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景观分析研究(精选12篇)
城市道路景观分析研究 篇1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周围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逐步走近我们的视野, 它不仅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 而且满足人们的交通需要, 它同时体现一个城市公民的审美观、精神面貌、文化修养的水平, 本文主要以青岛市现有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现状为例进行分析, 及目前青岛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发展方向进行剖析。
关键词:道路,景观,绿化,建议
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
下文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探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
1.1 内在因素:主要是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 按照功能可划分为三类。
1.1.1 城市道路绿化实用性:
主要是指道路两侧及路中心处的路栅、护栏、路障、路灯, 电话亭、报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
1.1.2 城市道路绿化审美性:
主要指道路两旁的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 地面艺术铺装等。例如:根据青岛市交通规划, 已经建设的“三纵四横”快速路网体系, 既体现了空间立体的审美性又解决了交通问题。
1.1.3 城市道路绿化视觉传达性:
主要是指为保障人们出行安全设置的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1.2 外在因素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外在因素决定了城市道路绿化的空间特点, 它主要从背景建筑的角度进行规范设计, 主要包括道路两侧的建筑构成样式、物质功能、视觉效果及社会职能。“外”主要体现城市道路的外在美, 它象征一种理念与精神, 默默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更像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象征, 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气息, 是衡量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准。
就像青岛市城市道路绿化两侧的建筑构成连续且明确的分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青岛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向性的最有力的因素, 具体体现在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的立面风格、尺度、色彩。表面材料乃至广告、商店招牌的位置、样式等也都映衬出城市道路绿化的外在美。
2 目前国内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现状
随着城市的发展, 人们对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环保”成为21世纪城市的生命和文明的象征, 城市道路绿化成为城市环保绿化的主旋律。目前, 国内的城市道路绿化主要是以线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 联系着城市中的“点”和“面”的园林绿化, 以此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系统。下面以青岛市道路绿化景观现状为例进行简要探析。
近年来, 青岛市各级政府加强了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建设, 通过旧城改造, 青岛市的道路宽了、顺了、绿了、更加美丽了,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新修城市道路的不断增加, 行道树的品种不断增多, 例如:常绿乔木类有雪松、黑松、女贞、侧柏等, 但由于这些乔木类立地条件差, 地下管线多以及其它原因造成常青树种生长缓慢, 长势很弱、遮荫效果差而得不到广泛推广;落叶乔木类有国槐、白蜡、悬铃木、美国红枫等;灌木类常绿灌木有桂花、红叶石楠、海桐等;落叶灌木品种有八仙花、太平花、金叶女贞等;道路两侧的绿化植物种类也逐渐多样化, 层次化、彩色化, 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受到青岛市民的广泛认可。
3 目前道路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城市道路绿化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不能满足人们对清新环境的要求, 主要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速度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幅度及人民群众对环境要求不协调, 造成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存在滞后和不足, 特别是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理念不清晰, 实施力度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化的进度。以青岛市为例分析在城市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3.1 树种相对比较单一、开发力度不够
悬铃木、雪松成为我市行道树的主题, 树种的选择上地方特色不够明显, 且地方树种垂柳、国槐种植较多, 其他树种如银杏、柳杉、七叶树等也有种植, 彩叶树种偏少与季相变化不够丰富, 总体来说显得比较单一, 对新树种引进的力度上不够, 许多新的科研成果也不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
3.2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考虑不周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时, 考虑问题片面, 导致在埋有地下管线的地段进行栽植大型乔灌木, 结果使植株得不到营养而死亡;再就是片面强调绿化, 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乔灌木, 阻挡了行车视线。
3.3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形式过于单调
在城市道路上不管是主干道还是次干道, 其布局形式没有特色, 没有创新, 缺乏生机与活力。分车带两侧栏杆过高, 显得道路拥挤, 影响市容。
4 对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建议
根据青岛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实际情况, 笔者有以下建议:
4.1 合理配置行道树
配置行道树首先选具有特色的优良绿化树种, 弥补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单一的缺陷, 也可种植一些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能代表市特色的树木。例如, 在街道两侧种植柿树, 既有行道树冠荫浓的特点, 而且有与众不同的美感。
在进行城市道路改造施工过程中, 要注意对原有绿化树的保护。如原有绿化树影响城市道路改造时, 无法维持原状, 可对原绿化树进行移植;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名贵树种更应加以保留与保护。如今, 人们对道路绿化要求提高, 树木色彩与季节变化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市民的高度重视, 城市道路绿化部门开始尝试引种一些色彩与季节变化较明显的树种, 随着季节的变化, 行道树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形成特色景观, 营造绚丽多彩的城市风貌。
4.2 合理设计分车带
在青岛市部分路段, 分车绿化带的植物配置形式乱、树形不整齐, 因此, 对分车带进行合理设计显得尤其重要, 在对分车绿化带植物配置时应力求形式简洁, 树形整齐、排列一致, 中间分车绿化带应设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 其高度在距相邻的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1.5m之间的范围, 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种植绿化树, 例如, 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带上, 不宜种植灌木丛, 以免阻碍视线。在青岛市机动车不是很宽的道路段, 多宜种植高大乔木, 乔木不但造价低廉, 而且管理方便, 且护荫能力好, 可有效保护路面, 增加路面的使用年限, 同时具有良好的通视效果。注意不要使两侧的乔木树冠在机动车上方搭接, 或让其在道路界限外。
4.3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绿化空间
在对路侧绿化带设计时, 要充分挖掘道路边缘、边角、边线及弯角地带的土地潜力, 必要时进行拆迁, 使绿化景观面积增加, 路侧的绿化设计还应结合相邻用地的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 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效果。对于较宽的绿化带可种植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花草树木使之有机结合, 形成层次感、色彩感, 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道路绿化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 它所体现的意境、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 它综合了城市道路绿化的合理性、全面性、协调性, 让青岛市的道路绿化功能更完善、更独特、更有品位, 让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更和谐。
参考文献
[1]曹嵘嵘.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与建设, 园林, 2003.
