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规性评价条款的思考

2024-06-28

对合规性评价条款的思考(精选6篇)

对合规性评价条款的思考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所在评估机构曾出现过这样一起评估纠纷,评估机构接受当地法院委托对一宗土地进行评估,评估目的是因为一起民事案件,为法院拍卖该宗土地提供价值依据。评估机构接受委托后,法院提供了包括土地使用证在内的该宗土地的相关資料,评估机构也进行了现场勘查。由于该宗土地系法院强制执行,受客观条件限制评估机构未能与土地使用权人进行接触。评估机构根据评估程序估算了该宗土地的价值,出具了评估报告。法院委托拍卖机构对该宗土地进行了拍卖。拍卖过后,该宗土地的原占有人以未经过产权人同意对其資产进行评估为由将评估机构上告到主管部门。

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在评估机构从事資产评估业务中,如果出现评估对象权属方和评估业务委托方不一致的情况,评估机构如何开展评估业务。

二、评估业务有关当事方

评估机构从事评估业务所涉及的有关当事方基本为评估方、委托方、資产占有方和评估报告使用方。

评估方为评估机构、注册資产评估师及其工作人员;委托方是委托评估方进行資产评估的机构或个人;评估方与委托方是评估业务中关键的当事双方,在委托方与评估方签订了评估业务约定书后,資产评估业务方可按程序执行,评估业务约定书是评估业务得以执行的重要行为依据。

评估对象的資产占有方一般情况下是评估对象的权属方,这里的权属方,可能是机构,也可能是个人。评估对象的資产占有方与评估对象的权属方基本上是重合的,但也有特殊情况,使得评估对象的資产占有方与评估对象的权属方发生分离。如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对有关資产进行查封,依据法定程序对该项資产进行处置。此时该项資产的实际占用方和其权属方发生分离。

评估报告使用方的外延非常宽泛,有确指的使用方,也有潜在的使用方。

三、评估委托风险分析

对于评估业务各方关系相对简单的业务而言,评估的委托方与评估对象的权属方及评估資产的占用方往往是重合的。在这种情况下注册資产评估师所面对的评估业务当事方相对简化,评估业务所涉及的委托风险较小,但注册資产评估师仍需对评估資产的权属进行关注,评估基本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注册資产评估师执行資产评估业务,应当关注评估对象的法律权属,并在评估报告中对评估对象法律权属及其证明資料来源予以必要说明。注册資产评估师不得对评估对象的法律权属提供保证。

评估准则要求注册資产评估师在接受委托时,对评估資产的权属性把握两点,关注与不保证。

在当前注册資产评估师中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根据评估基本准则,注册資产评估师不须对评估对象的权属提供保证,仅对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承担责任,即資产评估师只需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承担责任。在这种观点下,注册資产评估师往往淡化对评估对象权属的关注。如果注册資产评估师淡化对评估对象权属的关注,会存在评估风险,评估风险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评估程序的法律风险,一方面是评估结论的质量风险。

四、评估委托合规性

从评估程序而言,涉及到当前資产评估业务委托的合规性探讨。在《資产评估准则-业务约定书》中对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表述。在该准则中对评估方的資格有明确规定,评估机构应当具有与所承接评估业务相适应的评估資格,但未对评估业务的另一方即委托方的資格做出明确规定。

由于评估委托方的不确定性与广泛性,使得在评估准则中无法对评估委托方的資格进行相关约定。但由于评估业务的特殊性,注册資产评估师应当正确把握评估业务委托方与评估对象权属方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注册資产评估师如何把握评估业务委托方与评估对象权属方的关系,是应当引起注册資产评估师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当前相关评估规定中,没有对评估业务委托方与评估对象权属方关系的明确表述,这就引申出本文案例所带给注册資产评估师的思考,即在评估对象权属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注册資产评估师是否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資产评估业务。

很显然在评估对象权属方和评估业务委托方分离的情形下,注册資产评估师如果知晓评估对象权属方对评估业务并不知情,评估师接受该项评估业务是存在风险的。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即在上述情形下,评估业务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注册資产评估师如何评判风险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该项评估业务的评估风险首先来自于该项评估业务委托的合规性,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原则上评估师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是应得到评估对象权属方认可的。如果评估业务未得到评估对象权属方的认可,在评估程序上注册資产评估师将无法取得資产占有方的承诺函,在这种情况下,注册資产评估师接受委托进行评估业务就存在很大的法律隐患,会给注册資产评估师带来风险。

回到本文探讨的评估案例,在是否接受委托出具评估报告时,评估机构内部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最终的意见是接受委托,出具评估报告,其理由如下:

该项业务是由法院进行委托,法院提供了判决书、查封证明,该项資产的权属方虽然在名义上是产权人,但資产的实际占有方实际是法院,法院在依法履行公务。

在这里出现评估对象权属方与评估对象資产实际占有方的分离。评估机构最终接受委托出具了评估报告,注册資产评估师在資产评估报告重大事项说明中对该事项进行了充分的披露。主管部门对该项评估业务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后,做出了正确的处理意见。

五、小结

通过该案例得出以下总结:

1.注册資产评估师在从事資产评估业务中,对委托方的資格应当进行必要的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具有委托資格,即对评估业务的行为依据进行必要的审查。对不能明确提供行为依据的委托方应审慎对待,对委托方不要求注册資产评估师在评估报告中注明评估目的的评估业务应谨慎承接。

2.在评估行为依据充分、评估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注册資产评估师应对评估对象的权属进行充分的关注,对不能提供权属证明的评估业务应谨慎处理,避免给有不良动机的人以可乘之机。

3.注册資产评估师在对评估对象权属进行充分关注后,如果資产评估委托方与评估对象权属方发生分离,注册資产评估师在承接业务时应取得資产评估委托方和评估对象权属方的有关承诺。

以上是注册資产评估师在承接评估业务时应把握的一般性原则。但是当遇到資产评估委托方和评估对象权属方发生分离,注册資产评估师又无法与评估对象权属方沟通的情况下,注册資产评估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不能得到评估对象权属方相关承诺的评估业务,评估机构应尽量回避。

(2)如果是公检法等部门根据法定程序处置有关資产时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机构应尽量与评估对象权属方取得沟通,如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履行有关评估程序,评估机构应要求公检法等部门提供对该项資产处置的有效依据。如果公检法等部门可以提供对评估对象占有及处置的有效依据,评估机构可谨慎接受委托。

(3)评估机构接受上述评估业务,出具資产评估报告时,应在评估报告重大事项说明中对该事项作出清楚、充分的披露。

对加强合规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2

农村信用社合规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合规风险管理水平,决定着农信社能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把合规文化建设从部门意识提高到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将其纳入总体发展战略,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科学谋划,形成“合规大文化管理”的框架。

(一)积极培育全员合规文化理念。人是合规文化建设活动的主体,又是合规文化建设活动影响熏陶的对象,必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一是领导带头践行合规文化。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合规人人有责”的思想理念,将“诚信、正直、守法、合规”的理念贯穿于为客户服务的全过程,把合规理念转化为合规行动,把合规行动升华为合规文化,把合规文化打造为合规价值,推进合规经营持之以恒,与时俱进。二是积极推行全员合规理念。合规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合规文化建设有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做到全员参与、各负其责,保持时时刻刻学合规,事事处处讲合规,真正使合规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逐步形成具备农村信用社特色的合规团队文化。

(二)逐步明确合规部门管理职责。一是合规部门要积极协助高级管理层制定有效的合规政策,有效组织各部门适时修订合规手册、内部行为准则或各项操作流程,正确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规定和精神,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影响,从而有效地识别、量化、评估、监测、测试和报告合规风险。二是合规部门要确保与业务部门的信息交流和良好的互动性,业务部门作为防范合规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应主动寻求合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并向其提供合规风险信息,以便于合规部门的风险监测和评估。三是合规部门要根据自己所获取的和业务部门所提供的合规风险信息,用科学手段分析评估后,向业务部门提供建设性意见,帮助业务部门管理好合规风险,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与产品创新提供合规支持。

(三)有效构建合规考核机制。在制定考核办法时,要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对合规操作方面的考核。一是建立合规责任机制。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合规风险管理责任体系,明确所有与合规风险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有关的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责任与权限对等、与内控要求一致、与奖惩挂钩,从而确保合规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提高合规风险考核比重。对机构和员工的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并与绩效薪酬挂钩,以此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合规管理指标完成应与高管人员任职考评挂钩,作为述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考评时一定要征求合规部门的意见。要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项目及比重设计,倡导业务拓展与遵循合规方面取得良好平衡,摒弃以往单纯追求效益的价值取向,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各项经营活动遵循合规原则。三是科学设定合规风险报告路线。包括业务部门及其员工向合规部门的报告路线、合规部门向上级合规部门的报告路线、合规部门向高管层和理事会的报告路线。鉴于农村信用社法人体制的特点,当前要着重建立合规部门的“双线”报告制,即在向上级合规部门报告的同时,向所属机构负责人报告。同时,对风险报告要及时进

行核实并迅速作出处理,建立诚信举报机制,对合规风险报告人员、抵制违规人员进行奖励和充分保护。

合规性评价综述 篇3

1.评价时间:年月日。

2.评价参加人员:王桂成(管代)、张春(办公室主任)、王华盛、钱文、扈荣阳。

3.评价方法:

对照《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一览表》,对法律法规和适用的标准中主要的适用条款进行依次评价,各部门表述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在本部门的执行情况。

4.主要法律法规、标准的遵守情况:

在环境方面:

a)公司已委托环保部门进行了公司的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检测、生活污水排放检测和无组织排放粉尘检测等,结果已达到标准要求。表明主要的环境因素已得到控制。

b)在废弃物方面,公司已制定了《废弃物管理规定》,对废弃物分类进行收集处理,危险废弃物集中收集。

c)在能源资源消耗方面,已制定并列入公司的目标、指标加以管理。d)环保部门已出具守法证明,同意公司申报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评价结论:

合规性评价报告样板 篇4

依据矿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1),安全环保科在注重获取法律、法规版本,宣传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标准,不断深化三体系工作。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获取

按三体系要求,安全环保科在2008年识别81个环境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再次进行收集、清理。新获取环境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154项。完善2008年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修订版(更新)6个、作废3个。矿获取的法律法规在内部局域上公布,各单位均可在网上阅读(获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11月份组织各单位预算对法律法规适用条款进行识别,通过此次识别,确定不适用的有32个,体采用新版本替换旧版本的有4个,增加了1个标准。此外,对公司文件也进行了收集整理,识别武钢集团公司文件36个,矿业公司5个。目前识别安全方面的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有157个,环境方面的有59个。

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矿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了各种法律法规要求。将其融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之中,对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培训学习有三种形式:一是通过全员脱产培训,安排有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学习。二是通过每周一的班前活动日组织学习,并安排有抽查职工学习掌握情况。三是通过每季度的安委会由生产副矿长组织学习最新发布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学习。

三、相关法律、法规识别控制

矿建立和保持了《法律、法规获取及识别控制程序》QEO/WGkYLX-CX-Ⅱ03-2009 B/0。安全环保科在识别、确认、登记、更新上均按程序要求执行,通过安全监督管理网站、环境管理网站等互联网以及订阅的报刊等方式获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教育职工遵章守法、大

力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各种安全管理制度、预防杜绝事故和职业病发生。通过制度及程序文件控制管理,提高了员工的环境保护、健康安全意识,并能够自觉地遵守本岗位有关的程序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四、法律、法规的运用与实施

对法律法规的运用,将适用于我矿的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融入到矿相关管理制度及程序文件中,如: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湖北省环境条例》、《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BG12348-2008),并对影响现场环境的主要污染因素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合格,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在建立了评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首先考虑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如:我们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认识到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置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应注意的事项,并制定了详细的目标和措施,实现了办公、生产、施工现场垃圾分类管理。

通过贯彻落实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我们在制定目标管理方案中首先考虑如何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降低和消除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在这方面我们取得的一些成效。

五、制定评价更新措施

为了使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能定期评价,并得到及时更新,我们充分考虑到识别法律法规时的时效性,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关的要求等,建立了评价的更新控制措施。

我们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没有发生环境污染情况,消除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对法律法规用及其它要求的合规性评价祥见附表。

附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合规性评价

对合规性评价条款的思考 篇5

合规性评价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年月日

2015年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报告

公司在本审核中,各单位对重要危险源、环境因素管理和控制均为有效。各单位对重要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有效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的对重大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了控制。对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要求,能严格执行,无违法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要求的事件发生。

一、主要职业健康安全执行情况 1.职业健康体检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加强了职业健康体检力度,各单位认真按照要求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2.对施工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和安全用电的控制

专职安全员能坚持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进行巡视和监督,在2015年未发生人员触电事故。

3.易燃、易爆品贮存、使用、火源管理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8号,2009.5.1)、消防监督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2009.5.1)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法律法规中相关要求。

消防工作明确由专职部门及人员分管,并已组建消防组织和义务消防队,建立消防制度,对消防器具和材料进行定期检查,易燃易爆品专人管理,编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习,举办消防演练。施工现场动火作业规范,动火时均配备了消防器材以及监火人,并完善相关设施,未发生火灾和电

气绝缘不良短路等引起的火灾。4.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为员工发放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防护手套、护目镜、防尘口罩等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安全带。所采购的劳动防护用品均符合《安全帽》、《安全带》、《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焊接眼面防护具》等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并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过程监督,不断提高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自觉性。5.安全防护设施及材料

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制定计划并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网、钢管、电缆线、漏电保护器、隔离开关、氧气乙炔减压阀、消防器材等用于安全防护和消防应急救援。经检测,各单位目前使用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及消防器材均符合《密目式安全立网》、《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灭火器》等规范标准要求。6.职业健康卫生设施

