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精选8篇)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 篇1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担任执业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必须通过的考试,其他法律职业对该证书考试并没有硬性要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际上是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及《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职业证书考试。担任执业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每年的通过率一般在全国考生人数的10%左右。
考试内容、方式和科目
国家司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
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作为命题依据。
国家司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分为四张试卷,每张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试题。各卷科目为: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类、B类、C类的区别
放宽报名学历条件的适用以报名时户籍为准,填报的户籍代码信息应当与户籍所在地一致。
户籍在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学历为法律专业专科、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或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合格分数线的人员,可以申请授予B类或C类法律职业资格。
户籍在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学历为本科以上的人员,须对“是否选择放宽地方政策”选项作出选择。选择享受放宽地方政策、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的人员,可以申请授予A类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绩达到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合格分数线的人员,可以申请授予C类法律职业资格。选择放弃放宽地方政策、考试成绩仅达到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合格分数线的人员,不得申请授予C类法律职业资格。
360分以上
315-359分
本科
A证
C证
法律专科
B证
C证
(注:本科生报名时需要选择享受放宽政策,否则不得申请授予C类法律职业资格)
A类:适用于报名学历为大学本科以上,考试成绩为360分以上的应试人员。A类资格证书全国通用。
B类:适用于属于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区,且报名学历为法律专业专科,考试成绩为360分以上的应试人员。
法律专业的范围:法律、法学、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商法、刑事司法、律师、监所管理(包括旧专业劳教管理)民商法、司法助理、法律文秘、司法警务、法律事务、**官、刑事执行、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侦查技术、司法鉴定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司法信息技术、司法信息安全、海关国际法律条约与公约、检察事务、经济法律事务、监狱管理(包括旧专业劳动改造学)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司法会计、涉毒人员矫治、法律服务管理、社区矫正、应用法制心理技术、职务犯罪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与文秘和监狱信息技术与应用等37个专业。
国家司法考试放宽报名学历条件,主要是依据《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律师法》有关适用本科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将任职、执业学历放宽为法律专业专科学历的规定而采取的措施。因此,符合放宽报名学历条件、考试合格的人员,按照法律这一特别规定的精神,应当在放宽地区任职或执业,以保证该地区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和补充,这也是立法允许在这些地区放宽报名学历条件的初衷。至于放宽报名学历条件人员获得法律职业资格后,又取得本科以上学历的,其任职和执业选择,应由所在的法院、检察院系统和律师管理部门规定并掌握。
C类:适用于属于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区,考试成绩为315-359分的应试人员,以及在民族地区,确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诉讼而得到照顾的以民族语言文字应试的人员。此类人员包括报名学历为法律专业专科和大学本科以上两种情况。
此类人员包括报名学历为法律专业专科和大学本科以上两种情况。之所以对这些地区的应试人员实行合格分数线放宽,其目的也只是为了保证该地区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和补充,因此,取得此类证书的人员应当在放宽地区任职和执业。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 篇2
一、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关系现状
当前的法学教育方向大致朝着三种方向发展,第一种是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测试方式上都是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东部的某政法学院,其从大一的课程设置就基本是按照法律职业资格开始设置,课程内容也主要是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为主,学术观点也多是以张明楷等出题人的观点为主,测试方式上也以模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方式进行,而这所大学每年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基本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比一般的法律职业资格辅导机构的通过率还高。第二种是完全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法律素养为主,是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素质教育,这种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这两所大学在法学教育上并不是十分重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是以探究法学研究为主,以培养学生丰富的学术素养为主,其课程设置上十分的广泛,比如犯罪心理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等都被设置为必修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也不拘一格,更多的在于客观的介绍中外关于相关研究的前沿观点,比如缓刑制度我国比较主流的观点在和解方面,且普遍认为缓刑撤销制度过于激进,而在于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的法律实践中缓刑撤销制度也取得了较好的实效,而这些在以法律职业资格为导向的高校在开展法学教育的时候则完全不会涉及。同样,在测试方式上,这两所高校更多的愿意通过主观法理分析题来测试学生的法律知识功底是否扎实,法律思维的深度等。第三种是法学教育是较为尴尬的一种,即其在法律素养的培养上没有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那样专业,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促进上也并没有过多的努力,其在教学上更多是照本宣科,简单的介绍一些主流观点等,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是法律素养较低,法律知识面窄,司法考试通过率普遍在百分之三十以下,毕业后继续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也较少,最可悲的是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可能在大四也未能培养出法律思维。
二、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衔接的中心
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其都需要法律思维。这点无论在法学教育上还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应对上都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法学教育更多的关注法律知识的传授和实体、程序法律方面的训练,而法律职业资格的考试则更侧重法律条文的考查,这两者之间看似是割裂的,但是其在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的层面上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比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可以从法律条文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也可以从犯罪构成上,法理方面上进行分析,前者侧重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层面,后者侧重于法学教育方,但是其在客观上都在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法学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认识到了其在培训学生法律论证和推理方面的欠缺,而法律职业考试也出现了减少客观法律推理,即通过法律条文分析案件的考查模式。近几年的法学实践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趋势都体现出了这些,法学研究生教育多会在研究生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时候要求学生去公检法机关实习,或者到律师事务所或者企业法务部门进行实习,这就体现了高校对于培养学生法律论证和推理能力的重视。同样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在逐渐增加主观题的体量,更多的去关注考生的法律思维。法律思维并不是单纯的积累法律知识或者长期的法律实践就可以简单的培养出来的,其需要长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培养出来。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不是强制性,而是说理性,暴力强制的必要性根植于法律的说理性之中。法与理性在天性上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是人们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法律总是与各种理性概念联系在一起。法律的理性特征和人们思维的习惯决定了未来法律人才培养和选拔只能以法律思维的培养和测试为主线来开展,否则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仍是缺乏法律推理和论证能力的理论人才,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往往会只会照搬法条,而不是去更多的分析每个法条背后的内在逻辑性和正当性。
法律思维既是法学教育的中心,也是法律职业能力的核心要素。首先从法学教育的角度来看,法学教育不应当仅限于法律知识的传授,而且在电子图书馆如此发达的今天,法律知识的获取已经变得十分的容易,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更多的关注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理解每个法律背后的价值和精神。对于法律人来讲,思维方式比专业知识更多重要,因为专业知识可以查询,而且会不断更新,其背后的法理和精神则是历久弥新的。而且通过法律思维的培训能够使得法律知识和理论不断的加深巩固。其次,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角度来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中国选拔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法律思维是法律人应当具有的品德,这种品德是进行法律论证和法律推理的基础。所以,作为具有行业准入门槛性质的资格考试有必要对此进行突出,以法官为例,法官的裁判行为抽象来说是将抽象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进行具体化,特殊化的过程。无论从案件事实的认定,法律规则的寻找和判决的形成都需要法律解释技术,没有任何一个案件是能够完整的对应法条的每一个文字的,因为法律的具体化需要法律思维进行指引的。法律知识在法官判决的过程中主要是提供者基础的作用,法律思维则是起着导向的作用。如果简单以法律条文的考查作为法律职业资格的主要内容,那么选拔出来的人才在法律思维方面则是较为匮乏的,可能无法很好的胜任法律工作,尤其是在面对新案件,新情况之时。所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应当以考查法律思维为中心,否则这种选拔法律人才的方式是缺乏合理性的。综上所述,法律思维在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可以成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衔接的有效突破口。
三、以法律思维为中心协调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模式
为了提高研究的实效性,笔者结合本文第一部分当前高校法学教育开展的现状,对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实际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是以法律职业资格为导向的法学教育模式,这种法学教育的缺陷是对于法学理论,法条本后的精神研究不足,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其优点在于学生对于法律条文和学界的主流观点掌握较为牢固。对于此类政法类院校,在协调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关系上,应当尽可能体现法律思维,具体可以在课程的设置上适当增加法学方法论,法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等边缘课程,在内容上客观的讲授更多的前沿的观点,而不是拘泥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命题人的观点。其实对于政法类院校而言,其在师资力量上是可以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可以较好的培养出学生法律思维。其次,对于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之类的法学一流院校,虽然其在法学教育中并没有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但是其学生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并不低,一般在百分之六十左右浮动。此类院校尽管通过率较高,但是其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适当的增加法律实践的环节,并将其增加到必修学分之中。最后,对于法学教育缺乏明显导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院校在协调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上任务较为繁重。因为此类院校的教师自身的层次较低,要么理论功底一般,要么实践经验缺乏,这种情况下要想向政法类院校或者一流法学高校一样介绍丰富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的案件细节可能较为困难,而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方面似乎更为容易一些,毕竟法律职业资格的命题人观点较为固定和统一,而且有历年真题可以进行测试和模拟。虽然笔者比较倾向于此类高校培养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法律思维的培养。此类高校可以在培养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就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大纲内容涉及的理论及其背后的精神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此类内容进行相关案例和实践的介绍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对学生以后从事法律职业有着较大帮助,避免此类高校的学生既没有较高学历,又缺乏法律思维,还未通过司法考试,只能无奈跨专业就业。
四、结语
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当前法律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方式,其核心都是法律思维。实践中高校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冲突完全可以法律思维为中心进行协调和互动。但是由于各个层次高校的师资力量的差异,如果让所有的高校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法律思维的培养终会走入形而上学的泥淖。所以,笔者就当前法学教育中的三类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分析,尽可能保障在各自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做到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良性互动,保障法律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建伟.统一司法资格考试:观察与省思[J].政法论坛,2011(01):61-78.
