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通用12篇)
中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篇1
1 道路景观的构成
1.1 内在因素
1.1.1 实用性:路栅、路障、路灯、路钟、座椅、电话亭、邮筒、垃圾桶、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灯。
1.1.2 审美性: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 地面艺术铺装等。
1.1.3 视觉传达性: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1.2 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背景建筑, 建筑是形成道路空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道路两侧建筑的构成形式、物质功能、视觉印象以及社会职能, 决定着道路的空间特点;同时, 建筑物的尺度应与城市道路和谐, 可采用双重尺度, 建筑的上部恰恰是在路上运动的汽车中人的视觉范围内, 因而只需设计色彩效果, 而建筑的下部是慢速运动的行人视觉可及范围, 可采用人的尺度进行设计。
2 道路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
在埋有地下管网的低端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 结果使植株生长态势减弱, 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 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香樟、杜英等大型乔木, 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 影响了美化效果, 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 因疏枝不及时, 造成线路中断, 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2.2 片面强调绿化, 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
在人行道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 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 阻挡了行车视线。在环岛上, 这一矛盾尤为突出。
2.3 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
主次干道千篇一律, 没有特色, 没有创新, 缺乏生机与活力。分车带两侧栏杆过高, 显得道路拥挤, 影响市容。
3 道路景观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认真调查道路的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 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查的指标有:周围绿化现状 (绿化的布局、树种及长势) 、土壤理化性质及地下、空中管线和大型公共场所。
3.2 仔细、合理规划
(1) 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 侧重落叶类, 夏季可遮荫, 冬季可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间距5~8m, 在有架空线地段, 应选择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树种。
(2) 分车带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 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 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
(3) 中心环岛地处道路交叉点, 目的是疏导交通, 要求绿化高度在0.7 m以下, 为使司机和行人能准确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变形设计。
(4) 林荫带可以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为前提, 参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进行乔、灌、草、花的合理优化配置;同事, 可布置少量的园林设施, 如园路、花架、花坛、园桌、园凳、宣传栏等。
4 道路景观的营造
4.1 生态性原则
城市景观环境中要坚持生态优先, 保证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 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有生气, 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 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破坏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 并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 保证城市持续发展。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 绝不是空想, 它是发展的方向, 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4.2 协调性原则
城市道路是一个有机整体, 设计中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 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同时要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关系, 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还应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 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良性地整体发展。
4.3 服务和谐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的服务对象为城市居民, 景观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并充分挖掘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地域特征, 满足各种不同情感的需求, 尽量做到自然布景与规划布景相结合。设计生态的滨河绿地, 更应体现“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环境观, 追求天、地、人的和谐, 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以人为本, 回归自然的主题。主要以自然美、植物美、景观美味基础, 体现自然的重要性。形成绿地成片、树木成林、花香四溢、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城市景区。
参考文献
[1]韩雅丽.廊坊市道路绿化建设现状及思考[J].河北林果研究, 2003 (1)
[2]丁铭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2)
[3]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
中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篇2
作 者:曹利华 安永新 CAO Li-hua AN Yong-xin 作者单位:曹利华,CAO Li-hua(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25)
安永新,AN Yong-xin(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0126)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浅析 篇3
【关键词】道路景观;景观设计;绿化设计
1.城市道路景观功能
一般说来,城市道路景观是展示在道路使用者视野中的道路线形、道路构成物和周围环境组合体,也就是人们从城市道路上所看到的一切东西。广义上说,城市道路景观不仅仅是视觉景观,还连带交通、环保、经济发展、历史文脉、旅游等因素在内,是城市重要的线形景观。近年来,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地块增值的必要因素等,愈来愈受重视。要做好道路景观的设计规划就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也就是合理的选择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并确定其重要性,并依此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本文主要以绿化景观设计为切入点,讨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思路方法。并以实际案例,图文并茂的阐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点及难点。
2.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是内在因素,主要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类:
(1)实用性:路栅、路障、路灯、路钟、座椅、电话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
(2)审美性: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
(3)视觉传达性的: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二是外在因素,主要指背景建筑。道路两建筑构成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城市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向性的最有力的因素。
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思路方法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都是在道路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大部分道路都是线性的。道路的车道线、路缘线、边线等构成了多道平行线条,强化的道路的延伸性和指向性。长时间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会让驾乘人员感到单调乏味的、甚至疲劳。这时候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等就非常重要了。
