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大会贯彻落实情况

2024-09-17

作风大会贯彻落实情况(共7篇)

作风大会贯彻落实情况 篇1

区人口计生局“树新风 弘正气”认真贯彻落实

全区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精神 5月14日上午,区人口计生局召开“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行业新风、弘扬勤廉正气”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专题会议。会上重点传达了路智书记在全区“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会议上的讲话,使全系统人口计生干部充分认识了作风建设活动的必要性,进一步加强了自律意识,就贯彻落实好区委作风建设会议精神提出了三项要求。

一是转变工作作风。对照区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包九原党发[2012]16号),制定了《九原区人口计生局关于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并要求机关各股室站、局属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作风更务实、效能更提升、群众更满意”主题活动,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出本单位的活动计划和方案,通过本次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活动实效。

二是以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树立行业新风。继续以勇争第一的精神,围绕“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将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工作始终,深入开展“五比五创”等争先创优活动;以创建“全国阳光计生示范单位”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努力把人

口计生行业建设成为“优质、高效”的窗口品牌、“务实、创新”的行业品牌、“和谐、争先”的团队品牌。

三是弘扬勤廉正气。进一步完善廉政建设制度体系,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完善责任落实、责任考核、责任追究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首问责任制、工作效能监督制及局机关各项管理规定。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严格程序、严守职业道德,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始终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落实重大决策执行到位、重点工作推进到位”。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开展“三亮活动”,即党员亮承诺,干部亮职责,单位亮形象。制作了廉政格言警句台签,要求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实行挂牌上岗,围绕创建幸福家庭、“一杯奶”生育关怀、婴幼儿早期教育等惠民工程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关怀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全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营造高效廉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作风大会贯彻落实情况 篇2

1 农机购置补贴的新情况

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 与往年相比, 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在农机补贴品种上扩大普惠范围。2012年全国有12大类55个品目的农机实行购机补贴, 江苏省将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动力喷雾器、静电喷雾器等12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环节急需的机具按照农民实际需求实行普惠制, 普惠品种比2011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2) 在购机结算方式上实行全价购机。购机户先全价向经销商购买农机, 购置补贴款再通过“一折通”由市财政部门直接打给购机户。

(3) 在补贴机具监管上操作重心下沉。乡镇农机站直接面对购机户, 发放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告知确认表, 对购机者身份、补贴资金进行审核, 并对其所购买机具逐台上门核实, 及时公示和上报有关购机信息。

2 落实购置补贴政策的新举措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根据江苏省财政厅、省农业机械管理局《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办法》 (苏财农[2012]18号、苏农机行[2012]8号) 及江苏省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精神, 高邮市农机局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 突出组织领导, 提高政策的执行力。2012年购机补贴政策出台后, 高邮市农机局与财政部门迅速进行了会商, 及时向市分管领导进行专题汇报, 提请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政策研究室主任) 、财政局局长、农机局局长为副组长, 市监察局、农委、农工办、工商局、发改委、公安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 共同研究落实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并进行监管。市农机局与市财政局于4月23日联合召开了由各乡镇农机站长、财政所长以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2012年度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 下发了《关于转发<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 印发了《高邮市关于实施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的通告》, 对2012年的购机补贴政策进行了解读, 并针对2012年的购机补贴操作模式进行了专题业务辅导和培训。5月初, 根据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和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 市农机局与财政局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高邮市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的通知》, 明确了全市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和资金使用额度。为加强对全市各乡镇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考核, 市农机局年初已与各乡镇农机站签订了农机购机补贴管理责任状。目前, 针对2012年补贴政策新特点、新变化, 市农机局正在全市推行农机购置补贴绩效管理工作考核, 重点考核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宣传引导、操作管理、机具核查、投诉处理等情况, 通过百分制考核方式, 对各乡镇农机部门进行量化考核, 切实保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实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2) 突出宣传引导, 提高政策的影响力。针对2012年首次实行全价购机并通过“一折通”支付农民购机补贴款的新情况, 市农机局在印发购机补贴政策宣传通告、工作手册的基础上, 通过电视、报纸、农机门户网站等宣传媒介以及农机科技入户、农机“三下乡”等宣传活动迅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公告, 要求各乡镇农机站在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 除了将购机补贴政策通告张贴到各行政村之外, 还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镇务 (村务) 公示栏, 采取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 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 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购机的操作流程, 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知晓率, 帮助农民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确保农民群众不因政策调整而影响购机、用机的积极性。目前, 全市各乡镇已将2012年的农机购置补贴额一览表、经销商名单等补贴政策信息及时在乡镇进行了上墙公示, 让农民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具体内容、操作程序和工作要求。

