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原则(共11篇)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原则 篇1
第20章
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一、选择题 A型题
1.成人脑的重量约为体重的百分比为: A.2% B.3% C.4% D.5% E.6% 2.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为: A.50~100 mmHg B.100~150 mmHg C.150~200 mmHg D.100~200 mmHg E.50~150 mmHg 3. 二氧化碳分压在多少范围内,对脑血流量的调节最灵敏: A.25~50
mmHg B.50~100 mmHg C.50~80
mmHg D.25~80
mmHg E.25~100 mmHg 4.颅内压正常值为: A.50~100 rnmH20 B.70~200 rnmH20 C.100~150 rnmH20 D.100~200 rnmH20 E.70~150
rnmH20 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多少时,会发生脑缺血.缺氧: A.20 mmHg B.25 mmHg C.30 mmHg D.35 mmHg E.40 mmHg
6.脑是机体代谢率最高的器官,静息时脑平均耗氧量约为: A.3 ml/(100g∙min)B.4 ml/(100g.min)C.5 ml/(100g.min)D.6 ml/(100g.min)E.7 ml/(100g.min)
7.可增加脑代谢和脑血流量的静脉麻醉药是哪一个: A.异丙酚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巴比妥类药
8.颅内压升高的病人应慎用的静脉麻醉药是哪一个: A.异丙酚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巴比妥类药
9.目前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较理想的静脉麻醉药是哪一个: A.异丙酚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巴比妥类药
10.不能降低脑血流.脑代谢,降低颅内压静脉麻醉药是哪一个: A.异丙酚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巴比妥类药
11.可引起癫痛样脑电图变化的吸入麻醉药是哪一种: A.氟烷 B.安氟醚 C.异氟醚 D.七氟醚 E.地氟醚 12.下列哪一种麻醉性镇痛药物可降低脑血流量和脑代谢率,从而降低颅内压和脑血容量: A.吗啡 B.芬太尼 C.舒芬太尼 D.阿芬太尼 E.哌替啶
13.下列哪一种肌肉松弛药对脑血流和颅内压无明显影响: A.琥珀胆碱 B.筒箭毒碱 C.泮库溴铵 D.阿曲库铵 E.维库溴铵
14.判断颅内并发症的重要标志是哪一项: A.呼吸频率 B.循环状态 C.意识水平D.血压变化 E.心率变化
15.哪种病人可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降低颅内压: A.脑出血 B.脑积水 C.硬膜外血肿 D.硬膜下血肿 E.颅内肿瘤
16.神经外科病人手术降低颅内压首选的利尿药物为: A.螺内酯 B.呋塞米 C.甘露醇 D.山梨醇 E.白蛋白
17.颅内高压病人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应尽早行过度通气,以使PaC02降至多少时降低颅内压效果最好:
A.15~20
mmHg B.20~25
mmHg C.25~30
mmHg D.30~35
mmHg E.35~40
mmHg 18.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高血压 B.动脉硬化 C.颅内动脉瘤 D.脑动静脉畸形 E.心脏病
19.颅内动脉瘤主要危险是: A.血栓 B.缺血 C.破裂出血 D.颅内压升高 E.脑疝
20.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麻醉处理的原则是: A.麻醉诱导平稳,避免呛咳
B.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C.控制性降压 D.避免脑缺氧 E.避免低血压 21.颅内动脉瘤手术,术中分离瘤体或瘤体破裂后为充分暴露术野,通常应采用什么方法: A.降温
B.控制性降压 C.快速输液 D.快速输血 E.减浅麻醉 22.脑血管畸形病人最主要危险是: A.出血 B.缺血 C.血栓
D.颅内压升高 E.脑疝
23.脑血管畸形病人术后癫痫发作应首选应用哪种药物控制: A.异丙酚 B.咪达唑仑 C.硫喷妥钠 D.依托咪酯 E.氟哌利多
24.对于脑垂体肿瘤病人,垂体功能亢进病人手术结束时麻醉应注意: A.保持循环功能稳定 B.避免高血压
C.气管导管应留待病人完全清醒后再行拔管 D.保持气道通畅
E.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25.对于脑垂体肿瘤病人,垂体功能低下时,麻醉时术前及术中应给予哪种药物: A.镇静药物 B.抗胆碱药物 C.麻醉性镇痛药物
D.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E.利尿药物
26.脑垂体肿瘤手术有两种,任何径路都可伤及视神经,术中应监测哪种体征有助于了解视神经功能:
A.听觉诱发电位 B.视觉诱发电位 C.血压 D.心率
E.血氧饱和度
27.麻醉前禁用吗啡或哌替啶的患者是: A.心功能不全 B.高血压病 C.颅内压增高 D.肾功能不全 E.甲状腺功能亢进
28.脑出血脑疝形成,用脱水药应注意: A.瞳孔大小 B.静脉快速滴注
C.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D.心肾功能 E.以上全部
29.颅内压增高产生呕吐的原因是: A.进食后胃部不适 B.脑膜受刺激 C.剧烈头痛
D.脑缺血.缺氧
E.影响到延髓.前庭和迷走神经
30.确诊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体征是: A.剧烈头痛
B.一侧或双侧展神经麻痹 C.意识模糊.表情淡漠 D.视乳头水肿
E.心动过缓.血压升高
31.防治脑水肿当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脱水药是: A.50%葡萄糖溶液 B.20%甘露醇溶液 C.25%山梨醇溶液 D.30%尿素溶液
E.浓缩血清白蛋白溶液
32.合并冠心病的脑动脉瘤手术患者,术中控制性降压最好采用: A.硝普钠 B.三磷酸腺苷 C.硝酸甘油
D.β—受体阻滞剂 E.吸入异氟烷加深麻醉 33.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合并: A.肺水肿 B.心动过速 C.呼吸急促 D.喉痉挛 E.血压升高
34.哪项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 A.脑脊液增加 B.脑血流增加 C.脑组织体积增加
D.颅内压生理调节功能失调 E.各种颅内病变
35.颅内压增高的容积代偿主要有赖于: A.脑组织的压缩 B.颅腔的扩大
C.脑脊液被排出颅外 D.血压的下降 E.脑组织的移位
36.饱餐后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时容易发生: A.喉痉挛 B.术后腹胀 C.缺氧
D.呕吐.误吸 E.肺不张
37.颅内压升高三主征是: A.头痛.呕吐.眩晕 B.头痛.呕吐.癫痫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D.头痛.呕吐.复视 E.头痛.呕吐.高温 38.过度通气可以导致: A.脑动脉压下降 B.脑静脉压下降 C.脑血流增多 D.脑血管扩张 E.颅内压升高
39.甘露醇和呋塞米合用降低ICP可导致: A.高钠.高钾.高氯血症 B.高钠.低钾.高氯血症 C.低钠.低钾.高氯血症 D.低钠.低钾.低氯血症 E.低钠.高钾.高氯血症
40.下面为脑外伤多见的并发症,除外: A.脑水肿 B.脑疝 C.出血
D.脑干受压 E.感染和脑积水
