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素养

2024-06-02

法律职业素养(共10篇)

法律职业素养 篇1

所谓素养, 是指人们在经常修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 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素养, 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 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 才能上升为某种素养。而法律职业素养, 则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法律职业人的法律职业素养如何, 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

一、法学本科教学中培植法律职业素养的制约因素

法学教育不仅仅是纯粹地传授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进行能力的培养;法学教育不能也不应该仅仅是一种通识教育或者学历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职业素养的养成。[1]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又必须看到课程教学内化为法律职业素养的诸多制约因素。

1. 法学教学课程目标定位不准

由于我国传统上将法学教育定位于学科教育或通识教育,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分离, 且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职业教育阶段, 从目前法学本科教学的方法及内容来看, 很难达到法律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效果。法律职业素养更注重法律职业人的思维及人格的养成, 正如美国学者博西格诺所言“法学院的目的是改变人, 通过在法学院的经历使人们变成另一种样子———将他们从法律的外行转化为法律人的新锐。法学院为他们提供了运用法律规则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对自己有一种全新的作为法律专业人士的概念, 忠诚于法律职业的价值观, 取得一种费解而神秘的被称为‘法律人思维方式’的推理方法。”[2]

2. 对培植法律职业素养的评价考核体系不科学

现阶段, 高校实行的考核评价制度是专为理论教学设置的, 一般情况下, 考核的方法只限于每学期结束时的一次闭卷考试, 考核点基本是围绕理论知识展开。这种考核评价制度, 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情况, 不能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作用, 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背离。[3]

3. 法学教学中忽视法律职业素养的培植

法学本科教学中, 普遍存在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法律职业素养培植的情形,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授课方式。通常是教师读教案, 学生记笔记, 考试时背笔记。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但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另一方面, 法学教学基本上变成法律规定与法律条文的训练, 缺乏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批判精神的养成, 导致许多法学专业学生只知法律条文, 不知法律文化;只知法律规定, 不知法律人文精神。[4]

二、法学本科教学中培植法律职业素养的方法

对于法科学生来说, 培植法律职业素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 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职业素养。

1. 培植学生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一般是指人们对于法律的一种尊敬的态度, 是自愿接受法律统治的一种信仰姿态。在我国由于深受法律工具主义的影响, 法学教育通常被视为实现某种社会目的的工具, 因而强调培养学生为这种目的服务的能力。这种教育体制导致许多学生非常熟悉法律概念、法律条文, 但却忽视或者故意扭曲法律的公平正义。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他们的法律信仰如何对中国社会法治建设的进程有很大影响。[5]因此, 培植法科学生法律信仰将成为法律职业素养的内在要求。

2. 更新法学本科教学理念, 明确法律职业教育目标

我国法学本科教学注重教授学生基本的法律概念、法学原理及法律基本规则的解释和应用, 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也不考虑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植。这种教学理念应该加以修改。法学本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巩固法学基本理论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在内的法律职业素养为目标。

3. 加强实践教学是培植法律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是法学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使学生直接参与法律的操作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必须改革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和法学实践教学理念及方式, 建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一是整合课堂案例教学内容,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 开展以课堂讨论、辩论式、互动式为主要形式的案例教学环节,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 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6]二是加强模拟法庭训练, 让学生在仿真的状态下熟悉司法审判的实践过程, 熟悉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协调的能力。三是建立校外法学教学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参与司法实践和专业实习, 旁听法院开庭审理, 协助法官、律师进行审判、仲裁、调解、取证、代理、辩护、商业谈判等具体工作, 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则的理解, 增强法律实践和操作技能。四是聘请一批有理论功底和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资深法官、律师担任兼职教师, 开设实践性强的法律案例评析讲座。

摘要:法律职业素养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法律意识表现出来。法学本科教学不仅仅是纯粹地传授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法律职业素养的培植。现阶段, 法学本科教学中存在教学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 制约了法律职业素养的培植。因此, 法学教学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法律职业素养的培植。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学,法律职业素养,培植

参考文献

[1][6]唐力.反思与改革: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 .

[2]博西格诺.法律之门[M].邓子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483.

[3]王丽华.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7) .

[4]王琦.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创新[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0) .

[5]刘慧频.论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推行权力清单 提高法律素养 篇2

推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不仅对实行依法治档、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更好地为档案行政相对人服务有着积极意义,而且对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整体的法律素养也同样有着积极意义。

推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仍需要加强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档案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是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编制与实施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必要条件。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编制与实施过程,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全员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的良机,是一次专业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

推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有利于熟悉档案行政权力和责任。推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学习熟悉有关档案行政法律规范的过程,是全面准确理解法律的过程,也是全面学习了解有关档案行政权力和责任的过程。

推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有利于提高档案行政执法的水平。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中详细列出了档案行政权力类型、职权名称、责任事项、操作流程图等,详细分解了档案行政执法事项、权限和职责,不仅可以促进公正执法,树立档案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同时,使档案行政执法更具可操作性,使档案行政执法精准化,有利于提高档案行政执法的水平,以实现法律规范的最佳法律效果。

中学教师法律素养的提高 篇3

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分为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实践、法律信仰四个层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指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中国正在由一个讲人情关系的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 教师, 尤其是中学教师在这个转变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学教师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新一代人才的法律素养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推广的进程, 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和调节作用能否正常发挥, 最终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的实现, 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学教师的法律素养却不容乐观, 亟待提高。

二、中学教师法律素养提高的重要性

(一) 避免学生、教师走向违法、犯罪

近年来, 我们几乎每天都能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上看到触目惊心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学生的违法、犯罪率节节上升, 初始犯罪呈低龄化, 犯罪手段越来越成人化, 犯罪情节也越来越恶劣, 学生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加严重。很多中学生法律意识不强, 做了违法犯罪的事却不知道, 甚至有些“富二代”、“官二代”会有“我爸是李刚”之类的想法, 认为出钱、找人就能摆平一切, 因而恣意妄为。教师法律素养的提高将大大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 防止中学生走向违法甚至犯罪。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人, 本身也有恶的一面, 有时候也可能走向犯罪。教师收受家长财物, 篡改学生成绩、档案, 猥亵、强奸学生, 以及体罚学生过度引起学生死亡或自杀等案件也屡见报端。教师法律素养的提高将大大减少自身违法、犯罪的发生, 更好地为人师表。

(二) 保护学生、教师的自身权益

教师法律素养的提高, 有利于自己和学生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 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中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 权益极易受到侵害, 即使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也没有能力实施有力的措施来进行自我保护。中学生需要法律这把权益保护的利器, 正确保护自身权益。在中国, 教师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收入低、权力低, 有时还被称为“教书匠”, 在社会上也是出于弱势地位, 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有了法律这个武器, 教师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三) 让学生、教师树立法治理念

