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

2024-06-13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通用12篇)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 篇1

1 城市道路功能与要求

1.1 概述

1) 城市道路是多功能的, 以交通功能占重要地位, 为确保交通安全, 对不同性质、不同速度的交通实行分流。2) 大城市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级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 中等城市分为三级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 小城市分两级即干路和支路。城市道路的宽度标准见表1。

1.2 城市道路绿地总体设计

1) 首先是确定道路绿地的横断面布置形式。例如设几条绿带, 采用对称形式还是不对称形式。2) 城市道路绿地布局首先要遵循《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规定。3) 主、次干路交通量大, 噪声、废气和尘埃污染严重, 而且行人往返穿越车行道也不安全。所以不宜在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带上布置供行人休憩的开放式绿地。4) 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是指街旁游园、宅旁绿地、公共建筑前绿地、防护绿地等。路侧绿带宜与其结合, 能加强道路绿化效果, 形成协调一致的绿化景观。5) 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 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6) 道路两侧光照温度、风速和土质等与植物生长要求有关的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 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一侧, 可以有利于植物生长。7) 濒临江、河、湖、海的道路, 靠近水边一侧有较好的景观条件, 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靠水一侧, 可以更好地发挥绿地景观效果和游憩功能。

2 城市道路绿地率指标

根据CJJ 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 m宽度的道路多为大城市的主干路, 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红线宽度在40 m~5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此为下限。

3 规划与设计原则

3.1 城市道路种植设计的美学原则

1) 统一与多样。2) 对比与对称。3) 比例与韵律。4) 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3.2 城市道路种植设计的设计原则

1) 因地、因时、因材制宜原则。2) 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3) 远近期结合原则。4) 个性、特色、多样性原则。

4 规划与设计要点

4.1 道路绿地

4.1.1 分车绿带

分隔车行道的绿化带, 包括中分带绿化, 侧分带绿化。

1) 中分带绿化:道路正中分隔往来机动车辆的绿化带。能有效阻挡对面车辆眩光;通过植物搭配组织植物景观。绿带中防眩植物的高度控制在距道路路面1.1 m~1.5 m之间的范围内。绿带宽度不小于1.5 m的中分绿带, 可栽植乔木, 采用乔、灌、草复层式栽植。绿带分为规则式配置、自然式配置、混合式配置。植物配置要求层次清楚简洁, 色彩亮丽常青。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中分绿带, 端部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2) 侧分带绿化:宽度小于1.5 m, 应以灌木为主, 并宜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不小于1.5 m, 可以种植乔木, 采用复层次栽植。侧分带绿化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形式:隔声防尘的侧分带, 疏朗通透的侧分带。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侧分绿带, 其端部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4.1.2 行道树绿带

布设在人行道上, 使其与车行道分隔开, 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树池 (树穴) 带。主要是为行人和非机动车庇荫。预留行道树树池的内径不应小于1 m×1 m。树池应加以覆盖, 常用的覆盖材料有:地被植物、蓖子、卵石、陶粒、碎树皮等。行人相对较少的地段, 以行道树为主, 并与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形成连续绿带。

4.1.3 路侧绿带

指在道路侧方, 布设在人行道外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化。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 如防护、分隔和行人滞留的特点进行设计, 并保持路段景观效果的连续与完整。路侧垂直绿化如道路外侧栏杆围墙等绿化。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 m时, 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4.2 交通岛

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 包括中心岛与导向岛的绿化。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 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在保持视线通透的情况下, 导向岛绿化对提升道路节点绿化起到关键作用, 可种植乔木, 采用复层式种植, 布置成绿化景点。

中心岛不宜密植乔木或大灌木, 以保持行车视线通透。应做到图案简洁、曲线优美、色彩明快, 不宜过于繁复华丽, 以免分散驾驶员的视力及行人停滞观赏而影响交通。

4.3 道路红线外的绿带景观

1) 路边的开放式绿地:广场、游园。2) 非开放绿地;行人不可进入, 是具有遮挡、防护作用的绿地。3) 停车场绿地:停车场周边宜设置隔离防护绿带, 种植大乔木: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要避免无遮阴停车场, 其树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2.5 m, 中型汽车3.5 m, 载货汽车4.5 m。

4.4 城市立体交通绿化

高架道 (桥) 绿化包括桥上和桥下两部分。规划要注意安全因素, 设计要注意桥下的光照时间。应在高桥设计时, 在桥边栏杆外预留栽植槽及滴灌设备, 不用附加外挂栽植槽, 避免安全隐患。桥下宜种植耐阴地被植物:墙面、桥柱宜进行垂直绿化。

5 植物选择

5.1 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 主要作为行道树, 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阴、美化街景, 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 株形整齐, 观赏价值较高 (或花形、叶形、果实奇特, 或花色鲜艳, 或花期长) , 最好叶秋季变色, 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2) 生命力强健, 病虫害少, 便于管理, 管理费用低, 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3) 树木发芽早、落叶晚, 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 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 便于集中清扫;4) 行道树树冠整齐, 分枝点足够高, 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 叶片紧密, 有浓荫;5) 繁殖容易, 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 适宜大树移植;6) 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5.2 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 (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 , 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 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枝叶丰满、株形完美, 花期长, 花多而显露, 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2) 植株无刺或少刺, 叶色有变, 耐修剪, 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3) 繁殖容易, 易于管理, 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5.3 地被植物的选择

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 如棣棠等。

5.4 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 与乔灌草巧妙搭配, 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 不宜多用。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 篇2

【摘要】山地城市由于地形地貌及地质等自然条件的约束,道路系统独具特色,道路规划与道路设计也存在一些鲜明差异。在道路规划和实际建设过程中,山地城市有别于平原城市,需要研究探索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制定对策,以达到道路规划与设计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作者简介:陈星斗(1974-),男,四川南充人,曾任职于重庆市规划局,现任职于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重庆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工学硕士,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对于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根据交通需求分析,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1],规划设计人员一般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等规划规范进行规划设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技术参数是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城市道路项目具体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在城市道路工程进入项目层面进行项目设计时,需要开展城市道路设计。在开展道路设计时,设计单位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等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和控规确定的城市道路技术参数,对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面结构、边坡、桥隧结构、交叉等方面进行工程设计。对于平原城市,由于道路多为直线、地形起伏不大等原因,城市道路一般都能够按照控规确定的道路规划参数进行设计,并满足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但是对于山地城市,由于其地形高差大,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地质地貌也十分复杂,规划的道路网络通常依山就势,呈现出自由式和组团式布局的特点,道路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因为与控规编制时所依据的设计规范不同、设计深度要求不同、项目所在区域建设内容综合配合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很难满足控规所确定的道路技术参数,比如重庆、攀枝花等西部山地城市,以及青岛等一些东部城市。笔者在本文中将对山地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一些探讨。

1山地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在规范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

笔者通过梳理道路设计规范和道路规划规范,现将两者存在的一些主要差异阐述如下:

1.1平面线形

缓和曲线:系曲率渐变的曲线,一般采用回旋线,以使与汽车由直线进入圆曲线时行驶顺畅,不存在曲率突变。加宽:按道路设计规范,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应在内侧加宽,其加宽值经过计算确定,并在两端设置加宽缓和段,以适应行车转弯时的横向宽度需求。平面线形方面的差异,导致控规成果既有可能圆曲线和直线在半径、长度等线形方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也有可能在道路宽度等方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致使道路设计与控规成果有很大的差异。

1.2纵断面

由于变坡点设置、坡度、坡长、合成坡度、平均坡度等方面的不同,实际设计标高与规划道路标高会有较大出入,影响规划道路本身和周边地块高程。

1.3横断面

实际设计横断面可能会超越控规确定的道路宽度,或者只有缩减控规确定的道路宽度。

1.4平纵横断面线形协调方面

在道路设计中,需要按规范进行平纵断面的协调设计,如平曲线和竖曲线应尽量重合,以避免所产生的.视线诱导突变和排水困难;平曲线和竖曲线大小要保持均衡;避免在凸型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型竖曲线的底部,设计小半径的平曲线和反向曲线的变曲点,否则会引起视线诱导错误而引发危险;在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断面线形的反复凹凸,即避免规划多个变坡点等等[2]。而上述原则,在规划规范中没有要求,规划设计通常没有考虑。

