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理论

2024-09-09

农业经济理论(精选12篇)

农业经济理论 篇1

一、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三R”为原则 (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1cycle)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 又各有特点。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 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称为绿色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 (产品) 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指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能源包括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 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经济学原理为主导, 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 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 揭示自然和社会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 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 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强调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主要区别是: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 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 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 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是处于不断转换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 在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污染治理模式, 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 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 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 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二是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 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 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 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三是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既视为可利用资源, 又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既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又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既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 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其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 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 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五是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 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和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与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这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因此, 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要按照生态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 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转变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上来, 进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 以“协调、减量、循环”为主要手段, 落实到各个环节, 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实现经济转型, 制度环境与政策条件很重要。要完成经济转型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 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 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 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 规范引导经济运行。体制、制度、机制没有根本改变, 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转变的, 更谈不上经济转型。此外, 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 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债等渠道进行投资引导, 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环节;要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要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合理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 完善自然资源与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价格障碍。建立健全生态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机制, 充分发挥各种杠杆的调节作用。

城市在经济转型中, 特别是资源型城市, 更要重视同城市建设、产业优化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相结合, 要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 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功能布局, 在城市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要充分考虑城市产业体系之间的衔接及环境的可容量, 使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下的循环经济在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社区全面推进, 有序地加快发展, 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农业经济理论 篇2

第一部分 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公司制度

(三)公司治理结构

四、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的调节

(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四)经济波动

(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六、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二)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

(三)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

(四)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七、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三)金融监管

八、对外经济关系

(一)国际经济组织

(二)对外贸易关系

(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四)对外金融关系

九、合同法制度

(一)合同法制度概述

(二)合同的订立和成立

(三)合同的效力

(四)合同的履行

(五)合同的担保

(六)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七)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八)违约责任

(九)合同的管理和合同争议的解决

十、公司法律制度

(一)公司法概述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

(五)公司债务

(六)公司财务会计

(七)公司合并、分立

(八)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

(九)法律责任

十一、证券法律制度

(一)证券和证券法概述

(二)证券市场的主体

(三)证券发行制度

(四)证券上市

(五)证券交易

(六)上市公司收购

(七)证券监管制度

十二、物权法律制度

(一)物权与物权法

(二)所有权

(三)用益物权

(四)担保物权

(五)占有

第二部分

一、管理概述

(一)管理

1、管理的含义

2、管理的作用

3、管理的性质

管理学原理

4、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者

1、管理者的角色

2、管理者的层次

3、管理者的技能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二、计划

(一)计划概述

1、计划的含义

2、计划的类型

3、计划的程序

4、计划的要求

(二)预测

1、预测的作用

2、预测的内容

3、预测的方法

(三)决策

1、决策的类型

2、决策的过程

3、决策方法

三、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1、组织的含义

2、组织的类型

(二)组织的基本概念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部门化

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三)组织的基本原则

1、组织服从战略原则

2、授权和责权一致原则

3、分工与协作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直线职能制

2、事业部制

3、矩阵制

4、网络组织

5、虚拟组织

(五)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原因

2、组织变革的方式

3、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4、组织变革与学习型组织

四、领导与激励

(一)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

2、领导者

3、领导者的素质

(二)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

(三)激励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期望理论

4、强化理论

5、公平理论

(四)激励方法

1、物质利益激励方法

2、精神激励方法

五、控制与协调

(一)控制

1、控制的含义

2、控制的类型

3、控制的过程

4、控制的重点

(二)协调

1、协调的含义

2、协调的作用

3、协调的方法

(三)沟通

1、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2、沟通的方式

3、沟通的障碍

4、沟通的技巧

六、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的制定

1、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2、企业的愿景、宗旨和目标

3、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二)企业总体战略

1、稳定战略

2、发展战略

3、撤退战略

(三)企业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战略

(四)企业战略的实施

1、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2、企业战略与组织文化

3、企业战略的控制与修正

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一)分析问题的方法

1、因果图法 2、5W1H法

3、标杆管理法

(二)分配资源的方法

1、规划论方法

2、网络计划技术

3、价值工程

4、企业资源计划(ERP)

(三)系统管理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

2、目标管理

3、平衡记分卡

4、供应链管理

第三部分 国民经济管理

一、概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二、市场管理

(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三、产业管理

(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二)产业组织管理

(三)产业发展规划

四、区域经济管理

(一)区域经济布局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五、资源管理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二)科技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

(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国有资产管理

(一)国有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四)国有资产的评估与重组

(五)国有资产的监督

七、国民经济的监督调控

(一)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二)国民经济衡量与监测

(三)国民经济预警

(四)国民经济调控

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农业经济理论 篇3

摘要: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邓小平理论是由一系列理论组成的,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要想对邓小平理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就需要首先弄清楚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就从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入手,探究了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

关键词: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让其的指导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市场经济理论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阐述

(一)邓小平理论的内涵阐述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积极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一套理论[1]。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阐述

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其改变了传统公认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理念,在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一种经济手段。市场和计划是对经济进行调节的两种方式,在实际的经济活动调节中市场和计划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经济关系比较复杂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更好,效率和优势也表现的更加明显。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自身并不具备制度属性,但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就需要表现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2]。有机的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利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后,经过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共同探索逐渐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是由一系列的理论组成,而在这一系列的组成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四)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根本性地位阐述

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的话,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就可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市场经济理论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基础;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石[3]。

二、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

(一)市场经济理论的可能性地位

在传统形态的自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相互矛盾,所以就会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现代形态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实际利益,对雇佣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对工人的生活状况也在不断的改善。现阶段虽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已经逐渐转变成了经济滞胀。所以市场经济从传统形态转变成为现代形态,也为邓小平选择市场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二)市场经济理论的必要性地位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计划经济对客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越来越不适应,这样就让市场经济的优点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而也就为邓小平选择市场经济提供了必要性。首先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就应该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就会形成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存在是以各个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分工作为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实行商品经济那么就能明确社会分工,同时也存在多元化的经济利益关系。其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必然形式就是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以及社会化。最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让人们的个性化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市場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

邓小平理论是在1982年到1987年期间形成轮廓的,在这个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些较新的理论观点,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则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理论标志。这一时期提出的其他相关理论都是为了从各个方面去论证“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的合理性,都是根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而提出的。所以市场经济理论其实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4]。

(四)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建立的内在要求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实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在要求。在生产力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要求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需要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来最终实现;在成产关系方面,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下,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然后让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快的解放和发展,消除两极分化和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去最终实现的目标,另外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际要求。只有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前提,实行按劳分配,抵制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其实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所以市场经理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建立的内在要求。

(五)市场经济理论与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地位契合点

要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过程,因为当形成某种经济体制时,就会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在这个情况下要想改变这种得到社会认可的经济制度就比较困难。而邓小平理论思想的提出,则很好的为市场经济的转变扫清了道路。所以市场经理理论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地位契合,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本文从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入手,从几个不同方面对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在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是其核心内容,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是相同的。通过探究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进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其能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董亚平,赵琼.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及现实意义[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03:45-50.

[2]杨敏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及其价值[J].理论观察,2013,07:14-16.

[3]丁晓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J].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0:168-178.