[2]丁铭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城市道路景观分析研究 篇2
3.1安全性
在湛江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安全性无疑对景观设计人员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设计要求。在布置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时,要确定每株树木的高度和距离之间的比例,进行单排种植,一般来说5~7m最为合适,树木距道路不能少于0.5m。不能选择过大的榕树、梧桐树等,这样行人和小车辆通过时比较安全。20世纪90年代,湛江市曾经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消减了很多绿化带,采用隔离栏杆等方式。但随着湛江市政府对于城市生活型道路安全的重视,绿化带等绿化景观被重新建设,分离绿化景观的距离和宽度也在增加,提升了安全性。
3.2美观性
在城市生活型道路建设中,绿化景观必须要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因此,绿化景观必须要做到美观漂亮。湛江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濒临南海,因而在绿化景观设计中要突出海滨植物风光,如低矮的棕榈科和蕨类植物。在色彩搭配上,可以每隔10m换一种主体绿化颜色,使得分隔的色彩图案更加丰富多样,而且绿化景观的图案可以多变,像方形、圆形、正多边形等方式,搭配不同的色彩,在以主体绿色为背景下,尽量多使用冬青、黄金叶、龙舌兰等绿化植物,使得城市生活型道路的绿化景观能够给人以视觉享受。
3.3养护性
湛江市的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为22℃,在夏季和初秋季节适合傍晚浇水,冬季适合中午浇水养护。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在5~9月份的雨季,要通过排水沟或排水管道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积水对绿化植物根部造成损害。
3.4文化和休闲
绿化景观在设计中要注意合理搭配其它文化景观。城市居民休闲活动是配以喷泉、雕塑、池塘等景观小品,满足人们步行、生活空间的需求,同时丰富绿化景观的设计。湛江地区由于海路运输发达,可以在绿化景观中通过古船只等造型设计,丰富湛江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的人文内涵。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型道路在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绿化景观作为生活型道路设施建设的重要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绿化景观的设计标准,完善绿化景观设计规划,更好地发挥绿化景观对城市生活型道路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智博,马力,杨岚,胡金萍.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
城市道路景观分析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道路绿地;广场绿地;绿地设计
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源远流长,“天人合一”的园林设计理念对国内外很多城市景观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如何能够在保障城市生产生活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和营造城市特色园林景观,实现城市功能与园林景观美学的有机结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道路绿地和广场绿地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成为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研究的重点。
一、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园林景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我国客观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城市发展历程较短,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我国发展时间却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程度和水平都十分有限,很多时候都没有深刻了解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与精髓。也因此,很多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将“种花养草、堆山置水”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根本,这种肤浅的理解方式造成了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出同质性、粗糙性,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不高。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渐渐脱离了最根本的人性化和功能化,朝着形式化、样式化的方向发展,这种错误的设计方式不仅影响了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品质,而且还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换句话说,这种由现代园林建筑堆砌起来的欣欣向荣局面的背后,是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严重误区。过分强调整洁、植物种类单一、园林景观设计大同小异,有的园林景观甚至还采用了逆境栽植,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不仅对城市园林景观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绿地设计研究
(一)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绿地设计的原则
1、绿地设计要与城市道路景观相协调一致
城市的发展与交通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因此,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也应当与城市道路景观相协调一致。目前各大城市的交通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主干道、次干道、居民居住区道路等等,构成了城市道路系统。交通性质不同的道路,城市园林景观环境要素也不同,也因此,道路绿地设计中涉及到的道路建筑、绿地小品等元素也应当有所不同。不论是在绿化植物的种类、绿化植物的树形,还是在植物的种植方式上,都要与城市道路景观相一致。
2、发挥道路绿地的生态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能够有效的改善城市局地小气候,同时能够起到降温遮阳、防尘减噪的生态防护功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绿地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城市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合理种植植物群落,科学设计布局,要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绿地的生态功能。
3、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与城市交通相协调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特别注重适用性,这种适用性是指道路绿地景观不能对城市道路交通本身的运输功能产生阻碍,不能阻碍道路交通指示牌,也不能对交通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要与城市交通相协调。
4、科学的选择绿化植物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尤其是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环境和土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
5、考虑绿化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
城市道路绿地还要充分的考虑绿化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要保证道路绿地从栽植到长成整个期间都能够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严禁频繁更换植物。
(二)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绿地的类型
根据上述道路绿地设计原则,按照不同植物类型和种植目的,城市道路绿地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景观栽培道路绿地,一种是功能栽培道路绿地。首先,景观栽培道路绿地主要是根据城市道路的类型和功能营造绿化,从道路美学的角度出发,对绿化植物进行布置、设计。景观栽培道路绿地主要包括自然绿地种植模式、花园式种植模式、滨河式种植模式、生态园林种植模式以及一般道路绿化模式等。其次,功能栽培道路绿地是指通过植物的栽培和种植达到一定从能上的效果,例如遮挡道路周围不和谐的建筑小品、改善道路环境、吸尘减噪等等。
三、城市园林景观中广场绿地设计研究
(一)城市广场绿地设计的基本条件
城市广场绿地设计的基本条件指的就是城市广场的性质。纪念性广场的最大特点是在广场中心或者是两侧比较显眼的地方设置具有纪念意义的主题建筑,对纪念性广场绿地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纪念性广场的意义。而作为一个城市象征的集会性广场则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供城市居民休憩、娱乐,在对集会性广场进行绿地设计的时候,要根据集会性广场的性质,用水泥、石板进行铺设,植被绿化相对较少,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交通性广场是城市交通连接的重要枢纽,在对其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既要保证广场绿化的观赏作用,也要满足其人流集散、管理交通的作用。
(二)城市园林景观中广场绿地设计的原则
首先,广场绿地设计要与城市园林景观整体要协调一致,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让广场绿地成为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广场绿地设计要考虑到广场的功能,要与广场功能基础设施相一致,在建设广场绿地的同时,促进广场功能的更好实现。另外,要设计整体性强、层次性明显的广场绿地系统,要充分的利用广场本身的层次空间形式与周围环境,通过绿地设计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广场绿地空间体系。广场绿地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具有地域性,因为广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人文特征,而绿地设计要把握住整个人文特征,营造独特的广场绿地文化,避免千篇一律。当前,广场绿地设计要选择符合当地环境的绿化植物,要通过合理的规划,保证广场绿地景观能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三)城市广场绿地种植的主要形式
集团式种植、排列式种植以及自然式种植是城市广场绿地种植的三种主要形式。作为整体模式的一种,集团式种植能够将不同的植物进行组合,能够很好的达到广场绿地设计的艺术性和丰富性要求。而排列式种植作为广场绿地中比较常见的种植方式,通过确定植物间的种植距离能够达到隔离空间和分离道路等功能。自然式种植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借助植物空间角度的相对性,营造出变化多样的绿地景观。在实际的广场绿地设计中,要根据广场的性质、绿地设计的要求和人们的需要,在不同的广场空间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
四、结束语
城市园林景观是人们对城市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大力提倡绿色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道路绿地和广场绿地是城市园林景观的核心,要根据道路和广场的功能和性质,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设计具生态功能好、观赏性强、人文历史性丰富和文化性明显的绿地系统,建设更好地城市园林景观,促进城市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涛.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
[2]易至全.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设计探讨[J].城市建筑,2013,(8):179.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篇4
1.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主要从内、外两方面来进行研讨:内在因素主要是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路栅、路障、路灯、座椅、电话亭、垃圾桶、公交站亭等, 这些景观具有实用性, 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行道树、花坛、喷泉、雕塑、铺装等, 这些景观具有美化性, 让城市看起来更加美好;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这些景观都具有视觉传达性, 向公民传达着某种信息, 比如, 交通方面的信息等。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背景建筑。城市道路两旁的建筑是形成道路空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直接就决定了道路的空间分布形态。同时, 城市两旁建筑的构成形式、社会职能、色彩、风格等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物质和文化, 慢慢陶冶着城市公民的情操,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对城市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绿化功能。最直观的来看, 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增加了城市绿色覆盖率。绿化景观越多, 城市的绿色覆盖率越高。 (2) 调解气候功能。城市绿化景观多以植物为主, 植物白天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供我们吸收;增加遮阴, 增加了空气的湿度;通过树叶的蒸腾, 降低了城市温度, 促进了城市内部间的大气循环。 (3) 美化功能。城市绿化景观降低了车辆、人流的噪音, 降低扬起的尘埃, 达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使城市空气更干净;同时, 也可以美化街景、衬托和改善城市面貌。 (4) 规划功能。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是通过种植绿色植物、花卉来分化交通路线, 通过指示作用来保障车辆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