(3) 突出阳光操作, 提高政策的公信力。市农机局专门成立了购置补贴管理工作办公室, 配备了精干人员具体指导各乡镇开展工作。对相关科室及所属事业单位进行了明确分工, 市农机局管理科负责资料审核, 财务科负责资金结算, 监察室负责监督检查, 农机学校负责技术培训, 农机推广站负责跟踪服务。要求各乡镇农机部门严格遵守购机补贴规定, 牢固树立程序意识, 规范购机补贴工作的每个环节。一是公开购机补贴对象。购机者申请补贴资金结算时, 要认真对其资格进行审核, 并利用群众比较集中的场所, 及时将购机者信息以村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 自觉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监督。二是公开购机补贴标准。充分尊重农民自主选择权, 不得向农民指定品牌和经销商, 不得以补贴指标有限为借口, 变相向购机农民推荐补贴产品和经销商。三是公开购机补贴信息。建立健全补贴机具核实台账, 保存补贴机具核实记录, 实行谁核实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核查时要按照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配置和主要参数, 对照规格型号逐台上门核实, 现场查看, 对补贴额较大的大中型机具进行核查时, 推行“人机合一”拍照留档。四是公开购机补贴结果。乡镇农机站对补贴机具逐台核实后, 必须将结果公示7天, 无异议后, 才能出具补贴资金结算审核意见。为了便于基层站上传补贴机具资料, 根据工作需要, 市农机局专门通过政府采购购买了一批传真、打印、复印一体机等办公设备, 发放至各乡镇农机站 (组) , 完善其办公自动化条件, 并明确有责任心、懂电脑的同志具体负责操作, 人手不够的要及时增派。

(4) 突出补贴纪律, 提高政策的约束力。市农机局要求参与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所有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农业部出台的“三个禁止”、“八个不得”以及省农机局制定的“四严禁”、“八不准”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纪律。要求农机管理人员严于律已, 严格遵守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行为准则,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坚持按原则办事, 按程序办事, 按要求办事。及时公布农机购置补贴经办人及联系电话、政策咨询及投诉电话。要求购机农民如实购机。对购机者制定了核查计划, 市农机局将会同财政部门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 发现购机户有擅自转卖转让补贴机具、虚假购机、利用他人身份购机、将身份证明材料提供给他人购机的行为的, 将取消其5年申请购机资格。要求经销商诚实经营。经销商实行不公平竞争、恶意串通农民虚假购机、拆解销售成套机具设备骗取高额补贴、利用信息不对称销售低质残次产品、占用补贴指标向其他人销售补贴机具的, 不在显著位置明示补贴机具配置、价格、公布购机者清册, 不能每天提供补贴机具销售信息, 影响资金使用进度的, 一经发现将给予通报批评, 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列入黑名单上报主管部门, 其经销商及其法定代表人将永久不得参与补贴机具的经销活动,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切实维护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市场秩序。

(5) 突出服务创新, 提高政策的推动力。在服务形式上, 市农机局积极探索并在乡镇开展农民购机申请受理、资格确认告知、机具销售、机具核实、补贴资金申请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在严格工作程序的基础上, 加快工作进度, 提高服务水平, 为农户购机提供方便, 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在服务效率上, 市农机局积极推进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网络化管理, 要求各乡镇要全部使用农业部统一开发的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 与财政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在安全管理服务上, 市农机局严格按照牌证管理要求, 督促购置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购机者到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及时办理注册登记, 将补贴机具纳入安全监管范围。在服务质量上, 市农机局主动协调督促经销商合理安排货源, 提高供货效率, 使补贴机具尽早地投入到全市农业生产中去。在金融服务上, 市农机局在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开展购机小额信贷的基础上, 将合作范围扩大到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更好地满足广大购机户信贷的需求。

3 完善购置补贴工作的新建议

(1) 加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目前高邮市22个乡镇园区中只有44个农机事业编制数, 而实际专职从事农机工作的人员不到30人, 这部分人员大多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老化, 加之全市绝大多数乡镇农机站已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 服务阵地缺失, 办公条件简陋, 业务经费紧张。基层农机站作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操作主体,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难度增大。因此, 必须切实加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 做到人员有编制, 经费有保障, 工作有场所, 服务有手段, 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机公共服务能力。

(2) 加快政策配套。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配套政策的研究, 加大对农机合作组织在建设用地、机库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购机农民的信贷支持。

作风大会贯彻落实情况 篇3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良好的思想作风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作风建设入手。一是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主要原因是我们总是习惯于按经验办事,按上级指示办事。这样的思想方法如果遇到以前做过的事还可以应付,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就往往不知所措。二是要正确对待“权”和“钱”。从法律层面理解,只要是依法合理取得的,都应承认其合理性。但法律是对人的一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共产党员是公民中的先进分子,要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高于一般群众。要知道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组织的信任,是职工的信任,是我们为企业、为社会作贡献的工具或途径,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孔子讲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个原则,即不取无义之财。共产党员要有自己的原则,第一要合法,第二要合理,第三要提倡奉献精神。违背这三条,去争、去抢、去贪污受贿,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社会的唾弃和谴责,党的形象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习风气

