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考数学复习(通用12篇)
江苏中考数学复习 篇1
专题——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一、专题导入
二、专题知识梳理
常见考点之一:修辞手法
六种常用修辞手法的定义:
(1)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2)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有人一样的感情和人一样的动作神态。
(3)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4)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句子或短语量上够不上三个的,不是排比。
(5)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以肯定形式问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
(6)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特点:自问自答。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设问、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常见修辞的答题模式
比喻、拟人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的作用:强调了+对象+特性,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夸张的作用:强调突出了+对象+特性,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设问的作用: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的作用:加强气势,强调了肯定的语气,强化了对……的……之情;引发对……的思索,引起读者思考和关注。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使(能)“……(套修辞作用)”
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常见考点之二:记叙顺序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常见考点之三:描写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三、专题精讲
(一)记叙文开头的作用
文章的开头是除题目外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内容。一个恰到好处的开头,往往能迅速抓住读者,给读者明晰 均可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
如《一起长大的玩具》的开头:“忘记了是在哪一年的庙会上,看到了一种通体漆黑的泥玩具,形状像狗,又像猴,有的像独角兽,有的像九头燕,奇禽怪兽,多的是,我一时看得眼花缭乱。”开篇直接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是玩具,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总领全篇,引出下文
有些文章在开头用简洁的话语概述全文的总体内容,后文围绕这一概述从不同方面具体描述,这类文章的开头即起到了总领全篇并引出下文的作用。
如《只要翻过那座山》的开头即属此类:“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开头用一句话总领全文,点明后文。
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有些文章的开头设疑或提问,往往能起到制造悬念、抓住读者、激发阅读兴趣的效果。如宗璞《紫藤萝瀑布》的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似一句不起眼的话,却能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作者为什么会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读者的心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4、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有的文章以写景状物开头,这类开头或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已达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展开故事的作用。
如《海鸥乔那坦》的开头:“清晨的海面波光粼粼,一艘早航的渔船撒向海面的网,引来了成群的海鸥”开头的这段环境描写交代了海鸥的生活背景。
5、抒发感情,奠定基调
有些文章的开头往往通过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或某些修辞、表达方式来体现或明快、或晦暗、或激越、或舒缓、或爱怜、或讨厌等不同风格和感情,借以奠定文章的基调。如朱自清的《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欢快、抒情的格调跃然纸上。
(二)记叙文的结尾
记叙文中一个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不同的结尾在文中往往起着不同的作用。
1、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有些文章的结尾处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用简洁的语言,通过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明确地表达主题或写作意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周素珊《 主题进一步挖掘,使之更加接近事理的本质。
梁衡《母亲石》的结尾:“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不仅首尾呼应,而且总结全文,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多关爱母亲。
3、照应前文,首尾呼应
某些文章的结尾或者与文章的标题、开头相照应,或者与前文的某一部分相应和,从而使文章显得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如莫怀戚的《散步》的开头写到:“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结尾则是:“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两段在情节、人物、内容上均构成了照应,使文章显得严密紧凑。
4、抒情议论,升华主题
有写记叙文在结尾通过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对文章主题进行拓展,使文章主题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升华。
鲁迅的《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议论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为创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四、专题过关 检测题1:
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⑤很快的,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口贴来。仿佛她会变 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⑥西藏地广路遥,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⑦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措。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地欢呼奔跑,然后,双膝突然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⑧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塌。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的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⑨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 子拿着绣针,在西晒阳光下低头做着十字绣,一针一针,绣着一幅画,绣着寸寸光阴。远远看去,也是一幅画。
⑮和她住在同城,却也不总见面,为此我常常自责。忙碌了一天,下班后只想回家,休息日只想放松,只觉得精力不够,不够再去腾出心打点一份感情,然而她有。
⑯我接到她的电话,说已经坐公交车到了单位门口,我急忙跑出去。看到她穿着齐整,站在银杏树下,在过往的人流中冲我笑,又露出那点少女般的羞涩。她的手里拎着沉重的布袋书包,都是吃的,牛肉蒸饺、炒花生、山楂酱、红烧肉、柿子、白萝卜。她从西向东,穿过多半个城市,只为给我送饭。有时候时间晚了,也会在我回家时路过的公交站点下车,于尘埃中等我。我接了沉重的布袋书包,开车绝尘而去,留她在黄昏的暗影里,继续等候开回的公交车。
