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

2024-12-04

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共10篇)

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 篇1

新课标新理念新思想新境界

龙王一中

肖兴武

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自主、而又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又是一条有效的新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个体发展出发,转换师生角色,重视学生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理念。

新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对体育课有了新的理解:体育课是要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要从单纯的“身体锻炼”和“体能达标”转变成把体育当作学生个体发展地延伸性学习活动。在体育课中能有意识地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别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树立了学生发展第一的意识,把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我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愉快、扎实地学好、练好,让学生喜欢体育,同时更喜欢上体育课,作为教好体育课的首要任务。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首先、自主学习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目标、把握学习进度和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质疑,活动中学生可以 “自作主张”,谈话时学生

可以提出批评,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游戏。教师则积极引导,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得以充分发展。这里的“自主”就是要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作主张”与“任性”得到心理与生理上的满足,而不是始终在教师指导与安排的阴影下学习与锻炼。

其次、合作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合作教学也是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局限心理。

再次、创新是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多涉科、广积累、勤练习,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要注意引导和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欢迎学生从参评一个新动作起就七嘴八舌,广发议论。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更能提高学生鉴别所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很快建立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课改所倡导自

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过去以局限性地内容直接确定学习目标的模式,而是在确定目标与学生掌握的基础上,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内容与途径。

一、要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主动自主中学习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里所说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的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如:投掷教材,我不拘于以往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这样学生显得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学生的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因此,我是先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投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进行讲评和表扬,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更为有效与合理地投掷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或投掷动作正确的学生再进行分散的练习,最终达到对投掷动作的掌握和锻炼能力的效

果。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锻能力。在思想上教师放心,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 合作交流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由于动作细节性与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女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难掌握垫球的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忽视教学法”,有意的忽视“问题学生”的所在,并通过对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然后按不同的水平分组结伴合作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由结伴练习,他们在合作练习中各自交流了自己垫球的方法和技巧,出现了“水平低的学生学的积极,水平高的学生教的认真”的课堂氛围,练习的密度与效果也明显增强,在同伴的帮助下那些没有掌握垫球技术的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垫球,此时发现他们同伴之间的友情倍增,每位学生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个个脸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创新带动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而现在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课的情境

或是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安排,从而来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浅层的兴趣激发,维持的时间与整体效果性并不是太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让学生模仿学习动作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来兴趣更强、效果更好。记得有一次,在推“自制铁环”的教学中,我发现几个学生没有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去推铁环,而是他们自己创出了一种方法,铁环照样滚动,而且运用自如,当时我没有因不按照老师的练习方法去指责他们,反而为他们的创新举动所感到高兴,在讲评时特地请他们进行示范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下可好,他们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各种各样“怪招”,有的创出几种“刹车”的方法;有的想出了用橡皮筋绑在推杆的钩上来控制铁环滚动速度本 因此,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过去唯师是从的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学生都被训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绵羊。老师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应着老师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 想象的空间,哪有机会提出什么奇思妙想,更不敢奢望什么创造发明了。显然局限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探究,让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 “小主人”,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优质高效,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创造条件;只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学练,培养他们自主、合作、创新的习惯,才能真正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 篇2

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方面

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中学教育新模式, 是从单一的选拔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 也就是加强基础, 发展个性和创新意识.除了为学生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基础外, 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 为使学生成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打下基础, 这次的新课标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1. 加大教材的弹性

教材内容分出层次, 使教材适用于全体学生, 并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教材的选定上, 注意选取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文章.

2. 了解学生, 指导学法

备课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 不了解学生, 课就备不好.因此在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 确定教学目的, 选择教学方法和选配例题与习题时, 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才能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3. 让学生回归自然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希望多多地听老师讲授知识, 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被动地位.喜欢听讲、不愿动脑;喜欢听讲、不愿发问.主体意识、主动意识丧失殆尽.身为主体地位, 却没有主体意识, 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依赖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视学生为人, 帮学生做人, 教学生成人,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知道, 发展是不能靠手把手给予的.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 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 学生能问的教师不要先问, 变教为导, 教师变导师.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导是更高级的教因此在教学中我发现: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 通过教师的引,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去总结, 去归纳, 效果更好.