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现存的问题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在我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很难满足人们对清新环境的要求。综合分析, 主要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速度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幅度及人民群众对环境要求不协调,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存在滞后和不足, 特别是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理念不清晰, 实施力度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化的进度。
2.1 树种相对单一、开发力度不够
经过调查发现, 每一个城市的行道树的树种比较少, 大多只有2种或3种。单一树种和大面积灌木草坪的绿化, 过分强调了形式忽视了它具有的功能性;没有突出地方的特色, 地方种树中, 我们常见的都是樟树、桂花等, 对于稀有品种、外来品种的引进力度不大, 与四季相应变化的树种不够丰富, 一般都是, 夏季街道上五彩缤纷, 冬天到了, 路面就很少有色彩的植物了。总体来讲, 树种相对较少, 开发力度不够。
2.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考虑不周
当然, 城市道路绿化是个综合性的城市工程, 稍有不慎, 考虑不周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 栽种树木时忽视了土壤和植物的配比性, 造成植物的成活率比较低, 浪费公共财产;如果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时, 没有进行周密的调查、综合分析和设计的话, 就有可能忽视地下埋的地下管线, 在不恰当的地段栽植大型乔木, 在施工时就有可能破坏地下管线,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车带的绿化设计尤为重要, 有时因为考虑不周, 栽种的树木枝叶稀少, 不能阻挡相向行驶车辆发出的光束, 阻挡了司机的视线, 使司机难以看清前面的路况。
2.3 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 有时设计者只注重了大面积的绿化工程, 绿化设计形式过于单调, 没有创意。有时因为改迁等, 道路的边缘、死角, 建筑的缝隙空间都没有进行景观设计, 以致浪费了很多可绿化的空间。
3 对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建议
3.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多样化
城市绿化就是要增加城市的层次感, 所以, 在选择道路绿化树木时, 应该因地制宜的在选择本地树种的基础上, 也要适当的选择多种其它地区的品种。这样以本地优势树种配上其它品种, 才会使绿化效果更明显。
有一大部分人停留在单纯增加绿化树木的观念上, 以为量上的满足就会达到道路绿化的目标。我们必须尝试着增加树木品种的多样性, 引种一些色彩与季节变化较明显的树种, 随着季节的变化, 行道树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这样形式上丰富多彩, 时间上的错落有致, 会更大的增添道路绿化的效果。另外, 同一个城市, 多样化的道路绿化结构, 会营造一种绚丽多彩的城市风貌。不同的道路上不同的树种, 能够极大的抵消城市过度高楼大厦的单调和乏味。所以增添乔、灌、草复层种植形式, 提高植物多样性, 应该提升为道路景观设计关注的重点。
3.2 周密设计道路绿化景观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必须周密。城市土壤条件和管养水平是应该考虑的因素。针对于不同与植被原土壤的城市土壤, 应该想办法改善土壤土质, 使其与原土壤相同或相似。类似于城市垃圾场等那种恶劣的土壤条件, 十分不利于植物生长, 要加强土壤管理, 进行垃圾清理, 必要时进行换土、浇水、施肥。针对于影响严重的病虫害, 应该做好监控, 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喷杀。
分车带在设计的时候应该选那些枝繁叶茂的品种, 否则不能阻挡光线;高度也应该合适, 其高度应该在0.6~1.5m之间的范围。另外分车带应该力求形式简洁, 树形整齐、排列一致, 植物配置形式乱、树形不整齐会严重影响司机的心情。
绿化等级要与道路等级相匹配, 要根据实际路况和附近居民居住情况而定。之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 以为高级道路的绿化理应更高些, 然而, 实际上, 那些低等级的道路反而需要更高的绿化程度。因为低等级道路附近往往是居民更多的路段, 无论从环境要求还是从居民的要求来说, 都需要有良好的绿化。
3.3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绿化空间
城市中寸土寸金, 宝贵的土地资源要合理利用, 所以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用合理的方式增加绿化空间。要充分挖掘道路边缘、边角、边线及弯角地带的土地潜力。这样也可以使绿化的形式多样化, 使城市的绿色景观设计更富有生机和活力。甚至, 必要时可以进行拆迁, 以扩展绿化用地。另外, 道路绿化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 多方位联合周围建设及土地性质设计道路的绿化。要与道路附近的建筑地形有机的融为一体。不能因为绿化而破坏了道路景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在设计的时候要积极的将那些城市建设所不能利用的建筑死角、缝隙空间等充分利用起来, 做到不浪费一寸土地, 将绿化功能最大化。
4 结论
综上所述, 在一个城市的绿化过程中, 城市绿化道路景观建设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工程, 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魅力、气息甚至整个城市的人文关怀。城市道路绿色化景观的建设, 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双层追求的完美结合, 它不仅是一个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印证, 更体现的是整个城市发展的和谐、理性、协调, 它所体现的更是一个城市更深层次的进步, 是一个城市艺术与文化底蕴的流露和表达。所以, 我们要给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曹嵘嵘.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与建设[J].园林, 2003 (11)
[2]丁铭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2)
城市道路有哪些景观功能? 篇5
1、道路作为车辆和人员的汇流途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道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移的视觉效果,道路边的绿化种植及路面质地色彩的选择应具有韵律感和观赏性。
2、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道路可形成重要的视线走廊,因此,要注意道路的对景和远景设计,以强化视线集中的观景,
3、休闲性人行道、园道两侧的绿化种植,要尽可能形成绿荫带,并串连花台、亭廊、水景、游乐场等,形成休闲空间的有序展开,增强环境景观的层次。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浅析 篇6
【关键词】道路景观;景观设计;绿化设计
1.城市道路景观功能
一般说来,城市道路景观是展示在道路使用者视野中的道路线形、道路构成物和周围环境组合体,也就是人们从城市道路上所看到的一切东西。广义上说,城市道路景观不仅仅是视觉景观,还连带交通、环保、经济发展、历史文脉、旅游等因素在内,是城市重要的线形景观。近年来,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地块增值的必要因素等,愈来愈受重视。要做好道路景观的设计规划就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也就是合理的选择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并确定其重要性,并依此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本文主要以绿化景观设计为切入点,讨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思路方法。并以实际案例,图文并茂的阐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点及难点。
2.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是内在因素,主要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类:
(1)实用性:路栅、路障、路灯、路钟、座椅、电话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
(2)审美性: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
(3)视觉传达性的: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二是外在因素,主要指背景建筑。道路两建筑构成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城市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向性的最有力的因素。
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思路方法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都是在道路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大部分道路都是线性的。道路的车道线、路缘线、边线等构成了多道平行线条,强化的道路的延伸性和指向性。长时间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会让驾乘人员感到单调乏味的、甚至疲劳。这时候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等就非常重要了。
针对交通道路速度要求的不同,其绿化规划设计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交通道路绿化景观的观赏者多处于高速行驶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景观主体(人)对景观客体(道路与沿线景物景色)的认识只能是整体概貌和轮廓特征。因此就道路以及绿化景观而言应做到线形、边坡、分车带、绿化、铺装等软硬景具有连续性、平滑性、自然且通视效果好。沿途景观给人印象应力求轮廓清晰、醒目、错落有致、色彩协调、风格统一,做到一个“势”字。
相反,当观赏者处于慢速状态下观赏道路景观时,这部分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形”的刻画与处理上。如绿化植物选择、植物造景以及植物造型等。因此全面的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一方面需要全面考虑现代交通条件下各种速度的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征;另一方面,更需要根据道路的性质与功能,将道路分成若干个视觉等级,选择主导的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性作为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
4.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调查道路的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仔细分析合理规划。
道路绿化包括行道树、分车带、中心环岛和林荫带四个组成部分,为充分体现城市的美观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绿化规划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3)适地适树,选择多种植物创造不同氛围,切忌盲目引种,造成损失。
5.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功能
道路绿化的功能: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道路绿化设计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
(1)生态保护功能——遮阳、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改善道路环境小气候、保护路面、稳固路基。
(2)交通辅助功能——防眩作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标识作用、交通组织。
(3)景观组织功能——道路绿化植物和道路构成景观、衬托城市建筑、对周围环境进行空间分割和景观组织、遮蔽及临时装饰美化。
(4)文化隐喻功能——表现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乡土植物,塑造个性城市植物配置形象。
6.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的实际应用
下面以2011年大石桥市重点道路(青龙山大街)景观设计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大石桥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镁矿储量居全国首位,是世界“四大镁矿产地”之一。同时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工业的大力开发使得生态绿化建设严重滞后。此次道路景观建设承载了大石桥市经济发展的重任。突出自然、生态、创新、独特的道路绿化手法,放大城市容量,促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美化城市整体形象,带动城市整体升值,给城市带来新的飞跃。
(1)现状分析:青龙山大街位于大石桥市南侧,全长5.0公里 。路面宽度为36米,中间绿化隔离带宽度为12米,两侧绿化带宽度为24米,是大石桥市重要的规划道路之一。该道路东西贯通大石桥市南部新区,毗邻新的行政区域,是新城区的重要景观大道,一方面起到了城市交通主干线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展示及改善城市的环境生态功能。
(2)在绿化景观设计时发挥三大功能,体现三种效果,考虑三个因素。
①发挥三大功能:一是交通干线功能,充分发挥其快速通道功能。二是城市景观大道功能,使之成为新老城区之间的一大城市景观。三是绿化景观功能,展示其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功能。
②体现三种效果:一是气势宏伟,体现一流效果。二是美观大方,显示城市建设名片及窗口大道的风格。三是绿色屏障,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展现现代都市园林风光。
③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实施的可行性,主要考虑选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在本地区生存的质量,表现效果。二是建设成本。讲究植被的有机、艺术的结合,不单纯追求高档搭配。三是养护成本。充分考虑长期养护问题,尽可能降低养护成本,便于保持。
