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麒麟的神话传说故事(通用12篇)
关于麒麟的神话传说故事 篇1
一、麒麟简介
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但据说麒麟的身体像麝鹿,它被古人视为神宠、仁宠。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毛之虫:有毛的动物)。
麒麟是中国古人相信存在的神灵。在中国众多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从古至今不乏能人志士将麒麟的形象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自青铜文化兴起后,铜雕麒麟也变得更加广受欢迎,以铜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触及可摸,这样麒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变得更加明确。
二、麒麟传说故事
传说,麒麟是姬氏(周天子脉)的祖神(祖先神),源自黄帝祖神应龙,是应龙血脉的主要分支之一,有诗云:“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次说一是麒麟与麒麟后人可以治病消灾,二说可以踏云而行。“
“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首先见于战国成书的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战国史学家公羊高撰写的《公羊传》和谷梁赤撰写的《谷梁传》,也都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与孔子同代人左丘明的《左传·卷十二》载: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在其《集解》和《正义》中又注:“大野,薮名,鲁田圃之常处,盖今巨野是也。”《兖州府志·圣里志》载:“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钥商获麟。”“折其左足,载以归。叔孙氏以为不祥,弃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乎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孙氏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之。”
据考证“西狩获麟”发生在周敬王九年(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71岁,从此不再著书。这就充分证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传的“孔子获麟绝笔”的故事是真实的。孔子获麟绝笔,从客观上讲,是年纪大了精力不佳。但从主观上讲,感麟而忧也是个重要原因。传说在公元前551年(鲁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怀了孕,祈祷于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时,头顶长得有点像尼丘山,帮取名孔丘字仲尼。孔子遇麟而生,又见麟死,他认为是个不祥之兆,立即挥笔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由于孔子感麟而忧,再加他唯一的爱子孔鲤的早逝,使他难过极了,终于在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与世长辞了。孔子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
人们为纪念“西狩获麟”,在埋葬麒麟的地方建筑了麒麟台,又名获麟台,古称获麟古冢。
该建筑地处巨野城东七公里——今麒麟镇陈胡庄以东、后冯桥以北大洼内,为县级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此台为鲁哀公“西狩获麟”处,东西长73米,南北宽52米,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这里原有唐代石碑数座,由于年湮日久,已遭毁坏。明嘉靖十四年,济宁州通判张九胥重修麒麟碑一座,立于曹济公路旁,碑上刻的冢字及年代署名至今尚存。“西狩获麟”闻名全国,一些州、县、乡、村地名如唐代的麟州,巨野以东的嘉祥县,巨野城东的获麟保(乡)、获麟集等,都以此命名。麒麟降世,无人识晓,却被“怪而杀之”。孔子痛惜不已,联想到自己一生怀才不遇,触景生悲,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自此绝笔,不再著书。麒麟冢也正因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一方名胜,历代文人骚客临其境觅圣迹,或讴歌,或慨叹,发思古之幽情,咏不朽之佳句。唐代著名学者韦表微曾作“麟台碑铭”:李白、辛弃疾以及明朝王穉登、孙宜等著名诗人均为麒麟台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唐武德四年,据西狩获麟之故,巨野一度改名麟州。明嘉靖十四年,进士张九叙作斗书“麒麟冢”三字,刻石立于台前。天启年间,县令方时化在此修建庙宇,名曰“瑞麟寺”。自此,麒麟台胜迹更加名震四方。
由于古代都把龙凤龟麟当成神灵,西狩获麟,也就成了文人笔下的重要内容。晋征南大将军兼史学家杜预撰写的《春秋左传·集解》一书云:“麟者,仁宠也,圣王之嘉瑞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获麟解》(注释)云:“麟一角而载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游必泽土,祥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王者有出,与凤龟龙谓之四灵。”由于麒麟为四灵之一,一些史书故事如《麟经》、《麒麟书》、《金壁故事》、宋程俱的《麟台故事》、清李玉的《麒麟阁》等,均以麒麟为书名或内容。再如古代帝王的年号或者古建筑、古地名,也往往以麟字作为祥瑞的代号,汉高祖刘邦称未央宫为记麒麟殿,汉宣帝必称为麒麟阁。唐高祖武德四年,取西狩获麟意,于巨野置麟州。唐高宗称年号为麟德,武后则天必中书省为麟台。唐德宗大历四年,在麒麟台立麟台碑。后金皇统七年,取麒麟祥瑞意,在巨野县山口镇(今嘉祥县大山头一带)增设嘉祥县。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以麟为祥瑞,在巨野县治北建麟凤亭;元文宗至顺二年,巨野县主簿樊逊,重修麟凤亭。明代,巨野知县方时化,在麒麟台建瑞麟寺。瑞麟寺建造宏伟,规模壮观,据当地传说,当时整个寺院占地百余亩,有僧侣百余人,佃户数十家。寺院附近有铺店、石碾、菜园、盐畦、车坊等,显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瑞麟寺南面,有一小河,名曰八里河,此河东西流向,岸柳成行,流水潺潺,游鱼可数。河南岸有一渡口,即《巨野县志》上所说的“获麟古渡”。每值阳春,风和日暖,鸟语花香,士家工商,男女老少来此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可惜由于明崇祯末年的战乱,整个寺院都变成了虚墟,今天能见到的只有这座荒草萋迷的土台子了。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年方21岁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参加抗金起义军,途笃巨野麟台,即兴作五言律诗一首:
终始春秋笔,经名旧记麟。荒台曾建鲁,野草未烧秦。
郁郁山川秀,葱葱景钯新。韦编续继否?书带已成茵。
明朝诗人孙宜,游“获麟古渡”时,作五言律诗一首,其诗曰:
古渡寒烟积,沙明照落悬。 春秋悲凤日,天地泣麟年。
鲁变时交阻,周衰辙竟旋。 至今皆绝笔,真意更谁传。
现代作家张晓风也以获麒为主要事件写了一篇文章。
三、麒麟记载
汉许慎《说文解字·十》:“麒,仁宠也,麋身龙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状如麕,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
《说文解字》:“仁兽也。麕身牛尾,一角。张揖云:牡曰麒,牝曰麟。郭璞曰:麒似麟而无角。”[3]
何法《征祥记》:“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许云仁宠,用公羊说,以其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简曰麟,咸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椰”同“菽”,沼泽),又:“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五杂俎》:龙性最淫,故与阳牛人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即妇人遇之,亦有为其所污者。……王符称世俗画龙,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然龙之见也,皆为雷、电、云、雾拥护其体,得见其全形者罕矣。
《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
