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语文

2024-09-08

走进语文(精选12篇)

走进语文 篇1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特别密切。新课程竭力倡导:教育应依托生活进行,变成一种生活。成功的语文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语文走进课堂,让语文教育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这样语文才会充满时代气息、生命活力。

语文教学生活化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生活为中心,以语文与生活相结合为基本途径,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与体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社会是熔炉,生活是教科书,生活中处处都充满语文。语文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纳人类一切进步的营养,及时更新、调整、补充、重组有关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应从生活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找语文,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同时,让学生参与生活,学以致用。如在教学《东方之珠》、《九寨沟》等课文时,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用讲解的口吻来复述;在教学《春联》后,春节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在学写建议后,对学校或老师工作不满意的地方写一份建议书,等等。这样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总之,只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就能领悟其中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感受和表现语文。

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情趣盎然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强调面向生活,追求高效,即注重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我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的。在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后,我留下了一项作业:平日里,你们有没有这样做呢?你们是怎么做的呢?可以举些例子来说一说。在学了这课后,学生感触很深,都认识到平时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低,并纷纷保证以后一定也会向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学习,做一个时时刻刻遵守规定的人。又如学习了《春联》后,我让学生在春节期间收集春联,写春联,体会人们用春联表达的心愿。

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我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时效。

2. 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倡导学科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综合包括语文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语文与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的综合;语文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语文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语文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技术、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电教媒体声色俱全,形象逼真,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如在教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这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我利用多媒体音响同步展示美丽的北大荒秋天的景象,再结合优美的词句,使学生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之中。学生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我正走进一幅优美的图画中,里面有红红的高粱,成片的大豆……”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运用图画法

画画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它通过运用简洁、洗练的绘画语言,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化。适时采用此手段,可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感知中迸发灵感,诱发学生新奇、独到、富有创意的想象。如教学苏教版上册习作3时,我先让学生在未完成的图画当中画上自己喜爱的几种小动物,天上、地上、水中的都可以画,画完之后再将整幅图涂上颜色。学生没有想到原本枯燥的作文课还能画图画,兴致都很高。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激活了思维,提高了作文课的兴趣。

(3)运用故事法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学生熟悉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课文续编小故事。这激起了学生很大的参与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观察及对语文的理解,编出情节各不相同的故事。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还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4)运用演唱法

这里所说的演唱即演一演,唱一唱,因为模仿能力强是儿童的一大特点,语文中恰当的动作、语言,让学生入境演一演,在在学习中玩耍,玩耍中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唱一唱是个好办法。如《三袋麦子》一文中的动作、语言较多,很适宜学生表演。我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分组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与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了人物不同的特点,加深了理解,课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生活化的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孩子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学的活动主要是孩子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结果,要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通过续编故事、扮演角色体验、亲历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体验语文带来的愉悦感,学会用美的眼光对待生活,并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重视教学过程。

教学不仅是为了教,更是为了学。一个好的教师不是一个教书匠,而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在教学中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1)重视过程,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亲自走进身边的生活,观察生活。如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燕子》等课文后,我让学生亲自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活动或生长规律,记录观察日记等,亲历实践与阅读课文相结合,让学生迸发学习热情,张扬鲜明的个性。

(2)重视过程,就要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材料,如实验、表演、调查、绘画等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著名的戏剧家曹禺先生说:“学生参加游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要具有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三顾茅庐》一课就很适合课本剧表演,在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诚恳邀请诸葛亮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刘备、诸葛亮见面后的语言、动作、神态,然后在小组里演一演,再上台演一演。通过表演,学生更透彻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角色体验过程中,其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也得到了锻炼。

2. 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儿童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自己的意识……”教师要让学生用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留意身边的人、事、物,并创造条件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感悟语文,把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语文引入教学,使学生对自然、对语文更有感性的认识。如带领学生郊游,听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让学生在碧绿的草地上嬉戏,感受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与嗡嗡飞舞的蜜蜂。这样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校内组建新闻发布会、辩论赛、小小赛诗会等兴趣小组,并为学生创造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学以致用的机会,让学生到课外、到生活中去实践,使学生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素养,如采访、欣赏自然风光、参观文物古迹、了解风俗民情等。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凸显学生的表达潜能与个性,使学生增加一份自信、一份成功感。

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全面、开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应强调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语文实践、语文表达能力,注重评价的开放性,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内容多样,评价手段灵活的评价体系。除了由学校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外,还可增加小组评价、同伴间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内容包括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与能力,活动中的自我体验、知识与技能、表现力、创造力等。如每人建立一本语文实践活动记录册,在记录册中随时记录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及时收集和保存活动中老师、同伴、家长、社区有关人员对自己的即兴、即时、即地评价,随时记录自己的点滴收获和体验。还可通过在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地点举办语文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并用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的同伴。总之,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评价,真正落实语文教育“培养人”的目标。

走进语文 篇2

(一)——走进语文

选编:费天平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

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极致。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既可以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以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如诸葛亮,躬耕垄亩,“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因为,语文天生浪漫。

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

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魇,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相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

语文的魅力(1)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语文是论语说文的孔子;是逍遥云游的庄周;是投江求索的屈子啊;是壮心不已的曹孟德;她还是编织梦幻的安徒生!

语文是李太白的将进酒;是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语文是一望无际的蒹葭苍苍,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诸葛孔明的锦囊妙计,是用自己美丽、丰韵、娇媚换取人生体验的玛蒂尔德。

语文是眩目的先秦散文、诸子百家;是皎皎的汉宫秋月、赋体先贤;是小桥流水人家里的杂剧;是谁解其中味里的红楼一梦;是一千人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

语文是滋养生命、净化心灵的营养;是唤起良知、增加善念的召唤;是远离鸡虫得失和无谓争斗的规劝;是高度凝练、充满智慧的表达;是愉悦、轻逸、趣味、莞尔……

语文是殿堂,巍峨而冷峻;是大厦,文明而庄严;有着一条条迷人的雨线,每一根线条都洋溢着生命的真谛。语文是鲜花,悦目而幽香;是你的后花园,丰润而妩媚;有着一串串诗意的忧伤、温暖、清凉。

语文的魅力(2)

语文,你如婉转柔美的歌声;

