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经济理论应用研究

2024-09-08

地矿经济理论应用研究(共9篇)

地矿经济理论应用研究 篇1

长久以来, 经济学界一直把经济研究分为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因而将经济学分成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大学科。理论经济学以“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 揭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 理论经济学又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学科。应用经济学则是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 对国民经济和经济生产中的各个领域、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 观察、分析其经济规律, 揭示其经济、社会效益的内容。应用经济学主要包括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等。

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 业内人士普遍赞同“理论经济学是基础, 应用经济学是具体运用与实践”的论断。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阶段在我国这一问题又被重新提出来进行探讨。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又亟需进一步考量, 深入研究, 用来适应我国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指导解决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相关问题。

1 重应用、轻理论的现状

当前, 在我国的经济学术界, 重视应用经济学、忽视理论研究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现状在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都有体现。

1.1 出版界的片面倾向

当前, 在各类经济刊物和经济学论著的收编、刊印、发行工作过程中, 在目前来看, 应用经济学的成果比之于理论经济学更加受欢迎。其论文和刊物更易于发表和发行。但是相比较而言, 很多出版社对理论经济学研究成果并不是太“感冒”。一般来说, 其对投稿作者的态度也十分冷淡。甚至很多的出版社更是颁布了许多硬性的条例和规则, 一般要求理论性学术专著的作者在出版时提交相应的资助金。并且在很多时候, 资助金额的额度非常之高。这就导致理论经济学研究者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学术成果难以发表和公诸于世。即便发表出来也是困难重重, 销路不畅。这些高水平学术著作的流失, 对于经济学整体发展来讲极为不利。与理论研究的尴尬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则大受欢迎。很多表面上“求真务实”、“贴近实践”的“学术成果”, 其实是短时间内粗制滥造得来的, 毫无研究学习价值可言。但却受到了出版社、经济刊物编辑社的欢迎, 得以鱼目混珠、迅速发表, 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

当前的理论经济学研究普遍缺少专门的经费来源或资助, 理论型学者除非有了重大研究成果, 否则, 一些比较小的研究成就发表的性价比就不高。有的发表后得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不及赞助费来的多。所以, 很多毕生从事理论经济研究的老专家、老学者成就不高, 研究成果也很少为人知晓。相比较之下, 从事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的年轻学者, 由于学科的影响, 往往硕果累累, 平步青云。这在当前的经济学术界中屡见不鲜。如此鲜明的反差, 让人们在感叹年轻一代思维活跃, 大胆创新的同时, 也不禁思考, 理论经济学难道真的没有成果可以发扬吗?答案必然是有, 只是当前的社会倾向性导致了这种畸形发展方式的产生。

1.2 理论学术研究不受重视

在当前经济研究学术界, 应用经济学倍受重视。这与当前社会飞速发展, 经济进步而精神文化相对不健全有关。众多学者急功近利, 追求经济效益和名誉, 热衷于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尤其是在各种经济实务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上, 往往人才济济。很多学者挤破头皮也要加入到应用经济学研究的队伍中。这一风气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学界日益严重, 甚至已经影响了一大批有志于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年轻人的专业选择。相反, 相关的理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冷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年轻学者渐渐向应用经济学或经济实务问题方向上集中, 导致了理论经济学基础研究人才短缺。更有甚者, 原来从事理论经济学的研究, 已经对研究方向轻车熟路的学者、专家纷纷改行。进入到应用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尽管他们并不擅长这一方面的研究, 但仍然硬着头皮赶上来, 以期获得学术成就和认同。这样一来, 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更加停滞不前。从长远上也影响了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水平。

1.3 教育界重视应用经济学教育

在目前的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育工作中, 应用经济学普遍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 而理论经济学无人问津。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从报考专业人数和志愿填报上看, 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二者差异悬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财经院校迎来招生火热季。金融、会计、证券期货、对外贸易等专业行情火爆, 分数线年年创新高。这些专业实际上都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注重实务性。其就业前景、薪酬水平也高于理论经济学研究。相比之下, 金融分析、经济学基础等相对偏向于理论经济学的专业则无人问津。这在研究生招生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很多报考研究生的同学, 宁愿选择应用研究中的一个差专业、水平一般的导师, 也不愿意选择理论经济学中的好专业或者“大老板”。

另一方面,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两门学科中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多数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持厌烦的情绪, 相比对应用经济学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反而有着更强的兴趣。所以, 对理论经济学课程, 大多学生通常只是消极地应付考勤或者考试。很少有同学去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究其根本。在学生兴趣的导向下, 很多院校为谋求学生的满意, 调整了课程的设置。将理论经济学课程时间减少, 补充应用经济学课程的时间。企图以此满足学生的要求,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显然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没有了理论经济学知识的辅佐, 学生们难以在应用经济学上深入研究探讨, 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片面倾向的原因

对于应用经济学一边倒的倾向性必然造成经济学的畸形发展。不仅严重阻碍理论经济学的正常发展, 也会导致应用经济学的长远发展受到限制。其重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2.1 市场经济的冲击

客观上讲, 市场对人们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当前, 理论基础研究收益少, 见效慢, 而应用经济学却恰恰相反。无论是研究人员、学校, 还是学生, 都意识到应用经济学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巨大潜力。因而对应用经济学的偏好体现在从学校到个人的各个层面上。甚至学校的研究基金的分配上也向应用经济学研究倾斜。在出版社和经济刊物编辑社方面, 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和市场效应, 忽视其在经济学学术研究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种种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资源向应用经济学方向倾斜, 必然导致理论经济学发展缓慢、缺乏动力。这也是应用经济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2.2 观念、认识落后

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 当前的学者、专家、管理者、企业家普遍缺乏全面认识。这是当前两大学科之间不平衡问题的主观原因。这一点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决定作用。片面的认识直接导致人们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应用经济学而轻视理论经济学。这一点与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有着很大关系。因此, 全面认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关系, 革新理念上的不足, 是克服当前经济学发展片面倾向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内容, 在目前的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辅相成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出, 理论来源于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但是很多人认为, 理论经济学只有学术价值。应用经济学才具有实际价值, 才是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重要武器。有应用经济学为指导, 不需要理论经济学也能够很好地实现企业管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但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明确表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具有其必然规律, 有其内在的客观意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都能够找到基础理论上的依据。只有对这一理论有了充分认识, 才能够从根本上发现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出现。所以, 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能够为应用经济学提供前进的动力, 为经济现象和变化找寻理论价值和依据。

举个例子来说, “管理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门类的新兴学科,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典型的一门应用经济学, 它是微观经济学在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理论指导。而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 其产生和发展已经有了近三百年的历史。这段历史为管理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指导。

综上所述, 应用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完善, 必须以理论经济学为指导。经济实务的产生和发展更是与理论经济学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所以, 当前我国在经济学研究中现存的重实务、轻理论的片面化思想, 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本末倒置的落后观念, 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另一方面, 从社会的根源上来讲, 这也体现出了急功近利思想在经济学学术研究、发展中的蔓延甚至是泛滥。

4 解决经济学畸形发展问题的策略

4.1 改变学术界观念和现状

当前学术界对应用经济学研究倾向性严重。要想基础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平衡发展, 必须要从观念上改变、扭转当前重应用、轻理论的研究形势。通过研究基金、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 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注入更多的动力, 为理论研究者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促使学术工作者更多地投入到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上来。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术研究上的片面思想, 为两大学科平衡发展提供保证。

4.2 革新经济学教育观念

从学校到教师, 再到学生, 都必须在观念上明确地认识到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深刻体会应用经济学根植于理论、理论经济学体现于应用经济学运用的本质特征。坚定学习基础经济学理论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基础经济学, 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积极主动地钻研以提高理论水平, 彻底改变其消极对待、应付考试的态度。