41.颅内压增高脑疝时,抢救中哪项不宜 A.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 B.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 C.甘露醇静脉滴注 D.尽快去除病因
E.肌下减压术或内减压
42.下列措施均可用于治疗颅脑手术中支气管痉挛,除外: A.吸入恩氟烷 B.静注地塞米松 C.静注去甲肾上腺素 D.静注利多卡因 E.吸入间羟舒喘宁
43.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躁动不安,下列哪项措施不宜: A.安定镇静 B.加以约束保护 C.寻找躁动原因 D.吗啡止痛 E.脱水药治疗
44.颅脑外伤伴充血性心衰患者,哪项措施不可取: A.呋塞米 B.过度换气 C.限制入液量 D.甘露醇
E.肾上腺皮质激素
45.下列哪项措施没有脑保护作用: A.低温 B.地塞米松 C.巴比妥类药 D.高血糖 E.异丙酚
46.降低ICP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使用甘露醇和速尿 B.使用皮质激素 C.使用硝普钠 D.过度换气 E.低温
47.急性脑血管病脑疝形成,最急需的措施是 A.脑CT B.脑MRI C.腰椎穿刺
D.静脉注射甘露醇 E.脑血管造影 X型题
1.有效的脑血管收缩药,可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是: A.硫喷妥钠 B.利多卡因 C.依托咪酯 D.氯胺酮 E.咪达唑仑
2.天幕上病变使颅内压极度增高时,出现的变化是: A.神志模糊 B.瞳孔散大 C.对光反射消失 D.瞳孔缩小 E.对光反射存在
3.后颅凹病变使颅内压升高时,可出现的变化是: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呼吸变慢 D.呼吸变快 E.头痛 4.出现延髓小脑扁桃体疝时,可出现的变化是: A.颈强直 B.强迫头位 C.瞳孔散大
D.对光反射消失 E.呼吸停止
5.肌松弛药中可以引起颅内压升高的药物有: A.琥珀胆碱 B.箭毒 C.泮库溴铵 D.维库溴铵 E.阿曲库铵
6.异丙酚可明显降低: A.脑血流 B.脑代谢 C.降低颅内压 D.血压 E.心率
7.降低脑血流量和脑代谢率的药物有哪些: A.氟哌利多 B.利多卡因 C.芬太尼 D.咪达唑仑 E.异丙酚
8.神经系统检查作为麻醉前评估的重要内容,手术前必须对哪些方面等作出全面判断: A.病人的神志 B.肢体活动度 C.瞳孔对光反射
D.有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E.颅内压
9.降低脑温可降低神经外科手术病人: A.脑代谢 B.脑血流量 C.脑血管阻力 D.降低颅内压 E.心率
10.神经外科病人较常见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主要原因为: A.神经调节功能紊乱 B.医源性限水 C.神经内分泌异常 D.利尿作用 E.呕吐
11.皮质激素类固醇药物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可减轻脑水肿的反应,使颅内压降低。其作用机制为: A.脱水
B.修复血脑屏障 C.稳定溶酶体膜 D.改善脑代谢
E.促进水.电解质排出
12.颅内高压处理措施包括下列哪些方法: A.可采用药物降低颅内压 B.必要时可行去骨瓣减压 C.脑脊液引流 D.过度通气 E.头部降温
13.糖皮质激素对下列哪些因素引起的脑水肿有效: A.脑肿瘤 B.脑缺血 C.脑脓肿 D.颅内出血 E.脑外伤
14.降低颅内压的措施有哪些: A.脱水利尿 B.类固醇的应用 C.过度通气 D.头高脚低位
E.脑血管收缩药物的应用 15.脑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A.高血压 B.动脉硬化 C.颅内动脉瘤 D.脑动静脉畸形 E.心脏病
16.神经外科病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 A.低镁血症 B.低钠血症 C.高钠血症 D.低钙血症 E.低钾血症
17.严重脊髓损伤患者,麻醉时下列哪些措施是错误的: A.补充液体,应用α受体兴奋药升高血压,增快心率 B.吸氧或气管插管扶助呼吸 C.全麻时可以选择琥珀胆碱 D.可以选择椎管内麻醉 E.补液原则宜多不宜少
18.使颅内压下降的血气变化是: A.PaO2升高 B.PaO2下降 C.PaCO2下降 D.PaCO2升高
E.PaO2下降,PaCO2升高
19.对脑水肿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A.甘露醇 B.浓缩白蛋白 C.呋塞米 D.地塞米松 E.苯妥英钠
二、填空题
1.脑血流量受()、()及()等调节的影响。
2.脑能量来源主要依靠于()提供能量。脑依赖脑血流提供充分的()和()。3.颅腔内容物由()、()、()三部分组成。
4.引起颅内压升高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与()有关;另一类为()。5.颅内高压的三个主要表现是()、()和()。
三、简答题
1.颅内高压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2.目前降低颅内压的措施有哪些? 3.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A 11.B 21.B 31.B 41.B 2.E 12.B 22.A 32.C 42.C 3.D 13.E 23.C 33.A 43.D 4.B 14.C 24.C 34.D 44.D
5.B 15.B 25.C 35.C 45.D
6.A 16.C 26.B 36.D 46.C
7.C 17.D 27.C 37.C 47.D
8.C 18.C 28.E 38.B
9.A 19.C 29.E 39.D
10.C 20.A 30.D 40.E
X型题
1.ABC 6.ABCD 11.ABCDE 16.BCD 2.ABC 7.ABCDE 12.ABCDE 17.CDE
3.ACE 8.ABCD 13.ACE 18.AC
4.ABCDE 9.ABCD 14.ABCDE 19.ABCD
5.ABC 10.ABCDE 15.ABCD
二、填空题
1.二氧化碳分压
代谢性因素
神经性因素 2.有氧氧化
氧
葡萄糖 3.神经组织
脑脊液
血液
4.颅内正常内容物
颅内病变使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 5.头痛
恶心
视神经乳头水肿
三、简答题
1.引起颅内压升高常见原因可分为颅内和颅外两大类:颅内因素有:①颅内占位性病变;②脑组织体积增加;③脑脊循环障碍。颅外因素有:①颅腔狭小;②动脉血压或静脉压持续升高;③胸.腹内压长时间升高;④医源性体位不当(头低位).缺氧.二氧化碳蓄积.某些麻醉药物使颅内压升高。
2.目前降低颅内压的措施有;(1)药物降低颅内压:①渗透性脱水剂:甘露醇;②袢利尿药:呋噻咪;③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④高张液体:7.5%的氯化钠溶液和6%的羟乙基淀粉组成的混合液;⑤白蛋白;(2)生理性降低颅内压措施:①过度通气;②低温疗法;③脑室外引流;④体位:采用头高足低位。3.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1)控制颅内压 :麻醉诱导与维持平稳.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是预防颅内压升高的重要措施。此外,合理选用脱水药.给药理剂量的皮质激素等均有助于降低颅内压;(2)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①自主呼吸;②辅助呼吸;③过度通气(3)低温和控制性降压的应用;(4)注意体位和手术操作的影响;(5)严格掌握输血输液;(6)加强麻醉期间监测;(7)注重术后护理。
4.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麻醉时应注意:①加强监测;②支持呼吸;③颅内高压处理;④控制躁动;⑤麻醉选择与维持:麻醉诱导应平稳.避免呛咳。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原则 篇2
1 小儿特点
1.1 生理特点
