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三发展规划

2024-11-06

个人三发展规划(精选13篇)

个人三发展规划 篇1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为了督促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现依据“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方案,特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一、个人发展目标

1.通过名师团队引领,并结合个人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2.在教研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自己的心得。3.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的项目研究。4.希望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

二、个人发展计划:

1、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加入工作室后,借助这个机会,为自己充电,不断丰富自己的大脑。广泛阅读工作室发下的教育理论专著,密切关注教育教学动态,自觉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优化教学设计。

在这三年中,我会结合自己所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课堂情境和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特点,在工作室名师们的指导下不断打磨,设计一些有特点的课,使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3、培养和锻炼独立的科研能力。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进一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关注和探索,在工作室名师们的帮助、锤炼熏陶下,培养自己科研能力,将自己对教育领域的一些浅见形成一定的成果,鼓励和督促自己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交流分享。凡是自己感兴趣,有想法的地方,就要勤于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系统的见解,付诸笔端,力争每个学年有1篇成文的教育教学论文,督促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4、从意识到行动上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名师工作室是团队成员组成的一个工作集体,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室这个新的集体当中,把工作室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相关课题或者知识的研讨中,并发挥个人的力量,为集体荣誉和成就积极工作。虚心地向那些有成就又有独到见解的名师们求教,在聆听教诲的同时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或建议,并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东西请名师和老师们指教,寻求更深层次的突破,全面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为集体成就的取得添砖加瓦。

二、具体实施途径

1.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工作中充满激情,不断培养教研的幸福感。2.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各类教研杂志,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3.深钻深挖深析教材,把每一堂课都当成公开课或探究课来上。

4.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5.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教师,在反思和积累中不断提高。6.坚持教学探究,注意收集素材和资料,积极撰写论文或教学案例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希望自己的身体可以撑住。

个人三发展规划 篇2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在他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指出:“学校对你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校, 你的全部活动, 每一社会关系都会促使你不得不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学校也应该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实现自我教育和培养的场所。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 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借力”。

一、向学生“借力”

新形势下的学生观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受教育的对象, 而应该视他们为灵动的生命体。学生本就有着属于自己个性, 有着独特的灵魂、各异的思维方式, 还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这样一个现状:学生的主体意识正逐步苏醒。得益于此, 很多时候他们会给作为成人的我们很多提醒和启发, 这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具体地说, 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自然流露出来的那种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学生, 尤其是小学生而言, 探索未知是一种乐趣。他们会为了一个在我们看来无须思考的问题而“打破砂锅问到底”, 直到得到自己认可的答案而罢休。对比我们自身, 随着年纪的增长, 不少人更愿意停留在过去的知识积累层面, 认为“储存”足以应付“如数家珍”的教育生活。殊不知,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教育发展同样是与时俱进。自我满足所带来的只能为时代所抛弃, 为现实所淘汰。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面对失败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乐观。学生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形成阶段, 因此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并不是那么深入, 但这种“不深入”恰恰给了他们“重新来过”的底气。面对失败和困难, 他们不会想到他人的眼光;面对一些误会, 他们也不会“画地为牢”。摔倒了, 爬起来, 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向前。但是我们自己呢?有时因为工作中的一点挫折就容易陷入“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的极端思维之中, 有时因为一个失败就会有了退缩甚至是放弃的念头……这些无疑都是不可取的, 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负能量”。一个教师, 要想更好地在教育的原野上驰骋, 不甩开这些“包袱”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还应该向学生学习因为点滴进步而兴奋不已的那份自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种心理上的自我实现的渴求在学生身上尤为明显。所以, 平时工作中我们常能够听到学生得意地走过来, 高兴地说:“老师, 我今天学会了包饺子”“老师, 我已经会自己洗衣服啦!”“老师, 今天体育课跑步我是第一名”……这些在我们看来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足以令他们快乐许久, 而且这种“快乐因子”, 很大程度上会促使他们在今后做得更好。其实人应该学会悦纳自我, 悦纳的过程是自我肯定的过程, 这种给予自己的心理暗示会有效增强我们的信心, 为我们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提供动力。

二、向同事“借力”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身边的同事, 也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库”, 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年轻的同事, 往往对于工作有着饱满的热情, 就像是初升的太阳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感受到了光芒;年长的同事, 往往兢兢业业一辈子, 工作起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让我们看到了榜样无穷的力量。在我们的同事中, 有的有着高超的教学本领, 进入课堂如鱼得水, 挥洒自如;有的思想深邃, 能够站在我们达不到的高度思考教育, 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扰;还有的心中满是流动的师爱, 关爱学生, 无怨无悔, 尽心尽力……从他们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师道的尊严被撑起, 教师的形象被擦亮。可是,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也有长短。在我们的身边或许也存在着一些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 有的甚至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事实。尽管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这些现象发生, 但真的遇到, 也应将其作为我们进行反躬内省的契机。“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向领导“借力”

在学校, 无论是校长还是其他中层干部, 绝大多数都是从教师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他们的成长之路, 对于我们而言, 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学骨干可以给我们学科教学以方向指引和理念指引。可是一个教师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学科的“术”和“技”, 更应该站在教育之“道”的层面, 做到“道”与“技”兼顾, 全面而均衡地发展。因而, 有些领导极具感染力的演讲才是我们应该研究并学习的, 有些领导灵活巧妙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也应该研究并学习, 有些领导处理突发情况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更应该研究并学习……总之, 领导们的优点都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方向。这样, 我们就会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中逐渐开拓眼界、丰富思想、活化思维, 进而更好地投入教育工作。

