其带来的负面作用。大数据时代的各种细节已经充斥到了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全面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之中,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高校应用经济学教学的传统模式

应用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在应用经济的课堂内容中很多都是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实际问题的,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和多元化的背景下,应用经济学的教学需要和相关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当前很多的本科院校在应用经济学的教学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在课堂上注重理论的介绍,结合个体案例,提出相关见解,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本部分以应用经济学专业课教学为例,探讨应用经济学教学的传统方式及不足。

(一)教学方式单一,注重理论讲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高校应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仍然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并结合案例加深理解。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功底,因此课堂理论讲解往往占据了较多的课时和教师精力,在课堂上学生发表讨论,发表个人讲解的时间和机会不多,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课堂知识传授的效率,但是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个人讲解培养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较难使用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变化态势。

(二)案例数量有限,缺乏强针对性应用

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基于现实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的案例数量有限,且不能够随时更新和与时俱进,缺乏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契合性,很多已经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需要,针对性较弱,使得学生的理解、认知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幅度有限。

(三)学生思想受限,欠缺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学生以理论学习为主要目的,教师掌握整个教学流程和课堂局面,通过专门的知识技能和身份定位成为绝对权威者,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具有控制和支配的话语权,彼此之间缺乏有效深入并结合现实的充分互动,造成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对接的时候,出现错位和偏差。

三、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应用经济学教学的冲击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对于应用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提高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综合素养的能力和优势,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一)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发生巨大变化

应用经济学主要指运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国民经济中各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的规律,在大数据的时代下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技术、新媒体、新理念成为主流趋势,原有的经济活动运行方式、运行规律、统计方法、更新速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二)应用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亟待变革

传统课堂上的应用经济学教学方法主要是首先教师进行理论部分的讲解,随后配合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相关信息,大部分可以实现在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但是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在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关媒体上收集到大量咨询和信息,且可以实现较强的针对性,在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归纳能力,基于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成为课堂案例分析的主动者甚至主导者,因此大数据时代下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应用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亟待变革。

(三)应用经济学的教学平台更加多元化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国内外高校和教育机构都开通了教学网络平台,教育部也向全国高校征集了系列视频公开课程,面向全社会开放和共享。这些多元化的教育教学网络平台给高校的各学科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教育模式改革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应用经济学也在其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更加便捷,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分享,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教学互动性。

四、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用经济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大数据时代下也意味着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应用经济学的教学是与当前经济发展现实紧密相关,应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一)紧跟时代发展的最新动态更新教学内容

大数据时代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元化的思维空间,这让学生能够有更丰富的资源和信息获取渠道,但是也给教师的备课过程和教学环节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同时要求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数据资讯更新的速度,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新知识讯息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并能够将这些很好地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的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转变已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与时俱进,积极把握应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调整已有的惯性思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手段,以便顺应大数据时代下对应用经济学教学的需要。

(二)在课程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应用经济学教学实践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大数据时代能够通过特定的软件和互联网手段收集整理当前发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并通过数据整理进行理论上和逻辑上的分析和归纳,从而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经济规律和趋势,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探索性和抽象性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应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交流看法和心得,协同创新、相互促进,在已有的经济现象中发现规律学为所用。

(三)利用数据的多元化和丰富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呈现出多元化、趣味性、数字化的特点,这些都溃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应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地给予学生一些建议性的网站和信息来源,让学生对现实经济现象抱有强烈的兴趣和探索欲,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和信息,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发现规律得到结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这将彻底改变传统应用经济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模式,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甚至可以减少部分课堂讲授的环节以便于开展个性化的培养和教育模式,这将导致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深化自身的理论基础,同时掌握更多的经济现实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尤其是热点和前沿问题,以便应对学生的咨询,能够给与学生更好的解释和辅导,这对教师以往的教师绝对权威性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对于学生来说,也需要改变以往在课堂上被动听讲和回答教师问题的定位,在大数据的时代大量教学资源的可获取的便利条件下,应积极主动的搜寻、思考、辨别和总结,培养自身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和对当前经济现象的深入理解能力,变被动的聆听者为主动的思考者和探索者。

作者:白雪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莲.大数据背景下关于市场营销教学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4(11)

[2]朱建平,李秋雅.大数据对大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大学教学,2014(9)

[3]刘文虎.大数据管理与高等学校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

[4]朱怀庆.大数据时代对本科经管类统计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4(9)

[5]白迪.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高教论坛,2014(10)