小儿从出生到成年, 身心各方面都在不断的生长和发育, 根据年龄段的不同, 临床上一般将小儿分为以下3组:1个月以内为新生儿、1个月~l岁为婴儿、2~3岁幼儿和4~12岁为儿童[1]。临床医生应熟悉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应用相应的麻醉方法和适合小儿的设备, 使小儿在麻醉期间能处于生理内环境恒定的状态。小儿具备神经系统, 神经外科手术时, 新生儿也应和成人一样要采取完善的麻醉镇痛措施。小儿能感知疼痛, 对伤害性刺激有应激反应, 故小儿应和成人一样, 手术时要采取完善的麻醉镇痛措施, 过强的应激反应对机体造成损害[2]。另外, 小儿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肝功能发育未全, 药物的酶诱导作用不足, 通过肾脏排泄的药物的半衰期可能延长。所以在神经外科手术时, 易出现用药过量及毒性反应。体内药物清除的不完全和反跳现象也将延长小儿术后苏醒的时间。
1.2 药理特点
小儿应用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大, 需较大剂量以达到需要的血药浓度。小儿基础代谢率高, 细胞外液比例大, 效应器官反应迟钝, 常需较大剂量麻醉药。此外, 肾小球滤过率低, 影响药物的排泄MAC随年龄改变, 麻醉药需要量:早产儿<足月新生儿<年长儿<婴儿。
2 麻醉前访视与禁食
咨询患儿有无麻醉史及药物和其他过敏史等, 与患儿建立感情, 以取得患儿好感与信任, 与患儿家长沟通, 认真检查小儿体重、发育状况和有无特殊病理情况等。与预计体重比较, 了解病儿发育营养状况。上呼吸道炎症、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手术应延期。小儿不易合作, 部位麻醉也应按全麻准备。禁食的目的是保持胃空虚, 以预防麻醉中呕吐、返流和误吸。
3 麻醉前用药
目的是镇静, 抑制呼吸道分泌, 阻断迷走神经反射, 根据经验, 一般10个月以下的小儿不需要麻醉前用药, 可以暂时离开家长, 但是10个月~5岁的儿童需麻醉前用药, 因其对家长依赖性强。1岁以上小儿, 可加用镇痛药哌替啶1mg/kg或吗啡0.08~0.lmg/kg肌注。目前常以咪达唑仑0.05mg/kg、阿托品0.02mg/kg及氯胺酮3~4mg/kg混合后肌注, 可获得满意镇静效果。大儿童或急诊, 可用咪达唑仑0.05mg/kg或氯胺酮0.5~1mg/kg静注。
4 麻醉方法
4.1 全身麻醉
全麻是最常用的方法, 除小手术可在面罩紧闭法吸入麻醉、静脉或肌肉麻醉下完成外, 较大手术应气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安全性高, 便于麻醉管理, 患儿无痛苦, 检测方便。在多种麻醉药物中, 氟烷适用于短小手术、吸入麻醉诱导、气道管理困难及哮喘病儿。恩氟烷适于哮喘病儿。异氟烷麻醉诱导及苏醒快, 肝肾毒性小, 不只单独用于小儿麻醉诱导。七氟烷适于麻醉诱导及维持。地氟烷诱导及苏醒更快, 麻醉效能低。氯胺酮适用于浅表小手术、全麻诱导。丙泊酚起效快而平顺, 剂量2.5~3mg/kg方能达诱导效果。
4.2 局部麻醉
由于新生儿血浆白蛋白含量较低, 局麻药与蛋白的结合减少, 结果游离局麻药浓度增加。新生儿的肝微粒体酶系统发育不全, 使局麻药的代谢速度减慢, 局麻药毒性反应较易发生, 因此用量应根据体重仔细计算。常用药罗哌卡因高浓度适用于硬膜外阻滞和区域阻滞。低浓度适用于疼痛治疗。小儿脊麻罗哌卡因0.15mg/cm椎管长度, 小儿骶管阻滞0.15~0.2mg/kg。地卡因婴幼儿用量为0.5~1.0mg/kg, 小儿为0.25~0.5mg/kg。
5 术后镇痛
小儿术后应规则、持续地进行镇痛、镇静的评估和SpO2的监测。由于小儿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达到成人的程度, 因而在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途径及剂量、镇痛方法的选择也与成人不同, 镇痛期间严密观察并用氧饱和度监测, 有嗜睡、呼之不应、呼吸抑制应立即呼叫医师, 及时处理, 还应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和大小的差异, 合理选用不同的药物和方法来镇痛, 术后镇痛药物包括:吗啡是最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 一般0.04~0.05mg/kg+0.9%NaCl液3~5ml或吗啡0.04 mg/kg+左旋布比卡因0.8 mg/kg单次注射给药, 需注意的是1岁以下者不用麻醉性镇痛药, 以免发生呼吸抑制。
6 麻醉护理
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细心监测各项指标变化, 要持续监测患儿的呼吸频率、深浅度和心率等, 如出现意识障碍加深, 瞳孔大小不等, 提示发生脑疝的可能。监测体温, 中心体温应以直肠及食管温度为准, 体温监测的目的是防止体温过高或过低。小儿心排血量与心率呈正相关, 要注意常规心电图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监测是小儿麻醉监测中重要的发展。SpO2推广应用, 已大大减少麻醉时缺氧的发生率, 使得麻醉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持续昏迷24h以上或有明显呼吸障碍者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或监护室时, 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焦虑情绪。
7 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中小儿麻醉安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涉及到手术的各个环节。神经外科手术中, 患儿易存在应激反应、对家长的过度依赖和颅内压增高等特殊情况, 术前用药成为临床工作中的惯用方法, 因为其能够减轻应激反应、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术中麻醉方式和用药的选择都要依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术后注意观察及护理, 麻醉未清醒前及时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血压平稳, 连接心电监护, 加强监护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通过以上操作, 以缩短患儿苏醒时间, 减少麻醉并发症, 提高小儿麻醉安全性。
参考文献
[1]Bhatnagar S, Mishra S, Gupta M,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amixture ofketamine, midazolam and atropine forprocedural sedation in paedi-atric oncology:a randomised study oforalversus intramuscular route[J].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08, 44 (4) :201-204.
外科手术麻醉知多少 篇3
外科手术可简单分为大、中、小三类。大手术要求的条件比较高,要等级较高的医院才能完成;对设备要求较高,要有资历的熟练的主任医生来完成。中手术一般由主治医生和住院医生来完成。小手术一般由住院医生来完成。
任何手术都要在麻醉下进行,大中手术的麻醉都要由麻醉医师来完成,小手术的麻醉大多数是手术医生来做。麻醉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又称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等。麻醉药物也同其他药品一样发展很快,常用的是局麻药,主要用于椎管内麻醉和各种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等。麻醉药使用的量不一样,作用的时间也不一样,医生会根据手术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给相应剂量的药物。局部麻药主要作用于相应的神经支配的区域,阻滞神经的传人起到暂时麻醉的作用,麻醉药时间一过,痛疼就会产生。全身麻醉需使用多种药物,包括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吸入麻醉药等,这些药物会使病人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和痛觉,肌肉松弛,有利于手术医生操作。等手术结束,麻醉药停止使用,病人会慢慢地清醒。一般病人对术中的任何事都没有印象,术中也没有任何疼痛感。在实施麻醉时需要建立一条静脉通道,所有的药物都由静脉注射。麻醉药必须由麻醉医师使用,有严格的剂量限制,如果超剂量使用会带来生命危险。