1.5其他交通设施方面

道路设计规范对停车港、展宽段等设施均有直线和缓和曲线长度、转弯半径大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而规划规范没有详细的设计技术要求。因此,在道路设计时,这些设施的平面线位将会与控规确定的平面有一定出入,从而影响道路本身和周边地块用地。

2山地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在其他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

2.1工程地质方面

在规划设计阶段,没有进行工程地质勘探,也基本无法考虑工程地质对道路的影响。而在道路设计阶段,因为工程地质勘探,可能会造成道路方案重大变更。笔者曾在重庆某一地区开展道路设计时,先按规划道路进行设计(图3中实线所示),在K0+700-K0+850段有高挖方,将产生四级边坡,防护工程量巨大。同时,地质勘探表明该路左侧山体属于顺层地质,道路将位于顺层中间,将会较高切割顺层岩层,极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规划道路在设计阶段出现了工程量和地质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调整道路平面线形和道路设计标高,线路向右偏移约30多米,既使得道路平面位于山体底部,又使得设计标高与岩层标高相适应,从而不切割岩层,保障了道路安全,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调整该条道路设计,将引起该路和涉及周边规划道路的规划参数调整。

2.2土石方方面

在控规阶段,道路主要依据地形制定规划标高,没有进行道路和周边地块的土石方详细测算。但是在道路设计阶段,一般不仅会对道路本身土石方平衡进行设计,还会综合周边地块开发性质进行一定区域的土石方平衡设计。比如,一般而言,对于工业仓储等需要地块平整的土地,需要考虑其场平土石方,对于居住地块,由于开发商的开发模式和建筑形态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一般不考虑其场平土石方。在综合了道路土石方和地块土石方情况后,出于经济考虑和工程实际需求,道路设计标高可能会对控规道路标高做出较大幅度的调整。

3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差异的对策探讨

由以上不难看出,在山地城市中,道路规划与道路设计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设计时所依据的规范不同以及设计深度不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道路规划主要是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规范规定进行路网系统的规划,而这些规范规定并没有对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提供设计层面的具体技术性规范性要求。同时,受设计阶段、编制费用、技术力量、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道路规划不可能达到道路设计深度。但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道路参数相比较地块性质、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其恰恰又具有外部控制性、精确性等特点,在规划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规划管理日趋精细化、精准化和程式化的今天,这就形成了目前道路规划在山地城市中的最大问题,即规划成果不能达到具体项目规划管理要求的深度,导致在山地城市实际道路建设和规划管理中,经常需要用道路设计成果来修正控规,增加规划管理流程,并增加了修改规划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经济成本等不必要的社会成本,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为了尽最大努力消除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的差异,从而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试图提出以下对策以供探讨:

3.1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增加工程设计部分内容

山地城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可以增加道路网络工程设计部分内容。该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设计和片区土石方平衡设计。在道路工程设计部分,增加片区地质初步勘探,对每条道路进行工程设计,包括平纵横设计、交叉口设计、边坡设计等内容;在片区土石方平衡部分,对道路、周边地块进行土石方平衡综合考虑,修正道路设计标高。道路工程设计与片区土石方平衡两者应紧密配合,相互协调。

3.2研究制定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规范

重点对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方面研究制定道路规划规范,可在道路设计规范的基础上,适当提炼简化,并适当放宽标准,以便道路设计时有充分余地,而不致重新按程序调整控规道路规划引起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人力成本等社会成本的无谓增加。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浪费部分道路沿线用地,造成用地利用不经济,因此,需要出台灵活的用地管理政策。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地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平原城市存在很多不同,本文仅对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我们还需要对山地城市中竖向规划、地形适应性、建筑物与交通设施关系、滨水临山地区等很多独具特色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形成完整的山地城市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浅析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 篇3

关键词:景观设计;道路;规划;可持续发展

现在中小城市的绿化、道路景观都成为了每个城市的门面,都想把自己的领域创造的有特色吸引人们的眼球,拓展人们的视野。道路景观的建设也可以衬托出这个城市的空间意象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去改善这个门面。但是关于中小城市景观道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促使中小城市的发展。下面笔者针对中小城市的景观道路规划设计进行了相关探讨。

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况

无论大小城市现在对道路景观的绿化都越来越重视,这也是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助城市的建设一臂之力。

1.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含义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就是指从美学观点出发,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道路空间的美观以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主要应用园林植物材料通过不同的布局形式和栽植手段,对城市主干道系统进行装点,让使用者感觉安全、舒适、和谐所进行的设计。道路的绿化,不仅对城市的空气进行过滤,还为行人们带去舒适感,提高心情指数,为生活和工作也提高了效率。让社会景观上更和谐,人们的出行带来好的心情和方便。

1.2 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道路是每座城市的主心骨,是连接一座座城市的“桥梁”,道路设计的质量过不过硬,结构合不合理,颜色美不美观,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所以现在每个城市的对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怎样才能把道路绿化设计和地方特色及其周围环境相结合,成为了大中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和建设的重要问题。

1.3 道路景观设计的功能

每座城市都是由城市道路绿地和建筑、住宅组成的,而且道路绿化有很多的功能。改善环境,提高环境指数的生态功能,供人们放松、娱乐的游憩功能,由多种植物组成美化环境的景观功能,防灾避难,防风护沙,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防护功能,能准确的检测污染物质指标的检测环境污染功能,能为部分企事业带来效益的经济功能,等等全方面的功能使得人们对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有了更高层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也为大中小城市的绿化建设作了全方位的解析。

1.4 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所以城市的每一处建设都应该以人性化为前提条件,无论是从规划到建设完工,都应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基础,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应该满足人们出行的方便和舒适。所以道路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原则主体,还要做到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也是为了后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道路景观设计一定要坚持生态优先,才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现状

大城市已经能完美的完成道路景观,然而中小城市还有一些本质性问题阻碍了道路景观的规划和完善,这不仅影响了中小城市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共同进步的步伐。

2.1 道路功能不健全

现在许多中小城市的经济还是较落后的,往往只是考虑到了道路路面的基本要求,却忽视了道路的辅助设施,例如道路狭窄,当货车或者大型车辆经过的时候行人便无法通行。受变压器电线网的制约,超高型车辆无法通过。这些都影响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2.2 环境质量差

环境质量差是阻碍我国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建设的重要问题。道路旁的绿化系统不健全,不能及时有效的补缺坏掉的绿化地带,这些无形中为中小城市的景观建设添上了污点。提高环境质量是中小城市当前为城市景观道路发展前做好的改进工作之一。

2.3 规划意识薄弱

有的小城市道路规划部门对道路景观设计不重视,一味的抄袭别的地区的规划设计和单方面的为了交通而建设的道路,管理部门和维护部门一直都鱼龙混杂划不清界限,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互相推脱。这些也同样的阻碍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3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改造

根据以上的现状看来,要想改变中小城市的道路规划理念,首当其冲就要提高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划清界限严格要求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拥有自己城市特色的道路规划方案,做到以人为本,合理规划,拓宽马路,提高进度追上标准城市的步伐,让小城市的绿化也能赏心悦目,为老百姓造福,为城市增添光彩。

4 中小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方法

4.1 道路的线形设计

城市道路是贯穿整个城市的枢纽网络,贯穿着每个建筑。城市的道路可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形,线形的设计对道路景观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紧影响着道路交通安全,还直接影响着道路景观的观赏性舒适度。所以线形设计一定要结合这当地城市的地形和整体规划,合理设计线型,使线形顺畅,美观同时保证行人行车安全、通畅。