针对交通道路速度要求的不同,其绿化规划设计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交通道路绿化景观的观赏者多处于高速行驶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景观主体(人)对景观客体(道路与沿线景物景色)的认识只能是整体概貌和轮廓特征。因此就道路以及绿化景观而言应做到线形、边坡、分车带、绿化、铺装等软硬景具有连续性、平滑性、自然且通视效果好。沿途景观给人印象应力求轮廓清晰、醒目、错落有致、色彩协调、风格统一,做到一个“势”字。
相反,当观赏者处于慢速状态下观赏道路景观时,这部分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形”的刻画与处理上。如绿化植物选择、植物造景以及植物造型等。因此全面的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一方面需要全面考虑现代交通条件下各种速度的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征;另一方面,更需要根据道路的性质与功能,将道路分成若干个视觉等级,选择主导的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性作为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
4.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调查道路的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仔细分析合理规划。
道路绿化包括行道树、分车带、中心环岛和林荫带四个组成部分,为充分体现城市的美观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绿化规划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3)适地适树,选择多种植物创造不同氛围,切忌盲目引种,造成损失。
5.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功能
道路绿化的功能: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道路绿化设计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
(1)生态保护功能——遮阳、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改善道路环境小气候、保护路面、稳固路基。
(2)交通辅助功能——防眩作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标识作用、交通组织。
(3)景观组织功能——道路绿化植物和道路构成景观、衬托城市建筑、对周围环境进行空间分割和景观组织、遮蔽及临时装饰美化。
(4)文化隐喻功能——表现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乡土植物,塑造个性城市植物配置形象。
6.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的实际应用
下面以2011年大石桥市重点道路(青龙山大街)景观设计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大石桥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镁矿储量居全国首位,是世界“四大镁矿产地”之一。同时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工业的大力开发使得生态绿化建设严重滞后。此次道路景观建设承载了大石桥市经济发展的重任。突出自然、生态、创新、独特的道路绿化手法,放大城市容量,促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美化城市整体形象,带动城市整体升值,给城市带来新的飞跃。
(1)现状分析:青龙山大街位于大石桥市南侧,全长5.0公里 。路面宽度为36米,中间绿化隔离带宽度为12米,两侧绿化带宽度为24米,是大石桥市重要的规划道路之一。该道路东西贯通大石桥市南部新区,毗邻新的行政区域,是新城区的重要景观大道,一方面起到了城市交通主干线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展示及改善城市的环境生态功能。
(2)在绿化景观设计时发挥三大功能,体现三种效果,考虑三个因素。
①发挥三大功能:一是交通干线功能,充分发挥其快速通道功能。二是城市景观大道功能,使之成为新老城区之间的一大城市景观。三是绿化景观功能,展示其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功能。
②体现三种效果:一是气势宏伟,体现一流效果。二是美观大方,显示城市建设名片及窗口大道的风格。三是绿色屏障,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展现现代都市园林风光。
③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实施的可行性,主要考虑选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在本地区生存的质量,表现效果。二是建设成本。讲究植被的有机、艺术的结合,不单纯追求高档搭配。三是养护成本。充分考虑长期养护问题,尽可能降低养护成本,便于保持。
(3)青龙山大街标准段平面与剖面图。
两板三带式绿化是现代城市道路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满足城市交通的作用,又能弥补道路建设给城市带来的破坏,是道路生态设计的成果。我们研究考察了与青龙山大街相似的深南大道和大连金石滩道路,目前绿化做的比较成功的案例。其中深南大道中间分车绿带采用几何构图的低矮绿化,图案清晰、简洁;但缺少防眩功能,缺乏立体感。大连金石滩道路以乔木组团式种植为主,形成中间隔离林带,密闭性好,通透性差,没有变化。综合以上两种形式的优点,我们对青龙山大街进行更合理、更新颖的设计方案。
青龙山大街采用栾树作为行道树,作为整条道路绿化的主线 。将三带绿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道路断面形成W形。两个道路板块上的车辆以及行人能够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通过,安全而舒适。
青龙山大街与哈大公路交叉口处是重点设计的位置,是景观大道的窗口。12米宽中间分车绿带端头处在安全视距外,设计以景石为主景,配合地被、灌木如地被石竹、桧柏球等形成组团式精致景观,应用银杏作为绿化环境展示背景,体现城市道路绿化展厅作用,灿烂的鲜花和文字代表大石桥市民的热情。中间分车绿带采用疏密有致的绿化栽植形式。在密林处能形成相对安全独立的街道景观,在开阔处三条绿带还能整体一致,视觉通透。
(4)道路两侧22米宽绿化带应用大乔木、小乔木、灌木、树球、地被组成多层次的复式植物群路,营造春季观花、夏季观叶、秋季观果、冬季观青,四季皆有景的绿化景观。充分利用多种植物的不同形态、色彩,大胆使用大面积花灌木组团与大气流畅的模纹,形成同一条道路富于变化的种植特色,营造气势磅礴的景观效果。
①青龙山大街与其他规划路形成三个道路交叉口。由于周围是居住性用地,设计成游园式,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为绿化带增加人文特质和灵魂。
②此为12米宽绿化带横剖图,分隔带形成对面绿化的框景,增加多视角观赏。
③青龙山大街绿化设计以“城市展厅、生态走廊”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充分展示大石桥市生态城市发展的新成果。
④新颖的道路绿化配合新式公交站台停靠点,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⑤特色景观雕塑能为整条道路增加人文内涵,体现大石桥市文化、经济、生活蓬勃发展。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驾驶限定的室外空间取得有趣的感受和景观价值。让交通不仅能成为一种功能性的景观,还能使乘车者愉悦。绿化景观的布置丰富了道路两边的天际线,使城市道路与城市建筑、街景结合的更加自然。平面上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长度800m为最大绿化景观单元,长度300m为基本绿化景观单元。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布置景观变异点,适时地创造兴奋点,为行人创造亲切宜人的现代化都市绿化景观。
7.道路设施
生活型街道通常有步行者在活动,此种活动常有使用性和观赏性。故要求道路景观设计中多设置公用设施等硬质景观(如座椅、候车亭、交通标志、照明等等)以及选择宜人的色彩和尺度,这样可增强人们的美感和愉悦感。
8.结束语
最美的道路景观是将道路充分地融入到大自然景观中,使其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网络促进了城市道路园林艺术流畅、明快风格的形成。道路景观设计师一个新的课题,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统一的内容,但景观设计总的原则是:道路景观应与道路构造协调、与当地风土、历史及时间协调、与时代感协调、与运动中人的感知协调。
【参考文献】
[1]熊秋文.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21):299-300.
[2]曹灿景.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遵行的原则[J].山东林业科技,2006,163(2):79-80.
[3]中国土木学会.道路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篇4
关键词:整体性和统一性,以人为本,交通安全,城市文化和特点,生态保护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镇道路建设得到稳固的发展, 这便对城镇道路景观的建设提出更多的要求。城镇道路景观是和道路结合成一个整体, 融合到城市环境中, 形成城市的骨骼和经络。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 遵守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满足功能、保障交通安全、适应环境、体现城市文化和特色、做好生态保护、协调关系、景观近期和远期效果的连接。在设计中要对这些原则加以权衡, 对于特定的环境要改变观念、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不能紧跟风气、一概而论、生搬硬套运用这些原则。
现在城市飞速发展, 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 城市都在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 一些中小城市要对道路景观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改建。 因此, 很多“亮点工程”迅速出现, 但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景观未给予全面的规划考虑, 设计中普遍出现一些问题和现象, 本文对此给出可供参考建设内容。
1 道路景观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1.1 设计上要保持整体性和统一性
道路景观作为城市环境的线条, 把城市中各个大区域的面连接, 并串接各个结点。因此, 道路景观不但要有本身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而且要融入整个城市环境中去, 与整个城市环境保持一致。
