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助育人

2024-05-24

完善资助育人(精选12篇)

完善资助育人 篇1

摘要: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文章论述要正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秉承物质资助与精神育人紧密结合的原则,在资助育人的实践中,坚持把加强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将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相结合,将经济救助和精神扶志相结合,建立积极有效的资助育人机制。

关键词:资助育人,贫困大学生,人格,完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关怀和教育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不但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重视的民生工程,社会关注的民心工程,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的资助作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与此同时,如何将人文关怀、精神鼓励、信念教育和感恩教育艺术性地渗透到资助工作中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帮困助学中的催化作用和引导作用,不但关系到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也关系到能否促进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更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一、目前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各高校资助管理中心都会最大限度地做到资助的公开、公平、公正,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帮困助学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然而,高校中对于资助工作公平性的质疑和争论始终存在。同时,如果只注重经济援助而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帮助,那么帮困助学只能实现物质上的救济却达不到精神上的教育,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存在很大的难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对贫困生基本情况的总体把握,是制定国家助学贷款计划、评审发放国家奖助学金、设置并分配勤工助学岗位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各项帮困助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一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受社会和家长的影响以及利益的驱使,利用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时机,冒充贫困学生,占用了有限的资助资源。另外,生源地的民政部门在证明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工作中应付了事,浮于表面,对高校资助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支持,加上问责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审核不严,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随意盖章。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民政部门为了给乡亲、熟人行方便对不符合贫困条件也给盖章,以致学校难以判断学生所出具的困难证明是否真实,这不但严重影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也是产生争议和质疑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贫困生的认定需要成本,也需要时间,学校不可能对每一个申请贫困资助的学生进行校内与校外的调查和家庭的走访,学生出具的贫困证明往往就成为评定的重要依据。因此,对贫困学生很难做到准确的认定。

2. 校内学生民主评议作用有待提高

学生提出贫困申请后,班级、系部会分别组成民主评议小组对提出贫困资助申请的同学进行民主评议,从侧面来了解该同学平时的表现以及消费情况。对于刚入学的新生而言,同学之间还不熟悉,为了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在民主评议的时候不可能将每位申请助学金同学的家庭情况公开,仅凭平时的吃饭穿衣表现不足以反映申请同学的家庭状况。对于老生而言,已经熟悉了贫困资助申请的过程和方法,难免有浑水摸鱼者。在民主评议过程中,参加评议的同学碍于同学情面也不能完全做到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在助学金评定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个别领导或者老师为某位同学打招呼或者开后门的现象,这样也影响了民主评议的效果。因此,民主评议这个过程的作用略显苍白。

3. 国家助学金无偿资助激励和教育功能有待完善

2007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2007年秋季,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154亿元用于资助贫困生,2008年全年达到了308亿元。随着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达500亿元,其中用于高职教育国家助学金的财政投入不低于100亿元。现行的国家奖助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种。其中,国家奖学金的额度为每人每年8000元,每年奖励5万人,纯粹用于奖优,与是否贫困没有直接关系;国家励志奖学金的额度为每人每年5000元,资助面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既奖优又助困,对象是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1000-3000元,资助面约占全国在校生的20%,主要是用于帮困,面向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种资助形式,国家奖助学金基本上是免费的,没有附带条件,无须履行任何义务。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讲,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与学生的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联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展现自我的热情。但国家助学金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庭贫困的同学,只要符合评定条件的同学都可以申请,在某种意义上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其激励和教育功能有待完善。

4. 家庭贫困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严重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接受教育环境较差,知识面窄,信息量少,导致一些贫困生学习心理紧张,学习成绩普遍低下,又因过高的学业追求加重了心理压力。他们这种自卑心理产生了挫折感,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得当,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指导和帮助,进而成为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的双困生。同时,家庭压力和社会环境对贫困生造成了不少潜在的负面影响,使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争强好胜的心态,他们既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又表现出自信心不足。部分贫困学生产生偏激心理,如果在学业或者就业方面不成功,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将原因归咎为家庭条件。这种心态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怨天尤人、愤世嫉俗,进而对整个社会感到失望,这样往往会影响自己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二、资助育人,促进贫困生人格完善

在正视上述问题的同时,高校应该秉承物质资助与精神育人紧密结合的原则,在资助育人的实践中,应坚持把加强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将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相结合,将经济救助和精神扶志相结合,建立积极有效的资助育人机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明确工作对象、确定工作范围的重要依据,是确保资助公平性的基础保障

学校要成立由责任心强和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成专门的认定机构,包括班干部、学生党员、班主任、辅导员,甚至包括宿舍管理员和任课教师,形成网络模式,确保认定工作的全面性、公平性和充分性。与此同时,建立高校与生源地、定性评议与定量评议相结合的认定方式,将学生日常消费情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教育支出、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等多个信息作为主要参数,确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这不仅需要增强高校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而且也需要各生源地民政部门充分支持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建立健全问责制,严把审核关。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关系到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有必要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家长要提高个人素养、规范家庭教育,降低功利思想和拜金主义对学生的影响。

2.高校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可以安排在每年的上半年进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挂钩

经过半年多的接触,一年级的同学彼此之间更加熟悉和了解,在民主评议的过程中能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申请助学金的同学并不一定成绩优秀,但起码每门功课都要及格,而且在平时上课和参加活动中表现积极,能得到任课老师和普通同学的认可,这样才能体现助学的初衷。

3.帮困助学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服务性工程,不能把它简单地停留在评定和发放两个环节上

贫困生的困难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的原因可能包含着某些不为人知或不愿人知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可能对其价值观念和成长历程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高校资助工作者在开展助学帮困工作时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工作的核心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一点细心、耐心和爱心,少一点抱怨、急躁和冷漠。

4.资助过后要加强信念教育,鼓励贫困生自强自立

高校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信念教育,提高资助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培养自强自立精神,使他们树立回报社会的理想。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感恩教育,寻求积极的心理回应。从社会层面看,国家、社会及学校筹措的助学经费,体现了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但从贫困生个人层面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受教育行为的投资,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应该教育和引导每位受资助者深刻领悟和体味这种情感。通过感恩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有义务作出积极的心理回应,教育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做回报社会之事,积极开展爱心接力活动,引导贫困生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这既能体现帮困助学的最终意义,又能使这种爱心效应和感恩之情得到很好的延伸和扩散。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如主题研讨、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等,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贫困生在宽松的人际环境中学习、生活,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把自己融入到大集体中去。同时,可以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发扬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迎难而上的精神来影响整个校园的文化建设,带动整个校园的学风建设,帮助学生端正消费观。

5.资助育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勤工助学不仅是贫困生缓解经济压力、解决经济困难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学生提高学习实践能力、进行心理调适、拓展就业渠道、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中,通过正确引导,完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实现个体人格,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将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帮助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和德育教育的相互作用,使所有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利益关系,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资助育人这块阵地的作用,结合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深入学习、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思路,就是要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扶弱济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报效国家等社会主义美德教育贯穿于学生资助工作的全过程。这既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落脚点。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长久的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做细、做实、做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洁.浅谈新时期高校资助工作新举措[J].理论界,2010,(5).

[2]赵贵臣,刘和忠.试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3]黄碧峰.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构筑[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4]张明敏.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教文汇,2010,(1).