语文,你如精美隽永的书画;

语文,你如古朴凝重的古筝;

我就这样不经意间与你邂逅,你那优美的旋律在炎炎夏日里飞翔,如流光般散发出眩目的光芒。我沐浴在你和煦的阳光下,如同在童话般温馨,感受着内心深处释放的感动。天地茫茫,不断回荡着同一首歌谣,恍若天籁般久久萦绕的暖意。

(一)你给我清流与皓月,你给我山光与水色,你给我碧海与晴空,你令我仿佛亲身耳闻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伴着你,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阵阵欢笑,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声声啼鸣,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句句感慨。

伴着你,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莺声蝶语,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无声,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此起彼伏。

(二)诗意的生命被描绘出最美的画卷。

伴着你,晏殊独倚西楼却见绿波东流,贺铸回转柳塘偶遇绿萍浮游,柳永静伫河岸忽见晓风残月水悠悠。

伴着你,李清照的满地黄花点缀了窗枢的优雅,李煜的帘外细雨衬托了春意阑珊,苏轼的一池萍碎又显暮色三分,一分流水。

你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你有着“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灵气,你有着“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的美丽。

真可叹字字珠玑,禅意飘香,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你如久经世事的长者,教我为人处世的真谛。每字每句彰显着古朴与凝重,无不净化着我的心灵。

不说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孜孜追求,也不说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豁达,单说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胸襟,已使我受益无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又怎会一帆风顺!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那“别潇潇易水而去”的壮士,才有了那“舍生取义”的气概,才有了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呐喊,真可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是你,让我幻化成碧海中悠游的鱼儿,悠然自得地怡然轻舞;是你,让我幻化成天际的一抹清烟,天马行空的无所羁绊。你让我的生命充满着起伏的变化,心境归于平和,似水中月,又似镜中花,其喜洋洋者矣!

精彩的语文,你真迷住了我。说开阔只有海洋可比,但海洋没有你内涵丰富;说色彩,只有热带雨林可比,但雨林没有你层次分明。精彩的你,如细雨过后的梧桐,洗去了浮华,透出青绿。在清闲午后,在落日黄昏,携一份宁静与你漫行,用眼睛去捕捉,用心灵去感悟,感悟你那独特的魅力!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节选)

菊梦悠悠

一直很欣赏一句诗:“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书读得多了,身上自然会带一股书卷之气,就会自然而然受书本的影响,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或温雅或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因此,与书籍结伴,就能为人生奠基、为精神打底;与博览同行,就能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有人说:“世界因文学而美,文学因书籍而美。”所以,我们自小就接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于是,我们自然知晓了读书之美,我们还在现实之外追寻一种和书中同样的意境,羡慕古人和先哲驾一叶扁舟,徜徉于山水之间,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豪迈;于是,也想学他们一样,惬意地品一味香茗,徘徊于田野之际,玩味“小桥流水人家”的清雅;于是,在一些与孤独为伴的日子里,沉浸在一抹夕阳的温暖里,独坐在房间的一隅,手捧一卷好书,陪伴一些如水的音乐,闻着菊花茶的清香,看它们独自沉沦,独自盛开,任凭思绪游荡于六合之际,品味“断肠人在天涯”的愁苦和悲伤;于是,知道了读书的美,知道了那是清澈的双眸里紧锁的渴望,那是灵魂深处自然的歌唱。

或许,读书的美源自于追寻。那种心灵的旅程能让你走得很远很远,你看,书籍的海洋是无限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那些需要追寻的梦想,为了那些需要填补的空白,爱书的人们平白无故多了一份“无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因为孤独,人们徒添了一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无奈;因为无奈,人们便产生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慨。因此,喜欢文字的人是痛苦的,也是孤独的,也正是在那种痛苦和孤独的沙砾中,磨砺出了永恒和唯美这样璀璨的宝石,让文人志士为之倾倒,哲人先贤为之憔悴。所以,读书的美,读书的境界,都蕴涵于此。

你看,小小书卷,涵盖了大千世界,靠着书籍的滋养,读书之人方能“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转眼间,已听闻春鸟报晓之音,心中满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动和温暖。

记得,哲学家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自然而然,书籍就成为了传递人类文明圣火的使者,承载和发扬了悠久的文化和传统,使得读好书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能够探究生活的真谛,达到提升人生境界的作用。“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完一本好书,犹如饮下一杯甘醇的美酒,酣畅淋漓、回味悠长。

记得清人萧抡谓说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可见,只有坚持不懈地读书,潜心静气地思考,思想的源泉才不会枯竭。所以,我们身处凡尘,每个人都是凡夫俗子,自然都应该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使自己得到知识的浸润,受到书香的熏陶,使自己境界高远、胸襟开阔、学识通达、思维敏捷,使自己的认识有感悟、品位有提升、思想有创新。通过阅读不仅能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谈,还能启迪思想、提升心智,使自己在思维的天空、想象的王国中自由翱翔、纵横驰骋,摆脱惯常思维的约束,冲破旧观念的禁锢,形成创新的思路。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读绵绵无绝期。在每一个平凡而简单的日子里,读书不仅给我带来内心的宁静,还能让我在书中找到希望和安慰。于是,我喜欢阅读,我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我可以骄傲地说:我读,故我在!我读,我快乐!

高贵的“低头”

陈鲁民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但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低头认真读书,不由地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

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的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由此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都在低头看手机。我故意走了几节车厢,见到一个外国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一位中年妇女还要给这个“老外”拍照,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她的两个孩子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说起大学生里的“低头族”,恐怕更多。在大学任教,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有时候一上课,举目望去,抬头听讲者不到一半,余者大都在低头玩手机。有位教授讲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稍微加了点儿作料,说到张爱玲有三恨:一恨鲥鱼有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教授自以为很幽默地又补充一恨:四恨学生“抬头率”太低。这时,学生们才纷纷抬头笑了几声,但很快又把头低下了,沉浸在游戏或“韩剧”当中。

让“对话”走进语文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对话教学;交流;教师;学生;文本

对话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以及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巴赫金认为“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哈贝马斯在他的“交往理论”中也把对话视为一种方法论,认为对话是达成现代交往最为合理、最为有效的一条途经。

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媒介等在合作的氛围中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各自生成和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与传统教学相比,整个教学过程是充满创造色彩的。

对话教学主要发生在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教学正逐步走进语文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对话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而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间心与心的交流呢?下面我结合《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探讨。

一、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和谐相处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学会倾听,做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见解、或补充他人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做些点拨。

在教学《故都的秋》中我与学生有这样的对话:

师: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夏天常常是热情的,那么,秋天呢?

