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教师协作

2024-07-22

图书馆员-教师协作(精选7篇)

图书馆员-教师协作 篇1

摘要:通过对牡丹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信息资源被教师利用的现状的调查, 认识到要突破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瓶颈, 就必须充分认识教师在使用、传播、提供信息资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提出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发展, 必须重视与教师的协作关系, 并提出一些协作的具体方向。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教师,协作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在校学生和教师, 而教师对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方向, 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与教师的协作关系, 没被特别重视, 究其原因, 有图书馆自身的问题, 也有教师的问题。所以, 一所高校的图书馆若能与教师建立起紧密的协作关系, 图书馆的功能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 从高校教师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现状展开调查, 对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教师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现状

本文仅以牡丹江师范学院 (以下简称“牡师院”) 图书馆为例, 对牡师院的教师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现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 教师使用图书馆注册情况

2010年牡师院开始发放教师一卡通, 图书馆配套使用汇文文献信息系统给予注册, 使教师可以应用一卡通进入图书馆和完成借阅, 旧式借书证退出历史舞台。通过汇文文献信息统计系统, 我们了解到2011年教师在图书馆注册的数量暴增, 后续注册人数骤降, 主要以新进教师为主。截止到2015年9月24日, 教工注册人数已经达到1562人, 牡师院实际现有教职工1222人, 可以认为除去调转和无效教师注册人数, 教师读者在图书馆几乎全部注册 (见表1) 。

2. 教师借阅图书情况

通过表2汇文系统对教工借阅次数统计的比较可以发现, 五年多的时间里, 牡师院教工年度的借阅次数和借阅册数起伏不大, 且近两年呈下滑趋势。这说明教工的借阅习惯和借阅人数大致稳定, 也说明教工借书人数在总体教工人数中所占比例不大。

3. 教师电子资源利用情况

通过查阅《牡师院图书馆2011年至2013年数据库资源利用对比分析》的内部资料, 笔者得知, 由于使用校园IP即可登录相关网站, 而不是使用一卡通账号或姓名登录, 所以统计资料无法区分使用数据库资源的读者身份, 换言之, 教工和学生在电子资源的利用方面, 目前无法分开统计。因此, 只能从总体的使用数据中看到一个大体的趋势, 做个简要的参考。

从表3可见, 牡师院师生主要利用知网获取数据库资源, 虽然有登录下降趋势, 但是下载量基本稳定, 而下降的原因是在读秀、维普或新东方等其他资源库略有读者增加。

从表4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2011~2013年用户对C N K I的访问量没有明显下降, 检索次数增加明显。下载全文次数有下降, 但仍保持较为均衡状态。整体看来, 读者对CNKI持有较稳定的使用量, 读者主要通过其检索方式获得所需要的文献, 这区别于纸质书刊靠浏览或者借助索引查找文献的方式。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推理判断, 教师对数据库的利用率与借阅书刊的水平, 近些年都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这说明:一、有利用图书馆资源习惯的教师人数比较稳定;二、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宣传力度、培训力度等还没能满足更多教师的需求。因而近几年没有更大更多的变化。

4. 访谈教师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情况

针对教师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情况, 笔者通过访谈几位教师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细节。访谈发现, 文理科教师对图书馆的了解、关注等方面差别不大, 只是在参与提供购书目录的积极性上, 文科教师相对比较好, 理科教师基本上不关心也不积极向图书馆提供购书的相关建议书目;在推荐图书传播信息资源方面, 文科教师也稍强些, 这和学科特点没有关联, 理工科重实验, 文科重广泛的信息获取。

在不同职称和年龄段, 信息获取的方式是有很大差别的。讲师、年轻教师因为参与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较少, 所以他们从数据库、网络自检和自购书方面获取资源的比例较高, 相反, 教授、年龄偏长的教师人群, 则以从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取数据为主, 又由于他们对网络数据库的获取手段掌握得不如年轻人, 所以工具书的使用率也明显高于讲师。年轻教师接受新的科技手段比较快, 所以他们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库资源比较得心应手, 而中壮年教师因为多年养成的获取数据习惯, 他们往往不太熟悉数据库的使用, 觉得注册VPN在网上搜寻资料的方式很麻烦。但也同时表示, 一旦会用了, 这种数据库资源是丰富又好用的。这说明对于这类读者, 培训使用资源的力度还必须加大。

二教师利用图书馆的现状应引起关注

从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对教师读者注册人数的统计, 到借阅书刊人次和册数的统计数据中, 我们发现教师对图书馆纸质资源利用率不高。尽管全体教师都有借阅权限, 但是多数教师基本或很少到图书馆借阅书刊。一方面, 图书馆需要根据经费情况合理购进教师需求用书;另一方面,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迅猛发展, 纸质书刊的利用率降低已经是普遍情况。

从图书馆参考信息资源部对近几年中外文数据库C N K I数据的统计, 我们发现想突破信息资源的更大数量利用率, 还需要多方因素配合。目前的瓶颈在于图书馆卖力推出各种服务项目, 引进各种数据资源库, 吸引教师使用图书馆资源,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从访谈各类教师中我们也发现, 要改变教师读者利用信息资源的习惯是不容易的, 唯有分析教师读者心理, 熟悉他们的信息需求方向, 适时调整图书馆的服务方向, 才是上策。

从各项数据中发现和分析问题, 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从关注教师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现状出发, 寻求图书馆转型、发展定位的方向、目标及资源建设是有的放矢的思考视角。

三建立和健全图书馆与教师的协作关系, 是图书馆发展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的以文献为基础的图书馆与教师的关系, 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是提供信息和被提供信息的关系。而不是共享利益、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合作伙伴关系。“应该看到, 高校教师是校园信息流动的主导因素, 是促进学生利用图书馆的重要力量, 这种影响力使我们不仅应将教师当作服务对象, 而且应将其作为信息服务开发和建设的伙伴。”这一视角打破了惯有的服务于读者的思想, 图书馆发展建设的定位和着眼点也将相应发生变化。当前的现状说明图书馆建设存在思路转型问题, 即应该把“重视与教师的协作关系”提到高校图书馆建设的议事议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才能更大化地利用资源, 节约资源, 促进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的发展, 把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和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捆绑在一起, 建立起互相依存的情感纽带。教师要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 就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而图书馆要进一步发展和发挥作用, 就必须进一步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的优势, 使图书馆为学校提高教学科研质量,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借鉴国内外在图书馆和教师合作关系方面做出的努力, 结合牡师院自身情况, 笔者提出如下行动方案。

1. 做好教师需求的调研和宣传工作

在全校教师范围内做好调研工作。如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回复情况做系统分析整理, 尊重教师需求, 拟定后续的发展协作规划。通过这项活动, 不只是增进图书馆对教师的了解, 也扩大了图书馆在各二级学院的宣传和影响。

