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研究生”成高校新人群

2024-09-21

“妈妈研究生”成高校新人群(共9篇)

“妈妈研究生”成高校新人群 篇1

“妈妈研究生”成高校新人群

“研究生毕业基本上都是二十五六岁的”高龄“了,这个年龄去找工作,虽然有了学历,但是仍要面对结婚、生子这样的尴尬,企业会更加挑剔。”小雯就是“妈妈研究生”中一员,她说在现实就业压力下,不少同学都做出了跟她一样的选择:选择在读期间生孩子。

当初为了回避就业压力选择读研,而读研之后却发现工作同样难找,于是为了方便将来的就业,不少女生在读研期间结婚生子,“妈妈研究生”悄然成为高校新人群。

高学历女性

选择在校生育的多了

记者探访多所高校发现,省去婚假、产假正成为一些女生“曲线就业”的法宝。

早上七点起床洗漱完,小雯回到房间帮宝宝穿衣服,客厅里婆婆已准备好当天的早饭。在武汉大学校外出租屋内,小雯与婆婆分工明确:她每天按时上课,婆婆则留在屋里帮她照顾宝宝,洗衣做饭。5月,小雯与男朋友领证结婚,9月份她挺着大肚子回到学校,分娩前一天还在上课。如今24岁的小雯读研一,孩子七个月大,等她毕业孩子已经可以上幼儿园。

在武汉理工大学航海学院,读研二的.邝同学则是一对双胞胎宝宝的妈妈。她介绍,读研之前老公已经有稳定的收入,她和老公一致认为,提早把家庭稳定好会更有利于以后的工作。“导师也知道我的情况,对我很照顾。我基本每周只用抽一天时间去学校汇报论文情况,平时就在家带孩子。”

今年3月份,经导师批准学院盖章后,武汉理工大学研一女生左盼完成了生育登记手续。该校医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该校《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研究生生育必须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由辅导员(或导师)、分管书记分别签批,并加盖所在学院公章。该校目前有数十位女研究生获得了批准。

记者了解到,在武汉各高校都有类似规定。但湖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生达到国家法定婚育年龄,除非特殊原因,学校一般不能阻挠其合法的婚育计划。

多数“妈妈研究生”称

主要为方便就业和事业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计划生育办公室赵老师介绍,该校在校研究生1万多人,去年在校生育的女研究生超过100人,而在前,这一数字还是个位数。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多所高校计划生育办公室也透露,近年来每届在校生育的女研究生都有数十人到上百人不等。

今年研究生毕业的湖北大学文学院的陈佩,在20下半年生下了宝宝。“当时学院多数老师很支持。”陈佩说,生孩子后第二年她就面临毕业,不得不带娃求职。现在她白天在离家不远的某培训机构上班,中午和晚上回家喂宝宝,这种生活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熬过了入职初期的不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10级学生祝静(化名)表示,工作一年多后她的优势开始显露出来。祝静23岁本科毕业时结婚,研一寒假生小孩,目前在武汉一家电视台工作。祝静介绍,她所在部门一大半都是单身,而她儿子2岁半了,即将上幼儿园,身边很多同事正在工作初期经历恋爱结婚生子等“麻烦事”,少说也要3年,而这三年无疑是她上进的黄金期。

采访中,多数“妈妈研究生”都表示,方便以后就业、事业发展,是急着要小孩的主要原因,“毕竟企业不希望你休产假,学校则不同。”

省去婚假、产假

企业称就业更具优势

某人力资源中心招聘部负责人刘建全说,一般企业对应届毕业生不会有“已婚已育”要求,但实际上需要长期出差、专业性强的岗位,未婚女性受到青睐,而一些可替代性强的岗位已婚已育女性更具优势。因此读研阶段生育,有一定优势。

武大科技园某设计公司负责人坦陈,该企业招聘时,会专门留意应聘者的婚育情况,特别是高学历的女性。“刚毕业的未婚女性会因为休婚假、产假留下空当期,给公司带来不便,并且她们在入职初期跳槽率普遍较高,会加大企业用人成本。”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叶显发认为,女研究生在校期间生育除了就业压力,与课余时间相对充裕有关,学生应该通过自律花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思考,以学业为重,如果决定生育建议休学。

“妈妈研究生”成高校新人群 篇2

1、高校特殊群体的内涵与产生的原因

1.1、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 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 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根据朴永馨在《特殊教育概论》中对特殊儿童的定义, 我们可以把一般意义上的特殊群体学生定义为“指身心发展上与普通人有较大差异、在正常范围之外的学生, 或者说, 是指与教育密切相关的身心某些指标异常或在常态以外的学生”。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是由于、学业、就业、人际交往家庭贫困、自身生理原因等原因而呈现出来的某种共同的不良心理特征的非正式群体, 相对而言, 他们是高校的弱势群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处于生命历程重要转折阶段的大学生, 面对着交友、学业、择业、恋爱等人生重大课题, 必然给他们带来适应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心理困惑, 这类人群可以通过体育健康教育, 进行调解、减缓这些问题带来的压力。

1.2、体育健康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智力活动的开展, 体育教育对发展大学生智力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否学有所成, 除了智力因素之外, 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如独立的性格、广泛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稳定的情绪等。大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及运动对心理健康与调适调接后, 可以更好地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提高身心健康的水平, 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习的任务。

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品格培养和完善体育锻炼, 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 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有效地克服自傲或自卑的偏执心理, 形成健康的自尊心、自信的心理品质和自立、自律、自强的良好个性。体育锻炼对心理的调适, 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开阔的胸襟, 不求全责备, 对人无偏见。通过体育活动, 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 树立积极乐观的健康的人生态度,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事物, 学会遇事能进行正确地科学辩证分析和逻辑推理, 乐观地看待挫折和人生。