有较多的中小城市在道路景观建设方面缺少整体规划, 景观破碎不连续, 凌乱不统一。主要表现在:一条道路景观与相接或相邻的道路景观在风格、设计形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道路交接点的景观没有起到承接作用;桥梁景观与道路景观衔接断开;在新老城区建设上, 新城区的街道绿化虽然景观样式较多, 但多是对已有配置模式的粗糙模仿, 与老城区完全不配套, 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 造成街道景观毫无特色。
道路景观要连接城市中各个面区域, 这种连接不只是在面区域穿过, 而是要道路景观与面区域的环境融合, 让景观呈现的是一种向该面区域进行渗透、延伸的趋势。例如, 在道路景观边缘带会有些特殊用地, 这些用地一般用围墙进行隔离, 为使该区域更融合可以把围墙换成通透式的铁栅栏, 在栅栏上种植藤类植物, 这样便能展现出道路景观向面区域渗透、延伸的趋势。
1.2 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道路景观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空间环境之一, 道路景观本身就是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而设计, 所以其设计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
1) 在路旁景观或景观结点处设置供行人休憩的凳椅, 通过多设置人景的步行道来增加景观的亲和力, 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
2) 道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交通目的和方式不一, 有乘坐机动车的、有步行人群, 故人群是以不同的速度来欣赏道路景观。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视觉需要, 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 根据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征来设计景观。
1.3 满足交通安全并适应当地环境
满足交通安全是景观美化的基本要求, 只有达到这点才能使行人、汽车等活动安全进行。满足设计环境是景观美化的基本前提, 只有满足这个前提, 树木和花草才存在提供美化作用的可能性。在现在都市当中道路绿化设计普遍追求表观效果, 这自然而然会让设计者在几个原则当中会有所偏重, 特别是美化环境这一作用在一些地方得到盲目的发挥。道路景观作为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被片面的夸大, 主要是美化环境这一功效未与其他交通功能很好的结合, 甚至两者有产生冲突的地方, 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还有就是美化环境未与设计环境紧紧相依。
在不适宜的地段大量建设壮丽景观, 过往汽车和行人在此容易停留欣赏, 这对该段道路的交通造成影响, 车流拥堵、交通不便、交通安全隐患增加。有些美化道路的树种结出的果实可能会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主要是果实掉落砸中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使司机惊吓和影响其视线。例如, 银杏树作为很多道路景观选择的树种, 其长出的银杏果对行车安全构成的威胁要加以衡量。一些道路大规模种植落叶型树种, 进入冬季便一直掉落树叶直到所有叶子都掉光, 这样的情况在冬季不但产生不了美化效果而且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大片不断掉落的树叶会影响司机的注意力和视线, 因此行道树应交叉搭配常青树, 从而减少交通隐患。在道路交叉口或汽车要转弯处, 应避免布置成高大密集, 影响司机转向视线的景观。
一些地区为了美化道路或街道, 没有很好的考虑本地的地理气候, 选用一些美观效果好的外地树木和花草品种。因这些品种的树木和花草不能很好的适应该地的生存环境, 以致建设完成后不久便大量枯萎死去, 这不仅没有起到长期美化的作用, 而且还造成后来的重复建设。树种选择应注意养护问题, 一些树种极易招致虫害或是疾病, 需要很好的维护, 这造成景观管理部门对这方面投入较大, 有的甚至很难控制。
1.4 注重体现城市文化和特点
道路景观可以通过不同的树种花草种植、不同的空间搭配形式呈现表观效果, 供给行人、司机欣赏, 但很多景观都是千篇一律的色彩、格调。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虽然道路景观都很漂亮, 路景越来越宽、树木越来越高大、花草越来越艳丽, 但很少有能体现该城市文化、精神、特点的道路景观。城市需要能表达该城市文化、精神、特点的道路景观作为载体, 这样才能使行人耳目一新, 从而对城市具有认同感、归属感, 使这一景观能成为城市的标志。
在重庆市可以发现没有一条代表重庆城市形象、体现重庆市个性的城市道路。与重庆市未来要达到的国内国际地位的目标相差甚远。重庆市在人们印象中真正得到一致认同的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或称片形空间) 而非道路景观。作为一个直辖市, 无疑不是一个缺憾。
要做到表达城市精神文化特征首先应该从树种选择上做工作, 选择那些能象征城市精神的树种, 让城市精神得到物化。一般可以选择本市的市树、市花。赣州市红旗大道即是赣州市的形象大道也是赣州市的标志, 一提起赣州市就会想起红旗大道。它的道路景观树木选择的是市树香樟。香樟常绿乔木, 喜温暖湿润, 不耐严寒较耐水湿, 树形虽然不是特别优美, 但树径较大, 树叶茂密, 不染虫害疾病易生存养护, 呈现朴实、有内在精神的形象。这正好符合赣南市人民的性格特点。红旗大道景观里的花草品种丰富, 但并不是花团锦簇, 而是错落有致, 适量运用园林小品和地形处理使大面积的樟树下面呈现的是一种自然、宁静、安详而不乏生机、活力的景象。这种景观设计正好映射了赣州市那种安逸、休闲、内敛不露锋芒的文化气息和品质。正是这种代表城市文化、精神等特点的设计让这座城市别具风格、更有魅力。
2 道路景观设计中生态保护的体现
2.1 道路景观设计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道路景观设计当中普遍对生态保护这方面不够重视。道路景观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景观, 其与日常环境息息相关。只有把道路景观的生态保护好, 居民的生活环境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达到该区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城市中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气候失调等都影响一个街道、大到一个城市的品质。人们设计道路景观中往往会忽视这些景观应起到的作用, 更别提及保持道路周边区域内的动植物多样性和原有生态平衡了。
重庆市是有名的火炉城, 夏天区域内道路景观对气候的调节更为重要, 选择树冠大、蒸发量大的树种能保持树下范围温度比路面温度低大约10°。重庆市还是有名的山城, 汽车经常要大坡度爬坡, 汽车在爬坡时会产生比平地行驶更多的尾气, 因而有必要在爬坡段道路景观中多种植能吸附污染气体的植物。在居民集中爬坡路段除种植缓解空气污染的植物外还应对景观的空间布设进行调整, 不能使树木紧紧相靠使景观成一堵隔离墙, 这样会使污染空气不易散开, 长时间聚集在道路周围, 从而使周边空气质量变差。对于噪音污染大的路段应考虑高大树木配合中低树木密集种植, 使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干扰最小。
2.2 保持动植物多样性和原有生态平衡
在保持动植物多样性和原有生态平衡方面要求设计过程中要秉承生态设计。重庆市修建道路需要大规模切割山体, 破坏原有的地表植物和山体水系结构。要求该地的景观设计更加注重生态设计, 尽量使景观建设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作为生态设计。这意味着设计要尊重生物多样性, 减少对资源的剥夺, 保持营养和水循环, 维持植物生活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 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 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它是建立一种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方式。目前, 我国开展一些属于道路生态学的研究, 例如, 道路影响理化环境和道路污染, 城市景观中道路廊道的生态影响以及在城市景观变化中的作用。
2.3 因地制宜进行道路景观设计
从实现手法上看设计师应因地制宜, 对道路景观周围的环境要有很好的了解, 周围原始生态树种和花草分布情况、周围动物物种栖息情况, 河流湖泊分布情况等。设计中可以考虑本地树种, 甚至设计出本地植物自然生长区, 这样既可以使树木花草形成有机的自然循环系统也可以使周围动物得到更多的生存空间, 从而保持动物的多样性和该区的生态平衡。道路如果是沿湖路或沿江路, 则应考虑对水资源的保护以免受到污染, 还有保护择湖而栖的动物。滨湖、河路应尽量仅建设成非机动车道。路面可以设计成透水型路面, 这样来自路面的大量化学物质就不容易随路面流水流入湖内, 而是渗透到路基内进行自然降解。湖周围有较多的鸟或其他动物, 则应在设计时设计出一些缓和带, 在缓和带布设适合它们生存的树木和草丛, 这样可以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一般道路用地都把下面土壤进行了封闭, 这样土壤就和上面外界隔离开, 上下环境不能进行很好的联系, 土壤不能进行呼吸。为了解决这一点, 人行道的铺砌地砖可以采用具有透气功能的环保改性产品, 这样土壤即可以得到呼吸, 雨水也可以冲刷污染物透过地砖进入到土壤内进行净化。
3 结束语
道路景观设计是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设计师要结合设计环境从多方面考虑道路景观设计。以上论述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以人为本”、美化结合交通安全和生态环境是设计中的基本内容, 而城市中每区域涉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 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体现城市文化特点和生态设计两方面加以权衡。这样才能建设融合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道路景观环境, 最终实现道路景观中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巧玲, 张玉竹.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2]刘烈恒.公路桥梁景观设计的新理念与趋势[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 13 (2) :85-87.
[3]刘异婧, 沈一.中小城市道路绿化与植物配置[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3) :1557-1559, 1824.
[4]姚阳, 董莉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 29 (4) :35-38.
[5]周波, 谢怀建.宜居重庆市视阈下的重庆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研究[J].重庆建筑, 2012, 11 (100) :5-9.
[6]沈云守.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7]王云, 崔鹏, 李海峰.道路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6, 28 (2) :90-95.