农业经济理论 篇4

1.1 西方古代农业思想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古罗马农学家M.T.瓦罗和J.M.科卢梅拉等都在农业发展方面有重要的思想,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农业发展实践。特别地,色诺芬(Xenophon)在其所著的《家政论》书中最早提出了农业发展对经济的重要性问题,强调农业生产中关于分工、技术等各种现代农业发展因素的作用。他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农业若兴盛其他行业也兴盛;倘若农业一旦衰落,则海上和陆上其他一切产业活动部门也随之凋敝。这一强调农业为本的思想主张,一直影响到18世纪末期。

2.2西方近代农业思想

1764年,英国农业和农业经济著作家杨(A Young)出版了《农业经济》,首次从近代经营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农业经济原理和农场经营原理;176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国富论》中讨论了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增进和土地肥力递减问题,他认为“耕作优良的土地其数量一定和农地自然生产的肥料量成比例,而农地自产料量,又一定和农地所维持的牲畜数成比例”等等都是对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威廉·配第(William.Petty)曾提及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最先决的、基本的、经典的概括;之后,以弗朗索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为代表的重农主义学派认为在总结经济发展和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将分析的重点集中到了生产领域,对生产系统作出了开创性的解释。他们从生产的结构分析入手对各个生产部门作用和功能做了定义,进而在此基础上经济系统的运动可能性。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约翰·杜能(Johann.Thunen)围绕农产品的运输与农业生产区域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农业区位论,充分讨论了农业、林业、牧业的布局,成为农业地理学的源头;1875年德国农学家泰尔(A.Thaer)在其陆续刊印的《合理的农业》中强调了合理的农业应该是科学的农业,他从资本主义的经营原则出发,提出了农业生产如果不能,继续带来尽可能多大收益即使维持高产也没有实际意义的思想。

1.3 现代农业思想

1917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爱瑞博(F.Aereboe)出版了《农业经营经济学概论》,重点论述了农业经济组织集中论述了农业经营单位的内部组成外部条件和发展趋势,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农场经营管理方面的经济问题;1926年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克(J Black)出版了《生产经济学导论》,运用近代经济学中常用的数量分析法,对农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着重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证,强调进行农业生产经济的理论研究时要能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注意做好动态的考察。1950年代以后,农业经济学基础研究急剧拓展,一方面,分化出宏观农业部门经济研究方向,如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非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的CGE模型,主要研究农业小部门化的经济机理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的机制等;另一方面,细分为由农场经营研究和农业生产研究发展为地区生产组织经济研究和农业生产操作经济研究,如最有影响力的美国的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模型和墨西哥的农业计划模型。

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最优配置模型有土耳其的地区农业模型,地区的农业模型和以这两个模型为基本模型建立的其他模型如黑龙江农业政策分析模型—HAPA模型。1980年代以来,提出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来增加生产以便使农业技术达到最大限度效率的农业操作基本思想;农业自由化的理论和农业震颤理论则主要分别是围绕关贸总协定和乌拉圭谈判的争论、针对石油危机对农业的影响形成的。同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应用,如农业产业地位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政策理论等,使得农业研究逐渐过渡到了农业产业研究。

到二十世纪后期,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使农业发展研究开始注重农业发展中产权、制度、组织等的作用,交易成本分析也被引入了农业发展的分析中,这些都极大的推动了农业发展的研究。

2 西方现代农业发展理论演变

2.1 舒尔茨的农业经济理论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济学家普遍重工轻农,他们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工业发展,认为农业对经济增长无所裨益,甚至还拖了工业的后腿。西奥多·舒尔茨(E.Schultz)坚决反对轻视农业的观点,认为农业绝不是消极无为的,相反,它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但舒尔茨同时也强调,对于经济增长,传统农业很难做出什么贡献,惟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推动经济腾飞。因此,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也就很自然地成了要讨论的中心问题。舒尔茨认为,即使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也并不愚昧,他们精明能干,锱铢必较,时刻盘算着怎样才能少投入,多产出,生产要素在他们手里,被配置得恰到好处,达到了最佳状态,即便是学识渊博的专家,也不可能再作哪怕是一小点改进。所以,企图通过重新配置现有生产要素,来改变传统农业,只能是一厢情愿。同时,传统农业中投资低的现象的确存在,但其根源不在于储蓄少或缺少企业家,而在于投资收益率太低,刺激不了人们投资的积极性,结果传统农业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人力资本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这是舒尔茨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他多次借鉴历史事实,来论证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舒尔茨还指出,西欧早期工业化中,没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确功劳不小,但这是因为当时资本极为缺乏,而且技术水平低下。在今天,此路已经不通。如果农民素质跟不上物质资本的要求,传统农业不可能旧貌换新颜。舒尔茨乐观地指出,农业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已不容置疑。但是,政府必须向农业投资,这不仅要注意投向,还要对农民给予指导和鼓励。“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近年来,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战略构思、模式和准则,逐渐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但在农业持续发展的理论方面仍存在多样化的概念和论题,目前还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谋求农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关各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序化与整体性持续运作的过程。其核心是农业系统能否保持良性循环和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因而,农业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系统控制理论等客观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中,农业系统理论认为,农业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农户、一个农场的经济活动,而是包括大到全国、乃至全球尺度的多层次的系统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层次的系统都是独特的。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应着眼于特定层次的农业系统的持续性分析。生态经济理论则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提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只有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作出根本性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要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点应在于遵循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和再生”原理,以寻求农业发展在经济上既能尽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又有利于维护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最佳“切合点”。系统控制理论提出农业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系统确定、系统分析到系统调控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的,而着眼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特质首先作出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或非持续性的结论,是实施系统控制及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调整的基本前提和依据。

2.3 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理论

技术选择论认为,农业现代化就是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选择合适的技术对原有农业进行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技术是关键。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是舒尔茨、林毅夫等人。制度选择论将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即包括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也包括一些基本制度的现代化,而且这些制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该理论还认为影响农业发展的宏观制度主要包括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微观方面主要是以土地为核心的产权制度,城乡制度,财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投入制度。其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是诺斯、托马斯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工业依附论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尼斯、费景汉、海亚密以及拉坦等人。美国学者费景汉、拉尼斯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理论模型建立了工业经济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模型。模型中就提出了关于农业不断发展中依靠工业现代化的基础进行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农业部门转移、工资等问题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化论认为城市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大力推进城市化实现农村生产要素与城市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代表人物主要有舒尔茨、梅尔等。人的现代化论认为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只有实现了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是农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农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一些社会学家。农业产业论认为实行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最佳选择。

3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讨论与展望

我国始终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有关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国内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其研究机构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内对于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的探讨最早见于建国后的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1955年,中央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并称为四个现代化。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界围绕该问题就传统农业改造、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农村税费制度、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经济组织、农业风险、农村社会保障等相关农业发展的重要重点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中后期,面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所带来的农业发展困境、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和农村社会发育迟缓等问题,以温铁军、陆学艺、林毅夫、李昌平、吴敬琏和陈锡文等为代表,国内就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形成原因、现实困境及其解决思路与途径展开了多维度的讨论与反思,并由此推动了自2004年以来连续出台多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村长期稳定发展的理论研究的纲领性战略指导。

反思不难发现,就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特殊性问题中国化研究方面,特别是“三农”问题表现集中的西部地区,必须通过经济重建,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生态重建,有针对性地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社会重建,走农村城镇化之路提高农村社会发育程度;通过制度重建,以适当的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解决社会发育迟缓的问题;通过文化重建,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实施文化扶贫和管理扶贫;通过城乡关系重建,协调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协调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发展的关系,通过城乡联动,建立一整套适合西部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农业反哺机制。但是,困难还远未破解,“十二五”及未来更长时期,有关后税费时代我国农民增收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思路、我国农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政策主张、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农牧区生态产业发展的模式与对策、农村扶贫资金投向与效应研究、发展劳务经济背景下农村长远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移民的新思路与对策等诸多问题,我们有必要立足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主要难点、发展模式与机制、实现途径、政策体系的特殊性进行系统、重点和专题研究,在总结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国外农业经济发展思想中的有益成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借鉴。倒退和停滞都没有出路,越是在困难面前,我们越是要正视困难。就像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一样,面对诸多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成功的改革战略与策略,我们可以自由地进行组合。反思历史、检讨历史中的思想火花和有益主张,有助于我们在可能的组合中找出最优的改革政策组合,有助于农村地区和整个中国最终全面进入现代化发达社会。

参考文献

[1]孙道.经济大辞典.农业经济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托德.巴客霍尔兹.已故西方经济学家思想的新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斯坦利.布鲁.经济思想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孙中才.理论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陈桂玲.解读诺贝尔经济学大师[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

[7]何凡.农业生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新经济增长理论 篇5

引言

农业经济政策中的财政支农政策是国家的主要政策,也是最直接的政策,具有其他农业经济政策无法取代的作用。财政支农经济政策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财政支农政策可以给予农民一定的资金补贴,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许多外部问题。这几年来我国为了保证农业的发展,政府在农业政策上不断的完善[1]。考虑到财政支农政策的重要性,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相关研究都是偏向于分析财政支农政策对于农业经济绩效发展的影响[2-4]。本文参考现有研究[6-10],从财政支农政策和农业增加值两个方面着手,实证分析农业经济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绩效产生的影响。通过构建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合新经济理论模型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1研究设计