理论上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基础,政治坚定是思想成熟的表现,政治思想成熟,对改革发展的走势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加快发展就有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必须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前的重大工作部署,努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如果不学习理论知识,党组织就跟不上时代步伐,就无法领导全体党员科学发展,就削弱了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企业广大党员还要注重学习业务知识。只要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东西,就应该虚心学习。在学风上应该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本本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容易出现在一些从学校毕业的干部身上。这些干部知识相对丰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东西在他们的课本上几乎都有涉及,但实际经验却比较少。如果这些同志不注意在实践中多学习,把自己的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就可能在生产中出问题,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另一个问题是个别干部往往重经验而轻理论知识,在工作中不注意实际情况的变换,老是采取以往的办法去处理问题,凭借以往的经验去开展工作,导致在工作中力气出了不少,工作效率却不高,工作效果也不好。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问题是企业党组织和党员能否在工作、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大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党组织的工作就很难与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就大大削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队伍中有许多人都是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对于带领职工搞好生产、保持企业的良好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的说来,这几年企业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为加速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和《党章》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是:个别党员干部工作不够深入。平时不注意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不调查,不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没有针对性。表现在生产经营上,就是工作不深入,不了解一线的情况,提不出改进措施,遇到问题更是手足无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努力克服并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素养,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以工作作风的提升带动本职工作开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

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是企业党的作风建设中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改进党的领导作风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领导作风建设,重点要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干部必须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反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时刻注意自己的领导和生活作风。尤其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制度,凡属政策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凡涉及到企业利益的重要事宜,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都要按规定程序,在领导班子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作风大会贯彻落实情况 篇4

贯彻落实全市机关作风建设会议情况报告

市活动领导小组活动办公室:

2月9日,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召开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了局领导班子会议,强化责任措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确实将全市机关作风建设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将会议精神传达贯彻落实到位

一是2月10日上午我们召开了全局机关干部及下属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动员大会,会议由主要领导主持,并集中学习了《中共龙口市委、龙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龙口市机关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刘炳国同志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最后由主要领导进行了总结动员。二是我们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龙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并安排一名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调度、开展等各项工作。三是根据《实施方案》,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活动配档表,将活动安排具体到天,将活动

和学习,活动和教育,活动和工作结合起来,快速有效地提升全体机关干部的思想境界。

二、建章立制,强化督导,保障机关作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为了保障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彻彻底底的落实,我们在活动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工作人员参加的五人调度督导小组,负责对计算机游戏、聊天、播放、网购等与工作无关的娱乐性软件进行清理;对机关内落实作息制度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对理论学习笔记记录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和活动开展宣传报道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坚持每天下午4:30召开督导小组会议,对当天的督导情况进行调度,对第二天活动的开展进行安排部署。

根据市教育整顿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我们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下乡工作制度,请销假制度,车辆管理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服务承诺制,督查落实考核制,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度等8大制度措施,努力做到以制度管人,用流程办事,规范机关干部的言行举止,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群众办理各种业务的效率、来人来电咨询答复速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多措并举,三级联动,促进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计生系统内开展了六项专题活动,引导全局机关干部和全市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提境界、提素质、提能力,为更好地为全市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建设‚美丽富庶和谐幸福新龙口‛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开展以‚提升境界求突破、练好技能提效率‛为主题的‚科技大练兵‛活动。一是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局机关及镇区街计生办的21位业务骨干到参加烟台市计生委组织的业务培训,并邀请省里的专家来我市进行集中授课;二是组织了全市计生系统内170余名技术服务人员参与到省卫生厅组织的网络课堂自学考试中去;三是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活动。通过‚一培一考一赛‛的形式,激发广大计生干部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

(二)开展以‚打造‘五型’机关‛为目的的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以市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为目标,结合机关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开展,按照‚学习、服务、效率、责任、廉政‛的十字方针,开展大讨论活动,形成部门之间、科室之间、个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率型、责任型、廉政型‛的‚五型‛机关,确保集中教育整顿活动长期有效开展下去。

(三)开展‚大讲‘真实细’三字经‛的自查自纠活动。突出一个‚真‛字,讲求一个‚实‛字,落实一个‚细‛字,着重从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廉政教育七个方面进行对照检查,深刻剖析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查出的问题集中归纳、公开曝光、限期整改。不论涉及领导干部还是一般人员只要存在问题,就必须在全局机关干部会议上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制定整改措施,在工作中抓好落实,以机关作风的新气象、计生工作的新进展来检验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成效。

(四)开展以‚结对帮扶提境界,互帮互助找差距‛为主题的谈心活动。在全局开展‚双结对,双促进‛活动,即科室与科室结对,老同志与新同志结对,以强促弱,以老带新,迅速转变全局工作作风。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科室成员之间,通过一对一帮扶,面对面谈心的形式,谈问题、找差距、定措施,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技能,增进相互的了解,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工作创新力和工作水平。