[2]霍践烨.中国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吉林大学,2013.
[3]肖萍.从转型中的日本司法考试制度看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2010(03):101-104.
[4]张利民.评司法考试导向性法学教育——对中国法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06):59-63.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 篇3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 相关系数 成绩 试题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34-02
学生成绩是教育评价的有效办法,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使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通过对学生试卷及成绩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手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SPSS软件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期考试卷及学生成绩的数据分析,发现本次考试效果较好。它有利于试题、试卷的标准化建设,促进考试的科学化,较大地提高效率,从而为今后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学生考试成绩
研究对象为桂林林业学校2013级园林技术专业两个班的学生,总人数60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39人。同一位老师所带两个班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分布情况详见表1。
二、成绩频数和直方图分析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两个班考试人数60人,考题总分100分。
1班:平均成绩80.57分,中位数分值81.50分,众数79,标准偏差12.403,偏斜度-0.894,偏斜度标准误0.427,峰度0.600,峰度标准误0.833。
2班:平均成绩77.10分,中位数分值80.00分,众数90,标准偏差16.947,偏斜度 -0.734,偏斜度标准误0.427,峰度-0.391,峰度标准误0.833。
两个班的中位数与平均数接近,平均数的错误为0,考试成绩偏斜度和峰值能控制在±1之内,便算其分数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标准差大,即数据间的变化差异还小。峰度和偏度都接近0,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两个班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考试的成绩符合正态分布,成绩正确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程度,这份学生成绩对教学的评价是可靠的。数据详见表2,图1是1班学生成绩频数直方分布图 ,图2是2班学生成绩频数直方分布图。
从表2和图1、图2可知,1班的学生成绩的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比2班的学生成绩高一点,1班学生成绩的众数更接近平均值和中位数,因此1班学生成绩波动性更小。1班学生成绩标准差、方差、平均数的标准误比2班小,说明1班学生的成绩波动比2班小,1班学生成绩更稳定。同时,从两个班成绩分布直方图上更能直观地显示出所得的结论。
三、学生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
两个班学生成绩总体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 T Test)用于检验两个班学生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双侧概率以及95%置信区间表示,分析结果如下为 2班与1班学生成绩t=-0.885,双侧显著性概率P=0.383>0.05, 按照0.05的显著性水平,认为2班与1班学生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数据详见表3。
四、试卷的有效度、可信度分析
试卷的有效度通常是指测量结果的正确程度,即测量结果与试图测量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本次考试成绩通过利用SPPSS软件计算各试题考生得分与其卷面总成绩的Peayson相关系数来反映各试题的有效度。本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学生成绩各试题考生得分与其卷面总成绩的相关系数Peayson=0.4,相关系数在0.4-0.8之间,说明本次试卷的有效度较高。
克隆巴赫α系数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信度指标,它指的是某一个维度内,不同题项间的一致程度,在编制问卷或者做探索性因素分析时,我们通常会报告α系数来表明我们的问卷可靠程度或者结构效度。利用SPSS软件分析本次试卷的Cron-bach α=0.784,Cron-bach α系数值介于0与1之间,α值越大表示试卷项目间相关性越好,试卷内部一致性可信度越高。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考试试卷的α=0.784,其中,名词解释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α=0.796,填空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α=0.680,选择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α=0.721,论述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α=0.695。从四类考题的相关系数可以较好地认为本试卷可信度较高。
五、结论与建议
1.试题分析。考试是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全面客观地分析试卷,正确对待考试成绩,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表2学生成绩统计资料,1班平均分=80.57,2班平均分=77.10,两个班学生成绩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成绩的相关系数Peayson=0.4,试卷的Cron-bach α=0.784,说明本次考试效果较好。上述通过对学生成绩、试卷有效度、可信度项目分析,有利于试题、试卷的标准化,促进考试的科学化,通过SPSS软件分析,可以较大地提高效率,从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
2.试题库建设。结合广西桂林林业学校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发资源建设服务平台,完善课程试题库建设,教师们每次考试对试卷进行SPSS软件定量分析,把每次考试的优秀试题选择出来,构成一门课程的高质量的题库。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试题库建设与考核应用是促进课程和教学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推进教学考核的重要改革措施。成功推进中职政治课程试题库建设要做好组织规划、技术支持、过程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密等工作,并解决好试题库系统智能组卷的效度(0.4-0.8)、可信度(α>0.6)等影响质量的关键性指标。课程试题库的智能组卷考核是多元化教学考核形式之一,教学应用要充分体现考核工作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3.教考分离。实行教考分离是规范教学工作和适应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以培养方案为依据进行教学和考核,建立题库、上机考试,必须建立有试卷的效度、可信度较好的课程试题库,由计算机按科学的编卷设计随机抽题组成试卷,每次考试采用SPSS软件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能够使教师自觉地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基本要求组织教学,注重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求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从学生的角度,能促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并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经受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试检验。从而形成重教重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叶爱敏.基于知识图谱的微课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11)
[2]詹春青.中小学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5)
[3]曹玉茹.SPSS在成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2(6)
[4]宋小平.SPSS在医学生物学试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中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2008(43)
[5]王天翔.期末试卷信度分析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1(6)
[6]潘文皓.基于SPSS的大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分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9)
[7]梁宝华.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8]杨德芹.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及案例分析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9]刘胜男.对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效果的探索[J].文教资料,2012(19)
【基金项目】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林业专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与实践”(20150105)和“中高职衔接园林、林业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20140129)
【作者简介】冯 唯,男,广西平乐人,桂林林业学校讲师。
黑龙江法律职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篇4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C)不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包括的内容
A.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
B.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C.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唆使不满16周岁的乙强奸妇女丙,但乙只是抢夺了丙的财物一万元后即离开现场,甲应成立强奸罪、抢夺罪的教唆犯
B.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但可能是帮助犯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
D.有的教唆犯是主犯,但所有的帮助犯都是从犯
3.我国的领导阶级是(C)A.农民阶级 B.工农联盟 C.工人阶级 D.知识分子
4.公证机构证明的公证事项只能是()
A.有争议的事项 B.无争议的事项
C.涉及人身关系的事项 D.涉及财产内容的事项
5.某公司经营不善,现进行破产清算。关于本案的诉讼费用,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在破产申请人未预先交纳诉讼费用时,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破产申请
B.该诉讼费用可由债务人财产随时清偿
C.债务人财产不足时,诉讼费用应先于共益费用受清偿
D.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诉讼费用等破产费用的,破产管理人应提请法院终结破产程序