只有在掌握一定法律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树立法治理念, 这对教师的法律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人情关系社会极易造成腐败的今天, 弘扬平等、公平、正义、民主等法治理念对于改变这种不良的风气来说十分重要。教师法律素养的提高, 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相信法律的力量, 敬畏和尊重法律, 树立法治理念。

三、中学教师法律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 培训学习

学校、政府以及社会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学教师法律素养的培训学习, 提供相应的政策、场地及培训老师。培训学习最重要的是优秀的培训老师。专业的司法考试培训老师洞悉司法部的观点, 讲解比较专业、易理解, 大多趣味性还很强, 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是最佳的培训老师人选。大学的法学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 很多也会做兼职律师, 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很多大学教师喜欢陈述自己的学术观点, 而不是司法部的观点, 对于法律知识比较薄弱的中学教师来说难以辨析, 是培训老师的次佳人选。

(二) 自主学习

1、法条学习。

法条的学习最重要的是重视法条的更新。社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 要紧跟社会变化的步伐, 及时地修改、完善, 更好地发挥规范作用。判定具体要试用哪条法律要根据“新法优于旧法,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多学习《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基础性的法律,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多学习教育类法律法规。诸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预防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结合案例。

中学教师结合案例, 特别是代表性案例及社会热点案例来进行法律学习和教学, 会加强趣味性, 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 也可以更好地达到对中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目的。

3、法律系统知识的学习。

多学习司法考试的内容, 少看学术观点。司法考试的内容是司法部的官方观点, 符合司法实际。而很多法学专家和教授发表的是学术观点, 是法律修改的重要参考, 但现在并不为司法实际所接受。中学教师的任务是对中学生进行法律教育, 应当侧重实际, 还要侧重教育类法律知识的学习。

4、课外学习。可以多看法律讲堂、今日说法、庭审现场之类的节目, 浅显生动, 有助于学习。

四、结语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精神时提出, 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设立法制知识课程, 大力推进普法教育, 以多种形式推进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因此, 新形势下我国中学亟需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讲授、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信仰的树立, 使学生明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参考文献

[1]田传昊, 冯琳, 姜树萍.对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缺失改进思路的探析[J].中国教育, 2014, 14期

[2]栾雁雁, 冯德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法律素养培养新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3卷3期

[3]赵晓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法制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 2012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浅谈 篇4

关键词:法律素养;培养途径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社会评价中的一个范畴,不仅包括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情感等,还包括对法学和哲学问题的理解、领悟及理性思维的能力,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是指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对法律的相关规定认识和理解。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基本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基本法律知识是指社会公民普遍了解的法律常识,具有普遍性,包括了我国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常用的部门法律常识。而专业法律知识是指与各专业相关联的法律知识。

(二)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对于法律现象的思考、认识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个复杂的保罗万象法律层次体系。它既包含大学生对法律现象表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和情绪,也包含大学生对于法律现象神层次的、理性的分析理解以及构成自己的意识观念。而法律意识以理性化、理论化和体系化为特征,是大学生对法律现象进行理性认识的产物,是大学生在对法的认知、评价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法律所产生的信任与尊崇,并以之作为其行为准则。

(三)法律能力

法律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长期的法律知识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解决自身索面领的利益矛盾冲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守法能力、用法能力和护法能力三个方面。对在校大学生而言,着重是要培养他们的守法用法的能力,促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严格律己的良好习惯。

二、目前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法律知识匮乏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的匮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受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大学生倾向于研究与自身利益有关的法律,而对于法律的理论体系不感兴趣,对法律事件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很难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第二,大学生对部门法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当他们碰到实际问题时不知道怎样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对法律严令禁止的规定制止不清,触犯了法律还不自知。第三,对于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不够透彻。就目前大学课程来说,各专业都开设了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内容有关的课程,但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导致这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

(二)法律意识淡薄

在东方“入以和为贵”的思想深人心,所以人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厌诉情绪,大学生也不例外。一个国家诉讼利用率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法律意识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法律至上”的观念还没有形成的今天,过多的情绪有影响这大学生的判断能力,比如:亲情、友情、同情心等等,都会使大学生丢失正确判断权利义务的能力,从而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一定的损失。

(三)法律能力欠缺

法律能力是判断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包括守法能力、用法能力和护法能力三个方面。目前,大学生在这三方面都有所欠缺。首先,守法的自觉性不够。任何被我们忽视的环节都有可能滋生犯罪因子。其次,大学生的法律能力相对薄弱,无法讲法律融入到自身的行为和日常生活中。最后,大学生的护法意识不够强烈,不能积极主动的去维护法律的尊严,使法律普遍被人们所知晓与重视。

三、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

(一)改进传统法律教育方式,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法律教育的广泛性

在课程教学中,老师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与研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为他们以后守法用法提供必备的法律依据。而文化活动与法律知识的结合又可以将法律知识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法律思考、法律实践的机会。

(二)依法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深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校学生管理离不开法律,只有“依法治校”“依法育人”的管理原则才能更有约束力的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是他们不至于误入歧途。通过规范严谨的管理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

(三)加强法律实践和模拟体验

现场观摩和亲身实践的效果都远远胜过抽象的理论教学,法律实践活动会对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产生极大的确定力,帮助大学生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中明确的是非观念,使他们能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为他们顺利走向社會、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四)优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

社会各方面应该积极配合起来,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减少和消除社会上的违法现象,逐渐优化社会环境,积极为学生创造出健康适合学习的校园环境。只有把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控制到最低比率,帮助大学生不断消解不良的思想意识,树立坚实的法律信仰,才能很好地更正他们的价值取向,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 珏.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8).

[2]林丽拉.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9).

[3]田 野,许苗苗.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 ,2009(05).

提升医学生法律素养对策研究 篇5

关键词:医学生,法律素养,对策

我国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中的最短木板即医务人员的法律素养。由此引发的医患矛盾尤其是“医闹”等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从医学教育角度分析, 我国医务人员特别是年轻医务人员法律素养较为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在校期间法律培养的不足。可见, 提升医学生法律素养是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一、医学生法律素养的内涵

医学生法律素养是指医科大学生认识法律及法律现象, 并在实践中具体运用法律的能力与素质。法律素质是指人们通过对法律知识较为系统的学习使其在头脑中深思熟虑, 融会贯通, 尔后内化形成的法律情感、法律信仰和法律意志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外在表现。

《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的第一项义务, 即是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技术操作规范。这说明在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施教过程中法律素养教育应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 医学教育的核心之一即是提升医学生的法律素养。医学院校必须在培养医学素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其法律素养, 特别是针对性地加强与医疗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教育。