[5]方运纪,徐冬生,徐关怀.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

完善资助育人 篇2

那一年我十四岁。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十四岁的我一夜之间仿佛长成了二十四岁……爸爸的离开,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我的“百科全书”没了;幸福的生活也没了。拂过脸颊的春风都不再暖人心腹了,甚至还有些刺骨的寒气。

中学毕业,我没有选择高中。太怕考不到好的大学还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辜负了父母一片苦心!于是我来到了技术学校“金陵职业教育中心”,在这里我开始了新的生活。失去了家中顶梁柱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太多太多,精神上的;生活上的;学习上的…走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开始成为家里最大的负担。妈妈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着,起早贪黑地工作着,不为别人,就为了这个家,为了我那每年三千块的学费努力着…妈妈和爸爸辛辛苦苦闯了几十年,好不容易熬出头来过上了好日子,却又遭此一劫。人生无常,庆幸学校是仁慈的。一直以来都在帮助着像我这样的困难学生们。不管帮助或大或小,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恩惠。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谓受人恩果千年记。”

还记得当初刚刚来到这个学校,第一学年的学费竟然是将近三千块钱啊!还加上校服费,军训费什么的……以前中学学费本来就少国家还可以减免不少,一年学费也交不到一百块可这三千块是原来的三十倍啊!对于一直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我们来说,这还真是个天文数字。好在家里亲戚多,总算是凑够了钱交了学费。可我上的是五年的高职,这一笔学费可不是小数目啊!总不能一直这样吧……后来我的班主任告诉我其实我们现在虽然不是义务教育,可是学校还是为我们这些贫困生提供了减免的帮助。而这些减免掉的钱全部都是老师从自己的工资里面拿出来给我们的呀!听到这些心里顿时觉得暖暖地…学校不仅仅是帮助我们减免学费,还帮助我们找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让我们去做。让我们自己也可以出一份力,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经验。不管对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来说都有着不小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多赚一些钱给家里。

去年,国家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助学计划。当妈妈和我捧着那沉甸甸的一千块国家助学金的时候,心里有太多感激的话不知从何说起。一千块,一千块意味着什么?妈妈三个月的工资;三分之一的学年学费;三个月的生活费…今年国家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这些穷困生,助学金费从去年的18个亿增长到了95个亿,明年更将预拨200个亿……看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数字,让我看见了国家对我们这些困难学生的重视。因为有了这样的计划,让我们对未来更加有信心努力的好好走下去!虽然我们现在还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曾经的付出没有白费!

资助与育人 篇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据估计,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0%~20%,特别困难的学生约为5%~10%,而农林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达20%~25%,特别困难的学生达10%~15%。贫困生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对于贫困生工作,一定要处理好一些内涵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需要”与“心理资助”的错位

所谓“经济需求”,简单理解就是给予的经济上的资助,“心理资助”可以理解成在心理层面给予的关注。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贫困生工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2000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着力完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这一系列助学措施,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基本上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费和学费而发愁,能够安心学习。然而,在满足贫困生经济需求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一般来说,由于家境困难,在学生面前“低人一等”,导致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家境困难的原因各异,影响他们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还缺少自强自立的奋进精神。还有的学生拿到国家资助后,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大肆挥霍。对于这些心理都要给予相应的引导,解决这一心理的良好对策就是精神关爱与心理疏导。

2.“权力享有”与“义务承担”的错位

“权力享有”指贫困生在校依照学校的相关政策无条件享受经济资助,而“义务承担”是指贫困生在校应做到一个大学生应该做的一切。但目前状况是两者的错位严重。首先是享受贫困,不思进取。部分助困学生会产生依赖思想,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是消极等待,在得到资助后,不但没有感激之情,反而认为是理应得到的。有的把学校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想方设法挤进贫困生行列,一边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国家和政府以及学校的补助,一边却违背资助的本意,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甚至有个别学生拉关系骗取补助或者用助学金吃吃喝喝,铺张浪费。其次,缺乏感恩之心。有的贫困生认为享受国家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接受资助的同时,对班级、学校和社会缺少感恩和责任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表现冷漠,缺少集体荣誉感。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对策就是对他们感恩情怀的培养。

3.“外界资助”与“内涵提升”的错位

“外界资助”是指学校直接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内涵提升”是指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他们打下“脱贫致富”的基础。目前,这两者的错位主要体现在,学校只是将助贫基金发放到学生手中,解一时之急,却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只做到了“授人以鱼”,没有做到“授人以渔”。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对策就是引导他们自主谋求发展的培养。

二、贫困生工作的措施

1.精神关爱的疏导

对于贫困生,学校既要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全面引导,疏通心理障碍,形成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能力,力争长效解决贫困问题。学生资助工作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助贫”的层面上。对精神关爱与心理疏导也是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方面。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育人为中心,大学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育人契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变单纯地“助贫”为“助贫”和“育人”并举,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职责。

2.感恩意识的培养

一定要重视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被帮助者所应有的感恩意识也绝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尤其是一名贫困生,当其在他人的热情帮助之下摆脱生活困境而能继续学业时,应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可以通过组织受助贫困生参加一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类教育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教育贫困生能感他人所感、知他人之情,学会感谢人,常怀感恩心。

3.自主意识的引导

积极拓展公益服务项目,引导贫困生自愿参加公益服务项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通过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互帮互助的朋辈教育制度,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和培养;成立由贫困生组建的社团,全部由贫困生担任有关职务,给予充分锻炼和能力培养;多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使贫困生自食其力,既靠双手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又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在创新创业上给予贫困生更多机会与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自主谋求发展,为今后在社会上立足打下基础。这些措施都将很好地帮助贫困生“提升内涵”,这才是真正帮助他们解决贫困问题的长久之计。

总之,资助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资其经济,育其精神。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步探索“经济支持、精神关爱、发展引导”的资助育人模式,使我國助学制度更加完善,真正在资助中育人。

完善资助育人 篇4

所谓资助育人负功能, 是指资助本身在作用于受助对象时, 所产生的与主观期望结果所不符的、不一致的作用和后果。资助育人的负功能与正功能 (积极作用) 是同时发生、相伴产生的。

2 资助育人负功能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等级认定工作难度较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认定工作基本存在人数多、范围广和虚假贫困的现象。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现行的贫困认定的体系基本为“班级—年级—学院—学校”四级认定。按照规定, 各学院的贫困生总数应不得超过学院学生总数的18%, 假设某学院总人数为1000人, 那么这个学院最多可以认定180名贫困生, 这对于参与认定工作的学生、班主任、辅导员来讲是一项及其繁重的工作。显然, 实地家访是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最好方法, 但是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 家访所造成的人力和物力消耗是不现实的。所以现在大部分的贫困认定只能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三级贫困证明”、“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登记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来完成。前两项由生源地所在的民政部门提供, 最后一项由学生个人填写, 随意性很强, 所以认定依据的可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很多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同学, 因为想拿到奖助学金, 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贫困认定资格, “滥竽充数”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队伍中来, 表面上看是学生获得了资助, 但暗含的是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 尤其是在金钱诱惑之下, 部分学生养成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不劳而获的念头表现的淋漓尽致, 资助育人的负功能得到彰显, 从而造成高校奖助学金不能够完全发放到贫困有志的寒门学子, 使资助育人工作陷入一定的困境。

2.2 资助与育人结合度不够

虽然现在“资助和育人相结合”的资助理念在高校中得到了提倡, 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还存在很大问题, 资助和育人并没有很好地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分离的, 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众所周知, 当前资助评定的工作复杂而繁重, 没有一个简单而又科学有效的资助评定体系, 所以每到评定贫困等级时, 大多数老师都会忙的焦头烂额, 精力全都花在了助困上, 而忽视了育人的理念。其实, 对于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 对他们思想、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注往往比物质更为重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被冠以“贫困生”的帽子, 这使得他们被当作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对待, 对于他们心理和思想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果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和疏导, 就会导致自卑等一些列心理方面的问题出现。这就背离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理念, 给资助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资助育人的负功能就在于没有实现助困与育人的紧密结合, 资助单一方面的比重太大。此外, 正如上面所说, 由于涉及到物质层面的金钱利益, 很多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也会利用各种资助漏洞来申请奖助学金并且成功, 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学生“金钱至上”的观念, 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2.3 学生的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不强

所谓契约精神, 是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 而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 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具体到资助育人工作, 当学生提出的资助申请得到批准并获得相关部门、个人的资助时, 契约就随之缔结。而契约缔结的双方必须为此而遵守相应的原则, 并且为之付出努力。现在的情况是, 很多学生认为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给予的资助是他们理所应得的, 因为他们来自经济困难家庭, 国家和社会理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办法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所以, 很多同学拿到奖助学金之后就单方面退出, 而没有意识到其实从资助达成的那一刻起自己已经是契约缔结的双方, 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 身体力行, 为维护这个契约而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 国家和社会也就不再有义务为其提供资助。

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来讲, 获得资助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所享受的权利, 但是获得权力的同时必须要履行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不履行义务而享受的权利。现在的学生, 契约意识不强, 甚至缺失, 这对于资助育人工作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因为这涉及到个人的主观意识层面, 需要大量的教育工作才能够逐步形成。