2. 建设与完善图书馆数据统计与软件开发体系

(1) 需要完善目前的统计软件。目前的系统无法在统计汇总数据库信息时区分读者身份, 要想及时了解教师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各项需求, 明确了解教师的需求, 统计软件的改进势在必行。

(2) 开发教辅软件系统。开辟教辅系统, 供教师通过图书馆平台发布信息, 如建立在线课程、发布课件、布置作业、网上评论作业、讨论课业内容、提供一些参考书目或者信息资源链接等, 学生亦可以通过该系统提交作业、开设论坛讨论作业等。图书馆开发教辅服务系统这一新方向, 潜移默化地将图书馆信息资源深入到师生工作学习交流中, 从而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这也是大数据时代下的新要求之一。

(3) 开辟教师导读书目系统。将教师纳入导读体系, 设立教师导读中心, 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如学生所读书目, 由教师导读体系推荐, 相关读书笔记、读后感等作业和学分挂钩, 鼓励教师、专家发布导读书目。相关技术部门开发新平台或者增设数据库资源链接等。

3. 专业馆员与教师协作教学

图书馆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馆员, 推进学科化服务的发展, 与授课教师协作授课, 提供更丰富的授课资源及学生上课参考的信息资源, 让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 拓展物理和虚拟两种空间的全方位服务, 使教师和学生更离不开图书馆, 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次数越来越多, 让图书馆真正成为育人成才的重要基地。

4. 加强教师信息资源使用能力的培训

教师由于年龄、掌握电脑技术的能力不同等因素, 导致他们对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差别很大。馆员要主动与教师协作, 及时了解教师对数据使用的电脑技能障碍, 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改善现状, 更充分地发挥图书馆数据库的作用。

5. 完善教师推荐选书制度

目前教师对图书馆征集购书书目的调查大多视而不见, 似乎跟自己关系甚微, 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视图书馆为自己教学科研的最佳合作场所, 不依赖就不关心。上述五点方案若能很好地践行和创新, 势必能调动教师和图书馆协作互动的积极性, 图书馆的购书选书推荐书目摸底, 教师必将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教师对本学科的专业视角以及图书馆选书员对馆藏的宏观了解的两个积极性, 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 图书馆的信息建设将更加趋于合理和科学。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学生读者, 尤其离不开教师的参与, 如果把教师当作合作伙伴, 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将会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当然, 障碍会很多, 困难也会很多, 但只要充满坚定的信念, 积极探索与教师协作的各种有效途径, 密切持久地保持和教师合作、协作、共赢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资源将如一片肥沃的土地, 孕育出勃勃生机和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赵维达.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至2013年数据库资源利用对比分析[Z].牡丹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内部资料

[2]李桂华.与教师合作——高校图书馆服务开发的新路径[J].图书情报工作, 2007 (4)

[3]焦秋阳、柴雅凌.“图书馆员—教师”协作式教学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 2007 (12)

[4]祁思妍.北师大教师依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7)

图书馆员-教师协作 篇2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在大学中离不开教师和图书馆, 人们常说, 大学的教师和图书馆是最重要的两大资源, 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和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 因此教师和图书馆馆员应当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学生则是“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主体。教师与图书馆馆员协作教学模式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必然选择。本文重点探讨教师与图书馆馆员协作教学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及标准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这一概念是信息工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 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素养, 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等3个方面进行了表述, 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一) 信息素养标准一:能够快速地有效地获取信息;

标准二: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标准三: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二) 独立学习

标准四: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标准五: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标准六: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三) 社会责任

标准七: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标准八: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标准九: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从上述有关信息素养的定义及信息素养的标准可以看出, 信息素养不仅仅指诸如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等信息技能, 而且包括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以及在信息社会中合理生活和学习的责任, 将信息技能用于信息问题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二、教师与图书馆馆员协作教学的必要性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信息教育由图书馆独立承担, 这种模式使得专业课教师远离了信息素养教育, 这种模式无法达到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

(一) 信息素养教育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教育

单纯的信息技术教育可由图书馆单独完成,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也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大多数只是进行图书馆入门教育,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等信息技能。这种单纯的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培养学生将信息技能用于信息问题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运用能力。综合的信息运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学专业课教师, 因此专业教师与图书馆馆员协作才能既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又掌握信息运用能力。

(二) 信息素养教育必须融入学科教学中

信息素养教育必须融入学科教学中,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检索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 运用获取的信息解决专业问题。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馆员和教师之间联系不紧密, 学生不明白文献检索的目的与重要性, 教师未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从文献检索课中学到的信息技能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 因此, 要想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 教师与图书馆馆员协作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三、教师与图书馆馆员协作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 教学方式

信息素养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善于独立学习”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背书”的学生,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早在1972年就提出“教会学生学习”的理念, 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标准》中提到, 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1]因此大学教育的教学方式必须转变, 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

(二) 课程考核方法

学科教师与图书馆馆员教师在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上各有侧重, 他们的考核标准不相同,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只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但无法考查学生的研究能力, 无法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国内的信息素养教育课侧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与专业课的考查脱节。因此, 学科教师与图书馆馆员教师必须共同探讨和制定学科教育与信息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笔者建议, 学科教师与图书馆馆员教师应共同确定研究主题, 然后指导学生实践,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在学科教师与图书馆馆员教师的指导下, 拟定研究计划, 在图书馆馆员教师的指导下检索资料, 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资料, 分析资料, 最终完成研究报告, 提交给学科教师与图书馆馆员教师, 由学科教师与图书馆馆员教师评阅, 给出评阅意见与成绩。

(三) 学生的自主性

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学生是主体, 信息素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信息素养知识和专业知识就如同人的大脑, 这些知识不是以讲授的方式灌输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确定信息的范围;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鉴别信息及来源;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有效地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 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学科教师与图书馆馆员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因此, 学生是协同教学模式的中心, 如同人的心脏, [2]学生在馆员和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自主学习, 积极思考。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笔者建议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 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完成研究任务。

(四) 教师与图书馆馆员的协作

教师与图书馆馆员的协作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这种协作是基于共同的目标、共同愿景、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氛围。教师与图书馆馆员来自不同的部门, 工作内容与方式也不尽相同, 因而馆员教师和专业教师必须以信任为基础合作才能使教学不断地由深入浅。教师与图书馆馆员要对合作的主题充分沟通, 确定合作的主题, 在合作中遇到问题也要充分沟通, 同时, 馆员与教师也要职责分明, 合作并不抹杀分工。国外已有教师与图书馆馆员的协作的成功案例:美国马里兰大学建筑图书馆学科馆员Cossard副教授与UMD建筑学院教师Gournay博士密切合作, 建构了一门独具特色的建筑学荣誉课程 (UMD荣誉课程有关信息见http://www.honors.umd.edu/) , [3]在学科教学的同时, 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教学实践:世博会课程虽是门学科课程, 但学科馆员对班级授课达5次以上, 内容涉及:E-learning、图书馆的研究支持服务、珍品原件的使用规定与阐释、利用印本资源的传统图书馆研究、基于网络的研究等。除集中教学外, 还通过馆员的咨询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效果评价是与学科教学及评价结合在一起的, 主要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 特别是综合性很强的大型作业来实现。