1.1数据选取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财政统计》及其相关年鉴。根据搜集的数据,整理得出我国—财政支农相关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从投入的角度看,财政支农支出表现相对较好,支援农业生产支出一直保持相对较少,对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要继续拓展其上升空间,则应该继续加大政策支农资金力度。

1.2模型构建

本文中选取的变量包括:农业增加量以Y表示;X1代表政府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补贴资金支出以及补贴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其他资金的财政支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支出用X2表示;农业方面相关科研和开发的费用以X3表示;农村救济费以X4表示。如果直接利用Y对X1、X2、X3、X4创建回归模型,会影响回归结果的合理性,导致统计检验无法通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绩效发展的作用并不会立即表现出来,需要一个过程,有时这个时间段会较长,因此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滞后期。因此,可以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确定各项财政支农的滞后期。本文利用回归分析创建经济学模型,目的在于研究几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并不是存在依存关系就代表这几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些不具备因果关系的几个变量拟合度反而更高,即使将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互换,仍然不会影响拟合度。由此可见,利用模型回归分析并不能够证明变量存在因果关系,也不能用于判断变量因果关系是否存在[8]。通常时间序列变量X、Y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是指:在具有经济变量X、Y几个变量的详细信息的情况下,其中,X对于Y变量的预测结果相对于仅对过去的Y变量进行预测的结果更加完善,可以得知变量X有利于模型对变量Y的预测结果。即经济变量X的变化会影响Y变量,是Y变量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首先利用模型回归分析影响Y变量的X变量,即变量Y对变量X的.滞后项Xt-1,Xt-2,…,Xt-q及其他变量的回归分析。然而,在分析过程中并没有代入X滞后项,这是因为该回归有条件限制,使得最终回归得到的是一种有条件限制的平方和RSSR。步骤2:根据步骤1,利用模型回归具有X滞后项这一特点,即在公式里加入滞后项X,得到的将是一个没有条件限制的回归。因此,最终可以得到一个没有条件限制的残差平方和RSSUR。步骤3:零假设的含义H0:α1=α2=…=αq=0,表示滞后项X不属于此回归。步骤4:本文为了验证假设,采用F检验:上式必须按照自由度为q和(n-k)的F分布。其中的n代表的是样本容量,滞后项X的个数以q表示,没有条件限制的回归模型中,参数数量用k表示。步骤5:假设必须在a显著性水平条件下,利用模型回归F值的临界值Fa,也就是对于零假设的否定。步骤6:为了验证变量Y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变量X,需要反复地将X、Y不停地交换回归,继续上述步骤1—步骤5步骤。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滞后期处于敏感时期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本文研究对象的变量平稳性受到样本容量的影响,不一样的滞后期会造成不一样的检验结果,因此,需要检验长度不同的滞后期。为了能够使滞后期更加明确,需要验证对那些不是序列关系的变量的滞后期长短进行验证。根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构建统计模型公式如下:公式中Yt代表第t年的农业增加值;εt代表随机扰动项,X1t-1代表滞后一年关于X1的财政支出;c代表常数;X3t-1代表滞后一年关于X3财政支出;X4t-1代表滞后一年关于X4的财政支出;b1、b2、b3、b4各自代表X1、X2、X3、X4的回归系数,X2t-4代表滞后四年关于X2的财政支出。为了减少误差模型简化为:

2实证分析

2.1数据说明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对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使研究数据更能体现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水平,符合对农村经济发展历程,本文以吉林省—20间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生产总值作为研究数据。数据来源于《吉林省统计年鉴》。吉林省农业财政支出增长率和农业GDP增长率,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比重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1可知,吉林省的农业财政支出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在与分别达到最小值与最大值,且通过图1可以看出,农业GDP增长在20波动幅度较大外,其余年份的增长率变化都较为平稳。据图数据趋势可知,随着财政支农支出政策的执行,农业GDP实现了一定的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也得到提高。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绩效,具体数据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吉林省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要明显低于农业财政支出增长率。如图2所示,但吉林省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由瓦格纳财政支出增长法则理念可以证明吉林省加大农业财政支出,对其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所以,吉林省要增加农业财政支出,使其维持在一定增长水平与规模,从而满足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长绩效需求。

2.2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

本文利用Stata软件对财政支农相关数据和主要的农业增加值进行分析处理,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格3检验结果可以得到每项变量的滞后期。各项财政支出都至少在96%的置信水平下引致农业增加值增长,本文中具有滞后期的财政支出项目对农业经济绩效发展的作用,并没有把滞后那一期的作用体现出来,只是体现了那一期和因变量存在的关系,说明在滞后的那一期与因变量的关系最明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四年后才能够体现出来,其他项目只需要一年,即可将其对农业经济绩效的作用体现出来。

2.3回归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文的数据分析结果,对Y和X1、X2、X3、X4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R2较大,F检验合格,回归的拟合度较好;但所有的相关系数都不符合t检验,说明该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导致分析得出估计值缺乏意义,因此模型不可用。如果将常数代入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果无法遵循t检验,因此不能把常数代入公式分析,扣除影响因素X1、X4后得到的模型是合理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表4可知,在显著性水平为0.1情况下,系数X2和X3的估计值都满足t检验。其中样本决定系数R2为0.90,修正的R2为0.89,两者的数值都大于0.8,表明整个模型拟合度较高,并且系数X2、X3对Y的影响效果明显。回归结果中模型的D-W值为1.86,根据相关数据可知,在0.01显著水平下对应的du值为1.35,并且D-W值在(du,4-du)内。符合D-W检验,表明该模型不具备一阶自相关,即本文构建的模型回归拟合度较高,系数X2、X3可以合理解释农业增加值。按照表格5回归结果,将系数X2、X3代入回归模型Yt=b2X2t-4+b3X3t-1+εt,可以得到以下公式:上述公式表明,假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农业增加值就会增加68个单位;在农业科技三项(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费用的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农业增加值会增加更多个单位,甚至可以达到了800个单位。这一结果表明,财政支农在研究和开发活动中,所带来的促进经济增长效益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当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中加大资金投入,尤其在农业技术研发方面。

3结束语

本文基于《中国财政统计》及吉林省200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创建经济学模型,研究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发现:(1)以吉林省为例,农业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且农业财政支出投入对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具有推动作用。(2)农业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对农业增加值呈倍增效益。(3)财政支农具有一定滞后期,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远低于财政支农增长率。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以下几条财政支出对策完善建议,目的在于促进农业经济绩效的提高。第一,建立农业财政支农稳定与长效机制。保证财政支农投入是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稳定与高效的前提,国家政府应当重视对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业经济绩效,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第二,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动力,依靠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及提升农业生产总值。第三,加速促进财政支农绩效增长。目前农业财政支出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因此如何提高支农支出效益是发展农业绩效的主要问题。增加资金投入的同时,应合理分配财政支出,以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嘉芬.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6.

[2]申家俊.我国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评价[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3]俞欣悦.财政支农惠农资金支出绩效提升对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学位论文,2016.

[4]凌子淇.黑龙江省财政政策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6.

[6]邢立良.县域农业支持政策及其绩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

[7]胡玉杰.政策环境、农民参与度和组织治理结构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8]吴华增,兰庆高.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财政金融关系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20).

[9]邓蒙芝.地方财政分权、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3).

