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共12篇)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篇1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在高考后走进大学校园,现在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本应该勤奋学习,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然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沾染上了逃课的恶习。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有流行语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还有人声称“没逃过课的大学生活不是完整的大学生活”。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本该座无虚席的课堂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前两排座位更是空无一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不仅公共课缺课严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大学生的逃课现在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大学生逃课现象如此严重,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本着作为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试图寻找出问题本质原因及解决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学习氛围。为了解当今大学生的逃课现象,笔者上网找了一些资料,以下一段的数据来自于百度文库。
据调查,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性,大一的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然为50.5%。而且,所逃课程的比率也有差别,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这些话是某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面对如此严峻的逃课比例,学校,授课教授,以及学生都有各自的看法及见解。作为当事人的学生,有不少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而这种不良风气和想法都在不断的影响着其他同学的观念。笔者在做了一些调查之后,对逃课的原因作出以下分析:
(1)学生方面: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于新的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性。如果没有及时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加之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大学生很容易对上课形成无所谓态度,放松对自己的监督。而毕业压力小,就业压力大的现状,使学生置疑课堂教学内容的社会认可度,学生学习行为呈现一定盲目性,主要表现在盲目考证、盲目考研、等方面。
同伴群体的影响。大学生同伴群体中的压力能影响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从逃课的行为上看,学生或是赞同他人看法,认为逃课是正常现象,或是特定情境中选择逃课,或是长期逃课而将逃课合理化。
(2)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的个人风格,与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同时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面临两难境地:即如何选择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容。课程考核标准松散。考试题基本上是考记忆力,许多逃课学生都有考前“突击思想”以应付考试。
(3)教学管理方面:
对于逃课行为的放任。虽然大多数高校的明确把旷课作为一种违规违纪行为,但是这一制度约束往往不太能得到落实。教师常常在学期开始是验证声明旷课对课程成绩的影响,或者采取点名制,但实际上也并不一定严格执行。
大学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培养和教学的方式,根据学校的方针和政策,提高老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学与用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教学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二、改善大学生逃课的建议
(1)对学校来说,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调整课程安排,减少某些专业性不强的课程,让学生感到自己学的东西很有用,而不是在浪费时间。不要把专业性的课程都留到大三大四,让学生过早地了解专业知识,知晓自己所在的专业的社会动态。同时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建立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进知识的应用。
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体制,构建和谐的课堂秩序,更新教学内容,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思路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2)建立或改革并健全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前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居主导地位,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学生的思想。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任然沿用传统的方式,虽然高校的教学改革在不断进行,但是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潜意识影响仍然存在。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将应试教育的思想运用在课堂上,缺乏教学的开拓精神。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敬业勤勉、风趣、诙谐的老师最为他们接受,但是目前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教师比例相对比较小。随着新技术地出现和学科的交叉发展,这种机制已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逐步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学生教学意见反馈不及时,教师接受意见是否改进跟踪不到位等等。这严重阻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影响了教师教学意识的加强和教学思想的改进。
(3)把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效果监控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课堂管理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激情,来深深吸引大学生,让同学们感到每堂课都有所启迪和收获。很多教师追求教学生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照本宣课,而忽略了课堂管理,只要求学生顺从和狭隘的遵守,而只有灵活、有效构建的和谐课堂秩序,活跃课堂气氛,将会积极培养学生的民主心态和潜意识,从而使他们的对课堂有一个健康心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大学生活应该围绕学业,围绕课程展开。学校应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进行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操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逃课率,提高教学质量。以上就是笔者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希望可以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减少有所帮助。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篇2
一、大学生逃课定义与特点
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 没有按既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逃课分为隐性逃课和显性逃课。显性逃课即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上课。这显然是校规严令禁止的, 逃课一旦达到一定数量就要被开除, 一般情况下只有少数人为之。所谓“隐性逃课”指:学生按时来上课, 似乎也在认真听课, 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 与显性逃课相比, 同在都不听课, 异在人是否按时在课堂。”多元化是目前大学生逃课以后典型的行为特征。目前大学生逃课多呈现以下特征:大一新生中规中矩;大二的学生一般忙于社团活动, 有时会在上课时间“借机”溜出去;大三的学生忙于实习或考研, 一般会收到“点名”的风, 马上回到教室上课;而在大四的课堂上, 过来上课的学生一般只占了少数。逃课的“高峰”期, 一般会出现在周五和小长假前的下午。
二、逃课成因分析
