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通用12篇)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篇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我国高校逐步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在该体系中, 仅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属于有偿资助, 其他均为无偿资助。在这种资助模式的影响下, 不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了“等、靠、要”思想, 出现了感恩、自立、自强意识缺乏等倾向, 极大地影响了高校资助体系作用发挥的有效性, 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一无偿资助的弊端
相对于有偿资助, 无偿资助在资助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第一, 无偿资助使国家、政府和学校投入不断增大。无偿资助的赠予性特征, 使投入资金单向流入, 不能循环, 无法回收周转使用, 这样就需要国家、政府和学校不断投入大量资金, 以保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不至于降低。但同时也造成国家、政府和学校背负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 无偿资助有悖教育公平原则。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 学生承担相应的教育成本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支付学习经费时, 政府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帮助, 然而高校的经费, 无论是国家拨款还是学生缴纳的学费, 都是用来为全体学生服务的, 每个学生对学校的经费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 政府的资助并不是天经地义的, 因为每一名贫困大学生都是一个健全的人, 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知识存量, 从某种角度看不应提倡无偿的资助方式。
第三, 无偿资助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依赖心理。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操作简便, 只要是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符合成绩要求并提出申请, 一般均可以获得国家或学校给予的数额不等的资助。这一类受到资助学生不用归还。因此, 一些困难学生渐渐对无偿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 不要白不要, 认为得到政府和学校的补助是应该的, 甚至故意不交学费等着学校给予资助。这样容易让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 心理上形成了“等、靠、要”的心态, 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也不利于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二有偿资助是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
国外大学生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从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大学生贷款人数占各类学生总数的60%以上。助学金制度和减免学费制度正在淡出资助体系, 奖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正在成为国外普遍采用的资助制度。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走出以往单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经济资助的误区, 在给他们经济资助, 努力使其公平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同时, 更要注重变资助为主的资助模式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模式。因此, 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 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模式。有偿资助顾名思义是受资助人在享受资助权利的同时, 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该义务可以是助后还款, 如国家助学贷款;也可以是完成相应的志愿服务时间或指定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勤工助学等。
有偿资助的核心思想是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它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现时代的价值取向, 还折射出高等教育资助理念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既是按劳分配要坚持的原则, 也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所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是每个贫困大学生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之一, 正如劳动者只有履行了劳动的义务之后才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一样, 接受资助的权利主体只有履行了相应的义务, 才能取得权利主体的地位。[1]
三有偿资助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实践
有研究表明[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 例如在对资助方式的认可上, 他们倾向于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 而不是无偿资助的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他们更愿意主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隐性资助等有偿式的资助。这些调查结果显示出, 当前贫困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 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 降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普遍赠予, 而加大有偿性资助, 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资助模式。
1 加大勤工助学力度, 探索勤工助学外延性发展的路径
勤工助学作为资助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机会, 鼓励和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报酬。在经济上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 克服依赖心理, 并在劳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能力, 锻炼就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和品德。勤工助学是非常典型的有偿资助模式, 它把“输血”型助学变为“造血”型助学, 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3]在很多发达国家, “契约性”的社会服务是实施勤工助学方案的一种相当普遍的方式。比如美国政府发起的“社会服务计划”, 是由政府与学生签订服务契约, 学生要获得资助必须从事为中小学生当暑期的数学和语文教师、为青少年提供咨询辅导等工作。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的现实显示, 与其他资助方式相比, 其受助人数和受助金额比例偏小。其主要原因:一是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少、报酬低;二是勤工助学与学习时间存在一定冲突, 在比较繁重的学业环境下, 学生可做兼职的时间不多。为此, 勤工助学外延发展需要解决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拓展等问题。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影响力, 在扩大和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 共同创造条件, 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工, 拓展勤工助学社会岗位, 组织学生在寒暑假走进企业生产实习, 边提高专业知识边增加实践经验, 缩短社会适应期, 提高就业能力, 以实现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三赢[4]。例如我校物联网工程学院,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校外勤工助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院暑期组织高年级受助学生走进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不仅为学生解决了暑期工作的问题,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管理运营过程的机会。从一份份感恩学院、感谢企业的心得体会中可以看到学生能力和品格的提高。
2 成立资助服务中心, 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 为学生提供平台
学生资助服务中心隶属于学生会, 是学院资助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 对全院的资助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各类志愿服务团队是接受国家、社会、学校无偿资助的学生组成的学生团体, 接受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它的宗旨是“感恩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其目的是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凡是受到国家、社会、学校无偿资助的同学必须承诺完成规定时间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以我校物联网工程学院为例, 获奖受助学生按类别组建了“国家奖学金先进事迹报告团”、“国家励志奖学金帮扶小组”、“国家助学金志愿服务队”、“资助义务工作团”, 在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下, 开展各项志愿服务类活动。“国家奖学金先进事迹报告团”工作内容主要是宣传获奖同学先进事迹, 与新生转型教育、本硕博论坛等系列活动相融合, 举办系列报告会, 展示国奖获奖同学风采, 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国家励志奖学金帮扶小组”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朋辈辅导, 让励志奖学金获奖同学与学习困难的同学自愿结对, 与党员“1+1+1”活动和“学业辅导员”制度相结合, 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国家助学金志愿服务队”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助学院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社会志愿服务工作。“资助义务工作团”是除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 获得其他资助金的同学必须参加的团队。凡申请各类资助金的同学必须按要求做满相应义务劳动工时。这些义务劳动可以是学院指定的, 也可以是自己申请的。以上团队全部由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每次活动派专人记录考核备案, 每学期小结, 一个学年做一次总结评定, 评定结果作为下一学年各类资助金评定的参考。通过这些团队工作, 将受助学生的感恩之心充分唤醒, 更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回报意识。
3 建立爱心基金, 保证无偿资助金的循环性和持续性
爱心基金是各高校践行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模式, 是由大学生个体和学生工作者共同组成的一种互助性公益组织, 秉持“取之于生, 用之于生”的原则, 努力为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宝鸡文理学院在贫困生获得无偿资助时, 监督其签订承诺意向书, 承诺其完成学业走向稳定的工作岗位后, 向学校捐赠爱心款, 数量不低于其曾经在校获得的无偿资助金。这笔爱心基金不仅减轻了学校的资助压力, 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无偿资助金额的循环性和持续性, 也使一些学生克服了依赖心理。尽管这个基金的资金来源靠学生自觉性、诚信感恩的情怀, 可能会遇到学生不能践行的困境, 但未尝不是一种解决无偿到有偿的探索。又如, 燕山大学“希望基金会”, 学生可自愿加入成为会员, 有向基金会借款的权利。每学期会员必须储蓄一次, 数额不等, 下限20元, 毕业时一次性返还。基金会由辅导员专人负责, 监控资金的周转, 以保证基金的正常回收和最大限度地流通。当会员特别是贫困生遇到生活困难或遇到突发事件时, 都可以向基金会借款, 以解燃眉之急。借款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还清借款, 一般每个学期清算一次, 遇有特殊情况基金会可视其情况准许其延期还款或适当减免。除此之外, 会员们每学期还组织参与许多公益活动, 用感恩的心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不仅使受助对象感受到了温暖, 也感染了周围的广大师生, 使更多人理解、支持并参与其中。资金来源除学生储蓄款外, 师生和社会捐款、各项有组织的劳动创收也是基金会的重要资金来源。[5]
通过以上实践, 在资助过程中把经济资助、能力锻炼与责任意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变无偿性资助为有偿性资助, 使救济性资助成开发性、扶持性、循环性资助, 全面推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总之, 如何更好地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问题, 不仅关系到贫困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 而且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稳定。高校资助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 顺应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 不断研究新的工作措施和方法, 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 努力推动我国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英, 邱伟青, 等.完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初探[J].新西部, 2009 (16) :182-183.
[2]陈洁, 贾平, 等.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新探[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9) :74-77.
[3]赵艳, 唐晓育.地方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走向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115-116.
[4]王意明, 李世光.我国高等教育助学体系定位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3) :5-7.
