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实用课件

2024-08-12

谈中国诗实用课件(共7篇)

谈中国诗实用课件 篇1

《谈中国诗》课件设计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为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内涵与意义无论从哪个角度挖掘都会有收获的。总体来说,本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组织紧密、严谨,学生应该是有所收获的。当然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细化的地方。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五实”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在设计、处理《谈中国诗》这篇文章时,也力图向这五个目标靠拢。

第一、扎实。“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叶澜教授认为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我在本文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上秉承这一理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国诗的特征,加深对中国诗诗创作和鉴赏的认识。2、能力目标: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中国诗歌同类现象。3、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完成情况看,对照本课的三维目标,我认为学生了解了钱钟书的生平及作品,分析、提炼出了中国诗的特征,并且能够运用掌握到得中国诗的特征,学以致用的分析具体的诗歌,知识和能力目标实现了。课堂上大家积极投入,对中国诗的特点有了完整的认识,并且通过品读部分诗歌,激发了学生对中国诗的热爱,学生积极的参与,愉悦的表情表明本课的情感目标也实现了。所以,我认为本堂课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目标,让学生在“学到东西”“锻炼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级意义上均有所收获。

第二、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范围上来说的,对全班多少同学有效率,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困难学生的效率是否相同。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应该说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本堂课我立足文本,在解决教学重点——把握中国诗的特征上,采用了“跳读勾画——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把握文章观点,从课堂效果看学生能够较好的运用提供的方法,思路清晰的提炼出要点。课堂能够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从而达到高效率的结果。

第三、丰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应该是在课堂中有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新课标》中在对“阅读和鉴赏”的要求中,直接提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注意个性化阅读”的要求。总体来说,在课堂的生成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例如课堂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结合《寻隐者不遇》体会诗歌暗示性的特征,学生就能够深入诗歌,积极思考,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深入挖掘隐藏在诗歌背后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加深对中国诗暗示性特征的理解。

第四、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不仅是比赛时可以上,应该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上。所以我认为一堂课应该多些实际有用的东西,少些花架子。我就意图体现这一理念,我有意只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他们对内容自主分析、提炼、归纳。当有学生出现疑惑或错误时,让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比较中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这一环节中,有位女同学归纳说:“中国诗讲究在篇幅上讲究短小精悍,外国诗篇幅较长。”她没有注意到文本中很重要的一句话“外国诗歌篇幅越短越妙。”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否定了她的观点。文章的要点就在智慧的交流与碰撞中越辩越明。我想如果在课堂上能长期坚持,假以时日,定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本堂课,在时间驾驭上还是有遗憾的,由于在“比较中国诗和外国诗的的特征”这一教学环节上费时较多,导致对诗歌暗示性特征在具体诗歌中的体现和达到的效果挖掘还不深入,结尾比较匆忙。除此之外,在个别地方教学语言也还不够精炼。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谈中国诗实用课件 篇2

一、现状

(一)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逐年提高, 国内本土申请人青睐实用新型。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SIPO) 数据显示:1997年,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突破5万件, 首次居世界第一;2008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突破20万件;2009年申请量突破30万件;2010年申请量突破40万件;2011年则达到了58.6万件。……每10万件的增长的周期越来越短。截至2011年12月,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已接近300万件。

从实用新型专利占比情况来看, 1985-2011年此类专利占全部专利申请的32.22%。值得一提的是, 国内本土实用新型专利自2009年以来, 就一直高于平均线, 在2011年占比更接近40%。可见, 国内申请人在专利申请上, 十分青睐于实用新型专利。 (图1)

(二) 国外来华实用新型申请量增速明显, 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布局中国市场。近年来, 国外在中国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持续快速增长, 申请量居前6位的国家依次为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瑞士和法国。其中, 来自日本和美国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分别约占1/3和1/4。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 国内本土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速与国外来华申请增速胶着不下, 2011年国外来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长更是较上一年度提升了60%, 远高于国内本土申请40%多的增长率。从申请人排行来看, 2011年国外来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均为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 这些跨国公司除了使用其总公司的名称申请外, 其在中国的子公司、独资公司和合资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也较多, 如美国苹果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同比增长268%。

资料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2013.3.

