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调查报告(共8篇)
法律职业调查报告 篇1
职业调查报告
民商法学院2010级3班
黄博君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日益多样化;就现阶段而言,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已进入瓶颈。在本次假期中,我通过向周围从事与法学专业相关职业的亲戚、朋友以及一些从事与法学相关职业的专业人士的一系列了解、咨询;收集一些对我们今后就业选择、职业规划有益的资料进行学习、深入分析,从而得出有助于我们今后职业选择较为有效的参考信息。我主要了解的是与经济侦查相关的公务员及律师职业方向。具体内容如下:
一、职业内涵:
经济侦查及经济犯罪侦查,是指公安机关经侦部门为侦破经济犯罪而获得证明有无犯罪事实、犯罪情节轻重的有关证据以及捕获犯罪嫌疑人所依法采取的专门的调查措施和强制措施的总称。经济犯罪侦查主要是针对经济犯罪而言的,是为满足新形势下防控经济犯罪工作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经教育部批准在全国本科院校中率先开设的公安应用学科。国家旨在培养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职务犯罪侦查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在检察、纪检、公安及企事业相关工作岗位上所需的侦查技术能力,能在检察、纪检、公安及企事业相关工作单位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人才。现在,该专业已经在很多高校开设,一般都是包含在侦查专业内进行招生。
二、入职条件:
经济侦查类相关职业需要系统全面地掌握经济犯罪侦查专业 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熟悉和掌握金融、税务、走私、保险、会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经济犯罪侦查系列职业,较为对口的专业是经济犯罪侦查师,其核心课程包括经济犯罪侦查的措施与策略、金融犯罪案件侦查、涉税案件侦查、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公司犯罪案件侦查等。
从事该相关专业需要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同时是法学专业学生(经济法学、诉讼法学专业学生较有优势),同时应当通过司法考试;并且要求掌握一定的经济、金融、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最好能够具备会计、金融类第二学士学位;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经济侦查师一般分为三个级别:助理经济犯罪侦查师、经济犯罪侦查师、高级经济犯罪侦查师。其中报考经济犯罪侦查师、高级经济犯罪侦查师的要求较高:经济侦查师要求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或具有一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高级经济侦查师要求研究生学历同时工作一年以上、本科学历同时工作两年以上或大专学历工作三年以上。
同时,该类职业主要以侦查类法学专业学生为主,并且要求具有一定经济学、财务类基础知识;同时自从中国入世后,对经济犯罪类侦查手段、方法及形式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国家对经济类犯罪非常重视,尤其针对贪污受贿等一系列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关犯罪的惩处力度不断加大,对这类职业需求人数较多。
三、招录程序:
1、招录公告:(1)报考条件--基本条件:大专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无犯罪纪录;特殊条件:与专业相关的年龄、身体条件。(2)报考职位--分国家机关公务员、地方公务员同时考试,两个只能报一个;选择与本人相同或相近专业)
2、考试部分:进行笔试、面试两次考试
3、查询所报职位的最低分数,预测是否过关。
4、查询所报岗位入围人员名单,确定是否入围。
5、关注所报岗位的资格审查时间:参加资格审查:毕业证、学籍证明、户籍证明、学生证、自我简历等。
6、关注所报岗位的体检或体能测试时间
7、关注所报岗位的资格面试时间
面试内容:报考动机、举止仪表、个人情况介绍、工作态度、人际关系处理、复杂事件处理、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行政公文应用(演讲稿);方式:现场表达当场评分、公布分数;
8、查询所报岗位面试入围人员名单,确定是否入围
9、录用考核:两种方式:发调查函、派人到所在学校或单位
10、关注所报岗位人员录用名单:公示一周
11、关注所报岗位录用人员报到时间、地点、有关手续
四、职业前景:
从现阶段来看,中国进入WTO后,经济贸易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需要相应的法律规范来调控。这使得经济侦查类职业需求量较大,对经济类侦查方向的职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需要经济类、金 融管理、财务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相应的法学专业学生。经济侦查类的职业相对于其他侦查类职业危险性较小,主要面对的是经济类型犯罪,如走私假币、虚报注册资本、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等类型的犯罪。在工作的第一年,该类职业的薪酬可能会在2000元左右,薪酬处于中下等;但随着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其薪酬会逐渐提高。从长远角度来看,经济犯罪侦查类职业的前景相对较为乐观,但是较多以文秘、行政职员为主。
法律职业调查报告 篇2
相关研究以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 在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2005级和2006级的学生中选择调查研究样本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收回有效问卷449份, 有效回收率89.8%。被调查者的情况基本上能代表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状况。
中职学校学生法律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具备初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但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发现, 高达98.9%的学生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法律素质是中职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 普遍认识到法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高达89.8%的学生认为作为子女一定不可以因父母要求就去偷别人的财物;当在参加勤工助学或利用课外时间在外打工, 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有66%的学生选择利用法律手段解决, 有17.1%的学生借助学校和教师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只有极少数学生选择了非法手段, 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是非分明, 在大是大非面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但是如果法律和感情相冲突时, 学生的法律立场就显得不够坚定, 比如, 当至亲或密友找其借钱时, 只有14.5%的学生会要求对方出具借条, 大部分学生没有选择这么做, 原因是碍于面子、信任对方或根本没有想过原因, 说明在中国重人情的社会里,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 学生维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 发票是消费者购物的凭证, 也是当所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消费者要求商家修理、更换或退货以及索赔的依据, 因此, 不论所购商品价格高低, 均应要求商家出具发票。但在调查中, 学生却很少有这样的维权意识, 只有14%的学生坚持在上街买东西时向销售者索要发票, 42.3%的学生选择大额购物时才索取发票。在回答“是否愿意为一块钱去打官司”的问题时, 39.2%的学生认为赢了官司输了钱应放弃打官司, 说明学生的维权意识还不够强, 只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并且带有很强的实用色彩。
有一定的法律知识, 但仍显不足, 甚至在法律观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调查发现, 只有3.1%的学生认真阅读过我国的最高法———《宪法》, 有30.7%的学生从未阅读过该法。而《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和《刑法》这些基本法律也没有全部被学生认为是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 连学生自己都承认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还很不够:认为目前已有的法律知识不能应付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或者远不够用的学生比例达到54.4%, 不一定能和不能辨别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违法的学生数也占到了全体学生数的61.9%。在对待具体的法律问题时,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法律知识比较欠缺, 比如, 虽然76.4%的学生知道盗窃1500元现金是违法犯罪问题, 但还是有23.6%的学生仅仅把这种行为当作道德问题和违纪问题, 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 但仍显不足。学校教育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 (两个年级都有超过87%的学生选择是最重要的途径) , 更应该加强法制教育。由于法律知识的不足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法律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 在回答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时, 两个年级的学生都把“青少年自身原因”这个选项放在第三位, 而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社会与学校法制教育因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过分强调客观因素的作用, 其他有关法律观念的题目正确率也不高, 说明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法律观念还普遍存在, 亟待加强法律教育, 消除或减少学生法律观念误区。
对法制现状不太满意, 司法信心偏低调查发现, 对当前法制环境“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占多数, 比例合计为66.6%;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学生比例只有34.1%。高达78.2%的学生认为我国不可能消除司法腐败或对此持怀疑态度, 说明学生普遍对我们国家的法制现状不太满意, 反映在学生对待法律问题时, 司法信心偏低。比如, 对于“私了”和“寻求法律援助”的倾向性, 只有33.6%的学生选择后者, 甚至出现“私了解决不了, 才寻求法律援助”的尴尬局面, 并且这个比例还占到60.8%。这说明依法治国, 树立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坚定信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生学习和运用法律的意识较高, 普遍注重法律的实用性, 但有知行不一的现象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学习和运用法律的意识较高, 普遍注重法律的实用性。比如, 在学习法律的目的上, 选择“维护自己的权益”和“提高综合素质”这两个选项的比例分别达到89.1%和85.1%, 远高于“为社会伸张正义” (38.3%) ;对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偶尔关注和基本不关注的比例为54.6%, 而对生活和工作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最感兴趣, 有60.4%的学生选择经常关注。此外, 虽然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 但当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 学生心中的天平往往会摇摆不定甚至偏向后者, 出现知行不一致的情况。在答“会否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问题时, 明确回答“会”的只有24.3%, 答“视情况而定”的则占到64.8%, 并且2005级学生直接选择“不会”的比例比2006级高11.9%。此外, 如果出现亲朋好友犯罪, 或做了违法的事侥幸逃脱法律制裁的情况, 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会举报或者劝其自首, 感到高兴、听之任之和不知道怎么办的学生却占了57.7%。而如果明知某种行为是违法的 (不包括犯罪) , 但对本人有好处, 虽然大部分学生选择“不去做”, 但选择“会去做”、“只要不被人知道就做”和“权衡利弊大小之后再决定”的学生的比例还是达到了33.2%。考虑法律后果的同时也考虑个人的利益, 是被调查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法律素质的建议
