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工作

2024-09-27

高校资助工作(精选12篇)

高校资助工作 篇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我国高校逐步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在该体系中, 仅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属于有偿资助, 其他均为无偿资助。在这种资助模式的影响下, 不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了“等、靠、要”思想, 出现了感恩、自立、自强意识缺乏等倾向, 极大地影响了高校资助体系作用发挥的有效性, 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一无偿资助的弊端

相对于有偿资助, 无偿资助在资助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第一, 无偿资助使国家、政府和学校投入不断增大。无偿资助的赠予性特征, 使投入资金单向流入, 不能循环, 无法回收周转使用, 这样就需要国家、政府和学校不断投入大量资金, 以保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不至于降低。但同时也造成国家、政府和学校背负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 无偿资助有悖教育公平原则。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 学生承担相应的教育成本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支付学习经费时, 政府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帮助, 然而高校的经费, 无论是国家拨款还是学生缴纳的学费, 都是用来为全体学生服务的, 每个学生对学校的经费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 政府的资助并不是天经地义的, 因为每一名贫困大学生都是一个健全的人, 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知识存量, 从某种角度看不应提倡无偿的资助方式。

第三, 无偿资助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依赖心理。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操作简便, 只要是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符合成绩要求并提出申请, 一般均可以获得国家或学校给予的数额不等的资助。这一类受到资助学生不用归还。因此, 一些困难学生渐渐对无偿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 不要白不要, 认为得到政府和学校的补助是应该的, 甚至故意不交学费等着学校给予资助。这样容易让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 心理上形成了“等、靠、要”的心态, 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也不利于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二有偿资助是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

国外大学生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从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大学生贷款人数占各类学生总数的60%以上。助学金制度和减免学费制度正在淡出资助体系, 奖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正在成为国外普遍采用的资助制度。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走出以往单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经济资助的误区, 在给他们经济资助, 努力使其公平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同时, 更要注重变资助为主的资助模式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模式。因此, 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 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模式。有偿资助顾名思义是受资助人在享受资助权利的同时, 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该义务可以是助后还款, 如国家助学贷款;也可以是完成相应的志愿服务时间或指定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勤工助学等。

有偿资助的核心思想是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它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现时代的价值取向, 还折射出高等教育资助理念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既是按劳分配要坚持的原则, 也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所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是每个贫困大学生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之一, 正如劳动者只有履行了劳动的义务之后才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一样, 接受资助的权利主体只有履行了相应的义务, 才能取得权利主体的地位。[1]

三有偿资助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实践

有研究表明[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 例如在对资助方式的认可上, 他们倾向于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 而不是无偿资助的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他们更愿意主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隐性资助等有偿式的资助。这些调查结果显示出, 当前贫困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 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 降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普遍赠予, 而加大有偿性资助, 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资助模式。

1 加大勤工助学力度, 探索勤工助学外延性发展的路径

勤工助学作为资助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机会, 鼓励和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报酬。在经济上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 克服依赖心理, 并在劳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能力, 锻炼就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和品德。勤工助学是非常典型的有偿资助模式, 它把“输血”型助学变为“造血”型助学, 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3]在很多发达国家, “契约性”的社会服务是实施勤工助学方案的一种相当普遍的方式。比如美国政府发起的“社会服务计划”, 是由政府与学生签订服务契约, 学生要获得资助必须从事为中小学生当暑期的数学和语文教师、为青少年提供咨询辅导等工作。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的现实显示, 与其他资助方式相比, 其受助人数和受助金额比例偏小。其主要原因:一是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少、报酬低;二是勤工助学与学习时间存在一定冲突, 在比较繁重的学业环境下, 学生可做兼职的时间不多。为此, 勤工助学外延发展需要解决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拓展等问题。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影响力, 在扩大和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 共同创造条件, 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工, 拓展勤工助学社会岗位, 组织学生在寒暑假走进企业生产实习, 边提高专业知识边增加实践经验, 缩短社会适应期, 提高就业能力, 以实现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三赢[4]。例如我校物联网工程学院,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校外勤工助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院暑期组织高年级受助学生走进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不仅为学生解决了暑期工作的问题,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管理运营过程的机会。从一份份感恩学院、感谢企业的心得体会中可以看到学生能力和品格的提高。

2 成立资助服务中心, 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 为学生提供平台

学生资助服务中心隶属于学生会, 是学院资助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 对全院的资助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各类志愿服务团队是接受国家、社会、学校无偿资助的学生组成的学生团体, 接受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它的宗旨是“感恩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其目的是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凡是受到国家、社会、学校无偿资助的同学必须承诺完成规定时间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以我校物联网工程学院为例, 获奖受助学生按类别组建了“国家奖学金先进事迹报告团”、“国家励志奖学金帮扶小组”、“国家助学金志愿服务队”、“资助义务工作团”, 在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下, 开展各项志愿服务类活动。“国家奖学金先进事迹报告团”工作内容主要是宣传获奖同学先进事迹, 与新生转型教育、本硕博论坛等系列活动相融合, 举办系列报告会, 展示国奖获奖同学风采, 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国家励志奖学金帮扶小组”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朋辈辅导, 让励志奖学金获奖同学与学习困难的同学自愿结对, 与党员“1+1+1”活动和“学业辅导员”制度相结合, 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国家助学金志愿服务队”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助学院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社会志愿服务工作。“资助义务工作团”是除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 获得其他资助金的同学必须参加的团队。凡申请各类资助金的同学必须按要求做满相应义务劳动工时。这些义务劳动可以是学院指定的, 也可以是自己申请的。以上团队全部由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每次活动派专人记录考核备案, 每学期小结, 一个学年做一次总结评定, 评定结果作为下一学年各类资助金评定的参考。通过这些团队工作, 将受助学生的感恩之心充分唤醒, 更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回报意识。

3 建立爱心基金, 保证无偿资助金的循环性和持续性

爱心基金是各高校践行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模式, 是由大学生个体和学生工作者共同组成的一种互助性公益组织, 秉持“取之于生, 用之于生”的原则, 努力为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宝鸡文理学院在贫困生获得无偿资助时, 监督其签订承诺意向书, 承诺其完成学业走向稳定的工作岗位后, 向学校捐赠爱心款, 数量不低于其曾经在校获得的无偿资助金。这笔爱心基金不仅减轻了学校的资助压力, 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无偿资助金额的循环性和持续性, 也使一些学生克服了依赖心理。尽管这个基金的资金来源靠学生自觉性、诚信感恩的情怀, 可能会遇到学生不能践行的困境, 但未尝不是一种解决无偿到有偿的探索。又如, 燕山大学“希望基金会”, 学生可自愿加入成为会员, 有向基金会借款的权利。每学期会员必须储蓄一次, 数额不等, 下限20元, 毕业时一次性返还。基金会由辅导员专人负责, 监控资金的周转, 以保证基金的正常回收和最大限度地流通。当会员特别是贫困生遇到生活困难或遇到突发事件时, 都可以向基金会借款, 以解燃眉之急。借款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还清借款, 一般每个学期清算一次, 遇有特殊情况基金会可视其情况准许其延期还款或适当减免。除此之外, 会员们每学期还组织参与许多公益活动, 用感恩的心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不仅使受助对象感受到了温暖, 也感染了周围的广大师生, 使更多人理解、支持并参与其中。资金来源除学生储蓄款外, 师生和社会捐款、各项有组织的劳动创收也是基金会的重要资金来源。[5]

通过以上实践, 在资助过程中把经济资助、能力锻炼与责任意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变无偿性资助为有偿性资助, 使救济性资助成开发性、扶持性、循环性资助, 全面推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总之, 如何更好地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问题, 不仅关系到贫困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 而且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稳定。高校资助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 顺应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 不断研究新的工作措施和方法, 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 努力推动我国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英, 邱伟青, 等.完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初探[J].新西部, 2009 (16) :182-183.

[2]陈洁, 贾平, 等.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新探[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9) :74-77.

[3]赵艳, 唐晓育.地方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走向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115-116.

[4]王意明, 李世光.我国高等教育助学体系定位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3) :5-7.

[5]郭沛, 严冰, 等.“希望基金会”:高校帮困育人新模式探索[J].河南教育 (中旬) , 2008 (8) :64-65.