(三)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不断完善。从制度上看, 作为中国专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用新型专利制度也在不断的趋于完善。从下表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 (表1)

二、问题

(一) 申请不能代表保护。众所周知, 专利的本质是“用公开换保护”, 所有的专利申请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专利内容的公开来换取对专利权的独占, 从而实现在一定范围的保护力。

我国对于专利产出的统计一般会以申请量作为基础的衡量标准, 尤其对于利用国家科研经费的科技机构和得到研发支持的企业而言, 专利申请数量是用来衡量其业绩的最直观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 对于以应用科研为主的机构而言, 只要申请了足够多的专利, 就可以表明自己的工作成绩。尤其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由于其“公开即授权”的特点, 使得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流程相对简单, 审查周期也相对较短, 因此成为很多申请人 (专利权人) 进行专利保护的利器。

但是如此大规模的申请量背后, 其有效专利情况却不容乐观。1985~2011年, 中国本土实用新型有效专利约为110万件, 仅占全部申请量的37.29%;而同时间段内, 国外来华实用新型有效专利占比则为50.74%, 差距十分明显。

(二) 数量不能代表质量。同样, 专利数量也并不代表专利质量。在中国专利申请量不断提高的光环下, 中国专利的质量也遭到越来越多的诟病。尽管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实用新型专利质量问题, 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加大对抄袭现有技术和重复申请等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打击力度, 建立专利审查质量的外部反馈体系, 并接受公众对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在内的专利审查工作的监督与投诉。但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尤其是本土申请专利的质量依然堪忧。

2012年12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发展状况》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 国内有效实用新型专利中, 维持3年以上的实用新型专利占52.8%。维持6年以上的实用新型专利占12.9%。这一数据听起来似乎不错, 但进一步研究, 我们则发现, 在这些高维持率的有效专利中, 国外来华申请的贡献率更加高。

三、方向

(一) 从政策制度上保证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新质量。目前, 世界范围内共有57个国家、地区或组织施行实用新型专利制度, 但尚没有关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专门国际条约, 只有巴黎公约对实用新型专利作了一般性规定。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符合巴黎公约有关国民待遇原则、独立保护原则、优先权原则等原则的要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符合国际公约的基本原则, 并与大多数国家做法基本一致。中国政府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提升实用新型专利质量。

从审查制度、保护客体、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创造性标准、避免重复授权等方面, 中国与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原则基本保持一致。而在新颖性标准上, 比多数国家相对较高:多数国家对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标准采用相对新颖性标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对新颖性判定中的现有技术标准与发明专利相同, 采用的是绝对新颖性标准。

这些举措, 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中国实用新型的创新特性, 为提升实用新型专利质量提供了法律保障, 为后续的技术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从中小企业入手挖掘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新价值。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 在世界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也不例外。专利制度建立之初的中国, 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众多中小企业发明创造水平较低, 创新成果多是小发明、小创造。这类小发明、小创造虽然技术含量低于发明专利, 但同样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同样需要得到适当的保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正是为保护这类发明创造而建立的。

而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已成为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受制于成立时间短、资金有限、人员不足等原因, 中国中小企业很难对复杂的专利制度有透彻的了解, 但随着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流程的简化, 审查周期的缩短, 申请费用的减少等政策, 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开启了专利之门。

尤其是中国有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 通过实用新型专利有效保护自己的技术创新,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得到增强。而实用新型专利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之初, 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 为企业的日后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期限为10年, 其法律效力与发明专利相同。权利人有权阻止他人未经许可对实用新型专利所保护的发明创造进行任何商业上的使用。

(三) 从专利运营上开拓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新转化。随着我国知识产权融资、专利技术产业化资金支持等方面的逐步完善, 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开拓专利的多渠道运营模式。对于中国中小企业而言, 目前存在的几个难点主要在于:专利成果转化、产业化较难实现, 缺少专利经营管理人才和缺乏统一开放的专利交易平台。很多中小企业甚至从未进行过专利转让或者许可等专利交易活动。因此, 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 企业自身也应当积极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接触, 寻求专利技术交流平台, 以便更好的购买或出售专利技术。

摘要:2012年12月11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专利申请国, 中国人和中国公司在2011年向专利部门提出52.6万项申请, 将近占全球总申请量的1/4。同时, 另一种关于“中国创新假象”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创新百强的门外汉、专利数量与质量之间的落差、科技成果与实际经济利益之间的鸿沟……近些年来, 这些问题一直被外界所争论。

关键词:创新,专利,中国实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发展状况[N].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2.12.21.

[2]付刚, 杨平, 陈佶.提高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质量发挥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特色[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二部分[C].2013.

