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2024-09-29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精选6篇)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篇1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2008-10-7 8:48

摘要:全国中小城市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出行难,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群众出行提供一个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成为众多中小城市的共同话题,当前众多中小城市交通环境滞后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的根源在于人、车、路三要素的不协调,因此要在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地理、道路现状和经济能力等因素的情况下,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合理规划与管理、优化通行方式、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和谐之路。

关键词:交通环境;中小城市;改善;管理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整体要求,全国中小城市数量庞大,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大城市相比普遍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道路规划不合理、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因此牢牢抓住当前新形势、新时期下的宝贵契机,大力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出行难题,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群众出行提供一个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成为众多中小城市的共同话题。

当前众多中小城市交通环境滞后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城市道路狭窄,道路功能不健全,平面交叉过于密集,瓶颈路多,通行能力差,虽然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但仍不能满足交通流量的需求,还是经常导致交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

二、车辆保有量增大。随着人民群众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各地私家车年增长率普遍保持在30%左右。市区道路建成速度跟不上车辆增加速度,造成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在今后若干年内,汽车保有量将进入持续增长期,停车的矛盾,车与路的矛盾,行人、非机动车与汽车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

三、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大多数中小城市市区公交系统不够发达,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仅为10%左右,而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平均为20%左右,像北京07年已经达到34.5%,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的便民化程度还不高,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仍主要依赖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

四、市民交通素质文明程度偏低。人是道路交通三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但目前大量的交通参与者交通文明素质不高,机动车违法数量大,行人、非机动车违法突出,与现代文明交通的要求相距甚远。而目前除了交巡警部门管理处罚外,缺乏对交通参与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诚信教育,更缺乏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

众多的因素制约着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车、路三要素的不协调,当然,这些主要因素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目前,许多中小城市也已经意识到了道路交通滞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并积极汲取借鉴大城市或有特色的城市的成功经验。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城市一味的贪大求功,盲目效仿,走了不少弯路,对城市现有的道路交通并无多大的帮助。笔者认为,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如果想达到和谐、安全、畅通、有序的程度,就必须与城市的人文地理、道路现状和经济能力等因素密切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在道路建设上一味求大求宽,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道路的利用率最大化,切实发挥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和谐之路。

一、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建立交通安全宣传的广泛阵地和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

中小城市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机动车强行并线、强超强会等交通违法现象非常普遍,它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并导致道路堵塞。究其原因,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知识淡薄,交通素质不高。这一部分人在中小城市交通出行人群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往往我行我素,混不顾及他人,还有少数交通参与者不但不遵守交通规则,还不服从交警管理,极大地破坏和影响了其他参与者的道德操守和自我遵章守法的意识。在人车路三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为主要的,也是最主动的,如果交通参与者的素质较高,那么道路交通管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中小城市市民的交通素质是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

当前要牢牢把握我国举办奥运会的宝贵契机,有机的结合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交通安全宣传,当然不能只搞暴风骤雨式运动,更不能只追求大场面、搞形式主义,要坚持细水长流,才能滴水穿石。交警作为交通安全宣传的主力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不仅体现在集中教育,更要体现在每时每刻、潜移默化教育之中。要结合本职业务,开展好就事论法活动;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要根据不同层次受教育人的情况,因人而宜,因人施教,才能使交通安全宣传入脑、入心。

二、主动为城市建设决策当好参谋,积极促使地方政府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过去,城市道路从设计到施工,由于事先没有征求交通管理机关的意见,建成后因设计不合理导致通行效率低下,甚至重新拆建。其根本原因是规划部门只管规划而不能结合实际,交通管理机关只抓管理而无法参与规划,这种规划、管理“两层皮”的现象,致使城市道路设计不合理,极大地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利用率和出行率。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彻底解决中小城市道路的拥堵问题,一是要有合理的交通规划,二是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交通规划是基础,管理方法是手段,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城市交通管理的主要问题,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因此,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发展要挖掘潜力、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合理扩大规模,早谋划,合理规划,避免走弯路。作为交警部门要积极参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合理提出建议,充分利用政策,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联合相关部门对新修道路和改造老路的交通设计进行把关,及时提出意见,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的通行能力。对未规划设计停车场地的新建商场、公共娱乐场所等建筑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予以停工整改,确保道路及附属设施的规划和利用率更加合理。

