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培优帮困记录

2024-11-22

初中培优帮困记录(精选4篇)

初中培优帮困记录 篇1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12周 星期二

教师姓 名 白春平

类别

训练内容

郑 祥 陈遥

瑶 肖 燕 郑 培

学生姓

温洪萍 温良洪

温皓淇 李明慧

有关“四”的知识:

1、文房四宝是(2、四海:(涛 温舒婷))效果 或

存在问题

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与作者是()

4、四“君子”(5、四大发明(良好。))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效果

存在问题

五(4)时间

第12周 星期四

教师姓名

白春平

温 斌 李星迪 李科成 温丽萍 李艺虹

补 差 学生姓名

李 红 廖文彬 陈文彬 陈银欢 廖儆濠

ü 和声母 j q x相拼的法则:

后面两点可以省去,相反 j q x后面的“u”其实是“ü ”单独写时要恢复两点。

ü üe üan ün

口诀记得到,操作有困难。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效果 或 五(4)时间

第13周 星期二 教师姓名

白春平

祥 陈遥瑶 肖 燕 郑 涛 温舒婷

培 优 学生姓名

温洪萍 温良洪 温皓淇 李明慧

反问句改陈述句:

1、自问自答法

2、删减法;

去掉“难道„吗”“怎么„呢”

否定词改肯定词 肯定词改否定词

问号改成句号

效果良好。

存在问题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效果

存在问题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13周 星期四

教师姓名

白春平

温 斌 李星迪 李科成 温丽萍 李艺虹

补 差 学生姓名

李 红 廖文彬 陈文彬 陈银欢 廖儆濠

扩句:

一、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 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 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二、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两部分一下子扩充。如“红旗升起来了。”可按 “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 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效果良好,到个别学生老在句后加词语,或改变句意。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班 级

五(4)

时间

第14周 星期二

教师姓名

白春平

祥 陈遥瑶 肖 燕 郑 涛 温舒婷

类别 训练内容效果 或 培 学生姓名

温洪萍 温良洪

温皓淇 李明慧

陈述句改反问句改

增添法;

加上“难道„吗”“怎么„呢”

否定词改肯定词 肯定词改否定词

句号改成问号

效果非常好。

存在问题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14周 教师姓名

星期四

白春平

温 斌 李星迪 李科成 温丽萍 李艺虹

补 差 学生姓名

李 红 廖文彬 陈文彬 陈银欢 廖儆濠

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

2、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3、夸张;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效果 或 存在问题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4、排比

5、设问

6、反问

比喻和拟人,一些学生分不清。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第15周

五(4)时间

星期二 教师姓名

白春平

祥 陈遥瑶 肖 燕 郑 涛 温舒婷

培 学生姓名

温洪萍 温良洪

温皓淇 李明慧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

效果 或

存在问题班 级 区别。

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2.喻体的隐、现是区别比喻和比拟的根本标志。

3.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是临时产生的,而比喻义是一个词的固定义项。

4.不同类的事物才可以相互比喻。

效果还好,要多加练习。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15周 星期四

教师姓名

白春平

类别

训练内容

效果

存在问题

温 斌 李星迪 李科成 温丽萍 李艺虹

补 差 学生姓名

李 红 廖文彬 陈文彬 陈银欢 廖儆濠

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完整

1、方法: 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具备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在回答“什么或者谁或者哪里”其中一个问题,第二部分则是在回答“干什么或者怎么样或者是什么或者有什么„„”其中一个问题。另外还要注意一个完整的句子写完了,一定要写上句末标点。(句号 问号 感叹号 省略号其中的一个)

2、练习

这样气势宏伟的山。居里夫人这位坚定刚毅、不谋私利的科学家。螳螂捕蝉。老师给我们讲了勇敢的武警战士抗洪抢险。《鲁宾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迪福写的。