《清史稿》记载过很多牛产麒麟的事情。《清史稿》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平度州民家牛产麟。五年,寿州民家牛产麟,一室火光,以为怪,格杀之,剥皮,见周身鳞甲,头角犹隐也;荆州民家牛产麟,遍体鳞甲。嘉庆元年,遂安民家牛产麟。七年,镇海民家牛生一犊,遍体鳞纹,色青黑,颔下有髯,项皆细鳞。十一年五月,盐亭民家牛产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长寸许,目如水晶,鳞甲遍体,两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黄金色,八足,牛蹄,产时风雨交至,金光满院,射草木皆黄。十三年二月,绵州民家牛产一犊,首形如龙,身有鳞纹,无毛,落地而殇。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产麟。
以前认为这些是空穴来风的记载,但泰国水牛产下“异兽”,头似鳄鱼、有鳞片,跟清史稿记载类似。
关于麒麟的神话传说故事 篇2
一、新闻的含义和发展
1943年, 陆定一提出了权威的新闻定义:“新闻的定义, 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对于政府而言, 新闻是党的喉舌, 是中央宣传大事要事的一条必经之路;对于媒体而言, 新闻是一种工作, 更是一种责任,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老百姓而言, 新闻是一种渠道, 人民通过它了解国家大事, 读懂政府语言, 掌握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种种信息。发展至今, 新闻报道已具有迅速、及时、真实等特点, 其语言简洁明了, 结构鲜明, 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原始的新闻传播, 到唐代的早期官报, 再到南宋盛行的小报, 经过各个时期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新闻业一步步趋于成熟和完善。
二、神话的含义和实质
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对民间生活所虚构的一种故事, 集合了古代人民的无意识思维, 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造。通过百度百科搜索到的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神话必须具备的两点特征:第一, 它必须是人类演化初期的故事。第二, 述说神话的承传者一定得对所述说的内容信以为真。首先, 神话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的集合, 新近发生的新闻成不了神话。它是历经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沉淀, 在生命的长河里“过关斩将”, 最后保留下来的智慧的精华。其次, 虽然神话是一种虚构出来的故事, 甚至带有离奇的色彩, 但它仍然为人们所信服, 所供养, 所膜拜。它具有很强的幻想性、解释性和固定性, 三者缺一不可。现代所创造的故事根本不能算做神话, 它们只能存于一时,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真正的神话应该是老百姓喜闻乐见、深信不疑、广为流传的。神话主要分为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不管是哪一类神话, 其实质都反映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们是老百姓纯洁心灵的象征, 是勇敢精神的体现。
三、新闻的神话性
(一) 在新闻的发展中隐藏着神话
简单而言, 新闻故事就是对信息加以报道的标准的、暗含的、假定的方式。在新闻故事中, 大众媒体常常重复播报着同样的故事, 比如某座大楼深夜的火灾、某处坑洼泛滥的洪水、某个森林动物的袭击、某位母亲无私的奉献、某个凡人英勇的牺牲等。在新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 新闻工作者不断地搜集到更多不同的信息, 他们把这些信息组合到一起, 变成形形色色的新闻故事报道给大众。但是新闻故事变了样, 却改变不了故事的根本性实质, 更不会创新成另一个人们从未见过的东西。这些故事里实质性的东西就是神话的原型, 新闻工作者在接触到新闻故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该如何去报道了, 它让新闻工作者选择报道的材料、掌握报道的方式变得胸有成竹。新闻故事大多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 并且是属于大众的公共事件。同时, 神话也为公众提供信息, 解释百姓的生活起源, 倡导社会的和谐秩序。所有的新闻故事和神话故事不约而同地对民众进行说教和启蒙, 带领人民走向更好的生活, 收获更高尚的情操。例如被屡屡报道的洪水故事, 往往提醒人们反思自己是否偏离了正确的道路, 告诫人们对环境做出的不正当行为。这些大自然的毁灭性事件代表了一系列灾难性神话往往在人们自我满足、骄傲自大的时候到来, 以提醒世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在多次的新闻报道中, 我们亦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例子。
(二) 在神话的指引下孕育着新闻
神话并不是一堆散乱漫无目的故事, 而是可以指引人、批评人、激励人、鼓舞人的创作。在远古时代, 这些为社会前进带来巨大帮助的故事通过口口相传, 变得公开, 一个部落讲给一个部落听, 神话就变成了新闻。这些故事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种种榜样, 规定了条条规矩, 使人们在这样的“新闻”规范下发展得更好。由此看来, 神话在科技落后的时代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社会作用, 这为当今社会新闻的指导性、教育性、规范性提供了坚实的根基, 与新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所有神话故事中, 英雄神话的原型是最为广见的, 也是最为流传, 最能激励人心奋发向前的。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 我们可以想象人们曾经是怎样喜闻乐见地为自己的儿孙讲述这一只小鸟的故事。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地从事艰巨卓越的事业。在当今众多新闻故事中, 我们也常常见到英雄人物的报道典范, 这些新闻故事继承了英雄神话积极向上的正面意义。
四、新闻与神话的关联
(一) 公众人物报道的特点
在高度商业化传媒的带领下, 越来越多的平凡人受到关注, 进而被打上“名人”的称号, 成了当之无愧的公众人物。那么活在聚光灯下的公众人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首先, 名人都成了“英雄”。此“英雄”非彼英雄, 神话故事中原滋原味的英雄主义文化已经流失。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 人们的阅读口味也越来越挑剔, 那么对神话原型的改编和夸张报道就变得肆无忌惮。为了迎合大众心理, 公众人物往往都被扣上了“高智商”、“高学历”、“孝顺”等统一的帽子。其次, 公众人物的私生活被层层扒开。为了满足人性中特有的偷窥心态, 媒体不惜一切代价获得有关公众人物家庭、朋友、社交等一切私密消息, 以此来获得高收视率或高点击率。这使得公众人物仓皇而惊恐。最后, 在媒体的报道下, 公众人物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令人惊讶的故事。
(二) 隐藏在公众人物成名故事中的神话性
当下选秀节目盛行, 《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等节目收视率大增, 免不了捧红了一批新兴歌手。从迅速蹿红的歌手霍尊的新闻故事中, 我们可以看到种种隐藏的神话原型。最明显的是, 霍尊的妈妈被媒体迅速报道成无比伟大的完美女性。他的妈妈为了他放弃了自己视如生命的歌唱事业, 放弃了自己的感情生活, 放弃了曾经的心高气傲。媒体给这一位女性标注上“善良”、“仁爱”、“温婉”、“坚强”等一系列正面词汇, 将她塑造成了一位好妈妈形象。这样的形象更能打动观众, 引起共鸣, 因为盖亚 (古希腊神话当中的大地女神) 、圣母玛丽亚、戴安娜等完美女性形象已深入人心, 是好妈妈中的杰出模范。接着, 媒体又爆出他强大的父亲——著名歌手火风。观众对这位父亲的形象却颇有微词, 在观众心中, 他成了一位离异后不顾母子生活艰辛, 自己取娇妻、住别墅、共享乐的失败者。神话故事中不少有这样塑造替罪羊的例子, 例如中国古代的神兽凶兽之说。当英雄人物出现的时候就总会有一个反面角色, 来衬托出英雄人物的伟大, 这就是所谓的“替罪羊”。在后羿射日的古代传说中, 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 为人们创造了适宜居住的温度。后来他又射杀了猛兽毒蛇, 为民除害。这里的九个太阳和猛兽毒蛇就是神话故事中的“替罪羊”原型。同时, 大众媒体还不断的挖掘霍尊的隐私, 感情状态成了媒体首要关注的对象。为了取得高收视率, 霍尊甚至是被说成了同性恋者、怪人、疯子。他的家庭生活也被媒体一一曝光, 人们总是沉迷于关注一个名人背后的种种一反常理的生活状态。千百年来, 诸如此类的原型, 总是能够获得观众的青睐, 同时刺激着新闻的报道倾向。
(三) 新闻中的神话性特点
新闻故事中的神话性原则是客观求实的新闻与虚构的神话故事的完美融合。它既拥有新闻真实、可靠的特点, 又具有神话的指导教唆的目的。新闻中的神话故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固定性。即使有着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人和事物, 它也重复着同样类型的故事。伊利亚德说, 社会需要让人反复讲述其神话, “其含义和价值寓于这种重复本身之中”。二是有原型。任何神话故事都能找到其原型, 但并非所有的原型故事都是神话。三是能极大地引起读者兴趣。读者的回响是新闻最大的成功。当新闻变成了神话, 故事的趣味性就大大增强了, 同时也让新闻工作者了解观众的心理动向, 知道自己该写什么, 该怎么写。