[8]殷利华, 万敏, 牛静.道路生态学融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初探[J].华中建筑, 2010 (11) :133-135.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篇5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城市入口区域道路作为城市入口空间的主体部分,不仅可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环境质量,而且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还可增加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为城市带来繁荣与活力.本文在认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现状分析,阐明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对城市的意义,并从功能、意象、审美等角度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及研究性设计,以期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作 者:郑素兰 ZHENG Su-lan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福建,漳州,363000期 刊: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Z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3(2)分类号:X173关键词:城市入口 景观设计 道路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探讨 篇6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问题;分析
市政道路的设计要实现城市发展需要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最大化。市政道路在居民日常出行、货物集散运输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道路设计的综合性、复杂性和专业性也就决定了设计的重要性,它不仅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还要求设计与城市建设、环境相协调。所以在设计中我们要重视城市因素,使道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城市。下面我们分别从特色、结构、排水、绿化等多个方面对市政道路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1.道路特色设计
每座城市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各不相同,同时又有各自的文化底蕴和环境特色。这就要求市政道路的设计要考虑城市的整体要求,在符合交通运输方面的要求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体现城市的人文文化、自然特色,使道路与城市融为一体,成为城市风景的一部分。
市政道路在设计方面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对物质的追求慢慢升华到对精神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对居住环境的文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道路设计中这就要求道路不能破坏城市固有的完整性,不能破坏城市特色、城市形象,尽可能的在设计工作中融入城市文化和特色,突出城市优势,提高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市政道路的设计要符合城市的功能要求。道路的设计必须满足城市交通量的需求,实现交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功能。道路的规模要符合实际,不可华而不实。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设计出来的道路才能和城市成为一个整体。
2.道路的路基与路面设计
2.1路基设计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路基设计是重中之重,因为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无法做到就地取材。城市中高楼林立,而且各种工厂、居民区等建筑物都会给施工带来不便。所以设计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周围环境、建筑物情况等选择适宜的路基横断面标准。设计中需注意土石方的填挖平衡,减少土方运量和运距。同时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对道路周围环境的保护,确保设计沿线与市政管道布置、人防工程等设施互不干扰。考虑道路沿线周边建筑的性质,要与沿路各类型建筑物保持和谐,减少对周围民众正常生活的影响,缩减工期。
2.2路面设计
路面设计需要根据城市道路功能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比选。设计中要注意城市施工条件、施工材料来源、养护条件、安全使用等多个方面,尽量满足功能需要且经济合理,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城市道路设计中大多以沥青路面为主,因为与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颜色为黑色,对交通的影响较小且与交通标线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利于行车安全和交通管理。
城市道路设计中,在新老路拼接时往往采用挖台阶、铺设土工格栅、提高新填土压实标准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保证路面的拼接平整。对于地质条件差、存在软弱土地基时,必须要控制道路拼接新老路两侧的沉降差异,防止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纵向裂缝的产生。
对于路面基层中水泥稳定碎石层,为了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层开裂影响沥青路面,导致开裂,影响道路平顺以及行车安全。在水泥稳定碎石层的设计中必须提高石料的品质和砂当量。同时细集料需降低含沙量,粗集料需减少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还要适当的选择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保证路面的平整、顺畅,减少安全隐患。
设计道路不可避免的会与桥梁进行连接,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桥头跳车。导致桥头跳车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较为复杂,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桥台和路堤的沉降存在差异,在连接处形成高差,汽车以一定的速度驶过,产生跳车现象,既降低了行车的舒适度又穿在安全隐患。在设计中,一方面要加强地基的处理强度、提高路基的压实度来减少地基沉降。另一方面可以在连接处设置一大尺寸的搭板,对两边进行连接,起到过渡作用。另外,也可以在桥台和路堤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过渡路面结构来缓解两边的沉降差。
3.道路横断面的设计
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功能及作用的实现。道路的横断面一般可以分为单行道、双行道以及多行道。设计中可以根据城市的整体交通规划图以及本道路预估的交通量对车行道数进行选择。同时快、慢车道的分配可以根据新路连接的老路的交通拥挤状况、新路的地理位置、周围的建筑群性质等方面进行灵活的分配。道路沿线多学校、市场等人口密集且交通不便的地段,尽量不设置快车道,确保人群安全。
对于非机动车道,可以根据本城市的交通工具调查数据,查看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辆所占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可使用分隔线或绿化带进行隔离处理,确保非机动车道使用者的安全。
对于人行道的设置,可以根据道路周边建筑群性质、有无商业区及居住区来决定。一般城市道路两侧多商业区、居民区,人流量大,必须设置人行道,为行人提供安全通道。同时需确保人行道与机动车道分隔开,中间可设置绿化带栽种花草及树木或者设置隔离栅栏。
在人行道外侧可选择性的布置绿化区域,郊区道路段或者环城道路段均可设置大面积的沿线绿化区,这样既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又能营造道路的自然气氛。
4.道路的绿化设计
市政道路的绿化一方面有利于环境的美化,增大绿化面积,另一方面行车道中间的绿化带可以减少两车相反车道行车的影响,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绿化的设计要根据道路的具体路段,结合周围环境和建筑,遵循生态美学原理进行搭配植物,尽量体现出多样化和独特性。道路两侧可以设置防护型隔离带,种植具有抗污染、吸尘、隔离噪音的植物。人行道外侧的沿线绿化区需采用立体层次感强的花草及树木的组合,营造自然气息,增加观赏效果。植物和树木的搭配要别具风格,对比鲜明,避免造成视觉疲劳的负面影响。
5.结语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道路的设计只有跟上时代的发展,结合城市的实际需求,才能在各个方面满足人们的要求,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和居民。所以城市道路设计中要时刻以城市建设为中心,把握好设计中的各个细节问题,不断的总结完善,才能开拓出城市道路的新的发展方向,才能使道路真正的造福于人民。 [科]
【参考文献】
[1]刘剑峰.市政道路设计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30).
[2]吴海俊,胡松,朱胜跃,段铁铮.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城市交通,2011(06).
[3]杨瑞.城市道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1(12).
[4]甘袁华.浅谈城市道路设计[J].价值工程,2011(34).
刍议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篇7
在如今这个社会环境中, 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城市基本设施的需求, 对城市空间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已经不再是普通的通行作用, 而是把它看作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对其观赏功能也就有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城市道路不仅展示着一个城市的风貌, 更重要的是, 它是人们认识这座城市最直观的感觉, 当然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 它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因此, 怎样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就成了该文研讨的重点。
1、各类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思路
不同类型道路因使用方式与使用对象之间的差异, 在景观设计上的侧重与手法的运用上也各不相同,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通过结合道路两侧及周边地带的环境绿化和水土保护来发挥道路的环境生态作用。特别在北方城市大都处在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常年干旱少雨, 风沙大时间长, 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 空气得不到很好的洗涤和净化。北方城市的森林覆盖率较低, 人均绿地面积较少, 不能有效地遏制扬尘。而北方城市冬季采暖期的大量燃煤又会对城市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危害。这就要求在北方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当中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生态因素。适当加大绿化带设置的面积, 选择适合在北方生长的树种来有效净化空气, 通过改善道路微气候来带动城市小气候, 减少汽车尾气, 交通噪音和灰尘对城市环境的危害。
1.1 城市快速路的景观设计
道路形式的设计。由于快速路是在市区内, 其高度、宽度、尺度设计应对城市传统景观加以充分考虑, 以降低快速路对于传统景观及周边环境的割裂。建筑形式的设计。建筑物的尺度应与快速路和谐, 可采用双重尺度、道路设施的设计快速路上的道路设施包括快速路照明设施、标志广告牌、信息显示牌、护栏、隔音板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应仅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 还要注重它的视觉效果对快速路的美化与修饰功能。
1.2 城市混合交通道路景观设计
交通性为主的道路其景观特性除了要满足安全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适合性、可管理性以外, 还要因人的需求而需要提供方便性。道路形式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其安全性, 将机动车与自行车隔离, 由于考虑通行速度, 多采用直线, 在道路线型上不宜产生特色。1建筑形式的设计。建筑形式的设计需要考虑车、人的双重尺度。2道路设施的配置及设计。要求设置减速标志和减速设施, 隔离设施也要有所增加;点缀小品设施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造型上应与整体环境协调。3绿化设计。此类道路人行道尺度比较大, 应充分考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景观效果, 可考虑草坪、绿篱、花坛、行道树等多种形式。4生活性为主的道路。生活性为主的道路车种复杂, 车行速度慢, 人流较多。可分为以居住为主的街道以商业为主的街道和以行政办公为主的街道, 景观设计强调其多样性与复杂性。5街道形式设计。街道空间形式的设计首先要满足活动内容的需要, 并根据街道功能特点, 可以考虑街道空间的变化6沿街建筑的设计, 此类街道应对建筑的文化性与历史延续性充分考虑, 建筑临街的底层部分要精心设计。设施小品的设计应充分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同时应符合其使用功能。7绿化设计。由于道路上行人数量较行车多, 应尽量少用草坪, 除行道树外, 其它形式的绿化适合采用带花池的花坛、灌木等, 设计中还要考虑绿化中的灯光效果, 使绿化不会在夜晚显得漆黑一片。
2、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2.1 环境优先原则
优化环境:即对存在的有价值而又带来某些缺陷的景观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造, 优化其景观效果和环境质量。进一步开发沿路空间景观, 创造景观节点空间, 动静结合, 强化各区域的特色, 使其成为“绿色廊道, 流动的乐章, 跳动的音符”。