[5]郭沛, 严冰, 等.“希望基金会”:高校帮困育人新模式探索[J].河南教育 (中旬) , 2008 (8) :64-65.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篇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帮助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和顺利完成学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多年的艰苦探索和高等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到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对促进教育公平产生了重大意义。但具体实施还需要一定过程,目前与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以下是浅国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以及结合在当前高等教育的大环境背景,析论述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困境及难点,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高校资助工作局面出现的显著变化和取得的成效。
1、基本数据。近日,教育部对2004-2005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各项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2004-2005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350万人,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26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2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
自2004年6月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来,全国已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连同以前几年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全国高校累计已审批贷款学生153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122.5亿元。
其他各项措施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总金额约40亿元,共资助约420.3万人次。其中,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各种奖学金发放金额为17亿元,资助学生约149万人次;校内学生贷款发放金额为3.7 亿元,发放人数约10.7万人;勤工助学资助金额为8.9亿元,资助人数约138.7万人次;特殊困难补助发放金额为4.7亿元,发放人数约98.9万人次;学费减免金额为5.7亿元,减免人数约23万人。
另外,2004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约29万人,占贫困家庭学生数的11%。
2.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进情况。中央部属高校已全部按新机制落实了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凡符合政策规定的申请贷款学生基本上可及时得到贷款。部委属高校中工作开展较好的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合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
地方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也在逐步推进,绝大多数地方的高校按照新机制落实了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并已开始贷款审批和发放工作。2004年6月以来,湖北、河南、山
东、辽宁、安徽、河北、广东、上海、云南9个省的贷款合同金额均已超过1亿元,另外,贵州审批合同金额达到0.95亿元,工作进展较快。
二、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经历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了学业,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贫困生群体越来越多,加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环节过多,后期监督和资助后教育力度不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为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增加了更多的挑战。
1.资助工作简单化。
一是部分学校和部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把资助育人工作简单化为“慈善资助”,认为资助工作的过程就是把国家、学校的相关资助费用、岗位发放和提供给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至于其他的一概不管。
二是部分学校和部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把资助育人工作简单化为“金钱资助”,认为资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入学费、生活费的困难,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了,即往往视金钱为万能的。殊不知,简单的金钱资助只能解决受资助学生表面的困难,而忽略了伴随经济困难而可能产生的一些内在困扰,即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内在需求,无法从根本上达到育人目的。
2.资助项目难以确定。国家助学金是资助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助过程中,由于贫困认定工作缺少统一的尺度,难以计量,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不协调的现象。
(1)同学相互比穷。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资助面再广,申请的人也比分配的名额多,一些家庭状况尚可的同学也掺和进来,真假难辨。于是,申请的同学纷纷在班级同学面前哭诉,比穷,最终依靠投票决定助学金的归宿。
(2)老师直接确定。有的老师对同学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根据名额多少,分轻重缓急,自行确定名单。但这种做法风险很大,一是若百密一疏,二是若有人质疑暗箱操作(即使准确),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3)依据证明材料确定。在开展助学工作时,所有申请资助的同学都要上交加盖当地民政部门公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按说,这种方法很有说服力。但是,“聪明”的家长会把调查表填在贫困线下,而当地干部也睁只眼闭只睁加盖公章,一起蒙国家的钱。
3.育人功能不突出。
在一定程度上,一些高校存在对资助体系的功能认识不足,对受助学生的激励教育还不够等问题。资助体系不仅具有经济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在勤工助学方面,一是勤工助学的岗位大多属“劳务型”工作,二是勤工助学只单方面为学生提供经
济利益,却忘记在这一制度中渗入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成分;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不愿意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行为侧面反映了部分学生诚信意识不强。总之,各类奖助学金对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的效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缺少相应的引导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片面理解了各项资助的内涵。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是创新贫困生资助机制,优化“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
1、奖(助)学金的考核机制。
奖(助)学金制度作为贫困生资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学生的欢迎,发挥了积极的激励作用。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每一项奖学金都有严格的评选制度,保证了奖(助)学金发放的公平、公正。一些高校在奖(助)学金管理中大都非常重视评选等发放前的管理,而忽视了发放后的跟踪管理,大学生用奖(助)学金的不理性消费也频频见诸于各种媒体。我校在保证各类奖(助)学金评选、发放的公平、公正,严格管理的同时,非常重视发放后的跟踪管理,制定了具体可行的考核办法,办法要求辅导员负有对获奖受助学生跟踪教育和管理的责任,要求获奖受助学生书写获奖受助的全面总结,把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情况、辅导员的跟踪意见和学生的总结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将考核结果与下一学年奖学金的评选和学费的减免挂钩。
2、困难补助基金的诚信贷款制度机制。
在前几年我校困难补助的发放都是无偿的,这种无偿发放机制使得有的贫困学生因认为无偿地接受资助相当于受人施舍而羞于申请困难补助,尽管经济上捉襟见肘也得不到及时资助;而有的非贫困生反而钻政策的漏洞,用虚报家庭经济状况的方式获取困难补助金。这样,有限的资助经费就没有完全得到有效地利用。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困难补助金的效用,我校从2002年起对这种发放方式进行改革,将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实施贫困学生诚信贷款制度。
3、创新勤工助学的管理机制。
勤工助学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培养自立意识的良好途径,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重要措施,是受到各高校普遍欢迎和重视的助学之路。为了改变现状,学校积极完善管理办法,通过管理重心下移、岗位公开招聘、勤工助学与学生科研活动相结合、加大校外助学岗位的开拓力度等形式,创新勤工助学管理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机制。
国家助学贷款是目前资助体系中的主渠道。为了有效解决首批工商银行贷款学生违约率较高的问题,我校出台了《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办法》,通过以下途径开展诚信教育“两课”教学增加诚信教育的内容;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结合助学贷款,开展专题讲座活动;新生始业教育及毕业生离校教育中专设诚信教育。教育贷款学生自觉积极履行信用关系,按时缴息、归还本金等。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倾情报恩,首先把尚欠的贷款还完,这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成熟的表现。其次,在学校的就业网中可为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专设助学公告、友情提示栏目,提醒所有贷款同学按时还本付息。同
时积极探索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工作新举措,根据不同学生可提前半年分别给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去信,以提醒督促学生按时还本,开展“1+1”结对子活动等形式,加强贷后管理。
二是育人与帮困相结合,建立帮困育人新模式。
帮困助学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育人工作是帮困工作的根本目的,所以两者应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才能建立起帮困育人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育人与帮困的结合:
高校助学工作的基本目标是缓解乃至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一项经济资助工作,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教育公平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以助困为契机,重视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做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推动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全面实现助学目标,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教育办学目标所决定的,而且是高校助学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高校助学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许多贫困学生困为经济原因伴生了很多问题,根本无法和普通学生站在同条起跑线上,贫困学生成都路上充满艰辛。一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宁愿在外边做兼职也不接受各种资助,严重影响了学习;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不守承诺,严重失信;也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对各种资助形成依赖;还有部分贫困生心理负担过大,自我封闭等。这些助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到高校助学工作的健康发展,为高校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学工部专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帮困育人,加强对受助贫困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思路,贫困生资助工作以贫困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与成才为助学根本目标和指导思想,坚持自强自立教育为核心,育人工作以 “获奖思进、获助思源、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为主线,做到三个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助困育人效果。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类助学资源的效用,同时也为贫困生的教育创造了非常好的时机。在贫困生的资助实践中,结合每项资助的特点和贫困生的实际,积极开展教育工作。
1、把自强自立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
勤工助学是一种由资助者提供劳动机会和劳动报酬,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解决学习费用的资助方法。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手段,同时勤工助学也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它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很好途径,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目前学生从事的勤工助学项目大多是由学校自身创造和联系的一些适合学生业余工作的岗位,就我校而言,有家教、学工组助理、办公室助理、科研助学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自食其力克服困难的有效途径。学校组织贫困生走自立自助的道路,通过勤工助学工作,一方面学生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知名教授的治学经历讲座、身残志坚人士励志讲座、成功校友、知名人士奋斗经历讲座及优秀贫困生事迹的学习讨论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教育,从舆论上支持和鼓励贫困生通过自身的劳动收益来解决经济困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2、把诚信教育与国家助学贷款相结合。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
一、营造诚信的校园氛围,这是加强诚信教育的前提。
二、加强正面的诚信教育,这是诚信教育的重点。
三、深入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这是加强诚信教育的关键。
四、完善诚信方面的各项机制,这是加强诚信教育的保证。从2003年开始,学校把每年四月份设立为“诚信教育月”,通过开展诚信演讲赛、辩论赛、诚信名言征集等系列主题活动,设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构建诚信评估机制、建立诚信奖惩机制等来引导学生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理解了诚信,提高诚信立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逐步养成了学生“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素养,学生贷款履约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可见,高校在帮困助学的同时也达到了育人的效果。
3、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