教师个人发展三“借力” 篇3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在他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指出:“学校对你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你的全部活动,每一社会关系都会促使你不得不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校也应该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实现自我教育和培养的场所。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借力”。

一、向学生“借力”

新形势下的学生观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受教育的对象,而应该视他们为灵动的生命体。学生本就有着属于自己个性,有着独特的灵魂、各异的思维方式,还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这样一个现状:学生的主体意识正逐步苏醒。得益于此,很多时候他们会给作为成人的我们很多提醒和启发,这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具体地说,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自然流露出来的那种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探索未知是一种乐趣。他们会为了一个在我们看来无须思考的问题而“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得到自己认可的答案而罢休。对比我们自身,随着年纪的增长,不少人更愿意停留在过去的知识积累层面,认为“储存”足以应付“如数家珍”的教育生活。殊不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发展同样是与时俱进。自我满足所带来的只能为时代所抛弃,为现实所淘汰。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面对失败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乐观。学生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形成阶段,因此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并不是那么深入,但这种“不深入”恰恰给了他们“重新来过”的底气。面对失败和困难,他们不会想到他人的眼光;面对一些误会,他们也不会“画地为牢”。摔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向前。但是我们自己呢?有时因为工作中的一点挫折就容易陷入“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的极端思维之中,有时因为一个失败就会有了退缩甚至是放弃的念头……这些无疑都是不可取的,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负能量”。一个教师,要想更好地在教育的原野上驰骋,不甩开这些“包袱”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还应该向学生学习因为点滴进步而兴奋不已的那份自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自我实现的渴求在学生身上尤为明显。所以,平时工作中我们常能够听到学生得意地走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今天学会了包饺子”“老师,我已经会自己洗衣服啦!”“老师,今天体育课跑步我是第一名”……这些在我们看来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足以令他们快乐许久,而且这种“快乐因子”,很大程度上会促使他们在今后做得更好。其实人应该学会悦纳自我,悦纳的过程是自我肯定的过程,这种给予自己的心理暗示会有效增强我们的信心,为我们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提供动力。

二、向同事“借力”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身边的同事,也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库”,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年轻的同事,往往对于工作有着饱满的热情,就像是初升的太阳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光芒;年长的同事,往往兢兢业业一辈子,工作起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让我们看到了榜样无穷的力量。在我们的同事中,有的有着高超的教学本领,进入课堂如鱼得水,挥洒自如;有的思想深邃,能够站在我们达不到的高度思考教育,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扰;还有的心中满是流动的师爱,关爱学生,无怨无悔,尽心尽力……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师道的尊严被撑起,教师的形象被擦亮。可是,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也有长短。在我们的身边或许也存在着一些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有的甚至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事实。尽管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这些现象发生,但真的遇到,也应将其作为我们进行反躬内省的契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向领导“借力”

在学校,无论是校长还是其他中层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从教师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他们的成长之路,对于我们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学骨干可以给我们学科教学以方向指引和理念指引。可是一个教师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学科的“术”和“技”,更应该站在教育之“道”的层面,做到“道”与“技”兼顾,全面而均衡地发展。因而,有些领导极具感染力的演讲才是我们应该研究并学习的,有些领导灵活巧妙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也应该研究并学习,有些领导处理突发情况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更应该研究并学习……总之,领导们的优点都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方向。这样,我们就会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中逐渐开拓眼界、丰富思想、活化思维,进而更好地投入教育工作。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教师的个人成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向外部“借力”。比如学校,这个我们最熟悉的地方。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篇4

一、自我分析

1.个人的优点:

工作踏实认真,不迟到不早退。对于所带班级的学生认真负责,对学生真诚爱护,能与同伴团结协作。能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个人不足剖析

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平时的反思不够,动力不足,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人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估计就是因为平时看书太少,最怕写反思总结之类的东西,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脑子里有很多想法,改进实验的做法,但是一旦想把其写成文章,总有一股畏难情绪!在教科研方面缺乏深入研究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方面,虽然掌握了一些先进的课改理念、方法,但却不能做到每节课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我将努力不断地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风格。

二、个人专业三年发展规划:

(一)针对自己的优缺点和自己所教科目的特点总的3年规划如下:

1、多阅读有助于自身提高教学和教师个人素质提高方面的书籍,尝试每学期至少2本书,而且写下读书反思,教学反思,到学期末总结一篇有质量的论文。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上好每堂课,把每堂课上的有声有色,才是我们的根本。这就要求认真细致的打磨每堂课,但是要把每堂课上的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那是教学生涯的一个终极目标,所以这三年的总的目标是上好每堂课,每章出一节精品课,以此循环往复,最终可以将每堂课都变成精品课。除此之外,还要多尝试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在根据自身教学特点,不断完善丰富教学内容,是课堂形式多样化,建立起自己的教学风格。

3、我们学校20xx年才刚装上多媒体,所以,以前上课都是以板书为主,现在有了更丰富的展现方式。因此这三年里前面两年争取没课一课件。

4、加强教研活动的参与程度。教研活动有很多,比如名师大讲堂,送课下乡以及各种讲座等,都有讨论参与过程。其中每周的学校教研活动是持续性时间最长,最能发生学习的地方。但是很多次的学校教研活动,自己并没有很好的与同事进行交流,自己准备的材料也不够充分!所以这三年,我很想做的事就是加强每周学校教研活动氛围,一个好的环境可以让人进步的更快。