三、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展环保产业,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的工作要求,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之下,世界各地都把城市交通的重心转向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欧洲部分国家的公共交通事业已经日趋完善,我国像北京等特大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成熟。事实证明,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成熟完善不但能够改变以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为出行方式的传统模式,减少道路混乱的因素;还能够遏制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势头,从而有效缓解道路交通流量的压力,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扶持的一项产业。交警部门要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主动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参与到公共交通发展事业中去,对公交专用车道、公交站点的设计规划等工作要早谋划,早安排,全力做好公共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的筹备工作。

四、加大科技投入,改革完善管理模式,努力实现道路交通通行效益最大化。

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可以科学实施的系统工作,如果不能科学的掌握道路交通的规律,仅凭交警费力的指挥疏导,往往收效甚微。今年是三基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每个中小城市的交警部门都要牢牢把握这个宝贵契机,结合城市实际进一步加大交通管理的科技投入,不断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主要路口的灯控设施;要充分利用道路网络,继续推行或扩大单行线、路口禁左,部分时段禁行等措施,使路网交通更趋合理。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可以借鉴实施大城市的道路智能系统控制建设,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使城区各主要路口交通状况尽收眼底,为科学、合理的调控交通流,快速出警,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交警部门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利用警力,充分发挥交警执勤管事的效率,执勤交警要走下岗台,高峰定点、平峰巡线、警便结合,动静交替,确保重点时段、重点路段交通的有序、畅通。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在推进交通长效管理上下工夫。重点加强与规划、建设、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整合各部门力量,利用综合手段,及时研究破解城市交通发展难题,比如:合理设置停车场、依法理顺隶属关系,搬迁马路市场,还路于交通等等。要把阶段性专项治理变为长效性管理措施,把公安一家管变为大家一起管,这样既节省警力,又加大了管理的覆盖面和力度,才能使道路交通管理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使城区的交通环境有明显的好转。性管理措施,把公安一家管变为大家一起管,这样既节省警力,又加大了管理的覆盖面和力度,才能使道路交通管理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使城区的交通环境有明显的好转。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篇2

当前众多中小城市交通环境滞后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为:

1 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 城市道路狭窄, 道路功能不健全, 平面交叉过于密集, 瓶颈路多, 通行能力差, 虽然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 但仍不能满足交通流量的需求, 还是经常导致交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

1.2 车辆保有量增大。

随着人民群众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 各类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 特别是近年来各地私家车年增长率普遍保持在30%左右。市区道路建成速度跟不上车辆增加速度, 造成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在今后若干年内, 汽车保有量将进入持续增长期, 停车的矛盾, 车与路的矛盾, 行人、非机动车与汽车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

1.3 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

大多数中小城市市区公交系统不够发达, 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仅为10%左右, 而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平均为20%左右, 像北京07年已经达到34.5%, 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的便民化程度还不高, 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仍主要依赖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

1.4 市民交通素质文明程度偏低。

人是道路交通三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 但目前大量的交通参与者交通文明素质不高, 机动车违法数量大, 行人、非机动车违法突出, 与现代文明交通的要求相距甚远。而目前除了交巡警部门管理处罚外, 缺乏对交通参与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诚信教育, 更缺乏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

众多的因素制约着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发展,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车、路三要素的不协调, 当然, 这些主要因素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目前, 许多中小城市也已经意识到了道路交通滞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并积极汲取借鉴大城市或有特色的城市的成功经验。但是, 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城市一味的贪大求功, 盲目效仿, 走了不少弯路, 对城市现有的道路交通并无多大的帮助。笔者认为, 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如果想达到和谐、安全、畅通、有序的程度, 就必须与城市的人文地理、道路现状和经济能力等因素密切结合起来, 而不仅仅是在道路建设上一味求大求宽, 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使道路的利用率最大化, 切实发挥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 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和谐之路。

2 应对措施

2.1 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的广泛阵地和长效机制, 逐步提高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