高校资助工作 篇2

学生的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xxxx-xxxx学中,在学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热情细致地做好资助工作。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发展,各种新情况的出现,对从事国家资助工作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创新工作方法,搭建了班级贫困工作的小组班子。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以学生为根本,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状况、情感需要。既做到从生活上解决一定困难,又从情感上树立信心。

2.坚持“帮困扶贫、务实求效、励志育人”三项原则。在三个原则的框架下,搭建资助体系、拓展育人平台,通过开展活动等努力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帮困扶贫要求关注特定对象,务求实效要求讲实际、求真求正。励志育人要求不光在生活上帮助贫困学子,同时要从情感、情操多某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二、深入细致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多种方式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成立xxxx学生贫困认定领导小组,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先由班级内部成立评议小组进行班级内部评议,将评议结

果上报xx学院学生贫困认定领导小组进行复议。

2.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完成了xxxx-xxxx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xxxx奖助学金”、xxxx各类社会奖助学金的评选,以及xxxx-xxxx学年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切实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对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和征信教育。认真做好学费催缴工作。

3.利用假期进行了贫困生走访,暑假期间开展贫困生家庭走访工作,在结合我院贫困生情况的基础上,xxxx对xx名困难生进行了走访,此次走访活动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我院贫困生帮扶工作水平、完善资助工作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4.积极联系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和毕业生为学生捐资助学,如xx毕业生设立的xx奖学金等,自xx奖学金设立以来,一直按照xx奖学金管理方案内容认真执行,截止到xxxx年xxx月共奖励考研同学xxx元,获奖人次达xx人占毕业生比例xx%,帮助和奖励品学兼优和考上研究生的同学。

5.还多方联系需要兼职岗位的企业和单位,给学生介绍护校、家教和各种短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可以勤工助学。

三、坚持不懈,创新工作方法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篇3

关键词:资助育人;诚信感恩;心理健康;理想信念

时任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的崔邦焱曾说过:“中央领导多次强调……高校开展资助工作必须紧紧抓住教育的根本,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在资助工作的全过程[1]。”可见,资助工作不单单是简单的物质资助,更重要的是通过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来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自2007年后,各大高校陆续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免、减”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绝大多数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硕果累累。但是资助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和诚信感恩意识,存在消极心理等。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贫困生存在消极心理

大多数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还存在精神贫困的问题。大学生物质贫困主要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现有经济能力难以支撑学业和生活开销;而这种物质贫困又存在地域差别和家庭环境差别。而精神贫困的表现则是多方面的,比如,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自卑、消极、封闭等。存在“双贫”现象的贫困生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困难,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养成了依赖思想[3]。还有些贫困生自卑与自尊相互交织,自我消极与自立自强两极分化,自我封闭与渴望交流相互冲突,他们容易隐藏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掩盖家庭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实事。

(二)缺乏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各大高校存在多种形式的补助。如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困难补贴、爱心物资、助学贷款等。贫困生诚信缺失最集中体现在助学贷款的偿还上,部分贫困生毕业后贷款违约,躲避债务,目前高校的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贫困生诚信意识淡薄;在助学金评选过程中,部分学生弄虚作假,提供虚假的贫困证明,骗取助学金,也反映了部分学生的诚信意识缺失;还有些贫困大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获得奖学金,存在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等恶劣行为,这同样是诚信意识缺失的表现。

部分贫困生受到社会资助后毫无感激之心,从未主动和资助人取得联系,对他人和社会上的资助都觉得理所当然;在校受到国家资助后,不懂得感谢学校、国家和老师[4]。

(三)以个人为中心的理想信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广大青年在党中央的号召和引导下,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图强。而部分贫困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以摆脱个人贫困为奋斗目标,一切行动和努力都以金钱为导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也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成为拜金主义者和极端个人主义者,严重缺乏社会理想和爱国信念。

二、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向

所谓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指的是在资助方给予受助大学生物质资助时,在大学生思想认识层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或作用,这种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心理上的疏导、认识上的引领和行为上的促动[2]。

(一)开展心理疏导,促进贫困生形成并保持积极心态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通过心理健康课程、专题讲座、心理沙龙等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宣泄自己,缓解心理压力,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自身心理素质。

注重团队建设。贫困生往往因经济差距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加强班级和团队建设,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班团活动,有利于帮助贫困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并逐步敞开心扉,重建自信。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引导贫困生提高诚信意识

贫困生的诚信意识越来越淡薄与传统道德约束力的下降有一定关系,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开展法律大讲堂,用法律的威慑作用来提升贫困生的诚信意识。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推进实践工作,通过健全个人征信体系,增大不诚信记录对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粘度,用法制推动诚信行为,在行动中提高道德约束和诚信意识[3]。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5]。学生在开展班团和社团活动时,不能单一追求活动的趣味性,指导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提炼思想精髓,贯穿理想信念教育,进而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信念。与此同时,理想信念教育应与“中国梦”的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

增强感恩回馈意识。贫困生不懂得感恩,这与理想信念的缺失有一定关系。贫困生受家庭经济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以摆脱个人贫困为奋斗目标,久而久之,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割裂开来,理所当然的向他人和社会索取,却没有感恩回馈和自我奉献意识。应该将理想信念与感恩教育相结合,通过类似于“感恩父母”、“服务社会”等活动,让贫困生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帮扶工作,通过帮助他人,从而知道自己从别处获取了什么,并由此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格,帮助贫困生树立社会理想、提升感恩回馈意识[2]。

(四)加强自立自强教育,引导贫困生正确看待资助

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不能照本宣科,应该与勤工助学相结合。学校不仅需要在校内设立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还需要与社会上一些个人工作室、企事业单位等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勤工助学机会和实习机会[4]。这不但能减轻学生经济上负担,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

[2] 王力. 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以艺术类髙职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 刘畅. 高校助困育人的现存问题及对策[D].长沙:中南大学, 2012.

[4] 王文丽.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方法新[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5):18-20.

如何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篇4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完成大学学业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与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与生活费用困难的学生。据统计, 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30%, 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 近几年该比例有所增加。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 高校贫困生已成为一个特殊群体。

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 逐步形成了“奖、助、补、免、贷”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校贫困生存在的经济问题。

1 高校贫困生目前的现状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从内心深入认为自己比别的同学低一等, 缺乏自信心, 慢慢形成自卑、焦虑、自闭的心理障碍,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自由散漫、不参加集体活动、独立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更有部分贫困生, 诚信意识淡薄, 享受到资助之后, 一味的盲目攀比, 追求过度消费, 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2 如何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笔者工作于西部某高校, 我院本专科生共计1747人, 2010年认定贫困生747人, 其中特困226人, 一般贫困521人。最终享受国家助学金同学为524人。2011年认定贫困生787人, 其中特困213人, 一般贫困574人, 最终享受国家助学金同学为533人。

不难发现, 贫困生比例已经接近全学院人数的50%, 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生认定工作不仔细, 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高年级学生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 小组认定时优先考虑给与自己关系好或者同宿舍的人投票, 这就造成了票数的集中; (2) 部分贫困生家庭经济很困难, 但是在平时生活中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流, 致使认定时票数较少; (3) 唯一可以判定学生是否贫困的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失去了意义。由于种种原因, 某些地区民政部门在这一环节把关不严格, 90%的学生都可以弄到这张表。这就导致认定中调查表的参考依据所占比例降低, 而且也提高了认定工作的难度。

同时, 从2010年与2011年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 认定的贫困生人数增多。其中, 特困生人数下降, 一般贫困生人数提高。对于特困生的认定要严格把关, 要综合各方面因素, 如学习成绩、是否参加活动等。一般贫困生人数的增加是由于部分学生要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在贫困生小组认定时要给其认定贫困生资格, 否则这部分学生就无法贷款。

认定的贫困生人数与最后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人数相差较大, 这就导致在评选助学金的时候要大面积刷掉很多已经认定为贫困生的同学,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 在小组认定时要统一尺度, 严格把关。其次,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将矛盾逐一化解。最后, 重视感恩教育。

结合自己两年负责学院资助工作的经验与学校的实际情况, 以高校各学院为基础, 现提出一些粗略的看法:

2.1 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九月份开学以后, 学校相继要进行一系列资助工作, 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其他社会奖助学金的评定。以学院为单位成立专门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是高质量、高效率的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基础。

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的相关领导与各年级辅导员组成, 同时指定一位辅导员作为学院资助工作联络人。当评定各项奖助学金时, 资助联络员负责将学校的各项要求传达给领导小组各位成员, 通过会议讨论后, 确定出各年级的金额、名额分配。随后, 各年级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 最后将资料上交给资助联络员, 负责汇总、备份后将学院的各项材料上报给学校。同时, 在各项奖助学金评定时, 对出项的突发状况要及时上报给领导小组, 以会议的形式商讨处理方案, 及时、准确的处理好各个问题。

2.2 建章立制, 制定相关政策

各学院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的资助政策。2010年我院颁布实施了《机械工程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条例》, 这样使得各项资助工作有章可循, 大大提高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 提升了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水平。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制定相关条例约束, 督促其在享受资助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贫困生认定时,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实很困难, 但是学习成绩很差。这些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认为这些贫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不应该享受资助。针对这种情况, 可制定一些条例, 如:给这些贫困生一定的积分, 根据平时上课考勤、参加义务劳动与公益活动情况、考试智育成绩等进行减分, 当积分扣完时可取消其认定资格;当积分过少时, 可调整其贫困等级, 这样可督促其努力学习、多与同学交流, 克服其自闭的心理障碍。