4.2 道路路面的铺装设计

现在许多的中小城市都不注重道路铺装的美观和质量,导致了路面整体的美感体现不出来,而且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所以在道路路面的铺装上一定重视,道路路面是直接承受重力的,很容易被损坏,所以在选材上、设计中都要引起重视,对材料的选择要从其强度、耐磨性和施工上做考虑,当然为了道路的美觀还要在拼接上,色彩上别出心裁,使道路和周围环境相结合。

4.3 沿街植物景观设计

刚提到中小城市对街道两旁的绿化很不在乎,所以为了提高景观设计的美感,对街道旁的植物设计一定要别具匠心,例如和旁边的建筑物相呼应,运用设计的手法,对植物进行修剪,合理科学的规划多采用黑土种植,配上不同的树种和其它植物,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美观的道路景观。

4.4 辅助性景观设计

例如街边广场,马路天桥等都属于辅助性建筑设计,中小城市对这方面更是不在乎,然而这些建筑的存在必定会让道路景观添加了独到的风景。再设计上,一定要根据旁边的建筑形式,色彩及风土人情来人工建造。这样使整个道路景观规划更美观大方,让这些人工建筑融入到整体建设中,成为道路上的独道一景。

5 结 语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篇4

1.1 绿化植被

绿地景观是构成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发挥城市道路的景观联系功能。在城市道路中形成以绿地为客体的景观空间层次。绿地景观特点要符合城市道路的风格, 使城市道路的主体更加的鲜明。因此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城市道路空间的分解, 为人们的出行构建安全有序的绿色环境。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整体效果上要做到统一, 并且要突出各植物的特点, 使城市道路能够在整体统一效果中出现变化。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安全性, 根据交通性质突出功能性特点, 对乔灌木的枝下高、修剪高度分别作出要求。选择病害较少的物种, 能够方便进行粗放型管理。在城市道路规划的过程中以绿化为主要基调, 能够充分的发挥道路的空间特点, 利用植物的基本形态展现道路的不同特点。突出城市道路空间。城市道路绿化能够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在原有城市道路绿地中开展绿地景观改造形成多层次植物景观, 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

1.2 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也是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 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最直接的区域。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交通枢纽地点, 对人流车辆进行合理分散。体现城市道路空间景观与人文特点。在城市道路进行改造的时候需要提供充足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 保证生活品质, 提升城市道路功能性。步行系统要使交通与空间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 保证空间的开放性特点, 使人们能够在集中场所中开展有效的活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不仅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优美的景观, 同时舒适的购物环境将会提升人们的购买欲望, 生活环境的便利主要是通过步行交通方式实现的。因此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步行系统更加符合人们的出行要求。

1.3 铺装设施

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周边区域或内部要铺设相应的人行道等。对于铺装设施需要保证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 风格一致将会带给人更多的美观感受。从色彩、图案、材质等元素来设计人行道铺装, 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和谐, 具有导向性、实用性、美观性。同时, 要考虑人行道的无障碍设计, 盲道的铺装材料选择也十分重要。其次, 在人行道路面上标注不同的图案, 以提示和警告行人。游园步道铺装的设计要强调实用性、休闲性、趣味性与文化性, 加强道路景观的观赏度, 提供人们交往的空间。

1.4 构筑物

在城市道路绿地区域内安装公共设施, 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条件。果皮箱能够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有助于城市清洁。休息座椅为行人提供歇脚场所, 指示牌引导人们明确方向等。在道路绿地进行公共设施的安装将会更好的发挥生活服务功能, 同时在设计上更加的体现美学价值, 使城市具有人文价值, 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公共设施的建设能够更好的体现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人行道等设施更多的是带有服务性质的公共设施, 因此在设计建设上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服务性质与周边环境要相协调。在色彩、材质、造型等方面都要能够方便人们进行辨认, 将更多的构筑物建设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中能够提升当地文化特点。保留更多的城市原始风貌, 提升人们的出行安全与便利。

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发挥最大的生态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碳放氧、吸收尾气、滤尘、减噪、庇荫等。有目的、针对性的选择植物种类, 组成以乔木为主, 乔、灌、花、地被植物相结合的立体式绿地, 达到最佳生态防护效果。

2.2 符合行车视线及空气净化要求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栽植植物不能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保持视线通达, 以保证行车安全;在弯道外侧的植物应选择常绿树种沿边线整齐、连续栽植, 预告道路线性的变化, 诱导驾驶员安全行车。应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要求, 在道路上空规定高度内, 树木侧枝不得进入该空间, 避免树、车间挂蹭, 影响行车安全。

2.3 充分考虑道路附属设施的设置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空间内, 还安排多种市政公用设施, 如公交候车亭、路灯、过街人行天桥、各种管网等, 应统一规划, 合理安排, 使其各得其所, 避免发生矛盾。

2.4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要适地适树

要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生长的乡土树种, 形成乔、灌、草多层次植物群落景观, 既保证种植成活率, 又显示地域景观特色, 达到在有限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5 道路绿化要创造完美的城市景观

道路绿化要与城市街景中其他构成元素协调统一。与城市自然景色、历史文物、现代建筑等有机联系起来, 把道路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作出一体化的设计, 创造有特色、有时代感、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景观。

2.6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设计要有长远、发展眼光, 既要重视道路绿化近期效果, 使其尽快发挥功能作用, 也要预判各种植物长到成壮年时期时, 达到最佳效果。远近结合, 互不影响。

3 目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不重视本土植物的培养

有些城市道路绿地中乡土树种利用不够、特别是市树、市花应用较少。个别城市对本地乡土树种重视、应用不够, 甚至在主要街道上, 也难见市树、市花的身影。却盲目采用未经长期栽培、驯化实验的新、奇、特外来树种, 这会给绿化工作带来极大风险。

3.2 植物设计阻碍交通视线

个别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转盘区域植物配置不当,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转盘区域内密集种植高大、枝繁叶茂树种遮挡司机、行人视线, 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地段。

3.3 植物种类选择不科学

一些城市街道绿化时, 采用大苗密集种植而使定植密度偏大。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几年后极易造成树木间激烈竞争, 分化严重, 长势趋弱。有的路段行道树枝下高偏低, 侧枝伸向机动车道上空易与车辆顶部挂蹭。树木种植树池尺寸普遍不够、影响根系呼吸作用和土壤微生物活动, 不利于树木正常生长。

3.4 与道路附属设置之间发生冲突

有的路段人行道设计过窄, 行人拥挤不堪, 影响正常交通;还有的繁华路段空间宽阔, 缺少安置坐凳、座椅;城市绿化部门与路灯管理部门之间缺乏配合, 树、灯位置没有错开, 影响路灯照明。

4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问题应对措施

4.1 宣传区域特色植物的有点, 加强培育力度

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抗性, 易于日常养护管理, 可节约管理资金, 降低维护成本。乡土树种形成的生态林, 产生的生态效益远大于外来树种产生的生态效益。市树、市花更是乡土树种中的佼佼者, 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代表城市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在城市道路空间, 区位优势明显地段, 应广泛栽植应用, 大力展示、宣传。基本措施: (1) 加大对乡土树种优势的宣传, 摒弃错误认识; (2) 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宏观上要支持乡土树种的普及应用, 在规划设计上把关,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4.2 关键位置的植物设置不能干扰行车视线

道路绿化要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具有组织交通的功能。道路交叉口是交通的咽喉, 人车流量大、集中, 在此视距三角形内及转盘设计布置植物时, 要保证司机、行人视线通达、视野开阔, 有充分的预判时间, 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其高度不得超过0.7m, 宜选低矮灌木、花草、地被种植。

4.3 科学设计道路绿地植物

对道路绿地中的主角行道树设计时, 其株行距应由成年冠幅大小及街景要求综合分析决定, 为4~10m为宜;枝下高高度应大于3.5m;种植树池多采用正方形, 以边长为1.5m较合适, 必要时要全部客土栽植。

4.4 设计要展示城市文化风貌, 彰显人文关怀

在道路绿地重要节点处, 设置城市雕塑、艺术小品等展示城市独特的精神风貌, 弘扬时代主旋律。在空间宽敞路段, 多布置树池坐凳、座椅供行人短暂休息用, 解除疲劳, 体现人文关怀。

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道路景观设计要科学、严谨、周到;以保证我们的城市道路景观更绿、更美、出行更安全、更顺畅。

5 结语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承载着交通动态化观赏功能, 能够展示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丰富城市文化, 同时还能够带动沿路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绿地景观是城市进行提升形象的有效方式,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完善城市绿化体系, 使城市各区域之间的联接更加的紧密。

参考文献

[1]王伟, 杨慧.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J].河北农业科学, 2007, 11 (3) :59~60.

