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帮困资助

2024-07-19

高校帮困资助(精选4篇)

高校帮困资助 篇1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 不懂得回馈社会。为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 探求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文章通过调查和访谈, 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感恩教育是强化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 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帮困资助,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常常会看到“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挖井人”、“知恩报德, 结草衔环”、“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等词。可想而知, “感恩”作为我国的传统美德, 应深入每个公民的骨髓。但随着全世界各种思潮的不断涌入, 当代大学生, 特别是贫困生心灵上和思想上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博弈, 某些人感恩意识淡薄, 缺乏社会责任感, 不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教导之恩。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一 ) 缺 乏 对 父 母 长 辈 的理解 和 感 恩 意 识 。

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一般学生差, 但父母娇宠, 多为独生子女, 一些大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 对别人给予的帮助受之坦然。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懈怠, 专于个人情感, 甚至拿着父母外出打工挣来的钱铺张浪费, 完全忘了父母赚钱来之不易。有的大学生将父母的培养视为一种“投资”, 简单地想通过以后挣钱偿还钱财的方式归还。在经济上与其他同学攀比, 极个别甚至责备父辈无能, 何谈感恩。

(二 ) 缺 乏 社 会 责 任 感 。

某些贫困大学生往往较普通大学生更想找到待遇好的工作, 希望能够尽情享受生活, 很少提及如何回报社会和奉献社会。一些大学生极力争取助学金, 但从来不愿谈及受过国家和他人的资助, 觉得让别人知道有助学贷款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情。经济状况的弱势导致一些贫困学生渴望成功, 一旦取得成绩, 便倾向于不惜代价地加以呈现。他们就像一个个矛盾体, 自尊心很强, 希望他人对其帮助要不露痕迹, 但又认为外界的施舍使其失去了骄傲的资本, 表现出对社会的愤恨, 甚至一些贫困学生毕业后不偿还助学贷款。对社会和好心人的善举, 某些受助大学生表现得更多是冷漠, 自然不可能认识到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欠缺的原因

(一 ) 家庭疏于对 贫困生的 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 都对学生性格的养成和道德品行的锻造有重要作用。高校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 视野有限, 父辈的教育方式还停留在“黄金条下出孝子”的层面, 且大多从小就是留守儿童, 父母对其教育投入精力很少, 严重缺乏关爱和教育。

(二 ) 学 校 对 感 恩 意 识的 教 育 关注 度不 够 。

高校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重视不够, 感恩教育往往停留在书本层面, 没有因地制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较偏重说教, 而轻具体实践。感恩教育的课程因应付课程设置硬性规定, 以考查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 流于形式而已。

(三 ) 高 校 贫 困 生 的考 核 体 系 缺 乏 长 效 机 制 。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 各种奖助学生不断涌现。加上社会人士的慷慨解囊, 涉及面不断拓宽, 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无后顾之忧地踏进大学大门, 完成学业。但高校只注意到奖助学金的发放要覆盖到贫困生, 却未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跟踪了解, 对其生活、学习等方式的改善没有评价机制, 例如其如何回馈学校和社会。评价和跟踪机制的缺失, 有可能导致极少部分贫困生拿着资助金吃喝玩乐、旅游和买贵重物品, 未将资助金用到提高学习能力上。

三、增强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

(一 ) 帮助贫困大 学生树立自 信。

“授人以鱼 , 不如授人以渔”。贫困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自立意识。感恩教育已不再是简单地灌输和单方面地感受, 还包括接受主体的自觉接受和自我教育过程。因此, 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 如果只是一味地提供无偿资助, 反而不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应创新方式方法, 通过勤工助学、公益活动等, 给这部分学生足够的自尊自信, 化被动为主动。

(二 ) 以活 动为 载 体 , 营 造 感 恩 教 育 氛 围 。

感恩教育要着眼于方方面面, 从学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抓起。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不可能被强行灌输到大学生的心灵中。高校可以举办系列教育活动和各种公益活动, 让贫困生在帮助其他特殊群体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对困难人群的关爱, 用特定的氛围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知恩、感恩的思想情感。与此同时, 以情景教育为载体, 激发贫困学生的感恩情感。对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通过安排相应的选修课, 例如人文素质教育等课程固然很重要, 但是死板说教收效不大。相反, 如果组织高校贫困生在公益活动中不断成长那么将收效甚大。例如重庆三峡医专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 组织学生到福利院为老人们推拿按摩, 开展各种形式的义诊活动等;组织高校贫困生到聋哑学校与残疾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组织贫困大学生观看《时间去哪儿了》、《感动中国》、《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等系列影像作品, 触及他们的灵魂深处。