中小城市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 机动车强行并线、强超强会等交通违法现象非常普遍, 它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并导致道路堵塞。究其原因, 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知识淡薄, 交通素质不高。这一部分人在中小城市交通出行人群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他们往往我行我素, 混不顾及他人, 还有少数交通参与者不但不遵守交通规则, 还不服从交警管理, 极大地破坏和影响了其他参与者的道德操守和自我遵章守法的意识。在人车路三要素中, 人的因素是最为主要的, 也是最主动的, 如果交通参与者的素质较高, 那么道路交通管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提高中小城市市民的交通素质是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这并非一日之功, 需要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当前要牢牢把握我国举办奥运会的宝贵契机, 有机的结合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交通安全宣传, 当然不能只搞暴风骤雨式运动, 更不能只追求大场面、搞形式主义, 要坚持细水长流, 才能滴水穿石。交警作为交通安全宣传的主力军,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不仅体现在集中教育, 更要体现在每时每刻、潜移默化教育之中。要结合本职业务, 开展好就事论法活动;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寓教于乐, 要根据不同层次受教育人的情况, 因人而宜, 因人施教, 才能使交通安全宣传入脑、入心。

2.2 主动为城市建设决策当好参谋, 积极促使地方政府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过去, 城市道路从设计到施工, 由于事先没有征求交通管理机关的意见, 建成后因设计不合理导致通行效率低下, 甚至重新拆建。其根本原因是规划部门只管规划而不能结合实际, 交通管理机关只抓管理而无法参与规划, 这种规划、管理“两层皮”的现象, 致使城市道路设计不合理, 极大地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利用率和出行率。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彻底解决中小城市道路的拥堵问题, 一是要有合理的交通规划, 二是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交通规划是基础, 管理方法是手段, 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城市交通管理的主要问题, 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因此, 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发展要挖掘潜力、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合理扩大规模, 早谋划, 合理规划, 避免走弯路。作为交警部门要积极参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 合理提出建议, 充分利用政策, 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要联合相关部门对新修道路和改造老路的交通设计进行把关, 及时提出意见, 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安全隐患, 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的通行能力。对未规划设计停车场地的新建商场、公共娱乐场所等建筑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予以停工整改, 确保道路及附属设施的规划和利用率更加合理。

2.3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展环保产业,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的工作要求, 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之下, 世界各地都把城市交通的重心转向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欧洲部分国家的公共交通事业已经日趋完善, 我国像北京等特大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成熟。事实证明, 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成熟完善不但能够改变以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为出行方式的传统模式, 减少道路混乱的因素;还能够遏制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势头, 从而有效缓解道路交通流量的压力, 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扶持的一项产业。交警部门要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 主动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 参与到公共交通发展事业中去, 对公交专用车道、公交站点的设计规划等工作要早谋划, 早安排, 全力做好公共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的筹备工作。

2.4 加大科技投入, 改革完善管理模式, 努力实现道路交通通行效益最大化。

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 可以科学实施的系统工作, 如果不能科学的掌握道路交通的规律, 仅凭交警费力的指挥疏导, 往往收效甚微。今年是三基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 每个中小城市的交警部门都要牢牢把握这个宝贵契机, 结合城市实际进一步加大交通管理的科技投入, 不断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主要路口的灯控设施;要充分利用道路网络, 继续推行或扩大单行线、路口禁左, 部分时段禁行等措施, 使路网交通更趋合理。有条件的中小城市, 可以借鉴实施大城市的道路智能系统控制建设, 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含量, 使城区各主要路口交通状况尽收眼底, 为科学、合理的调控交通流, 快速出警, 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 交警部门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管理模式, 科学合理利用警力, 充分发挥交警执勤管事的效率, 执勤交警要走下岗台, 高峰定点、平峰巡线、警便结合, 动静交替, 确保重点时段、重点路段交通的有序、畅通。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治理, 在推进交通长效管理上下工夫。重点加强与规划、建设、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整合各部门力量, 利用综合手段, 及时研究破解城市交通发展难题, 比如:合理设置停车场、依法理顺隶属关系, 搬迁马路市场, 还路于交通等等。要把阶段性专项治理变为长效性管理措施, 把公安一家管变为大家一起管, 这样既节省警力, 又加大了管理的覆盖面和力度, 才能使道路交通管理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使城区的交通环境有明显的好转。