1、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看:部分青年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 人生目标未明确, “没意思”成为在校学生说起逃课原因时使用的一个高频词, 加之当今社会充斥着很多诱惑地方, 使得大学生难以独善其身, 他们可能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玩游戏、谈恋爱等, 进而逐渐失去了进取心;其实对“逃客”来说, 他们很享受自己的生活状态。其实逃课未必就是不求上进, 因为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目标很明确, 个性很鲜明, 他们有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 有自己的学习规划和发展方向等。他们选择自己安排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来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2、从教师授课的原因看:“内容枯燥, 课程实用性不强, 理论艰涩难懂, 缺乏趣味性、互动性, 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是“逃客们”对“没意思”的解释。这就直接与大学教师的备课、授课有关。甚至网络上有“一本讲义走天下”的说法, 另外教师“逃教”也日渐得到关注, 他们脱不了名利二字。当老师, 课上得好, 也能成名成家, 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但现在少量教师, 更注重社会对其认可。大学教师的价值不在课堂上, 而在于社会名声。因此, 他们对学生的教育, 也就脱离教育之本源。
3、从教学管理方面看:虽然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大大加快, 但是还有许多课程没有跟上“转方式, 调结构”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 大学定位应是教学与研究并重。实际情况却是本在研究, 面在教学, 研究高于教学。讲台上的教师照本宣科, 让学生很难保持旺盛精力。有的在考前借复习资料划重点, 突击就能及格, 逃课不影响成绩, 这是“逃客”逃课最主要的原因。虽然《学生手册》中明确把矿课作为一种违规违纪行为, 但是这一规定往往不能得到非常严格的执行。类似的规章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造成学生逃课没有顾忌。
4、从社会环境方面看:大学生多愿意参加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 为了组织一次活动而策划、拉赞助, 是许多大学生都曾经历过的。为保证活动进度不得不逃课以完成任务, 且呈现出年级越低参与社团活动越频繁的趋势。当学生干部期末综合测评可以加分, 与课堂相比, 他们觉得社团更能锻炼能力、开阔视野。高年级学生为了避免出现“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 许多大学生提前走进社会或参加各类考研辅导, 为将来的就业打基础, 因此荒废了功课, 迈入了逃课的行列。另外, 有些毕业班的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 被逼无奈, 只能选择逃课,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班学生逃课率奇高的现象。
三、“逃客们”行为失范的正确引导
根据马和民借鉴“社会行为理想类型”理论将学生逃学列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其程度只是初级越轨行为。本研究认为从学校主流文化的倡导、教育教学制度的与时俱进、辅导员导学功能的回归三方面展开, 为改变目前大学生逃课的困境和避免向更严重的越轨行为转变提供思路。
1、倡导学校主流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这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在自身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相对稳定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 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主流文化则是以学校颁布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校方倡导的各种精神价值, 以及在学校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校风和学术传统为中心的文化。大学生逃课是冷漠型和敷衍型大学生亚文化的表现。他们对学校教育漠不关心, 于是采取了比较温和或者隐蔽的方式进行反抗。从教育病理学的角度来看, 逃课的成因都应该从教育本身的运行状态中寻找原因。因此倡导学校主流文化, 首先要严格规范学校的教风包括正确的教育思想、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教学方法、广博的教学内容、为人师表的育人风范;其次, 要培育良好的学风, 学生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形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的校园人际关系。正面的主流文化可以促使学生获得符合实际的、有益的信念, 并且使得这些信念成为他们自身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而有效的改善逃课行为的出现。
2、教育教学制度的与时俱进
在强调人本管理, 更新教育观念的现实条件下, 依法治校, 以教学教育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1) 加强引导、注重教育;学校的政策导向应先教学后科研, 应尽量让高校教师回归教学的本质。学校的教学与学生管理部门步调一致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有效的消除学生对教师教书不负责任、怀疑教师专业技能的错误认知, 改善学生的逃课行为。 (2) 优化课程, 增强实用性;大学生是个追求新奇事物的群体, 只有不断对课程内容更新, 扩充所学课程的知识面, 才能有效在课堂上留住学生。 (3) 更新观念, 改变管理思路;逃课行为严格意义上讲只是轻度的越轨行为, 在管理上, 既宽严相济、又避免漏洞, 严得合情入理、松得有限有度, 增强可操作性, 多做正面的说服教育工作。
3、辅导员导学功能的回归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面对学生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长、沟通话语多;能更多地掌握学生逃课的深层次的心理、家庭原因;有强有力的奖惩权力;对班级的掌控更为全面有效。因此, 辅导员应责无旁贷地、成为学生逃课管理引导方案的谋划者与建议者。辅导员在引导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在大一新生入学时注重目标教育, 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对学习目标的引导。 (2) 利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加强班级管理, 建立强有力的班团委班子, 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 (4) 对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是解除学生学习困扰的有效途径之一。将逃课管理寓于学生引导教育之中, 形成辅导员—班级架构下的“导学”机制, 完成大学生从制度约束到主动学习的角色转换。为辅导员在学生逃课治理上变单纯的思想教育难有作为的前提下, 用制度化、人性化的策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因素, 使教学的中心地位得到更好的落实, 再现高校的课堂神圣。
参考文献
[1]郎佳.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9.
透析当今大学生“逃课”现象 篇3
关键词:逃课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一、问题
《算算大学生逃课的经济账》一文中指出:大学开销分为5部分,囊括学习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每人每天上课期间的纯消费为132元。读大学还等于放弃了工作收入。一进一出,合计支出18.03万元,除以640天,每天是282元。[1]大学生活需要支付相应经济成本,“逃课”同样承担了一部分成本支出。可大学生的“逃课”却屡见不鲜,无法杜绝。面对此类现象,大学生的“逃课”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二、“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个体方面的原因
1.对课程缺乏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被录取的大学生中,表示真正喜欢该专业的为32.8%;由于受分数限制,无法做更多选择的为36.9%;由家长决定的为8.4%;中学老师影响或其他因素影响的有21.9%。[2]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其对所修课程的热情大受影响。
2.学习动力不足。大学生缺乏对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由于教师不点名、早上睡懒觉、心情不好等理由而“逃课”已不足为奇。
3.学习目的功利性。马和民将学生逃学列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3]学生对所选课程没兴趣,便选择个体自主学习而“逃课”,主要包括考证、考研和校外兼职等。
(二)大学生群体方面的原因
对于学生“逃课”的群体归因分析,主要涉及学生亚文化理论。教育大辞典对亚文化(sub-culture)的定义是:任何群体,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形成具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体现鲜明的集团、群体个性、风格和凝聚力的形态,即是亚文化。[4]学生“逃课”群体是作为亚文化,也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冲击和背离,它显示了学生“逃课”的价值判断、观念伦理、行为模式。美国学者伯顿·R·克拉克和马丁·特罗的研究认为,在主流文化面前,亚文化有其存在空间,并保留其地位,不受主流文化排斥,学生更愿意进入亚文化群体。[5]由此看来,“逃课”便有其发展的依据和力量源泉。学生“逃课”亚文化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随着主流文化发展而来,是对主流文化的折射。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逃课的关键因素。在教学魅力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吸引力,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听课疲累,师生互动少;或是面对学生,采用倾销式讲述,没有民主氛围,从而使得“隐性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所谓隐性逃课是指教师上课时学生人在教室,但是学生在做与讲课内容丝毫无关的事情。[6]
师生关系僵硬,除了受教师本身主观原因的影响,还受到客观原因影响,如学校的考勤点名要求、考试考核标准、作业难度等限制。教学质量也缺乏合理标准进行考核,即使存在“学评教”系统,无法完全作为课程教学质量计算的完成性评价。
(四)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