2.3 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

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是保证国家减、免、贷、补等各项资助落到实处的基础。此项工作的充分与否, 直接关系到后续各项奖助学金的评定, 以及评定结果在学生当中的影响, 由于全国各省经济情况差异极大, 最低生活保障线也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 如何认定贫困生, 全国至今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 各校、甚至是各专业之间也难以做到统一。

目前, 国家资助力度逐步加大, 对于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可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为3500元, 而国家励志奖学金为5000元, 相差较小, 部分学生产生了投机的心理, 想尽一切办法认定为贫困生, 而忽视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 我认为工作原则是:将助学金发给生活最困难, 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小组认定时, 认定小组成员的组成是关键, 应包括:不同地区的学生、党员与非党员、普通同学与班干部、宿舍成员, 但前提是这些成员是不参加认定的非贫困同学, 他们朝夕生活在一起, 对申请认定同学的饮食起居了解, 最具有发言权。

在补助信息通知下来时, 首先通过班级QQ群、飞信群、公布栏等渠道对信息进行发布, 让所有的同学尽可能的都知道评定补助的事情, 然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 最后将名单公示, 通过辅导员了解、班委商议、同学监督后, 确定出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名单。

2.4 关注贫困生动态

在寒暑假结束之后, 要及时摸排学生中的情况, 部分学生原来不是贫困生, 但由于家庭受灾或者出现重大变故, 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同时, 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但是由于自卑等心理原因不愿参加贫困生认定, 从而没有享受到资助。对于这些情况, 要及时了解, 情况属实的各学院根基实际情况应给予相关的临时补助, 关注其思想动态, 对于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要及时解决,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2.5 重视感恩教育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 部分贫困生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 认为资助他们是应该的, 不能树立感恩社会、感恩学校的意识, 一味的只是想更多的享受资助。

高校资助工作 篇5

摘要: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被标签化”带来的不良效应,是长期困扰资助部门的难题,也是社会各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文章首先回顾了贫困生标签化的产生,以及一些高校“去标签化”的工作,然后将标签理论视为一种中性理论,即将“标签”作为一种可操作的工具,通过“正面标签化”的方法,发挥“标签”的正面积极效应,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最后提出了一些具体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贫困生;去标签化;正面标签化;学生资助工作

一、标签理论概述

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和贝克尔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学理论,最早应用于青少年的越轨行为研究。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人才有可能真正走上“越轨生涯”。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密切相关的。虽然人们的行为是一样的,但其中有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被贴上“越轨者”标签。而一个人是否被贴上这种标签,不仅取决于他的行为,还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阶层、政治态度、居住的社区、民族、肤色等。

社会学者认为,当下社会“标签化”盛行,已经被放大到一种无孔不入的地步,以致产生对一些“标签”的刻板印象,甚至是严重的偏见和排斥,农民工群体的“泛标签化”,“白领”注定都小资、“富豪”注定为富不仁、“90后”注定失去责任感,等等,都似乎成为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共识。而且,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看,一旦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后,这一群体往往内化标签所包含的行为规范,出现“自我实现预言”,即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会导致我们形成一种心理预期,并在我们以后的行为中得到验证。

二、贫困生的“被标签化”及“去标签化”

1.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概述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后,我国已基本形成贫困生资助体系,即由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社会、学生个人等多方分担、多形式并存的“奖、贷、助、补、减、免”资助体系。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20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27万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166.1万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7.27%。而根据《全国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统计》显示,20全国普通高校共资助学生3885万人次,资助经费支出总额437.3亿元,比年增加67.65亿元,增幅18.3%。

随着高校资助范围和幅度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也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入学之初就能获得上万元的奖助学金,由于其他学生以及社会公众、媒体对资助过程的不甚了解,加上受资助学生普遍不愿多谈及这些,贫困生俨然又成为一个“特殊”群体。

2.贫困生“被标签化”的形成

在一则新闻报道中,某高校每一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都必须在教师和同学面前陈述自己家庭如何贫困,说自己将来如何克服困难渡过大学生活。这一做法对于那些原本因为贫困而有些自卑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场考验。为了避免尴尬的一幕,有的孩子竟然选择了放弃申请贷款。类似的事情及报道不绝于耳,一些媒体甚至挖空心思,推出诸如“贫困生宿舍楼”、“贫困生被监控”等吸引眼球的新闻报道,横加指责肆意评论,有形无形中为他们贴上了标签。

贫困生“被标签化”的表现包括方方面面。学习上,大家一贯认为贫困生在学习上非常刻苦,潜意识中认为这些学生学习成绩都应该不错;生活上,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理应节俭,但是有些学生受到物质利益诱惑,出现“勤工逃学、误学”等现象,更有甚者,出现对于资助过于依赖现象的等、靠、要思想;心理上,虽然意志力强大,但是很多学生心理过于敏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还有少数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家庭的贫困,怨天尤人;人际交往上,普遍性格内向、胆怯、语言表达能力差,由于为人处事“现实功利”,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总而言之,贫困生往往被“标签化”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习能力强,性格内向,内心脆弱敏感,心理疾病高发等等。

3.高校资助部门“去标签化”的努力

针对上述“标签化”的内容,各高校在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在寻求合适的方法,从申请、评定、公示到发放,最大限度的减少标签对贫困生的影响,既要做到过程的公开透明,又要照顾贫困生的自尊和隐私,费尽心思。

以评定过程为例,20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视年级(或专业)人数合理配置,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年级(或专业)范围内公示。这就是后来在高校广泛推广的贫困生“评议认定法”。多数高校使用的这种贫困生资格评定方法保护了贫困生的尊严和隐私,但在“公正”方面却产生不少争议,很多学生甚至怀疑这种不够公开的过程会出现“暗箱操作”。

为了兼顾公平,一些大学通过信息公开、演讲竞选等方式,如有高校开展“比惨”演讲,挑选所谓的“贫二代”,还有高校传出“竞选”特困生的消息,虽然这种形式的确完全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但是不少贫困生觉得有损自尊而放弃了申请。如何平衡贫困生的隐私权以及其他学生的知情权,成为困扰资助部门的难题。

另外,在资助金的使用上,有学校出台了“资助金追回制度”,即如果发现有学生在贫困资格问题上弄虚作假,或是吃穿超度,抽烟、酗酒、请客会友、铺张浪费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学校将收回资助金。学校决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为贫困而辍学,也不能让弄虚作假和铺张浪费的现象出现,这对其他学生不公平。然而这些措施又被媒体解读为“监控”,认为学校侵犯了学生的消费权。事实上,诸如“贫困生不得使用手机、电脑”的规定,就是将贫困生标签化、脸谱化,似乎贫困生就应该是那种面黄肌瘦、衣着老土、缩手缩脚、啃馒头吃咸菜,站在人群当中一眼就认出来的“穷人”。事实上,这也是对贫困生的一种歧视。

可以说,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及“去标签化”的努力在争议中前行,而且,随着国家、地方经济条件的不断好转,资助力度的逐渐加大,同时贫困人口减少,贫富差距缩小,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将面临新的挑战,学生资助工作近几年将面临一个转型。

三、“正面标签化”的新思路

20世纪7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里斯特将标签理论运用到分析学校的教育过程中,由此,标签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应用和作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里斯特认为,“标签”和“贴标签”的过程,一方面影响着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标签利用的好,将会激励学生不断地前进,利用的不好就会成为学生今后发展难以逾越的一个障碍。

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尽管很多高校开展了“去标签化”的工作,回避一些群体差别,力求一视同仁,但这种思路也造成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尴尬,如贫困生的隐私权与非贫困生知情权的`矛盾,贫困生消费权的问题等。实际上,社会心理学中的标签论是一个中性理论,也就意味着“标签”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利用的不好,会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障碍;利用的好,则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前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一种“正面标签化”的方法,即减少“标签”的消极影响,发挥“标签”的正面积极效应,甚至变“标签”为“榜样”,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认识方面

要形成完全的一视同仁。也就是说,管理部门、资助者、受资助者、其他学生都要形成对资助工作的正确认识。对于贫困生,要引导他们懂得家庭经济困难不是父母的错,更不是学生本人的错,然而能不能正确的面对现实、积极向上就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与此同时,加强对非贫困生的引导教育,使他们能够给予贫困生足够的宽容和尊敬,用同学之间纯真的感情带动贫困生的发展。总之,高校应该尽量的为贫困生创造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行动方面

贫困大学生应该注意挖掘、发挥自身的长处,参与寝室和班级建设,学校相关部门也应该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学生活动,有针对性的提供专门的舞台,使他们充分的展示自己、树立自信,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增长贫困生的能力。许多高校涌现出一些优秀贫困大学生群体,如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安徽大学“爱心社”等学生社团,通过凝聚贫困大学生的集体力量和智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锻炼自己,服务社会,成为校园有影响力的公益学生社团,并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学生社团”等称号。