4.3 创新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采用传统的满堂灌输的教学手段, 理论经济学的课堂难免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理论教学不能指望通过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经济教学过程中, 应当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讨论, 达到启发思路、拓宽视野的作用。同时, 应当鼓励学生写作, 不管是学习心得、感悟, 还是评论甚至文章, 都应当鼓励学生多创作。教师应当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起到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平衡理论经济学学习和应用经济学学习之间的精力和时间,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新的学习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经济学的学习, 又能够为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锻炼的机会。

4.4 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并不是要将基础理论教育与应用经济学实践教育分割开来。所谓的基础理论决不是完全脱离实际的纯理论, 而是与经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密不可分的理论。做到所学有所用, 不能学而无用。那样的培养方式也是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必须能够服务于经济实践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 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经济学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结合实际学习理论, 联系理论进行实践, 才能对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实践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正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

5 结语

理论经济学是各种应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应用经济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没有扎实的理论经济学的基础, 对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了基础经济学的指导和基础, 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无法实现。在当前重应用、轻理论的形势下, 必须大力加强对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力度, 保持经济学平衡发展,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继祥.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辨析[J].江汉论坛, 2000 (05) .

[2]余斌.“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8) .

[3]程恩富, 王朝科.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J].教学与研究, 2010 (02) .

[4]刘汉林.从经济学的分类看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

[5]于立.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问题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J].改革, 2011 (04) .

[6]王玉.断裂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10.

地矿经济理论应用研究 篇2

[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开展形式,循环经济现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和承受。我国现在也根据资本缺少和环境恶化的现状,对推进循环经济达成了一致。将联系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介绍广西制糖工业中循环经济的详细运用。

[关键字]循环经济;开展形式;方针主张

一、循环经济的寓意及特征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则以低耗费、低排放、高功率为基本特征,在人、天然资本和科学技能的大体系内,经过清洗出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法,安排变成一个“资本一商品一再生资本”的物质在出产日子中重复循环活动的进程,旨在最终完成环境、资本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开展的经济运行形式。循环经济形式的五个特征观念:一是新的体系观。循环经济观请求人在思考出产和花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体系以外,而是将自个作为这个大体系的一部分来研讨契合客观规则的经济准则。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请求运用生态学规则,不只要思考工程承载才能还要思考生态承载才能,在生态体系中只要在资本承载才能以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体系平衡地开展。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以天然为根底,充分运用人类现有的科技,思考到了人与天然的和谐开展,用科学开展观辅导社会出产和日子新观念,新风气。四是新的出产观。在出产进程中请求遵从“3R”准则:资本运用的减量化(Reduce)准则、商品的再运用(Reuse)准则、抛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准则。五是新的花费观。循环经济观发起物质适度花费、层次花费,在花费的一起要思考到抛弃物的资本化,树立循环出产和花费的观念。

二、循环经济的两种开展形式

(1)公司界部的循环经济。经过安排公司界各技能依照清洗出产的请求,削减出产进程中物料和动力的运用量,尽量削减抛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运用可再生资本,进步商品耐用性等。

(2)区域层面上的循环经济一工业园区形式。依照生态工业链的开展请求,树立工业生态园区。将一系列互相有关的生态工业链组合在一起,经过公司和工业问的废物交流、循环运用和清洗出产,削减或根绝抛弃物的排放。

三、广西制糖工业的循环经济

(1)广西制糖工业的循环不经济。广西全区有糖厂95家,是全国出产规划最大,制糖最多的省区,制糖量占全国的55%以上。境内公司长期普遍存在“小、散、乱”的.现象,全区就有大大小小的制糖公司100多家,普遍存在着规划小、技能落后、资本耗费高、污染排放量大的特色,而且制糖公司会集在秋冬枯水时节出产,对江河水环境构成无穷的环境压力。

(2)循环经济整体施行思维。从可持续开展战略的高度动身,广西制糖业以经济合理的清洗出产技能和生态工业技能为支持,大大进步了工业资本的运用率。全部职业构成了资本获取质料一制作商品一变成另一种工业的质料的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中减量化、再运用、再循环的清洗出产准则。达到了制糖业工业界的最好装备、物质循环活动、抛弃物的有用运用,环境污染削减到了最低水平。

(3)详细的制糖工业的生态链:

一是甘蔗制糖,制糖进程中发生的非糖蜜可作为质料出产酒精,酒精出产进程中发生的酒精废液用于出产复合肥。

二是甘蔗一制糖,制糖进程中发生的蔗渣用于制浆造纸,制作纤维板,湿法造硬纸板,干法制碎粒板、绝缘板、中密度纤维板。

三是甘蔗一制糖一废糖蜜制酒精、味精、低聚糖、酵母、柠檬酸、核苦酸、核酸等。

四是甘蔗一制糖一滤泥一出产有机肥。五是甘蔗一蔗梢一制作高档饮料。

链条中的各环节详细分工如下:

甘蔗经过制糖体系出产出各种糖商品;酒精体系经过开发动力酒精、酵母精技能,运用甘蔗制糖副商品废糖蜜出产出动力酒精和酵母精等商品;造纸体系运用甘蔗制糖的副商品蔗渣出产出高质量的日子用纸及文明用纸等商品;而且甘蔗制糖的副商品蔗糖代替部分燃煤,能够完成热电联产,供给出产所必需的电力和蒸汽,保障全部出产体系的动力供给。

四、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几点主张

(1)循环经济建设要充分发挥公司的主体作用。公司是社会出产的主体,在其平时出产进程中,参与资本分配和运用。公司之间的竞赛并不完全是资本的竞赛,本来作为单个公司并不可能对一切资本施行占有,从这一点来讲,工业链的构成,是和谐公司资本尤其是抛弃资本运用的最有用率的路径。

(2)循环经济建设要加大科技的研讨力度。循环经济建设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促进作用。要重点安排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含义的资本节约和代替技能、能量梯级运用技能、延伸工业链和有关工业连接技能、“零排放”技能、有毒有害原材料代替技能、收回处理技能、绿色再制作等技能,尽力打破制约循环经济开展的技能瓶颈。

参考文献

[1]许江萍.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实践[J].我国科技出资,

地矿经济理论应用研究 篇3

循环经济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最早是一种生态经济理论。然而在早期阶段,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人们在当时只是关心对污染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直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世界潮流,循环经济才逐渐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而后部分发达国家开始积极采取这种发展模式,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重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能,减少未处理排放并提高资源利用率,把以资源净消耗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生态型资源循环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首先,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同时进行资源回收,形成一个资源循环与物质循环共同进行的经济发展系统。其次,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理论开优化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密不可分,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再次,发展循环经济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2 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必要性研究

(1)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环评的关系研究。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基础发展战略,而我国长久以来也在不断地探索环境与发展有效的互动体系,探索一条健、和谐的与平衡发展道路。区域规划环评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一是要保证各区域的规划活动不超过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破坏;二是用来判断区域规划是否符合我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区域规划环评与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抽象目标来说,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一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因此,在进行区域规划环评时融入循环经济理论,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相对直接的方式。

(2)现行规划环评导则问题探讨。在我国现行的指导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性文件中,循环经济思想已经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有了一定的体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循环经济思想仅仅在规划环评的个别环节有所体现,并未贯穿全部过程。只是在某些环节体现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等,并没有强调整体循环过程。其次,我国现行规划环评的过程中,循环经济仅仅在微观的个体清洁生产层面得到了部分实现,并没有考虑区域的整体发展。只是简单的强调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改进。再次,我国现行规划环评的过程中,循环经济思想的运用方法还没有明确,还没有形成相对较为规范的、可行性较高的综合评估技术体系。