生:秋天是悲伤的,“万里悲秋常作客”。

生:秋天是美丽的,“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生: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秋风里,白居易读到的是孤独……

师:那么,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先读读文章吧。(顿时教室里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师:读完课文,你心里有什么滋味?酸甜苦辣?

生:我有点心酸。

师:哪一段使你心酸了?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生:因为秋蝉的残鸣……

生:我有点心痛,有点苦涩,那皇城根下的破屋有点贵族没落的味道……

生:我觉得有点甜甜的,因为作者爱故都的秋,愿意用生命去换秋天……

从导入课堂到学生对文章的初步印象都是在对话中形成的,《故都的秋》的主旨,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我并不以自己的认知去左右学生,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在对话中适当的引导,积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零距离交流。

二、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的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

在《故都的秋》中,我在课前设计了“绘画”环节。我先请同学尽情发挥画艺,课上与同学交流,然后有了以下对话:

生:这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图,有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这些景物都给人清凉疏朗的感觉,尤其是蓝色的牵牛花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

生:这是槐树的落蕊图。这幅图真难画,只能通过素描画出地上扫把扫过的细纹来表现。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

生:这是秋蝉的残声图,图画是没办法让人听到叫声的,但那瘦弱的蝉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这应该是秋雨及后话秋凉的场面图, 灰沉沉的天,冷风,雨点。但人画得太不仔细了,郁达夫笔下的“一阵秋雨一阵凉”才有味道啊。

生:这是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圖。五颜六色的枣子,秋天真美。

这是多么精彩的对话。老师在课堂上“抛砖引玉”,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实现沟通、汇聚、融合。对话教学给他们创设了尽情展开想象的广袤空间,给他们搭建了自由舞蹈的宽广舞台。他们彼此促进、影响,同时又看到彼此的不足。课堂真正成为育人、成才的乐园。

三、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思想碰撞

叶谰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由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正确的阅读,准确的解读,有创意的理解。

学生的课前预习基本解决了生字词等问题;了解与教学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向学生介绍郁达夫以及写作背景,然后让学生找出难以理解的句子,体会并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

有创意的理解,表现在学生不仅能准确地解读文本作者的真实意图,还能从中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启迪,使文本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交融,产生情感上的交流。我给学生留了作业:选取自己对《故都的秋》感受最深的一点作为鉴赏、评论的对象,写一段颁奖词,并给它取一个“奖名”。

【参考文献】

[1]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

[2]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教育研究》2011.3.

[3]林佩燕.《对话教学: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新理念》,《教育评论》2003.3.

[4]杨艳琴.《批注—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密语》,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 2006.10 70期.

走进语文 篇4

一、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

在中职语文教材里文质兼美的文章举不胜举,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父母之恩、他人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等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只要善于挖掘,科学利用,就能激发学生的人生感悟,唤醒他们的感恩情怀。如颜秀霞的《心存感激》就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题材。它是广东省中职教材《语文》(选修)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课。文章阐述了人们心存感激的重要意义,并逐层说明了应对什么心存感激,怎样才能心存感激,提倡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的社会风尚。教学此文,可以令学生明确“感激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对他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对事业心存感激,就会忠诚敬业;对生命、对生活、对大自然、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激,灵魂会得到不断净化,凡人向圣人不断靠近”。教师应让学生学会感恩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真正做到持久感恩。

二、语文老师要善于把感恩教育寓于各种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

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应当重视创设感恩教育的情境,做到以境育情。如在上《心存感激》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感恩教育的情境:

(一)图片感染,泛起心灵涟漪。

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从腾讯图片库下载的“震撼心灵,感动人生”的一组图片,并配上这样的一段话:“我们总是在报怨命运的不公,不能得到这世上全部美好的东西;我们总是在奢望钱还应多些、房子还要再好些、工作还得清闲些、学习还需轻松些……看看他们吧,你有何感想?”学生看得非常认真,一下子被画面深深打动,动情地谈论打动自己的原因,我顺势导入课文。

(二)朗读感知,产生心灵共鸣。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适宜让学生在朗读中识恩、知恩。《心存感激》一文大量地运用了排比、比喻和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很适宜感情朗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选择与段落主题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悦耳动听的音乐构成的情景中有感情地朗读,并灵活变换朗读方式,有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小组读、单个品味读等。如为了让学生感知对父母心存感激,我选择了《念亲恩》为课文第二自然段朗读配乐;对他人、生命、大自然心存感激,我分别选择了《一生的朋友》、《生命的乐章》、《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音乐与朗读的最佳配合,学生自然地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刻领会课文内涵。

(三)“记者”采访,分享心灵感悟。

感恩教育要收到更好的效果,就要引导学生“悟”。“悟”是指哲理的思考,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层哲理的揭示,是由形象感上升到理性认识,悟出同类中的规律、道理,悟出作品中、形象中的哲理。学生朗读完《心存感激》后,我挑选一位学生扮演“记者”,现场采访同学,采访的内容是:1.我们应对什么心存感激?为什么要心存感激?2.生活中你曾经为了什么感动感激过?面对这恩情,你有何感受?你打算怎样去感恩?这一环节由于为学生提供了面对面自由交流的空间,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大家真情流露,有感而发,有理有据,不仅谈论了课文的内容和中心,还谈论到要感激祖国、感激党、感激社会、感激班级、感激时光、感激成功、感激失败等,并且动情地讲述感动自己的事例,诉说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真诚的想法。有几个学生说到震动内心之处时不禁热泪盈眶,声音哽咽,其他学生也都被感动了。这表明学生已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已悟出感恩的真理。

(四)齐唱歌曲,擦出心灵火花。

美妙的歌曲可以促进人的情感共鸣,引发心灵的碰撞。在下课之前,我播放了《感恩的心》手语版MTV,播放的同时我充满感情地给学生讲了关于这首歌由来的故事,然后让全班同学站起来跟着画面一起做动作并齐唱歌曲。同学们兴趣盎然,激情澎湃,手口并用,在美妙歌曲的渲染中,感恩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升华,感恩悄悄地走进了学生的心。