世博会课程中,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两项大型作业。两项作业都必须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批判性探究才能很好完成。其一, 制作一份加注的网络资源目录。第一阶段, 选取一届世博会, 收集资料并建立网页加以组织, 作20分钟的课堂展示。学科馆员和教师给予审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学生进一步检索, 充实与改进。第二阶段, 学生应用图书馆“网站评价指南”评价自己的网络资源目录并加以注释。其二, 从学院图书馆网站世博会特藏中选取三幅图片并为之写作一篇百科全书词条式的文章。写作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研究与编辑规则。由Gourna博士和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们组成的一个编委会对这些论文进行评审。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活动, 须建立在对各种信息资源正确分析、评价、阐释、组织的基础之上。

四、结语

专业教师与图书馆馆员协作信息素养培养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地经验, 对此模式进行研究并在我国运用是我国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经之路。专业课教师与图书馆馆员都应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 积极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共同开展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 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①回雁雁, 周雪虹.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高校课程体系的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0, (4) .

②马新蕾, 周凤飞, 杨志刚, 任静.馆员、教师协同教学模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方向[J].图书馆论坛, 2008, (2) .

图书馆员-教师协作 篇3

1990年, 四川川南的泸州市、宜宾市、自贡市、内江市、乐山市等五地市公共图书馆馆长聚集泸州市, 自发组织召开了关于川南五馆协作协调建设的筹备会和成立会。同年, 在泸州市召开了以“川南五地市公共图书馆期刊订购协调、确定编印川南五地市图书馆中文期刊联合目录编制”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拉开了西部市地州公共图书馆协作网建设尝试与探索的序幕。

1991年, 在四川省自贡市, 川南五馆又联合召开了以“研究制定川南五馆中文期刊联合目录编制原则和体例”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1992年, 四川省川南五馆除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以“网络间的馆际互借”为主题的年会以外, 还联盟了贵州省遵义市图书馆在四川省自贡市举办的以“川南黔北六地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情报知识竞赛”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协作网即从四川省延伸至贵州省。

1994年, 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以“市场经济与图书馆”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四川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派人参会指导。

1995年, 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以“图书馆建筑与事业发展”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云南省玉溪市图书馆参会, 协作网延伸到云南省。

1996年, 在云南省玉溪市召开以“农村服务与自动化”为主题的年会, 成员馆扩展到云南省的昆明市、楚雄州、曲靖市和贵州省的毕节地区。

1997年, 在四川省内江市召开以“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协作网扩展到云南省红河州、贵州省贵阳市。

1998年, 在云南省曲靖市召开以“图书馆怎样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成员馆扩展到云南省大理州, 贵州省六盘水市。

1999年, 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以“中国图书馆回顾与21世纪中国图书馆展望”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南宁市图书馆参会, 协作网延伸至广西壮族自治区。

2000年,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召开以“新世纪———图书馆管理与改革”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贵州省黔南州图书馆、黔东南州图书馆、安顺市图书馆参会。

2001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以“机遇与挑战——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成员馆已发展到近20多个市地州公共图书馆。

2002年, 在四川省泸州市召开以“新世纪图书馆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四川省广安市图书馆参会。

2004年, 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以“西南地区图书馆发展建设研究”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2005年, 在四川省广安市召开以“西南地区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陕西省西安市图书馆、重庆市涪陵图书馆参会, 成员馆延伸至陕西省、重庆市。

2006年, 在云南省红河州召开以“西南地区图书馆协作网”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 专题讨论通过了《西南地区图书馆协作网联盟宣言》和会旗、会徽的制作。

2007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协作网年会, 甘肃省天水市图书馆参会, 协作网已发展到甘肃省。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中国西部地区市地州图书馆协作意向书》。西部地州市图书馆协作网正式更名为:“中国西部地区市地州图书馆协作网”, 并于本届正式启用。

2008年, 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以“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协作网年会。至此, 该协作网已发展到川、渝、黔、滇、桂、陕、甘七省 (市、区) 地 (市、州) 公共图书馆协作网的规模, 已举办了十七届协作协调年会及联谊会, 市地州成员馆发展到40多个。

以上条文式的简单记录, 再现了我国西部地区市地州公共图书馆协作协调建设的简要历程与阶段性发展。

二、西部地区市地州公共图书馆协作网建设成果

(一) 为各馆馆长联谊、交流同类同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的极好机会。

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 均处于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 协作网年会为相同历史背景、相同类型、相同规格的图书馆馆长们联谊、交流各馆建设, 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的极好机会, 搭建了一个互通有无, 相互促进的平台, 无论是人事制度改革、体制改革、馆舍建设, 以及业务建设等方面, 馆长们各抒己见, 相互借鉴。比如, 在馆舍建设方面, 协作网年会以来, 泸州、宜宾、遵义等多数成员馆的馆舍建设都有了大的改观, 馆舍面积均增加到1万多平方米以上, 设备更加现代化, 达到“以会促建”的目的。馆长联谊会上, 还有一个商榷下届在哪省哪地举办以及研讨的主题, 交接会旗等事宜。每年年会都有相关省 (市、区) 的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或省 (市、区) 图书馆的领导 (馆长或副馆长) 参加并指导年会工作。例如, 四川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主任徐建华和四川省图书馆馆长李忠昊、副馆长王嘉陵;贵州省图书馆原馆长董林生、黄加服, 副馆长张伟云, 现任馆长高誉、副馆长钟海珍;云南省图书馆原馆长李高远, 现任馆长李友仁、副馆长何永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原馆长王雪光、现任馆长徐欣禄等都亲自到会指导, 现场交流, 共商图书馆建设大计。