二、医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原因

1. 医学院校在教育结构设置中重医学轻法律。以笔者所在的川北医学院为例, 在普通临床专业本科五年制学生必修课程中, 涉及医学类课程约20余科。涉及到法律的仅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 开课时间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该课程专业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其中八章内容仅有两章是法律基础, 其中具体法律知识较少并较为概括, 指导性较差。在本校的人文学科选修课程中, 近年来开始逐渐开展《医事法学》的限选课程及《劳动合同法》的任选课程, 但课程开设面较窄, 课时较短, 同时考核方法多为开放式论文考察, 导致受众面较小、学习内容较为概括、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 医学生法律素养仍然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法律课程、课时与内容的大幅缩减, 导致了绝大部分医学生在毕业时法律素养极端欠缺。在学生毕业后, 他们作为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同时缺乏法律素养及工作经验, 极其可能在复杂的实践工作中欠缺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 而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2. 医学院校缺乏医、法结合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在医学生的法律教育中, 有一支素质优良且能同时兼顾医学与法学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关键。纵观众多医学院校, 在师资力量的引进上却对此缺乏关注。往往教师多只从事法律专业研究, 缺乏医学专业知识更缺乏医疗实践经验。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较为机械地教授专业法律知识, 不能把法律教学与医疗实践相结合, 教学时易产生照本宣科、“一言堂”的情况。而缺乏教导学生利用法律专业知识为医疗实践服务的实践教育, 易产生学生死记硬背, 失去学习的趣味性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后, 也难以将其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结合, 不能形成深刻印象。在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实践工作的过程中, 因缺乏相关法律知识, 也难以有效地将法律与医疗实践结合起来为其工作服务。

3. 医学院校缺乏法律氛围。由于医学有关的法律法规日益变化, 如2003年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2008年公布的《物权法》中关于医疗纠纷的法律解决就发生重大的变化。而在医学院校中, 法律方面的图书资料向来较为稀少, 而且比较陈旧。这导致学生即便有兴趣了解医疗相关法律知识, 也在查阅途径上受到限制。医学院校很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或其他的宣传活动, 校园内缺乏法律氛围, 学生在课堂外也较少学习法律, 了解法律, 对法律难以产生兴趣, 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素养较差。

三、提升医学生法律素养的对策

医学生在逐步迈入医疗行业的过程中, 不断表现出其对医疗见习、医疗实习、医疗工作的不适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违法犯罪问题、医疗纠纷问题都真实地反映出医学生所受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这种现象引人深思, 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加强相关法律教育势在必行。

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2001年IIME正式出台《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文件, 为各国在医学教育标准方面的互认搭建了一个国际性平台。“最低基本要求”包括7个宏观的教学结果和能力领域: (1) 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2) 医学科学基础知识; (3) 沟通技能; (4) 临床技能; (5) 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 (6) 信息管理; (7) 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我国医科高校已逐步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特别是法律素养的提升对于未来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我国目前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 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应从“成人、立校、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医学生的法律素养教育。医学院校应逐步转变医学教育全覆盖的旧教育观念, 进行教育改革, 日益增加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特别是法律教育的比例, 将法律教育贯彻于医疗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 改革课程设置, 增加医事法律专业课程。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生物医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 必须进行改革。”在研究英美发达国家医学教学体系过程中, 发现人文社科类课程占总学时比重在美国约为20%~25%, 在英国约为10%~15%。而我国医学院校中必修课程仅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且其中法律内容占比只有1/4, 比例极低, 根本无法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因此, 应将法律课程从思想道德类课程中分离出来并增加教学的课时以便深化、细化法律教学内容。医学院校应开设医学与法律交叉结合的专业课程, 特别是涉及到医疗主体、医疗行为、医患关系、医疗权利义务等跟医疗实践密切相关的医事法律课程极为必要。根据目前医学科学与实践情况, 医事法律课程应以医疗实践操作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为基础, 编写针对性较强、操作性较高的教材并辅以配套案例集合。同时, 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医疗纠纷实务类选修课程, 加强训练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处理实际案例的能力。学生通过在校法律知识的综合学习, 能够全面了解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 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初步形成法律思维模式。

3. 建设医、法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是素质教育得以贯彻的基本条件”, 师资力量的素质与教学的质量是正比关系, 也必将对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医学院校法律教育的关键在于形成一支素质过硬同时掌握医学科学知识与法律知识的教师队伍。鉴于目前医学院校的法律教师往往仅掌握了法律专业知识, 缺乏医学科学及医学实践知识的现状, 医学院校应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应从新教师引进与教师的再培训两个方面共同着手建设医法结合的师资队伍。医学院校一方面应聘请具有处理医疗法律实务实践经验的人士, 例如专门处理医疗纠纷的律师作为部分课程专职或兼职教师, 对医学生进行案例方面的专题教学, 这样能更直接地让医学生体会到法律知识在医疗实务中的重要作用, 引起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 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医疗实务中法律素养的不可或缺, 使他们重视法律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 医学院校应制定培训计划, 对本校法律教师进修专门的医学知识培训。积极鼓励法律教师自动学习医学知识, 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同时在校内设置专门的医学法学研究教育机构, 成立医学法律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

4. 营造良好的医学生法律教育环境。

医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法律知识, 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及文化氛围。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的过程中, 可以丰富学院法律方面知识储备书籍、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法律实践活动, 如聘请具有丰富医疗实践经验的相关医学专家、专职在医院处理医患纠纷法律事务的资深工作人员、知名律师、法官等来校举办讲座或做专题学术报告;可以利用学报、院报、校园网络等媒介举办各种各样的法律知识竞赛或组织“模拟法庭”等形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在营造法律氛围的过程中,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自觉接受法律的熏陶, 让其关注现代医学教育所要求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问题、心理问题。

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法律素养的培养。“人们对医疗的需要已转向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保健等医疗服务上。”跟随这样的医学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 医学院校重视对医学生进行法律素养培育已是迫在眉睫。通过有计划的法律教育, 让医学生不但学习医学科学, 同时也能提高其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减少执业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会萍.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目标评价体系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8 (4) :143

[2] .张鹏.论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0) :874

法律职业素养 篇6

其中, 旅行社低团费甚至零团费在2013年新修订的《旅游法》中明确予以禁止。然而, 新《旅游法》颁布实施两年多来“, 低团费”甚至“零团费”依然可以见诸于报端, 由此而导致的导游强制游客购物、导游辱骂游客的报道屡见不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法律是调节市场利益主体的有效手段, 因此依照旅游法规调节在旅游事务活动中的纠纷成为维护市场各方利益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由于旅游业是服务型产业, 而旅游业从业人员则是旅游业服务主体, 因此,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法律素养是提高旅游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正常开展市场竞争的前提。在旅游业执业资格考试中《, 旅游法规》的考察在其中占有大概10%的比重, 提高《旅游法规》课程的教学效果, 对于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从业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旅游法规素养对于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作用