三、语文老师要积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语文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语文课堂里,要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老师还应开展多种感恩主题语文活动,如感恩诗歌朗诵会、感恩故事会、感恩演讲比赛、感恩现场辩论、感恩征文比赛、创办感恩手抄报、写感恩家书、感恩课本剧自编自演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感恩,懂得用行动来报恩。在《心存感激》的教学中,我开展了以下两个活动:

(一)感恩知识大比拼。

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说得多,说得对。分两个回合:第一,联系本学期学过的课文来谈谈对感恩的认识。第二,我知道的感恩名言俗语。第一回合,学生的思路很清晰,说:《天山景物记》让我们领略到天山迷人的自然风光,认识了多种珍奇的生物。《长江三峡》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瑰丽、险峻的山川景色。这些使我们懂得了感激赐予我们丰美资源的大自然,感谢祖国的锦绣河山。《土地》讴歌了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土地斗争和解放后对土地的改造和建设,我们要感激党的正确领导,感谢社会主义新中国。《故乡的榕树》让我们想起了故乡的美,勾起浓浓的乡情,我们要感激恬淡朴实的生活,感谢和蔼淳朴的乡亲们。《两代人》让我们想起了与父母亲相关的点滴事情,我们要感激无私而伟大的父母,感激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感激繁衍代谢的生命。《最后的常春藤叶》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之间的真爱,我们要感激患难相扶的朋友,感谢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的所有人。《“嫦娥一号”专题二篇》让我们了解了“嫦娥一号”的发射情况及其重要意义,我们要感谢执着勇敢的科学探索者……第二回合,学生踊跃发言,说出了许多感恩的名言、警句、俗语。在整个大比拼中,学生积极参与,竞争非常激烈。这一活动,利用知识感知的迁移拓展来打通学生的感恩知识链,加强课内外学习的有机联系,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在不知不觉中感恩情怀溢满心头。

(二)制作感恩卡。

课前,学生准备好制作感恩卡的材料,课上,学生现场设计制作感恩卡,要求在感恩卡写上表达自己对收卡人感恩的话语,感恩卡制作好后,让学生逐一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制作出许多精美的感恩卡,把平时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通过书面的形式写出来,满载感恩之情。课后同学们自发地把感恩卡邮寄出去,这是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来报恩的一种表现。后来我了解到,收到感恩卡的人都非常激动和高兴,这使我深信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

和谐社会呼唤感恩教育,语文老师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让感恩走进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颜秀霞.让德育走进心灵, 用行动体现感动——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纪实[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 2007, (4) .

[2]孙天升, 张帅鹏.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J].希望月报 (上半月) , 2008, (6) .

走进语文感悟作文 篇5

教师都明白,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仍停留在对文本知识讲授的表面,学生没有对文本深层次的接触、感受和解读,作品对学生而言只能是外在的、疏远的、谈不上艺术接受,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我们打的仅仅是学语文的“外围战”,只是让学生做个旁观者,而不是身临其境,用心欣赏“美景”、用灵魂感受“精髓”。

我觉得,语文教学就应该是先让学生走近语文,继而再走进语文!

首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以质疑为目标,让学生不断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分析教材、分析学情时,要提炼出能帮助全班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走近课文并走进课文,乃至最后能走出课文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譬如,我在教学《伤仲永》时,从激发学生阅读表达的兴趣出发,我设计了这样的话题:在你们的周围有没有辍学的孩子,为什么辍学?是他们自己的决定,还是父母唯利是图的使然?假如你很聪明,父母却让你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你会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你会不会反抗?在小组讨论由表及里深入解读课文时,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效果因走进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情感而气氛活跃,很顺畅地达成了本堂课的各个教学目标。

其次,在讲析课文时,我们总是习惯于从字词句章到文学常识,从情节结构到人物主题,给学生细细解析,学生完全没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教学不同体裁的作品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引领学生走进作品。例如,诗歌教学用朗诵来激趣;说明文教学用知识问答、画图等方法让学生研读文章;议论文教学可以采用辩论形式达到目的.;记叙文、小说、散文、戏剧的教学可以设计分角色朗读、编剧、表演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再次,课堂延伸与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必须考虑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到摆脱课文的束缚,从局部地方旁逸斜出,其目的是增加“新鲜活水”,扩大教学容量,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最后,在课外阅读上,让学生走进作品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让生活走进语文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设情境;自主识字;阅读识字

大家都说:数学即生活,可我今天要说的是:语文即生活。

首先,我想到了课堂。坐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能触及生活,体验真实?我们仅仅能做的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去说,抑或创造一些模糊的情景让学生去想象,仅此而已,又如何能让学生真正发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语文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呢?我想,只有让学生的生命活力融入文本的生命活力中,才能彰显其熠章。

其次,我想具体谈谈低年级教学中,我关注、思索最多的识字教学。我发现对于每篇课文15~20个生字的大容量学习,学生很难识记,特别是对于整体认读、分析字形、字义,扩词,这样的教学方法,似乎显得脆弱而无效。的确,这样的机械记忆怎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识记呢?在某几堂课上,我进行了新的尝试,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对于这几个成语,我将真实的生活推到孩子们面前,将孩子们推向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学生不仅学会了这几

个字词,而且会在生活中运用,这岂不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体

现吗!