在资助工作中, 往往会遇到催已经毕业的学生偿还欠款的事情。其实国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在校期间的免息贷款, 就是鼓励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前将贷款还清, 如果毕业后未能还款的, 会追加利息, 这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 没有后顾之忧。但是, 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不能按时还款, 出现拖欠的现象, 而学生毕业后也往往不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 这就给还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方面是学校联系不上学生, 一方面是上级部分催促学校联系学生还款, 这种矛盾局面的出现大多是因为学生诚信意识不足造成的。从便于工作顺利开展的情况来看, 学校总想把资助款项贷给能够及时还款的同学, 但是仅仅通过各种申请表格, 学校是无法把握学生诚信度的, 虽然老师会对学生进行诚信意识教育, 但大多流于口头或是形式, 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资助工作的诚信评价体系未能确立。因此, 资助与育人必须要有机结合, 摒弃其负功能的影响, 以保证资助工作顺利进行。

3 资助育人负功能的管控方法

既然资助育人在高校资助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资助育人的负功能和正功能又是同时发生的, 那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探讨, 努力降低其负功能的影响, 发挥正功能的优势, 保证资助工作有效开展。

3.1 完善资助评定体系

(1)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贫困等级评定时, 不仅要结合学生提交的“三级贫困证明”、“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登记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对于有明显作假行为的同学, 待核定后, 取消其资助评定资格, 并进行批评教育;对于所提交资料存在疑惑的同学, 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其家庭实际情况进行核查, 确保专款专用, 让真正需要的学生的到资助。

(2) 进行诚信评价并建立受助学生诚信评价档案。学校应对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诚信评价, 对于诚信评价得分较低的学生, 不予资助。从学生获得资助的时刻起, 为每位受助学生建立诚信档案, 将其日常诚信行为进行纪录, 如考试诚信、交友诚信、金融诚信等, 并且将诚信记录计入个人档案。这样可以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跟踪评价体系, 使学生时时感觉到自己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3) 适当调整资助结构。现在的资助体系包括“奖、助、贷、补、免”, 其中“奖”中的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是属于高额的, 而国家助学金的名额很少, 平均一个年级只有一个名额, 虽然8000元钱的金额很高, 但是受助面却相当小;国家励志奖学金为5000元, 金额较高, 而且名额相对较多, 但是申请对象必须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的资助结构, 使得一些家庭经济较好的同学即使表现很好, 却什么也拿不到, 这无疑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所以, 应当适当调整国家奖学金的比例, 即使降低一定的额度, 却可以增加不少的名额, 这样能够让很多家庭经济相对较好而且又努力踏实的同学同样得到奖励, 在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的同时, 也能降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虚假申请贫困生的现象发生几率。另外, 资助结构的适当调整, 也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能够减少资助育人负功能的影响, 保证资助工作顺利进行。

3.2 促进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

助困和育人是资助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二者相辅相成。首先, 在高校资助工作中, 要加强资助育人的宣传力度和范围, 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向广大辅导员和在校生以及学生家长宣传资助育人的理念;其次, 要加强辅导员队伍, 尤其是资助专项辅导员对于资助育人理念的理解, 提升辅导员的师德水平和育人工作能力。辅导员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要积极搭建辅导员学习平台, 注意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 加强交流与合作, 推广资助育人成果, 从而促进资助与育人真正有机结合;再次, 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排除他们的自卑感和心理方面的思想压力, 促进受助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就业。

3.3 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和制度意识

契约和制度对于资助的双方都有约束效力。从贫困生申请资助的那一刻起, 双方就必须遵守约定, 契约的达成意味着当事人自我意志的限制与约束, 儒家文化中, 最早提出契约精神的是亚圣孟子,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由上至下都缺乏平等自愿的契约精神, 因此, 务必要建立与学生的契约精神。这对于在资助工作中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诚信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 在现代法治社会, 契约精神也是其中的基本精神,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也是当今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在法治社会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权利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诚实守信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制度意识, 首先要进行一定的组织学习, 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制度的重要性, 树立遵纪守规观念。只有深刻地了解制度的内容, 才能提高学生的制度意识。契约精神和制度意识的养成, 有助于规范学生在资助工作视域内的行为, 有助于资助育人的有序开展, 更有利于高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实施。

3.4 完善勤工助学新模式

勤工助学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赚取自己生活所需, 补贴家庭开销的一般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勤工助学模式为:学生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基础上, 赚取生活需要的报酬;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的组织过程中, 获得较多的报酬, 进而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当前高校的勤工助学模式更多地是依靠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但是因为高校自身的限制, 提供的岗位数量以及薪资报酬相对较低, 很多时候甚至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开销。所以, 在高校勤工助学的开展过程中, 应该向社会要资源“走出去、引进来”, 以高校资助部门为纽带, 并结合学生专业特长, 正确引导社会企业单位到高校招聘兼职学生, 为在校贫困生提供符合专业需要的兼职岗位, 从而也能缓解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增长见识, 为以后就业提供充分准备。

4 结语

资助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 对于资助工作负功能的管控研究, 有利于促进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要做到授之以鱼, 更要做到授之以渔, 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真正将资助育人工做到规范化、严格化、常态化。

摘要:指出了大学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 教育公平是保证大学生平等地接受良好教育的基础。在高校中, 要做到教育公平, 就必须重视资助工作的开展。阐述了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包括“奖、助、贷、补、免”, 要求将助困与育人紧密结合, 形成资助育人的科学架构。分析了资助育人工作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必须重视资助育人工作的负面影响, 即资助育人负功能, 只有掌握管控负功能的方式与方法, 才能保证资助工作在高校育人体系中顺利发挥作用。

关键词:资助育人,负功能,管控研究,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吴以立.高校贫困学生心理扶贫微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1 (20) .

[2]陈钧.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勤工助学新木事的重要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9) .

[3]蔡路, 刘运显.试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5 (3) .

[4]苏琼瑶.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勤工助学新模式的重要作用研究[J].长江丛刊·理论研究, 2016 (6) .

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篇5

一、齐心协力,确保贫困新生顺利入学

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要求,精心组织,周密筹划,及早研究并出台新学年资助措施:

1、按学院事业总收入的5%比例提取各项资助经费约64万元;

2、按学院事业总收入的0.5%比例提取资助经费约6.4万元专项资助特别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

3、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迎新前期专门举办学生资助工作业务培训;

4、要求各系在迎新期间及时关注特殊情况和困难的学生,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资助等。各项措施确保贫困新生顺利入学。

二、全方位宣传资助政策,反应渠道畅通

为使广大新生及家长能了解各项资助措施,我院资助管理中心特在寄去录取通知书同时将宣传资助简介以及相关办理方法和表格一并寄给新生,使有需要资助的同学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迎新期间学院资助管理中心特建立新生群,在群内公布20xx年各项新生资助政策、流程图、咨询电话,在新生接待处设立咨询点和宣传标识,接受学生咨询。为新入校学生提供关于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生源地、校园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勤工助学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帮助新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体系,打消学生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疑虑,安心投入到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三、畅通“绿色通道”

新生接待处特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区域,先让贫困学子办理入学手续,参加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军训工作,安顿下来后再按照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政策规定进行贫困生认定,对照贫困状况分别给予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资助。各系辅导员及班主任、学生工作人员在迎新期间坚持在第一线,走宿舍、和家长谈心,及时发现学生的实际困难并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对经济困难新生资助信息进行详细的统计,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一手资料,更好的统筹好“奖、贷、勤、助、补、减”等各项资助措施。据统计,我院20xx年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人数60人,惠及学费、住宿费金额约37万元。

四、全力做好“应贷尽贷”,认真部署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

本着“服务学生,方便学生”的原则,全力做好“应贷尽贷、应助尽助”贷款工作,学院积极开展新生助学贷款工作,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新生报到时认真审核学生贷款材料,告知学生贷款流程及相关程序,确保学生切实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另在确保新生顺利入学的基础上,学院在开学后即全面部署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完成20xx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档案库建立和信息录入准备工作;国家奖、助学金和校内优秀奖学金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中。各类资助及时解决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学习和生活。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院的学生资助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一些困难和问题仍就存在。由于贫困生的基数非常大,各项经费仍然非常紧张,不能解决所有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生源地贷款政策落实还没有全部到位,生源地资助部门对相关助学贷款政策宣传解释的不够,另外生源地贷款也限定了区域,给贫困学生造成一定不便,给学校增大了困难,增加了压力。就目前社会福利慈善机构组织的社会捐助来看,大部分社会捐助都流向名牌、重点高校,一般学校得到社会捐助机会比较少。