[2]林丽君.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5) :37~40.

[3]张延昌, 赵海年.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242~243.

[4]孟瑾.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J].河北林业科技, 2009 (4) :61~62.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 篇5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YJBYS为大家带来职称毕业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摘 要: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性,还要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本文对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介绍,还对横断面布置的类型以及适用条件进行了介绍,希望对道路设计人员提供一定参考,在道路建设中,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保证道路的耐久性,降低道路维修的成本,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横断面;规划;设计;道路

城市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可以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可以保证交通通行的顺畅性,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城市道路建设水平提高后,当地的经济也会大大提升,所以,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道路规划设计。本文对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提高城市道路设计的总体水平,道路规划往往会受到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在确定道路位置、控制点高程时,需要考虑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

一、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1.1 在对城市道路横断面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不能超过红线的范围,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横断面形式的统一性,在道路布置、道路比例分配以及道路的宽度等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一定要了解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要保证道路交通的畅通性,还要考虑城市的车流量、人流量以及地形因素对道路设计的影响。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保证车辆通信的安全性,还要保证行人穿行马路的安全性,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道路横断面设计时,要具有长远的眼光,避免经常对道路进行挖设与改建,在道路施工时需要预留管线的位置,这也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地方,要保证道路的耐久性,还要保证道路建设事业长远的发展。

1.2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还要保证道理路的.通行能力,要将交通管理措施与道路工程管理措施结合在一起,在对道路进行改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交通管理的措施,道路改建一般都是对路面进行拓宽,或者对车行道进行增辟等,采用交通管理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改建的质量,可以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开,还可以将互为平行的两条距离较近的道路改建为单行道,这样可以保证车辆通行的畅通性,可以改善交通拥堵的现状。在城市商业区,还需要限制车辆的通行,在步行街中要禁止一些车辆的通行,要保证行人的安全性,而且这一区域一般人流量比较大,如果车辆通行也会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

二、布置横断面的类型以及适用条件

2.1 布置横断面的具体类型

城市道路交通是由机动车辆交通、非机动车辆交通以及行人交通构成的,在对道路横断面进行设计时,需要将车行道与人行道分隔开来,这一过程一般采用的是立式侧石的方法,需要保证车行道与人行道有着不同的高程。将人车的通行分隔开,可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可以保证车辆通行的顺畅性,还可以减少交通安全事故。道路横断面设计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双幅路、单幅路、三幅路以及四幅路。双幅路主要是指在车行道中间设置隔离带,这样可以将道路的车流分成两路,一般是在双向的道路中经常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单幅路是指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开,两种车采用的是混合通行的方式。三幅路是指将道路车行道分成三类,两侧主要是非机动车通行,二中间是机动车通行,这种方式为交通运输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四幅路是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建设的,主要是在机动车道路的中央设置隔离带,形成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向形式的道路,这样可以减少交通堵塞现象的出现。但是这种方式一般比较适合道路比较宽的情况下使用。

2.2 使用效果

根据我国各地的使用经验,认为三幅路和一幅路形式的横断面效果较好。两幅路形式虽然有一定优点,即避免对向行驶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但在我国目前的城市道路上表现出的弊病较多,如车辆行驶时灵活性差,转向需要绕道,占地较多等,因此各地采用不多。四幅路形式的横断面,从渠化交通、保证行车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提高行车速度来说,是最理想的,但是由于这种形式占地很宽,加上行人过街相对困难。

2.3 优缺点比较

2.3.1 在交通安全上:三幅路和四幅路较安全。这是由于三幅路和四幅路道路解决了城市道路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互干扰这一主要矛盾,同时,分隔带还起了行人过街的安全岛的作用。但三幅路和四幅路对公共交通车辆停靠站上、下车乘客穿越非机动车道不太方便,也不太安全。

2.3.2 在行车速度上:一幅路和二快板形式,由于机非混合行驶,相互之间有干扰,因此车速不可能很高,但非机动车和行人较少的二快板形式的城市进、出口道路除外。通常,三幅路和四幅路由于做到机非分行,其行车速度一般较高。

2.3.3 在照明与绿化上:三幅路断面形式,能较好地处理照明与绿化问题,可以使道路夜间路面照度比较均匀,这也是道路照明的一个主要指标。另外,三幅路和四幅路道路上可布置多排绿化带,对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有很好的效果。

2.4 适用条件

2.4.1 单幅路即一幅路断面形式,适用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量均不太大的城市道路。对于用地紧张与拆迁较困难的旧城市道路采用的较多。单幅路适用于城市次干路与支路。次干路一般都行驶公共交通车辆,其单向车行最小宽度应能停靠一辆公共汽车。

2.4.2双幅路即二快板断面形式,适用于有辅路供非机动车行驶的大城市主干路或快速路。道路所处地形横向高差较大或城市近郊区非机动车较少时,也可采用双幅路。中等城市主干路也可采用双幅路。

2.4.3 三幅路适用于路幅较宽、交通量大、车速较高、非机动车多,混合行驶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的主要干线道路。在两侧的机动、非分隔带上可适当绿化以美化道路环境。其不足之处是占地较多,投资较大。

2.4.4 四幅路适用于快速路与郊区道路。其特点是机动车能以较高车速行驶,交通量大,交通亦最安全。其缺点是占地更大,行人过街相对困难一些。

三、结束语

横断面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城市交通有着较大的影响,当前社会,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城市道路中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这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交通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有所增加,威胁着人们出行的安全。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做好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工作,要对道路进行拓宽,还要改善道路拥挤的现状,设计人员要具有长远的眼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性。

参考文献:

[1]蔡隆基.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几点问题[J].广东科技,(3).

[2]倪艳明.城市道路交通通告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浅谈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分析 篇6

关键词:城市 道路 规划

一、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原则

1.对其城市道路的规划进行充分的研究。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它不仅仅需要去研究交通的需求量,还有交通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要考虑到供求平衡,还要考虑到资金与用地等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主要应该避免的就是投入大、收益小,城市道路交通的设计主要就是需要保持合理的、有序的发展特性。

2.需要对城市道路规划的供求进行研究。在对城市道路的建设不仅仅就是单纯的进行建设,更重要的就是需要对城市道路后期投入和运行进行全面的考虑。这就是对供应平衡的研究。在对道路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对道路的资源进行研究,大力的缓解交通存在的矛盾。根据不同的位置,采取不同的措施。

3.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持城市的风貌。城市道路规划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最终的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最多的人,这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对道路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街道的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尽最大的能力去满足群众的要求。

二、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1.城市道路等级结构不合理。多年以来,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中。各地只重视城市主干道的规划建设,忽略了城市次干道及支路的规划建设,道路等级的匹配不合理。从国内外经验来看,一个城市合理的路网结构应为正三角型,即等级越低的道路其密度越大,而在我国很多城市却为“倒三角”结构,普遍缺乏支路及次干道。道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是道路空间资源的低效配置,会导致道路交通功能的混乱。城市交通量集中在几条主干道,不利于交通量分流系统的形成,也不利于不同交通出行距离的分离,更不利于发挥道路系统的功能。常常表现为:该快不快,该畅不畅,该通不通,长短交通出行重叠,大量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重叠,机非交通重叠,商业中心区的大量行人、非机动车行驶无安全感。