从业人员素养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也是一个行业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研判指标。其中, 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从业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行业法律、法规素养是维持行业良好的生存业态和竞争秩序的基础。法律是由代表国家权力的机关制定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由于通过对人的行为和行为关系的调整来确认、保护与发展统治阶级所决定的意志。

1.1 法律对旅游从业人员行为的影响

法律主要通过明示作用、预防作用以及校正作用对旅游从业者行为产生影响。首先, 法律会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旅游从业人员什么是可做的, 什么是禁止的, 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哪些行为是违法的, 以及违法成本是什么等。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让旅游从业人员遵循相应的行为规范, 维护行业的市场秩序。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明示作用, 以及公正执法的效力来对违法者施加惩戒。法律的校正作用则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和暴力来机械执行行业从业者偏离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 使之回归到政策的法律轨道。

1.2 法律对旅游从业人员影响体现

法律是为了规范行为主体的行为而产生的, 首先需要对行为产生作用, 而法律从业人员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不同行为主体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在法律视角中, 法律行为这一概念的出现, 即是对社会实践行为体系的命名与意义赋予, 也是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在法律的视角范围内, 人的行为必须要受到法律强制性、禁止性和鼓励性的规范, 才能对人的行为实行有效约束, 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同时, 法律还存在激励功能, 当对某种行为的赞赏与奖励仅仅由社会道德或者社会评价不足以支持时, 就要通过国家意志来给予强力支持。

2 旅游从业者法规意识淡薄的原因

伴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是旅游从业人员素养的参差不齐。在“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 通过法律规范来调节旅游从业者的行为, 以此来保证旅游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成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共识。近些年来, 各级旅游行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通过列支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经费来提高旅游从业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法律素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最重要教育机构之一, 旅游法规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 根据笔者多年参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可以发现, 通过培训来提高旅游从业者法律素养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旅游法规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

与其他旅游学科如导游基础和导游实务等不同《, 旅游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 旅游法规》的教学必须紧跟法律法规的实际步伐和节奏, 及时更新旅游教学内容和教学规范。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相应的规范旅游产业相关利益主体的法律法规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修订, 而每次修订都使得《旅游法规》教学内容均要做较大幅度修改以适应实际经济形势的变化。2013年10月, 我国《旅游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对《旅游法》的内容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 其修订所涉及的旅游业相关主体既包括旅游管理部门, 也包括旅游开发、旅游景点以及旅游人员行为的规范。因此《, 旅游法规》的教学要以新颁布的《旅游法》为蓝本及时更新旅游法的教学内容, 避免《旅游法规》课程的教学内容落后于旅游发展实际。

2.2 旅游从业者对旅游法规重视程度不够

笔者曾经对某市旅游局举办的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法律知识培训班学员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大多数学员对《旅游法规》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远没有对导游基础和导游业务课程的重视程度高。在他们看来, 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最主要目的是为顺利取得导游从业资格证以及熟悉旅游社和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 而《旅游法规》课程的学习相对而言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并没有太大作用。另外, 如上文所述, 理解《旅游法规》所界定的特定主体和客体必须对法律体系的分类和我国法律法规要有大致的了解。从笔者《旅游法规》教学实践来看, 很多学员对于法律专业常见的属于如诉讼时效等概念都不是特别清楚, 因此造成学员对于这门课程的学员客观上产生了一些障碍。另外, 由于学员法律基础知识的欠缺以及对待《旅游法规》课程的消极态度也使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大打折扣《, 旅游法规》课程的培训效果也得不到很显著提升。

2.3 没有形成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一项研究表明, 我国2013年旅游从业者人数就超过了1350万人并且从业者主要以年轻人为主, 其中在旅游住宿、餐饮、零售以及交通行业没有学历强制性要求的岗位人员的学历大多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学历。在现有的继续教育体制下, 学历教育成为旅游从业者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 而继续教育机制在我国发展依然不成熟。由于受到培训经费制约和培训组织等问题使得我国旅游从业者继续教育并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另外, 即便是旅游教育的培训活动也主要“重技能, 轻素质”“, 重过程, 轻效果”, 使得我国旅游从业者继续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3 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法律素质的对策

3.1 根据教育对象制定合理培养目标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最重要的路径, 是培养高质量高职人才的最根本保证。由于旅游产于属于服务型行业, 相应的旅游从业人员的入职门槛也相对较低。其中,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员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员旅游相关法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未来旅游从业者的法律素养与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由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员主要是在毕业以后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基础性服务工作, 如导游、酒店服务等, 这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并不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法律知识, 而是应当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和旅游工作的各个环节重点学习旅游政策法规的相关知识。

3.2 适当补充教学辅助材料与实践训练

由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员并不是法学专业出身, 没有相关法律知识作为基础, 而目前我国规范旅游从业主体的最重要法律就是2014年10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旅游法》 (相对于修订前的旅游法, 一般将这一时间通过的旅游法称为“新《旅游法》”) , 由于法律基础知识的欠缺, 因此在《旅游法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补充一些法律基础知识和学习辅助材料, 用以开阔学员视野, 弥补由于常规法律知识确实所产生的学习困难。如在讲授“旅游合同的有效性”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及时补充民法的相关知识, 如自然人与法人的概念“,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等。通过补充适当的法律学习辅助材料, 即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增强学员对于法律概念的理解, 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另外,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员就是未来从事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 因此旅游行业的运作流程和行业规则方面的法律制度一定要烂熟于心并能融会贯通。同时, 由于旅游业服务对象是直接面对旅游消费者, 熟知旅游消费维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及时稳妥的处理旅游消费者的诉求, 化解各类旅游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旅游纠纷, 实现旅游消费者和旅游服务供给者的“双赢”。

3.3 建立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

研究表明, 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 本科以上学历占旅游从业者的比例仅为18.9%;同时, 其工资福利、社会认可程度等普遍较低也使得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社会地位并不高 (王占成、张国成, 2015) 。在此背景下, 只有通过探索建立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新机制才能切实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法律意识《。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旅游职业教育办学机制”“, 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旅游继续教育”。

然而, 旅游从业者整体法律意识的提高并不能单纯依靠企业或者高校来完成, 通过员工培训经费支出也不能单纯依赖企业。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教育本质上属于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一个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后果并不仅仅损害是企业自身的利益, 而是一个地区旅游服务的整体形象。因此, 建立政府主导、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直接联合大中专院校实施的地区旅游从业者继续教育模式是必然趋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利用行业优势推进旅游职业教育资格和旅游行业继续教育想结合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来调动旅游企业及其从业者参与的积极性, 保证旅游继续教育的有序开展。政府、高校与企业通过利益整合, 形成有机化、网络化的立体旅游继续教育和培训模式, 为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包括法律素质) 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艳.高职《旅游法规》教学难点思考[J].科协论坛, 2010 (4) .