粗心现象很严重。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效果 或

存在问题 16周 五(4)时间

第星期二 教师姓名

白春平

祥 陈遥瑶 肖 燕 郑 涛 温舒婷

培 优学生姓名

温洪萍 温良洪

温皓淇 李明慧

怎样理解古诗的意思

1、古诗中很多字词意思和现代一样,可以直译

2古诗中很多词表示的是古代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不同,因此不能用现在常用的词义解释。

3.要注意语序。解释古诗要注意音律和修辞等情况。古代语言有些与现代语言的语序习惯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解释古诗时要特别注意。4.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处境等。

5.要根据诗的意境进行想象。只有想象当时的景色,才能体会诗人的心情,才能正确解释诗句。

效果良好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效果

存在问题

班 级

五(4)时间

第16周

星期四

教师姓名

白春平

温 斌 李星迪 李科成 温丽萍 李艺虹

补 差 学生姓名

李 红 廖文彬 陈文彬 陈银欢 廖儆濠

过渡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有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效果一般,要结合具体文章多加练习。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17周 星期二 教师姓名

白春平

类别 训练内容郑

祥 陈遥瑶 肖 燕 郑 涛 温舒婷

培 学生姓名

温洪萍 温良洪

温皓淇 李明慧

怎样给课文分段:

1、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2、地点发生较大的变化;

3、人物或景物发生较大的变化;

4、事件发生较大的变化;

注意:

1、总分总的要把总(中心句)分开

2、过渡句(段)一般分在后一段

3、写人的文章先概括单独为一段

4、写事的文章后概况道理启示单独为一段 效果

存在问题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效果一般。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17周 星期四

教师姓名

白春平

温 斌 李星迪 李科成 温丽萍 李艺虹

补 差 学生姓名

李 红 廖文彬 陈文彬 陈银欢 廖儆濠

课外知识:

1、五岳分别是:东岳()西岳()北岳()南岳()中岳()

2、我国五大湖是指:()、()、()、()、()

3、我国四海是指:()、()、()、()

4、世界七大洲是()、()、()、()()、()、()效果 或 存在问题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效果良好。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18周 教师姓名

星期二

白春平

祥 陈遥瑶 肖 燕 郑 涛 温舒婷

培 学生姓名

温洪萍 温良洪

温皓淇 李明慧

归纳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归并法。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归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效果 或

存在问题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3、取舍法。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

4、借助法。就是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效果一般,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18周星期四

教师姓名

白春平

温 斌 李星迪 李科成 温丽萍 李艺虹

补 差 学生姓名

李 红 廖文彬 陈文彬 陈银欢 廖儆濠

照应的句子

有可能是点题,如文章的第一句于文章的最后一句,经常出现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同,那么这两个句子就是相互照应的,他们的作用是点明主旨,即点明文章的中心.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效果 或 存在问题班 级

类别 首尾照应:开头和结尾相呼应 文题照应:文中语句照应题目。前后照应:文中语句前后的照应

效果一般。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19周 教师姓名

星期二

祥 陈遥瑶 肖 燕 郑 涛培 学生姓名

温洪萍 温良洪

温皓淇 李明慧

温舒婷

白春平

训练内容 效果或 存在问题 班 级 类别

怎样找中心句

1.从题目去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2.从总起句去找。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3.从结尾上去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效果良好。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19周 教师姓名

星期四

白春平

温 斌 李星迪 李科成 温丽萍 李艺虹

补 差 学生姓名

李 红 廖文彬 陈文彬 陈银欢 廖儆濠

训练内容 怎样判断人称写法:

1、第一人称叙事法,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2、第二人称写法,“你”是文中的主人公

3、第三人称叙事法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效果

存在问题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效果良好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第20周 五(4)时间