麻醉医师在进行麻醉后还要全程监测术中病人的生命体征。主要包括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尿量等。特殊的病人还有特殊的监测项目,例如心脏病手术的病人要做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以便及时进行各种特殊情况的治疗和处理。麻醉医师是手术病人的保护神,麻醉医师的各种治疗都和病人的生命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好的麻醉医师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及时的处理各种问题,以让病人处在最佳的手术操作状态和最小生理干扰状态。
神经外科医师培养原则 篇4
神经外科细则
一、神经外科医师培养原则
神经外科学是运用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诊治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实践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神经外科学的主要亚专科有:神经肿瘤、神经创伤、脑血管病、脊髓脊柱病、功能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等。由于神经外科学是处理人体最高中枢问题的科学,因此对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标准要有更高的要求。
应该在有完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设备条件、病源、成就)的单位成立“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以达到正规化培养合格的神经外科专业医师的目的。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为连续性5年制,将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培养成掌握神经外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神经外科医师,为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求达到能独立诊治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水平,能独立做颅脑外伤、大脑和小脑凸面肿瘤、脊髓外肿瘤、简单型脑动静脉畸形等的手术。
二、培训对象
大学本科毕业(和/或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过至少一年以上的基本外科轮转的医师,且经过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硕士或博士毕业生根据在学期间的学习内容,可直接进入神经外科学的培训。
三、培训内容及时间
㈠、培训内容
1.神经科学基础:神经内科学、神经影像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病理生理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分子生物学等等。
2.神经外科学。
㈡、培训时间
培训总的年限:5年(60个月)。具体内容及时间分配如下:
1.神经外科:45个月。主要的亚科轮转33个月,然后选择两个专业亚科做住院总医师12个月(每个亚科6个月)。主要的亚科有:
⑴ 颅脑外伤:6个月,手术量不少于40台次。能独立完成头皮清创术、颅骨修补术、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
能独立完成脑室-腹腔分流术。
⑵ 脑肿瘤:12个月,手术量不少于60台次。能独立完成大脑表面脑膜瘤和非功能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术。
基本掌握脑深部肿瘤的手术入路和处理原则。
⑶ 脑血管病:6个月,手术量不少于40台次。能独立完成翼点手术开颅术。基本掌握脑动静脉畸形的手术原则和各部位脑动脉瘤的手术入路。
⑷ 脊髓疾病:4个月,手术量不少于20台次。能独立完成脊膜脊髓膨出修补术、椎板切开术、椎板复位术和髓外病变切除术。⑸ 监护病房:2个月。抢救病人数不少于20名。掌握围手术期病人的基本处理原则。
⑹ 急诊:3个月。熟练掌握各种神经外科疾病的抢救方法和处理程序。
⑺ 功能神经外科:2个月(选修)。掌握立体定向技术和癫痫手术的适应症。
⑻ 小儿神经外科:2个月(选修)。了解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特点和处理原则。
⑼ 麻醉科:1个月(选修)。了解神经麻醉的基本过程,熟悉麻醉复苏的过程。掌握气管插管的技术。
⑽ 血管内介入:1个月(选修)。了解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掌握血管(颈动脉和股动脉)插管的技术。
2.神经内科:4个月。
3.神经影像科:2个月。
4.与神经外科有关的实验研究:6个月。如神经解剖、动物显微外科训练、病理生理学、神经电生理、神经分子生物学等,以增加受训医师对神经外科最新知识的了解。要求学习二种实验技术。
机动和/或休假:3个月。
四、临床培训要求及方式
1.熟悉神经外科的特点和常见疾病的诊治过程。
2.准确、完整地病历采集和书写,以及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全身体检)。
3.培养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沟通能力。
4.能独立完成临床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手术操作。
5.对每一名培训医师指定专门的带教老师。高年住院医师(培训第4、5年)可协助带教、指导低年住院医师(培训第1、2、3年)。
6.学习方式:
⑴ 临床实践
⑵ 自学书籍及专业杂志
⑶ 聆听讲课和讲座
⑷ 参加上级医师(或其他研究生)的课题研究
⑸ 参加学术会议(2次)
⑹ 撰写译文及综述
7.基本操作:脑室穿刺、腰穿、伤口换药和拆线、静脉穿刺、动脉穿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数量要求:不少于15次/月。
8.基本手术操作:体位的摆放、切口设计、开颅和关颅操作(以硬膜切开前和缝合后为界)、手术显微镜下的简单辅助性操作等。
9.基本显微手术技术:以缝合大鼠颈总动脉(或股动脉)为标准。
10.管理病人数量:不少于5名/月。
11.参加手术数量:不少于7台/月(第一、二助手)。
12.详细记录“中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手册”。
五、理论培训内容
1.神经内科学
2.神经外科学(主要参考书籍和杂志见附录2)
3.神经病理学(包括读片)
4.神经影像学(包括读片)
5.神经解剖学
相关的理论学科:医学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等等。
六、结训考核内容
1.全程参加了60个月的培训,有记录完整的“中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手册”。每个培训中心要对受训的专科医师进行各个学习阶段的考试,其成绩记录入“中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手册”。
2.能准确的查体、采集病史,病历书写合格。
3.能比较正确的分析X光片、CT、MRI、DSA影像片。
4.基本操作和基本手术操作准确和熟练。
5.动物血管(≤1毫米)显微缝合合格。
以第一作者撰写(或发表)综述3篇、个案病例报告5篇和论文1篇,以第二或第三作者撰写科研论文1篇。
七、结训考核方式(程序)