(二) 增强了各成员馆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促进成员馆图书馆事业发展。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交流与合作, 每年的协作网年会异地召开, 从四川到贵州, 从贵州到云南, 从云南到广西, 成员馆轮流承办, 这种流动方式, 让每个成员馆都能做“东道主”, 对锻炼各成员馆领导组织协调能力, 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 增强图书馆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都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每年协作网年会“坐东”的所在市地州公共图书馆, 均要求所属县级公共图书馆的馆长参会, 对其所指导的县级公共图书馆也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年会每年都有各馆馆员之间的学术研讨活动, 对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探讨, 使各成员馆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亲密和友好, 馆员与馆员之间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协作协调, 共谋发展。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比如, 贵州省遵义市所辖的县级赤水市, 与四川省泸州市一水之隔, 与遵义市却路途遥远。协作协调会议以后, 赤水市图书馆业务上遇到棘手问题, 与遵义市图书馆电话联系也不能及时处理时, 直接就近去泸州市图书馆请教, 泸州市图书馆一点不保守地帮助该馆解决业务上的疑难问题;1991年的协作网年会, 研究制定出川南五馆中文期刊联合目录编制原则和体例;2005年四川省广安市协作网年会后, 贵州省遵义市图书馆趁机顺道参观学习了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在学术会上交流研制的涪陵数字图书馆模式, 并借重庆市涪陵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 搭建起遵义数字图书馆雏形, 搭建该遵义数字图书馆雏形之初, 仅500多条数据, 不到半年时间, 就有20多万读者访问, 相当于该馆一年的读者到馆率。后因馆舍搬迁, 综合布线和机站设置意见不统一及其他原因搁浅。同年, 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回访参观遵义市图书馆, 借鉴了遵义市图书馆在纸质文献建设方面的规范化, 回去后, 加大了对纸质文献建设的标准化力度。可见, 各成员馆在协作网搭建的平台上, 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 增强了各成员馆的交往与合作, 促进了各成员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 加大了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

协作网年会, 一年一度, 跨省, 跨地区, 是一件促进文化事业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好事。各省 (市、区) 文化厅的分管领导以及坐东馆当地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协作网年会在本地召开, 分管副市长、秘书长, 宣传部、文化局、人大、政协、科协、社科联的领导亲临会场, 发表致辞和讲话, 并向与会代表介绍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情况, 当地媒体对协作网年会进行专题报道。加大了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 引起了各级领导对图书馆事业的关心和重视, 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图书馆建设的投入, 对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促进图书馆之间学术研究走向繁荣。

协作网每年的学术年会, 承办馆竭力编辑协作网年会学术论文交流专辑, 如2002年四川省泸州市图书馆编辑了《第十二届川滇黔桂四省区地 (市) 级公共图书馆协作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贵州省贵阳市图书馆编辑了《西南地区图书馆发展建设研究》;2005年四川省广安市图书馆编辑了《西南地区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等, 记录了图书馆实践与理论探讨。

协作网每年的学术年会都要评定优秀论文和入选论文, 有的由各成员馆的馆长评审, 有的由承办馆所在省 (市、区) 的省图学会学术委员会评审, 并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优秀论文还在所在省 (市、区) 的图书馆学术期刊上发表。

协作网年会交流的主题较为广泛, 内容涉及图书馆馆舍建设、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残疾人阅览室的建立以及图书馆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教育等方面以及业务方面的探讨, 特别是在图书馆自动化、现代化建设方面作墨较多, 尤其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 是近年研讨的热门。

三、西部市地州公共图书馆协作网进一步继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的构想

西部市地州公共图书馆协作网, 在图书馆学术研究、协作协调、宣传图书馆、增强馆长联谊交流、促进成员馆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等方面, 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和贡献,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作为一个自发性的社会协作组织, 是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一) 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协作网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可持续地协调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指导协作网的建设, 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为使协作网更好地发挥西部地市州公共图书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谋发展的作用, 按照“资源共享, 联合建设, 优势互补, 互利互惠, 自愿参加, 共谋发展”的原则, 努力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业务建设水平, 推动西部地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可持续地协调发展, 为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 充分发挥其图书馆在社会事业中“软实力”的作用。

(二) 完善组织建设, 强化协作意识。

组织建设是协作网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证, 我国西部市地州图书馆协作网建设, 已经历了19年的发展进程, 成员馆的馆长联谊会曾多次协商如何完善协作网的组织建设, 即联盟的相关事宜。2006年云南省红河州协作网年会专题讨论通过了《红河宣言》, 与会馆长为了维护“图书馆协作网”的团结, 共谋图情事业发展, 增进馆际交流, 与会馆长进行了《联盟宣言》现场签字仪式。但是, 组织机构虽已建立, 业务协作协调建设的必要规则尚需健全, 需成立协作网领导小组及相关机构, 设立协作网的相关专业委员会, 完善图书馆协作协调管理方面的一些必要的规则等。

(三) 协作协调的形式和内容可广泛进行。

协作网年会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更为广泛和灵活地进行, 让协作协调的建设更贴近社会, 贴近读者的需求。比如, 馆际互借在手续上的简化;联合参考咨询网上的查询;成员馆之间的通阅通借的科学合理性;克服“小而全”的联合采购;联机编目的标准化 (包括编目软件的统一) ;联合目录的共建共享;人才培养的措施;文化共享工程与资源共享的途径等, 都需要各成员馆进一步解放思想, 加深对协作协调一些实质性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强化协作意识, 才能进一步搞好协作网建设, 让协作网良性发展, 为西部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川、渝、黔、滇、桂、陕、甘七省 (市、区) 市地州公共图书馆协作网建设的回顾, 总结西部地区市地州公共图书馆协作网建设取得的成果, 提出科学发展的构想。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协作协调,建设构想

参考文献

[1]四川泸州图书馆.协作网会议基本情况统计表, 2002.

[2]杨翠萍.协作、交流、探索, 共谋事业发展.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8.6.

图书馆员-教师协作 篇4

专业资料室以收藏特定的图书资料为基础,以科学及专业工作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并以满足他们在从事专业活动中的情报需求为基本任务,其重要职能是传递科学专业情报,其任务是为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中指出,“高校院部资料室是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阵地。它的工作重点是进行专业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情报服务。”长期以来,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存在着许多障碍。一方面,在当今信息时代,文献资料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内容复杂,各门学科之间内容交叉、渗透,同一专业文献资料既高度集中又广泛分散,这些给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造成较大困难,研究人员要检索到所需资料文献需要耗费大量宝贵时间,而且查全率低。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学科分化的细致,科研及其他人员对资料文献信息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专业化程度提高,而且数量更大、范围更广、学术水平更高。这就要求资料工作者对资料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建立有关专题的文献信息库,提供参考咨询、定题服务和二次文献服务等。