1.出勤考核制度松懈。大学课堂的考勤基本由任课教师独立完成。每个学校有对学生课堂考勤的基本规定(如某学校规定: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每学期点名两次),但标准不一,因课而异。部分学生抱着侥幸心理,便出现逃课现象。
2.考试考评方式单一。考试方法单一并且方式不科学。例如,高校为了严肃考试纪律和校规,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规定一定比例的不及格率。这直接促使学生不参加常规上课,而将重心转移至课程考试。这样本末倒置,失去了课程本身的教学意义。
3.课程内容不够合理。部分课程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知识量过大、难度过高、缺乏现实意义等问题。这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不愿在课堂上花费时间。
(五)社会方面原因
1.社会舆情——沉默螺旋。从“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来看,刻板印象的舆论意识就会造成社会对事物的评价偏低,甚至造成群体性的意识丧失。“读书无用论”等反映了社会部分期望对待知识价值的态度已经有了偏移。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逐渐从学识本身转为操作能力要求。功利色彩浓重的现实取向和“脑体倒挂”的社会现象,日益影响大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进而影响学生的上课表现,使得学生思想功利化,轻知识表现明显。
2.课程设置市场取向原因。大学课程设置上的学术性与目前社会的泛经济化、实用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倾向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学生逃课的重要原因。[7]进入大众化时期后,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社会市场化趋向。新旧课程设置思想相互对立,且我国社会发展在价值上又出现多元化趋势,使得工具主义的利己化和功利目标倾向明显。在此大环境下,个人接受高等教育趋向实用主义。
三、学生“逃课”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从学生工作方面
学校应抓住先机,对入学新生进行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安排辅导员及班主任给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合理宣传。在学生选课的时候,教师要加强课程介绍。学校可安排教务处官方编写《学生选课指南》,由各个专业辅导员发放,帮助学生选课。
(二)从教师个体方面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起根本性作用的对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加强专业领域的技能,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增进师生课堂互动;勇于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广博丰富的知识充实课堂,增加课堂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活跃性。
(三)从学校管理方面
在教学环境上,学校应加强校园教学文化建设,努力改善教学条件,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有效反馈相关教学问题的渠道。在课程选择上,学校可采用教学竞争机制,公布同课程不同教师的教学评分。学生可根据评分实际情况,自主选修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测评上,学校应严格控制课程的考勤和考试,确定具体的考勤次数。学校还应对考勤定期检查,并推行相应的奖惩。同时,任课教师不可参与期末考试出题,推行教考分离制度。
四、结语
大学生“逃课”的研究开始于1994年。在2003年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得到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在逃课的定义上,从精神方面分为显性逃课和隐形逃课。从物理方面就是学生有意识不在上课时出勤。大学生“逃课”应是大学生有目的一种主观意志和行为方式。[8]“逃课”现象概括来看,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的目标单一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唯有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供共同的着眼点,扩大合作,改变传统的师生行为方式,才能在根本意识上改变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认知,使其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曙峦.算算大学生逃课的经济账[J].教育与职业,2012(34):88.
[2]陈刚.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动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8):85.
[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9.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6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57.
[5][美]克拉克·克尔.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7.
[6]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95.
[7]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96.
[8]陈坤华.正途与歧途之间:普通高校大学生逃课的现实性[J].媒体高等教育,2013(2):1.
作者简介:
[1]应珂(1989- ),女,汉族,浙江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研究生,高等教育管理。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篇4
历尽千辛万苦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现身在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然而,“逃课风”却一直在学生中盘旋,挥之不去。本着我们作为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对逃课现象进行调查和正确认识,寻找出问题本质原因及解决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学习氛围。
据调查,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性,大一的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然为50.5%。而且,所逃课程的比率也有差别,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这些话是某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以上数据摘自百度文库)。
面对如此严峻的逃课比例,学校,授课教授,以及学生都有各自的看法及见解。作为当事人的学生,有不少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而这种不良风气和想法都在不断的影响着其他同学的观念。为了阻止“逃课风”破坏校园文化,为了维护学校学习风气,为了避免其对高校的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的个人素质的提高,研究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剖析大学生逃课问题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我们首先从“逃课”的执行者——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 学生逃课理由及分类
作为当事人的学生,对于逃课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主要的逃课
学生类型有以下几类,而他们的看法也是较具代表性的看法。
1.打工兼职者:真正的钞票和社会经验比枯燥的课堂更吸引人不少学生在校参与兼职工作,二者在时间安排上相冲突时,内心进行的对比往往是到社会上去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书本上的东西和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来的完全不一样,而后者往往更有用,更有价值。
2.甜蜜情侣:为了爱情,逃课神马的都是浮云
对于恋爱中的情侣来说,等待是最痛苦的折磨,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课——逃!然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培养彼此的感情。或者二者时间安排不一致时,就会有一方牺牲自己的课程陪伴另一方。
3.公务缠身者:没有牺牲,就没有回报
学生会或者社联活动安排需要,会议召开,每个成员的时间不能都被协调,而考勤又是工作态度重要考核,成员们会较多的选择逃课参加各项活动。抑或是公务在外,不能及时返校而逃课。
4.勤奋好学者:利用逃课时间拓展课外知识
一些勤奋好学的学生在课前已经掌握了课堂知识,听课对于他们而言是在复习,他们认为与其在已经了解的知识上耗费时间,不如利用该时间去图书馆拓展知识。还有些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讲课方式实在是过于乏味,不如自己去图书馆或自习室看书,他们逃课的理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5.特累特困生:这么累去了也是睡觉,不如在寝室睡的舒服
有些学生奔波于各种兼职打工或学生活动工作中,尽管活动与课程时间不冲突,但是拖着一身疲惫而归,没有任何精力进行课堂学习,决定留寝室休息。有些学生因为KTV包夜,网吧包夜,通宵看小说等娱乐活动耽误休息时间,导致无精力上课,也决定留寝睡觉。
6.临时逃课者:遇见你,实在是一场意外
少数学生有如此感慨,走在去教室的路上,突然下起大雨导致困在路中;或是睡醒时已经上了半节课了,决定不去;再或是女生在路上偶然遭到“老朋友”的光顾,只得回寝;或是突然收到远方亲人匆忙探望的电话等等。这些特殊事件导致学生逃课。
7.纯粹逃课者:我逃故我在不喜欢该课的老师,不喜欢他得讲课方式,不喜欢该课程„„所以故意逃课。该课或该课讲授教授是他们的逃课理由。“本想对这门课程认真学习,可是看到讲课老师就烦。干脆故意翘掉他得课,省的厌乌及屋。”“对该课不感兴趣,对本专业丝毫不了解,没有上课的兴趣。”
8.随波逐流者:你逃我也逃
此类学生容易受他人感染,觉得别人都逃了,我也逃了算了;或是别人都能逃,我为什么不能逃的从众心理。
9.新新逃课者:一切看心情