3 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3.1 应用方法

(1)设置评价专题。在现行的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包含的主题一般都是关于:环境现状、规划方案、污染源、环境容量、环保措施、公众参与、以及大气、水废物等相关的主题评价项目。循环经济理念只是在这些主题的进行过程中有所体现,并没有专门的循环经济环评主题。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区域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主题,从围观的个体循环分析开始,逐步扩大到区域循环测评,最终实现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

(2)建立评价标准。在设置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主题之后,还要确立一定的同意评价标准。循环经济环评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要循序渐进,适应区域的发展特征与速度。然而我国给去之间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有些区域之间甚至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因此,在循环经济环评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阶段性的评价标准,这样就免去建立区域性标准,各区域可以根据其发展水平采取阶段性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样从总体来看,循环经济环评都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

(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循环经济环评的主题和评价标准都得到确立后,还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指标评价体系,作为循环经济环评的重要工具,使得基于循环经济的环评过程能够得以实现,通过各类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综合评价,相对客观的进行环评过程。

3.2 应用方向

从理论上来说,循环经济环评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限于手段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根据历史的发展经验,循环经济环评目前可以应用的方向主要有:(1)在产业区域生态链的构建过程中,对企业上下游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实现产业链与生态链统一发展;(2)使用物质代谢的分析方法来评价环境积累影响最小化的问题;(3)区域规划方案制定;(4)区域污染排放综合规划。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焦点。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以预防污染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循环经济模式得到人们的重视,也在不断进行演变和发展。区域规划环评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将循环经济概念引入到区域规划环评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改善方式。本文对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规划环评,规划环评

参考文献

[1]段刚.初论环境影响评价新理念.云南环境科学,2000,19(04):50-54.

[2]季昆森.循环经济与生态型城镇建设.乡镇经济,2003(11):5-8.

[3]季昆森.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2).

[4]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史兴鱼.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山西能源与节能,2003(02):36-37.

[6]杨多贵,陈韵锋.循环经济大趋势.科学决策,2004(10):46-49.

[7]季昆森.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决策咨询,2004(07):42-43.

[8]林逢春,陆雍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评估研究.环境科学研究,12(02):8-11.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篇4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后,引起学术界和决策层在理论研究及实践领域的关注。自2002年以来,循环经济研究文献如雨后春笋,迅猛增长。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收录循环经济论文达500余篇。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已由理念传播、概念诠释阶段发展到理论体系建构阶段,并取得多方面的成果。本文对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学术界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范式、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等角度对循环经济作了多种界定。

1.狭义的循环经济涵义。诸大建指出,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运动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毛如柏认为,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的开放(或单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解振华认为,循环经济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上的以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调整。马凯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段宁认为,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任勇认为,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的、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广义的循环经济涵义。范跃进、吴宗杰、李建民认为,循环经济涵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这三个系统之间达到理想的组合状态。马世骏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吴绍忠认为,循环经济就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中,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冯之浚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这种全新的范式与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有本质区别:从强调人力生产率提高转向重视自然资本,强调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财富翻一番,资源使用少一半”,即所谓“四倍跃进”。吴季松认为,循环经济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靠资源消耗增加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张录强、张连国把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复合构成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杂的系统进行研究,指出这个系统不是纯粹自发地演化出来的,而是在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经济循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自组织规律后,人为建构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规律和物质、能量、信息循环规律的综合的知识体系。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

大多数学者支持循环经济的“3R”基本原则:减量化,即减少进入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流量;再利用,即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即把废弃物再加工后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徐匡迪提出“4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季昆森认为,“4R”就是“3R”+再思考。崔和瑞认为,“4R”原则是“3R”+再回收。任勇认为,在“3R”原则中,还需要增加“无害化”原则。李赶顺提出“6R”之说:“3R”+可再生+可替代+可恢复重建。丁同玉提出新“3R”原则:算账、调整、重构。笔者认为,循环经济原则的实施须以民众形成自觉意识并广泛参与作为社会基础。循环经济发展应以在全社会首先普及循环经济意识为前提。须知,社会经济活动主体是人,人决定经济行为。因此,循环经济实施原则是:民众认知+“3R”的“4R”原则:民众认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而且,第一个“R”处于统领地位。

三、循环经济的本质

1.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曲格平认为,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段东平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即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保持经济总量的持续发展。毛如柏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其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

2.曲格平、刘平宁、李赶顺、刘学敏、左铁镛等学者认为,循环经济是运用(遵循)生态规律的经济,主张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3.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区别。解振华认为,循环经济不必要求经济活动按生态经济规律进行,而是要运用经济规律来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学者主张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希望人类活动能按照生态学要求进行,在完全不改变自然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但这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人类经济活动遵从的是经济规律,而不是生态规律。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每个经济人都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在生态环境可以作为免费的生产条件使用时,生产者总是倾向于违背生态学规律而使用它们创造更多的利润,生态伦理和道德显得十分无力。李凤岐从结构、功能、行为、特性、规律、目的等六个方面对生态经济系统和循环经济系统作了详实的分析,以阐述二者的异同: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及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应用,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四、循环经济的价值

1.经济价值。诸大建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经济强国的需要。张凯认为,发展循环经济能部分地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促进经济运行的规范有效。齐建国认为,循环经济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最高形式。

2.环境价值。一些学者认为,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他们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论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实际上揭示了循环经济巨大的环境价值。

3.社会价值。吴季松认为,循环经济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力的直接保障,也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间接保障。诸大建认为,循环经济是对工业化运动以来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分裂的发展模式到三维整合的发展模式的变革,它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就业统一起来,要求从三维分裂的发展走向三维整合的发展。潘岳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为不发达地区及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与发展空间,有助于生态环境公平,进而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五、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徐大伟认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是兼具微观、宏观和宇观思想的、以“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矛盾及其运动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冯之浚认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从整体论、系统论、组织理论和协同理论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朱铁臻认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被多数学者视为循环经济的基础。陶火生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和建构原则是以一系列的生态原理和规则为依据的,是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辩证结合。金涌提出循环经济有五大自然科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普力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近代信息学的发展、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理论。

六、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有些学者依据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的原理来研究循环经济战略,其基本理念是政府在循环经济的启动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术界从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战略对策等方面全方位研究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马凯提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对策;齐建国、杨青平、谢旭人等学者分别论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重点;诸大建比较了中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在战略定位、理论基础、体制安排、科技支撑等方面的不同,提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c模式;“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阶段。这些研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考虑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特殊背景,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定位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七、循环经济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有基于生态效率的工业生态学方法(孙启宏,段宁,2005;冯久田,2006);有包括结构功能原理、自组织原理和系统控制论的系统科学方法(李长安,2005;吴季松,2005;张录强,2007)。系统科学的学者主要运用能值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资源科学和环境科学学者主要运用价值分析和物质流分析方法;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者主要运用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在研究范式上,学术界分别运用系统分析(杜世勋,曹利军,2005;张连国,2007)、能值分析(蓝盛芳,2004)、物质流分析(陈效逑,2001)及价值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流和经济流。

地矿经济理论应用研究 篇5

“三光荣”精神是在1983年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它既是地质系统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结晶, 又为后来地质地勘系统的思想工作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三光荣”精神是地质人用智慧和汗水凝结而成的一种精神, 是经过实践证明促进地勘事业发展的优良传统。新形势下, 领导干部应当继承老一代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 结合实际, 立足本职, 为“三光荣”精神起到真正的传承作用。

2 以作风正党风, 树“三光荣”精神之楷模

在时代特征的影响下, 地勘行业不再是年轻一代义无反顾的选择和从业者执着如一的坚守。三光荣”这个曾被社会推崇和赞誉的择业理念正逐渐被淡化或遗忘。在此形式下, 领导干部的楷模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把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上来, 把心思用到解决人民的困难上来, 把精力投入到维护群众利益上来, 忠诚党的事业, 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地质工作中, 以优良的党风, 为群众树立起“三光荣”精神的楷模。