(五)开展‚一打一整一帮‛活动,全面提升基层计生工作能力。每个镇区街打造一个计划生育示范村,每个科室整治一个计划生育后进村,每名机关干部帮扶一个计划生育薄弱村,采取‚帮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方法,通过示范村的模范带头作用,后进村、薄弱村的积极转变,形成‚点影响面,面带动片‛的良好风气,推动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再上

新水平。

(六)开展以‚提升境界、为了群众,掌握技能、方便群众,学好本领、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培训基层专(兼)职计生主任活动。市人口计生局精选全市计生业务骨干,精心编写教材,定于今年4月份,在市委党校,采取轮流上课的形式,对各单位、各企业以及村(居)专(兼)职计生主任进行政策法规,统计报表,档案管理,技术服务4个项目的培训,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基层工作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风大会贯彻落实情况 篇5

2011年3月31日,我镇召开了全镇干部大会,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目标。为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强工、兴农、活商、靓镇”的战略目标,余庆居委会召开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大会,认真组织传达学习石耶委发

[2011]4号文件精神和镇党委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就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如下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强队伍、促稳定、保民生。进一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班子成员以及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增强安全意识,推进安全生产,做好重点人群思想疏导和稳控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便民惠民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来抓。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着眼全年,立足当前。一年之计在于春,按照党委政府要求,结合我居委会实际情况,理出常规工作、重点工作、创新工作三大块,制定细化工作安排时序进度表,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切实抓好民生工程等项目的实施。继续抓好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特色农业发展等民生工程。利用村级服务中心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致

富能力。

作风大会贯彻落实情况 篇6

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八项规定”作风建设的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的文件精神,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相继出台各项规章制度,用实际行动来转变干部作风,坚持以抓作风建设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1、加强领导。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八项规定”,进一步推进我镇干部作风建设,严肃干部纪律,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王长山同志任组长,赵银秀同志任常务副组长的甘棠镇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镇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

2、认真学习。党政成员中心学习小组对县委县政府“八项规定”与“五个严禁”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一致认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落实好,执行好“八项规定”与“五个严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是实现我镇全年各项工作目标、树立干部良好形象和改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全体党政领导干部应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敢抓敢管,为全镇干部做出榜样。同时在3月10日全镇誓师动员大会上,镇纪委书记赵银秀同志作了《传达贯彻“八项规定”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镇干部作风建设》的报告,镇党委书记同志对于落实“八项规定”与“五个严禁”也作了重要的讲话,强调今年要突出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二、广纳谏言,征求意见,查摆问题

党政领导,各总支,镇属各单位在组织干部学习的同时,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设立干部作风建设征求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干部职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对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归类汇总。同时认真对照县委县政府的“八项规定”与“五个严禁”的内容,对我镇干部职工在思想上是否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学习上是否缺乏主动、照抄照搬,工作上是否尽职尽责、狠抓落实,服务上是否作风漂浮、效率低下,纪律上是否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的问题,特别是干部容易违反的不按时上下班及上班时间吃早餐,上班时间打牌、上网玩游戏、聊天炒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与认真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

三、抓住重点,健全制度,加强督查

根据我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镇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考核实施方案》和《干部职工作风纪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机关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考核的方案及作风纪律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责任,坚持以制度管人,健全工作约束机制。镇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与镇纪委、督查室对各总支、责任区,站所室在执行“八项规定”与“五个严禁”方面的工作,开展不定期的督查与抽查,对于个别单位和干部职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给予了严肃的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作风建设领导小组每月通报一次各个单位的签到情况和学习情况,并采取下村暗访的形式,了解干部作风转变的情况,对于群众满意度达不到90%的驻村干部,要求写出书面分析整改材料。同时要求派出所,加大对宾馆、娱乐场所的排查力度,凡发现有干部参与打牌赌博的,一律从严处理并在镇电视台予以曝光。对于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的干部职工,除在镇电视台曝光以外,还要按相应的制度予以处理,所在单位负责人必须向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作出书面说明。镇纪委、作风建设办3月12日、3月15日通过对各单位的明察暗访,发现我镇各单位、干部职工都能严格执行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没有发现违纪情况。

通过今年以来的作风建设情况,我镇干部职工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提高,计划生育、粮食生产、安全生产、综治维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年工作实现开门红。

镇委员会

作风大会贯彻落实情况 篇7

林蕙青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

(一) 15年来文化素质教育的成就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l 5年来的发展历程, 至少有3个方面的重要贡献。

第一, 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 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促使高校从更深层面上思考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高校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科学客观的理解, 人才培养的重心有了较明显的转变, 由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 开始强调在拓宽知识、增强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素质, 陶冶学生的情操, 实现做人与做事的统一。