初尝甜味,我信心倍增,于是展开了对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探讨。现将一些粗造之为与君共鸣。

一、在情境中自主识字

1.回忆生活情景联想识字

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针对低段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我注意在课堂中引导他们回忆生活情景联想识字,熟记字形。因为通古今、达四方的表意汉字,大多是古人根据生活情景进行联想的产物。回忆生活情景联想识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去进行:根据汉字联想一个动作,识“看”字,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老人们把手挡在眼睛上看远方的情景;根据汉字联想一幅图画,识“水”字,回想起生活中看到流动的小河;根据汉字联想一种景象,识“秋”字,回忆起秋游时看到成熟后的禾苗金黄金黄的,好像燃烧的火焰;根据汉字联想一种神态,识“笑”字,回忆起自己因高兴,开怀大笑的情景;根据汉字联想一个场面,识“休”字,联想到同学们下课时靠着大树休息的场面;根据汉字回忆一种心理活动,识“乐”字,想到自己戴上红领巾,心里肯定很快乐。小学生有出乎成人意料的想象力,在识字教学中,适当地回忆生活情景进行联想,不仅可以激发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而且还能促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创设生活情境自主识字

根据孩子们生活中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还经常在课上设置一些游戏,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比如让他们猜字谜、编字谜都是识字的好方法。如学生根据“春”字编出三人同日去春游;日月交朋友就是“明”;孩子们编的字谜也许比较粗糙、幼稚,甚至在我们大人看来不怎么合乎情理,但是孩子们在积极编造字谜的过程中对字形进行反复地推敲研究,他们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状态,肯定能更好地记住这些字。

3.体验生活情境深化识字

生活是汉字的根源,我们在教学中总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语境中表动作的汉字还原成动感生活中的存在。通过表演,学生在舒展肢体的过程中往往发现一些汉字的构成规律,这规律往往就是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关联的本质所在。(拉、提)

二、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如果教师能让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增长学生的生活才干,而且能扩大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为此,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1.认识本班同学的姓名

入学后第一次发作业本时,我下达了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同学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助手,积极性非常高,一下课就对着书包柜上的姓名相互识记。没几天工夫,许多同学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本子。因为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而且相互可以当小老师,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浓。开始拼音教学时,我们又在各个姓名旁标上拼音,同学们下课时经常一边玩耍一边拼读,不仅轻而易举地记住了一百多个汉字,还加强了拼读能力。在这种洋溢着情感氛围的交流互动中,智慧相互交融,各自的生活体验得到共享,合作的乐趣尽显其中,彼此都获得许多意外的新知识,真正体现出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的教育理念。

2.认识周围的物品

开展认识教室内的物品名称,认识所背诵古诗、儿歌里的汉字,认识常吃的水果、点心名称,认识校园经常接触的汉字等活动,也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识字。

三、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想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课外阅读的强大作用绝对不能忽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未入学时,父母亲及幼儿园的老师曾经给他们讲过不计其数的故事,美妙动听的故事向他们展现了一个个新鲜神奇的世界,伴随着他们度过了快乐无邪的幼年生活。据此,我们经常到《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书中选择一些特别吸引人的故事,然后捧着书讲给他们听,趁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告诉他们,只要自己想办法去阅读,就能从里面了解到很多有趣的知识。另外,班级里有个别学生在入学前就认识较多的汉字,已经养成阅读的习惯,老师就在教学中创设机会,请他们给大家讲讲故事,选他们当“阅读排长”,在其他孩子羡慕的眼光中,我们也看到活跃在孩子们心中强烈的阅

读愿望。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就让孩子们在生活的蓝天中张开翅膀自由驰骋吧!

让美走进语文课堂 篇7

如果探讨其中的症结, 虽然不乏学生的主观原因, 但我以为, 关键还在于教师未能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之故, 因为语文教学应是“美”的教学———忽视了这一点, 就必然会产生如上的感慨了。

从语文学科本身来说, 它与“美”有不解之缘。文质兼美的语文文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 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一种崇高理想境界的美;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感叹;路瓦栽夫人因虚荣而自酿的人生悲苦令人警省, 这是艺术形象的美;苏辛的豪放, 柳李的婉约, 这是风格情调的美;还有文章结构的美、语言形式的美等等, 可谓异彩纷呈, 美不胜收。

学生阅读的是一篇篇、一首首使人赏心悦目的“美文”、“美诗”, 但面对的却是教师那枯燥乏味的教学, 二者的反差, 怎不叫学生索然无趣呢?这就像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 却被讲者说得平淡无奇一样让人扫兴。因此, 语文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 决定了我们教师也必须用“美”的教学来吸引学生。

那么, 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美”的呢?

首先, 教学的语言应是“美”的。

语文教学语言的“美”主要应体现以下两点:

(一)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有人说, 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物化。不过这种“物化”则是从生动性上体现的。生动的教学语言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把枯燥的知识有趣化, 这样自然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

教学语言要生动, 必须将语言的意、形、音三者综合运用, 做到“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 (鲁迅语) 。

所谓“意美”, 指语言能精确地表达教学内容, 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意义, 传授知识必须准确无误。如汉语里关于“死”的同义词有许多:故、亡、卒、毙、去世、牺牲、丧命、夭折等, 运用的时候就要根据语境认真选择, 因为所用的词不一样, 它所反映的对象或表达的情感就不尽相同。为此, 语文教学用语, 应该像王安石、贾岛那样推敲琢磨、斟字酌句, 这样才能臻于准确完美, 不致于误人子弟。

所谓“形美”, 指运用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或事件的情景, 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讲究语言的色彩、明暗, 感触的软硬、粗细, 声调的响亮、沉郁等, 使人听后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要达到如此“美感”, 教师就必须讲究语言表达的修辞, 选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段, 运用多种句型:或陈述、或疑问、或感叹、或祈使, 并注重长短句的配合, 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所谓“音美”, 指语言应具有节奏美。说话不能过快, 也不能过慢一过快了, 学生接收不了输送的信息, 思维赶不上趟儿, 听课吃力, 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过慢了, 像八旬老太走路一样, 学生会感到厌倦疲乏。声音不能过高, 也不能过低———过高了, 对学生刺激太强, 学生会从兴奋很快转入抑制状态;过低了, 有气无力, 学生的兴趣情绪调动不起来。因此教学语言, 必须注意节奏, 利用声调的高低、升降、快慢以及长短句等的变化, 形成抑扬顿挫的变化, 使语言符合学生听觉的需要, 并给他们一种美的享受。

意美、形美、音美是语文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执着追求、努力做到的。

(二) 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美感的一个突出特点, 就是它的情感因素。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 感情不仅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 更是他们吸收知识、转化能力、陶冶性灵、形成信念的终点, 可以说, “情”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一根主线。因此, 教师应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 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火, 师生心心相印, 肝胆相照, 共同步入一个情感相容的微妙的教学境界。

