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员职业素养

2024-08-29

馆员职业素养(精选12篇)

馆员职业素养 篇1

创建一流大学, 必须有一流的图书馆作信息保障。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任务, 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为科学研究提供信息保障。因此, 对高校图书馆员的要求也就更高, 既要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读者所需的文献资源, 又要对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 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同时他们还要能够及时、准确、高效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所有这一切对图书馆员的要求, 均是使专业图书馆管理内容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能。这就必须要有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图书馆员的队伍, 他们既要懂得一定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此外还要具备作为辅导老师的基本素质, 具备较全面的业务技能, 以便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 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1.1 图书馆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门的职业意识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图书馆员开展热情工作, 行使各项职责的根本。图书馆员要热爱本职工作, 具有始终如一的敬业、乐业、勤业精神, 不断吸收新的知识, 使图书馆文献的住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自1939年美国颁布第一个《图书馆员伦理守则》以后, 许多国家相继制订了此类准则, 200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也公布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 (试行) , 对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具体要求。

1.2 图书馆员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

图书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多元知识信息服务的专门机构, 因此必然要求其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除了必备图书情报专业基础知识以外, 现代图书馆员还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水平以及信息服务意识和能力;为了提供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服务, 一位优秀的图书馆员还应该具备其他学科背景知识。[3]

(1) 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图书馆又承担着重要的科技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发布服务的作用, 使图书馆发挥这些功能的馆员应具备以下能力: (1) 应具有较广泛高的专业知识, 从而具备根据读者的需要, 对相关技术文献、资料和信息进行加工总结的能力; (2) 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图书分类方面的知识, 从而可以把搜集整理的图书资料进行归类收藏, 并能根据读者需要进行迅速地查阅; (3) 图书管理人员还必须强化信息意识, 具备快速准确搜集信息, 分析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技术, 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料的查询、整理、发布、传输和服务的能力。 (4) 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知识服务, 因此要最好能够掌握基本的科研工作方法, 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过程, 这样才能找到与服务对象的结合点。

(2) 有一定的外语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 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日益频繁。英语为国际科技交流的主要语言,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英语, 大多数科技论文及大量科技信息都来自英语。掌握了英语才能更好的进行国际文献的检索, 才能满足读对国外信息的需求, 并对外国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 图书馆员还应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 提高图书馆员专业素质的策略

2.1 图书馆建立管理激励机制

管理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 是迎接知识经济的外在需要。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通常严格但过于僵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其管理的内涵也发进行相应要求。

图书馆要结合本馆实际情况, 明确办馆指导思想, 制订本馆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不断进行机制和体制创新, 适时调整馆内的管理机构, 为馆员和本馆构建良好的发展平台。要掌握每位馆员的具体情况, 确定馆员的工作岗位和职责, 加强对馆员的工作考核, 并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 将馆员个人的工作业绩、待遇和发展相联系, 促进个人和图书馆事业的双方面发展。

2.2 增强图书馆员服务和职业道德意识

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高服务效果的基本保证, 图书馆应该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大力提倡“微笑服务”和“愉快服务”, 即态度和蔼、语言文明、热情周到, 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愉快服务”即主动服务, 尽量满足读者的需要, 使读者在图书馆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2.3 强化图书馆员责质培训和人才引进

新时期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广学博览, 不但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学、目录学、情报学、文献学等基础知识, 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多种学科知识, 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图书馆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并且为专业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岗位培训。脱产学习要和在职学习相结合, 单位学习要和自学相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对馆员进行图书管理知识的讲座, 并到管理好的图书馆参观学习。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 对馆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使图书馆员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 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从而满足了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和图书馆各项事业的需要。

3 图书馆员高度职业化建设

职业化技能是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 职业化技能的高低,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低[1,2]。通过职业培训和教育, 实现图书馆员成为受过专门训练, 能够为读者提供专门的图书馆服务, 并愿意为之默默奉献的一个群体。我国图书馆员目前还存在许多馆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整体水平较低, 职业认同感不强, 职业道德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实现馆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应在以下向方面进行努力: (1) 制定比较严格的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入职条件并严格执行, 选拔优秀的适当的人才到图书馆工作, 并且对新进人员要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 (2) 要从思想上加强。要意识到图书馆职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让每一位馆员认识到图书馆具有很强的职业性; (3) 图书馆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知识培训, 从宽度上拓宽馆员的知识面, 要激励馆员勇于思考、敢于对现状提出问题, 敢于提出不同的改进方法, 鼓励馆员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这样, 馆员对图书馆的职业化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知识上都会有质的改变, 必定会大大推进图书馆员职业化发展的进程。

4 结语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的节拍, 与时俱进。强化图书馆员责质培训和人才引进, 培养出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图书馆馆员队伍, 能够为读者提供专门的优质图书馆服务, 为创建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提供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巧兰.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及培养方式[J].信息导刊, 2005 (8) .

[2]刘桂南.浅谈如何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04 (2) :421-422.

馆员职业素养 篇2

论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与形象塑造

作者:程玉华 夏明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从图书馆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怎样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员形象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图书馆员要提升职业素养,为读者服务才能有高品位,从而更加彰显图书馆员良好的形象和魅力。

[关键词]图书馆员 职业素养 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09-02

一、图书馆员必备的职业素养

(一)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行业精神作为群体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其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的强大与否,取决于这种主导意识境界的高低。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创办绿色阳光图书馆必须有健康向上的绿色阳光图书馆员。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是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灵魂。职业道德是图书馆员的工作思想灵魂和指导方向。职业道德素养指图书馆员在从事图书馆各项工作中,思想行为所必须遵循的服务道德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为生命加分,为职业添彩。人的心态问题直接关系到工作状态。工作态度包括对工作的心态(怎么想的)、工作时的状态(怎么做的)、工作中自身的姿态(如何待人)三个方面的内容。心态决定状态。一个人心里的想法或者心态对他做人处世影响很大。进入工作状态,既要心入又要身入。“心入”就是要认真研究、用心对待;“身入”就是要亲身体验、躬身实践。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有干事的激情,带着感情、责任和追求去干工作,临重任敢于承担,遇困难勇于进取,受压力善于化解,遭批评乐于接受。奉献思想、奉献激情、奉献心灵,才能更好地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生存能力归根结底是由图书馆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的,人的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忽视的。

(三)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能够熟练地进行情报检索、信息加工、信息服务和读者研究,能够及时准确地为用户开展定题和情报咨询服务,能对网上无序信息进行合理整序、加工开发为有序信息,能够不断地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

(四)较强的自学能力、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

在工作实践中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念。“工作学习化”是将每一项工作视为一个学习的状态。从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并促进专业知识的提升。“学习工作化”是将学习视为一种必要的工作,每天不断完成。让学习与工作相伴,益智益心。

(五)娴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业务素养

文化业务素养主要体现在有扎实的图书馆专业理论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丰富广博的学科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加强专业技能和技术教育,广泛吸纳新的信息技术和认识,重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树立终生学习意识,掌握过硬业务本领,以优势高效专业技术开拓服务领域新局面,刻苦钻研,完善技能,精通业务。提高服务水平,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使自己成为一位复合型人才。

(六)合作意识和精神,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图书馆各工序之间是互相配合,连锁进行的,某一环节中断,会影响到整个工作进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智慧,增强归属感和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图书馆员的技术开发能力、创造能力、服务能力是任何高新技术企业都无法替代的。

(七)自信心和独立性

树立竞争超越意识,平日工作中敢想、敢干,不循规蹈矩,敢为天下先,消除依附心理,依靠个人思维和能力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在每一次成功中重新确认自己,从而产生新的自我价值和新的成功目标,不断完善自我。

(八)学会与读者共情

图书馆员的文化品位是衡量图书馆质量和档次的重要标志。与读者产生互动,从心理与情感上与读者产生共鸣,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展示图书馆员特别的职业人格魅力。