在大专院校,为了更好满足不同院系教学和科研的特殊需要,几乎都有一个资料室。与图书馆不同的是它更接近教学、生产、科研第一线,直接服务于科研人员教师和学生。它保存的图书资料更富有专业性、针对性和情报性。资料室工作是大专院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院部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是科研与教学的“耳目”, 它起着“尖兵”和“后勤”的作用,它的建设水平、现代化程度是衡量学科建设和院部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重视和加强资料室的建设,对保障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资料室是教学和科研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加强资料室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快科研进程的重要物质保障。教学和科研离不开信息和文献资料,而要获得信息和文献资源就必须要建设一个具有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资料室。资料室的规模虽小,但有其自身特点,不仅拥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的各种资料,而且具有就近、就地、及时、方便的好处,可直接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目前,世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趋势,对图书资料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资料室需要改革现有的工作状况,提高管理水平,利用有利条件,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以适应教学、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图书资料室馆藏图书专业性强,知识层次较高,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有的馆藏图书资料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加上一直保持着闭关自守的管理方式,图书资料室工作人员整天埋头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处于被动和无所作为的状态。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下教学、生产、科研迅速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种局面,对资料实行科学管理,实现情报工作社会化是大势所趋。

二、资料室的独特功能和优势

1. 资料室的藏书特色

图书馆与资料室虽然都是为学校的师生服务,但是两者的服务对象和藏书重点有很大差别。图书馆以全校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藏书面向全校师生,博、大、全是它的特点。而资料室藏书以本院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藏书以专业为主,专、精、深是其藏书导向,具有明显的专业特点。从而形成了资料室与图书馆完全不同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

资料室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重点收藏具有自己学科特色的专业文献和相关文献,力求专业文献资源最新最专,注重特色化藏书建设,藏书向纵深方向发展,建成与本院教学相适应的专业科学藏书体系,它既是书库又是阅览室,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本院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2. 资料室的服务特色

高校院资料室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前沿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和服务性,它对藏书建设及读者工作有独特的要求。在实践中,只有抓住专业服务规律,探索专业服务渠道,实现专业特色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料室的教学与科研的支柱作用。

资料室大多建在本系的教学区, 面向本院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来借阅书刊杂志, 它为教师提供“零”距离服务,用书时间灵活;资料室集图书、期刊、报纸等专业资料为一体,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专业化服务。尤其是资料室所收藏的专业杂志, 能及时地反映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学术水平,这些期刊都及时地为系里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最新的视野、动态和启发,展现着资料室有针对性服务的专业特点。由此可见,资料室的藏书特色决定它的服务特色,服务特色又影响着资料室的藏书方向,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资料室的特殊地位。它在高校文献资源的利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以新、快、专的资料和灵活性的服务模式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化服务。

长期以来,受传统资料室观念的束缚,资料室主要是进行馆藏文献的收藏与管理,习惯于从管理者的角度,从专业角度,忽视了对读者服务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资料室自我生存观的日益觉醒,资料室应将优质服务放在第一位,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更好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资料室的服务应具有针对性。资料室在藏书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针对研究型读者需求,收集专、深、快的具有学科特色的、针对性实用性均较强的专业文献信息。“专”是指专业性强。“深”是指学术性强。“快”是指讲究时效性。资料室的服务应具有系统性。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必然要求资料室服务的系统性,表现为:资料室应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对专业文献建设要全面、系统地收集。注重做到“三不缺”:不缺重点学科的国内外专业权威性论著;不缺重点学科中具有代表性观点的专业著作;不缺重点学科纵向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有影响的论著。高校系资料室是一座专业性很强,具有专业优势和特色的小型图书馆,它在学科的纵深方面弥补了高校图书馆藏书的不足。

三、图书馆与资料室共同构成了高校完整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1. 图书馆与资料室应共存互补

资料室是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直接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文献情报的重要场所。资料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其独到的功能和优势,其业务工作并不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复或缩影, 资料室以专业信息服务为目的, 比图书馆更具专业性、研究性、情报性;资料室与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对象及业务工作上各有侧重, 谁也代替不了谁。

关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已明文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履行教育职能和情职能。”院系资料室应该说是以图书馆为中枢的全校文献信息系统的“末梢”,是专为各系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供给机构,它收集保管的文献信息资源与本学科结合紧,内容专深。因此,在为本系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它只对本部门开放,且开放时间少。大大降低了文献信息利用率。

2. 图书馆对资料室在业务工作和资源配置上要进行指导与协调

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中第二章第八条规定:“高等学校的院系 (所) 资料室是全校文献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业务工作和资源配置上, 接受学校图书馆的指导与协调。应面向全校开放, 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实现资源共享。”基于这一规定, 高校图书馆应从学校文献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出发, 组织协调全校的文献信息工作, 把院系资料室的规划和发展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强与资料室的协作发展, 发挥图书馆的主导作用, 利用图书馆在业务和技术上的优势, 对资料室实行规范化管理, 建立以图书馆为中心、覆盖各院系资料室、面向全校开放的网络信息体系, 实现校内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四、图书馆与资料室协作管理工作长远目标

第一,组建协调与管理机构,加强对资料室的监管力度。《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第二章第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 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基于这一规定, 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职能机构, 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 组织和协调全校文献信息体系的建设。哈商大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已于2006年成立,12月份即将召开第三届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年会。

第二,要制定发展规划和长期目标, 利用图书馆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资料室的业务建设统一到与图书馆一致的规范上来。将以文件或协议的形式明确院系与图书馆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从而保障资料室的健康发展, 完成校内文献信息体系的建设。

第三,依托校园网,利用图书馆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统一编目体系,建立网络联合目录,实现图书馆与资料室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第四,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图书馆与资料室要进一步加强协作,资料室要和图书馆采访部建立密切的联系, 在资源建设方面相互配合, 明确收藏重点, 互通有无, 优势互补, 避免重复建设。

摘要:高校院部资料室是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阵地。在当今信息时代, 文献资料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内容复杂, 给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造成较大困难。图书馆对资料室在业务工作和资源配置上要进行指导与协调, 组建协调与管理机构, 加强对资料室的监管力度, 制定发展规划和长期目标, 利用图书馆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资料室的业务建设统一到与图书馆一致的规范上来。

关键词:高校资料室,高校图书馆,协作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静.高校系资料室文献资源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性[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6, (4) .

[2]洪可松.高校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1) .