6.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C)A.废除 B.修改 C.改变或者撤销 D.发回重议
7.中国某化工产品的国内生产商向中国商务部提起对从甲国进口的该类化工产品的反补贴调查申请。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商务部认为必要时可以强制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B.商务部认为有必要出境调查时,必须通过司法协助途径
C.反补贴税税额不得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补贴金额
D.甲国该类化工产品的出口商是反补贴税的纳税人
8.关于我国司法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我国实行两审终审、人民陪审员、审判公开等审判制度,促进实现审判活动科学化、规范化
B.基层法院除审判案件外,还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但不能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C.我国实行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等检察制度,实现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D.检察官独立不同于“除了法律没有上司”的法官独立,要受到“检察一体化”的限制
9.下列国家机关中实行集体负责制的有(A)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县政府 D.中央军委会
10.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关于监督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政府可委托有关部门负责人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
B.以口头答复的质询案,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到会答复
C.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应当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
D.撤职案的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11.某法院在审理张某自诉伤害案中,发现被告人还实施过抢劫。对此,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继续审理伤害案,将抢劫案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
B.鉴于伤害案属于可以公诉的案件,将伤害案与抢劫案一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
C.继续审理伤害案,建议检察院对抢劫案予以起诉
D.对伤害案延期审理,待检察院对抢劫案起诉后一并予以审理
12.公民甲的户籍在合肥,经常居住南京。依照法律规定,(D)
A.合肥与南京都是甲的住所 B.合肥与南京都不是甲的住所
C.合肥是甲的住所,南京视为甲的住所 D.合肥被视为甲的住所,南京是甲的住所
13.关于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二审案件的审理,遇有二审程序没有规定的情形,应当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相关规定
B.二审案件的审理,以开庭审理为原则
C.二审案件调解的结果变更了一审判决内容的,应当在调解书中写明“撤销原判”
D.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由法官组成的合议庭进行审理
14.甲乙两家有仇。某晚,两拨人在歌厅发生斗殴,甲、乙恰巧在场并各属一方。打斗中乙持刀砍伤甲小臂,甲用木棒击中乙头部,致乙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紧急避险
C.属于防卫过当
D.属于故意杀人
15.甲架好枪支准备杀乙,见已患绝症的乙踉跄走来,顿觉可怜,认为已无杀害必要。甲收起枪支,但不小心触动扳机,乙中弹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
16.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
A.降低级别 B.停职 C.留党查看 D.不予录用
17.中国和甲国均为《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的缔约国。关于两国之间的域外证据调取,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委托方向另一缔约方请求调取的证据不限于用于司法程序的证据
B.中国可以相关诉讼属于中国法院专属管辖为由拒绝甲国调取证据的请求
C.甲国可以相关事项在甲国不能提起诉讼为由拒绝中国调取证据的请求
D.甲国外交代表在其驻华执行职务的区域内,在不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可向甲国公民调取证据
18.关于公平正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人类一切法律都维护公平正义
B.不同的时代秉持相同的正义观
C.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D.严格执法等于实现了公平正义
19.用人单位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元以上()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A、500,1000 B、1000,2000 C、1500,2000 D、500,2000
20.甲、乙、丙、丁共有1套房屋,各占1/4,对共有房屋的管理没有进行约定。甲、乙、丙未经丁同意,以全体共有人的名义将该房屋出租给戊。关于甲、乙、丙上述行为对丁的效力的依据,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有效,出租属于对共有物的管理,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
B.有效,对共有物的处分应当经占共有份额2/3以上的共有人的同意,出租行为较处分为轻,当然可以为之
C.无效,对共有物的出租属于处分,应当经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D.有效,出租是以利用的方法增加物的收益,可以视为改良行为,经占共有份额2/3以上的共有人的同意即可
21.下列哪一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A.公安交管局暂扣违章驾车张某的驾驶执照六个月
B.工商局对一企业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
C.卫生局对流行性传染病患者强制隔离
D.食品药品监督局责令某食品生产者召回其已上市销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22.下列哪一情形不得适用简易程序?
A.未成年人案件 B.共同犯罪案件
C.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D.被告人没有辩护人的案件
23.关于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国政府和单独关税区政府,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B.《政府采购协议》属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中诸边贸易协议,该协议对于中国在内的所有成员均有约束力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特别规定了针对中国产品的特定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机制
D.《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建立了统一的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24.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的生产资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A.适用 B.不适用 C.参照 D.间接适用
25.甲架好枪支准备杀乙,见已患绝症的乙踉跄走来,顿觉可怜,认为已无杀害必要。甲收起枪支,但不小心触动扳机,乙中弹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
26.{单选26}
27.{单选27}
28.{单选28}
29.{单选29}
30.{单选30}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公司主张,双方在签订《预售商品房认购书》时,公司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故该《认购书》无效,以此为基础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也应无效。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法律规定,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商品房预售的必备条件之一
B.《预售商品房认购书》不是商品房预售合同,不以取得商品房销售许可证为条件
C.双方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时,公司已具备商品房预售的法定条件,该合同有效
D.因施工进度及竣工交付日期变化的,房屋可另售他人
2.关于共同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教唆赵某入户抢劫,但赵某接受教唆后实施拦路抢劫。甲是抢劫罪的共犯
B.乙为吴某入户盗窃望风,但吴某入户后实施抢劫行为。乙是盗窃罪的共犯
C.丙以为钱某要杀害他人为其提供了杀人凶器,但钱某仅欲伤害他人而使用了丙提供的凶器。丙对钱某造成的伤害结果不承担责任
D.丁知道孙某想偷车,便将盗车钥匙给孙某,后又在孙某盗车前要回钥匙,但孙某用其它方法盗窃了轿车。丁对孙某的盗车结果不承担责任
3.关于没收财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受贿100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万元,甲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甲被没收财产的总额至少应为300万元
B.甲抢劫他人汽车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该汽车应上缴国库
C.甲因走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此前所负赌债,经债权人请求应予偿还
D.甲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30万元,因妨害清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二万元。没收财产和罚金应当合并执行
4.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关于检察院审查批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
B.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检察人员参加
C.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得使用戒具
D.对难以判断犯罪嫌疑人实际年龄,影响案件认定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5.甲将1套房屋出卖给乙,已经移转占有,没有办理房屋所有权移转登记。现甲死亡,该房屋由其子丙继承。丙在继承房屋后又将该房屋出卖给丁,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移转登记。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乙虽然没有取得房屋所有权,但是基于甲的意思取得占有,乙为有权占有
B.乙可以对甲的继承人丙主张有权占有
C.在丁取得房屋所有权后,乙可以以占有有正当权利来源对丁主张有权占有
D.在丁取得房屋所有权后,丁可以基于其所有权请求乙返还房屋
6.关于当事人能力与当事人适格的概念,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当事人能力又称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当事人适格又称正当当事人
B.有当事人能力的人一定是适格当事人
C.适格当事人一定具有当事人能力
D.当事人能力与当事人适格均由法律明确加以规定
7.村民甲带领乙、丙等人,与造纸厂协商污染赔偿问题。因对提出的赔偿方案不满,甲、乙、丙等人阻止生产,将工人李某打伤。公安局接该厂厂长举报,经调查后决定对甲拘留15日、乙拘留5日,对其他人未作处罚。甲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受理。下列哪些人员不能成为本案的第三人?