六、意见和建议

1、广东生源地贷款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给生源地贫困生增大了困难,增加了高校压力,需有关部门加强协调,也同时加强生源地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

2、我院是农林类院校,贫困学生基数大,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增加对农林院校的政策倾斜力度。

3、提请上级有关部门加大财政助学的投入力度,增加高校勤工助学专项拨款。

完善资助育人 篇6

关键词:资助;育人;教育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有力的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的资助工作更多的是“助贫”,从经济上帮助学生;没有实现 “育人”,缺少对受助学生的心理关爱。而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让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努力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奉献、自立自强、爱党爱国意识,使他们在资助育人体系的帮助下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是我们每一个资助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资助工作人员认识不足,重帮困,轻育人

一些资助工作人员缺少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把资助工作简单化为对贫困学生的“金钱救济、物质帮扶”,认为只要按照政策把资助资金发到受助学生手中,使他们交得起学费,不用为生活费犯愁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忽略了对这些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和疏导。

(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缺乏统一标准,未能应助尽助

目前的资助政策除了少部分“奖优”,即需要学生具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外,更多的是“助贫”,即以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为评选标准,即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个别不困难的学生通过关系开具了贫困证明,从而申请资助;而真正困难的学生有时却因开不出贫困证明而无法享受资助。这样就严重损害了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违背了资助政策的初衷,也伤了个别困难学生的心。

(三)资助方式简单生硬,缺少对受助学生的尊重

个别资助项目名额较少,而申请者众多,为了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开公正,有些学校以申请学生演讲,本班同学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受助者。这样做虽然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但评选过程变成“比比谁更惨”的演讲,却忽略了对贫困学生隐私的保护,让他们把心理的伤疤呈现在众人面前,缺少对他们基本的尊重。

同时,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对于学生的资助也越来越多,这是对政府资助的有力补充,也为学生解决了困难。但有些单位或个人在资助的同时,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因此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其资助行为,让助学生为其站台,忽略了受助学生的感受,缺少对他们隐私的保护。

(四)个别资助项目设定有待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资助投入的加大,资助范围越来越大,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纳入到政策覆盖范围,享受到政府的关爱。但个别资助政策,申请条件宽泛,几乎是“零门槛”申请。如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所有涉农专业和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学生,无论家庭困难与否,均可享受。资助的学生数量不少,但并未达到使学生感恩社会、回报政府的目的,反而助长了一些学生的等、靠、要思想,产生“我符合条件,国家就应该给我钱”和“不要白不要”的思想。

二、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途径

(一)饮水思源,加强感恩教育

“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文明之义。资助工作人员和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观。可以通过举办资助征文、资助演讲比赛,以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学生对社会、对他人充满关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将慈善的力量传递下去。

(二)灵活科学的界定贫困生

學生贫困不贫困,不应简单看是否有贫困证明,更应结合学生在校的消费表现,如通过餐卡查看学生每月在校就餐次数和金额等,形成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客观公正评价。对于家庭确实困难,但因无法开具贫困证明,而不符合国家资助政策的。学校可以通过校内资助资金予以帮扶,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使他们感觉到社会、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三)资助评选尊重学生的隐私和人格尊严

改变申请学生演讲,班级全体成员投票的评选方式。组成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小范围内的民主评选,兼顾资助资格评选的公开透透明和受助者人格的尊重、隐私的保护。

(四)推进资助项目的科学化

一是适当调整某些资助政策的资助比例和资助金额。如中职职业教育,现行的国家免学费政策,免学费对象包括“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基本保证了困难家庭的孩子能够上的起学;那么国家助学金就应改变“撒胡椒面”式的平均资助模式,而应该提高标准,“精准资助”,重点资助个别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是逐步缩减无偿资助,增加有偿资助类型。“免费午餐”式的资助方式,不利于学生权利义务对等观念的形成,易于滋生学生的不劳而获心理。各学校要拓宽学生勤工助学的渠道,不仅积极在校内为学生提供通过勤工助学的岗位,还可以与社会的一些企事业单位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的岗位。通过勤工助学,学生既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缓解家庭经济困难,也可以培养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总之,学生资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政府和学校共同参与、积极配合。资助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育人才是资助工作的灵魂。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疏导、生活的关照和人格的尊重,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品质,唤起他们对社会的感恩意识,激发起他们的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王淑珍,党艳东.加强资助育人工作促进高校资助工作公平有效[J].继续教育研究,2013,(03).

[2]陆婷.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文教资料,2014,(03).

完善资助育人 篇7

一无偿资助的弊端

相对于有偿资助, 无偿资助在资助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第一, 无偿资助使国家、政府和学校投入不断增大。无偿资助的赠予性特征, 使投入资金单向流入, 不能循环, 无法回收周转使用, 这样就需要国家、政府和学校不断投入大量资金, 以保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不至于降低。但同时也造成国家、政府和学校背负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 无偿资助有悖教育公平原则。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 学生承担相应的教育成本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支付学习经费时, 政府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帮助, 然而高校的经费, 无论是国家拨款还是学生缴纳的学费, 都是用来为全体学生服务的, 每个学生对学校的经费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 政府的资助并不是天经地义的, 因为每一名贫困大学生都是一个健全的人, 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知识存量, 从某种角度看不应提倡无偿的资助方式。

第三, 无偿资助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依赖心理。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操作简便, 只要是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符合成绩要求并提出申请, 一般均可以获得国家或学校给予的数额不等的资助。这一类受到资助学生不用归还。因此, 一些困难学生渐渐对无偿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 不要白不要, 认为得到政府和学校的补助是应该的, 甚至故意不交学费等着学校给予资助。这样容易让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 心理上形成了“等、靠、要”的心态, 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也不利于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二有偿资助是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

国外大学生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从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大学生贷款人数占各类学生总数的60%以上。助学金制度和减免学费制度正在淡出资助体系, 奖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正在成为国外普遍采用的资助制度。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走出以往单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经济资助的误区, 在给他们经济资助, 努力使其公平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同时, 更要注重变资助为主的资助模式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模式。因此, 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 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模式。有偿资助顾名思义是受资助人在享受资助权利的同时, 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该义务可以是助后还款, 如国家助学贷款;也可以是完成相应的志愿服务时间或指定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勤工助学等。

有偿资助的核心思想是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它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现时代的价值取向, 还折射出高等教育资助理念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既是按劳分配要坚持的原则, 也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所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是每个贫困大学生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之一, 正如劳动者只有履行了劳动的义务之后才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一样, 接受资助的权利主体只有履行了相应的义务, 才能取得权利主体的地位。[1]

三有偿资助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实践

有研究表明[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 例如在对资助方式的认可上, 他们倾向于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 而不是无偿资助的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他们更愿意主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隐性资助等有偿式的资助。这些调查结果显示出, 当前贫困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 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 降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普遍赠予, 而加大有偿性资助, 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资助模式。

1 加大勤工助学力度, 探索勤工助学外延性发展的路径

勤工助学作为资助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机会, 鼓励和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报酬。在经济上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 克服依赖心理, 并在劳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能力, 锻炼就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和品德。勤工助学是非常典型的有偿资助模式, 它把“输血”型助学变为“造血”型助学, 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3]在很多发达国家, “契约性”的社会服务是实施勤工助学方案的一种相当普遍的方式。比如美国政府发起的“社会服务计划”, 是由政府与学生签订服务契约, 学生要获得资助必须从事为中小学生当暑期的数学和语文教师、为青少年提供咨询辅导等工作。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的现实显示, 与其他资助方式相比, 其受助人数和受助金额比例偏小。其主要原因:一是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少、报酬低;二是勤工助学与学习时间存在一定冲突, 在比较繁重的学业环境下, 学生可做兼职的时间不多。为此, 勤工助学外延发展需要解决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拓展等问题。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影响力, 在扩大和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 共同创造条件, 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工, 拓展勤工助学社会岗位, 组织学生在寒暑假走进企业生产实习, 边提高专业知识边增加实践经验, 缩短社会适应期, 提高就业能力, 以实现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三赢[4]。例如我校物联网工程学院,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校外勤工助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院暑期组织高年级受助学生走进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不仅为学生解决了暑期工作的问题,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管理运营过程的机会。从一份份感恩学院、感谢企业的心得体会中可以看到学生能力和品格的提高。