2.道路网密度低。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明,主次干道的间距不应超过400米,这也是规划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实践证明,足够的道路网密度比单纯追求干道的宽度、车道数要有用的多。然而在道路的规划建设中,各级管理部门及一些规划人员往往只重视道路面积所占比例,而忽略了道路网密度指标,道路规划面积是足够了,但道路的长度却不够,盲目加大加宽干道的规划建设,而缺乏支路的有效补充,使道路网的整体性不能有效发挥。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道路网密度仅为2~3km/km2,而国外部分大城市道路网密度基本在15km/km2以上,可见我国城市道路网密度与国外先进城市相比差距很大。

3.道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在已往的道路规划中缺乏交通工程理论的指导,道路交叉口的宽度和车道数与一般路段完全一致。当交通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机动车流的相互等待或避让而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大打折扣,加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相互干扰,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更是大大削弱。城市道路网的主次道路进行渠化处理,可使交通流量提高三分之一以上。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充分预留好交叉口渠化用地,而不是占用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用地,使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宽度过窄,造成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拥堵。

4.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①缺乏对道路功能和用地性质的功能分析;②缺乏对道路交通量、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等定量的分析;③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地下管线布置及绿化、景观等缺乏全面考虑;④缺乏对车道数、车道宽度等必要的分析,盲目套用规范。

三、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

1.研究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发展战略。城市道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与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用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只有在明确的交通发展战略指导下,道路设施建设才能避免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大,收效小等问题,城市交通才能朝着健康、有序和良性的轨道持续发展。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必须在国家大政方针、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发展长波理论、城市发展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等宏观背景指导下进行。借鉴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我国应该贯彻“优先发展公交,扩大交通供给,控制交通需求”的基本发展原则。

2.进行道路交通供需平衡研究。必须改变单纯通过道路建设来满足无限交通需求的传统理念,应对城市道路设施总规模意义上的路网容量指标进行分析,应对城市交通供需矛盾、交通需求与交通供应的互动作用及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共生机制进行研究。通过道路供应指导交通需求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道路资源,缓解交通矛盾。对于城市中心区和新开发区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城市中心区,应以道路网络容量为约束,适当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强化交通需求管理(TDM)和交通系统管理(TSM),不能仅仅以加强道路建设来满足无限增长的交通需求;在城市新开发区,应以道路网络容量为前提,进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交通的先导作用引导土地开发。只有从战略高度、需求与管理相结合角度分析路网设施总体建设水平与供应水平,才能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可靠的定量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发展的问题既有过去遗留下来的历史欠账和规划滞后的问题,也有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建设和管理的欠缺问题。联想到美国波士顿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难,在隧道建设问题上仅就决策就诉诸民意用了十年时间,而道路建设则用了十三年时间,城市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大工程,需要认真谨慎对待。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还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道路规划、建设和管理这三个基本环节上,探索形成民主和科学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运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林波.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思考[J].城市交通,2003,(5):37~39.

[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4-05-

[3]厦门岛城市交通规划[Z].厦门市规划局,1996.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 篇7

我国现在城市发展速度较快, 正在努力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迈进, 但是在经济水平逐渐提升, 国际地位不断升高的同时我国城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开始引起更多的人关注, 如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城市交通状况较差、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城市排水系统之后等。一些大城市中城市人口超饱和, 甚至超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随着而来的就是城市当前的道路设计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 道路设计体现出了滞后性, 直接导致了一些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交通极其拥堵, 并且空气污染非常严重, 人们的出行极其不便捷。另一方面, 现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型城市, 由于城市化进程较快, 而且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案在不断的随着城市扩展在变动, 但是城市道路设计和建设不能够跟上规划设计的步伐, 导致中小型城市道路设计和施工不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根据现在城市的发展现状来分析, 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道路设计和建设不能够满足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道路设计的衔接和联系不能够很好的切合, 而且城市的发展速度过快, 城市道路设计和建设不能够完全的跟上城市发展步伐。根据现在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城市的交通现状来分析,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从城市道路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两方面入手, 并且将道路设计、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城市人口相互结合, 分析其中的潜在联系和城市发展方向, 使城市道路设计走在城市发展的前面, 并且有较强的科学性。

1 城市规划设计与道路设计

城市规划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历史更为悠久, 而且逐渐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城市规划模式, 从商朝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开始注重对城市整体形态、城市路网、城市排水系统等的设计, 从而使城市发展更加适合人们的居住和生产, 使城市有明确的分区, 并且通过道路设计将城市之间的每个分区合理的联系。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进行的定期规划, 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较强的科学性,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对城市内部布局分区、各项市政管线和工程和城市未来发展模式进行设计, 城市规划体现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意图和方向, 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道路设计使城市居民等生产生活更加现代化, 提高人们居住和生产的舒适度。

道路设计则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设计的功能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都会参考道路设计和原有的道路进行, 道路是人们和车辆通行的基础设施, 道路设计涉及到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城市道路按照等级可以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城市道路设计根据道路的实用情况, 城市人口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等各项因素进行, 每一个级别的道路设计都要做到科学合理、符合规划和满足实用需求, 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道路的集散功能和辅助功能。

2 道路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联系

2.1 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设计分为3个重要阶段即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道路设计贯穿着3个环节, 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总体规划中对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最为重要。道路设计涉及到道路的等级、用途、宽度等, 而且道路设计要注意到地质构造、路基设计、路面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绿化设计和道路通行量等, 这些也都是城市规划设计所包含的因素, 好的道路设计能够城市增添更多光彩, 能够使城市与外界联系更加密切, 方便人民的生产生活。

2.2 道路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和基础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第一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路网设计, 通过功能分区结合路网设计使整体规划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 而且城市整体规划设计进行前期需要进行实地的调研考察, 对实际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在调研考察时要特别注重道路的分布和现实情况。许多城市总体规划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 不能够一味的为了设计而进行, 要根据实际情况经济合理的进行规划, 道路设计也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和重新规划的体现, 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 而且道路设计通常会结合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来进行, 来体现城市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和综合性。

2.3 道路设计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道路设计的依据是车辆通行量和城市人口数量等因素, 并且在建设阶段要严格按照路基和路面的设计进行, 可以说道路设计是要非常严格和精确的, 如果道路设计不能够满足城市的实用需求或不能够符合规范的要求, 那么城市规划整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会受到质疑。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城市规划变动和调整, 那么涉及到的因素就会更多, 损失也会相应的更大, 道路设计要严格按照特定的通行能力、服务能力和疏散能力等进行, 成为促进城市规划设计进行的因素。

3 结语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和一个更高的平台,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 城市道路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城市的需要, 这样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一个好的道路设计方案, 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并且带动城市一些服务行业的发展如运输、旅游等, 城市道路设计通常还要考虑到城市排水系统, 与城市排水系统相互结合, 才能够使道路设计更加合理, 有一定前瞻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以迅速, 在全国范围内城市化建设脚步加快, 而且我国大中型城市越来越多, 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多, 随着而来的问题就是许多城市人口过于集中, 交通拥挤, 道路建设跟不上城市的扩张速度, 进而影响城市整体的发展。城市中道路的设计关系到城市规划设计, 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 也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好的道路设计能够促进城市的综合发展, 使城市成为焦点, 通过交通使城市内部更加和谐, 使城市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便捷和密切。文章对城市规划设计和道路设计的含义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并且综合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和道路设计之间的潜在联系。

关键词:道路设计,城市规划,发展,联系

参考文献

[1]程国柱.道路与桥梁设计概论[J].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3 (04) :01.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 篇8

