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理论(通用8篇)
网络经济理论 篇1
说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
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揭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和解释持续经济增长的可能。尽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说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率,但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说明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突破在于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在引进技术创新、专业化分工和人力资本之后,内生增长理论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索洛模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变资本-产出比率为常数的假定,发展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但索洛仍然没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模型,这是一个重大缺陷,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事实。
网络经济理论 篇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三R”为原则 (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1cycle)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 又各有特点。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 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称为绿色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 (产品) 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指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能源包括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 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经济学原理为主导, 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 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 揭示自然和社会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 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 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强调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主要区别是: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 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 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 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是处于不断转换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 在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污染治理模式, 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 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 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 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二是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 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 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 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三是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既视为可利用资源, 又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既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又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既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 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其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 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 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五是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 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和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与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这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因此, 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要按照生态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 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转变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上来, 进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 以“协调、减量、循环”为主要手段, 落实到各个环节, 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实现经济转型, 制度环境与政策条件很重要。要完成经济转型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 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 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 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 规范引导经济运行。体制、制度、机制没有根本改变, 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转变的, 更谈不上经济转型。此外, 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 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债等渠道进行投资引导, 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环节;要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要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合理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 完善自然资源与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价格障碍。建立健全生态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机制, 充分发挥各种杠杆的调节作用。
经济报道与经济理论 篇3