(二)阶段目标如下

第一年度目标 (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

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备课,完成总的目标,将九年级课程做到一课一教案,一课一课件,完成每章一节精品课的的目标!尤其是名师工作室的送教下乡活动展示的必须是精品中的精品。经常请教优秀教师,学习其成熟的教学理念、对待事物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课堂掌控技术,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一个全新的、便于自己控制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有成效。在读书计划,我准备了以下几本书:《如何备好课》《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理论和有效教学》并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扎实做好学校教研活动,认真准备材料,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去,提高自身反思能力,养成一日三思的习惯。

第二年度(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

继续完成总的目标,将八年级课程做到一课一教案,一课一课件。以及完成精品课的内容,加强案例研究,撰写教学案例。而这一学年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孩子喜欢物理,认为上物理课是一件有趣的事,开心的事。随着教学经验不断积累,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风格。

第三年度(20xx年月至20xx年7月)

在两年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反思整合自己课堂,进一步培养自身专业素养,以高水准的经验型青年教师为目标,向优秀教师学习靠拢。

看书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命题方面,比如《有效学业评价作业和命题的研究与实施》等。关注学生的自身认知,从兴趣、道德、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了解各年龄段学生。不局限于教材,不断从新角度理解和挖掘,做好前两年教育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篇5

杨艳

我从事英语教学,已是六余年,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我深深地知道,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对于我们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己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不断学习,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是我的追求。现提出个人三年的发展规划如下:

一、专业发展目标(一)总目标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摆在我面前的任务是重新打造自己,将自己融入到教育改革的领域中。我决心在实践中加强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1、师德目标

加强师德修养,锻造高尚的人格,积极进取,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坚定献身教育的信念。

2、教学方面的目标

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力争提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力争具备终身学习的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专业发展措施:

采取“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理论的学习——实践和行动研究——总结提升”的流程,强化自己的专业素质。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多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力争在阅读量和阅读面上有所突破,尽可能多地阅读教学杂志和教育专著,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将反思当成自我提高的阶梯,看哪里做的不足,使自己保持积极探究的心态。反思是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写好教学反思,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每学期至少完成1万字业务学习笔记和政治笔记。

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篇6

作为一个教学已满十七年的教师来说,应该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要求。虽然处于一个不变的环境,依然要不断挑战,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一、个人分析

个人优势:本人热爱学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很快与学生打成一片,真真切切走进学生的心里。始终把上好课作为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教学富有创意,即时生成的点子较多。课堂上富有激情,能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深受学生的好评和喜欢。

不足剖析:自己的专业素养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专业知识欠缺得厉害。因而这往往成为自己成长路上的绊脚石。阻碍自己向更高更远处发展。另外,自身工作习惯于拖延,往往好的做法和反思内容得不到及时的记录。往往失去了较多珍贵的东西。

二、个人发展目标

面对全新的挑战,自己只能迎头而上。在三年里,争取做到:

1、上好每一节课

每一节课都要好好研读教材、好好、备课、好好上课,把课上得有内涵、有效果、有趣味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做法。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2、搞好研究反思

作为一个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是一个自我快速成长的途径。可以反思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创的一些教学行为亮点、或者只是自己和学生的相处故事等。这些可以更加促进我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3、全面提升自己

针对自己本身没有接触过专业英语训练的不足,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关键。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迎头而上、勇往直前、不断成长。都市、学习、是一切理想得以实现的坚强保障。

三、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

1、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把每天的备课、上课、作业、练习等工作做到实处。把这些细碎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就能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

2、学习弥补自身不足

对于一个要求进步的老师来说,知道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才是最好的做法。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解外研版教材的相关知识、打好专业基础。此外,应该坚持读书,不仅是教育教学专业书籍,一切能使自己提升的书籍都要涉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范围。真正做一个好老师。

3、坚持好的教学创意

对于自己做过的好的英语方法等继续坚持:比如每日英语活动、课始值日汇报、每周的英语日等活动。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与学生一同成长。

4、关注学生学业成绩 这一点自己以前没太过留意。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一个学校得以生存下去的还是教学质量。我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轻松快乐地接受知识的基础上体现自身学习的价值,即成绩的提高。这是学生能够顺利升入高中的一个必要条件。

5、在培训中提升自己

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三个人 篇7

陈忠实读书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 中学语文课进行改革, 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汉语课本讲语法, 陈忠实说这是他最厌烦的一门功课;文学课本收录的是古今中外的诗词、散文、小说名篇, 陈忠实说他对这门课最喜欢学了。

给陈忠实的生命注入文学因子并产生革命性影响的, 是文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田寡妇看瓜》。这是一篇很短的小说, 作者赵树理。陈忠实学了这篇课文, 十分惊奇:这些农村里日常的人和事。尤其是乡村人的语言, 居然还能写进文章, 还能进入中学课本?他暗自思量, 这样的人和事, 这些人说的这些话, 我知道的也不少, 那么, 我也能编这样的故事, 写这种小说。当时的陈忠实, 以一个农村娃的身份处在城市学生中间, 处处感到卑怯, 因此, “我也能写这种小说”的念头在心里悄悄萌生, 却还不敢说出口。但他对文学的爱好和冲动却无法遏制。他第一次踏进学校图书馆的门, 寻找赵树理, 借到了赵树理的中篇小说单行本《李有才板话》和赵树理的另外一本短篇小说集。赵树理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作家, 他十分熟悉北方农民生活也热爱写农民, 他写的那些有趣的乡村的人和事, 陈忠实几乎都能在自己的村子里找到生活原型, 读起来特别感到亲切, 因而读得津津有味, 兴趣十足。