他们的逃课理由很简单,不需要理由,一切看心情。心情好就去上课,心情不好就不上。想打游戏就不管上课,想看电影也不管
上课,想要睡觉仍不管上课。
综上所述,学生逃课存在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据专家对国内部分高校大学生逃课原因调查显示:28.7%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差,没有学到东西;27.8%的学生认为课程乏味,脱离实际;20.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信息量太少;7.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太容易,自学也可以掌握。如何解决逃课现象及学生对课程的较低评价,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我们紧接着看学校对学生逃课的看法及建议。
二. 学校制度及建议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所高校具有较合理有效的制度进行查课,主要查课方式依然靠授课教授在课堂上的点名和教学突查。学校认为大学生学习主要靠自觉,当然学校学院也会经常强调。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与否也是造成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学校表示对于制度的完善工作是从未停止过的,学生课程的安排也尽量人文化,科学化。现在的大学都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开设了许多非专业课。对于非专业课,学校往往采取上百甚至几百人的大课教育方式,而这种方式直接导致逃课现象的加重。学生只是来获学分的,对于这些课的考试通常较为简单或只是交论文即可。所以此类课成为大家的逃课首选。好的初衷的发展却未能取得好的效果,学校应对其进行思考。
但是,从第一点我们也知道,学生逃课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而主观原因才是逃课的主要原因。学生若能严格自律,那么这样的部分选修大课也不会出现集体逃课的现象。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篇5
的变化,然而在大学,同学们的迟到和逃课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对于
老师们的点名,同学们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迟到逃课现象是屡
禁不止。从心理学理论上讲,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拘束
于课堂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收获还不如做想做的事;从社会学
理论上讲,现在的大学生迟到逃课已经是普遍现象,虽然明白迟到逃
课在思想道德上讲不好,但还是义无返顾。迟到和逃课现象的频发,
不仅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心情和教学质
量,究竟是什么养的原因和心理让大学生迟到和逃课现象越来越严
重?本文欲通过调查问卷探讨大学生迟到已经逃课行为的原因及心
理,以期引导他们客观的对待迟到逃课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一、 研究方法和对象
1、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问
卷》,内容涉及大学生迟到逃课的现状、原因、以及如何看待大
学生迟到逃课现象等方面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际填写调查问卷表
关于大学生逃课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篇6
卷首语您好!我们是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做有关大学生出勤情况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出勤的基本情况。您的调查情况将成为我们宝贵的参考资料,只需花费
您几分钟的时间,本次问卷采用不记名调查。对您的日常生活没有影响。衷心感谢您的参与
与支持,请如实回答,谢谢!
1你的性别
A 男B 女你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 C 大三D 大四你认为大学的课程重要吗?
A 重要B 不重要C看情况定课程分布情况
A 分散且上午多 B 分散且下午多 C 集中且上午多 D 集中且下午多 E 其它
5是否有缺课
A 经常 B 一般C 很少 D无
6如果有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
A 专业 B 选修 C视情况而定缺勤大多是请假还是旷课
A 请假 B 旷课____
8你缺勤的原因是什么
A与其他活动冲突 B 老师讲课无聊 C 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 D 受其他同学的影响,从众
心理E 没什么其他特殊原因,就是没心情,懒得去 F 其他____促使你逃课的客观因素是
A 老师对出勤率的要求程度 B 是否为必修课 C 课程难易程度 D 天气情况 E 其他_
10你逃课后一般都去做什么?
A 上网 B 吃饭 C 上自习或者去图书馆 D 睡觉 E逛街 F 与男(女)朋友在一起 G
做兼职H 其他___请问你一周逃几节课?
A 不逃课B 1~3节C 4~6节D 7~10节E 11节以上你认为与出勤率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什么
A 学校挂历制度及惩处措施 B 老师的教学方式 C 学校的学习氛围 D 出勤率作为综
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你逃课后的心理:
A 爽B 心理很不安,有负罪感,觉得漏学知识不好C 有不安感,但很快就消失D 没
有觉得不安,已经习惯了E 没感觉身边是否有经常缺勤的同学
A 有 B 无
15你认为是否有监督学生出勤的必要
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 篇7
一、大学生逃课原因
1. 学生自身方面
第一, 厌学是学生逃课的重要原因。
由于现行招生录取制度弊端和传统的家长替孩子选专业的社会原因, 或者是进入大学前对所学专业不太了解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而进校后又不能重新选择专业, 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他们或谈恋爱, 或沉迷于网吧, 或看小说入迷, 或热衷于体育运动, 从而出现逃课现象。
第二, 学习没有目标和动力。
经过了紧张的高中学习才进入大学, 大学里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管教, 他们感到无比的放松, 所以, 思想上对学生不重视, 对课程也没有兴趣, 每天的生活就是混日子。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感觉很盲目, 没有给自己拟订职业生涯规划, 就像“无头苍蝇”一样。
第三, 做兼职。
大学生兼职有的是虚荣心驱使, 即为了追求高水平的物质生活, 有的是迫于无奈, 即家庭生活困难, 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贫困, 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几份兼职, 当同上课冲突时, 就只有选择逃课了。
第四, 学习工作与上课冲突;
一些大学生为了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学习到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们或者备战外语、计算机考试, 或准备考研、考公务员等。有的为了考取形形色色的证件而参加培训班的学习, 有的忙于积累社会经验。当所有这些与上课冲突时, 这些学生只有以逃课应对。而高年级的同学由于就业压力早早提前离校找工作, 造成了毕业生逃课率奇高的现象。
2. 学校方面
第一老师授课的原因
不满意老师的授课是学生逃课的最主要原因。有的老师不吸收新知识, 讲课枯燥乏味, 缺乏新意, 上课时所举的例子陈旧老化, 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上课无法激发出他们的兴趣, 没有心情去听课, 另一方面, 他们认为老师教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没有太多的用处。另外还有的老师教学水平不高, 讲课照本宣科填鸭式地进行强制灌输, 或者让学生埋头记笔记。
第二, 学校管理体质缺陷的影响。
在学生管理中, 对于违反校规、经常逃课的学生总体上比较宽容, 只要不影响课堂纪律和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般都不干涉或者强行处罚。在教师管理中, 由于课堂教学质量难以量化, 评定标准难以确定, 所以学校报酬往往不与课堂教学质量挂钩, 导致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不够重视, 只以完成工作量为目标。
第三, 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逃课。
考试题型呆板, 缺乏创新性, 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力, 尤其表现在文史类考试。而且有的老师考前圈重点、划范围, 背诵几遍自然熟记于心, 应付考试小菜一碟。这种考核方式滋长了学生“混”的心理, 许多逃课学生都有采取复印、抄写笔记的考前来应付考试。
3. 社会环境方面
近年来, 大学校园的周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诸如网吧、影吧、歌厅、酒楼之类的消费场所, 某些自律能力差的大学生面对在中学时无暇顾及的“奢侈品”的诱惑, 不能把握克制自己, 选择了逃课去享受它们。他们之中有人在网吧彻夜不归, 甚至一泡就是几天几夜, 上课就成了副业。
二、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方面原因, 我们认为学校、院系教学主管部门、任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主动出击,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防变能力。
大学生经历由高中到大学两个不同环境的转变, 表现一定的难适应性是可以理解的。在大学里, 大学生应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修养与身心健康教育, 尤其是对单亲家庭与家庭优越型家庭的思想教育, 坚决抵制网吧、录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的诱惑。并且加强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压力, 克服困难, 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社会兼职的关系。
2. 加强学生的就业观教育。
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下的逃课行为, 高校一是要改变那种毕业班才谈就业的错误观念,