4. 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空间, 灵活大胆地去实践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对问题已备选了一个或几个解决方案, 课堂上以“定式思维”组织教学, 但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当学生的思路与我的思路相左或学生的想法不切实际时, 不愿打乱既定的教学程序, 干脆采取回避措施, 使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被束缚.另外, 我平时上课总喜欢将一个问题或一个习题讲得非常明白, 生怕学生不理解;剥夺学生自主探索的思考过程, 这样当试卷灵活多变时, 特别是遇到操作、找规律等问题时, 学生会出现一刀切现象, 甚至全军覆没!

5. 给思维一个空间, 让其循序渐进

问题的坡度设置也是十分关键的.坡度过小, 不值得优等生去思考, 学生的思维活跃不起来;坡度过大, 导致思维卡壳, 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深入进行而流于形式.因此, 学生的思维是循序渐进的, 要设置合适的坡度, 多给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 这样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 成绩逐步提高.

可以说, 新课标将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学生方面

1. 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教, 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 往往是学了整节课之后才知道今天学的是什么, 扼制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而新课标下, 体现自主预习, 带着问题和对知识的初步理解来参加课堂学习, 学生自然兴趣盎然, 主体地位直接突出,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老师设计的预习问题, 难度要低、量不宜多, 否则将造成学生的负担, 反而使学生望而却步.

2. 教会学生听课

学生学得好, 不是谁教的, 而是他们自己悟的好.这说明一个道理, 学生不能被动地学习, 而应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上听讲, 不光是学习新知识, 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学习成熟的数学思维习惯, 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数学的一种悟性.

鼓励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如果是积极举手、积极回答问题, 手脑并用, 听课效率必然很高, 这样的学生就不容易走神, 他的课堂效率就得到保证了.一名学生能够做到眼到、耳到、笔到、神到, 这才叫听课.进入这种境界的学生, 他的听课效率才是最高的, 必然会出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3. 引导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

学习要勤于复习, 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 遗忘也就越慢如何去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呢?一是要求学生加强练习, 事实证明, 数学加强练习, 能明显提高复习效果.二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小结, 及时再现当天所学的知识, 培养他们运用联想、再现、追忆等方法同遗忘作斗争.在体系上, 一般都是重视外形特征或表面的关联, 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 真正把知识综合归纳, 实现“由厚到薄”.其实, 数学复习的“由厚到薄”是一个分析—综合的过程, 有分析, 才有更好的综合, 分析的任务是追溯各种结论的由来 (推导过程) , 通过分析, 把它们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找出来, 认识其共同的基础所在.这样, 才能实现“由厚到薄”.三是培养学生积累资料进行整理复习的能力, 及时提醒学生整理和充实笔记, 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 巩固所学的知识.

鉴于此, 我认为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 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积极主动地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主体意识并促成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感, 为学生的个性张扬创造氛围, 对学生以更高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渗透.为学生学好数学, 用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行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数学课堂如何体现新理念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要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用新理念进行新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新理念,新思考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推进新课程.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标新思想新理念 篇3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体会

为了抓住机遇,适应国际和国内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也在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作为传承教育的一个枢纽——教师,我必须时刻熟知教育改革的新动向,课程标准的改革就是我首选需要了解的。

课标,是每节具体开展的教育实践课所必须遵循的标准,换言之,它就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向导,因此我细致地研读了这次新课改的内容。下面浅谈几点我对新课标研读的一些感受。

一、对语文学科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翻看新课标,首选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阅读要求。新课标提出诸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诵读优秀是问”等阅读要求。相对旧的课标而言,新课标对于学生读书更注重,而且提出较细致地读书要求。

无论是对生字,还是优秀诗文,新课标都更注重学生的积累,并且列出了具体的积累目录,比如一到六年级需要积累《悯农》、《春晓》等古诗,七到九年级则要积累诸如《曹刿论战》等古诗文。

“口语交际”是新课标新产出的一个语文学科的单元,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对写作的要求,新课标也更具体,不仅罗列了每个年级具体的写作要求,同时强调写作在于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目的也是为了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可以说,新课标把语文传承祖国文化的功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前的课标中,教师是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而新课标的改革将这两者的位置发生了变动——新课标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则充当他们学习的一个引导者身份。新课标反复提出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学会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说旧课标是知识型的,那新课标就是人文型的。新课标对语文的教学特别强调通过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教学中,新课标总在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要让学生团队合作理解课文,要了解课文主人公的高贵品质——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团结以及积极乐观、向善的思想品质。可以说新课标不仅提倡语文教学要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而且要求语文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必备的道德教育。在这一点上,新课标的改革让语文学科蕴含的内容更丰富。