农业经济理论 篇6

[内容提要]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因在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方面所作 出的贡献,被授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 篇经典论文——《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 他用十分简单、通俗、易懂的 数学 模型论证了资源相似的两国也可以进行国际贸易,且贸易可以发生在同一行业。“这是现代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对近30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深 远影响”。在这篇文章中,克鲁格曼提出了垄断竞争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核心的创新就是 把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引入了国际贸易研究。克鲁格曼不仅在他的新贸易理论中引进了 规模经济这一因素,而且还将“消费者喜好消费的多样性”这一假设作为基础。虽然克鲁格 曼的新贸易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没有考虑企业的异质性,但其新贸易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 与传统贸易理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通常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出现的标志是1991年克鲁格曼的 开创性文章——《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其中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从区域非均衡层 面为劳动力 和企业在城市的集聚提供了一种解释。通过这一模型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产生的原因和自我维 持机制,而模型的逆转又向大家揭示了城市集聚的空间演化还有其他可能性。克鲁格曼的金 融学研究背景,使其对历史上两次金融危机作出了成功预言,也让这次奖项的颁布格外令人 回味。克鲁格曼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对美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和社会不平 等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贸易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 金融 危机 贫富差距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119-06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19点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以表彰他在分 析贸易 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克鲁格曼1953年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在纽约的郊区长大。1974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7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哲学 博士学位。1982年至1983年在白宫任经济顾问。曾先后在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20 00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至今。1991年38岁的克鲁格曼获得了颁发给40 岁以下经济学家的克拉克奖。他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是萨缪尔森和索罗的 爱将。但同时,克鲁格曼又是一位急先锋,敢于向任何传统理论开战。在过去十余年间,他 出版了二十余部著作,发表文章几百篇。无论是国际贸易领域还是国际金融领域都留下了他 经典的足迹,几乎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读过他的《国际经济学》,这已成为国际 贸易方面教科书的不二选择。他在《纽约时报》的专栏,紧跟时事且文笔清晰流畅,为广大 读者喜闻乐见。在公众的眼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也被称为继凯恩斯之后 文笔最好的经济学家。他有10多部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如《国际贸易再思考》、《萧条经 济学的回归》、《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汇率的不稳定性》、《预期消退的年代》 、《美国怎么了?》、《流行国际主义》、《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空间经济学》 等。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领域的第一人

克鲁格曼2008年之所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因之一,就是表彰他在分析贸易模式方面所做 的贡献。那么,何谓贸易模式?最通俗的解释就是谁与谁进行贸易往来,贸易什么东西。国 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有的是由于气候、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的结果,有的归因于不同国家间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有的是因为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和使用中的 相对密集程度不同,还有一些是由随机因素决定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每个 国家都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从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它们之间的 贸易就能为每个国家带来利益。在李嘉图的贸易模式中,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不同国家各产 业部门之间唯一的不同之处,也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唯一因素。而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式中, 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这一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价格存 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有高有低,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因为各国生 产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生产要素丰裕,其商品价格必然就相对低一些,反之,则高一些。因此,生产要素丰裕程度 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贸易主要应该在存在一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 发生,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这一理论似乎能解释大部分的国际贸易。然而, 新的挑战又出现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出现了相对于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式模式 的越来越大的偏离,即绝大部分国际贸易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横向贸易,而不 是发生在有着较大要素禀赋差异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时,国际贸易不仅在不同 行业中发生,而且在同一行业和同类产品中也存在着大量国际贸易,这在发达国家之间更是 如此。这一类贸易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多或少既出口又进口相同的产品。比如,瑞典现在既出 口汽车又进口汽车。而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式,中国只能出口纺织品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 ,根本不能出口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这就是说,已有的理论已无 法完全解释新的现实。

1979年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 和国际贸易》, 他用十分简单、通俗、易懂的数学模型论证了资源相似的两国也可以进行 国际 贸易,且贸易可以发生在同一行业。“这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论文,对近30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在这篇文章中,克 鲁格曼提 出了垄断竞争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核心的创新就是把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引入了国 际贸易研究。克鲁格曼指出,“新的模型让我们完全明白:不断下降的成本是贸易和从贸易 中获利的独立源泉。同时也使我们对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由报酬递增和要素禀赋共同决定的 贸易世界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2]。他认为“在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国 能生产的 产品种类和其生产规模都受到该国市场规模的限制。但通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能形成一 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该世界市场当然比任何单个国家的国内市场都要大。各国也因此从限 制中解脱出来,在一个比贸易前要窄的范围内从事某些产品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同时, 通过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来扩大消费者可获取的商品种类。因此,即使国与国之间 没有技术上的差别,贸易仍为互利性的生产提供了机会”[3]。克鲁格曼不仅在他 的新贸易 理论中引进了规模经济这一因素,而且还将“消费者喜好消费的多样性”这一假设作为基础 。例如,一些美国人想要欧洲生产的宝马摩托车,而一些欧洲人则喜欢美国生产的哈雷戴维 森摩托车。这样,宝马和哈雷戴维森都能够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构建自己的摩托车品牌并降 低成本,使欧美消费者均能以较低的价格享受诸多选择。可见,新贸易理论既能够解释产业 内的国际分工,又吻合了现实中的贸易模式。因为,作为消费者,我们不断地受到越来越多 的品牌诱惑。当人们满足了食品和住房等基本需求以后,似乎会更倾向于选择消费的多样化 和消费的变化,而选择消费的多样化,会希望产品种类越多越好,但从生产者来看,规模经 济会因生产成本的降低使产品种类越少越好。如何解决规模经济和消费多样化的两难冲突, 这就是通过贸易使两难冲突的折衷余地增加。虽然,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 没有考虑企业的异质性,而企业之间在生产率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非所有企业 都会进行对外贸易,因此很难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有的企业则在市 场竞争中规模扩大了。但是,新贸易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与传统贸易理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因为,每个产业中有很多差异化的产品,两国之间可以基于规模经济进行差异化产品的产 业内贸易。产业的比较优势可以不表现为某个产业的只出口不进口,而是表现为出口大于进 口的净出口,使H-O模式与克鲁格曼模式浑然一体。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有助于我们 认识 到,传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很可能会被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取代。因此,中国今 后越来越有可能成为很多具有规模经济产品的出口大国,而纺织品等传统比较优势的产品出 口很可能会减少。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还告诉我们,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内需大的国家 往往可以在出口贸易中具有优势,成为该产业的净出口国。这些观点对我们当前如何应对全 球金融危机,如何扩大内需,如何使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国际贸易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启示作 用。

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创者

在克鲁格曼关于“生产规模的增大能够减少单位产品的成本”和“消费者更喜欢多样化的产 品”假设下,他解释了即使有同样生产要素结构的国家之间也可以产生贸易,后来他发现这 两个假设也能够应用于经济地理这一经济学分支的研究上。这一发现,使兴趣广泛的他又将 经济学的边界拓展到地理学的领域,促成了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地理学这两个经济学分支的融 合。众所周知,新经济地理学是关于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的新兴经济学分支,是在传统经济 地理学中加入了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垄断竞争因素,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经济学新领 域。克鲁格曼指出,当两国或者两个地区在各个方面都相同,而仅仅人口规模不同的情况下 ,人口多的国家和地区更能实现规模生产所需最佳规模,因此产品价格能够更低,也能付出 更高的薪水。这就会造成劳动力进一步向人口多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这一观点似乎较好地解 释了城市化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也是其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思想的雏形。1980 年克 鲁格曼又撰文提出了“本国市场效应”概念,认为只要存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生产要素 就会向大的市场集中。在“消费者更喜欢多样化的产品”的条件下,“本国市场效应”使得 拥有更多劳动力的地区会有更高的真实工资水平,并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品种,从而吸引劳动 力向已经拥有更多劳动力的地区流动,这种流动可能导致城市的形成甚或可能导致中心-外 围体系的形成。11年后,克鲁格曼又发展了这一理论。“通常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出现的标志 是1991年克鲁格曼的开创性文章——《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其中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 从区域 非均衡层面为劳动力和企业在城市的集聚提供了一种解释。”[4]这一模型的核心 是,企业 愿意把生产区位选在最大的市场,从而节约销售运输成本。而市场的规模,依赖于居民的数 量和其收入水平。这种机制会产生制造业集中在其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外围模型。它可以通 过市场进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形成城市集聚;又会通过市场拥挤效应,使集聚在中心城市 的企业竞争加剧,利润减少,迫使企业重新选择区位,搬迁到外围区域,形成中心-外围模 型的逆转。通过中心-外围模型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产生的原因和自我维持机制,而模型的逆 转又向大家揭示了城市集聚的空间演化还有其他可能性。这一机制支持着在世界各地随处可 见的爆炸式的城市化过程,期间,快速增长的巨型城市为人口越来越被减少的外围所环绕。 可见,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城市集聚理论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东部地区三大城市 群的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两次金融危机的预言者