贫困生是通过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才顺利完成学业,是社会爱心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应该比其他人更懂得社会爱心捐助对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虽然爱心捐助方不图回报,但是受助者不应该将接受爱心捐助理解为理所当然,,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理应有所回报。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并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道理,我校积极开展“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为主题的贫困生教育活动。通过开展针对西安市贫困家庭的义务“一帮一”家教活动、知识援助活动、陕西三原敬老院贫困生帮扶活动、贫困生关心孤寡老人活动,使贫困生把自己的受助与对社会的回报结合起来,把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了社会历史责任感。学生纷纷表示,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参加一定量的公益劳动是自己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的一种良好途径,在回报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可见,公益劳动将育人与帮困得到了良好的结合,也教会学生饮水思源、回报社会。
5、把创新教育与科研奖励相结合。
通过开拓学生科研助学岗、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学校科研立项申报等方式,促进了勤工助学工作岗位由劳务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同时制定和完善《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大学生研究与创新训练项目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大对学生的科研支持力度和奖励力度,给与学生在科研项目获奖、学科竞赛获奖以及发表文章等给与表彰和奖励。以旅游与环境学院为例,2002级黄芳、张奕君两位同学积极参与赵景波老师、葛淼老师的科研项目,分别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学院不仅为其报销了调研、打印等费用,而且分别给与个人鼓励300元。从2005年到2006年9月,学院学生共有13篇科技论文发表,其中在《中国沙漠》、《干旱区研究》、《干旱区地理》、《中国岩溶》等核心以上期刊占80%以上。通过科研奖励、科研助学等方式,不仅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困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育人又是帮困工作的根本目的。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和支持,使他们能够自立自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和成才,是帮困工作的宗旨。然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只是帮困工作的最低目标,,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他们能健康、全面地成长和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即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所以,高校充分将育人工作与帮困工作紧密结合,建立起完善的帮困育人长效机制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教育部.教育部介绍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工作的有关情况.中国网; 徐克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实践和探索 篇3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认定;管理;有效程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2-0077-04
高校资助工作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部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同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也是维护教育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1]但在工作中,确有少部分辅导员采取粗放式的资助方式,仅依据贫困证明材料,不去甄别贫困生的“真伪”,只要递交了申请材料,助学金就人人有份,在资助后期不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学业等方面一对一的帮助,看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完成了资助工作,实则与国家设立助学金资助真正贫困生的初衷相违背,这种现象的存在要求我们的资助工作要精准,要针对贫困学生的不同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资助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助、精确管理。
一、高校精准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中出现不诚信行为
众所周知,每个学校除了国家设立的助学金,还有企业设立的各种助学金,如果一个学生被认定为贫困生,一年至少可以获得3000元的资助,高者达到万元,这对自身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据笔者统计,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贫困生个人申请率比例达到学生总数的35%,而被认定为贫困生的资助指标只有20%左右,出现
粥少僧多的局面,在巨额经济利益诱惑下部分同学可能会不贫装贫。如果贫困认定环节不能有效甄别贫困生的真伪,同学之间相互比较,发现经济条件与自己相当或者比自己更好的同学都能够获得资助,就会产生“白要谁不要”的想法,不贫困的学生也会出现弄虚作假来参与贫困生的评选或夸大贫困程度的不诚信行为,如果不加遏制,贫困生资助将失去原有之意。
(二)贫困生认定中有关争议问题举证困难
每所高校都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详细的贫困生认定细则,理论上每位辅导员依据学校制定的贫困生认定细则要求,基本可以保障贫困认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2]但在贫困生认定的实际操作中,贫困学生存在地域的差异,如东部沿海和西部偏远地区、城镇和乡村在衡量家庭经济状况的尺度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辅导员单看学生递交的贫困证明材料来做认定工作,难免会出现误评、错评。如果真正的贫困生由于辅导员不能有效甄别而落选,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伤害,往往会引发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该生的学习和生活。
(三)贫困生认定中可能伤害学生自尊
有时辅导员或学校在资助工作过程中想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但由于方法不当而事与愿
违。例如网上有关沈阳某高校让贫困生演讲“比穷”的报道,具体做法是每位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同学首先提交贫困认定材料,然后在当着同学的面把自己家庭如何的贫困讲给同学们听,最后投票选举,得票高者才有资格获得国家助学金。这种做法看似公平、公开、公正,但实际上在巨额助学金的诱惑下必有不贫困学生撒谎,而真正贫困的学生由于在撕开物质贫困“伤疤”的过程中表现不佳而落选。越是贫困的学生自尊心越强,有时在资助过程中辅导员的一个无意言行,都会伤害贫困生的心灵。[3]
(四)贫困生认定中原续教育重视不够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也是奋战在资助工作一线的人。辅导员平时工作琐事较多,资助只是工作的一部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对于资助的后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资助评完了,钱发下去了,感觉事情完成了,出现只助不育的现象。其实完全可以充分深度挖掘资助题材,诸如国家为什么要资助,没有得到资助的同学如何调节心理等,在学生中间开展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
二、高校精准资助的实践与思考
(一)精确识别
对于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出现的几种现象,如果将中医理论的“望闻问切”问诊法应用于贫困生认定工作中能很好地解决甄别困难的问题。
1.“望”之细心
“望”在中医上就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来推断病人的寒热虚实。在资助工作中要求辅导员要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申请资助学生的细节,通过细节甄别贫困学生的真伪。
首先,要仔细查看其递交的《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填写是否有前后矛盾和错误之处,如果前后不一,说明该生没有认真对待,家庭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困难。
其次,看其衣着穿戴和生活用品,如果一身名牌、手机几千元并且配置有手提电脑等高档用品和高档化妆品,说明该生家庭条件还可以。
第三,大数据条件下,细心的辅导员可到学校后勤管理中心查看学生在食堂的用餐消费记录,如果一个学生消费高于在校学生的平均消费,也反映出该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差。
2.“闻”之耐心
“闻”的本意是“听”,医学中是医生用感觉器官鼻子嗅病人的呕吐物、大小便等气味,以此判定病人的发病部位,病情的轻重。
在资助工作中辅导员要善于倾听,因为有时表象会掩盖事实,大学生有时好面子、虚荣心作怪等原因,即使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也会表面穿戴的很光鲜。在资助过程中仅仅“望”是不够的,还要多听,听听申请资助同学内心的实情。俗话说言为心声,辅导员要及时捕捉学生说话的内容、方式和流露的情绪,这些细节都可以给资助工作提供信息。让申请资助的同学将家庭经济情况不愿意当众讲的内容可以单独告诉辅导员,一件事情的真伪依靠听其讲要比看其写更容易判断。“闻”是多方位、多层次的,除了听学生本人自己讲,还要听听授课老师、班干部和一般同学等信息源的声音,这样才能做到“兼听则明”。
3.“问”之真心
“问”是医生通过问病人的发病部位,病变的表现来推断患者的病症。资助工作中的“问”,即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信息所采取的对话咨询。辅导员与每个学生的接触时间有限,并且有些学生在人前人后的表现不一样,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学生,仅仅“望”和“闻”是不够的,询问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辅导员仅凭借学生的表现是不可能将家庭有隐情的学生找出来。
询问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家庭情况一方面可以让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另一方面通过“问”更能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像有些学生是单亲、孤儿或家庭遭遇过变故等,或者那些真正家庭经济困难而又非常内向不愿意表现自己困难的学生,怕伤自尊或被歧视,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讲,只有通过辅导员的询问才能得知这些信息。
4.“切”之准确
“切”是“切脉”,借以掌握脉搏每一部位的缓急、强弱、节律,以推测患者是寒症还是热症,是实症还是虚症,进而分析病因进行治疗。通过前面的“望”、“闻”、“问”等工作可以对申请资助同学贫困的“真伪”和贫困的程度大致了解。辅导员平时要多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多了解其家庭情况和日常表现,这样对于学生在参评过程中所反映的事实会有个比较清晰的把握,不至于完全搞不明白真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花很多时间去了解或者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件事。
(二)精确帮助
1.辅导员牵头,师生联动。对于班级贫困生,要区别对待。第一类为建档立卡(扶贫手册)学生;第二类为低保户学生;第三类为家庭经济突发事件困难学生;第四类为家庭一般贫困学生。通过辅导员牵头,将这四类学生情况反馈给班干部,让他们定期关注这些同学的情况,使这四类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心理有人关注、关心、监督与落实。
2.定期开会,及时跟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一切事情的保障。辅导员必须做好这四类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他们的所思所想做到心里有数,这些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校表现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因此在召开贫困生会议的时候,需要根据时代主题、社会特点、地方产业、学生专业、心理取向等进行讲解。把国家政策、学校工作、班级情况、学生表现讲清楚,使他们在每次会议结束时都有感受、有欢乐、有收获。
3.开展实地调研。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定期对这四类学生开展抽查家访工作。对以下三种情况进行重点走访:第一是对建档立卡(扶贫手册)的贫困生家庭进行走访。第二是从这四部分学生中,选取一些能提供贫困生材料但与他们的现实表现不相符的贫困生家庭进行家访。第三是对于家庭确实困难却没有提供贫困生材料的贫困生家庭进行家访。通过以上的走访,可以进一步搞清楚贫困生中是否存在虚假情况,是否已经脱贫,是否贫困程度进一步加剧等问题,以便将这些信息汇总写成调查(走访)报告,及时汇报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完善贫困生精准资助的监督与落实。[4]
(三)精确管理
第一,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诚信才会有“伪贫困生”的出现,才会有评定过程中作弊情况的出现,才会引发学生对辅导员和学校的不信任。从学生入校之初就应该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定期开展诚信方面的活动,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不诚信对他们以后和将来产生的影响。当学生们都很诚信,他们表达出的家庭经济情况都很真实,助学金认定的难度也必将大大降低。
第二,建立长效机制。每一学年辅导员都要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因此,在新生开学,辅导员就要利用家长送学生到校的机会,与家长面对面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尽早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总所周知,新生刚入校,动机比较纯,对学校的各种情况不熟,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彼此没有任何私心,弄虚作假的几乎没有,此时学生提出的各种申请、讲述的各种情况,可信度更高。档案建立后,还要注意及时更新,对于因突发事件而致贫的个别贫困生虽不在贫困档案上,查证属实后,仍要特殊照顾,从各方面给予资助,帮助其渡过难关。
第三,助学金评定小组成员组成要合理。不能单纯地由辅导员指定或者班委们组成,好的做法是由学生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由大家选举平时表现公正无私的同学担任评议小组成员,并且对投票的结果由辅导员进行保存,先不对外公布,有效避免拉票现象。[5]
第四,制定可量化的细则。国家助学金一般都是按一档、二档、三档来区分的,但每个档次的区别在哪里,为了更容易区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我们可以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分类赋分,使贫困认定工作做到有理有据。如下表:
件1.父亲因残疾、患病或年迈(超过60岁)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
2.母亲因残疾、患病或年迈(超过55岁)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
3.除父母外,其他不享受公费医疗(医保)的直系亲属患重病
4.城镇低保户及农村一般困难家庭子女
5.有1名直系亲属在大学或中小学就读
6.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
7.其它需特殊说明的原因1.农村特困户及国家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家庭子女
2.单亲(含父母离婚后未再婚的)学生
3.父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4.母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5.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6.有2名及以上直系亲属在大学或中小学就读1.孤残学生
2.烈士子女
3.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4.长期患有需要治疗的严重疾病的学生
虽然以上分类可能不太准确,实际操作也可以重新设定,但可以一定程度上提供参考和对照,为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认定(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等级)提供有效支撑。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挥资助育人、典型示范的引导作用,将大学生资助工作扎实做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EB/OL].