(三 ) 由 同 情 转为 尊 重 , 产 生 共 情 。

同情是对他人遭遇而产生的一定程度上的共情, 但持久的同情会使对方产生压抑感和不平衡感, 容易让人变得敏感, 会加重对方的弱势心理。尊重是将贫困大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不因为经济条件的劣势而让贫困生觉得低人一等。有些高校在奖助学金的发放上过度注重效果, 不断加大资助贫困生的宣传力度, 极为不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诸葛亮为答谢刘备的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刘备给予诸葛亮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丞相位置, 而是对人才的尊重, 对诸葛亮学识的尊重。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 往往有以怨报德的情况, 就是因为一些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站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迫使受资助者瞻仰。针对高校贫困生的负性情感, 我们要由同情转向尊重, 维护其自尊, 才能切实让其从内心里衍生出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

(四 ) 建 立 高 校 贫 困 生 感 恩 教 育 评 价 激 励 机 制 。

无规矩不成方圆, 要坚持教育与管理大学生, 感恩教育自律和他律感恩体系相结合。各高校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群体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 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 不能让学生产生因为自己贫困受到资助和帮助是应该的思想。例如重庆三峡医专为每一位受资助大学生建立了公益活动卡, 每学期需完成20学时的公益活动量, 促使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回馈社会和奉献社会的意识, 在实践中体现道德规范, 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1) :32-35.

[2]康琼, 王飏.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塑[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

[3]牛玉婷.略论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知识经济, 2010 (5) .

[4]包敖敦其木格.基于高校经济资助工作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 2010 (2) .

[5]向康文, 吕耀怀.感恩的道德价值与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 2010 (1) .

高校帮困育人机制探析 篇2

关键词:贫困生,帮困育人,机制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到制度的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下同)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益增多的今天,做好帮困育人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才的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高校帮困育人的重要性,研究它的实现机制,成为当前高校帮困助学育人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1 目前高校帮困工作的现状

从1999年开始,在国家的指导下,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高等学校逐步建立起一套以奖、贷、助、补、勤、减等多项措施构成的帮困助学体系[2],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目前的帮困助学工作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援助,缺乏将帮困和育人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的有效机制。主要体现在:

1.1 重视经济资助,忽略思想引导

目前多数高校将帮困工作的出发点和重点放在经济资助体系的完善上,放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上,与多元化资助体系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却不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其存在的问题已经远不止物质贫乏,还有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等一系列问题。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和思想,比如攀比、虚荣、自卑等,甚至不少性格内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找不到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变得自卑而不知所措,失去人生追求和目标。

1.2 注重单向给与,忽略双向互动

目前,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得到资助时,只是单向的接受资助,而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少数受资助的同学也想有所回报,但缺少感恩社会与回报社会的平台。长时间后,单向的资助形式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容易使学生失去自身主动性。这样的帮困助学方式容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养成“等、要、靠”的思想,等待家庭节衣缩食,等待学校的助学金,等待社会热心人士的资助等。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也给学校和社会的帮困工作造成了被动。

1.3 注重生活帮助,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既要面对学业、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又背负着整个家庭的期望,相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就更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问题,他们不便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甚至是班级活动,长此以往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个别学生会由嫉妒心理转变为仇恨心理。目前,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但缺少根据个人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引导。

2 帮困与育人相结合,建立帮困育人长效机制的构思

高校帮困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庞大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这是一工程关系到校园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帮困工作是育人工作的有利保障,育人工作是帮困工作的根本目的,只有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建立起帮困育人的长效机制。帮困与育人相结合机制的构思:

2.1 解决思想困惑,培养健康心态

大学是学生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需要把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引导当作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把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看成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关注和经济资助放到同等位置。