A.丙
B.乙
C.李某
D.造纸厂厂长
8.甲参加乙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未经甲和其他旅游者同意,乙旅行社将本次业务转让给当地的丙旅行社。丙旅行社聘请丁公司提供大巴运输服务。途中,由于丁公司司机黄某酒后
驾驶与迎面违章变道的个体运输户刘某货车相撞,造成甲受伤。甲的下列哪些请求能够获得法院的支持?
A.请求丁公司和黄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请求黄某与刘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请求乙旅行社和丙旅行社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请求刘某承担赔偿责任
9.某县公安局以沈某涉嫌销售伪劣商品罪为由将其刑事拘留,并经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后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沈某申请国家赔偿,赔偿义务机关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县公安局为赔偿义务机关
B.赔偿义务机关拒绝赔偿,应当书面通知沈某
C.国家应当给予沈某赔偿
D.对拒绝赔偿,沈某可以向县检察院的上一级检察院申请复议
10.两批化妆品从韩国由大洋公司“清田”号货轮运到中国,适用《海牙规则》,货物投保了平安险。第一批货物因“清田”号过失与他船相碰致部分货物受损,第二批货物收货人在持
正本提单提货时,发现已被他人提走。争议诉至中国某法院。根据相关规则及司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第一批货物受损虽由“清田”号过失碰撞所致,但承运人仍可免责
B.碰撞导致第一批货物的损失属于保险公司赔偿的范围
C.大洋公司应承担第二批货物无正本提单放货的责任,但可限制责任
D.大洋公司对第二批货物的赔偿范围限于货物的价值加运费
11.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下列哪些情形下应当通知检察院补充材料?
A.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被告人真实身份不明的B.起诉时未移送证据目录的
C.证人名单未列明出庭作证和拟不出庭作证的证人的住处和通讯处的D.移送材料中辩护人通讯地址不明确的12.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10万元建材买卖合同后,乙交付建材,甲公司未付建材款。甲公司将该建材用于丙公司办公楼装修,丙公司需向甲公司支付15万元装修款,其中5万元已经支付完毕。丙公司给乙公司出具《担保函》:“本公司同意以欠甲公司的10万元装修款担保甲公司欠乙公司的10万元建材款。”乙公司对此并无异议。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债务、丙公司对甲公司的债务均届期未偿,且甲公司怠于向丙公司主张债权。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乙公司对丙公司享有应收账款质权
B.丙公司应对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C.乙公司可以对丙公司提起代位权诉讼
D.乙公司可以要求并存债务承担人丙公司清偿债务
13.关于证明责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只有在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情况下,证明责任的后果才会出现 B.对案件中的同一事实,只有一方当事人负有证明责任
C.当事人对其主张的某一事实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必将承担败诉的后果
D.证明责任的结果责任不会在原、被告间相互转移
14.酒吧开业1年后,经营环境急剧变化,全体合伙人开会,协商对策。按照《合伙企业法》规定,下列事项的表决属于有效表决的是:
A.张某认为“通程”二字没有吸引力,提议改为“同升酒吧”。王某、赵某同意,但李某反对
B.鉴于生意清淡,王某提议暂停业1个月,装修整顿。张某、赵某同意,但李某反对
C.鉴于酒吧之急需,赵某提议将其一批咖啡机卖给酒吧。张某、王某同意,但李某反对
D.鉴于4人缺乏酒吧经营之道,李某提议聘任其友汪某为合伙经营管理人。张某、王某同意,但赵某反对
15.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的共同点。这些不同岗位的执业资格存在的共同点有()
A需要参加统一考试
B需要注册
C有各自的执业范围
D须接受继续教育
E可以同时受聘于两家不同的单位
答案:选A、B、C、D
16.市建委的下列行为中,如当事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包括()
A、限制某项目经理的人身自由
B查封某建筑公司的主要财产
C给其内部某公务员行政处分
D冻结某建筑公司的银行账户
E向某建筑公司摊派赞助费用
答案:选A、B、D、E
17.关于事实一,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是依法被关押的人员,其逃出戒毒所的行为构成脱逃罪
B.甲购买少量毒品是为了自吸,购买毒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陈某出卖毒品给甲,虽未收款,仍属于贩卖毒品既遂
D.乙收留甲的行为构成窝藏罪
18.甲与乙离婚,甲乙的子女均已成年,与乙一起生活。甲与丙再婚后购买了一套房屋,登记在甲的名下。后甲因中风不能自理,常年卧床。丙见状离家出走达3年之久。甲乙的子女和乙想要回房屋,进行法律咨询。下列哪些意见是错误的?
A.因房屋登记在甲的名下,故属于甲个人房产
B.丙在甲中风后未尽妻子责任和义务,不能主张房产份额
C.甲乙的子女可以申请宣告丙失踪
D.甲本人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后,甲乙的子女可代理甲参与甲与丙的离婚诉讼
19.关于交警部门的推车前行不属于“酒驾”的解释,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属于司法解释
B.属于行政解释
C.直接运用了类比推理
D.运用了演绎推理
20.甲公司依据买卖合同,在买受人乙公司尚未付清全部货款的情况下,将货物发运给乙公司。乙公司尚未收到该批货物时,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且法院已裁定受理。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乙公司已经取得该批货物的所有权
B.甲公司可以取回在运货物
C.乙公司破产管理人在支付全部价款情况下,可以请求甲公司交付货物
D.货物运到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价款债权构成破产债权
21.在符合逮捕条件时,对下列哪些人员可以适用监视居住措施?
A.甲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B.乙正在哺乳自己婴儿
C.丙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D.丁系聋哑人
22.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__。
A.降低信息成本
B.降低谈判成本
C.担当财务顾问角色
D.保障资本运营活动符合相关法律程序的规定
23.合理行政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哪些做法体现了合理行政的要求?
A.行政机关在作出重要决定时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
B.行政机关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
C.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所采取的措施符合法律目的
D.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已生效的行政决定
24.村民王某创办的乡镇企业打算在村庄规划区内建设一间农产品加工厂,就有关审批手续向镇政府咨询。关于镇政府的答复,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城乡规划法》规定?