经济报道在企业报中占有重要位置。企业的改革、管理、生产、经营、销售等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充斥着企业报的大部分版面。但是,经济报道的质量还远远没有和其数量相匹配,其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经济报道缺乏理论性。大多数企业报中的经济新闻,往往是成果式的、经验式的报道,对成本、经验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没有做进一步的开掘,没有从理论根据上分析取得成果的深层原因,没有挖掘经验的典型意义在哪里。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的经济报道是照抄单位的经验材料,人云亦云,采访时记者没有实际介入、亲自体会,更难谈上理论性。
记者面对的素材纷繁复杂,要确定哪些有价值,哪些没有价值或只是具有一般价值,需要记者调动自己的理论思维,用理论性的眼光去观察,然后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企业的经济活动很多,企业报记者在采写经济新闻时,进行理论思考,写出理论性较强的经济报道,这对企业报记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原石油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中原油田原油年产量在1988年达到722万吨的顶峰之后持续下降,由此造成石油专业化施工队伍过剩。从1993年开始,中原油田石油专业化施工队伍陆续走向国内外石油技术服务市场,至今有100多支队伍分布在十几个国家和国内20多个省、市。这样一种经济现象,如果单纯从成果的角度报道无疑也是一条重要经济新闻,也能总结出许多经验。但是,这种经济现象最终说明了什么?《中原石油报》推出《八千里路云和月》、《努力拓展生存空间》等几篇文章,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角度,揭示了中原油田石油专业化施工队伍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特点,按市场规律办事,积极开拓外部市场的深刻内涵。这样写就反映了这一经济现象的本质,文章便具有了深度。
经济报道与经济理论相结合,应该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使理论既具权威性,同时也尽量通俗化。
理论是虚,新闻是实。在文章中,应处理好理论与新闻事实的比例关系和理论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理论是统帅,新闻事实是士兵;理论是主干,新闻事实是枝叶。理论在经济报道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能占据很大篇幅。在表现形式上,理论要融于新闻事实之中,通过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叙述、组合、剪辑而凸现出来,或者是用提示性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名家的作品,如艾丰的《中观上的突破--评述襄樊经济崛起之势》,把"中观经济"这一理论概念通过襄樊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工作体现出来,其中的一些小标题如"中观经济的文章主要做在'结合'上"、"协调--中观经济的主要手段"等,则起到了提示作用。
经济报道中的理论具有权威性,能够提高人们对经济现象、经济生活的认识,为指导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理论的权威性是指理论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中央的经济政策,符合经济学的观点。记者在写经济报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运用理论观察、判断经济现象,对于自己拿不准的问题应该向专家求教,不能想当然地写。理论是方向问题,若理论模糊不清,将会误导职工,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企业的稳定,给企业带来损失。对企业经济生活中新的事物、新的发展进行理论总结或理论概括时,应抓住那些代表事物发展方向、反映事物本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事物,这样概括出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全面的。反之则是错误的、片面的。
经济报道是企业报的"重头戏",而企业报的经济报道往往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企业报经济报道中的理论,有些是专业方面的理论,有些是经济方面的理论,比较艰深难懂,企业报记者在处理时应举重若轻,使之通俗化。要做到理论的通俗化,首先记者要深刻领会理论的含义和其在经济报道中的意义。其次,在表现形式上,要尽量避免专业术语的大量运用或照抄经济学理论概念,应通过记者对理论的理解,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让普通群众能接受,不要变成"群众看不懂,专家不愿看,领导不爱看"的东西。
在经济报道中突出理论性,既是对企业报记者政治素质的要求,又是对企业报记者业务素质的要求。缺乏理论素养的记者,很难写出有深度的经济报道来。
循环经济理论综述 篇4
一、循环经济的起源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实质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3R原则),这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共识,并将减量化解释为输入端方法,再利用侧重于生产过程,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3R”来自于杜邦的“3R制造法”,三者均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
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入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质,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矛盾,降低发展成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对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我国来说,循环经济首先是资源节约战略。循环经济追求的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要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工业化模式,我国不能照搬。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将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一直是我国资源节约的主要手段,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涵。
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题中之义。工业污染防治的最初措施是“末端治理”。这是一种只投入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措施,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已改变了这种费而不惠的技术路线。清洁生产强调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如果说清洁生产主要在企业内部施行的话,循环经济则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延长产业链,将上游的废物变成下游的原料,以及能源的梯级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比如,火电厂的粉煤灰是固体废弃物,但可以用来生产多种建材,变成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循环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循环经济覆盖所有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例如,一个家庭的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一幢办公大楼的节能、利用太阳能、中水利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等;企业的节约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等,都属于广义的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则是通过废物资源化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废物经济”、“垃圾经济”范畴。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状况
1、我国循环经济政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思路和方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从法律角度为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体系已形成。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对今后五年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成就和经验