学校须正视中职学校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 既不能熟视无睹, 也不能过分夸大从上述调查分析可知,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在同年龄群体中基本处于中等或稍偏下的水平。并且, 学生总体行为表现是好的, 是向善的, 偶尔出现一些违纪违法行为, 情节也是比较轻的, 大多是思想认识的问题, 是可以通过教育给予指正的。即使极个别学生或学生群体出现较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只要不是非得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也应以教育为主, 争取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学校切不能动不动就开除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把他们推向社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学校应坚定不移地加强法律课程建设, 构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法律教育体系法律课程虽然不是专业课, 不会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会明显增加学生求职砝码, 但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法律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觉悟、将学生塑造成遵纪守法的公民、促进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减少校园违纪违法现象、构建和谐社会和依法治国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因此, 学校应为法律课程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软件和硬件环境, 在课时安排、教室与实践场地及设备建设、师资培训、活动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另外, 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目标并不是法律课程就能达成的, 还需要德育、心理、艺术等方面课程的配合, 学生有了端正的思想、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艺术修养, 综合素质才能提高, 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学校法律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应该能让学生乐于学、学得进和学而有用学校的法律教育是提高学生法律素质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中职学校的法律教育目标毕竟不是培养法律专门人才 (司法和警察等专业法律学校除外) , 只是普法教育。因此, 应选择体系科学、内容实用、适应时代发展和中职学生特点的法律教材, 突出教材的时代性、实用性、通俗性和趣味性, 教给学生实用、急用的知识。应多用讨论、辩论、模拟法庭、小品表演等启发、互动式教学, 善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进行直观感性教学并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多点儿案例考查, 少点儿死记硬背, 多点儿实际运用, 少点儿理论分析, 重要的不是学生死记硬背了什么, 而是使学生对是非善恶有进一步的法律认识。
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努力, 齐抓共管, 促进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不是一项孤立的工程, 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事, 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其中, 学生本人的主观努力很重要, 而遵纪守法的家长、学风浓郁的学校和良好风气的社会则是学生法律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催化剂。
摘要:以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为研究样本, 对中职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一定的法律知识, 但仍显不足, 甚至法律观念上还存在误区;对法制现状不太满意, 司法信心偏低;学习和运用法律的意识明显较高, 普遍注重法律的实用性, 存在知行不一现象。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 本文还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的思路和一些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法律素质,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张淑玲.大学生法律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法学杂志.2002, (1) .
[2]杨志坚, 刘筠筠.大学生法制观念的跟踪调查和比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2, (8) .
[3]教育部, 司法部.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N].法制日报, 2002-10-20.
[4]唐善茂, 莫凌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调查与研究 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 法律意识 调查 研究
一、案件叙述
先看两起在学校发生的案件。
案件一,事情经过:叶某,万安县人,是学校2013级数控班3班学生。某年9月1日晚10时许,叶某与8名同学翻围墙出校上网,在围墙外与学院4名萍乡籍老生相遇,双方发生争吵和打斗。事后,感到吃了亏的叶某与同学等8人找正在网吧上网的4名萍乡籍老生报复,但叶某一方遭对方10余人追打,终寡不敌众,落荒而逃。在逃跑中,叶某被对方追上并打倒在地,之后被对方数人用棍子和砖头围殴。叶某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但最终不治身亡。
案件二,事情经过:在实习期间一名谭姓学生由于不遵守实习场所秩序,遭到一名习姓教师的殴打。这名谭姓学生感觉受到委屈,同时又受到女学生的嘲笑,自尊心受到伤害,于是纠集另一名老乡唐某到实习场所对那名习姓教师进行报复。针对这起事件,学校做出了严肃处理,这两名学生一名开除,另一名留校察看。
教训是惨痛的!从这两起案件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处理问题都是采取极端的方式,法律意识相当淡薄。为了较精准找到学生法律意识的盲点,分析学院学生法律意识状况,为以后的教学和学生管理提供方向,笔者设计了反映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学院中职和高职学生,各500人,调查的内容包括对我国现行法律和学校校纪校规的了解程度,有守法程度、法制观念、解决矛盾的方式等6个小问题。
二、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1.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
高职生法律意识明显优于中职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如何评价你对法律的认知”问题,高职生“程度很好”占47.2%,而中职生仅有30%;在看待打群架事件中,中职生认为事件违法仅占25%,而高职生普遍认为违法。
2.学生了解法律的途径
反映出学校在法制宣传方面方式比较单一。在调查问卷中,回答“违反校规后,你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时,高职生和中职生“无所谓”的感受程度都占到60%。
3.解决矛盾方式
高职生和中职学生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报复心理。如解决同学受欺负的问题,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帮忙报复”。这说明高职生法律意识在行动上有较大的落差。
三、对策建议
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定性思维。因此,学院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在哪方面欠缺,就应该加大哪方面的培养力度。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笔者对学院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突出法律知识的讲授
学院中职和高职的教材目前都突出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要求,法律知识少之又少;而且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老师很难做到精细讲解。
2.增强学生维权意识,突出对学生维权方式的引导
中国历代教育家都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方法的运用直接决定维权的结果,学生血气方刚或者自以为正义在手,难免会做出愚蠢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人间虽有正义,但必须争取。争取的好与坏,与方式方法直接有关。
3.开设法律咨询机构,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
从问卷调查表的结果来看,高职学生在法律认知方面良好,但在行动上却存在巨大的落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情绪控制和调节方面存在问题。学院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获取新的法律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调控。
4.依法育人,推进校园法制文化建设
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因此,作为教育行为的实施者,学校一要不断完善依法治校管理机制,推进校园法制文化制度建设。二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夯实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遵纪守法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要坚持依法治教,规范教师行为。学校教育任务的承担者是教师,如果教师的法制意识淡薄,法制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更谈不上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把有关法规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对于教师违规违法现象要严肃处理。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利于引导、保障和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他们社会应变能力,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学生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法律职业行为规则 篇4
摘要: 法律职业行为规则中的“职业”,在此我将之理解为职业伦理。所谓法律职业伦理,是指法律职业者在其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职业人员是法律的实施者,也是法律的维护者,直接影响着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有必要对其职业伦理有所规范,从而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本文主要从什么是法律职业伦理和如何完善法律职业伦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职业伦理
法律职业者
职业伦理教育
一.何为法律职业者? 从广义层面讲,法律职业者包含着三类法律人。第一类为应用类法律人,主要是法律实践者,由法官、律师、检察官以及立法人员等组成;第二类为学术类法律人,主要是法律研究者,如法学教授、法学研究人员等;第三类为辅助类技术应用型法律人,如书记员、法律助理、司法秘书、司法执行人员、司法警察等人员。本文所称法律职业者,专指律师、法官与检察官。
孙笑侠教授认为法律人有四方面标志性的特点:(1)他们的技能以系统的法律学问和专门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并不间断地培训学习和进取。(2)法律人内部传承着法律职业伦理,从而维系着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以及共同体的社会地位和声誉。(3)法律人专职从事法律活动,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或自治性。(4)加入这个共同体必将受到认真的考查,获得许可证,得到头衔,如律师资格的取得。①
孙教授在第二点中谈到了法律人的职业伦理问题,所谓法律职业伦理,是指法律职业者在其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步入21世纪之后,法律人的职业伦理问题,与对司法改革的质疑声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国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话题。