第二, 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引起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人文素质教育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经典诵读、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第二课堂活动加强, 不断引发高校办学理念的讨论、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校园文化的提升。

第三, 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对推动高教战线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 切实推进高校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国内国际形势, 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颁布实施, 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 在切实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上下功夫, 促进文理交融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要紧紧围绕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交叉和渗透, 积极构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建设;要完善课程建设, 明确教学要求, 改进教学内容, 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和启发性教学;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形成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文化氛围, 营造有利于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融合的育人环境。

第二, 要在切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上下功夫。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基地的建设, 建有基地的高校也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大工作投入, 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 进一步形成教育特色, 进一步创造新鲜的经验, 充分发挥好基地应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第三, 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讲,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水平和成效。要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任课教师的全员培训, 搭建文化素质教育交流经验、研讨问题的平台, 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要完善政策, 鼓励和吸引更多有志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 特别是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 增强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广大的任课教师既能以丰富的学识魅力, 又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

第四, 在切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上下功夫。高等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实践工作的广大教师要认真总结15年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深刻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科学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律, 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着力加强新形势下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内涵、要求的研究, 着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评价方式方法的研究, 着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之间、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与专业教育之间、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研究, 力争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要及时把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 提高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第五, 要在切实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上下功夫。高校领导要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 把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鲜活实践

顾秉林 (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

(一) 清华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15年来, 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众多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实践证明, 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鲜活实践,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策略, 应该长期坚持, 不断完善和发展。

清华大学一直有重视素质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人才培养中, 始终注重传授知识, 开拓能力, 发展素质;既重视专业教育也重视通识培养, 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传统, 强调厚积, 重实践, 求创新, 坚持中西融汇, 古今贯通, 文理结合, 造就了一大批学术大师, 治国栋梁和经营人才。这是清华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传统和特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中, 清华大学逐步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性的办学特色, 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恢复和发展, 为不断深化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1999年, 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成立了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在2000年至2001年召开的清华大学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期间, 学校明确提出本科学生的教育模式, 即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都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并且构建了通识课程体系。2006年, 清华大学率先启动了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核心课程以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科学与社会、当代中国与世界、今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今日数学与自然科学等八大课程体系构成, 强调文明文化的内涵、方法论的意义, 跨学科视野和全球化语系, 提倡学习东西方的文化经典和文明成果, 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 拓宽学术视野。2009年, 学校进一步将核心课程的选课范围由首批的21门课程扩展到近百门, 其中有7门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很多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走上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讲台, 大大提高了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自2005年始, 每年举行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 定期聘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发表演讲, 融思想性、学术性和启发性为一体, 对广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想、活跃思维、提高品味、成才成人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2008年秋季开学以后, 该系列讲座被确定为必修课程环节, 要求所有的本科生必须参与。此外, 学校还积极开展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清华百年、见贤思齐、亲敬大师、走近科学和科学家、暑期人文实践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学校还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悟人文、理解科学、认识社会, 给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和创造的机会与空间。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学校积极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的特点, 自足、自主地进行改革实验。

(二) 2011年, 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 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1. 在课程建设上, 要努力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由概念性、普及性的课程向深层次的认知挑战性的、文化直接性的课程转变。对于理科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 构建通识教育的共同品牌和课程平台, 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在此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搭配, 分层次、分类别地搭建特色平台, 为通才拓宽通道, 为偏才开辟空间。我们还将通过试点进一步明确核心课程要求, 继续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同时适当遴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试行“双质量”的要求, 形成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质量评价体系, 积极地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

2. 采取多方面措施, 进一步鼓励名师带动新人, 将开展核心课程博士生助教上岗培训, 作为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 如设立通识教育奖及教授席位, 积极聘请国内外一流教师加入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教育, 通过教育和研究结合的方式鼓励和扶持优秀的教学团队, 促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和教授走上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讲台。

3. 继续鼓励和支持各个院系自主地进行改革实验, 并将一流的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提炼和推广。我们坚持边试点边布局, 边布局边提高, 边提高边规划, 坚持重在质量, 重在提高, 重在成效, 以点带面, 促进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

让素质教育开展得“深一点”、“远一点”、“广一点”、“多一点”

李培根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 “深一点”

“深一点”, 就是希望素质教育深入到历史的深处、到人的根基、到心灵深处。

1.“到历史的深处”。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集中体现了原创性精神。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涵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 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还可去听听历史的沉思与喘息, 寻求中华文化的根脉, 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吸取世界先进文明的、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政治制度。钱穆先生在谈到中国的思想文化时指出, 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处来看中国之心, 讲究礼乐文化, 以此统领中国传统文化。