(3)青龙山大街标准段平面与剖面图。
两板三带式绿化是现代城市道路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满足城市交通的作用,又能弥补道路建设给城市带来的破坏,是道路生态设计的成果。我们研究考察了与青龙山大街相似的深南大道和大连金石滩道路,目前绿化做的比较成功的案例。其中深南大道中间分车绿带采用几何构图的低矮绿化,图案清晰、简洁;但缺少防眩功能,缺乏立体感。大连金石滩道路以乔木组团式种植为主,形成中间隔离林带,密闭性好,通透性差,没有变化。综合以上两种形式的优点,我们对青龙山大街进行更合理、更新颖的设计方案。
青龙山大街采用栾树作为行道树,作为整条道路绿化的主线 。将三带绿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道路断面形成W形。两个道路板块上的车辆以及行人能够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通过,安全而舒适。
青龙山大街与哈大公路交叉口处是重点设计的位置,是景观大道的窗口。12米宽中间分车绿带端头处在安全视距外,设计以景石为主景,配合地被、灌木如地被石竹、桧柏球等形成组团式精致景观,应用银杏作为绿化环境展示背景,体现城市道路绿化展厅作用,灿烂的鲜花和文字代表大石桥市民的热情。中间分车绿带采用疏密有致的绿化栽植形式。在密林处能形成相对安全独立的街道景观,在开阔处三条绿带还能整体一致,视觉通透。
(4)道路两侧22米宽绿化带应用大乔木、小乔木、灌木、树球、地被组成多层次的复式植物群路,营造春季观花、夏季观叶、秋季观果、冬季观青,四季皆有景的绿化景观。充分利用多种植物的不同形态、色彩,大胆使用大面积花灌木组团与大气流畅的模纹,形成同一条道路富于变化的种植特色,营造气势磅礴的景观效果。
①青龙山大街与其他规划路形成三个道路交叉口。由于周围是居住性用地,设计成游园式,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为绿化带增加人文特质和灵魂。
②此为12米宽绿化带横剖图,分隔带形成对面绿化的框景,增加多视角观赏。
③青龙山大街绿化设计以“城市展厅、生态走廊”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充分展示大石桥市生态城市发展的新成果。
④新颖的道路绿化配合新式公交站台停靠点,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⑤特色景观雕塑能为整条道路增加人文内涵,体现大石桥市文化、经济、生活蓬勃发展。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驾驶限定的室外空间取得有趣的感受和景观价值。让交通不仅能成为一种功能性的景观,还能使乘车者愉悦。绿化景观的布置丰富了道路两边的天际线,使城市道路与城市建筑、街景结合的更加自然。平面上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长度800m为最大绿化景观单元,长度300m为基本绿化景观单元。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布置景观变异点,适时地创造兴奋点,为行人创造亲切宜人的现代化都市绿化景观。
7.道路设施
生活型街道通常有步行者在活动,此种活动常有使用性和观赏性。故要求道路景观设计中多设置公用设施等硬质景观(如座椅、候车亭、交通标志、照明等等)以及选择宜人的色彩和尺度,这样可增强人们的美感和愉悦感。
8.结束语
最美的道路景观是将道路充分地融入到大自然景观中,使其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网络促进了城市道路园林艺术流畅、明快风格的形成。道路景观设计师一个新的课题,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统一的内容,但景观设计总的原则是:道路景观应与道路构造协调、与当地风土、历史及时间协调、与时代感协调、与运动中人的感知协调。
【参考文献】
[1]熊秋文.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21):299-300.
[2]曹灿景.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遵行的原则[J].山东林业科技,2006,163(2):79-80.
[3]中国土木学会.道路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遵循原则
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加深, 人们的生活也有了质的飞跃, 物质生活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城市道路景观可以让人们在闲暇的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乐趣。以往的城市道路一直扮演着城市交通枢纽的角色, 但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城市道路将担任更多的角色, 加快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也是缓解城市环境污染的必经之路。
1 概述与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
1.1 了解下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 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 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的生态系统。因此,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生态作为主要的设计理念。而城市道路的景观就是根据互惠共生、竞争等生态原理作为理论指导, 来综合考虑各种植被的布置, 尽量保持原有场地的自然条件如植被、土壤等, 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存的多种植物, 来建设复合多样的植物群落。另外, 每样植物都有自身的特点如植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等, 需要将它们各自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在保证外观迷人的前提, 要注重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建立长期维持的城市道路的植物景观。
1.2 浅析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过程中, 首先应该将人作为最重要的因素, 因为城市生活的主要角色是人, 景观设计质量的好坏, 不但影响到城市的形象, 而且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降低城市自身的吸引力。所以,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们的渴望需求;其次应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作为设计基础, 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才能带给人们更深的感触, 产生文化认同感。城市只有尊重历史, 去通过景观设计来再现历史, 并在此基础结合现代化元素进行一定的创新, 才能促进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接着, 需要以生态作为最终设计理念, 现在城市交通四通八达, 但是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直接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威胁,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到整个景观的生态层次, 讲究的人与自然高度融合, 不但可以有效地净化城市环境, 而且可以绿化街道;最后, 需要考虑到景观的整体布局, 城市的景观设计一定要考虑这个城市的形象特征, 设计中要考虑到每个街道的历史文化, 通过塑造不同的景观来形成整个城市的鲜明特点。
1.3 探究建设城市道路景观的意义。
刚才上文已经提到, 现在随着环境污染的现象也越来越严峻, 人们生活的环境也变得恶劣了。城市的生活环境本身绿色植被就比较少, 所以建设城市道路对城市环境来讲, 将有深远的意义。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理特性, 它们会通过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 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现在在建设城市道路时, 引入了生态景观的设计概念, 首先, 就是为了使道路植物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程度, 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其次, 就是对整个植物景观进行改造, 使外观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让人们在工作之余, 真正地感受到休闲、舒适, 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总而言之, 设计好植物景观, 更好发挥城市道路的生态作用, 能够切实地改善城市人们的生活环境。
2 解析下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2.1 景观设计围绕生态展开, 做到人与自然相融合。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时, 一定要把握好生态这一个概念, 一定要合理地规划植物的配置, 将植物的“绿”这个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还要结合现在的科学技术、植物的生活习性、大自然的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来营造出真实的大自然环境。现在的城市居民厌倦了高楼大厦的建筑, 他们希望在城市的一角可以看到大自然般的城市道路, 所以设计者应充分理解城市人们的心理状态, 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进去, 来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道路。
2.2 在设计时, 在已有的历史文化基础进行一定的创新。
我国拥有960多万平方千米, 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城市道路并没有统一的类型。所以,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时, 一定考考虑到当地的地方文化及特色, 如北京的胡同文化、陕西的民歌等等, 设计者必须要有良好的思路, 如果所设计的生态道路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的话, 一定会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再者, 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的要求, 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等,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树种地区差异较大, 适地适树, 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除此之外, 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来丰富原有的植物群落。
3 小议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方案
3.1 利用道路两旁空间, 设计出与城市空间相结合的景观。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 主要是以自然景观为主, 很少有人工设施的。所以, 必须营造出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首先, 要抓住植物本身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将它们的特点搭配合理。其实, 根据植物的特点可以将城市道路划分为不同的空间, 每个空间都应有自己的功能, 比如像开放、半开放、封闭、半封闭等空间进行合理地转换, 会让游客感受到神奇、梦幻。设计者还要利用好植物的时序性, 让生态道路四季都不逊色, 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说春季呈现鸟语花香、夏季浓荫盖地、秋季枫叶如火、冬季银干琼枝, 这样就会让景观呈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达到了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另外, 植物本身就有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 设计者要合理安排不同的植物, 让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达到最佳。
3.2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必须以生态为最终理念。
景观设计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有植物就可以了, 还要结合景观的其他要素如植物、建筑、山体、水体、道路铺装等, 只要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首先, 应将道路两旁建筑与植物相结合在一起, 建筑的风格与特点必须与植物相统一, 建筑展现的是刚性, 植物展示的柔性, 两者结合在一起将使环境变得更为和谐。植物还应与山体、水体进行有效地结合, 根据植物的习性, 有的植物如藤需要缠绕山体进行攀岩生长的, 有的植物如荷花是生活在水里的, 在丰富山体景观层次的同时, 其姿态、色彩及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只要将这些元素都结合在一起, 才能体现出山水共天一色的美感, 真正地体现大自然的魅力。还有一个注意的地方, 就是人性化的设计多样多式的观赏路线, 给游客带来观景的欣赏感。
4 浅析我国城市道路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建国以来, 我国不断地发展经济, 而忽视了城市道路的景观建设。近年来, 我国已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需要将建设绿色城市作为发展重点, 通过大量的绿化工程来缓解城市环境的污染程度。国家这个政策有利于城市道路景观工程的进展, 随着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地提高, 这也是推进景观工程的开展。未来的几十年中, 国内各大城市将会大力设计城市道路景观, 不但可以净化环境, 而且可以树立城市的个性。
结束语
现在, 我国环境污染严重, 建设城市道路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必行之措, 因为建设生态道路是城市的生态系统重要部分, 它不但可以美化城市外貌, 对调节城市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所以,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时, 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并以生态为设计理念,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更完美的生活休闲场所。
参考文献
[1]周铁云.基于新时期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 2009 (12) .