[2007-05-30].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0710/27695.html.
[2]昊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6-57.
[3]桂富强.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2-14.
[4]余秀兰.六十年的探索: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探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105-106.
[5]刘和忠,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2010(5):286-288.
(责任编辑 郑 伟)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Precise Subsidizing Work for Needy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ANG Ze-liang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Anhui Business College,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 The needy student subsidizing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bodies our party and governments deep concern for those students. However, there exist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work in terms of identification, proof,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so 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in the subsidizing work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pply effective procedure and realize precise identification, precise aid as well as precise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eedy students real situation so that the goal of precise subsidizing work can be reached.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 篇4
1 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内涵
教育的宗旨是实现 “立德树人”,党中央、国务院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是党中央、国务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育人功能贯穿于资助工作落实的全过程,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诚信贯穿始终; 勤工助学劳动中,自强自立和奉献精神尤为重要。各种资助项目也能体现资助的育人功能,如奖学金奖励先进,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在评比过程中也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本身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资助工作在育人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2.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突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但由于学生本身的诚信问题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材料的真实性和认定的标准也大不相同。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有时候不能真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证明材料,资助管理部门无法一一核实每位申请者的家庭情况,加之一些生源地民政部门的地方保护,使得虚假证明泛滥,反而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会出现开具证明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不一,由于各申请者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显著,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不一。例如,中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要显著高于西部,很可能出现该享受资助的学生由于当地收入水平过高而无法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
2. 2 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十分普遍
逐步健全的资助体系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常规经济资助的部分,在资助工作落实中往往只关注资助的款项能否发放到位,评审程序是否合规,而忽视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现阶段我国的资助体系分为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1],尤其是无偿资助的部分恰恰是资助育人的重灾区。有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学生毕业后自付利息、按时还款,对学生的诚信度要求很高; 勤工助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起到育人的目的。无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金、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尤其是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只以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为唯一考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和依赖,认为此项资助是自己应得的,滋生了学生等、靠、要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奉献意识,无法起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2. 3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不足
现有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往往流于表面,比如开一场诚信教育讲座,做一些简单的机械化的勤工助学劳动等。而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最重要的能力提升的重视不足。例如,勤工助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各大高校的勤工助学助学工作多为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以体力型工作为主,加之大学生的课业压力繁重,勤工助学劳动被肢解得零零散散,一周往往只工作一到两次,工作的间隔长,工作时间短,无法真正起到能力提升的作用。资助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在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方面。例如高校只重视帮助学生成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对于贷后的管理和教育方面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还贷逾期的问题突出,给学生本人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长此以往,无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3 完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对策
3. 1 健全资助工作机制
完善有力的资助组织机构是资助育人工作坚实的后盾,高校应建立从学校层面到二级学院层面完善的组织机构,学校应建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全校的资助工作,学生资助部门负责资助工作的管理工作,二级学院应成立学院认定工作组,负责资助工作的具体组织和认定,年级( 或班级、专业) 要成立以辅导员为组长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是立德树人教育的 “第一人”[2]。同时,要建章立制,制定各项资助规章制度,并将育人功能的导向明确写入各项资助规章制度中。在资助育人体系设计时,统筹安排资助资金,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可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将资助资金划拨到学院,学院进而依据不同的学生自身特点制订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资助计划。
3. 2 建立标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高校依据国家和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二级学院依据本学院自身特点,制定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细则,细则的制定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统一,定量就是要制定详细的量化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量化,定性就是要参考日常的学生表现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充分做到民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库,针对不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定期复查和回访,及时修订认定工作中出现的漏洞。
3. 3 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由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保障型资助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型资助转变。一是变无偿性资助为义务性资助,如宣传和鼓励国家助学金或其他无偿资助金获得者进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二是转变资助工作理念,注重培育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创新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鼓励勤工助学学生创新创业。合理分配资助资金,高校可通过划拨专项资金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大学生实践或创业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4 构建资助育人实施和评估反馈机制
资助育人体系设计的效果好坏要看资助育人的实施过程和后期评估反馈情况。高校要加强过程实施机制。通过加大资助政策的宣传来推动资助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宣传内容上,要以资助育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作为宣传的重点; 在宣传的形式上,可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新媒体的宣传效果更能为广大学生接受。在各项资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对二级学院对资助政策的落实程序合理公正上进行监管,确保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资助育人的评估反馈机制。在评估反馈的基础上改进资助育人的体系建设,实现资助育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伟,黄艳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0):8-10.
[2]李彦磊,张丽红,赵其波.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的作用[J/OL].中国教育学刊,2014(S6).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606.G4.20141231.1201.072.html.
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篇5
一、齐心协力,确保贫困新生顺利入学
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要求,精心组织,周密筹划,及早研究并出台新学年资助措施:
1、按学院事业总收入的5%比例提取各项资助经费约64万元;
2、按学院事业总收入的0.5%比例提取资助经费约6.4万元专项资助特别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
3、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迎新前期专门举办学生资助工作业务培训;
4、要求各系在迎新期间及时关注特殊情况和困难的学生,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资助等。各项措施确保贫困新生顺利入学。
二、全方位宣传资助政策,反应渠道畅通
为使广大新生及家长能了解各项资助措施,我院资助管理中心特在寄去录取通知书同时将宣传资助简介以及相关办理方法和表格一并寄给新生,使有需要资助的同学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迎新期间学院资助管理中心特建立新生群,在群内公布20xx年各项新生资助政策、流程图、咨询电话,在新生接待处设立咨询点和宣传标识,接受学生咨询。为新入校学生提供关于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生源地、校园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勤工助学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帮助新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体系,打消学生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疑虑,安心投入到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三、畅通“绿色通道”
新生接待处特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区域,先让贫困学子办理入学手续,参加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军训工作,安顿下来后再按照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政策规定进行贫困生认定,对照贫困状况分别给予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资助。各系辅导员及班主任、学生工作人员在迎新期间坚持在第一线,走宿舍、和家长谈心,及时发现学生的实际困难并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对经济困难新生资助信息进行详细的统计,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一手资料,更好的统筹好“奖、贷、勤、助、补、减”等各项资助措施。据统计,我院20xx年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人数60人,惠及学费、住宿费金额约37万元。
四、全力做好“应贷尽贷”,认真部署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
本着“服务学生,方便学生”的原则,全力做好“应贷尽贷、应助尽助”贷款工作,学院积极开展新生助学贷款工作,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新生报到时认真审核学生贷款材料,告知学生贷款流程及相关程序,确保学生切实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另在确保新生顺利入学的基础上,学院在开学后即全面部署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完成20xx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档案库建立和信息录入准备工作;国家奖、助学金和校内优秀奖学金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中。各类资助及时解决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学习和生活。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院的学生资助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一些困难和问题仍就存在。由于贫困生的基数非常大,各项经费仍然非常紧张,不能解决所有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生源地贷款政策落实还没有全部到位,生源地资助部门对相关助学贷款政策宣传解释的不够,另外生源地贷款也限定了区域,给贫困学生造成一定不便,给学校增大了困难,增加了压力。就目前社会福利慈善机构组织的社会捐助来看,大部分社会捐助都流向名牌、重点高校,一般学校得到社会捐助机会比较少。
六、意见和建议
1、广东生源地贷款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给生源地贫困生增大了困难,增加了高校压力,需有关部门加强协调,也同时加强生源地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
2、我院是农林类院校,贫困学生基数大,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增加对农林院校的政策倾斜力度。
3、提请上级有关部门加大财政助学的投入力度,增加高校勤工助学专项拨款。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篇6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 问题分析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7-02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调查显示,在整体经济明显提升的环境下,我国的贫富差距未得到明显改善,基尼系数超警戒线。在现代文明的推动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下,高校贫困学生数量也明显增长,国家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育促进社会稳定所出台的一系列“奖、助、勤、免、贷”政策,发挥着良好资助作用[1]。随着新媒体的普及,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这就需在整体环境下改善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关问题,并制定可行性措施,进行相关完善,以保障贫困学生平等、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共享力量。
一、当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面临问题分析
在国家重视贫富差距现象及重视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下,对于其所面临的问题采取了诸多手段,如“国家奖助学金”“贫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但实际操作中依然还有问题存在。
(一)贫困生认定问题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开展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具体评定也有相关的标准与程序,但整体而言,缺乏可量化的统一标准。高校学生人数明显增高,每个高校均有一定人数的贫困学生,但具体而言,每位学生的贫困状况与原因存在差异性,虽然在认定过程中,高校尽量实现了标准的客观性,但在量化标准方面依然有所欠缺,很可能导致真正需要助学金的学生无法入选。另外,申请材料审核方面不够严谨[2]。于学生而言,高价所设置的资助项目资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极可能导致学生在申请材料方面有弄虚作假现象,而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实际核查具相对费时费力,导致具体材料审核流于形式,依据学生所提供材料进行,严谨性不够。另外,评定工作多在班级内部进行,评审人员的主观性对贫困认定也有一定影响,导致评定结果有失公允。
(二)资助机制问题
虽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高校资助育人项目繁多,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明显的管理制度失衡问题,且监督机制缺位,导致具体资助活动混乱,难以履行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初衷,并且在贫困生认定与人员评定过程中也缺乏统一的评判机制,没有将资助真正给予需要的学生。此外,某些奖项设置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评定条件一以贯之,没有同社会发展实际充分结合,而且,某些奖项设置要求极高,导致真正受益的学生极少,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为贫困生服务的宗旨,将资助育人工作变成“奖优”而非“资助”。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创新措施