教学中, 教师或慷慨陈辞, 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或娓娓动听, 好似春雨潜入学生的心田;或以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陶冶学生的性灵;或以饱含深邃哲理的语言, 使学生聪颖悟窍;或语言含蓄内蕴, 使学生回味无穷;或语言风趣幽默, 令学生兴趣盎然……教师的教学语言只有注入真挚的情感, 才能催开学生心里爱美的鲜花, 绽开学生智慧的奇葩。

其次, 教与学的关系应是“美”的。

语文教学和其它学科一样, 都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结合;离开了某一方的努力和配合, 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都是不可能的。

但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贯强调“师道尊严”, 教师往往以权威出现, 他总是把知识以一定的信息形式输送到学生的意识中, 而学生所做的一切, 目的都是为准确地理解和接受这些信息服务, 他们只能被动地完成教师的指令, 而不能有自己的自由选择和喘息机会。发展到今天, 这种由教师单方向学生传递, 带有权威性和强迫性的教学模式虽有较大改观,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和影响下, 许多教师仍习惯采用“满堂灌” (甚至拖堂灌、抢时间灌) 的形式, 学生还是死抠、死记、死背。这样的教学缺少民主自由的教学空气, 禁锢了学生的天性, 泯灭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果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把读书当苦差事, 学生厌学而不愿听倒在其次, 甚至有的学生会逃学、辍学。

很明显, 这种教学违背了“美”的原则和规律。其实, 教学也是一种艺术, 这种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 不仅需要情感的交流, 还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

审美原则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互交流性原则。在艺术欣赏过程中, 它不是由甲方向乙方说教和灌输, 而是双方平等或对称, 其气氛是活跃、轻松和自由的, 它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唐代诗人杜牧在《读韩杜集》中曾用诗句描述过这种体会:“杜诗韩集愁来读, 似倩麻姑痒处搔。”那舒畅愉悦的感受竟然像美丽的仙女麻姑, 用她那柔嫩的小手在痒处搔摸一样。《明湖居听书》中写听众听到王小玉演唱的感受:“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 像熨斗熨过, 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 像吃人参果, 无一毛孔不畅快。”真切地写到了在艺术欣赏过程中, 审美主体会得到特殊的愉悦和畅快。这些无不说明:艺术欣赏不带有规范性、强制性和压迫感, 欣赏主体和审美对象是平等的, 二者的相遇有如两个知心朋友的相逢。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那种师生之间单方面的“灌输一接受”关系与审美的这种相互交流关系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因此, 语文教学要改变现状, 就必须依照审美的相互交流性原则, 使“教”与“学”成为“美”的关系, 从而在同一教学目标上, 同一教学过程中, 构成崭新的师生关系———合作关系。原苏联著名的实验教育家伊万诺夫和雷先科娃等人就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主张, 他们认为:学校最基本的科目应该是人学, 教学就该是师生合作。教与学的合作关系, 反映了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 真正实行了教学民主, 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 人格互重, 教学相长, 双方的创造精神可以得到高度发挥。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 教师就会为学生着想, 经常进行心理位置互换, 站在学生的角度, 不只是让他们学会, 更注重他们会学;学生希望怎么学, 想怎么学, 教师就怎么教。如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每堂课, 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到教学方法, 师生都共同商量, 取得一致意见后再进行教学。因此, 他的教学效率快, 教学质量也高。这种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 就可以消除那种注入式的教学弊端, 因为在这种合作关系中, 融注了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感情;有了这样一种合作关系, 学生就会由厌学转为乐学了, 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师生共同努力, 教学目标就能保证圆满实现。

再者, 教学的方法也应是“美”的。

那种由教师单方向学生灌输的填鸭式的教学, 不仅违反了审美的相互交流性原则, 形成了师生的不平等、不和谐的关系, 也有悖审美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即形象化原则, 造成了教学方法的失当, 使学生由于缺乏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生动的模式而在纯粹抽象的知识迷宫中疲于奔命, 长期以往, 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

形象化原则也称“以美引真”原则,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把抽象的“真”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生动的模式, 使学生在感受这些和谐、优美、富有节奏的形象或模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真”的境界中。

应该说, 语文教学为广大教师运用形象化审美原则进行艺术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以任意驰骋的广阔舞台, 因为语文文本大多“文质兼美”, 具有十分鲜明, 生动的形象特质, 这是其它学科往往不具备的。因此许多优秀的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把文本内容的形象性和教法形式的形象化有机结合。创造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便是其中典型代表。李老师依据我国古代文论中的“境界说”, 创设或优选富有美感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 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兴趣, 又缩短了认知时间, 极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另外, 有的语文老师采用“美读”这一直接感知文本的形象手法, 化死记硬背这种死板的背诵方法为生动形象的记忆方法。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 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 多方面地感知文本, “不假思索”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 这样学生在有表情地朗读中, 不仅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 更能记于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已广泛运用, 为教学方法的形象化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相较于其它教学手段, 它更能化抽象为形象, 使教学内容鲜活生动、富于感染力, 从而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的时代需要美, 我们的生活需要美, 我们的心灵需要美, 我们的教学也需要美。正如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所说:“越要前进, 艺术越要科学化, 同时科学也越要艺术化。”因而我们应用“美”的教学, 陶冶美的心灵, 酿造美的甘泉, 收获美的果实。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篇8

语文是母语, 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处处可以学语文。如一二年级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识字、写字。在识字教学时我经常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到大街上、饭桌上、电视上等等一切有汉字的地方去认字, 在生活中识字的效果非常明显, 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得很快。小学语文学科强调“大语文”教学观, 采用多种形式, 可以在课内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语文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技能的训练, 是在教语文课本, 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 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 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1.访一访, 认知生活。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的差距, 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 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 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调查访问, 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2.演一演, 再现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让学生演一演, 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即兴表现课文内容, 是促进学生全身心感受课文的有效手段。在初读理解的基础上, 让学生表演, 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身姿运动,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学一学, 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 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 明月初升, 朋友相聚, 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 可能学生感受不大, 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 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 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 不需教师多费口舌, 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 愈品愈香, 愈品愈回味无穷。

4.配一配, 再造情境。绘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给文配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联接生活, 言表心声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 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 教学方法生动程度不同, 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就不同。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变换新颖的教学方法, 以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表现欲, 从而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诱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多向交互活动的冲动, 进行有深度的交流, 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用于新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之中。