(九)提高自身服务意识的正确认知和定位

图书馆员永远不可能与读者“平等”,这是“合理”的不平等,图书馆员为读者所提供服务是读者享受生活的一部分。在实践中时刻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虚心向同行学习,真正实现个人成长。

(十)注重馆员的心理收入

图书馆员心理收入指图书馆员及其个人工作在心理上的一种感受,属于非经济性报酬范围,让图书馆员感受到尊重、友谊、关怀、个人价值,以及获得学习机会、发展空间等,关注图书馆员的“心理收入”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能营造好领导与馆员关系中的和谐心理氛围。图书馆员随着角色、职责、环境和任务的不同,其心理负荷也逐渐增大,需加强心理调适,维护心

理和谐,保持心理健康,达到情感互动。能够拓展上下级和谐关系的心理维度。以较强的心理容纳度融洽与领导的关系,自觉调试个人的心理敏感度,注意沟通互动,实现与读者的同频共振,满足读者被尊重的心理期待,理解和尊重是最好的心理安慰剂和情绪调节器。通过相互理解的动态情感交流,不断地平衡彼此的情感系数,恰如其分地进行心理牵引,增进相互理解。尽管人们之间有着竞争、利益等各种矛盾对立,但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人与人之间仍然是互相连接和互相沟通的,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人都分享着从善到恶的全部本性,与有着某种缺陷的人“休戚与共”。

二、图书馆员应塑造的良好职业形象

形象是尊重,形象是品牌,形象是宣传。形象是最大的资产。图书馆员形象塑造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素质要有新的提高

图书馆员工作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的学习情绪和道德修养,甚至影响到他们对图书馆的感情和信任。图书馆员不仅要做好科学文化的传播者,还要为读者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

(二)仪表仪态要端庄大方

如果图书馆员的服饰穿着能给读者一个清新明快的视觉印象,会对读者借阅咨询活动产生很大影响。读者从馆员的服饰穿着、风度举止可以联想到馆员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而对馆员产生由衷的敬佩和信任,易于融洽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感情。

(三)举止风度要彬彬有礼、大方热情

有和蔼可亲的面容,文雅的举止,图书馆员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读者思想的净化剂。

(四)语言要生动有趣

图书馆员的语言表达是一门综合艺术,语言是与读者沟通的润滑剂。语言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能够反映出一个馆员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方面的修养和文明程度。礼貌用语是展示图书馆员人品的橱窗。尊重读者,每个人自尊、自爱、自重心态是正常的,得体、祥和的礼貌用语,不仅能使与你交流的读者接受你,更能体现出作为图书馆员的文化积淀和修养程度甚至价值观。

(五)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性格,要自我解压心理,优化自己的情绪

排除各种杂念进入工作角色,如同演员进入角色一样,有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努力做到对读者关心不冷漠、真诚不矫情、弹性不固执、幽默不伤人、得理还饶人。为人坦荡、率真、热情、有亲和力,能很自然地融洽与读者关系。

(六)让自己的心理资本不断增值

心理资本指图书馆员个体的激情、自信心、积极进取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包含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强调的是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七)礼敬待人

图书馆的读者,就是图书馆的上帝。在“上帝”面前,我们要毕恭毕敬,要有礼有节为其服务,要在行动上和心灵深处都表现出“忠心”。

(八)爱岗敬业

对职业痴情。它要求图书馆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崇敬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砥砺品质,涵养心智。实现个人价值。图书馆员只有发自内心地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乐而为之,才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才能热爱这项事业,从中得到满足,享受成就感。

(九)尽心尽责

能够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好,尽心尽力地把所做的事做好,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十)精益求精

要求图书馆员在工作岗位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新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馆员职业素养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问题;对策

【分类号】G251.6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典藏、编目、参考咨询等工作都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作为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既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也是重要的学术教育服务机构。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拥有现代化设备为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硬件条件,同时还要求有一支具备高信息素养、高水平高能力的馆员队伍。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学历基础普遍不高,缺乏高学历人才

据了解,目前高校图书馆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 包括其他非图书馆专业) 的馆员不到二分之一,大专及以下学历的馆员居多,而且图书情报相关专业的馆员数量也较少。甚至个别高校图书馆还聘请了一定数量的临时工作人员[1]。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是提高馆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低,那就不能成为专业文献信息与读者之间的纽带,因此,很难为读者提供广、快、精、准的信息资源服务。

2. 部分馆员业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各部门中的地位不高,不受领导重视,加之馆员福利待遇较低,造成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对自身价值认识不足,服务意识淡化,对本职工作仅停留在简单层面上的借还服务,没有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积极性不高。还有一部分人不安心图书馆本质工作,缺少进取精神,导致工作质量呈现滑坡,出现读者不满意的现象。

(二)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对策思考

我国图书馆学家卢子博曾言: “我国现有图书馆员,大多数不具备深层次文献资源开发能力、信息导航能力和为科技人员服务的创新能力。图书馆人员不仅缺乏科技知识,原有的图书情报知识和从事图书馆工作的能力也都难以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工作的需要,改造和重建这支队伍是刻不容缓的事。”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馆员的职业素养:

1.加强图书馆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的专业知识培养,要求熟悉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知识

作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文献和信息搜集、整理、组织、分析、利用、管理与经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形势。娴熟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一个合格图书馆馆员的必要素质。在现代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不断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大多借助网上信息的查阅、加工、开发及各种数据库的检索完成。所以,馆员只有真正掌握计算机编目、光盘及网络检索、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分析、判断、识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准确的网络信息服务,为读者利用多样化的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导航服务。

2.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观念

高校图书馆工作是一项既复杂又繁琐的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才能胜任这一岗位。不管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馆员整体服务的质量,因此,图书馆应经常对馆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忠于职守、勤恳工作的态度,培养馆员读者至上、无私奉献、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敬业精神。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服务中心机构, 想要在网络化、 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首先就是着力教育馆员,并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 使每个馆员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的服务理念,使其充分认识到高校图书馆的中心工作是以读者为本,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层面信息需要[2]。同时,高校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有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 还应该进一步积极了解和掌握师生的动态需求,通过定期与师生代表交流座谈,设置留言板等,切实为读者提供及时便捷、全面有效的服务。

3.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多种途径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要根据高校图书馆馆员岗位的具体要求及服务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图书情报学基础知识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途径、方法与步骤,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要使馆员适应当前现代信息网络时代的要求,尽快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同时,要根据馆员所从事的不同岗位,“分层次、分种类地制定培训计划,突出岗位间的差异性,保证培训有针对性 ”[3]。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教育培训可以通过集中讲授、自学考試、在岗培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轮岗实习等方式进行。培训方案要结合馆员的工作实际,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使其成为某一领域的学科馆员,成为真正的信息导航员。

参考文献:

[1]张静芝.论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洛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7):105-107.

[2]张亚宏.影响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指数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2(1):15-18.