2.2 以人为本原则
公路是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交通体系, 是一条安全高效的流通和连接通道。人们对道路景观的感知, 是借助于公路无数视点对人们心理所产生的触动来完成的, 它存在于空间, 也存在于时间当中。因此以人为本, 从人的精神状态出发考虑景观设计, 将可以为行驶在公路上的人们带来愉快而难忘的经历。通过流畅的曲线、粗犷的形体、柔和的色彩、融入的环境来强化速度和通畅;以色泽艳丽、形象生动、包涵趣味和兴奋的形体, 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调整节奏, 舒缓心情。
2.3 自然条件是影响道路景观的先天条件
城市景观是一个生态系统, 城市景观的塑造是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同时, 城市景观塑造以后对自然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城市道路景观与生态系统的设计与地理位置、地质地貌、自然环境 (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 等等是密切相关, 牢不可分的。他们是影响道路景观的先天条件, 也是城市稳定性的表现。地质条件是一个城市景观环境构筑的基础条件, 城市的地质稳定性对城市景观的构造以及城市的发展相对重要。城市景观是一个物质实体, 建立在一定的地表条件下, 要求有一定的地基承载力。选择最佳的建筑地质基础, 是城市景观塑造的首要条件。
3、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道路建设是在不断的向外扩张,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也在不断的发展, 作为设计者, 要对城市路线、城市道路与城市建筑的搭配、还要与自然景色、相关的人文要素以及人活动等要素进行考虑, 结合本城市城市道路的现状进行改变, 按照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 设计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道路的不断延伸,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成为新时期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注释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从城市道路的景观构成要素出发, 结合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 探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提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步骤, 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具体思路和可行参考。
摘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可以为人们出行提供规范方便的路径, 也是体现一个城市规划合理合理与否的标志, 是体现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表现, 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路以及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不断完善努力。
关键词:道路景观,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浩宇.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11 (02)
[2]李青军.浅谈道路景观设计[J].北方交通.2010 (0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篇8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遵循原则
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加深, 人们的生活也有了质的飞跃, 物质生活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城市道路景观可以让人们在闲暇的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乐趣。以往的城市道路一直扮演着城市交通枢纽的角色, 但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城市道路将担任更多的角色, 加快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也是缓解城市环境污染的必经之路。
1 概述与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
1.1 了解下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 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 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的生态系统。因此,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生态作为主要的设计理念。而城市道路的景观就是根据互惠共生、竞争等生态原理作为理论指导, 来综合考虑各种植被的布置, 尽量保持原有场地的自然条件如植被、土壤等, 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存的多种植物, 来建设复合多样的植物群落。另外, 每样植物都有自身的特点如植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等, 需要将它们各自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在保证外观迷人的前提, 要注重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建立长期维持的城市道路的植物景观。
1.2 浅析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过程中, 首先应该将人作为最重要的因素, 因为城市生活的主要角色是人, 景观设计质量的好坏, 不但影响到城市的形象, 而且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降低城市自身的吸引力。所以,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们的渴望需求;其次应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作为设计基础, 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才能带给人们更深的感触, 产生文化认同感。城市只有尊重历史, 去通过景观设计来再现历史, 并在此基础结合现代化元素进行一定的创新, 才能促进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接着, 需要以生态作为最终设计理念, 现在城市交通四通八达, 但是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直接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威胁,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到整个景观的生态层次, 讲究的人与自然高度融合, 不但可以有效地净化城市环境, 而且可以绿化街道;最后, 需要考虑到景观的整体布局, 城市的景观设计一定要考虑这个城市的形象特征, 设计中要考虑到每个街道的历史文化, 通过塑造不同的景观来形成整个城市的鲜明特点。
1.3 探究建设城市道路景观的意义。
刚才上文已经提到, 现在随着环境污染的现象也越来越严峻, 人们生活的环境也变得恶劣了。城市的生活环境本身绿色植被就比较少, 所以建设城市道路对城市环境来讲, 将有深远的意义。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理特性, 它们会通过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 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现在在建设城市道路时, 引入了生态景观的设计概念, 首先, 就是为了使道路植物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程度, 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其次, 就是对整个植物景观进行改造, 使外观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让人们在工作之余, 真正地感受到休闲、舒适, 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总而言之, 设计好植物景观, 更好发挥城市道路的生态作用, 能够切实地改善城市人们的生活环境。
2 解析下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2.1 景观设计围绕生态展开, 做到人与自然相融合。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时, 一定要把握好生态这一个概念, 一定要合理地规划植物的配置, 将植物的“绿”这个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还要结合现在的科学技术、植物的生活习性、大自然的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来营造出真实的大自然环境。现在的城市居民厌倦了高楼大厦的建筑, 他们希望在城市的一角可以看到大自然般的城市道路, 所以设计者应充分理解城市人们的心理状态, 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进去, 来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道路。
2.2 在设计时, 在已有的历史文化基础进行一定的创新。
我国拥有960多万平方千米, 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城市道路并没有统一的类型。所以,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时, 一定考考虑到当地的地方文化及特色, 如北京的胡同文化、陕西的民歌等等, 设计者必须要有良好的思路, 如果所设计的生态道路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的话, 一定会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再者, 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的要求, 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等,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树种地区差异较大, 适地适树, 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除此之外, 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来丰富原有的植物群落。
3 小议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方案
3.1 利用道路两旁空间, 设计出与城市空间相结合的景观。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 主要是以自然景观为主, 很少有人工设施的。所以, 必须营造出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首先, 要抓住植物本身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将它们的特点搭配合理。其实, 根据植物的特点可以将城市道路划分为不同的空间, 每个空间都应有自己的功能, 比如像开放、半开放、封闭、半封闭等空间进行合理地转换, 会让游客感受到神奇、梦幻。设计者还要利用好植物的时序性, 让生态道路四季都不逊色, 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说春季呈现鸟语花香、夏季浓荫盖地、秋季枫叶如火、冬季银干琼枝, 这样就会让景观呈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达到了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另外, 植物本身就有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 设计者要合理安排不同的植物, 让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达到最佳。
3.2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必须以生态为最终理念。
景观设计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有植物就可以了, 还要结合景观的其他要素如植物、建筑、山体、水体、道路铺装等, 只要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首先, 应将道路两旁建筑与植物相结合在一起, 建筑的风格与特点必须与植物相统一, 建筑展现的是刚性, 植物展示的柔性, 两者结合在一起将使环境变得更为和谐。植物还应与山体、水体进行有效地结合, 根据植物的习性, 有的植物如藤需要缠绕山体进行攀岩生长的, 有的植物如荷花是生活在水里的, 在丰富山体景观层次的同时, 其姿态、色彩及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只要将这些元素都结合在一起, 才能体现出山水共天一色的美感, 真正地体现大自然的魅力。还有一个注意的地方, 就是人性化的设计多样多式的观赏路线, 给游客带来观景的欣赏感。
4 浅析我国城市道路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建国以来, 我国不断地发展经济, 而忽视了城市道路的景观建设。近年来, 我国已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需要将建设绿色城市作为发展重点, 通过大量的绿化工程来缓解城市环境的污染程度。国家这个政策有利于城市道路景观工程的进展, 随着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地提高, 这也是推进景观工程的开展。未来的几十年中, 国内各大城市将会大力设计城市道路景观, 不但可以净化环境, 而且可以树立城市的个性。
结束语
现在, 我国环境污染严重, 建设城市道路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必行之措, 因为建设生态道路是城市的生态系统重要部分, 它不但可以美化城市外貌, 对调节城市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所以,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时, 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并以生态为设计理念,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更完美的生活休闲场所。
参考文献
[1]周铁云.基于新时期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 2009 (12) .