我国循环经济起步和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迟,目前还处于试点、试验阶段。但近年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致力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积累了一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这主要反映在:
(1)在企业的层次方面。
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企业努力实现废物的最小化、资源的最大化、终极处置的无害化。
(2)在生态园区建设方面。
国家环保总局于1999年10月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组织实施“中国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研究项目,并确定了4个在环境管理方面各具特色的试点园区,即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年底,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第一、二批)的产业园区已经达到33个。
(3)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生态农业省。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表明已逐步开始走向成熟,这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在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方面。
2002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到2008年年底,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省、市27个。
经济增长理论读书笔记 篇5
经济活动是指为提高一定努力和资源的产量或者为降低一定产量的成本所作的努力。人均产出的增长,一方面取决于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在于人的行为。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的行为,并对人的行为从不同的层次进行探讨。刘易斯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节约的意愿、经济制度、知识、资本、人口和资源还有政府。本文主要从人们节约的意愿、增进知识及其应用和经济制度三方面分析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一)节约的意愿
人们有从事经济活动的愿望和努力。这种努力既可以通过降低某一产出水平的成本来表现 ,也可以通过进行一定投入以带来产出来表现。假若人们在某一制度环境中没有致富的经济意愿 ,或者由于该制度结构中的非正式约束 ,如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 ,限制了这种意愿 ,使人们无法作出这种努力 ,就不能推动经济增长。厉行节约是人们节约愿望的一种表现。厉行节约,即降低任何一种特定产品的成本,或是设法在投入一定的力量或其他资源后,提高产量。这类节约的努力主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从试验到冒风险;从职业性的流动到地理性的流动;以及专业化等。刘易斯认为如果不作出节约的努力,就不会出现经济增长。节约的意愿与禁欲主义、财富和社会地位以及人们的有限眼界有关。刘易斯认为禁欲主义可能制止人们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但并不制止人们去享受在不触犯教规下所挣来的较高的生活水平。财富和社会地位影响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刘易斯认为各类社会的根本差别在于它们的富人如何使用财富以及与声望有关的财富的来源。富国和穷国的区别在于生产性投资的习惯,而不在于收入均等的差异,也不在于给予富人尊重的差异。真正重要的是财富表现为生产性投资的人们与财富来自土地所有权和继承权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如何。经济增长还与人们受到习惯和禁忌、愚昧无知的限制。经济增长还与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和冒险精神有关。增长的定义,即每小时的劳动产出提高了。刘易斯认为经济增长的合理出现仅是因为人们比较喜欢用他们提高了的生产率去购买更多的闲暇。辛勤工作和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优秀公式,勤勉和经济增长的联系在于增加了生产性投资的能力和意愿。
(二)知识增长
经济增长还与知识的增长和新观念的运用有关。从各国的经济发展来看,一国产出增长与知识传播和运用有着显性联系。经济的增长既取决于有关事务和生物的技术知识,也取决于有关人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知识。它包括知识积累的过程和知识在生产上的应用。知识增长率的出现于科学方法的发明有关。科学对技术知识的增长的影响分为三个独立的阶段即:科学原理的形成阶段,这些原理应用于某些技术问题的阶段,和技术发明发展到随时可以进行商业性应用的阶段。知识的增长还与新观念的应用有关,只有知识的增长是不够的,知识还应当得到普及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占有知识的速率一部分取决于人们对新观念的接受程度,一部分取决于各种制度。知识的传播和运用要依靠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
(三)经济制度
刘易斯认为制度促进或者限制经济增长取决于制度对努力的保护,为专业化所提供的机会,以及所允许活动的自由。制度是促进还是限制经济增长取决于它对人们的努力是否加以保护以及为专业化提供多少机会和允许有多大的活动自由。制度与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人们得到报酬的权利、资产的经营管理和贸易与专业化三个方面。首先是人们得到报酬的权利。除非努力的成果确实属于他们自己或属于他们承认有占有权的人,否则,人们是不会作出努力的。要想激发人们的努力就必须对人们的努力给予相应的报酬。为他人服务的心情可以增添劳动的乐趣。但要让公民无偿的参加当地的公益工程劳动,需要一些组织工作:必须有政府官员制定规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还必须筹集资金等。并且经济增长所要求的不仅仅是人们应当心甘情愿的去不及辛苦和报酬。经济增长还涉及不同的人的工种和数量的变化;即使上面下令进行革新,增长还涉及这个集体中的成员是否愿意自觉地去适应不断变化的机会,寻求和利用机会。其次,是资产的经营管理。资产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条件之一,而资产法的存在则是资本形成的条件之一。资产权就是排除他人使用某种特定资源的合法权利。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基本的要求是,潜在的投资者必须相信他能够把钱拿回来,而不是清掉他的资产。并且代理人的收入必须同他们所照管资产所耗得精力直接发生变化,否则他们不会精心照料。再次是贸易与专业化。贸易从多方面促进经济增长,贸易通过向社会引进新的商品刺激了需求,从而刺激人们要求多干工作或提高劳动效率的愿望,贸易还促进专业化的发展。专业化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技艺的提高从而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 ,初始性的制度安排能为人们提供一种偶然的、不确定的激励机制 ,但在一国经济发展进入起飞阶段以后 ,能否创造一个持久的、制度化的激励机制 ,是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的关键 ,即要进行一种 “制度安排” ,确保人们在经济自由选择的前提下 ,把个人的经济努力和愿望不断地引向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使个人的收益率不断地接近社会收益率 ,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还应该注意制度变化的性质和原因,因为制度可能朝着限制发展的方向变化。刘易斯总结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环境及其安排能把人们的努力与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还很低 现行制度难以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经济自由 ,尤其是大数发展中国家缺乏一种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因此,要引入有效地制度,推动经济增长。
(四)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经济增长理论对寻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有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和特殊性。因此,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我国要结合具体的国情,形成适合我国发展的经济增长理论。