2、高校部分特殊群体的类型

2.1、高校贫困生群体

随着高校改革不断深入, 学生家长所承受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来自相对贫困地区的学生, 往往难以承受大学学费以及维持生活所需的费用, 他们只能选择勤工俭学等方式来维持生计。据调查显示, 贫困生一是生活简朴, 二是学习压力大, 三是心理负担沉重, 四是社交能力差, 就业压力大。他们也往往由于经济压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性, 一般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 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 把很多问题都积压在心中, 容易引起心理疾病。这个群体一般处于亚健康状态, 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 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 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2.2、欠学分较多、学习有困难的群体

近几年,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 学生的能力和入学成绩也参差不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缺乏远大的理想, 学习动力不足, 没有确定学习目标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会比较有挫折感;二是一些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至任课老师, 提不起学习兴趣, 甚至厌恶学习, 或是对老师的要求和管理方式产生逆反心理, 学习消极被动, 影响到学习的质量, 从而使学业严重受挫;三是有些大学生因为恋爱受挫等原因影响了学业, 从而引发了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四是学生学习基础太差, 虽主观上很努力, 考试却往往不及格, 就会产生较强的挫折心理。这样, 造成考试多门功课通不过, 欠学分较多, 对身心造成较大的损伤。

2.3、有生理缺陷的群体

有生理缺陷的群体主要指生理有缺陷或身体有疾病的群体。对于这些学生, 不仅是生活、学习等方面都要比其他学生要困难的多, 严重影响着其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的心理发展。随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高校招生制度的深入改革, 高校不能拒收有生理缺陷的考生, 因此, 这部分学生的数量相对于以前多了很多。体育教师需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胜任, 这些条件包括包括一些诸如要有爱心等软条件, 也具备教师资格及良好的运动能力等硬条件。一般情况下, 教师条件可以用会当、爱当和能当来表述。能当和会当表述的是能力条件和知识, 爱当则表示的是思想、心理条件。特殊群体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与此是一致的。但是, 因特殊群体自身的特点, 这些条件在具体的表述上又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恒心;要有相应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结构, 可以处理突发状况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要树立正确的特殊体育教育观。但是, 目前高校特殊群体体育课一般都是由普通体育教师兼任, 大部分未经过特殊教育的上岗培训, 教师要完全达到上述要求是有难度的, 这是努力的目标。

2.4、心理障碍群体

心理障碍学生是指出现心理障碍、心理适应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持久的不良情绪体验。近年来, 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越来越多。引起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学生应对就业、情感、学习、经济等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从而产生孤独感、自卑感、压抑感、失衡感、焦虑感、困难感和烦躁感。有调查表明, 现在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 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5、其他特殊群体

主要是指网瘾学生群体、就业弱势群体及违纪学生群体等。自从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又些学生染上了网瘾, 从中不可自拔;还有一些受到学校严重违纪处分的学生, 思想上有包袱等。

3、高校部分特殊群体对体育健康需求

高校不同的特殊群体对体育健康又不同需求, 如高校贫困生群体必须注意饮食卫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重视膳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促进身体健康。在欠学分较多、学习有困难的群体、就业弱势群体、网瘾学生群体及违纪学生群体中, 大力倡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有益于健康的文体活动, 调节行为, 疏通情感, 使学生的身心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针对心理障碍群体, 需要营造活动的良好氛围, 共同挖掘社区、家庭和学校的资源潜力, 联合行动, 创建健康、安全、宽松的外部环境。而对于有生理缺陷的群体, 则需要强化体育健康课内外结合。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机制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还要发挥各种学生体育社团作用, 组织和指导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燕丹, 白永正.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9 (4) :85-87, 90.[1]吴燕丹, 白永正.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9 (4) :85-87, 90.

[2]李飞.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1) :551, 582.[2]李飞.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1) :551, 582.

“妈妈研究生”成高校新人群 篇3

摘要 运动健身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和采用,但是健身过程中的很多注意事项锻炼者并不了解,本文通过对在北京部分高校操场健身的锻炼者进行调查,研究锻炼者对运动补水的认识,并对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社区锻炼者 夏季 运动 补水

生命起源于水,水是人最必不可少的生命之元素。水占人体体重的50%-60%,人体每天需要摄入约2-3升水,其需水量随着年龄、体重、气温、劳动和运动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人体中水分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二是食物中含有的水分;三是饮料水提供的水分。体育运动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水,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一、补水的理论依据

体内缺水时,主要表现在尿量和体液减少。大约1%体重的水分流失会使运动时体和心率明显上升。轻度脱水指约占体重的2%,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身体会丧失调解的能力,若没有补充流汗所失去的水分,体温可能会持续上升,进而导致体力的丧失。脱水量占体重的4%-6%,则减少肌力和耐力,同时引起热痉挛,令长时间做功能力下降20%-30%,亦会影响体内无氧代谢的供能过程。脱水对心血管方面的影响,亦会使得血浆容量下降和血压渗透压浓度升高。低血浆容量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排尿量减少、体温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大及增加中暑的危险。当水分流失占体重的6%以上时,则有严重热痉挛、热衰竭、中暑、昏迷甚至死亡的可能[2]。所以,必须防止或降低脱水的程度,要有及时补充水分的意识。

二、北京高校健身人群夏季运动补水现状

(一)运动前补水与不补水的人数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锻炼者,运动前补水的人数都比较少。运动前补水的男性锻炼者占调查男性总人数的12.24%,运动前补水的女性锻炼者占调查女性总人数的8.6%;可见锻炼者都不很重视运动前补水。

(二)运动补水的饮料类型的选择

从图2中可以看出,运动补水的饮料选择中,男女锻炼者选择运动饮料的人数都是最多的;男性中居于第二位的是碳酸类饮料,女性则是矿泉水;男女锻炼者饮用最少的分别是果汁和碳酸饮料。

(三)运动补水中补水量的选择

从图3中可以看出,运动补水中补水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男性锻炼者补水量比较集中于300ml—800ml,这可能与男性选择的锻炼方式的运动强度比较大有关,女性锻炼者补水量虽然也是集中于300ml—800ml,但是补水量在300ml以下的人数也比较多,这可能与女性选择的锻炼方式强度相对于男性比较小有关。