对赵树理小说的阅读使陈忠实对小说有了感觉和兴趣, 新来的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又让他们自由命题写作, 陈忠实便在作文本上写下了他平生第一个带有创作性质的短篇小说《桃园风波》。据陈忠实回忆, 这篇习作大约有四千字左右。他依一个老太太的故事写这篇小说, 同时学赵树理, 给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起了绰号, 故事是村里发生的真实事情, 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初级转入高级, 把留给农民的最后一块私有田产——果园也归集体, 在归公的过程中, 发生了一些冲突事件。陈忠实认为, 这是他写作的第一篇小说, 已非以往所写的一般作文。这一年是一九五七年, 陈忠实十五岁。

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第二个人是刘绍棠。刘绍棠使陈忠实对文学的“天才”问题有所思考。

陈忠实对文学刚刚发生兴趣时, 正在上初中二年级, 此时全国“反右”正在进行。语文老师车占鳌是一位初出茅庐的中文系大学生, 常在语文课上逸出课本内容, 讲某位作家某位诗人被打成“右派”的事。讲到“神童”作家刘绍棠被定为“右派”, 给陈忠实的印象最为深刻。少年陈忠实觉得“天才”、“神童”比“右派”帽子更为神秘, 对刘绍棠很感兴趣, 想看看这个“神童”在和他相近年龄时所写的小说是什么样子。他在学校图书馆借了刘绍棠的短篇小说集《山楂村的歌声》, 读了很喜欢, 五十多年后还能记得小说开头的一些句子。在这部小说集的“后记”里。陈忠实发现, “神童”刘绍棠谈到他对肖洛霍夫的崇拜和对《静静的顿河》的喜欢, 爱屋及乌, 沿波探源。陈忠实又开始阅读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刘绍棠, 被誉为“天才”的“神童”作家。在当时的中国驰誉一时, 影响很大, 对当时的青少年文学爱好者极具神秘性和吸引力。

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第三个人是柳青。如果说, 是赵树理的作品对陈忠实进行了文学启蒙, 触发了陈忠实对文学的爱好, 赵树理应该算作陈忠实的第一个文学老师, 而“神童”刘绍棠的创作, 加深了陈忠实对文学的喜爱, 那么, 柳青, 则是陈忠实的第二个文学老师。陈忠实后来说, 他读了柳青的《创业史》之后, 就把赵树理放下了。他对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的阅读, “几乎是大半生的沉迷”, 他前后买了丢了、丢了又买了九本《创业史》, 这对他来说, “是空前的也肯定是绝后的一个数字”。由此可以想见柳青对陈忠实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一九五九年春天。陈忠实在西安纺织城东边的西安市第十八中学读初三。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 说柳青新著长篇小说《创业史》即将在《延河》杂志连载, 就早早地节省下两毛钱等待着。买到刊有《创业史》的《延河》一九五九年四月号, 打开一看, 正文第一页的通栏标题是《稻地风波》 (《创业史》第一部最初的名字) , 背景是一幅风景素描:隐没在雾霭里的终南山, 一畦畦井字形的稻田, 水渠岸边一排排迎风摇动的杨树。在陈忠实看来, 这里所描画的, 完全就是他从小看惯了的灞河风景, 如今看去, 熟悉亲切中, 还别有一番诗意。他从邮局急匆匆返回学校, 迫不及待地读完小说“题叙”。心中荡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阅读感受。这部小说那种巨大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语言深沉的诗性魅力。尤其是对关中人性格和感情的细腻而透彻的描写, 都让陈忠实欣赏不已。陈忠实同时也惊奇不已, 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 竟然还蕴藏着作家创作的丰富素材!大家熟视无睹的关中乡村这些人和事, 在柳青笔下, 竟然是如此的生动诱人!这使陈忠实第一次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陈忠实还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几次忍不住走出学校大门, 向南眺望, 远处便是隐约可见山峰沟谷的终南山。而在离他不过四五十里地的神禾原下, 就住着柳青。君住城南, 我住城东;地隔一原, 心向柳青。陈忠实觉着, 他发自心底的真诚的崇拜发生了。陈忠实在当年的初中毕业照上。手中还特意拿了一份刊有《创业史》的《延河》, 由此可见柳青及其《创业史》在他心中的地位。

陈忠实后来进入社会, 确定文学创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 《创业史》更成了枕前必备读物。1973年他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接班以后》, 许多人读了说陈忠实的语言像柳青。编辑把这篇小说送给柳青看, 柳青阅读时有多处修改。后来陈忠实见到柳青的修改稿, 对修改之处一字一句琢磨, 颇多领悟。陈忠实后来到南泥湾劳动锻炼, 除了规定必带的《毛选》, 还私藏着一部《创业史》, 在南泥湾的窑洞里阅读。

值得注意的是, 陈忠实早年的读书, 主要是小说, 几乎没有见他提过散文、诗歌和戏剧, 更不要说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历史、哲学、文化一类书籍了。这一点非常重要。诗歌和散文或者干脆说诗文。从某种意义上说, 更多的属于文人或者说是知识分子型作家的雅好。陈忠实的文学趣味不在这里。这也是他后来几乎不写诗 (平生只写了一首自由诗。写了二三十首不讲究格律的旧体诗词) , 散文 (多数为五十岁以后之作) 也写得不是太讲究的原因。陈忠实似乎从一开始, 就在潜意识里给自己定位为一个小说家。

三个人的沈园 篇8

黄昏时分,赵士程来了,满脸都是难以掩饰的喜色,说: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是一沓词稿。赵士程知道唐婉喜欢词赋,于是时常投其所好。而这一次,赵士程却犯了一个大错。唐婉细细地读着,眉头不知不觉间皱了起来。赵士程有些心慌,忙问:你不喜欢?