3 与时俱进, 大力弘扬新时期“三光荣”精神

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地勘人在艰苦条件下顽强拼搏的献身精神, 同时不能碌碌无为, 要勤于学习, 立志成才。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国家找大矿、找富矿。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国找矿, 还要建设和谐的地质家园。当前我队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我们既要牢牢地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更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要脚踏实地, 不怕困难,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为创建和谐地质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还要做到以人为本, 满足地质事业发展主体的需求, 要求地质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地质勘查队伍的全面发展。加强地勘文化建设, 就要坚持以人为本, 做到发展为了人, 发展依靠人, 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全面发展, 包括生活的改善、能力的提高、社会责任的履行、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

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增强地质勘查队伍的主体责任感和整体凝聚力。地质事业已进入了以地质找矿为重点的全面发展阶段。用辩证的观点分析, 地质事业社会职能的履行与地质勘查队伍的自我发展是统一的, 都体现了地质事业全面发展阶段的内涵、特点。地勘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统一认识, 认清形势, 转变观念, 使个人追求、单位发展更好地融入行业发展, 使“小我”更好地融入“大我”, 使“大我”真正成为“小我”的根本利益所在、事业所在和精神家园。

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 建设精神家园。2012年以来, 我们先后规范、有序地接待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在内的26家媒体采访团, 中华环保世纪行14家媒体采记团关于舞阳地区深部铁矿整装勘查的深入采访。相关媒体、网站先后300余次报道我队的地质找矿成果等先进事迹, 河南电视台《厚土中原》摄制组也到我队舞阳铁矿区, 进行六集纪录片《厚土中原》舞钢片区的拍摄, 我队还被确定为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基层联系点, 进一步提升了河南有色四队、河南有色地矿局的美誉度。同时, 我们还在单位内部组织开展机关人员下一线、地质行业知识竞赛等多项活动, 切实增强了职工们的行业归属感。

4 完善营造大环境, 构建“三光荣”精神之基

4.1 以广泛宣传为载体, 营造“三光荣”精神之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对职工的队史教育, 以此弘扬艰苦创业精神。我们用两年时间, 组织全队各部门齐心协力做队志编纂工作, 把近四十年的辉煌历史记载下来。大家积极翻阅近半个世纪的档案, 看到了不同时期地质工作者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取得的各项不凡业绩, 深受感触;二是要把“三光荣”精神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党员教育、职工培训的重要教材, 把党性教育与“三光荣”精神教育有机结合。对此, 我队建立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 3个在职职工支部坚持每半个月集中学习一次的制度, 使职工充分得到先进教育;三是要注重单位文化建设, 把“三光荣”精神与单位实际结合起来, 提炼各部门各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四是要发挥单位简报、局域网络和宣传栏等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 形成长期宣传的舆论声势;五是要加强主题性教育。以庆祝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 突出主题, 把“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其中, 在吸引地矿职工广泛参与中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4.2 以学习典型为载体, 打造“三光荣”精神之楷模形象

在地矿事业发展的历程中, 涌现了一大批“三光荣”精神的先进典型, 他们是弘扬“三光荣”精神的优秀代表, 对广大地质工作者起着极大的激励和感召作用。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让他们的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地质楷模刘振江的先进事迹报告会, 一个个令人震撼的事迹使大家潸然泪下, 使大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人格感召。在地矿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更需要发现、挖掘和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特点、让广大地质工作者学习榜样、见贤思齐, 从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要坚持在地矿行业开展“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 让更多优秀人物和先进集体脱颖而出, 推动队伍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道德风尚。

4.3 以建立机制为载体, 强化“三光荣”精神之支撑动力

一要建立激励机制, 使符合“三光荣”精神的行为得到奖励。多找矿、找好矿是地矿行业的重要职责, 在绩效考核中向野外勘探人员倾斜, 适当增加野外勘探一线职工的奖金福利待遇, 加大考核提拔力度, 进一步激发一线职工找矿立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大力营造鼓励探索、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和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浓厚氛围, 进一步激发创造创新活力。三要建立创评激励机制。要把“三光荣”精神纳入党建、精神文明创建等先进单位创建评比活动中, 激励各单位、各党支部争先创优、争创佳绩, 形成共同追求“三光荣”精神的强大合力。同时, 改善地质工作条件, 收入分配向地质一线人员倾斜, 用待遇留人, 增强广大基层地质工作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LIMS在地矿实验室中的应用 篇6

在信息化程度快速发展的今天,即使是在地矿部门,如果实验室的主体工作模式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必将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淘汰。近几年来,随着对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认识的深入了解,不少地矿行业的实验室开始相继引进、合作或自主开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通过现代化管理模式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结合,实现实验室高效、安全、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

1 LIMS在地矿实验室的发展

1.1 LIMS系统的发展情况

LIMS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许多发达国家的相关实验室获得成功应用。目前,已推广至国内的地矿、石化、环保、药监、供水、医疗、电力、食品等众多行业。

1982年,Raymond E.Dessy发表关于局域网络的文章,提出与实验室管理系统相关的技术问题[1]。并在1983年真正提出LIMS的概念并命名,对其原理、用途、功能进行阐述,介绍8家公司在实验室LIMS上的研究成果[2]。

按照主要应用功能来分,LIMS大致经历3个发展时期:萌芽型产品时期、专业型产品时期和普及型产品时期。

最早期的LIMS开发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面向特定实验室,局限性大,功能少,升级维护较困难。直到1982年,这些LIMS的雏形才逐渐被第一代商品化LIMS取代。商品化LIMS的问世,大大提高实验室生产效率,为实验室管理带来极大方便。早期的系统多建立在小型机和分级、独立的数据结构上,产品价格贵,界面不够友好,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不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PC机和局域网络技术发展起来,LIMS经历第二代关系型数据库和基于客户服务器(C/S)分布式结构的第三代,逐步发展为成熟的商业化产品。LIMS增加系统管理、工作计划安排、数理统计分析、同性软件、状态跟踪、审计、仪器管理等功能,并能与ERP、MRP集成。甚至已经研发出专用仪器接口,使LIMS向企业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靠拢。

从90年代末期到进入21世纪以来,LIMS进入网络化产品时代,出现基于Web和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新模式。C/S结构的管理模式一度成为主流,普遍采用SQL数据库,大大提供数据处理能力。随着C/S结构向B/S结构的三层机构发展,完全基于B/S结构以及C/S和B/S混合结构的商业化产品成为发展热点。而LIMS也从主要针对数据管理的功能向全方位管理为中心的新一代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发展。LIMS既是管理系统,也是工具系统和运行系统[3~6]。

1.2 LIMS在地矿实验室的发展

我国对LIMS的研究工作和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商品化LIMS相对国外滞后。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国内地矿实验室还未开始涉足LIMS领域。仅少数实验室自主开发基于DOS系统的单机数据处理软件。

直到80年代中期,原地矿部首次从澳大利亚科雷公司引进CCLAS-LIMS,LIMS系统这才开始在地矿实验室中应用。目前,早期引进LIMS的软硬件已属于淘汰落后产品且价格昂贵,再加上管理模式和文化内涵差异,容易水土不服。而大部分地矿实验室仍沿用单机数据处理软件。八九十年代LIMS在国内地矿实验室实验室并未得到广泛普及。

原地矿部在于80年代中期历时5年成功自主研发国内首个基于UNIX的LIMS系统。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90年代初开发出DOS环境下FoxBase版本的LIMS系统雏形。罗代洪在1997年探讨在FoxBase+系统中管理标准物质原始测定数据信息的管理系统[7]。2002年以前,除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建成网络设施外,其他地矿系统实验室仍在单机运行状态。