从大一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规划人生, 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 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二是要引导学生获取一些有用的证书,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防止学生盲目追求证书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三是要加强大学生考研教育, 引导学生理性考研, 杜绝学生逃课“跟风式”的盲目考研, 那样有可能专业知识不扎实而造成考研与就业的“双落空”。
3. 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教授水平。
教师应该首先从自身入手, 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 不断增强驾驭教学的能力, 认真钻研, 勇于和善于创新, 合理恰当地组织教学内容, 灵活丰富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不断摸索、创新、教学技巧, 努力提高教学艺术, 加强学生管理与考核。其次, 应改变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职位晋升和报酬机制,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应成为教师晋职的重要标准,
4. 考试制度改革, 坚持大学考试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浅谈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 篇8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逃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大学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阶梯,也是大学生人生航船的又一起点。课堂仍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大学中的“逃课”现象却司空见惯。这不仅使整个校园的学习风气下降,还影响到学生自身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了解学生逃课的原因以及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各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1 逃课的原因分析
如今大学生逃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它源于多方面的原因,有自身、教师、学校、家庭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1)学生轻视专业学习
古人十年寒窗为考状元,如今十二年寒窗为进高校!三年的高中苦战终于熬到了头,进入大学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及无人监管的学习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失去了学习的目标,部分同学学着放纵自己:上网、恋爱、唱歌……,其中“逃课”成为普遍现象。
其次,为了毕业应聘时能多几个“本子”,许多同学都报考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会计证考试等等,由于本身缺少对专业的兴趣和激情,他们就选择“逃课”来增加学习的时间,并认为这是将时间合理化使用。
然而,有的学生考上大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但他们内心还是向往早点踏入社会,进入大学后更加让他们发现世界的美好,他们利用寒暑假以及周末做兼职,渐渐地连上课的时间也被占据了。
(2)教师陈旧的教学方式
某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呆板,只重于将知识点授予学生,而不关心其是否能够掌握,没有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其次,有些专业设置的相应学科不能迎合时代的需求。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于是在课堂上看电子书、QQ聊天、玩游戏,没耐心的就会选择逃课。
最重要的一点,考前老师会将知识点划出,一些学生只要“辛苦”一两天就可以搞定各科。这种现象不仅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而且还影响了周边学生的学习情绪。
(3)学校监管不到位
刚入校的学生视学姐学长们为榜样。又有某某的名言是: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课程考60分就行,多一分是浪费。认为平时搞好与学习委员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有旷课记录。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不会严格执行扣分制度,无形的也给学生创造了逃课的机会。
(4)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
高中毕业填志愿的时候大部分不是出于学生自己心中的意愿,而是顺从长辈的期望,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身子女,个个都有个性,但是大部分缺乏沟通能力。在此情况下,父母不能正确地得知孩子心中的想法,以至于他们的做法经常与孩子的想法背道而驰。这些学生上大学后,不但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而且整天朝思暮想自己心仪的专业。到毕业时才发现所学专业没掌握,心仪专业没得到,结局是驼子跌跟头——两头不着实。
(5)社会风气的侵蚀
有些同学对社会就业的认知度不高,自认为所学专业不是社会热门专业且没有高的就业率,从而导致他们对专业课的厌烦以及对专业的迷茫。
大学校园相当于半个社会,容易结实社会上的一些人,因此一些拜金主义、及时行乐思想充盈学生的大脑,“今宵有酒今宵醉”变成了一些大学生的至理名言。
现在,在高校附近无处不见网吧的存在,它可以让你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游戏可以让你一解生活中的不如意,游戏更可以让你结婚生子,结婚、离婚只需一个点击的时间。这种类型的游戏只会使学生的生活态度不端正,丧失责任感。
2 降低学生逃课率的手段和措施
(1)重视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学生从一个紧张的环境进入一个轻松的环境很容易迷失自己,此时应多与班主任或院(系)老师接触,让他们解除学生自身内心的迷惑,更好地了解大学里应该做的事,从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学校在学期初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学习校纪校规,使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遵纪守规,做到有事有病都要及时请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活动(在不影响学习的时间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他人好的做事方式,锻炼自己的外交以及组织能力。
(2)配合专业调剂,鼓励专业辅修
在学生进入大学一年内,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管理人员要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在一年后对他们学习专业的兴趣度进行调查,对那些无意在本专业继续深造的学生,则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向。
除学本专业外,还有精力的学生应鼓励其再辅修一门专业,以增强毕业后有更广泛的满足企业要求的能力。譬如管理学院的学生可以辅修一门语言类的专业,这样可以走进外企,走向国际。
(3)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监管
课堂上,教师不应一味地站在讲台上授课,应注意与学生交流,形成互动。比如: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大胆自由发言;课堂的气氛不要太“书香气”,以聊天的形式将知识授予学生。也可以课前给学生一个题目,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讲述自己的认识、收获和体会。
期末对学生的考核形式不再局限于试卷,也可以添加以论文的形式,促使学生去了解更多相关的资料,这样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并且同学之间可以对彼此的论文进行讨论,提出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提高彼此的表达能力。
不仅如此,学生管理部门应严格检查上课情况,督促学术部的工作,学期末要将学分奖惩制度明朗化,严厉打击学生逃课的侥幸心理。与此同时,各任课老师也应该认真执行课堂上的秩序,增加点名的次数,规范学生上课的纪律性。
(4)倾听亲友的意见,善于亲友交流
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双赢。现在的社会不再仅仅有“360行”,也许有翻倍的行业量,无法估计各行业将来的成就高与低,所以学生父母在其孩子填志愿的时,应针对孩子的特点及其兴趣所向,理智地选择专业。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地听取父母的意见。
(5)抵制社会诱惑,摒弃社会糟粕
大学生对外界的不良诱惑应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坚持绿色上网,坚决抵制网吧、KTV等娱乐场所的诱惑;对于外界的一些及时享乐行为应该远离,不能贪图一时,而耽误一世。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控力,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处事原则,提高对外界不良习俗的抗干扰力。
3 总结
当初千军万马过独木,只为梦寐以求的大学。大学四(五)年的时间其实很短。如果虚度大学生活,我们就虚度了美好的青春、错失了大好的时光、输掉了未来的起点。大学生是时代的主力军,大学生成功才能提高社会文明,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逃课不仅是对校园风气的影响,更是给学生自身发展带来弊端。因此解决好大学生逃课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校园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福全.当前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剖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2):80-81.