[2]姜多, 贾文婷.浅谈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J].林业科技情报, 2010 (3) .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探析 篇9
1.1 性质与功能相适应
性质与功能不同的道路所产生的路网也是不同的, 因而现阶段的市政道路都有着其独有的特色。同时, 因交通目的的不同, 对于环境景观元素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道路附属建筑、雕塑、绿地的风格及其设计特点而言, 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所具有的特点。
1.2 道路景观设计应突出车辆的安全感
“危楼不可居, 危栏不可依”, 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安全的重要性, 若行车中无法保证安全, 道路也没有美感可言。因此, 安全感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前提。司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会产生压迫、压抑等不良感受, 此时更要保障道路的安全感。
1.3 道路景观设计应强调路边的色质感
道路和沿线的绿化、构造物等的色调搭配等都会影响道路的景观设计, 好的色彩会带给人们欢快的感受, 可以消除在行车中产生的压抑情绪和疲劳感。
1.4 可持续发展与个性化原则
在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 应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3方面要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分析, 并尽量加强对于自然要素的运用, 从而让道路景观真正融入到自然景观中去。个性化设计原则是指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 应对城市自身的形象特点与文化进行协调分析, 并加强对于城市个性化元素的应用, 以充分展现出城市的特色。
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措施
2.1 行道树式景观
行道树式的绿化景观实际上就是指沿着城市道路的两侧各种植一行灌木或是一行乔木, 也就形成了“一条路, 两行树”的形式, 这种种植形式也是最为基本、最为简单的一种景观种植形式。
2.2 自然式景观
这一类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规划形式主要是针对于城市道路上有较大空间, 如果是采用自然式的景观种植方式, 在道路中是可以种植各类灌木、乔木、地被植物、植物以及花草品种。在种植这些品种时, 为了保证种植效果的美观以及形成一个活泼生动的自然气氛, 应注意植物和花草的高低、疏密、数目的形状、各种类型数目的比例以及色彩的搭配等因素。
2.3 规划式景观
规划式景观与自然式景观是相对的, 其应根据城市道路的线条走向并依据道路两侧的绿地空间, 整齐并且对称的种植各类植物和花草。种植时为了保证种植效果的和谐统一, 选取的灌木和乔木必须是同一胸径和同一高度的, 这样才能体现出整齐划一的美感, 并且韵律性也很强, 行人在道路上驾驶车辆时才能有好的视线感觉, 也便于他们高速行车。
2.4 立体式景观
这种形式就是指在道路两侧的绿地边缘先布置1层高度大于5mm, 胸径约为10~15m的大乔木。之后再进行第2层小乔木布置, 高度应在3m左右, 胸径约为5.5m。然后是第3层已经修剪整齐的灌木布置。最后则为地被植物的第4层布置, 这样就形成了层次分明并且立体效果明显的景观形式。
2.5 丛状式景观
这种形式主要是以乔木为主并辅以灌木进行封闭式的种植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是应用于城乡结合入口处或是道路交汇处, 这种形式具有整齐统一的美感, 但应成行成排的整齐种植, 切忌杂乱无章的种植。
2.6 中间绿地带形式
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开阔的主干道中间绿地, 在中间的中轴线处配以高度约为4m, 胸径10~12m的乔木。在乔木下再种植形状整齐的灌木, 最后再种植地被植物, 也就形成了分道式的安全绿色通道。
3 使用功能种植
3.1 遮荫式种植
我国南方区域夏天十分炎热, 为了保证良好的遮荫效果, 应种植一些遮荫度大、常绿并且覆盖范围广的绿色树种。
3.2 遮蔽式种植
遮蔽式种植主要是指用绿色植被挡住城市道路的一个方向, 不让城市道路暴露全貌。
3.3 地被植物和草坪
将地被植物和草坪种植在道路两侧, 能够起到防尘防雨、覆盖黄土以及降低噪音的作用, 常见的地被植物有:黄金叶、大叶油草、花生藤、台湾草以及铺地锦等。
3.4 装饰种植
这种种植方式主要是指通过种植有颜色的植物起到装饰绿化带以及美化道路的作用, 常见的种植植物有:一品红、花叶榕、红枫、红檵木以及大红油铁等。
4 结语
通过对城市规划进行合理的解决, 提出城市景观设计的规划理念, 不仅能够作为日后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 还能对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使城市景观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 具备美观、舒适的街道环境。
参考文献
[1] 陶岚.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河南建材, 2013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初探 篇10
1.1 以人为本
从根本上讲,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对美的需求。因此,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从整体上方便人们的出行,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1.2 可持续发展
从功能的角度来讲, 城市道路可以满足出行、方便生活、开发商业。而从种类的角度讲, 又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区间路、小区路、园林路等多个方面。因此, 在道路设计之前, 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修路的原则, 各个部分的安放、功能的定位, 最终实现其长远可持续发展。
1.3 空间布局合理
空间分割是指每当人们不动的时候, 空间布局中封闭空间会带给人寂静、安全等方面的感觉, 而开阔的空间能带给人增加交流的生活氛围。当人们在走动的时候, 分割的空间能够抑制视线, 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城市道路两旁园林空间的布局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场地自身, 更要着重于对景观的分析和探究。在此之前一定要广泛征求居民的建议和意见, 获取其对园林空间布局的基本诉求。
1.4 绿化面积张弛有度
绿化面积包括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硬质景观指的是道路两旁的雕塑、喷泉、体育娱乐设施等方面, 而软质景观则包括树木、花草及草坪等方面。一般而言, 道路两边的整体绿化面积应在30%以上, 而硬质景观同时必须低于整体绿化面积的30%。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路
2.1 确定主景要素
主景要素的确定指的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中心对象, 其它要素都以其为参照, 能够成为主景要素的参照物可以有很多。具体而言, 主景要素可包括古木、水面以及造型独特、位置特殊, 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建筑物等。在系统设计城市景观的时候, 应当从整体上考虑主景要素的布局。要确定什么样的建筑物能够作为主景, 什么样的山水可以作为背景, 以及哪些树木可以作为主景要素等。除此之外, 要确保道路类型和景观类型的协调一致。
2.2 确定环境氛围
城市道路景观为整个城市景观的一大组成部分, 所以, 城市道路景观被赋予什么样的文化特色非常重要。因此, 道路景观系统的配置, 有必要依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和整体特色, 依据城市整体文化特色的定位, 对城市街道的环境气氛予以仔细考量。
2.3 确定空间组合
空间组合指的是道路上多种交通建筑物的景观设计以及道路两面建筑物的景观设计, 比如, 建筑物应占有的规模、形状、大小以及互相之间的组合。具体而言, 城市道路空间包括车辆通行的空间、行人行走的空间、商业购物空间、休息空间及欣赏空间等。交通性干道主要由车行交通空间和步行空间组成的对称型道路横断面, 而商业性街道则可利用休憩空间把车行交通空间与商业购物空间分割设置, 临近水面的道路则应尽量在靠近水面一侧, 布置休憩空间和观赏性空间。
2.4 进行绿化设计
进行绿化设计是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方面。城市道路绿化对城市景观的美化作用非常大。一般而言,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空间主要是靠绿化来进行围合, 街景的设计和道路绿地的植物配置为达到具有艺术美的景观, 同样应遵循绘画艺术、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 即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原则。
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3.1 明显季节变化
注意各个季节植物的搭配协调是城市道路植物配置的重要方面。城市道路植物配置的最优方案是:一年四季, 绿色常在。因此, 园林设计者一定要根据这种原则, 设计不同种类, 不同季节各有优势的绿色植物。有绿还要有花, 除了选择应急绿色植物外, 还要选择应季花卉, 做到四季有花, 花卉常开。
3.2 多种植物配置
注意乔木、灌木、地被及草结合, 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 增加叶面积指数, 也能提高生态效益, 有利于提高景观质量。植物分层配置, 用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 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 3m以上的乔木层可多选用开花植物, 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 可使观赏期延长。
3.3 色彩搭配鲜明
除了要注意各个季节植物的搭配协调外, 还要考虑不同的色彩合理搭配。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很必要, 但绿中有异、花开万象、姹紫嫣红更能突出一种美感。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综合协调好道路功能、植物搭配、空间布局、绿化设计等方面的关系。具体而言, 要全力做好主干道形式、步行道形式、植物配置、沿街建筑等方面的合理布局, 在宏观协调一致的前提下, 尽量做好微观操作方面的配置。
参考文献