二.法律职业伦理所面临的问题
继2004年伴随一系列“律师参与腐败案”、“刘涌案”等事件引发的“律师整顿”运动之后,2008年、2009年又因一系列涉及从业面广泛、级别高的“法律人腐败窝案”,如“黄松有案”、“郭京毅案”等,以及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案件,比如“李庄案”、“彭宇案”、“许霆案”等案件而间接直接地触发了执政党、政府以及民众对于司法改革方向、法学教育等方面的讨论和反思。从我国司法界的现状来看,少数案件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为了寻求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裁判结果,违法对法官进行拉拢、贿赂;也有极少数法官利用手中的审判权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社会对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产生怀疑。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个别法官和律师串通,违反职业道德和纪律,损害了当事人利益,影响了司法公正,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败坏了法官和律师的形象,弱化了民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发生的法官违纪、违法审判乃至犯罪,让不少人不禁心生疑问:法律人的职业伦理身在何方?法律职业伦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和权威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法律职业伦理问题的重要性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治国家中的法律职业人必备的职业道德。法律职业人首先必须具备合格公民的道德底线,但仅仅于此是绝然不够的。既然“法治实乃法律职业人之治”,那么法律职业人必然具有其他公民所不具备的特殊性的职业道德素养。像医生循医德、教师遵师德一样,法律职业人也同样应当信守相应的法律职业道德。在我国,关于律师与法官职业道德问题我们给予了比较多的关注,其实包括法官、检察官等在内的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法律职业道德都需要重视。试想,如果一个对蕴涵着自由、民主和普遍正义等道德价值的良法缺乏真正信仰的法学家,能够不畏权贵而敢于拒斥“恶法”流弊么?一个没有深邃地体悟法治精神、原则的法官或检察官能够做到独立而公正地适用法律弘扬正义么?一个没有对人的生命尊严与价值怀有真诚的敬畏而负责的道德信念的律师能够为“他者”的权益而勇于“铁肩担道义”么?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法律职业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法律职业伦理是提升我国法律职业人的整体素质,促使法学尽快走出“幼稚”的尴尬乃至化解“司法困局”的应然取向。我国经过30余年的法学以及法制的重建与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法学“幼稚”的现实表现,使人不得不认真检讨这表象之外的因素——法律职业人包括道德品质在内的整体素质不高是其重要原因。处于经济高度增长而社会生活剧变期的中国,急迫地需要促进社会生活规范化的法治资源(包括法学思想与法律制度)的有效供给,法学家、法官、检察官与律师等法律职业人自当承负起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对于形形色色的“以权压法”、“以钱诱法”与“以情融法”引致司法活动失却公正 本性的司法现实,滥用当事人信任的律师、滥用司法权的法官和检察官是不能以法制不健全而推卸责任的。事实上,法律职业人普遍地欠缺法治国家要求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倒是直接因素,远比学养不够及制度不完善更为关键。(要知道,学养不足倒是可以“恶补”,制度的不完善亦是相对的。)惟有法律职业人道德素养的整体性提升,我国当前的法学和法治窘境才有改进的可能性。
四.法律职业伦理的特殊性
在对抗式的程序中,往往只有一个赢家。或者说,在逻辑上,只有一方的价值观会受到支持,而另外一方的价值观会受到贬抑或忽视。换言之,法律人的工作,不管是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在个案中,多是损一方益一方的工作,所以,它从来都不可能有大家都满意的结局。在这种背景下,法律人更容易遭至社会的诟病或者卷入某种道德漩涡之中,而与社会辩论或者政治争斗中失败的某一方道德观或利益集团一起成为失败者。②
法律职业和当事人都很容易陷入“对价性”的思维。当事人通过掏腰包来获取律师的法律服务,获取法院的判决,那么,将合法的辩护和裁判活动的成果据为己有就是理所应当的。从这种业务的实际状况来说,法律服务的启动及其质量能超越贫富差距,很容易被人认定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梦想。即使社会上一直都在批判医疗市场化思维所带来的医患关系的紧张,但不管怎样,即使是轻微的疾病,医生一般不会因为无利可赚而拒绝治疗。对所有的疾病都给予适当的治疗,对所有患者的生命都予以同等尊重,这一普遍性的医疗理念很自然地得到了人们的承认。但在律师的场合下,很难实现这种普遍利用法律服务的理想。即使有所谓的法律援助、公益诉讼,但它与庞大法律服务需求相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而律师的参与,在一个极端上,即使不请律师,当事人运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很广泛,在另一个极端上,投入了巨额律师费用的辩护活动,大部分都是和企业获取利益的行为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法律职业(律师)的法律服务很容易成为营造和维护社会不平等的帮凶——进而使得人们把那些“为富不仁”、“社会不公”的帐都算在了“总是明目张胆地维护不公正现象”的法律职业身上。
更重要的是,绝大部分的中国法律人工作在一个高度行政化的环境中,即使是似乎纯粹商业化的律师,也会被纳入到了消除信访、解 决群体性事件的轨道中去。至于身处法院、检察院之中的法律人,更一直都是遵循一种行政化的工作程序。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律人还试图僵硬地采用已经陷入危机之中、未曾得到法学家阶层系统本土化移植改造的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规范原理,在面对高度行政化的道德困境,自然会显得无所适从。
五,如何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鉴于法律职业伦理的重要性,在发展中改革我国的法学教育事业,以提升法律职业人的整体素质,是法学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强化法科学生的职业伦理素养,既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培育的历史要求,也是法学教育顺应并推动法治社会发展的使命。
第一,应当明确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目的。大学法学教育的改革已经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争议焦点集中在精英化还是大众化、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这一争议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目的的确定。我认为,根据法律职业的自身特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帮助法律职业者认识职业中的“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法律人。
第二,选择好适宜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手段。考虑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主要涵盖的是正义、廉洁、忠诚、严明等抽象内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可以采取榜样引导和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模拟法庭、多媒体播放、实验室实验、法院旁听等多样化的手段,将伦理教育的内容内化到教育对象的观念中。
第三,注意处理好法律职业伦理专门课程的教育与法学专业日常教育之间的关系。单靠新增加一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专业课程,很难真正达到提高法律职业者伦理素质的目的。要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专门课程之外,将法律职业伦理教学贯穿到各个部门法的课程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接受法律职业伦理知识的学习,才能保证真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实现。
第四,保持从业前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在职人员的培训齐头并进。大专院校的学生是法律人的后备资源,他们的职业素质修养直接关系到法律职业的发展前景,切不可忽视对他们所进行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而已经进入职业领域的法律工作者是适用法律的人员,他们 的职业素质修养影响到法律职业的现状,应形成规范的职业伦理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总而言之,法律职业伦理培养,是我们必须通过法学教育改革促进法律职业人职业伦理品质提升而努力的志向性目标,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注释:
①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载张文显、信春鹰、孙谦主编:《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页.②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参考文献:
[1]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载张文显、信春鹰、孙谦主编:《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
法律职业到底有那些? 篇5
绝大多数人对法律职业的认识皆源于影视媒体中法官、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中抗辩搏弈的精彩场景。在新闻媒体和影视作品的渲染之下,许多年轻人在童年时期就充满了对从事上述职业的向往,以至于在其青年时期就开始积极规划法律职业生涯。
那么法律职业到底有那些?我国《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第一条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该条规定:为建立和规范国家司法考试制度,提高和保障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队伍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因此,我国法律职业当然包括了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四类职业。由于我国正在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了填补法律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下发了《关于调整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了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工作的组织机构和法律顾问的归口管理机构。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也规定了基层法律服务人员资格的考核办法和申请程序,该办法的实施也相应的填补了社会各基层对法律服务人员的需要。因此,在笔者看来广义的法律职业当然包括了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企业法律顾问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六类人群。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上述法律职业皆须通过相应资格考试,其中司法资格考试以其权威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处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顶端。
二、司法考试备考范围
司法考试是法律职业大门的敲门砖。那它考些什么?这是众多潜在的法律职业从业者热衷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以国家司法考试考试科目为蓝本,帮助大家了解司法考试的考察科目及分值分布情况。
1、试卷一考察科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系2009年新增的考察科目,在卷一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如单选题的前五道全部都是考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此外,卷四第一道简答题更是直接考察考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领悟。该科目的总分达到了25分,俨然成为司法考试新贵;
