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及设计

2024-07-11

城市规划及设计(精选8篇)

城市规划及设计 篇1

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收费标准

一、收费依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关于发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的通知》(2004中规协秘字第022号)(全文附后)。

二、区综合经济园区项目比照上述文件标准减半计收。

附件: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单位:

为加强城市规划设计行业的管理,约束不合理收费和制止不公平价格竞争,促进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研究制定了《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现发至各会员单位,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计算和收取规划设计费的参考依据。

附:《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二OO四年六月一日

一、2001年国家计委《关于放开和下放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通知》(计价格[2001]1218号)中取消了1993年由建设部、国家物价局联合颁布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放开了规划设计市场。为了规范规划设计市场计费,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了《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意见可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收取规划设计费的参考依据。

二、参照本《意见》计算规划设计费时,可根据项目难易程度、地区差异、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等情况,乘以0.8—1.5的调整系数。

三、外资和中外合资建设项目也可参照国际城市规划计费方法或标准,由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协商确定。

四、本《意见》所提出的各项计费基于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规定对规划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而制定,如果委托方要求增加或减少内容、深度,计费标准应相应增减。

五、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及地形图(含电子文件),应由委托方提供。如需要由规划设计单位承担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委托方应支付相应费用。

六、规划设计单位应向委托方提供初步方案6套,规划文本6套,彩色图纸一套。如委托方要求增加份数,则应另行支付成本费。

七、规划文本电子文件及版权归规划设计单位所有。如委托方要求规划设计单位提供电子文件或版权,应支付相应费用。

八、委托方应按进度分期支付城市规划设计费。在规划设计委托合同签定后3日内,支付规划设计费总额的20%作为定金;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3日内,支付40%的规划设计费,提交全部成果时,结清全部费用。

九、本《意见》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负责解释。

控制性详细规划取费标准

(2003年7月)

设计费据可规划用地面积为参考

5平方公里以下项目:9.5万元/平方公里

6-10平方公里项目:9万元/平方公里

11-20平方公里项目:8.5万元/平方公里

21-30平方公里项目:8万元/平方公里 31-40平方公里项目:7.5万元/平方公里 41-60平方公里项目:7万元/平方公里 61平方公里以上项目:6.5万元/平方公里

 设计工作可分两个阶段,各阶段工作所占比例为:

控规概念性方案阶段为60%;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为40%。

 各阶段成果:

控规概念性方案阶段:用地现状分析(建筑、植被、水文等)、土地使用规划图、地

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地块边界、指标、保留建筑、公共设施位置)、道路规划(道路走向、线型、断面、主要控制点标高、停车场及其它交通设施用地界线)、景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图;汇报方式为草案汇报或电脑演示。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用地现状图、区域位置图、土地使用规划图、地块划分编号

图、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地块边界、指标、保留建筑、公共设施位置)、道路交通规划图(道路走向、线型、断面、主要控制点标高、停车场及其它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市政工程规划图、拆迁图、绿化规划图、景观规划;提供A3规划文本六份。

修建性详细规划取费标准

(2005年3月)

设计费据可规划用地面积为参考

5公顷以下项目:15万元/公顷

6~10公顷项目:10万元/公顷

11~20公顷项目:7万元/公顷

21~40公顷项目:4万元/公顷

41~60公顷项目:3万元/公顷 61~80公顷项目:2.5万元/公顷 81~100公顷项目:2万元/公顷 101~200公顷项目:1.5万元/公顷 201~400公顷项目:1.2万元/公顷

401~800公顷项目:0.8万元/公顷

801-1500公顷项目:0.6万元/公顷 1501-2500公顷项目:0.5万元/公顷 2501-4000公顷项目:0.4万元/公顷

注:若在概念性规划方案阶段之前需要项目策划工作,则设计费需增加项目总价的15%。

 设计工作可分两个阶段,各阶段工作所占比例为:

修规概念性方案阶段为60%; 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为40%。

 各阶段成果:

项目策划内容:描述策划内容的插图、造价估算、演示文件。

修规概念性方案阶段:规划说明、规划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景观分析图、交通分析

图、主要建筑风格示意图片、表达规划概念的示意图片;提交彩色图板一套;汇报方式为草案汇报或电脑演示。

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规划说明书、区位关系图、规划地段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景

观系统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图、重点建筑概念性示意、竖向规划图、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经济技术指标、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各类分析图、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工作模型或透视图、重点地段设计意向;提交彩色图板一套及A3规划说明图册二份。

酒店及度假设施概念性规划取费标准

(2003年7月)

设计费据可规划用地面积为参考

5公顷以下项目:18万元/公顷

6~20公顷项目:15万元/公顷

21~40公顷项目:13万元/公顷

41~60公顷项目:10万元/公顷 61~100公顷项目:7万元/公顷 101~200公顷项目:5万元/公顷 201~400公顷项目:3万元/公顷

401~800公顷项目:1.7万元/公顷

注:若在概念性草案阶段之前需要项目策划工作,则设计费需增加项目总价的15%。

 设计工作可分两个阶段,各阶段工作所占比例为:

概念性草案阶段为60%; 概念性最终成果阶段为40%。

 各阶段成果:

项目策划内容:描述策划内容的插图、造价估算、演示光盘。

概念性草案阶段:概念性规划草案、用地布局图、概念性建筑设计平、立、剖面

图、景观分析图、交通分析图、表达规划概念的示意图片;汇报方式为草案汇报或电脑演示。

概念性最终成果阶段:规划简要说明、概念性规划总平面图、用地功能图、概念性建

筑平、立、剖面图、景观分析及示意图、交通分析及示意图、主要景点效果图;提交彩色图板一套及A3说明图册二份。

景观设计取费标准

(2005年11月)

设计费按景观面积计算

温室项目:200元/平方米 屋顶花园项目:70元/平方米

5万平方米以下项目: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报总价 6~10万平方米项目:35元/平方米 11~20万平方米项目:30元/平方米 21~40万平方米项目:25元/平方米 41~60万平方米项目:20元/平方米 61~80万平方米项目:15元/平方米 81~100万平方米项目:10元/平方米 101~200万平方米项目:8元/平方米 200万平方米以上项目:5元/平方米

 景观设计工作可分三个阶段:方案设计阶段35%;

初步设计阶段30%; 施工图设计阶段35%。

 各阶段成果:

方案设计阶段:设计说明、景观方案总平面图、分析图(景区分布图、功能布置图、空间及场所分析图、交通分析图)、主要区域景观方案设计图、主要景点透视图、园林小品示意图片及景观设计示意图片;提供彩色图板一套及A3图册两份。

初步设计阶段:设计说明、景观初设总平面图、局部景区放大平面图、剖面图、园林小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植物配置图、竖向图、景观给排水初步设计平面图;提供A3图册两份。

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局部景区放大平面图、放线图、种植图、铺装图、竖向图、景观照明配电图、水景动力配电图、景观给排水图、景观详图、植物名录;提供图纸八份。

城市规划及设计 篇2

1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谈起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首先引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含义归纳:“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于是很多人接受了:“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但是我并不认为它们之间仅仅是单纯的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关系。虽然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城市规划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时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控制,城市设计则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中,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

城市规划以一个城市的宏观发展为目标,它更多的考虑城市的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要飞速发展,要为经济服务,提高城市运作的效率,所以要求有更高,更快,更先进,更现代化,更信息化的“硬”环境;而“城市设计”理念的出现,则是“人本主义”对高速工业化的反叛,它更应该注重人文的,文化的,美学的,自然的“软”环境。

但是两者也有共通性,城市设计既为城市规划提供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城市设计具有更多的立体性、可操作性和示意性,其主体就是空间环境设计。无论是建筑群的组合还是城市的空间设计,都有一种内在的秩序或结构作为联系的纽带。城市设计由注重城市的肌理、构图注重人的存在与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对主体城市的认识。从城市发展史中可以看到,人的主观活动往往起决定作用,在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设计结果与规划结果并不一定完全吻合,所以它们之间需要相互反馈、相互调整。另外,它们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

2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精制而富有特色的建筑最能展示城市的艺术性。建筑的设计手法现在基本有3种:模仿、再生、创新。功能成为建筑设计的主题,形式只是外皮的建筑创作过程正在被建筑师们推敲。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许多建筑师正在研究建筑的基本组成元素,然后在某种法则的指导下,进行建筑的重组,从而展现崭新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外皮也成为单独研究的一个课题,其保温、承重、生态、维护等诸多功能被分层研究,再进行组合,形成有独特内涵的外皮或立面形式。这种解构主义的创作手法更立意于建筑的本原,创造出理性而非感性的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先思而后建,比施工图设计的建筑形式更利于城市整体的艺术环境。

城市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设计的内容也能够细微到桌椅、灯具甚至标志物,但与建筑设计仍有质的区别。城市设计对城市是从整体形象把握,即使具体到任何细小局部时,设计师依然将每个细部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进行设计,而建筑设计只是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却很少关心它的邻居,缺乏对城市空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

在城市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城市设计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而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则在于整体环境的和谐、优美,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单体设计。沙里宁在《论城市》中提出城市体形环境设计的三条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是“相互协调的原则”。西特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总结中世纪欧洲城市建设艺术中强调的“互协调要素”,并加以发展,指出自然界虽然千变万化,但又是相互协调的,因此,人类建设新城也应该遵守这条原则。在沙里宁的实践中,把建筑设计、户外空间以及园林绿化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而我们的城市,最缺的就是关系,建筑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没有关系。单独看,有些还不错,放在一起就是乱七八糟。我认为这不是单纯建筑的问题,而是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的问题。

城市设计并不直接设计建筑,但是却对其区位、布局、功能、形态,包括体量、色彩、质地及风格等提出合理的控制与引导要求。要实现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那么建筑实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关键不在于一楼一房本身的优劣,而是建筑体和构筑物的群体效应,如对城市天际线的影响。组织建筑群体时,既要考虑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历史文脉,也要考虑其环境文脉。

3结语

中国的许多城市有上千年的历史,积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现今的体制使许多建筑师成为克隆的高手,现代的城市建设已经让人们辨别不出南北方的差异,内陆与沿海的不同,千年的文化被百年的新城整合成一个模板。河北省许多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楼都是按同一份图纸盖出来的,只不过城市不同而已。KPF的高科技与细腻,拉尔夫的楼梯间遍布大江南北,漂亮是漂亮,但缺少了味道。建筑本来是一种展现个性魅力的艺术创作,但现在成了表现城市共性的主要元素。

城市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缩影。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的大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实力。纵观当今世界,竞争不仅是经济力量的竞争,更是文化精神的竞争。一个新兴的经济型城市,如无文化底蕴,至多是一架经济机器,发展动力显然不足国际上的大都市,巴黎、伦敦、纽约等,之所以能百多年经久不衰,就在于它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又不断地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引领时代新潮流。因此,我们应该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找回我们遗失在快速城市化浪潮里的文明。