[2]姜多, 贾文婷.浅谈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J].林业科技情报, 2010 (3) .
寒地城市道路景观色彩设计研究 篇8
一、寒地城市进行道路景观色彩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美化寒地城市环境
由于寒地城市本身的气候以及环境特点,导致寒地城市整体色彩较为单调。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因此,通过道路景观色彩的设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修补因气候和城市规划失控所造成的严重破坏的城市风貌。
(二)为人们提供生活信息
在进行寒地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过程中,大部分设计都会运用色彩来重点强调某些东西,例如寒地城市的指示牌、站牌、电话亭等环境小品,其色彩面积小且鲜明有特色,因而可以从周围色彩环境中跳出,使人们更容易捕捉并识别,方便更快捷地获取所要的信息。
(三)进行和谐气氛的渲染
在进行道路景观色彩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寒地城市的文化传统色彩进行相关景观设计,可以为城市创造出良好的景观环境。通过色彩设计,我们可以进行相关情感的传达,从而渲染和谐的气氛。
二、现阶段我国寒地城市道路景观色彩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季节景观不易兼顾
在我国东北寒地城市中,我们发现,季节景观不易兼顾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不同季节道路景观色彩差异较大,尤其是冬季与夏季。例如,在部分高寒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常常使用白色的雕塑与水池,但是到了冬季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水池往往变成垃圾堆;二是道路两旁的花坛在冬季往往会与枯萎的草木混在一起,让道路景观显得色彩单调。因此,应加强冬季道路景观建设,创造四季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传统城市色彩被破坏
为了提高寒地城市的整体形象,相关部门积极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色彩设计。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传统的城市色彩被破坏,城市道路景观色彩设计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地域色彩表现不明显。
(三)缺乏整体色彩设计
在现阶段部分寒地城市道路景观色彩设计过程中,整体色彩设计观念的缺乏直接导致城市道路景观色彩缺乏关联性,道路两旁的绿地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根据寒地城市的特点以及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
三、寒地城市道路景观色彩设计的相关策略
由于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寒地城市居民理应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以补偿不利的气候条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城市规划与各项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寒地居民在不利自然条件下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
(一)色彩搭配策略
色彩调节是一种手段、一种技术,是利用色彩所具有的心理、生理、物理性质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舒适的并且具有高效能的道路环境。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严峻,寒地城市都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城市往往会面临严寒的侵袭,冬季降雪较多,大部分时间城市是白雪皑皑,城市本身色调较为单一。因此,在进行道路景观色彩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多种色彩的搭配。例如,在冬季我们可以使用暖色系进行相关景观的设计;在炎炎夏日,我们就可以使用一些冷色系的色彩进行景观的设计。在景观色彩选择上,我们尽量选用2—3种色彩较为合适,通过这种色彩的搭配,我们可以平衡寒地城市的气候环境,进而做到夏冬兼顾。
(二)道路绿化策略
在寒地城市的绿化主要使用常绿乔木,这导致寒地城市一年四季都是一片灰绿。因此,我们在进行道路绿化过程中要注重色彩的使用。例如,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树种,这样可以较好地美化环境。
(三)保护生态环境
进行寒地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很多南方树种是不适合在寒地生存的,移植过来也是昙花一现,无法长久。寒地城市的自然环境限制了绿色植物的种类,只有把重点放在道路景观的其他方面。因此许多寒地城市都力图塑造积极的冬季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冬季的活力和吸引力。
四、结语
寒地城市往往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地域气候特征对于人居环境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一直是困扰寒地人居环境发展的一个大问题。通过对寒地城市道路景观色彩设计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色彩设计在寒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城市道路景观分析研究 篇9
1 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呈现着规则或不规则的艺术形态。其中, 规则形态是指经过人为的规划设计使其具备艺术上的美感。不规则的形态通常是自然形成的, 由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实际条件所决定, 如古镇的街道等。但是, 不管哪一种景观道路形态,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分析, 都可以突出城市的特点, 凭借着正确的规划设计理念, 才可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道路。笔者认为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可以简单分为静态景观要素和动态景观要素。
1.1 静态要素
城市景观道路的空间静态要素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
(1) 自然景观要素。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 如:山川、河流、古镇、街路等, 我们只有充分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 合理布局, 才能使城市景观道路更加优美, 突出城市的文化与内涵。道路的合理布局是一种线性空间, 景观道路更加注重这种空间布局, 人们随着道路的蜿蜒、转折和起伏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如直线形态有明确的方向性和连续性, 沿途平行于道路的环境要素, 可以有效加强道路的形态特征。
水是城市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 分为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如果把江河、湖海水源引入到城市景观或者依水建设滨水大道, 将会使道路空间的景观更为丰富, 有利于改善城市气候和提高环境质量。城市景观道路借助水源的设计重点是要体现水体的特殊艺术效果, 并借助周边的绿色植被和建筑群体, 呈现优美的空间景象。
云、雨、雾、雪等都可以成为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形态可利用的自然要素。景观道路可以凭借浮云成为一种移动景观, 还可以借助蓝天白云作为背景, 冬季的霜挂、雾气弥漫的朦胧美, 都可以创造优美的城市道路景观。
(2) 人工景观要素。城市景观道路的人工要素是道路空间构成的主要要素, 直接影响了道路空间的外观。主要包括建筑空间、路面的铺设、道路基础设施等。
1.2 动态要素
主要包括交通景观要素和人的活动要素。二者分别从不同从不同角度诠释着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形态。
(1) 交通景观要素。这一要素具备了交通、环境生态和景观形象三种功能。但前提条件必须满足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 然后在凭借道路两侧和周边的绿化环境、水土保护等发挥道路的环境生态作用。在满足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上, 创造优美的景观形象。
(2) 人的活动要素。每座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形态多样, 有的令人向往, 喜爱, 有的令人望而生厌, 感到呆板。欧洲有着许多优美景色的城市景观道路, 而东方的日本和中国却很少。我国大多城市景观道路两侧都建设了不同的建筑物, 给人以“墙”的感觉, 而自然形成的民间村落的道路景观却让人喜爱。因此, 城市景观道路的形态设计要关注人们生活, 体会人的感受, 这样才能满足大众需要。
2 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形态的设计原则
2.1 以人为本
人们日常出行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是城市景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的成功、水平高低和适用程度, 归根到底都是看其能是否满足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和行为需求。但是对于道路景观的艺术效果来讲, 主要针对大众群体, 所有个人喜爱要让步于大众追求。因此, 在早期设计规划时, 要充分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和想法, 重点考虑人们的共有行为, 这也是现阶段城市景观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2.2 尊重历史
城市景观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 还包含了悠久的历史内涵。除少数开发区和人造城市不具备自然环境或者历史意义, 大多城市景观道路都和历史文脉联系紧密, 在特定的历史意义下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产生历史文化上的认同感。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人员应尊重城市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 对城市的历史演变、文化传统、居民生活需求和行为特征等做出正确分析, 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新功能, 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和城市风貌, 让城市景观道路具备时间上的连续性。