1、要树立重视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的观念。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专业化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的观点对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的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教育培训为主体的对人力开发而投入的费用具有比物质资本投资高得多的投资收益率。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及决定性因素正日益由物质资本的投入转向人类自身开发的人力资本投入。
2、加速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积累。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它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水平。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就要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新经济增长理论拓宽了人力资本的积累途径,认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边干边学都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途径。因此,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并将教育事业的重点放在普及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上。继续提高国家财政的教育经费支出比重,鼓励社会增加教育投入。这些观点对加速我国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积累、提高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加强研发工作且创造、推广和应用新知识。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用于研发部门资源的多少决定着其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的高低。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必须在研发部门多投入资源,以提高知识积累率。新经济增长理论还认为,开放经济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从而促使经济发展。因此,我国要借鉴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有益思想,加快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的储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把自主创新看作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并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际经济学理论总结 篇6
2.获得金银贵金属通过国际贸易顺差。
3.主张政府干预保证国际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的两个时期
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叶)又称货币差额论或重金主义,(英)斯塔福(孤立的、静止的观点)
主要观点:
1.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内,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
2.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
即出口值超过进口值,他们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并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这就是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或重金主义的原因。 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中叶——17世纪)又称贸易差额论或重工主义
(英)托马斯孟(运动、联系的观点)
主要观点:
1.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他们允许某些地区有贸易逆差,只要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这就是被称为贸易差额论的原因。
2.积极主张国家干预贸易。重商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本国商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
3.晚期重商主义者还积极鼓励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扶植和保护本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如“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即对输入本国的外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或者禁止进口本国不需要的商品,以达到保护本国工业和保持贸易顺差的目的。进口替代等等。
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通过重商主义的各种政策主张,我们可以看到,重商主义者的基本错误在于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这种思想的根源是他们只把货币当作财富而没有把交换所获得的产品也包括在财富之内,从而把双方的等价交换看作一得一失。
重商主义是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但在理论上是不成熟和肤浅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这种理论所研究的“商”,只不过是流通领域里的表面经济现象,其理论基础是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因此只研究如何从国外得到金银,没能进一步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是否能为参加国带来贸易利益。
但它为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在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鼓吹自由放任,系统的提出了绝对成本说。亚当·斯密因此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首先倡导者和鼻祖。
三个观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分工提高了劳动的熟练程度,节省了转换时间,有利于发明创造。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绝对优势的来源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绝对成本说是科学成分与非科学成分的混合,其正确的方面,是深刻指出
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其错误主要表现在,认为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本性所决定的。事实上,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在历史上分工早于交换。同时,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和分工发展的结果。
绝对成本说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
但是,这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则都处于劣势,那么,它们应该怎么办?对此,斯密的理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大卫·李嘉图的功劳。
比较优势理论 1815年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
主要内容
生产和贸易模式生产和贸易的模式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来确定。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相对成本指的是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量。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理论与现实上的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等优势或等劣势贸易的缺陷。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所以能够成立,全然取决于两国间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度”的差异。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经过高度抽象的“2×2贸易模型”,势必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两国间在两种商