[6]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1)

经济应用写作教学大纲 篇5

《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中的基础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经济学课程学习效果并不让师生满意。《经济学》教学方法单一、手段单调、缺乏互动性等问题突出,外加上课程本身理论性强、模型抽象,在众多的假设约束下使原本色彩斑斓的知识缺乏直接的应用性,丧失了学生原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因此出现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为此,本文引入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尝试探索利用建构主义教学法改进《经济学》教学,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与市场需求匹配,为我国经济发展及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培养适应能力强、有创造性的人才。

一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20 世纪60 年代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后经奥苏贝尔、维果茨基和布鲁纳等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推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0 世纪90 年代后,建构主义已经应用到各种课程的学习中,Wilson提出建构主义所构想的学习情境是发现式或探索式的。建构主义教学法认为:学习主要是要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相互激励启发下,在真实的情境中,以协作对话的形式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构建知识,使得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得以建立和重构的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建构主义教学法因为容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受到广泛关注,并被许多学科和领域采纳。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进而提出了一些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等。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完备的教育学习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师生角色观、学习环境建构观及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不是客观的存在,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新事物、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做出解释,其赋予了知识的主观性,所以真正的知识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强调主观意识。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习不是老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是学生利用协作、会话、具体的学习情境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主观意识。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的知识不是老师传递而来的,学习是学生原有知识“发芽”的结果。在国内,郑毓信、张国杰、王长沛等许多学者对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做出深入的研究。其中也有不少学者将建构主义理念应用于经济学的教学中,周勇认为经济学是开放的学科,采用参与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开放性的思维。苏应蓉、杨柳分析了建构主义在理论经济学中的适用性;罗丽英认为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着众多纷争,教师要引领得法,利用缺陷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于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研究,更多的是应用于数学、物理中,在经济学科中的应用显得不足,对建构主义在经济类专业教学的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 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仍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的“课堂讲授法”是各级各类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法。目前的课堂教学法虽然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有所改进,但仍旧是以老师“填鸭式”讲授方式为主,又因为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限制,教师一般都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讲课的重点,严重缺乏实际的应用性,学生在没有理解基本理论和基本模型的前提下,教师只能在课堂的讲课中以基本理论和模型上花大量的时间,外加上《经济学》课程本身较有理论难度,严重挫伤了学生们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们成了低头族,缺乏参与,教学成了老师们自娱自乐的游戏,教学效果令人堪忧。

(二) 学习内容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明显

《经济学》的学习包括两部分内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借助不同的曲线,各个章节均以不同主体的均衡条件和最优决策为落脚点,形成一个完美的理论体系;而本科阶段的宏观经济部分也主要借助IS、LM 曲线来分析宏观经济的各种运行情况。《经济学》理论脱离状况明显,一是因为学科本身理论性强,需要本科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才能运用到实际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当下本科生在不预习和无在企业实践背景的情况下,要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尚且有较大难度,无法在实践中自由运用;二是经济学基本理论本身是在诸多假设的前提下推导的,假设后的理论体系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使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困难,如完全竞争假设,但现实中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所以,将在这一假设下得出的结论运用于现实中本身就缺乏实用性。

(三) 经济学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困难

经济学专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应用型为主,近几年来由于经济下滑,培养的理论性人才又较难在短期内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市场上常形成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难觅人才的现象。高校在培养经济学人才时缺乏自身办学特色,经济学教学定位不明确引起在教学的过程中泛泛而谈,无所不教同时又无所不会,讲课内容不能及时的联系当前实际和经济中热点问题,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们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就业的时候处于弱势地位。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的《经济学》,一般以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考核,考试的内容也都定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上,这种以考试为指挥棒的经济学教学方式,本身就在方向上出现误导,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考试制度本身就对经济学的适用能力培养造成误导。

三 引入建构主义,改革《经济学》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法正好可以弥补《经济学》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的缺憾,改善教学效果,很适应于当前《经济学》教学。经济学形成于现实经济问题,经济学的新发展也是与当前产生的`新问题息息相关,它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其中的理论和模型都于现实紧密结合,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物价、汇率、利率等这些问题与每个人都密不可分,这些都为建构主义教学法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另外学生对当前经济热点也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分组讨论,发挥大学生们的主动性,采用课堂上与理论相融合的方法,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法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经济事件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参与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实现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一) 基于建构主义的《经济学》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经济学》课程教学,要求参与者首先实现角色转换,教师走向幕后,从主角向导演转换,学生从群主演员升级到主角。教师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目标,多采用建构案例,模拟情景教学,负责对设计、组织经济学知识,协调学生分组和各组学生角色的完成,引导学生完成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在学生完成学习后,教师要做出表扬或批评的评价总结,并指出下次课努力的方向, 从学生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积极探究,促使学生饶有兴趣的学习。