《法理学》一科考了7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和4道不定项选择题,加上卷四一道25分的论述题,总分为48分;
《法制史》依旧是考查分数最少的科目,共考了5道单选题、3道多选题共11分;
《宪法》考了6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和2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22分。;
《经济法》的分值比2008年增加了5分,总分达到45分,是卷一分数最高的一科,考查的形式是5道单选题、12道多选题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三国法”方面;
《国际法》考了4道单选题、2道多选题、1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10分;《国际私法》考查7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和1道不定项选择,共计17分;《国际经济法》考查7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和1道不定项选择,共计17分。“三国法”合计考查44分,与往年分值基本持平;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考查了4道单选题、3道多选题,共计10分,是2009年司法考试中考查分值最少的科目。
2、试卷二考察科目。
《刑法》客观题考了20道单选题、15道多选题和4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58分;
《刑事诉讼法》客观题考查18道单选题、14道多选题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52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客观题考查12道单选、11道多选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40分。
3、试卷三考察科目。
《民法》考查了24道单选题、20道多选题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70分,考查分值为各科之最;
《商法》考查了10道单选题、9道多选题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34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商法》的案例题继2008年之后,不再列入卷四进行考察,所以分值与去年的28分相比,没有太大增长。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共考查16道单选题、11道多选题和4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46分。
4、试卷四考察科目。
试卷四将考察科目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法学理论功底。该卷的考察范围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简答题20分、《法理学》简答题25分、《刑法》案例22分、《刑事诉讼法》案例21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20分、《民法》案例22分和《仲裁法》案例20分。综上所诉,结合各考察科目客观题部分,《刑法》总分80分、《刑诉法》总分73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总分60分、《民法》总分92分、《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共66分,与往年基本持平。
通过观摩该表,相信大家对历年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我国司法资格证的分类。司法资格证-----即法律职业资格证。该证因其发放条件和适用范围的不同而分为A、B、C三类。A类证的发放人群是通过司法考试360分的分数线的考生,该证适用于全国范围。B证则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和西部欠发达地区通过司法考试放宽地区分数线的考生,该证仅在上述放宽地区适用。C证仅发放给新疆、西藏地区通过司法考试单独划定分数线的考生,该证仅适用于新疆和西藏。因此,司法考试360分的分数线只是一个相对值。我国司法考试最终的录取率是由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组成的国家司法考试委员会进行调控的。据司法部高层人士称,我国将在推行司法考试的十年时间内储备50万个具有司法资格的法律人才,以备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之用。近年,随着国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司法系统的投入以及法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不断膨胀,自2007年以来,我国司法考试录取率有所增长,其主要表现为严格控制A证的通过比率,适当放宽B证和C证的通过比例,引导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的人员投身于西部建设,以缓解西部地区司法系统法律职业人员断层的危机。
三、司法考试扬帆起航
一、准备阶段
(一)司法考试资料准备。
围绕着司法考试经济,大量的官方和民间的司法考试培训辅导机构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司法考试培训市场上成规模的助考培训机构达二三十个,其设置在各省市的教学辅导分支机构达千余家。有的知名辅导机构法.律教育网还将司法考试的培训讲座设到了一海之隔的台湾和香港。上述辅导机构为提高知名度、吸纳生源还纷纷出版了司法考试辅导教材。如此以来,图书市场上流通的司法考试的教材就达十余种。
欲善其事,必先工其器。
如何挑选一套优质的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对顺利通过司法考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将结合自己司法考试的经历推荐如下资料供大家参考。
(1)《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用书》。业界俗称“三大本”。由于2006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制,司法部不再冠名出版司法考试指定教材,继而该辅导教材转由司法部旗下司法考试专家命题组编纂。不容置疑,该教材仍然居于司法考试的权威辅导教材的顶端。由于我国司法考试面向国民教育本科学历,因而《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用书》在内容和体例的编纂上照顾了非法学本科学历的考生。因此,将该教材比喻成法学学科基础教材毫不夸张。在具有法学基础教育背景的初考考生看来,该教材有理论篇幅过于臃肿、司法考试考点不突出等缺点,于是该教材经常被具有法学基础教育背景的初考考生束之高阁。但在该教材上述的缺点背后却暗藏“杀机”。以08年和09年两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为例,上述两年的试题中竟然直接引用辅导教材中的晦涩原句。全国几十万考生在大跌眼镜的同时,既而欢呼雀跃或叫苦不迭。对于该教材的使用,笔者建议:无论考生是否具有法学基础教育的背景,必须精读”三大本”第一册。第二册和第三册则可当做“词典”,用以查询生僻的法律术语和概念。之所以提出如此功利的建议是源于我们的备考要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在重点考点上。
(2)《司法考试梦想成真应试指南辅导用书》。该教材系司法考试培训业界最权威的网上远程教育培训机构---法律教育网编著。该培训机构签约了一大批顶级权威司考名师和命题专家学者,例如法律教育网权威刑法签约授课名师阮齐林、姚贝、民法授课名师姚欢庆、席志国、赵德勇,权威刑诉法名师刘玫、民诉法名师杨秀清,行政法名师吴鹏,理论法名师杨帆(男)、叶晓川、王旭,三国法名师李毅、杨帆(女),商经法名师张海峡等等,负责专攻司法考试命题和辅导方向,其中不乏前司法考试命题人和现司法考试命题人的学生。与“三大本”辅导教材截然不同的是,该培训机构出版的辅导教材内容精要直击考点,将司考考点、重点法条、司考历年归类真题、配以章节练习四位一体,非常适合具有法学基础教育背景的考生使用,减负作用明显。
(3)《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司法考试是考点重复率较高的国家级考试。在历届考试中,不乏将历年真题稍作修改后重复面世的情况。因此,司法考试业界有“做历年真题就是作未来试卷”的说法。2008年笔者曾因工学矛盾导致备考不佳,当年,笔者在专攻历年真题的情况下仓促应考,取得了340分的考试成绩。如此一来,在司法考试业界传说的凭一套真题通过司法考试的也就并非信口开河了。因此,笔者着重推荐《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一书。该书一套八册,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其特点是将同一考点所涉及的历年真题全部编撰在一起。同时,该书在详细剖析解真题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的法学理论基础的考查。其真题解析以实战出发点,从不同的侧面帮助考生揭示考点的变化形式,从而有效的规避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因此,该书在司法考试教材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得到了众多考生的推崇。那么怎样使用该书呢?笔者建议:可先以涂改液将该书的答案覆盖后,再用铅笔在该书上勾画选项,然后对照每一题的解析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用笔记记录自己的错误。如此反复,以练习题感和阅读速度最终达到熟能生巧。当然,如果是在法律教育网司法考试题库做真题的考生不必用涂改液答案覆盖,也不用记录错题,因为法律教育网司法考试题库会自动记录你在做题过程中的错题。笔者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真题(20余遍),为通过司法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司法考试网络教学资料的选择。司法考试备考是否捷径?答案是:有。当然笔者的这种肯定的回答是建立在对司法考试考查什么、怎样考察等问题有非常清晰认识的基础上的。由于司法考试是考点重复率较高的考试,所以某些官方或非官方的司法考试辅导机构中有专门一批高端学者对其命题方向进行研究与预测。在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实施第八年的背景下,还没有被涉及的考点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同时,还有一批司法考试命题委员会成员(法学研究学术带头人)昔日的学生活跃在司法考试培训市场,他们能对司法考试命题人的研究方向和命题思路做出敏感的反应。基于此原因,司法考试培训界猜到题、压准题的现象屡见不鲜。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提高司法考试的备考效率。目前,较大的司法考试辅导网站有法律教育网等,其中以法律教育网的口碑最好。该网站以性价比极高的普通班(900元)、精品班(1500元)、实验班(2800元)三个班次为全国乃至港澳台考生提供旗下所签约顶尖司考授课名师的最新司考辅导课件,尤其是课件中的教学交互互动功能的领先设计深为笔者和广大学员喜爱,同时,该机构还设立了司考资料、司考经验交流,司考论坛,司考指南等版块供备考者交流学习经验检验学习成果。在这些名师讲座的指导下,笔者集中优势精力专攻重点,2010年司考成绩斐然。
(二)营造良好的适考环境。
“司法考试是一个人的战争,敌人就是自己”,这是司法考试业界一句精辟诠释。既然是一场“战争”,那么“参战者”就要有上“战场”作战的心理准备。笔者认为良好的适考环境就是这场战争的阵地和后勤保障。因而,如何营造良好的适考环境是摆在每个考生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以下笔者着重谈谈自己作为在职考生的体会。
(1)正确处理司法考试和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
据有关网络调查机构统计,普通备考者通过司法考试的平均时间为3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司法考试和家庭生活的关系对顺利通过司法考试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备考者可以向自己的亲属详细描述通过该考试的职业前景,并与其进行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的探讨,以取得父母妻儿的理解和支持。此举可规避或减少因备考司法考试导致的家庭矛盾。
(2)正确处理工学矛盾。
司法考试备考和工作的矛盾是每个在职考生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笔者曾在数年的备考过程中饱受其折磨。那么这样处理该矛盾呢。笔者有如下建议:首先,在职考生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在工作上保持旺盛的精力,毕竟工作是安身立命之本。其次,备考司法考试要取得领导和同事的支持,要让同仁们明白身边有一个专业法律人才是有百利无一害的。最后,备考者要在不影响工作业绩的情况下将备考复习引入工作实践,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以不断强化备考复习的效果。
(3)消极心理调试及压抑情绪的疏导。