摘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在明确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找回人们遗失在快速城市化浪潮里的文明,从而创造更为舒适、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及设计探析 篇3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探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大力发展工农业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寻求一条能同时满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道路,人们研讨出了城市环境改造这一策略。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作为城市环境改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所提倡的城市园林化设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认可。目前,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1.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原则

城市是国家经济相对繁荣的地区,同时也是污染相对集中,污染值相对较大的地区。而城市环境又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城市环境被经济发展所破坏,其必然会对人类的生命和生存产生威胁。另外,城市环境也是一座城市形象的展示,其环境的质量以及城市建筑景观的整体布局都将对城市形象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实施城市规划建设时,务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城市景观作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在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境维护、配合城市本土文化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上,认真做好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1.1以人为本

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所强调的不仅仅只是艺术价值,还有城市景观的实用功能。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所考虑的角度应该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从城市绿化这一角度去思考。事实上,最能影响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发生改变的还是人们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鉴于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工作等切身感受到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其对人们心情的影响,即是说,城市环境的设计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要具备调节人的心情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所坚持的原则便是“以人为本”。

在城市环境中,优秀的环境设计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而对于设计师的创作意图,人们也可以通过所呈现出来的美丽的设计作品去领会,通过作品中蕴涵的心理文化,去领悟和意会设计师的创作意图,从而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1.2维护生态环境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其中一项关键内容是生态设计,主要是指一种建立在环境保护和环境节能基础之上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指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互协调,将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降至最小的一种设计形式。

注重生态环境的维护,这便是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所坚持的第二项原则。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求其在尊重生物物种多样性,减少资源使用和剥夺,保持城市水循环,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条件下,再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手段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将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反对人类对环境所进行的一切不合理开发和资源利用,反对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在具体执行时,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自然固有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加以重视,要尊重自然,认识到自然群落的生命力比人工群落更加顽强。并在尊重自然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城市环境中所具有的各种乡土植物和自然再生植被,注重对这些植被的管理养护,充分发挥自然的能动性,在原有的城市绿化环境上进行二次改造和更新。

1.3配合本土文化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种类多,所以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情况、社会风俗等等都有很大区别,一个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变化中所遗留和汇聚的文化也不同,城市是文化的荟萃,也是科学技术的结晶,所以我们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城市的文化特点。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通常是在末端的环节出现断点,使其不能统一。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在最开始的设计中,就把景观以及环境的考虑全部融进去,有目的的去改造和实现。景观的统一构思可以使城市更集中的体现出本土的特色以及地域文化。

1.4因地制宜

我国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所以还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我国的特点是人口众多,各种资源的分布并不均匀,贫富的差距特别大,所以我们要在各个方面尽可能的节省开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符合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在设计和建设中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经过精心的搭配和合理的改造,使其成为很好的场地。

2.当前城市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1)重视园林景点建设,忽视城区、郊区一体生态大园林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2)重视片面的绿地指标,导致了城市园林绿地在面积上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而总体绿量不足。为追求气派而过分强调草坪的作用,或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种植,而忽视乔、灌、草、地被植物群落式立体配置的重要性;(3)在园林风格上受欧美文化的影响较大,忽视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4)缺乏健全的政策、体制、机制保障体系。

3.应对措施

3.1充分认识城市园林内部结构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公共绿地管理,专用绿地管理,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管理,园林绿化材料生产、园林绿化科研、教育、服务管理,密切相关,互相衔接,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了独立的产业体系。

3.2科学的做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

坚持以人为本。园林建设的服务对象是人,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规划设计的前期先对其服务对象的行为特征和需求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走群众路线,听大众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就必须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做起。因为景观以及景观格局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为了塑造一个美好的城市形象,相关部门就必须加快城市的建设进程,在完善现有的园林绿化配套法规以及技术标准的同时,充分发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并全面推进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和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l996.

[2]王铁.日本城市景观的现状和设计.城市环境设计,2004(3):80-85.

[3]张学军.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山西建筑,2007,33(22).351·352.

[4]赵丹.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01).

[5]王展.环境行为学在郊野公园植物配置中的应用.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20l0.

建筑及规划设计任务书 篇4

XXXXX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日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X规划与建筑方案

二、项目概况

1.项目位置:项目位XXXXX(详见红线图)。2.用地面积:总建设用地面积约为XXX亩。

三、设计要求

1.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规划设计深度要求。

2.三个地块统一考虑,打造成为XXX城市综合体,合理的布局业态。

3.根据控规图则指标,规划建筑方案,布置总平面图。4.绿地景观、城市设计与建筑方案一并设计 5.要突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四、设计内容

1.总平面图设计

根据提供的控规图则,分析商住比例(不得突破控规指标),布置总平面图,并附带详细的规划指标。

2.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分析自定,三个地块建筑风格要统一。3.景观设计 4.海绵城市设计

五、设计成果要求

(一)评标会时所需提交的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2)设计分析;(3)业态分析;

(5)总平面图(附带详细指标);

(6)三个地块整体城市设计效果图(不少于一张)(6)各地块鸟瞰图(各不少于一张);(7)建筑单体效果图(不少于三张);(8)重要节点人视图(不少于三张);(10)绿化景观系统分析图

(11)海绵城市做法、分析图及效果图(12)建筑高度分析图

(13)建筑平面图、部分户型图;

(14)表达设计立意构思的其它相关图件;

(8)设计成果资料统一装订为A3简装本6套:其中1套正本,正本需加盖单位出图章和单位公章;5套副本,副本中不得显示单位名称及身份信息;

(9)U盘1个,光盘1张:包括说明书、图纸、汇报演示电子文件。说明书为word格式;平面图为dwg格式(CAD 2004)和JPG格式(高分辨率),其他图纸为jpg格式(高分辨率);汇报演示电子文件须附带语音解说,时间10分钟。另外提供PPT格式汇报材料一套。

第三章 其他事项

1.设计成果一律不退回,其知识产权归XXX所有。2.未经同意,设计单位不得将提供的基础资料复制、外借、转让。在设计结束后,须将各种基础资料归还给XXXX。3.本设计任务书解释权归XXXX所有。

附件

附件1.XXX市管理技术规定电子版。

城市规划及设计 篇5

关键词:城市广场;绿地;空间设计;规划设计

1城镇广场空间设计

城市广场空间设计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功能主义认为城市广场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城市生活需要而形成的空间。从美学角度看,城镇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要有相当的审美标准。从生态学角度看,城镇广场肩负着开放空间促进空气流通、增加绿色生态等任务。从人类行为角度看,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多种行为需求、各类空间需求等。通过很多学者对广场的研究,提出共同的空间标准。

1.1广场的空间形态

平面广场舒展、开阔,有扩大空间的效果;上升广场空间高、视野开阔,利于形成纪念空间;下沉广场空间围合性好,利于形成独立、安逸、休闲的场所。广场的平面形式有规则、不规则两种。不规则的形式则多种多样,常因周边建筑、道路等要素确定遗留下的不规则空间。规则型广场空间比较容易形成稳定的构图、明确的平面归属感,人们容易了解掌控,如苏州工业园区世纪广场由规则的方形和椭圆图形组成,但此类型广场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不规则型广场空间灵活性较大,可由多种图形共同组成广场群,常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无论是规则型还是不规则型,在现代城市广场中出现了“直线”与“曲线”形态,研究表明,由直线构成的规则型广场缺乏亲近的感受;曲线的变化更容易令以休闲为主的人们接受,给人一种自由随意、轻松愉快的感受。

1.2广场的空间围合与开口

良好的空间围合可提高空间的品质,在广场空间的营造中,利用道路、建筑和植物等都能够构成围合空间。与广场空间的围合相对应的是开口,广场的开口越少则围合性越好,反之则会缺少良好的围合性。第一,广场与道路。当道路围合广场(道路指向广场),广场的围合大于或等于开口,空间基本稳定,此种广场一定要注意设计上层和下层交通,要设计天桥和地下通道,保证人流交通顺畅、舒适。当道路穿越广场,广场的围合小于开口,空间不稳定,此时广场只能做交通广场或暂时的停留空间,此时更应注意交通,保证人流安全,不适合作为人流聚集场所。当广场位于道路一侧,此时广场空间最为稳定,与建筑的关系更为密切,围合性较好,人们进行聚会、休闲等活动能获得舒适无干扰的空间。第二,广场与建筑。广场的空间构成最主要的要素是建筑。建筑所在的位置、建筑的高度、建筑到广场中心的距离等都要仔细考虑,才能获得围合性和方向性好、空间品质优秀的广场。建筑所在的位置可以成为广场的主体,控制广场;可以形成广场主体雕塑的背景,强化主题;可以居中帮助空间创建方向性;可以围合形成空间基底;可以介入成为主体,分割空间;可以纵深强化轴线,引人探究;可以在建筑前加长廊退隐,形成实空间、虚空间、灰空间明确的三层空间;建筑创造的空间形式丰富多样、特色各异。建筑的高度和观赏的距离还可以用观赏角度来表达,建筑的高度与广场的空间关系密切。第三,广场与绿化。城市广场的设计中,植物也是塑造空间的重要因素。从宏观角度来研究,绿化植物所形成的空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植物周边围合,形成基本完整的广场空间。其二,植物局部围合,形成良好的亲人空间。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不同植物的组合则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乔木草坪形成的疏林草地围台,既可以消除交通噪声,又有良好的通透性;乔灌草组合,则可以完全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空间安静、私密。

1.3广场的空间方向性

广场空间如果缺乏围合性,就应增强其方向性,使广场空间有归属感。具体的设计手法有两种:其一,应用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具有明显向心性的广场平面形式,或者应用矩形、梯形等具有轴向性的广场平面形式。其二,应用具有意义的标志物,即应用建筑、雕塑小品、铺装、水体等要素,以体量、色彩、造型等形成空间的三维中心,从而主导方问。在复合型广场中,每个空间都有可能有自己的三维中心。标志物所形成的三维中心位置是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中心标志物。位于广场的中心,可应用建筑、雕塑小品、水体等要素,也可将各要素组合成一体,有庄严、肃穆之感,如以商业楼为中心的榕城广场。第二,中轴标志物。位于广场轴线上,素组合形成序列,引导轴线,强化中轴。第三,偏心标志物。偏离广场中心,可应用建筑、雕塑小品、水体、灯、标示牌等要素,形式活泼多样。例如:剑桥屋顶广场上白色建筑小品的设计,使空间形成轻松舒适的休闲环境。第四,底面标志物。在广场平面上应用各种铺装图案强化向心性,或应用标志图案强调主题。

2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发展从早期开阔的空地,到包括建筑物、道路、山水、绿地等要素组成的开阔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其中,绿地要素是在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过程中被城市建设者视为解救城市环境的关键。