[2] 李玲.大学生逃课原因的探讨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09,11:25-26.
[3] 高洪亮,傅明冲.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8,1:46-50.
大学生逃课心理现象及分析 篇9
文章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实现了自己进入大学学习的梦想。然而许多大学生却丢弃了高中刻苦学习的习惯,养成了逃课的习惯,高校学生逃课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逃课族”,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高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心理现象原因分析途径对策
一、现象分析
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达的时代,因为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至理名言,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进入大学学习的梦想。这本应该是令家长、老师高兴的现象,然而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再努力学习,渐渐养成了逃课的习惯,令家长伤心、老是担心。“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史部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内普遍流行德一句话。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特点
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从学历来说,专科学生的逃课率要高于本科生;从年级上来说,高年级逃课率要比低年级高;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比女生逃课率高;从课程来说,基础课高于专业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另外学生逃课率还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等有关。目前高校防止学生逃课主要措施是点名制,但这方法也这导致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出现。由此观之,逃课现象在大学生当中越来越普遍了。逃课成风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情绪,也打破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专家认为逃课其实也是一种选课,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在他们的经验里,大学那些课程无所谓,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在这方面机械化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硬制度搞得学生“毫无自由”。众所期待的是,管理应该更人性化,应更大程度上尊重学生求知的选择。
三、大学生逃课产生的消极后果
(一)逃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应培养自己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学生逃课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纪、校风,同时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大学生逃课更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浪费无论是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二)导致大学教育无奈“缩水”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不仅学生有压力,同时学校也有很大压
力,就业率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评估、招生等各方面问题。面对就业挑战,一些
学校对毕业生“逃课”往往采取默许或回避的态度,这种不惜采取牺牲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它直接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教学质量大幅下滑。
四、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归因分析
(一)外部的稳定性因素
1.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相对滞
后,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有些教师教学方式死板,无法
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课程乏味、空洞,脱离实际,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方法陈
旧。
2.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现在学校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起到威慑作用的主要是课堂点名和随机作业,但
逃课现象仍然是屡禁不止,出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3.严进宽出的教学体制,课程考核不科学
由于我们高校没有淘汰制,使大学生感到在校学习压力不大,危机感不强,动力不足,学生普遍存在“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错误思想。另外,大学考
试制度及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考试题型呆板,缺乏创新性,有的大学教师考前
圈重点、划范围,考题简单,尤其表现在文史类考试,考试试题与方式陈旧,许
多逃课学生都有采取复印、抄写笔记的考前“突击思想”应付考试。那些公共课和
基础课更不必说,要么写一篇论文,要么开卷考,很容易通过。
(二)外部的不稳定性因素 1.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高等学校学生规模成倍增长,教师数量却没有大幅增加。另外,一些教师年纪轻、职称低,教学经验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有部分高校教师对待学生缺
乏责任感;部分学校的教风、学风不严谨,一些任课老师缺乏责任心,对于逃课的学生比较宽容,只要不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一般都不予干涉,所以还是有很多学生想逃就逃。
2.学生家庭环境影响
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凭借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容易找工作,就业方便,因而没有就业压力,学习没动力,基本上是逃课上网、睡觉、打牌。对于家庭困
难的学生依靠助学贷款和社会兼职完成学业,当工作和学习相冲突时,无奈利用
上课时间多做一些社会兼职。
(三)内部的稳定性因素
1.学习目的功利性
有些大学生过于浮躁、太重视眼前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带着功利思想对待
课堂。高考后,大学生上理想大学的目标实现了,然而新的目标尚未确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于理想的重建期,其心智、情感、人格以及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真正健全。
2.追求个性的叛逆心理
大学生时代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安分的年龄阶段。这些“逃课族”往往喜欢
时尚、前卫的东西,不喜欢拘束的、规律的生活。有的同学逃课去听我喜欢的课
程,现在学校逃课族中还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因为不满意学校的课程安排而逃
课,利用逃课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到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
3.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
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一些学生在高中是优等生而到了大学里不再
优秀,落差比较大,理想与现实距离较大,有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对
某些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动机不强,产生了厌
学情绪从而出现逃课现象。
(四)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自制力不强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自制和自律能力,自我约束力差、价值评价失衡、理想渺茫是导致逃课现象的主导因素。一些学生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心态没有好好调整,缺乏积极的学习
态度,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五、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途径和对策
首先,对学校来说,搞好教学基础设施的配置,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建立或改革并健全教学效果评估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解决这个
问题的前提。不然,学生的心是很难接受的,现实的生活让他们想从其他方面得
到有用的知识。同时学校可增加社会实践的平台,建立一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
加知识的运用,增添学生的兴趣与学以致用的快感。增加学生的思想教育,如心
理教育,爱情观的教育等。
其次,老师应使本学科的知识与时俱进,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而不仅仅是教
学。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风趣诙谐的老师最为他们接受。老
师应改进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
激情,以深深吸引大学生,让同学们感到每堂课有所收获。而不是一味追求教学
生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照本宣科,忽略课堂管理,只要求学生顺从和狭隘的遵守。
再次,从学生自身角度考虑,首先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大学不同于中学,有老师的约束和道化教育。在大学,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我们拥有袭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这同时也造成大学生严重两极分化。我们应制定一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对自己的时间有很好的规划,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考虑做事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错误,并且及时进行修正。大学是规范自己,锻炼自我约束能力的最佳平台,这里有我们所需要的自我支配空间。其次,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科学观,应该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个性。再次,大学生应增加与老师的交流,多了解现今此门课程的发展,从而提高自己对课程的兴趣。这样,逃课冲动也会大大减少。最后,我们要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比如上述中有些学生逃课自习,这些是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忽视和时间不加支配引起的。
最后,我们要以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促进教评为契机,学校,辅导员和学校干部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和新征途,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六、结语
大学生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切实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荣辱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学生们逃课的理由不再是贪玩贪睡这么简单,他们有自己的目的和打算,但如此学习,大学考试怎能过关?