五、在神话性的指引下, 新闻理论发展的注意事项
第一, 遵循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新闻故事不管怎么引人入胜、趣味横生, 但却不能失去原有的灵魂。新闻的本质是真实客观, 切勿在神话性的掩盖下偏离了新闻报道的正轨。
第二, 提防新闻被过度神话性包装。新闻是真实的事件, 是有血有肉的故事, 不能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被过度神话性, 显得苍白无力、低下恶俗。
第三, 注意新闻神话性原则里的伦理道德。在新闻报道中, 不乏媒体侵犯当事者肖像权、隐私权等的案件, 给事件双方都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也是新闻神话性原则里十分重要的一点。
第四, 发扬神话的指导性、教育性。神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还需要优良传统来净化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杰克·鲁勒.每日新闻永恒故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2]骆毅.解读新闻报道的神话性[J].新闻爱好者 (下半月) , 2009 (12) .
[3]安静.以刘翔的媒介形象为例看新闻传播的神话性[D].山西大学, 2008.
[4]刘文辉.论新闻“真实”的主观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1 (13) .
关于麒麟的神话传说故事 篇3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 结构调整之态
麒麟区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中,实施了“数字乡村”、“百千万”、“十农十化”等工程,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麒麟区201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4.92亿元,同比增66.98亿元,其中种植业实现收入8.73亿元,林业实现收入1.08亿元,牧业实现收入23亿元,渔业实现收入1.84亿元,第二产业实现收入268.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收入14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34元,比上年增1687元。蔬菜、蚕桑、烤烟等九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生产规模化、区域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商品化,市场经营一体化。
2 结构调整之难
2.1 支柱产业散乱杂 除烤烟、粮食外,7大主导产业规模都比较小,没有完全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者说只能算是部分主导产业相对突出、其他产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
2.2 农产品深加工滞后 基本上主导产业缺乏深加工,蔬菜、蚕桑产品只是处于初级加工,向市场出售的都是农民生产的初级产品,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价格波动大,容易挫伤农民种养积极性。
2.3 农业科技人员不适宜 目前农业部门与乡镇在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体制上不顺,存在管人管事脱节问题;科技推广经费不足,良种良法普及率低,科技措施落实不力,发展后劲不足,制约经济作物产业健康发展。
2.4 现代农业发展缓慢
3 结构调整之策
农业结构调整是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牵涉到资源、资金、市场、人才、技术等诸多因素,必须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论证、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确保成功。
一要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力度。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培育地方特色产品。一是稳步发展优质葡萄。着力抓好葡萄基地建设的提升,在种植管理中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期、统一规格、统一管理。二是大力培育地方名特优蔬菜品种。三是突出提高花卉苗木产业生产。四是积极探索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加大适合我区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强化科技储备能力。培育一批产业化优势区域,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一批优势品牌。
二要加大现代农业发展力度。围绕中低田改造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一是大手笔、大气魄超前做好现代农业园区和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规划发展的宏伟蓝图。二是基地园田化;三是设施现代化。大力推广蔬菜、花卉大棚种植,提高大棚调温和控温能力。安装喷滴灌和物理、生物防治器具,提高基地抗灾减灾能力;四是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加大与科研院所对接力度,使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科技的实践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加强现代农业加工、储运配套集成技术推广运用,引导龙头企业引进先进设施武装好现代农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要加大高效农业发展力度。着力强化重点科技推广落实,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大经济作物复种、套种、立体种植、测土配方、果实套袋、省力化蚕台、自动升温补湿器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单位面积效益,增加附加值。二是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重点加大对低产桑园、低产果园品种改良和肥土改良力度,提高产品商品数量和质量。三是加大良种繁育。四是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土地收入。根据中央“三农”相关政策,着力抓好土地流转工作,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打破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采用租赁形式,应用“公司+基地+标准化+农户”的运行机制,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实现种植和务工双赢。五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基地发展庄园经济,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四要加大生态农业发展力度。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打造速冻蔬菜、供港蔬菜、魔芋、蚕茧、优质梨、优质葡萄、韭菜花、园艺花卉苗木等优势产品,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一是大力推进基地及产品认证力度,在现有无公害蔬菜基地6万亩、无公害产品18个,无公害梨1.37万亩产品3个,绿色食品0.53万亩梨,产品2个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和产品认证,在有条件的乡镇力争每个乡镇认证基地和产品1-2个。二要加强经济作物生产、加工及销售标准化管理,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商品率和安全水平。三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获取品牌效益。在巩固保护好现有品牌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外宣传,围绕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来创品牌。进一步创新科技,转变经营方式,加大商标注册力度,改进包装,增加花色品种,在目前云珍牌速冻蔬菜、富力牌魔芋粉、阿诗玛牌韭菜花、红美珠葡萄和翠峰山牌梨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基础上,着力培育韭菜花、速冻蔬菜、供港蔬菜、蚕茧、大蒜、花椒、优质葡萄(梨)、花卉八大经济作物亮点品牌。
4 结语
关于麒麟的神话传说故事 篇4