(二) 建构主义的《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四步法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整个上课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回顾的思路来开展,具体到将建构主义教学法运用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概括为环环相扣的四步法:情景导入、分组讨论、理论精讲、回顾总结。

(1)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是建构主义教学的开始环节,就是以情景导入的方式来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基本问题,引起学生的参与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情景导入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本的是找到现实经济生活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所以教师必须下功夫找到与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案例和与现实对接的问题。情景导入可以是以视频、设置疑问等等方式进行,主要为启发学生思路,例如学习消费理论可以设置大学生们在日常消费中的实际消费作为情景导入,在学习就业时可以以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失业的视频作为情景导入,在学习汇率时可以用当前我国人民币和美元汇率变动的最新动态作为引子导入。

(2)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建构主义教学法的重点环节,分组讨论是将上课学生分成3-6 个小组,在情景导入提出要分析问题的前提下,组织每组学生内部讨论、组组之间外部讨论,通过相互讨论激发灵感,引起学生们的思考,锻炼学生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把握讨论环节不冷场,这就要求老师要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心理,将活泼和不活泼的学生结合起来,保证课堂讨论顺利进行,使发言对大家有启发性;二是老师要在讨论环节及时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方向,保证课堂不走偏,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内容,老师要注意保护学生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恰到好处的运用激励和惩罚的手段激发学生的热情,避免学生们学习的惰性。通过辩论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3)理论精讲

理论精讲环节是对分组讨论环节的升华,教师要对学生们讨论出错、争论激烈以及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点拨,对理论部分借助曲线和模型等工具进行解惑,同时对课程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精讲,如在学习消费理论时借助消费曲线、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等工具对问题精讲,注意要结合学生们前面讨论的内容,这样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会将精讲的理论和前面情景导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课程内容的现实应用性,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4)总结回顾

总结回顾是课堂的最后环节,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系统化和归纳概括,但要注意,这个环节的主角仍然是学生而非老师,总结梳理也要学生自己完成,总结的内容主要是重点、难点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提出新案例或习题供学生们完成对内容的复习与巩固。这样的四步法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主角,以问题为核心,以疑问为主线, 以讨论和思考为手段,最终达到了学生建构知识的目的,也在课堂中提高了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增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融合能力,避免了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空洞性和理论性,增强了课程的实际应用性。

经济应用写作 篇6

09工商

26号

李忭偲

我们工作、学习了一个阶段后,回顾、检查一下前一阶段的情况,看看有哪些成绩,哪些缺点,把经验和教训找出来,以便今后改进,将这些写成书面文字,就是‚总结‛。总结的应用很广泛,种类也较多。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等。写总结时,有些种类往往是结合起来的,如一个单位年度的全面的工作总结。

写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情况概述。简要地交代一下工作或学习的时间、背景、大体过程和成绩、效果等。

二、主要做法、经验和体会。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可以先讲做法,后讲体会、经验;也可以根据内容分成几个问题,一个一个地写,每个问题既有做法,又有体会;还可以把工作或学习分成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情况,谈体会。

三、存在的问题和教训。问题要提得准确,以便今后去解决;教训则侧重今后要注意避免和克服的方面。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努力方向要写明确,对下一步工作或学习的设想、安排意见要提得切实可行。写总结不必非要遵循固定的格式,以上几个部分也不必一一都写到每篇总结里。有的可以合并,有的可以突出,有的还可以省略,这要根据总结的写作目的和要求来确定,灵活安排。写总结最要紧的是要提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只罗列几条成绩和缺点,那是不够的。一定要下工夫好好分析一下成绩是怎么得来的,缺点是怎么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经验和教训,这样把规律性的东西弄清楚了,就能自觉地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今后的工作或学习更上一层楼。这是写好总结的关键。写总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什么都写,势必什么都说不清楚,使人读了印象模糊。抓住了重点,还得具体地说明重点,不能笼笼统统。