[2]钟莹.基于“2+1”教学模式的高职《旅游法规》教学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11) .

[3]刘雪梅.关于深化高职《旅游法规》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 2011 (3) .

法律职业素养 篇7

关键词:高职,网络专业,法律素养,法治社会,网络安全

2014年10月,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进而“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高职生作为在国家未来社会中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专业人员, 其法律修养的高低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的国际大背景下, 高职网络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法律素养的内涵

所谓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法律知识, 即知道法律相关的规定;二是法律意识、法律观念, 即对法律的尊崇、敬畏, 有守法意识, 遇事首先想到法律, 能履行法律的判决;三是法律信仰, 即个人内心对于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行为规则的确信, 这是对法律认识的最高级阶段。

法律素养是一个“多层次”和“多结构”的复合体。“多层次”是指:法律素养既有内在层面与外在层面, 如法律理念、法律维护;又有感性层面与理性层面, 如法律情感、法律评价;还有静态层面与动态层面, 如法律期待、法律行为。而“多结构”则是指:以懂法为培养素养的基本条件、用法为落实素养的核心、信仰法为奠定素养的灵魂的三个法律素养的基本结构。

二、高职网络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

调研显示, 高职网络类专业学生的法律素养呈现出如下特点:

1. 法律知识不求甚解, 法律知识结构残缺。

法律知识是法律素养的基础。理工科高职生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 但对法律知识探究的主动性明显不足, 常出现“知晓国家颁布有某某法律, 但该法律具体在什么情况下考虑使用, 不甚清楚, 对该法律的具体条文则更是知之甚少”的尴尬情形。校内法律教育课程的学时明显不足, 加之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的法律知识的正规性和系统性较差, 导致高职网络专业的学生法律知识结构残缺不全。

2. 法律观念淡漠, 法律实践能力弱。

高职网络专业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 但应对具体问题时, 常表现出法律观念的淡漠。例如:“黑客 (Hacker) ”被许多网络专业学生视为崇拜的偶像, 黑客的攻击行为也被视为英雄的壮举;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蹭网”行为, 绝大多数网络专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另外, 高职理工科学生的法律意识与实际行动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对待诸如“顶岗实习、勤工俭学等过程中,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务合同、不按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不缴纳社会保险”等不法行为时, 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维权意识, 但受其法律知识水平的限制而不知具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只好忍气吞声, 吃“哑巴亏”, 自认倒霉;或当损失严重而又获赔无望时, 有些学生甚至考虑采用网络攻击的手段讨回“公道”。

3. 法律信仰尚未确立。

将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转化为法律行为, 需要内在的法律信仰作为坚实的依托和动力。调查发现:由于受网络无政法主义、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影响, 高职网络专业学生很少有“法律至上”的理念, 缺乏作为一名法治社会公民对法律应有的信心。一些学生追求法律实用主义, 格外重视自身素质、价值、利益, 而漠视淡化他人的权利, 只关注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法律, 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有些学生通过网络新闻看到一些社会的不正之风和司法腐败等现象, 进而发展为崇尚权力, 忽视义务和责任, 形成“权大于法, 有权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错误观念, 对法治没有足够的信心;还有些学生对我国的法制现状持冷漠疏远的态度, 认为“法律跟自己无关, 自己不犯法就行”, 甚至对法律产生抵触行为。上述错误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法律信仰的真正确立, 进而外化表现为难以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

综上所述, 当前的高职网络专业学生的法律素养存在诸多欠缺, 相对于法治社会对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要求尚有相当差距。

三、提升高职网络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措施

高职院校网络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缺失, 究其原因, 涉及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学生自身、社会风气等多方面因素, 那种“学生的法律修养, 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管的事儿”的认识是明显错误的。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应全员动员, 是一项系统工程, 现结合高职网络专业特点, 提出相关措施如下:

1. 在培养计划中增设符合专业特点的法律类课程。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网络专业学生只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程, 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课程多由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负责, 一般安排24~54课时, 其中法律部分不到三分之一。由于授课教师对学生的网络专业技术背景了解不多, 课时紧张, 教材编写也未能充分照顾到高职网络专业学生的特点, 仅仅通过一门课程完成“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的教学任务, 俨然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高职院校网络专业可以考虑采用增设针对本专业特点的法律选修课程, 如《计算机网络犯罪及相关法律》课程, 借此来弥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不足。实践证明:由于此类课程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担任, 教学内容与专业密切相关, 选取的案例直指网络现实, 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和动力, 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感悟和认同。

2. 在专业课堂教学中适时植入法制案例。

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不应只是某一门课程老师的责任, 而应是一种全员教育。专业课教师责无旁贷, 可以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利用相关专业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如,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讲解网络测试命令Ping的使用技巧时, 适时引入案例:Ping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作为DDOS (拒绝服务攻击) 的工具, Yahoo网站就曾被黑客利用数百台可以高速接入互联网的电脑连续发送大量Ping数据包而导致瘫痪。这类网络攻击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二百八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七) 》的相关法律规定, 情节特别严重的, 会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教师还可进一步鼓励学生应做一名运用所掌握的网络技术, 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红客”。这样, 将专业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 在提高学生网络防御技能水平的同时, 有效地扩充了学生的法律知识, 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念, 让学生在无形中热爱法律, 产生良好的法律情感。

3. 在项目实训中有机融入法律意识教育。

针对高职网络专业学生的行为往往落后于其法律意识的缺点, 专业教师应在指导学生工程项目实践时, 通过对网络专业领域行业规范的专业法律学习, 例如国家和省以上的有关安全生产基本工种操作规范的法律法规, 有意识地强调学生要遵守相应职业规范, 强化学生维权意识。例如:在《网络运维》课程的实践环节中, 提醒学生模拟网络搭建项目现场的技术人员接收设备货箱时, 若发现包装箱破损, 不应着急开箱取货, 应及时联系承运商, 如果联系运营商未果、项目工期紧的特殊情况下, 也应在开箱前及时拍照取证, 避免后期可能的法律纠纷,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教学实践效果来看, 这种教学方式既规范了学生职业行为规范, 又教授具体维权方法, 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

4. 在专业社会服务中培养法律信仰。

高职网络专业学生由于接触网络密切, 极易沉溺其中出现自由散漫现象。专业教师应丰富教学形式,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 鼓励其发挥其自身专业特长,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例如:我院网络专业组织学生走入社区, 手把手教社区老人使用常见的网络软件, 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防止其在网络中上当受骗。通过这类的社会服务, 让学生亲自体验法律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切实感受到法律给人们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利益或不利后果, 学会了通过法律维护其正当权益, 实现其心目中的正义, 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守法氛围, 帮助其进一步升华为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法律信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决定上述措施成效理想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专业教师是否具备深厚的法律素养。专业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 遵守法律法规, 恪守院校的规章制度, 借助自己的人格魅力,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影响和引导, 上述措施便会事半功倍。高职院校也可通过聘请法律界人士、专家学者为专业教师开展法律讲座和研讨等培训活动, 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法律素养、教育观念、教学方法, 更好地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法律素养而服务。

四、结束语

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实质是公民素质教育, 它关系一个民主、法治国家所必须有的法律精神和文化底蕴, 它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蒸蒸日上的基础和力量源泉。学生的法治教育不应是单一课堂的独角戏, 而应多元互动, 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资源, 拓宽法治教育途径, 完善教育体系,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法治教育模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 以网络专业为例, 从学校专业教育的角度给出了提升学生法律修养的若干措施, 希望能为这一任重而道远的课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莲芳.关于工科类高职院校法律素质教育现状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8) :81-82.