A.“你应当向镇政府提出申请,由镇政府报县政府城乡规划局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B.“你的加工厂使用的土地不能是农地。如确实需要占用农地,必须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农地转用审批手续。”
C.“你必须先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然后才能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D.“你必须在规划批准后,严格按照规划条件进行建设,绝对不允许作任何变更。”
25.下列哪些案件应当由检察院立案侦查?
A.骗取出口退税案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
C.隐瞒境外存款案
D.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案
25.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的共同点。这些不同岗位的执业资格存在的共同点有()
A需要参加统一考试
B需要注册
C有各自的执业范围
D须接受继续教育
E可以同时受聘于两家不同的单位
答案:选A、B、C、D
26.{多选26}
27.{多选27}
28.{多选28}
29.{多选29}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培训考试试卷 篇5
姓名:
得分:
考试时间:
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培训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44分
1、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电场强度时5kv/m。
2、工作场所8小时噪音职业接触限值是85dB,4小时接触限值是88 dB。
3、劳动强度分为I轻劳动 II中等劳动 III重劳动 IV极重劳动四个级别。
4、铝金属、铝合金粉尘、氧化铝粉尘容许浓度(总尘)是3mg/m3;煤尘容许浓度(总尘)是4 mg/m3;二氧化碳短时接触浓度限值是9000 mg/m3;二氧化硫短时接触浓度限值是5mg/m3
二、问答题:56分
1、什么是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2、什么是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什么是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4、什么是最高容许浓度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期货市场监管,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期货市场秩序,防范风险,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期货公司为客户开立账户,应当对客户开户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开户资料的合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三条 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监控中心)负责客户开户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期货公司为客户申请、注销各期货交易所交易编码,应当统一通过监控中心办理。
第四条 监控中心应当建立和维护期货市场客户统一开户系统(以下简称统一开户系统),对期货公司提交的客户资料进行复核,并将通过复核的客户资料转发给相关期货交易所。
第五条 期货交易所收到监控中心转发的客户交易编码申请资料后,根据期货交易所业务规则对客户交易编码进行分配、发放和管理,并将各类申请的处理结果通过监控中心反馈期货公司。
第六条 监控中心应当为每一个客户设立统一开户编码,并建立统一开户编码与客户在各期货交易所交易编码的对应关系。
第七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期货市场客户开户实行监督管理。
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依法对期货市场客户开户实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 客户开户及交易编码申请
第八条 客户开户应当符合《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及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并遵守以下实名制要求:
(一)个人客户应当本人亲自办理开户手续,签署开户资料,不得委托代理人代为办理开户手续。除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外,个人客户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二)单位客户应当出具单位客户的授权委托书、代理人的身份证和其他开户证件。除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外,单位客户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为组织机构代码证和营业执照;
(三)期货经纪合同、期货结算账户中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其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中的姓名或者名称一致;(四)在期货经纪合同及其他开户资料中真实、完整、准确地填写客户资料信息。
第九条 期货公司应当对客户进行以下实名制审核:
(一)对照有效身份证明文件,核实个人客户是否本人亲自开户,核实单位客户是否由经授权的代理人开户;
(二)确保客户交易编码申请表、期货结算账户登记表、期货经纪合同等开户资料所记载的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其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中的姓名或者名称一致。
第十条 客户开户时,期货公司应当实时采集并保存客户以下影像资料:
(一)个人客户头部正面照和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二)单位客户开户代理人头部正面照、开户代理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单位客户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扫描件。
第十一条 证券公司依法接受期货公司委托协助办理开户手续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对照核实客户真实身份,核对客户期货结算账户户名与其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中姓名或者名称一致,采集并留存客户影像资料,并随同其他开户资料一并提交期货公司审核开户和存档。
第十二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统一的格式要求(见附件)采集并以电子文档方式在公司总部集中统一保存客户影像资料,并随其他开户材料一并存档备查。各营业部也应当保存所办理的客户开户资料及其影像资料。
第十三条 期货公司不得与不符合实名制要求的客户签署期货经纪合同,也不得为未签订期货经纪合同的客户申请交易编码。
第十四条 期货公司为客户申请交易编码,应当向监控中心提交客户交易编码申请。客户交易编码申请填写内容应当完整并与期货经纪合同所记载的内容一致。
第十五条 期货公司为单位客户申请交易编码时,应当同时按照规定要求向监控中心提交该单位客户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扫描件和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
第十六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向监控中心提交客户的以下资料:
(一)个人客户的头部正面照和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二)单位客户的开户代理人头部正面照和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第十七条 监控中心应当按以下标准对期货公司提交的客户交易编码申请表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复核:
(一)客户交易编码申请表内容完整性、格式正确性;
(二)个人客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与全国公民身份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反馈结果的一致性;
(三)单位客户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码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反馈结果的一致性;
(四)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其期货结算账户户名的一致性;
(五)其他应当复核的内容。
第十八条 监控中心在复核中发现以下情况之一的,监控中心应当退回客户交易编码申请,并告知期货公司:
(一)客户资料不符合实名制要求;
(二)客户交易编码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内容不完整、格式不正确;
(三)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监控中心应当将当日通过复核的客户交易编码申请资料转发给相关期货交易所。
第二十条 期货交易所应当将客户交易编码申请的处理结果发送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当日反馈给期货公司。
第二十一条 当日分配的客户交易编码,期货交易所应当于下一交易日允许客户使用。
第三章 客户资料修改
第二十二条 期货公司修改与申请交易编码相关的客户资料,应当向监控中心提交修改申请,申请修改的内容应当与期货经纪合同中客户资料保持一致。
第二十三条 期货公司申请对客户姓名或者名称、客户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客户期货结算账户户名进行修改的,监控中心重新按本规定第十七条进行复核。通过复核的,监控中心将修改后的资料转发相关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并由其进行相应处理。
修改单位客户的客户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或者营业执照号码,期货公司应当同时上传该单位客户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扫描件和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
第二十四条 期货公司申请对客户姓名或者名称、客户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客户期货结算账户户名之外的客户资料进行修改的,应当指明修改申请拟提交的期货交易所,监控中心对修改后客户资料内容的完整性、格式正确性进行复核,并将通过复核的申请转发相关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根据其业务规则检查后,向监控中心反馈修改申请的处理结果,由监控中心反馈给期货公司。
第二十五条 监控中心和期货交易所在管理中发现客户资料错误的,应当统一由监控中心通知期货公司,由期货公司登录统一开户系统进行修改。
第四章 客户交易编码的注销
第二十六条 期货公司应当登录监控中心统一开户系统办理客户交易编码的注销。
第二十七条 监控中心接到期货公司的客户交易编码注销申请后,应当于当日转发给相关期货交易所。
第二十八条 期货交易所应当将期货公司客户交易编码注销申请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据此反馈期货公司。
第二十九条 期货交易所注销客户交易编码的,应当于注销当日通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据此通知期货公司。
第五章 客户资料管理
第三十条 期货公司在交易结算系统中维护的客户资料应当与报送统一开户系统的客户资料保持一致。
监控中心应当对期货公司报送保证金监控系统与统一开户系统的客户姓名或者名称、内部资金账户、期货结算账户和交易编码进行一致性复核。
第三十一条 监控中心应当根据统一开户系统,建立期货市场客户基本资料库。
客户姓名或者名称、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和客户期货结算账户户名之外的客户信息,监控中心应当根据不同的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分别维护。