春节我们这里的习俗很多,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舞狮舞龙,小孩子穿新衣,戴新帽,还可以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别提有多看开心啊!其实,提到压岁钱,还有一个传说吧。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总是会偷偷跑出来,到人家家里去,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就会头疼发热,变成傻子,甚至会死掉。但是这个名叫“祟”的小妖怕灯光,因此,家家都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有一对夫妻老年得子,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给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作枚铜钱包在红纸包上,放在枕头旁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要去摸孩子的头,这时只见枕头边发出道道金光,吓得“祟”大叫一声就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的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因为“祟”与“岁”同音,之后逐渐变为压岁钱。
关于清明的传说故事 篇5
转眼又到清明时节。望着满山无名的野花和青青杂草,想起故乡父亲坟茔前那块静静的墓碑,我的内心犹如刀绞般疼痛,不知不觉酸涩的泪水已溢满了眼眶。
父亲是在去年清明节离开我们的,当我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赶回老家时,来自县城各地的亲朋好友已把农村的小屋围得水泄不通,姐姐和弟弟的6个孩子早已跪拜在父亲灵堂前泣不成声。弟弟对我说:“父亲走时还不停地念叨你的婚事呢!”我深深知道所有的邻里乡亲都希望我这次能带他们盼望数年的城里媳妇回来见父亲的最后一面。
父亲于1930年10月出生,那时家境贫寒,14岁才进入村里的小学念书。刚读三年小学的父亲不得不辍学回家,与两位哥哥一道跟着爷爷奶奶下地干活。遇到天灾收成不好的年月,一家人除了交地主的粮租,经常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地过着苦难的日子。直到解放后土地改革,村里成立农业合作社后农民自己拥有了土地,家里的生活条件才开始慢慢好起来,因此父亲对党的恩情念念不忘,喜悦的内心时常发出由衷的赞叹。
随着生活的逐渐好转,父亲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家乡地处偏僻不通公路,十里八乡没有医院和卫生所,孩子生病全部凭自己的经验和土偏方治疗,加之当时各种疾病流行,农村婴儿成活率比较低,有些孩子长到四、五岁大生病不久就夭折了。因为这些条件和因素,父母先后生育了四个孩子都没能挺过这个关,而立之年后父母生了姐姐,我和孪生弟弟出生时,父母早已过不惑之年,我们的到来更是给家里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欢乐。
也许是乡邻的善举感动了苍天,我们姐弟三人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中,在新中国日益完善的医疗体制下,几乎没有生什么大病就活蹦乱跳地渐渐长大。应该说中年得子的父母对儿女婚事的关心胜过一切,但就在我和弟弟高考落榜,对人生前途茫然无措的那年春天,父亲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晚上他把我和弟弟叫到身边,郑重地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呀!你们兄弟俩都去当兵报效祖国吧!”就这样我在父亲的无限希冀中报名当兵,去了遥远的山西部队那片黄土高原,弟弟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临走时父亲对我说:“到部队后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工作,为家乡人民争光”。从此我和父亲的感情只能在弟弟与我频频来去的两地鸿书中默默传递。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在部队立了功、提了干,后来又调到离家不足千里的重庆军营,但因部队工作繁忙我却很少回老家陪伴和看望父亲。春天,正当我在部队进行军事理论知识集训时,弟弟的一个电话使我的脑袋突然象钻进了蜜蜂一样嗡嗡作响,父亲因肺部感染住进了省城的医院。此时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不在身边这些年欠父亲的感情太多太多……
八十二岁高龄的父亲,经过这次病痛的折磨后,再也没有了原来的精神,身体慢慢开始消瘦。去年春节我回家探亲,曾经健壮的父亲已经不能独立行走,我用外甥女从省城买来的轮椅推着已经卧床半年的父亲,到村里的马路上走走看看。每到一处他都能熟悉地说出田间地头的名字,以及曾经在这里和乡亲们生活发生过的许多故事。父亲虽然文化不高,但经过自学后也算得上是村里有文化的人。由于父亲处世公平、为人正直,在他短暂的人生中曾经先后担任过37年的生产队会计,所以对于村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并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知道这个世界留给父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一边给他讲我在部队的成长进步,一边给他介绍祖国各地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时父亲浮肿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喃喃地说:“这么美好的生活,你还不赶快把家成了,到时我”走“了已安心呀!”
父亲真的“走”了,我却没有完成父亲的遗愿,春节的短暂团聚仅成为我和父亲的永别。这时忙前忙后料理父亲后事的姐夫对我说:“父亲临走的时候特意交代我们,要在他坟前立一块墓碑便于以后的孩子们寻找。我们准备把孩子们的名字都刻在墓碑上,你看你的怎么办?”此时此刻我才再一次感受到对不起生我养我的故乡这块熟悉的热土,对不起关心我的各位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对不起带着深深遗憾离开我们的至爱父亲。我的婚事已经成为父老乡亲们对我的唯一希望,毕竟我已经都过了不惑之年。
其实,自从去年春节后,我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到处相亲,尽量争取让父亲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儿子成家。也许是自己的内心过于急于求成,或许是当今社会男女青年的爱情掺杂了太多太多的物质与功利,往往寄予厚望的美好爱情偏偏就难以如愿。原以为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后,接触交往女性的时间和机会更多些。殊不知由于年龄的缘故,我的选择面越来越受到各种条件和非理性因素的制约,加之我长期在部队养成的正直、果敢、刚毅、理性的军人素质和作风,使得自己在与地方姑娘的交往中缺少许多灵活、委婉与浪漫,来之不易的几次相亲都在和姑娘的短暂交往后无疾而终。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今年春节,我因值班而未能回到老家与亲人团聚,春节长假的剩余时间里,我独自一人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听着不时响起的隆隆鞭炮声,看到邻居喜庆团圆的热闹场景,我的思绪便飞到了遥远的故乡,此时侄女从老家打来电话:“伯伯,你是不是没有找到伯娘不好意思回来了哟?我们明天要去给爷爷上坟,又要看到爷爷的墓碑,你的名字后面什么时候才刻上伯娘的名字呀?”听到侄女稚嫩的声音,我的眼眶再一次溢满了滚烫的泪水,目光呆滞地凝视着远方那陌生而又熟悉的家园,起伏的内心象打翻了五味瓶久久难以平静。
关于除夕的故事和传说 篇6
篇一:关于除夕的故事和传说
版本一: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版本二: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世间出现了一个叫夕的怪兽。夕平时躺在洞穴里睡大觉,一到阴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找吃的,到处行凶作恶。人们想了许多办法想把夕制服,可是都不顶用。年年岁岁,牲口被夕吃没了,人也逐渐稀少了。后来,人们想了一个办法,腊月二十三这天,请灶王爷去天上求玉帝派神仙到人间来除夕。玉帝听说后把除夕的事交给了神农办理,神农派最小的儿子年拿着红绫和竹筒,就在腊月的最后一天跟着灶王爷来到人间。太阳落山后,正当夕又要行凶作恶时,年用红绫和竹筒打败了夕。村里的人们把想要逃走的夕紧紧围住,拿着红绫、竹竿、赶牛鞭一齐向夕打来,当火红的太阳升起时,夕被年和人们除掉了。从此,人们为了庆祝腊月最后一天晚上除掉夕得胜利,就把这一夜叫年除夕,把正月初一叫做年。家家挂红绫、爆竹筒、甩响鞭,到后来,演变成为现在的贴对联和放鞭炮。
篇二:关于除夕的故事和传说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汉族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汉族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汉族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中外神话故事之对比 篇7
关键词:中外神话故事,起源,异同