2.3 整体原则
城市景观道路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城市的整体协调性, 表现城市的个性。这就要求规划设计人员要从道路的空间组合方面深入、具体分析, 不仅要研究道路的实际情况, 还要综合考虑道路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尤其是两侧的建筑物, 不仅要在形态和尺寸上搭配, 更要在色彩上协调, 突出当地文化和历史, 体现城市的整体统一。
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景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中要充分落实生态理念, 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不仅要充分保证人们居住、工作、娱乐休闲等生活质量, 还应考虑城市的生态功能, 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内容。
2.5 个性原则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都有其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除了地域等自然因素形成的城市特色外, 随着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发展, 设计师们一直追求创造全新的城市个性, 赋予城市新的内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现代化的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形态设计必须在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的前提下, 认真分析研究其构成要素, 并遵循设计原则,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
摘要: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 城市交通体系的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城市道路在满足人们日常出行和交通运输基本功能外, 还继承着传统文化和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环境艺术重任。城市道路是整个城市交通运输的手段, 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不仅可以彰显这座城市的经济和文化, 还直接的显示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环境景观。
关键词: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何贤芬.城市高架道路景观的尺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城市道路景观分析研究 篇10
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的主要原则就是实用性以及科学性、环保型, 这样才能够使得该规划对于城市的环境起到确实的改进作用。 城市在前期的整体规划过程中由于对于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有所欠缺, 导致城市在现今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导致发展受阻的问题。 为改善这一情况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境的承载量以及缓解生态的压力, 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 使得入的健康得到保障。 雨洪灾害和水污染管理就是其中制约我国城市生态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为此, 强调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理论应运而生。
2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1海绵城市的本质是协调城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传统城市高强度、粗放式的开发方式, 逐渐转变为以构建人和自然、土地利用、水环境、水循环等和谐关系为主导的开发理念。 2海绵城市的目标是使城市具有应对环境变化与灾害的“弹性适应”能力。 因此必须通过保护原有蓝线、恢复己经被破坏的水生态环境、市内推行低影响开发策略、建立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的系统与措施等方式来提高城市“弹性适应” 能力。3城市雨水的排涝思路需要转变。传统城市追求高效快速的排水思路并没有考虑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海绵城市排水思路应当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和排水密切结合。4保证开发前后基底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更多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 可以保持水文特征的稳定, 减少城市暴雨导致的径流量峰值的出现。
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道路景观设计分析
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改变传统的将雨水尽快排除的思想, 代之以雨水滞、渗、蓄、排, 削减洪峰流量, 防止洪涝灾害;控制面源污染, 改善水环境作用。 此时的路面排水系统步骤如图1。 针对道路的特点, 具体措施如下:
海绵城市理论的道路设计中涉及的主要技术类型有:截留技术, 指通过材料和结构增加汇水面积, 减缓降雨过程中雨水形成径流的速度, 该技术通过增加径流形成的时间, 可在降雨初期有效减少径流突增对市政雨水管道带来的压力, 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 该技术可通过乔灌木树冠、树干的截留- 蒸腾作用得到实现;促渗技术, 指通过改变地面铺装材料自身的透水速率或扩大材料之间相互衔接的缝隙面积, 使雨水下渗到场地内部。 根据以上2种渗透形式, 可将透水铺装分为3类, 即缝隙透水下垫面铺装、自透水下垫面铺装和自透水与缝隙透水相结合的下垫面铺装。 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 可将该技术用于绿色街道的设计。 当有降水时, 雨水可顺着材料自身的孔隙或之间的缝隙下渗到基层和土壤层;当没有降水时, 材料自身的孔隙或之间的缝隙可作为土壤通风换气的通道, 减少城市干岛效应的发生。
4实例分析
以北京市的延庆创意产业园道路为例来进行分析, 该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项目总里程数为5722m, 绿化总面积约为736000m2, 其中道路绿化退缩带面积约为570000m2。 该项目主张贯穿全程的绿色设计、绿色建筑和绿色运营。 该地区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 6~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2%, 春季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0~15%, 春旱现象经常发生, 同时道路雨水径流汇集后排入河中, 下面针对该道路景观中的雨水基础设施进行分析:
4.1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是指建筑屋顶部分或全部由绿色植被、 植物生长基质及屋顶防水结构覆盖的一张景观屋顶形式。 该项目中道路两侧建筑屋顶全部建成绿色屋顶, 从雨水径流和污染形成的重要源头即屋顶上加长雨水径流时间, 降低径流速度并且净化屋顶雨水水质, 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建筑内部制冷等能源消耗, 调节微气候, 为动物栖息及人类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
4.2道路设计
传统的道路体系中, 道路绿化带标高大多高于道路标高, 使得雨水先从绿化带汇入路面, 进而汇入道路中的排水系统。 这样不仅加重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使得绿地中的泥水污染路面, 淤塞下水道及河床, 同时还造成了城市道路积水, 道路两侧绿带依靠自来水浇灌等弊端。 本次道路景观设计运用雨水收集和处理的理念, 在道路标高、路牙石切口、雨水种植池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4.2.1道路标高
雨水收集设计理念考虑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 使得路面标高高于绿化带标高20cm左右, 道路坡度在1.5%左右, 这就使得汇集到路面上的雨水流向道路绿带, 对植物进行灌溉, 并经过生物净化后渗入地下。 这就解决了以往道路景观灌溉用水匿乏以及雨水径流污染地下水等问题。
4.2.2路牙石切口
以往道路设计的路牙石都是连续的, 这样就阻隔了道路绿带和路面之间的雨水流通, 于是就出现了暴雨过后路牙石边上往往有大量积水的现象, 通过对路牙石局部进行切口的方式将雨水径流引入雨水种植池内, 这样不仅有效缓解了雨水滞留在路面对交通的影响, 也为植物灌溉提供了新的水源。
4.2.3雨水种植沟
雨水种植沟是设置在道路上的狭长井种植丰富景观植物的下凹式景观空间, 沟底部可以为坡底或平底, 具有倾斜的横向边坡和缓和的纵向坡度。 困雨水经纵向边坡汇入种植沟底部, 同时在横向边坡的作用下流向种植沟的一侧, 方便雨水的汇集, 最终雨水种植沟通过自身的生物净化过程, 将原木污浊的地表径流进行净化, 从而保证地下水源的纯净。
4.2.4道路断面
考虑到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承担的功能不同.两种道路采取的断面形式也不相同。 主要道路集水带采用种植沟形式, 一方面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净化同时也能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 道路由于路幅宽度有限, 集水带则不种植景观植物, 而是通过工程做法.将雨水进行过滤净化后渗入地下。
4.3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在下雨时能让雨水快速渗入地下, 防止雨水滞留产生内涝现象。 雨后可以起到净化空气, 调节空气湿度等作用, 对于缺水地区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本次道路景观设计铺装以透水铺装为主, 主要材料有透水性地砖、嵌草砖, 以及鹅卵石、碎石等。 根据道路的类型选择不同的透水材料, 透水性地砖主要用于入行道、自行车道, 透水砖的渗水效果较好, 铺设时材料之间的连接处用透水材料衔接增加透水性; 嵌草砖用于停车场和自行车停放区, 在砖缝和砖孔中填土种草, 可以保证停车场区域达到约40%的绿化率;鹅卵石、碎石主要用于铺设场地内部的小路, 透水性好, 样式色彩多变, 收集处理雨水的同时还能增加景观效果。
4.4植物配置
由于本次道路景观设计对雨水进行了收集利用, 使得场地的植物在短时间内可能受到雨水的浸泡, 因而植物配置首先要考虑的是植物对湿润土壤的适应性, 应当选择可以承受雨季24~28h水涝状态的耐湿植物, 并尽量选择本土植物, 同时考虑其忍受冬季低温甚至土壤冻结等极端条件的存活能力, 最后综合考虑植物的姿态、色彩、质感、花期、大小的搭配, 形成色彩鲜明的道路景观。