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发展情况

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工作受城市交通的影响较大, 要有良好的城市交通空间基础才能进行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在建设过程中, 要深刻认识到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城市道路的差异, 才能设计出符合城市景观要求的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布局和形式规模, 在此基础上, 要分析城市人文环境的差异, 人文环境对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设计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新型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随之城市的交通水平更为发达, 商业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这必然会带动城市道路形式的改变, 扩大城市规模, 为了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就必须优化城市交通网络, 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形式也必须改变, 由此就涌现了大量的绿色艺术新景观。

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积极意义

2.1 改善城市气候, 降低噪声

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 可以有效降低因人口密集以及车辆众多所引起的噪音, 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 净化了空气, 美化了城市环境, 使城市空间更为干净清新, 从而改善城市的气候条件。

2.2 遮荫、降温以及调节气候的作用

由于我国的夏季干燥闷热, 城市道路的绿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城市道路系统中建设绿化景观, 能起到很好的遮荫和降温的作用, 夏季行人和车辆都可以躲在绿化景观下避暑或是防止被太阳暴晒, 同时绿化景观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2.3 划分道路

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可以划分城市道路, 提高行人和行车的安全性, 也对城市防火和城市美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3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要求

3.1 合理选择绿化植物

要合理选用基调树种及其他绿化植物[1]。建设道路绿化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其地方植物特色, 合理选用绿化植物。除此之外, 城市道路绿地受建设过程的影响较大, 因此其土质都比较差, 人为损害比较严重。这也就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以改良土壤、实施客土栽植为前提,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选择耐瘠薄、生长健壮、抗病虫害、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和抗污染的树种, 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

要充分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 地被在植物群落中具有多种功能, 既能减少扬尘和降温, 又能提高绿地率, 有着无法取代的景观效果[2]。落叶乔灌木和常绿地被配合使用, 可以形成特有的冬季景观, 枝干扶疏而不萧条。开花地被, 如二月蓝、白三叶等, 可以在道路边形成大片花境, 十分壮观。

要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和层次, 城市道路是司乘人员重要的活动空间, 植物配置在以阔叶植物为主调的基础上, 观叶、观花植物的点缀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活跃气氛, 丰富色彩, 避免沉闷单一。

3.2 妥善处理节点和端头

道路绿化要分析道路交叉口节点以及分车带端的具体情况, 妥善处理节点和端头。设计过程中, 以整个道路景观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为前提, 重视行车的安全性, 加强视线诱导的功能。例如, 在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中, 可以把低矮的彩叶花卉种于端头处, 这样一来就为行车提供了安全保障, 明确地提醒人们要注意安全, 发挥了诱导功能的作用;也可以使道路绿化景观多样化。

3.3 遵循设计原则

在设计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过程中, 要遵循设计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生态性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服务性原则。只有遵循这些设计原则, 才能合理地规划城市道路绿化布局和形式, 更好地满足城市景观规划的要求和美化城市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 文章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发展情况并结合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积极意义, 探索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方法。在对我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根据我国城市道路的具体情况, 再加以分析, 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做好了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工作, 才能真正的为城市居民建设舒适、优美并且绿色无污染的空间环境, 这对于促进我国全民建设绿色环保、无污染以及文明城市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摘要:本文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发展的情况为切入点, 并结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积极意义, 探索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城市规划,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智博, 马力, 杨岚, 胡金萍.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 (8)

诌议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 篇9

关键词:中小城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

0.引言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应充分体现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 大多情况下主要位于城市的重点街路, 可以充分体现城市的基本风貌和特色。通常园林景观道路具备了良好的绿化条件, 并且周边的绿化用地较多, 因此, 我们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高观赏价值的植物, 并通过合理的优化与配置, 突出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

中小城市园林景观道路不仅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景观, 还体现了城市的特点和面貌, 同时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小城市的园林景观道路是整个城市景观的重点, 在城市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和精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使得中小城市的景观道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 普遍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所以, 我们必须对城市景观道路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与设计, 使人们能够生活在舒适、便捷的环境中。

1.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现状

当前, 我国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道路功能的不健全、景观特色不突出、生态环境较差、规划设计理念落后以及千篇一律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并且总结经验。现阶段, 我国大多中小城市的经济水平落后, 在景观道路整体规划设计时, 往往会忽略道路的辅助设施, 仅考虑主要交通路面的通行情况, 使得地下管网不配套、受地上线路制约等, 导致道路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同时我国中小城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的环境问题是我们应当面对的首要问题。景观道路绿化设施的不完善, 将会影响绿化修补的效率;城市道路建设、管理和养护职责不清, 导致处理问题的相互推诿, 影响景观道路的日常维护等。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在早期规划设计时, 仅注重景观效应, 忽略了人的感受, 也就是缺乏了人性化, 使得在日常使用时, 缺乏协调性和系统性。同时, 由于历史、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景观道路在规划设计时未能与日后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很好的协调和统一, 缺少统一、有序的景观。同时, 城市道路的建设也缺少个性, 无论城市的历史背景和整体风格怎样, 大多建设的千篇一律, 道路缺少城市的基本特点, 在色彩、材料和建设风格方面缺少创造性和可识性。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抄袭现象也十分严重, 这主要由于人们缺少对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的重视,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未能遵循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使得沿街建筑纷乱, 缺乏规划特色, 占绿和毁绿现象严重等, 未能真正的协调、统一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同时, 中小城市还存在无法对景观道路的绿地进行拓宽等问题, 使得绿化范围有限, 绿量不足、绿化设计手法简单、物种单一、效果差等。因此, 对中小城市景观道路进行整体、系统的规划设计势在必行, 我们必须应用现代化的园林工艺方法来实地解决。

2.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应以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为主, 根据城市的经济和不同街路的实际情况来对道路景观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这主要从城市的整体布局出发, 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协调与统一, 权衡利弊, 在植物的选取和布局上体现道路的性质、功能, 并严格要求逐年改造与更新。

2.1 高起点、严要求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应具备高起点、严要求的工作态度, 将新建和改造同步进行。同时, 对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与设计工作要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 保留前卫的、好的设计理念, 对那些不能满足交通发展或者是影响市容等景观的街路进行改造。在进行色彩设计时, 应该和周边环境相互协调, 注重和城市本身的审美和文化遗址。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不应该程序化和模式化, 要充分结合多元化的艺术手法, 利用多样性的植物种类, 使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相协调。

2.2 实用性和美观性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经济情况、周围环境、原有的建筑群体、路桥等。道路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 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并融于自然, 尽量避免自然中的不利因素。同时, 规划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感官感觉, 不能一味的最求一致性, 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所以, 真证改善道路的规划设计就应该结合周边的山水地形等情况, 使其富于变化, 刺激人们的感官, 让人们保持精神愉快。同时, 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应当不断适应空间环境的秩序, 遵守街道的总体规划。道路还应拥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在道路节点的地方合理的布置景观, 通过不同树种和不同植被有选择性的进行视觉诱导, 提高节点的欣赏价值和识别能力。

3.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的首要条件应当是这座城市的城市文化、地域文化和景观道路的有机结合。景观道路的景区划分和整体设计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重视景观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具备科学和艺术性的景观布局, 赋予植物人文内涵, 有意识的将每个道路、每个路段的景观相结合, 展现以绿色为主的城市园林景观道路设计。在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 应当以空间构成手法为目的, 以植物为主线, 展现城市的绿色建筑。

在对中小城市景观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有意识的运用生态群落的理念, 这主要由于它是绿地植物配置的重要思想, 绿色植物生态系统中应当融入硬质景观, 但应该合理掌握其所占绿地的总面积比例, 创造出高观赏性的景观生态系统。人流和车辆通常会汇聚到道路的节点上,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应首先满足交通需求, 重视道路节点的规划设计。同时还应注重道路节点景观的适用性和观赏性的协调与统一。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还应注重绿色景观的季节衔接, 配备绿化植物要考虑落叶植物、常绿植物、植被和乔灌木等植物的有机结合, 形成四季有花、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的生态群落。景观道路路测的隔离带、绿地、行到树带等的规划设计要严格遵守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求, 注重横向和纵向的协调统一。在现场规划设计时要巧妙运用雕塑等园林小品, 从细节中体现城市的特色和文化。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中小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日显重要。一座城市的绿化情况和道路景观是评价该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绿化和城市的景观道路可以充分体现一座城市的良好精神面貌。所以, 中小城市的景观道路在城市交通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当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参考文献

[1]张忠飞.谈城市道路绿地的绿化配置与设计[J].民营科技.2011 (09) .