(一)构建资助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交流实现及时性与简易化,这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构建了良好平台,加大了同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基于此,高校可建立大学生资助中心专网,将具体资助工作的评定要求、奖项种类、程序、政策等及时公布,扩大资助信息宣传力度,并同校园网、迎新网、资助热线等相关联,传播详细信息的同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强化覆盖面[3]。此外,还可建立校内公益网站,通过真人真事予以思想教育引导,使学生明确资助项目对贫困学生的重要性,避免出现信息虚假现象,使资助资金落到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新媒体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可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社交网络平台,为师生及学生间的交流提供空间,在交流过程中强化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亦加大学生间的凝聚力及对学校的向心力与归属感,强化社会责任感和风险意识,传播正能量,为现代文明校园的构建作出贡献。
(二)开展诚信、感恩教育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育人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定型的重要阶段,通过该工作开展诚信、感恩教育具有现实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新媒体的应用,使具体教育活动摆脱了时间地点的限制,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习惯与思维活动,构建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构建资助管理系统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可建立贫困生信息动态综合管理系统,并依据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对相关指标数据实时更新,实现资助工作的动态化管理,就传统管理活动而言,该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在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依据教育系统中学生的信息,从各类表格设计、学生申请、额度分配、评定设置、学院审核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管理与更新,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确保学生信息的时新性,使国家资助项目真正给予需要的学生,强化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时效性[4]。此外,开展具体工作时还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教务处、招生办通力合作,建立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充分深化资助内涵,并在多方联动作用下,实现综合评价管理模型的构建,使贫困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实现全方位的成长,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特点和意义
(一)工作特点分析
新媒体是指以网络、数字、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介,具有显著的交互性、数字化、高技术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开放性、全球性、全方位的信息空间,使其在传递过程中突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应用自主、快捷、互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5]。高校具有信息传播的良好环境,且大学生对于新事物接收速度和能力相对迅速,而且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整体环境下,社交软件也充分改变了人们了解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传播效率与速度不断提高。故而,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也需与时俱进,充分应用新媒体的多元化平台,不断优化应用手段和措施,整体而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更加注重交互性、开放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并在充分应用多样化新媒体平台的前提下,极大了相关政策及内容的宣传力度,对于优化工作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二)工作意义分析
21世纪,人才作为主要竞争力,直接影响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高校作为现代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实现人才输送的重要资源库,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相关工作能够最大化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同时,能够传递给学生社会发展中的正能量,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发展下,中央文件指明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是新形势下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该项工作能够充分强化宣传建设力度,并通过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能够有效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树立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及面对困难与逆境的精神与能力,将其应用到学习甚至生活中时,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及促进意义[6]。
服务型是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首要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覆盖及宣传建设力度不断强化,并且在现代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状态下,能够使学生真正了解该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政策,进而在发挥整体作用的前提下,为切实需要想学生提供帮助,优化服务质量,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与学校带来的帮助与温暖,真正达到以服务育人、以服务状态的工作状态,在充分体现新媒体环境的前提下优化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流通极为便利,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更多发展契机,工作管理与教育形式也实现了多样化,并且在合理构建交流沟通平台的环境下,使学生切身参与其中,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国家建立资助项目的真实理念,更深层次的了解资助工作的必要性,使每位学生自身能够严肃的对待资助资金,并同自身实际相结合,使资助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雷旭斌.试从新媒体视角探析新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系统[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84-85.
[2]蒋君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2014,35:253-254.
[3]何文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03:39-41.
[4]刘东胜.新媒体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79-82.
[5]张志勇,邓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52-55.
[6]李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绿色科技,2016,11:216+218.
作者简介: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 篇7
1.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传导载体。
首先, 用人性化服务诠释教育公平理念。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前提, 更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温家宝指出: “ 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更有尊严; 让社会更加公正, 更加和谐。”[1]没有教育公平, 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 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资助工作, 用人性化的服务来诠释教育公平理念。具体说来, 在每年新生开学之前, 学校可以根据招办工作人员给新生打电话的情况, 确定家庭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 实地调研走访, 向贫困生介绍生源地贷款政策和学校相关资助政策。虽然贫困生在此之前已经收到资助中心的宣传材料, 但这种面对面的介绍更直接、更亲切。在开学初, 学校要为贫困生设立“绿色通道”, 办理助学贷款手续, 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为贫困生准备基本生活用品。这些细致的资助工作可以让贫困生一开学就感受到来自社会和政府的温暖。北京大学在总结多年资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构建了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学生资助体系, 受资助学生会在不同阶段受到个性化的“绿色成长方案”的指导, 即使是学生毕业之后, 学校也会根据情况对学生实行跟踪管理[2]。其次, 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 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3]。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应该从物质层面做起。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最底层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上的需要。衣、食、住、行、用等物质资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自然属性客观上要求学生资助工作必须与物质利益相结合, 个体对于物质利益的合理满足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然而,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 也要时刻关切贫困生精神上的困扰。很多贫困生性格内向, 孤僻,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强烈的自尊心和极度的自卑感交织在一起。精神上的贫困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因此, 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 应该以潜移默化、自然合意的方式, 帮助精神脱贫, 使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乐观向上的。
2.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创新载体。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诠释教育公平、给予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育人工作的创新。第一, 拓宽贫困生资助经费来源渠道。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民办独立学院, 资助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近年来, 随着招生规模扩大、自然灾害问题、三农问题、城市下岗问题等的凸显以及物价的高涨, 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与日俱增。在国家资助资金相对不变的情况下, 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笔者认为, 当下突破困境的有效方法是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 促进捐资助学多元化。比如, 学校直接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鼓励和引导校友以个人或者企业名义, 为母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积极利用当地资源, 鼓励和引导本地社会贤达和优秀企业参与捐资助学;等等。第二, 创新贫困生认定工作。贫困生认定工作是整个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要不断完善, 不断创新, 以科学、准确、快速地甄别出困难学生。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填写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分析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 初步判断出困难程度;然后班主任或辅导员与每名学生单独谈话以准确掌握困难情况;最后综合考虑学生日常消费情况以及学生代表意见等, 经过集体讨论, 认定困难学生。第三, 创新育人举措。与困难学生定期单独谈话是开展资助育人的有效形式。复旦大学明确规定辅导员与每位贫困学生单独谈心每学期不少于3次[4]。在清华大学, 与贫困生的谈话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生入学后, 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单独谈话, 了解家庭情况, 对其进行鼓励;二是学生获助后, 再次约谈介绍所获助学金的来源, 鼓励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树立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回报社会的理念;三是获助半年后, 院系还要约谈学生, 对其经济状况、在校表现进行跟踪评估[5]。此外, 为贫困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也是一种育人的有效形式。勤工助学能够锻炼贫困生自强自立的能力, 培养其感恩意识。定期走访少数困难学生家庭, 将育人工作带入学生家庭, 可以使学校和家庭携手共同培育人才。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1.设立“绿色通道”树立学生求学信心。
“绿色通道”是确保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通道”快速帮助贫困生注册报到, 办理助学贷款, 学费减免等手续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教育的公平, 感受到社会、学校的温暖, 有助于他们树立进一步深造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2.通过奖助学金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我国各大高校均设立多种类型的奖助学金, 颁发给优秀学生或者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学生。这些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出资设立的专门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 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 (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 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 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奖学金分为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以及单项奖学金等, 虽然奖励金额少一些, 但其覆盖面广, 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引导和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奖学金能够对学生的言行起到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它激励着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高校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助学金两种。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 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无偿提供、无须归还, 但数量很少。这就需要学校严格界定贫困生, 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做好助学金对象确定工作。
3.通过助学贷款增强学生诚信意识。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是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重要保障。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 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然而, 截至目前, 银行尚没有完善的强制学生还款保障机制, 因此, 各地均出现过国家助学贷款有贷无还, 一些大学毕业生遭追偿诉讼的案例。例如, 某建设银行状告中国石油大学23名欠贷大学毕业生[6]。中国建设银行郑州市金水支行有关负责人透露, 从2002年至今, 他们先后向2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 到期不还款的高达45%;经过多次催讨仍未收回的, 高达二成。考虑到追偿的法律时效, 他们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 已先后起诉38名欠贷不还的大学毕业生[7]。面对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高校作为管理者应该积极与银行配合, 增强学生诚信意识。例如, 每年在学生签订贷款合同时, 负责贷款工作的教师可以找这些学生谈话, 说清楚按时还款的重要性。学校也可邀请银行专业人员为学生开办讲座或者座谈会, 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信用。另外, 学校、银行与学生个人之间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使助学贷款信息互通。
4.通过勤工助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勤工助学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皮亚杰认为, 认识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 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上的客体, 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 不断同化外部信息于自身的认识结构中, 同时又不断改变着认知结构以顺应外界环境。皮亚杰的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勤工助学育人过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磨炼意志、净化心灵、在与人交流中感悟真情, 培养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学生参加勤工助学, 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经济报酬, 这种间接的帮助可以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自立自强, 树立自主精神, 锻炼综合能力。高校应加快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 不断增加助学岗位, 提高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含量, 让学生在岗位上增长才干, 实现“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谈话[N].人民日报, 2010-03-14.