1.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所属的“中国神经外科医师教育和考试委员会”对受训人员进行考核。
2.建立“中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考试题库”,并定期进行更新和补充。
3.考试参加对象为经过5年神经外科专科培训的受训医师。
4.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笔试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口试,口试不合格者,其笔试成绩保留两年。
5.笔试考核内容为神经外科学及相关的神经科学(见第七项)。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
6.口试考核内容为神经外科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疾病的处理原则(程序),并进行具体临床病例的分析。口试由数位“中国神经外科医师教育和考试委员会”的委员主持。口试结果以“通过”或“不通过”表示,经超过半数考试委员的同意为“通过”。
7.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其时间、地点和相关事宜在考试前4个月发出公告。
8.笔试和口试均通过者,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颁发“中国神经外科专业医师”资格证书。
9.所有参加考试者的试卷和申请证明等材料的保存,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的相关规定进行保存和查询。
标准起草专家组:(以姓氏拼音为序)
组长:王忠诚,中国工程院院士
成员:王忠诚院士、赵雅度教授、只达石教授、戴钦舜教授、罗其中教授、周定标教授、周良辅教授、任祖渊教授、王宪荣教授、凌峰教授、张玉琪教授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原则 篇5
B.神经反射试验
C.嗜碱性细胞脱粒试验
D.结膜试验
E.阿托品试验
表面麻醉药有哪几种剂型()A.乳剂
B.溶液
C.软膏
D.栓剂
E.凝胶
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措施包括()A.加入微量肾上腺素
B.最低有效局麻药浓度
C.麻醉前应用镇静药
D.减小局麻药用量
E.加快注药速度
4.判断题静脉注射局麻药后最易发生的即刻并发症是组织坏死。()参考答案对5.判断题利多卡因是酯类局麻药。()参考答案错6.判断题可卡因只能用于表面麻醉。()参考答案错 7 静脉注射局麻药后最易发生的即刻并发症是()A.神经炎
B.失语
C.血栓性静脉炎
D.心肌抑制
E.通气过度
利多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总剂量不应超过()A.0.5mg/kg B.3mg/kg C.1.5mg/kg D.2mg/kg E.2.5mg/kg 9 在第2骶后孔阻滞骶神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损伤脊髓
B.血肿形成
C.穿刺针刺入盆腔
D.注药入血管
动物麻醉手术协议书[范文] 篇6
动物麻醉、手术协议书
医方:龙川动物医院联系电话:***以下称为甲方
患方:宠物主人联系方式联系地址:身份证号码以下称为乙方。
宠物品种宠物名体重性别毛色
年龄免疫情况
以往病史
由于乙方的宠物所患病症(系初诊结论),根
据治疗需要,要进行手术治疗,根据乙方要求及甲方
治疗过程需要,双方作如下约定:
一、由于该手术的复杂性、该宠物的病情的特殊性及宠物本身的生理结构的特殊性,手术过程存在风险,有可能造成宠物的死亡或伤残,甲方将不承担手术的风险。
二、术前,乙方应当真实地回答甲方就该宠物手术所需要的详细情况,如有不真实
回答或隐瞒而造成手术失败的,则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三、该手术预计需要各项医疗费人民币元,该款应当在术前付清。
四、甲方按正常医疗规范履行医生的职责。
五、由于该手术需要对宠物进行全麻,但由于全麻的复杂性及不稳定性,不能完全
保证没有副作用,如过敏、伤残、死亡,故由此带来的风险,甲方不承担。
六、乙方应当积极配合甲方,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安静。
七、如果最终手术费用结算大于预付金,则乙方应当及时付清,否则,甲方有留置
该宠物5天。如在五天后仍不能结清费用,则甲方将有权进行将该宠物进行转让、出售等处理。
八、如因宠物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因大出血而导致死亡的,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九、以上各项都有可能发生,但不是一定发生。如果发生,对于您的狗狗或者猫咪
可能引起死亡,但是考虑到疾病本身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者经主人要求对其进行
相应的手术),所以不治疗对您的宠物的风险是相当大的。因此,请您慎重考虑以上
风险!同意手术请您签字!本协议双方签字后生效。
备注:
甲方乙方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原则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62例, 男36例, 26例, 年龄 (47±13.6) 岁, 随机分为两组, 行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患者31例 (A组) , 常规麻醉患者31例 (B组) 。排除标准:术前意识或智力障碍, 言语表达障碍, 手术前长期镇痛药使用史, 存在失声或者听力障碍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后均采用咪达唑仑0.05~0.075 mg/kg, 瑞芬0.5~1μg/kg, 哌库溴胺0.06~0.08 mg/kg, 丙泊酚2~2.5 mg/kg, 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 A组患者根据手术部位选择行单侧或双侧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耳颞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以0.75%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 量15~20 mL;两组患者术中均以丙泊酚4~6 mg/ (kg·h) , 微泵维持, B组患者以瑞芬太尼0.5~0.1μg/ (kg·min) 维持, A组无需瑞芬维持, 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1~2μg/kg, 维持平均动脉压 (MAP) 波动不超过术前10%, HR60~80次/分。所有患者均手术结束后恢复清醒拔管返回病房, 以麻醉清醒后4、8、12、24及48h随访患者,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价疼痛程度:0~10分, 0分为无痛, 1~3分为轻度疼痛, 4~6分为中度疼痛, 7~10分为重度疼痛。将两组患者瑞芬用量均折算成μg/ (kg·min) 进行比较。
1.3 统计方法
所得计量资料以表示,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统计学计算, 采用重复测量计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年龄:A组 (48±13) 岁, B组 (46±14) 岁, 手术时间:A组 (3.2±07) h, B组 (3.3±0.9) h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间点的疼痛VAS评分以及术中麻醉性镇痛药瑞芬使用量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 均P<0.05。
3 讨论