虽然克鲁格曼主要是由于“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方面的贡献”而获得了2008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其实他在国际金融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特别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 区理论,开创了汇率领域研究的新方向。金融学的研究背景,使保罗•克鲁格曼对历史上两 次金融危机作出了成功预言,也让这次奖项的颁布格外令人回味。当90年代上半期西方发达 国家纷纷出现经济衰退,原苏联和东欧国家面临经济负增长的困境时,东亚经济却一枝独秀 ,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世人不得不对东亚刮目相看,各国强烈感受到了亚洲在世界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国际舆论惊呼:东亚创造了经济奇迹,世界经济重心将由欧美向东亚转移。 而他却于1994年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上撰文,针对世界银行给予亚洲经济增长以“东 亚奇迹”的评价,激烈批评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高度依赖政府主导的资本和劳动力 要素投资拉动,而不是由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获得的高速经济增长,这种仅靠大投入而不进 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因此不具备可持续性,是“建立在浮沙 之上,迟早幻灭”。克鲁格曼的这番言论曾激怒了李光耀、马哈蒂尔等领导人,也引起了经 济学界和政治学界的广泛争论。1996年克鲁格曼在他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干脆直接预 言亚洲金融危机即将爆发。当时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撰文,对克鲁格曼的文章作了回应。笔者 也曾在《当代亚太》1996年第6期上撰文《试论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兼析东亚奇迹 是否虚幻》,批驳了克鲁格曼的观点,然而,随着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克鲁格曼的“ 预 言”成真,事实证明他是对的。1999年,他的新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问世,该书对墨西 哥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曾指出:“ 短期中的现实世界正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所有问题都涉及到需求不足。日本发现,传统 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无法起到足够的作用。这种问题可以发生在日本,我们敢肯定欧洲经济, 乃至正在膨胀的美国经济就不会陷入类似的陷阱吗?”[5]今天回过头来重温这句 话,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2003年,克鲁格曼曾在其出版的专栏文章合集《大破解》中抨击过布什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 策。他认为,从长期看,布什政府减税、增加公共开支产生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发动伊拉克战 争将使美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最后引起严重经济危机。2006年2月13日他在《纽约时报》 上撰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作了预见性分析。他指出,从进口与出口规模的简单比较就 可以发现,美国人花费的比他们挣的要多57%。这种“超消费”是通过向日本、中国和中东 石油国家借债的方式来完成的,是不可持续的。或早或晚,美国的贸易赤字将不得不下降, 住房繁荣将会终结,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回归到经济的基本面。他还指出,由 于太多的经济参与者有着不切实际的预期,美国未来将面临一种“崩盘式”的调整。 2008 年8月15日,克鲁格曼又在当天的《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指出,由于美国楼市近年来价 格会暴涨,在很多地区房价开始下降,投机需求出现逆转,导致目前市场上充斥着未出售的 房产。而且,由于近三年来楼市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楼市的逆转意味着美国将不 可避免地出现严重衰退。他认为,正是布什推行了过于宽松和缺乏监管的政策,才催生了此 后的金融泡沫,最终引爆今天的危机。其实,在2006年2月13日的《纽约时报》上他就撰文 ,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作了预见性分析。在克鲁格曼看来,这场金融危机和上世纪90年代 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同样严重的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在某些方面可与大萧条时期相提并论。最 近,他还抨击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就像“用金钱换垃圾”。他认为,除 非联邦政 府为它所购买的资产支付远高于市值的价格,让金融机构及其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捡个大便 宜,而由纳税人承担代价,否则,金融体系仍然会因资本短缺而陷入瘫痪。如果政府准备向 金融机构提供资本,它应该得到出资方有权得到的东西,即所有权。这样,如救市计划奏效 ,收益不会全归最初把事情搞杂的那些人。

农业经济理论 篇7

一、企业理论中经济力理论及其局限

(一) 经济力理论

所谓经济力理论, 它主要研究企业或公司如何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 诸如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垄断优势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和竞争地位等等。该理论的前提是把企业定位为“经济公民”的身份, 这是一切经济力理论研究的大背景。这个理论的另一个暗含条件是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根本目标的, 企业的责任在于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要素的投入, 绩效来源于经济资源产出的效率。这一点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很有代表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无论是“主流学派”还是“非主流学派”、无论是人们所总结的“个论”还是“通论”, 对其行为的解释从没走出过企业“经济利益”的地域, 始终在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动机、目的寻找经济利益的源泉, 始终围绕“培育、利用优势, 尤其是垄断优势, 获取高额利润”这一教条来探索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来源以及如何利用, 进而解释跨国公司行为, 所以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本质上属于经济力理论。

(二) 经济力理论的局限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 不但是经济利益的折射, 同时也是社会各种利益的交集。特别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此体会应该更加深刻。难道跨国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经济利益?难道“企业的职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 实际上作为社会细胞, 企业同样是社会关系的显现, 回答以上问题恰恰是回到了经济学研究的本源。除了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解释了“企业的性质”, 那么是否还存在其他角度解释对企业的性质作出解释?毕竟, 企业的本源不但具有经济性也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是“经济公民”, 还“社会公民”。

理论的发展总是意味着实际情况已经发生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诸如:跨国并购浪潮与国际战略联盟、RD的国际化、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柔性化、网络化等等;跨国公司目标向多元化发展, 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重视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 强烈关注跨国公司社会伦理形象。而且, 在所有变化中, 都贯彻一个理念, 那就是“人性化、人文化”。这一系列新变化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解释, 尤其是当今跨国公司把社会责任作为实现其目标体系的重要途径, 强烈地追求社会伦理形象,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更是无法合理解释。社会力理论的诞生为跨国公司理论开辟了崭新天地, 为合理解释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追求伦理形象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企业理论中社会力理论的发展

社会力理论是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所谓社会力理论, 就是研究企业在新的企业使命和多元目标体系下, 赢得社会尊重和赞誉的能力, 与社会协调一致、与环境相容共生的能力, 并解释跨国公司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新的经营战略与行为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任务是应用道德哲学的基本方法、探索跨国公司实现目标体系的动力源泉和运行机制, 并合理解释跨国公司行为和价值观的新变化。社会力理论的产生不仅是跨国公司理论的必然演进, 更是跨国公司实践的客观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标志着其已经完成了“经济公民”向“社会公民”的转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济力 (垄断优势、技术、资源、内部化力量等等) 的有限性, 制约了跨国公司原有经营战略的实施, 使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力已经不能构成全球化经营的动力系统,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迫动性引发跨国公司战略的新变化, 因此, 必须寻求新的动力源———社会力。把承担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作为培育社会力的核心, 并形成跨国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 这为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证依据。

随着价值观的转变, 跨国公司的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了, 而是向多元发展, 形成了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 多元目标体系决定了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更关注人性化、人权、公平, 还有与社会和谐。目标的多元化, 决定了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已经无法合理解释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和全球化经营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树立伦理形象的新变化。

三、社会力理论的一般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社会力理论的提出, 使跨国公司理论向前进了一大步, 为跨国公司如何获得更具适应性的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而社会力理论的研究框架也能够为企业理论发展更加一般性的社会力理论提供帮助。虽然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中已经为社会力构成设计了大致的框架, 但其设计源泉其实来自于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 因此社会力理论的发展还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

虽然从起源到今天, 历经“数个世纪”, 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在讨论之中没有统一的答案, 自然相应的内涵也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1924年歇尔顿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 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思想认为, 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 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 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20世纪20年代, 美国就出现三种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挑战: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 这三种观念开始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大了, 包括雇员福利 (抚恤金和保险计划) 、安全、医疗保健和退休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20世纪60年代环保主义蓬勃发展,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心由赞助行为、提高产品安全度等类似事宜, 转向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20世纪70年代, 消费者权益运动风云迭起, 企业社会责任又加入了新的内容。