现在DOS操作系统下开发的LIMS系统早已不能适应目前Windows操作系统的要求,对原始数据长期安全地保存也存在隐患。dBase、FoxBase这些单机数据库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地矿实验室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后,各实验室开始着手LIMS系统的建设工作,根据自身特点纷纷引进、合作或自主开发LIMS。我国地矿实验室在LIMS系统开发应用上已经逐步跟上国际同行的步伐。LIMS系统普遍能在Windows系统操作平台上运行,体系结构经历从C/S构架向B/S构架的三层结构和C/S、B/S混合构架发展的演变。特别是一些实验室自主开发的LIMS系统具有积木型软件框架,便于定制需要,适合行业内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IMS推广。

在“十五”期间,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和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在LIMS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其中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下,开展在全国地质实验室的LIMS推广工作。

国家地质实验中心专门针对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设计出一套科学系统的标准物质研制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推动标准物质原始定制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对标准物质修订工作的效率,让标准物质定值数据更加趋于科学、准确[8]。国家地质实验中心还在2003年5月研发的LIMS系统基础上,设计出全新的体系结构和数据库模块方案,自主开发出模块化开放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其合理的底层数据库设计为数据挖掘提供便利[9]。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自2002年起开始自主研发LIMS,历经2年多时间开发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GeoLIMS。该软件涵盖地矿实验室的主要测试和管理工作,并成功推广到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青岛海洋地质调查中心和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10]。

新疆矿产试验研究所中心实验室于2005年与某公司合作研发LIMS系统,于2006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同一实验室不同应用方向在一个核心软件内组态定制2种实验室的不同业务流程[11]。

国土资源部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实验室与南京某公司历经3年合作开发,建立以总工程师办公室为中心,涵盖岩矿鉴定、室内环境、岩土建材、化学光谱四大专业研究室,集行政管理、数据信息管理为一体的LIMS系统,较好地满足实验室工作需要[12]。

广西地质矿产测试研究中心自筹资金从某公司引进LIMS系统管理软件,来帮助实验室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参与到LIMS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LIMS技术在地矿实验室中的开发应用中展现出勃勃生机。

2 LIMS在地矿实验室中的应用

2.1 LIMS架构

目前在地矿实验室所采用LIMS架构主要为C/S架构和C/S、B/S混合架构。C/S架构可以提供丰富的用户界面,通过客户端主机强大处理能力减轻服务器负担。也有架构设置中对实验室内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数据查询采用C/S架构,对试验外部的任务下达、样品等级、实验分包和数据查询采用B/S架构,不仅减轻网络负担,还能实现不同人员在异地的访问和操作。

2.2 系统运行环境

数据库普遍采用SQL SERVER,界面设计体现人性化理念。在功能设计上主要结合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对其他软硬件没有太大要求。

2.3 LIMS在地矿实验室的功能与结构

地矿实验室的信息流是业务信息流、质量控制信息流和管理信息流的有机结合。对这些信息流的有效整合,可以加强对实验室的综合管理。地矿实验室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实验室数据采集自动化、实验室管理自动化、开放式操作平台、用户界面友好等[13,14]。按照测试流程和权限层次的不同,LIMS在结构上主要分为3个层次。

2.3.1 管理层

(1)负责初始化信息设置和系统维护。其中包括系统信息、人员信息和权限分配、组织结构、标准物质信息、方法库、项目库、行业规范等初始信息的基本设定;(2)负责从样品登陆、密码设置、任务设置、数据汇总、质量检查和报告打印整个检测流程的控制管理,是整个系统最核心的内容;(3)提供查询管理功能。包括任务和作业状况查询,仪器设备台账、工作系数统计,客户管理等。

2.3.2 部门负责人/管理科室

该结构存在于三级管理模式中,相当于一个中间管理层,在二级管理模式中可以取消。主要负责各不同部门内的任务下达分配、工作量统计、质量审查、数据审核和任务提交等工作。

2.3.3 个人管理

具体到实验操作人员结构层,包括个人事务管理和数据处理。从个人作业设置、做样到提交工作报告、个人作业管理、作业和工作系数等工作在个人事务管理内完成。实验数据的计算处理工作则交由数据管理完成。按照样品分析的流程和功能,确定地矿实验室的功能结构(见图1)

2.4 地矿实验室LIMS的特点

地矿实验室的LIMS系统结合实验室自身特色,灵活设置,满足所在实验室的要求:(1)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对实验室内部以及整个检测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建立符合地矿实验室业务流程的质量体系;(2)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适用性强,易于推广;(3)能够自动采集、传输、上传和存储数据,全程跟踪样品数据变化。电子天平及许多仪器可以联网共享数据,减少手工录入的失误;(4)查询统计功能强大,方便进行任务、作业、标准样品、质量参数、工作指数等查询统计工作;(5)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使用者及其每一步操作都能够进行权限规定,未经授权,相应操作无法执行,为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证;(6)统一的样品登记和调度分配系统,优化实验室工作秩序;(7)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数据共享,更加方便快捷。

2.5 LIMS在地矿实验室存在的几点问题

2.5.1 实验室信息化人才缺乏和跨专业知识的局限性

LIMS软件实施人员对实验室管理应用流程不够了解,而实验室实施人员对软件开发又不够熟悉。建立一个专业和技术过硬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团队在维护和管理系统运营,提高LIMS工作效率和节省开支上是十分必要的。

2.5.2 LIMS与仪器的衔接问题

由于需要与LIMS衔接的仪器在数量、建构和文件格式上的多样性,制约LIMS和仪器进行数据的无缝链接。部分行业实验室在引进国内外成熟LIMS商业产品后较好的解决该问题[11,15]。实际上将LIMS与分析仪器设备在链接上实现完全融合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即使是在LIMS设计开发较成熟的美国,也有这些问题存在,成为制约实验室自动化进程的一个阻碍[16]。开发LIMS与仪器衔接技术将会大大拓宽LIMS的发展道路。

2.5.3 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的管理

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的管理在不少地矿实验室还没有提上LIMS进程或考虑不充分。标准物质存量少,价格较高。化学试剂品种多,有的吞吐量大,有的在保存和使用期限上有特殊规定,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管理和质量控制。普通实验室往往还存在手写台账的记录方式,管理也不规范。在LIMS中对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的来源、名称、批号、数量、库存警戒线、保管人、有效期、生产日期、存放点和厂家等信息做信息化归档,并给每一个/一批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独立的LIMS编号。在量值溯源、质量控制和减少浪费损耗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17~18]。

3 总结

地矿经济理论应用研究 篇7

曾有著名的经济管理大师说过, 人是企业唯一的真正资源, 管理则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为企业服务。因而, 人事管理是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地矿资源的不断紧缺, 地矿企业的不断增多, 我国地矿系统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 企业只有吸引优秀的人才, 并对人才进行培养和开发, 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就目前地矿系统的人事管理而言, 许多地矿企业仍处于落后、传统的阶段, 人事管理远远落后于企业的发展, 并给企业的战略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因而, 各企业应不断完善和改进本企业的人事管理。

一、地矿系统人事管理现状分析

(一) 招聘和人员岗位配置有待完善

目前, 由于受传统落后的管理制度和固有观念的影响, 地矿企业在招聘人才和人员岗位配置方面不够科学, 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公司引进人才时, 引进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专家及一线的技术工人困难, 地矿企业人才紧缺现象严重。长此以往, 必将导致地矿企业的人力管理战略难以实现, 影响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二) 培训制度不健全, 员工培训流于形式

在岗人员培训方面, 地矿系统也普遍暴露出培训制度不健全, 员工培训流于形式等弊端。具体来说, 地矿企业偏重于对人才的使用, 而轻视对员工的培训, 缺少培训投入, 或者培训不重视实质和效果而流于形式。从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上来说, 培训的内容呆板而枯燥乏味, 不能满足日常人事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也不能适应当前人事管理工作的新情况。另外, 从人才培训战略方面来说,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缺乏长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等。