司法考试备考过程是法律职业人心理成长的必经阶段。法律职业人在经过该阶段的心理磨砺后,势必为增强其日后职业生涯中的抗压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平稳度过该阶段是每个考生不应忽视的问题。适当的压力当然能够帮助法律职业人迅速的成长。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也会导致备考人员出现意外。2009年,某市一名考生因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其第三次的司法考试备考过程中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生命。该事件曾令众多司法考试备考者为之扼腕,并给业界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思考。笔者结合其亲身经历,总结了备考者在备考过程中易出现的心理阶段,即兴奋期、成长期、懈怠期、稳定期、抑郁期五个阶段。备考者复习过程中可能还会出项上述五个心理阶段相互纠结情形,让备考者不胜其烦,以至于影响到家庭生活、工作和学习。下面笔者将以一个为备考周期,描述上述五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兴奋期和成长期一般出现在司法考试备考初期,上述阶段属于积极的心理阶段;懈怠期一般出现在备考复习的中期,该阶段以丧失学习动力(书看不进、题做不好)为主要特点,该阶段为消极的心理阶段;稳定期则是在突破懈怠期之后的一段心理稳定阶段。该阶段一般出现在考前3个月内,此阶段往往是决胜司法考试的黄金阶段;抑郁期一般在考前一个月内出现。该阶段系备考者历经了漫长的备考过程后,产生的心理疲惫和生理疲劳阶段,该阶段属于消极心理阶段。处于该阶段的部分备考者甚至还会出现与司法考试相联系的幻听幻象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那么怎样调试和疏导消极心理调试及压抑情绪呢?笔者认为:出现消极心理阶段是备考过程中心理及生理极度疲劳症状的表现。因此,适当的放松和休息是最好的处方。当备考者处于上述阶段时,可以瑜伽、太极或慢跑等运动将紧张、抑郁、愤怒等消极情绪随体内汗液排出,以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如果备考者长期处于抑郁期,则可以服用如逍遥丸、安神补脑液等中成药缓解精神紧张。必要时,可接受中医按摩理疗以缓解躯体化的紧张和疲劳。同时,增加与感情亲密人员的交流或喂养宠物都是缓解上述症状的良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司法考试最重要的特点是规律性很强,重点非常突出,即大约80%的知识点是每年反复考核的,而这些重点内容又只占大纲内容的 30%.从理论上说,只要掌握了这些重点内容,就一定能通过考试。可见,司法考试的复习是一门“放弃的艺术”,考生可轻视甚至放弃不重要的内容;允许“投机取巧”,因为可以直奔主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重要考点和如何牢固掌握重要考点并且能在考试中正确运用。重要考点的确定有两个最有效的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反复研究近五年的真题。可以说历年真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就是重点,这是一个真理,屡试不爽。第二个途径是通过对考试普遍规律的把握来确定司考的重点。在考核的内容上,各种类别的考试的重点可以概括为九个字:“重要的、新颖的、例外的”。所谓重要的知识点,是指调整社会生活频率最高的法律制度或者部门法。所谓新颖的知识点,是指新出台的重要法律和司法解释。所谓例外的知识点,是指对原则规定的例外规定。并且,如果一项法律制度同时充足“重要的、新颖的、例外的”这三个要件,就一定是重中之重。比如《物权法》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地役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这也是规律,重复发生作用。
二,司考记忆多轮重复,科学记忆。
法学是一个强调记忆和熟悉的人文学科,虽然说法学最终考察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记忆实为逻辑运用之根基,根基不稳,运用终不能自如。也就是说,考生首先要能记住大量的信息,包括重点法条、理论要点等,而记忆需要大量时间的投入。对此,从记忆的规律看,众多人类学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多次重复是高效记忆、牢固记忆的唯一方法,对记忆能力差的考生就更要强调重复记忆。
法律职业调查报告 篇6
法律
二、职业礼仪展风采
新授1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职业礼仪知识
能力目标: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 情感目标: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如何做一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自觉性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二、职业礼仪展风采
㈠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
㈡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1、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
2、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
3、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实践者
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
第二课展现自己的职业风采
二、职业礼仪展风采
〖复习〗
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导入新课〗
作为一名中职学生,今天,我们在学校学习;明天,我们将走向职业生活,成为所在职场的一名员工。如何才能在职场上有立足之地?如何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成为每个中职学生心中的重大疑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展现职业风采的关键。
〖讲授新课〗
二、职业礼仪展风采
㈠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
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学习职业礼仪,必须打破“自我中心”意识,增强社会和集体意识。
作为职场中的一员,我们不能让个人好恶、个人习惯、个人意志来左右自己的行为,而是要服从社会和集体的交往需要这个大局,以职业礼仪树立形象,为人民服务。
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要处理好工作单位内外部关系。作为工作单位的一员,在工作交往中,通过礼仪的方式,对内
尊重同事和领导,合作友爱;对外加强联络,礼貌待人,讲究诚信。
学会与同事愉快相处,从自我做起,学会善待同事,在礼仪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尊重同事。尊重同事的生活习惯,尊重同事的处事方式。
2)讲究协作精神。自己的工作要尽职尽责,需要同事帮助要多学多问,对比自己年轻的同时要给与支持和鼓励。
3)体谅难处,倾情相助。不管在工作、生活上,同事若有难处,都应予以体谅并尽力帮助。
4)主动、道歉。同事之间相处,如果出现误会,应主动与对方沟通,征得谅解。
㈡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一个人的良好形象,是通过文明的言行体现出来的;文明的言行也折射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1、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
我们要认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积极参加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2、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
我们要弘扬传统美德,积极传播礼仪知识,不断增强文明礼仪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礼仪,让文明礼仪进班级、进宿舍、进家庭、进社区,努力营造文明礼仪氛围。
3、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实践者
对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艺术修养的外在表现;对社会而言,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反应。文明礼仪重在实践,从点滴做起。
〖课堂小结〗
我们要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从文明学习、文明生活、文明机会、文明着装做起,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等文明行为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文明礼仪修养。
〖课堂练习〗
P28如何做一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课后作业〗
法律职业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国外,法律职业教育,比较
法治社会需要良好的法律制度, 更需要具有较高素质的法律职业者[1]。法律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法律职业者。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法律职业教育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解读法律职业教育诸多关系的路径。
一、国外法律职业教育的关系解析
(一)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关系
除美国之外, 英国、德国、日本都存在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因此, 美国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是并行的, 学生在“法学院”接受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 学生在结束“法学院”的学习后获得法律博士 (JD) 学位, 并获得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英国、德国、日本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之间存在着并行与衔接的关系, 除了法学本科教育阶段的涉及的法律职业教育, 英国、德国、日本法学本科毕业生和非法学本科毕业生进入法律职能部门之前, 都必须通过相应的法律职业教育与培训。
(二)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职业准入的关系
司法考试是各国法律职业准入的标准之一, 除英国之外, 美国、德国、日本都有统一的司法考试。但不同的是, 各国在限定法律职业准入标准时又附加了其他限定条件。美国规定只有“法学院”的学生可以参加司法考试, 从事法律职业。英国虽然没有统一的司法考试, 但学生进入律师行业, 都要完成相应的职业课程, 并通过考试。非法学本科毕业的学生通过“转换课程”的学习, 也可以进入到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当中, 在通过相应的考试后从事法律职业。德国法学本科毕业生从事法律职业, 要通过两次考试, 通过第一次考试完成相应的见习可以成为律师, 或者从事其他与法律职业相关的工作, 想要成为法官则要通过第二次考试, 且通过率很低。对于低层次的法律从业人员则有高等行政学院和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定向培养。日本只有“法科大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司法考试, “法科大学院”毕业的学生既包括法学本科毕业生也包括非法学本科毕业生。
(三)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实践的关系
美国法律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参加法律实践的时间与内容, 法律实践的地点与形式多种多样, 并不受限。英国、德国、日本除了法学本科教育中的部分法律实践课程, 对法律职业教育中的法律实践有着不同的规定。英国的法律职业教育直接在律师事务所进行, 所以学生根据拟任职位的不同在律师事务所或其他批准的法律场所完成1-2年时间不等的实习。《德国法官法》规定学生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在通过第一次司法考试后进入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立法机关、工会、国际组织等机构完成2年的实习, 学生在实习期间, 受其毕业高校所在的州高等法院管理。日本“法科大学院”毕业的学生通过司法考试后要进入隶属于最高法院的司法研究修所完成1年实习, 同时, 学生在“法科大学院”也接受类似于美国“法学院”的各种法律实践教育, 参加各种法律实践活动。
(四) 法律职业教育与传统法律职业教育的关系
国外法律职业教育的发展大都经过了漫长的改革与探索, 美国法学教育来源于法学学士教育, 20世纪60年起, “法学院”才开始法律职业博士教育[2]。传统的英国法律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 律师会馆也由此成为剑桥、牛津之外的“第三所大学”。19世纪后, 改革的推进, 律师会馆教育职能逐渐减退, 大学法律教育的规模则不断壮大[3]。2003年7月, 德国颁布了《法学教育改革法》, 修订了《德国法官法》与《联邦律师条例》[4], 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 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制度、学位制度到见习制度, 德国法学教育力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轨制”。日本“法科大学院”制更是对传统法学教育与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 摒弃了传统的法学教育培养“法律通才”的方式, 注重法律职业教育的开展, 树立了“知识型职业”教育的理念[5]。