[2]孙磊.景观道路设计中的一些体会[J].交通世界 (运输·车辆) .2010 (10) .

浅议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 篇10

1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1.1 交通功能规划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指导

长期以来,大部分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问题,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沟通不够,道路规划经常忽视交通需求管理,不注重交通功能规划的指导作用,一般情况下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只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没有将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从道路设计中分离出来,以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来指导城市道路设计。另一方面交通理论与规划设计、施工设计脱节,从而导致交通设计思想夭折,道路规划不合理。同时受专业限制,具体设计人员对功能问题往往研究不够,缺乏基本的交通功能设计素质,交通功能规划设计问题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进行新建城市规划时,必须整合土地使用政策、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三者关系,进而来管理交通需求,即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要把交通功能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然后对初步完成的总体规划中的交通功能规划部分通过数学模型和大型仿真软件模拟未来交通状况,以确定交通设计的容量和分布是否合理,并将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或者完成总体规划。进而在论证合理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设计。具体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1.2 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是解决城市道路使用存在系列问题的重要保障

1)城市路网功能结构不合理。在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建设中,许多城市往往只重视扩大路网的空间尺度,忽视了路网功能结构的改善。在大力推进快速路和主干道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导致城市道路路网功能级配关系进一步失衡。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布置不完善。许多城市道路出入口、交叉口设计、立交匝道设计不合理,停车设施功能配置不全,车辆掉头区、行人地下通道设置不尽合理,安全设施、流量检测、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城市道路配套设施不齐全。

3)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城市公共交通的设计容量小于实际的交通量,公交线路以及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往往过高,导致公交过分集中在某条道路,造成该线路交通拥堵及公交通达性差等诸多交通问题。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供求关系的有效途径,而目前,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公共交通体系。

4)交通枢纽布置不当。城市交通枢纽主要是指汽车站、火车站等,是城市主要集散地,包括商业、交通集散、公交枢纽等各种功能,各功能产生与吸引的交通流在此汇合交织,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特性。现代城市未能合理的安排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与建设条件,导致交通枢纽的交通区位不当,造成了各交通流分布不均衡,交通流过度集中而造成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

由于受土地条件制约,不可能通过扩充城市面积和拓宽道路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只有通过合理的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充分发挥现有土地与交通资源的潜力,合理控制交通需求的增长,才能正确的解决现代城市人与车、车与路、供与求、通与行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进而从各个方面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有序、高效、安全、畅通。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现代城市交通主要问题:

1)综合土地利用与交通功能规划,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路网建设的盲目性和冗余度;2)建设完整有效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支路网,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达性;3)进一步完善交通管理设施体系,合理布置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交叉口渠化、道路出入口等,并利用先进的ITS技术,合理布置交通控制系统及诱导系统,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4)采用先进的路段交通组织措施,如设置单行线系统、变向交通等,组织微观道路交通的有序、高效运行;5)完善城市停车设施配置,并利用经济杠杆有效调节交通需求;6)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系统,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并通过交通需求管理及交通系统管理,从各个方面来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

1.3 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有必要专题研究、专题审查

在工程前期,应充分论证总体方案,对交通功能做出充分考虑和细致的安排;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确保项目建成后新增交通量与背景交通量不会对未来周边的道路交通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具体的细节方面,应充分听取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建立专项交通工程项目,如交通疏导工程、交叉口渠化设计、交通控制系统改善、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等,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提高城市道路的利用率。

1.4 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有利于塑造城市精品

开展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工作能有效分解交通需求,提高有限空间的使用效率,可以打造“交叉口渠化设计”“施工道路交通组织”“城市畅通工程”等一系列交通工程精品项目,优化交通组织、规范交通管理设施、完善管理工作机制、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营造城市畅通、有序、安全的绿色交通环境,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2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流程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在城市建设各个阶段所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质,可以将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道路规划阶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城开发建设中,结合用地规划,对道路进行初步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为实施阶段道路详细交通工程设计预留发展空间,保证其交通功能的实现,使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制约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为交通功能规划做指导。具体包括道路功能定位、道路网路功能结构布局、停车设施布置、交通枢纽布置、立交及匝道设计及主要交叉口设计等。

第二阶段为道路实施阶段,在进行道路初步设计之后,施工图设计之前,对即将建设的道路,进行深化细致的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具体内容包括路段交通设施设计、交叉口设计、出入口设计、公共交通设计、人行横道设计、交通管理系统设计等。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后,再由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

第三阶段为面向管理阶段,具体内容包括交通协调控制系统设计、交通诱导系统设计等。

具体的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3 结语

目前,大部分城市是由历史沿革演变而成,没有系统的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相当有限,大部分道路无法拓宽,因此,只有强化面向建设及管理两个阶段的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大力实行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利用现有道路网及先进技术,系统的诱导交通流,充分挖掘城市道路交通资源,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对于新建城市而言,要强化面向规划的道路交通功能规划,正确预测城市规模及城市交通量,进而制定合理的新建城市道路体系结构。

相关部门应重视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细化对项目的审批,关注交通功能设计的各个环节,专题研究、审查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不断提高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人员素质,强化交通功能设计人员配备,并不断对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使其掌握先进的前沿交通设计技术;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规范,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或制定新的设计规范来正确指导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提高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使实施后的交通功能规划设计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摘要:针对现代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提出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对解决现代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并概括出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工作流程及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最后简要叙述了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交通功能,规划设计,设计流程,规划内容,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S].

[3]CJJ 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

[4]杨绍峰,潘德芬,李兴永.强化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塑造城市精品[J].江苏城市规划,2007(10):35-38.

[5]谢时英,陈胜,刘新武,等.长沙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7,33(4):131-133.

[6]徐兵,盛玉奎.探究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原因[J].山西科技,2007(1):86-87.

浅谈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中的问题 篇11

关键词: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201-01

一、前言

我国道路建设由于经济、认识、历史等方面原因远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经常出现如交通事故频发、出行困难、车多路少、交通堵塞等矛盾和问题,使得城市道路网络的交通日渐呈现拥挤的情况。而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的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更加严重,对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极为重要。

二、我国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

我国许多城市的管理者由于观念的制约,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城市支路网和次干道的规划建设,而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规划建设主干道网和快速路,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大中型城市都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城市路网等级结构严重不合理。按照国际经验表明,快速路、支路、路网三者之间应该形成一种“金字塔”形,但是我国各个城市普遍缺少次干路或支路,快速路、支路、路网三者之间是一种“纺锤”形或者“倒三角”结构,严重不合理。

(二)路网级配不合理

我国许多城市的主要交通都是集中与从南往北,或者从东往西的贯通性干路,干路系统和交通生成点之间很少,或者没有过渡性连接设施。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行人、自行车、公交在城市商业中心出行时没有安全感、方便感;公交盲区遍布于城市的大片居住区,而城市中心区域却有大量过剩的公交路线;城市交通该达不达、该通不通、该畅不畅、该快不快;普通交通流与快速交通流重叠、步行交通流、非机动车交通流与机动车交通流重叠、短距离交通流与长距离交通流重叠。不但不利于相互分离不同的出行距离交通,同时也不利于形成机非分流系统,更为严重的是,不能有利于发挥不同类别道路系统的交通功能。