2.1城市广场绿地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绿地设计需要明确绿地在广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绿地发挥着生活必需品的作用,它是工作在广场周围混凝土空间中人们的自然、氧气补给室。其次,绿地是帮助划分广场空间、满足人行为需求的生态分隔材料。最后,绿地所贡献的氧气、湿度、温度等生态元素,帮助改善周围的环境。其中,前两者在广场绿地中起核心作用,后者起辅助作用,它在公园绿地设计中的作用更为显著。设计原则要以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为目标,在城市广场设计的总原则基础上总结如下。第一,优势配合原则。在设计有微地形的场地上种植不同的植物类型,在休闲活动区,尤其是在设置有坐椅等休息设施的地方,选用以落叶乔木为主的植物。第二,多元空间原则。不同的绿地组合形式可以帮助组成不同的空间,较典型的是:广场周围种植乔灌草复合结构,可以帮助更好地隔离广场周围的喧嚣,创造安静的空间;周围种植疏林草地则可以阻挡噪声,在乔木树干部空间虚隔周围环境。第三,突出特色原则。在城市绿地中,植物的选择应多为乡土树种,提炼出抗性和耐性强、树姿优美、色彩艳丽的树种,应用于城市建设中。广场绿地树种的选择也应坚持此原则,但广场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或区中心等焦点地区,要求有更强的展示性,除了乡土树种的应用外,还要注意多种姿态优美的园林树种的配合应用。第四,生态发挥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应避免推倒原生植物而修建过多的大草坪,除了养护复杂、费用高以外,大草坪的生态效应亦低于乔灌草的组合搭配。第五,保护优先原则。对于广场原址上的树木应尽量保留,尤其是大树、古树,它们将成为广场空间的重要组成,表达着对自然、人文、历史的尊重。

2.2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

规则式主要是指将植物整行、整列或按照几何图形均匀种植在土地或是花坛、花盆中,可以是同一树种,也可以应用多种植物进行种植,如广场中常用的树阵广场植物配置。自然式主要包括两种种植情况:一是将植物按照自然生态形式模拟自然种植。二是以景观美学为标准,进行树木造景的配置。通常在广场的绿地规划设计中,将规则式和自然式的设计形式配合应用,常用的设计手法如下:第一,以自然式的种植包围广场,以规则式的种植配合广场中心、道路边缘等。第二,以规则式的植物种植配合草坪包围广场,以自然式种植加以点缀。第三,单独应用规则式或自然式植物种植。

参考文献:

万科西山庭院规划设计介绍及图纸 篇6

(一)项目定位:

北京市海淀区以历史、文化、风景为胜,本项目位于此京西上风上水之地,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附近,周边历史文脉丰富,并为中关村概念大区所涵盖。

目标人群很大一部分属于知识阶层,有着较高教育程度,甚至留学背景的成功人士,他们以知识资本完成财富积累,经历了漂泊和奋斗之后,对于更高品质住宅的要求便凸显出来,对“身心归宿”和“真正家园生活”的向往愈发迫切;他们在对整个西方文化、社会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产生新的审视,“西山庭院”正是希望让他们在选择高品质居所的同时,能够获得文化认同及精神上的归属感。“西山庭院”崇尚时尚和品位,追求生活品质和格调,是居住条件舒适豪华但不张扬的第一居所,也是有着等同财富和人文理想的人群的聚集之地。

院落友居,人文大宅——创造出一个符合当代中国人价值取向和居住观念的新居住社区。“西山庭院”是古典的,它秉承独有的文脉特征,以北京的院落精神架构传统风范;“西山庭院”更是现代的,它建立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既满足现代人高品质的生活要求,又引领人们逃脱商业社会机制下的辖制与奴役。“西山庭院”创造了这样一种可能,摆脱喧嚣,洗尽铅华,重归庭院,体验生活的艺术。

(二)主题: 总体规划——新城市主义,院落文化,体现“融合”的价值 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概念,在城市肌理中体验回归自然的生活;

院落文化——四合院被现代文明所解构,其中所包含的审美要素变成了文化遗产被人们所缅怀,并升华为人们一系列美好愿望和精神寄托的载体。当东方遇到西方,现代吸纳传统,重新回到“庭院”的生活才有可能使仅仅是“集合”在一起的人群变成友善的邻居。构建新的居住群落,和谐自然的人居关系,强调邻里的生活氛围,人以群分的相聚相融,通过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创造出一个友善、轻松的居住氛围,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出这一特定人群共同的价值取向及社会功能,使得同一屋檐下的“业主们”在充分享有私密空间的同时,通过健康、丰富的人际交往,实现人的社会属性;寻找真正“家”的感觉,“小家”与“大家”的融合; 通过古典与现代兼备,东方与西方汇融的理念达成“人文大宅”的目标,是中国传统居住精神与现代化生活品质的融合;

居家的舒适感和环境景观的融合; 私家领地和公共场所的融合;

阳光与建筑,山景与水系,绿树和花卉。

规划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篇 规划设计理念

住区的建设过程就是在创造新的生活,而新的生活又是城市整体进步的一个组成部分,新城市主义从城市背景的角度,系统的研究城市局部的发展,使每一个局部都能够成为城市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从而保持城市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西山庭院的规划设计体现城市机理的延续,采用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概念,创造院落友居、人文大宅的居住文化。

整体规划沿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层层递进,辅之以精致得体的细节追求,以期通过不同空间形态增进人们多样化交流的可能,构成现代人的理想人居环境。

一、空间形态 1. 空间结构

新城市主义通过对城市空间类型分析,认为空间表征的首要因素是空间结构,是那些由建筑体量夹杂的具有某种空间限量特征的结构关系。

西山庭院在规划用地中首先强调出主要的空间结构。

“形象地带”——以小区东北主要入口处展开的轴线形象空间;形象地带给顾客以展示小区形象的作用,两侧底层商铺围合出舒适宜人的商业休闲步行街道,形成一个居民休闲、交往、享受阳光和空气、体验欢娱和品位的人气区,并提供小区住户日常生活所需的解决。步行街中间布置有绿化休闲的情调空间,两边有架空的商业柱廊。它是展示高尚品味生活的场所;是欧式的西方古老商业街的抽象提炼;也是回味北京京都街市文化的载体。“景观地带”——小区用地中从东至西方向设计了一个以草坪和低矮灌木为主的开放空间,以迎对西山景色。景观地带向西南敞开的方向没有建筑物等遮拦,可以起到借景之作用,景观地带成为西山风景区向小区的延伸。在景观地带两侧布置居住建筑用地,使小区中形成一个明确的视线走廊。“景观地带”作为贯通东西的小区公共绿地,更体现自然生态,让居民能享受大自然的魅力,与用地环境相结合,有相宜的尺度和绿化层次。

“绿色走廊”(邻里绿地)——在整个景观地带中结合路网和住宅街坊的布置设计了五条线形的以乔木绿化为主的步行长廊,这几条南北方向平行的绿色走廊与景观地带相交汇,使小区的人们无论住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到达景观地带,不出小区就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西山风景。贯穿南北的绿色走廊是小区的“巷”,是趣味和含蓄的空间,是理性的,有文脉的,和居民最直接的空间,以提供居住者识别特色;也是“城市空间”和居所的过渡,是院落和中心公园的连接体。

“休闲地带”——在小区的东西方向结合用地形状设计了一条步行街道,将小区的各种功能串联起来,使居民置身于绿色走廊之中,提高居民对居住小区在环境方面的认可程度。“休闲地带”空间形态丰富,通过建筑的错位,局部放大,产生韵律感。环境绿化设计体现休闲的主题,围绕活动、休闲的内容布置,有参与的趣味,形成小区的“街”。

2. 公共空间

住宅的环境质量并非指那些单一的绿化景观,交通顺畅,生活方便和居住安全等因素,而是将这些因素通过强调公共空间的质量加以整合,形成富有生活情趣的住区户外环境。

西山庭院在几个线性的地带空间的交汇处、进行了重点公共空间的设计,包括围合、局部放大和增加地表特征等方法。

商业街和中心绿化带交接处放大为“水景广场”。它是建筑自然围合成的街区中心的概念,是形态的中心,追求生活的味道,亲切的感觉,而不是规则的、人为的、过分几何构图的无生命的形式,是小区的中心。

公共空间的多重性在于它是小区空间类级相联系的纽带。西山庭院强调设计了街坊式的住宅形式,街坊中间设计了院落,进而形成十字形的路网格局,这样的形式使得空间的类型非常清楚,为公共空间的形成和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 街坊与院落

从城市中心到大街,从大街到街坊、再从街坊到住宅,这是一个完整的城市空间序列。其间记载着、产生着属于城市的生活与文化,街坊作为城市空间形态的机理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它将居民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整个小区的住宅建筑设计成街坊院落的形式,这种布置形式的目的是使居民产生对城市的联想,对自己居住环境的关心。该小区的开发面对的客户数量并不太多,又与市区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这样的格局不会使居民产生离群索居的感觉。

院落是聚合住区居民,使其产生并保持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空间环境。

内庭院是居民直接感受的环境,是提供归属感的载体。强调空间围合感,强调属于自己街坊的个性,同时促进居民在院落中的共同活动的可能性,促进居民的相互交往。

每个内庭院以其环境设计主题各具特色,是有品位的,安全的,有居住气氛的,可交往的,体现居住品质的,“大家”共享的场所。

二、空间类级

住区的室外空间实际上是以不同的空间类型而存在,而各类型之间又有一种递级关系,因此需要建立空间的类级观点。

1、区外环境——道路系统——停车场所

从小区外部进入的机动车动线被设计为从区外环境进入小区外环道路系统,从外环道路系统直接进入各院落地下车库入口。机动车动线的公共性逐级减弱,并减少机动车对小区内的干扰。

2、道路空间——庭院空间——过渡空间——居住空间 小区内居民进入居住空间的流线规划为从街坊外的道路空间进入庭院的共享空间,然后进入住宅楼的门厅和竖向交通空间为主的过渡空间,最后进入各自的居住空间。因此居民进入居住空间的过程是一个从公共性到私密性的递级变化的过程。

3、居住空间——庭院空间——绿色走廊——景观地带

小区内居民进入景观地带的流线规划为从居住空间进入庭院空间,再从庭院空间进入绿色走廊,然后到达景观地带。居民融入自然的运动趋势逐级增强。

三、地带空间

修正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理论,用边界和功能模糊的地带空间取代过去严格划分用地空间的方法。

西山庭院在几个重要空间结构的规划中使用了形象地带、景观地带和休闲地带的概念,目的是使这些大面积的用地能够包容更多的内容,其中允许一些过去规划概念中认为不能相容的内容相互重叠。(因为该小区的户型较大,居住人数有限,且外出活动的时间又分散,所以这样的处理不会出现太大的矛盾。)

地带空间概念的引入,不仅使小区的土地使用效率提高,而且为这些较大面积的开敞空间创造出更多的含意,极大的容纳住区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使住区的形象更加丰富生动、亲切宜人。