三、运动补水的方法

(一)补水的指征

一般来说,渴感是确定是否出现脱水的最早和有效的主观指标,其他脱水表现出现的较晚。但必须指出,当感到口渴时,水分丢失已达到体重的3%,即处于轻度脱水的状态。要根据锻炼者的个人体质、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以及出汗量来及时补水[3]。

(二)补水的原则

补水应遵循预防性补充的原则和少量多次的原则。预防性补充可以避免脱水的发生,防止运动能力下降。少量多次可以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水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担。补水量一般要大于失水量。

(三)补水的时机

补水可以分为运动前補水、运动中补水、运动后补水。专家建议在运动前2小时饮用400—600ml的含电解质和糖的运动饮料,也可于运动前15—20分钟补水400—700ml,要少量多次摄入。如果运动中出汗量大,有必要在运动中补水,补水的量要根据出汗量的多少而定。在一般情况下,补水的总量不超过800ml。运动后也要进行补水,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使进出机体的水达到平衡。

四、运动补水的类型

根据调查发现,补水的类型有运动饮料、茶类饮料、果汁类饮料、碳酸类饮料、矿泉水。运动饮料是一种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运动时能量消耗、机体内环境改变和细胞功能降低而研制的,并能在运动前、中、后为人体迅速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维持和促进体液平衡以及快速回复的保健性饮品。运动饮料在渗透压、糖、酸度和口味、钠盐以及温度等方面都比较符合运动饮水,所以笔者建议运动时可选用运动饮料来补水,但是运动饮料中的钠盐会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机体的负担,引起心脏负担加大,血压升高,不宜过多饮用含钠盐较多的运动饮料[4];在参加时间较长运动量较大的运动时,锻炼者可适当的选用含糖量在3%以下的果汁饮料[5];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运动时可以适量饮用茶类饮料来补水;碳酸类饮料因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运动时会打嗝,会增加胃酸,运动会产生乳酸堆积,如果在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加重体内的酸性,引起身体不适,所以碳酸类饮料饮用时要适量,不可过多饮用;矿泉水不能补充运动损失的钠盐、糖等,如果运动量较大,人体损失较多的钠盐,需要补充含有钠盐、糖等电解质的饮料,来维持人体的渗透压。

五、结论

运动补水不仅局限于运动后或者明显感觉到口渴以后,运动补水分为运动前补水、运动中补水、运动后补水;运动补水应遵循预防性补充的原则和少量多次的原则;运动补水的量应适中,一般补水量应大于失水量;运动补水应选择合适类型的水,具体的应根据自身特点和运动强度、时间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参考文献:

[1 ]王力男.体育运动中的合理补水[J].中国学校体育.2003(3):45-46.

[2] 邵建华.对夏季体育课中学生如何补水问题的思考[J].Reference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2011(6):78-79.

[3] 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叶子.运动补水3阶段[J].中国保健营养.2006(9):25-26.

巧抓空白点生成新亮点论文 篇4

文本中的“空白”就是指作者未写出来的部分,但写出来的部分却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在教学中,如能不失时机地抓住文本的空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内涵达到个性化的理解,为课堂教学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利用标点符号补白,还原省略内容

省略号是语言环境的需要,有时用于省略部分情节内容,使文章言简意赅、意蕴深长。教学时可采用还原省略内容的方法,练习补说补写。如《爱之链》一文中,当女店员回到家中,发现丈夫已睡着,不忍心叫醒他时,喃喃地说了一句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讲授这一段时,可以先让学生就此处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展开讨论,然后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联系上文,然后思考:女店主可能会对丈夫说什么?这时,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做出各种精彩的回答:“乔依,我今天遇到了一个好心的老妇人,她送我一些钱,今天,你找工作还顺利吗?”“乔依,我们的困难是暂时的,人间处处有真情,今天,有一个老妇人帮助了我,让我们一起加油吧!”……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产生了许多思维的火花。

又如《大江保卫战》一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又爬上大堤……”教学这一段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练笔,让学生想象这个情景:黄晓文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奋勇抢险……这时学生能把人物英勇的形象写得更完美、高大。

二、抓住关键词语补白,体味词语厚度

教师在教学文本时,最重要的是要品悟作者的情感,从而理解文本的内涵。因此,教师要善于寻找文本蕴含的语言实践契机,巧抓关键词语补白,引导学生在大胆、合理的想象中厚实文本内涵。比如课文《特殊的葬礼》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点拨他们找出文中表现瀑布雄伟气势的词语,如“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等,反复细读品位,从而感受到瀑布从高空不断落下发出巨大声音与落下时的样子,并想象眼前出现了一幕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借助关键词语在脑海中显现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壮观景象。在学生对文本已有较深感知的基础上,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再让他们欣赏展现塞特凯达斯瀑布壮观气势的录像,把学生感受到的内容直观而又更形象地呈现于面前,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缩短了学生与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距离,此时再配乐朗诵,学生朗读的热情进一步高涨,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脑海中再现瀑布的磅礴的气势。“眼前出现了一条奔流而下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补白,不仅尊重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塞特凯达斯瀑布宏伟壮观的场面深深留在学生脑海,为后文的学习铺垫了情感基础。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描写在北京的那段时间谈迁从头撰写《国榷》的情景,“他四处寻访……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

四处寻访 搜集考察

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

面对孤灯 奋笔痍书

我就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来补白、来还原、来品悟。读着这些词语,是不是我们的面前会闪过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里,有一个谈迁的形象正在慢慢清晰起来。谈迁在茫茫风沙中奔波的画面和熬灯夜战的场景清晰地浮现在学生眼前,丰富了关键词语所要描绘的内涵,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谈迁重写《国榷》的艰难,真切地触摸到人物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挖掘文本内容补白,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本中一些行文含蓄的地方,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难以深入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如果抓住隐藏于文字背后的“空白处”发掘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对学生的震撼就会特别巨大,教学效果就相当不错。