[2]http://edu.qq.com/a/20090910/000182.htm.
[3]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N].光明日报, 2001-02-06.
[4]http://news.sohu.com/20070205/n248055045.sht-ml.
[5]向辉, 杜汇良, 张春生.以需要为原则构建学生资助体系——清华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10) :87-88.
[6]http://news.sohu.com/20051229/n241187594.sht-ml.
关于高校资助育人理论研究 篇8
关键词:育人理论,贫困生,资助政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 使得贫困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使每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多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各种新资助政策, 同时也展开了以“资助育人理论”为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众所周知,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阵地, 是人才的发源地。因此, 高校资助工作就应该将育人作为出发点, 在资助工作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 不是单纯的为了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而尽心资助服务, 应该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达到资助育人结合的目的和教育宗旨。
一、资助育人工作推行的必要性
(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资助育人方面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支持特殊育人,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因此,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并全面贯彻下去,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要加强资助育人工作, 进一步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研究。
(二) 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中资助育人工作的进一步重视, 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完善, 资助育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 国家的资助育人政策逐渐从“资助”转向资助育人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资助育人工作核心是育人, 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 在满足资助的基础上, 更要充分发挥育人功效, 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 更能从精神上培养学生, 思想上教育学生, 能力上锻炼学生。
(三) 新世纪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知识时代, 是知识层次不断扩张的时代。社会快速进步, 科技飞速发展, 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是实现全面发展育人教育的基础阵地, 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担。高校育人中包括资助育人部分, 应加强资助育人相关理论研究, 为高校育人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添砖加瓦。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顺利实施的措施
(一)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教育和培养学生。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同样肩负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终身的伟大历史使命。大学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提高阶段, 同时也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所以高校要提高认识, 将资助育人工作做到实处。
(二) 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难度大, 涉及面广等问题, 高校要尽可能地有组织、有领导地按照各项政策规定组织实施此项工作, 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相结合, 完善资助育人体系。
1. 国家助学金是资助贫困生的重要途径, 这项育人措施是国家为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经济手段,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贫困大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具有较为深远的教育意义。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助学金的育人功能, 使学生从思想上受到教育, 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行动上践行大学生义务和使命, 认真学习回馈社会。
2. 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资助时可以根据择优资助的条件, 选择优秀贫困生代表再一次进行特殊奖励资助, 通过优秀贫困生奖学金评选方式,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通过公开评选和择优资助选择贫困生中的优秀代表进行专项奖励, 使得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受到资助奖励, 激励他们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3. 为提高高校学生资助水平, 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勤工助学活动能够使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 更是一次实践活动。实践中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付出才有收获的社会意识。
4.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 认真实施推行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开展绿色通过, 在入学初, 就为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解决入学难的问题, 并及时为学生申请办理助学贷款,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在助学贷款申办的同时, 学生应正常缴纳个人应承担部分的学杂费。
(三) 大多贫困生由于面临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 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其中很多人处于精神紧张和封闭的状态。
有时候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 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那么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障碍和不良影响。高校应重视此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灵疏导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这类贫困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思想教育。正确引导他们将各方面压力转换为动力,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着手, 营造有利于贫困生成长的文化氛围和校园环境。全体师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给予贫困生以关怀和关心。理论上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多与之交流和沟通, 让贫困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咨询服务活动。对于心理疾病较为严重的学生加以指导和引导, 帮助学生客服心理障碍。从心理上慢慢正摆脱压力, 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增强学生客服困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裴巧玲, 姜德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9, (12) .
[2]蒋应辉, 马蓉.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工作中开展廉政文化教育[J].成都大学学报, 2011, (03) .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篇9
一些专家和在学生资助工作第一线的学者在吸收和参考国外学者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探讨高校在实施资助政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发表了一些专著和论文, 如戴艳[3]在《“助困育人”:高校帮困助学途径的再探讨》一文中综合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和当前经济助困模式存在的不足, 探讨了实现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政治工作“三结合”的途径, 使高校的帮困助学最终达到“助困育人”的目的。李萍[4]在《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保障机制-Eugene Lang实验的启示》疑问中综合分析了Eugene Lang实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给学生以希望, 让他们相信上大学是现实的;在学生进入初高中就提供咨询服务让他们了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 同时让他们知道国家、政府、大学和各种基金会在大学资助工作中承担了相应的角色与责任。朱飞[5]在《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中提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资助条件下, 在恰当时机下, 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资助全过程当中, 感恩意识的培养应从体验感恩、学会感恩、实践感恩三方面入手, 把社会公益服务当做学生资助与感恩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平台。曹瑛[6]在《新资助政策背景下资助育人实践的路径探析》中提到为发挥各种资助工作的激励效应, 搭建以助学金为主载体的感恩教育平台, 以奖学金为主载体的专业成长平台, 搭建以助学贷款为主载体的励志育人平台, 搭建以勤工助学为主载体的能力提高平台。
但是, 目前贫困生中存在就业难这一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为了更好地把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 本文围绕提高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拓展其职业素养, 促进其职业发展, 从“授人以渔”角度发挥自主育人的功能。
一、贫困生现状分析
贫困生虽然大多在学习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背后却存在一些隐患, 他们大部分背负了很大的压力, 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综合素质和技能普遍不高, 社会关系资源较少,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今后的就业。
1.强烈自卑与过度自尊等不良心理。导致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很多, 但普遍由于家庭处于偏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及生活阅历的差异, 贫困学生的心理负担比一般学生重得多。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生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上自我否定, 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同时, 他们极力想通过自身取得的成绩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敬, 从而拥有很强的自尊心。自尊心和自卑心是一对矛盾心理, 往往自尊心越强, 自卑心越重。
2.综合素质和技能普遍不高。由于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 不仅物质生活条件比发达地区的学生差得多, 而且由于基础教育环境较差, 信息闭塞, 以致他们外语、计算机水平及知识面都比发达地区的学生差。另外, 由于经济条件、知识修养、才艺素养等方面的差异, 在学生中抬不起头, 加之与城市学生相比, 对现代生活的见识比较少, 对别人的看法非常敏感。在这种影响下, 贫困生往往不愿意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状况, 更不愿意公开求助学校、老师和同学。由于自卑心理, 他们较少参与同学和朋友的交往, 以致使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存在不足, 从而影响就业。
3.社会关系资源较少。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就业中的很多问题, 不仅要考虑自身发展, 还要考虑家庭因素。而贫困生的家人大多为农民, 他们的见识与社会关系网都有限, 无法给学生提供更直接有利的就业信息。同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没有足够物质基础进行人际交往, 与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相比较, 富裕学生就业信息量大及有社会关系帮助, 困难学生在就业竞争里无形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提高贫困生的素质和能力, 促进其就业能力提高
针对贫困生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在探索资助贫困学生的道路上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认真做好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 认真落实国家对贫困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 通过“奖、助、贷、勤、补”等方式和途径, 在资金和物质上直接给予贫困生支持, 确保帮助贫困生解决就学问题和生活困难, 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结合各种平台, 创新资助育人途径。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企业和个人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 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高校在奖助学金设立和评审方面, 可以打破传统做法, 在奖励方式、奖励对象上进行多元化、创新化、国际化改革。另外, 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开展的科创竞赛, 努力促成科创竞赛与资助、育人相结合, 从全方位角度进行育人。在校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游学、创业等项目的人数不断上升, 奖助学金不仅可以奖励优秀的学生, 还可以针对参加游学、科研创新、创业经历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奖励。这样的奖励可以鼓励贫困生多参加各种项目, 这样他们获得奖学金并不仅因其自身经济困难, 而因为其在其他方面表现突出, 可以帮助其增强自信心。另外, 企业设立的奖助学金不仅可以进行经济奖励, 还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条件, 提供资助学生到国内外进行游学访问、提供实习生岗位、到企业参观等机会, 让在校生特别是贫困生可以“多出去走走”, 丰富其阅历。
3.注重“强能”, “授人以渔”。“强能”是资助育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在做好对贫困生经济和物质帮扶的同时, 要更重视对贫困生的“强能”工作。“强能”就是通过对贫困生进行有效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拓展, 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课堂学习以外的能力提升机会和平台。由于贫困生进入大学学习之前, 较少参加各种展示自我的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申请各项奖助学金时可以设立一个自我展示环节, 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展示。另外, 在各项奖助学金的颁奖典礼中, 让学生用PPT展示自己的学习及工作经历以取代传统获奖学生发言模式, 鼓励学生多用英语展示,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自信心。在学生活动中, 高校可以多为学生举办一些常用技能培训活动, 如模拟面试、计算机软件 (Origin、CAD等) 培训、职场培训等, 这样的培训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对日后谋求职业能力发展有重大影响。
4.丰富勤工助学内涵, 为贫困生提供成才与发展舞台。目前高校结合自身实际, 设立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岗位提供给贫困生进行勤工俭学。但目前高校在勤工助学工作中, 大多没有以真正的职场要求管理和考核学生。按照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思路, 可以用社会职场的基本要求严格要求学生, 因为这都是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职场的最基本要求。通过让学生感受校园老师的职业环境, 培养其一定的职业能力, 为将来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准备。由于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都是贫困生, 有些低年级学生不大会使用计算机, 为此加强学生在计算机、文字表达、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激励贫困生不断完善自我, 达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学生看到身边的老师经常自发性加班工作, 会从心底里理解老师的工作, 在一定程度养成在以后职业生涯中自觉贡献自己力量的观念。
5.组织好校内外义工活动, 加强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校内外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如定期清洁学校会议室、图书馆图书整理、校园卫生保洁、校外环保活动等, 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前期知恩、中期感恩、后期报恩, 及早树立自立自强、有能力后回报社会的责任心。
6.加大帮扶力度, 营造温馨家园。可以通过退休老师党支部与学生党团支部共建的形式,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密切退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以了解团支部内贫困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拉近学校、家庭和学生的距离, 增强帮扶效果。而退休老师身边的资源是很多的, 这些资源可能会转化成资助与培育学生的力量。此外, 很多企业的代表被邀请到高校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与嘉宾交流, 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社会关系网。
三、结语
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开动脑筋, 探索出一条科学且富有人性化的资助育人培养体系, 帮助贫困生既要经济脱贫、精神脱贫, 更要全面育人, 提高素养和能力, 以期早日成才, 回馈社会, 回报人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http://www.chsi.com.cn/gjzxdk/news/201103/20110304/169466983.html.
