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冬季习俗
如东冬季习俗 篇1
如东冬季习俗
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十月朝。这一天,家家户户中午烧经祭祖,吃赤豆饭,并盛一碗置于窗口,谓“送苍蝇”,说是苍蝇吃了这顿红饭便会发痴,不再扰人。十月朝前后数天内去祖先坟上扫墓,名为秋季扫墓。过去,民间之所以对十月朝如此重视,是因为上古时期这一天是古历元旦。地方官吏要在这一天巡视慰问农人,并要举行祭天、祭祖活动。因祭祖时,要焚化纸扎彩衣,故十月朝又称为“送寒衣节”。
昔时,上坟仅是清明和十月朝各一次,前者称为上春坟,后者称为上秋坟。十月朝,除了焚送“寒衣”外,上坟之礼仪要逊于清明。坟墓上通常不插幡儿。一般也不去远祖先人坟上去祭扫,仅以烧经这一家祭替代。除了祭祖外,旧时掘港、马塘等大镇还举行城隍、土地迎神赛会。
在如东中、西部地区还有十月朝“落棚”一俗。即该日将扁豆棚、丝瓜棚、葫芦棚等拆除,因此时藤蔓枯萎,黄叶凋零,是该拆棚之时。
腊八迎春 “
腊八”为传统节日。腊八节要吃“腊八粥”,与一个佛教传说有关。传说释迦牟尼成道前,遍游名山大川,十二月八日走至尼连河畔,因又累又饿,晕倒在路旁,被一位牧羊女发现。牧羊女将其扶起,喂以干果、杂粮粥,使其苏醒。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顿悟成佛。其后佛门弟子即于是日举行诵经活动,并用香谷、干果、杂粮熬粥供奉佛主,同时广施民众。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习俗,腊月八日熬“腊八粥”,合家聚食并馈赠亲邻。如东大户人家的腊八粥常用黄米、江米、小米、菱角、栗子、红枣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干以及红糖、桂花等熬成,寻常百姓则用糯米、赤豆、绿豆、花生之类五谷杂粮加糖熬制。冬日食腊八粥,不仅口感鲜美,还有和胃、补肾、清肺、生津之功效。
祭灶
腊月二十四是祭灶,亦称送灶。这一天家家吃赤豆饭,敬送灶神上天。灶神又叫灶君、灶王,如东人则俗称为灶阁佬儿。一般人家在砌灶时往往于烟囱旁预留一长方形小龛,高不盈尺,为供灶君专用。民间认为,灶君每年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次,灶君说话不转弯抹角、不隐瞒事实,但灶君在人们心目中又是一位比较糊涂的老头儿。人们一方面怕他、敬他,另一方面又设法糊弄他。在腊月二十四日“送灶”时,供品中有一种元宝形状的灶糖(麦芽糖),又甜又粘。灶神吃了,嘴被粘住,想说什么都说不出。送灶作为过年的序曲,被称为“小过年”,以示重要。送灶时,将供品置于灶台上,点燃香烛,泼酒于地。然后男主人向灶神叩拜,同时口中念叨,请灶老爷上天多说好话,保佑全家太平等,然后取下灶王爷的神像及两边的对子将其焚化,意即送其升天去了。
到腊月三十日除夕这天,再供奉请回,重新布置神龛,换新纸马,名为“接灶”。这次供品为酒、果、糕、饼,不再用灶糖了。灶君回府后又从大年初一起重复他的监督事宜。从腊月二十四至三十日这一段时间,因灶神上天述职,人间暂时摆脱了天神监视。这期间就可以“百无禁忌”了。为此,有些人家拖后到正月十五才“接灶”,故意让灶神在天上多待几日,而人间就可以多“自由”几天。
新冬大似年 冬至
冬至是一个重要的时令节气。在如东,人们常将冬至与大年对举,俗称“过冬”。冬至这天称“新冬”“大冬”,前一天则叫“小冬”。如东民间流传着“新冬大似年”和“肥冬瘦年”之谚,可见冬至在民间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
人们将冬至作为新年看待,冬至节中含有不少年俗的内容。
一是烧经祭祖,拜天颁历。如东旧俗,冬至前几天即开始购冥钱、折元宝,买豆腐、杀鸡 鱼。到了冬至的前一天,则将菜肴和纸锭、冥钱供奉于祖宗亡人画像前,行跪拜礼,祭祀祖先。同时还摆祭桌到三岔路口烧纸拜祭,叫“打围”。因三岔路口孤魂野鬼多,打围可防止孤魂野鬼抢钱,确保祖宗亡人受到自己的供奉。
二是女婿送礼、媳妇献鞋。冬至这天,人们要互赠节日礼物。未过门的女婿要上门送礼,鱼、肉、糖、茶食不等,其礼节和过年等同。新媳妇则要给老人献上新鞋新袜,以表孝心。
三是冬至吃馄饨或吃汤圆。对此,民间有两说,一说冬至这天吃馄饨,为的是破阴释阳。因为馄饨很象是阴阳未分的一团浑沌,冬至食之,是以巫术形式破除阴阳包裹的混沌状态,以助阳气生长。另一说,因馄饨谐音“混沌”,不开窍之意,吃掉它,可以“益聪明”。
四是观兆测年。根据冬至天气的晴雨来判断天气的好坏。“干冬湿年”是说倘若冬至天晴,则春节可能下雨。反之,新春就晴朗好天。
总之,由于冬至特殊的时间节点,使得它的民俗意义又大于它的实际内容。“新冬大似年”的说法和风俗也就一直流传至今。
【如东冬季习俗】推荐阅读:
江苏如东10-31
如东县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简章09-24
南通如东地区旅游业的swot分析10-08
如东县交通运输局党建工作意见09-27
冬季养鸡05-10
冬季环境05-13
冬季取暖05-18
冬季养生06-07
冬季腹泻07-12
冬季天气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