第三十二条 期货交易所应当定期向监控中心核对客户资料。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中国证监会依法对期货市场客户开户进行监督检查。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对期货公司客户开户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监控中心应当依据本规定制定期货市场客户开户管理的业务操作规则,并报告中国证监会。
监控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防范和化解统一开户系统的运行风险。
第三十五条 期货公司、证券公司违反本规定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采取责令限期整改、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逾期未改正,其行为可能危及期货公司稳健运行、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责令期货公司、证券公司暂停开户或办理相关业务。
第三十六条 期货交易所、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保守期货公司和客户的商业秘密,不得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三十七条 期货公司、证券公司违反本规定的,依照《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八条 期货交易所、监控中心违反本规定的,依照《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处分。
第三十九条 期货交易所、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依照《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期货公司会员号变更、会员分级结算关系变更、会员资格转让或者交易编码申请权限受到期货交易所限制时,期货交易所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监控中心。
第四十一条 对于实行会员分级结算制度期货交易所的非结算会员,监控中心应当将其申请和注销客户交易编码的结果及时通知其结算会员。
第四十二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统一部署分期分批完成开户系统切换工作。完成开户系统切换后,期货公司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办理客户开户手续。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 篇7
关键词:法律教育,诊所式教学,职业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法律教育在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社会对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传统法律教育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 引入美国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方式, 是探索我国法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对传统法律教育教学方式的完善。
一、当前我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教育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弘扬法治精神、培养合格法律职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 其具有两重性, 即学术性和实践性。从理论教育的角度, 法律教育被归类为人文社会科学, 即通过传授法律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法律理论素养, 具有学术性;从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角度, 法律教育主要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 即通过社会实践和实地训练以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思维、技巧和道德, 具有实践性。法律教育的两重性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法律职业人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着重于对法律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 实践教育则重视不够。近一个时期以来, 在“科教兴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推动下, 我国的法律教育呈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法学院校及在校法律专业学生人数成倍增长。而在就业方面, 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偏低。就当前的现状而言, 我国的法律教育表面呈现繁荣之势, 但却蕴含着深层次的危机。我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正在扩大并加深, 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法律教学方式单一化, 重知识轻能力。
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以学生获得知识量的多少为标准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秉承“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职责, 灌输给学生各种知识, 我国大学法律教育同样沿袭了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理解法律含义、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 注重对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的知识, 而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甚至展开讨论;学生则在教师的讲授中被动地接受知识, 没有条件与机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分析。这样, 很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此外, 关于教师讲授的内容、案例以及平常的练习、考试, 都是在预设范围之内, 有统一标准的答案, 学生只需按着传统的学习模式对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法律、法条强化记忆。这种法律教育教学方式, 只能使学生获得书本上静止的知识, 缺乏对问题思辨能力和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
2. 法律教学实践形式化, 缺乏职业培训平台。
法律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国法律院校安排学生法律实践常以见习和实习的形式进行。实习是法律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虽然, 我国法律院校都规定了这样的法律教学实践, 但这种教学实践存在着诸多不足:第一, 学生的实习期很短, 一般只有2-3个月的时间, 主要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如校对文字、装订卷宗、整理文书、发送文件、通知当事人等, 法律实践技能很难在实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第二, 由于受业务压力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不满, 多数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采用“放羊式”指导, 疏于对学生法律技能的训练和监督。第三, 随着法律专业学生人数的激增, 学校改变了以往安排学生到固定单位实习的实践形式, 更多地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由于学校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 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实习不是必须的学习项目, 加上就业压力的影响, 而选择了不完整实习或虚假实习。这些原因致使法律教学实践基本流于形式, 学生实际具有的法律执业能力与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所要求的能力相去甚远。
3. 法律教育目标理想化, 脱离法律职业人才需求。
21世纪我国法律教育不仅肩负着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优秀法律人才的重任, 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治国人才的任务[1]。因而, 教育理论界普遍认为法律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政法工作的法律人才。这种教育目标定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显得过于理想化, 且只注重了法律精英人才的培养, 而忽视了处于法律人才金字塔基础部分的大量的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 在较大程度上脱离了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社会所需要的法律职业人才不仅要掌握法律基本理论知识, 而且更强调的是法律职业能力, 即具备法律职业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因此, 法律教育目标的设计必须符合社会需求, 注重对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的教育与培养。
二、法律诊所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针对目前我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有必要借鉴起源于美国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法律诊所式教学主要是效仿医学院校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 通过指导法学院系的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 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2]。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在法律教学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显示了其特点和优势。
1. 法律诊所式教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教育主体。
法律诊所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生推到了现实生活中, 亲自接触鲜活生动的案例。真实案例经常比书本案例复杂得多, 学生必须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检索法律以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 可以寻求教师帮助, 在教师对一般办案技巧的讲授下, 再结合具体案例, 最终解决问题。学生要完全处理好一个真实案例, 不仅要掌握法律理论知识和法律诉讼程序, 还要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协调各种利益冲突, 把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解决方案,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3]。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只是扮演着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学习方案的引导者。
2. 法律诊所式教学以办理真实案件为教育内容。