⑰衣柜里的衣服换了一茬又一茬,压箱底的是一件紫色缎面棉坎肩,她亲手缝制的。床上的床品换了一套又一套,压床底的是一床粉色缎面的棉被,她亲手缝制的。有些东西,不可再生,而你却贪婪地想此生永远拥有,只好压在箱底。
⑱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有能力,就给她建造一个世界,好比秦王的阿房宫,唐王的大明宫,我要把她妥妥地雪藏起来。有时候我又想,她的整个世界,无非是我开放的平安幸福花。如此深情如此夜,我真想热热地唤一声,娘。夜深同花说相思。她叫花儿,我的娘亲,已经老去,正在更老。
(选自《2013年季度精选集〈读者·原创版〉春季卷》,有改动)
1、文章开头介绍母亲的名字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 有了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他就千方百计地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没费多少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盲眼老头孤苦伶仃一个人。每天早晨他便准时赶到公园去陪老头一块儿遛鸟。他把那只鸟看得比什么都贵重。隔个一天两天,他便去买很多鸟食,送到老头家。他和老头一边聊着天,一边看鸟儿吃食物。常常就看得走了神,失了态。好在这一切,盲眼老头无法看见。
有一天,他终于有点按捺不住了,对盲眼老头说:“你开个价,把这只鸟卖给我吧。”他的话说得很诚恳,可盲眼老头听了,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
“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盲眼老头也极其诚恳地说。“我只要你这只!”
不管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自然是不卖。此后又交谈了几次,老头仍然是那句话:“不卖!”一次次的失望,使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便病倒了。他心里明白是因为什么。
几天以后,盲眼老头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是因为这只鸟儿。他虽然对鸟儿是那样恋恋不舍,还是咬了咬牙提了鸟笼拄着拐杖来到他家中。“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
听了这话,他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从床上忽的坐起来,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肯放下。
“老弟,其实它不过是一只极普通的鸟。我买的时候才花了十多元钱。不过,这多年……” “老兄,你别说了。我想要这只鸟,并没有将它看成是什么名贵的鸟。” 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可是进屋时,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鸟儿呢?阿捷呢?”
许久许久,他才说:“我把鸟放了。”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可他能想像得出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时那种满脸诧异的样子。
“什么?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激动。“是的,老兄。我把鸟放了。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可是我却判错了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判,他就病死在牢狱里了。我现在不在岗位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心就再也不能安宁了。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他说着说着泪水扑面而下。泪眼朦胧中他发现,听了这话盲眼老头竟变得木木呆呆,慢慢用手去擦拭那双凹陷下去的眼睛淌出的泪水,但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他亲手为其操办后事。就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他看着看着,不禁心头一震:这不就是那个被错判的阿捷吗……
1、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一只鸟”为题,请简要概括“一只鸟”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检测1 结构上,首尾照应,与文题相呼应;在内容上,开头交代了惊讶的原因。结尾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生命是如此的珍贵,理当爱惜”。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检测2
1、母亲的名字是秀华,与绣花同音。是为后文描写母亲绣花的手艺高超做铺垫。
2、对母亲的感激、疼爱、体贴、思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3、抒情的表达方式,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深化主题
课后作业
1、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鸟儿的外表漂亮,声音清脆悦耳,充满生机。为后文描写作者非常想得到那只鸟儿所做的努力做铺垫。
2、①盲眼老人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非常不安——为后面交代“他”错判阿捷的情节做铺垫。
②他和老头一边聊着天,一边看鸟儿吃着他带来的食物。常常看着看着就走了神。——暗示这只鸟引发了“他”的痛苦回忆。
③“我只要你这只!”他口气坚决地说。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还是不卖。——暗示这只鸟对双方都有不同寻常的人生意义。
3、①作为题目,引起阅读兴趣。
②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所有情节、人物都与“一只鸟”密切相关。
③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一只鸟”寄托着盲眼老人对儿子的思念,把鸟送给“他”又表现出“盲眼老人”忍痛割爱、善良无私的品德。鸟的名字叫“阿捷”,这触动了“他”灵魂的忏悔。
江苏中考数学复习 篇2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努力克服过分注重知识掌握的偏向,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引导学生的个性成长;
结合我省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反映和评价我省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全面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便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
二、命题的基本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中考对初中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因此,中考数学命题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2. 科学性原则
中考数学命题要遵循科学、公平、准确、规范的评价原则。命题中要避免和杜绝出现政治性、科学性和技术性错误,要做到:(1)命题的内容不能超出《标准》要求;(2)命题的知识结构要合理;(3)命题的难易比例要恰当;(4)试题的文字、语言表达、图形、序号、标点符号等要准确无误;(5)题型的设计要符合测试的目标和要求;(6)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要正确、准确、便于操作。
3. 全面性原则
要注意考查的全面性,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4.适应性原则
体现义务教育性质,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不同的数学认知特点、不同的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相应发展。
三、试卷结构
1. 长度: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
2. 题量:
总题量在28题左右,小题的总题量不超过40小题。
3. 题型:
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选择题、填空题的分值所占总分的比例不超过40%,以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探究、交流、表达等能力,也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潜能的发挥。
4. 内容分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部分所占分值的比约为45∶40∶15,课题学习融入这三部分之中,与实际课时数基本相当。
5. 难度:
江苏中考数学复习 篇3
一、近年来中考数学的考点