[2]上海市高校勤工助学协会第十四次理事会议, 凤凰教育网.http://edu.ifeng.com/gaoxiao/detail_2012_11/15/19186263_0.shtml.
[3]戴艳.“助困育人”:高校帮困助学途径的再探讨.江苏高教, 2007 (3) .
[4]李萍.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保障机制-Eugene Lang实验的启示.教育探索, 2009 (9) .
[5]朱飞, 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1) .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篇10
一、我国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终极目标在于“育人”,可以简单看作是对贫困学生进行救助的政策集合,主要表现为助学金、勤工助学金的。此外,还包括对于学生思想上、技能上以及素质提升上给予的帮助,也是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一部分。
(一)高校建立资助育人体系的意义。明确建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原因是开展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具体来说,其意义在于:1.是符合国家战略部署的要求。长久以来,党和国务院均对高校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此还推出了科教兴国等相关战略支持。2.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必经之路。通过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能够使得高校贫困学生建立起对国家和学校的热爱之情,对维护社会稳定提供良好基础。3.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平等权利。通过健全资助育人体系,提供给家庭困难学生平等的教育机会,也给他们创造了在校期间更多的工作和社会实践机会,进而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现行的资助育人政策。高校现行的资助育人政策较多,基本上都是从减免和补助两个维度来进行的。具体来说:1.减免学费政策。考取和就读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生中,如果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而缴费困难,或者自身为残疾人等情况,都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实行学费减免的制度。此外,烈士子女也可以享受学费减免的政策优惠。2.学生贷款政策。学生贷款是学生以贷款的方式来获得学费,可在毕业工作后再行偿还的一种优惠制度。学生贷款一般利率较低,甚至多有免息贷款存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贷款分为两类,一类为生源地贷款,一类则是国家的助学贷款。但由于前者的运用更多一些,因此能够在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工作上起到更好的作用。3.助学金政策。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造成对学业产生影响,未完成学业可以申请助学金的资助。助学金制度可以说是目前我国高校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资助育人政策了,通过这个政策有效地缓解了很多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问题。4.勤工助学政策。勤工助学是学生通过参加学校提供的劳务活动或生产活动以获得的报酬的一种行为,通常学生可以通过公益性的劳动而获得资金,得到一定补助。5.临时困难补助政策。
(三)高校资助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1.资助工作简化严重。高校资助工作本身较为复杂,从资助计划的制定,再到资助对象的选择等,都需要大量的工作投入。但在现实中,却常出现资助工作简化严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1)实现慈善性地资助活动时,简单地认为资助就是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费用发放给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使之获得良好的教育。而不考虑其他层面。(2)管理人员轻视自主问题,认为资助只是解决生活费、学费等费用问题,而非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家庭困难。2.资助计划难以确认。国家资助金只是资助项目中的一个部分,限于资助管理人员的精力有限,往往会造成:首先是对“贫困”的认定困难,导致出现部分不协调的情形,甚至可能引发对资助资金铺张浪费,激发攀比心理等问题。此外,对资助资金难以形成事前预控把握,进而导致了未来工作的失衡。
二、在德育视野下完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议
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德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种重要部分。其中,完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对于实现德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试图对资助育人体系进行优化。
1.重视体系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明确完善资助育人体系的重要性,只有明确其研究意义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此外,在高校内部成立专门的资助育人机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并在他们的领导下开展资助育人的具体工作。
2.增加资助资金来源。目前,国家和高校是提供资助资金的主要来源。虽然资助资金的拨款一年比一年高,但独木难支。因而,我们需要不断扩大资助资金的来源。可通过引入社会公益资金来开展资助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科研能力等资源,在社会上开展募捐活动。
3.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在我国,高校贫困生占比较大,且存在校内学生贫富差距明显的情况。而贫困学生多有着较为强烈的自尊心。再加上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心理较为稚嫩,难以招架城市生活中的诸多诱惑,可能会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因此,需要对贫困学生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其形成正能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引导学生成立受助学生社团。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在校学生依据共同或相近的兴趣特长、爱好、信念或自身需求,自愿自发组成,并按照相关规定与章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自主开展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生群体组织。
5.实施贫困生档案管理。贫困生的档案管理能够为制定资助计划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因而这一项工作非常有必要开展。具体来说,将贫困学生的家庭状况、在校表现和心理变化等进行梳理,能够更快更科学地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而给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结语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意义自然重要,而如何建立的方法也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接受资助自然是好事,但更加重要的是需要解决其心理问题,并为之提供更加长远的发展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媛.德育视野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研究[J].才智,2015,26:169.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多维度资助模式 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71-02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自身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展,高校资助工作成效成为考察社会教育事业的基本核心指标,它是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也是我们维护社会教育公平,保证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物质和行为载体。当前,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对贫困学生的经济和物质资助力度越来越大,但贫困学生主体往往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体现在其社交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或相对薄弱上。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对于贫困学生个体的内在价值的挖掘和精神世界的关注等方面存在欠缺。无论是从受资助个体发展本体需求的模式上,还是从夯实资助基础引导贫困学生由物质追求向精神思想转变方面,都对更好地推动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模式的多维度构建提出了更高、更完善的人性化创新指向。
二、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模式的工作内涵与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步构建起一种以社会公平为导向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这个体系具有双重使命,包括完善和维护教育公平,建立满足个体成长需求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等。
当前,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奖、贷、勤、助、免”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资金投入巨大,助学贷款渠道畅通,学校和社会捐赠的各类奖助学金充足,再加上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费减免等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
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目前主要是以国家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要形式,其他形式为辅,资助覆盖面已达到100%。但在实际工作中,资助方式的供给是否与学生的需求意愿相符合;大量资助专项资金是否发挥效益真正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解决了多大程度上的困难;各类资助政策是否对学生的学业和成长成才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是否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将是高校重点关注和努力寻找合理解决方案的问题。
2007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经济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对经济贫困学生资助,以不同资助内涵为基本要求,赋予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资助新内涵。体现到育人这个目标上,高校应以传统的资助政策为基石,将人文精神贯穿于日常教育管理,更多地满足多样性的学生个体需要,将“在教育思想上要求人性的回归,而在教育实践上要求向人类的情感世界趋同”。[1]
现阶段各高校仍是更多地将物资发放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目标,对学生的精神引导和心理疏导则处于一种次要的从属地位,这样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导。学生是学校的存在主体,我们对贫困学生的帮扶不仅要体现在物质资助层面,而且还要体现在精神的建构和心理的呵护层面,并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2]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文化观,推进学生自我构建正确的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资助育人视角下对贫困学生资助的情感解读
资助育人是高校教书育人体系中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协调元素,统筹协调提升学校跨部门的工作机制是群体能力最典型的表现。这个机制主要关注不同贫困生群体、不同学生层次的心理感受和成长需要,目的是通过多种资助方式(直接资助、鼓励资助、有偿资助)对学生进行精神与情感的慰藉,帮助他们解决成长所要面对的问题,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真正激发贫困学生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人本观念下的高校资助育人新境界
“人本”是当下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主要教育事业发展脉络,以经济资助和育人、帮扶和救助、服务提升和情感关怀等主要形式,发展传统的时代哲学体系进入高校资助育人的环境中,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体的个体发展和需求,开启资助贫困学生视角的新维度和路径,把以人为本观念置于人文关怀、爱心捐助的实践生活中,体现出以人为主线的情感诉求。
(二)情感诉求和育人能力相结合的资助精神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一方面,特定的人文关怀的资助模式使得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将超越特定群体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特定困难群体在面对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时所表现出来的自律内涵。不可否认,这一群体在思想上存在一种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并对自身的学习状况、生活空间、社会实践等有着很大的与现实生活的隔断化。我们可以从思想、情感塑造着手,改变其原有的“等、靠、要”思想,为其树立以资助育人为方向的并富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念的意识,引导其自强、自立、自尊和感恩的思想知识提升。我们还要规范和完善资助流程,鼓励贫困学生参与公益活动,逐渐使个体的情感与核心创造力转向更加开放的为社会服务的空间维度上。
(三)创新资助育人模式的时代要求
高校资助制度应符合时代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我们要把一种秩序化、情感化的资助育人模式引导成为一种具有创新模式的战略要旨,并在其中构架一套有形的实践体系,包括创新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高校资助体系以及工作思路等,真正地将党和国家的资助育人的美好意愿融合到我们工作的实际中,充分满足贫困生的个性内涵需要,关注贫困生家庭背景以及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点带面、以创造性的辅助资助政策使贫困生家庭从贫困转向脱贫。高校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诚实守信等道德意识和主体意识,使其以‘内圣的标准来要求自己”,[3]从而将社会核心价值观明确到这种个体性的意识形态中。
四、资助育人理论体系的架构
众所周知,面对教育产业化的迅猛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成为高校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赋予学生推动社会前进和国家进步的义务与权利,这是社会层次上高校追寻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之一。
(一)社会共同参与,多维度培育
高校资助贫困学生通常采取直接资助、有偿资助和鼓励资助的模式。贫困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是高校资助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不同学生面对不同的资助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愿望往往有较大偏差。在提供经济资助和情感关怀的同时,高校、社会以及家庭应积极倡导对学生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和培育,以心理脱贫与经济帮扶相结合并实现以教育为根本的价值诉求,为学生提供符合各自独特优势和性格的路径,完善有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空间或平台。
(二)全面推进勤工助学工作,教育学生自强自立
学校资助育人模式不但在物质上进行资助,而且要使个体自身理解物质生产的实践和策略。勤工助学就是表达这一资助意义的载体和承担体。勤工助学使学生在取得合理报酬的同时,能树立坚定的自强自立自信的情感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创造能力和深化对课堂理论与实践活动的认识,它可以解释为一种资助身份认同和象征符号的自我归属感,借助这种方式使个体能够亲近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建立动态的信息管理和监督与跟踪机制
资助贫困学生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信息化数据平台,将真实、客观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在校生活表现、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个人品质等内容形成完整的贫困学生数据库,强化和梳理对贫困学生的动态实时跟踪与调研,以大数据的分析来拓展对贫困学生的综合评价。这样既能使高校以社会文化为支撑点,培养了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又体现了教育管理者对贫困学生社会意义上的人性化关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体系是一项提升个体创造能力和精神需求满足度的战略政策,也是新时期以资助育人为内涵的凸显个体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工程,它重视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灵本源,是高校建构更加完善的助学政策体系的源头,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活动。
[ 注 释 ]
[1] 李瑞清.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取舍[J].高教探索,2009(4):120.