图书馆员-教师协作 篇5

1.建设“文化强市”, 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气质和形象, 是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 是彰显城市魅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血液, “有文化的城市才具有生命力”[1]。当代世界各国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软实力”, 作为提高综合国力,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2]。建设文化强市无疑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必须有信心, 更要有对策与措施, 努力探索一条文化科学发展之路, 全面推进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各项建设, 形成城市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要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 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 建设“文化强市”, 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 努力闯出建设幸福城市新路子。

2.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力推动“文化强市”的建设。

从城市和图书馆的产生看, 图书馆是城市文明的结果。世界早期城市的发端地美索不达米亚和第一座图书馆美索不达米亚图书馆都建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明的知识宝库, 最广泛、最完善地保存记载人类活动的知识和文化典籍, 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占据其他任何文化机构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 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 图书馆更成为城市文化的象征。几乎所有国际大都市都有一座象征城市文明的大型图书馆, 如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莫斯科的列宁格勒国立图书馆和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等[3]。当代的城市图书馆更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是市民提高自身素质, 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多种功能的文化机构、市民获取信息的中心;完善知识结构的课堂;与外界先进科技交流的桥梁;更是一个有意义的娱乐休闲场所。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城市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科学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 作为传播文化重要基地之一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综合性的文化功能使公共图书馆逐渐成为城市的文化中心。公共图书馆提供社会教育职能, 高校与科研系统图书馆发挥创新与科技探索支撑功能, 在不断增强图书馆文化创新力与积累文化财富的同时, 为增强城市文化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在, 国家大力提倡有条件的高校实行对外开放, 将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文化设施提供给附近有需要的社区居民。高校图书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场所, 以多元化的信息载体和高品质的创新服务在传播进步思想和科技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倡导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是“文化强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标志, 是一座城市文化最集中的展示, 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品质的象征;与此同时, 城市的发展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城市发展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是互惠互利和共赢的, 这一点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城市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都得到充分证明。

二、区域图书馆事业协作模式研究

1.城市同城化建设为图书馆事业协作提供机制保障及文化基础。

以潮汕地区“汕潮揭”三市为例, 潮汕地区自秦汉之际置揭阳县始, 东晋时为义安郡, 隋、唐、宋为潮州, 元代为潮州路, 明清为潮州府,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为粤东行署、汕头地区和汕头市。1991年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前, 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本属同一地区, 20年后, 推进“汕潮揭”同城化联席会议在侨乡汕头举行, 共谋“汕潮揭”同城化、促进粤东地区跨越发展大计[4]。“汕潮揭”三市同城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同根同源, 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同, 在人文、地理、社会、经济等层面有天然的合作基础。如何保持、延续和发展这种深厚的历史渊源, 破解行政区划的局限, 构建粤东经济社会协作的新格局, 是粤东人民多年来的共同心愿。潮汕地区文化的同根性与行政隶属的同属性, 才有了物转星移而人心不移的人文传统。潮汕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或群体文化, 从来没有分割过。相反, 源于同根同种, 潮汕文化依然是“汕潮揭”三市人民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精神交融的一种纽带和载体。文化同根是汕潮揭同城化的坚实基础, 我们必须摒弃狭隘的地域观念, 将眼光放在大潮汕的宏观局面, 才能早日实现同城化。近年来, “汕潮揭”三市区域协作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 经济社会协作进程不断加快, 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格局, 这为“汕潮揭”三市图书馆事业协作提供了机制保障。

2.区域图书馆事业协作模式构建。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资源日益增加的今天, 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和文化需求, 仅仅只靠一个图书馆的实力是非常有限的, 正如美国明尼苏达信息资源共享网首席主任威尔库克思所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图书馆能拥有所有的东西, 能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因此, 一个最合理的出路就是资源共享。”[5]《中国图书馆宣言》草案指出:“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各类型图书馆之间应加强协调与协作, 支持开放存取, 降低全社会信息获取成本。”由此看来, “协作协调网”的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 局部区域的协作协调必将被更广泛开放的协作协调所包容[6]。网络技术为图书馆文献信息协作共享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使我国文献信息协作共享出现了新的形势并达到了新的水平[7]。通过对“汕潮揭”三市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及国内外图书馆协作模式的实践及理论研究, 笔者认为“汕潮揭”三市图书馆事业协作必须建立在网络环境的条件下, 充分发挥数字资源服务优势, 打破过度内聚的行政边界和文化边界的藩篱, 使三市之间图书馆事业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格局。要协作提升, 实现升华,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最终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汕潮揭”三市图书馆联盟。

(1) 多馆分工合作, 共建各类潮汕文化特色文献协作网。

地方文献能为人们研究和探索特定区域的历史和未来提供翔实的信息, 对当地的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 把收集地方文献作为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长远目标。地方特色是文化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 地域文化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和魅力提升的动力和源泉。

地方文化特色数据库使广大用户可以方便地了解某一地区的文化资源及利用情况, 而且具有对外宣传文化资源、吸引投资、开发旅游资源, 扩大知名度, 以文化资源带动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文化建设、抢救失传濒危文化资源方面, 提供保存和保护作用[8]。“汕潮揭”三市图书馆都开展了潮汕文化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 其中存在简单重复建设的情况, 这是因为“汕潮揭”三市本属一个行政区域, 有着共同的精神家园, 都吃潮菜、唱潮剧、听潮乐, 都拜妈祖, 祭祖宗, 出花园, 现在虽然三市分设, 但如果上溯几十年上百年, 我们就很难分清彼此。因此, 三市图书馆间各有侧重, 互补互助, 共同发展, 定期在三地轮流召开学术研讨会, 加强互访, 沟通协作, 实现潮汕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潮汕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地域性群体文化, 需要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中注入新的活力, 让这种地域文化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潮汕文化特色文献协作网积极整合传统文化、华侨文化、特区文化、海洋文化等方面的文献信息, 更好地为“汕潮揭”三市的“大”文化建设服务, 提炼城市精神, 提升城市魅力, 增强城市软实力。

(2) 组建“汕潮揭”三市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协作网。

从对“汕潮揭”三市各类图书馆的实地调研可知, 高校图书馆比公共图书馆在办馆条件、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需求入藏的主要是专业学术图书, 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需求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和针对性。相比高校图书馆采购经费及丰富的藏书, 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不足, 购书经费短缺。“汕潮揭”三市图书馆如何尽快有效解决文献资源保障问题, 全面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 为“文化强市”建设服务, 只有构建“汕潮揭”三市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协作网,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 公共图书馆突出优势馆藏宣传, 各馆实现馆际互借, 才能齐心协力为三市读者提供最大的文献资源保障。高校图书馆牵头组织协作网职无旁贷, 即由汕头大学图书馆、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和揭阳学院图书馆为中心馆, 牵头联合三市各自的其他高校馆和公共图书馆, 联合组建成“汕潮揭”三市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网, 办理三市通用借书证, 保障网内任何一馆的每一位读者, 凭通用借书证可以到各馆借阅一定数量的纸质图书资料, 可以阅览各馆所有文献资料 (特殊馆藏例外) , 以期达到各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满足三市读者对文献的需求。

(3) 组建“汕潮揭”三市图书馆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协作网。

作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不断丰富馆藏资源, 提高管理水平, 创新服务特色, 成为市民终身教育的知识殿堂, 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作出重要贡献。“汕潮揭”三市公共图书馆要逐步提高科研课题参考咨询能力, 进一步开展面向政府机关决策咨询信息服务, 可以以高校图书馆为依托, 积极利用高校的智力、信息、技术优势, 组成“汕潮揭”三市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协作网, 实现跨系统合作和资源共享, 共同组织有关学科专业人员一同攻关, 提供高质量的科技及社科专题服务。配合三市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 将图书馆建成本地区信息资源聚集、组合、转化与增殖的重要阵地, 通过开展定题服务、课题查新、专项咨询等业务协作, 为本地区的政府决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等活动提供高层次的知识支撑和信息服务。全面提升三市图书馆服务水平, 共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真正服务地方“文化强市”建设发展。