每年的中考数学试卷表明,代数与几何的分值大致比例是6:4。中考数学的主要知识点的分值分布详见下表: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知识点分布大致有:数与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方程与不等式、图形的认识、函数及其图象。整套试卷分析下来,基本上是基础题占80~100分,中等难度题占20~30分,较难题占10~20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和解答题的最后两题就是该类题型的压轴题。试卷中分值最高的压轴题是第27题和第28题,分别占12分和14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拉开数学分数档次靠的就是最后两题,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在最后的压轴题上下工夫。下面笔者分析了近五年来的最后两题的考点,供大家分析和思考。
二、对近五年南通市数学中考最后两道压轴题的考点分析
1.2009年南通市数学中考试卷(题目略,下同)
第27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性质(系数)与图象的关系。
第28题考查了: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动点题型,也是综合的数形结合的题目,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
2.2010年南通市数学中考试卷
第27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也是一道综合题)。
第28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圆的性质(也是一道动点题)。
3.2011年南通市数学中考试卷
第27题考查了:抛物线(二次函数解析式)。
第28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
4.2012年南通市数学中考试卷
第27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性质、勾股定理(也是一道动点题,是几何综合题)。
第28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
5.2013年南通市数学中考试卷
第27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是三角形移动问题。
第28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解一元二次方程。
综合以上分析,最后两道压轴题的考点主要集中在:
1.二次函数(解析式、性质、抛物线图象);
2.相似、全等三角形;
3.动点问题:有点动、有线动、有三角形动;
4.圆与三角形、二次函数相结合。
三、中考数学复习的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笔者制定出对中考数学考点的复习策略:
1.二次函数、抛物线问题
要求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式、顶点式和零点式;抛物线的对称轴;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函数的极值。
2.图形相似、全等问题
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性质、证明方法;要求掌握作辅助线的方法:倍长法、截短法、作平行线、作高、作中线、作角平分线、作垂线等。
3.动点问题
要求看清动点是怎么运动的,并且找到不动点,找到和不动点的关系、找到函数关系式;另外因为点是运动的,还要注意不同阶段点的特点,这需要分阶段分析状况。
4.数形结合问题
函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问题,这类问题比较具有综合性,结合了多方面的知识,难度比较大,它考查的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近年来中考数学的趋势,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题型。
中考数学复习方案 篇4
本套试题专门针对河北中考第19—26题编写,本书共五大部分,其中19—22题、第23题、第24题、第25题、第26题各自为一部分。
本书题目新、优,集资料性与实用性与一身。
试题五大特点
一、资料性
囊括最新3年中考真题,精选最近3年经典模拟,知识覆盖全面,题型覆盖全面。
二、权威性
中考真题原味呈现,一线老师心血结晶,中考专家严格审订。
三、科学性
分类编排科学,选题导向科学,训练设计科学。
四、备有提升题目,量够
共计57课时,在给出全体学生都要完成的题目的同时,给有余力的同学以拔高的机会。
五、以训练为主线,以考点为核心,以兴趣为原点,提升学生学习空间。
目录
第一部分 知识与技能(河北19—22题)第01课时 程序性解答题
第02课时 三角函数之基本题型 第03课时 三角函数之综合应用 第04课时 网格专题
第05课时 圆一 第06课时 圆二
第07课时 统计与概率
第08课时 一次函数图象信息 第09课时 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第10课时 反比例函数
第11课时 二次函数图象性质 第12课时 找规律
第13课时 妙用特殊值法与特殊位置法 第二部分 操作与探究(河北第23题)第01课时 旋转一 第02课时 旋转二 第03课时 图形的平移 第04课时 轴对称 第05课时 作图专题 第06课时 折叠对称 第07课时 相似探究 第08课时 拼图
第09课时 方案设计类 第10课时 阅读理解一 第11课时 阅读理解二 第12课时 新定义类
第三部分 猜想、判断与证明 第01课时 旋转一 第02课时 旋转二
第03课时 直角三角形专题 第04课时 角平分线类 第05课时 旋转相似类
第06课时 多边形的形状判定类 第07课时 见中点“9”变“8”类 第08课时 见中点(或等分点)作平行 第09课时平移与折叠类第 第10课时 与正方形有关的证明 第11课时 与正方形有关的证明二
第四部分 函数综合应用(河北26题)第01课时 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第02课时 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第03课时 一次函数表图信息一 第04课时 一次函数表图信息二 第05课时 二次函数之面积类 第06课时 函数图象信息三 第07课时 二次函数经济类之一 第08课时 二次函数经济类之二 第五部分 动点(河北25题)第01课时 简单动点
第02课时 动点加动线
(一)第03课时 动点加动线
(二)第04课时 动线三
第05课时 运动中的相似 第06课时平移图形 第07课时 动点与折叠 第08课时 运动与变换 第09课时 动变图形 第10课时 动点问题
中考数学复习提纲 篇5
(1)三视图:是指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
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该图形称为视图。一个物体有六个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 三视图就是主视
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篇6
①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仿中考的综合训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
②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婪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中考模仿试题》。
⑵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②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③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考后不批阅就讲评。
④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⑤给非凡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⑥具体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要害的环节。
⑦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⑧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两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时间。
⑨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狠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 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如何进行中考数学复习 篇7