提升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思考 篇4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馆员,文化素质,职业修养

高职院校图书馆已成为广大读者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好助手和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 高职院校图书馆中还存在一部分图书馆员的素质还不能跟上新时期图书馆形势的发展, 无法适应新时期广大读者查阅图书的需求、不能很好地掌握图书馆中引进的新装备使用技能, 无法发挥新装备的最大效能, 甚至工作思路和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运作模式格格不入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快速发展。为此, 图书馆必须要把对人的培训作为图书馆当前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来抓, 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角度来考虑, 加大对图书馆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图书馆员的自身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

一、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学校图书管理员, 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科学技术、科学知识、职业道德、文化素养, 才能达到服务学生、教师和教学的目的。

(一) 图书管理员应具备高尚的思想素质。

图书管理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 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的服务宗旨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二) 图书管理员应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除必须具备基本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外, 还应不断吸取新知识, 掌握一些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结合特色专业如计算机专业、通讯专业等, 开展定题服务、查新服务, 使各学科、各教研组及学科带头人直接得到相关信息。

(三) 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

图书管理员不仅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 迫切需要建立有专长的技术队伍。

(四) 学习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

随着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新兴学科的不断出现, 要求馆员掌握更广博的学科基本知识, 以便对读者开展导读工作, 满足高层次读者的需求, 更好地协助教学人员进行资料检索。

(五) 良好的职业道德。

要牢固树立“用户至上, 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 始终把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放在第一位, 想读者所想, 急读者所急, 积极主动地工作, 以自己的艰辛劳动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六) 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文化素质。

图书管理员的精神风貌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 能在读者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起到为人师表、排忧解难的作用。

综上所述, 新时代对图书馆事业以及图书管理员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综合素质及知识管理意识、信息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 这样才能满足读者多层次、多类型的信息需求。为学校的教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提高图书管理员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 加强图书管理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

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个人素质, 一是要忠于职守、勤恳工作、全心全意为读者谋利益;二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图书馆是服务读者的前沿阵地, 因而馆员接待读者要时刻用和善的目光, 微笑的表情, 和蔼亲切的语言, 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二) 建立健全竞争机制。

长期以来, 对图书馆的管理不规范, 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缺乏竞争, 干多干少, 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弊端严重地束缚着馆员的思想, 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制约着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必须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 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 充满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 着重从水平、能力和业绩上对图书管理员进行考核, 把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最佳的人才竞争和流动机制, 从而推动图书管理的发展。

(三) 加强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

目前, 图书馆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已成为必然。因此, 要适应今后图书馆电子化管理的需求, 图书管理员就必须进行计算机技术教育培训。帮助馆员增强网上采访及编目的能力;增强在网上信息检索和对用户进行服务的能力。同时应该经常性地到一些先进的、一流的图书馆学习, 参加专题讲座和学术会议, 与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研讨, 通过参观学习增长见识, 拓展视野,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图书馆员进行终身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

(一) 领导的重视。

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作为管理者的图书馆领导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有远见、有眼光、有魄力。在提高人才素质这个全局策略下, 支持、促进馆员自发、自觉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突出人才队伍建设, 来加强馆内的信息资源建设能力和学术范围, 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作为领导, 有必要带头加强自我修养, 具大局观念。从领导层做起, 倡导敬业的精神, 加大力度, 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

(二) 激发馆员自发学习的积极性、终身性。

图书馆终身教育的对象是每一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是最直接、最具实效性、最具可操作性的一种教育方式。现在大多数图书馆都使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 许多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要普及现代化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这就需要开展全员的岗位培训。可以举办一些讲座, 也可以在工作实践中自学。图书馆中岗位之间的轮换, 可以促进图书馆馆员为适应新岗位、新工作而不断地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三) 完善知识结构。

对于已具备一定学历的工作人员, 应根据业务工作需要, 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修一些相关课程。图书馆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 可采取在职或脱产等形式学习一些非本专业的课程;非图书馆专业的工作人员学习一些图书馆专业课程。这样既改变了知识结构的单一化问题, 普遍提高了学历水平, 又增强了工作能力。

由于条件的限制, 不可能每一位馆员都接受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这就要求每一位馆员要从思想上加强认识, 不断激发独立自主意识, 形式上加强自我培训。每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需要, 确定学习需要的资源, 依托图书馆丰富藏书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达到自我提高, 自我完善的目的。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 学习的目标是明确的, 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主要的是要凭借着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不断地进行创新学习, 自如地开展自学, 充分享受“终身学习”的乐趣, 真正将自身素质的发展与提高融入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去。

四、结语

总之, 作为图书馆工作者, 我们不仅要为自己谋得一职之席, 更要求掌握一职之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可以反映出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水平, 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为做好图书馆工作做充足的准备, 找准位置, 定好目标, 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 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规范的管理、特色的服务, 在工作中做到严谨、认真、高效, 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读书环境, 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吉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信息素质探新[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3, 6

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论文 篇5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早已不能满足工作所需。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会老化、过时,但是学习能力的养成却让我们受益终生。自学是最简单、最方便、最自由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每一个人职业发展、个人成长所必需掌握的技能。高校图书馆员坐拥知识宝库,资源丰富,是自学的最佳场所。网络上的视频资源包罗万象,各科学习方法、教程、课件都能免费检索到,慕课的大规模上线,这些都为自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图书馆员应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所在岗位职责,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逐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2.2通过培训、交流提高信息素养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都与新科技、新技术紧密联系。图书馆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让新技术为我所用,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要求。图书馆领导应根据馆员的年龄、学历和专业特长,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职岗位培训是提高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因为这样的培训是应需而设,与工作贴合度高、操作性强。通过馆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交换工作心得,也能起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还可以组织参观学习,有助于接收新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开拓眼界,取长补短,提升本馆的服务质量。

2.3通过管理机制激励馆员自觉提高信息素养

提高信息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图书馆的工作重复性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失去工作热情。因此,图书馆领导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馆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将馆员信息素养培训常态化;并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奖惩分明,充分调动馆员的自主学习热情,激发馆员自觉主动提高信息素养。通过制定激励机制,在给馆员提供一个向上发展的平台的同时,也能全面提升图书馆的精神面貌。

3结束语

Web3.0图书馆馆员素养探析 篇6

[关键词] Web3.0 馆员 素养 职责膨胀

20世纪90年代,网络(Web)的出现虽然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并没有改变社会知识交流中的信息发布机制,互联网的用户仍然处于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地位。2003年以后,Web2.0受到万众瞩目,随之而来的是Web2.0的理念在应用领域得到广泛的认知和执行。2006年《纽约时报》上一篇名为《企业家们看到了由常识指导的网络》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各网络公司在计算机因特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预期构想,并认为这些研究就是下一代网络Web3.0的发展方向,这一新概念在学术界及商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引起了图书馆领域的关注。

1 Web3.0的概念与特征

Web3.0的概念有很多,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网站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使用,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完全基于Web,用浏览器即可以实现复杂的系统程序才具有的功能”[1]。

Web3.0的特征是智能化趋势明显、平台之间的兼容性强、网络信息编辑主体趋于多元化、利用网络的效率更高以及对网络工具的依赖程度高 [2]。这些特征可以优化用户的体验方式,让用户获得可自由选择终端、自由设置内容以及自由整合数据资源的权利。

2 Web3.0对图书馆行业的影响

曾经有人说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就是“提供给图书馆用户(学生、研究人员等)查阅其所需要的信息来进行工作,这一直都是图书馆的基本作用,并将持续”。但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面对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的外部竞争,图书馆从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演变成为以公共交流方式为依托的传递知识、创造知识的平台。

2.1 从Web1.0到Web3.0图书馆门户内容的变化

图书馆在Web1.0的环境中已经开始了网络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模式是单向的,具体表现为:①图书馆门户网站提供的内容,包括部门服务相关介绍和馆内通知发布、各类数据库的分类链接、虚拟咨询和课题跟踪服务、各种检索课件和软件下载、馆藏书目查询和预借续借等版块的内容;②图书馆服务以提供和发布信息为主,如服务指南、部门介绍、全文数据库的链接等表现为层次分明的网页结构,而书目查询、借还信息查询等则是单纯的信息查询;③单向的信息交流的图书馆服务,如参考咨询、检索培训、信息服务等。

Web2.0环境下Lib2.0不再停留在于单向服务模式,而是向双向或者多向转变。在图书馆门户网站中,这种转变体现为提供内容的深度以及服务工具和途径的多样化上。理念突破的具体表现为:① 图书馆门户网站中的内容,开始重视读者需求。②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工具革新了图书馆发布信息的方式,帮助图书馆更加容易地掌握读者需求动机,缩短读者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时间。③图书馆门户网站创造以用户交流为中心的平台,尽量弱化以图书馆为中心的理念,开辟读者参与对图书馆部分资源的组织、发布以及管理,因为读者需求是图书馆运行的动力和生命之源。