三、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 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 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 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所以, 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 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 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 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 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 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运动会时我班同学主动把干净的座位让给其他同学。班上有位同学腿脚不好, 在学校大家也都是主动帮助她。在班级, 我们可以把黑板报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平台, 学习课外知识, 也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展现在上面。学校面貌发生的变化, 师生的精神风貌,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2.联系社会生活, 学习语文。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 店铺上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 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 养成写规范字, 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 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说服他人的能力。

3.联系家庭生活, 学习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 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 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 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高昂, 家长更是在加赞许。

让书法走进语文课堂 篇9

首先, 语文课中开展书法教学, 让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书法练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毅力、恒心、意志和韧性。中学生的意志处于过渡期, 他们做事热情高, 好冲动。由于意志薄弱, 做事难以持之以恒, 遇到困难就会改变初衷, 知难而退。这种缺点可以通过语文课中书法教学来逐步改变。通过教师帮助他们明确目的, 树立信心, 用古人学习书法的生动事例, 正面引导, 使他们逐渐克服畏难的心理, 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像练书法一样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主动地去学习。

其次,中国书法的历史同汉字一样,源远流长。教师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在介绍作者、作品时介绍相关书法家,以及他们习练书法的方法、要领和技巧,适时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代碑帖及名家作品,使学生接触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并逐步进行理解。通过这些书法作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书法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书法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领略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及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第三,在进行各种书法练习时,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体验。如练习楷书使人持重、端庄;练习草书使人热情奔放;练习隶书使人敦厚沉稳……凡有所练,都可以塑造人的个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书法的练习和欣赏,对学好语文有直接帮助。实践证明:经常练习写字,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想象能力。在用娴熟的书法抄名言、对联、诗词、古文等的同时,学生既可以揣摩、记诵古诗佳句,又对提高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一举多得。

第四,近年来,许多省份的语文升学试卷评分都加了一项标准:“书写端正规范美观可以加分,书写过份潦草扣分。”另外,语文高考已经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网上阅卷,考生作文的书写如果不规范,卷面字迹歪斜、墨迹斑斑,不仅会影响电脑的扫描质量,也影响阅卷老师的判阅,最终影响考生的得分。“文如其人,字如其形。”优美的书写是学生的脸,体现着学生的自信,学生也可以从自己的书写中获得美感。如果优美的书写使阅卷老师获得美感,也可为自己的答题“添色”。

让对联走进语文课堂 篇10

一、引用对联, 导入新课

别致的导语可以“先声夺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如学习《生命的意义》一文时, 可以由介绍九·一八事变后的一副对联作为开场白, 上联是死, 下联是倒着的“生”, 两联的意思合在一起意即宁可站着死, 决不倒着生, 或由毛主席为刘胡兰所题挽联“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导入。

二、巧借对联, 促进理解

如学习《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时, 可向学生推荐陈毅为鲁迅先生所写的挽联“要打叭儿落水狗, 临死也不宽恕, 懂得进退攻守, 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 一生最恨帮闲, 敢于嬉笑怒骂, 不愧思想权威”, 进一步了解鲁迅杂文深邃的思想和“如匕首, 似投枪”的风格。

三、收集对联, 开阔视野

暑假、寒假更是收集对联极好的机会, 暑假里总有不少同学出去旅游, 我就布置他们收集与名胜古迹相关的对联, 如岳阳楼的“后乐先忧, 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 杜少陵始可言诗”;上海豫园万花楼的楹联“莺莺燕燕, 翠翠红红, 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 花花草草, 年年暮暮朝朝”等等, 以培养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语文意识。寒假里, 则让他们收集春联, 了解民情风俗, 知晓通过对联表现出来的社会新气象。收集对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

四、自编对联, 开发潜能

写对联最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如学习《驿路梨花》的最后一段时, 要求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驿路梨花处处开”为上联对一下联, 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 大家都感到很新鲜, 很有趣, 都积极认真地去写。学生们一个个抓耳挠腮, 推敲字句, 几经修改, 最后定为“雷锋精神代代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 又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走进语文 篇11

【关键词】实践;地方资源;语文素养

G633.3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呢?应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实际,回到学生实践活动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帮助儿童构筑自己感兴趣的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让儿童的翅膀翕然张扬、自由飞翔。

近几年来,我在如何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下面结合“爱我武夷”这一主题浅谈如何利用地方特色资源,走进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想法和收获。

一、利用地方资源,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23处、中国4处世界遗产地之一。武夷山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商周时期的“架壑船棺”“虹板橋”、城村汉城遗址、下梅文史古村……又有朱熹、顾野王、黄道周、柳永、李商隐、辛弃疾、陆游等文人墨客留下的笔墨;更有上梅、赤石的革命文化;同时,武夷山碧水丹山、风光奇秀,素有“奇秀甲东南”美称……因此,我们策划了以“爱我武夷”为主题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展开活动:第一小组负责寻找名胜,学生可以利用春游、秋游及节假日时间,用照相机拍摄,可以动手绘画,可以上网下载图片,将武夷山的风景名胜展示出来。第二小组负责武夷山古迹探秘,要求学生负责收集武夷山的古迹的图片、文字资料,可上网查寻,也可通过参观、访问等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第三小组负责收集名人轶事,让学生通过走访老人、查找资料、参观“武夷山历代名人馆”等途径了解名人在家乡的活动足迹。第四小组负责了解家乡特产、风味小吃。第五小组负责宾馆酒店、交通情况。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参观、访问、上网、拍照,查找、收集资料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变“要我查”为“我要查”。