法律诊所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来锻炼学生的法律技能。它不同于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 是建立在真实当事人和真实案件背景材料基础之上的。在法律诊所式教学中, 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案件, 从事实际的案件代理工作。这些真实案件都是由教师从法律诊所受理的全部案件中筛选出适合学生办理的案件。学生在代理真实案件时所做的是真正的律师工作, 主要从事接待当事人、分析案情、收集证据、调解、参与谈判、撰写法律文书、代理诉讼、出庭等工作。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案件, 参与案件全部过程和细节处理, 可以及时把所掌握的法律理论知识运用到法律实践中去, 由实践检验、校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3. 法律诊所式教学以实现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能和教学效果。法律诊所式教学方法是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其教学过程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课堂内,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模拟式、互动式和游戏式等形式, 把学生定位为课堂上的主角, 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促进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法律学习,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外则把学生置于真实案件中, 采用法律咨询、非诉讼代理和诉讼代理等形式, 通过“教”与“学”的互动, 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 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法律操作能力。
4. 法律诊所式教学以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为教育目标。
法律既是治国之学、权利之学, 也是职业之学、经验之学。经验的积累在于不断地实践, 法律诊所式教学把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通过解决具体、实际的法律问题,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法律诊所中, 学生通过实践亲自发现案件的事实和问题, 探索法律分析和适用, 既锻炼了实践能力, 又培养了开拓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判断能力。
三、法律诊所式教学对我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2000年, 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被引入到我国, 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7所高校尝试运用并取得了良好成绩。随后, 很多高校受到这种新的法律教学模式的启发, 逐渐尝试开设法律诊所进行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在近10年时间里, 以法律诊所式教学培养法律职业人才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肯定。
1. 法律诊所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社会公益心。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是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法律诊所所承接的案件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或相对弱势群体的案件, 学生代理这些案件, 不会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弱势当事人寄托希望的眼神, 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促使学生为维护弱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积极努力。在法律诊所式教学中, 学生代理真实案件, 直面社会、直面各种冲突, 可以认识到不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并使其深刻认识到从事法律职业不仅是实现自身利益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公正和公益服务。学生通过为社会弱势者提供无偿法律帮助,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当事人的责任心, 追求司法公正,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法律诊所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法律诊所式教学将学生置于非控制的真实案件中, 没有现成的答案和正确的审判结果, 学生需对具体案件进行分析和判断, 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处理案件时, 要学会权衡法律、当事人利益及伦理道德等各种因素[4]。法律诊所式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如何在解决办理案件时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寻找法律、分析法律、解释法律和使用法律的能力[5], 即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操作能力。
3. 法律诊所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
追求公平、公正与正义是法律价值的体现, 也是法律执业者应当具备的基本法律职业道德。在法律诊所式教学中, 学生必须按照执业律师所遵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来完成所代理的案件, 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又要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维护国家法制。法律诊所式教学所要求的法律职业责任心教育涵盖了如何处理冲突和严守保密规则, 如何处理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如何培养律师技能和职业热情等问题[6]。而传统的法律教学只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为学生提供完美的法律道德范本, 没有从法律执业人所应当具备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出发, 缺乏对法律职业道德和法律职业责任的直观理解。因而, 法律诊所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法律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
四、以法律诊所式教学培养法律职业人才
法律诊所式教学是一种从美国引入的新型法律教学模式。这种舶来品能否在我国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借鉴和应用,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通过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 以法律诊所式教学来培养我国的法律职业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合理认识法律诊所式教学在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由于我国与美国的法律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不可能完全取代我国传统的法律教学模式, 它仅仅在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中处于辅助而非主导地位, 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和完善。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但必须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依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传授系统、科学的法律理论知识, 而法律诊所式教学注重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理论教学与法律诊所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形成适合中国文化传统与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教学模式,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 专兼结合, 优化法律诊所式教学的师资队伍。
由于在法律诊所式教学中, 指导教师担当多重身份, 他们既是法律原则和案件分析方法的引导者, 又是学生信任的同事和朋友。法律诊所式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维的知识结构, 还应当有娴熟的法律实践经验, 掌握诊所法律教育所特有的教学方法[7]。学校在师资上应尽可能培养专职法律诊所教师, 还可适当聘请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法律诊所兼职教师。
3. 专业指导与心理疏导相结合, 消解法律诊所式教学的消极面。
法律诊所式教学中的实际案件是以社会法律援助为基础的, 代理的案件大多是家庭暴力案件、刑事案件、社会安全案件、公共利益案件、残疾人案件等。由于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及学生经验的不足, 可能导致案件办理失败, 不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直接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职业恐惧。另外, 学生在代理案件过程中接触的是现实社会, 难免会碰触到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并且, 当前司法系统内的不正之风也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 指导教师除应加强专业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办案质量外, 还应在学生出现不寻常的想法和行为前, 及时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问题, 舒缓心理负担, 做好思想沟通和教育工作。同时, 指导教师还应抓住一切适当的环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公正、客观、廉洁、无私的基本职业素养。
总之, 法律诊所式教学对培养法律职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我们应积极借鉴和推动其在我国法律教育事业中的发展, 使法律诊所式教学真正实现本土化。
参考文献
[1]杨继慧.法律诊所式教学在非诉讼业务中的运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1) .
[2]周赞梅.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应用之思考[J].新课程研究, 2008 (01) .
[3]刘惠珍.理念与制度冲突:自主学习面临的尴尬[N].中国教育报, 2003-02-29.
[4]李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诊所式法律教育对高职法律教育的借鉴作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5) .
[5]陈建民.从法学教育的目标审视诊所法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环球法律评论, 2005 (03) .
[6]田宏伟.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学实践课改革新尝试——美国法律实践教学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07 (01) .
考试作弊入刑后的法律思考 篇8
关键词:考试;作弊;替考;犯罪;刑法
一、考试作弊入刑概述
(一)考试作弊入刑的法律规定