如《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年轻的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要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教学时我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以此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例如:当李白目送友人的帆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依然伫立江边,此时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感悟到诗人内心那按捺不住的激动心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为理解古诗奠定基础,可以更好地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意境。

文本的空白是一种独到的美,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的“补白”,恰到好处时即可创造出智能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补白”这一过程让学生把生活体验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心理上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走进作者的心灵,体验作者的经历,揣摩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闪现出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李益友,文本掘“白”意蕴幽长——谈小学语文阈读赦学空白填补末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3)

“妈妈研究生”成高校新人群 篇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对网络的应用更加普及,如何做好高校网络舆情控制成为高校管理者进行管理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然而,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领域所显现出的网络舆情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及容易引发的不良影响,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的应对策略,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网络舆情主要是指公民通过互联网获知社会事件并对其产生不同的看法,以此进行舆论表达,是一种社会舆论表达的总和。而高校网络舆情则是专门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一种舆论方式。它以“校内外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为主要的对象,通过校园论坛、个人空间、微博、贴吧等方式来展现。而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

(一)从众性特征。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集中地,它天然带有群体性的特点。高校学生在群体之中生活,需要倾听和表达,高校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有相似的教育背景、相仿的年龄,对一些问题、现象的看法常常相似。高校网络舆情正因为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引发了它的从众性。从众性就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之下改变自身意见,力图与周围环境达成一致的行为。高校学生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会不自觉地跟随舆论风向,造成舆论一边倒的现象。

(二)隐秘性特征。互联网不同于传统媒介,具有即时性与隐蔽性。高校学生不需要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通过计算机就能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交流平台。他们可以隐藏在计算机背后,无所顾忌地表达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表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提出了挑战。

(三)突然性特征。互联网的快捷性既方便了学生与学校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高校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学校论坛、贴吧、QQ群等发布消息或者发表评论,而这些消息会迅速扩散,一旦学校监控不力,就可能造成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如一些虚假信息的散布造成的学生恐慌,一些激烈言论的扩散造成的学生暴动等等。

(四)任意性特征。网络给高校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舆情的监控造成了不利。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任意性,一旦缺失网络监控,任何具有上网能力的公民都能通过网络发表个人观点。而现今很多高校网络监控松散,对学校的各项网络通信缺乏监督和审核,任何人都可以在学校论坛、贴吧上发送信息。这种网络舆情的任意性,也给高校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情所引发的不良心理表现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从众性、隐秘性、突然性和任意性的特点,这就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方面,一是消极方面,对此高校管理者都应引起重视。对于积极舆情,学校领导要给予适时引导,让舆情发挥更大效益。针对消极舆情,学校领导应该想方设法进行疏导,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需要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号召,为满足学生需求而努力。为此,高校管理者应明确认识高校网络舆情会引发的不良心理表现并针对这些不良心理进行相应辅导,力图找到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最佳策略。

(一)过度的自我表现。大学生在高校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一些社会技能。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际交往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还包括网络交流,学生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看法、意见通过文字、符号、表情等方式表达出来。但是,这种自我表现会受到外界舆论的干扰,演变为自我膨胀。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而网络的隐蔽性为他们的表达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场所,学生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完全释放自己,这也会造成学生长期沉溺网络虚拟世界,逐渐迷失自我。

(二)焦躁的心理状态。高校网络舆情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社会热点、政策措施,还包括学校新闻、校园新规等。这些舆论信息的发布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和恐慌。而造成大学生焦虑的主要来源有三点:第一,就业压力。各种就业信息的网络发布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使他们产生对前途的担忧。第二,信心危机。大学生喜爱特立独行,喜欢在网络空间发布一些个人信息,如逛街购物的收获,各种奖状奖励等等,这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引起浮躁情绪。第三,竞争压力。高校网络常常会公布一些高校排名、专业排名信息,这些信息的公布容易引起学生间的盲目竞争。

(三)失衡的心理宣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为了推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高校也不断改革,信息更加公开。但是,近年媒体不断曝光贪污腐败、事故危害等信息,这些信息的公开也引起了大学生的不满。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一些分配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也引起了大学生的担忧,造成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有所降低。而且,这些网络信息常常只有前期报道缺乏后期解决,大学生们为了探寻真相,宣泄心中不满情绪,难免就会发布一些激进消息,产生负面影响。这就会造成负面舆情的循环产生,对高校的校园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四)困顿的未来期望。我国社会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很多政策法规仍不完善,许多思想观念仍借鉴西方经验。由此,也产生了价值观与文化观的冲突。现今的大学生正处在思想转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在高校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不停更新自身思想观念。但是,现实的一些负面报道容易使他们产生迷惘和困惑。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高校和学生关心的重点问题。高校学生在现今网络舆论下,不仅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从网络舆情造成的迷惘困顿中走出来,重拾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策略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校管理不仅包括教学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档案管理,还包括网络舆情管理。现今的高校教学与网络密切相关,教师上课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学生学习离不开网络辅助。另外,网络也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高校管理者的必修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完善应急处理制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阵,除了担负为国家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职责,还担负着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的职责。为此,高校应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力度,随时掌握舆论导向,一旦发现不良舆情及时导正,并预先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制度。高校是学生密集区,不良舆情的产生会造成安全隐患,学校对负面舆情的处理应该快速直接,可以借鉴危机处理的“3T”原则,产生舆情问题时学校首先牢牢掌握住舆论信息的发布权,及时发布真实、全面的相关信息,做到“源头掌控、动态把握、应急处置”三者结合,让学生享有知情权,稳定学生情绪。在稳定学生情绪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当然,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有处理问题的魄力,还应该主动借鉴他国或他校的经验,预先制定出一套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反映,迅速控制住局面,避免事态的恶化,降低负面影响发生的可能性。