无论有多少正当理由,逃课成风是不正当的。对于逃课不采取措施是不行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措施。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成为教育的目的。在课上看教学无关的书,甚至打瞌睡的大有人在。在教育理念上,大学本身需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听课的固有观念,完全可以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同时也应该有一种机制,让学生有渠道对教学提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篇10
观点如下:
第一:在引导学生完成转型期角色转换工作上,学校负主要责任。背井离乡的大学生,远离家庭、脱离社会,故引导的重任便毋庸置疑地落到了学校肩上。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其在引导学生方面拥有夺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大学未能如高中一般,充分发挥其优势,引导好迷茫的大学生。当看着新生们一双双满怀憧憬双眼,由于迷茫不知所措而颓废懈怠时;当面对“百无一用是书生”等大学无用论肆意在校园蔓延时;当学校试图通过几个小时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便解决成千上万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时,我不禁为学校的草率,为学校的不作为感到痛心,由此,难道学校不更应该反思吗?
第二: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考核制度,才能有效地解决逃课现象的泛滥。调查研究表明,学生逃课主要出于两个原因:其一:教学质量不高;其二:学生自制能力有限。寻得原因,便需要对症下药。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学校的能力处在了绝对优势地位。因此,解决此问题,需要学校改变单方面的灌输模式,实施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而对于后者问题,学生由于贪玩天性的使然以及高中与大学间管理模式的差异,导致学生自身难以克服此问题。然而学校可以从考核制度入手,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把学生的惰性扼杀在摇篮之中。唯有如此对症下药,方可见效。
第三:学校的行为主导着整个大学系统的发展。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今天在此讨论这个辩题,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一届或几届学生的逃课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勤奋、好学、上进的学风、校风薪火相传。因此,唯有学校真真切切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教学体制,并通过一代代学子的努力,才能使大学真正成为华夏民族复兴的 源泉所在。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篇11
根据本人十几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 下面分析一下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从学生内部找原因
首先, 学生思想上对课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学生对所开课程的知识不感兴趣, 觉得现在开的这些课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 于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去图书馆学习或听其他专业的课。有的是学生急功近利, 准备英语过级、计算机或其他的证书, 以备以后就业时使用, 而其他课程在正常上课时间, 于是就选择逃课。还有的是课程内容连续性较强, 学生有两三次不上课, 就难以跟上进度, 上课听不懂, 越差越远, 恶性循环, 于是继续逃课。
其次, 学生在学校的社团活动过多, 影响正常上课。学生喜欢参加各种校园活动来锻炼自己。当这些活动与正常的教学秩序发生冲突的时候, 学生宁愿逃课。有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 把精力过多地用于打工赚钱, 没有时间完成作业, 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 逃课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身在课堂, 却没有听讲, 干与课程不相干的事, 心不在焉, 或念外语, 看小说, 有的甚至睡觉, 是迫于老师点名, 不来会扣平时成绩;还有的是觉得老师讲课内容没有吸引力, 枯燥无味, 不如干些别的事等等。
二、从教师方面找原因
首先, 教师上课照本宣科, 教育方法陈旧。教师的授课吸引不住学生, 没有新知识, 也没有自己的观点,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而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 教师人格的影响力淡化, 学生和教师形同陌路, 所以学生的心离课堂越来越远。另外, 现行的职称评定对科研成果要求过多, 使教师把重点放在科研上, 对教学重视不够。而学校对教师又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去充分调动积极性, 从而形成教好教坏一个样的现象。
其次, 学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学校有校规校纪, 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有的学校规定一学期累计旷课达12节给予警告处分, 累计旷课达20节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累计旷课达30节给予记过处分, 累计旷课达40节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累计旷课达50节给予退学处分。但大多数院校在执行规章制度时都流于形式, 没有严格执行, 很少有学生因为旷课而受到处分。所以, 类似规章制度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造成学生逃课没有顾忌, 不思后果。另外, 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力度不够, 使学生有机可乘, 特别是现在大课较多, 考勤检查难度大, 学生逃课机会增多。
再次, 教师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现在, 大部分课程的考试仍然采用闭卷方式, 内容大多都是课本和笔记本上找得到的, 所以不上课的学生, 在期末复印笔记, 突击背诵两天, 也可以考一个很好的成绩, 体现不出上课与不上课的区别。所以学生逃课去干别的事情。
三、对学生逃课的现象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 严格学生的管理制度。学校建立健全各项有关的规章制度, 做到有检查, 有处理结果, 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之树立遵纪守法意识, 做到有事有病请假, 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制度的威慑力,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其次, 优化课程设置, 提高课程的实用性。高校要对现行的教学计划中的有些课程进行调整, 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 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新的学科和新知识不断涌现, 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新的规则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 调整课程设置, 适应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 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选修自己兴趣所在的课程, 增加自己知识的贮备量, 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能力, 强化学生的素质。
再次, 调整考试内容, 改革考试方法。现行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过死, 考试内容都是教材上的原题, 学生考前死记硬背两天也可以考出好成绩, 体现不出听课与不听课的差别。因此, 教师应在考试内容的题目设计上下工夫, 既可以考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也考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应用以及应用这些原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考试使学生不能靠死记硬背, 而是靠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和对概念的思考和理解。在考试方法上采取口试、上机加笔试、写论文等灵活的考试方法, 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同时评分时, 加上学生的考勤分,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逃课从表面看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态度, 而深入研究后则是个体性格、教师教学、生活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 只有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社会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 才能避免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摘要: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实现理想的殿堂, 可是, 有一部分学生, 不珍惜时光, 出现逃课现象。作为高校部门的管理者, 要认真地分析与思考, 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大学生逃课情况的调查 篇12
我的作业 2007-12-26 21:35:14 阅读564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情况的调查
学号:06022098
专业:新闻传播学
完成日期:12月14日
摘要: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高校逃课族”,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做了调查,并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逃课
转眼之间,进大学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大二的我们,对这里的一切已经熟悉了,对周围的一切也失去了新鲜感,周围很少有同学像大一时认认真真的上每一节课了,因此,逃课现象也似乎越来越“普遍”了。