古人类对自然现象、万物起源等问题疑问重重, 因无人回答, 故神话故事以人类自问自答的方式流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昔者初民, 见天地万物, 变异不常, 共诸现象, 又出于人力所能之上, 则自造中说以解释之, 凡所解释, 今谓之神话。”马克思也曾说:“任何神话都是人民通过幻想, 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中西方神话故事, 一个是东方大河文明的产物, 一个是西方海洋文明的结晶, 两者既有不谋而合, 异曲同工之处, 有些方面又有天壤之别。
1 创世说及人类起源的相似性
虽然产生于不同的的地域、历史和文化环境, 中国上古神话和希腊神话都涉及了开天辟地及人类起源的问题。
中国神话《三五历纪》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一日九变, 神于天, 圣于地。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 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 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 立于三, 成于五, 盛于七, 处于九, 故天去地九万里。古希腊也有个史前期, 没有宇宙, 一切皆从混沌 (Chaos) 开始, 无光, 漆黑一片。混沌之神卡俄斯 (Chaos) 分离出大地母亲该亚 (Gaea) , 该亚生了天空, 天神乌拉诺斯 (Uranus) , 并与他结合生了六男六女, 十二个泰坦巨神及三个独巨神和三个百臂巨神, 后来乌拉诺斯被他和该亚所生的最小儿子克洛诺斯所推翻。众神创造了天、地、海、草、花木、世界形成。希腊的史前期是否定之否定, 儿子推翻父亲并与母亲结合, 充满血腥和征服的气息, 是兽性, 动物性的。中国神话的另一说法, 宇宙开辟之初, 只有伏羲、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 兄妹结合而繁衍人类后代。神际关系的混乱暗示古人类部落存在杂婚、无伦的现象, 甚至有族内残杀、吃人等恶习。
《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这样记载:“盘古之君, 龙首蛇身, 嘘为风雨, 吹为雷电, 开目为昼, 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 体为江海, 血为淮渎, 毛发为草木”。创世神以牺牲肉体来完成天地开辟, 万物创造, 奠定了中国人民崇尚献身精神的民族气概。天地形成, 却无生机, 故女娲造人,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 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 剧务力不暇供, 乃引绳于泥中, 举以为人。”希腊神话中先觉者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 他用泥土掺水, 然后按照世界主宰天神的形象揉捏成一个个形体, 智慧女神雅典娜极其欣赏他的创作便把神的呼吸即人类灵魂吹进了泥人心中, 一个个泥人获得了生命。由于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 宙斯激怒于人类, 一场洪水, 几乎使人类灭绝只有普罗米修斯的儿子丢卡里翁和他的妻子皮拉幸存。洪水退后, 他们得到神谕的启示“将大地母亲的骨骼扔到身后, 可以再造人类, ”于是他们分别抛掷石块, 男人抛出的石头变成了男人, 女人抛出的则变成女人, 人类又开始繁衍生息了。
对于人类从何而来的问题, 中国女娲用泥造人, 普罗米修斯和丢卡里翁夫妇筑土抛石, 极其相似, 这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时期, 泥土是远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2 异曲同工的悲壮色彩
神话故事的美体现在悲剧的深刻和隽永, 具有深远的美学价值, 展现了人类对自然不屈不挠的探索, 敢于抗争, 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渴, 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林”。据山海经描述炎帝之女精卫, 游于东海, 不幸溺水, 但她死不罢休, 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湮东海。有人嘲讽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不自量力, 其实不然, 两则故事寓言先民渴望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战胜干旱, 治理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 奋斗不止, 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的精神。古人钦佩精卫赞其为“志鸟”陶渊明诗云:“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夸父诞宏志, 乃与日竞走”。人死化鸟, 弃杖为林, 浓厚的悲剧色彩为神话故事蒙上神秘的面纱留给后人想象的空间, 中国神话中肉体的毁灭, 生命的结束往往不是斗争的终结, 而是精神灵魂的升华。希腊神话的悲壮同样表现在人对神谕及宿命的抗争, 虽然对于神的预言, 人的反抗是毫无作用的, 但希腊人还是选择追求自由, 荣誉, 摆脱命运的束缚。话说阿克琉斯出生之后, 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 或者在战场上光荣地死亡。忒提斯爱子心切, 将他乔装打扮置于女孩子群中, 但智者奥德修终于认出了他。阿喀琉斯毫不犹豫地、愉快地走上了同特洛伊人作战的战场, 明知自己将葬身于特洛伊城下, 但他依然挺身参战。特别是在他的挚友帕特罗克洛斯被特洛伊王子赫克托杀死之后, 他悲愤交加, 痛不欲生。母亲警告他:为朋友复仇将导致他在战场上丧生。阿喀琉斯愤怒地说:“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被杀的朋友, 我宁愿死去!让宙斯和神祇们所规定的命运临到我头上来吧!”阿克琉斯死后被人们称赞为“希腊第一勇士”。黑格尔曾热情洋溢地写道:“关于阿喀琉斯, 我们可以说, 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不同于中国的英雄的以苍生为重, 胸怀天下, 希腊人更崇尚个人英雄主义, 捍卫尊严与追求荣誉。
3 天壤之别的神性
中国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古老内陆封建国家, 保守闭锁, 在此环境下孕育的文化具有浓重的伦理色彩, 中国人主张禁欲,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因而中国的神性是理性化的, 众神高高在上, 不食人间烟火, 杜绝七情六欲。古往今来, 人神结合, 天理难容, 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 谱写的无一不是众神为了拯救民生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而伟大的乐章。中国的神可谓是千篇一律, 它们是善和道德崇高的化身。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发达的海外贸易和殖民传统, 使得希腊人爱冒险, 向往自由, 追求财富。希腊的神是感性化的, 人神同形同性, 它们爱吃喝玩乐, 会生气争吵, 会嫉妒攀比, 争名夺利等人类的一切特征。整个希腊神话可以概括为“人的倒影”。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 他们不像中国人把神明作为道德模范, 而是通过神来折射人生, 思考自然和和人类问题。众神之首宙斯虽然神通广大却好色无比, 狂放不羁, 最爱拈花惹草, 处处留情。而天后赫拉, 本是众神的表率和妇女的保护神, 但却经常因为宙斯的风流而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 做出一些残酷和无神性的蠢事。它们不像中国神话中庄严而神圣的天帝王母, 更似人间一对争吵不休的欢喜夫妻有时甜蜜和谐, 有时吵吵闹闹, 象征着天气有时晴朗, 风和日丽, 有时则乌云密布, 狂风大作。爱与美之女神阿佛洛狄忒 (Aphrodite) 红杏出墙与战神阿瑞斯 (Ares) 生了Cupid (丘比特) 。小爱神丘比特最喜欢搞恶作剧, 他的箭掌管爱情, 但他却无所事事, 整天蒙着眼睛乱射箭, 意指爱之盲目。若是在中国水性杨花的阿佛洛狄忒定是臭名远扬了。
4 结语
神话故事是古人类天马行空的产物, 其流传至今,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外神话虽有差异, 却无优劣之分, 它们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如中国嫦娥号月球探测器的发射。现代生活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神话故事的“身影”, 如知名品牌如Daphne达芙妮女鞋等。了解中外神话故事不仅能帮助我们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文学修养, 且有利于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陈丹青.文学回忆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关爱民, 顾兵.浅谈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区别[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
[3]李璐.《山海经》神灵形象及其美学意蕴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 2013.