虽然不同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相应的理论认知也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看作是企业高层作为企业相关者的信托受托人, 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 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其中相关的信托受托人实际上指的是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而利他行为则是指企业为社会公众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但自己并不直接从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二)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传承自国外的相关研究, 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需要和面对国际贸易的压力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与国外一样,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国内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各有看法, 其内涵远未统一。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国主动应对的最好选择, 也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明显不足。其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少而且观点片面。从国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来看, 迄今为止, 对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研究成果不够深入, 现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中, 全面系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几乎没有。二是缺少创新性研究。目前国内翻译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原著较多, 而国内原著很多都是借鉴或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科研成果, 针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很零碎,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与国外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明显不同。可以看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 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总结

企业角色从“经济公民”转向“社会公民”;企业理论也从经济力理论发展到社会力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正在逐渐掌握更具加适合发展的能力, 并通过将社会责任整合入企业战略的形式, 在制度上保证了更加有效地将社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并借此发展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企业理论的这一新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供给企业更强的理论指导, 关键在于建立可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与企业绩效紧密相联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而这又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竞争的最高境界将是标准和制度的竞争, 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规划。要把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变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 而且要争取这种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摘要:将企业的发展看作是企业不断获得更加自由能力的过程。从自由的视角, 企业理论的发展被看作是从对一种能力的研究转向另一种能力的研究, 即作为传统企业理论的经济力理论向现代企业理论的社会力理论发展。社会力理论如何从跨国公司理论中发展成更加一般的企业理论, 其核心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 从而完善社会力的构成。

关键词:企业理论,经济力理论,社会力理论,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杨瑞龙, 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邓修权, 夏国平.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形成背景分析[C].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3.

[3]卢让林, 李子奈.企业理论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1) .

[4]吕中楼.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 1994, (7) .

[5]徐传谌, 刘凌波.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的理论演进[J].当代经济研究, 2007, (4) .

创意经济理论初探 篇8

一、创意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一) 创意经济的概念。

对于创意经济的具体含义, 纵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 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认为创意经济就是“源于个体创造力和技能及才华, 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 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这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另一类是把创意经济上升到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认为创意经济由创意部门、制造部门和服务部门三部门组成, 它不仅能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 更能使人类的整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国内学者对创意经济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尹宏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给出了创意经济的内涵。他指出, 广义地讲, 创意经济是指一切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 实现财富和就业增长的创新型经济形态;狭义地讲, 创意经济是指在知识经济时代, 以人的创造力、智慧和技能,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城市经济新形态。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 笔者认为, 创意经济既可以理解为一种产业, 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把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 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意经济对各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本文给创意经济以下定义, 创意经济是指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新阶段, 以人的创造力即创意为核心,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平台, 以现代科技为手段, 并把创意物化, 形成高文化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以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为发展方向的新型经济形态。

(二) 创意经济的特点。

当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转移到依靠人的个体创造力、文化艺术等创意要素的时候, 创意经济便应运而生, 这在客观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特点:一是创意经济的核心要素是人的创造力, 即创意。创意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其本质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知识经济, 使创意产业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二是创意经济的实质是知识产权的占有和交易。知识产权是创意资源有形化的载体, 也是创意商品化的表现。在创意转变为知识产权的同时, 创意本身也向着创意经济实现跨越;三是创意经济的动力是文化艺术创新。文化创意要素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超过了物质要素, 能极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是创意经济聚合能力的基础;四是创意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指源于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 运用知识产权的作用,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化和产业创意化凸现创意经济的财富增长效应和就业效应。

二、创意经济理论体系溯源

创意经济起源于文化产业。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时历史的积淀。1926年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首先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一般认为, 把此时作为文化产业的起点, 当时社会实践已具有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20世纪后期,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了“文化工业”, 这时文化产业已在西方国家走向成熟阶段, 一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深化, 另一方面引出了《文化产业学》这一新兴学科。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的出现, 带来了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 它不是推出单一技术和产业, 而是空前快速地不断产生许多新的产业群并引发新的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 再到服务经济, 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 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文化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 文化产业和科学技术的交融并进, 仅有文化内涵, 没有创新思维的经济必然失去动力, 同样只有创新形式, 没有文化底蕴的经济也必然失去活力。因此, 随着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创意经济应运而生。它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产业本身, 而是结合文化资源、创意资本、现代科技, 通过和谐社会环境、先进的法律制度, 形成由创意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创意经济是现代化的机械大工业与张扬的个性化的完美结合。

三、创意经济的理论架构

创意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的区别在于, 创意经济是以创意为核心资本,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 因而存在着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创意资本的动态循环。

(一) 创意信息的循环。

创意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形态, 创意阶层在整个经济中处于关键地位, 正是由于创意工作者的创新思维, 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形成独有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创意的有形载体, 也是创意商品化的表现形式。在现代法律政策的保护下, 通过知识产权交易, 创意资本与传统生产要素相结合, 创造出了独特、新颖的商品和服务,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实现其价值。并由此形成了创意经济强有力的推动引擎。在创意实现其价值的同时, 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反馈到创意工作者那里, 在他们的脑海里又激发出新的创意灵感。整个创意信息的不断产生、实现、反馈、激发的动态循环过程, 构成了创意经济的独特魅力, 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根本特征。 (图1)

(二) 创意经济的形成。

创意的产生离不开人, 但是只有人力资本并不能产生好的创意。只有人力资本与文化、科技、社会等其他因素相结合, 才能并发出好的创意。创意及创意的产生是整个创意经济体系得核心。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 只有把创意商品化才能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保护并促进新的创意的形成。所以说, 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交易, 即创意的商品化, 才是创意经济的实质, 也是创意的第一次飞跃。创意经济的实质性问题是如何对创意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定价和交易。当代蓬勃兴起的创意活动, 其实质是对创意这种特殊要素的市场化综合定价, 通过知识产权交易, 好的创意转移到不同类型的厂商手里, 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 把创意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实现第二次飞跃。而正是由于创意企业将一个个脑海中的创意点子转化成为创意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把“创意”物化为消费者能够真实感受到的商品和服务, 从而使得“创意”得到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动态循环过程, 促进了传统的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向高附加值、高渗透性的创意经济转化。

四、创意经济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研究 篇9

一、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分析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特殊形式, 其既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共性, 也有其特殊性, 例如其参与主体主要是农民和休闲农业相关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地方政府, 各主体间的联系以休闲农业活动的开展为主, 按照预先指定的运行规则保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发挥, 休闲农业的发展是现代旅游休闲模式和农业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其以发展农林牧副渔和休闲产品为依托, 可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其具有多元性的发展目标, 在发展的过程中强调地域性和生态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现代农业理念作支撑, 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深化推广的过程中, 对城市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现阶段通常将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构成划分为以下两种要素:

(一) 经济要素

此要素包括休闲农业服务的消费者、开展休闲农业的企业和农民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和区域政府部门,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价值的发挥以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前提, 而休闲农业生态系统规范化、系统化、 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管理理念的现代企业做动力;农民参与到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对产品、活动多样化、真实性提供保证, 例如农家乐产品;中介组织参与使消费者与休闲农业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协调等缺陷得到弥补, 例如旅行社的介入;而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涉及复杂的土地利用、主体关系等, 需要政府提供保证。可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其参与的各类经济主体都具有密切的关系, 农民以农业劳作型休闲活动、农家乐休闲活动等形式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和简单的模仿行为, 使消费者体验、参与农村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为休闲农业的开展提供可能;参与企业利用现代管理理念, 通过专业性的自然、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以及区域休闲农业市场评估等, 对开展休闲农业的可行性进行判断, 并结合调查结果对企业的发展重点进行确定, 集中建设规划内容, 开展以休闲农业产品为核心的营销活动等;地方政府既是休闲农业开展的参与者, 又是其发展的引导者, 其使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经营风险缩减, 而且生态、社会效益更突出。

(二) 生态要素

此要素主要包括物种、时空布局、食物链三个方面, 休闲农业的开展要求其物种不仅要满足地理环境的要求, 而且必须在环保、观赏、高效、医疗等方面具备独特的性能, 其直接关系到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的成败;物种的整体层次性决定休闲农业时空布局的结构同样要具有休闲、观赏、多变等特点, 以此满足物种结构规划的要求;而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是为了通过物质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价值增值, 而此目标的实现需要农业生产环节和企业、政府、农民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所形成的两条食物链作保证。