一.逃课原因分析
现在大学校园“逃课族”出现了这样的学生,他们的逃课是为了考研或者为了准备英语四、六级等其他级别的重要的考试。面对现在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学生们开始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足,自已必须在学校学习到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或外语、或计算机、或考研、或公务员,等等。为了复习这些考试,所以这些学生便选择了逃课。这类“逃课族”对于课程的选择非常讲究,只选择对自己考研有帮助的课程学习。
一位三年级学生于某告诉说:“为了保证我考研复习的时间,有的时候我必须逃掉几节课,但是我所逃的课程一般都是选修课,上了和没有上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损失的!毕竟考研重要嘛!我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
(一)逃课不需要理由
持这样观点的“逃课族”才是名副其实的“逃课族”,他们往往喜欢时尚、前卫的东西,不喜欢拘束的、规律的生活。这些逃课族或者沉迷于网络世界,或者忙于学习以外的应酬。这些逃课族几乎很少上课,课堂上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因此被同学们称为“神秘一族”。
“我逃课不需要理由!我喜欢网络游戏,喜欢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玩,现在学校的课程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残忍的拘束,我无法适应。”某高校二年级学生张某这样为自己逃课进行辩护。
(二)去听我喜欢的课程
现在学校逃课族中还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因为不满意学校的课程安排而逃课,利用逃课得来的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到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现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课程真的很不合理,有一些必修课程不管你喜欢还是
不喜欢你都得学习,对有些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强迫!没有办法,我便会利用这些时间去听我自己喜欢的课程,我已经为自己制定了一处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学文科的何某说出了自己逃课的理由。
“有的课程内容实在很无聊,即使不去上课,期末的时候复习一下,还是能勉强通过,反正我又不要求优秀。”
很多同学经常逃公共课,“那些课感觉没什么用,跟本专业关系不大,对以后的就业也没什么帮助。”任毅学的是理工科,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他觉得与其花时间去听那些“没什么用处”的课,还不如去从事一些实践活动,也算是积累经验。
“有的老师的讲义一成不变,上课枯燥无味,我才不想听呢!”某重点大学学生曹娜说,她觉得既然课堂吸引不了自己,还不如在图书馆自学。
(三)为了体验社会
“逃课族”还有一部分属于商品经济中的弄潮儿,他们逃课的目的很明确,为了赚钱,为了体验现代社会。
齐某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一直在校外担任品牌商品的营销宣传、礼仪服务等社会兼职,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齐某告诉记者:“我在外工作很忙,几天教室里见不到我是正常的。我们现在念大学不就为了将来能找份好工作吗?。我现在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践,又能为家里减轻负担,不是很好吗?我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
(四)我的工作太多
“很简单,我工作去了。我不否认,现在很多学生的确是因贪玩而逃课,但这类学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就拿我来说,我学的是新闻专业,我认为书本上的东西和自己在新闻单位实践所得完全不一样。而且后者往往更实用,更有价值。”在回答“为什么逃课?”时,王某这样回答。
据了解,像王某这样为积累工作经验而逃课的学生在“逃课族”中不占少数,他们对课堂式传统的教育不感兴趣,相信自己的实践,他们逃课以积累工作经验为目的,在学校的学习只以拿文凭为最终目标。
当然,逃课族中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学校的工作太多而无法上课,这些同学往往是学校或者学院的学生干部,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有所舍弃也在所难免。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如此普遍的逃课现象,各种各样的考勤方式应运而生,却也面临尴尬。“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如果人来心不来还是没有用。”在南京大学做了多年辅导员工作的李老师表达了他的无奈,“现在的考勤制度都是治标不治本,不仅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还逼得学生们想出了种种应对之招。”
为了应对考勤,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代答,甚至雇人帮忙上课的情况屡有发生。至于在课上看与教学无关的书,甚至打瞌睡的大有人在。
二.个人建议
(一)在招生中,逐步实现“先统后分”的招生模式。由于目前高考是“学生管分数,家长老师填志愿”,家长、高中老师不太了解专业,不顾学生兴趣,追求热门专业。“先统后分”既先统分学科类,进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分专业,高中学生对学科类肯定了解,从宏观上把握填报志愿也很方便。在大学学科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专业,高校也要给一些对专业毫无兴趣而对其它专业有所成绩的学生提供转专业的便利通道。
(二)在学生培养中,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高校一是推动分级制教学。由于大学扩招后学生差距的扩大与本来省份存在的教育差距,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应该根据学生意愿与水平分开授课,解决教师面临的“两难困境”,让学生学有所得。二是确定教师的授课目标,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先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范围与程度,但又要确保教师上课的灵
活性,防止教师教学偏好对学生的错误导向。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一方面通过“评优”激励方式促进教师授课的充实性与生动性,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授课内容与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改变以点名为主的监督方式,转变到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上来,防止学生隐性逃课。以中北大学为例,中北大学的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激励教师促进了授课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课热情,吸引了不少学生听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听课兴趣提高了,逃课学生自然就少了。三是考试制度改革,坚持大学考试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大学教育不是考试教育,考试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与巩固的手段。大学考试应该不拘泥于笔试、更不能拘泥于书本,而注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应对能力,尤其是文史类课程的考试亟待改革,彻底改变学生的考前“突击思想”。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防变能力。大学生经历由高中到大学两个不同环境的转变,表现一定的难适应性是可以理解的。班主任、辅导员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大学生明白大学“60分万岁”已毫无意义,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大学里,大学生应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修养与身心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单亲家庭与家庭优越型家庭的思想教育,坚决抵制网吧、录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的诱惑。并且加强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压力,克服困难,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社会兼职的关系。
(四)加强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就业教育应成为高校的一门课程。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下的逃课行为,高校一是要改变那种毕业班才谈就业的错误观念,从大一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规划人生,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二是要引导学生获取一些有用的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防止学生盲目追求证书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三是要加强大学生考研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考研,杜绝学生逃课“跟风式”的盲目考研,那样有可能专业知识不扎实而造成考研与就业的“双落空”。
三、结语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07-23
关于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的调查报告05-21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09-07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问卷05-31
关于学生整容现象07-03
关于中学生追星现象心得07-06
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07-19
关于学生乱扔垃圾现象的专项整治活动的06-09
关于闯红灯现象调查报告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