颅脑手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从而稳定脑压是颅脑手术的基本要求, 但术中疼痛刺激可致患者心率及血压明显波动, 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虽然目前常规术中麻醉性镇痛药瑞芬太尼等也能够很好的解决术中疼痛刺激, 但是其给药途径为静脉使用, 而且属于国家管制药品, 还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和肌肉强直等不良反应, 故限制了其用于术后镇痛, 而术后疼痛刺激对患者的恢复十分不利, 尤其是开颅术后患者, 此时疼痛可诱发交感神经的兴奋和应激反应, 使患者出现焦虑、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和颅内压增高, 增加颅内出血的概率[2], 罗哌卡因是继布比卡因之后的一种纯左旋体新型长效胺类局麻药, 左旋异构体一般较右旋异构体毒性小, 罗哌卡因因其心脏毒性低及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性阻滞 (指阻断患者痛觉但不影响患者肢体的肌力、运动) , 促进了其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3]。而头皮神经支配区域集中, 故通过术前神经区域阻滞可以很好的解决术中及术后早期疼痛, 增加手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De Benedittis G, Lorenzetti A, Migliore M, et al.Postoperative pain in neurosurgery:a pilot study in brain surgery[J].Neurosurge ry, 1996, 38 (3) :466-469.
[2]Ortiz-Cardona J, Bendo AA.Peri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in the neurosurgical paitient[J].Anesthesiol Clin, 2007, 25 (3) :655-674.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原则 篇8
【关键字】氯胺酮;颌面外科;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98-02
接受颌面手术的患者在实施麻醉后,要求患者能够迅速苏醒,并且没有出现呼吸抑制和躁动,这样才能够对患者的气道状况和意识做出准确的及时的评估[1]。在临床麻醉中,由于瑞芬太尼具有起效快、无蓄积、时效短等特点,能够有效增加麻醉的可控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研究发现,如果大剂量或者长时间的使用瑞芬太尼,容易引发患者出现疼痛加剧或者痛觉异常的问题,也就是痛觉过敏[2]。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氯胺酮抑制颌面外科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产生的痛觉过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行颌面手术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在20岁-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8±11.3)岁;体重指数均低于30kg/m2;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制定的分级标准划分为Ⅰ –Ⅱ级。排除对研究用药过敏的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出现病变患者,排除有药物成瘾史或酗酒史的患者。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脉搏、心电图、血压等指标。麻醉诱导剂为芬太尼、丙泊酚、咪唑安定和罗库溴铵,患者在行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呼吸末的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0mmHg-35 mmHg。使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每分钟泵入剂量为0.1μg/kg-0.2μg/kg,并吸入七氟醚。手术缝皮时,对照组患者静脉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静脉给予氯胺酮,容量为0.5ml/kg。手术结束后停用瑞芬太尼、七氟醚和丙泊酚。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再次镇痛人数、Ramsay评分和VAS评分进行对比。Ramsay评分:1分,烦躁,不安静;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但能够听从指令;4分,处于睡眠状态,但是可唤醒;5分,入睡状态,对刺激反应较缓慢;6分,处于深睡状态,无法唤醒。VAS评分:0-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3]。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要求再次镇痛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苏醒15分钟时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苏醒后30分钟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3 讨论
由于颌面外科手术的时间较长,因此麻醉药物容易出现蓄积而致使患者出现术后苏醒延迟。瑞芬太尼属于阿片类药物,其具有超短效、起效快、患者苏醒迅速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4]。但是如果患者在手术中使用了大剂量的瑞芬太尼,就可能导致患者在麻醉苏醒后出现循环不稳定、躁动等不良情况,诱发痛觉过敏,因此需要在手术时辅以适当药物完成镇痛治疗[5]。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氯胺酮抑制颌面外科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产生的痛觉过敏,研究的结果证实,观察组要求再次镇痛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苏醒15分钟时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苏醒后30分钟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造成患者出现痛觉过敏可能与其药代动力学的特性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该药物的半衰期极短,因此可能直接导致患者发生快速耐受。而氯胺酮具有呼吸抑制輕、镇痛作用强、循环轻度兴奋等特点,因此在麻醉中也较为常用,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因此在颌面手术中运用较少。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低剂量的氯胺酮能够有效地阻止痛觉传导通路的长时间增强效应,并降低中枢敏化作用,而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较低,对瑞芬太尼麻醉后产生的痛觉过敏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患者在颌面外科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使用小剂量的氯胺酮,能够有效抑制瑞芬太尼导致的痛觉过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国容,冯继英,赵志斌等.预注射氯胺酮或帕瑞昔布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0):995-997.