一、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不断增强, 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 认为只有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 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其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在教学中急急忙忙将公式、定理推证出来, 草草讲一道例题后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 就让学生去做题, 试图让学生通过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却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 理解浮浅, 记忆不牢, 只会机械地模仿, 思维水平较低, 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 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从而失分。我们一直强调抓基础, 但总是抓得不实。其实近几年来中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占整份试卷的80%左右, 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 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肢往往具有迷惑性, 有的选择肢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 就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事实上,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多、更严了, 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作出判断。另外, 由于试题量大, 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 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与否, 以及能力的高低。可见, 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所以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 首先必须强调让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1) 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 而且要灵活应用; (2) 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 (3) 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 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少数学困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抓纲务本, 落实教材
考前复习, 任务重、时间紧迫, 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 要紧扣大纲, 抓住教材, 在总体上把握教材, 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总复习的第二阶段, 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 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 梳理归类, 分块整理, 重新组织, 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
多年来, 一些学校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 在大量的复习资料中钻来钻去, 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中考试题的工作, 结果极大地加重了师生的负担。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减轻师生的负担,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中考数学命题组做了大量的导向工作, 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中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中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中考题。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中考试题可视为猎奇, 不足为道的话, 那么连续多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源于教材, 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就再清楚不过了。因此, 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 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 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 切忌刻意追求偏题、怪题和技巧过强的难题。
三、渗透教学思想方法, 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 而且十分讲究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类问题一般较灵活, 技巧性较强, 解法也多样。这就要求考生找出最佳解法, 以达到准确和争取时间的目的。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 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 以及配方法, 换元法, 待定系数法, 等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数学内容之中, 缺乏对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中考前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 有意识地、恰当地在讲解中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 考生在中考中才能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研究《中考指要》, 分析中考试题
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篇8
[关键词]数学 中考复习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039
中考临近,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对数学中考复习策略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以课本为本进行复习
在中考中,数学内容虽然相对较难,但是基础知识也占到了考题的七成左右,有些题就是平时经常练习的题目,学生必须要重视课本,即使是最难的题目也是来源于课本.对课本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一定要提醒学生反复地看,反复地研究,真正理解它的出题思路与结题方法.另外,在中考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必须要高度重视那些基本概念和常用的公式,并且能够将他们融会贯通起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近几年的中考题目能够看出,中考的题目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一些社会问题,懂得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他们.在复习时要不时倒回头来看课本,温故而知新,尽量不采用题海战术,不要沉迷于疑难题目.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重点学习内容,这就要求突出学习重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难以理解的内容.要注重数学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指导.在数学的学习中,一个题目有多种解答方法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在学习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对课本中有代表意义的题目透彻地讲解,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来解答同样的题目,并带领学生分析总结,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数学题目,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不仅理解题目,更理解解题的思路,掌握解答类似题目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我们要重视的是,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题目时,还应适时地给学生提问题,尤其是题目的关键部分,要多靠学生自己去理解,教师只能起到引导大方向的作用,并要注意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普遍犯错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提高得更快.