2 成立资助服务中心, 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 为学生提供平台

学生资助服务中心隶属于学生会, 是学院资助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 对全院的资助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各类志愿服务团队是接受国家、社会、学校无偿资助的学生组成的学生团体, 接受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它的宗旨是“感恩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其目的是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凡是受到国家、社会、学校无偿资助的同学必须承诺完成规定时间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以我校物联网工程学院为例, 获奖受助学生按类别组建了“国家奖学金先进事迹报告团”、“国家励志奖学金帮扶小组”、“国家助学金志愿服务队”、“资助义务工作团”, 在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下, 开展各项志愿服务类活动。“国家奖学金先进事迹报告团”工作内容主要是宣传获奖同学先进事迹, 与新生转型教育、本硕博论坛等系列活动相融合, 举办系列报告会, 展示国奖获奖同学风采, 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国家励志奖学金帮扶小组”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朋辈辅导, 让励志奖学金获奖同学与学习困难的同学自愿结对, 与党员“1+1+1”活动和“学业辅导员”制度相结合, 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国家助学金志愿服务队”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助学院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社会志愿服务工作。“资助义务工作团”是除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 获得其他资助金的同学必须参加的团队。凡申请各类资助金的同学必须按要求做满相应义务劳动工时。这些义务劳动可以是学院指定的, 也可以是自己申请的。以上团队全部由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每次活动派专人记录考核备案, 每学期小结, 一个学年做一次总结评定, 评定结果作为下一学年各类资助金评定的参考。通过这些团队工作, 将受助学生的感恩之心充分唤醒, 更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回报意识。

3 建立爱心基金, 保证无偿资助金的循环性和持续性

爱心基金是各高校践行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模式, 是由大学生个体和学生工作者共同组成的一种互助性公益组织, 秉持“取之于生, 用之于生”的原则, 努力为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宝鸡文理学院在贫困生获得无偿资助时, 监督其签订承诺意向书, 承诺其完成学业走向稳定的工作岗位后, 向学校捐赠爱心款, 数量不低于其曾经在校获得的无偿资助金。这笔爱心基金不仅减轻了学校的资助压力, 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无偿资助金额的循环性和持续性, 也使一些学生克服了依赖心理。尽管这个基金的资金来源靠学生自觉性、诚信感恩的情怀, 可能会遇到学生不能践行的困境, 但未尝不是一种解决无偿到有偿的探索。又如, 燕山大学“希望基金会”, 学生可自愿加入成为会员, 有向基金会借款的权利。每学期会员必须储蓄一次, 数额不等, 下限20元, 毕业时一次性返还。基金会由辅导员专人负责, 监控资金的周转, 以保证基金的正常回收和最大限度地流通。当会员特别是贫困生遇到生活困难或遇到突发事件时, 都可以向基金会借款, 以解燃眉之急。借款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还清借款, 一般每个学期清算一次, 遇有特殊情况基金会可视其情况准许其延期还款或适当减免。除此之外, 会员们每学期还组织参与许多公益活动, 用感恩的心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不仅使受助对象感受到了温暖, 也感染了周围的广大师生, 使更多人理解、支持并参与其中。资金来源除学生储蓄款外, 师生和社会捐款、各项有组织的劳动创收也是基金会的重要资金来源。[5]

通过以上实践, 在资助过程中把经济资助、能力锻炼与责任意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变无偿性资助为有偿性资助, 使救济性资助成开发性、扶持性、循环性资助, 全面推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总之, 如何更好地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问题, 不仅关系到贫困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 而且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稳定。高校资助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 顺应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 不断研究新的工作措施和方法, 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 努力推动我国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英, 邱伟青, 等.完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初探[J].新西部, 2009 (16) :182-183.

[2]陈洁, 贾平, 等.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新探[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9) :74-77.

[3]赵艳, 唐晓育.地方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走向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115-116.

[4]王意明, 李世光.我国高等教育助学体系定位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3) :5-7.

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篇8

关键词: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 在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的同时, 来自经济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数量也呈现出大幅上升的趋势, 目前在我校10427名在校本科生中, 经确认的家庭贫困学生数量达1949人, 贫困生所占在校学生比例高达19%。与此相伴生的是国家、教育主管机构、各高校对资助育人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都在不断加大。2004年, 中央颁发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以政府投入为主, 多方筹措资金, 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而要确保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真正做到“不让一位学生因贫穷而失学”, 促进资助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就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一理清观念, 正确认识资助育人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对资助工作有了完整、正确的认识, 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完善、高效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首先, 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面向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向学生提供适度的经济补贴, 以满足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的生活、学习需要, 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所以, 资助更多的应该是雪中送炭, 而不是锦上添花, 资助的补贴标准应是满足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方面的基本物质需求, 对于某些贫困学生的过高要求则应给予坚决的拒绝, 避免一些学生产生“等、靠、要”的思想, 事事都向学校伸手。

资助育人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助, 抛弃那种享受资助理所当然、自己的一切需求学校都应无条件满足的心理。总之, 资助应该是“保障为主, 改善为辅”。

其次, 帮助学生解决在校就读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 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这是资助工作的根本所在;而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满足困难学生长远的深层发展需要才是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

所以, 对贫困生的资助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 而是一个综合问题。对贫困生的资助, 简而言之, 就是要努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经济问题, 二是思想问题, 三是发展问题 (知识、技能) 。因此, 在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 学校资助管理部门担负着三重“育人”职责:既要发挥资助项目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又要开展以勤奋学习、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 既要“授人以鱼”, 又要通过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活动实现“授人以渔”, 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

二健全机构, 合理配备工作人员

健全的机构, 合理的人员配备是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资助育人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组织保障和人力保障。随着国家的重视、困难学生数量的增多, 以及社会发展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都决定了我们需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并配备合理而充足的人员专门负责、牵领引导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同时, 资助育人工作是一系统工程, 很难单靠一两个部门单独完成, 通常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为此, 在设置专门的资助育人工作机构之外, 其他职能部门也应做好相应的对接工作, 财务处应有专门人员分管该项工作, 各个学院也应配备专门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教师, 最终在全校上下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 专项工作由专人负责, 使资助育人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 努力做到组织到位、保障到位。

三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机制, 应助尽助, 但不滥助

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第一个环节即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的认定。切实掌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的前提, 也是国家、学校制定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而要使认定工作更加准确、客观、公正, 就需要在资助育人工作中, 完善贫困学生认定工作机制, 既要避免一些学生从中浑水摸鱼, 同时也要让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合理、及时的资助。

我校制定并颁布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 (以下简称《认定工作实施办法》) 是一部较为完善的贫困生认定办法, 其能够为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认定工作实施办法》不但较为合理、动态地确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 同时也设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组织机构, 并严格规范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程序。

第一, 认定材料准备。每学年结束前, 申请认定的京外生源地在校学生需登录我校学生处网站下载《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表》;京外生源地新生的表格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送。需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京外生源要如实填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表》, 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 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申请认定的北京生源地学生原则上需提供由北京市民政部门核发的《北京市城市 (农村)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金领取证》或《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复印件, 或其他能够充分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材料。

第二, 学生本人申请。每学年开学初, 学校启动当学年认定工作。班主任组织本班提出认定申请的学生填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并负责收集认定工作所需材料。辅导员或班主任要根据我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条件与标准与每个新申请认定的学生进行一次谈话, 以充分了解学生具体的家庭经济情况, 并将掌握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提交给学院认定评议小组。

第三, 民主评议。各学院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相关材料, 用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比较学校公布的该学年学生基本支出参考值, 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 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以及班主任或辅导员介绍的情况, 认真进行民主评议, 确定本年级各档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评名单, 报学院认定评议小组审核。

第四, 学院审核。学院认定工作组应认真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评结果。如有异议, 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更正。

第五, 认定结果公示。学院认定工作组应将审核通过的认定结果以专题会议的形式, 在学院班主任、辅导员、认定评议小组成员范围内传达。如师生中有异议, 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本学院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学院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 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生处提请复议。学生处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反应情况属实, 学校将对认定结果做出调整。