(五) 法律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
美国法律职业继续教育受法律保护, 律师在职业过程中每年必须接受时间不等的法律职业继续教育。在英国, 获得从业资格的律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德国在联邦和州都有培训基地。联邦司法部和各州司法局每年都有一个培训计划, 由法官和检察官自愿报名。培训时间一般在两周左右, 内容不固定, 一般是新法培训和审判实践中的新问题或带有普遍性问题的研讨[6]。日本律师联合会 (简称JFBA) , 针对本国律师的管理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继续教育模式, 包括特别培训 (现场直播培训) 、暑期培训、网上培训、职业道德培训、针对新注册律师的培训等等[7], 以保持律师职业水平提升。
二、我国法律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分离
我国法学教育也始于本科阶段, 法学研究生 (包括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 教育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延伸属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 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为非法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开设, 属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因此, 从教育体系上看, 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的联结是缺失的。为改变我国法学教育过于注重学术性的问题, 凸显法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 各大法学院校都加强了职业能力的教育, 从培养目标、课程体制、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力图实现法学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并行。但我国法学教育的起点是法学本科教育, 学生的职业能力很难达到法律职业的要求。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法学教育则仍然由各大法学院校完成, 其定位摇摆于“学术型”与“专业型”之间。同时, 也没有独立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来承担相应的职业教育职能。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基本是分离的。
(二)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职业准入标准的错位
2002年, 我国推行统一的司法考试, 国家司法考试主要测试应试人员所应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通过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职业资格证书后, 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 就可以从事律师职业, 进入法院、检察院工作, 或者从事其他法律相关工作。对于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职业准入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限定, 加之司法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因此,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职业准入之间是错位的。这也是我国法律职业教育体系不能有效建立的原因之一。
(三)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实践的断裂
目前, 我国法学教育体系中法律实践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由法学院校来组织安排, 这与美国法学教育似乎有着相似的地方, 但我国法制体系、历史传统、教育体制都不同于美国, 因此, 学生在法学教育阶段的法律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略显不足。我国规定获得律师职业资格证书后, 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1年后获得律师执业证书才可以从事律师职业, 法院、检察院和其他工作部门虽然在职业准入时也要求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时限, 但并没有专门、独立的组织机构负责学生法律实践期间的管理、评价与考核, 没有将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列为工作经验的一部分, 或者职业准入的一部分。
(四) 法律职业教育与传统法律职业教育的混淆
我国传统法律职业教育模式比较混乱, 除了部分法学院校的法律职业教育, 各法律职业团体纷纷开办了自己的职业学校, 人民法院有自己的业余大学和法官培训中心, 人民检察院有自己的检察官学院, 律师协会有律师培训中心, 司法部有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另外, 还有许多其他各种司法学校、律师函授中心[8]。这种法律职业教育层次定位不统一, 培养对象人员构成复杂, 培养主体的师资力量差异较大, 陪养内容以“职业培训”、理论学习为主;培养模式也比较单一, 主要是讲授式的教育方式。这种传统的法律职业教育模式与国外高层的法律职业教育模式相比较就显得层次过低, 且与法学教育的关联性不强。
(五)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职业继续教育的独立
法律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是密切关联的, 法律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法律职业从业者必须接受专门性的职业培训, 而且这种培训应该是终身的。目前, 我国法律职业培训分成三种类型:任职培训、晋级培训、续职培训[9]。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分别对法官、检察官进行法律职业继续教育。全国律师协会《律师继续教育管理规则 (草案) 》规定由律师事务所负责律师继续教育工作。律师可以选择不同层级的律师继续教育培训, 必须完成每年不得少于40小时律师继续教育学习, 否则无法通过律师执业证书年检。此外, 其他职能部门也有一些相应的法律继续教育组织机构。但是, 由于法律职业教育的缺失, 我国法律职业继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也较为分散, 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相应的职业培训管理, 职业培训的水平参差不齐, 监管力度也不强, 继续教育并没有作为法律职业教育的有效延伸, 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原有基础上得以深入与升华。
三、国外法律职业教育的启示
基于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不同, 以及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发展历史与国情等的不同, 我国法律职业教育与国外法律职业教育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 但就教育目标本身而言, 其本质应该是相通的,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与思考。
(一)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之间应该是并行与衔接的关系
国外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之间的博弈存在已久, 虽然各国都在加大法律职业教育的比重, 但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关系也需要区别对待。因此, 基于现状,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法学教育的经验, 保留法学本科教育的基础教育部分, 并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融入相应的法律职业教育课程, 实现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并行。同时, 借鉴日本“法科大学院”制法律职业教育的模式, 设立法科研究生阶段的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 而不是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由研究生院与二级学院共同培养的教育模式。实现法学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在完成本科阶段基础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进入职业教育阶段, 并结合中国国情与美国的经验, 授予相应的学位, 在学历层次上确保这种高级职业教育的级别与水平。
(二) 法律职业教育应该成为法律职业准入的前提与标准
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职业准入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性, 法律职业教育应该成为法律职业准入的前提与标准。国外法律职业的准入除了通过司法考试或者相关考试的规定, 还限定了进入法律职业必须完成相应法律职业教育的规定, 甚至司法考试的内容也日益凸显法律实践的部分。因此, 我国必须改变目前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职业准入断裂的现状, 建立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职业准入之间的必然联结, 使其成为法律职业准入的前提与标准。当然, 它的前提是法律职业教育教育体系的建立, 这就需要整改司法改革的有效推进, 包括法律职业准入标准的改革、司法考试内容的改革、法律职业教育的改革等。
(三) 法律职业教育应该与法律实践密切联合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法律实践在法律职业教育的中的地位显而易见, 为凸显它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法律职业教育的经验, 明确规定学生接受法学教育、法律职业教育的同时, 或者之后, 必须到法律实务部门参加法律实践, 并规定相应的时限与内容, 建立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实践的密切联合。同时, 建立独立的法律实践活动管理机构, 通过第三方的管理监督、管理、考核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 避免学校管理与法律实务部门管理的缺失与滞后, 保障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实践联合的有效延续与发展。
(四) 法律职业教育应该对传统法律职业教育模式进行扬弃与超越
法律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前教育与职业后教育部分, 并不只是职业后的培训, 它应该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国外法律职业教育大都建立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之上, 并且是在进入法律职业之前, 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较高, 层次定位较高。因此, 我们要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 建立职业前教育与职业后教育相统一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整合各种职业教育资源, 依据不同的需求建立层次分明、体系化、专业化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法律职业教育模式,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的法律职业教育模式, 实现法律职业教育超越式的发展。
(五) 法律职业教育应该向法律职业继续教育延伸与升华
法律职业教育本身就应该成为一种具有延续性继续教育模式, 成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但这种延伸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应该是一种升华。2010年4月,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正式成立, 它是一所负责律师培训的专业性律师学院, 开辟了我国法律职业培训的新途径, 也有效建立法律职业教育、法学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关联, 使得法律职业教育在利用法学教育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完成了继续教育的升华。如何利用已有的法学教育资源实现法律职业教育的改革, 进而实现法律职业继续教育的改革, 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白云, 苗正达, 王英喆.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功能[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10) :94.