三、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评价结果的作用

旧课标常用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于是就把考试的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新课标则对评价方式有了更具体更细致的要求。新课改以后,对学生的评价就不仅仅只是考试,而是具体的分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的对象也从单一的教师评价变为学生周围的所有人,包括学生自己都变成评价的主体。评价还具体到“识字与写字”“阅读”等各个语文单元里。例如,“识字与写字”中不仅要求对学生的认读与拼写能力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书写姿势以及书写的整洁度进行评价。

评价所产生的结果,也不仅仅只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标准,更重要的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一个依据——便于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潜能和补充学生的不足,最终的目的,是整体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新课标中还有很多更精妙的内容等着我继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我会在今后继续努力学习,我也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每节实践教学课中,时刻以新课标的理念为向导进行教学,力求做好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作者简介:

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 篇4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的理论辅导不仅要说清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讲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要让教师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

二、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任何理念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两者的统一。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例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

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哲学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价值多样性及其扩展。哲学的这种价值的多样性对课程的影响就是课程价值的多样性及其扩展。其中影响较大的价值取向有三种:①以经济发展为本;②以社会发展为本;③以人的发展为本。而这种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就是融合,因为割裂与孤立都会给课程带来不同弊病,从而使教育贬值。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他对社会理想的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基本形式”,并且,“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点在个性与自由。离开了个性发展和自由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我们历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但是在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基本价值的关系上却是经历过曲折的。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固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是基本的方面,然而,更基础的是课程在人的发展上所体现的价值。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内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来实现的,教育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影响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关注学生发展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目标指向学生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课程目标所确定的都是新世纪我国国民的最基本素质。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位学生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可见,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三)发展的终极追求:走向全人教育

1. 全人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代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为了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是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五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根据上述价值取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个总目标有四个特点:

(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标准国际化已经是一种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更大程度上融人了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之中。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趋势和要求,因此,各国在人才培养上都十分强调人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与他人合作、协调、国际交往的能力等。新课程改革所确定的培养目标都鲜明地体现了上述精神。在注意了德育的时代性的基础上,又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是新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些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据统计,自1946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的, 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正因为如此,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足为奇。可见,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质。小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大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国教育在走向21世纪时,必须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凸现出来。而一个人创新素质的形成必须从小抓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旋律其道 理就在于此,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在抓好上述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尤其要抓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这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能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摆在突出位置是新学力观的体现。所谓学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知识、能力。学力是动态的、发展的,学力也应该与时俱进。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①关心、动机、态度;②思考力、判断力;③技能;④知识、理解。这四个视点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这一点恰恰与人们把学力结构划分为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是一致的。所谓基础学力是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打基础的学力,而所谓发展性学力是指以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未来自己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基础学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础学力的核心。

另一方面,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有别于以往。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运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二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如数学中百以内数的计算。

(4)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

新课程不仅关注青少年学生现实生活世界,而且还要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就是关注儿童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关注青少年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健康体魄与健康心理我们比较重视,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一直是我们所忽略的。

生活方式是回答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所谓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其外在 的环境影响与内在的因素。其外在环境影响包括: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其中学校的教育是最主要的。在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的影响为首,教学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内在因素主要是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影响一个人生活方 式的心理素质里,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出发点,以及某些经常使用的相对比较固定的思维方法。不同思维方式由于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将对个体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试想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思维方式与复杂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影响肯定是不同的。因为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思维定势的过程,任何定势都是先前的活动对其后继活动的方向具有决定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又是可以迁移的。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说,个人的主体性如何,决定着他将具有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一个处处表现出一种依赖性、被动性和缺少独特的人的生活方式也肯定是不同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就是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对一个人思维方式和主体性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远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2.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全人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首先要改变课程功能的单一化。综观世纪之交的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普遍追求。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落实这一课程改革目标,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有了可能。

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要准确地理解和牢牢地把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而要准确地理解和践行围绕核心理念的一系列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包括: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要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师生的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才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03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 篇5