(三) 绩效考核执行力差, 结果差强人意

绩效考评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地矿系统绩效考评对于企业职工和管理人员的观念改变, 改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实现企业组织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 地矿系统普遍存在绩效考核执行力差, 考核结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主要表现在地矿企业绩效考核考评指标设置不合理、方法缺乏客观性等方面。由于地矿企业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差别大、非常规性任务多、工作业绩难以量化, 绩效考核指标简单、考评方法缺乏客观性、考评不科学和考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难以适应地矿企业的实际情况, 考核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地矿系统人事管理改进策略研究

(一)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人才聘用和岗位

针对目前地矿系统在人才招聘及岗位人员配置方面的不合理现状, 各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人才聘用和岗位设置制度。具体来说, 在人才引进方面, 各地矿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企业建设, 挖掘独有的吸引人才优势, 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激励制度, 不断吸引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岗位设置方面, 人事招聘部门应与各需求部门做好沟通, 准确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切实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二) 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 提高培训的适用性与科学性

作为地矿系统企业唯一真正的资源, 各地矿企业应在用好员工的同时, 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 并不断提高培训的适用性与科学性。这也是变相地在提高人才的利用率, 促使员工实现最大价值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 培训投入方面, 企业应加大对员工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但是, 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是巨大的。培训机制方面, 企业应建立长期、持续的战略培训机制。要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必须建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长期持久的员工培训体系。

(三) 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提高考核执行力, 改善考核结果

在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面, 地矿系统企业应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提高考核执行力, 逐步改善考核结果不满意的现状。具体来说,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绩效考核, 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绩效考核与晋升、薪酬挂钩。另外, 考核方式上, 绩效考核应该建立量化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注意的是, 考核量化时一定要充分注意员工岗位、工作性质等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三、结语

总而言之, 搞好地矿系统的人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直面当前地矿系统人事管理的现状, 各地矿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 把人事管理作为一项重点而长期的要务来抓。在实际的人事管理和实践中, 各企业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 并加强对人事各个环节的执行和创新, 努力塑造一只高素质、高水平的员工队伍, 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也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造坚实的后盾。

摘要:随着地矿系统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对本系统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必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任何事业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皆是人。因而, 加强地矿系统的人员队伍建设, 做好人事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地矿系统的人事管理问题, 先是对地矿系统人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地矿系统,人事管理,现状,改进

参考文献

[1]刘宁宁, 黄锐, 赵杰.我国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煤矿现代化, 2009 (2) :11.

地矿经济理论应用研究 篇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企业对设备管理的需求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分配、使用以及管理好设备,让设备发挥最佳的效能,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化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课题[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某地质大队有着近五十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是一个集勘查、采矿、选冶、工程、修造、商贸、物业等一体的资源型集团企业,承揽地质勘查、工程勘察等十余种项目,经营铁矿、金矿等近十种矿产的开采、选冶和深加工,生产铁精粉、银精粉、铜精粉、铅锌精粉、菱镁粉和花岗饰材。随着该大队生产业务的不断扩大,设备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仅大类设备种类多达十余种,有钻探设备、坑探设备、动力设备等。每种大类设备又划分为不同的中类、小类、细类,设备数量多达近万件。面对如此庞大的设备规模,以往人工设备管理方式效率低下,设备管理混乱,利用率不高。所以如何实现对该地质大队设备的采购、设备出入库、设备保养维修等过程的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其中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较多,设备数量和类型繁多,处理过程复杂,并且中间涉及到大量的业务流程,特别是设备采购申请、设备维修申请等,而且这些流程是动态变化的。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中进行传递与执行[2]。工作流技术是现代企业经营过程自动化的一项关键技术,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到设备管理系统中可以灵活建立业务流程,使得业务流程自动化执行,大大缩短了业务处理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设备的有序管理。

1 工作流和XML技术的引入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3]。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的很多公司就开始从事工作流方面的研究,发展较快。目前从事工作流技术研究的公司有IBM、Microsoft和SAP等大型软件公司和国外著名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IBM的MQSerres Workflow工作流产品;FileNet公司的Visual Workflow工作流产品;佐治亚大学计算机系的Meteor工作流产品。同时也涌现出很多开源的工作流引擎,JBpm[4]、OSWorkflow[5]、OFBiz[6]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JBpm将工作流应用开发的便利性和杰出的企业应用集成能力结合了起来,OFBiz提供了一整套的开发基于Java的Web应用程序的组件和工具,这些都促进了工作流在产业界的应用。随着工作流技术的发展,工作流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文献[7]中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Web服务中,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工作流模型。该模型通过调用Web服务,使得工作流引擎完成由用户定义的工作流实例。文献[8]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多租户的云编排环境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租户云环境下的工作流。文献[9]针对快速原型RP(Rapid Prototyping)产业存在的工作流建模理论相对落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工作流建模方法和对模型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为RP产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参考。

工作流技术在国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及应用也非常广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作流产品有:清华大学采用CORBA和Web技术开发的CIMFlow工作流管理系统;浙江大学中间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钱塘工作流管理系统;西安协同软件公司开发的协同工作流管理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的基于Petri网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研究;文献[10]以工作流管理技术为基础,对轴承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圆锥滚子轴承CAD/CAPP集成协同设计系统框架。此外,随着工作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加。文献[11]中针对服务工作流的调度中存在的不确定或恶意欺骗的服务节点,提出了基于信任关系的工作流QoS调度方法。文献[12]为保证在密码工作流模式下密钥封装能够同时实现密钥免托管性和密钥封装传递的不可伪造性,基于签密的思想定义了一个新的密码工作流模式下的密钥封装机制。上述研究工作为工作流在新疆地矿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参考。

2 基于工作流的设备管理设计及实现

新疆地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设备、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新疆地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的研发,一方面科学规范地管理了地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类设备的采购、借出、使用、维护流程,使企业生产流程更加清晰合理;另一方面建立了设备基础数据库,使与设备有关的信息得以集中管理,实现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统一调度和调配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品种繁多的设备,结束了企业手工作业费时费力、纸质文档不易保存等局面,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为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新疆地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包括基础资料维护、设备采购管理、出入库管理、保养维护管理及设备查询统计五大功能模块。其中:

(1)基础资料维护实现大队所有设备信息和相关供应商信息的维护,包括设备类别的维护、设备基础资料的维护、设备知识库管理和客户信息审核;

(2)设备采购管理是用于实现设备采购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设备采购申请、询价单制作、客户网上报价、价格对比单制作、采购合同管理;

(3)出入库管理实现设备出库、入库的记录和查询,其包括设备到货登记、设备验货入库、设备领用申请、设备入库登记、出入库查询;

(4)保养维护管理实现设备保养和维护的管理过程,包括设备维修申请、设备维修登记、设备保养申请、设备保养登记、设备外修申请登记;