例如,一位同学总结自己的复习时写道:‚‘学而时习之’,这是学习的经验之谈。经常复习,知识就不断巩固,进而网络化。每学习一个阶段,我就进行总结归纳,写小结心得,将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完善起来。比如:学习文言词语,从课文中找出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列举实例,总结规律,不仅记忆起来方便,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样写,读了感到清楚、具体。所以,除了概括性的说明外,最好还能配合一两个恰当的典型例子,做到点面结合。此外,举一些数字,有时也很必要,特别是百分比和前后左右对比的数

一、经济论文含义及特点 经济论文是研究经济现象,探讨经济规律,发展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工作实践的学术性文章。经济论文是用来表述研究课题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理论的,为经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性研究——新兴经济学科服务的。

经济论文的要求: 一是必须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正确表述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二是必须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相一致; 三是必须能够指导经济工作实践,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语言文字力求简洁明了(毛泽东:准确、鲜明、生动)。经济论文特点:要体现出社会价值和可行性意义。

(一)现实性;对现实有借鉴、指导意义

(二)学术性;有一定理论水平

(三)独创性;有创新点论点论据论证过程

(四)效益性有可行性意义,有社会价值

二、选题 经济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它是经济科研活动的起点,也是论文写作的起点。

(一)概念:选题就是指在对已获取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定科学研究和文章写作的方向与目标。选题有双层意思:一是科学研究的课题选择和确定,二是指文章的题目的选择和确定 课题是指科学研究的特定问题,是为了特定需要所进行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或者需要解决的重大事项,是研究者力求获得结果的具体研究项目。文题是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过程,通过具体材料提炼出观点和见解后,写成文章的标题。

(二)意义

1、选题可以规划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2、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价值和成败

3、选题还可以促进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提高

(三)原则 选题遵循的原则是:

1、需要性原则。指从社会需要和经济学科建设本身的需要出发,尤其注意选择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论题。

2、可能性原则。要求对预期完成论题的可能性,即主客观条件加以周密准确的估计。主观条件指研究者的学术知识、研究经验和能力素质。客观条件主要指实验手段、资金等是否具备。

3、创造性原则。创造性是科研的命脉,也是选题的根本原则。或理论上有创新,或方法上有创新,或应用上有突破。

4、科学性原则。选题必须有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要以客观经济规律为基础。经济论文有宏观微观之分,选题的侧重面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写作宏观经济论文,必须全面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有关的经济理论知识。写作微观经济论文,要了解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论题的选择不能离开企业经营管理的范畴,必须以懂得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为前提,对信息、定额管理、计量、计划等工作及必要的和合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全员劳动合同制等方面的情况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

(四)途径 选题的途径

1、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

2、从搜集、阅读资料中获得选题

3、从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中寻找选题

4、从好学深思之中得到选题 一般说来,写作经济论文的选题可根据下列线索进行:(1)经济理论中的空白区;(2)现实经济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3)经济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部分;(4)对基础经济理论、经济史的考证与发掘;(5)解决传统经济理论和新经济事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6)扩展原有理论及其应用范围;(7)在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

三、制定研究计划 选定课题之后,为使研究、写作有条不紊、富有成效地进行,就要制定研究计划。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明确研究方向,研究的范围、深度;其次,要确定研究的途径手段和方法,制定具体的工作步骤和安排。对于搜集整理资料、拟定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初稿、清缮完稿等都要排出时间表。

四、搜索、整理资料 资料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搜集、整理、研究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占有资料则是研究的基础,要尽可能地占有资料,材料越充分,分析判断的结果越可靠。

(一)收集拥有资料的意义

1、参考资料是科研和写作的基础

2、从参考资料中可以提炼有用的数据

3、从对参考资料的整理中可以产生新的观点

4、占有大量资料才可能多视角地看问题

5、参考资料与学术研究的继承性

(二)资料的分类

1、直接材料又称活材料,是指在科学研究中经过反复观察、调查、实验证明后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2、间接材料又称死材料,是指通过阅读书籍报刊、听看广播电视及通过微机等各种传播媒介所获取到并转录下来的他人实践和研究成果的材料。

3、发展材料又称新材料,是指在搜集到的直接和间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综合、研究后获得的材料。