[2]徐胜萍.西方五国的法学学位与法学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11) :68.
[3]聂鑫.英国法律教育改革管窥[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 (1) :93.
[4]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最新改革的核心:强化素质和技能[J].比较法研究, 2004, (1) :110.
[5]王斌.要件事实论与日本法学教育改革启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4) :180.
[6]冯文利, 王和民.德国审判制度的特点与法官培训[J].人民司法, 1997, (5) :40.
[7]中国律师网, http://www.acla.org.cn/dwjlgzdt/3030.jhtml.
[8]王振民.略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J].中国法学, 1996, (5) :92-93.
论职业体育“双结盟”法律关系 篇8
关键词:职业体育;“双结盟”;俱乐部;联盟;球员;工会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5-0005-03
On the Legal Relation of “Double League" in Professional Sports
——An Analysis on Ma Jian's Accusation against Shanghai Oriental Basket ball Club
DU Xinxin
(Law School,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100872, China)
Abstract: The relation between players and their club, which is simply considere d as a civil contract relation in civil law, appears equal and fair, but in facta large unfairness exists to players. Although the relation as a relation of la bor law helps to adjust the bias between club and its players, it may not be pro per for its vivid feature of professional sports. Based on the “Double League"t heory in professional sports, a negoti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between a prof essional sports league similar to NBA in the USA and players' labor union underthe coordination of special sport association,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contractclauses,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terest groups, and elimin ate their overall interest conflict. In this process the collective protection c an be made to the interests of clubs and players. A contract between special clu b and special player based on collective contract can promise a fair contract ge nerally.
Key words: professional sports; “Double League"; club; league; players;labor union
马健诉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篮球俱乐部”)案[1]。2002年10月12日,马健加盟东方篮球俱乐部时,与其签订了一份为期至少两年的《运动员服 役合同书》。该合同第3.6条款约定:“因为乙方(马健)原有伤病而无法以符合甲方(俱 乐部)要求的水准进行比赛,甲方可以立即以书面方式解雇乙方,并按通知之日期结清乙方 当月工资。若乙方不服解雇之决定或与甲方有任何其他之纠纷,甲方同意以十日为限,首先 通过三方(甲方、乙方、中国篮协)的谈判寻求妥善解决方法。若于期限内仍无法取得共识 ,则由中国篮球协会作最终仲裁。”
服役合同签订后,马健通过了体能测试并由东方篮球俱乐部向中国篮球协会注册,参与了20 02年12月至2003年3月间的2002-2003年度中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的比赛和训练,共上场19场 ,计344分钟,得分为68分。2003年3月3日,东方篮球俱乐部认为马健比赛状态不佳,且当 初加盟时隐瞒了伤情,故以“无法符合球队要求”为由,根据服役合同第3.6条款规定,书 面通知马健即日起解除服役合同。在申请篮协主持谈判、劳动争议仲裁都未果的情况下,马 健对东方篮球俱乐部提起诉讼,认为东方篮球俱乐部擅自解除合同,违反法律,且合同中第 3.6条款显失公平,请求法院依法撤销东方篮球俱乐部2003年3月3日发出的解除服役合同的 《通知》,继续履行《运动员服役合同书》,撤销《运动员服役合同书》第3.6条款。
马健诉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26条规定:“在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而是应当给予劳动 者医疗期,只有当劳动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 作时,用人单位才能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服役合同书》的 3.6款明显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自己目前存在伤病,但不能证明是原有伤病,在医疗 期间东方篮球俱乐部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医疗期满后,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 胜任工作的,东方篮球俱乐部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东方篮球俱乐部则辩称:马健在签订合同前隐瞒了其原有的伤病,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不 应当受《劳动法》的保护。马健是作为著名运动员引进的,但其表现与主力球员的水准差异 明显,东方篮球俱乐部有权依据双方签订的合同第3.6条款解除合同。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服役合同第3.6条款约定,因为马健原有伤病而无法以符合东方篮球 俱乐部要求的水准进行比赛,东方篮球俱乐部可以立即以书面方式解雇马健。在该条款中, “马健原有伤病”是作为原因,“无法以符合东方篮球俱乐部要求的水准进行比赛”是作为 结果,因此双方约定解约的基础是马健无法以符合东方篮球俱乐部要求的水准进行比赛,即 马健不能胜任工作。与劳动法第26条第一项的规定并没有形成冲突。马健要求撤销服役合同 第3.6条款,理由不成立。 由于双方签订服役合同时,东方篮球俱乐部未对马健做身体检查 ,故根据现有证据无法确定马健是否存在原有伤病,但是马健作为我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 东方篮球俱乐部当时将其引进,目的是希望以马健的篮球技能提高球队的成绩,对此马健是 明知的。而从马健的场上表现以及技术统计数据分析,法院难以认同马健是胜任本职工作的 。鉴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马健作为球员履行合同的主要载体是比赛,平时训练的目的就是 为了提高参加比赛的能力,因此平时的训练是对马健履行劳动合同能力的培训。在马健经过 训练后仍然无法胜任工作的情况下,东方篮球俱乐部解除与马健的劳动合同并无不当。据此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对马健要求撤销东方篮球俱乐部发出的解除服 役合同的通知、撤销《运动员服役合同》第3.6条款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看完这个案例,笔者产生了一系列疑问:马健与东方篮球俱乐部签订《运动员服役合同书》 建立的法律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还是特殊职业 体育法律关系?进而,在法律上,职业体育有何特殊性?由马健与东方篮球俱乐部签订《运 动员服役合同书》就是建立这类法律关系的最佳模式吗?
1 职业体育中运动员与俱乐部之间的关系是否为民事法律关系或劳动法律关系
职业体育,是指“通过向体育消费者(观众、听众)提供消遣性的体育竞赛商品,使得体育 比赛经营者、职业运动员的拥有者、职业运动员及相关人员获得报酬的一种经济活动,其本 质是一种‘产业’。”[2]通常认为,职业体育法律关系的基本主体是俱乐部和职 业运动员。
从前述案例介绍来看,马健与东方篮球俱乐部签订《运动员服役合同书》建立的法律关系是 一种两造对决式的个体关系,即民事法律关系,表面上这种关系很平等、很公正,但实际上 蕴藏着对马健一方巨大的不利。
民法的关系都是个体人之间的关系。在民法的视野中,所有的人(不论单个的人还是组织化 的人)都是个体之人,都是一个独立之人,而不是一群关联之人。“自然人”、“法人”本 身是指为法律所识别的,独立且具有权利能力的个体之人。正如德国学者对自然人所做的描 述:“每个人,并且只有每个人,才具有权利能力”,也才成为民法上的“人”。[3 ]而“法人”则是法律拟制的“组织化的单个人”。[4]
民法是个人(自由)主义者的法,“个人主义的本质就在于严格区分自己利益和他人利益, 选择实施增进自己利益的行为,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5]“基于个人主义的 行为以自力 更生(self-reliance)为特征,在选择并实现自己的目的时不要求他人的协助和牺牲,作 为自己行为的结果,无论是利益,还是损失均拒绝与他人分担。"[6]
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非常精辟地阐述了民法对人的这种个体性识别:
私法,或者说“市民”法,……它也不明白什么是劳动者的联合,通过这种联合,单个劳动 者这种弱势群体寻求与企业主达成力量均衡;它同样不明白什么是大职业联合体(协会), 这些职业联合体通过劳资协议而成为劳动合同的真正缔约者;它眼里所看到的只有单个的签 约人和单个的劳动合同。故此,它最终也不清楚什么是企业的联合体:市民法只想见到的是 这样单个的劳动者而绝不通过法律纽带联结起来的劳动者们相互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根本不 把企业的职工总体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统一体,它地地道道地是只见纯粹的树木,不见森 林。[7]
民法的这种个体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强调契约自由。但“契约自由是以存在于普通私人契约 当事人之间的基本平等地位为前提的。……平等使给通过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达成的协议以充 分的效力的做法成为正当的。在当事人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时,不能够真正地说,他们之间的 协仪是他们的意志自由交流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劣势的一方会受到极大的压制,就 象真的受到了强迫一样。”[8]马健作为一名年龄已大,行将进入职业运动生涯末 期的运动员 ,在与资本势力雄厚的东方篮球俱乐部签定《运动员服役合同书》这一民事合同时,就明显 处于经济上的劣势,因此,才会出现第3.6条款约定的“因为乙方(马健)原有伤病而无法 以符合甲方(俱乐部)要求的水准进行比赛,甲方可以立即以书面方式解雇乙方,并按通知 之日期结清乙方当月工资。”这样显失公平的内容。
马健诉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案多次提到劳动法的适用,那么,劳动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 有何不同?马健与东方篮球俱乐部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呢?