是你写的?唐婉幽幽地问。赵士程支支吾吾,道出了实情,是从京城一个书画商人那儿买的。

唐婉一听,不禁哑然失笑,隐隐心痛。一定是陆游!在这个世上,唯有陆游才会写出如此绝美的辞章。看到唐婉走了神,脸色愈加难看,赵士程赶紧扶起唐婉,说:我们回家吧,别染上风寒。

赵士程一直都对唐婉那么好,无微不至地关心她,呵护她,可是,唐婉总觉得赵士程的眼神虽然热切,却暖不了她那颗冷冷的心。对赵士程所做的一切,唐婉除了感激还是感激,丝毫无爱。

忧思成疾,侧卧在床,唐婉又想起了陆游。若不是唐婉不能生育,陆游的母亲也不会趁着儿子前往京城求取功名的当儿,将一纸休书扔到她的脸上,然后霸道地将她扫地出门。就在落魄街头无处安身之时,是赵士程收留了她。赵士程是真心爱唐婉的,爱唐婉的姿容,更爱唐婉的才华,不在乎唐婉能不能给自己诞下一子半嗣。但唐婉在乎,她清楚,如果她不能成为母亲,悲剧必将重演。可造化弄人,做母亲的梦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唐婉感觉到身子越来越差,甚至连下床行走的气力都没有了。这年中秋一过,病恹恹的唐婉就央求赵士程说:带我去沈园走走吧,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去了。

不,不会的。我发誓,我一定要治好你的病!赵士程握着唐婉瘦弱的手腕,让她尽量舒服地偎依在自己的臂弯里,缓缓走向沈园。沈园曲径通幽,环境清雅,当年,唐婉和陆游就是在这儿相识的。然而,上天再一次捉弄了唐婉。就在赵士程搀扶着唐婉步入沈园的前一天,陆游曾经来过,而今已去。

陆游几乎一整天都在沈园里游荡,看似潇洒闲适,实则心急如焚。寻遍每一个角落,依然没有发现唐婉的影子。陆游失落了,抱着一壶酒喝得酩酊大醉。酒至醉处,诗兴大发,便如痴如狂地在墙壁上信手涂鸦。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写完,径自半笑半哭,跌跌撞撞地离开了沈园。从此,再不踏入半步。

唐婉不知道陆游曾经来过。拖着孱弱的病体坐在梧桐树下,她又看到了翩然而舞的蜻蜓。蜻蜓恍如有靈性般带着唐婉的目光飞。刹那间,围墙上龙飞凤舞的墨迹唐突地映入了眼帘。

出人意料的是,唐婉竟然急切地站起,飞快地跑去。赵士程大惊,跟在后面追:慢点,小心,别摔着……

赵士程时刻都在关心唐婉的身体,却一刻也不曾赢得唐婉的心。奔到围墙前,唐婉一字一句地读。读着读着,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般滴滴落下,打湿了清丽而憔悴的脸颊。很快,千般风月渐次浮现,万般离愁尽上心头。唐婉急促地唤赵士程找来笔墨,以纤柔轻曼对龙飞凤舞,补上了一阕碎心对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写罢,弃笔回府。那一刻,唐婉想,赵士程是那么爱她,她应该珍惜眼前人,不能再辜负赵士程。但病魔无情,不久后的一日傍晚,唐婉让赵士程把耳朵贴来,第一次温情脉脉地柔声说:“士程,对不起。等我走后,你一定要忘了我,要娶世上最美的女子,比我美一千倍的女子为妻。”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总结 篇9

为了更好地利用好这种资源,获得更好、更快、更多的发展,现制定此规划。

一、个人现状分析:

1、个人优势分析: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逐渐爱上了教育工作,爱上了孩子,我看每个孩子都觉笑脸如花;对学校、对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热情;因为是业务领导,所以有较好的教育理论积累;在教学工作中,肯悟,肯学,爱思;多年来,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书看得也比较杂:看《简爱》《居里夫人传》等中外文学名著,也常年订阅《读者》《意林》这样的杂志,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学习的革命》等教育经典理论,也看《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参考》这样的教学杂志,看《汉字发现》这样的语文教学背景书籍,也看摄影绘画等艺术画册。

2、个人劣势分析:任学科教师,任业务领导10年,近几年脱离了课堂,上课能力不强,所以对教材体系不能熟练把握;因为年近不惑,所以记忆、反应有些退化,汉字、成语、语法这些语文知识及辨析有遗忘,有不敢叫硬的;同时,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单位事、家务事多且杂,心不静、绪不宁,精力不够集中;胸中累积的块垒太多,消极情绪有一些,少了很多锐气和冲劲。

二、发展目标:

我要利用好在名师工作室的三年,迈过人到中年这道坎儿,走向成熟睿智,而不是走向庸庸碌碌、得过且过。制定目标如下:

1、提高理论素养,掌握课程标准和相关教学理论;提高写作能力,争取每年发表一篇省级以上论文。

2、提高上课能力,提高导课能力,达到市级水平。

3、探索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课题的具体实施模式。

4、丰厚文化底蕴。

三、行动策略:

1、以《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为载体,深入解读,深化对语文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进而能把握正确的语文教学方向和具体的实施原则,惠及整个学校的语文课堂。

2、以语文课堂实践为重要阵地,任一个年级的语文课,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具备既能导课、又能上课的较高的能力水平;培养一批语文能力强、语文素养高的学生。

3、严格按照个人读书计划读完所列书目,丰厚语文底蕴;坚持阅读《小学语文教师》等优秀教学杂志,丰厚教学素养;坚持每天一小时网上交流,学习提高;坚持每天写日志,在论坛里和同伴们交流,坚持写论文。