(二)培养“意见领袖”,导正网络舆情方向。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受众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为了应对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管理者应该培养一批“意见领袖”来导正舆论风向。“意见领袖”,顾名思义是对意见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他们活跃于人际传播的网络中,通过向他人提供意见、信息,对他者施加影响。这些“意见领袖”是网络舆情的中介和过滤者。高校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批“意见领袖”,既对网络舆情起到监督作用,也能及时导正网络舆论风向。当然,这些“意见领袖”必须是教师、学生中具有影响力、思想境界高、理论素养成熟的一批人。高校管理者可以让这些“意见领袖”担任贴吧版主、论坛版主等职,一方面监督校园网络的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及时跟贴回应维持网络秩序。

(三)增加学生意见平台,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疏导学生不良情绪。为此,高校应该通过学生意见平台的设立,为学生情绪表达提供机会。高校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知情权,并且让他们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力,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想法。这既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也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为学校的发展共同努力。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站、论坛等地专门设立一个学生意见平台,或者可以开一个领导意见邮箱,并派专门人员及时收发回复,了解学生的动态,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另外,学校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责任意识,明确部门分工,避免发生网络舆情问题时出现推诿现象。

总而言之,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在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的前提下,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完善应急处理制度,培养“意见领袖”,导正网络舆情方向,增加学生意见平台,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论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篇6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感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就要结束了。这是我三年硕士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仍然是以课程学习为主。本学期,我们依然学习了研究生政治理论课。

今年是教育部在我校等几所高校试点,进行高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将原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而且试点高校的公共政治课课时将被压缩,没有正式的教材、大纲,全部自行探索教学方案。有幸作为第一批改革实践的学生,聆听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跃教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讲授。学完这门课程我感触良多。

首先我感觉本次课改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制定出比较合理详细的教学方案,老师自主探索、设计讲授内容和课件。

2、老师的理论知识丰富和实际教学经验丰富,上课时张弛有度,联系实际案例为我们开拓视野。

当然从课程本身和课堂教学来说,还有一些问题:

1、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重复,合理性欠佳。

绝大多数高校针对硕士研究生目前普遍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只有两门:“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而我们学校按照教育部课改计划,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表面上看起来是比较大的改革,但这一改使讲授的内容更局限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课程主要内容主要从讲授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改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内容没有什么变化。另外,我们的课程的“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分别同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当代世界径济与政治”之间有交叉重复的问题,有些内容重复还较多。

2、课件制作过于单调,不吸引学生。

现在上课的手段虽比本科阶段单纯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有很大改善,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本次上课所使用的PPT课件可能是临时制作,时间不足。课件背景单一,而且页面密密麻麻全是同一颜色的文字。这样的课件,抓不住学生的眼球,也吸引不了学生,所以我基本上没有什么兴趣去看。课堂上看起来没有一点气氛,感觉比较粗糙和乏味。

3、上课单纯讲授,与学生互动不够。

本学期12次课程教学,都是老师一人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整整一上午,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可是下边学生都在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看英语、小说,甚至睡觉。根本没有参与教学实践。好像上课脱离了学生或者老师都可以进行似的。

我觉得本学期研究生政治课改革实践效果不怎么好。深入分析上述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东西方文化在社会激烈碰撞,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我们都是80后,思想前卫,自主性强,通过网路更多的了解到社会的黑暗面,这些都在影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看法,动摇我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更主要的是我们对理论有着自己的思考,有探讨和交流的欲望。如果用传统的方式对这些研究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吹嘘社会主义如何如何的好,教学内容不与研究生的实际相符合,他们就会选择逃避,选择对抗。作为主体,他们有主体的表达欲望,希望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其次,我们的知识结构建构存在不合理性。目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理工科学生日趋务实,在其知识结构建构中突出表现为重科技轻人文,缺乏人文社会科学、思想道德及心理卫生等综合知识的学习。理工类硕士生把专业课和英语课看得很重,而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重视。还有些学生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反差,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误解,对这一理论的可信性发生了怀疑,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过是风行一时的标语和口号,因而对政治理论缺乏学习的兴趣。

最后,教学方式不合适,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媒介。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单一,以授课为主;教学内容单一,以本科的政治理论课基本内容为扩展;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单一,只是几张充满文字的幻灯片,没有视频或者图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

所有这些问题都让研究生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严重挑战。如果不进行改革,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难以为继,或者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鸡肋。个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再改进:

第一:课程内容设置避免与本科时期的重复,要体现时代性和世界性。我们从中学到大学本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知道学习了多少遍,都只是涉及中国的建设和改革的内容,让甚至产生厌恶感。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应与时代紧密相联,与世界密切相关。研究生政治理论

课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全球化眼光、世界性眼光,有世界性胸怀。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情况下,要共建和谐世界。要充分吸取中国历史上片面强调民族主义而导致的闭关锁国的经验教训,要充分认识到一个民族国家走向世界,位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以融人世界为前提,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件。在多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而且我们学校也有这个条件,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件。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更吸引学生认真观看课件,同时老师也不必过多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内容。第三:改进教学方式,尝试与学生互动。传统的满堂灌被再一次证明不受学生欢迎,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今天的研究生政治课不应该以教授为主,而应该采取互动讨论,老师按照教学计划设定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学习的成果,老师从旁引导。采取实践教学、专题讨论和举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自学、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针对研究生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还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由学生主讲某—专题,采取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方法,实现专题教学目标。

“妈妈研究生”成高校新人群 篇7

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姚丽丽

(上海电力学院 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上海200090)

摘 要: 庞大的高校贫困生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做好高校贫困学生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教育改革的深入。结合上海电力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可从物质资助、精神关爱和能力培养三方面入手来形成对贫困生的帮扶体系,构建出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

关键词: 贫困生;经济资助;人文关怀;素质拓展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of Aid System

for Poverty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Yao Li-li

(School of Electric Power and Automatic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 200090,China)