(5)设备查询统计包括设备库存查询、固定资产统计、设备维修查询和设备保养查询。

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其中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较多,设备数量和类型繁多,处理过程复杂,从新疆地矿企业设备管理的总体规划中可以看出,很多事务都是按照预先确定的规范流程进行的,并且需要履行一定的审批手续,如设备采购管理中的设备采购申请、价格对比单审批,出入库管理中的设备领用申请、设备验货入库,保养维护管理中的设备维修申请、设备保养申请等。这些业务涉及到大量的部门、人员和设备,过程复杂,而使用工作流技术能够实现这些业务的自动化运转。与传统的主要依靠人工进行设备管理的方式相比,工作流技术的引入能够显著缩短业务执行周期,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工作流技术在新疆地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核心设备管理业务流程的可视化建模。工作流模型是对业务流程的抽象表示,工作流建模就是建立工作流模型的过程。(2)设备管理业务流程的发布,获取业务流程中的活动、转移、参与的部门或者工作人员信息;(3)设备管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执行。为了实现设备管理业务流程的自动执行,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工作流运行器。工作流运行器实质上是一个轻量级的工作流引擎,通过业务流程信息的获取、流程实例化和任务分配等过程,完成业务流程的执行,最后将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中。基于工作流技术实现的新疆地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业务流程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XML作为一种可扩展标记语言,以其良好的存储格式、可扩展性、便于数据传输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鉴于XML语言的可扩展性、便于数据传输的特点,可以使用XML文档实现工作流和处理步骤的模式定义和流程实例的创建。XML文档可方便用户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对工作流程进行过程定义和适时调整。关系数据库和XML文档的良好结合可灵活地实现过程定义和监督控制。这样,任务的推进不再简单地依赖用户间的消息传递,而是由系统根据上一用户的反馈和流程实例的定义来保证任务的顺利运转,从而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

2.1 设备管理流程的可视化建模

使用工作流技术实现设备管理中的业务流程的基本思想是以业务工作单的申请、审批、执行、完成为主线,实现对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全过程的跟踪。设备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流程是一个纵向管理的过程,即部门申请—部门领导审批—上级主管领导审批—财务部审批(物资部审批),直到审批结束为止。设备管理工作流程使用系统提供的可视化建模工具实现。

工作流建模中最基本的两个元素是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连接关系。活动对应于业务过程中的任务,主要是反应业务过程中的执行活动或操作;活动之间的连接关系代表了业务过程的规则和活动执行约束。系统提供的图形化建模工具采用B/S架构构建,管理人员可视化地选择和拖动各种节点(表示活动)和流程线(表示转移)来构造工作流过程模型。其中节点包含节点种类、节点ID、活动名称和审批类型属性,流程线包括流程线ID、起点ID、终点ID等属性。以设备采购申请业务为例,使用图形化建模工具建立的业务流程模型如图2所示。

设备采购申请业务流程首先需设备采购部门填写部门采购申请,包括申请部门和需采购的设备及采购理由等信息,填写完成后提交申请单,交由部门领导审核,部门领导根据申请单信息判断是否同意采购申请,若同意采购,则将申请单提交给文件处理中心。文件处理中心收到采购申请单后则先后交由上级主管领导、财务部和物资部审批,文件处理中心负责接收各阶段的审批意见。新疆地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中类似设备采购申请的业务流程还有很多,如设备采购对比单审批、设备领用申请、设备维修申请、设备保养申请、设备验货入库等业务。

工作流模型最终生成XML格式的流程文件,记录了建模人员在可视化建模中所添加的节点、流程线及相应的配置信息。该文件发布后由工作流运行器解析执行。设备采购申请业务流程模型生成的XML文档部分结构如图3所示。

2.2 设备管理流程的发布

建立工作流模型的目的是能够使得设备管理业务流程按照预先建立好的过程自动执行,在能够执行这些业务之前需要发布工作流流程。借助系统的可视化建模工具,管理人员构建的设备管理流程模型被持久化为XML格式的文档。流程模型文档中详细地刻画了设备管理流程中的活动及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设备管理流程的发布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流程发布管理器接受设备管理流程模型文档;

(2)基于DOM技术加载和解析XML格式的模型文档。首先从根节点开始遍历,获得业务流程的开始节点<divBegin>;

(3)获得业务流程所有活动节点,包括节点ID、活动名称和审批类型属性等信息;

(4)获得业务流程所有流程线,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等属性信息;

(5)获得设备管理流程的结束节点<divEnd>;

(6)将所解析的所有节点和流程线及相应的属性生成可执行的内存对象,并以记录形式持久化在数据库表中,供工作流运行器调度运行。图4是设备采购申请业务流程模型的树形存储结构。

2.3 设备管理流程的运行

为了能够实现业务流程的执行,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工作流运行器。工作流运行器是设备管理流程执行的容器,负责设备管理中各种业务流程实例的调度和运行,其本质就是一个轻量级的工作流引擎,所有的流程实例和活动实例都在运行器调度和监控下有序执行。工作流运行器根据设备管理人员的操作选择触发事件(如设备采购申请)来调用相应的组件。工作流运行器实现的功能包括:

(1)接收设备管理人员的操作选择触发事件激活相应的流程实例,获取流程中所有活动信息和转移信息。

(2)调度和执行流程实例。工作流运行器的核心功能是实现流程实例的初始化和运行,流程实例的运行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通过业务事件(如参与者提出的设备采购请求)触发相应响应的流程,根据定义好的流程模型产生流程实例,从开始节点开始执行任务直到流程实例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流程实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控和管理。

(3)流程中任务的分配。工作流引擎除了流程的运行之外最重要的模块就是任务的分配,在任务分配过程中会涉及到人员的权限管理,任务分配模块正是和外部资源进行交互的桥梁,人员对任务的处理可以控制流程的运转。

(4)数据的持久化。在流程执行过程中,不断更新数据,将业务流程运行时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

当用户发布并启动流程后,工作流运行器根据流程发布表获得该流程的信息,包括所涉及的所有活动和转移等信息,创建流程实例。检查初始执行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了初始执行条件,工作流运行器将该活动的任务分配给相应的用户,并通知用户有了新的任务需要完成;用户完成任务后,提交结果,工作流运行器根据转移信息查找后续活动,如果后续活动不是完成节点,检查活动转移条件是否满足,若满足,则实例化后续活动,将工作流实例推进到下一活动,直到达到结束活动节点。最后将业务流程数据持久化。工作流运行器执行业务流程实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

以设备采购申请业务流程为例,当启动设备采购流程后,创建设备采购流程实例,根据流程发布信息,获取该流程的开始节点,若满足开始执行条件(采购申请单合格),则流程进入申请部门领导审批活动。工作流运行器将任务分配给部门领导并提醒有新任务,部门领导执行任务并返回结果。工作流运行器根据转移信息获取下一活动节点,由流程信息可知下一活动为主管领导审批,运行器将设备采购申请单分配给主管领导审批。如此审批设备采购申请单,直到结束活动节点,此时设备采购审批流程完成。

3 结语

新疆地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承担着全大队所有众多设备的采购、维修、保养、分配等职责,对企业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上线使用情况表明,企业设备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设备应用的效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介绍了工作流技术在新疆地矿企业设备设备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中的应用。工作流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管理系统按照“维修有计划、采购有依据、决策有指导、成本有核算”的整体设计目标,以设备资产的基本信息为基础,以预防性维护为主,以工作单的申请、审批、执行、完成为主线,跟踪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全过程,为实现地质大队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降低企业资产维护成本提供了有力的工作平台。XML语言高扩展性、便于数据传输和交换的特点,提高了工作流建模和数据交换的效率。在后续工作中,将提高设备数据管理的效率、增加对设备的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进一步提高新疆地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的完备性。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应用与借鉴 篇9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基得兰德 (Finn E.Kydland) 和普雷斯考特 (Edward C.Prescott) , 以表彰他们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做的贡献——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以及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和周期的根源。这是继1995年罗伯特·卢卡斯获得诺贝尔奖后近十年, 宏观经济学家再次荣获这一殊荣。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 对宏观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一般均衡分析、实际因素和微观基础在经济周期的分析中得以复兴, King和Rebelo (1999) 称其为“对宏观经济学的有利的技术冲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RBC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有争议的结论。其中最具争议性的结论是, 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最优选择的结果, 观察到的经济波动是动态的帕累托最优 (Time-varying Pareto Optimum) , 失业是自愿的而非市场失灵的结果, 因此政府干预只能改善一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的福利。在八九十年代, RBC理论在假设前提、模型结论等方面得到不断修正和拓展, 如引入了市场失灵、货币冲击及其他外生需求冲击等, 理论趋于成熟, 其研究方法也逐渐应用到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资产定价等领域, 它所倡导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已经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工具。