4、以主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研究小学语文阅读“少教多学”的具体策略,并在实践中践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争取在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课外阅读三方面探索出有效的实施模式,培养出能力强、素养高的学生。

确定体裁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主题5个:

①探索古诗教学策略并践行之,形成这方面的稳固的、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

②探索名著选读类课文教学策略并践行之,形成这方面的稳固的、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

③探索说明类课文教学策略并践行之,形成这方面的稳固的、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

④探索写景类课文教学策略并践行之,形成这方面的稳固的、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

⑤探索中年级“观察与想象片段训练”的具体实施体系,打好中年级作文基础。

策略类研究主题3个:

①模仿践行于永正老师以读代讲的教学模式。找出小学语文教材中合适的一类课文,实践,形成这方面的稳固的、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

②探索践行窦桂梅老师“扣住课文的文学属性”观点的课堂教学,探索民间故事、说明文几类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③探索各年级“预习”内容、如何培养预习习惯和能力的途径,实现一至六年级预习体系化、常规化,在高年级实行“自学、交流、训练”的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自能阅读。

四、阶段进程:

20xx年:①探索古诗教学策略;

②探索名著选读类课文教学策略;

③三年级“观察与想象片段训练”的具体实施

④读书:四大名著再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古文观止》

⑤任教三年级语文课及预习能力培养

⑥发表论文一篇

⑦找出小学语文教材中合适的一类课文,模仿践行于永正老师以读代讲的教学模式。

20xx年:①探索说明类课文教学策略

②探索写景类课文教学策略

③读书:唐诗、宋词赏析

④探索践行窦桂梅老师“扣住课文的文学属性”观点的课堂教学,探索民间故事、说明文几类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⑤任教四年级语文课及预习能力培养

⑥发表论文一篇

⑦四年级“观察与想象片段训练”的具体实施

20xx年:①探索践行窦桂梅老师“扣住课文的文学属性”观点的课堂教学,探索民间故事、说明文几类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②探索五年级“预习”内容、如何培养预习习惯和能力的途径,实行“自学、交流、训练”的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③任教五年级语文课及预习能力培养

④读书

⑤发表论文一篇

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篇10

一、个人情况

我是一名走出大学校园未到一年的本科应届生,2013年9月,我怀着满腔热情和些许兴奋,踏上了三尺讲台,开始灌溉自己的教师梦。这一学期,我带的是高一文科A班,与上学期相比,我感觉到明显的压力。讲台下坐着的那些和我相差没几岁的学生,有时候会提出令我无法顺利解决的问题。在感叹他们有强大的知识储备的同时,我也不禁汗颜,我这个语文老师真的合格吗?

重新审视自己半年多来的工作过程,似乎一直在不停地忙备课,“抓”学生,“盯”学生……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一切在警示我,我的工作中存在偏差。与其说今天写下的是我对自己今后近三年的规划,不如说这是重新认识和调整自己的一次深思。

1、我的优势

(1)从小喜欢钻研语文,大学专业学科知识功底比较深厚,大三开始在校外各种作文培训班从事过简单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2)性格开朗热情,能很快融入学生群中,课堂富有激情。

(3)善于向他人学习,能利用网络进行专业教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够积极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

(4)责任心强,严于律己,善于和他人合作,能正确的处理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2、我的不足

(1)由于从教时间较短,经验较少,专业系统性的知识储备太弱。

(2)在校办兼职工作,能承受两方面较大强度的工作量,但有时也会明显的感觉到“身心俱疲”,不能很快自我调整。

(3)在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之时忽略了严谨,这严重制约着我教师生命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4)面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虽也能做到进行主动创新,但还不够深刻,更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5)在教学研究中虎头蛇尾的事时有发生,虽敏于思,但惰于笔,不善于总结与整理。

(6)对少数同学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够专业。

二、目标设定

1、总体目标

教师是人类最光明的职业之一,但社会看待教师的眼光却不尽相同,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接受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即终身学习才能获得。终身学习是-1-

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并在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通过三年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提升自己包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专业情感等在内的各项专业素养,达到有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较高科研能力,专项特长突出,学生、家长满意的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

2、分期目标

第一年(2013年9月-2014年8月)

(1)认真学习我校“365教学思想”等教育理念,贯彻我校课程改革中的“五学”流程,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2)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3)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主动参加各类型的学科专业竞赛。

第二年(2014年9月-2015年8月)

(1)巧练、坚持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向前发展。

(2)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

(3)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的涉猎文学、教学、学生管理等书籍,争取向知识的高层面进取。

第三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形成乐学、善学的局面。

(2)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3)加大课堂改革力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合新时期的教学模式。

(4)认真研究、实践教研组工作的经验和规律,在学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力争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课堂的语文教研发展之路,形成独特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三、具体实施措施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对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觉得要做到“两学”。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取坚持写教育教学日记,养成及时反思和勤于积累的习惯。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努力阅读、用好专业书籍,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善用脑子工作,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不只要勤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还要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力争三年内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2篇论文。

4、完善自身,追求卓越。

(1)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

(2)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博取众长,学习他人的教学特色,能够正确处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仅靠本人自学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争取各种培训的机会。除了同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之外,还需听取各种教育、教科研方面的讲座,撰写各种教育工作及各讲座的心得体会。

四、保障措施

1、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改革上颇感力不从心。

(2)学生学法已固化,短时间内难于接受新变化。

2、应对措施

(1)自身不断提高认识,树立信心,不断地鞭策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上进心,提升自己的职业责任感。