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来看, 我们可以悟到: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不足, 但在异族侵略、征服的情况下, 中国文化依然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同化力。余秋雨谈中华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对人的关注不够, 更多地关注天、地、君等等。我们到历史的深处挖掘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是要文化的自信还是文化的傲慢?我们需不需要文化的反省?这不仅仅是学术的思考, 也是我们教育需要的思考。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间, 去看一看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中外经典文化的当代意义何在。

2.“到人的根基”。“到人的根基”就是说我们的学术能不能从人的存在、生存哲学、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有学者认为人性是人类思考人的存在的根基。钱穆先生讲, 他有一个彻悟, 就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贡献就是“天人”的观念。还有马克思讲的人的自由发展:“…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对教育者的启示就是:让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也就是说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整个教育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而“到人的根基”的意义就是让学生明白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到心灵的深处”。在西方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文化, 人的灵魂靠上帝掌管;中国是以“人”为中心的儒家文化, 人的灵魂靠自己管理。而我们教育的文化就是能够真正地涉及大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怀——到心灵深处去挖掘真善美。

(二) “远一点”

“远一点”, 就是希望我们的素质教育能够到世界、到未来、到虚拟。

1.“到世界”。发达国家都在汲取世界文明, 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着痛苦的经历。孙中山在1919年《建国方略》中提到“欲使外国资本主义, 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 而调和人类进化之经济能力”。梁启超指出“拿西洋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 又拿我的文明去补西洋的文明, 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的文明” (欧游心影录) 。而在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崛起中, 有些是从新文化运动中转化而来的先进知识分子, 既反对走中国固有的“东方文明”的路, 又反对“全盘西化”。而“到世界”的意义, 这就是要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中西文化碰撞中, 实现中华的崛起。

2.“到未来”。面对未来科技革命, 如能源革命、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 我们应有什么样的人文思考;面对未来社会改革, 西方讲民主, 中国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目前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公民社会, 等等。这些都需要大学生去关注, 希望我们的素质教育在这方面有更多地触及。

3.“到虚拟”。今天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模糊了, 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使得人们越来越依靠虚拟世界, 并转化为现实虚拟世界。从这一点上讲, 我们是不是需要思考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方式的影响, 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对教育的影响, 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引导大学生进行思考。

(三) “广一点”

“广一点”主要是三个方面:科技教育中的人文价值;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情怀;服务学习中的人文体验。

1. 科技教育中的人文价值。

目前, 学界存在对人文价值的片面理解, 包括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文化观, 存在反科学主义或反科技主义, 而现代新儒家关于科学和人文世界的划分更加绝对。这进一步加深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对立。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 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实证主义;二是科学主义。将科学看作是一种超越人类历史及其文化母体的“事物”, 科学本身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也被大大地忽视了。而以英国培根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最显著特征:一是工具主义;二是科技主义。功利主义科学观看不到科学更是一种文化, 忽视了其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其实科学文化同人文文化一样, 有其重要的、并且是无法替代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

2. 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情怀。

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仅靠人文素质讲座和人文课程, 必须在专业教育中体现人文情怀, 为此, 应锻炼学生的社会关怀、批判思维以及健康情感。在专业教育中应引导学生使其“成为他/她自己”, 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类及社会的重大问题, 在服务社会进程中感受人文体验。

3. 服务学习中的人文体验。

国外某些学校做得很好, 他们注重让学生在服务学习或社会实践中有更多的人文体验, 关注社会重大问题。

(四) “多一点”

“多一点”办学理念的人文关怀;多一点普通教师的人文素养;多一点学生之间的人文交流。

1. 大学的办学理念应体现更多的人文情怀。在办学理念或思想中以育人为本, 责任先行, 讲求宏思维, 大工程观等等, 这些都应和人文情怀联系在一起。

2. 多一点普通教师的人文素养。普通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其影响可能更大。

3. 多一点学生间的人文交流, 如学生之间的读书活动、社团、学生的自我人文教育, 应成为未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 我希望人文素质教育不局限于讲座, 不局限于学者, 不局限于课堂, 不局限于知识, 不局限于学校, 不局限于现在, 不局限于中华。

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体系

林建华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一)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本科教育是基础, 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体系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本科是大学教育的基础。首先, 本科教育要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 本科教育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关键期, 也是学生知识基础、能力、素养形成的关键期, 同时, 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期, 所以说本科阶段是大学教育重要的基础阶段, 对人才素质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另一方面, 本科教育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变化、职业和人才流动,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跨学科知识、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及能力。其次, 本科教育应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甚至产业升级, 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青年学生要服务于国家的发展, 必须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制度有高度的认同;对中国历史和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 不同的学校要有各自不同的本科教育体系。首先, 作为一个学校要有自己的使命, 应考虑符合自身特点的本科教学体系。其次, 要清楚本校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的特点。中国学生和国外学生有很大的差别。如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好, 但能力较弱, 特别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独生子女, 在素质和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这些在建设本科教育体系中都要考虑。再次, 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教育传统和学科特点, 要发扬光大, 同时也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