(4) 基于网络环境的“汕潮揭”三市图书馆联盟全面构建。

当“汕潮揭”三市图书馆各类协作网发展建设初见成效, 积累一定的经验后, 可以逐步全面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汕潮揭”三市图书馆联盟。“汕潮揭”三市范围内各行各业的图书馆, 按照“统筹协调、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促进发展”的原则加入联盟, 成员馆将对所藏的各类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整个地区范围内共建共享, 有效提高区域图书馆综合能力。联盟不但能推动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 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互补共存, 更将推动区域图书馆与区域用户的交流沟通、区域信息资源与区域实践应用的渗透融合及区域图书馆与区域文化发展的互动共进。

联盟以体现区域特色、促进区域文化、经济发展为己任。从用户需求出发, 通过改善既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使信息资源的布局更合理, 在对区域内图书馆所有信息资源实施开放式管理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献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汕潮揭”三市图书馆协作及其产生的互补效应, 可以促进三市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跨越式、超常规整体发展, 实现三市图书馆与“汕潮揭”三市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的整体互动, 开辟一个不受地域、行业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 让更多的读者享用图书馆服务, 丰富市民精神生活, 提高市民文化素质,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三、区域图书馆事业协作推进文化强市的意义及发展展望

区域图书馆事业协作使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文化服务功能, 以及满足城市大众在书刊阅读、信息获取和个人发展 (包括娱乐和休闲) 等方面需求的功能在质和量上倍增, 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文化职能, 区域图书馆联盟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提高公民整体素质能力与文化传承力的主导优势。联盟拥有的一切资源都将自由、无偿地为社会所用, 向所有民众和社团提供终身学习、独立判断、文化发展的环境, 通过不断向人们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另外, 为各级领导机关及有关部门的决策、规划及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历史借鉴和市情资料, 为各行业的专业人员了解本行业的历史、现状和从事专业史研究提供系统的资料, 还能为各地市县纂修地方史志、工具书等提供历史资料, 为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不仅提供科技创新者所需的知识, 还将其多年积累的知识资料编写为信息和情报, 为科技创新者提供直接或间接的信息服务, 帮助科技创新者从源头上挖掘科技创新的思维意识, 搜集各种相关信息资源, 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综述提炼研究, 为相关科技创新者服务开展科技创新跟踪服务。

文化强市不仅仅要看这座城市建了多少图书馆, 关键看建了图书馆之后, 有多少人在里面看书。“哪一座城市, 图书馆里的读者越多, 就越是充满希望的学习型城市”。一座爱读书的城市, 一座市民素质高的城市, 是这座城市有文化品位的重要体现。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 提供信息服务, 筛选、开发、归纳、编辑对领导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职能之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城市图书馆联盟形成新的文化共同体, 创新活动方式, 为市民参与各种知识共享活动、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更多可能。文化建设不能没有图书馆的积极参与, 文化强市的建设更离不开图书馆的发展。区域图书馆事业协作对建设幸福城市, 推进文化强市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炜中.文化:城市建设的重大课题[J].潮州社科, 2012 (2) :18.

[2]刘荻.文化强市战略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 2014 (4) :116-117.

[3]冯玲.城市文化建设与图书馆的发展[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2 (2) :79-82.

[4]李怡青, 陈妍.推进“汕潮揭”同城化联席会议在侨乡汕头召开[N/OL].http://www.chinanews.com/qxcz/2012/06-01/3932743.shtml, 2014-7-23.

[5]黄春红.试论公共图书馆联盟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1 (5) :11-16.

[6]杨翠萍.协作、交流、探索, 共谋事业发展:川陕甘图书情报协作网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8 (6) :12-13.

[7]崔红娟.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协作共享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2 (7) :16-20.

图书馆员-教师协作 篇6

关键词:图书馆,共建共享,协作

推进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同仁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望, 各图书馆始终围绕联席会共建共享的整体思路, 立足本馆实际, 不断探索既符合总部要求, 又提高了本馆信息保障能力, 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指导思想、体制、经费等因素的影响, 效果并不突出, 其中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技术协作需要加强, 才能切实加快共建共享步伐。

1 技术协作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保障

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时候, 必然要发生非信息资源方面的共享, 即共建共享中的软件平台、计算机硬件、人力资源、技术协作等的共享, 而且这种非信息资源方面的共享对信息资源共享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保障, 发挥着基础作用。这些技术包括以计算机与远程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递技术、数据库与光储存技术相结合的信息储存技术、以数据库网络和联机检索为代表的信息查询技术等。共建共享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及通讯设备的配置、维护、维修;系统软件、数据库的维护、开发;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等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因此, 共建共享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必须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体系内的共享功能, 如: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协调采购与联机编目、馆际互借功能, 利用联合参考咨询软件实现联合参考咨询、联合知识导航等服务、但实际情况是大多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硬件和系统软件若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 易使整个图书馆工作陷入困境, 共建共享工作很难顺利展开起来。

2 依托多层次图书馆联盟, 主动探索共享的馆际技术协作模式

图书馆联盟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图书馆技术协作联盟形式多样, 且向着网网互联, 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主动探索多个不同层次的馆际技术协作模式并在其扮演不同的角色, 享受不同的功能和服务。

3 与其他高校图书馆联合, 强化系统内馆际技术协作

系统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符合高校目前信息资源布局的现状。高校中的图书馆具有相同的隶属关系, 在资源建设方面也具有更多的相通性和可借鉴性, 并在组织方面具有优势。高校中重点院校的图书馆往往资源占有量多、技术力量相对较强, 有对一般院校图书馆业务指导的能力和义务。这种系统技术协作具有总分馆的性质, 在新的、更紧密的联盟系统中可以整合各高校内的人才, 联合总馆与各分馆的人才信息资源, 通过网络为整个系统的用户服务, 构建各自特色的馆藏, 服务于自己的读者群, 争取满足读者的主要需求, 形成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这一技术协作模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 利于增强在院校教师科研过程中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 也利于形成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4 拓展市场技术协作途径