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下表所示即为“等优势或等劣势贸易模型”。一旦出现此种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
2.只考虑了由于自然地质条件的差别而导致部分资源分布不均产生的劳动生产效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而没有考虑生产力发展水平、运输与通信手段、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生产区位、贸易政策与贸易公约、经营策略与技巧等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然而,随着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逐渐下降,而上述其他因素在国际贸易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比较优势理论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4.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有一条重要的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但这一点与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现实中,恐怕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大都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向替代的产品。
H-O理论 赫克歇尔于1919年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继承并发展了赫克歇尔的论点,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所以要素禀赋理论又被称为赫-俄理论。
内容
贸易基础:两国的要素富裕度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必然不同,不同产品生产要素投入比例不同,因此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必然不同,从而形成了贸易基础。
贸易方式:每一国都应出口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国际自由贸易使两国相对要素价格和绝对要素价格相等。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是俄裔美国经济学家。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最重要的贡献是从30年代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法,即在编制反映各部门间产品量交流情况的投入产出表基础上,用数学方法研究各部门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关系。这种方法在世界各国迅速传播并广泛运用,并被联合国规定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70年代领导一个小组,从事世界经济模式的研究,对2000年的世界经济情景进行了预测。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 Leontief,1906-)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预测相悖。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劳动熟练说(里昂惕夫)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劳动技能说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这是他本人对这个“谜”的解释。
2.人力资本说(美)舒尔茨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美国虽然人口只有两亿多,但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很高,劳动者事实上从事的是单位时间内可以折合成多倍简单劳动的复杂劳动,以此角度来看,美国并不是一个劳动缺乏的国家,而是一个人力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所以,对外贸易中,美国出口自己资源优势比较大的产品。3.自然资源说自然资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凡涅克和波斯特纳等。他们认为,里昂惕夫之谜所以产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里昂惕夫在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验证研究时,仅拘泥于要素禀赋理论关于贸易模型只包含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假定,忽略了自然资源这样一种非常重要的要素。一旦将自然资源要素纳入理论讨论的范畴,“谜底”也就自然而然地毫无玄妙可言了。
创意经济理论初探 篇7
一、创意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一) 创意经济的概念。
对于创意经济的具体含义, 纵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 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认为创意经济就是“源于个体创造力和技能及才华, 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 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这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另一类是把创意经济上升到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认为创意经济由创意部门、制造部门和服务部门三部门组成, 它不仅能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 更能使人类的整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国内学者对创意经济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尹宏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给出了创意经济的内涵。他指出, 广义地讲, 创意经济是指一切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 实现财富和就业增长的创新型经济形态;狭义地讲, 创意经济是指在知识经济时代, 以人的创造力、智慧和技能,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城市经济新形态。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 笔者认为, 创意经济既可以理解为一种产业, 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把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 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意经济对各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本文给创意经济以下定义, 创意经济是指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新阶段, 以人的创造力即创意为核心,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平台, 以现代科技为手段, 并把创意物化, 形成高文化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以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为发展方向的新型经济形态。
(二) 创意经济的特点。
当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转移到依靠人的个体创造力、文化艺术等创意要素的时候, 创意经济便应运而生, 这在客观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特点:一是创意经济的核心要素是人的创造力, 即创意。创意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其本质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知识经济, 使创意产业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二是创意经济的实质是知识产权的占有和交易。知识产权是创意资源有形化的载体, 也是创意商品化的表现。在创意转变为知识产权的同时, 创意本身也向着创意经济实现跨越;三是创意经济的动力是文化艺术创新。文化创意要素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超过了物质要素, 能极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是创意经济聚合能力的基础;四是创意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指源于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 运用知识产权的作用,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化和产业创意化凸现创意经济的财富增长效应和就业效应。