[2]王会文,侯春梅,张雪梅等.氯胺酮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8):835-837.
[3]王克满,马新,吕益峰等.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0,32(24):424-425.
[4]王绍林,张鹏,殷骏等.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帕瑞昔布钠抑制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1,32(12):185-187.
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制度 篇9
手术室以外
1、范围:常去的地点为CT、MRI室、门诊胃肠镜室。
2、要求:负责手术室外麻醉的医师应在预定时间到达,必须携带抢救箱,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有关问题,签写麻醉同意书,严格按照麻醉操作常规进行。如果病人存在较大可能导致麻醉意外发生的合并症,应向相关科室医师及病人家属提出,并建议暂停检查及治疗。
3、关于手术室外麻醉的要求
迄今为止,手术室外的麻醉(Out Operating Room Anesthesia)是麻醉科医师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①手术室外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家属往往认为他们要求的只是病人睡觉,而不是麻醉。从而对手术室外麻醉的高度风险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对其实施的物质和精神准备不足,也容易将麻醉科医师的要求或拒绝误解为嫌麻烦。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睡觉就是在各种中枢性抑制药的作用下的麻醉。与睡觉不同的是病人丧失了各种保护性的反射如呛咳反射和吞咽反射等,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和肌肉松弛(包括食道下段张力的消失),进而继发呼吸道梗阻,这些都可导致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②手术室外麻醉的场所往往没有实施麻醉的基本设备,使麻醉的实施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抢救不能有效地进行;③到手术室外实施麻醉的麻醉科医师都是孤军作战,遇紧急情况时无内行帮助,很难实施有效地抢救;④手术室外麻醉的场所往往不具备无菌的条件,实施神经阻滞时有很大的风险;⑤由于病人及家属对手术室外麻醉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对由此而发生的意外无法接受,往往是麻醉医疗纠纷的根源。因此,虽然麻醉科愿意积极开展手术室外的麻醉,为兄弟科室解决困难,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但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为了避免麻醉科及兄弟科室医护人员和医院陷入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麻醉科申请医院医务科、麻醉科和相关科室一起制定手术室外麻醉的常规:
1)手术室外的麻醉是风险极高的医疗行为,应引起相关科室的高度重视。
2)3)禁止在没有合格无菌条件的地方实施神经阻滞。申请手术室外麻醉的科室应在麻醉场所准备:装有足够高压氧气、氧气减压表和运输氧气管道的钢瓶;电动或中心吸引器及配套的吸引瓶和吸痰管;注射器和常规的抢救药品(包括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新福林、阿托品、麻黄素、氨茶碱、西地兰、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速尿等);静脉输液设备;监测仪(包括:ECG,NIBP和SPO2)。以后存于专门的麻醉车内。
4)到手术室外实施麻醉的麻醉科负责医师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方准予实施手术室外麻醉。
5)和手术室内麻醉一样,申请手术室外麻醉的科室应在麻醉前一天早上的12点以前将麻醉申请单送交麻醉科。麻醉科任何人员接到手术室外麻醉申请单后,将其报告上主班的麻醉医师。麻醉医师下午对第二天全院的手术室外的麻醉应有所了解,遇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申请科室须开具会诊单。安排好后立即以适当的方式通知申请手术室外麻醉的科室。申请科室必须要求接受麻醉的病人从预计麻醉开始的前8小时起禁食,4小时起禁水。
6)申请手术室外麻醉的科室在安排好的时间前必须有护士对手术室外麻醉的基本设备和药品(见上述)进行检查和补充。所有病人应在麻醉前建立静脉通路。该护士在麻醉中有义务协助麻醉科医师实施麻醉管理。
7)实施手术室外麻醉的麻醉医师每日8:00上班时首先检查各种抢救设备,并立即准备和实施。若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受邀,应尽早电话通知申请科室或医师。
8)麻醉科麻醉医师至少应在实施麻醉前30分钟携带气管插管设备和简易呼吸器(必要时带SPO2仪)到达麻醉现场。如同手术室内麻醉一样,对病人进行常规麻醉前访视,同时在麻醉场所再次检查麻醉和抢救的相关设备和药品。并请家属签定麻醉同意书,并与麻醉记录单一起存于麻醉科内。
9)麻醉医师到达现场后,确认麻醉前准备工作就绪,且完成手术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方可实施手术室外麻醉。和手术室内麻醉一样,麻醉科医师应仔细观察病情并记录麻醉单。麻醉后应做出客观的麻醉总结并按麻醉科规定收麻醉费和材料费。
10)手术室外施行无痛胃肠镜的病人,如为住院病人,术前检查项目与手术室内麻醉相同(包括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电解质,血糖,凝血,ECG,胸片,合并心脏疾患的患者还须行心脏超声检查),如为门诊病人须行ECG,HIV, HBSAg检查。其它项目检查由实施手术室外麻醉的麻醉医师根据各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另行开具检查项目。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原则 篇10
1.患者因素:双肺听诊是否有异常呼吸音,如哮鸣音,了解患者是否有哮喘、慢阻肺及近期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病史,是否有气道高敏感或支气管痉挛的可能。排除是否有气胸、肺水肿等可引起气道压力增高。另外肺顺应性差、肥胖病人及严重过敏反应也是气道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手控呼吸皮囊若气道压恢复正常则可排除患者因素。
2.麻醉因素:A.导管因素:检查气管导管位置是否合理,插入深度是否恰当。排除支气管插管及气管导管刺激隆突可能。用吸痰管检查气管导管是否有曲折,或分泌物等气道异物堵塞现象,必要时可行纤维支气管检查。B.麻醉深度:若麻醉过浅,肌松不够,可能发生人机对抗,气道压力增高,此时需追加肌松药加深麻醉。
3.手术因素:腔镜手术,人工气腹的建立。体位影响,如头低脚高位,膈肌抬高,胸腔容积减少。俯卧位:导管受压。胸外科:单肺通气。外科医生身体压在病人身上,均可引起气道压增高。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原则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在入选前均通过体检, 肝肾功能均正常、无麻醉药滥用史和神经病史;所有患者手术时行全身麻醉。50例患者中, 男32例, 女18例;年龄26~66岁, 中位年龄42岁;体重45~78kg, 平均 (56.3±2.4)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 等级为I、II级。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25例, 观察组患者, 男16例, 女10例;年龄27~65岁, 中位年龄43岁。对照组患者, 男16例, 女8例;年龄26~66岁, 中位年龄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患者送入手术室, 全面监测其生命体征, 开放其中心静脉;所有患者通过麻醉诱导, 首先静脉注射0.4μg/kg的舒芬太尼, 其次注射0.05 mg/kg的咪达唑仑, 之后注射0.2μg/kg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 最后注射1.5~2 mg/kg的丙泊酚;在患者口腔中插入气管, 用麻醉剂辅助通气, 氧气浓度100%, 呼吸参数1︰2, 潮气量为8~10 ml/kg, 二氧化碳 (CO2) 分压维持在35~45 mm Hg (1 mm Hg=0.133 k Pa) 。在手术完毕前30 min, 观察组将0.9%氯化钠 (Na Cl) 溶液稀释的0.5μg/kg右美托咪啶20 ml用微量泵注入患者体内;对照组则将等量的0.9%Na Cl溶液注射入患者体内, 维持10 min;当患者可以自主进行呼吸, 且患者吞咽呛咳反射恢复后, 缓慢拔出气管导管。