摘要:全国中小城市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力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出行难, 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群众出行提供一个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成为众多中小城市的共同话题, 当前众多中小城市交通环境滞后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的根源在于人、车、路三要素的不协调, 因此要在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地理、道路现状和经济能力等因素的情况下, 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合理规划与管理、优化通行方式、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和谐之路。

关键词:交通环境,中小城市,改善,管理

参考文献

[1]吕强, 浅论更新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的重要性.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篇3

关键词:全球环境基金;城市交通;项目管理

引言

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城市交通合作伙伴计划的目标是转变中国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政策与投资观念,推广公共和非机动化交通模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系统的效率。本文以分享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赠款项目管理经验为目标,对项目招标、合同签订、执行、支付、审计等各阶段工作进行详细介绍,为这为本领域内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项目各阶段工作及注意事项

(一)项目申报阶段

首先,由中央行政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部门提交项目文件向财政部申报,再由财政部和中国GEF秘书处对项目文件进行技术审批,最后上报给全球环境基金秘书处。

本阶段工作需要注意:与财政部门的紧密合作:在项目申请的各个阶段,国内实施机构应就重要项目内容与相关财政部门磋商确定;国内配套资金(如有的话)承诺函:在项目建议书与项目简报阶段,应由中央部门财务主管司(局)或省级财政厅出具国内配套资金承诺函;文件的抄报程序:项目申请文件在抄送财政部的同时抄送中国GEF工作秘书处。

(二)项目招标阶段

由于本项目资金来自于世界银行赠款,属于咨询服务类研究项目,为此,本项目在招标采购应遵循《世界银行借款人选择和聘请咨询顾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照指南,乌鲁木齐项目须采用基于质量和费用的选择(QCBS)方式选择和聘请咨询顾问来完成该研究项目。

本阶段工作需要注意:整个招标采购过程严格遵守《世界银行借款人选择和聘请咨询顾问指南》,前审合同,在进行下一个步骤前需要获得世界银行(提供赠款方)对上一步骤出具的不反对意见(No Objection Letter)[2];由于赠款是以美元计算,所以在建议书征询文件(招标文件)中最好约定投标报价币种,规避汇率风险;进行每一个步骤,需要获得信息的感兴趣咨询方出据书面回复,如在向感兴趣的咨询方发出开启技术、财务建议书的通知、技术建议书评审结果的通知、召开建议书前会的通知时,需要对方出据书面确认的回执;整个招标采购过程应当接受地方、省级(自治区)财政部门的监督[3]。招标采购过程中的全部文件原件由项目管理办公室保存,备审计部门检查。

(三)项目执行阶段

1.质量控制

项目执行阶段需要有稳定的项目团队负责项目的执行、管理,且做好定期汇报工作。乌鲁木齐项目管理办公室在执行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见下图:

本阶段工作需要注意:项目管理办公室应指定项目管理专员,由于与世界银行往来邮件及文件需要英文撰写,因此项目专管员须具备英语基础,负责日常工作的对接,并保证与咨询方及时沟通;项目管理办公室做好阶段性工作内部审查,对收到的研究成果及时给出反馈意见,必要时聘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审核;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执行,组织专家团队对项目合同上规定的各阶段成果进行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对成果进行修改完善;如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需要变更合同内容时,须对变更内容出具对合同的补充说明,经世界银行采购专员审核,获得世界银行出具的不反对意见后方能签署补充说明;根据管理办法,定期向国家项目办、地方财政局提交项目半年进展报告、年度进展报告、年度工作计划等各类项目进展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等文件;使用赠款资金的出国计划应报财政部审核[4];项目执行过程中如遇重大问题应报告财政部,并与相关部门共同磋商解决;国内实施机构须及时总结自身的成果和经验,并配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完成国家层面上的宣传与推广。

2.财务管理

根据财政部38号令,财政部是GEF赠款资金管理的统一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提款报账、专用账户管理、资金拨付、财务管理指导、监督检查。提款报账方式分为偿还支付、预付款、直接支付、特别承诺四种方式。本项目采用的是直接支付方式,即项目费用直接从财政部专用账户支付至咨询方账户中。乌鲁木齐项目提款保障程序如下图:

本阶段工作需要注意:规范财务制度管理,科学、规范的进行财务管理;发票原件保存于项目办,作为记账凭证;在咨询单位收到款项后,需要收款方银行出具盖章版银行回单,供项目办留存;在本笔支付活动完成后,财政部将向财政厅反馈类别控制表,列明项目已完成支付金额、本次支付金额、剩余金额、付款当期汇率等信息,用于项目办记账、存档;保存好项目采购相关文件、合同、合同不反对意见、发票、经财政厅审核的支付申请、财政部反馈的类别控制表等文件用于审计。国家审计署委托地方省级审计厅于每年三月、四月组织对项目上一年度支付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二、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1.在项目设计上,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程度不够高;

2.GEF项目工作与国际、国家科学技术体系的衔接尚显不足,需要加强与国家最新科技成果的结合;

3.国际制度与国内制度不统一;

4.项目各阶段工作宣传不够。

(二)建议

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管理目标、任务、职责划分;

2.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并根据每阶段工作进展进行动态调整,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

3.加强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管控,形成咨询方对项目工作分阶段汇报,及甲方对咨询方工作分阶段检查的机制;

4.定期组织项目工作会议,确保项目相关问题得到及时的讨论与解决;

5.积极组织、参加各项培训,重视机构能力的建设与提升,通过培训学习知识,同时建立与项目相关单位、全国其他示范城市项目办之间联系;

6.加强与国内其他示范城市项目办的沟通与交流,互相学习经验、分享项目成果;

三、结语

乌鲁木齐作为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节点,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的关键时期,乌鲁木齐在“中国—全球环境基金(GEF)-世界银行城市交通伙伴计划”的帮助与支持下,引入了国际、国内先进的公共交通发展理念、方法和手段,学习了世界银行的项目管理制度和方法,加深了世界银行对新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的了解,也为世界银行与新疆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经验,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刚刚涉足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赠款开展城市交通项目领域的工作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赠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10]2号)

[2] 《世界银行借款人选择和聘请咨询顾问指南》

[3]《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8号)

[4]《关于自治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 外国政府贷(赠)款项目资金出国考察、培训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新财外[2009]73号)

[5] 郭晨星.全球环境基金与中国[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篇4

为贯彻落实《呼兰区实施‘三优’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方案》、《呼兰区建筑行业改善城区环境质量行动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整洁,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建设、服务大局的原则,有效整治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建筑垃圾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营造文明社会环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我们以贯彻打造全新城市环境为主线,围绕创建文明城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加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落实,从‚实施‘三优’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大局出发,组建了以建设局副局长为首的区建筑行业改善城区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安全生产领导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其它形式、大力宣传《呼兰区实施‘三优’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方案》及《呼兰区建筑行业改善城区环境质量行动工作方案》,并认真开展安全工作自检自查,各方责任主体按方案的要求,均有针对性较强的检查方案,在区建筑行业改善城区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下,召集局各有关部门对所有在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性检查,重点检查了:(一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建筑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围档;施工现场内的道路进行硬铺装;工地出入口均已设置

运输车辆冲洗装置和地面水槽,存放的沙土、水泥等物料已 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并 设专人管理,并及时清运;按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需现场 搅拌混凝土的设有搅拌棚并采取湿式作业等。

(二运输车辆扬尘污染。运输拆迁垃圾、渣土的车辆按照

规定安装使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全密闭运输装置平箱拉运,并 将拉运的拆迁垃圾、渣土卸载到指定的消纳场所。

局内各部门高度重视此项行动,深刻认识到做好此项工作对实施‘三优’工程、创建文明城区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进一步加大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力度,提升文明施工总体水平,实现预期目标,并将建设工地文明施工融入创城活动中,进一步改善务工人员生活居住和饮食卫生条件,减少危害健康因素,减少和降低因施工给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了全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篇5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些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

【主题词】 学生 安全管理问题 对策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交管部门转变思路,调整机制,制定政策,落实措施,将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如何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遏制中小学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仍是摆在包括公安交管等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学生参与交通活动的一些特点