第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建立。学生处负责汇总各学院的认定结果, 并将有关材料整理存档, 同时向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本学年认定工作开展整体情况及认定结果。经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确定最终认定结果, 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合理设定贫困标准, 加强组织领导, 尤其是严格认定程序, 力求从多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价, 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认定结果的客观公正。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不但为困难生的认定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 同时也为整个资助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贫困生受助档案,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动态管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确定之后, 就要加强对贫困生的管理, 建立贫困生受助档案, 学生在何时何地受到过何种资助以及学生自身的经济情况如何, 都应该在贫困生受助档案中一目了然, 从而使资助管理部门能够根据学生的经济状况以及受助情况, 合理地分配、调节资助资源, 避免将各项补助措施都集中到某一位学生身上, 出现“困难贵族”。

同时, 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在不断变化, 所以对贫困生的管理应该实行动态管理, 使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 以便在贫困生之间合理调节、分配各种资助资源。

五完善资助体系, 确保保障性资助

资助育人工作主要面向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但每个学生的经济困难状况又各不相同, 甚至每个学生贫困的发生与持续时长也千差万别, 如有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 但有的学生是因为遭遇突发事故致贫的, 有的学生的经济困难是长期持续的, 有的则是暂时的, 所以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应有相对应的资助对策。为此, 完善资助形式, 架构起立体的资助体系是资助育人工作建设的重要内容。 (1) 在学生入学时, 开通绿色通道, 确保“一个学生都不能少”; (2) 架构立体资助体系, 保障学生的日常生活。

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勤工助学为主导, “奖、贷、勤、补、免”五位一体的助学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 根据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生的不同情况, 同时给予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专项补助 (春节慰问及路费补助、寒衣补助、军训补助、保险费补助等) 等, 全方位、多渠道的保证学生日常生活, 满足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经济需要。

六拓宽渠道, 搭建平台, 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育人是学生资助政策的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 资助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在保证经济资助的同时, 必须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 把教育和引导困难学生“做怎么样的人, 如何做人”摆在突出位置,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资助政策的成效应主要体现在育人效能上。

虽然一个人的思想看不到、摸不着、具有较高的抽象性, 但思想道德教育本身不能是抽象的, 否则教育工作就会陷入虚无的泥潭, 因此, 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具体的、可感的。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应该有平台、有依托、有抓手, 只有建好了平台, 有了依托, 找准了抓手, 育人工作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 需要不断拓展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 不断探寻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努力搭建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平台。 (1) 开展“诚信有为, 励志成才”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并使活动常态化, 努力打造一批学生喜闻乐见的精品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2) 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的实践环节, 实施“实践育人”。

首先, 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有偿”性质的假期社会实践项目, 按照项目的要求以不同的形式去亲身实践, 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 体验经济资助的来之不易, 并通过社会服务实现自强。其次, 组建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参与“志愿者服务队”, 开展义务助学、义务服务、爱心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 为学生回馈母校、感恩社会搭建平台, 让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资助”的同时,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认识, 接受教育, 逐步实现其“自助”向“助人”的转变。

七突出勤工助学的重要作用, 实施发展性资助, 使其成为锻炼学生、发展学生的有力抓手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整体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学生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同时,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 而且还必须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交际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因此, 资助育人工作不仅仅是向学生提供经济帮助, 同时也在发展学生技能,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大有可为。除了尽可能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一些培训、社会实践机会之外, 勤工助学应该成为资助育人工作解决学生发展问题的最有力抓手。

与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相比, 勤工助学作为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抓手, 优势明显:

第一, 勤工助学岗位数量较多, 覆盖面相对要广。我校设有勤工助学固定岗位500余个, 与此同时还设有临时岗, 并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勤工助学机会, 我校每年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达2000余人次。众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

第二, 勤工助学工作内容多样。不同的用工单位、用工部门所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性质差异很大, 工作内容也各不相同, 这使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工作, 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社会, 勤工助学广泛的涵盖面是其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 勤工助学持续性、连续性强。

第四, 勤工助学是一项“双赢”的实践活动。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一方面通过这一活动提升、锻炼了自我, 同时也通过参与勤工助学获得了一定的酬劳,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身的经济压力, 可谓一举两得, 甚至多得。

第五, 勤工助学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适当报酬从而缓解自身经济压力, 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自立自强、勇于奋斗的精神, 从而消除有些学生的“等、靠、要”思想。

由此, 在资助工作中, 我们应该突出勤工助学的重要作用, 组织管理好勤工助学活动, 使其成为锻炼学生、发展学生的有力抓手。 (1) 转变思想, 将勤工助学活动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加强勤工助学育人功效宣传及加大岗位开发力度,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的同时, 对有条件参与勤工助学而不愿从事勤工助学, 或虽从事勤工助学而不尽责尽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视情况降低其困难资助等级。 (2) 健全制度, 科学规范的管理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成立校勤工助学管理中心,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具体策划、组织、安排和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对从事校内外勤工助学学生提供必要的岗前知识培训及法律知识培训, 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同时, 积极推进勤工助学信息化管理, 通过网上申请、网上招聘等网络化管理来加快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 使勤工助学工作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来达到培养人才的真正目的。 (3) 保障经费, 为勤工助学这一“造血型”的资助措施地位提升提供坚强的后盾。

总之, 在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中, 应坚持把加强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 通过经济救助、学习扶助、精神扶志和知识能力发展, 将帮困、助学、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建立起功能强大、积极有效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敖洁、伍运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教育现状的访谈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

[2]张立英.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与育人”长效机制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1)

[3]萧莉、刘伟、徐沙.贫困生教育创新模式思考与实践[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6)

浅谈学生资助育人建设 篇9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难问题已经逐步得到有力解决。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经历了从无偿资助到有偿资助再到无偿和有偿资助相结合三个历史阶段。2004年, 国家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 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了重大修订, 使学生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

制度本身是理想化的, 是对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积极作用的。然而,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诸多现实障碍, 学生资助分配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首先, 分配不均。1.地区发展不均衡导致部分地区名额浪费, 而很多地区学生却因贷款名额少, 无法正常上学。2.重点高校学生获得资助的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点高校学生。其次, 从最终分配结果看, 多种因素影响分配。1.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学生获得资助的机会。2.女性与男性相比获得了更多的资助3.口才好的学生比口才一般不会表达的学生更容易在师生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下获得资助机会。

二、关于学生资助制度的改进意见

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具体的对策思路, 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学生资助制度, 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首先, 完善国家奖助贷制度, 从而达到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 奖助学金相结合的学生资助制度。其次, 针对不同收入群体, 可采用不同的资助方式。面向全体学生的, 可采用奖学型资助;如果资助对象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可采用助学型资助。根据不同对象, 选择不同的资助方式或多种资助相结合。

综上所述, 学生资助育人建设需要一个完善的学生资助制度作为保障,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除此之外, 在制度完善的过程中, 同样需要实施主客体的体系建设, 注重学生、学校以及社会个体的协同发展, 更好地推动学生资助育人建设的深入改革。

三、针对学生资助育人的启发与思考

(一) 个人层面

学生应正确面对自身情况, 积极乐观面对自身贫困,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主动克服自卑等不良情绪, 用知识充实自己, 并将自身贫困处境转化为自身的动力, 认识到后天的勤奋可以改变现在的情况, 用自己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二) 学校层面

1.加强诚信教育,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学校定期开展诚信教育讲座, 无论是对学生评定助学金或是后期的助学贷款的还款都有重要意义。

2.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 引导正确的心态。贫困生在大学期间在追求独立自主和发展期间, 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 承受着如学习、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 很容易造成心理异常, 因此学校层面要加强思想引导, 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3.营造校园文化, 评选自立自强先进典型。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资助是关心和帮助, 学生要学会感恩, 自觉将这种爱通过自己再传递出去。同时学校大力弘扬贫困生自立自强精神, 发挥贫困生示范作用, 让优秀贫困生成为榜样, 让同学们都学习他们勤奋刻苦, 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三) 国家层面

1.坚持公平原则

公平首先是规则公平, 制度公平, 使人们在这种规则制约下公平竞争;其次是分配公平, 即同等条件的人获得同样的待遇。同等质量的学生享受同样质量的教育, 使得学生都能有机会接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