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动脉压和收缩压, 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苏醒过程中呛咳次数、体动次数以及麻醉唤醒使用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大部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动脉压和收缩压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动脉压和收缩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动脉压和收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及苏醒过程中呛咳次数、体动次数以及麻醉唤醒使用时间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及苏醒过程中呛咳次数、体动次数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麻醉唤醒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手术及苏醒过程中呛咳次数、体动次数以及麻醉唤醒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患者在进行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时需要对其进行全身麻醉, 但临床研究发现, 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在苏醒过程中, 非常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如呛咳等, 从而致使患者脑颅内血压上升并最终导致并发症的产生。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造成的创口面积较大, 因此在患者苏醒及手术期间要尽量规避呛咳、体动等应激反应以减少患者发生意外情况如脑疝、颅内出血等,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3]。目前, 研究报道发现,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苏醒及手术期间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体动次数及呛咳次数,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苏醒状况,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4]。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受体激动剂, 其特点是高特异性和高选择性, 在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除可以显著抑制患者的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患者交感神经的压力指数外, 还可以减少患者在苏醒过程因为受到各种刺激而致使的高血压反应[5]。临床研究发现,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中进行麻醉, 可以使得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在整个手术期间维持比较稳定的状态, 只有少部分患者在麻醉苏醒之后产生低血压或者高血压状况, 之后给予患者补液治疗或服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有效的临床治疗使得患者身体得到迅速恢复, 在进行各项检查时没有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现象出现[6]。临床手术医学显示,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 相较于其他药物, 对患者的脑部产生的张力小, 再加上良好的配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
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在接受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前均依次注射舒芬太尼、咪达唑仑、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及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 在手术完毕之前半小时, 观察组将0.9%Na Cl溶液稀释的0.5μg/kg右美托咪啶20 ml用微量泵注入患者体内;对照组则将等量的0.9%Na Cl溶液注射入患者体内。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动脉压及收缩压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及苏醒过程中呛咳次数、体动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观察组患者麻醉唤醒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 (P<0.05) 。以上结果表示,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体动次数及呛咳次数,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苏醒状况。
综上所述,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体动次数及呛咳次数, 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正常, 呼吸平稳, 可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颅内出血等疾病的发生, 相较于其他药物, 患者在麻醉苏醒过程中体内循环更加稳定, 在保证安全的提前下提高了手术质量, 临床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进行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25例, 两组患者在接受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前均依次注射舒芬太尼、咪达唑仑、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及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 在手术完毕之前半小时, 观察组将0.9%氯化钠 (NaCl) 溶液稀释的0.5μg/kg右美托咪啶20 ml用微量泵注入患者体内;对照组则将等量的0.9%的NaCl溶液注射入患者体内。手术过程中, 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心率、动脉压及收缩压, 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呛咳次数、唤醒使用时间和体动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动脉压和收缩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及苏醒过程中呛咳次数、体动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观察组患者麻醉唤醒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 (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手术及苏醒过程中体动次数和呛咳次数,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苏醒状况, 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全身麻醉
参考文献
[1]许挺, 李民.右美托咪啶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 2010, 19 (13) :1128-1130, 1148.
[2]王晶.右美托咪啶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处方药, 2015, 13 (05) :77-78.
[3]陈章玲, 曹德权, 徐军美, 等.右美托咪啶临床应用新进展[J].广东医学, 2012, 33 (2) :290-292.
[4]万晓波, 彭树飞, 闫向勇, 等.右美托咪啶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的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 (7) :1392-1394.
[5]刘彦.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研究进展[J].青岛医药卫生, 2013, 45 (4) :286-287.
[6]张晔, 席宏杰.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4, 20 (2) :317-319.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原则】推荐阅读: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06-29
神经外科麻醉10-04
麻醉外科手术期08-29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06-17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2-23
神经外科医师培养原则05-19
宠物医院麻醉和外科手术协议书09-05
臂丛神经麻醉06-19
神经外科护理07-16
神经外科病房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