(2)希望学校能多提供一些培训机会,以加快年轻教师前进的步伐。

三个人的爱情 篇11

那年,波丽娜22岁,她的声音宛如夜莺娇啼,那清丽的身影,绝伦的面容,令25岁的屠格涅夫对她一见倾心。在当时的圣彼得堡,波丽娜的崇拜者少说也有一打,屠格涅夫并不是最让人看好的一个。可是,爱情来了,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她偏偏看中了他。

她第一次吻他时,他便想到了猪笼草,那种生在南美森林的食肉植物,深不可测而微微开启,贴近的时候那么轻,是一种轻触。飞虫或蝶,身不由己或奋不顾身地陷入,然后被吞噬。即使是死去,唇上如果能留有她的甜蜜,连陨落都可以羽化登仙。

1845年,歌剧团结束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巡回演出离开了俄国。屠格涅夫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煎熬数日后,居然不顾一切,辞去了内务府办公厅十等文官的职务,去追寻波丽娜。对屠格涅夫而言,没有了爱情会要了他的命。从遥远的俄国,追到位于巴黎东南的库尔塔弗内尔的维亚多庄园里,他们重逢了。

这段岁月里,屠格涅夫白天写作,晚上就去拜访波丽娜一家。她外出时,屠格涅夫经常一天写好几封长信,向她表达感情和谈论各种事情,诚挚热烈的爱情促进了他的写作热情,一部部动人心弦的小说相继问世。屠格涅夫在文学上名声大噪,而波丽娜是他诸多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者。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20年,他们像两只鸟儿,偶而相聚,彼此相望,天色晚了,却又不得不回到各自的小窝。

1864年,波丽娜全家迁居德国的巴登。是因为闲言碎语?还是她的丈夫忍无可忍?总之人家搬走了。想不到,屠格涅夫又长途跋涉跟着去了。

波丽娜是有丈夫的人,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原因,那个男人不但没有杀了屠格涅夫,还允许他紧挨着自家的别墅,也盖了处宅子。

屠格涅夫每年都要回故国一次,但每逢7月18日,也就是波丽娜生日这一天,纵使山高水长,他也必定要赶回巴登去,和她共度生日。

普法战争结束后,波丽娜一家又返回了巴黎。这一次,屠格涅夫居然和他们一起,在小镇布日瓦尔合买了一幢乡村别墅,取名为“棕树别墅”。直到1883年,屠格涅夫躺在这里的一张床上告别人世,恋恋不舍地结束了他和波丽娜40年的奇特恋情。为了一个只能相望却不能相守的女人,一个名震江湖的文学家终身不娶,爱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爱情一定有多种面貌,身体不是一切。爱情也一定有许多别人不能破译的密码,由那神秘的基因驱使着。我们遇见生命中注定要遇见的人,轻轻一拥,凭此,我们在今生才能相遇,而相遇从来就不是一件偶然的事、容易的事。

屠格涅夫是勇敢的人,准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脱俗的人。

波丽娜是美丽的人,有魅惑本领的、聪明的人,脱俗的人。

波丽娜的丈夫却是奇怪的人,难以理解的人,同时也不得不让人承认,他也是脱俗之人。

这三个人搅和在一起度过了一生。他们没有被别人的唾沫淹死,没有被世人的嘲弄压垮,他们活得很安然,却让后人猜谜猜得筋疲力尽。

云计算发展三问 篇12

因此, 一直想弄明白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云计算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一点, 好在有基本一致的答案:云计算就是把计算 (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不在用户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 而是通过网络, 放到遥远的 (天晓得在哪里的) “云”上。

那么, 第二个问题就是, 云计算是这几年才有的, 还是一直都存在?例如, 互联网搜索服务, 已经至少用了十几年, 它是不是云计算?

很明显, 几乎任何用户的计算机都不具备在浩瀚无垠的互联网上搜索的能力。而且, 如果仅仅为自己的使用而进行搜索, 也是对于用户计算机资源的极大浪费。于是, 搜索就成为一种专门的服务, 使用专门的计算与存储, 而几乎所有用户都无一例外地通过通信网络来共享这种服务。所以按照上面的定义, 搜索就应该属于“云计算”, 只不过一直没有被这样称呼而已。

接下来的第三个问题就是, 既然云计算已经存在多年, 为什么直到今天才被提出来, 并且被如此“热炒”?

对于计算机, 我应该算是接触比较早的。上个世纪70年代, 我国国内基本上还没有见过计算机, 而我1979年公派到斯坦福大学留学, 第一个学期就要用计算机做作业, 其难度可想而知。当时的计算机是集中共享的模式:学校有一个占据几百平米的特大型主机, 而我们用的, 不过是在外面房间里的一个个终端 (屏幕和键盘) 而已。每个学生一周有若干小时的机时, 如果用完了, 就只有凌晨二点钟以后再去排队。每次排队可以有半个小时的上机时间, 用完了只有重新再排。教授们好一些, 可以把终端连到办公室里, 但也只有科研经费充裕的教授们才有这一“特权”。

两年后我开始读博士时, 这种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教授和学生们开始使用自己的“个人电脑” (即PC—personal computer) 了, 大公司里也开始每个人配备一个PC了。为什么?教授说, 这是因为摩尔定律, 每十八个月计算机的性价比可以翻一番。这就使计算资源廉价而丰富, 而通信容量则仍然是昂贵而稀缺。所以, 大家就多用计算 (每人一台) , 而节约使用通信能力。于是“合久必分”, 计算中心就变成千千万万个PC了。记得在当时的博士课程里, 有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压缩”内容。这也是为了多用一些便宜的计算能力, 而节约一些昂贵而稀缺的通信容量。