经济应用写作教学大纲 篇7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西方经济学》作为旨在研究西方国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 一直以来都是面向财经类高校全校学生并为其各专业基本理论奠定学习基础的核心基础课程, 在各专业教学中位居重要地位。客观上, 该课程授课对象基本为新近入学的低年级学生, 其学科知识体系处于初步建立和有待完善的阶段;而且, 学生对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接触和认识还十分有限和模糊, 以上现实勾勒了教学对象的基本特点和实际条件。然而, 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具有十分鲜明的现实性和数理化的基本特征, 这一基本学科性质, 无疑进一步提升和加重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在此基础条件和现实情况下, 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也成为了任课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总结《西方经济学》相关教学理论研究和课程实践的基础之上, 依据经济理论与经济问题相结合、注重数理理论的分析和训练以及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应用能力这一逻辑主线, 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西方经济学》教学设计的探索思路和具体方法。

一、经济理论与经济问题相结合

目前, 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西方经济学》是教师讲、学生听, 课堂教授的主要内容围绕课本上的知识点展开, 即所谓的“黑板经济学”教学模式, 在此教学模式下, 往往只是向学生灌输了一些理论知识, 而严重与现实经济相脱离, 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我分析潜能的开发, 在经济学不仅需要具有大量数理论证而且还需要系统知识和一定经济实践经验的前提条件下, 最终形成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学得累, 教师教的苦”的双败局面。对此,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进应以具体经济问题与基础理论教学相结合为首要任务和突破口, 具体包括:①理论教学知识点与具体经济问题特别是热点经济问题相结合。教学中, 通过具体经济问题或案例引出学科知识点, 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 使得教学对象产生真实感, 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 再逐步展开教学知识点的讲授。这样, 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 并能强化知识点的记忆。②注重现实经济问题发展与理论验证的平行推进。在经济理论和与之匹配的经济问题提出后, 应采用现实经济问题实际发展与理论推演和论证相结合的平行式、互动化的讲解方式, 使得理论推演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相对枯燥、复杂的理论推导过程的记忆, 同时, 还能进一步激发其对基础经济理论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基础数理理论的分析和训练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 文字描述、图表直观表达和数学模型刻画是描述和解释经济学理论的三种典型表述方式。在经济学早期研究中主要以文字描述为主, 图表表达为辅, 数学模型方法则较为少见。而目前, 国内外主流经济学学者都已广泛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 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现已成为一种主流研究方法。然而, 由于目前学生中大多数人数学基础较为薄弱, 对教材中存在的大量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难以理解和掌握, 如果授课教师忽视了将基础数学知识与具体经济理论分析的结合, 随着基础理论教学的深入, 学生将会对基础理论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加之, 目前各个教学单位基本将《西方经济学》列为经管类基础专业课程, 授课群体规模一般都较大, 而且授课时间也非常有限, 这无疑进一步地增加了授课教师的教学难度和降低了授课质量。面对以上问题, 提出三点建议:①注重和强化数学基础理论的讲解, 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面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较差, 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理论含义的实现, 作为任课教师有必要将基础数学理论的含义讲深和讲透, 并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将基础数学理论与经济理论分析实现平稳、有效的嫁接。②强化课后练习和计算机实验教学。在完成学习和基本掌握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 必须强调学生能有足够的配套练习, 以发现理论学习的空白和难点, 并通过练习巩固和强化理论学习的成果, 为后续理论学习奠定不可或缺的前期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度和激发其对理论学习的兴趣。③严格保证理论学习和课后练习的时间安排。有必要提出的是, 西方经济学教学和习题指导时间安排一定要充分, 否则, 教师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将相关数理推导过程彻底诠释, 学生也不能通过足够的课后训练掌握课堂知识, 就更谈不上实现各章节知识点的融汇贯通了。

三、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应用能力

凯恩斯指出: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 而是一种方法, 一种心灵的器官, 一种思维的技巧, 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萨缪尔森也强调:在人的一生 (从摇篮到坟墓) 中, 你永远都无法回避无情的经济学真理。经济学真正的精髓不在于结论, 而在于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过程。为此,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应旗帜鲜明地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应用能力, 并应遵循以下几项要点。

1. 突出应用性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当中, 任课教师不仅要理清学生应该达到的理论知识目标及其检测方式, 而且还应该要清晰确立和量化分析经济问题的应用能力指标;以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2. 注重和引入案例教学。

在充分准备经济学素材的同时, 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是成功实践案例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 通过对能反映经济学原理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并适应时代要求的案例层层分析和推演, 不仅能将基础理论知识巩固与提高;同时, 亦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注重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 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经济问题调研、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或辩论及研究报告撰写等教学环节, 使学生真正具备综合性的实际经济研究和应用能力。

4. 对于任课教师自身而言, 在具备全面、准确地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力的同时, 还应不断提升组织、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综合教学能力。

这无疑将对任课教师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动力, 迫使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兼具的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学科, 这一学科性质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实际困难, 本文认为, 应将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注重基础数理理论的分析和训练以及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三项教学重点作为改善传统教学工作的突破口和努力方向, 从而顺利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具有较高整体素质和较强社会竞争能力的优秀学生, 使之成为经济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郑云.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2]姚寿福, 刘泽仁, 袁春梅.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学研究, 2010, (2) .