[2]刘婷.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 (8) :263-264.

[3]王丹, 郝红梅.高职高专学生法律素养及教育状况调查与研究[J].太原诚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34) :11-13.

法律职业素养 篇8

关键词:法律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意识,教学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中国社会正逐渐迈向法治社会, 任何人尤其是大学生们都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 法律素养已成为大学生们必备的素养之一, 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已成为高校必须承担的任务, 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以下简称“基础”课) 正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素养的最好切入点。

1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所谓素养, 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1]其实就是指人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内化和融合, 并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等产生影响。法律素养就是人们对法律知识的内化和融合, 实践运用法律的能力和自觉提高的综合体现。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则是指大学生认识、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或素质, 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法律知识是理论基础, 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是法律素养的外在表现, 三者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当前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主要表现在:

1.1 法律知识缺乏

当前, 绝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并想去学习法律知识, 事实却是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欠缺。

第一, 基本法律知识缺乏。基本法律知识是指作为普通的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法律常识, 包括一般的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和我国主要的部门法知识。[2]调查发现学生对这部分法律知识缺乏整体上的了解, 尤其对我国主要的部门法知识掌握情况更不乐观。

第二, 基本法律常识缺乏。很多学生无法分清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不清楚哪些是“可为”, 哪些是“不可为”, 不知道违反法律必须要接受法律的处罚, 这些基本常识的缺乏使当前大学生的基本行为选择出现了问题, 导致犯罪率上升。

1.2 法律意识不强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 (特别是现行法) 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促使公民积极守法。[3]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

第一, 混淆道德与法律。常常将法律问题道德化, 习惯于从道德的角度去看待法律问题, 不能准确地辨别道德与法律及二者的关系。

第二, 对待一些社会现象和涉及情感因素的问题的评价和处理缺乏公平公正的标准, 习惯将感情因素加入其中。

第三, 对于一些涉及到个人权益的事件, 很多学生不愿意采取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1.3 法律能力欠缺

法律能力是体现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就是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内化与外化能力。当前, 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表现不理想。首先, 大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不强。很多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只是通过《基础》课的课堂教学,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公共课任务, 修满学分, 自然也不会在课后去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其次, 大学生将自身法律知识外化的能力弱。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法律意义, 没有充分认识到法律意味着一种权利、一种保护, 从而不善于将自己的法律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缺乏维权意识, 不懂如何维权, 更缺少维护法律尊严的行为。

2《基础》课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上存在的问题

05方案改革后, 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面对新的变化, 作为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的主要途径的《基础》课的法律部分教学遇到了诸多困境, 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有:

2.1 教学课时无法容纳全部教学内容

合并后的《基础》课, 教材几经修改, 但法律部分的内容并无突出变化, 法律知识完整的章节只有第7、8两章, 另外第5、6两章中也有少部分法律内容, 从篇幅上看, 法律部分只占教材的1/3稍多一点。基于此, 高校都大大缩减了法律部分的教学学时, 而且大部分高校是按照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来划分教学, 一般留给法律部分的教学学时在10到20学时之间, 仔细分析教材, 其涵盖的内容与原先的《法律基础》几乎完全一样, 只是内容更为精简而已, 罗列出较多的法律条文, 缺乏帮助理解的辅助型教学内容, 知识晦涩难懂。这使原本就存在的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更为突出, 致使很多学生甚至是任课教师都觉得无所适从, 影响了教学效果。

2.2 教师的教学能力难以达到教学要求

新的《基础》课内容体系和讲解上要求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起来, 既能在德育中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又能在传授法律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把握《基础》课的真正目的, 然而很多教师难以把握这一点, 在教学中依旧遵循以前的教学模式, 把二者割裂开进行教学, 这对大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同时培养自身的法律素养是不利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 对法律知识掌握较少, 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 进而在教学中无法得心应手的讲解法律部分, 更不能从深层次上将德育和法制教育融汇贯通, 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3 实践教学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理论教学, 成功的实践教学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 促进理论教学的发展, 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 提升法律素养。然而很多教育者由于理论课教学学时的缩短, 教学任务重等原因, 就大大压缩实践教学或简单安排实践教学, 没有具体的规划、制度约束等, 致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学生无法从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 提升学习兴趣, 反过来也不利于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 实践教学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3《基础》课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3.1 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基础》课的课堂仍然是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渠道, 这是所有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面对当前法律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 教师应建立起清晰的法律知识框架, 教学中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可接受性、社会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案例式、亮点追踪法、讨论式。尽量利用社会中的热点以及和学生有关联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启发思考, 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尽可能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法律知识,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 培养法律意识, 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进而增强课堂法律教学的实效性。

3.2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基础》课教学应尽可能多地、合理地安排法律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参观监狱;和学生一起观看法律题材电影, 并一同分析影片中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法律辩论赛和模拟法庭;帮助学生组建法律社团;课程组可以与校外建立法律社会实践基地等。这不但可以减少课堂教学的负担, 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 帮助学生实现对法律知识的内化和外化, 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法律的热情, 提升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3.3 提升教师的法律素养

合并后的《基础》课要求教师既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 又要有较高的法学素养。

第一, 教师要充分利用较少的课时将法律知识讲完、讲好、讲透, 必然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法律知识, 总结法律知识特殊的教学方法, 方能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 教师必须树立法治理念、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等, 并在讲授的过程中将其融入教学内容, 使法律知识与法治理念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法律教学的目的。

第三,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健全, 新的法律条文等不断出现, 学生的法律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这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教师应通过各种交流、培训和自主学习不断增加和更新法律知识, 提升自身的法律能力, 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3.4 合理开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育的辅助作用在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为此, 应积极打造网络教育平台, 充分延伸课堂教学, 将课程内容延伸到网络。建立教学网站, 将教学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传到网上, 实现与课堂教学的同步;建立法律交流论坛和QQ群等, 对学生的法律困惑给予及时的解答;设置一些网络虚拟法庭、案例追踪、法律游戏软件等, 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巩固法律知识;开设法律视频教学等丰富网络课堂。网络平台的合理开发利用, 不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也能增强法律部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本门课的教学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面向2l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3.