2.增设学生资助渠道

学生资助除了国家, 政府资助外, 还可从社会不同渠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社会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的子女上学提供资助。 (1) 制定勤工助学计划。学校适时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并多多创造条件, 让勤工助学在学生资助制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 企业单位也可给予一定资助与扶持。 (3) 建立必要的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管理机构, 加强对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的引导和管理。

3.加强学生资助的法制建设

学生资助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社会公益事业, 许多方面除了道德层面约束外, 需要用法律来规范和制约, 尤其是借贷关系更需要有法可依, 更需要法律来保护。

综上所述, 如何更加深入地推进学生资助育人建设, 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需要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一个惠民惠生的教育工程, 除了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还应有实事求是、诚信守则的实施体系来落实。宏观规划, 微观入手。制度、实践“两手抓”, 做到合理衔接、优化推进的良性循环, 才有学生教育事业更好地明天。

摘要:在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方针下,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 学生资助育人建设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让国家惠民惠生政策得到切实落实, 让受资助学生拥有健康的成长心态, 这一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制度与实践“两手”都要抓, 政策制定与参与个体之间的协同发展, 将是推进学生资助育人建设的有力抓手。

关键词:政策制度,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林琳, 柯晓扬。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构想[J]教育探索, 2013 (2) :125-126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 篇10

1 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内涵

教育的宗旨是实现 “立德树人”,党中央、国务院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是党中央、国务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育人功能贯穿于资助工作落实的全过程,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诚信贯穿始终; 勤工助学劳动中,自强自立和奉献精神尤为重要。各种资助项目也能体现资助的育人功能,如奖学金奖励先进,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在评比过程中也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本身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资助工作在育人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2.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突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但由于学生本身的诚信问题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材料的真实性和认定的标准也大不相同。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有时候不能真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证明材料,资助管理部门无法一一核实每位申请者的家庭情况,加之一些生源地民政部门的地方保护,使得虚假证明泛滥,反而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会出现开具证明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不一,由于各申请者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显著,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不一。例如,中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要显著高于西部,很可能出现该享受资助的学生由于当地收入水平过高而无法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

2. 2 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十分普遍

逐步健全的资助体系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常规经济资助的部分,在资助工作落实中往往只关注资助的款项能否发放到位,评审程序是否合规,而忽视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现阶段我国的资助体系分为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1],尤其是无偿资助的部分恰恰是资助育人的重灾区。有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学生毕业后自付利息、按时还款,对学生的诚信度要求很高; 勤工助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起到育人的目的。无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金、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尤其是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只以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为唯一考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和依赖,认为此项资助是自己应得的,滋生了学生等、靠、要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奉献意识,无法起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2. 3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不足

现有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往往流于表面,比如开一场诚信教育讲座,做一些简单的机械化的勤工助学劳动等。而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最重要的能力提升的重视不足。例如,勤工助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各大高校的勤工助学助学工作多为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以体力型工作为主,加之大学生的课业压力繁重,勤工助学劳动被肢解得零零散散,一周往往只工作一到两次,工作的间隔长,工作时间短,无法真正起到能力提升的作用。资助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在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方面。例如高校只重视帮助学生成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对于贷后的管理和教育方面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还贷逾期的问题突出,给学生本人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长此以往,无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3 完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对策

3. 1 健全资助工作机制

完善有力的资助组织机构是资助育人工作坚实的后盾,高校应建立从学校层面到二级学院层面完善的组织机构,学校应建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全校的资助工作,学生资助部门负责资助工作的管理工作,二级学院应成立学院认定工作组,负责资助工作的具体组织和认定,年级( 或班级、专业) 要成立以辅导员为组长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是立德树人教育的 “第一人”[2]。同时,要建章立制,制定各项资助规章制度,并将育人功能的导向明确写入各项资助规章制度中。在资助育人体系设计时,统筹安排资助资金,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可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将资助资金划拨到学院,学院进而依据不同的学生自身特点制订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资助计划。

3. 2 建立标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高校依据国家和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二级学院依据本学院自身特点,制定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细则,细则的制定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统一,定量就是要制定详细的量化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量化,定性就是要参考日常的学生表现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充分做到民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库,针对不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定期复查和回访,及时修订认定工作中出现的漏洞。

3. 3 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由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保障型资助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型资助转变。一是变无偿性资助为义务性资助,如宣传和鼓励国家助学金或其他无偿资助金获得者进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二是转变资助工作理念,注重培育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创新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鼓励勤工助学学生创新创业。合理分配资助资金,高校可通过划拨专项资金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大学生实践或创业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4 构建资助育人实施和评估反馈机制

资助育人体系设计的效果好坏要看资助育人的实施过程和后期评估反馈情况。高校要加强过程实施机制。通过加大资助政策的宣传来推动资助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宣传内容上,要以资助育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作为宣传的重点; 在宣传的形式上,可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新媒体的宣传效果更能为广大学生接受。在各项资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对二级学院对资助政策的落实程序合理公正上进行监管,确保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资助育人的评估反馈机制。在评估反馈的基础上改进资助育人的体系建设,实现资助育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伟,黄艳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0):8-10.

[2]李彦磊,张丽红,赵其波.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的作用[J/OL].中国教育学刊,2014(S6).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606.G4.20141231.1201.072.html.

完善资助育人 篇11

[关键词]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多维度资助模式 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71-02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自身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展,高校资助工作成效成为考察社会教育事业的基本核心指标,它是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也是我们维护社会教育公平,保证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物质和行为载体。当前,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对贫困学生的经济和物质资助力度越来越大,但贫困学生主体往往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体现在其社交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或相对薄弱上。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对于贫困学生个体的内在价值的挖掘和精神世界的关注等方面存在欠缺。无论是从受资助个体发展本体需求的模式上,还是从夯实资助基础引导贫困学生由物质追求向精神思想转变方面,都对更好地推动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模式的多维度构建提出了更高、更完善的人性化创新指向。

二、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模式的工作内涵与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步构建起一种以社会公平为导向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这个体系具有双重使命,包括完善和维护教育公平,建立满足个体成长需求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等。

当前,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奖、贷、勤、助、免”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资金投入巨大,助学贷款渠道畅通,学校和社会捐赠的各类奖助学金充足,再加上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费减免等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

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目前主要是以国家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要形式,其他形式为辅,资助覆盖面已达到100%。但在实际工作中,资助方式的供给是否与学生的需求意愿相符合;大量资助专项资金是否发挥效益真正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解决了多大程度上的困难;各类资助政策是否对学生的学业和成长成才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是否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将是高校重点关注和努力寻找合理解决方案的问题。

2007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经济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对经济贫困学生资助,以不同资助内涵为基本要求,赋予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资助新内涵。体现到育人这个目标上,高校应以传统的资助政策为基石,将人文精神贯穿于日常教育管理,更多地满足多样性的学生个体需要,将“在教育思想上要求人性的回归,而在教育实践上要求向人类的情感世界趋同”。[1]

现阶段各高校仍是更多地将物资发放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目标,对学生的精神引导和心理疏导则处于一种次要的从属地位,这样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导。学生是学校的存在主体,我们对贫困学生的帮扶不仅要体现在物质资助层面,而且还要体现在精神的建构和心理的呵护层面,并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2]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文化观,推进学生自我构建正确的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资助育人视角下对贫困学生资助的情感解读

资助育人是高校教书育人体系中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协调元素,统筹协调提升学校跨部门的工作机制是群体能力最典型的表现。这个机制主要关注不同贫困生群体、不同学生层次的心理感受和成长需要,目的是通过多种资助方式(直接资助、鼓励资助、有偿资助)对学生进行精神与情感的慰藉,帮助他们解决成长所要面对的问题,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真正激发贫困学生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人本观念下的高校资助育人新境界

“人本”是当下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主要教育事业发展脉络,以经济资助和育人、帮扶和救助、服务提升和情感关怀等主要形式,发展传统的时代哲学体系进入高校资助育人的环境中,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体的个体发展和需求,开启资助贫困学生视角的新维度和路径,把以人为本观念置于人文关怀、爱心捐助的实践生活中,体现出以人为主线的情感诉求。