(三)路网节点不畅

在我国很多城市的道路设计中,路段与车道数、交叉口红线完全一致,没有渠化干道交叉口,没有参考任何的交通工程理论,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路网节点不畅、道路通行能力大打折扣、道路服务水平严重下降,实践证明,如果有效地解决好路网节点不畅的问题,城市路网的容量指标可以提高40%-55%左右,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既有道路设施的潜能。

三、如何有效解决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中的问题

(一)解决好城市快速路的规划建设问题

城市道路那些中处于最高等级的道路,毋庸置疑,必定是城市快速路。它能够便于快速疏解穿越城市的外地过境车流、大流量机动车流和城市远距离交通流。但是在规划建设城市快速路的过程中,务必要慎重考虑到这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用地、人口、形态、机动车拥有量、城市发展水平、布局、规模等多方面因素,在抉择的时候务必做到谨慎加谨慎,切不可盲目决策、好大喜功。如果必须修建城市快速路的话,那么应该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城市快速路的几何形式;第二,城市快速路的标准;第三,整体路网与城市快速路的协同性、城市快速路规划的系统性;第四,城市快速路的布局和选址。如重庆渝北区在实施市级快速公路“一横线”,为了切实解决渝北区尤其是两路城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外联系通道不足、区内三大园区及空港新城之间联系不畅、机场物流集散道路体系尚未成型等难题,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加强北碚蔡家、悦来、经开区、两路回兴—石坪片区及江北鱼嘴的交通联系;实施市级快速路“四纵线”,加强绕城高速公路、两路空港新城、悦来片区、经开区及主城的快速联系,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通过建设两路地区主干道“十一纵、十一横、两射线”全长218.26公里中的118.36公里,实现各片区之间主要交通联系通畅,道路整体效益发挥。

(二)合理利用道路资源

在交通人流量较大的道路上规划设置港湾式停车站,系统规划各个单位门前的停车位,还路于人,修路于车;同时建议关部门降低路沿石高度,方便市民停车。拓宽部分路口道路空间,增加出入路口车道数;规划部门严格落实《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充分考虑如何集中或分散城市机能,比如购物、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设施,如何使这些设施集中或分散起来,缓解交通压力。另外,提高城市交通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发展智能交通,加大投资信号灯自适应系统和交通监控系统的建设。系统规划公交车线路,加快客运中心站的建设。交叉口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交叉口周围防灾要求、管线布置、用地性质,相交道路的公共交通站点设置、分向流量、道路等级等。

(三)同一路段规划尽量一次到位,避免反复施工,重复影响;施工前应提前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保证其有时间应对道路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在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期,城市道路规划应尽量一次到位,这样可以避免同一路段反复施工,减少对道路周边企业、工厂的影响。政府还应该督促施工方对工程的工期、辅助道路设置等进行现场公示,并督促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边企业和居民的不利影响,确保周边企业和居民的正常生产及出行。

四、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交通网的规划和建设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的大事。建议有关部门在编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时,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确定城市交通管理的远期规划,进一步推进“畅通工程”各项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朝阳,谢庆晖.大城市道路设施供需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04):132-135

[2]杨涛,李朝阳,张际宁.南京市道路与交通流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城市研究,1999(02):110-113

[3]李朝阳,张际宁,杨涛.南京市道路网规划指标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0(02):154-157

[4]王岩,刘伟铭,李云辉.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的道路建设规模与交通需求关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07):143-146

关于城市交通道路规划设计的策略 篇12

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城市道路的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支持, 其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现,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很多城市的发展都有着严重的问题, 特别是在城市道路的规划上面, 由于人们对出行多样化的需求, 使得城市道路的拥堵现象越来越明显, 很多城市未来追求城市发展的速度, 忽视了对过程的重视, 但是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使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很多城市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时, 把没有规划好的小街道, 都用来机动车道, 因为小街道狭窄, 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拥堵现象还是十分严重, 不仅没有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 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需求, 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道路的交叉口位置缺乏合理的设计方式, 道路的交叉口是各个街道的连接点, 道路交通部门在规划时, 并没有把道路的交叉口作为设计规划的重点内容, 导致很多车辆在行驶到交叉口时, 发生严重的拥堵现象, 这也使得很多车辆在这一路段发生交通事故, 特别是在天气状况较差的时候, 交通拥堵的现象就会更加严重。城市的道路交通线路都是错综复杂的,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 在地下或者是地上的交通线路逐渐增多, 因此在开设新的道路时, 必须要充分考虑好城市发展的具体需求, 加强对道路修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以免由于质量的问题影响道路交通的正常使用。

在道路规划建设中, 忽视了我国的人口密集, 行人与非机动车的交通量也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在机动车迅猛发展的今天, 行人与非机动车的交通量依然没有变化。在九十年代, 为了满足机动车辆的增长, 大幅度的压缩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占地面积, 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增高。

2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城市用地产生的不同性质的交通, 按照其特点和功能要求把他们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中去, 并通过城市用地和道路系统的调整, 合理的组织城市交通。 使城市用地的布局, 交通的性质要求、道路的功能和能力相互协调, 做到城市交通快捷、方便、安全、经济, 取得整个城市布局和运转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从规划布局着手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规划思想、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布局形态、交通形态和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关系。 布局合理包括处理好城市用地布局与道路系统的合理关系, 按照不同的交通需要和不同性质交通的功能要求, 合理地布置不同类型和功能的交通。道路系统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通分流思想。把不同功能要求的交通流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中去。不同类型的交通在交通网络和道路网上的分流。

2.2城市的总体布局与结构层次。城市道路不仅是城市交通设施的主动脉, 而且也是城市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道路系统的结构布局主要取决于城市的总体布局与结构层次。

2.3路网的结构布局。城市的现状, 基本上使路网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布局, 道路系统的规划实际上是对这样一个路网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功能的进一步加强

2.4区域交通网络。城市道路系统要与区域交通网络的干线公路有机衔接, 以提高城市对外交通的集散能力。因而区域交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外出口道路的选位。

3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由于城市化建设是逐渐进行的, 所以很多老旧的交通线路红线部分都比较狭窄, 真正可以使用的机动车道比较少,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以随意改建街道, 这样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使用, 而且对于缓解道路交通问题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要尽量的通过交通信号灯来对交通拥堵的现象进行调节, 根据不同的高峰时段, 控制交通信号灯的时间, 保证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有序进行。

天气的原因对交通状况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道路排水设备的监管, 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 特别是在雨雪天气, 要把道路基础设施工作做好, 根据政府的先关要求, 要对道路的路基进行定期维修, 因为在使用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一些破损的情况,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维修, 这样才能保证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以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对道路交通工作的认识, 改变原有的可有可无的想法, 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 这样才能使得具体的工作得以有效的落实, 随着城市的发展, 很多城市的交通拥堵一般都是发生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 交通工作人员的有效指挥对于缓解高峰时段的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更多的人选择自己驾车的方式出行上班, 这虽然满足了自己的出行需要, 但是却加重了道路交通的负担, 因此相关部门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正确的引导, 要人们树立正确的出行观念, 尽量避开在高峰时段自己驾车出行的方式, 这样对于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 采用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来规划城市的建设, 要依据本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所起的作用和所处地位, 给城市做一个好的定位, 制定一个有效的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道路规划要坚持维护权威性和严肃性, 不要频繁的变换, 否则必将导致建设工作的失误。从基础着手, 根据形势进行研究, 这对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很重要。不断结合本身的问题, 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的规划体系, 因地制宜, 编造出更详细更专业的道路规划设计。

4结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道路交通问题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城市在抓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要解决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 近几年, 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我国交通的拥堵情况, 出台了很多措施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缓解, 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 各个城市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 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样才能使得政策更好地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律, 从根本上改变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乐飞.城市道路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7) .

上一篇:高校教学研究下一篇:抗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