4.5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入工挖掘的, 兼具景观和生态净化等功能的渗透性浅口绿地, 用于汇聚并净化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 是一种生态的可持续的道路雨水基础设施。 雨水花园兼具雨季及非雨季的双重景观特征, 能有效地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营造的小生态环境可以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从而达到生态平衡;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 减轻热岛效应, 改善周边的环境条件。
4.6指标分解
4.6.1道路设计降雨控制量
V=H·F
式中:V-道路降雨总量 (m3) ;H-设计降雨量 (mm) , 取值为33.6mm;F-汇水面积。
项目中A路段设计降雨控制量V1为14085.8m3, 龙B路段设计降雨控制量V2为9759.9m3。
准= (φ绿地·F绿地+φ机动车道·F机动车道+φ非机动车道·F非机动车道+φ人行道·F人行道) / (F绿地+F机动车道+ F非机动车道+F人行道)
式中: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 绿地=0.15,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0.9, 入行道=0.4) ;F-汇水面积。 A路段综合雨量径流系数φ1为0.55, B路段综合雨量径流系数φ2为0.50, 则可认为A路段入渗实现的控制率为45%, 实现的降雨控制量Vl-1为6338.6m。 B路段入渗实现的控制率为50%, 实现的降雨控制量V2-1为4880.0m3。
4.6.2道路绿带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面积
需要通过生物滞留设施和下沉式绿地实现的降雨控制量A路段V1-2为7747.2m, B路段V2-2为4880.0m3。 生物滞留设施与下沉式绿地的调蓄深度定为0.2m, 通过计算得出, A路段所需面积S1为38736m, 占绿地总面积的21.7%, B路段所需面积S2为24400m2, 占绿地总面积的16.8%。 另外, 根据雨水径流的方向, 中分带和路侧绿带的雨水可自身消纳, 机动车道雨水径流分别汇入两侧分带, 非机动车道及入行道雨水径流分别汇入两侧行道树绿带, 其中中分带、侧分带和行道树绿带使用的是生物滞留设施, 路侧绿带使用的是下沉式绿地。 因此, A路段生物滞留设施和下沉式绿地调蓄雨水径流的比例为12:5, 生物滞留设施所需面积S1-1为27343.1m2, 占绿地总面积的15.3%, 下沉式绿地所需面积Sl-2为11392.9m2, 占绿地总面积的6.4%;B路段生物滞留设施和下沉式绿地调蓄雨水径流的比例为8:5, 生物滞留设施所需面积S2-1为15015.4m2, 占绿地总面积的10.3%, 下沉式绿地所需面积S2- 2为9384.6m2, 占绿地总面积的6.5%。
5结束语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对于缓解城市洪涝灾害、 控制径流污染、 净化城市水质、 补充地下水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项目中雨水基础设施对于营造兼具景观和雨水收集处理功能的道路景观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道路景观设计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使雨水基础设施建设从单纯的工程技术和生产利用层面向景观化、经济化、差异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让雨水基础设施建设有更大更好的平台去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这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道路绿化带的科学规划, 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对缓解城市内涝、回补地下水源、节约绿带灌溉成本和市政管道造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对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道路景观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周延伟.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 2015 (6) :59~64.
[2]杨一夫.基于海绵城市的厦门城市道路雨水LID系统研究[J].厦门科技, 2016 (1) :46.
城市道路景观分析研究 篇11
【关键词】城市;道路;动态景观;园林景观;主景植物;设计要点
1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与设计原则
1.1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的特点
城市道路景观不同于公园景观,公园景观是一种静态景观,而道路景观则是动态景观。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是以园林植物为载体,把植物在绿化带内进行有序列的动态韵律设计配置,从而形成整条道路线型的相对动态景观带,给人以动态视觉美感,也就是说,公园景观的静态景观不适宜城市道路景观。
1.2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作为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城市道路动态景观也有着自已的设计原则。
1.2.1 以人身安全为导向原则
园林植物的绿化设计与配置应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效的削弱汽车眩光,减少司机驾驶疲劳度等,创建安全和谐的道路环境,保障人身安全。
1.2.2 动态美学原则
动态景观是人类视觉运动变化中的景观,后者是前者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人类视觉变化的速度决定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
1.2.3 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选择要根据城市土壤條件、养护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以本地树种为主,同时引种观赏性、适应性强的树种选择适宜的绿地植物,形成稳定优美的道路景观。
2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
2.1 景观定位
城市道路园林根据市政的作用、功能和设计时速不同,被分为城市景观路、城市快速路和一般道路,城市景观路和城市快速路又被称为主干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于道路园林进行了整体的景观规划,尤其是城市景观路和主干路的绿化。速度快慢决定动态景观的尺度,设计时速与景观定位相关联,所以景观定位间接地影响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
城市景观路:城市景观路是城市道路园林系统的重中之重,设计时速小于60km。园林的设计要根据植物的配置与城市环境结合,合理的搭配和设计,这样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园林风貌与景观特色。
城市快速路:城市快速路的重点不同于景观路,其设计时速80km左右。所以园林设计要以绿色安全为主导,植物的配置要有大尺度的变化,这样才能使其拥有长期稳定的绿化效果和完美的景观设计。
一般道路:一般的道路在景观设计中要求不高,因其在城市道路中占次要位置,时速设计需求不高,所以园林的设计要侧重于安全与生态方面。
2.2 景观分段
景观分段是实现动态景观的一项有效手段,可以通过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景观设计,最终在整体上达到道路景观的协调统一。景观分段中可以利用道路路线较长的特点进行分类设计,在保证动态道路景观协调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绿化艺术思想,实现道路分段绿化的多样化,从而加强道路景观的动态效果,提高道路动态景观绿化的丰富性。
3 城市道路绿化带动态景观分析
3.1 中间绿化带动态景观
位于动态景观中间位置的中间绿化带是绿化工作的中心,它有削弱汽车眩光的功能,在中间绿化带上种植灌木等枝叶繁茂的常绿植物可以有效地阻挡对面车辆的远光,减少交通事故;除此之外,它还是体现道路景观的重要空间。 中间绿化带的特殊位置使它带有两个观赏面,路面上的双向汽车是绿化带的观赏点,因此有两个观赏面可以观赏中间绿化带。一般来说,中间绿化带主要由各类灌木组成,通过一个个主景植物相连形成主要规模。所以,如何依据美学原则选择好植物种类和将主景植物以不同差异进行配置以形成良好绿色景观是设计者的必须掌握的。
3.2 红线绿化带动态景观
红线绿化带处于道路边缘位置,与人行道相邻,所以与人行道一样是以行人为观赏视点。行人的移动速度较之汽车慢很多,一般时速6~10km,与之对应的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较小。
在红线超过4m标准后,可将绿化带同侧的相似自然植物进行混搭;在超过10m后,绿化植物可形成两层搭配结构,分别为背景林与前景林,背景林可通过种植常绿红乔木组成,前景林要求由开花乔木、灌木组成,从而线绿带大于4m时,同侧绿带相似,乔、灌、地被植物以自然的配置形式混交;当大于10m时,植物配置结构可分解为背景林、前景林,背景林主要由常绿乔木构成,形成绿化植物的混交搭配,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由于前景林的景观可由行人移动产生视觉改变,可在100m的标准段设置多个搭配风格,丰富道路景观。
3.3 侧分隔绿带动态景观
侧绿带是车道两侧的绿化带,它以行驶中的汽车作为观赏视点,但因为它位于均速道,同样以运动的汽车为观赏视点,所以侧绿带尺度变化受景观定位影响比中央绿化带小。两侧的分车绿带有滤减烟尘减少噪音的效果,对于非机动车道的行人也有庇护作用,当侧绿带超过规定长度时,应以自然的配置形式把乔、灌、地被植物复层混交,增加绿色植物数量。
4 现代城市道路园林设计发展趋势
4.1 设计应以强调自然配置的形式为主,突出城市生态景特色
以当前城市道路绿化宽度为基础,将不同的园林植物以自然配置形式合理搭配;运用动态园林景观的方法,在保证城市绿化宽度的同时,将不同景观植物按花期、形态、叶色、花色等自然差异实现有机配合,确保绿化景观的协调美观;此外,还可以凭借动态景观园林设计方式,将乔木、灌木、花草进行混合多层搭配,形成多样化的景观空间结构,通过这些景观结构的高低错落,疏密不同,最终实现城市景观植物的最大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
4.2 保证景观植物选择的多样性,主要选择自然粗放的生长植物
为了确保道路景观设计的观赏效果,景观设计的植物选择多样化是必须实现的重要手段。景观植物中,乔木与灌木的护理与种植都较为简单,但由于小乔与大灌的中低性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扬长避短,根据其自然形态进行护理,发挥其生长茂盛的自然效果,这样既可以节约园林景观的护理成本,又能够遵循景观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保证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与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丽.浅析庐城绿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09(03).