地带空间以其规划定义功能为主,兼容其他相关内容的设计方法是以强调定义功能为前提的,每一个地带空间都应当突出其包括地面铺装在内的标志性,使每一位居民在进入地带空间之后都能意识到空间特性的存在。

四、回归城市

注重沿街建筑的连续性,创造成为属于城市一部分的有机住区。

西山庭院所采用的街坊式的住宅单元,使道路两侧的建筑具有连续性,特别是沿几个地带空间两侧的建筑形象完整和谐,小区的格局可以说完全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延伸。这样的规划方法,将小区的建设与城市的文化脉络联系在一起,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使小区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小区建设完成之后,住宅的品质将随着时间的延续和文化底蕴的积累而不断提高。

第二篇

院落单元的设计

院落的设计为每个街坊的居民创造了一个内向型的空间,增加了街坊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虽然是采用街坊的形式,但住宅仍然是以南北朝向为主。南北两栋住宅围合成一个院落,院落的东西两端为庭院的人行出入口,并设有为此院落独有的共享空间,增加每个院落住户的归属感。

住宅的设计根据面积要求采用平层与复式结构相结合的形式,既满足了不同住户的需求,又增加了户内的空间感受。首层及顶层住户均享有独家的室外庭院和屋顶露台,提高了小区的生活品质。

每一户住宅的房间的均为南北朝向,既可看到远处西山的景象,又可随时观察到院落的朝曦暮霭、四季景致。

庭院南北两侧的住宅底层为地下车库,住宅楼的竖向交通一直通至地下车库,住户停放车辆后可直接通过楼梯到达自己的住宅,相对独立安全;院落为开敞式的步行活动空间,室内外高差为0.6米。这样使小区内人车分流,便于居民的出行。

院落以硬质铺地为主,点缀雕塑作品、盆栽植物及部分草地,每个入口单元强调形象处理,东西庭院入口的围和处理与庭院整体效果协调,在可能情况下增加竖向伏墙绿化。

每个院落有不同的标识设计,不同的进入方式,有空间和构筑物的过渡,体现不同的气质和氛围。

第三篇 功能分区

整个小区由13个院落,五个地带空间(形象地带、景观地带、绿色走廊、休闲地带、院落),一个公共配套区(商业街、会所、幼儿园)组成。小区的东北角布置商业街、会所、幼儿园,5#、6#楼东侧设置底商,与东侧的商业街共同形成小区的步行商业街。8班全日制幼儿园(3个托儿班、5个幼儿班)为大区配套,其出入口从商业街引入,并设计了单独的儿童活动场地。其余小区内配套的设备用房根据其服务的半径,放于小区的相应位置。

第四篇 交通与停车设计

小区分两期开发,一期开发东半部,二期开发西半部。设计了三个出入口,北侧两个,南侧一个。其中在小区北侧路偏东的为小区的主要人行出入口,是小区形象地带的开始;还有两个小区的车行出入口分别设在小区北侧偏西以及小区南侧偏西。会所及公建配套综合楼设置在小区的东北角,有独立的形象,并设有相应的停车场。

机动车交通从小区外城市道路进入小区内外环道路系统,并由此就近分别进入所属院落的地下车库出入口,使机动车能够便捷的到达目的地。沿小区北侧及南侧内部道路设有来访客人的地面停车位,以方便访客停放车辆的要求。

小区住户机动车采取地下车库停放的形式,小区内共有6组地下车库。基本上为每两个院落构成一个地库,就近组合,每个地库规模的控制既照顾了住户在地下的感受,又满足了防火及疏散的要求。

由此,小区内实现完全的人车分流,车行道沿周圈绕行,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就近停车,方便入户。环形车道以内为步行系统,安全舒适。

小区为全封闭式管理,小区车行出入口设计注意岗亭对车辆进出检查的方便,注意停车、检查、进出等相互间的关系,力求顺畅便捷。

项目主要设计指标

小区用地面积:9.8814公顷

 小区建筑面积:145852平方米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112709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33143平方米  住宅建筑面积:106419平方米  地下车库建筑面积:31874平方米  总户数:639  会所建筑面积:1808平方米(地上1109平方米) 商业建筑面积:1965平方米(含底商) 物业用房建筑面积:395平方米  幼儿园建筑面积:2467平方米  其它小区配套建筑面积:924平方米  容积率:1.14  小区绿化率:30%  结构体系:住宅部分为剪力墙  外装饰材料:面砖、涂料、局部石材  栋数:26栋

 建筑形态<建筑层数>:地上五层<4跃5层或5层退台>,地下一层<车库>  住宅层高:3米  小区车位数:

其中 地下住户车位:618个(其中可售车位549个)

地上临时车位:61个

户型设计

(一)户型平面设计说明 1. 适应现代人多元化生活对居住空间的需要和不同兴趣爱好及文化背景的知识阶层对居住环境的复合要求,户型采用3+3 <或3+X>空间设计,多元化功能组合的设计概念,使居家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居住习惯和使用要求灵活变化。2. 3. “流动空间”的设计概念使户内空间划分相对独立又相互连贯,有良好的通风对流条件。主力户型的功能空间组合为:“3厅”<起居厅、餐厅、多功能厅>,“3室”<主卧室、次卧室、卧室兼书房>,双厨<中、西厨>,双卫<公用卫生间、主人房卫生间>,双阳台<南、北阳台>,南向阳光房;门口设入户玄关及衣帽柜。

4. 朝南。

5. “玄关---起居厅餐厅---多功能厅”视觉连续开敞,功能划分多元而细化,增加附设功能的主力户型为一梯两户的4-5层板式、12米宽大开间设计,3间<起居厅、主卧室、次卧室>细化设计以体现豪宅的丰富空间层次。

6. 7. 每户均结合衣帽柜设计有宽大的入口玄关,相对独立,有门厅的感觉。

主力户型的起居厅南向布置,面宽均在4.5米以上,平面设计尺寸及动静流线设计合理,便于家具的布置。

8. 起居厅的外窗设计为大面积落地窗或低窗<设计窗台高度为450MM>,直接面向花园,景观视线及朝向均好,避免阳台对起居厅的视线及采光的影响。

9. 餐厅、多功能厅、开敞式的中西厨房形成又一个享受家庭温暖、亲情交融的空间,更适合“朝分夕聚”的成功人士体会家庭生活的乐趣。

10. 独立的餐厅设计,有良好的采光通风,体现兴旺大家风范。

11. 多功能厅面向庭院或中心花园,采用大面积的转角凸窗或低窗设计,有良好的视线景观和通风条件。该空间为时尚品味人士特别设计,根据居住者不同文化修养背景灵活赋予其使用特性,以展现自我,体现人生价值。

12. 主力户型主卧室4.2米开间,宽大舒适;进入式衣帽间;主卧室卫生间按四件套设置<手盆、座便器、浴缸、淋浴间>、双手盆设计,让主人充分体验豪华居所的尊贵享受。

13. 主要房间、厅的外窗均采用低窗台、反梁结构设计,使室内视觉更开敞明亮,室内外空间视线更为连续交融。

14. 首层户型南向设私家花园,北向设个性场所,与公共花园或道路有高差,以增加首层住户的私密感。私家花园设计有低矮护栏,使私家花园和组团庭院既分又合,视觉连续。15. 单元首层及地下室入口门厅体现豪华府邸的感觉,地面和墙面用石材或较有质感的高档材料,装修一次到位;每户有独立的信报箱,设计考究、方便。

16. 垂直交通开敞明亮,采用共享空间的设计,和首层门厅结合一体,有良好的景观视线,人在上下楼梯时能直接欣赏室外的景色。

17. 楼梯踏步用石材面层,铁艺栏杆、实木扶手;楼梯入户处或休息平台放大处理,设置供人休息或邻里交流的场所。人性化的设计让居住者体会舒适的感觉。

(二)户型平面图及特点分述

1、A1户型

户性特点: 共享内庭院,新空间体验 3+3概念,空间灵活多变以适应多元化情调生活。除起居厅、餐厅外,活动厅为住户提供展现个人风格和品位的场所,大面积的低窗设计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景观视线,住户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使用:或作为茶室、或作为画房、或用来展示自己的无价收藏、或用来实现自己作为发烧友的家庭影院,当然也可以做客房使用。

中、西厨配置,餐厅、厨房形成一体化空间,餐厅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配电视接口,成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培养感情的场所,为住户提供家居生活的新体验。

三间〈起居厅、主卧室、卧室〉朝南,主卧室和卧室之间隔客厅,相对独立。

起居厅、阳光房、开敞阳台形成连续的由内到外的过渡序列,落地窗,视线开敞、采光通风良好,起居厅4.5米面宽设计,宽大舒适。

2、B1户型 主卧室带进入式衣帽间、四件套配置卫生间,4.2米面宽、低窗台设计,景观视线和采光均好。流动空间的设计使该户型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足够的储藏空间

户性特点:

l 流动空间设计,新空间体验 l 3+3概念,空间灵活多变以适应多元化情调生活。除起居厅、餐厅外,活动厅为住户提供展现个人风格和品位的场所,大面积的低窗设计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景观视线,住户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使用:或作为茶室、或作为画房、或用来展示自己的无价收藏、或用来实现自己作为发烧友的家庭影院,当然也可以做客房使用。

中、西厨配置,餐厅、厨房形成一体化空间,餐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配电视接口,成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培养感情的场所,为住户提供家居生活的新体验。

三间〈起居厅、主卧室、卧室〉朝南。

起居厅、阳光房、开敞阳台形成连续的由内到外的过渡序列,落地窗,视线开敞、采光通风良好,起居厅4.8米面宽设计,宽大舒适。

主卧室带进入式衣帽间、四件套配置卫生间,3.9米面宽、低窗台设计〈450〉,景观视线和采光均好。

(三)户型分布说明图 流动空间的设计使该户型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足够的储藏空间。

智能化系统

(一)对讲系统:

在小区三个主入口处各设一套对讲系统,由保安控制,通过中控主机可直接拨叫每户的对讲系统。小区每个单元门处设一个可视对讲系统,联网中控室设在会所。小区主入口、车库入口和地下室楼梯单元入口处设IC卡一卡通系统。户内设紧急求助按钮,与可视对讲合并。

(二)电视电话网络:

每户起居室、卧室(3m面宽以下的卧室除外)、餐厅、书房均设电视插座各一个。

每户两条电话外线,起居室、主卧室、主卧卫生间(与主卧相连的分机)均设电话插座各一个。每户设宽带网信息出口两个,设在起居室和书房。

每户设一台弱电综合箱,将住宅电话、宽带网络、双向有线电视等应用功能统一管理。为家居空间智能化和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环境园林设计