三、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分析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由基础环、增值环、支持控制环三部分构成, 前者主要指农林牧副渔等产业构成的农业产业结构, 结合各产业结构和消费对象, 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可视为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初级生产者、生态环境调节者、次级消费者、重要参与者, 通过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结合, 可以推动基础环实现物质循环。增值环以休闲企业为核心, 增值环的发展需要在自身结构完善的同时与基础环理想衔接, 现阶段两者衔接的形式主要有六种, 分别是农业观光型、农业示范型、农业劳作型、乡村居民型、乡村民俗型、乡村商贸型, 两者的衔接可以保证农业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 为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保证; 而休闲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可以在保证休闲农业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前提下, 推广宣传、组织营销等工作持续进行, 为其发挥作用奠定基础。后者的主要参与主体是政府和市场, 其不仅可以为前两结构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而且可以保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在正常运行失灵的情况下造成的损失尽可能缩减, 为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潜在发展规律提供主动性的支持。由此可见,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脱离其主体的任何结构, 否则都难以保证其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创收等目标的实现。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休闲农业已经受到现代居民的认可和喜爱, 其具有较理想的发展空间, 随着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和完善,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而且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是现代农业深化的有效途径, 所以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摘要:随着农业多功能化发展趋势的逐渐深化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休闲农业得到较快速的发展, 并受到现代人的喜爱, 实践证明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对现代农业的深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能够利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休闲农业持续稳性发展, 本文对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进行探索, 从其内涵、要素、构建三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参考文献

[1]彭妮, 姚永鹏.构建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50-54

[2]彭妮.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评价[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11.

农业经济分析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篇10

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函数方程衡量经济形势, 借助于概率分析理论, 通常用于宏观经济的预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特点鲜明, 首先其将经济形势转化为一种可计量的数字化模型, 后借助于统计学和概率学理论知识, 进行数据化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兼顾理论和统计资料, 通过理论和经验结合, 分析经济动态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形势的影响, 从而得出具有一定概率性的结果。

虽然计量经济模型优点很多, 但也表现出一些不足, 主要概括为:首先是局限性, 计量经济模型只是将经济数据进行简单的函数分析, 而面对经济动态中的非量化因素, 却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是依赖性, 计量经济模型的成功构建需要精确的统计数据以及强大的计算机软件支持, 可见其运用的要求较高, 难以施行。鉴于其不足, 计量经济模型在实际运用中主要表现为F或t检验在定量分析中缺乏显著性, 其次模型错误和统计数据有误由参数预估值不合理或是不切实际导致。

2 线性规划模型

线性规划模型通过确定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求得最优解, 其中目标函数为线性函数, 且约束条件表现为线性特征, 通常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最优化方案的确定。线性规划模型优点明显,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制造部与经济动态中各变量间的潜在关联, 为各行业管理提供最优解, 从而管理层依据其做出正确决策, 同时以基期的统计信息完成自检, 确保模型的合理性。

线性规划模型在实际运用中曝露出诸多的缺点, 主要概括为三点:首先是理想性, 线性规划模型本质上是静态模型, 而实际经济管理中, 目标函数中部分因素通常是变化的, 同时生产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导致约束条件中部分指标表现出不定性, 可见线性规划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实际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是被动型, 模型仅可以跟随外生变量的波动做出断断续续的回应;最后是难行性, 实际分析中通常缺乏必要数据和信息, 仅通过借鉴和假设等手段完成模型的模拟分析, 缺乏精确性。

3 复合模型

复合模型通过概率预测分析和模拟规划, 综合考虑实际经济动态中的各项不确定性因素, 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具说服力。模型的特点显著, 实际运用中表现出极大地灵活性, 分析者参照实际目标, 构建合理的模型框架, 模型既可以进行概率预测分析, 也能模拟规划模型, 兼顾以上两种模型的优点。其典型应用为江苏省农业区域政策分析模型, 模型综合计量经济模型以及线性规划模型, 计量经济模型用于分析居民的消费情况 (消费水平、消费需求及通货膨胀水平) , 同时预测外生量动态;线性规划模型通过结合居民需求量信息, 并进行多次模拟操作, 确定生产结构的最优方案。

4 灰色模型

农业经济受制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其作用机制等信息模糊, 一些常用的经济分析模型已无法应对, 为解决此类问题, 灰色模型应运而生。传统分析模型需要基于准确的统计数据, 可用于处理常规发展中的经济状态, 而对不确定性的经济现象, 难以做出有效分析。灰色模型主要通过灰色参数、函数和矩阵来客观反映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 进而提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规划。灰色模型完美结合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其中定性分析是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后通过定量分析进行细化以及规格化处理, 其既能定量分析各变量对农业经济动态发展的不同影响, 也可以概率预测农业经济中各因素变化对农业经济整体 (总产值等) 的影响。其典型应用为甘肃农业经济分析模型。结束语

四种模型各具特色,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开发, 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相应的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也更为复杂, 对农业经济分析模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使复合模型与灰色模型的应用更为广泛。为使我国农业经济能够高效健康发展, 现提出以下建议:

(1) 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产业技术革新。

(2) 加快农业结构产业化。引导农业经济向集约型方向发展, 加强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 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 整合现有资源, 因地制宜。

(3)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实施力度。农村是教育的薄弱环节, 特别是偏远山区, 农民科学意识普遍较弱, 制约当地农业技术的普及。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安全型农业发展的经济分析和理论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 2014, (1) .

经济分析理论的创获 篇11

在一些囿于传统政治经济学框框的人看来,资产阶级经济学不谈社会制度演变而津津乐道皮毛的经济现象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更替的,二者风马牛不相及,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不能为我所接受。然而,本书作者以令人信服的论证揭明:被视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恰恰充满着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而且正因为有这个基础,马克思才得以深刻阐明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今天,在我们还不能象伟大的马克思那样集制度变化研究和运行机制研究于一体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固然要加强规范性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但为了使当务之急的国家对经济的调节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先实事求是地研究经济运行机制。具体地说,就是要研究一定的经济制度确定下来之后,将对社会经济主体行为产生何种影响,而经济主体的行为又将引致何种必然结果,等等。因此,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有实证的经济学。实证地研究经济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供社会主义国家调节经济的依据和手段。这是有效地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

基于导论中的这种深刻思想,三位不同学科的年轻作者走到一起,共同作战,广泛涉猎、思索、借鉴苏联东欧一些著名经济学者有关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论述和西方经济学中有益的分析工具,充分体察我国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多年经济实践情况,终于成就了这样一部风格新颖、系统严密、自成一家之说的力作。

初看起来,本书的体系编排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的框架:由说明社会主义国民生产活动的衡量与平衡开始,先从实物形态上探讨国民收入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形成及其关系,继而加进货币因素影响的分析;在此静态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动态过程;最后,从封闭经济转入开放经济,建立一个更接近现实的经济运行模型,由此提出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建设性意见,亦即宏观经济控制的分析。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形式。全书的具体内容并非如此。在这个形式后面,深藏着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创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艰辛尝试和创造性成果。

正如著名经济学教授蒋学模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的:“这本书决非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介绍或简单模仿,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从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出发,探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动的创新著作。”最显要的例子如,作者没有简单采用西方经济学中一以贯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而是采用社会主義国家普遍实行的物质平衡体系(MPS),在可能范围内对二者进行了对比。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而本书则根据社会主义国家实际和东欧一些经济学家长期研究的结论,以总需求过度膨胀、即现实生活中的短缺作为全书分析的出发点,展开层层严格推论,得出建立我国双重控制宏观调节机制的重要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宏观经济学面对的是资本主义无组织的市场经济,只要研究社会总量关系就够了,不必研究基本产业结构问题。但是,社会主义毕竟是有计划的经济,基本产业结构乃由国家调节,这就使得总量分析必须与基本产业结构运动的分析相结合。因而,本书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应该包括对基本产业结构的研究”(第28页),并作了力所能及的论述。

一部创新之作难免这样那样的错误或不足,然而它已说明: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包括宏观与微观的社会经济运行理论体系。