(二)情感诉求和育人能力相结合的资助精神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一方面,特定的人文关怀的资助模式使得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将超越特定群体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特定困难群体在面对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时所表现出来的自律内涵。不可否认,这一群体在思想上存在一种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并对自身的学习状况、生活空间、社会实践等有着很大的与现实生活的隔断化。我们可以从思想、情感塑造着手,改变其原有的“等、靠、要”思想,为其树立以资助育人为方向的并富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念的意识,引导其自强、自立、自尊和感恩的思想知识提升。我们还要规范和完善资助流程,鼓励贫困学生参与公益活动,逐渐使个体的情感与核心创造力转向更加开放的为社会服务的空间维度上。

(三)创新资助育人模式的时代要求

高校资助制度应符合时代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我们要把一种秩序化、情感化的资助育人模式引导成为一种具有创新模式的战略要旨,并在其中构架一套有形的实践体系,包括创新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创新高校资助体系以及工作思路等,真正地将党和国家的资助育人的美好意愿融合到我们工作的实际中,充分满足贫困生的个性内涵需要,关注贫困生家庭背景以及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点带面、以创造性的辅助资助政策使贫困生家庭从贫困转向脱贫。高校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诚实守信等道德意识和主体意识,使其以‘内圣的标准来要求自己”,[3]从而将社会核心价值观明确到这种个体性的意识形态中。

四、资助育人理论体系的架构

众所周知,面对教育产业化的迅猛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成为高校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赋予学生推动社会前进和国家进步的义务与权利,这是社会层次上高校追寻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之一。

(一)社会共同参与,多维度培育

高校资助贫困学生通常采取直接资助、有偿资助和鼓励资助的模式。贫困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是高校资助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不同学生面对不同的资助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愿望往往有较大偏差。在提供经济资助和情感关怀的同时,高校、社会以及家庭应积极倡导对学生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和培育,以心理脱贫与经济帮扶相结合并实现以教育为根本的价值诉求,为学生提供符合各自独特优势和性格的路径,完善有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空间或平台。

(二)全面推进勤工助学工作,教育学生自强自立

学校资助育人模式不但在物质上进行资助,而且要使个体自身理解物质生产的实践和策略。勤工助学就是表达这一资助意义的载体和承担体。勤工助学使学生在取得合理报酬的同时,能树立坚定的自强自立自信的情感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创造能力和深化对课堂理论与实践活动的认识,它可以解释为一种资助身份认同和象征符号的自我归属感,借助这种方式使个体能够亲近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建立动态的信息管理和监督与跟踪机制

资助贫困学生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信息化数据平台,将真实、客观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在校生活表现、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个人品质等内容形成完整的贫困学生数据库,强化和梳理对贫困学生的动态实时跟踪与调研,以大数据的分析来拓展对贫困学生的综合评价。这样既能使高校以社会文化为支撑点,培养了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又体现了教育管理者对贫困学生社会意义上的人性化关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体系是一项提升个体创造能力和精神需求满足度的战略政策,也是新时期以资助育人为内涵的凸显个体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工程,它重视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灵本源,是高校建构更加完善的助学政策体系的源头,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活动。

[ 注 释 ]

[1] 李瑞清.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取舍[J].高教探索,2009(4):120.

[2] 王涛.资助中坚持育人,育人中创新资助——陕西师范大学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42-45.

[3] 李德福,黄军利,肖亚飞.略论普通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3(9):60-66.

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析 篇12

1 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

1.1 资助资金来源单一, 缺口较大

民办高校资助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支持, 跟随国家的相关政策, 比如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等, 此外, 民办高校为提高知名度, 吸引学生就读往往会设置各种奖励项目, 但这些项目会随着其办学规模、资金投入及评选标准更改等时常减少和增加, 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社会引入资金获取渠道更少甚至没有。为此, 面对民办高校学杂费高而各种资助少即经济资助缺乏的前提下育人平台、途径更少。

1.2 学生贫困认定存在困难

家庭经济困难是获得各种资助的先决条件, 但这种是否是真正的贫困评定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模糊性、随意性。在现执行的认定制度中, 基本是根据村委、居委、县等开具的相关证明, 经班、系、院三级认定形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提供证明而且逐年增加, 按照民办高校的学费标准以及同学的消费水平比例, 几乎提交证明就是贫困生。此外, 少部分学生因家处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无法开具证明或因自尊心强而不愿意认定等导致真正的贫困生不能认定、享受相关的资助。为此, 如何把有限的资助金发放到真正的贫困生中, 改进、形成科学、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办法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

1.3 资助育人工作浮于表面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经济贫困是导致各种问题、矛盾、疾病的根源。但民办高校限于其办学特点、资助体系等原因, 育人工作主要还是落在专职辅导员身上, 但辅导员繁杂事务多、流动性大,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还是进行集体的思想教育以及各种政策的执行、资料的收集, 缺乏对学生评选前、评选后的个别关注, 从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跟踪作用无从发挥, 更甚出现每次资助都要申请以及每次申请都要获选的那些“等、靠、要”以及不诚信、不自强、不感恩等情况, 最终使经济帮扶和育人功能相脱离。

1.4 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

监督机制是对所开展工作的过程及结果进行问题的发掘、经验的总结也是程序的必经阶段。在现实的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 因机构、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少且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原因, 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确定的受助学生是否符合贫困的基本条件, 上交的资料是否正确和齐全, 程序是否合理等较为简单及易于考核的项目。另, 对于育人工作的开展、考核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及检验的办法, 只是看其有无相关资料的记录, 而纸质资料的记载最为容易作假, 为此, 出现检查资料齐全却没有进行实质的工作, 监督作用失效。

2 提高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的途径

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如何, 一定程度上体现并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发展, 资助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 为此, 我们应尽所能发挥资助的物质作用, 实现育人的精神功能。

2.1 加大资助育人工作的资源支持

资助育人工作首先要有资助, 在现实的民办资助工作开展中除国家固定资助、高校自身奖励政策、勤工助学岗位等以外, 民办高校还要凭借自身的力量发展壮大, 重视质量提高, 提升名誉, 为学生吸引更多的经济资助, 如校企合作建立企业专项基金、优秀校友资助金等。另外, 在引进赠予性资助的同时, 应更多的引进有偿资助, 如增多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建立社会捐岗助学机制等, 使有偿资助逐渐成为高校资助的主渠道。

2.2 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建设

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及其稳定性影响着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在现有的资助育人队伍基础上, 学院应高度重视并做到如下几点:首先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稳定性促进工作开展的娴熟性。其次, 加强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理念教育, 资助育人不是简单的资助金的评定和发放, 重点是育人。在实际的资助育人工作开展中, 除专职的资助工作人员外辅导员才是育人的关键, 辅导员通过日常的工作开展, 如主题班会、团活动、谈心谈话、座谈会等等, 使育人的方式、过程持续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从而引导、培养、修正、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品格和能力。再次, 加强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业务知识、能力、责任心等培养。学院各层级高度重视资助育人队伍的发展, 不定时的进行资助研讨会, 分享各校、各系有特色的资助育人方法、成果, 表彰资助育人先进个人等等, 一支高效的资助育人工作队伍是资助育人成效的重要保障。

2.3 完善各项资助育人制度

制度是在工作完成过程中需遵守的相关准则, 对人的行为具有很好的规范、约束作用。在资助育人工作中, 相关制度需要不断完善才能促进工作地开展。这里从两方面阐述:一方面, 资助金的评定和发放制度已较为完善, 但在贫困生认定程序化过程中应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于已受资助但经考核是伪贫困的学生或学生发生违纪等情况, 资助金是否应收回及如何处理需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 育人的方式、内容、成效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 育人也需现代化, 在沿用传统的讲座、班会、优秀事迹宣讲会等形式下应该结合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介与学生形成互动,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了解身边励志的人物以及关注爱、传递爱等等;另, 育人的内容需扎实推进并充实内容, 主要从思想引导、情感激发、心理疏导、品格塑造、自立自强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工程, 任重而道远。资助是手段和途径, 育人是本质。为不让贫困学生因经济缺乏而辍学, 因贫困而产生思想偏差、心理困扰等不健康因素则需国家、社会、学校等共同努力。

摘要:资助育人工作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更好地开展此环节,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讨论如何做好民办高校资助工作, 发挥育人功能。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助,育人

参考文献

[1]纪书燕, 林叙群.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成效的保障机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 01.

[2]王慧荣.关于民办高校资助工作及育人功能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 2013, 11.

上一篇:招生工作中的数据管理下一篇:《中国外资》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