景观设计主旨

——东方遇到西方,现代吸纳传统,重新回到“庭院”的生活;充分满足对追求有人文感的居住氛围,高品位住宅及其周边环境和当代生活模式的需求。

地带空间结构——形象地带、景观地带、绿色走廊、休闲地带、院落。个性化主题院落景观设计 景观水系

移栽成树,营造成熟社区氛围;注重主题院落内种植搭配的文化意味

景观设计概要 1. 当东方遇到西方,现代吸纳传统,重新回到“庭院”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友善、轻松的人文居住氛围。2. 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为住户提供丰富的户外空间体验,藉此丰富的体验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住户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生硬的强加上某种预先设定好的行为模式,意想不到的体验而不是对某种回应的强烈期待。景观设计伴随着每一个住户独特的个性和视角而鲜活起来,从而创造出花园里独有的新鲜,充满活力而又引人入胜的社区。

3. 小区的园林设计是用地区域环境和周边景色优势的延续,有空间层次感:项目西边远是连绵的百望山,近是京密引水渠200米宽绿化带,南面远眺佛香阁,因此中心花园的园林设计在视觉及空间尺度上与环境相适应,看不透,大而不旷,层次丰富;近人尺度的园林如宅间绿化、道路绿化、私家庭院绿化则是亲人尺度的,细部设计丰富而有品质,体现情调和时尚,有具体生活情节的安排。

4. 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小区内绿地空间可分为公共空间(如⑥商业街空间、⑥中央公共绿地)、半公共空间(如⑤17#、20#、25#南北两侧的半公共绿地、④幼儿园庭院空间、③组团之间南北向的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如②组团内的半私密内庭院)、私密空间(如①住宅楼栋前后的私家庭院),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注重建立一种从私人到公共的秩序,并以山水花园城市为基调,结合传统与自然风格,发展出西山庭院整体景观方案。

5. 内庭院特色:每个组团所包含的内庭院是不同的园林景观主题,不同的园林风格,不同的构成元素,不同的植物搭配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享受和情调。

6. 水景的运用:水景的运用在以下几方面体现:水景是小区园林设计的主题之一;水景和植物的搭配;水景和建筑的搭配——如建筑座落在水面上,室内空间和室外水景相连续;

7. 主题景观设计:为体现小区人文特点,适当布置主题类景观,以体现时尚的、有历史文化感的小区特色。

8. 景观设计与户型设计相结合:有景色的房间尽量多的争取开窗面,采用落地窗或低窗,并与家具的布置和室内活动相联系;每户有景观阳台或阳光室。

9. 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与社区的品质相适应,植物形态优美,色彩丰富,体现情趣和品位。考虑季节的变化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10. 在园林景观中,“西山庭院”也借用中国民居的装饰风格与典型符号,与现代的园林规划格局相结合,融入到甬路、矮墙、花钵,以及整个视觉引导体系中。11. 在材质的选择上,局部采用青砖、墨玉、汉白玉、粗陶等材料,通过黑白灰等中性色彩,表现“淡而不厌,简而有文,温而成理” 的朴素天成的审美取向,用昨天的古老语言对今天“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全新的诠释,营造含蓄、内敛的园林特色,凸显未来业主的文化修养与人文精神,以及开发商的文化考量与人文关怀。

景观设计分析

1、空间功能及性质分析:

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小区内绿地空间可分为: ——公共空间(如⑥商业街空间、⑥中央公共绿地)

——半公共空间(如⑤17#、20#、25#南北两侧的半公共绿地、④幼儿园庭院空间、③组团之间南北向的半公共空间)

——半私密空间(如②组团内的半私密内庭院)——私密空间(如①住宅楼栋前后的私家庭院)

基于以上分析,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注重建立一种从私人到公共的秩序,并以山水花园城市为基调,结合传统与自然风格,发展出西山庭院整体景观方案。

景观设计说明

1、目的:

西山庭院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充分满足对追求有人文感的居住氛围,高品位住宅及其周边环境和当代生活模式的需求。

2、构成:

西山庭院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一系列“家园”式庭院;每个庭院由两栋建筑围合而成。这些庭院通过一个序列由私密逐渐引向中心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组成包括:一片既可以容纳积极的群体活动又可以提供平静的家庭聚会的中心草地;喷泉;露天广场;树荫下的休憩空间;花园里的漫步空间;小山上的远眺;儿童游戏场地;幼儿园以及一条商业街等。

3、设计理念:

(1)当东方遇到西方,现代吸纳传统,重新回到“庭院”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友善、轻松的人文居住氛围。(2)通过一系列精神,社交以及娱乐活动的体验,希望西山庭院的住户能够藉此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其中,设计为住户提供丰富的户外空间体验,藉此丰富的体验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住户的生活模式和行为。

(3)接近自然,亲密自然是贯穿西山庭院景观设计始终的又一个设计理念。通过忠实自然的坚定理念,把一个个充满启发性的形式、色彩、肌理、材料和有机的图案汇织成社区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有机的整体里面,一条东西贯穿的轴线成为具有象征意义又有视觉联系的走廊。它不仅将社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同时通过它的指向,在视觉上营造了社区与西山对话和呼应。

(4)西山庭院景观设计的空间体验是有秩序和层次的。从私人休闲的私密空间到为有计划或者自发的社会群体活动的空间的营造,在不同层次和尺度上构成社区的骨骼结构,将社区有机的建立起来。

(5)在园林景观中,“西山庭院”也借用中国民居的装饰风格与典型符号,与现代的园林规划格局相结合,融入到甬路、矮墙、花钵,以及整个视觉引导体系中。

(6)在材质的选择上,局部采用青砖、墨玉、汉白玉、粗陶等材料,通过黑白灰等中性色彩,表现“淡而不厌,简而有文,温而成理” 的朴素天成的审美取向,用昨天的古老语言对今天“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全新的诠释,营造含蓄、内敛的园林特色,凸显未来业主的文化修养与人文精神,以及开发商的文化考量与人文关怀。

4、组团内庭院

与完全封闭的私家园林和彻底开放的公共空间不同,作为组团内的“第二起居室”,半私密性的内庭院的整体设计秉承了独有的文脉特征,以北京的院落精神架构传统风范,给居住者一种相当清晰的“后园”感觉。它为人们的交流来往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人们在享受高品质的现代化居住条件的同时,又能找回声闻相应的邻里情怀。

内庭院与建筑整体紧密相关,材料相配。内庭院的主题赋予庭院独有的场所感和个性,以主题为线索和框架,形成某种感觉,同时,以此组织空间、场所和人的使用感觉,注意内庭院的亲和性,塑造浓厚的生活氛围;在有限的空间内注重细部。设计中注意创造交流的空间,引导一种生活方式;并考虑不同人群的活动空间,如儿童活动和老人活动。每一个庭院中都提供了不同空间的划分:读书,交流,休憩,玩耍的空间。作为“家园式”庭院,它为住户营造了一种稳定而又舒适的家的感受。首层的私家花园高于庭院,这种高差的设计在为住户提供足够的私密性的同时也保留了视觉上与内庭院的交流。

以“风、水、叶、山、松竹梅”五个主题为线索组织各内庭院设计,分别赋予十个完整的内庭院。原则上,每两个通过组团之间南北向半公共绿地(neighborhood garden)相邻的内庭院共享一个主题,同时,相同主题的内庭院之间也有变化,并将主题延伸到组团之间南北向半公共绿地的景观设计中,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简单重复。

小区北侧6个组团从东往西依次为:风(5#和6#楼间,内含太阳主题)、叶(7#和8#楼间、13#和14#楼间)、水(15#和16#楼间、21#和22#楼间)、风(23#和24#楼间,内含月亮主题)。取“日生叶、叶依水、水映月”之意。

小区南侧4个组团从东往西依次为:山(1#和2#楼间、3#和4#楼间)、松竹梅(9#和10#楼间、11#和12#楼间)。

每个内庭院内考虑种植几棵大树,选择树形好的落叶乔木,并有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开花树,基本不种常绿树。

(1)“风”主题:

庭院内的景观元素采用富于空气流动感的构图,流线形的铺装、弧形墙等,无不显出风的特质,并融入日月主题。

风庭院

(2)“叶”主题:

以叶形构图为基调,穿插在南北向的铺装上;“叶面”处理以绿化为主;内植大树,提供荫蔽空间;院内有一水面,水面一侧的绿地上有一叶形雕塑,同时也是盛水的容器,水自然溢出跌落到水池中;还有一凉亭,供赏景、活动之用;材料的使用与建筑协调。

叶庭院

(3)“水”主题:

自然曲线形的水系象征溪流,穿过大部分区域;各区域内有砖、河卵石、常绿灌木、草坪等各种质感的地坪和饰面,提供了各种活动的可能性;种植遮荫大树,并有就座、休憩空间。

水主题庭院(4)“山”主题: 山庭院

通过高差变化和象征山的堆石体现山的主题;采取草地、铺装、花坛的穿插组合分割空间、限定不同区域,并有带花架的遮阳亭。

(5)“松竹梅”主题:

采用对中国传统的美国诠释,创造出富有中国文化意味,同时又不失现代感的主题景观。松:种植形态好的松树,成为可赏之景。

竹:用竹搭成的凉亭,是人们休憩、切磋棋艺的好去处。梅:点缀其间的梅花,使庭院在冬春季节显得与众不同。

以上三种元素互相交融、组合,将庭院空间自然划分,区分出各功能空间。松竹梅主题庭院

5、邻里空间:

两条通道联系着每一个邻里空间。其中一条主路由休憩空间和花园点缀,将每一个庭院主题的特点延伸到更大的社区景观中去。由此,通过营造自身的特点,同时基于与相邻庭院主题的连贯性,邻里空间成为一个节点,成为一个纽带,将庭院和社区中心景观核心自然而有机的联系起来。另一条通道是服务性质的,是机动车进入地下车库的入口。通过人行道将邻里空间向南向北或者联系到社区边缘的步行道或者联系到社区中心的公共景观空间,邻里空间的个性得以加强。

整个社区的机动车流线是环形的。机动车进入地下车库后不再影响社区内的景观核心。通过这种人车分流的流线设计,营造出对自行车和步行人流非常友好的公共空间。这种设计非常有效地体现了社区的理念,在机动车包围的大环境下成功地营造了一个以步行为主的内环境。

6、会所广场和露台

会所前的广场正面对会所,提供了一个既精致又舒适的由植被点缀的入口空间,并界定了会所的领域。会所西侧的露天水景平台高于广场,由大树的树冠覆盖,同时营造了明显的引导性将视线引向西侧,与西侧的制高点产生呼应,并将视线导向远处的西山。会所所处的位置,使之成为一个自然的焦点,正是通过这个焦点,社区的社交,文化,意识形态和建筑风貌得以充分的体现和表达。露台的台阶延伸入水面,而这片水面将周围的建筑和景观加以反射。会所前的广场和露台为社区活动提供了一个兴趣盎然的生动场所,在这个场所里,期待着社区的聚会联欢,同时还有住户非正式或者即兴的相聚。