[3]黄永杰.浅议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

由《谈中国诗》谈古诗暗示情感 篇3

冯友兰先生说:“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它无不如此。”的确,在诗歌等艺术作品中,暗示与明晰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在同一艺术作品中,二者不可得兼。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偏于内向,加之儒家主张为人处世要“温柔敦厚”,讲求内敛,要“敏于事而讷于言”,影响到诗人对外部事物的敏锐感触,所以当他们将这些感触诉诸笔端时,常常文字简约,惜墨如金。中国人的性格也是含蓄、委婉的,不喜欢直白、坦露,因而诗人习惯于使用暗示性的语言。以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达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谈中国诗》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分别从三个方面阐释中国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这一特点。

一是将读者引入边涯,接着是深秘的静默。有时候,作者将你引诱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正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和“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一般。这是中国诗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一种表现方式,也就是在恰当的时候静默不言,欲说还休。

二是行文不了了之,引得人遥思远怅。譬如,“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两首诗,这两个“不知”简直撩人心魄!此乃中国诗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二种表现方式,即故云“不知”,不了了之。

三是问而不答,以问为答。作者说,“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此乃中国诗歌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三种表现方式,即问而不答,以问为答。

那么,我们在鉴赏古诗时应该如何分析古诗词所暗示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呢?

从意象的暗示性入手

意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与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意象反复出现,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读者在欣赏诗词时,通过审视诗歌中呈现的意象,调动生活经验,就能迅速把握诗歌的主旨或者思想情感,这就是我们说的意象的暗示性。

譬如,古典诗词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暗示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则暗示离愁别绪,抒发思乡之愁;蝉常暗示品行高洁;莲花既有高洁的象征,又能表达爱情;梧桐、杜鹃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鸿雁则表达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再比如松、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关山、杨柳、兰舟、长亭等物多用作挥写离别之苦,而南山、幽居、禅寺等则多与隐逸情怀相连……这些意象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国人的思维。掌握这些意象的含义,就能大体抓住整首诗的意境氛围、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诗词的主旨。

从题目的暗示性入手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认真审视可以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猜测其思想感情,进而为下一步鉴赏打下基础。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题目中一个“喜”字,就写出了因为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诗人感激而喜之情。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题目中的“征人”就点出了诗人刻画的人物,写的是征人戍边的生活,而“怨”字点出了情感:朝廷连年征兵、备战,老百姓苦不堪言。

从作者生平的暗示性入手

每位诗人所处的时代,他的出生阶层、自身遭遇、性格禀赋、艺术修养等都极大地影响着诗人的创作。如李白和杜甫,他们都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但是由于两人经历、生活环境、性格气质的不同,各自作品的艺术风格也迥然不同: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多写山川秀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多实写现实生活。此外,陶潜的诗之所以平淡自然而又不失隽永,是因为他厌弃功名;辛弃疾的词“英雄出语多本色”,正是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从注释的暗示性入手

注释是对诗歌字词句的解说,其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诗歌的注释放在篇末,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是注释中关于作者、时代背景、题干的注释,也同样有着暗示性。诗歌鉴赏类考题一般少有注释,若有,就比较重要,鉴赏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在注释中的作者往往不太为人所知,一旦注释,即为我们理解诗歌打开了另一扇门,时代背景的注释也暗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谈中国诗 篇4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谈谈中国人的形象: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那欧洲人呢?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你们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思维方式?(比较思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

你喜欢读诗吗?“诗”其实是“干”的,是干练的、凝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 “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是个天才。

1.“照相机式”的记忆力。在进入小学读书识字之前,钱钟书已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以及《七侠五义》、《说唐》等古代小说。钱先生读书过目不忘,任人从中抽取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连书中好汉所使的兵器的斤两都背得出来。

2.钱钟书精通英、法、德、意、拉丁、西班牙等多种语言。钱先生在美国讲学,一位在哈佛大学研究院工作多年的美国学者说,他在美国长这么大,生平从未听过像这样漂亮的英语,算来算去只有哈佛大学的一位语言学教授可以媲美。

3.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杨绛,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他们在最困难的时期,上海沦陷,钱钟书先生去了上海,回不去联大,当时,杨绛写的一系列戏剧在上海非常有名,有一次他们看完杨绛的戏,在回去的路上,钱先生说:“我也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马上赞成道:“好!好!你赶快写吧!”当时他们的生活很拮据,如果钱少教几节课,空出时间写书,钱便挣得少了。杨绛便把保姆辞退,一个人担负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只为省点钱,少一份支出,这样钱钟书便可以少教些课,多一些时间写长篇。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是杨绛对自己的牺牲。我们不难理解,对于一个惜时如命的学者,这意味着什么。

于是钱钟书写出一段,就给杨绛讲一段,钱钟书笑,杨绛也笑,这便是钱钟书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的诞生。《围城》后改为电视剧,妇孺皆知,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写作背景是这样一种情形,它的诞生与杨绛对钱钟书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三、背景简介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四、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五、分析文章内容

(一)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中国诗的特征。

(二)这篇演讲稿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所以,钱先生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的。你是从文章的哪个语段看出来的?