劳动法对人(法律关系主体)的识别赋予人集体品性。在劳动法中,所有的人都是集 体之人。劳动法是集体(反自由)主义者的法,而集体主义的本质就在于法律强制实行倾斜 性保护和劳动者在工会组织下形成团结连带。国内外一些侵害劳动者集体利益的劳动合同或 劳动关系内容全部为法律所禁止。“法律要求他(指雇主)必须遵守有关工资、工作时间 以及其它雇佣条件的法律规定。只要存在着雇佣关系,就再也没有完全的契约自由。” [9]劳 动法的功能是强化劳动者共同体的正当利益,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工会在组织工人团结方面 确实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有法律的事先强制性干预和球员工会的主动性介入,马 健与东方篮球俱乐部签订的《运动员服役合同书》中显失公平的内容一定不会出现或生效。
拉德布鲁赫非常精辟地阐述了劳动法对人的集体性识别:
而劳动法的本质则是:极限地接近生活。它与抽象的市民法不一样,其眼里……不只是单 个人,而且也是联合会和企业……它把单个的人看作是联合会的一员,企业的一员,最终 也是整个经济和社会的一员,带有一切自我生成的动力,这就是共同体感觉,或至少是放大 了的自我主义的动力,我们把它称为有机团结(连带)。[10]
中国台湾学者史尚宽也认可劳动法上的人具有集体性。他说:“该劳动运动为大量的行为, 如团体协约法、工会法、劳动争议法等皆为关于大量的法律行为之规定。于此可见集团的或 团体的思想之发现与从来以个人为中心之私法大有不同。”[11]
将马健与东方篮球俱乐部之间的关系视为劳动法律关系,确实有助于矫正他们之间过于悬殊 的强弱势力对比,如果有法律强制性的规定保驾和工会的团结护航,马健作为一名个体球 员就不会势力单薄,独立无援了,有些不公正的条款在合同中就不会出现了,但简单将职业 运动员与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关系视为劳动法律关系却也未必妥当。职业体育较之一般雇佣劳 动确实有很特殊的一面,宜再进一步将这种关系视为特殊的职业体育法律关系。
2 依据“双结盟”理论解析职业体育中运动员与俱乐部之间法律关系
职业体育是一种产业,但其与一般的产业有何不同?
首先,一般的产业自然分散的经营者之间的竞争是产业的常态,他们之间形成垄断则是产业 的异态,而职业体育却与之正相反:垄断是职业体育产业的常态。“体育联盟在俱乐部所有 者之间存在合资形式,但它们实际的运作方式是同业联盟(卡特尔)。它们的首要目标是划 分并控制生产和销售市场,在联盟内削减生产者(运动员)和消费者(球迷)的竞争。”[12] 在美国,每个联盟都向成员分派一个地域市场,以免在这片地域内为争夺体育消费者而进行 联盟成员间的竞争。“1901年的美国联盟是最后一个成功的尝试挑战垄断的联盟。”[13]在今天发达国家的职业体育中,垄断已完全为人们所接受,并且成为其重要的产业特 征标志。
其次,一般的产业劳动者从事的是简单技能型的职业,通常他的职业地位别人可以替代,其 职业生涯长久:一般为30-40年左右。而职业体育的运动员从事的是高度复杂技能型的职业 ,像篮球巨星科比那样的职业地位无人可以替代,科比的球技和人格魅力永远是唯一的;运 动员职业生涯是短暂的,由于年龄的增长,他的成绩也一年年下降,因此,一般来说,他或 她只有几年的时间可以自己不寻常的表现从付出中获得超出一般职业的高额回报。但这就与 联盟及成员俱乐部希望尽量降低提供给球员的薪金、其他待遇和工作条件成本的利益诉求形 成了某种冲突。[14]既然俱乐部已形成强大的联盟,球员也必须联合起来,否则他 们就完全失去了与资方谈判并争取法律利益的机会。
如此,就形成了职业体育“双结盟”,而一般的产业通常是“单结盟”——劳动者一方结盟 。在“双结盟”模式下,职业体育法律关系的结构主要由五部分主体构成:单项体育协会、 职业体育联盟、成员俱乐部、球员工会、球员。其形成法律关系的步骤是:在单项体育协会 的组织协调下,先由体育联盟与球员工会进行集体谈判,谈判成功就可顺利签定集体契约。 集体契约的内容通常包括:合同期、报酬(每个球员的最低工资标准及每个俱乐部用于支付 球员工资的最高限薪标准[15])及附加待遇(含保险)、工作条件、转会自由与限 制、争端解 决等等。[16]谈判不成功就可能发生球员集体罢赛,20世纪90年代美国篮球球员工 会通过组织 球员集体罢赛与NBA进行斗争,场面异常激烈。[17]经由集体谈判成功后签定了集 体契约,应 该说俱乐部与球员的大部分集体利益冲突均已化解,在此基础上俱乐部与其聘用的球 员签定的聘用合同,大部分内容就是例行公事了。职业体育“双结盟”模式图如下:
依据职业体育“双结盟”理论,由马健与东方篮球俱乐部签订《运动员服役合同书》不是建 立这类法律关系的最佳模式。应先在中国篮球协会的主持协调下由中国篮球球员工会与类似 于美国NBA这样的中国篮球职业体育联盟之间进行谈判,确定集体合同条款,平衡俱乐部与 球员两个群体的利益,消解利益冲突,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对球员利益的集体保护(利 益受侵犯的条款被否定)。在已经缔结了集体契约的基础之上再由聘用马健的俱乐部与马健 签定《运动员服役合同书》,就保证了所签定的合同基本会是一份公正的合同。
我国的职业体育还没有建立“双结盟”模式,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垄断外加俱乐部与其聘 用的球员直接签约的模式。[18]完善我国职业体育法律关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 走。
参考文献:
[1] 丁慧.马健诉俱乐部未获支持[N].人民法院报,2004-3-25,转引自http:/ /rmfyb.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67857(中国法院网),检索时间:2009年 3月13日。
[2] 王庆伟.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论文,2 004:1.
[3] [德]罗尔夫•克尼佩尔,朱岩译.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3.
[4] [德]卡尔•拉伦茨,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等译.德国民法通论[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3:180-181.
[5] [日]内田贵,胡宝海译.契约的再生[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160.
[6] 前注内田贵:《契约的再生》,第160页。
[7] [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舒国滢译.法律智慧警句集[M].中国法制出版社,2 001:149-150.
[8] [美]伯纳德•施瓦茨,王军,洪德,杨静辉译.美国法律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1997:137.
[9] 前注施瓦茨.美国法律史,213页.
[10] 前注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第150页.
[11] (台)史尚宽.劳动法原论,正大书局,1982:3.
[12] [美]伯尼•帕克豪斯,秦椿林,等译.体育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第3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96.
[13] 参见前注帕克豪斯.体育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第3版),第195-196页.
[14] 参见前注帕克豪斯.体育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第3版),第198页.
[15]1983年4月,美国NBA将职业体育引入了球员工资封顶时代。参见前注帕克豪斯:《 体育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第3版)》,第216页。但只有部分职业体育项目有球员工资封 顶.
[16] 参见前注帕克豪斯.体育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第3版),第203页.
[17] 参见前注帕克豪斯.体育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第3版),第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