这需要做到心理上重视和思想上引导。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委主动了解、关心他们,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情况特别严重的学生,需要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重点跟进。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思想,增强感恩社会和回报社会的意识。

2.2 加大诚信教育,增强学生诚信意识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3]。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学生凭借信用,按相关程序就可以贷到学费和住宿费等,等学生毕业后就需要及时还利益和本金。但是部分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不能较好地履行合同及时还利益,甚至部分学生恶意拖欠,这不仅影响了银行对学生本人的信用评价,而且还影响着银行对学校的信任度,进而直接影响到未来银行向该校学生贷款的金额。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这样不仅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懂得诚信做人,从而促进资助资源的有效使用与合理分配,推动助学育人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此,高校应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诚信系列教育活动:举行助贷签订协议的承诺仪式,组织观看诚信教育电影,组织学习优秀校友的健康成长之路等,从而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意识。

2.3 以勤工助学为平台,引导学生自强自立

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劳动中锻炼了能力,获得了经济来源,逐步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

励志教育要以典型榜样为旗帜。要加大力度在校园内宣传学习,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自立自强的典型榜样学生,从而在校园中营造一个劳动光荣的氛围。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白勤工助学不是可耻的行为,这不仅可以获得生活支撑,而且更可以培养求真务实的健全人格。这有利于自身从不成熟到成熟过程中健康发展,也是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4]。

2.4 注重感恩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甚至个别学生都不知国家助学金是怎么会事,只是单向地去索取。因此,加强对接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感恩教育可以把这种被动的接受上升为精神动力[5]。

知而行远,这就需要首先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了解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要让他们明白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成长是高度关心与支持,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充满殷切的期望。

树立感恩典型,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广泛宣传典型人物的事例来教育和引导接受资助的学生,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习成才、感恩社会。开展感恩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救灾捐助、敬老助残和给父母一封信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并培养感恩之心。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经济问题而辍学,只是帮困工作的基本目标,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他们能使他们能够自立自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成才,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所以,高校应将育人工作与帮困工作有机结合,建立起完善的帮困育人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08年全国普高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GB/9812511.html.

[2]崔小璐,陈小琼.我国高校帮困育人的主体和实现机制[J].教育与人才,2009.2.

[3]戴双兴.构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事业的发展[J].实事求是,2004.2.

[4]刘国锋.勤工助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J].山西离等学校杜会科学学报,2000,7.

高校帮困资助 篇3

一、我国当前资助现状及突出的精神贫困问题使得构建高校帮困育人新机制成为必然

进入21世纪以来,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同时, 我国高校的家庭经济贫困生 (以下简称“贫困生”) 也在不断增长。据初步统计, 2008年, 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 (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8年, 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校生总数为196.63万人, 其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1.72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21.22%;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4.39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7.32%。由于近年来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培养费用的增加, 贫困生在总数和比例上非但没有减少, 却有所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 这些家庭贫困大学生不仅在物质上、经济上贫瘠, 而且这种经济上的负担和特殊的成长环境在精神、心理层面上也造成了一定负面效应, 并出现心理、行为双双困难的现象。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调查:80%以上的贫困大学生存在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压力。因此, 在做好物质帮扶的同时, 关注贫困生心理、精神成长, 切实做好贫困生群体的精神帮扶工作, 帮助他们建立独立自强的精神支柱意义深远。

二、精神帮扶在塑造健全人格、满足现实需求和多维资助体系中的特殊作用使得构建高校帮困育人新机制成为应然

面对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贫困生群体, 在资助的过程中, 仅仅依靠物质帮扶帮助其解决经济困难依然不够。物质帮扶虽能暂时性的解决贫困生群体的一时需求, 却不能激发其潜能, 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脱贫。相反, 却容易滋生学生“等”、“靠”、“要”等依赖心理。因而, 在物质帮扶的基础上, 高校还应从精神上对贫困生群体进行帮扶, 在价值观、自尊心、自信心、诚信和人格等方面, 帮助他们确立自立自强、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促使其正视困难, 勇敢面对, 在困境中成人、成才。