(一)具有非常规性的特点。中小学生一般性格活泼,行为难受约束,自控能力差。具体表现:追逐戏嬉,游戏玩耍,行走路线无常规性,任意、突然穿行,这种冲动性和非常规性是发生交通事故概率高的重要因素。

(二)具有时间性强的特点。中小学生参与交通活动一般集中在上学放学,集体外出活动时间,上放学的时间段一般是城市交通高峰期。在乡村,尤其是放学期间是视线不良,驾驶人易疲劳,危险性较大。

(三)具有群体性特点。大多数学生爱结伴出行,在上放学时,三五成群,若发生交通事故,势必会加重后果。

(四)具有盲目性的特点。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好奇心强,喜好尝试,懵懂莽撞,且思想意识单纯,加之社会实践少,辨别、应变能力较差,遇事爱尝试,乐于探索,盲目的行为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五)具有交通安全意识匮乏。一些学校向来重文化课学习,轻法制教育,使得学生缺乏对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预料,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状况堪忧的主要原因

(一)从主观意识来看,一是中小学生的天真活泼,生性好动,在上下学这个时间段,由于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就象脱缰的野马,嬉戏打闹、相互追逐、快速奔跑、无所顾及,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参与交通时发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二是交通安全意识贫乏,相当多的中小学生缺乏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对行人的行走规则及机动车的行驶特点不明确,更不明白什么是交通违法、违反交通法规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二)从生活环境来看,一是家长平时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在平时带小孩出门逛街的时候,为了赶时间,图方便,常常将了解的交通知识抛在一边,哪里路好就走哪里,哪里人少就走哪里,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情形屡屡发生;二是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言传身教,带着孩子随意乱穿马路。殊不知,家长在道路上任意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这些交通陋习对中小学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使他们从小耳闻目染,养成不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

(三)从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看,学校多数设在道路边上,有的学校设在窄小的巷子里。这样,放学时,接送的家长、车辆把窄小的巷子挤得满满的,再加上学校两旁乱摆乱卖和占道经营的摊点更是把道路堵塞得水泄不通。有的学生上学、回家要横穿几条马路。学生的交通安全就成了学校的突出问题。学校门前相应的警示标志牌、交通标线以及减速带等交通设施的不完善也给交通安全埋下隐患。

(四)从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效果看,一是学校方面。当前各地学校普遍存在着对学生过份重视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交通安全的教育。即使有些学校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也多半流于形式或做表面文章,平时疏于管理,少于防范;二是家庭方面。“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一直是家长对子女的殷切期盼,所以很多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侧重点放到了学习成绩上。而对子女的交通安全教育问题,只是成为他们口头上说教而已,并未能真正成为家长们对其子女重视的一个课题;三是职能部门方面。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各级各部门在交通安全宣传中的义务、责任,但目前仍只是交警部门在唱独角戏,未能形成各职能部门既各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局面。

三、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管理几点建议

(一)在学校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上下功夫。一是引导先行。加强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管理要立足预防为主,强化源头防范管理。首先就是要引导中、小学生熟知交通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引导学生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通过规范其参与交通活动和具体的交通行为,知晓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危险和导致的后果,使得学生们自觉主动争作守法的小公民。其次,除加强交通硬件设施外,学校要安排专人充当“交通安全护路员”,定期负责引导学生安全行走、骑车等工作;二是体验为主。有了安全的引导,还可以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增强他们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责任意识。交警部门、教育部门加强互相联系,让广大中小学生定期不定期的参与交通值勤,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既要力戒形式主义,只管教育、不管效果,并建立教育考核机制,确保教育效果,又要避免体验活动的强迫性,以主动自觉为目的,以引发学生兴趣为方式,才能受到良好效果;三是宣教强化。通过以上两个方式,辅助以对学生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推进“五进”、“文明交通安全宣传计划”等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以深入的宣传和生动的教育,确保对广大学生、教师乃至家长都能从思想认识上增强交通法律和安全意识,做交通安全的有心人,从而从根本上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二)在家长要自我约束言传身教上下功夫。通过家长以身作则,带动学生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家长有很强的“榜样”作用,小孩的许多行为都是模仿大人得来的。大人超载,超速、不戴安全头盔、躲避交警检查、飙车等等,都无形中对孩子有示范作用。可以通过交通安全宣传进家庭活动,大力开展“大手拉小手,共走平安路”活动,教育学生家长们,做好文明守法的示范。同时要对子女严加管教,不让未满12岁的孩子单独骑车上街,更不能将机动车交给未成年人驾驶,严防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三)在校园周边道路安全整治上下功夫。切实落实好公安部《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一是对于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相对拥挤的学校,要设立“助学岗”,在每天学生上学或放学的高峰时间段内保证有民警在校门口路段指挥疏导交通,控制车辆车速,禁止车辆随意调头、乱停乱靠,维持安全、良好、畅通的交通秩序;二是同工商、城管、综治等职能部门一道,对辖区中小学校周边道路乱摆乱卖的流动摊贩进行重点整治,并按规定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净化交通环境和改善治安状况;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园停放车辆场所和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硬件环境建设,在公路学校周边完善各类交通标志、标线、标牌等交通安全设施,给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四)在提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上下功夫。一是争取形成政府牵头、全社会广泛参与宣传大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新闻部门在交通安全宣传中的义务、责任。交警部门要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同时,积极向政府汇报,将交通安全宣传纳入政府行为,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既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担负起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任,努力提高全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对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长抓不懈。要切实打破以往宣传形式和内容单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篇6