数字资源提供商的崛起, 如中国知网, 维普、万方、超星等以数字资源生产作为主要业务的数据库提供商逐渐做大, 其影响力正逐步扩大, 服务外包的方式, 正在被高校图书馆广泛接受。这一趋势分流了原属于图书馆自身的业务工作, 对图书馆而言, 只有专注于自身业务, 发挥自己的特长, 并充分利用社会分工, 做好业务规划与拓展, 才能体现其特色, 抓住网络信息时代机遇。一是可以提供各类技术工作 (如系统技术指标体系、招标附件、操作规程) 涉及硬件软件管理发面的规范文本, 提供各类图书馆领导与技术人员参考;二是提供权威的咨询测评及测评报告。对共建共享软件系统、资源服务系统进行用户测试,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咨询测评意见;三是协作开展面向资源整合、面向一线服务、面向小型工具软件的中小规模研发工作, 解决共建共享中的实际问题。市场化途径只要在经费保证前提下, 通过合同明确甲方乙方权利与义务, 便于提供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 且效果明显。

5 通过软件技术平台, 建立网络协作系统

软件技术平台主要是指网络环境中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计算机和通信体系结构,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 以及通信网络等, 为图书馆之间的技术协作提供统一平台。尽快开通“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 即整合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果, 又搭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综合服务平台、联合建设平台、业务工作平台。在此网站上建立技术论坛, 让各成员馆的技术人员就一些共同关心的技术问题在网上开展讨论, 同时发布最新技术动态, 发表关于技术发面的论文:通过聊天室、网络白板、网络会议、网络呼叫中心的网络软件, 技术人员可以就一些技术难题及时向其他成员咨询,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

6 重视交流和学习

开展多层面的交流和学习, 针对馆员所必备的运用专业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及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交流活动。因为这些知识并非可直接、简单地从阅读、听课中获得, 而是在长期的时间过程中逐渐积累才能形成, 这也是图书馆员一个新的技能增长点, 创造与专家沟通和互动的机会。在专家示范下, 通过观察和模仿, 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某项业务工作的方法、规范、要领, 以及思维模式等隐性知识。二是各高校图书馆定期召开技术和经验交流会、研讨会, 在提高技能的同时也注视提高相互配合和协调的默契程度, 为实现全面、广泛的技术协作创造更加和谐的人文环境。各馆把各自在共建共享工作中处理技术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同时也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出来, 共同探讨, 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沟通交流达到解决问题, 提高共建共享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燕今传.图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 (4) :24-29.

[2]崔秀芬.地方高校信息资源与地方联合共享初探[J].图书馆论坛, 2005 (5) :126-128.

[3]吴文仙.党校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析[J].贵图学刊, 2005 (4) :52-53.

图书馆员-教师协作 篇7

一、校际协作教研的工作思路

校际协作教研是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 各学校教研组长在市教研员的协调下, 制定活动计划, 安排活动方案, 由各学校轮流举办, 每次活动可以请举办学校的校长、教务主任参与, 请重点学校骨干教师、外请专家指导。在活动内容上, 要求精心设计, 积极研讨, 做好记录, 认真反思。在资金承担上, 做到合理分担, 简约为主, 能者多供。

二、校际协作教研的策略

1. 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

加强各校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尤其强调教师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和协作, 积极营造团结、和谐、进取的校际协作教研气氛。在教研活动中, 开展专题讨论、听课、说课、教学设计、技能比赛等活动。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学识修养与青年教师的崭新的理念、蓬勃的生气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老师们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成长。

2. 加强对校际协作教研的协调与组织

校际协作教研是联合体, 教研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各校间进行充分的协调, 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每次活动推举一位负责人,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 根据商定的活动目标与内容, 确定相关活动的时间、场地、方式、时间与程序, 以便做到有章可循。

三、校际协作教研的途径

在校际协作教研中,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展示与交流活动, 如学科研讨, 青年教师优质课、优秀教师展示课, 优秀论文、电子教案、课件制作、教学设计、说课比赛等活动, 为老师们提供展示的舞台, 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1. 开展学科研讨活动

学科研讨的问题来自教师亲身实践, 以教师专业为基础, 共同探索未知的知识, 体验共同的创新。所研讨的问题可以是较小而具体的学术问题, 如设计一个课例, 讨论一个案例, 或是解决教师教学中一个困惑的问题。问题可以是普遍性的问题, 也可以是一所学校存在的个性问题, 由教研员或发起问题的教师主持, 大家畅所欲言, 谈自己的认识、看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共同讨论和观摩。

如2013年上半年, 在衢州市常山紫港中学举行了一次名为“新课程, 新课堂”的协作教研活动, 主题是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实施新课标要求。这次活动, 有2所学校各派出一位教师上公开课。课后, 参与老师按照新课标要求, 从教学目标、新课的导入、教学方法、学生课堂练习、学生作品的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开展讨论。大家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表达观点, 个个成为主角, 人人成为主体, 讨论非常热烈, 呈现出和谐协作的专业氛围。通过讨论, 使大家对新课标的实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开展学术沙龙活动

每所学校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自己的一些传统优势, 而这些优势的形成, 必定有一定专长的教师。在校际协作教研活动中, 开展学术沙龙活动, 展示各学校优势, 供老师相互学习、借鉴, 形成一定的优势互补。

如衢州市高级中学, 学校大, 信息技术教师多, 技术力量强, 加上学校里一批青年老师勤奋、会钻研, 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 他们以VB语言编写了学生练习、考试教学系统, 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所以, 我们在衢州市高级中学安排观摩课。课堂中, 上课老师充分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练习系统,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轻松。其他学校老师深受启发, 他们也相继开发了教学辅助软件应用于课堂教学, 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衢州一中信息技术组老师, 凭借自己的特长, 为学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 各门选修课报名时爆满, 深受学生欢迎。2013年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在衢州一中进行, 来自浙江省200多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与会教师听取了衢州一中开设选修课的经验介绍, 并听取了几位教师执教的选修课, 并以信息技术选修课的设计, 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内容, 选修课程的评价和选修课如何实施等方面问题进行广泛的研讨。本次研训活动开拓了与会老师视野, 提升了开发选修课程的意识。

3. 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

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 青年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 是教研活动的主力和主角。有时, 单纯的教研活动对青年教师没有吸引力, 而通过竞赛的形式, 则可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从2006年实行新课程开始, 在市教研室的领导下, 我市每年组织一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优质课比赛。通过优质课比赛, 一方面, 为青年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 通过比赛, 检阅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了解他们的课堂教学现状, 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4. 开展教学技能比赛

校际协作教研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校际协作教研中, 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技能比武, 如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 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比, 教学随笔撰写评比, 网页设计、图片处理、动画设计等比赛。通过比赛、比武, 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 促进教师积极进取心态的形成。

开展校际协作教研, 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各学校之间互相学习, 共同发展,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实现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摘要:开展校际协作教研, 是通过学校联动开展教研活动, 将原本各自为营、孤军奋战的教研活动, 联合成一个整体, 使教学研究有了同伴, 有了参照体系, 实现各校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增强学校之间的友谊、教师之间的交往, 实现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ZYJ7调整与维修下一篇:钢结构工程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