[1]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2
对城市道路设计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问题;发展
引言:道路作为城市交通枢纽,承担着重要的交通任务。设计是施工的依据,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道路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因此,城市道路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长远规划。设计单位要与建设单位及时沟通,对设计方案做到精益求精,确保设计出高水平、高质量的道路方案。
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
1.1城市的道路规划随意性
城市的建設,道路规划先行。道路的规划在建设中的地位很重要,城市建设依附于道路的规划。所有的城市建设(例如,城市的广场、社区街道、旅游景观等等的建设)都应列入到城市道路规划的行列中。而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很难看到完整的道路规划,通常表现的都很随意。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计划没有变化快 ;其次,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个体经营者,他们更愿意在利益的驱使下将土地出让,从中牟取相应的利益,这都将影响到城市的道路规划。
1.2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盲目的将道路拓宽。我国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普遍较窄,主干机动车道的道数较少,一般只有几条。近些年,我国城市道路交通量在不断的增加,道路上堵车的现象逐渐严重。为此,许多城市没有经过具体的规划就将一些旧的街道巷子拓宽,将机动车道数增加到10条甚至更多。机动车道是越来越宽,但占地面积越来越多,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其次,道路交叉口设计缺乏合理性。大的交叉口是整个城市各类交通汇合、转换和通过的地点,更是交通控制的地点。在交叉口范围内,车辆运行速度慢,通行能力小,事故频率高。在交叉口的设计中,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主干道数不足,通行能力与路段成反比,排水不畅,易积水;再次,与公路相比较,城市道路存在功能多样性、交通组织复杂、建筑密集、交叉管线繁多、建设周期短等问题。
2.城市道路特色设计要求
2.1反映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危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文化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
2.2反映功能特色
城市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
2.3重视环境保护
近年来,大量机动车车辆在道路上快速行驶,必然产生大气污染和噪音干扰。道路规划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注意结合道路性质、自然地形、交通分隔带的设置,加强绿化建设与保护,并妥善确定城市道路网密度以保持居住建筑区与交通干道有足够的消音距离。
3.城市道路设计研究
3.1设计思路
国内一些城市既不注重路网的合理规划,也不从全市路网均衡的角度考虑不同等级道路的结构、密度及宽度标准,仅仅是担心将来发展后道路不够宽。表面上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提高了交通安全性,但实际并非如此。城市集中资金建设干路和立交,却忽视支路尤其是贯通性支路的规划建设,导致支路不成网络、不成系统。特别是穿越中心区、核心商业区的一些贯通性干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均汇集到这些贯通性干路上,不仅加重了交叉口各类型车辆与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而且行人过街时间长、安全性低,大大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因此,审视传统的设计思路、将连接主次干路的断头支路打通以及注重快速路辅路建设是极为重要的。
3.2道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应保证汽车的行车安全、迅速、畅通和舒适,力求平面线形美观以及工程造价经济。经验显示,过长的直线道路意味着视觉的平淡及对自然的破坏,而直线与曲线的有机结合既可获得景观上的协调与美观,也能较好的兼顾交通功能和生态环境,因此山地城市建设应特别重视这一点。另外,良好的道路走向对道路周围的建筑物获得充足日照、通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南方城市,道路走向应尽可能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这样对夏季的通风十分有利。道路纵断面设计首先要保证行车平顺、安全和迅速;其次要考虑充分与地形结合,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再次要考虑与周围广场、建筑衔接平顺;最后,考虑到非机动车及行人的爬坡能力,坡度不宜过大。在满足技术规范的条件下,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充分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综上所述,平面线形与纵坡在道路设计中应反复推敲,以获取最佳的功能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3道路绿化设计
绿化工程是道路美化的基础和主体。绿化宽度通常占道路红线宽度的15%-30%左右,对游览性道路、滨河路及有特殊美化要求的道路可适当提高绿化比例。道路绿化设计要综合考虑交通、空间景观和园林绿化这三个方面的特点。例如,分隔带内的灯箱广告牌、灯杆、灯具、公交车站等应在设计时通牌考虑;在弯道、交叉口等行车路线变化的地方要考虑绿化布置对行车视线的诱导作用,做到景观与功能相合。
另外,在距交通信号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设施的停车视距范围内不应有树木枝叶遮挡;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最外侧机动车道路面标高1.2米的树木;绿化不应遮挡路灯照明。由于两侧分隔带较窄,种植乔木影响行车,同时乔木种植在道路的较中间地带也不利于空间的开阔,所以城市道路绿化通常采用低于1米的耐修剪的矮灌木,并配合花卉进行种植,有利吸尘、防噪和净化空气。
4、城市道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强化,导致了城市道路现代化交通的变化,这既带来了交通自由、方便、灵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大气污染、交通事故、噪声、交通拥挤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总体设计上的失衡。随着社会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设计活动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愈发重要和深远,特别是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以人为本,要把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及周围的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满足行人的交通活动需求,使道路交通实用、安全,并且舒适、美观、便利。在我国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大背景下,步行街、休闲广场等生活娱乐设计应运而生。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城市道路舒适、美观、便捷、安全等人性化设计的需求,最大可能地为城市居民建设出最人性化的城市道路是城市道路设计研究的未来趋势。
5、结束语
城市道路的规划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交通的灵魂。上述二者若能做到科学合理,则不仅获利于眼前,更是一项百年大计,关系到城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与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因此,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来抓,唯此城市道路建设才能出现新的面貌、城市形象才能得以改善、城市内涵才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朱世峰.城市道路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第18期。
[2]范贵鹏.浅谈城市道路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08)
中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篇12
中国很多城市都急于打造现代化的大都市, 城市道路景观却因此丢失了城市应有的文脉特色。城市道路景观应该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共生, 在大都市的繁华与城市文脉之间建立一种赋有创造性的关系。
2 城市道路景观与城市文脉
2.1 相关概念
(1) 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中间的通道、两侧的建筑环境来围合和界定的, 它是市民重要的活动场所, 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 城市道路是其他城市功能空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通过道路的连接, 城市才能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
(2)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级留存下的历史印记, 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文脉是城市的根, 是城市的灵魂, 文脉像生命一样也在吐故纳新。
2.2 城市道路景观与延续城市文脉的关系
(1) 道路景观是城市文脉的外在表现形式。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景观的骨架, 它直接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脉。城市道路不仅具有交通性, 同时也具有生活服务性和观赏性。