到了Web3.0时代,图书馆的门户网站页面将没有固定的模式,界面将很简约而且时尚感强,没有冗繁的信息内容堆砌。真正实现用户个性化门户与图书馆门户的无缝对接,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用户个性化门户内容依托图书馆资源服务,并根据个人需求自动推送。这种对“微内容”的聚合、迁徙以及互动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得内容管理服务、个性化服务、知识过滤服务以及进行用户之间知识的沟通与共享。具体体现在:① Web3.0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而智能化的核心是虚拟化和可视化。Web3.0应用的图形、平滑的动画、高清晰度的音频和视频以及3D的内容,为虚拟化阅读环境的创设和优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使读者在情境之中“真实”感受阅读内容。② Web3.0的信息智能分析和过滤功能会根据读者的各种信息,分析读者最需要的资源,过滤掉不符合要求的信息资源,最终提供给读者的是最适合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质量。③Web3.0可以按照读者需求提供综合化服务,创建综合化服务平台,更重要的是按照读者的个性喜好提供个性化聚合服务。④3G(3rd generation,即第三代数字通信)手机时代是Web3.0时代的代言人,“移动式阅读”将迅速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转变为一种习惯和常态。

2.2 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一个报告显示:许多生命科学家并不了解该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只有40%的教师了解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多数人并不到物理的图书馆中来;图书馆网站不是向用户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工具 [3]。Row lands等人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的信息素养并没有因为更广泛利用技术而改善,表现在网络检索速度方面,他们在评价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或权威性上所花的时间甚少,对于自己的信息需求不大了解而难以制订有效的检索策略,喜欢用自然语言表达需求而不是分析什么关键词更有效 [4]。而这一代将会成为图书馆信息的重要用户群体,图书馆为了获得这类特征用户的信任,需要开展积极且有效的对策。显然Web3.0技术的应用领域与这部分群体的交集越来越多,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表现在获取信息、阅读信息、组织信息以及发布信息的具体行为之中。

2.3 馆员的职责膨胀趋势

图书馆馆员的“职责膨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因素。由于电子资源的存取方式导致图书馆对纸本资源处理减少,实体图书馆在Web3.0之下趋于衰减,图书馆馆员需要强化对电子资源的内容管理。

用户因素。用户在面对互联网或搜索引擎时,需要馆员的协助使其需要的信息得以优化处理;同时用户的过度自主性,使其更容易犯错,而急迫地希望得到信息权威的回应,图书馆馆员需要及时地充当这样的权威。

外部因素。图书馆馆员需要参与数据库采购价格谈判,需要寻求与外界图书馆的合作,需要做知识管理方面的事情,需要面向用户推广新资源,需要进行读者信息能力的培训等。

3 Web3.0环境下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养

随着图书馆馆员职责的膨胀,Web3.0对图书馆馆员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图书馆员的素养应该是影响图书馆实现3.0的关键因素。图书馆3.0需要图书馆员发挥知识导航员、经纪人、咨询师和鉴赏家等作用,为读者提供高效的知识服务。因此针对Web3.0馆员素质的探讨,笔者认为可以从职业内涵、角色定位、专业技能和专业教育这4个方面去分析。

3.1 职业内涵

图书馆员职业内涵包括核心服务价值恒久不变,服务形式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而改变。目前图书馆的职业环境面临着“用户不来图书馆,却置身图书馆服务之中”的局面,为了让图书馆嵌入到用户自己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员的行动就是图书馆的最终行为。Web3.0需要馆员做到以下几点:①勇于接受变化,并能适时对服务进行调整和改变;②乐于学习,对Web环境中的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尝试的热情,并能与图书馆工作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③善于站在用户的立场去思考与解决用户正在面临或即将可能面临的问题;④积极主动地利用新技术与新方法提升专业服务的技能;⑤从细微处着手,不断改善服务理念与方式;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精神。

3.2 角色定位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员从依托实体资源的工作中抽身出来,服务重心转向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数字服务的提供。“cybrarian”(计算机控制环境中的图书馆馆员)这样一个新词的出现,更说明了这一点。Web3.0要求馆员借助并善于应用技术之力,实现用户的需求和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环境。同时在Web3.0环境中,馆员自身角色定位可能会不断调整,提升服务技能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外,Web3.0的用户不仅是图书馆员的服务对象,还将成为资源和服务的合作建设者,因此图书馆员的角色也会相应发生改变,需要嵌入用户的使用环境中,陪伴用户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成为用户网络遨游、探索新知的良师益友。可见,多重身份特征的角色定位是对数字图书馆未来职业的最好诠释。

3.3 专业技能

对于馆员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应该强调馆员的后职业教育,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馆员的学历已经上升到硕士以上的层次,但图书馆提供馆员的后职业教育是提升图书馆员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后职业教育的内容与馆员的前职业教育有所区分,重心倾向职业化的思维培养和认知建设,而技能体现在依托新技术的学习与运用:①具备发现信息的内在规律或结构并应用于优化服务的能力,即具备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的能力。②善于理解用户的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敢于接受改变,乐于学习和分享。平等地、亲切地、主动地、人性化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具有高度的同理心,即能够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用户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③善于跟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脚步,突破传统的服务手段,关注其他信息行业的发展能力。例如了解Web3.0的Widget 技术,将他们充分地嵌入到图书馆的网络服务上。

3.4 专业化的教育

在2009年1月召开的美国图书馆协会丹佛仲冬会议上,一项“界定图书馆职业核心能力”的决议得到通过。这些决议界定了所有在美国图书馆协会授权的硕士学位点毕业的图书馆从业者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除此之外,学校图书馆员、学院图书馆员、公共图书馆员、专业图书馆员和政府图书馆员还需要进一步掌握这一决议之外的专门领域知识 [5]。可见,图书馆员专业教育的话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Web3.0猜想:即将到来的时代.网络传播,2007(10):1.

[2] 吴汉华,王子舟.从“Web3.0”到“图书馆3.0”.图书馆建设,2008(4):66-70.

[3] 初景利,李超平.在新的信息与技术环境中感受图书馆的律动──2008年的中外图书馆事业和理论研究,2009(5):65.

[4] Rowlands I,Nicholas D., Williams P. The google generation: The information behaviour of the researcher of the future. Aslib Proceedings: New Information Perspectives, 2008, 60(4):290-310.

[5] 美国图书馆协会界定“图书馆职业核心能力”.[2009-03-17].http://www.yuchuanzheng.net/page/5.

馆员职业素养 篇7

1.馆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文献中心, 也肩负着育人的重任。馆员作为执行者, 其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图书馆作用的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地发展改革中, 馆员职业道德定义也在不断地变化丰富中。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主要指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 努力钻研科学技术, 开拓创新, 积极进取, 热爱劳动。乐于奉献, 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强化知识创新的广度、深度, 充分展示自身个性和才华。

加强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有效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图书馆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有利于促进图书馆员的创新意识, 服务理念;有利于激发图书馆员加强综合素质的意愿。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教育、信息职能作用的发挥。加强馆员职业素养建设既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组织实施“双文明建设”的主要场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强化馆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建设是高校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信息文化中心, 是高校文化传播的窗口, 需要良好的图书馆形象作为支撑, 如今它已成为展示高校文化传承能力, 展现学校风貌的重要窗口。馆员作为服务人员直接面对读者, 其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决定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成为展示高校风貌, 文化底蕴的窗口, 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将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形象, 影响高校的发展。

2.信息时代馆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

2.1先进的思想觉悟

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先进的思想觉悟。在大局观上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认识图书馆的重要性, 对所从事的事业产生高尚的道德感情, 并且要把这种感情深化为高度的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始终把读者放在首位, 以读者的需求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树立忠于职守, 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发扬主人翁精神, 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服从大局, 互相协作, 在保障图书馆正常业务运转的前提下, 在业务上积极主动与广大师生联系, 参与科研团队, 提供个性化服务, 有效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2.2深厚的业务技能