二、创意经济理论体系溯源
创意经济起源于文化产业。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时历史的积淀。1926年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首先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一般认为, 把此时作为文化产业的起点, 当时社会实践已具有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20世纪后期,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了“文化工业”, 这时文化产业已在西方国家走向成熟阶段, 一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深化, 另一方面引出了《文化产业学》这一新兴学科。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的出现, 带来了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 它不是推出单一技术和产业, 而是空前快速地不断产生许多新的产业群并引发新的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 再到服务经济, 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 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文化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 文化产业和科学技术的交融并进, 仅有文化内涵, 没有创新思维的经济必然失去动力, 同样只有创新形式, 没有文化底蕴的经济也必然失去活力。因此, 随着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创意经济应运而生。它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产业本身, 而是结合文化资源、创意资本、现代科技, 通过和谐社会环境、先进的法律制度, 形成由创意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创意经济是现代化的机械大工业与张扬的个性化的完美结合。
三、创意经济的理论架构
创意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的区别在于, 创意经济是以创意为核心资本,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 因而存在着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创意资本的动态循环。
(一) 创意信息的循环。
创意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形态, 创意阶层在整个经济中处于关键地位, 正是由于创意工作者的创新思维, 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形成独有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创意的有形载体, 也是创意商品化的表现形式。在现代法律政策的保护下, 通过知识产权交易, 创意资本与传统生产要素相结合, 创造出了独特、新颖的商品和服务,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实现其价值。并由此形成了创意经济强有力的推动引擎。在创意实现其价值的同时, 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反馈到创意工作者那里, 在他们的脑海里又激发出新的创意灵感。整个创意信息的不断产生、实现、反馈、激发的动态循环过程, 构成了创意经济的独特魅力, 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根本特征。 (图1)
(二) 创意经济的形成。
创意的产生离不开人, 但是只有人力资本并不能产生好的创意。只有人力资本与文化、科技、社会等其他因素相结合, 才能并发出好的创意。创意及创意的产生是整个创意经济体系得核心。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 只有把创意商品化才能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保护并促进新的创意的形成。所以说, 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交易, 即创意的商品化, 才是创意经济的实质, 也是创意的第一次飞跃。创意经济的实质性问题是如何对创意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定价和交易。当代蓬勃兴起的创意活动, 其实质是对创意这种特殊要素的市场化综合定价, 通过知识产权交易, 好的创意转移到不同类型的厂商手里, 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 把创意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实现第二次飞跃。而正是由于创意企业将一个个脑海中的创意点子转化成为创意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把“创意”物化为消费者能够真实感受到的商品和服务, 从而使得“创意”得到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动态循环过程, 促进了传统的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向高附加值、高渗透性的创意经济转化。
四、创意经济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 篇8
“经济控制论”的名称可能会使人误解,以为它不过是数量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已。实际上,经济控制论有两种含义。其一,指的是由数量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经济系统科学、运筹学等与控制论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基本上属于数量经济学的范畴。它把人和物及各种经济参数视为被动的控制对象,对具体的经济过程的动态特性和控制方式进行研究。杨著所着力探讨的,并非这一意义上的经济控制论,而是另外一种。这种经济控制论高度重视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人与人之间既协作又竞争的关系,研究在经济系统中人的积极性之主动结构与经济分工结构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物质利益、责任问题、竞争的控制功能等等,实际上是把控制论所特有的逻辑结构应用于经济学领域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经济理论学科。为了与前面那种经济控制论相区别,有人认为后者实际上应称之为“控制论经济学”,而非“经济控制论”。
尽管在这本书中所大量运用的数学符号和控制论术语,可能会使人误以为它仅仅是一本数量经济学论著,但只要仔细阅读过此书后就不难发现,作者对经济系统的内在规律,如分工度、反馈效率、竞争水平、流通效率等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不少富于独创性的见解。纵观全书,不仅从字里行间而且从全书的布局谋篇之中,都可使人呼吸到一股清新的气息,领会到某种理论创新的信息。