7、商业街

商业街位于会所广场的正北侧。这是一个被商店,咖啡店,零售店所活跃的空间。这片区域的设计体现熙熙攘攘的欧洲商业街的景象,充满了邻里尺度的中小型商业街的亲和性,并营造出室外咖啡座和亲密休憩空间。对零售和商业街气氛有意识的营造是基于对城市生活的参照,同时也是对喧嚣的城市生活的印象和回忆。

8、中心绿地和游戏场地

紧邻会所广场的西侧是中心绿地和游戏场地/广场。中心绿地是一片积极的娱乐空间。同时它与西侧游戏场地/广场通过几片矮墙的分割使得两者之间有着亲密的渗透关系,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通达变得非常容易。游戏场地主要面对年龄在4至13岁之间的孩童。在其中,通过趣味性的设计提供玩耍的场地。几条弧形的小路将中心绿地分割成不同大小的休憩空间。在中心绿地的边缘种植大树,以提供一片舒适的绿荫供休憩,可进行家庭野餐。在这片绿荫环绕的草地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得以舒缓下来,能够有一片心情来欣赏感受美丽和平静。这也正是西山庭院景观设计的初衷。

9、树荫下的休憩空间和喷泉

从中心绿地和游戏场地往西是一条树下的林荫道,以及树荫下的休憩空间。在消夏的时节,浓密的树荫提供了一个凉爽的场所。这片空间相对是开放的,在树荫下设置了一些座凳供休憩。花岗岩和草带相间的铺地营造了舒适和随意的感受。紧邻这片树阵的南面是一片下沉水面。在这之间的交界面是可供坐的矮墙和走向水面的下沉台阶。这一片界面创造了一个节点,供人们聚集,读书,交流和放松。三片矮墙的南侧有三个喷泉泉眼,喷泉的动态为这片相对静谧的空间提供了适当的点缀。这片树荫下的休憩空间和水面提供了一个相对静谧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坐下来,安静的欣赏,看看周围的景色,看看不远处儿童的玩耍,耐心而平静的回忆一天忙碌的生活。

这片场所的位置使其成为整体景观设计的节点和纽带,在连接东侧绿地和游戏空间的同时,将视线向西打开;向西侧望去,不远处的小山成为景观上心理的终点;而在正西侧的花园里的漫步空间在这排树阵面前展现,使树阵像一条绿色的长廊引导人们走向美丽的花园。

位于这片水面中有景亭和步廊,担负着景观和观景的双重角色。

10、楼王与水墙 绿色的领域继续向西延伸达到三栋重要建筑(楼王)的南侧。在这里,平坦的草坪逐渐变化为向东的下沉倾斜草坡,其中点缀一定尺度的绿树和花树。在这片草坪与楼王之间展现出来的是石质的水墙。水墙很自然的在公共空间与私人庭院之间建立了一片界面。水流轻缓的从私人庭院的下面流下倾斜的水墙,流入水墙下的水沟以供再循环用。

在倾斜下沉的草坪东侧是可供休息的大台阶。台阶的尺度提供人们又一处休息,野餐和欣赏的场所。楼王里面的住户,在自家庭院里欣赏从脚下一直延伸至两侧和远处公共绿地的田园诗般的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会偶尔对这几片月形的相互呼应的水面产生某种共鸣。

11、小山上的远眺

楼王西侧,社区的最西端随着草坪的逐渐抬升形成了一个约3米高的地形。地形的最高点是由矮墙围合的平台,平台的背景是一片常绿树林。小山和树林成为社区东西向轴线的西端的终点。该点与东侧远处的会所广场和喷泉形成整个社区的完整的两端,同时抬高的地形将景观暗示的延伸到远处的群山之中。通过于此,有效的将社区与自然整合在一起。同时这座高起的地形所引导出的文化的,社交的和视觉上的力量增强了整个小区的持久性,稳定感和长远感,从而将社区和住户联系成一个整体。

汀步石缓缓的从小山上引导向东侧的下沉草坪。围合平台的矮墙与社区里所有其它提供休息功能的矮墙一样提供坐凳的功能,这种统一性强调了设计的整体感。矮墙提供了欣赏景色和交流的场所。

12、花园里的漫步空间

位于三栋楼王北侧的是花园里的漫步空间。漫步空间是由三片在平面上错动的花园区域组成。花园里局部设置的休憩空间,石凳,和花束的点缀界定了这一片领域,提供了安静放松的私人空间。同时视觉上的色彩刺激和植被上的鲜艳搭配讲这片空间的气氛活跃起来。线性的散步空间贯穿于这一片花团锦簇之中。

友好而亲密的空间气氛使得这里成为产生意想不到的相遇与相识的场所,为社区里面潜在的将会发生的相遇与社会交流提供了可能。在这片花园里的散步空间,你会遇见你熟悉的朋友,你更可能在一片美丽的心情引导下结识新鲜的朋友。

万科西山庭院的景观设计为住户提供了自然亲切而又多样化的场合和机会。基于每一个住在这里的人独有的气质和个性,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机遇下相识,相见。熟悉的,新鲜的朋友之间以一种由景观设计而带来的亲切感在随和与愉悦的气氛下交流。让人们自由的以他们独有的而最期待的方式交流生活,交流生活里的社会活动,文化,意识,建筑和景观环境;同时,与自然交流。设计本身并没有给你设定任何既定的目的和行为模式,但却倾心为你营造了这样的场合和气氛,希望在这里诞生出属于西山庭院的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从而引导生活在这里面的人们形成浓厚的凝聚力和强烈的家园归属感。

立面设计

建筑产品的设计有机结合了自然条件,人为因素,以及豪华的生活品质,并充分体现于整个项目中。建筑设计崇尚文化和城市文脉,尊重自然要素(山、水、阳光和空气),讲究尺度,追求视觉和景色的享受,注重细部和建筑的材质感。

小区的建筑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功能划分成几个群体,以兼顾各自独特的风格。同时所有的建筑物都是整个西山庭院“和谐曲”中的音符,共同组成完美和谐的音律,在变化和丰富中寻求和谐统一的建筑语言。

(一)建筑风格——人文主义建筑风格 讲究设计的逻辑性,是“功能决定形式”〈路易斯-沙利文〉坚持不懈的忠诚,在建筑的完整性基础上所必需的象征性和感性的直觉反应;

规划及建筑设计体现地域文化和人文背景,强调居住的品质感和生活的情调,在这里,精神将被清晰和净化,业主对“家”的想法被转变成实际的建筑物,并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在建筑要素的具体运用中,力求沉稳,不事张扬;

亲人的尺度,明确的建筑形体,强调施工的工艺感,为居住者创造一种平静安详的气氛,使人感觉这个家是一个回归的地方; 讲究建筑细部设计和材料的搭配,用玻璃、钢构、木材等细部构造活跃立面效果,强调对环境文化的接纳;

建筑色彩纯净,强调光影效果和体积感。外立面使用青灰、砖红两种饰砖,色泽含蓄,品质高档,与厚实的楼体天然混成,体现了高知识阶层成功人士的文化品位。

(二)商业街/会所

1、新城市主义的延续性和象征性是设计中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延续性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空间关系上,这里的建筑能带给未来住户长久回味的生活体验。宽大倾斜的木质“屋盖”设计,间隔布置着大尺度的砖石饰面的柱子和暴露的钢构件,商业街二层是开敞的外廊,转角处有装饰性的钢楼梯,并通过木饰面的塔楼和商业入口的标志性招牌加以强调突出,这些设计都体现了视觉的延续性和建筑的象征性。

2、商业街的设计力求塑造一种感觉亲切、商业气氛浓厚而不失文化感、尺度较小的商业街形式。在近人处使用一些高档饰面材料,如自然石材、面砖、具有亲近感的木材(使整个建筑呈现暖调),其余部分用涂料、混凝土板等,部分钢构件暴露。

商业街西侧底层后退,二层出挑,二层外廊上有出挑很深的木屋檐,在整体的木挑檐下通过柱廊划分出店铺单元。柱廊顶部与木挑檐间由钢构件连接。二层外廊檐口放置精心设计、统一制作的木制店招位,为商业标识和招贴预留了空间,在统一的基调上进行变化,既保证了商业街的整体感,也使建筑形式和柔性的商业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精致、暖调的商业气氛。商业街西北角有一个楼梯直接引导去往二层的人流,有利于二层店铺的经营。

商业街北侧二层部分出挑,以产生进退关系;三层有较大的退台,同时,三层顶部挑檐出檐较深,产生较大面积的水平向阴影,使三层部分虚化,以适应作为物业管理用房的功能。西北角转角处设一四层高塔楼,形成一个具有雕塑感的控制点,作为步行商业街主入口的主要视觉焦点和标志;塔楼顶部有造型及灯光处理,同时保证白天和夜间的效果。

3、小区的会所在整个空间序列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是内部中心花园的焦点,它的显著和重要一目了然。巨大的两层高玻璃幕墙不仅为突出的雨篷下部带来良好的采光,还可以欣赏到西山美妙壮观的日落。

(三)住宅

1、住宅设计的特点和风格体现了简洁、舒适,品质为先,并反映出对材料的深刻了解和质感的准确把握。

2、建筑体量具有很强的几何美感,建筑局部干净、简洁,尺度宜人,匠心独具,体现品位和质感。如复式户型有大的南向露台,两层高的体量从露台往上升起使窗外的景致和室内的空间融为一体。这种几何的设计想法来源于“灯笼”的概念,在夜深人静时,露台上灯火通明,带来宁静的感觉,别有韵味。

3、空间设计注重对比与和谐的统一,细节之处更是忠实于设计理念,彰显品质。室外选用面砖(粗陶质感)、涂料、钢、玻璃、仿木纤维板、石材等富有质感的饰面材料。

4、材料色彩的搭配既突出重点又和谐统一。虽然“楼王”包括三栋独立的建筑,却是统一和谐的整体。各种材料的不同自然色彩组合,使整个空间紧密结合。

5、窗台、檐部等细部经过悉心设计,使之成为独特而统一的整体。开窗的设计采用多种统一的手法,包括凸窗、凹窗以及与结构构件结合的处理方式。

6、阳台栏杆采用玻璃挡板和金属扶手组合而成。栏杆设计强调水平线条以及钢和玻璃两种材料的巧妙组合。设计简洁,采用扁型杆件,线条感强,节点处理体现品质感和工艺感。

7、26栋楼的建筑设计是人文环境的另一个体现。建筑物的形式、韵律,材料的颜色和质感既能彼此呼应、和谐统一,又能各具特色;并通过设计理念,视觉效果,以及独特的西方视角来诠释中国文化。

端头户型的立面设计充分考虑景观资源。

项目相关合作单位概况

事务所简介

成立于1958年,拥有包括40名注册建筑师在内的100多名员工。在所做的2500个项目中,因出色的规划、建筑、古建保护设计荣获许多奖项。

GBBN在俄亥俄洲辛辛那提市和肯塔基的莱克辛顿市设有分公司,是美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对在控制造价和进度的前提下创造良好的品质很有心得,尤善做大型公建等复杂的项目,拥有一批长期合作的客户。