高校图书馆员应具有深厚的专业技术能力。在专业理论方面, 熟悉掌握图书情报学、信息学等专业理论知识, 并且能利用专业知识分析、整理信息资源, 为读者提供高效、深层次的服务。馆员还要密切关注图书情报方面最新的发展, 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了解图书馆发展的前沿信息, 积极学习和改进自身知识结构, 不断促进高校图书馆专业素养的进步。目前由于专业细分, 各学科之间交叉频繁, 馆员应积极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深入了解各专业相关知识, 更有效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高校图书馆员应能熟练掌握外语、网络技术等基本技能。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 世界各国的交流、协作日益频繁。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 尤其是英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 全球大部分的科研成果、文献资料基本以英语来表述, 如不能熟练掌握英语, 就无法了解各学科的前沿信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作为高校信息资源的管理者, 必须具有熟练的网络技能。不仅能为读者处理常见计算机故障, 还能熟悉数据库建设的相关知识, 熟练使用数据库, 乃至组织建设数据库。各种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信息存储等基本网络技能更要了然于胸。

2.3“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读者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图书馆所有工作的核心是为读者提供各类服务。馆员直接面对读者提供服务, 其具有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评价。馆员具备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是真正落实“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的思想表现。在服务中馆员对待读者态度诚恳, 作风踏实, 个人仪表整洁得体, 语言简单明晰, 态度热情诚恳, 服务踏实周到。真正做到想读者之所想, 急读者之所急, 帮读者之所需。

2.4全面的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1)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馆员直接面对读者, 读者的需求各式各样, 对于某些事物的理解存在差异。馆员需要及时与读者沟通, 并通过沟通准确了解读者的需求。同时图书馆与各院系资料室、学校各部门存在不同程度的业务来往, 馆员只有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才能处理好各种联系, 保持图书馆良好形象。2)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馆员在积极参与学校其他课题研究, 做好信息服务者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自身课题研究。例如:某项数据库的优化、借阅系统智能化等等。通过系统研究解决图书馆现实问题。3) 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馆员在信息文献的二次开发、整理中, 需要对整理完毕的信息资源充分的表述, 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才能将整理、加工完毕的二次资源表达清楚, 也有利于读者对于信息资源的理解。

3.信息时代馆员职业道德建设路径

3.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树立先进思想觉悟

加强馆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建设, 首先应强化馆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馆员日常的工作、学习、培训中, 应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建立周学习制度, 抽出固定时间进行党课理论学习。培养和树立馆员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图书馆日常的各类学习活动中树立馆员对于图书事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让馆员从思想上对于自身所从事的事业自豪, 并感到责任重大, 愿意主动工作, 努力为图书馆奉献自身价值。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强调规章制度的学习和主动遵守。对于高校、图书馆等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要求馆员全面学习消化, 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办事, 不搞特殊化。在日常工作中要求严格使用文明用语, 微笑服务。严禁个人不文明语言、行为, 并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 一经发现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考核, 不留情面。要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杜绝以权谋私, 做到馆员与馆员一视同仁, 馆员与读者一视同仁。

3.2强化信息服务能力, 转变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校图书馆已经完成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由传统的借阅模式转变为多种模式共存的方式。信息服务能力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员急需提高的能力。高校图书馆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图书馆员的信息服务能力:1) 加强图书馆员信息素养培训。目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 图书馆员要想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首先要强化自身信息素养, 通过对馆员信息知识, 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 信息道德四方面的培训,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做好信息资源的二次、三次开发整理。 2) 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利用图书馆网站开展在线咨询服务, 读者在专栏内留言咨询, 馆员按照规定及时地回复咨询。开辟新书导读服务, 馆员对新书进行目录整理和内容初步概括, 为读者提供方便, 节省时间。开展课题信息推送服务, 积极参加课题小组, 负责提供课题研究信息资源。主动为教师实施以人为本的藏、借、阅、咨一体化的服务, 根据教师个性化的需求建立个人图书馆。强化信息服务能力, 深化服务方式和内容, 是提升馆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

3.3建立职业道德监督评价体系, 完善监督机制

高校图书馆员直接面对读者, 其自身职业道德素养高低, 直接影响高校图书馆形象。在采取有效途径培养馆员职业道德素养时, 也应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监督评价体系, 对馆员职业道德素养进行考核评价。职业道德监督评价体系首先要制定出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 在监督过程中做到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其次成立监督机构, 机构可以采用松散式的组织形式, 可以由图书馆相关负责人、教师、学生等共同组成。在日常的工作中监督人员可以随时对于馆员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进行纠正和提出处理意见, 经组织评价后对馆员实施处罚。再次建立读者监督机制。读者是馆员服务的第一感受者, 读者监督可以促进馆员积极提升自身不足。设立读者论坛、意见箱等及时反馈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社会和高校舆论监督将极大地促进高校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3.4深化业务技能培养, 提高服务水平

高校师生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 由于读者所处层次、 专业不同, 其信息需求就不同。馆员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 需要充分了解各专业知识, 练好自身专业技能。馆员不仅能及时答复各种专业咨询, 还能整理分析各种信息资源, 把它整理成为层次更高的信息资源。在高校图书馆馆员选拔上首先应从具有图书情报学背景的人员中选择。同时还要加强馆员全方位培训, 邀请高校各专业教师对馆员进行专业培训, 强化馆员知识面。鼓励馆员参与各种学术活动。这些活动能拓宽馆员视野, 改善馆员知识结构。鼓励馆员积极参加学校课题研究。馆员进入到课题组, 成为课题组信息资源的加工者和提供者, 进行信息推送服务, 这样不仅有利于课题的研究, 也将对馆员业务技能起到促进作用。信息时代馆员不仅需要广学博览, 还要精通专业知识。

高校图书馆员要具备的职业精神, 是较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 是良好的职业道德, 是积极向上的服务理念和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的总和。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发生巨大变革, 馆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建设刻不容缓, 只有建立一支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馆员队伍, 高校图书馆才能紧随时代步伐, 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的必要性, 并指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先进的思想觉悟、深厚的业务技能、“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综合素质四方面职业道德素养。最后提出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树立先进思想觉悟;强化信息服务能力, 转变服务意识;建立职业道德监督评价体系, 完善监督机制;深化业务技能培养, 提高服务水平四方面途径加强馆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丽萍.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管理及对策[J].网友世界, 2013 (01) :31—32.

[2]陈玉梅.浅论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建设[J].黑龙江史志, 2015 (11) :254, 323.

[3]丁宁.论高校图书馆馆员的道德建设[J].青春岁月, 2012 (06) :209.

[4]童菊珍.谈加强高校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1) :33-34, 37.

馆员职业素养 篇8

关键词:图书馆员,素养缺失,提升路径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存贮、传递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承担着满足公众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的社会责任和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历史使命。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都要靠图书馆员的工作来完成, 只有图书馆员积极投身于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 现实工作中, 一些图书馆员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却不尽人意, 与服务对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 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缺失的问题, 必须高度重视,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提升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1 当前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缺失的具体表现

在进入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信息资源网络化, 信息传播多样化, 服务手段电子化, 这些都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新要求, 一些图书馆员没有清醒的认识, 心里准备不足, 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 由于这些不适应的存在, 便表现出了其职业素养的缺失。[1]

1.1缺乏职业责任

图书馆职业责任的根本在于“服务”, 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要是为读者服务的, 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能搞好此项工作的, 而图书馆员从事的是一项平凡而琐碎的服务工作, 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 也没有显赫的地位, 因此, 有的馆员对读者缺少爱心, 对单位的信誉不重视, 没有强烈的责任感, 缺乏职业责任。

1.2 缺乏认同感和工作热情

一些图书馆员, 在进馆前对图书馆这份工作充满期待, 可进馆后却发现, 图书馆工作枯燥, 机械化运作, 技术含量低, 没有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 加之部分读者不尊重馆员的劳动, 感觉落差太大, 从而缺乏认同感, 失去对图书馆工作的热情。