作者把经济系统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具体的生产技术效率,不同个人在这方面的差异,是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经济中人与人之间分工协作的组织结构,如工厂、公司、托拉斯等等;第三个层次是通过价格、收入、利润、利息等来控制分配,构成反馈回路;第四个层次是通过经济立法来控制前三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相互作用,使经济系统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作者深入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及其运行机制。显而易见,这里的经济系统实际上是商品经济系统。但是,作者对商品经济的研究探讨却与传统理论有别。他另辟蹊径,在理论上进行了新的开拓。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及商品经济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内学术界也很快在这一点上形成了一致的意见。但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应当怎样搞,却没有一个现实的经济模式可供效法,也没有一个现存的理论模式可作指导。由于历史的原因,商品经济只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是把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以批判考察的。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表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有其内在的规律、机制和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不过是在一种缺乏自觉认识的前提下,被动地适应了这些规律和机制的要求,并把它们纳入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轨道而已。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必要了解商品经济本身的性质,因此,把商品经济这种特有的社会生产方式从资本主义经济中剥离出来,研究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机制,探讨自觉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和机制的途径,就成为当前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据笔者个人的体会,在杨小凯的这部著作中,作者正是把这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标的的。尽管作者本人对于这一点并未作明确的表述和声明,但从全书的内容来看,他确实是以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丰富素材作为研究背景,运用经济控制论的方法,把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商品经济从资本主义经济中剥离出来,对其发展过程及运行机制进行了富于创新性的研究。尽管还存在着种种不够完善之处,但应当承认,作者的研究仍然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远在一九八二年即已完成,这充分显示了作者的理论见地。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近来已有大量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不少突破。但是,纵观这些文章,总有一点不够令人满意之处。它们或从社会分工和利益的差别性来论述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或从分工、交换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和性质来论述商品经济的普遍性,或论述价值规律的一般性质,或探讨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大多数仍沿袭了传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局限在一般抽象领域对一些本质性范畴作定性的探讨。即使联系到具体实践的成果,大多也是以这些具体实践的经验赋予这些本质范畴以新的含义,给它们以新的发展。这些工作无疑都是十分需要的,但是,埋头进行这方面探讨的人却都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即针对比一般的本质规定要较为具体的商品经济的展开层次如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笔者认为,这后一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还是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当前这场规模宏大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更是如此。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所谓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与不成熟的商品经济之间的区别,大抵都是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发育程度的区别。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从自然经济模式或产品经济模式向商品经济模式转化的结构变革。在广大农村,将尚处在低级阶段的商品经济抚育成熟,更是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改革实践中提出的大量问题,往往并不是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问题,而是如何使“人的积极性之主动结构”得以充分发挥功能,如何具备良好的宏观控制功能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切合实际并实现优化的商品经济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问题,是在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各种组织结构如何运行、演化和发展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实践的问题,也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它们迫切需要借助于理论的分析给出解答,以便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条件,并避免失误。如果经济理论仍然恪守传统,把自己封闭在对一般抽象规定的定性探讨之中,对上述问题倒表现出一致的沉默,那么这样的理论对实践就很难产生指导作用,而只能成为实践的尾巴。
与此相对照,在传统经济理论十分薄弱的地方,本书却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细致深入的研究。作者始终着力于探讨分工组织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以及通过价格、收入、利润、利息等商品经济的展开范畴对这个过程的调节控制机制,给我们揭示出以前很少论及到的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一侧面,深化了我们对于商品经济的认识,也给我们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少启迪。
例如,货币范畴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出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在本书中,作者却把货币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放在商品经济的展开层次中来考虑,揭示了货币在经济系统运行机制中的功能:它是传输经济信息的标准语言。经济效果的差异经由一定的传输通道最终转化为生产者或经营者本身收益的差异,这就是信息的传输。信息传输是保证经济系统取得最大经济效果的必要手段。由于各个不同的经济单位都有自己的千差万别的“内部语言”,如资源的可利用性、稀缺性,生产的产量、质量、效率、品种、规格、消耗、占用,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强度等等。如果要求直接传输,必将使经济信息传输效能降低。而货币却能将各种各样的信息语言综合成统一的标准语言进行传输,大大提高了整个经济系统的传输效能,这就是货币的标准语言功能。如果对它施加限制,就会使经济效率受到损失。
又如,通过对商品经济中分工组织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作者很自然地揭示了从事调节价格、利息、分工度、比例平衡度等参数的超级分工产生的必然性。商品经济中典型的超级分工活动有专业金融活动、交易所活动等等。由于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分工度的放大效应、竞争的放大效应、比例平衡度的放大效应、价格变化的放大效应等等,这类活动调节着这些参数的变化,不仅使经济系统自动趋向于最优结构,而且往往能在短期内创造很高效益。分析超级分工在经济运行机制中的功能,不难发现它们是商品经济本身所固有的范畴。它们可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不劳而获的方便工具;也可以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成为国家对经济系统进行分层控制的一个层次,受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调节和控制;在这里,超级分工经营者与直接生产者和直接经营者之间应当是一种特殊的分工协作关系。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有必要存在超级分工和超级分工经营者,并非什么难以理喻之事,而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国家通过分层控制方式参与并控制这些活动,能够取得比直接控制生产经营更好的对经济系统的控制能力。
总之,杨小凯的这本著作,对经济系统的结构演化和运行机制给予了特别的注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由此而形成了与传统经济理论截然不同的鲜明的特色。它启发笔者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究竟应当如何建立、如何发展?