将考试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源于《刑法修正案九》,其中用了四款对考试作弊行为进行了规范,第一款是对考试作弊行为的处罚,即“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款是对帮助作弊人的定罪,即“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三款是买卖试题的定罪,即“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第四款是替考的法律责任,即“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将考试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调整,弥补了长期以来对考试作弊行为处罚无据的尴尬。
(二)考试作弊入刑的法理价值
考试作弊入刑在法学理论上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打击作用。考试作弊入刑能够起到最大限度打击考试作弊行为的目的,使考试作弊的行为无所遁形,解决了长期以来实践中无法对考试作弊行为进行法律处罚的问题。二是发挥预防作用。考试作弊行为是一种极度不诚信的行为,在对该类行为进行法律打击的同时,实际上整个社会也都不希望下次国家考试中再有作弊现象的发生,而考试作弊入刑后会使很多人产生再作弊很有可能会被关进监狱的认识,这种代价对于正常人而言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考试作弊入刑会对普通人形成一种威慑力,在这种威慑力的作用之下,会使大多数人放弃作弊的念头,从而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1]
(三)考试作弊入刑的法律目标
考试作弊入刑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刑法的规范作用来打击考试作弊的犯罪行为,净化考试环境,同时还能够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考试作弊入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宏观目的。通过将考试作弊的行为纳入到刑法管辖范围之内,从而起到净化考试市场,使参与考试的人员都能够在公平的选拔环境中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可以这样说,考试作弊入刑的宏观目标是净化考试市场。二是微观目标。通过将考试作弊的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能够有效地打击考试作弊人甚至是考试作弊团伙,更进一步讲,还可以通过法律摧毁考试作弊的黑色产业利益链条。
二、考试作弊入刑的基本条件
(一)考试类型条件
考试作弊要纳入刑法调整,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便是考试类型条件,按照规定,应当限定在“国家考试”的范畴。纵然法律规定是明确的,但是对“国家考试”的范围划定尚未有一个法律界定,是将“国家考试”理解成为国家级别的考试,还是理解为政府部门代表国家所组织的考试,现在尚不清楚。从现实生活看,国家级别的考试种类有很多,例如: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甚至出国留学的GRE、托福、雅思等考试也具有国家级别考试的限制,而政府部门代表国家所组织的考试范围更加广泛,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所组织的考试,类似这种考试也有很多,例如:省、市、县政府通过考试招聘工作人员。限制究竟是将考试类型限定在前者还是扩展至后者,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给予明确。
(二)违法行为条件
考试作弊纳入刑法来调整,行为人的客观表现限定在四种类型:一是组织作弊的行为。即在国家考试中处于核心位置、组织他人共同作弊的一类行为。二是帮助作弊。是指作弊人提供帮助的行为,对于这类行为现象的条文中规定较为笼统,仅仅说了提供其他帮助的可以构成犯罪,但是对考试人帮助到怎样的程度才能够进入司法程序将其作为刑事案件来处理,在目前的法律规范中是难以找到答案的。三是试题交易和提供试题的行为。买卖试题行为作为可以纳入刑法调整的违法行为之一,现行的法律中并未对所买卖的试题的仿真度作出限定,是与考试真题完全一致,还是达到一定的類似比例就可以构成犯罪,这仍然须要司法解释给予进一步明确。四是替考行为。这是一种最为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当然考试作弊入刑也会将这类行为纳入其中。
(三)主体复数条件
考试作弊入刑对于犯罪主体而言,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对合关系,例如:协助考试作弊者与考试人、买卖试题交易双方、替考者与被替考者之间等,从法律规定来看,目前对于考试者单独作弊的现象尚未纳入刑法调整范围,对考试人的处罚仅限于代考的行为。可见,立法者将考试作弊入刑的目的在于重点打击考试作弊的黑色产业链条,而对于考试人则不在打击重点范围之列,考试作弊的黑色产业链条本身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是一个集团犯罪的模式,所以考试作弊入刑的犯罪主体应当是复数形式。另外,对于替考这种形式,无论背后是否有黑色产业链条做支撑,法律均规定要将替考者与被替考者共同纳入刑法打击范畴。但是,考试作弊入刑后的犯罪主体也并不排斥个体犯罪的情形,例如第三项规定出卖、提供试题的,可以是个体犯罪,但是相比之下,这种个体犯罪极为少见,因为试题出卖者或者提供者多数情况下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此,考试作弊入刑后主体条件为复数犯罪人,极个别情况下可以是个体犯罪。
(四)主观意志条件
考试作弊的行为从主观上看是一种故意行为,而且是直接故意行为,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仔细观察考试作弊入刑后的四种违法行为,其中帮助行为也可以入罪,而对于帮助行为的类型条文中仅列举了出售作弊器材一种,然后用了兜底式的规定来加以界定。这种规定的弹性空间是较大的。我们知道,帮助行为从刑法理论上讲可以分为直接帮助的共犯关系、还有间接帮助的片面共犯关系,从主观方面来看,前者的帮助关系仅限于直接故意,而片面帮助关系中帮助人的主观方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包含间接故意。[2]在考试作弊领域之内也有这样的例子,例如新闻报道中也曾经报道过这样的事情,某县高考作弊成风,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事,作弊黑色产业链条已经接近公开化,他们可以明码标价公开叫卖,而考试时有些监考老师在没有收受贿赂的情况下,也不敢得罪作弊产业集团,于是在监考过程中睁一眼闭一眼、为作弊行为“开绿灯”,放任作弊行为,使作弊行为能够完成,间接地“成全了”作弊和黑色产业,其心态显然是间接故意。从文意上理解,对于监考老师这种行为,也应当纳入刑法打击范畴。所以,考试作弊入刑其主观条件多数情况下是直接故意,但是也不排除间接故意的情况。
三、考试作弊入刑的罪数与停止形态
(一)对考试作弊入刑的犯罪形态认识
前文已经探讨考试作弊入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考试作弊黑色产业链条,所以考试作弊入刑后的犯罪形态基本为复数型犯罪,所以从理论上讲考试作弊入刑后的形态是以共同犯罪为原则以个体犯罪为例外,这种法律规定与《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罪名都大不相同。在《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罪名基本上都是个体犯罪,即便是行贿受贿这样的对合犯罪,也是按照行贿罪和受贿罪分别处理,并非直接按照个体犯罪处理。这就涉及司法解释如何确定考试作弊入刑后的罪名问题,是按照一个罪名定罪还是按照数个罪名定罪,这需要进一步加以明确。如果只按照一个罪名定罪的话,那么必然会将该罪名纳入共同犯罪的范畴,而这种规定模式也将会是《刑法》分则中比较有特色的罪名之一。不过从最高法院对罪名确立的司法解释来看,似乎将考试作弊的四项规定分别确立为四种或者五种不同的罪名,更加符合立法传统,实用性也会更强。
(二)考试作弊入刑后共犯关系人的犯罪停止形态
既然考试作弊入刑其立法目的是着重打击考试作弊的黑色产业链,而从其规定来看考试作弊入刑后的犯罪形态又是共同犯罪,那么下一个问题就必然会涉及共犯之间的停止形态问题了。一般而言,当共犯之间共同实施犯罪,其停止形态是非常容易界定的,然而在现实中还会存在其中一部分人停止犯罪而另一部分人未停止犯罪的情况,这类现象也非常常见。对于组织行为而言,必然会是一种集团性犯罪行为,如果其中一人参与考试作弊的黑色产业链条之中从事组织作弊的行为,在实施准备作弊工具、为作弊买通监考人员的过程中,退出这一组织,之后不再从事类似违法行为,对该人是否能够按照中止处理,我们可以从其他组织类犯罪中寻求借鉴。一般说来,组织类的犯罪属于行为犯,一经参与组织或者一经有组织行为即可完成犯罪,既遂形态马上完成,当然也就不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即便中途退出,也只能够作为对其减轻处罚的依据。对于帮助作弊行为和出卖、提供试题行为而言,同样可以将其看成是行为犯,行为犯不存在未遂问题,行为一旦发出就是既遂。[3]但是行为犯依然会存在预备状态的中止,例如:甲乙二人将体套试题分为两半,各持一部分,如何共同出卖,在找买家的过程中乙主动退出,并表示不再参与,后甲在交易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此时甲为未遂,乙可以认定为中止。而对于替考行为来说,替考者与被替考人之间存在对合关系,以进入考场为既遂的标准,一旦替考者进入考场,标志着替考行为已经正式施行,所以不存在停止形态问题。但在进入考场之前,尚处于预备阶段,如果替考者中途退出,而被替考者又找别人替考的,被替考者构成既遂,先前退出的替考者可以按照预备阶段的中止处理。
(三)考试作弊入刑后与职务犯罪的罪数关系
由于考试作弊黑色利益链条是一个利益集团,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与考试作弊息息相关的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还包含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职务犯罪行为,对于考试作弊者通过向教育行政部门的人行贿实现权钱交易,最终使教育行政部门的人为考试作弊的行为“开绿灯”或者提供各种帮助的,当然教育行政部门的人员也构成考试作弊的犯罪,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所以还会涉嫌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根据刑法基本理论,行为人一行为涉及三个不同的犯罪,属于想象竞合或者手段牵连的范畴,最终的罪数形态仍然是擇一重罪从重处罚。[4]从以往的实践来看,由于受贿罪与滥用职权罪这样的职务犯罪均具有数额起点的限制,对参与考试作弊的官员而言很多时候会因为数额不够而无法作为犯罪处理,但按照《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考试作弊入刑后,则可以按照帮助考试作弊来处理。
四、结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考试来选拔人才的传统,考试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可以说是一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事情,但是考试制度诞生之日起,与之相伴而生的作弊行为便如影随形地发生着,而长期以来对考试作弊行为由于法律规定的缺失,不论多严重的作弊行为最终都难以得到法律的惩处。《刑法修正案九》将考试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之后,使得对考试作弊行为的处罚不再于法无据。但是由于该项制度刚刚建立,学者对其认识尚不全面,因而一些基本问题须要予以明确,其中考试作弊入刑的基本条件、与共同犯罪之间的关系、与职务犯罪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是考试作弊入刑后应当重点研究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梳理清楚,就可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考试作弊入刑的法律规定。
参考文献:
[1]李想,葛晓阳.组织帮助参与作弊均受刑法规制[N].法制日报,2015-9-18(5)
[2]郑泽善.片面共犯部分否定说证成[J].法制日报,2013(9):88
[3]魏东.行为犯原理的新诠释[J].人民检察,2015(5):6
[4]刘阳.司法渎职犯罪罪数判定[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4
作者简介: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推荐阅读: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0-17
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09-24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培训考试试卷09-20
司法考试经验司法考试复习经验法理、法史、法律职业道德点津08-26
法律职业素养06-02
法律职业能力08-22
法律职业道德10-19
法律职业共同思维06-20
《法律职业》读后感想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