所获奖项

.2000 Toby Award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Cincinnati Building Owners and Managers Association 辛辛那提业主和管理者协会获2000托比历史保护奖。

.2000 Toby Award for Government Building Cincinnati Building Owners and Managers Association 辛辛那提业主和管理者协会获2000托比政府建筑奖.2000 Design Award Kentucky Society of Architects 2000肯塔基建筑师协会设计奖

.1999 Design Award International Interior Design Association 1999国际室内设计师协会设计奖

.1999 Builders Award Associated General Contractors of Kentucky 1999肯塔基建筑业联合会建筑奖

美国Bentley Koepke景观设计公司 公司历史 Bentley Koepke公司是一家提供全套景观服务的建筑公司,专长于私人及公共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拥有规划和设计公路、人行道、墙体、场所照明、标志、土坡、排水系统、场所灌溉系统、场所陈设和绿植的专业经验。公司的前身是John Bentley在1970年成立于辛辛那提市的John Bentley Associates公司。John Bentley与Martin Koepke从1978年起开始合作,并从1988年起一直作为公司的合伙人。公司目前活跃于多种建筑景观设计领域,包括主规划,商业、市政和学校建筑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等。为了共同目标——即在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的同时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而努力。景观哲学 经手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在推动项目顺利进行方面的能力,以及对客户多种不同的利益和需要的准确评估。成功有赖于同客户或社区的交流。对于一个需要满足某种意图的项目,它必须从打基础的时候便考虑到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客户的设想、预期、主张、顾虑和该项目所牵涉到的其他组织或团体可能会提出的要求。一个项目的内在品质源自对这些因素的整合,以及将其人性化的融入到设计中去。BK的景观设计和布局无论从美学上还是从功能上都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BK的设计哲学是,创造“可持续的景观”,它可以随着时间得到改善并易于维持打理。在树立社区荣誉感和对建筑环境的尊敬感方面,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和细节设计是最重要的。

中建一局 万科西山庭院工程建设单位——中建一局,是具有工程建设总承包、房地产开发、国际贸易与合作、道桥修筑、建材生产经销等多元化经营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组建于1953年,具有国家一级工程总承包资质,位居中国500家最大经营规模企业前列。历经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工程总承包、经营机制、管理、技术、人才、精品名牌、规模经营、龙头企业等诸多优势,拥有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并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与实力。“中建”品牌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内公认的知名品牌。中建一局实施“三化”战略,及项目经理职业化、专业人才定向化、操作工人技能化。目前共有员工18000人,其中管理人员9000人,占员工总数的50%,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93%。在管理人员中,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8412人,其中高级职称779人,中级职称3280人,国家级项目经理890人。中建一局也十分注重高科技、教育培训领域的国际合作,每年选派一批技术和管理骨干到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习、研修,为集团培养了大批通晓国际管理、把握国际最新技术与管理动态的优秀高级人才。中建一局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的工程总承包运行机制和项目管理模式也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和认同,并以其强大的实力在世界级国际承包商中位居前列。国外著名的建筑公司如德国霍尔兹曼、法国SAE、日本大成建设、大林组、户田建设等均为中建一局的长期合作伙伴。中建一局给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投资合同,确立了“稳固北京、扩大沿海、发展沿江、进军中西部”的国内市场布局战略,承建了如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西单国际大厦、全国人才会议楼、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大楼、北京燕莎中心、城市宾馆、北京朝阳体育馆、大连森茂大厦等众多标志性工程,共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2项,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北京华建恒 万科西山庭院项目监理——北京华建恒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5年被建设部核定为北京市首批甲级监理单位,1999年荣获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全国先进建立单位称号,2000年1月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是具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监理、工程技术咨询、编织标底的经验和技术力量,具有跨地区、跨部门承担总监理业务的独立法人,是一个散发着现代气息的老牌甲级监理企业。公司现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117人,其中高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37人;取得国家监理工程师资格的26人,取得北京市监理工程师资格的36人,取得国家造价工程师资格的6人。90%的监理人员都从事过工程设计或施工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设计、施工管理经验;又经过监理综合能力的系统培训及实践,均能胜任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监理业务。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大中型建设项目45项,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63亿元。成功监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国家税务总局办公楼、北京新东安市场、北京恒基中心、北极百盛大厦、北京三元大厦、北京西站、回龙观文化居住区、欧陆苑别墅区等项目。在已经竣工项目中有3项工程获得国家建设工程鲁班奖,2项工程获得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奖,19项获得北京市优质工程奖。

万科物业是中国大陆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国际第三方认证的物业管理企业,并通过英国SGS永久性认证注册。在全国管理的17处物业至今已获得包括“全国住宅管理优秀示范小区”、“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优秀社区环境金奖”在内的139个奖项。

工程施工方及资质信誉简介: 西山庭院一标段的施工单位是: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主要工程有: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万通新世界广场、南银大厦、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

西山庭院二标段的施工单位是: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主要工程有:北京滨河花园、北京民族园二期宾馆、北京华盛家园D座、北京团结公寓等。

以上两家施工单位所获奖项:鲁班奖、北京市结构长城碑、北京市优质工程

三、项目设计单位及资质信誉简介:

规划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著名建筑设计师。

朱小地先生以其卓越的设计艺术才华,在充分研究万科西山庭院项目地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城市主义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提出“BLOCK——院落”概念,以表达北京所固有的京西居住文化——院落友居、人文大宅。

建筑设计:美国GBBN建筑事务所

成立于1958年,拥有包括40名注册建筑师在内的100多名员工。在所做的2500个项目中,因出色的规划、建筑、古建保护设计荣获许多奖项。GBBN在俄亥俄洲辛辛那提市和肯塔基的莱克辛顿市设有分公司,是美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对在控制造价和进度的前提下创造良好的品质很有心得,尤善做大型公建等复杂的项目,拥有一批长期合作的客户。

所获奖项——

●辛辛那提业主和管理者协会获2000托比历史保护奖。(托比奖创立于1985年,以表彰优秀的办公建筑。今天,该奖项享有很高的声望,影响广泛,涉及商业房地产、办公建筑的品质评定,以及优秀的办公建筑管理等各方面)●辛辛那提业主和管理者协会获2000托比政府建筑奖 ●2000肯塔基建筑师协会设计奖 ●1999国际室内设计师协会设计奖 ●1999肯塔基建筑业联合会建筑奖 主要住宅作品——

● 俄亥俄州辛辛那提艾米丽中心公寓

● 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加菲尔德广场

● 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罗拉尔住宅

● 俄亥俄州怀俄明住宅

● 俄亥俄州梅森市Kings Mill住宅区 主要公建作品——

● 辛辛那提乡村日学校

● 辛辛那提教育中心

● 伊利诺州芝加哥公共学校竞赛馆

● 辛辛那提大学招生办公楼

园林景观设计:Bentley Koepke景观设计公司

Bentley Koepke公司于1970年在辛辛那提成立,设计内容涵盖景观设计的各方面,尤其是私人或公共景观的规划和设计。

设计团队执著而专注,共同努力,通过为业主提供最好的专业服务以达到提升生活品质的目标。Bentley Koepke公司的设计追求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艺术性和功能性,柄持着创造“可持续的景观”的设计理念,并通过高质量的材料选择和细部设计表达对建造环境的尊重。该公司的发展历史和不断探索进取使其得以在场地规划、景观设计和细部推敲各方面处于业内的领先地位。在最近十年中获得各种设计奖项超过50个。

公司理念:

“Efficient and creative use of land and resources.” ——对土地和自然资源高效而有创造性的运用。

“A leader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site design.” ——景观设计、规划和场地设计的领先者。“All nature is a question of balance.” ——自然皆平衡。所获奖项:

●UT博物馆中心花园设计获俄亥俄州ASLA荣誉奖 ●SHV街道花园和室内景观设计获AIA荣誉奖

●辛辛那提公立图书馆和哈密尔顿镇新区和室内景观设计获俄亥俄州ASLA荣誉奖 ●加菲尔德区皮阿特公园获俄亥俄州ASLA荣誉奖和俄亥俄州公共设施协会大奖 ●PG世界总部花园设计获俄亥俄州ASLA荣誉奖和AIA荣誉奖

项目的特点及优势介绍

项目定位:

项目所处的北京市海淀区以历史、文化、风景为胜,为中关村概念大区所涵盖。

以知识资本完成财富积累,崇尚时尚和品位,追求生活品质和格调,居住条件舒适豪华但不张扬的第一居所,有等同的财富和人文理想的人群之聚集之地。

院落友居,人文大宅

主题:

总体规划——新城市主义,院落文化,体现“融合”的价值 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概念,在城市肌理中体验回归自然的生活;

真正“家”的感觉,强调邻里的生活氛围,人以群分的相聚相融,“小家”与“大家”的融合,“院中有居,居中有庭”;

居家的舒适感和环境景观的融合; 私家领地和公共场所的融合;

阳光与建筑,山景与水系,绿树和花卉。建筑风格——人文主义建筑风格

讲究设计的逻辑性;

亲人的尺度,明确的几何形体; 细部设计和材料的搭配;

建筑色彩纯净,强调光影效果和体块感。

户型平面——3+3套厅设计,流动空间,体现情调生活

三房三厅,适应情趣生活,满足“第一居所”的需求; 双厨房概念;

4.5米宽厅设计,体现尊贵府邸气派; 直接景观阳光起居厅; 景观餐厅;

4件套主卧卫生间<浴缸,淋浴,座便器,洗盆>带步入式衣帽间; 休闲阳光室;

南北大厅相连,绝对对流通风平面设计。

全低窗设计〈窗台设计标高400〉,讲究室内外空间视觉的延续感。园林景观——(设计主题)

地带空间——形象地带、景观地带、休闲地带、街坊、院落 个性化主题院落景观设计 景观水系

每个BLOCK内院移栽名贵植物 商业街及会所

商业街:拟招商小型便利店,小型超市,西饼屋,美容美发,餐厅,花店,其他店铺40~50平米一个单位,统一规划,定向销售,均配置上下水。

休闲会所:以“健康家庭生活”为主体,分两类设置——

一层:咖啡厅、书吧、桌球室、亲子才艺室

二层:乒乓球、概念篮球、棋牌室、健身房 物业管理

管理服务模式:“管家式服务”

强调业主与物业公司的互动管理 实施全方位透明化物业管理——倡导业主参与物业管理流程、物业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并公开费用开支,根据业主意见完善各项管理规定及服务流程,让业主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实施品牌战略和形象工程——进一步倡导万科在多年物业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化观念、经营观念、科技观念,坚持“挑战平凡,无限创新”的精神,信守“全心全意全为您”的服务理念,并根据园区业主需求,针对特约服务项目设置“绿色服务通道”,推出无障碍服务,让每一位业户真正领略“E”时代的快捷方便,享受贵族人生。