三、重视学法指导,正确组织练习
对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练习数学最需要的不是数学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学习数学来掌握一种解答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辅导时,目的性一定要明确,要不断地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当然,充分地练习题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前提是这些练习题目是典型、有针对性的题目,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目时,一定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情况,同时还要兼顾少部分学生,不搞题海战术,争取每一个练习题目都是精品.对现阶段知识确实掌握得不理想的学生,应该给与适当的帮助,引导他们慢慢地进步.数学学习就是一个缓慢进步的过程,只要学生能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成绩也会不断地提高.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数学这门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后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把握住这个方向.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给学生宣读课本,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与他们解决问题的想法,培养有创造性想法的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到对事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数学知识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是,通过总结后它又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这就是数学的奥妙所在.很多实际的问题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就可以变成逻辑性很强的抽象问题,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这也是未来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方向.
五、加强专题训练,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
针对本班学生的薄弱环节选择适当的专题进行训练,训练的内容中最忌贪多、求难,应做到少而精.训练时既要有灵活的基础题,如选择、填空,又要有一定的综合题,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灵活应用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新形结合法、分类思想法、转化的思想方法、几何中添辅助线的方法等等来解决三角、几何、代数里面的问题.有目的地培养将较综合的题目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的能力,这样就能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分步突破较难的综合题.在解题时既要做到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又要做出多题一解,训练收敛思维.但要注意及时总结解题的规律和技巧以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课程,对学生逻辑判断能力考查得比较多,针对部分学生复习数学感觉无的放矢的情况,文章对中考数学的复习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篇9
第一轮复习(第三周~质检)
刚开始复习而已,不用很紧张。
复习形式
目的:“过三关”:
● 过记忆关。
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 过基本方法关。
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 过基本技能关。
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
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
注意问题
● 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每年中考试题基本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 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 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 注意气候。
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 定期检查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
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
● 实际出发,根据自己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一步一步制定计划,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 给自己制定目标,不断激发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小伙伴。在解题过程中,应该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
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进入炎炎夏日了,小伙伴们西瓜吃起来,第二轮复习走起!
复习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的数学能力。
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
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注意问题
● 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 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 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 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 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 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 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练习量,更不能把自己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 多与老师沟通,解决自身存在问题。
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复习完这一轮,真正的中考就来了,不过我们已经准备好了!(^o^)/~
复习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注意问题
● 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 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 及时对错题进行整理,趁热打铁。
● 归纳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 立足一个“透”字。做一道题,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 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切忌蜻蜓点水式,切忌就题论题式。
● 留给自己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老师讲过的内容,自己要整理下来;老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
● 适当的“解放”自己,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小伙伴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自己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 调节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2012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篇10
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 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想要中考数学拿高分,必须有个数学复习计划,针对明年中考与前以往的不同,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特制订本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从四月初开始 3-4 周)