[2]贾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J].知识经济, 2011 (5) .

论师范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措施 篇9

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教师“依法执教”,然而教师与师范生法律素养的缺失要求师范生提升法律素养,可以从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形成法律信仰三方面来提升师范生法律素养,以增强师范生的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与未来依法执教。

关键词:师范生;法律素养;缺失;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教育“依法治教”、教师“依法执教”理所当然。在教师与师范生法律素养缺失的背景下,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理当在校期间提升法律素养,为顺利就业,未来“依法执教”奠定基础。

一、法律素养缺失

虽然我国已经进行“六五”普法宣传与教育,但缺乏法律知识的教师与师范生大有人在,他们法律知识缺乏,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更不用说信仰法律了。有学者针对山东省临沂市及其周边地区的125 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知识掌握的准确率平均为39%, 教育法律信念准确率平均为43%。约80%的教师不能准确回答“ 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什么” 、“教师具有的权利义务有哪些” 、“ 学生的权利义务有哪些” 等问题,许多教师不知道自身的权利义务, 甚至混淆权利和义务。也有学者对杭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的本科学生作过调查,其调查显示,师范生认为教育法律与学习、工作、生活关系不大的占25%,不清楚的占12%,没有任何关系的占2%;权利被侵害时,师范生想到使用法律途径维权的只有13%,19 人中只有一人想到诉讼救济;师范生对教育法律知识一点也不了解的占32%;58%的师范生对权利认知包含错误答案,35%的师范生对教师义务认知有误,高达50%以上的师范生认为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监护关系,而且大三学生居然达到57%;错误判断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承担的师范生达45%,不知道如何选择占13%。可见,目前中小学教师与师范生的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欠缺,教育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缺失。

二、提升师范生法律素养的必要性

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它包含拥有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形成法律信仰等方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师范生顺利就业与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因素,因此,提升师范生法律素养十分必要。一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教与依法执教,师范生必须具备法律知识。二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师范生全面发展,师范生理当具备良好法律素养。三是新世纪的师范生虽然自我意识强,但是法律责任意识不够。如2015年11月8日《华商报》就有《铜川女大学生考场偷手机居然是突发奇想》的报道,一名21岁铜川籍的西安某高校大三学生,在教室门口的桌上放包的时突然想起自己曾经考试时,包这么放着也被别人偷走过手机,便突发其想,就试着去偷拿别人的两部手机价值上万元,其一时兴起的行为结果已涉嫌构成盗窃罪,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因此,通过提升法律素养,提高师范生知法、守法意识和公平正义的法律思维,敦促其自觉守法,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法律责任意识,增强其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为其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三、提升师范生法律素养的措施

(一)学习法律知识

提升法律素养,首要措施是师范生需要学法。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素养的基础,师范生虽然具备一些法律知识,但与建设法治国家与依法执教的要求相差甚远。各高校应当开设法制课程,对师范生加强法制教育,让师范生在走出校门前知法、懂法,使未来的教师树立尊重学生权利意识,具备法律至上观念,明白教师和学生各自的权利、义务与法律救济途径;促使师范生系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具备比较丰富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也要促使师范生意识到禁止体罚学生是教师的法律义务, 恶性殴打学生、罚跑步(超过身体能力极限)、放学不让回家、讽刺挖苦学生等行为是体罚行为;对于经常违纪、顶撞老师、殴打同学的“ 小霸王” 学生, “ 劝退”(逼其退学), 这是变相的开除,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的规定,属于违法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二)培养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 “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法律意识是人类在法律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精神成果,不会自发形成,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自觉培养及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结果。师范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教育法律知识,注重教育法律行为,运用教育法律武器,驱使他们主动守法,将守法行为由外在的强制转化为师范生的自觉行为;促使他们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学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因此,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是提升师范生法律素养的重要举措。

(三)形成法律信仰

哈罗德·J·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是行为规则,分配权利义务,并据以解决纷争,有助于为社会提供维持其内部固结的结构和完整。中国传统法律刑罚色彩浓厚,约束私人行为的更多的是“礼”及传统的儒家道德伦理,而缺乏权利义务观念,法律只有先被信任,才能被信仰。当法律在一个社会被坚定的执行,成为社会行为的最高标准时,其公信力会得到民众的信任,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师范生信任法律,形成法律信仰。法律信仰的形成是个持续不断内化的过程,只有经过不断的内化,培养法律意识,具备法律思维,形成依法行为的习惯,师范生也才有权利义务观念与法律责任观念,才知道尊重学生权利,自觉法律履行义务,不侵害学生权利,重视学生在教育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地位,同时督促学生依法履行义务,实现依法执教。

总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师范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未来的教育教学才能依法进行,也才能增强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爱玲.浅谈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探索, 2008(8).

[2]李菁 高瑞.师范生教育法律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 科教导刊,2014(1).

法律职业素养 篇10

当前, 我国高度重视在校生的法律教育, 在社会大环境和院校教育的共同作用下, 相比于其他非军校学员, 由于受军校大环境的影响, 军校学员对法律的认识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也比普通社会群体要强, 他们在军校期间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学习, 在发生侵权或者违法犯罪现象时, 敢于使用法律的武器同违法势力相对抗。即便如此, 对于军校学员而言, 他们法律素养的培养并不能就此搁置、不加重视。比如, 在认知上, 学员对法律的认识还不够系统、不够全面, 很多学员对法律的认知距离现代社会主义法治要求还比较遥远;在实践中, 并不完全选择依靠法律来解决问题, 仅仅在某些情况下会选择法律武器, 甚至会存在其他不信任法律的情况。

1. 重视法律, 使用法律, 但更崇尚人治

通过长期以来的法律教育, 部队官兵基本上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 都承认不管是国家建设还是部队建设法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人们没有根深蒂固的法治思维, 而在部队, 下级对于上级的命令更是绝对服从的状态, 法律似乎并不完全适用于部队的建设。于是, 在部队中便有了服从精英、服从上级, 甚至存在权高于法的现象。

2. 对法的认识过于片面

法律既可以打击犯罪行为, 也可以保护正当权利, 法律不仅仅具有惩罚的功能, 还具有保护的功能, 它是对恶势力的压制和对正当利益的保障。但是, 多数军人认为, 既然讲法治, 那就是用法律治理部队, 是管理工具, 没有意识到法律也是自己合法权利的保障, 更是对权力的制约。

3. 对与专业相关的法律学习较少

现如今, 多数学员对法律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其中也存在着问题, 如学员基本不热衷于学习法理, 对理论知识较为头疼。多数学员对于《民法》、《刑法》等涉及日常生活的法律条例有大体的了解, 但对于《行政法》、《国际法》、甚至《军事法》等看似“远在天边”的法律知之甚少。