二、利用地方资源,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如何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看,让资源共享呢?我让学生在经过上述准备工作之后,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成可汇报的材料,形式不定。可以是文字表达(习作或摘录),可以是图片展示(ppt或图片故事),可以是实物展示,还可以以手抄报的形式(手工版或电子版),但无论何种形式,都要事先写好解说稿。以便展示课上介绍。课前让各小组自办展厅。大家热情高涨,都想把自己课题组的展厅设计的内容丰富、有新意、吸引人,全面生动的把自己的研究收获展示给大家。在展示课上,同学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他们自信的、积极的、认真的向所有的同学和来听课的老师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娓娓道来,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激情澎湃……通过各小组精彩纷呈的展示汇报,每一位同学对自己的家乡又有了多角度的全新的认识,大家的知识更丰富了,眼界更开阔了,能力提高了。在这个展示的舞台上,每位同学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知识的获取者,既体会着与别人分享成果的成就感受,又享受着欣赏别人研究成果的乐趣。在展示与欣赏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风景、便利的交通,看到了家乡的变迁和进步,强烈的家乡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过程中更是大大的提高,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三、运用地方资源,增加学生的积累容量

在武夷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来此游玩探访,他们当中有朱熹、柳永、李商隐、辛弃疾、陆游、李纲、徐霞客、袁牧等大诗人。诗人们一路游玩,一路探访,一路吟唱,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我们让学生去采撷,去搜集,把它汇编成册,然后进行背诵积累。一首首让人心动的美妙诗篇,为学生展示了武夷山历史上的美丽、富饶和繁华,深深地激发了他们的自豪感。如朱熹的《九曲棹歌》:“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读着这样的诗句,欣赏着如画的美景,怎不叫学生心中自豪?怎不叫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时,学生的积累容量在这过程中更是大大的提高,变“要我积累”为“我要积累”。

四、运用地方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一向是大多数小学生头痛的问题。学生经常因为没有内容可写而着急,或者文章内容纯粹虚构,缺少真情实感,或者模仿他人写作内容写作方法。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教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把握身边的小事。可是,我想,与其这样还不如帮助学生去创造生活。学生有了经历就会有自己的感受,就会有内容去写,就不会再为写什么而苦恼,自然就会有写作兴趣了。

这次 “爱我武夷”的活动结束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将这次活动的最难忘之处写下来。没想到学生的兴趣还真是高涨。于是,一篇篇优美的参观、游览、演讲的文章和导游稿在学生的笔下流淌:“那水有时像清纯少女,有时像深不可测的幽深急湍,山如画,水如歌,让人心旷神怡,恋恋不舍。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最令人难忘是那玉女峰。拔地而起,亭亭玉立,秀丽非凡,宛如妙龄少女伫立溪边。”“溪水那个凉呀,比吸着空调喝着冰激淋还要爽;溪水那个甜呀,就像是喝了蜂蜜一样清清甜甜。”“举目仰望,那瀑布从高空飞落而下,岩石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便飞花碎玉般溅开。远远望去,那溅飞的水花像一朵朵白梅,似微微细雨纷纷扬扬……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面对这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孩子们怎能不激情满怀?此时,你还用担心他没有真情实感,无‘米下炊吗?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过程中更是大大的提高,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让创新走进语文课堂 篇12

一、激发兴趣, 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也就是说,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 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 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 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 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 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求知欲,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 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 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 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情感, 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明确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只有做到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根本, 才能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 激发求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 这样才能使教学课堂从“教”转移到“学”, 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就如同蚕茧孵化成飞蛾, 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 创新的飞蛾就会破茧而出。

二、启发学生质疑, 让创新从其内心萌芽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 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 多质疑, 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 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上, 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在课堂外, 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讨论、朗诵、办讲座等来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这样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 才能较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孔乙已》的主题, 课本的预习提示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小说“揭示了为封建科举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 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是不是一定要这样理解才算对呢?那不一定, 其实鲁迅说过, 《孔乙已》“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定尊于一说, 别无他议。小说中的人们, 对孔乙已这样的苦命人是这样冷漠, 是不应该的。今天, 我们要予以同情与温暖, 不能那样冷漠, 我们要让世界充满爱。我想如果这样理解, 我们今天学这篇课文才有现实意义。再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 课文分析中认为胡屠户是个贪财如命, 趋炎附势的小人, 我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 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 胡屠户骂范进, 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能简单地说从他对中举前的范进的态度上就说他是个小人。这个主张一提出, 马上引起了争议, 有的同学说, 从胡屠夫作为范进的岳父的角度来看, 他是个好岳父, 因为换谁在他这个角度, 有了范进这么个只会死读书不会生活的女婿, 都会责骂范进, 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时, 又一同学提出了一个主张: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 光骂他又有什么用?这时, 又引起了一片争议。

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激活, 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此时, 教师适时组织读议:“同学们, 让我们再读课文, 然后将你们所提的问题与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对照, 看看他是什么样人!”经过讨论交流, 学生充分认识到, 在当时这种情况下, 胡屠户由于深受到科举制度的毒害, 中了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好的, 有前途的, 没中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不成器的, 没有用的, 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让范进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下去, 而不能能有其他的想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质疑, 自己解惑, 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且活跃了思维, 激发了创新意识, 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启发想象, 开拓创新之路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要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由此可见,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提供机会, 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 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正诗文, 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 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 一幅田园风光图。

因此, 理解好诗句, 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 从文字到图像, 是一个思维加工的过程。不同的学生, 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 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 在实际教学操作中, 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 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 该怎么画?这样, 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 各抒己见, 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例如, 在教学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 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 各执一词, 争执不已。

有的认为应该画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 有人认为应画出诗人对友人思念的情景, 有人认为应画出诗人想象的情景……所有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 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 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 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 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 理解诗意, 充实内容。例如, 在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 教师进行这样的启发:时至黄昏, 眺望远方, 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浩淼的大江, 迷雾茫茫, 归程正远, 不由得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乡愁。请想象诗人吟诵这首诗时会对故乡、亲人想些什么……随着老师的引导, 学生们身临其境, 一边想象一边回答:诗人可能在想家里高堂是否安康, 妻子怀中咿呀学语的稚子是否会喊“爸爸”, 房梁上呢喃的紫燕可曾筑巢孵卵, 什么时候能在明月的朗照之下与家人团聚……

在教师的鼓励下, 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 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 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工整漂亮, 但是, 这样的学习过程, 不正是他们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只要有这样的土壤, 孩子们创新之花必定灿烂绽放。

四、注重教育信息, 运用创新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 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也逐渐走向课堂。在教学中, 适当地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 使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 不但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丰富了教学的表现力,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个性差异;它不仅丰富了课堂, 提高了效率, 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地矿经济理论应用研究下一篇:分层教学在体育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