3.教育方面

要千方百计消除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隐患。在影响高校贫困生成长的诸多因素中,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贫困生除了经济方面的压力外,更主要的是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对此高校要善于引导,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同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平时可以通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精神方面鼓励他们自强自立,物质方面除去直接提供经济资助外,鼓励他们参与勤工俭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合法的经济来源,以此来改善自己的困境,这同样也会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增强自力更生的信念。

4.管理方面

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在高校的优秀大学生群体中,贫困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他们面对困难时总是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自强自立,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摆脱当前的困难境况,如洪战辉、许志伟等,一些学校还专门开展相关活动,如江南大学通过开展“我的励志青春路”专场访谈,从数百名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中遴选代表,分享自己在励志路上的挫折、经验,用事实说话,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高校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依靠这些成功典型的亲身体验来感染、激励那些仍处于困境中的高校贫困生。长远来看,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贫困大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群体,在全校范围乃至全社会中形成这样一种正面的共识。

四、结语

高校资助工作社团化管理的探索 篇6

关键词:高校资助 工作社团化 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能力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一直以来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生长环境和经历等原因,很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低于于非贫困学生,在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扰。因此,实现资助工作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资助育人”模式的转变就变得十分迫切。

一、高校资助工作社团化管理的优势

首先,社团产生和发展是基于学生自愿以及自觉遵守成员认可的社团章程,其凝聚力、向心力主要依赖成员的观念内化和自律意识,具有内化自律功能。其次,社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具有凝聚激励功能。再次,学生社团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有素质拓展功能。最后,学生社团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具有教育导向功能。

学生社团本身具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通过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途径达到了解社会、完善自身、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社团成员逐渐将道德、伦理、惯例、传统等精神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学生社团的自发性、自主性、专门性和松散性还能为经济困难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才能、发展个性、提升素质提供广阔的平台,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

二、西安工程大学高校资助工作社团化探索实例

(一)西安工程大学社团化情况介绍

西安工程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始实施贫困学生教育社团化,目前已有贫困学生社团14个,贫困学生实践基地3个,中国大学生创业真维斯实践基地是其中的成功案例。该基地以“真维斯爱心社”为载体,以真维斯助学金受助学生为主体,在学校设立纯公益性质真维斯服饰店铺,坚持学生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和创业就业实践机会,以此积累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该项目具有很好的示范效用。

1.明确社团定位。“西安工程大学真维斯爱心社”全部由贫困学生组成,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共同的梦想,使他们能够自由地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2.专业化指导,正规化管理。校学生资助中心配备了1名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并协同真维斯公司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同时在学校团委备案注册,严格按照社团管理规定建设社团。

3.加强社团内部建设。爱心社严格按照社团章程进行建设,构建组织结构,设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依规依据开展工作。

4.是丰富活动内容。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加强社团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二)创建创业实践基地平台

1.提供优质的场所。学校为该基地提供了60多平米的专用场地,按照实践要求进行设计装修和用品配置,并免除运营电费和水费。

2.实行专业化管理。严格按照真维斯正规店铺管理规定实行公司化管理。

3.采取灵活的实践方式。根据学生课程情况安排实践时间和班次,实践结果由学校和真维斯公司共同做出评定。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安排工作岗位,强化学生的专业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三)实施立体化的创业教育

一是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一方面邀请KAB专业教师为学生做专业培训;另一方面邀请知名企业家做创业报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二是专业的公司培训。不定期邀请真维斯公司各个部门负责人来校进行管理、销售、人力资源、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三是丰富的立德树人教育。组织基地学生参加各类社会知名人士的演讲、参观人文景点等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操守。

(四)树立精品公益活动品牌

一是强化感恩教育。依托学校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公益意识。如“真维斯公开课”、“大手拉小手”义务家教、赴贫困山区支教等活动。二是突出重点。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同时,主抓重点活动,树立公益品牌,形成了“爱心铅笔”“真维斯希望教师计划”等有较大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品牌。

(五)主要经验

1.把握规律。通过研判工作形势,把握工作规律,该项目准确定位了重点和难点,确立了科学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再辅之以强有力的落实,这是取得成绩的前提。

2.因校制宜。该项目很好地契合了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很好地借力了知名服装品牌企业支持,完全符合学校办学特色。这是取得成绩的基础。

3.突出特色。该项目的“特”体现在独特的群体组建独特的团队、独特的机制实行独特的管理,独特的视角树立独特的品牌。全部由贫困生组建的社团、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希望工程和明星助力等等。这些独特视角和新闻点,无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这是取得成绩的保证。

随着高校扶贫助学工作的深入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激励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西安工程大学高校资助工作社团化特色探索可以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神激励的实践中适时引入学生社团这一崭新载体,并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的管理,使得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难得以解决,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凤英.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李静.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张旭(1980— ),男,陕西西安市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2013年辅导员精品项目成果。

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析 篇7

1 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

1.1 资助资金来源单一, 缺口较大

民办高校资助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支持, 跟随国家的相关政策, 比如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等, 此外, 民办高校为提高知名度, 吸引学生就读往往会设置各种奖励项目, 但这些项目会随着其办学规模、资金投入及评选标准更改等时常减少和增加, 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社会引入资金获取渠道更少甚至没有。为此, 面对民办高校学杂费高而各种资助少即经济资助缺乏的前提下育人平台、途径更少。

1.2 学生贫困认定存在困难

家庭经济困难是获得各种资助的先决条件, 但这种是否是真正的贫困评定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模糊性、随意性。在现执行的认定制度中, 基本是根据村委、居委、县等开具的相关证明, 经班、系、院三级认定形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提供证明而且逐年增加, 按照民办高校的学费标准以及同学的消费水平比例, 几乎提交证明就是贫困生。此外, 少部分学生因家处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无法开具证明或因自尊心强而不愿意认定等导致真正的贫困生不能认定、享受相关的资助。为此, 如何把有限的资助金发放到真正的贫困生中, 改进、形成科学、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办法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

1.3 资助育人工作浮于表面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经济贫困是导致各种问题、矛盾、疾病的根源。但民办高校限于其办学特点、资助体系等原因, 育人工作主要还是落在专职辅导员身上, 但辅导员繁杂事务多、流动性大,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还是进行集体的思想教育以及各种政策的执行、资料的收集, 缺乏对学生评选前、评选后的个别关注, 从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跟踪作用无从发挥, 更甚出现每次资助都要申请以及每次申请都要获选的那些“等、靠、要”以及不诚信、不自强、不感恩等情况, 最终使经济帮扶和育人功能相脱离。

1.4 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

监督机制是对所开展工作的过程及结果进行问题的发掘、经验的总结也是程序的必经阶段。在现实的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 因机构、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少且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原因, 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确定的受助学生是否符合贫困的基本条件, 上交的资料是否正确和齐全, 程序是否合理等较为简单及易于考核的项目。另, 对于育人工作的开展、考核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及检验的办法, 只是看其有无相关资料的记录, 而纸质资料的记载最为容易作假, 为此, 出现检查资料齐全却没有进行实质的工作, 监督作用失效。

2 提高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的途径

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如何, 一定程度上体现并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发展, 资助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 为此, 我们应尽所能发挥资助的物质作用, 实现育人的精神功能。

2.1 加大资助育人工作的资源支持

资助育人工作首先要有资助, 在现实的民办资助工作开展中除国家固定资助、高校自身奖励政策、勤工助学岗位等以外, 民办高校还要凭借自身的力量发展壮大, 重视质量提高, 提升名誉, 为学生吸引更多的经济资助, 如校企合作建立企业专项基金、优秀校友资助金等。另外, 在引进赠予性资助的同时, 应更多的引进有偿资助, 如增多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建立社会捐岗助学机制等, 使有偿资助逐渐成为高校资助的主渠道。

2.2 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建设

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及其稳定性影响着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在现有的资助育人队伍基础上, 学院应高度重视并做到如下几点:首先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稳定性促进工作开展的娴熟性。其次, 加强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理念教育, 资助育人不是简单的资助金的评定和发放, 重点是育人。在实际的资助育人工作开展中, 除专职的资助工作人员外辅导员才是育人的关键, 辅导员通过日常的工作开展, 如主题班会、团活动、谈心谈话、座谈会等等, 使育人的方式、过程持续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从而引导、培养、修正、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品格和能力。再次, 加强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业务知识、能力、责任心等培养。学院各层级高度重视资助育人队伍的发展, 不定时的进行资助研讨会, 分享各校、各系有特色的资助育人方法、成果, 表彰资助育人先进个人等等, 一支高效的资助育人工作队伍是资助育人成效的重要保障。

2.3 完善各项资助育人制度

制度是在工作完成过程中需遵守的相关准则, 对人的行为具有很好的规范、约束作用。在资助育人工作中, 相关制度需要不断完善才能促进工作地开展。这里从两方面阐述:一方面, 资助金的评定和发放制度已较为完善, 但在贫困生认定程序化过程中应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于已受资助但经考核是伪贫困的学生或学生发生违纪等情况, 资助金是否应收回及如何处理需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 育人的方式、内容、成效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 育人也需现代化, 在沿用传统的讲座、班会、优秀事迹宣讲会等形式下应该结合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介与学生形成互动,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了解身边励志的人物以及关注爱、传递爱等等;另, 育人的内容需扎实推进并充实内容, 主要从思想引导、情感激发、心理疏导、品格塑造、自立自强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工程, 任重而道远。资助是手段和途径, 育人是本质。为不让贫困学生因经济缺乏而辍学, 因贫困而产生思想偏差、心理困扰等不健康因素则需国家、社会、学校等共同努力。

摘要:资助育人工作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更好地开展此环节,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讨论如何做好民办高校资助工作, 发挥育人功能。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助,育人

参考文献

[1]纪书燕, 林叙群.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成效的保障机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 01.