(二)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之一

学校根据北大学生的优秀性不断挑战他们智力的极限、能力的极限, 要求学生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勇于批判, 善于合作。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有着基础扎实、厚积薄发的传统,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过去二三十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 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的方针, 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改革,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专业教育的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要建设更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体系, 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第一个观念是真正将本科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 打好基础, 加强素质, 拓宽基础, 尊重选择, 激发潜力。第二个观念是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从培养专家学者单一目标, 向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转变, 从仅重视知识结构完整, 向重视“人”的培养和发展转变, 从重视“教”, 向注重“学”转变。第三个观念是真正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 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三)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下一步有5个方面的课题:

多样化培养方案, 素质教育方案,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转变, 元培模式的推广, 从制度上确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

1.多样化的本科教育培养方案,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更宽的学科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以适应未来挑战;给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选择,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加强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最近芝加哥大学Heckman教授出了一本书 (Inequality in America what Role for Human Capital Policies?) , 主要是讲影响成功的因素, 指出, 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对成功至关重要, 至少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所以大学教育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个是基本观念,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二是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三是基本素养, 如文化、艺术、写作、交往和沟通。

3.推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转变。这项工作很艰难, 要让学生站在学习的中心位置上, 这也是个很重要的素质。

4. 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北大有两大类学生管理模式:一个是元培学院的学生管理模式, 一个是专业院系的学生管理模式。这两类模式各有特点, 北大准备同步推进元培学院的管理模式。元培学院模式不具特定的专业属性, 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有利于跨学科人才培养。

5. 在制度上要把握和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现在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 国外也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的教师管理松懈、教学精力外流、敷衍教学, 这是在国外高校很少出现的现象。所以, 在制度上一定要把握和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资源调配要依据教学任务, 要加强教学内部评估, 教师要明确教学是其基本责任。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开辟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里程碑

杨叔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党中央一再强调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战线上的一个伟大成果。素质教育是在回答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也是回答如何认识和实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问题。“培养什么人”讲的是目的与任务, “怎样培养人”讲的是模式和方法。目的与任务决定应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与方法, 而所采用的模式与方法决定可能达到的目的与任务。

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即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怎么培养人?全面素质教育即是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德育为先的教育。

袁贵仁部长在2003年5月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实际上已经指出了素质教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指导下,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充分发扬我国优秀教育理念与传统, 大力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总结, 不断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我们可以认为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开辟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里程碑。

《教育规划纲要》序言讲得极为深刻生动:“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的殷切期望, 强国必先强教。”这段话前后两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强国必先强教, 讲的是教育作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基础的重要性;中间三句话, 第一句话,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讲的是教育的工具性, 第二句话,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是教育的本质性, 第三句话,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美好的希望, 是教育工具性与本质性的有效统一性。教育的工具性体现着教育的本质性, 教育的本质性指引着教育工具性, 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使教育发挥着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 提高质量首先要提高教育质量, 而提高教育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就是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质量。这个人才素质当然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国民素质, 是高质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高等学校所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 科学文化素质既包括高级的科学文化素质, 即业务素质, 也包含了作为人类社会基因的文化素质。而且人的生存质量越高, 文化素质要求就越高。

文化素质教育, 从作用上讲就是解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问题, 是针对人文教育、价值理性, 解决好做人的问题;其重点是加强民族文化素质, 弘扬民族精神, 解决好做中国人的问题;其核心是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交融, 解决好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

加深对文化理念的理解

张岂之 (清华大学教授)

文化素质教育突出了两个词语:一个词语是“文化”, 另一个词语是“素质”。以往, 人们一般认为, 文化指的是文化水平。一个人能写会算就算是有了文化, 是中学文化或者是大学文化。15年以来, 我国教育界已经突破对于文化只作为文化水平的常识性理解, 普遍接受了美国哈佛大学莫教授将文化与经济军事等相比较所得出的软实力的概念, 体现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深刻了。

时至今日, 如果将文化只从综合国力方面理解为软实力还不够。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来看, 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 它渗透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 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它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理念。我们今天不会再把可持续发展只是理解为一个经济理念, 而且更多把它理解为一个文化理念。再如, 2010年3月,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代表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这里, “更有尊严”就是一个政治伦理概念, 是真理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相融合的一个文化理念。

当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动力时, 在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我国大学里, 深化文化素质教育, 自始至终是题中之义, 似乎不需要再有更多的论证。正如美国耶鲁大学校长Levin所言:教育模式与文化相适应。

15年来, 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的成就之一, 就是文化素质教育进入了课堂, 形成了大学生通选课系列, 是这种教育成为持续的有学分和成绩记录的智力活动。为提高这方面课程的质量, 我想提一点建议, 这就是关注对文化理念的阐释。即或是文化技术方面的课程, 最好也不要离开文化理念。