(2) 城市文脉是城市道路景观的灵魂。当今世界的发展正在走向文化趋同, 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它不是抛弃地方特色, 不是抹煞地域文化, 而是对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进行融合, 它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地域界限的打破。因此, 只有融入城市文脉的城市道路景观才能够体现城市的灵魂, 使城市散发出属于自己的魅力。
2.3 城市道路景观脱离城市文脉的原因
近现代以来, 受外来经济与文化的影响, 中国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但是几乎都存在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盲目效仿、破坏环境的现象, 城市道路景观也逐渐沦为形式主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抛弃了历史传统特色, 失掉了个性, 在审美、材料、加工、设计观念等诸多方面都不反映历史背景, 盲目追求“突变”的景观。
(2) 设计的手法过于单一, 忽视功能要求, 道路景观空间缺乏生气。
(3) 临街建筑呈现商业化, 致使道路景观无序、空间尺度混乱。
3 城市道路景观延续城市文脉的方法
道路景观设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它工作的基本方法与其他类型的规划基本相似, 所不同的是工作的重点及具体方法的运用。这里结合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工作步骤的简介, 来论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延续城市文脉的基本方法。
(1) 保留街道景观特色的“表”象。在传统街道景观意向上, 街道的空间尺度、地域特色、功能定位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这就是街道的“表”象。这些“表”象已牢牢印在人们的记忆中。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小城镇的规模势必扩大, 但需要把握住越是城市中心, 越要保留亲切、质朴的美感。从建筑体量到立面风貌甚至到城市家居的设计处理上都尽量体现当地的传统建筑特点, 体现当地的地域文脉特色。
(2) 保持道路空间的连续性。城市的道路景观特征主要是由道路的空间结构形式而不是由道路本身的细部特征来决定的。因此, 要保护城市所携带历史信息的真实性, 保持历史延续性, 必然要求有相应的空间连续性。
(3) 梳理道路功能布局。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使传统城镇街道的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商上宅的建筑功能布局形式取代了单一的居住与商业脱离的传统形式, 道路上的商业业态也随之丰富。通过以道路功能定位为前提, 以文脉演绎为手段, 配合完成道路景观塑造, 从根本上改变道路景观杂乱的现状。
(4) 创新道路景观意象。城市建设是通过科学、先进、有效的方法来改变城市落后、杂乱的面貌, 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因此, 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也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将城市文脉通过多媒体数字信息、整体性城市形象导视系统等手段运用到城镇道路景观的营造中。
4 上蔡县秦相路道路景观规划与设计
4.1 现状分析
秦相路两侧有村庄, 房屋比较破旧, 部分建筑有底商, 在秦相路与蔡候路交叉口西侧有古城墙, 秦相路道路的环境现状具体如下。
(1) 道路景观对城市文脉的忽视。旧城中缺乏对城市历史风貌的尊重, 未能有机处理新增元素与原有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蔡候路处古城墙破坏严重。新区开发中, 千篇一律的建设导致城市文脉丧失, 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不复存在。
(2) 道路景观缺乏个性和特色。道路两侧的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以及色彩等过于统一, 缺乏可识别性, 导致千路一面。
(3) 道路绿化建设档次亟待提升。绿化的质量不高、树种单调, 生长状况不佳, 人为损坏严重, 城市发展与绿地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
(4) 设施不全, 景观杂乱。秦相路缺少供人们使用的街道家具, 缺少相应的标识系统, 街道广告、招牌等随意摆放, 都使得城市的道路景观杂乱无章, 体现不出它的宜人特色。
4.2 文脉分析
上蔡古称蔡地, 古蔡国所在地, 伏羲画卦于蔡河, 孔子居蔡三载。同时有秦丞相李斯、汉相翟方进、西汉著名文士桓宽、北宋理学家谢良佐等历史名人。重阳节源于上蔡历史典故, 因此上蔡主要有伏羲文化、蔡氏文化、孔子文化、李斯文化、重阳文化五大文化。
4.3 改进方案
4.3.1 总体定位
规划定位———整个秦相路的结构从街道空间层次上进行优化, 形成“一带、三段、五节点”的规划结构。
轴线空间———秦相路是上蔡县的城市主干道, 本次改造要将上蔡县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秦相路中进行完美融合, 充分体现上蔡县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 将秦相路设计成一条充满活力的、多元的城市道路。
文化定位———结合上蔡县的历史文化及秦相路的特点, 将秦相路设计成一条体现上蔡县“古、今、新”的城市景观大道, 主要体现蔡都文化、重阳文化、李斯文化及上蔡县的现代文明。
4.3.2 建筑立面
古城南路到重阳大道———古之风韵, 此段历史文化资源众多, 有蔡国古城墙。这段将形成历史文化特色地段, 以传统风格的商业和居住为主, 建筑色调以灰、白为主。
重阳大道到蔡候路———今之激情, 规划中此段主要以居住和商业为主, 此段主要表现上蔡县目前的发展状况。因此, 结合现状本段的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 色彩以米色和砖红等暖色调为主, 建筑采用多层与高层结合的方式, 错落有致。
蔡候路到昌盛大道———新之腾飞, 此段以居住、行政和商业为主。本段主要表现上蔡县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 色彩以中性色为主。
4.3.3 绿化设计
秦相路的道路绿化设计以秦相路街道景观为主轴线, 以蔡侯路公园为核心, 以道路开放空间为节点, 在功能结构与布局上体现系统、穿插与共融, 在空间形态上体现有序、错落与自然, 在绿化系统上体现层次、生态与沟通。
(1) 道路绿化设计。行道树采用落叶乔木法桐, 法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遮荫效果好, 落叶乔木可以使人行道呈现出“夏有树荫, 冬有阳光”的景观效果。隔离带选用当地树种, 并注重植物的季相特征, 空间上采用灌木、小乔木与大乔木结合的方式, 丰富城市的景观层次。
(2) 游园设计。蔡候路南侧是蔡国古城墙, 古城墙遗址是古代文明的象征, 代表着上蔡县的辉煌历史, 公园的设计以遗址保护为基础, 以休闲游憩为特色, 以彰显上蔡特色为核心。同时, 增加公园的生活气息, 通过参与其内部的游憩活动, 使更多的人认识上蔡县。秦相路上共有3个游园, 通过现代技术及表现手法重现上蔡县的“蔡国文化”、“重阳文化”以及“现代文化”。
重阳大道节点游园———位于秦相路与重阳大道交叉口, 主要表现古蔡国文化及发展历程。广场以古蔡国文化为主题, 东北方向以浮雕墙作为整个广场的背景。浮雕墙以古蔡国简介、由来、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题, 使观赏者能够了解古蔡国历史文化。另外, 园区内还设有六角亭、休闲平台、景观花架、树阵广场可供游人娱乐休憩。铺装材质采用仿古砖、青石等石材, 体现了整个园区的古朴、大气、庄重。
蔡候路节点游园一———位于秦相路与蔡候路交叉口的西南角, 此处有部分蔡国古城墙。此园以重阳文化为主题。大广场采用“容器”的形象, 与古城墙融为一体, 容器立面承载着上蔡县从古蔡国时期至今天所有的发展历程。青石广场错落有致的边缘设计象征着从古至今上蔡县经历的繁荣与没落, 以及以后的光明大道, 激励着古老的文明一路向前。
蔡候路节点游园二———位于秦相路与蔡候路交叉口的西南角。此园为纪念性游园, 园区中心是一个纪念性广场, 广场的铺装采用圆形方孔钱的形式, 中间凸起放置以未来为主题的雕塑, 两侧延伸的景墙雕刻着上蔡县未来的规划与发展。
4.3.4 市政设施设计
拆除现有的大型广告, 对秦相路的广告进行统一规划;增加城市道路家具, 如垃圾桶、公交站亭等;补充道路的导视系统, 如道路指示牌等。新增的广告、城市家具及道路的导视系统与上蔡县的文化相结合,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5 结语
(1) 基于城市文脉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法, 是以城市的人文、生态、社会环境, 以及城市精神和城市公众文化为背景, 通过道路的立面景观、地面状况、特色场景、市政设施等方面表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设计样式和风格。
(2) 将城市文脉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法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城市文脉的道路景观规划方法, 包括保留街道景观特色的“表”象、保持道路空间的连续性、创新道路景观意向等方法;第二部分是融入城市文脉的道路景观设计, 包括建筑立面设计、绿化设计、市政设施等的设计方法。
摘要:指出了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及不同阶级留存下的历史印记, 是城市的灵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就是在经济发展与城市文脉的对立关系中, 建立起一种赋有创造性的关系。城市道路景观只有融入城市文脉才能具有生命力, 散发出属于自己的魅力。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城市文脉
参考文献
[1]黑川纪章.共生思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田密蜜.小城镇街道景观特色的文脉延续[J].装饰, 2014, 1 (4) :17.
【中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09-29
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行路常识07-27
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05-29
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07-14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10-13
中小学教室的照明设计05-18
中小学教学楼电气设计05-28
中小学生班主任班会设计06-27
中小型校园网设计方案实例08-30
中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