三亚市逸夫中学王乃金

我积极参加2012年三亚市初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全员培训活动,这次三亚市初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全员培训活动在吴革主任的认真组织下开展得有声有色,本次培训采取现场培训和网上研讨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的效果非常明显。这几天来我分别听了江西省特级教师黄恕伯老师、三亚市教育局教研室吴革主任、三亚市第三中学吴多学主任、三亚市实验中学黄孝尧主任、海南省教育厅罗基鸣主任等专家做有关2012年秋季初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实施落实专题报告后,得到了许多启发。下面介绍本人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感受最深刻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江西省特级教师黄恕伯老师幽默指出:缺少知识和技能只不过是得了感冒病,而缺少学习兴趣就是得了癌症。黄恕伯老师强调了“过程、情感”的关键作用。缺少“知识和技能”可以随时补充,但是缺少学习兴趣不能随时补充。并且以前一些有用途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而现在一些有用途的“知识和技能”过了几年后也许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例如:有了计算机,算盘已经没有多少意义;有了电子秤,天平也没有多少意义;有了点钞机,那么人工点钞技能也没有多少意义;等等。这些事情说明了缺少知识和技能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学习兴趣。只要有学习兴趣就可以不断补充新知识和新技能。

二、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知道了我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经过十余年的课改实践,国家层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政界、业界、知名人士和高等院校及基础教育各方人士的意见,针对课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基础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修订,对相应教材也进行了修订调整。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版)已于2011年11月底正式颁布,今年秋季起全面付诸实施。海南省教育厅罗基鸣主任说,这次对基础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对相应教材也进行了修订调整,这不是又回到课改前的状态走回头路,而是对课改进行调整,巩固课改成果。

三、江西省特级教师黄恕伯老师利用身边一些常见、简易的器材做一些有趣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深刻理解空气柱长度和音调的关系,并且使学生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个文科学生在听黄恕伯老师的物理课后就情不自禁上来要求改报学习理科.这个故事说明了黄恕伯老师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管笛乐器的知识

《土地的誓言》新课标新 篇6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同学们,假如有一天,你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了生你、养你的故土,你的心情会怎样?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2、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边听老师边讲: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国民政府把解决中日冲突的希望寄予国联,但国联却力图通过“国际合作”使东北成为帝国主义各国的殖民地。这使国民政府的希望落空;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事变开始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加深了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与日本的矛盾。东北三省的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大山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而四处流浪。他们多么希望早日能重返故园。于是,他们面对着东北土地发出誓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土地的誓言

3、质疑:看了课题后,你有没有什么话要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后补充:(课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能理解成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二、范读课文。

1、同学们,说了这么久,到底作者对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课文朗读。学生按要求听读。

(要求)a.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b注意人家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c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2、听完后问:同学们,听完这篇课文,结合历史背景,你有什么感受呢?(我感受到了东北人民十分热爱他们的家乡;我感受到了东北人们十分希望重返故园……)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受。

1、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自学生字新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

2、检查自学情况。

a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指名注音:

炽痛 嗥()鸣 斑斓() 怪诞()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污秽()

解释词语:炽痛 嗥鸣 斓语 亘古 污秽 默契

b指名分段朗读,学生评价。

3、同学们,初读课文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谁来讲一讲。

四、研读课文,品析语句。

1、出示问题,自主探究。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2、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明确:

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在那 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

问题二:

(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

(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3、再次朗读课文,运用朗读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五、精读课文,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问: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4)最后让学生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九一八”事迹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有人说,它已经成为历史?可它真正已经成为历史了吗?你能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吗?

2、你积累到了哪些爱国的名言、诗句?能给大家推荐几条吗?

践行课标新理念 实施学习新策略 篇7

一、一般问题学习策略要突显自主性

所谓“一般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方面是在语文教学中, 识字、写字, 或者让学生通过上网等途径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 或者引导学生对词语及句子, 初步读懂某段内容等属于知识技能类的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是解决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那些难度比较低、易于感悟、 理解等问题。 在这类问题的学习中, 教师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

如教学《画风》一文, 鉴于学生对于“风”这个自然现象都比较熟知的情况, 我在课前指导学生自己读熟课文, 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 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 并简要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体现了教学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课中我又建议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小节,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 并与同桌互教互学。 我坚持大胆放手, 把学习活动主动权和空间交给学生。 在自学交流的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 同桌之间有齐读的、分角色读的、互教互学等;学生联系生活中对“风”的认识, 来谈论对文中三位小朋友如何画风的理解, 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课末我又根据学生的实际, 设计了几道能从不同角度体现“画、读、写、演”训练的作业, 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项来完成:①“喜爱画画的你:有你的画笔, 画出不同的风。 ”②“喜爱阅读的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并找一找写风的文章, 读一读。 ”③“喜爱日记的你:把你想到画风的办法写下来。 ”④“喜爱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