[2] 王涛.资助中坚持育人,育人中创新资助——陕西师范大学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42-45.
[3] 李德福,黄军利,肖亚飞.略论普通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3(9):60-66.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篇12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 虽然较之以前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生数量有所下降,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 仍然导致贫富差距、家庭经济困难生基数比较大。特别是在高校规模逐年扩大的情形下, 家庭经济困难致使上不起学的现象日渐突显。针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生给予关怀和支持,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 (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金等一系列资助政策, 并且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助学金为主, 国家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为辅的高校资助体系[1]。
当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国家资助政策也相继走向成熟。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进而为构建和谐校园、创建优良学风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 在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所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在一线的高校资助工作者应该更好地实施新的资助政策体系, 并不断地加以创新, 确保资助资源公平、公开、公正、合理地分配, 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功效。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存在缺陷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称为家庭经济困难生[2]。目前, 大部分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认定工作只是单纯地依据学生上交的家庭情况调查表, 以及当地村委会和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来衡量。其中, 家庭情况调查表中的相关信息均为学生自己填写, 这就难免存在不如实填写、故意弄虚作假等现象, 从而致使可信度不高。与此同时, 还有的当地村委会和民政部门不经过任何调查和走访就顺手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并加盖公章, 从而导致一些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享受不到国家资助政策, 反而被一些通过拉关系、造假等不择手段的“伪”家庭经济困难生获得。所以, 高校只是以此作为认定判据是存在一定缺陷的。
2.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偏重经济资助、忽视精神资助
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生不但在经济上存在困难, 同时在心理、学习、交流、就业等问题上也具有一定的困难。随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在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 现行的高校资助体系更多的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解决经济上的难题, 但是却缺少对他们心理和精神上的帮助与关怀。近年来, 大多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自卑、焦虑与敏感、迷茫与恐惧等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虽然有些高校也相应采取了对家庭经济困难生学习和就业的帮扶措施, 但是在大家看来这基本上都是出于一种形式, 没有真正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和发挥出资助育人的功效。重视经济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看似解决了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问题, 却恰恰忽略了资助工作的根本意义, 从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生缺乏自立自强精神以及在社会上的竞争力[3]。
3. 高校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国家提供的助学金对于那些想完成学业的家庭经济困难生来讲不可或缺。他们大部分会感激涕零, 并刻苦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回报社会; 但是也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生曲解了助学金的意义, 他们认为拿到助学金是理所当然的, 拿得心安理得, 更有甚者埋怨助学金太少, 不够挥霍。然而, 他们中许多人习惯等待这样、那样的资助, 甚至有些学生对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无情地予以拒绝, 认为在那些岗位上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才能得到资助, 不如一味地坐吃等喝。这些所谓的“寄生虫”由于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 感恩意识极其淡薄, 社会责任感缺失, 基本没有团结协作精神。因此, 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基础上, 要更加注重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帮助, 提高他们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 这样不仅可以健全他们的人格、增进班级的团结, 更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途径
1.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
目前, 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违约还款现象常有发生。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国家资助政策的出台, 与大学生的诚实守信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为了使贷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形成良性循环, 高校必须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助学贷款申请、认定的整个过程[4]。而为了能够拿到助学贷款, 大学生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 这样助学贷款工作才可以井井有条地持续下去。最近几年, 为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能广泛地开展, 很多高校会定期组织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以此来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莎士比亚曾说过: “失去了诚信, 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所以高校应当把诚信教育贯穿到资助育人工作中, 让诚信的观念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5]。
2. 无偿资助与感恩教育、回报社会有机结合
饮水不忘挖井人, 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阶段, 国家的资助体系以及高校对资助政策的实施基本以无偿资助为主, 而忽略了有偿资助。另外, 还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受不同社会潮流和环境的影响, 最终导致诚信感恩观念和回馈社会意识逐渐淡薄。因此, 实施诚信感恩教育是当前加强和改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 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时代意义。同时, 资助育人工作也要注重强调感恩回馈, 希望学生能回报社会, 懂得感恩, 乐于奉献, 并将这个理念转化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的动力。为了推进高校资助政策的深入实施, 应强化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理念, 使家庭经济困难生树立为国分忧、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 强化感恩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3. 勤工助学与自强自立教育有机结合
勤工助学相对于国家助学金来说,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需要通过劳动获取资助, 这是一种有偿资助, 同时也是最能让学生体会到自身价值的资助方式, 对学生自我成长具有重要作用[6]。因此,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首先应鼓励学生自立自强, 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现在, 学生从事的勤工助学项目大多是由学校自身创造和联系的一些适合学生业余工作的岗位, 除此之外, 高校资助工作部门还应当通过校企合作平台, 建立相应的助学基地,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这不仅能让他们利用假期时间获取一定的报酬或助学金, 也能从参加社会实践中学会适应社会, 同时也锻炼了就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品质。通过勤工助学岗位, 家庭经济困难生能够在为学校服务、方便全校师生的过程中, 享受帮助他人的乐趣, 实现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
4. 资助教育与心理辅导有机结合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育人工作是牵扯到大家的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的一项活动, 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家庭经济困难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贫富观念, 提高自我耐挫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推动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塑造优越的成长环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只有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 才能健康成长, 顺利完成学业。所以, 学校要把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纳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 让他们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学会基本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和技巧, 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特点, 定期组织开展团体辅导、心理话剧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帮助他们解除因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烦恼, 打造坚强的意志品质; 通过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 使家庭经济困难生融入到多姿多彩的集体活动中, 促使他们学会疏导消极情绪, 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四、结束语
教育乃立国之本,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是一个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 他们在学校的受教育状况直接关乎到我们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因此, 新形势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也将逐步趋于完善, 并相继形成以资金扶持为辅, 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磨炼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心智、完善家庭经济困难生的人格为主的高校资助育人理念。同时也应该明确, 不断健全助困帮扶措施, 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讲, 在物质上不仅需要帮助和支持, 更需要的是在心理上、精神上给予疏导和关怀[7]。作为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者, 有责任和义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地进行探究和创新, 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进而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同时, 也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实际困难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和责任, 树立诚信和感恩意识。
摘要:目前,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国家也采取了各项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 但是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和改进的问题。因此, 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找对策, 抓住其真正意义和核心所在, 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工作的功效, 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 彰显学生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育人
参考文献
[1]王珂.国家奖助学金制度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2]朱海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内容分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龚洪德.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 2013, (16) .
[4]崔荣华.从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谈大学生诚信教育[J].剑南文学 (经典阅读) , 2012, (5) .
[5]李秀梅.传承雷锋精神构建诚信校园[J].新课程·上旬, 2013, (1) .
[6]赵华帼.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之我见[J].读与写杂志, 2013, (2) .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推荐阅读: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计划10-21
高校资助育人10-06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06-23
高校资助工作09-27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09-24
高校资助工作问题01-14
高校资助管理工作06-17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汇报10-17
高校资助01-09
高校资助环节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