1. 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上世纪4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从整体的视角, 将人的动机和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贫困大学生的需要, 我们可以知道, 贫困大学生的需要包括了所有五个层次的需要。他们渴望拥有良好的经济条件, 使自己不用为基本的吃、穿、用而发愁;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 害怕被人瞧不起;他们渴望与同学交往和交流, 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思想上的压力;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渴望实现自我的价值, 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困的现实。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超越性的, 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

在高等教育帮困育人体系中, 目前虽然我们已基本解决贫困生在生理和安全上的最基本需求, 然而对于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 却没有让贫困生真正走出困境。

基于精神帮扶的高校帮困育人机制在将物质帮扶作为基本帮扶手段的同时, 也将精神帮扶和技能帮扶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 发挥其在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当今, 对于以追求高层次精神需求为目的的大学生而言,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 只有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并举, 积极探索贫困生新的资助模式, 才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治本之策。

2. 满足学生的现实的需要。

虽然贫困生问题的家庭背景不同, 产生的原因不同, 但他们都在承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从精神贫困对学生的影响看, 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对正在学习知识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对贫困学生个体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因而, 培养和提高贫困学生正确面对现实的意识, 激发他们战胜贫困的斗志, 鼓励他们在逆境中拼搏成才, 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关系到贫困生自身的成长和成才, 还直接反映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 为此, 我们应针对性地做好贫困生的精神帮扶工作。

3. 多维帮困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

鉴于当前帮困体系仍以“贷、奖、免、勤、助、减、补”等简单经济资助方式为主要内容, 这种“授之以鱼”的简单帮扶方式, 缺少帮困与育人的有益结合, 使得贫困生在生理问题上得到缓解, 然而在心理, 甚至行为方面的状况却依然没有得到改变。不少贫困生仍然缺乏健康的心理和必要的技能素质。

因此, 无论是从改善现有帮困育人工作, 增强帮困机制的前瞻性来看;还是从关注贫困生的主体性, 挖掘学生精神潜质来说。当前, 变革传统的帮困体系和模式, 重新构建多维的帮困育人体系, 已成为高校帮困育人机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基于精神帮扶的高校帮困育人机制的构建

1. 加强精神帮扶意识, 从培养健全人格视角深化精神帮扶内涵。

“扶贫先扶志”, 物质帮扶替代不了精神帮扶, 物质帮扶只能是暂时性的解决困难, 唯有精神帮扶才具有长远的效果。因而, 构建新的帮困育人机制, 我们应当转变以物质帮扶为主的传统理念, 树立科学的精神帮扶意识。即从培养健全人格视角, 深化精神帮扶内涵与结构。

在精神帮扶的内涵上, 高校精神帮扶应注重贫困生的主体性, 围绕自身素质建设, 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竞争激励、人才开发、创新意识等方面激发他们的自立自强潜能, 不断丰富精神帮扶内涵。

在精神帮扶的结构问题上, 既要注意帮扶的层次性, 也应看到现实帮扶工作的阶段性。一方面, 把精神帮扶看作一个系统工程, 及注意帮扶的相关性和协调性, 也要注意帮扶的有序性。另一方面, 还应顾及到贫困生的在校实际, 他们不仅在纵向上由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所组成, 而且在横向上也存在着专业和学校性质的不同。因而, 做好精神帮扶工作, 应尤为注意帮扶的结构协调性, 做到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2. 重构帮困育人新机制, 实现帮困的育人功能。

面对目前高校贫困生群体逐年庞大的现状和日益凸显的精神贫瘠和精神“扭曲”现象, 重新建构以学生为中心, 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帮困育人机制显得十分必要。当前, 高校应当物质帮扶、精神帮扶、技能帮扶三管齐下, 实现三者有序结合, 以满足学生基本生理需求为最低标准, 以贫困生实现自我价值为帮扶目标, 积极构建帮困育人体系的多维网络。

(1) 以物质帮扶为手段, 着重解决学生现实难题。

物质帮扶, 包括经济资助, 作为长期以来的帮困的主要方式和模式虽然过于简单, 没有实现其应有的育人功能, 但并不是说物质帮扶一无是处, 可有可无。恰恰相反, 物质帮扶在帮困体系中仍然作用重大。在新的帮困育人机制构建中, 高校应摒弃学生“等、靠、要”的不良思想, 利用物质帮扶的积极作用, 将物质帮扶作为手段, 发挥其在资助、激励和约束贫困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着重解决学生面临的以经济困难为主的现实难题。