笔者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在四个方面存在着畸重畸轻的弊病,即重本质轻现象,重抽象轻具体,重原则轻机制,重定性轻定量。换言之,传统经济理论十分热衷于对经济范畴的抽象的本质规定方面进行分析,而疏于探讨这些范畴在现象形态的具体联系;热衷于从本质规定中引申出经济活动的原则,而疏于研究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热衷于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定性分析,而疏于研究经济系统中的数量关系。这种在四个方面畸重畸轻的理论框架,抽掉了联系本质规定与具体现实的一系列中介环节,形成某种封闭化的理论结构。它实际上是把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和本质规定当成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指导方案的传统经济模式在理论上的翻版。
体制改革不仅冲破了传统的经济模式,也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模式。传统理论由于在一般规定与经济现实之间留下了一大片空白地带,失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因而只能成为高悬于空中的孤立、封闭的权威和教条,同改革中多维多向、立体交叉的社会现实结构,形成尖锐的矛盾。在改革过程中,搞实际工作的,常常抱怨理论上的条条框框对于人们手脚的严重束缚;搞理论工作的,却不管怎样手忙脚乱地修补原有理论结构,也无法跟上实践的飞速发展。事情往往弄成这样,起初,是改革者们顶着理论的压力先干起来,待到事情干好了,成功了,马上就有许多理论文章去论述那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但理论的指导作用何在呢?传统的理论丧失了对于生活的指导作用,于是乎,一种重经验轻理论的风气便悄悄地潜入了人们的脑海。这是另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年来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失误提示我们,仅仅靠走一步看一步的经验办法,是很难顺利完成这场错综复杂、工程浩大的体制改革的。在沸腾的现实生活中,不仅有对旧理论的反思,更有对于理论创新的热切呼唤。改革的实践在迫切要求经济理论的系统分析和论证。经济理论必须尽快冲破传统理论的框框,打破封闭化的理论结构,开拓出一条创新之路。
经济理论的创新,首要的任务就是形成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化认识。同传统理论相比,强调运行机制,是在理论目标和研究重点上的一个重要转换。
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中,盛行着事事到经典著作中去找根据,以引证代替论证,照搬马克思的理论体系的风气,而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细致地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现实。这不能不造成理论目标和研究重点上的“系统偏差”。
笔者认为,马克思所创立的一整套完整的以资本主义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主要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不列颠博物馆中堆积的政治经济学史的史料也已汗牛充栋。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占有了充分的资料,仔细深入地分析了各种经济现象,从中得出了最一般的抽象概括,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一系列规律。对资本主义经济作一般概括并揭示其运动的一般规律,是《资本论》的理论目标。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学当然要重视并且必须继承《资本论》的科学成果,但继承决不等于照搬照抄,因为,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人们面临的大量问题,是在生产关系的基本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确立的条件下,如何建立起更为具体的体制结构,以及经济系统如何才能良好运转的问题。解答这些问题,提供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目标和研究重点。
传统的理论经济学往往致力于对社会主义作一般抽象概括,试图建立一个类似《资本论》的一般理论体系。近年来,一些同志察觉到,这种想法很难实现,其中一大困难,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至今尚未为建立这种理论体系提供充分的材料,因此不知从何着手进行分析。由于社会主义现在仍处在发展阶段,各个具体形式远未充分展开。如果没有对各种具体形式的深入思考,就很难正确地作出一般概括。即使勉强建立起理论体系,往往会将某种理想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出发点。这很容易导致将某种既定的经济体制模式当做唯一有效的模式,用它来指导和约束经济实践,而不是从具体的经济结构在实践中的动态发生过程来探讨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这就难免造成实践中和理论上的失误。马克思指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索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在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在做不出一般概括的地方,我们何不先去分析具体的经济体制形成、发展和运行的机制,先做好这项按顺序必须首先完成的工作呢?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对未来的社会主义规定了一些基本的原则,也作了一些大致设想。但当时究竟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经验,难以形成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化认识。而形成这样一个系统化的认识,就成为当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任务。这不仅需要随时总结实践经验,而且需要总结发展商品经济的规律,并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把商品经济的一般机制放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环境中进行考察,形成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由于运行机制是从基本原则到经济现实的中介环节,它比具体的现象要抽象,比本质规定要更复杂更具体。要把握住它,就必须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的成果,在更为综合和系统的角度上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换言之,我们应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运用经济控制论所提供的观察角度、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笔者之所以希望读书界对杨小凯的这本著作予以充分重视,就在于作者在这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为我们寻求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很多启示。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日
【网络经济理论】推荐阅读:
网络经济理论研究管理07-27
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08-31
演化经济理论06-12
循环经济理论07-27
空间经济理论08-04
复杂网络理论08-13
“网络-背景”理论09-27
循环经济理论模型07-17
社会经济理论06-27
西方经济理论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