经济应用写作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应用文 写作 案例 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139-01

《经济应用文写作》这门课是系国际、国内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写作技能课程,是高等学校会计类专业公共基础课之一。这门课主要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注重培养学生财经类应用文体的独立写作技能和灵活应用能力。该课程除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外,又属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范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公文和专业文书的写作能力,便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而且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总结出一种“案例+实训”的课堂教学模式。

1 目标探究

“案例+实训”简言之就是典型案例讲解和写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当他们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他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写作情境,例如拟写各类公文、事务文书和经济专业文书时,能够准确分析出各种文体的特点、作用及写作要点,轻松撰写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应用文书。

2 操作程序

首先,案例讲析。

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一般从一些范例分析入手感知原理与规律,并逐步提炼进行归纳总结,再进行迁移整合。范例教学的基本过程是:阐明“个”案→范例性阐明“类”案→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规律原理运用训练。

比如,在讲到工作计划这类事务文书的时候,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两篇不同类型的工作计划,分别是《经贸学院文秘专业实习计划》和《个人新学期工作计划》,然后提出问题“这两篇工作计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最后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回答我的问题。前一篇的写作主体是单位,后一篇的写作主体是个人,这两篇的共同点是都具有计划的三要素——目标、措施和步骤,他们的不同点是在三要素的内容安排上,前者比较原则和概况,而后者更详细和具体。案例分析就是通过案例展示,问题引入学生思考回答以及教师结题分析这三个环节来完成,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的写作规律。

其次,实践写作。

结合案例讲析的成果,在学生已经掌握文体特点和写作要点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针对性比较强的写作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写作实践,把所掌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熟练掌握写作技巧,这就是“熟能生巧”。

第一,创设有针对性的写作情境。

写作从某种宏观的视野来看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它无法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经济应用文的写作更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经济应用文就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者针对工作中某个问题而制发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那么创设有针对性的写作情境对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学习写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就可以创设一种现实感很强的写作情境,提出一个新项目,围绕技术、经济、生产和供销直到社会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社会效果程度,以此作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创设这种具体的写作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增强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应变能力。

第二,完全式写作和不完全式写作。

所谓完全式写作是指在课堂上或者课后给学生布置一篇完整的写作练习,从格式到内容都完全符合一篇经济应用文的要求;所谓不完全式写作是指在课堂上或者课后给学生布置格式化的写作练习,仅仅把文章的写作提纲和格式要求呈现出来即可。前一种写作方式可以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缺点是占用的时间比较多以及循环反馈的周期比较长不利于经常性使用;后一种写作方式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占用时间很少且使用频率高,缺点是不利于学生完整系统的掌握具体的写作文体。这两种写作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交叉使用。

第三,普遍批改和个别辅导。

作为学院各个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班级的编排上,一般采用大班或合班教学,每个教学班的人数在70~100人之间,这样就加大了教师逐个批改学生作业的工作量,那么普遍批改学生作业难免粗糙敷衍走马观花,所以这种批改方式也不可能每次课后都使用,只是在讲授到教学重点和难点时使用。另外一种个别辅导的方式比较灵活,每次作业可以重点选择30%左右的学生进行比较细致深入的单独批改,包括从内容上的字词句段到格式上的开头结尾,得失优劣一一圈点批改,最后写一段总结式的评论,这样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有针对性帮助。

3 实现条件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经典例文和学生的优秀作业,给学生直观的认识,随时选取个别段落和重点章节给学生讲解点评。这种方式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即时性的快捷平台,师生在四五十分钟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实现多个章节的回顾性练习和多篇例文的针对性点评,大大缩短了平时理论教学与写作实践之间的周期,同时也极大拓展了课程本身的广度和深度。

4 教学评价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各种生动案例的讲解和评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规律;通过创设情境的实践写作,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对工作中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不但在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强而且教学效果明显,同时也为相关专业的写作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富有创新性和建设性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韦燕宁.新编经济应用文写作[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近期健康扶贫自查报告下一篇:发绿豆芽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