(2) 以技能帮扶为纽带, 提升贫困生的综合技能。

物质帮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上的难题, 精神帮扶虽然能够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然而他们却不能转变成较高的行为能力水平。高校要想切实提高帮困育人质量, 还应立足长远、标本兼治看, 既要“授之以鱼”, 也要“授之以渔”。结合学生实际需要, 全方位塑造和提升困难学生的技能水平。于此同时, 贫困生技能水平的提升也有益于他们心理障碍的疏导, 从而为将来通过自我努力来解决各种困难提供保障。

在实践中, 一方面, 可以针对贫困生群体, 开设具有专业性的技能培训, 如英语、计算机、演讲、创业等方面培训。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技能社团来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如社交社团、自强协会等。

(3) 以精神帮扶为内核, 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

精神贫困是摆在高校帮困育人工作面前的重要难题之一。它的解决不仅是做好精神帮扶工作的现实需要,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也是达到走进学生灵魂深处, 塑造高尚人格品质的育人目的需要。物质帮扶虽然可以从物质上、经济上给予贫困生必要的物质帮助, 技能帮扶虽然也可以在行为能力上帮助他们提升综合能力, 然而, 物质帮扶和技能帮扶都只是帮助贫困生解困的不同手段, 要实现根本解困, 了解自我和现实, 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还需要给予他们必要的精神“食粮”。正因为精神帮扶居于如此重要的地位, 因而, 当前高校应当以精神帮扶为内核来重新构建有效的帮困育人机制。

针对贫困生在高等教育中所处的不同阶段, 高校精神帮扶应工作也应有所区别, 具体可分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的初级阶段、以能力培养为主的发展阶段、以自立自强为特点的高级阶段和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为主的最终阶段。在具体实践中, 高校可以根据各阶段的不同需求践行适合本校学生的精神帮扶措施。

综上所述, 构建帮困育人机制, 育人是根本, 帮扶是手段。因循坐误不可取, 舍本逐末更是误人子弟。在实践中, 高校既要立足于帮困的育人功能, 也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注重结构的权变性, 有针对性的选择帮扶举措。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 实现帮困的育人功效, 达到济人利物的目的。于此同时, 在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关系上, 高校也应分清主次, 不能因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而刻意特殊化。在现有的条件下, 发挥贫困生的主体性, 尊重和保护他们的隐私, 能将贫困生的帮扶工作与非贫困生的培养溶于一体无疑是最佳选择。

摘要: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帮困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家庭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如何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工作, 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全面成才, 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与和谐发展, 乃至社会的稳定。文章以精神帮扶为切入点, 从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精神现状、精神帮扶的意义和基于精神帮扶的帮困育人机制的构建等方面, 围绕帮困的育人宗旨, 对如何做好当前高校帮困育人工作做了粗略论述。

关键词:贫困生群体,精神帮扶,帮困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71/info1249547614294671.htm, 2009-08-06

[2]顾建平.高校帮困助学多维网络的构建[J].理论视野, 2007 (10) .

高校帮困资助 篇4

一、帮困助学工作特点

(一) 帮困结构多样

高校贫困生呈现出较为多样化的特点, 大致能分成如下几类群体:

1. 家庭贫困、学习优秀

这些家庭贫困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以后能很好地进行心态上的调整, 积极适应校园生活。努力学习、认真面对生活。基本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2. 家庭贫困、学习困难

这些学生多数是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首先因为教育基础薄弱, 使得学习能力受到限制而处于劣势地位。其次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还要参加勤工俭学, 学习时间不足, 影响到学习, 让成绩一直处在落后状态。

3. 心理的困惑难以调解

这些学生因为经济上的困难, 继而出现社交障碍, 长时期处在不良心境中, 精神压抑伴随学习困难。

(二) 双重心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贫困生一般同时存在着两种心理状态, 一个是自尊, 还有一个是自卑。一些学生自尊心特别强, 不愿意接受资助, 不愿意接受“怜悯和同情”, 同时, 因为生活困难而形成敏感、多疑的心理, 继而出现的离群行为又极大地压抑了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通过分析参加勤工俭学同学的心理情况发现, 绝大多数贫困生在第一次工作时都不希望被别人看见。由此可知自卑心理在这一群体中有多么普遍。