[2]王慧荣.关于民办高校资助工作及育人功能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 2013, 1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浅析 篇8

一、目前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认定标准模糊, 贫困程度划分不明确

对贫困生的资助首先是对贫困生的认定, 贫困生评定主要由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所提供的证明材料为凭证, 在评定执行过程当中, 我们对于什么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可以定为贫困生的概念较为模糊, 如何评定贫困等级的标准也不统一, 仅凭传统经验来主观判断, 难免有失偏颇。除此之外, 一方面学生对其人均家庭收入等没有明确的认识, 在填报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时产生误差, 另一方面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的可靠性不一, 为申请者的材料造假提供了机会。

2、缺乏科学系统规范的工作机制

对于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一般要经过学生书面申请、班级评议、学院审核、公示上报几个环节, 其中最重要的是班级评议即产生受助学生名单的过程, 有的学校采取学生上台自述家庭情况的方式造成许多贫困生的心理受创;还有采取班级集体投票的方式, 这样学生容易从自身主观意志出发, 投票结果往往是学生人缘占主要因素;再有辅导员听取极少数班干部的意见盲目选出。由于缺乏科学的工作机制使得班机同学之间造成一些矛盾, 也对一些学生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

3、政策宣传不到位

目前, 各高校逐渐形成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生活补贴、大学生医保、毕业生应征入伍学费代偿等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但是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这些政策都不了解, 很多学生得病之后才知道医保的重要性, 办理助学贷款尤其是生源地贷款也是因为对政策的疏忽导致很多学生最终贷款不能成功。

4、缺乏相应的思想教育

国家助学金是国家无偿提供给贫困生的资助, 而且资助的额度由开始的每生每年2000元上涨至3000元, 所以很多学生都趋之若鹜, 滋生一些不劳而获的思想, 学校缺乏在发放助学金的同时对学生的感恩、责任等思想教育引导, 使得一些同学在获得助学金的同时觉得理所应当, 丝毫不注重自身素质, 甚至因为助学金分配的不公引发班级矛盾和不和谐因素。

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机制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开展资助工作的基础, 为了保证国家的助学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助学金能够真正的为人所需, 为人所用。首先, 科学制定、细化贫困生评定标准, 提高评定者在评定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其次系统建立贫困生档案, 规范管理。

2、建立科学的评定程序

为了避名民主评议流于形式, 辅导员应对认定全程跟踪指导和有效监督。具体可从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工作表现、诚信记录、消费情况、学费缴纳情况等方面考察。建立贫困生的追究制度, 辅导员通过抽查暗访了解有关学生的信息, 落实学生获得资助金的实际用途, 对于以弄虚作假方式取得资金或把资金用于奢侈生活、挥霍的要给予批评教育和处罚。

3、加强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

学校应该利用海报、网络、展板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 在各项资助工作开展之前对政策进行专门宣传, 并设立学生组织对各项资助政策进行详细讲解, 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各项政策的意义、规章制度、办理程序等。

4、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并行, 发挥贫困资助工作的育人本质。

虽然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 但以经济资助为主的助贫方式使资助的根本目的育人作用得以削弱, 影响资助工作效果的发挥。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 必须转变观念, 将经济资助与育人工作相结合。将贫困生“心理脱贫”与“经济脱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培养贫困生的良好品行,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贫困生懂得感恩、自强自立、诚实守信, 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

(1) 加强诚信教育, 育德育人。要加强贫困生道德观的培养, 重视道德行为的规范, 使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相统一。在资助工作中可以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 记录学生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的诚信情况, 缴纳学杂费情况, 遵守学校的相关纪律情况, 履行学生义务责任情况。将综合的诚信档案与奖助学金、入党、评优评干结合在一起。同时应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培养他们明礼诚信的道德品质, 如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 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2) 加强感恩教育, 成长成才。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 引导受到资助的贫困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 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努力学习, 成长成才。可以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撰写受助心得、开展受助学生座谈会、演讲比赛、以书信形式向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恩、参与校内外的各项公益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做好感恩教育工作, 在服务他人, 提高能力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3) 加强励志教育, 自强不息。要发挥资助的激励效应, 调动贫困生的积极因素, 激发潜能, 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贫困生自强自立, 克服困难和挫折,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养成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品格。加强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使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方式, 避免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产生依赖, 意识到自强自立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摘要: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强, 极大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但是在执行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对独立学院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提供帮助。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

参考文献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发展研究 篇9

1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高校贫困生通常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法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水平, 无力或难以支付受教育费用的学生。2007年5月,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的颁布实施, 标志我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该意见指出设立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资助覆盖面平均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意见还指出要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与学生向学校所在地银行申请的助学贷款相比有一些优势。首先学生有法定意义上的担保人, 可以避免不还贷款的情况;其次银行能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 提高贷款原始信息的准确性;三是可以保密学生的信息, 避免了学生的家庭情况被其他同学知道所带来的自卑心理。目前我国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实行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虽然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资助体系, 但贫困生资助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2 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资助资金和工作岗位有限

首先, 目前我国用于贫困生资助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拨款和学费提成, 资金来源渠道较少。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总额与贫困生的数量相比, 金额比较小, 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其次, 勤工助学岗位少、报酬低, 并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校内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数量较少, 无法满足贫困生群体的需求。勤工助学岗位大都属于服务性工作, 报酬较低。同时, 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2.2 贫困生身份认定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 贫困生在身份认定上没有明确标准。高校贫困生来自全国各地, 各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有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造成了贫困生身份认定的不确定性。其次,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性很难保证。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主要依据学生自己反映和递交的由家庭所在地居委会和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对于学生递交的证明, 不可能进行实地调查确认。因此, 在贫困生的身份认定上难免存在谎报现象, 部分不贫困的学生混入了贫困生的队伍, 拿到了资助资金, 挤占了原本有限的资金。

2.3 无偿资助方式引起的依赖心理

无偿的资助方式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依赖心理, 许多贫困生以贫困作为资本, 不愿积极主动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 而是消极等待。

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出路

3.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增加贫困生资助资金总额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企业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资助, 对这样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一是企业可以直接对高校进行资金援助。二是企业可以在高校设立贫困生基金, 资助本企业所需专业的优秀贫困生, 这样既可以树立企业形象, 起到宣传作用, 又可以吸引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为企业发展提供忠实的员工。三是企业可以通过定向培养的形式, 向优秀贫困生提供资助, 同时贫困生在毕业后到该单位服务一定年限。

3.2 发挥各方力量, 增加勤工助学工作岗位数量

积极开拓稳定的勤工助学途径, 在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 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首先建立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合作机制, 为贫困生争取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尤其是有技术或知识含量的岗位, 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 使贫困生既获得了经济收入, 享受到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满足感, 又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其次, 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力量, 为高年级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 专业课教师一般有科研或校外合作项目, 对于一些基础的科研工作高年级学生完全可以承担, 为高年级贫困生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 既可以达到资助贫困生的目的,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3 加强贫困生身份认定管理, 增强贫困生身份认定的准确性

(上接第41页) 生出具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时, 要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审核, 确保家庭经济情况的真实性。其次, 在学校认定贫困生时, 增强评价的客观性, 可从学生平时的基本消费情况, 如饭卡等方面进行考察。

3.4 建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 加大对优秀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缩小助学金的金额, 减少学生被动接受资助的情况, 发挥奖学金在资助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 鼓励贫困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取高额奖学金, 既可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 又能实现鼓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3.5 树立正确观念, 资助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在贫困生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 从贫困生的角度出发, 想贫困生之所想, 急贫困生之所急。在做好物质资助的同时加强贫困生的教育引导, 既要解决好贫困生当前的经济困难, 又要着眼于贫困生的成长成才。

(1) 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其树立积极地心态。贫困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 有属于这个群体的心理特征, 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训练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培训,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树立积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要注意发掘贫困生身上的优点, 并以此为出发点, 树立贫困生勇于面对挑战的信心。

(2) 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各高校可通过评选“自强之星”之类的活动, 对贫困生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 树立自强、自立的榜样, 激励贫困生积极地面对困难, 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 摆脱被动的资助局面。鼓励贫困生充分发掘自身资源, 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 创造各种机会锻炼自己, 提高综合素质,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教育贫困生妥善处理勤工助学与学习的关系, 合理安排时间, 真正通过勤工助学活动达到自强、自立的目的, 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

(3) 鼓励贫困生自主创业。引导贫困生善于发现校园内部或周边的商业机会, 鼓励他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尝试自主创业。学校应对贫困生的创业计划大力扶持, 给予一定的孵化基金。同时也要加强对贫困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 增强贫困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要多思考和多分析, 推动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促进校园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邱建玲, 盖玉先.帮扶贫困大学生的七大工作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40) :176-177.