明确: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三)这篇文章作者开头就表明了是从比较文学的立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迅速筛选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明确:钱钟书先生从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诗与外国诗的不同: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四)钱先生认为中国诗与外国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明确:有。在文章第七段,“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五)通过我们的梳理,我们发现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层次很清楚。那么文章的结论是什么?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六)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七)探究归纳本文的主旨(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外国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六、课堂小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七、课堂延伸

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明确:《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高二语文《谈中国诗》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3.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谈中国诗》教案 张艳秋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大家来谈谈: 中国人的形象。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

(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作品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

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

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主要作品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长篇小说《围城》(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

《谈艺录》属于文论及诗文评论性著作,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三、把握文中字词

请同学找出展示并点评,强调重点的生字词读音及意义。

四、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1.课文把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进行了比较,清晰地阐明了中国诗的特征。

请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概括为):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2.详细解说中国诗的特征。

明确: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至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

举例: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

举例: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作者强调,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总之,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别的诗歌作品中是共同的。“

中国诗人狂起来时只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境,我造过aerc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 aerc 前缀 飞行 Man 男人 Tic

后缀

aercmantic

飘飘然的样子

3.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第3—7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第3段),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第4—5段),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第6—7段),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第8段),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4.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此文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首段为引论

末段为结论 中间为本论。

纵观全篇,《谈中国诗》此文的结论是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即“中外相通”,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举例说得那样,“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5课文的最后一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明确:最后一段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在作总结,得出文章的结论——“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指出了中国诗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

6.钟书先生在末段作出了“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这样的结论,何以见得?细读全文,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抓住文中的关键字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中外诗对比

由此可见:

中外诗是相影响,共同发展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用PPT展示。

二、精读、探究

1、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说说它们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异同。明确:

相同点: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应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

《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不同点:《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诗意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是起到诱发和影射得作用,诗句的咏叹想象价值大。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这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1)找出你认为最妙的比喻句,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说出它在表达上的积极作用。

(2)展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A.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教师提示: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B.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教师提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C.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教师提示: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D.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教师提示: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E.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3鉴赏本文艺术 手法

(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明确: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不在于表情写景,主要的表现手段也不是抒情、写景或叙事,而是议论、说理和达意。它不是以情感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他好像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融会贯通,浓缩成涓涓清泉和深不可测的一潭清水。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语言轻松、幽默,大量运用比喻等手法,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颇具画龙点睛之妙,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谈到中国诗的发展时,以中国绘画的特点进行类比,既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发展的迅速,又拓深了文章的内容,作者又以“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的幽默诙谐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中国

诗发展的高度,又说“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中国诗的赞赏之情,又如“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化本位论者。课文中这种语言运用的典范例子还有很多,要仔细揣摩。

(2)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明确: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①比喻的谜底

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指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

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在《管锥编》中钱先生又引释书常言“不即不离”“非一非异”,说可通比喻之理,引旧诗“落花飞絮两无情,仗千尺游丝作合”说可明比喻之法。

②博喻

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和力量。

③曲喻

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最高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

④一喻多意

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前者已在“二柄与多边”谈过,兹不赘述。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云峰之解不妥。)“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

⑤分喻

“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更趋于自觉而已。

⑥反喻

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顿生新意。

三、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钱先生是个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绝对不用翻译的通读以上几种语言的原文诗歌,所以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接下来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特点有三:一,中国诗的 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谈中国诗实用课件 篇7

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基础是认识学习理论, 它是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 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的一种教学规则过程和操作程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就是要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信息, 并在系统中有机结合, 形成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包括分析学生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与设计媒体信息和建立教学内容知识结构。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

1. 学习是一种意义的过程

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关。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 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 而是通过自己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 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己的内部表述而获得的。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外部世界的知识既可以同化到原来的认知结构中, 又可以通过顺化机制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