项目进三年获奖情况

1)政府奖:

² 2004年北京首批建设部A级住宅项目“高舒适度住宅”——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2)行业协会奖

城市规划及设计 篇7

文章主要部分研究了系统框架的设计:研究设计形成若干个子系统和功能模块, 实现三维城市规划的主要功能。城市建筑物以单模型或一组模型为单元, 建立在数字高程模型及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基础上, 使用者依托该规划系统, 可以直观、动态的将城市建筑物模型按照对应的投影坐标系载入到该平台上, 使用者可以轻松地看到建筑物与地形地物的匹配情况。在此过程中, 使用者可以预加载、分类和管理、定位所需的模型, 同时移动、旋转、消隐和删除模型, 完成规划区域的地形整饰功能, 完成规划方案显示、保存和输出。同时可以直观的查询数字模型的属性及精确坐标, 对多个规划方案进行显示和对比, 这样便更好的服务于城市规划布局, 实现三维数字城市后期的应用开发。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 传统的城市规划采用二维GIS数据结构, 无法满足全方位数据的分析处理, 迫切的要求从真三维空间来处理问题, 三维城市规划系统框架能够为规划决策部门提供更专业化的应用工具和方法。三维的城市模型要比传统的二维图纸更逼真、更形象、更直观, 并且在城市规划的初期就能完成规划结果的三维效果仿真, 形成二维、三维规划的效果图。三维的城市模型能够方便直观的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部门, 使城市规划决策更加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维的城市规划系统框架设计可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高效实用的操作平台, 对推动数字城市向三维可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技术路线

本课题预设计一个有关城市三维模拟规划系统的框架, 构建五项基本功能模块, 深入研究模块的各项功能, 使城市建筑物以单模型或一组模型为单元, 建立在数字高程模型及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基础上, 使用者依托该规划系统, 可以直观、动态的将城市建筑物模型按照对应的投影坐标系载入到该平台上, 使用者可以轻松地看到建筑物与地形地物的匹配情况。使用者可以预加载、分类和管理、定位所需的模型, 同时移动、旋转、消隐和删除模型, 完成规划区域的地形整饰功能, 完成规划方案显示、保存和输出。同时可以直观的查询数字模型的属性及精确坐标, 对多个规划进行显示和对比, 这样便更好的服务于城市规划布局, 实现三维数字城市后期的应用开发。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的框架设计

三维的城市规划辅助系统框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这几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的统一标准, 建设具有权威性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完善;为保证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推广应用, 制定一套政策机制, 同时也可以更新平台数据, 维护和运行系统——政策机制建设;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典型示范应用, 这样可以科学检验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效果——示范应用建设;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地理信息的数据集, 这样可以实现全市地理信息的覆盖——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

4.2 系统的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设计由数据预处理子系统、三维显示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模型编辑子系统和辅助规划功能子系统组成。

4.3 系统功能模块操作说明

4.3.1 数据预处理

主要的功能是创建影像数据集, 地形数据集, 地名数据集以及模型数据的预处理及输出。

4.3.2 模型编辑

模型编辑分四大部分:1.模型分类管理通过模型实现对所有模型进行方便的预加载, 分类和管理。可以通过模型树实时对模型进行操作。2.模型定位:本系统实现了通过双击模型进行模型的定位。3.模型状态编辑修改:通过右击模型, 系统弹出模型修改对话框, 通过该对话框对模型状态进行修改。4.模型定位参数和平面范围输出:在模型编辑完后, 模型属性对话框“写入配置文件”, 记录模型定位参数的变化, 重新输出新的模型的平面范围。

4.3.3 三维显示

1.三维模型显示

显示规划区三维建筑物模型, 和模型树中的模型。双击模型树中的模型, 然后三维显示窗口就会自动显示和定位到相应的模型。

2.DEM+DOM的显示

通过将高程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航拍影片等影像数据相结合, 结合3D虚拟现实平台的特点, 进行三维显示。

3.矢量数据的显示

显示用户需要展示的相关矢量数据。矢量数据可以由用户进行配置, 并自动进行分层分块处理, 优化并显示。如图1和图2。

5. 系统的实现

5.1 基本应用功能的实现

基于元数据通过新增数据、删除数据、修改数据实现地理对象的抽象定义和修改, 每个地理对象实现了动态的修改。新增数据是对空间数据提供新增点状数据, 可以提供坐标输入方式自动新建数据, 提供手动添加方式新建数据等;删除数据是删除数据主要针对旧的, 不需要的数据进行删除, 无论对空间数据还是属性数据, 用户点击选中或多选后, 可以用删除数据功能删除不需要的数据;修改数据是对空间数据中点线面三类数据的修改操作, 通过系统提供对编辑功能, 可提高输入数据的有效性。

5.2 基础数据的检索

包含通过空间数据查询属性, 通过空间数据查询属性, 属性数据查询图形, 任意关键字查询, 组合条件查询, 根据图幅号查询检索, 根据索引图查询检索, DEM数据查询检索, 遥感数据查询检索。

5.3 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三维城市规划辅助系统框架的应用, 为城市建设提供分析支持, 通过规划城市的各类数据, 实现对经济效益的分析, 为规划工作积累经验。该辅助系统框架有以下实际意义:可以解决现阶段城市规划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模型的加载、位置移动、旋转、模型定位、模型显隐等;在修改的过程中, 改后模型不变形;通过三维模型可计算城市规划的规划指标, 如建筑密度、建筑面积、绿化率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技术来组织三维模型数据, 形象的展示三维效果;可以实现动态读取三维模型和优化图形显示;支持模型复制, 提高工作效率。

6 结语

本文立足于城市规划行业, 将三维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城市规划中, 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 城市规划必然要向信息化和可视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三维城市规划辅助系统框架进行初步的设计和研究, 对城市规划的可视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 篇8

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坚持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努力把安居小区建设成为舒适、方便、安全、卫生和优美宜人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规划布局

(一)规划结构

规划采用小区——组团——住宅组群三级结构。 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小区级公共绿地、两处托幼均位于小区中心部位。小学位于东部,小区由五个组团组成,每个组团由几个住宅组群组成,各组团间通过小区主次道路相联系, 住宅组群间通过组团道路联系。

针对小区现状,适应房地产分期开发的需要,将小区规划为6个居住组团,东部三个居住组团作为第一期开发用地,西部三个组团作为第二期开发用地,开发程序由东向西形成滚动开发模式。

(二)道路系统

根据人流方向及外围城市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小区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 小区对外设有六个出入口, 其中小区的主入口开向历山路和南外环部,另外四个为次要出入口。

小区道路分为三级(1)、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12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6米。(2)组团级:路面宽6米(3)宅前小路,路面宽3米,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

(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项目及规模

根据小区内公建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的不同要求和分期建设开发的需要,公共服务设施分三片布置。

小区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位于小区的出入口处沿街布置,这样既方便居民上下班顺路购买, 又使商业建筑对外临街布置,提高经济效益。小区配套的社会性福利设施,结合小区中心绿地设置,布设在小区内部,这样既有较好的小区环境质量,又有好的外部空间环境。

(四)住宅单体设计与群体组合

为满足“安居”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住宅设计采用二种类型,建筑面积分两个档次,分别为55M2/ 户─80M2/户和80M2/户─90M2/户。 住宅单体设计在内部功能、空间利用、外部造型、 经济节能方面都力求有所创新,并考虑远期发展改造的可能性,方案均采用大起居厅(明厅,使用面积>2M2),并兼有小餐 厅。卫生间考虑三套组合式,即浴缸、面盆及一个蹲式或座式便器,住宅层高采用2.8米,日照间路为1.5H,住宅横向间距不小于5米,建筑层次以四层为主,少量五层。小区住宅按照“三大一小一多”和“三明”的要求布局, 内部功能,动、静分区,管道集中。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新科技成果,运用推广的新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运用新建材,用生态住宅原理,设计改造新型的适用的住宅,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住宅群体组合充分利用多层条式住宅通风好,朝向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庭院组合主要采用院落式,一般每院落50─60户,设一个主要出入口,并设置标志,这种围合式院落空间,给居民以领域感和归属感。

小区设三个居委会,内设收发信报、传呼电话、取奶站等综合服务设施,在组团中心设置组团绿地。

小区景观设计

(一)绿地系统

小区绿地共分四种,即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 庭院绿地,沿道路绿化带。小区级绿地设在小区的东入口处, 结合现状水塘和洼地进行改造,利用水塘自然水面,周边铺以不同颜色的铺地, 两侧设置精美的花坛、座椅,配合种植花草树木。后期开发建设中,在小区中部结合文化站,中心幼儿园等公建设施,另开辟一处中心绿地,并按不同服务对象划分不同活动场地,设置老年儿童等活动设施。组团绿地集中设置在组团内部,以花架、坐椅、硬地、小品、儿童活动设施等设施,安排老年人休息的场所和儿童活动设施,是组团内居民交往,游憩的主要场所,属半公共空间。

宅前院落绿地主要以草皮、乔木、石桌、石凳、花架、沙坑、常绿灌木为主,为院落邻里交往创造一个好的室外活动空间。沿路绿化带以乔木为主,可结合沂南山城特色,种植观赏树木,住宅山墙建议用藤蔓植物半装饰。

(二)景观设计

小区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地形特点和道路走向, 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小区景观与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小区景观。

结合曲折变化的小区道路,形成丰富、有致的道路对景点;沿路通过住宅单元的错列围合,形成路移景变的沿街景观效果。(以小区主入口向北延伸,形成贯穿南北的小区景观主轴线;在小区公共绿地与扬州路三角绿之间,形成一条绿化轴线,使三角绿地与小区绿地贯通、增加了小区中心绿地的开放性)。

建筑风格采用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手法、 在细部处理上借鉴和吸引青岛地区建筑的风格,形成典雅、别致、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以白色为基调,坡屋顶以红瓦为主色调。沿城市道路和护城河的建筑,充分考虑城市街道景观要求。沿街建筑要求丰富、连续、形成高低错落、 进退有效的街道景观界面。小区公建力求建筑形式丰富、活泼,采用较为浓重的色彩,与居住建筑典雅的色彩形成对比,使整个小区建筑色彩具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三)环境小品

小区环境小品面广量大,规划从环境小品融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设计要求出发,对小区中心绿地及各组团绿地的建筑小品,从指示标牌、柱廊、雕塑、灯柱、围墙、花台、地面铺砌、座椅、儿童游戏等提出规划要求。各组团地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组团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围墙、灯具、坐椅等每个组团各具特色, 增强组团识别性。小区步行道采用有别其它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结语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只局限在当前的规划,服务于当代的人类,而且应是长远的、尊重自然的、维护生态的、切实为人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作者单位:诸暨市振兴园林绿化苗场)

上一篇:学生乘坐校车安全责任书下一篇:大学里入党转正申请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