二新时期军校学员法律素养培养的探究

1. 法律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

现阶段, 我们需要先搞清一个问题, 即何为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它关乎着人们的价值观, 是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退伍军人走到社会上, 有时会感到自己在部队的本领难以在社会中施展, 这是由于对社会适应不良所致, 而法律意识淡薄却是个别人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法律认知是法律实践的基础, 要想在实践过程中严格落实法律, 就必须在法律认知阶段做好准备, 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对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也要先从学习法律知识开始, 培养法律观念, 时时处处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将法律意识根植于自己的心中, 进而提升法律素养。

2. 学员法律素养的培养过程

培养学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要克服两种模糊认识。如今社会发展进步, 社会生活复杂化、多元化, 学员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 要想融入社会, 就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自己, 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用法律调节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此, 需要克服之前的模糊认识。一种是片面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法纪教育。目前, 我们部分干部教员把学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看作是“硬指标”, 而把学员的法律教育看作是“软指标”。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硬指标”达标, 其他都可以放在一边, 认为只要学员技术硬、专业棒, 其他都是“小节”。法纪教育进展缓慢, 闲暇时间搞一搞, 而忙起来的时候却放到了一边, 这种重专业学习轻法纪教育的想法传染给了学员, 导致了部分学员忽视法律学习, 法律意识淡薄。另外一种是虽然重视法律教育, 却忽视日常管理。有的干部教员认为进行了法律教育就能预防一切, 认为只要学员不发生违法事件就可以了, 对于日常管理只是口头上说说, 并没有落到实处。重专业学习轻法律教育和重法律教育轻日常管理都不利于学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我们要想培育合格的官兵、优秀的人才, 就必须把培养学员法律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3. 提升学员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为了使官兵素质水平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就要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员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进一步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更是军校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

第一, 提高学员的法律素养对院校和部队的基层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军校学员在新的形势背景下, 面临的法律问题和纠纷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学员充分了解法律知识, 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用法律来解决面临的各种纠纷和问题。此外, 学员毕业后, 多数要到基层部队带兵, 这更需要他们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只有学员知法、懂法、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 才能更加自觉地依法带兵、依法行事, 成为知法、守法的领头羊。

第二, 提高学员的法律素养对军事法律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军事法律建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长期且艰巨, 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军校是部队干部的培养基地,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年轻军官干部输送到部队, 要想保证部队法制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从军校教育抓起。因此, 我们必须着眼于军队法制建设的长远需要, 切实做好学员的法律意识及法律素质的培养工作。

三军校学员亟待加强的法律意识

1. 法律至上的意识

依法治军的实现, 如果仅仅从立法层面上来保障是远远不够的, 比这个更重要的是观念的确立——法律至上观念的确立, 这是依法治军的灵魂所在。法律的至上意识就是要使法律在部队中保持绝对的权威性, 使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前我国军事法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可谓是硕果累累, 军事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是仍存在着一些执法不严的情况。法律执行情况差强人意, 落实不到位, 这与缺乏法律至上的意识是分不开的。加强法律至上意识, 就是要让部队中每一位官兵都严格地遵守法律, 认可法律的极大权威性, 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要杜绝权大于法的现象发生, 自觉服从于法律。

2. 维护权利的意识

权利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内容, 也突出了依法治军中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权利意识, 有对维护自己合法权利和尊重他人合法权利的双重层面。我们强调军队的法律建设, 强调学员的法律素质培养, 这既要培养学员、官兵的法律思维、守法意识, 又要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为此我军已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如《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当前, 由于学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往往认为如果为自己争取权益, 就不够高尚, 不是无私奉献的革命军人,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一味地选择忍让、退避, 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权利。其实保障权利才是法律的价值原则, 依法保障军人的合法权利, 有利于增强军人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军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 限制权力的意识

限制权力的使用, 首先要从立法的角度进行限制, 就是要严格规定权力的界限, 不能任意设置权力, 使权力者在行使权力时有法律做依据, 并且必须依照法律规定, 在法定权限内进行。其次, 必须接受法律的监督和社会的监督, 及时遏制权力行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不是权力就会产生腐败, 而是不受监督的权力才会产生腐败, 这是因为不受监督的权力可以实现很多利益, 因此人们就会对权力顶礼膜拜, 用金钱或者美色等各种利益来笼络和诱惑权力的拥有者。

部队法治的首要任务, 就是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来约束部队的各级干部;部队法治的首要对象是各级机关, 各级机关首先要做到用法律、法规、规章对机关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 然后才是机关用法管理部队。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的法律意识, 使其一切行动都在宪法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范围内活动, 而不能使其权力随意扩张。必须坚决反对和有效防止随意制定“土政策”, 随意限制官兵的权利等行为的发生, 使部队机关和各级干部权力的权威置于法律的权威之下。军校学员只有牢固确立了这一观念, 才能在将来的部队实践中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管理好部队。

四培养学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途径

1. 强化教育力度

强化法学教育力度, 培育学员法律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首先, 院校应根据自身对于法律教育的不足, 制订相应的对策, 加强对学员法律知识、法律素养的培养力度, 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执行能力。但在教育过程中, 不应仅仅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 而应不拘泥于书本, 要结合当代、联系实际, 充分调动学员对法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其次, 我们必须承认, 要想使学员的法律素养达到理想的高度,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更不是几堂法律课就能完成的。我们院校应抱着长久的信念和决心, 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坚持到最后。

2. 严格管理与依法管理相统一

在增强学员法律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带队干部的法律教育, 在严格管理学员的同时更要注重依法管理。现实中, 一些带队干部对法律不是很了解, 有时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甚至是违反法律条例。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己不正焉能正人”, 带队干部在学员面前的言行举止, 都被学员看在眼里, 在无形当中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学员。所以, 要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就要先提高带队干部的法律意识。要重视对干部的指导, 使他们成为学员身边合格的“法律顾问”。

3. 理论联系实际

倡导学员积极参与与法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并将理论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培养学员的法律素养, 不能拘泥于课堂, 应走出教室, 让学员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 刺激学员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 从严格守法转化为自觉守法, 从法律意识转化为法律习惯。

摘要: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 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官兵, 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投入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上来, 从一个专业军事人才转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骨干。要使我们的部队官兵走出军营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更好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 需要他们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军校学员法律素养的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们应当重视提高他们法律素养的培养水平, 这也有助于军校学员将来迅速融入社会。

关键词:军校学员,法律素养,依法治军,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建新著.依法治国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8

[3]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4]韩文强、胡文东、文治洪等.从军人的社会适应性看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 (4)

[5]赵璐璐.浅谈军校学员法律素质之培养途径[J].华人时刊 (下旬) , 2013 (9)

上一篇:混凝土加固修复技术下一篇:学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