二、重点问题学习策略要体现合作性

教学中, 体现过程和方法目标达成的“重点问题”的学习, 包括对有关句段的理解, 对课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等。 这类问题有一定难度, 在学习过程中要体现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根据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 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性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 是以小组为单位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群体发展的教学活动。 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以生生互动的形式, 凝聚了集体的智慧, 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 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 有利于优势互补, 缩小个体差异。

如学习《丑小鸭》一文, 课文主要描写了“丑小鸭” 成长及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我设计了以下“合作”学习的环节:①小组讨论自己质疑的问题:“丑小鸭还没变成天鹅前受到了身边伙伴的什么待遇? 它变成天鹅后呢? ”②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教学课文最后一段时, 我先让全班同学自由读, 让学生在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内, 读中悟、悟中读。 然后请一学生起来示范读, 并让他说说自己的体会:“我认为从‘忽然’开始, 应该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 以表达丑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听了同学的体会, 其他同学试着读, 读得越来越好, 读得入情入理。 ③表演课本剧。 因为前面学生对课文已经进行了很充分的朗读训练, 学生大致都能从角色的心理情感出发, 恰当地运用语气、语速和语调, 溶入角色, 进一步体验丑小鸭的思想感情变化, 很多学生争着表现自我, 挑战同学, 并且还能加上自己的话, 如一学生是这样表现的:被人欺负的丑小鸭一边“哭”, 一边伤心地喃喃自语:“我到底惹了谁了, 大家都欺负我, 太不公平了! ”

三、难点问题学习策略要体现性探究性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认知结构还不完善, 而新课程倡导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个性。教师就要在教学中, 围绕学习的难点, 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学习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探究。

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 在指导自主、合作地初学课文后, 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可朗读、可默读、可分角色读, 也可分小组相互评读, 并尝试从读中质疑。 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经过归纳筛选后大致为两个主问题: (1) “鹿弟弟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白栽了? ” (2) “小鹿后来又为什么说他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呢? ”

这两个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 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我就以这两个问题为凭借, 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先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 在表演活动中, 同学们表现出极大兴趣, 根据课文内容, 自制“鹿弟弟”“小鹿”“玫瑰花”等头饰, 并自发组织起来, 自编、自导、自演, 我只适时地给予指点。 他们的表演, 再一次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课文情景, 感悟出“小鹿种玫瑰虽没看到花开而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和快乐, 当别人有了幸福和快乐, 自己也深感高兴”这一文章的含意, 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我适时启发他们再一次在这基础上, 借助彩色挂图, 联系课文中“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 一朵花也没看着。 ’”和“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 说:‘看来, 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等内容进行对比, 从“白栽”到“没有白栽”这两句话中引发学生对课文深刻含意的思考, 默读课文讨论并找出所质疑问题的答案。 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默读课文、 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又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并把这些新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运用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实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策略, 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中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成为“会学习”的学生。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8

梁启超说:“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我觉得这句话用于新课程改革本身很适合。因为新的《英语课程改革标准》之精要令人内心折服,之广博令人眼界大开,更注重英语课的人文性,注重英语学科的文化内涵。

我觉得要从根本上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精神,教师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兴趣多读英语。而这也的确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在备课方面,包括教材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对不同课型的处理,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对每个单元的对话处理以学生多读为主,在反复诵读中去品味英语,另外从听课中我也渐渐领会到讲课重要的是要解决重点难点,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面面俱到反而容易造成重点不突出。因此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要逐步学会合理处理课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思路,并且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教学的内容。

现在的课程改革可谓热火朝天,但是也有一些做法值得反思,比如有些人的认识有误区:认为课改是赶时髦,是走形式,是要让课堂热热闹闹,对学生不能批评不能惩罚…其实不然,那些并不是新课程的核心,教育改革要落到实处,扎实有效,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真正适应新课标要求也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课堂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成熟,不断地产生积累灵感。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 篇9

分值“教育部要求高考改革于xxxx年到xxxx年分4批进行,河南作为全国考生第一大省,争取进入第二批试点。”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说,河南高考改革新方案将于今年9月1日前公布,从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20xx年将迎来“新高考”。教育部要求的高考改革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依据之一是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其中语文和外语的分值要调整,加重语文学科的分值。外语学科纳入平时的社会考试,考生可考两次,取最好的一次计入总分。依据之二是从政、史、地、理、化、生这6科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3科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一参考”是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两依据一参考”也简称为“3+3”考试模式。