1.3 缺乏专业技能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图书馆也不例外, 图书馆员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 然而由于客观上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主观上馆员自身不注重转业知识的学习, 有相当一部分馆员业务不熟悉、技能不过关, 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

1.4 缺乏服务意识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 很多图书馆员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图书的管理者, 而不是读者的服务者, 这种职能观念上的定位, 使图书馆员在面对读者的时候有一种优势感或优越感, 或多或少存在高高在上、态度僵化、效率低下、服务滞后等问题。

2 提升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可行路径

图书馆员业务素质的缺失, 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而发展, 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素养势在必行。笔者认为,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业务学习、加强技能教育培训、注重馆员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是提升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可行路径。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之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意识现象。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而职业道德教育是增强职业素养的首要环节。因此图书馆必须通过经常性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馆员忠于职守, 严格遵守职业规范, 勤恳工作,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竭尽所能帮助读者解决问题, 重视自身的礼仪举止, 提升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切实为读者服务好, 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2.2 提高文化知识水平

现代图书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对信息的获取、理解、转化并生成新信息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获取信息、创造信息的方法, 才能提高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能力, 才能使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熟练的业务技能来源于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2]图书馆藏书众多, 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各门科学无所不有。图书馆员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化素质, 工作起来一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 图书馆员只有努力学习新知识, 提高文化素质, 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求, 成为合格的图书馆员。

2.3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在传统图书馆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变的过程中, 图书馆逐渐引入了现代化管理模式, 整个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服务手段从简单型向现代技术转变, 服务方式由被动借还的低层次向主动提供信息的高层次转换, 提升图书馆员职业技能显得愈发重要而紧迫。图书馆要采取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业务大考核”等措施来强化对图书馆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 使其熟练掌握图书馆的业务技能, 胜任图书馆工作。

2.4 加强图书馆员的职业归属感

我们必须承认技术对图书馆发展的作用, 但是技术只不过是馆员用来行驶职能、实现价值的工具, 而支持和激励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最根本内在动力则是图书馆馆员的精神源泉与价值观念, 只有馆员对图书馆、对工作有较高的归属感, 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解决高科技所无力解决的种种问题, 所以馆员的职业归属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馆内领导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于馆员的实践活动, 处理好现代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其次要加强馆员的思想教育、技术培训, 重视对人的培养。对老同志要注重知识的更新, 对新同志要谆谆教导, 激发和引导对工作的责任感, 克服浮躁心态, 确立奋斗目标。

2.5 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奖惩激励机制是调动图书馆员工作积极性的必要手段。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公正公开的奖惩制度,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 要对馆员进行定期考评, 把工作成绩与馆员的聘任、奖金、职称评定等挂钩。其次, 要千方百计为馆员学历、专业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鼓励大家争当学习型馆员, 以馆员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飞跃。

3 结语

图书馆员职业素养是保证图书馆员履行工作职责、实现图书馆目标和保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只有正视图书馆员业务素养缺失这一客观事实, 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从爱岗敬业、爱书、爱馆、爱人入手, 循序渐进逐步上升到图书馆员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认识到维护图书馆职业精神是图书馆员的神圣职责, 从而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服务读者、造福社会、传承文明。

参考文献

[1]施铁达.关于图书馆馆员职业精神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0) :5-6.

馆员职业素养 篇9

作为公共教育服务机构之一, 大学在现代教育中担负着为国家培育人才, 为社会提供服务以及主要科学研究阵地的作用。大学校园中, 图书馆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大学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了知识的动力, 图书馆内丰富的文献收藏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助力学生成长成材。图书馆馆员作为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 承担着整理文献、推广阅读、传播知识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现状

1. 专业人才缺乏

一直以来, 大众对图书馆馆员的印象停留在图书整理归纳、图书借出与归还登记的简单工作内容上, 事实上,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以及具备一定业务能力与敬业精神的人员才能得以胜任。当前在我国大学图书馆馆员中缺少专业的图书档案管理人才, 虽然馆员的学历层次呈上升趋势, 继续教育也使一部份馆员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但不同专业的图书馆馆员在图书管理的工作角色中还需要不断的适应与成长。

2. 业务知识与能力欠缺

作为大学图书馆馆员, 除了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专业的知识与业务能力外, 新形势下图书馆馆员的职业技能还应与时俱进, 具有一定外语基础以及计算机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图书检测与资料加工上的广泛运用, 图书馆员需要具备对电子邮件、网络检测、资源下载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的处理能力。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下, 仍有馆员仅会使用传统的文献资料加工与处理工作, 无法科学的实现信息共享, 满足读者需求。

3. 敬业程度不高

大多数图书馆馆员认为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单调乏味的工作, 缺少工作激情与责任创新能力, 对工作的态度仅限于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 没有主动学习业务技术、不断充实提升个人能力的意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只对自己负责区域尽责, 极少与同事团结合作, 没有创新意识以及开拓精神。大学图书馆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 为学生与教师构建出合理知识结构的第二课堂是图书馆馆员的责任, 当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大学图书馆馆员在观念、技能、职业素养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构建一只具有优良作风、专业素养、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图书馆员团队, 是新形式下大学图书馆发展亟需面对与思考的问题。

三、论新形势下大学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提高的途径

1. 引进专业人才, 扩充团队力量

大学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亟需得到提高与创新, 这就需要图书馆组建出拥有专业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需求的馆员队伍。大学图书馆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辅机构, 馆员自身知识水平与专业技术的高低、工作能力与态度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新形势下, 大学图书馆要得到长远的发展, 满足大学生阅读需求, 需要通过对专业人才的引进, 对人才队伍的规范建设, 使图书馆馆员的学历、专业、年龄经构更科学与完善。优秀的专业人才引进, 可以将创新的意识与思想、先进的理念更好的融入到图书馆工作中, 以老馆员的服务经验结合新馆员的创新与热情, 做好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

2. 重视业务能力的培训, 提高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的大学图书馆馆员, 除了具备基础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意识外, 还应不断对新技能进行培训与提升。当前大学图书馆外文资料以及计算机应用普遍, 图书馆员应做到与时俱进, 关注对外语阅读能力、计算机获取检索文献信息能力的培训, 系统全面并且深入的对文献信息的搜集、检索、整理、查找等基本能力进行提高。可通过参与业务学术交流活动, 组织馆员到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图书馆进行参观学习, 鼓励馆员在职学习, 持续进修, 掌握熟悉数据库及管理软件的运用。其次, 还可根据不同岗位的馆员需求, 有针对性的开展岗位培训, 结合集中培训、单独指导、轮岗实习等方法, 使馆员工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多岗位职能得以掌握, 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最终在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

3. 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服务意识

当前大学图书馆馆员工作情绪不高, 缺乏积极性与耐性的现状都是图书馆馆员自身缺乏职业素养, 服务意识欠缺的表现。不可否认, 图书馆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 需要馆员有足够的耐心与自觉性才能实现整体服务的提升。要提高大学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需要从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教育开始, 通过对馆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 使其约束自身行为, 在工作岗位上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本职工作。在服务上以读者至上为原则, 以无私的奉献精神与为读者服务的敬业精神,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与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4. 开展竞争与激励活动

竞争与激励活动的开展,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的激情与责任心。通过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采用适度奖励、或绩效评价等不同的激励机制, 使图书馆员保持工作积极性, 以热情的心态对待图书馆工作。竞争机制的实行是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 给图书馆馆员制造一种紧迫感, 使其意识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可能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 只有不断积极向上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 要实现大学图书馆的教育服务职能, 就需要对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不断进行提升, 新形势下, 通过馆员职业道德、工作能力、服务质量, 管理模式的不断提升, 使大学图书馆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蒋祖柏, 韩秀梅.浅谈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J].辽宁工业大学学 (社科版) , 2014 (10) :39-40.