2. 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

学习过程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 学习者是一个极活跃的因素。知识的传递者不仅肩负着“传”的使命, 还肩负着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对于学习者的许多开放着的知识结构链, 都是要能让其中最适合追加新的知识单元的链活动起来, 这样才能确保新的知识单元被建构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形成一个新的开放的结构。

3. 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

象的, 相反, 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 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一些真实的情境中, 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一般过程

1. 制作准备阶段

(1) 选题阶段

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课件项目, 这是制作一个好课件的第一步。在日常的教学中,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非得用多媒体课件来处理的, 有些内容只要采用挂图和幻灯片的形式就可以了, 但有些内容 (譬如说一些微观的东西、知识等) , 运用常规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常不易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丰富的媒体表现, 却可使问题迎刃而解。所以在多媒体课件选题时, 还要考虑选题的可行性, 即:能不能收集到制作该多媒体课件必要的素材;另外, 该课件制作的难易程度如何, 以确定课件能否达到应有的教学需求和教学效果。

(2) 构思阶段

选题确定以后, 要针对具体的教学要求以确定该课件必须具有哪些功能。在媒体的表现形式上, 要具有新颖性和变化性, 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要具备文、图、视、声一体, 要简洁的显示, 以突出重要特征;在内容的选择上, 主要指媒体体现教材中的什么具体内容, 每一内容当中应呈现给学生的重要特征有哪些, 以及呈现这些内容及特征的具体形式, 要生动、丰富、活泼,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 让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 一个好的课件还应便于操作, 适应不同的教学需要。

(3) 素材准备阶段

构思阶段完成后, 下一个环节就是素材的收集阶段。在这一阶段, 我们必须完成收集制作课件所需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素材。为保证整个计划合理科学的进行, 素材的收集必须充分, 以节约更多的制作时间和人力物力。

2. 制作阶段

(1) 工具的选择

制作准备阶段完成以后, 可进行具体课件的制作了。课件的制作将以事先确定的目标和计划为基础, 选择恰当的开发语言和制作工具, 对素材进行合理的组合、连接, 生成最终的多媒体课件。目前, 较为流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课件大多采用以下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开发而成:Authorware、3D Max、Photoshop、Flash、Front Page、Premiere等等。

(2) 具体制作过程根据原先设计好的思路, 进行课件的详细制作。

(3) 调试和打包

一个课件初步生成后, 还要经过详细的调试, 以确定课件的科学性、正确性、完整性以及各种环境下运行的可靠性和兼容性, 发现问题应及时的修改与调整, 然后打包, 生成一个可执行的程序。

三、教育技术学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

电化教育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最优化。教师们总是想把自己多年累积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 但又往往苦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 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 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忙于记笔记, 根本无法集中精力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师授课时, 往往话一讲完, 你没记上, 就无法贮存相关信息, 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

利用远程教学技术, 向远方教学点转播课程。对资源共享, 打造“精品课程”起了推进作用。理论与实践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 再从实践中提升理论。“精品课程”的点播, 在珠三角经济先发展地区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非典”期间, 远程教学技术的应用, 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跨洋连接远程教学, 克服了因外教不能及时来华教学的困难。及时转播, 声像同步、清晰的画面, 师生间畅顺地交流, 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近年来随着对科研、学术交流的重视, 学院经常举办一些高水平的研讨会。除了保证会议进行的技术支持外, 还进行了录像制作。将这些宝贵资料制作成光盘以数字资料形式保存, 丰富了学科资源库。

作为新兴的教育手段, 伴随着硬件环境、信息技术等一系列方面的改进, 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 通过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 以及对传播理论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多参加一些相关培训, 使我们的知识技能更系统化。工作中相互交流相、相互取经、相互学习, 既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取长补短, 又增强自身工作的信心。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为国家教育改革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总结

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宗旨, 防止为单纯的应用而使用, 或刻意追求课件创作意境和功能, 而忽略了学员的主体性, 更不能简单的采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学员的主动思考。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直观、生动作用, 让多媒体课件更好的为培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http://202.116.33.235/.jspx/Index.html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2]http://www.metc.pku.edu.cn/北京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3]http://162.105.14.150/celt2008/research/celt-review.html

[4]http://202.116.74.5/pract/

[5]http://ettc.sysu.cn/ettc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6]http://jjzx.hebeu.edu.cn河北工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7]《国外知名大学教师教学促进项目调查与研究》北京大学2008年3月

上一篇:管理咨询服务合同下一篇:端午节快乐祝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