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 学习目标,针对不同内容有不同的要求 必须做到: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需要做到: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 基本解题方法,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判别式法(韦达定理),待 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应该做到: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 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知识系统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 构。例如,复习不再按照章节顺序,而是以相互联系来复习①数与代数 分为 3 个大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②空间和图形 分为 3 个大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③统计与概率 分为 2 个大单元:统计与概率 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较差,对很多题目见到就害怕的心理,多让学生接触一些 简单易做的知识点,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按中考试卷的设计原则,基础题都 是送分的题,有不少基础题都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 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相对 而言,“题海战术”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
二、第二轮复习(从五月初开始 3 周)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突出重点,综合提高”----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在本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做到
一、融会贯通考纲上的所有知识点 ①进行专题化训练 将所有考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分为为多个专题,按专题进行复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②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的内容 在专题训练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抓住热点,突破难点。按照中考的出题规律,每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内容都大同小异。
二、建立数学思想,培养数学能力 在对初中阶段所有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前提下,应该努力做到: ①建立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从函数的角度,去理解数,函数,方程、代数式以及跟图像的对应转化关系。②提高数学阅读分析的能力 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并能还原问题的数学描述。第二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1)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专题的划分标准为相关知识点的联系紧密程度。专题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切忌 面面俱到;始终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2)保证一定的习题量 所谓“熟能生巧”,在这个阶段,所要做的就是将关键知识点进行综合、巩固、完善、提高。要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类典型题。(3)注重多思考,并及时总结规律 每个专题内的知识点具有必然的紧密联系,不同专题之间的知识点同样会发生关 联融合,要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总结规律。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初 2-3 周)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模拟训练,查缺补漏” 分析历年中考题,对考点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选择梯度设计合理,立足中考又 稍高于中考难度的模拟题来做。考试的成绩绝不仅仅取决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在真正的考场上,心理状态和心里 素质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模拟训练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真正中考的时间以 及相关要求来训练。
面对中考,如何复习数学 篇11
一、狠抓“双基”训练
“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指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以及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技能是一种较稳定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已经程式化了的动作,初中数学基本技能包括运算技能、画图技能、运用数字语言的技能、推理论证的技能等。只有扎实地掌握“双基”,才能灵活应用、深入探索,不断创新。
二、注意前后联系
初三数学是以前两年的学习内容为基础的,可以用来复习、巩固相关的内容,同时新知识的学习常常由旧知识引入或要用到前面所学过的内容,甚至是已有知识的综合、提高与延续。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以便达到巩固与提高的目的。
三、重视归纳梳理
初三数学各章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归纳梳理,以便于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掌握,灵活运用。要学会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归纳梳理知识。纵向主要是按照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总结归纳,如学完函数,可按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来归纳知识。横向是平行的、相关的知识的整合,通过对比指出其区别与联系,如学完二次函数之后,可把二次函数y=ax2+bx+c(a≠0)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之间的联系进行归纳,这样既可以巩固新、旧知识,更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掌握基本模型,找出本质属性
中学的“数学模型”常常是指反映数学知识规律的结论和基本几何图形。初中代数中,运算法则、性质、公式、方程、函数解析式等均是代数的模型;平面几何中,各类知识中的基本图形均是几何模型。通过对这些基本模型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重要的公式、定理是知识系统的主干,我们不仅要知其内容,还应该搞清其来龙去脉,理解其本质。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不仅体现方法,而且由此公式可得出两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可类似地推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所以一定要掌握推导过程。再如,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尽管形式上不尽相同,但是它们之间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联系1:由两条弦的交点运动及割线的运动将四条定理结论统一到PA·PB=PC·PD上来;
联系2:结论形式上的统一:PA·PB=22OPR(O为圆心,P为两弦交点)。
所以也把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统称为“圆幂定理”,这也是几何的一个基本模型。
五、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是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桥梁,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技能的关键。在解数学综合题时,尤其需要用数学思想方法来统帅,去探求解题思路,优化解题过程,验证所得结论。