[2]陈明赞.园林植物栽植过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
城市道路景观分析研究 篇12
一所城市的绿化系统规划的好坏, 直接体现着一所城市的生态状态及居住环境。然而, 城市的道路绿化则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 因此, 在相关部门设计规划时, 对城市的道路绿化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 不仅仅要将城市的道路绿化规划好, 还需要在后期进行量化的养护管理工作, 这样才可以使规划资金不浪费, 并且可以美化城市, 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及居住环境, 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新鲜空气以及艺术的享受。
2 园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史
最初, 园艺技术只是作为农业的附属部门, 单纯的为自给性的生长性质。自从十九世纪后半期后, 农业生产力以及农业生产地域开始进行分工, 并且有着高速的发展, 此时, 园艺技术便在种植业部门中迅猛的发展起来。
二十世纪之后, 由于园艺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新鲜、营养以及干净的特质, 使园艺技术向企业的私营性开始进行发展, 并且其供人欣赏的花卉景观在市场的比例也开始不断提高。
之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 更多的科学技术成果已广泛被应用, 致使园艺技术工艺在社会中迅速起步。对于园艺工艺的生产技术研究, 也应对于植物的生理学和遗传学等发展, 推使现代园艺工艺成为综合性的技术, 并且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
在“十五”期间, 我国的园艺技术覆盖范围已经扩大至全国各地, 并且随着国家的园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在对于温室的花卉培养以及名贵花卉的培育都得到了良好的交流并且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因此, 对于现代园艺来说, 其已经成为了综合性应用的科学成果, 并且对促进生产有着重要的领域性。发展到至今, 园艺技术产品已经能够基本的满足人类对事物以及美好系统的所需。
3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的功能
3.1 美化道路两旁的街道景观
在道路两旁进行种植景观, 既可以给车行人良好的心情, 又可以为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在进行现代园林技术中, 应该对其植物材料进行分类、统一和搭配来进行配种种植, 这样有利于产生艺术美以及生态美的景观。同时, 园林的丰富颜色也可以与单调的建筑成为对比, 增添城市色彩。所以, 城市的道路景观是表现城市生态风貌的窗口, 有效的在设计中将其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 种植具有特色的植被, 可以为整座城市街道带来不一样的风采。
3.2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驾车的数量愈来愈多, 因此, 城市道路中的汽车尾气、噪声污染、烟尘飞舞都对城市的污染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园艺技术中, 通过合理的选择植被以及种植, 可以对吸收烟尘、减小噪音和吸收有毒气体等等有着直接的作用。而且, 可以遮挡强烈的紫外线、延长道路的使用, 稳固周边的路基等等。那么, 通过使用现代园艺技术有效的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 大大的减少污染, 从而保护环境, 给人以美的感受。
3.3 保障交通安全
通常, 在现代园艺技术中, 设计规划人员可以通过对植被的选取与种植产生向导作用, 有效的对人流、车流来进行疏散, 从而保证交通的舒畅、不堵塞。而且, 面对长期污染的工业城市以及枯燥单调的城市建筑, 对于司机的疲劳驾驶也有着非常大的阻碍能力。那么, 通过对道路景观的种植及合理配色, 便增添了驾驶者愉悦的心情, 创造出来自然界的美观景象, 拥有了动静结合的视觉美感, 对于提高交通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4 现代园艺技术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应用
在长期的研究探讨中, 现代园艺技术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应用被不断的更新及发展, 对于如何将园艺技术应用于城市道路的建设中, 成为了值得研究讨论的重点。
4.1 文化底蕴
在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中, 要充分的考虑其当地的文化历史, 要将其文化底蕴融入到设计之中, 这也使设计的景观具有城市特色。
4.2 对于园艺技术的运用可能性
在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中, 要成分的考虑其植被的生长习性, 能否在该地更好的生长与繁殖, 这既避免资金的浪费使用, 同时又将园艺的植被运用到城市道路中来, 给人以生态、优美的居住型环境。
4.3 对功能进行分析
在对其功能进行分析时, 主要考虑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以及数量的确定问题。对于植被的种植时间不同, 对其在季节所营造的氛围是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在园艺的植被中通常会经过生长到死亡的过程, 如果周期过短, 则需要经常的更换作物, 为园艺工作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 在设计中, 要充分的考虑到种植区的周边环境, 在对设计面积较大的地区, 要考虑到突出点, 不要以为以同种植被大量的种植, 对其不同种的选择及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
5 对于园艺技术在道路景观问题上的应对措施
5.1 在设计与施工做好工作
设计单位在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 将现代园艺技术充分的考虑到其中, 并且其植物的自身属性及生长环境要有足够的了解。对实地园林技术进行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日后的养护工作中, 要参与到其中, 对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同时, 车行道树木的养护工作是城市绿化的重点, 除了要对其进行美化功能外, 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防风及调节城市道路温湿度问题。
5.2 对植被进行定期的维护
往往在城市道路的景观建设中, 只是将植被种植好不是就完成了绿化的工作, 还要对其进行很好的养护工作。但是, 对于其道路景观的维护也是有一定的难度。首先, 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对其进行施肥, 要对其生长有足够的水分、养分等等;其次, 定期对其进行修剪, 使其保持整齐, 要正确的修剪才能使植被的树冠形状既优美大方又减少养分的流失, 还可以大量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最后, 就是要注意人们对景观的践踏, 要保护好景观的生长环境。总之, 对于植被的养护管理能够使植被生长的旺盛、强健并且美观。
其中, 最为困难的就是对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此, 应该维护人员首先对其易产生病虫害的时期有所了解, 然后对其发生的规律进行观察, 最后要综合性的对其做到防治工作。
5.3 提倡人性化管理
现代园艺技术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普遍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其对绿化的养护工作是为了给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 在对其进行维护过程中, 一定要以人为本, 提倡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对植被的杀虫行为时, 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是夜间人员稀少的时间段, 减少对人员呼吸的负担。而且, 政府要大力提倡保护植被, 禁止践踏花草树木, 对于绿化的维护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及责任。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现代园艺技术在城市道路景观中已有了广泛的应用效果。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城市重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城市道路的规划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合理的设计规划道路景观有利于城市的生态环境, 同时能够更好的运用观赏性园艺作物来进行有力的疏导作用, 为建设祖国更好的明天做出了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煜, 李小燕.浅谈现代栽培技术在大树移植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 2012年22期.
【城市道路景观分析研究】推荐阅读: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10-02
城市道路景观06-23
城市道路景观要素05-12
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06-13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07-03
中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05-20
城市道路设计分析06-11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分析07-08
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07-30
城市道路控制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