星期二 教师姓名

祥 陈遥瑶 肖 燕 郑 涛培 学生姓名

温洪萍 温良洪

温皓淇 李明慧

按要求写成语

1、ABB

2、AABB

3、ABAB

4、ABAC

5、XX地

6、含数字的词语

7、含动物名称的词语

8、含反义词的词语

温舒婷

白春平

效果

存在问题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9、写出几个成语故事

效果良好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20周 星期四

教师姓名

补 差 学生姓名

怎样把错乱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1、看地点,相同的地点的语句排在一起

2、看时间,顺序 相同时间的语句排在一起

白春平 效果 或 存在问题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3、看景物事物,的连贯性

4、看句子后句前的承接关系。

效果一般,要多训练提高技能。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21周 星期二 教师姓名

白春平

祥 陈遥瑶 肖 燕 郑 涛 温舒婷

培 学生姓名

温洪萍 温良洪

温皓淇 李明慧

按要求写成语

10、写出几个寓言故事

11、写几个神话故事

12、写几个民间故事

13、写几个描写环境的

14、写几个描写人物神态的

15、写几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 写几个表示说的意思的词 17写几个表示走的意思的词

效果

存在问题

班 级

类别

训练内容 18写几个表示想的意思的词

效果良好

五(4)班语文“培优补差”记录表

五(4)时间

第21周

星期四

教师姓名

白春平

补 差 学生姓名

书信的格式:

称呼(顶格写)正文(每件事成一个自然段,每自然段空两格写)

祝颂语(空两格写)姓名和日期(右下角)

注意:代别人写时,要称呼和姓名必须实事写信人相对应 信封:第一行 收信人地址

第二行 收信人姓名

东三行 写信人地址姓名 效果 或 存在问题

左上角

右下角

效果一般

收信人邮政编码 寄信人邮政编码

培优帮困工作总结 篇2

滕美英

本学期工作已接近尾声,在“培优帮困”工作过程中,我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帮困”的内容,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现特对本学期工作,尤其是培优转差方面的工作总结如下:

对于学困生的培养,我首先会从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做起,在这个班里有五个同学,基础很差,原来我总是对他们特殊照顾,有些作业他们可以不做,或者只要求他们完成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从最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有些任务他们是可以完成的,当然这得需要老师不断的指导和监督,所以这学期将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同时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注意他们,关心他们。他们所缺乏的是让自己学习的动力,以及让自己逐步提高的耐心,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老师课下和他们的接触、交流,以及对他们思想的熏陶。

对于优等生的培养,则是让他们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比如适当的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以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同时也常给他们多一些练习,让他们接触到更多更深层次的题型。而且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对于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及时总结,让他们明白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培优帮困计划 篇3

本班有学生25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部分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一)学困生和优秀学生名单

学困生:马正洋余子涵周巧云郭乐乐郑梦冉詹爽

优秀学生:华语扬马建波曾雨琪余诗雨胡艺佳丁怡媛

(二)学困生转化方面: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学困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困生。

2、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学困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杨学芝

二年级语文培优帮困工作总结 篇4

二年级语文培优帮困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培优帮困的目标,制定了培优帮困措施。我在“培优帮困”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帮困”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好的得到发展。

一、基本情况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44人。

1、学困生有6人,他们分别是单欣如、张宗伟、王倩、姜鹏、张恒波、武杰超、这6名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较差。

2、优等生:张桐欣、张冠华、王韵泽、曹元卓、刘智恒、田振轩

二、主要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习惯等进行了解,做到把每个学生装在心里。才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症下药”。包括:(1)向学生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2)多与孩子接触,采用谈话、观察等方法,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

三、配合本学科教学组织的教学活动有:

1、默写字词。

2、反义词对子积累。

3、背诵古诗课文比赛。

微果网 人人都是好老师

学习从分享开始

四、本人进行的有效尝试有:

1、背诵教科书中的课文(其中包括儿歌古诗小短文)

2、默写字词语、句子要求我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3、口语交际训练

对优等生,提高他们的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成为真正的火车头。对学困生花的工夫多,虽然收效不算很大,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要继续做好培优帮困工作。对因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心理不健康,学习基础不好等各种原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学生,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指导。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下大气力把教学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教师:“你的教革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差生,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把更多的爱给后进生。

上一篇:自我影响力下一篇:高一数学日记400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