在初三这一年的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数学方法有:消元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作图法等;常用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就是把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手段,使它转化成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答。转化思想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如在运用换元法解方程时,就是通过“换元”这个手段,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把高次方程转化为低次方程,总之把结构复杂的方程化为结构简单的方程。学习和掌握转化思想有利于我们从更高的层次去揭示、把握数学知识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辩证的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函数思想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函数的形式,把这种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并加以研究,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方程思想,就是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通过设定未知数,把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然后利用方程的理论和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方程思想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题时要善于从题目中挖掘等量关系,能够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正确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使“数”与“形”相互转化,达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从而使问题得以化难为易。具体来说,就是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利用图形的性质得出结论,再回到数量关系上对问题做出回答;反过来,把图形问题转化成一个数量关系问题,经过计算或推论得出结论再回到图形上对问题做出回答,这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是根据所研究对象的差异,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种类,分别加以研究,从而分解矛盾,化整为零,化一般为特殊,变抽象为具体,然后再一一加以解决。
分类依赖于标准的确定,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总之,数学思想方法是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也是训练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更是由知识型学习转向能力型学习的标志。
六、注重实际应用
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去探求新知识领域,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归宿。加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解应用问题的关键是转化,即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强调的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中考数学后期“踩点”复习 篇12
一、舍弃三种消极做法
复习备考, 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 更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还必须要克服几种错误的思想:
1. 切忌书到临尾渐渐松。
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 中考复习阶段要让学生紧张起来, 要强化时间观念, 前期大多数复习工作都能紧张有序, 殊不知后期更是松懈不得。老师松一下, 学生松十分。这时候的教师, 不能流露出松懈的状态, 相反要多和学生谈心, 排遣其心理负担和考前焦虑,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和学生共同分担忧虑。教育学生要勇敢面对考试, 保持适度紧张。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以一颗平常心投入复习, 不到最后不要放松, 放松的时候就是所有考试结束的时候。
2. 切忌过度重文轻理。
不少老师认为中考复习后期, 应该多投入时间在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学科上, 数理化等科目让一让, 多让学生记忆一些内容, 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些老师甚至一些学校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 时间投入的比例差别太大, 有些失衡。这样容易导致在考前对理科类科目产生陌生感, 考试时不在状态。事实上, 理科类科目好多内容也需要考前记忆和强化, 比如科学记数法、方差公式、幂的运算等诸多公式。长时间不见, 到时候就会记不准。所以说, 时间分配要适度, 不但让文科有进步, 而且理科类的东西也不能生疏, 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务必引起教师们的重视。
3. 切忌大搞题海战术。
复习期间, 时间是紧的, 首先在时间上题海战术就不适合, 现在好多试卷源源不断, “模拟考试”、“联考试题”等多有剩余。试卷繁多, 质量也参差不齐, 如果不认真筛选, 让学生没完没了做所谓“加强”练习, 就会出现很多重复性试题, 甚至还有错题等。这种滥用试题必然会花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就更谈不上什么效果了。这时候我们应该回归教材, 巩固基础的东西, 要精心选题, 精心练习, 严格筛选, 提高复习的效率, 不能搞题海战术。
二、注重对策
“踩点”复习其实就是准确把握考点, 按照“中考复习指南”的要求开展复习, 大胆舍弃不考的内容, 紧紧抓住考点。这样的做法特别适应复习的后期, 对提高效率大有益处。
1.“踩住知识点”。
要求教师有较深的基本功, 对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胸有成竹, 能把握住知识的重难点, 注重对学生进行分类, 对于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 要毫不犹豫地舍弃后面的难题, 在此花费大量的精力就没必要了, 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基础题上。再者, 教师要学会归纳概括, 关注知识的通性通法, 通晓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等腰梯形各边中点连线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这是一道选择题也可以是一道填充题。这道题其实就是涉及到一个知识点。教师在讲解这道题的时候要系统地帮助学生梳理一下。可以设计几个问题: (1) 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2) 矩形各边中点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3) 菱形各边中点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正方形各边中点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4) 根据你的发现, 围成的图形形状和原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试证明你的发现。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探讨, 最后师生交流, 形成结论:新生成的图形取决于原图形的对角线性质, 即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衍生成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衍生成矩形, 一般四边形衍生成平行四边形。这样复习, 这个知识点就很透彻了, 学生再遇到这一类问题, 就会迎刃而解了。再比如:非负数的有关问题, 教师同样可以把它归类, 提炼出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式。这样的问题很多, 需要教师烂熟于心, 信手拈来, 才能决胜中考, 从容不迫。
2.“踩住得分点”。
有经验的教师在复习时, 除了在梳理知识时候下功夫, 还特别重视研究中考试卷的评分标准, 按照评分标准分步讲解每一种类型题的得分点, 也就是要“踩住得分点”。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答题要求, 做到会做的一定得分, 不能因为不规范而失分。解题时, 要注重过程的步骤, 步骤不能少, 少了步骤就是少了得分点, 但是太多了也不行, 所以说这一点要好好把握。比如我们遇到计算题时, 它的评分标准是“找点给分”。做出来一点就给分, 所以不论学生成绩如何, 老师可以告诉他, 能做一点也不要放弃, “付出总有回报”, 给学生增加信心。
【江苏中考数学复习】推荐阅读:
江苏中考数学试卷09-03
江苏地理中考试卷09-03
江苏常州中考作文题目06-12
江苏中考作文审题立意07-12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08-19
江苏省中考语文阅读09-15
江苏镇江中考满分作文:又见栀子花开,真好07-16
《闭口若悬河》江苏中考优秀作文10-08
中考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07-06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