[2]杨安民.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高校资助体系的改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7) :107-109.

[3]陈新, 赖中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 :122-124.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探讨 篇10

1 通过帮助被资助对象树立诚信意识, 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为了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目标, 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困难生的资助力度。以国家助学金资助为例, “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 上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 将平均资助标准由年生均2000元上调至3000元”[2], 而且这种资助是一种无偿资助, 只要学生符合“贫困生”的条件, 基本就可以获得资助。而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 主要是学生家庭所在地的乡 (镇) 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家庭人均收入低的证明。不可否认的是, 有些家庭人均收入并不低的学生也在生源地获得贫困证明, 并顺利得到助学金。不用付出太多的辛劳, 只要一纸证明就可以获得两三千元甚至更多的资助, 而针对贫困生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的金额是五千元, 但这五千元的获得, 是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辛劳的, 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在这种“现实比较”中, 极容易出现部分学生以贫困为资本获取经济利益的现象, 既使得资助目标无法真正达到, 又使得学生的诚信遭遇危机。

资助工作中的诚信问题, 不仅存在于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中, 在国家助学贷款中也同样存在, 其最主要表现是不按时或根本不还贷款。助学贷款是一种合同行为, 是银行和借款学生之间的一种信用契约关系, 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和国家助学金的资助不同, 助学贷款是社会对学生提供的一种有偿资助, 虽然学生在校期间不产生利息, 但毕业后会产生利息, 并要求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偿还本息。虽然在办理助学贷款时, 学生都签订了贷款诚信书, 但仍有学生毕业后杳无音信, 对所贷款项置之不理, 学生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 以致有些银行不愿意再从事助学贷款业务, 既影响了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 又影响了大学生的诚信形象。当然, “贷款不还”现象的产生, 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信用体系不健全有不小的关系。

因而, 必须将培养被资助对象的诚信意识纳入到学生资助工作中, 以达到资助和诚信养成的双重效果。首先, 开展对被资助对象的诚信教育, 将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诚信教育结合起来, 使诚信教育渗透到大学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 采取多种形式, 提高大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 使学生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观念。其次, 在资助工作中, 开展评先评优活动, 树立诚信先进典型, 用他们的作为感染身边的被资助对象, 激励其他被资助对象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再次, 把奖惩机制纳入到学生资助工作中。对那些诚信勤奋的被资助者, 加大资助力度, 对那些获得资助后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挥霍浪费的学生, 取消被资助资格或减少资助资金。

2 通过培养被资助对象的自立能力, 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在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中, 既有无偿的资助, 如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 也有有偿的资助, 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各种资助各具特点, 互相补充, 构成高校资助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有偿资助中, 获得奖学金有一定的甚至较高的成绩要求, 不是每个被资助对象都可以达到的, 和奖学金不同, 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基本上是每个学生都可以争取到的。但现实中, 和奖学金的获得必须努力学习、助学贷款毕业后要归还本息、勤工助学要付出劳动不同, 助学金的获得只填写一张表格, 盖一个章就可以了。在这种现实的资助体系下, 不能否认, 确实使一些学生产生依赖社会、学校资助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不想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参加勤工助学获得一定的报酬, 不愿吃苦劳动, 背离了设立学生资助的初衷, 也不利于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实现。

因而, 应对现行的资助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适当提高奖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比重的同时, 降低助学金的比重。助学金是由政府直接承担经费的一项惠民政策。随着助学金额度的不断提高, 确实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了不少经济问题, 但也使某些学生产生了依赖的心理, 有些学生只希望得到无偿帮助, 这是一个必须引起深思和重视的问题。以陕西某高校为例, 2011年, 该校发放勤工助学资金269万元, 发放国家助学金1, 294万元。国家助学金的数额是勤工助学数额的4.8倍多。勤工助学资助金的获得, 以该校规定的学生每周最高工作时间10小时计, 每月获得最高不超过320元的资助, 每年最高获得也不过2, 000多元, 根据杨钋对北京54所高校的调查, 在获得资助的学生中, 个人获得的平均资助金额为3, 096元[3], 有些地方的资助额难免会低于北京, 有学生就会认为, 勤工助学辛苦劳动的所得, 和仅需填写一些表格就可以得到两三千元补助的助学金相比较, 前者确实太辛苦, 因而, 有些学生选择的倾向性就很明显了。

设立学生资助制度的初衷, 是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但是, 不希望看到这种资助最终导致的是学生的依赖和懒惰。因而, 要想通过资助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就有必要改变现行的助学体系, 将以政府、学校为主的“他助”转变成学生为主的“自助”。第一, 在现有的资助体系中, 在国家助学金总数不变的情况下, 在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 采取更为灵活的资助手段, 改变将助学金全部直接发放给学生的做法, 而代之为将助学金按一定的比例不同发放的方法:助学金的一部分直接发给学生, 一部分用来增加勤工助学岗位资金, 一部分用来奖励被资助对象中的优秀者。第二, 改变现有资助体系的一些做法, 如, 加大助学贷款, 尤其是勤工助学的份额, 适当降低国家助学金的份额。使被资助对象更多地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 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 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树立起劳动光荣的意识, 培养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 同时, 提高他们的交往、沟通、工作能力, 为其将来就业提供更多的资本。总之, 使资助在培养学生自立意识和能力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通过关注被资助对象心理健康, 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高校资助体系所资助的对象, 往往面临的不只是经济困难, 在经济困难背后隐含着一系列的问题。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 在整个中小学时期, 和同龄孩子相比, 他们接受教育的环境较差, 综合能力相对欠缺, 虽然初进大学时,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美好的愿景和打算, 但现实是, 除了极少部分学生能脱颖而出外, 绝大部分学生会发现, 和其他学生相比较, 他们处处处于劣势。原来可能还能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 也已优势不再。除学习之外, 不论是个人特长还是交往能力往往都不如人。这部分学生俨然已成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中有一部分人能正视现实, 摆正自己的心态, 自强自立。但也不能否认, 贫困学生较之一般学生往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容易产生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等症状”[4], 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成绩不突出、人际关系不适应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累积极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在别人的眼里, 他们内向、自卑、多疑、敏感、压抑……, 总之, 属于不好交往的一类。而贫困生社会资源的缺乏, 在当今的社会, 还面临着毕业时的就业障碍。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 更会波及到毕业后的生活, 甚至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

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 但大多数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要么只关注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 要么仅仅将资助工作看作为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而已, 对经济压力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却很少给予关注。但是, 如果资助工作解决了学生经济困难, 但学生心理问题频出, 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无法正常发展, 缺乏对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那资助能说是成功的吗?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经济资助, 但仅靠经济帮助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而, 在学生资助工作中, 将经济资助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起来就成为必需。在资助过程中, 应定时和学生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 倾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他们在学习、交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并给予他们及时和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引导他们正视贫困, 积极悦纳自我, 努力学习、认真生活, 以证明自己和提升自己。在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生活和交往水平的同时, 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均衡发展。心理的健康均衡发展, 又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学生资助工作既能解决学生经济困难, 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展育人工作的平台, 学生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各方面得到较为协调的发展, 学生资助工作的宗旨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南华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2) :1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上调[EB/OL].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1009/t20100926_340669.html

[3]杨钋.高校学生资助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J].教育学报, 2009 (6) :84.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初探 篇11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资助体系 创新措施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向大众教育,高校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也随之急剧增加。据教育部调查统计,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1]。随着贫困生数量的增加,贫困生问题渐渐成为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要求“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在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奖、助、贷、勤、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资助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青年学子健康成长和成才。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仍然存在资助工作效率较低、资助渠道较窄、经济资助不尽公平合理、注重经济扶困忽视心理疏导等问题,如何进一步解决好上述资助工作中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