(三) 帮困理念创新

新时期的帮困助学工作, 不能再单纯沿用原有的经济补助手段, 而要有全面的突破与调整, 从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出发, 高度重视, 及时调整, 既要关注贫困生的经济, 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 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 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 努力做到在尊重前提下的真诚面对, 让学生在经济和精神上双重受益。

二、帮困助学工作改善

针对于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几个特点, 我们要从帮困主体与帮困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力争以人为本, 多角度、多方法地采用综合性帮困助学, 让各类困难学生、各种疑难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 多角度支持

1. 国家支持

国家支持主要有助学贷款和政府奖学金。助学贷款目前仍然是帮困助学的重要渠道。它能满足学生在学校时发生的各种学杂费用。

2. 学校支持

学校支持重点是加强管理组织, 保证资金得到落实。实行校长首责制, 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保证助学资金足额到位, 高校学费与住宿费规范管理。利用网络、宣传栏等形式, 立体化、多角度宣传政府惠民政策。

3. 企业支持

企业支持暂时仍以银行为重点。银行部门应当提升操作技术系统支持力度。现在很多的高校生助学贷款审核办理工作程化清晰, 建立网上审核通过制度是大势所趋。银行部门的助学贷款技术系统应当全国、各行联网。此外, 市场式运行是资金得到良性循环的保证, 媒体也应当扮演重要角色, 以做出正面、主流宣传为主。

4. 社会支持

这里指的是政府指定的银行机构以外的企事业单位对于高校帮困工作的支持。社会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的形式可以更为多样化, 根据学校特点、学生特点、企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安排不同的资金发放形式。目前, 已经有一大批社会团体与企业家关注到这项工作, 他们的爱心善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许。

5.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是人性化关怀贫困学生的核心动力, 是帮困工作良性发展的关键要素, 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调整资金资助模式, 避免家庭和学生本人出现“等、靠、要”的不健康心理, 培养家庭与学生的自信、自立精神。

(二) 多方法支持

1. 互助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 重点通过一对一的帮扶办法来完成帮困助学工作, 具体办法是学生干部与困难学生双自愿的基础上, 形成一帮一互助, 当然也可以让学习成绩优秀而经济困难的学生去帮助学习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并采取勤工俭学的办法, 根据受助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得到一定的劳动报酬。还有一种办法是辅导员、班主任的直接帮扶。此外, 高校的校园网、心理咨询部、学生的家长, 都可以从不同渠道对困难学生展开困难帮扶。

2. 自助

自助的主要办法是勤工俭学, 学校设置的勤工俭学岗位应当更加倾向于困难学生, 给其经济上的优惠, 让学生通过这种劳动得酬的形式获得更强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去除依赖心理, 培养其自强、自主的意识, 增强组织纪律性, 增强集体荣誉感以及社会责任感。这种活动无疑是最有利于困难学生心理发展的形式, 能将帮困、育人、物质资助、精神资助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3. 自尊教育

在帮困过程中, 不能存在任何心理偏见, 应当根据学生特点, 尊重其人格尊严与心理需求, 把心理教育考虑到帮困助学整体工作当中去, 提升学习心理健康水平。

4. 家庭协作

学校要逐渐达到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合作, 既要帮助学生, 也要关心家长, 让帮困助学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健全的环境中取得更优良的效果。

高校帮困助学工作, 不是某一所学校内部的事情, 这项工作做得好, 会使社会整体都受益, 而想把这项工作做好, 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摘要:本文根据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实际特点, 基于以人为本的考虑, 简要探讨了相关工作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帮困,高校助学

参考文献

[1].孙启林、孔锴, 《全球化视域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 《比较教育研究》, 2005

[2].霍然, 《构建高校贫困生三个方向的助学制度》[J], 《教育探索》, 2008

[3].刘明扬, 《高校资助困难学生体系建设工作略谈》[I], 《当代大学生》, 2008

上一篇:国际货代增值税下一篇:裁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