Abstract: Large groups of poverty college students attract the great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On background of build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work on poverty university student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harmony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s.Based on the practical work of our school aid situ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by establishing aid system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material support,spiritual care and capacity-building,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for poverty students.Key words: poverty college students;financial Assistance;humanistic care;quality development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随之大量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一个特殊庞大的群体,能否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成才,将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上海电力学院一贯重视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除了通过“奖、贷、助、补、减”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的多元化、多层次资助体系来为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外,还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贫困大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其提高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提高对学校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近年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从物质资助、精神关爱和能力培养三方面入手,构建出“资困、励志、素拓”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经济资助

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保障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我校围绕国家和上海市出台的多项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和措施,逐步完善了“奖、贷、助、补、减”并举的贫困生就学资助体系。资助形式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特困补助以及冬令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新生“绿色通道”等。同时,学校还努力挖掘各种社会资源,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个人的无偿援助,动员有名望的专家、校友及成功人士设立各种奖助学金,多方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减轻政府和学校的负担。目前我校已拥有宝钢奖学金、索尼奖学金、艾默生过程控制奖学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助学金、上海市红十字会助学金、南汇电信局帮困助学金、电力电子暨电院电气帮困助学金、新中环保励志助学金、甬协帮困助学金、绿叶助学金等,部分单位和组织在经济帮困的同时,还开放一些岗位让贫困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见习。另外,我校还建立起了全国首家高校“爱心银行”,旨在为发生短期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自由定息的贷款,以缓解一些贫困生的燃眉之急,学生向银行最高借款额可达500元。

实践表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上述政策和措施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本解除了困难家庭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放下思想负担,专心学习。至今,我校没有一个同学因为经济困难而在学习上、政治上掉队。人文关怀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2因此,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能只单纯地停留在经济资助的[]

层面,应立足于贫困生的发展、成才,高度重视起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真正达到资助的目的和效果。对此,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教育为先导,以育人为目标,在完善经济援助的基础上,健全对贫困生的心理援助,强化对贫困生的“三观”教育,培养贫困生健康的心理,心怀感恩、自强自立、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和价值取向。

2.1 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经济困难,贫困生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远比其他学生大得多,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更多。调查显示,“贫困生中普遍存在自卑、自闭、焦虑、孤僻、虚荣、嫉妒、多疑、敏感和愤世嫉俗等心理心理现象”[3]。高校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也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不仅要解决贫困生经济上最迫切、最基础的问题,还应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目前,我国高校都开始重视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90%以上的高校都已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中心。我校早在2002年就建立起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中心逐步探索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模式,即构建起校、院系、班级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及应对预案,形成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二级学院(系)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的三级网络体系。在这种模式中,针对大学生在环境适应、学习、交往和就业中的各种发展性心理问题,我校依托三级心理健康教工作的网络,开展团体训练和个案咨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①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测。每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组织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建立心理档案,并在普测后对存在心理危机倾向和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高危群进行筛查跟踪并开展定期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开设全校选修课,指导大学生社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和朋辈辅导等方面的培训与教育,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活动,期间举办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心理讲座、新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播映心理影片、评选校“阳光大使”、组织心理剧展演、建设心理走廊等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③建立心理健康网。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的范围。

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培训与辅导,有效地解决和解除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提高了贫困生的心理素质。近年,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例大大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重大恶性事故也未发生,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学校的稳定。

2.2 “感恩·励志·奉献”教育

中华民族感恩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等古训,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格基础,是每一个自强者立足社会的基石。我们要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极回报社会,将感恩之心化为日常行动,使对贫困生的教育走向“感恩·励志·奉献”的良性循环轨道。我校历来非常重视“感恩文化”建设。围绕培育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的目标,学校把对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贯穿于整个德育教育始终。具体来说,①在实践教育方面,我校学生处每年在新生中开展“六个一”主题教育,感恩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感恩父母,“与父母做一次交流,牢记他们的期望与建议”,引导学生感恩父母,不辜负

社会和家庭的期望;饮水思源,母亲节前后开展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以及开展“亲情·友情·师恩—征文及摄影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学校、感恩社会。针对毕业生,每年开展“成长思源 毕业思进”系列教育活动,对毕业生开展思源感恩、走向职场、党员教育以及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旨在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激励广大毕业生切实做到“铭记师长教诲,肩负时代使命,谨记电院校训,服务国家社会”。以活动为载体的感恩教育,充分体现出了时代的特征,形式生动活泼,内容紧贴大学生生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点滴当中学会感恩,全校营造出了和谐的感恩教育氛围。②在济困助学方面,在党和国家对济困助学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贫困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享受到了资助的情况下,学校利用这一契机,通过组织开展捐赠仪式、贫困生座谈会、走访贫困生宿舍等方式,教育学生在得到资助的同时懂得回馈和奉献,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唤起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步引导贫困生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真正达到帮扶之意。在这方面二级学院也有很多好的做法,如能环学院的传统项目,与受资助学生签订《互助协议》,即通过签订这份“道德协议”的形式来提醒和督促受资助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保持良好表现,以实际行动感恩母校、回馈社会。素质拓展

受到经济条件和地域等的限制,贫困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阅历不足,素质、技能相对薄弱,创新能力欠缺,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情况,这些缺陷制约着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择业就业。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好贫困生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必须由‘输血式’资助向‘开发式’资助方式转变,实施贫困生综合素质培育计划,使贫困生学有所长,学有专长,并有相应的资质证明,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为其未来就业搭建平台”。上海电力学院秉承“授之以渔”的资助理念,创新性地成立了大学生项目化运行中心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学校,为广大贫困生提供了开阔眼界、锻炼能力、拓展素质的校内外实践平台。

3.1 “项目化”促发展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项目化运行中心已先后创建了一大批校级和院级校园品牌项目和建设项目。中心通过“发布指南→项目计划→项目立项→项目运行→项目总结评价”的一整套运作体系,充分鼓励学生围绕学校的主题教育,积极创新,竞争立项,人人争做“项目负责人”和“小干部”。校级品牌如“导师制”、“环保周”、“师生体育节”、“95598”热线、“学长制”、“值周班长”、“电之月”、“JA国际青年成就”、“早自习小贴士”、“党员之家”、“爱心银行”、“学子讲堂”、“谈心坊”、“英语沙龙”等项目,都已成为深受大学生喜爱,影