一、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贫困标准界定难

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学生[2]。就高校贫困生现状来看,较明显的极度贫困学生还是极少数;偏远地区农村学生、城市下岗职工子女等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学生占多数,这导致贫困大学生中多数贫困生的家庭贫困程度往往很难判定。因此,摆在资助机构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界定贫困生的贫困程度,进而给予相应的资助额度。

目前,高校一般根据学生持有的户口所在地各级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建立贫困生档案、认定学生的贫困等级。该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首先,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对贫困的标准认知有差异,往往出现根据经济发达地区标准认定的贫困生,其经济条件、生活水平明显优于经济落后地区的贫困生;其次,受资助资源限制,部分贫困程度较轻的学生受资助金额相对较少,导致有些贫困生为了成为重点资助对象而故意夸大自己的贫困程度;第三,部分学生家庭并不贫困,但是为了获得资助,通过各种途径开具贫困证明,部分乡土人情观念浓厚,街道、乡镇以及县级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碍于情面,纵容作假。高校资助机构仅仅依靠民政部门一纸证明来准确界定学生贫困程度,于情于理都缺乏说服力,但是实地调查核实又在经费、人员上存在较大困难,严重影响了贫困程度的界定工作。与此同时,仍有部分真正贫困生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说明家庭经济实际情况、羞于表明家庭困境,而得不到资助,使得真实、公平地评定贫困生存在一定的障碍,给贫困生评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勤工助学岗位获取途径狭窄

勤工助学是贫困生减轻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地参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获得相应的报酬以增加自己的生活补贴,能够很直接的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变资助为自助,帮助学生成才,因此勤工助学深受贫困生欢迎,但获取各岗位详细信息的途径比较狭窄。

目前,勤工助学岗位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校内助学岗位设置,校学生工作部门每年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安排贫困生勤工助学,每年学校各院相关部门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贫困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但受各种条件限制,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数量尚不能满足贫困生的需求;二是校外企事业单位需求的社会兼职岗位,即部分需要用工的企事业单位在校内发布各类兼职海报,招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兼职,此类勤工组学岗位信息可能存在虚假宣传,社会企业也良莠不齐,往往会引起劳务纠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部分贫困生通过网络招聘或熟人介绍直接在用人单位勤工组学,调查发现此类勤工组学岗位少之又少。总的来说,现在为贫困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偏少,急需拓宽助学渠道增加岗位数量以缓解目前的供求矛盾。

3.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严重

高校资助部门在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认定过程中,为了减轻假贫困证明带来的冲击,并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往往要求申请助学金的同学采用演讲的方式叙述自己家庭的困难,班级同学结合该贫困生日常消费情况,进行班级民主评议,进而确定贫困程度并给予相应的资助。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消除非贫困生开具假贫困证明的现象。然而让这些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当着同学的面把自己家里不为人知的事情说出来以博取同学的同情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甚至让他们产生了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得到资助的贫困生虽然在生活上得到了一些帮助,但是从此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该方法是十分不科学的。

极少数非贫困生,依据假的贫困证明,杜撰家庭悲情故事博取同情,通过弄虚作假获得了较多的资助,这种重视物质资助,忽视精神道德资助做法,会造成部分贫困生诚信道德存在一定的偏差,人格不够健全。没有得到资助的学生心生埋怨,嫉妒,憎恨那些得到资助的同学,尤其是当他们知道那些并非家庭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资助,更加扭曲了他们的心理,继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机构总是把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简单归结为经济问题,认为只要资助到位,学费生活费解决了就不存在其他问题了,缺乏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和谐教育要做到对贫困生在物质资助的同时,兼顾培养高校贫困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作风,让资助贫困生成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endprint

二、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措施

1.团队建设为前提,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建立完善的资助团队是开展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操作关键,这样不仅能使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发挥最大效能,更能体现其优越性。高校现有工作部门的资助中心和辅导员队伍是整个团队建设主力军,因为这样不仅能发挥他们的工作优势,更能调动大家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要加强,这样不仅极大的推动整个体系的团队建设,更有利于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2.评定程序建设为基础,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公平合理化

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资助对象的确定是关键。因此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评定程序,关系到整个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同地区间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学生的贫困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所以贫困生贫困等级的评定标准应运而生。这要求高校资助机构严格执行评定标准,根据贫困等级差异性,建立科学的评定程序,推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公平合理地向前发展。

另外,认定后的贫困生等级仍需要及时的更新。部分贫困生家庭收入有了提高、经济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甚至完全摆脱了贫困;也可能有少数同学由于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而成为新的贫困生,因此对贫困生认定、贫困程度评定应实施动态管理、及时的更新,使贫困生评定更加科学化,让其在阳光政策平台上顺利运行。但是在评定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来干扰评定工作,这时应本着尊重学生的宗旨,积极开展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鼓励对弄虚作假者进行举报,促进贫困生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地开展。

3.渠道建设为依托,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多元化发展

积极开拓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渠道,为他们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这样大大的缓解他们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上,他们可以锻炼自主生活及学习能力,对养成他们独立自主的品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上,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会学习,学会交际,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岗位的多样化更符合高校个性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高校应在资助工作的内容上加大投入,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发挥最大的效用。

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学院就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计算机维护方面为贫困生提供了部分勤工助学岗位,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为贫困生提供了经济资助。此外,助学工作还要积极拓展校外资源,多和企业联系,建立勤工助学基地,开展“送岗助学”等活动[3]。作为实用型本科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为优秀的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对增强校企合作深度、帮助优秀贫困生更好的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多方收集勤工助学岗位信息、努力扩宽勤工助学渠道、在企业建立勤工助学基地、积极争取社会助学资源,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贫困生资助水平和资助质量。

4.课程体系建设为保障,促进“资助育人”工作和谐化推进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仅仅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育人”,因此,单一的经济资助应该逐渐转变为在“资助”中“育人”,重视资助工作的导向作用和育人功能,坚持经济资助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深化励志扶困工程。开设“资助育人”课程,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将避免“资助育人”工作流于形式[4]。

首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作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统筹安排“资助育人课程体系”。其次,加强资助育人队伍建设,提高资助育人工作水平,通过设置专职性资助课程体系机构,开展多样化的“资助育人”课程。把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与学生人生观的培养、心理问题的疏导等结合在一起,避免学工部门单独作战,打造多方位,多角度“资助育人”队伍。

资助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育人是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努力实现在资助中育人,在育人中资助,将资助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建立起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是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当务之急,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5]。

5.社会联动体系建设为辅助,促进高校贫困生就业

在贫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导致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贫困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择业过程中没有用来进行人际交往的物质基础,较少有社会关系帮助,与家庭条件富裕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无形地处于弱势地位,对择业有一定的恐惧感。

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机构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不应该仅仅解决贫困生眼前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困难,而应该转变发展观念、拓展发展思路,让一切有利于资助贫困生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资助贫困生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贫困生资助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着眼于贫困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解决贫困生长远发展中有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现实情况下,贫困生的就业、发展问题就是长远问题。

第一,把纯粹的现金资助转换为“资金+技能资助”。目前高校通过贫困程度评定给予贫困生一定额度的现金补助,以帮助贫困生度过困难,这种现金资助是必要的。然而从长远考虑,在现金资助的同时,高校可以自筹部分资金帮扶贫困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结合学生专业、个人爱好兴趣进行校内创业,通过创业对贫困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拓展,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课堂学习以外的能力提升机会和平台,使他们自身有足够的能力参与职场和社会竞争,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就业、创业。通过贫困资助,转变为“扶志、强能”。

第二,贫困生资助机构,应该走向社会、联合企业,建立校企联合资助机制。高校资助机构应该结合学生培养方案,与当地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勤工助学岗位,高校学生通过在相关企业实习、工作获取报酬。近年来,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学院与苏南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有数十名学生留在企业工作。校企联合资助一举三得:其一,贫困生获得了资助、增强了技能、开阔了视野、增加求职择业砝码,促进了贫困生就业;其二,企业在大学生中间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也为企业发展储备了潜在的员工;其三,高校通过校企联合,改进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扩大学校在企业间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贫困生资助体系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没有配套的高校资助政策,高等教育发展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尽管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仍然帮助了大量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年学子完成了大学教育,对促进高校稳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坚信在国家教育部门和国家高校资助中心的带领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各大高校的不断努力中,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一定会健康发展,越来越健全!

参考文献:

[1]李心怡.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17卷第5期,2011.5.

[2]马进,马兴国.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第6卷第10期,2009.10.

[3]顾海燕.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研究[J].职业时空,2011.8.

[4]曾庆璋.构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

[5]陈守珊.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考试周刊,2011(23).