馆员职业素养 篇10

1 少儿图书馆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少儿图书馆员观念老旧, 缺乏创新思维

思想观念往往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 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少儿图书馆发展光明的阶梯, 陈旧过时的观念则会束缚着少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部分少儿图书馆员很多从理论上认识到建立少儿图书馆的重要性, 但在实践过程中, 被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约束, 将其抛诸脑后, 或是对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片面, 产生偏颇。不少少儿图书馆员认为, 少儿上课时间长, 平常开馆读者很少, 没有单独设立少儿图书馆的必要。还有一些老馆员任然按照以前旧的方式管理, 按部就班, 观念死板, 不会贯通, 缺乏创新意识, 没有自己的想法, 使得少儿图书馆缺少活力和特色。

1.2 相当一部分少儿图书馆员消极对待工作现象堪忧

第一, 上学期间馆间的冷清时期。平常学生上课期间, 少儿图书馆正常对外开放, 因此不少少儿图书馆工作人员无所事事, 认为没有开馆的必要。要知道我们规划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并不是形象工程, 少儿图书馆除了具有开展各项工作的充裕时间, 还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 少儿图书馆员不仅要从事日常借阅工作, 好要处理加工新到的图书资料,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指导儿童阅读和选择图书。

第二, 放假期间馆里的繁忙不息。周末和寒暑假往往是学生来图书馆看书最繁忙的时期, 少儿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对如此的读书浪潮总是难以招架, 他们需要不停地注意关心读者, 耐心悉心指导, 虽然现阶段图书外借自动化, 但放假期间还是会有新的读者, 需要工作人员为其详细讲解和引导。因此, 繁重的劳作让他们产生厌烦心理, 大量读者需要他们经营得当和服务周到, 精神上备受压力, 心理上还得承受多多少少不可避免的委屈。

1.3 少儿图书馆员队伍中缺乏专业人才

国际图联在关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标准中指出:“一个为一百人服务的公共图书馆至少应有一个专业图书馆员从事儿童工作。就正规的图书馆系统而言, 应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图书馆员具有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但在一些地方的图书馆却经常被成为安置亲友以及老弱病残的安置所, 信息化、科学化、人文化的新时代, 这极不利于少儿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

2 学习和借鉴外国少儿图书馆员优秀的工作经验

国外成立少儿图书馆时间较早, 具有很长的工作经验, 他们不是将其作为成人图书馆的附属, 而是单独成章。所以, 我们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少儿图书馆员优秀的工作经验。

2.1 自觉重视少儿图书馆员的职责和专业性

日本儿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不论是有没有受过专门教育, 在平常工作中, 都要凭借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的儿童图书馆工作人员, 因此, 日本在本世纪先后出现许多杰出的少儿图书馆工作人员, 就是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 接受专业知识的培养, 奠定了今天少儿图书馆的基础。

2.2 制定具体而规范的少儿图书馆采选标准

为了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 一名优秀的少儿图书馆员应当具备优秀的少儿图书采选标准。日本大阪市立图书馆儿童图书的采选标准, 不仅从内容上选择易懂进步的, 富有文学性的, 并且采用适合儿童发展阶段的表现方法, 还要有装订美观的外观, 在鱼目混珠的图书当中, 选择真品, 让少年儿童深刻品味到文学的魅力, 是一个少儿图书馆员的任务。

2.3 以个体儿童为对象的服务

科学证明, 每一个儿童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来馆目的等都不相同, 他们少儿图书馆员不是将其看做团体来服务, 而是以一个一个的孩子为对象服务, 引导他们不受框框的束缚, 为他们提供自由、解放、自主的选读图书的氛围。

3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树立新形象

与国外注重少儿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以及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工作, 结合中国少儿图书馆的实际, 需要我们少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尊重规律, 吸收借鉴成功经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3.1 增强自信, 充满热情, 提高自身的工作满意度

只有实现使馆员自己满意的基本目标, 才能实现使读者满意的最终目标。当然对自己工作的满意除了权利公平、工资合理等客观因素外, 最主要的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少儿图书馆事业充满热情, 饱怀激情自信, 工作充满动力, 培养良好的奉献精神。

3.2 少儿图书馆员学会心理调节, 传递正确的角色期望

图书馆界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读者第一”还是“馆员第一”的争论[3], 其实, 二者范畴不同, 相辅相成。少儿图书馆员应当明确自己的形象。

(1) 宣传家的形象。在经济格局不断变革的时代里, 我们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 少儿图书馆的基层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利用图书馆的平台, 坚持党的中心任务原则, 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2) 教育家的形象。少儿图书馆与学校、家庭有效配合, 少儿图书馆员利用储备的丰富的知识素养, 引导和教育儿童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3) 社会活动家的形象。少儿图书馆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关系密切, 少儿图书馆员需要打通上下左右的关系。比如和各级领导、主管部门之间, 向其汇报工作的情况、工作建议和工作小结, 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或者和新闻媒体打好交道, 在馆内举行诸多活动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介, 增加少儿图书馆的曝光率, 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3.3 自我充实专业知识, 提高文化科学素质

未来, 对于少儿图书馆员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不仅客观条件需要, 人们也将会对自己的要求提高。拥有充实的专业知识素养, 自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增加社会效益。当然一个合格的少儿图书馆员还需懂得儿童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外语知识、文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美学知识以及科普知识, 在知识激增的信息化社会, 需要不断扩大知识面, 提高知识更新的能力。

摘要:本文从少儿图书馆员角度出发, 以少儿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为着重点, 分析和反省我国少儿图书馆员的现状, 与外国少儿图书馆员进行比较, 吸收并借鉴其成功经验, 为此结合中国国情和客观实际, 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少儿图书馆员新形象。

关键词:少儿图书馆员,现状,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新形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 (1981) 62号文件.

[2]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科教处.国外儿童图书馆工作[M].北京:书目文学出版社, 1981:13.

馆员职业素养 篇11

关键词:大数据;民办高校;图书馆员;素养

1 大数据的内涵

经历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大数据的时代。2011年5月,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Institute,简称“MGI”)发表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与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向世界介绍了大数据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关注并有效使用大数据。[1]2012年2月11日,《纽约时报》技术记者斯蒂夫·洛尔(Steve Lohr)在该杂志发表《大数据时代》一文,宣告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2]

从直观上来看,大数据就是指非常多的数据(BIG DATA)。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大数据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综合多方对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的概念更多指一种信息资产。不是关于如何定义,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用。[3]“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3]

2 数据素养的内涵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被海量数据所包围。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如记录于网络购物平台的消费记录,产生于聊天软件的信息行为等数据;另一方面,我们也享受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带给我们的生活便利,如通过分析网络购物平台个人消费记录,系统自动列出符合个人消费喜好和习惯的物品列表,省去大量的网上浏览和搜索时间。并且数据会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变化自动更新。由此,社会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数据类型丰富、来源多样、数量巨大,价值巨大的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下,如何获取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环境和信息工具有了很大的变化,简单的信息获取和检索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要求具有能对所获得信息、数据管理和辨别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数据素养的概念被提出。

数据素养与大数据环境密不可分,数据素养体现了人们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于数据的感知和理解,其内容包含5个维度: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的收集能力,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对数据的批判性思维。[4]另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数据素养是一个具有承继性的概念,它是基于量化素养、统计素养、数字素养所发展起来的类似于信息素养的用于描述人们大数据环境适应能力的概念,[5]但又在统计素养、数字素养、信息素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高校图书馆具有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高校图书馆员担负着数据资源和科研数据的安全保管,同时也担负着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重任,其自身的数据素养对服务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对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及相关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提升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1 数据意识的提升

数据意识是指人作为数据的主体对于数据客体的自觉心理反应,是数据素养的先决条件。[6]

(1)在海量数据资源面前,高校图书馆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能主动甄别并获取用户需要的数据,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数据资源。

(2)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的核心价值是满足用户的科研数据续期,图书馆员不仅要能准确把握用户的直接需求,也要能深刻理解用户的间接需求,并通过各种方式将间接需求直观表达出来。