农业经济理论 篇12

一、实验过程 (约40分钟)

1、情景准备 (约5分钟)

为学习比较优势理论, 教师设置的场景为甲乙两个邻国, 两国的居民均只生产两种产品———面包和牛肉, 两国居民习惯将面包和牛肉搭配成牛肉汉堡作为食品, 1单位面包配1单位牛肉。

将学生分为两组 (如是合堂教学, 可按照行政班级划分) , 一组扮演甲国居民, 一组扮演乙国居民。甲国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生产1单位面包需要1.5小时, 生产1单位牛肉需要1小时;乙国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生产1单位面包需要2小时, 生产1单位牛肉需要3小时。

在两国开始进行生产、交易和消费活动前需使学生理解:任何一国居民在生产和交易后, 最终收益取决于其所拥有的面包和牛肉中数量较少的, 因为多余的面包和牛肉无法制作成汉堡以供消费。

2、两国无贸易条件下的生产消费情况实验 (约15分钟)

教师宣布, 两国处于自给自足的生产和消费状态, 并不开展贸易活动, 给予各自20小时的生产时间, 请学生安排自己的生产时间, 以获得最大收益。

经过思考, 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会以经济人的思维, 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 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生产。最终结论如下。

(1) 甲国的最优产量。因为甲国生产1单位面包需要1.5小时, 生产1单位牛肉需要1小时, 以a代表面包数量, b代表牛肉数量, 则甲国的生产函数为1.5a+b燮20, 假如甲国只生产面包, 则最大产量为13.33单位, 若只生产牛肉, 则最大产量为20单位, 根据已有的经济学知识, 学生以 (0, 20) 和 (13.33, 0) 为两个端点, 绘出了甲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如图1所示。图中,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各点意味着甲国居民充分运用了资源, 又因为衡量收益大小的牛肉汉堡由1单位面包配1单位牛肉构成, 故最优生产组合点为 (8, 8) , 即用12小时生产8单位面包, 用8小时生产8单位牛肉。这样, 甲国居民在无贸易情况下, 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为8单位牛肉汉堡。

(2) 乙国的最优产量。乙国生产1单位面包需要2小时, 生产1单位牛肉需要3小时, 以a代表面包数量, b代表牛肉数量, 则乙国的生产函数为2a+2b燮20, 假如乙国只生产面包, 则最大产量为10单位, 若只生产牛肉, 则最大产量为6.67单位, 同理, 学生以 (0, 6.67) 和 (10, 0) 为两个端点, 绘出了乙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如图2所示。并能找到最优生产点为 (4, 4) , 即用8小时生产4单位面包, 用12小时生产4单位牛肉。这样, 乙国居民在无贸易情况下, 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为4单位牛肉汉堡。

3、两国有贸易条件下的生产消费情况实验 (约20分钟)

这一阶段的实验为该课程的重点, 教师宣布假定两国居民仍有20小时的生产时间, 但允许两国进行自由贸易, 各国居民需合理安排面包和牛肉两种商品的生产时间, 并提醒学生, 生产和贸易的目的是使收益最大化。教师扮演贸易主管部门, 主管进出口贸易, 学生可根据其生产的两种商品的数量 (四舍五入计算) 到主管部门领取面包票和牛肉票以用于贸易。

学生在进行交易前, 需要考虑两种商品的交易价格, 即多少单位的面包与多少单位的牛肉等值。为简化操作过程, 教师在此将两种商品的比价定为1单位面包=1单位牛肉。

本阶段的实验可进行多轮, 使用表1来记录学生的交易过程。在一轮交易结束后, 教师查看每个交易者的情况, 如果学生手中还存有额外的无法相匹配的面包或牛肉, 则意味着浪费 (因其无法组合成牛肉汉堡) 。之后, 教师宣布本轮交易获得的票据在下一轮中失效, 开始第二轮交易。与此类似, 第三轮、第四轮……直至学生手中多余的面包和牛肉很少时, 第二阶段的实验结束。

第二阶段实验结束后, 要求学生将收益情况与第一阶段封闭状态进行比较, 会发现第二阶段的收益较之前有所增加。

二、理论讲解与讨论 (约20分钟)

1、基本理论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在逐利动机的驱使下, 很快就发现若想使同为经济人的两国居民均增加收益, 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自身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如何确定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可以通过一国某种商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如:

面包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面包的劳动率/牛肉的劳动生产率

如果一国面包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 则该国在面包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甲国面包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面包的劳动生产率/牛肉的劳动生产率

乙国面包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面包的劳动生产率/牛肉的劳动生产率

这就表示, 甲国生产1单位牛肉的时间仅能生产0.67单位面包, 而乙国生产1单位牛肉的时间则可以生产1.5单位面包, 故乙国在面包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甲国牛肉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牛肉的劳动生产率/面包的劳动生产率

乙国牛肉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牛肉的劳动生产率/面包的劳动生产率

同理, 甲国在牛肉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由于在交易中两种商品的比价为1∶1, 故一个甲国居民将20小时全部生产牛肉, 可得20单位牛肉;一个乙国居民将20小时全部生产面包, 可得10单位面包。经过交易, 一个甲国居民可获得10单位面包和10单位牛肉, 构成10个汉堡的收益;一个乙国居民可获得5单位面包和5单位牛肉, 构成5个汉堡的收益。结论是, 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交易, 甲乙两国居民的收益较之封闭状态下均有增加, 验证了“贸易是无烟的工厂”。

2、适度展开

如果课堂时间允许, 教师还可以提出两种商品的其他比价以供学生讨论, 如1单位面包可兑换1/2单位牛肉、1单位面包可兑换2单位牛肉。

当1单位面包可兑换1/2单位牛肉时, 甲国居民可将20小时所生产的20单位牛肉中的6单位, 换回12单位面包, 与剩余14单位牛肉组成12个汉堡, 获得12单位收益。此时, 甲国收益比封闭条件下要好, 而乙国收益比封闭条件下要差。

当1单位面包可兑换2单位牛肉时, 甲国居民可将20小时所生产的20单位牛肉中的14单位, 换回7单位面包, 与剩余6单位牛肉组成6个汉堡, 获得6单位收益。此时, 甲国收益比封闭条件下要差, 而乙国收益比封闭条件下相对要好。

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正在于, 甲国在牛肉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乙国在面包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1单位牛肉对面包的比价越高, 对甲国越有利;比价越低, 对乙国越有利。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讲解时, 教师应该重申比较优势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 如:存在两个国家;生产相同的两种产品;只有一种生产要素 (劳动) ;两国的在同种产品上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由此导致的相对成本差别;两国的技术水平不变;要素可在国内流动但不可跨国流动;规模报酬不变;交易成本为零等。

三、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需注意的问题

将实验经济学带入课堂, 可以很好地将传统“旁观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 以上述比较优势理论的实验为例, 它将以往教师在黑板上单一的演算, 学生被动接受, 转变为学生自觉思考、主动参与, 对于启发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并尝试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大有裨益, 将经济学变为真实生动的科学。但在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时, 有一些必要的准备值得注意。

1、教师能够统筹安排

课堂实验能否顺利开展, 取决于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统筹把握。实验各阶段的时间控制、必要的道具准备、各阶段要取得的结果和意义以及实验最终结果和意义, 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并在课堂上全局掌控。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索始终沿着一条主线进行, 真正体现课堂实验的价值。

2、课堂实验应相对简单易行

很多高校并没有专门的实验经济学专用教室, 课程的讲授通常在普通教室进行, 客观条件决定了课堂实验的选择应该简单易行, 便于操作。实验的时间、环节、道具和学生的活动线路, 都应该围绕日常的教学条件进行设计, 这也是将课堂实验推而广之的前提。

3、合理控制课堂实验数量

经济学课堂实验的目的有很多, 但哗众取宠绝不是其中之一, 不能结合整体教学计划, 随意安排课堂实验, 效果只能适得其反。根据笔者的经验, 在课程刚开始的几周, 学生需要对本课程的内容有所了解, 课程临近结束的几周, 学生往往又会因考试而分心, 在课程的中段进行实验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1]张耀辉、卜国琴:实验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互联网计算机管理下一篇:思政教学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