二、RBC理论的理论框架

RBC模型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假设, 并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实际扰动而不是货币的或名义的扰动。这一实际扰动是对总体生产函数的技术冲击, 并以索洛残差的变化来度量。这是RBC模型与新凯恩斯主义关于经济波动源泉的主要分歧。当然, 许多RBC模型也纳入了政府支出的变化, 与技术冲击一起分析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RBC模型中, 代表性厂商的技术为:Yt=AtF (Kt, NtXt) 。其中, Yt、At、Kt、Nt和Xt分别代表产出、随机性技术冲击 (Random Productivity Shock) 、资本、劳动和生产率的确定性分量 (Deterministic Component of Productivity) ;函数F (Kt, NtXt) 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随机性技术冲击At是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生产率的确定性分量Xt的增长模式为Xt+1=βXt, 其中常数β>0。

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Ct, Lt) , 其中Ct、Lt分别代表消费和闲暇。消费者在第t期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 0<b<1, 它表示折现因子;Et表示在第t期的信息集合下求条件期望。在均衡状态下对模型求解, 解出的劳动、消费、资本、产出都会随着随机性技术冲击At的波动而波动, 从而对现实宏观经济的波动给出了理论解释。通过RBC理论框架, 可以得出以下基本观点。

1、经济波动产生的根源

RBC理论认为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并且将索洛残差的估计值作为对技术进步的测度指标。技术受外来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 是一个随机变量, 并且它有一个持久性分量, 即一次技术创新将永久性地提高技术水平的预期路径, 这使得实际GDP也存在一持久性分量。经济波动的分析是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进行的, 因此观察到的产量波动是其自然率的波动, 而不是对平滑的必然趋势的偏离, 观察到的产量波动仅代表随时间变化的帕累托最优。换言之, 这种冲击决定了投入 (资本与劳动) 转化为产出的能力, 并引起了产出与就业的波动。技术冲击具有随机性, 这使得产出的长期增长路径也呈现出随机的跳跃性:当出现技术进步时, 经济就在更高的起点增长;若技术恶化或下降, 经济将出现衰退。当技术冲击最初发生于某一个部门时, 由于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它会引起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

2、经济波动的核心传播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时替代

在Kydland和Prescott的分析中, 由技术冲击引起经济波动的核心传播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时替代, 即在不同时段重新配置工作时间的意愿。他们认为, 工资短暂变化的劳动供给弹性很高, 但劳动的跨时替代并不意味着劳动供给对工资的永久性变动很敏感。如果工资上涨并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在这一时期比下一时期工作得更多并不能得到更多, 因此劳动供给对工资的永久性变动的反应可能是微弱的。这样, 如果技术冲击是暂时的, 使得当期的实际工资暂时高于标准工资, 那么劳动者将以工作替代闲暇, 提供更多的劳动, 于是产量和就业量均上升, 而在预期实际工资较低的未来少工作, 因此真实工资的暂时变化会有一个大的供给反应。通过跨时劳动替代对外来冲击的反应就形成了经济波动。可见, 一次性技术冲击能够引起实际产量的持续波动。

三、RBC理论的应用与借鉴

RBC理论从产生之时起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因此有人认为它对人们了解现实世界没有帮助。但实证研究证明, RBC模型并不是没有价值的。

1、它使学者们重新看待宏观经济数据

长期以来, 不少经济学家忽视了一个问题, 即经济在短期是否存在对其长期趋势的偏离。RBC理论提醒经济研究者应考虑这一问题, 因为这有助于经济学家决定将注意力是更多地放在经济周期问题上还是放在经济增长问题上。而且, RBC模型中使用的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具有先进性。这一方法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出发建立模型, 使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运用这一方法, 经济学家们可以提出一些经济问题或政策建议, 然后进行试验, 这是计量经济学无法办到的。现在, 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已被纳入到RBC理论的主要反对者——新凯恩斯主义者经济分析的工具箱中,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RBC理论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2、R BC理论有着自己的政策含义见解

RBC理论认为政府付出高昂代价抑制波动的努力可能是反生产的, “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些观点都是其模型内涵顺理成章的推论, 因为不稳定是经济主体对经济环境变化作出合理反应的结果。观察到的经济波动不能认为是对产量的理想趋势的偏离, 而应被视作是因技术变迁对生产函数的冲击而作出的帕累托最优的反应。而且, 劳动者可以自由决定个人劳动的供给, 因而失业都是自愿的。在这种情况下, 整个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充分就业均衡之中而不是非均衡之中。因此, 政府干预或者说政府的反周期措施起不到什么作用, 其作用仅仅在于为经济的最优增长路径创造良好条件。比如, 税率的准确制定、公共物品的提供等都会影响劳动供给, 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及其变动区间。

四、RBC理论对我国经济的适用性

1、我国经济面临正向技术冲击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正向技术冲击下正进入新一轮周期, 也就是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升级, 而产业结构升级又是由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引发的。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 是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的结果, 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造成了影响。正向技术冲击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整个经济增长具有广泛推动作用, 但也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由于房地产和汽车的产业关联度很大, 与原材料、能源等投资和生产之间所产生的相互推动的产业循环会形成滚动扩张。根据现期和预期需求, 房地产和汽车的实际需求会被扩大, 再加上金融企业的推波助澜, 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升级这个技术冲击因素, 在其传导过程中就产生了放大效应或过度扩张效应, 但这种过度扩张随后会受到需求和资源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结构升级引起产业结构升级, 正向的技术冲击引起经济波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关于经济波动源的探讨能适用于我国的经济现实。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经济波动的幅度也变大了, 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面临新的挑战。

2、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

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经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借鉴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给我国的政策制定一定的约束, 以增强经济政策的效力。但是在政策的执行时, 也不能排除根据经济形势的具体变化或针对新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微调。从总体上看, 在经济形势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时, 我国政府非常注意保持宏观调控基本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基本遵循“政策规则”, 适当采取“相机抉择”, 把一定的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相结合, 较好地避免了相机抉择的任意性和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RBC理论研究的基础是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 认为政府不应干预市场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 距离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发挥作用的条件还较远, 市场反应迅速且调节有力的条件还不存在。而我国政府在某些情况下, 如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高失业率时, 对经济不做任何干预是不可能的, 单靠市场调节会使严重的通胀和高失业率状况持续过长, 带来极大的政治、经济风险。从货币政策来看, 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 但也有很大的外生性, 因此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一般采取的是“双稳健”政策, 即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是一种松紧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

五、结语

RBC理论对处于经济转轨和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优政策的时间一致问题有助于人们认识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的实质。按照Kydland和Prescott的观点, 社会不能在有约定的均衡和没有约定的均衡之间自由选择。因此, 社会也不能在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自由选择。实际上, 在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的争论中, 存在着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政策通常被描述为是由社会选择的, 而社会实际上需要选出一个机构或一部分人来做它的代表。因此社会面临的问题既是在不同的政策中作出选择, 又是设计一个政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 社会面临的是机制设计问题, 即到底应该赋予政策制定者多少权力。

参考文献

[1]喻国平: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语宏观经济政策“时间一致性”理论述评[J].当代财经, 2005 (1) .

[2]道琼斯:诺贝尔经济学奖和通货膨胀目标[Z].中新网, 2004年10月14日.

[3]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4]袁志刚、宋铮:高级宏观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5]王新丽、杨立岩: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回顾与展望[J].学术月刊, 2004 (7) .

上一篇:快乐的企业文化下一篇:走进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