为保证员工健康,各单位设置了食堂、厕所、浴室,在施工现场配备了急救箱和常用药物,制定了防暑降温、防寒措施,并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和防暑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二、主要环境因素方面执行情况

1.环境管理策划方面

在管理策划中对安全文明施工策划中有关环保方面的内容有所增加,但有待于在组织设计,工器具适用、原材料和能源使用,废弃物排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职责,需进一步加强对劳务分包和供货商的施加管理力度。2.固件废弃物管理

对于生活垃圾及施工场地产生的垃圾都给予了集中处理。各施工队和作业人员对固体废弃物基本上分类收集,并送到业主指定的垃圾场处理,未发生过较大的污染; 3.污水排放

对生活废水、车辆清洁废水、食堂清洁废水等水资源污染源,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的相关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生活废水排入当地排水管道,定点清洗车辆,食堂设置隔油池。污水排放均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方的要求。4.噪声排放(施工机械噪声等)

施工现场存在加工设备、吊装机械、手动/电动工具运转、振捣棒噪声等噪声影响因素。各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筑施工现场噪声测量方法》、《建筑施工现场噪声界定值》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噪声污染管理,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噪声限额控制噪声,并为作业人员佩戴降噪声耳塞和耳罩,尽量降低作业场所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从监督检查情况看,未有超标情况。5.危险废弃物

存在废弃油漆桶、涂料桶、废弃含油机械零部件、废油棉纱、废塑料等危险废弃物。依据《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建立了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对危险废弃物分类定点存放,按规定进行回收处理。基本符合法规、标准和相关方要求。6.粉尘排放

施工过程中存在金属焊接烟尘排放、场地扬尘、土方施工等粉尘污染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地面硬化和洒水等方式减少场地扬尘产生。

三、总体评价

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 篇6

组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遵守法律法规要求是组织的核心承诺。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新增加了“合规性评价”条款,要求组织对其遵循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定期进行评价,与96版标准的相比,新版标准更加强调、更为明确地要求组织应通过“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评价其“合规性”,以便为组织是否实现其环境管理方针中所做的“守法”承诺、是否实现“考虑法律法规要求”所制定的环境管理目标和指标,提供必要的证实。

我司按照2004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合规性评价”要求,在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中相应增加了“合规性评价”的4个条款,对公司三个层次(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在“合规性评价”中的职责以及“合规性评价”的时机、频次、方法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由于施工企业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比较多,因此策划并建立一种适宜的“合规性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公司、分公司在实施“合规性评价”前,应由主管部门对“合规性评价”的相关工作进行事前策划。应在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仔细研读、辨析和梳理的基础上,识别并确定出那些具有可检查性或可证实性的“实体要求”(即:那些在现场可以通过查资料、看实物得到客观证据的要求),并编制 “合规性”评价清单,形成了评价依据的书面文件。

在工程项目的“合规性评价”时,应策划需要进行评价的各项内容,主要可从“专项许可”、“环保设备设施配置”、“监视与测量”和“预防与控制”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在“专项许可”方面,评价内容应包括是否获得环境备案、消防审批、工地临时用水指标申报、施工渣土消纳、工地食堂卫生许可、夜间施工许可手续等。在“环保设备设施配置”方面,评价内容应包括:施工现场是否设封闭式分类垃圾站,混凝土施工的污水是否设两级沉淀池,食堂生活污水是否设隔油池,强噪声机械是否设封闭隔音棚,施工现场出入口是否设车辆冲洗处,施工现场是否设置消防水系统并配置足够的、适宜的灭火器材,是否使用节水和节电器具等等。在“监视与测量”方面的评价内容应包括:是否定期对施工场界的噪声、消防设备和器材的有效性、水电能源消耗等进行监测,是否定期对重要环境因素(扬尘、噪声、废渣、废水等)进行例行监测,所有监测结果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否有被行业主管部门、城管执法部门处罚的情况。在“预防与控制”方面,需要评价的内容较多,例如,“组织结构和职责”方面应包括:是否建立环保领导组织并落实主管领导、环保员和相关人员的环保职责;在管理方面,应包括是否制定扬尘、噪声、废水、废渣等污染预防的专项措施等等。

公司应按照“合规性评价”的上述策划结果,结合公司安全年检的实施,采用“资料检查、现场检查和询问调查”三种方式,对在施工程项目逐个进行 “合规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司“合规性”做出了总体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合规性”评价,基本上可以覆盖施工企业环境管理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环境管理表现,并据此较为客观地对企业的“合规性”作出判断和评价。

上一篇:元旦的唐诗下一篇:浙版美术教案:立体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