[4]吴秀莲.“美”与“善”希腊与中国神话比较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 (6) .
关于神仙的神话故事 篇8
天女散花
盘古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开天辟地以后,叫他的大儿子管天上事,人称玉帝;叫他的二儿子管地上事,人称黄帝;叫他的女儿管百花,人称花神。
盘古开天辟地用力过猛,伤了五脏六腑,他快死时,把女儿叫到跟前, 拿出一包种子说:“ 这是一包百花种子,交给你了。你要往西走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那里有一座净土山,你可取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把这百花种子种在净土里。然后你再往东走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里,在日头洗澡的地方,那里有一潭真水,不蒸不发,你可取真水一担,浇灌百花种子,百花种子就会生芽出土。你再往南走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那里有一潭善水,你可取善水一担,对花苗喷洒,花苗结出骨朵。然后,你再往北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里,那里有一潭美水,你可取美水一担,滋润花骨朵,这样,就会开出百样的花朵。你用这些花给你大哥点缀天庭,给你二哥江山添美。” 盘古说完,就死了,尸体随后化为一座盘古山。
花神按父亲的嘱咐,往西走了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取了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播上了百花种子。向东、向南、向北取来真、善、美三潭里的水,精心育花。果然,百花怒放,好看极了。她高兴地报告玉帝。玉帝便随着亲妹妹前来观赏百花,他高兴地说:“ 妹妹不辞劳苦,育出百花,用百花美化天庭,天庭不就成花园了吗? ”
花神说:“ 当初父王开天辟地,叫你管九霄,叫二哥管九州,叫我育出百花给你点缀天庭,为二哥江山添秀。如今,我已把百花育出,哥哥可不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把这些百花撒向人间? ”
玉帝答应了,立即唤来一百名仙女,对她们说:“ 我封你们为百花仙子,受花神管。你们可随意采花,采牡丹的是牡丹仙子,采荷花的是荷花仙子。把你们采来的花撒向人间。”
百花仙子听罢,手托花篮,在花园中穿梭往来,各自采下喜爱的鲜花。片刻工夫,花篮就装满了。然后,她们一手托花篮,一手抓起花,纷纷撒向人间。
天女散花,飘落九州,落地生根。从此,人间有了百花。
仙女与仙浴潭的传说
在鸳鸯溪狮坪风景区,有七块俊俏挺秀的石岩,人们叫它们为“七仙女岩”。炭.岩下有一个碧水荡漾的水潭,因七仙女曾在这儿沐浴,人们美称它为“仙浴潭”。
传说天上的七仙女,她们十分爱洁净,每天必到江河里沐浴嬉戏,随兴所致,什么太湖啦,鄱阳湖啦,洪泽湖啦,长江啦,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但是这些地方虽然碧波万倾,总缺清幽,于是她们便想寻找一个清静优雅的去处。 这七位仙女漫游天地,她们看到人间男耕女织,夫妻恩爱的生活,对比天空的清泠,不禁都起了思凡之心。
有一年秋未,七位仙女漫游到了鸳鸯溪的狮坪上空。她们看到鸳鸯溪溪漠清波碧,两岸绿树翠蔓,景色清奇,潭中还有成双成对的鸳鸯戏水,恩爱无比,不由按下祥云,落于沙滩,解开莲花裙。跃入水中,尽情地游水嬉戏,有说不出的惬意。从此她们便常来此沐浴。 再说,狮坪的山坳里,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生有七子,分别叫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七兄弟生得英俊槐梧,尤其七郎更是聪明伶俐。他们都到了婚娶年龄,父母亦劝他们到山外成婚。但七兄弟十分孝顺,非要奉养父母终生不可。他们在山地里开荒种地、打猎为生,勤劳肯干。
有一天七位仙女又到潭里沐浴,被七郎看到。深山老林里哪来这么漂亮无比的姑娘?七郎断定她们不是凡人。他数了一数,正好有七位仙女,便马上想到自己有七个兄弟,这不是天生的姻缘吗?七郎当时不动声色,等到七位仙女腾云而去后,他才回到家中把自己的奇遇告诉哥哥们。兄弟们当下就想了娶七仙女的办法。
第二天,七个仙女又到潭中沐浴。她们刚脱下莲花裙入水,躲在潭边树丛中的七兄弟一跃而出,吓得七个仙女跃上沙滩,穿起莲花裙便腾空飞走!不料,这时最小的七妹看到跑在最前面的七郎生得英俊清秀,一表人才,有意放慢了脚步,被七郎 一手扯住了七妹的的莲花裙;那已腾空的六姐姐见七妹被拉住了,又忙落下沙滩去救七妹。就在这一刹那间,六兄弟一拥而上,大郎抓住了大姐、二郎拉着了二姐,三郎 牵住了三姐,四郎拉着了四姐,五郎扯住了五姐,六郎抱住了六姐。七个仙女见七个兄弟相貌堂堂 ,一表人才,于是都牵动了思凡之心,一个个害羞地红着脸垂头不语。七兄弟一齐前施礼说:“我们因奉养年老多病的双亲,皆未婚娶,还望仙姐成全。刚才的行为粗鲁无礼,请神仙姐姐见谅!”七位仙女见七兄弟言词恳切,又见他们勤劳善良,忠厚老实,并且一个个都体格健美,心下都愿意,但又害怕违仙规受到惩罚,都不敢言语。 还是七妹想出了办法,她说;“我们只要迷惑住天上众仙,便可留在凡间了!” 六位姐姐忙问有什么办法?七妹说:“我们把仙身化成七块岩石,真身随七郎到人间变成凡人,男耕女织,夫妻恩爱,不就很好吗?” 六个姐姐都答答地点头表示同意。七兄弟都很感动。于是,七个仙女施用仙术,只见仙雾起处,七块岩石突兀而立;霎时间,七位少女便笑嘻嘻地站在七兄弟的面前了。 那七块岩石十分俊俏挺秀。人们说:岩顶上葱茏的树木原是七仙女的秀发;光洁的石身是七仙女的玉体;那下半部的许多皱折,就是七仙女遮体的莲花裙!民间还传说 ,那爱好撒娇的七妹,临变之前用左脚踢了七郎一脚,假装生气的说:“都是你害的!”她这一踢,就把岸边的岩石踢了一个洞呢!