得语文者得高考

新方案中外语学科分值有所下降,且可以考试两次,其高考总分区分度大大降低;数学学科改革后不再分文理,其命题难度也会大幅降低,区分度也会有较大下降;只有语文学科的分值提升,其命题的广度、难度也会提升,在高考总分中的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所以说“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的第一重要习惯,可以说“得阅读者得语文”。

高考录取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连考试大纲也要取消,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如何引导家长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这将成为教师和招考工作人员亟待思考的一个课题。

数学立足课本,优化解题思路

数学的复习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紧跟老师步伐,不可盲目地陷入题海战术,也不可疏忽练习。重视典例,熟悉高考中常考题型更为关键。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要学会研究课本,这是高考复习的起点。从高考的要求出发,把课本熟练化,概念能脱口而出,公式定理能信手拈来,基本方法能左右逢源。基本题型能借题发挥,从而以扎实的基础为基点,向更深、更活的目标前进。

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 篇10

——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带着孩子走进书时,真正的教育才开始。”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的发展,能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课外阅读还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缺失和薄弱之处。阅读活动在现当代社会已经走向边缘,经典阅读越来越走出人们的视野,网路小说、功利作品等影响了现代人们的阅读。全民的阅读兴趣在下降,阅读质量也在普遍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提高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课程设计思路的阐释中,首先提出的就是:语文课程应注重到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就能课外阅读总量应该400万字以上;在阶段目标中,对各学段分别提出了阅读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中,特别之处: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做题,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呢?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包括: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习惯的形成以及阅读结果的评价等多个方面。

首先,读什么——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书目。选择优秀的读物,是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实际中,我充分利用我校图书室的优势,我校现有近7千册各类图书,达到了生均30多本的标准。根据二阶段学生的特点,推荐了一批他们感兴趣的图书,主要有《史记故事》、《智慧故事》、《历险故事》、《欧美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小学生读后感》、《成语填字小游戏》(这些图书的字数都在20万字以上)。这些图书或童话故事,或神活故事,或在习作方面的指导书,或益智游戏,符合学生现阶段的阅读兴趣点,每天的晨读时间,学生们都会朗读自己喜欢的作品。除了早上的半小时之外,每天的中午和放学后都有一定的时间去进行阅读。在读完这些基础性的图书之后,再结合课内所学的文章进行适量的拓展阅读,去读相关的内容。如在学习《火烧云》后,再让学生去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去感受作者的文笔,描写之细腻,感情值真挚。学生感受文章的思想,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慢慢就能从“不求甚解”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而“不亦乐乎”!

其次,怎么读——图书流动,交换体验。我将全班分为4个组,每组10名学生,每人一本,这样10本不同的书在同一个小组内,学生可以进行交换阅读。每学期要读完1本整本的书(字数在20万字以上),浏览10本书。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会。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读书交流会。首先在小组内进行小范围的读书交流,或三言两语,或“长篇大论”,总之要说出自己的亲身体会,再在由小组推荐,在全班进行交流。为了防止“看客”的产生,小组内每次推荐的人不能使同一个人,可以由组长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好交流发言。

师生共同阅读时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更提倡亲子共读,在家庭中给孩子创造一种读书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感觉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都能够很好的去读书,都能够深入其境的与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和探讨。

好书共读,全班4个组,虽然小组内的书是不同的,但是在整个班级中却有4个人在同时阅读着同一本书,再由于学生各自的生活换进不尽相同,理解能力也有差异,就会对同一本书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交流的基础,这也就是发出火花的碰撞。

不动笔墨不读书,不仅仅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要进行批注,还要进行适量的词语和句子的积累。二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三年级刚刚接触习作,都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就能够让他们积累大量的词语和句子,在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就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一句合适的句子来表述。

最后,读得怎么样——阅读成果展示。读书成果的展示是多方面的,可以从“读、说、写”方面进行。

读:即看所选的书朗读的情况怎么样。能够做到流利、标准、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必定认真去读了,而且认真思考了。在进行测试的时候,所选的书从每学期必读的书中任意抽取一部分进行测试。

说:即对所读的书无论是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还是思想、语言等方面,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写:可分为仿写和续写。这些优秀文章都适合我们的学生进行仿写,无论是文章的结构还是写作手法都利于学生进行仿写。童话故事更加适合学生进行续写练习,学生也喜欢将自己当做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改编或续写。可能他们的写作还显稚嫩,但是,有创作的意图,就是成功的开始。

检测阅读效果,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深层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加深认识,获得读书经验,领悟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上一篇:我为家乡献一策下一篇:感恩节演讲大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