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内涵与构成 篇12

一、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组成与类型

(一)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组成。

一般而言, 高校资助工作主要是指政府、高校、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 集体或个人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物质资助的工作。 既然是资助, 自然就有资助方与受助方, 甚至还有联系资助者与受助者的关联方或媒介方, 比如学校。 我国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受助方是在校大学生及其家庭, 资助方一般由国家 (通常以教育行政部门与财政部门为代表) 、高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所组成, 其中国家、高校和银行是提供资助的主体与主导。 目前, 我国对大学生的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奖、贷、助、减、免、补、缓、偿”等八部分, 即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与社会奖学金) 、助学贷款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与勤工助学金) 、减除学费、免去费用、困难补助与伙食补贴、“绿色通道”与缓交费用、学费补偿与贷款代偿等八部分组成了我国当前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

(二)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类型。

我国当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八个组成部分可以分为无偿性和有偿性两大类, 其中既有属于无偿得到的给予性资助和权利性资助, 又有属于有偿获得的奖励性资助和付出性资助。 由于学生要获得奖学金必须学业成绩优秀和日常表现良好, 要获得助学贷款后必须按相关协议及时还贷, 要得到勤工助学金必须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和付出劳动, 要获得学费补偿或贷款代偿必须到西部或艰苦落后地区的基层单位就业或参加“三支一扶”或应征入伍参军, 所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金、学费补偿与贷款代偿等均属于有偿资助。 因为学生只要家庭经济困难, 或者在读期间遭受严重意外以致家庭经济突然变困, 或个人突遇严重伤害, 或者是属于某些地区与高校的师范生等, 就可获得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与伙食补贴, 或享受减除学费、免去费用、“绿色通道”与缓交费用等优惠待遇, 所获资助既不用偿还, 又无需格外付出或做出成绩等, 所以这些都属于无偿资助。

二、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内涵与构成

能否完成预定任务、实现设想目标和起到应有作用等, 往往是判断工作成效的基本内涵与重要标准。 开展高校资助工作的目的、 任务与价值既是为了解决家庭贫困学生就学难的问题, 又在于帮助和促进经济贫困学生成人成才, 在于促进实现教育公平和培养出更多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因此, 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内涵应有以下要点:“应贷尽贷”与“应助尽助”, 贷款学生的及时还贷率与还贷违约率, 受助学生的毕业率及其日常品行表现, 以及教育公平和社会评价等。

(一) 应贷尽贷与应助尽助是衡量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标。

所谓“应贷尽贷”是指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并需要通过贷款以缴纳就学所需费用的学生, 不但全部给予贷款而且都能贷到款。 事实上, 由于面向学生实施助学贷款的都是商业银行, 为确保贷出款项的收益, 在提供助学贷款时对获得贷款的资格、素质或条件等作相应要求, 以致并非所有家庭贫困学生都能获得助学贷款。 在现实中确有部分贷款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没及时还贷或不还贷等, 从而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提供助学贷款银行的工作积极性。 两相结合, 自然导致“应贷尽贷”目标更难实现。

“应助尽助”是指应该受到或获得资助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资助。 一方面, 由于不论是有偿或无偿资助都能给学生带来切身利益, 以致在现实中总有一些人为得到资助而不惜实施弄虚作假、 欺上瞒下或相互勾结等不良甚至不法行为, 严重破坏了资助工作必须公平公正与客观真实的基本要求, 使得部分贫困生往往得不到或无法获得应有资助。 另一方面, 因为各高校对社会影响的明显差异, 以及所处地域经济水平的不同、 乃至各高校领导和管理层对资助工作的重视与理解差别等, 致使各高校获得社会资助大学生的资源与能力相差甚大, 加上各高校的贫困生比例与数量往往差别较大, 亦使得不少高校难于实现“应助尽助”的任务和目标。

多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其目的在于对贫困学生做到“应贷尽贷”与“应助尽助”,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难问题, 促进实现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并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因此, 不论是站在学生及其家长的角度, 还是置身国家与高校的视角, “应贷尽贷”和“应助尽助”都是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任务与要求, 是衡量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标之一。

(二) 贷款学生的及时还贷率与还贷违约率是检验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关键要素。

贷款学生及时还贷既确保了贷款银行能如期收回贷款的本息, 又将有力促进贷款银行更好地开展助学贷款, 进而惠及更多贫困学生。 相反, 若贷款学生不能按协议及时还贷甚至不还贷而出现大幅度的还贷违约率, 则意味贷款银行贷出去的钱很可能无法收回, 将直接导致其大力压减甚至取消助学贷款业务, 使得往后的家庭贫困学生难于或无法获得助学贷款, 这将严重影响家庭贫困学生的入学、就学与成长等, 资助工作“应贷尽贷”的基本任务与目标, 也就难于甚至不可能完成。

贷款学生及时还贷率越高则其还贷违约率越低, 这既说明贷款学生的诚实守信精神好, 又表明其思想素质较高和就业发展能力较强。 思想素质较高与就业发展能力较强者, 自然易成为高级人才并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反之, 贷款学生还贷违约率越高, 特别是不还贷者越多, 则意味这些学生既没有起码的诚信意识, 又很可能是自私自利的, 并有极可能为私利而弄虚作假和违法乱纪。 这将既损坏高校及大学生的形象, 又严重影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 并给国家造成严重危害。

(三) 受助学生的感受评价与毕业比例是体现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因为受助者既是有较高智商的众多大学生, 又是资助工作的直接受益和全程参与者, 同时资助工作还关联着受助者的千万个家庭, 所以受助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感受与评价, 直接体现资助工作的得失与成效。 若受助学生积极肯定资助工作, 则意味着资助工作满足了受助者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反之, 若受助学生否定或基本不满意资助工作, 则意味资助工作或者没有较好满足其对物质的资助需求, 或者虽然获得物质资助但是开展资助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思想鼓励与教育等体现精神资助内涵的某些环节, 没能满足其合理要求。

受助学生能正常顺利毕业或毕业率很高, 意味其具有从事所学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的本领, 能够以所学才能获得相应工作, 可以通过工作报酬而偿还贷款、改善甚至摆脱贫困生活。 这时的曾经受助者不但不再需要他人资助, 而且可以回报社会和国家。 反之, 若受助学生不能毕业或者毕业率相当低, 则意味他们就业能力差和难于得到较好工作岗位, 甚至会更多或更易走向失业。 这很可能既导致其难于自立, 又引发各种负面的社会压力。

(四) 受助学生的自立自强与感恩回报是考查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之一。

自立自强就是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 不依赖别人, 不安于现状, 以自身勤奋而进取图强, 依靠自己努力而不断向上。因为自立可以“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由于“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加之“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因此自立自强既是一种好品质和可贵精神, 又是人生立世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明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勤俭自强”, 亦说明“自强”对于个人与社会很重要。 因此, 自立自强既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必备素质, 又是资助方对受助者的殷切期望, 也是高校和国家对受助学生的希望与要求。

不论是所谓“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 抑或是“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强调的都是为人处世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 应当知恩图报。感恩回报既是不忘道义和互利互惠的表现, 又是个人素质与品德高尚的重要评价指标。 因此, 受助学生能否感恩回报, 既是学生素质高低的有效体现, 又是高校育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相反, 若受助者忘恩负义或恩将仇报, 则既是学校资助工作的失败和教育的悲哀, 又会使资助方因此伤心甚至寒心。

三、结语

与“成效”近义的“绩效”强调的是成绩与效果。 由于绩效更具管理学意义, 因此在现实中许多单位或人员常常以绩效视角研究和分析资助成效。 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是指各相关资助主体按贫困生资助政策所开展的工作及其取得成绩与效果的优劣程度, 它既包括特定的工作行为, 如贫困生认定、贫困生资助资源的筹措与配置, 又包括资助的成绩与效果, 如贫困生资助的宏观社会效应、微观的政策效益、政策公正性和政策回应度[1]。 从社会工作视角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绩效进行评估, 可以分为救济、 发展和认同等三个维度。 其中救济是基础, 发展是核心, 认同是目标[2]。 “应助尽助”、受助学生的感受评价及其毕业比例和还贷率与感恩回报等, 则是所谓的救济、认同与发展。

绩效具有多维性, 在贫困生资助方面更多地表现为救济性、发展性、差异性、可感性、联动性等。 绩效的特性是贫困生资助工作效能的表征, 有可能是显性的, 也可能是隐性的[3]。 相应而言, 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评判标准也应是多维度和综合性, 既要从资助者与受助者, 又要从学校教育管理方和社会民众方, 以及党和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体系的主导与推行方进行显性与隐性的定义和考量。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其战略目标和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优化人才教育培养、培养现代慈善理念和树立“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等[4]。 这对于正确理解与分析高校资助工作成效的内涵和构成, 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炳起, 李永宁.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3) .

[2]钟一彪.社会工作视野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绩效评估[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 (6) .

[3]钟一彪.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及评估原则[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7) .

上一篇:大学生学年论文下一篇:电子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