响较大、参与度极高的优秀学生项目。仅去年,全校就有二百多个班级参与到了项目化活动中,参与学生高达1万余人次。

大学生利用项目化这个平等参与的锻炼平台,不仅提高了综合素质,还极大地激发了个人潜能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将来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校项目化工作的成功经验被新闻媒体报道多达30余次,其规范的学生工作项目运作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同。

3.2 “校中校”拓素质

大学生素质拓展学校是我校首创的一个“校中校”,学校围绕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挑选校内外优秀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第二课堂选修课,内容涉及到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六大方面。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定期举办的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包括大学生新生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体育健身节、大学生科技节、一二·九歌会等文化体育艺术展演、竞赛活动等等。

目前,学校已形成统一、规范、合理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评价认证体系,按照培养计划,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应累计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可毕业。学生在参加“第二课堂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校园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结束语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一项长期艰巨的课题,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必须将经济资助与育人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多层面的经济资助、多渠道的人文关怀、多平台的索质拓展来构建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持体系。我校助困工作者将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进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

教育部: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

[EB/OL].http:///edoas/website18/71/info***1.htm.2009年8月6日

[2]

“妈妈研究生”成高校新人群 篇8

新时期,我国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中国高校成人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成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任重而道远,面临的困难、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抓好教育模式的创新,调整好办学结构与办学层次,做好成人教育的转型发展,从而推动全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成人教育面临转型的缘由

1.低龄生源渐现,成人教育面临转型

近年来,随着高起本、专升本的考生在成人教育生源里的比重越来越大,出现了成人教育中学生年龄结构变轻、脱产学生增多的局面。成人教育己偏离办学的初衷,与普通高等教育日益趋同。导致成人院校在管理和学生就业上面临新的压力。与此同时,受普通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冲击,原有成人高等教育模式受到极大挑战,成人院校教育模式面临转型的重要时期。

2.招生出现滑坡现象,成人教育面临转型

高校扩招后,从全国成人高考市场上反映的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成人高考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22个省市出现滑坡现象,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成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数据显示:成人高校正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如广东20成人高考报名人数有20多万,实际报读人数约17万人。截至目前从广东各大院校招生指标和咨询报名人数反映的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广东成人高考人数有16万左右,较去年有一定的缩减。由于成人高考管理不力,放任‘移民”参加考试,已经使成人高考陷入恶性循环,招生越来越难。成人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此境况,成人教育必须转型似乎更是一种机遇的凸现,预示着成人教育要紧紧抓住,勇敢地面对这一挑战。

二、我国成人教育发展面对转型必须要做好几个转变

1.做好从脱产向函授夜大学的转变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成人高考出现以来,成人高考考生最初的年龄一般在28~30岁,到后开始涌现出一批20多岁的年轻人参加成人高考,到了今天,这一群体已成为成人高考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到总人数的20-左右。成人教育出现的年轻化,脱产学生不断增多的这种局面,已偏离了成人教育的初衷,导致成人院校在诸多问题上面临新的压力,这必然促使成人教育的发展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多层次培养人才模式。今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成人高考招生计划首次对脱产学生人数做出限制,规定脱产学生不能超过15-。成人教育不得不从脱产向函授夜大学转变,从而寻找适应新形势的办学途径。

2.做好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的转变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发展比较充分,非学历教育发展相对较弱,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终生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影响了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人教育是在职人员提高自身素质、随时充电”的重要途径,它是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长期以来成人教育主要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带有文凭补偿的性质。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变。如对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岗位培训、资格证书培训等。因此,在现代社会中,非学历教育已不再是学历教育的辅助性教育,而是使个人能不断跟上社会发展、持续取得成就的重要教育。非学历教育在提高人们就业竞争能力的同时,培育和带动了城市教育产业的发展。这正说明成人教育正肩负着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

3.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做好从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的转变

成人教育,其本质原来就是开放性和终身性的,所以传统的成人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封闭性为基本特征的。它有严格的入学条件,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和教师,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规章和制度。然而,从终身教育思想来看,成人教育应当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环,是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机构,它的教育对象不应该只限于特殊年龄层次的`人们。成人教育只有定位于社会需要什么人才,人们需要什么新的知识技术,成人教育就提供相应的服务”,对过去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就业青年、转业或者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的成年人提供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才能促进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开放。我国成人教育要顺应这一潮流,就必须向传统的封闭式教育进行挑战,除了继续发展夜大学和函授教育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的先进教育手段,大力构建和发展开放的远程教育体系。教育网络化步伐的加快,将使成人教育的教学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使包括网上教育在内的远距离开放教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

三、加强院校专业特色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应对转型冲击

1.改革课程设置,突出特色专业,优化教学内容

成人教育末来的发展,与普通高等教育应该有所侧重,后者偏重知识的提高,而前者应主要偏重技能的提高,两者偏重的重心不一样。在现有的基础上寻求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形式,把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学员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学员的动手能力,为学员就业创造新的途径和出路。

课程改革要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和各岗位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为前提,要从社会生活、企业生产的实际出发,明确各层次、各类别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统领课程设置。加强地方课程、重点突出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注意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学习者水平之间、现实性课程与前瞻性课程之间、技能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之间的联系;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和选择课程模块,建立学习领域、课程及模块三级课程管理平台,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优化教学内容,重点是在原有课程内容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删、减、并、增、留”的处理。删掉那86些过时的与现实生活、工作毫无关系的内容,增强其先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那些与现实工作和个体发展关系不大、作用微弱的内容与学时;合并两门或多门课程中某一部分内容重复安排、专业中雷同的内容;增加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原有结构中相对薄弱的内容,尤其是那些操作性强、效益性高、推广较为容易、节约资本型的现代技术,保留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继续深造、就业和创业不可缺少且无可替代和更换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确立精品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转型