如按国家教改要求,中小学校取消了早晚自习课,这是对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有力措施。但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带来了一些难点和问题。本文就是就对中小学校取消早晚自习课后,给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带来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做一些探讨。

随着中小学校取消早晚自习课教改措施的实施,虽然学生在校的时间少了,但是出现了“三多”:就是学生校外自由活动的时间多了;个人或结伴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机会多了;道路交通对学生构成的危险增多了。从心理学角度讲,做为中小学生,老师讲的话要比家长说的话更具有权威性;在校的班集体生活,对学生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约束性。因此,取消早晚自习课后,学生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离开班集体的时间延长了,学生分散活动的自由度增加了,单独或结伴上街,外出活动的机会增多了。加之中小学生所独具的好奇、好动、好强等特点。在路上行驶时,见什么都新鲜,总要多看上几眼,极易造成精力分散,而且一旦结伴而行,极可能因玩兴大发而忽视了交通安全,一旦在公路上因争强好胜比起车技、赛起车速、追逐打闹起来,更会险象环生。针对中小学生取消早晚自习课后,对学生在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方面派生出来的“三多”问题,笔者认为应注重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作用,采取三抓之策,才能使学生校外活动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是抓源头,学校要强化中小学生的交通法制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规范人们道路交通行为的法律依据。做为学校一是认真按照唐山市政府在2006年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方案中提出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每一周或两周要上一节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课的要求。对中小学生实行正规化、系统化、经常化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教育。法治教育到了位,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水平提高了,依法行路的自觉性增强了,就等于抓住了对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的根本。同时学校还应在每周给学生安排一定的社会活动,在有组织,有安

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下,让学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满足学生的心理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只要抓好了上述两点,无论学生校外活动的时间多长,其自身的道路交通安全必定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是抓引导,家长要妥善安排学生的校外活动内容。好奇、好动、好强是青少年的天性。一味的严管,放学后就把学生封在家中与世隔绝。就会背离了中小学校取消早晚自习课教改措施的初衷,磨灭了青少年的天性,使他们由书呆子变家呆子,不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做为学生家长,就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取消早自习课后,学生在家中的时间变长的实际,科学安排学生的校外活动内容。更要特别注意经常安排自己或成人亲属、亲友带孩子出门购物、串门、郊游或一些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孩子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是抓联动,社会各界要对中小学生献出关爱之心。社会各界要对中小学生的校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倍加关注。各级政府要结合物业管理等部门和社会热心人士,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政府拨款,公益赞助来增建、完善农村、城区、社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的设施和场所,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具有吸引力的校外活动环境。青少年宫、科技场馆要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活动内容,吸引中小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文艺工作者要在多创作适应少年儿童的读物和文艺作品方面下功夫,为中小学生提供充裕的科学向上的课外读物和作品,为他们安全、快乐、健康的成长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

上一篇:三证合一变更流程下一篇:中央空调漏水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