但是, 这一状况仅仅维持了十年左右。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电信业不但迎来了自己的“摩尔定律”, 而且还大大超过了计算机—光通信的性能不需要十八个月, 而是每九个月就翻一番 (一些文献甚至说六个月翻一番) 。如此一来, 进入21世纪, 网络的通信容量就不但不稀缺, 而且随着光纤价格自由落体式的直线下降, 全世界电信运营商的光缆里, 绝大部分光纤都“黑”在那里。即使“点亮”了的光纤, 其利用率也严重不足:实际传输的流量, 往往比其理论容量低几个数量级 (而不是低百分之几十或低几倍) 。如此一来, 为了节约成本, 人们必然要开始节约使用相对昂贵的计算资源, 而大量使用严重过剩的通信容量了。

除了通信成本以外, 计算成本的变化是“分久必合”的又一个原因。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 这些应用的复杂性和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在急剧上升。这些越来越复杂的应用, 不但使使用者经常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换代, 而且使这些应用的提供者的计算成本不断攀升并由此不堪重负。换句话说, 在通信成本急剧下降的同时, 计算能力的成本在急剧上升。由此, 人们就必然想到, 要通过网络来集中共享计算能力, 而“云计算”的提法也就应运而生了。于是, 留给每个用户电脑的任务, 就又开始主要是用户界面 (屏幕和键盘) 了。

总之, 以上这二种原因, 都是通信与计算这两种资源的成本变化:在20世纪80-90年代, 计算能力廉价而通信容量昂贵, 就由集中共享的计算中心走到了高度分散的PC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 通信容量的严重过剩与计算能力的相对昂贵, 就又由高度分散的PC时代重新走回集中与共享—“云计算”。

由此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云计算到底是什么?它不过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个小小的经济现象。“云计算=计算机+互联网”, 如此而已。

当然, 从“合久必分”重新走回“分久必合”并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或倒退。廉价而充裕的网络通信能力, 使全球的互联网资源和计算能力可以高度共享, 并集中起来解决今天几乎无法想象的难题。

一百多年来, 我们已经看到, 工业技术革命实现了人手的工具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计算机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实现了人脑的工具化。同理, 我们可以说, 建筑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云计算, 其意义就在于开始实现人类社会的网络化。由此可以说, 其深远意义难以估量。

至于对中国云计算的看法, 我并不乐观。

首先, 由以上分析, 云计算的发展有赖于通信网络:其容量必须是高度可获得 (highly available) , 并极度价格低廉。但是, 我国的通信网络都在国有电信运营商手里。在目前的体制下, 他们的任务是“保值增值”、“做大做强”。为此, 它们宁肯让光纤黑在地下, 也未必肯低价提供给社会。因此, 我国发展云计算的前提条件就不存在。

第二, 因为我国对于互联网的种种限制, 所以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在总体上远远落后于西方, 尤其是美国。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云计算发展起来了, 做什么用, 也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 我国云计算的发展, 就像网络电话等新技术的发展一样, 有赖于大环境的根本性变化。对此, 我充满期待。

三年来免疫规划个人个人工作总结 篇13

总结人:

三年来我在院长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及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齐心协力下,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乡的工作任务和指标,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并能将其贯彻到平时的工作和实践中。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指导方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办事,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完成上级交给我乡的免疫规划工作。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同志,不搞自由主义,服从大局,相互配合。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言行一致。我常在同事玩笑中说的一句话“院兴我荣,院衰我耻”,而在实际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因为我参加工作就在xx乡卫生院工作致今21年,xx乡卫生院的兴旺和下滑我都经历过,所以我深深的体会到医院的兴旺和衰退时感受。xx乡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在群众中的地位,那是群众在语言上和眼神上的不信任,是让人很难堪和难受的。这些能促使我要更、更积极、更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又加上现在有这样好的条件,国家有这样好的政策,所以我要更好的工作。

二、工作方面

三年来我从事的免疫规划工作,疫情的管理工作,对以上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按上级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及院长交给的临时性工作。在院长外出学习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受朱院长委托负责鱼河乡卫生院的全面卫生工作的安排部署,协调医院内部的各种工作,不董的向兄弟医院的院长学习请教,还向上级部门相关同志请教。在2010年的工作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在2010年的免疫规划工作中不段的学习先进的科学的工作方法,不继完善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在年终考核时得到了县卫生局考核小组的一致认可,并在2011年的3月全县的防保组工作现场会在xx乡卫生院召开。在2011年的免疫规划工作中被xx州卫生局评为先进单位,向23个乡镇卫生防保组长介绍先进工作经验和方法。本人被评为优秀个人。2012年的免疫规划工作中被州卫生局评为免疫规划先进工作者。在12年的6月黔南州疾控中心到我乡检查免疫规划工作电脑管理工作时,我乡的免疫规划工作电脑的录入、和微机管理规范化、正规化、确保了我乡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州疾控中心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三年来在我乡的免疫规划工作中,我严格按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工作,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管理培训,拟定各的规章制度,各种方案,计划并落到实处,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指导我乡公共卫生人员、妇幼保健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讲解其工作方法等。疫情管理工作在每年的年终

检查中考核分都是100分。我乡的公共卫生工作,免疫规划工作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准确、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012年新增加了卫生协管工作,我严格按照县卫生监督所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拟定了我乡的工作计划、方案,对村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对我乡辖区内的餐饮业、学校学生食堂、公共场所、农村集体聚餐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对所在单位还个人,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回顾这三年来的工作,本人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些方面还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的理念,认真的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讲实话。发杨优点、克服不足,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我院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看完史记的读后感下一篇:换药室治疗室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