(3)高校图书馆员要有向广大用户推广数据管理的有关知识,推荐及提供与用户科研相关的数据信息,帮助普及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相关政策法规。

综合以上几点,用户的科研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高校图书馆拥有不断增长的庞大数据量,图书馆员在面对海量数据时,要有辨别一些“可能有重大价值的数据”的能力,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有将数据转换成科学知识的思想意识;要有准确理解、深刻发掘用户需求的能力。

随着移动网络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大量公开的、免费的网上数据资源给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带来巨大的压力,用户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年轻用户,他们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现有的数据,如用户借阅记录,读者咨询记录等进行分析,帮助了解用户阅读需求、科研需求以及用户的知识层次,深度挖掘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潜在需求。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吸引读者。延伸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开展各种创新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用大数据具有现实可行性。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会留下使用痕迹、用户行为日志等,这就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其次,高校作为科研中的重要基地,对新技术、新思想的敏感性很强,在高校图书馆中使用大数据技术并不是什么难题。此外,大数据技术不是一项具体的技术,而是数据采集、数据存取、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的整合,这些技术相对来说已经很成熟。高校图书馆面对新技术、新思维的冲击,要抓住发展契机,转变服务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数据知识能力的提升

数据知识指一切与数据和数据管理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构成了数据素养的理论基础,为有效开展科研数据服务提供知识储备。[7]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多媒体知识等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力,还要掌握数据管理基础知识。能够加工、整理既有数据并分析提炼转化为用户需要的信息和知识。

2.3 数据技术能力的提升

大数据不仅指数据大,核心内容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更多深入的、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高校图书馆有基本的文献资源,光盘数据资源和网络资源等,也有用户信息和服务信息,还有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每天不断大量增长的数据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格式上并不能达成统一,这就形成了大量异构数据。同时,图书馆一些新型服务方式和其他网络服务增加了用户的数据信息。图书馆数据库的记载和统计水平较以前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转化成能被用户直观接受的方式。这一能力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员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科研数据服务质量。

2.4 数据伦理能力的提高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涉及用户隐私问题。一方面,读者要成为图书馆的合法用户,就需要在数据库里录入本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邮箱等。当用户通过门禁系统进入图书馆的那一刻起,就会在系统里留下使用痕迹。这些信息具有关联性和累计性,如果发生泄露,被不法分子滥用,将会对用户造成极大损害。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保存有大量的读者使用数据,包括用户查询记录,借阅记录和智能终端设备访问日志等。图书馆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了解用户的阅读喜好、阅读层次等,改善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既可帮助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方式,也会因为使用不当给用户带来损害。高校图书馆应把重视读者隐私放在首位,坚持职业操守,在合法的范围内合理使用读者数据。

大数据带给高校图书馆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读者使用资源的交互数据,如图书浏览记录、借还记录等,对读者使用图书馆各种数据资源的使用情况作出评估,通过读者的访问历史分析读者的关注热点,(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从而为高校图书馆采购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对读者关注点高而未采购的资源。不仅如此,大数据技术还能利用高校图书馆现有数据资源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支持,为学科提供研究方向和热点动态变化,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共享机会。

高校图书馆员是一个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职业工作者。尽管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但对大数据技术价值的认识和应用还并未普及,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实践并未普遍实施,高校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数据在科学操作、辩证认识、深度分析能力上还要加强培训。

“大数据”从2013年至今,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笔者以“数据素养+高校图书馆”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得到相关论文15篇,时间从2014年开始,内容多停留在定义,特点等相关理论介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界对于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民办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发展有其独有的特色。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是吸引生源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支柱,传统的被动的教育、信息服务职能也要与时俱进,上升到积极主动的服务层次。在此背景下,做好馆员数据素养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是民办高校发展需要长期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Manyika,James,et . al.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competition,and productivity [EB/OL] . McKinseyGlobal Institute,http://www.mckinsey.com/insights/business_technology/big_data_the_next_frontier_for_innovation,2015-12-20.

[2]Lohr,Steve . The Age of Big Data[EB/OL] . http://www.nytimes.com/2012/02/12/sunday-review/big-datas-impactin-the-world.html,2015-12-28.

[3]刘芳.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新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12-15.

[4]数据素养[EB/OL] .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02202.htm?fr=aladdin,2015-06-24.

[5]Robbins N B,Robbins J . Quantitative Literacy Across the Curriculum:Improving Graphs in College Textbooks[EB/OL] . http://www.perceptualedge.com/articles/visual_business_intelligence/quantitative_literacy_across_curriculum.pdf,2015-06-28.

[6]沈婷婷.数据素养及其对科学数据管理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5(1):68-73.

[7]徐刘靖,沈婷婷.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内涵及培养机制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5):90.

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 篇12

一、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 是信息社会的迫切需要。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已进入了一个“泛数字化”的新时期。大量的信息资源更多地以数字形态出现, 管理手段日趋现代化, 读者追求服务个性化, 网络资源极大丰富, 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新技术、新环境、新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同时也对传统意义上图书馆员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手段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其中当然也包括人员信息素养的教育。

2. 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始终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合校、专科升本科、高校长远战略规划、图书馆新馆建设、分馆设立, 高校图书馆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新高潮。但是, 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主动适应新形势, 在变革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创新。只有图书馆员整体队伍素养的提高, 才能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开展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1. 营造信息素养教育的良好氛围。

开展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图书馆员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 恪守良好的信息道德。目前, 信息素养概念化、信息素养教育以学生为对象等观念, 已经在很多图书馆员脑海中成为了思维定势, 表现在实践上漠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营造舆论攻势, 通过图书馆网站、印发图书馆报纸、制作信息素养手册等形式, 积极强化信息素养概念, 并逐渐渗透到图书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督促图书馆员在实践中自发地培养其信息素养能力。

2. 发挥学科馆员的带头作用。

目前,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不足千人, 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需要。因此, 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引进高层次服务人才的同时, 要将重点放在学科馆员的培养上, 通过学科馆员的建设来带动其他馆员信息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学科馆员的培养要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特色, 突出高校的优势专业, 要符合社会应用的实际需求, 能够满足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基本需求。学科馆员不仅要是专业学科的专业人才, 同时更要接受系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教育, 成为图书馆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3. 服务教学, 参与科研实践。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服务必须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从基础服务向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等高层次服务转变。高校图书馆可结合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选配优秀的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结成对子, 开展深入合作, 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流专业信息。让图书馆员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资料选用、论文选题、专业信息获取和研究课题选择等日常工作中, 使图书馆员成为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实践者, 共同推进教学科研项目的实施进程。

4. 开展馆内外学术交流。

笔者认为, 学术交流应当包括图书馆员内部自身的学术探讨以及图书馆员与外部的学术交流。馆内的“学术交流”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内部培训有所区别。这种“交流”强调的是图书馆员内部的学术探讨, 是一种互助式的自我培训。在信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 许多高校图书馆员能积极主动地通过不断学习获取更新知识, 提高自身的信息修养。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为图书馆员创造一个内部交流的平台, 鼓励馆员培训, 开展专题研讨、专题讲座, 相互学习, 优势互补, 使馆员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共同提升信息素养。同时, 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创造便利条件, 选派图书馆员骨干参加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学术交流活动, 掌握研究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与发展趋势, 或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馆举行学术报告, 或组织馆员参观考察, 开阔视野。简而言之, 要通过馆内馆外各种学术交流形式, 改善和提高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 提高其信息素养。

5. 建立激励与压力并存的管理机制。

要把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强化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发图书馆员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促使图书馆员自觉地提高信息素养和修养。可与学校人事部门配合, 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科学合理地核定工作岗位及工作量, 真正突出绩效工资, 彰显公平与公正。要把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水平作为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考核标准之一, 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使更多年轻的、优秀的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刘琳.浅论21世纪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24

上一篇:货运组织工作下一篇:国民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