不信,你去看看七女岩,那七妹乔装生气的模样的踢出的左脚,还隐约可见呢!
小学三年级神话故事主题阅读 篇9
1.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指导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课上来了两个熟悉的朋友。(点击)小小哪吒能闹海。(再点)沉香救母惊天地。
2.大家在语文课本上已经认识了他们,你发现了他们的共同之处吗?(引导说出神奇)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神话世界话神奇。(出示课题,齐读)
二、活动过程
(一)走近盘古,感受神奇
1.自由读《开天辟地》,想一想:盘古神奇在哪里?画出相关语句。2.组内交流。
预设:盘古神奇在哪里?
1.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他的工具神奇!)
2.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天和地就这样分开来了,真神奇!)
3.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这些数字再一次带我们感受到了神奇!)
4.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盘古将他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真了不起。一起读!)
5.张老师最近又重读了不同版本的神话故事书,我发现,只要是中国神话,第一篇都是《盘古开天辟地》,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6.最近,我们班开展了神话故事主题阅读活动,大家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7.还真不少!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我说你猜。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1)猜一个神话人物,仔细听,歌中唱的谁?
还有谁也猜对了?那就奖励大家一起看!(播放《猴哥》视频)
(2)出示:情侣奔赴鹊桥相会猜一个神话故事名
(3)出示:八仙过海图猜一句歇后语
8.你能像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大家或者老师吗?
过渡:看来,大家读的故事真不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故事,漫话神奇。
(二)分享故事,漫话神奇。
1.组内交流你最喜欢的神话故事,推荐一篇最精彩的共同阅读。2.小组准备展示。
分步操作
1.你们小组共同阅读了什么故事?你们呢?2.下面各小组准备展示,老师给大家推荐几种展示形式,组内可以选用其中一种充分练习!
预设:把你们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吧!哪组先来?
1.你们组汇报的是什么故事?想用什么方式展示?2.这个故事最打动你们的又是什么?
《女娲补天》:她不畏艰难,勇挑重担,是在为人类谋幸福啊!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总结:读了一篇篇精彩的神话故事,大家收获了很多。
三、点拨提升
1.同学们,阅读神话故事,感受其中的人物,想象它的内容,品味它的语言,和其他课外读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其实,神话故事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600多年前,《山海经》中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的身影;唐诗宋词里就更多了。直到今天,人们常用的成语、歇后语、耳熟能详的歌曲、喜闻乐见的动画片有些就来源于神话故事。
3.早在2600多年前,也就是原始社会就有了神话故事,咱们的祖先为什么要虚构这些故事呢?
4.在原始社会,人们知识水平低下,很多现象无法解释;面对无尽的自难,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就想象出神的形象、神的本领和神的故事。
5.神话故事历经几千年,代代相传,仍然魅力无穷,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有趣、神奇、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
师结:一个神话,一种向往;一个神话,一种崇拜、一种追求,更是人类美好的愿景。(点击播放歌曲。)
关于成语的古代传说故事 篇10
很久很久以前,在很远很远的西方的洪荒的她方,有一个国家,名字叫做遂明国。这个地方因为太僻远荒远,以至于太阳的光芒和月亮的银辉都普照不到,可以说是不见天日,不分昼夜。
在遂明国,有一棵大树,名叫“遂木”。这棵树真是异常之大,它的树枝很高很长,仅仅光树冠的面积竟达一万顷,伸展到了几十里以外的地方,而且整个大树看起来,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按理说遂明国本来就是见不到日月之光,暗无天日的,再加上有这么大的树木遮蔽,必然是黝黑一团、漆黑一片的。其实并非如此,大树下到处闪耀着美丽的火光,犹如珍珠生辉、宝石发亮,把四下里照耀得明明亮亮的,如同白昼。不见天日的遂明国百姓,就在这种灿烂的美丽的火光中,躬耕劳作,怡然自得,悠哉悠哉的靠这种火光生活。
尽管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人们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
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过去,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多半是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一块儿吃了,因为找不到火来进行烹饪熟。因此在遂明国里,人们还不知道如何生火。
人们发现火能帮助人们御寒,抵御野兽的伤害和烧熟食物,让人们可免于挨饿及受冻,所以火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为了火种不能久存而困苦,因此保护火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万一没有了火种,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因为,没有了火,就等于没有了光明,人们就不能够正常的生活,不但要生吃很多味道很不好的食物,到了晚上,也只能靠月光来照明,而且还会经常受到野兽猛禽的袭击。
为了保存火种,大家就轮流值日看守火种,长年累月,没有尽头。可是保存火种非常之难,有许许多多的不利因素,常常使得他们的生活处于没有火的状态。有个聪明智慧的人一想到自己国家的人民的痛苦状态,就发誓要把这个谜团解开。
有一日,这个聪明智慧的人周游天下,走得很远很远了,远到连日月星辰都不见了,终于来到遂明国。他见到此地的奇异景象,感刭十分奇怪,决心把火光的来源弄个明白。
经过了好多天的仔细观察,有一天,他终于发现这里有一种大鸟。桔红色的嘴巴、漆黑的脊背、雪白的肚皮,长着鹗爪似的坚硬利爪,在大树上跳来跳去找虫吃,不时像啄木鸟似的用长长的硬喙啄树干,每一啄,就发出璀璨的、夺目的火光。
这个聪明人见了这种景象受到启发,想到了取得火种的办法。他于是捡了一根硬木枝,在遂木上钻起来,结果真的也发出火光。可惜的用这种树木钻出来的火,只发光,没有火头。
他回到自己的国家后,继续用别的树木作试验,虽然钻起来很费劲,但终于钻出火来。他并且无私地把这个钻木取火的办法教给人民,从此人类就不再靠天然的雷电来点燃的火种,也不必小心翼翼地天天看守着已点燃的火堆、惟恐熄灭了。有了取火的方法,火的用途也就大为扩大了。而且聪明的人类又改变了取火的方法。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敲敲打打,敲出火来。如此这般,人们最终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正因为他的功劳,让人们享受到光明,让人们无须生活在黑暗中,真是太伟大了。他的事迹是对人类最初征服火的一曲颂歌。人征服了火,火磨炼了人,人成了星际间的万物之炅。
关于报恩的神话故事 篇11
一个叫崔炜的穷书生路过,他同情乞丐婆,虽然他身上也没有钱,但仍脱下衣服来替她赔偿。崔炜才排解了纷争,一转头,乞丐婆竟然不见了。但崔炜生性豁达,毫不在意地回家了。
这天晚上,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色的蛇向他道谢:“下午多亏公子搭救,真是非常感激。特地送来一些艾草作为报答。这艾草妙用无穷,它可以去除各种肿块,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不要多用!”