什么是文化理念?我看了些书, 加上个人理解, 做了些归纳, 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 文化理念是民族优秀文化与全人类优秀文化融合会通的。离开了全人类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不可能有文化理念。第二, 它是属于理论及精神层面的理念。第三, 它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综合。第四, 它具有种子般的作用, 在青年学子们的心灵上开花结果, 有助于造就卓越的创新人才。任尔东南西北风, 自有独立的生命之根, 文化理念就是这个根。

文化理念并非都来自西方, 我们的文化里也有, 它带有我们自己民族的特点。它兼容并包又具有时代性。早在三千多年前, 西周时有的典籍出现了这样四个字:人文化成。化是文化的化。人文化成的理念其内涵是用文明去教化、感化人们, 使大家都能够趋向于文明。古人将这种文化教育功能建筑在人禽之辨、文野之分的理论基础上。也就是说当人们知道了人与禽兽的区别, 懂得了文明与野蛮的对立, 这才能提高人的文化自主性, 接着学习, 进入文明境界。“文化”这个词语中的“化”字, 就是强调教化教育和感化, 两方面缺一不可。在我国古代的汉语中, “化”是最生动的一个字眼之一。所以, 我在很多会议上都主张把我们的素质教育第一部分称为文化素质教育。

当前, 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更加需要这些春风化雨似的文化理念, 使得文化理念在大学开花结果。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离不开文化理念的滋养。我们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需要将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文化素质教育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一) 从理论角度看文化素质教育

第一, 基本概念的沿袭。我们讲文化素质教育时, 也用了通识教育、博雅教育、自由教育等概念, 一些学校也以自己的方式开展实践探索。这个争论也已有一段时间, 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不倾向于过多的陷入概念争辩之中, 关键的在于学校怎样培养优秀的人才与合格的建设者。

第二,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与边界。国内外学者讨论中所谓的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等, 都是努力以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界定的, 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文化素质教育既要全面又要有个性, 既要自由又要规范, 既要专门的技能又要通达人天的天人合一之境。

第三, 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和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文化的概念应包括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 并实现其统一。应该思考, 今天的文化素质教育如何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一个教育体系的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改变教育的整体结构。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 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尤其是建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文化素质教育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四, 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文化素质教育应引领文化校园建设, 走在前面, 或者合二为一。

(二) 从实践角度看文化素质教育

第一, “基地”建设。“基地”建设各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 需不需要搞一些规范?我个人认为至少要让我们的“基地”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以此为基础, 去创造更高的水平, 去创造特色, 所以在基地建设方面应有共同的要求。

第二, 文化素质教育与行业结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文化素质教育一定要多样化, 这是历史趋势。在实践中多样化如何与规范化相结合, 体现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 以此为基础创造行业特色。所有高校都应进入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 区别在于怎样与自己的行业相结合, 彰显行业特色。

第三, 师资队伍建设。谁是文化素质教育者?这个问题在实践中是较难回答的。当然有比较清楚的, 如基地主任委员, 基地学校主管领导与工作人员, 所有承担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教师等, 那么其他人如何界定?如果我们在专业教育中强调文化素质教育, 范围就会很大。我认为应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导向, 全面改造和提升现有的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教育能否强调专业化与职业化的问题值得研究。

第四,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受益者。每一个大学生都应成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 但目前的情况明显不是如此。怎样使大学生在其学业期间都受到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大问题。最终检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成果的是学生的评价, 是学生受益的广度、深度。

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必须坚持的文化理念

杨慧林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第一, 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中必须坚持的文化理念。文化素质教育未必就是某一类课程的推广, 某一类课程的重建。我认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可以渗透于整个校园文化中, 渗透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同时也可以融汇到专业课, 融汇到公共课, 融汇到通识课与原典课等全部的大学课堂教育过程中。而这对大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会因为授课教师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第二, 大学的理念。纽曼的《大学的理念》中有几句话与我们文化素质教指委的工作是有关系的。第一句, 大学是一个讲授普遍知识的地方。我认为他所讲的universal knowledge可能不是中世纪的博雅教育、自由教育或通识教育, 他讲的是“通识”, 不是“通识课程”, 与我们的通识教育有关。第二句, 更重要的话就是与周远清会长所讲的一致, universal knowledge, 恰好是理性与信仰的传播者, 通过universal knowledge达到理性与信仰。周会长在讲话中也提到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在中国语境里尤其有价值。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怎样对学生具有感染力、说服力, 让其在中国现实的语境里更有效,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第三, 大学的分类。大学的分类分层决定了素质教育实施的方式必然是多元的, 但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应该是统一的。在会议上大家讨论到素质教育不能是拾遗补缺、点缀风雅;也不能被完全格式化。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大学里不能只是教务处或学生工作部的工作, 应该是整个大学共同认可的基本观念。

上一篇:检察院演讲比赛一等奖演讲稿下一篇:学生活动详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