成人教育要想在转型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证自己有优质”的产出”,否则就会因自己的产品质量低劣而被淘汰出局,只有有品牌产品、特色产品,才能站稳脚跟。确立精品意识,加强特色专业,体现教学质量的品牌性。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通过确立质量意识,加强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稳定教师队伍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有把这一工程做到位,才能为成人教育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3.依托行业优势,发挥院校专业特色,走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路

成人教育发展要根据行业特点,集中精力,面向行业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特色发展格局,这是成人教育进行转型发展所必需的途径之一。中国矿业大学的成人教育,依托煤炭行业特点,发挥院校专业特色的优势,丰富办学形式,面向行业走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的道路,为全国煤炭行业培养了大批紧缺人才,赢得了煤炭企业广泛的赞誉。这就是依托煤炭行业的发展优势,发挥学校长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强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指导思想,强矿业工程的特色、品牌、优势及在国内外的重要影响,充分利用和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形成办学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依托行业,订单式培养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与学生三赢的有效举措,对成人教育的转型意义重大。对学校来说,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有利于了解企业的需求,使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提高了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使学校的发展有了源头活水,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对煤炭企业而言,订单式培养人才既宣传了企业形象、扩大了企业影响、弘扬了企业文化,还使企业的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提升了人才质量。对订单人才来说,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带着自己在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有的放矢的来学习,既不影响自己的经济收入,又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准,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以及为煤炭事业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妈妈研究生”成高校新人群 篇9

高校篮球的教学与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重要内容,它本身所具有的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它成为大学生普遍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高校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拼搏互助精神也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因此,重视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对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意义重大。

目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篮球运动在高校中也得以迅猛发展,然而,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漏出来,成为严重制约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瓶颈,也影响了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以及阻碍了高校体育素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样不仅不利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顺利进行。

在此背景下,要想改变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需要对其问题进行现状分析与研究,以便改善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旧的方法与模式,从而增强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主动性,促进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方法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但是,随着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的的逐步确立,当今的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方法还远远不能满足体育素质教学的需要,其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暴漏出了很多弊端。以下通过对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法陈旧单一

在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一直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制约,使得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内容的选择上往往按照基本姿势和步伐、控球、运球、传接球、投篮等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单调乏味。教师一般都会采用先示范、后练习的套路,强调技术的规范性与系统性。这样往往只是片面强调学生的巩固性、循序渐进性等原则,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使学生长期的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主动性,也不利于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一陈旧单一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在学习篮球过程中健身娱乐、陶冶情操、终身体育等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以及由此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已经成为阻碍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创新的主要因素,想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落后的现状,就需要对传统篮球教学与训练方式进行全面改进和完善。

(二)强调单向教学

在我国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教学内容一直以讲解、示范以及教师命令学生做大量重复的训练和练习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虽然有助于高校学生快速掌握篮球的基础技术,但是这种方法,也造成了大量时间花费在学生重复做技术动作的环节上, 忽略了篮球教学与训练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也就是篮球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术动作,还要求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实现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自身素质的提升。

这种一味强调单向的教学方式,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娱乐身心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更加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对篮球技术的灵活处理与运用。

三、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研究与分析

通过对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现状分析可知,目前篮球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关键是,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方法的使用不当以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地位。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一问题着手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总结出了几个有利于篮球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实用新方法。

(一)领会法

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与传统篮球运动的教法不同,领会法是把篮球运动的特性和篮球的战术意识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强调把篮球动作技术转向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上,而不再是把篮球的技术动作作为教学重点。另外,在运用领会法教学时,教师首先是对学生进行战术意识培养,而不是从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开始教。由于领会法淡化了篮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使学生打破了规则和技术要领的限制,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篮球战术意识的理解和领会, 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逐渐提高和改进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运用领会法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篮球运动的整体特征入手,再回到具体技能的学习,最后再回到整体运动与训练中;二是从战术意识入手,并将战术意识贯穿到篮球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三是突出主要的篮球运动技术;四是注重比赛的形式,并强调在比赛和实战中,加强学生对技术的理解。

(二)游戏法

在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游戏法教学是指把篮球运动技术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则编成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来达到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竞争氛围中体验一种愉悦感,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符合高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此,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小游戏,将篮球的教学内容与游戏充分的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篮球的积极主动性,推动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篮球教学游戏法的运用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内容:第一,要准确的讲授篮球技术的方法和进行基础训练,再将各种技术的训练方法按难易程度编排成具有竞争性的游戏,这一可以培养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并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掌握篮球技术动作。第二,学生要在对抗的游戏氛围中尽快适应和接受这种游戏性的比赛方式,更早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迎战能力和技巧,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三,运用对抗性的游戏时,对学生要有激励作用,并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游戏法的运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融洽了师生关系,也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还在游戏比赛的竞争与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有利于篮球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意识训练法

“意识训练法”主要包括“心理意识训练”和“战术意识训练”两方面。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意识训练法是指充分发挥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主动性,对所学技术进行积极思考,教师的的教学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示范、讲解,而是通过概括、分析、比较、等一系列系统化过程,对篮球动作概念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篮球动作技术的真正含义。

心理意识训练,能帮助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与训练工作的效率,可以提升学生适应竞争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竞争意识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成绩,但对比赛来说,却是不利的。如篮球比赛是五个人上场,如果场上队员之间、替补队员之间配合不默契,单靠个人技术就难得打出好成绩。因此,在篮球竞赛场上,一定要注意队员间的默契配合,个人不能过于急燥。教师要特别注意队员的心理意识训练,在比赛中要注意学生的情绪,为学生营造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环境,只有这样,学生在比赛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综上所述,在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中,传统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篮球运动的教学内容。因此,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摆脱陈旧教学方法的束缚,就要研究和创新出适应现代篮球教学的新方法,提高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京松.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的改进[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 彭俊峰.浅议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7)

上一篇:再别康桥同步检测下一篇:杂工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