崔炜从梦中惊醒,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是伸手一摸到床边,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
不久,邻县的一位姓任的大富翁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头上长了一颗大肿块,访遍了名医,都没有治好。于是任大富翁只好贴出一张告示:“只要有人能医好小女的病,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
崔炜听说了这件事,想起了梦境中青蛇所说的话,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了任大富翁的家。
关于麒麟的神话传说故事 篇12
一、地名蕴含的生态隐喻
在距都市十万八千里的山林里, 有个叫“永宁村”的地方。如村名所述, 这里的人与妖希望永远能过着安宁的生活。 影片用一个如诗如画的远景为我们展示了永宁村的周围环境:群山环绕、植被茂密、水色秀丽, 人和妖就在这宛如仙境般的世外桃源过着无忧无虑、无欲无求的生活。海德格尔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称为“诗意地栖居”。“永宁村”不正是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诗意栖居的理想家园吗?透过地名的表层含义, “永宁村”在更深层意义上象征着一个美好而又遥远的生态愿景。
“顺天府”, 字面上寓意一切人、事、物都应该顺应自然、顺应天道。但在影片中, “顺天府”干的都是违背天理、 忤逆天道的勾当。当顺天府头目葛千户带人封杀“永宁村” 时, 村民葛大娘怒斥道:“你才是逆天, 剑齿虎, 长毛象, 哪一个不被你们人赶到无处容身, 你们要活, 就不能给我们一条生路吗?”由此看来, “顺天府”的命名实际是暗含极大讽刺意味的。“登仙楼”是个神秘而高端的奢华餐厅, 达官贵人们在此品尝着以妖为原料的山珍海味以求延年益寿、 长生不老。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 就开始大肆掠夺自然, 残杀野生动物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欲望, 可以说, “登仙楼” 就是人类贪婪的缩影。
二、人物角色蕴含的生态隐喻
影片重点塑造了宋天荫、霍小岚、罗刚这样的正面人物, 在现实生活中, 他们就像是保护动物的志愿者。男主人公名叫宋天荫, 这绝非偶然。“天荫”是指来自上天的庇护, 这恰好暗合了他“保长”的身份。霍小岚和罗刚都是天师, 起初以捉妖赚钱为目的, 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从抓妖天师变成了护妖天使。
葛千户以及为他效忠的天师、大押店老板娘、宰妖师、 吃百寿宴的达官贵人都是导演设定的反面人物, 他们形成了一个抓妖、卖妖、宰妖、吃妖的产业链, 影射了现实社会中猎杀贩卖野生动物的产业链。葛千户, 从表面看是有权有势的商人, 实际是披着数层人皮的老妖。这也令我们想到现实中, 有一些官员表面上提倡保护动物, 但实际上脱下工作服走到豪华包厢里, 便开始对着满桌山珍海味大快朵颐。[1]在现实生活中, 天师就是生态环境最直接的破坏者;大押店老板娘就是专做地下野生动物买卖的黑心店家;宰妖大厨就是高级餐厅的厨师长, 且擅长烹饪野生山珍;参加百寿宴的达官贵人, 则是这条产业链形成的元凶。
三、故事情节蕴含的生态隐喻
宋天荫被老妖后托胎于腹中并生下小妖王胡巴, 是电影最奇特的情节, 其中蕴含的生态寓意也最深刻。从影片的表像看, 人怀妖胎的情节十分不可思议, 但实际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一体同生的亲密关系。影片中宋天荫与胡巴的父子深情令人动容, 这对“父子”之间的每个眼神和动作都透露出浓浓的爱意, 成功地将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 的思想传达给了观众。电影中, 妖不容于人间, 它们要想在人间活动就必须穿人皮、说人话。妖修炼成人形的逻辑隐含着人比妖高一个等级的观念。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在告诉我们:万物都是平等的, 没有贵贱高下之分。可人类妄自尊大, 自认为是万物灵长, 对自然采取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极不平等态度。 影片中设计妖穿人皮的情节是想表达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控诉, 也传达出了对万物平等的期盼。
男人怀孕?!这不仅是影片吸引观众进影院的噱头, 更是导演别有用心的安排。女人最主要的社会功能——生儿育女转移到了男人身上, 这表明了女性的解放。影片中霍小岚与宋天荫的社会角色也实现了对调:霍小岚行走江湖, 捉妖赚钱;而宋天荫则承担了女性的义务:生孩子, 喂孩子, 缝补衣服。不仅如此, 影片接下来出现的一系列女性角色:大押店老板娘、宰妖女厨师、贵妇等也都强势且具有社会地位。 自然与女性的隐喻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中的母亲原型。 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 “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人类”主要指男人, 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是“男性中心主义”, 他们批判传统的大男子主义和一切反自然的行为。[2]影片有意安排男性怀孕并展现女性的强势地位, 是对男与女也即是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彻底解构, 体现了重新建构男性和女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大胆想法与主张。
摘要:电影《捉妖记》在地点名称、人物角色、故事情节的设计中运用了大量隐喻, 表达了对当下生态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强烈关怀。
关键词:电影,生态,隐喻
参考文献
[1]百度电影吧.《捉妖记》你看到了什么?[EB/OL]http://tieba.baidu.com/p/3926341244.
【关于麒麟的神话传说故事】推荐阅读:
麒麟龟09-08
麒麟操作系统07-25
麒麟西瓜大棚种植技术07-26
关于桥的神话故事08-08
关于龙的神话故事09-09
有关于恩施的民间传说故事08-02
关于狮子座的神话故事10-26
麒麟公司三季度工作总结07-18
关于龙宫三公主的神话故事05-09
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