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2024-06-12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精选10篇)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篇1

摘要: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随之增加, 这给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一直以来就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的解决其经济困难完成学业, 同时建立有效的资助育人体系, 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 我国对高效贫困生的资助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 而对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等关注不投, 忽略了育人功能。本文对资助育人的内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探析了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模式, 为全面构建高效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存在问题,体系构建

随着高等级教育的不断发展, 高校贫困生的规模也随之增大, 给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 随着资助政策及体系的不断完善, 资助手段的多样化, 高校学生因贫困辍学的状况已经得到解决。但我们仍要清晰的认识到, 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知识关注于学生的经济状况, 而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大多不闻不问, 心理扶贫严重缺失, 真正做好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 必须同时做好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 二者缺一不可。

一、大学生资助工作育人的内涵

所谓大学生资助是指为了保障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而开展的对学生的经济资助。在实践过程中, 大学生资助包括经济物质资助和精神、心理资助等实践活动,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最主要目标是实现育人。因此, 大学生资助工作包括经济资助, 同时也承载着育人职能[1]。可见, 对大学生资助只是手段,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才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最终诉求和目标。但当前大多数高校对于资助工作仍是注重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而忽视资助工作的育人职能。主要原因是因为高校对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不够, 没有把握资助育人工作的真正内涵。我们认为,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的内涵应是保障弱势群体包括经济贫困、心理问题等公平享受受教育的权力而存在的制度, 其主要作用在于资助主体以资助为手段, 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效应, 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责任、知识技能等的导向功能。为青年的实践创新提供更广泛的平台, 为青年塑造认识提供更多的机会。正确理解高校学术资助育人的内涵应着重注重以下几点: 其一是人谁育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事业应该是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爱国爱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因此, 资助育人应包括这一基本目标;其二是谁来育人的问题,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简单的划为思想教育工作, 二是资助体系在资助大学的同时要注重其品德的培养, 形成良好的育人格局; 三是怎样育人, 高校学术资助育人是一项新的课题, 采用何种方式达到育人的目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不断完善资助育人体系, 不断完善资助育人模式和手段, 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四是育什么人, 培养怎样的人是重要内容, 资助育人要让学生感受到党的关会、国家的关怀, 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 开拓进取的意志。

二、资助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 资助育人模式理念过于陈旧

注重经济补偿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点, 主要目标是解决学生的经济问题, 对资助育人的缺乏全面的认识,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缺少关心。从资助的方式来看, 资助主要有奖学金, 助学金、贷学金,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经济补助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资助的手段、方法单一, 有的只注重思想教育, 而对育人功能的关注不够。二是资助形式过于老套, 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 一些受资助学生缺乏相应的道德、文明等基本素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资助只关注学生的成绩, 只关注资助资金的落实, 而缺乏对学生团队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爱心及责任等的关注[2,3]。

( 二) 部分资助模式忽视弱势学生的自卑心理

贫困学生的首要问题是学生的自卑心理, 尤其是偏远贫困体系, 受经济条件及教育条件的影响, 其心理素质等较低, 还有一些学生的虚荣心强, 甚至在一些团体活动中, 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 其积极心态都会受到影响, 还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家境不如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一入校后, 扎进学习中, 而对集体活动等社交参加较少, 由于其自卑的心理导致其内心性格严重, 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出现封闭鼓励、压抑等现象。

( 三) 无偿贷款模式对学生自强教育产生负面情绪

对于给予学生的贷款大多是无偿资助, 并没有有偿资助, 虽然无偿资助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但这种不劳而获的方式逐渐让他们养成等靠要的思想, 学生进而丧失创业、拼搏的意识, 另外, 无偿资助也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使其自信心大受影响, 这对他们形成完美的人格不利[4]。

( 四) 资助过程骗助现象时有发生

新资助模式要求受助学生提供贫困证明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当前大多数资助是无偿资助, 这更加造就了学生心理上的依赖感和惰性, 尤其在利益的驱动下, 利用关系开出假证明, 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 骗取贷款的人数大大增加。这样导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降低, 社会责任感降低。这样通过这样的方式造成对受助对象的反向教育效果, 对资助育人的功能发挥有阻碍作用。

三、完善资助育人模式的措施

( 一) 建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资助工作与完善机制相结合

受资助学生贫困证明如何保证真实是一项重要工作, 必须建立实际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来正确评价学生的贫困情况, 要依据学生所在地的实际的经济消费水平, 结合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所在地学校的消费水平, 建立完善信息网络, 根据综合数据确定受资助对象的贫困情况[5]。为保证学生公平、公正的受到资助, 需要建立完善认定工作评价机构, 切实对追究机制进行明确, 出具贫困证明的单位必须逐级签字合适。联合相关督查, 保证证明文件的合法性。学校也应该私下对学生进行查房, 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 保证资助资金发放的合理性, 让学生们认识到,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是资助工作的前提。

( 二) 构建完善的资助信用体系, 资助工作与诚信教育相结合

我国应该建立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网络, 对资助学生进行跟踪管理, 切实开展诚信教育, 及时关注学生信息变化和单位变化, 督促学生按时履行还款义务。资助形式应向多元化发展, 比如可以多设置勤工助学岗位, 发展助学贷款, 让受助学生体会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提高自己的自强能力, 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 着力构建以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这两种有偿资助的形式, 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三) 建立就业帮扶机制, 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当前, 就业形式严峻, 学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家。社会名人、社会基金的联系,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着实建立企业行为、道德、精神养成机制, 要认识到资助需要高校、社会的联动, 切实实现自主育人。其次, 高校应制定帮扶方案, 对于受有偿资助的学生, 具备完备的道德、心理品质的学生应优先推荐给用人单位, 让学生感受到国家不仅帮助其完成学业, 还能帮助完成就业,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 建设祖国的意识[6]。

( 四) 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资助工作与人格塑造相结合

受资助的学生大部分是弱势群体, 常发生心理障碍, 许多受资助的学生常有心理焦虑、封闭等, 导致心理抑郁, 有的学生还会产生仇富心态, 不能形成对社会良好的看法, 出现过激行为。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 应着实加大精神上的关怀, 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 让资助工作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平台, 帮助其减压。可以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心理辅导、健全人格分析等多种宣传形式, 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平衡, 塑造良好心理的人。

参考文献

[1]姜旭萍.大学资助政策体系落实现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1) .

[2]王处辉, 彭荣础.试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下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 .

[3]李建坡.构建“资助+育人”一体化资助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 .

[4]陈玥.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8) .

[5]刘一荻.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综述[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

[6]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篇2

【关键词】资助育人 三助一体 工作模式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已经形成了“奖、贷、助、补、勤、减、免”多元化的经济资助方式。但是如何在做好贫困生经济资助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更好地促进贫困生的全面成长与成才,是资助工作应思考的一个课题。本文以宿迁学院为例,来探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并尝试提出构建“经济资助·心理援助·精神辅助”的三助一体的资助育人工作模式。

一、高校资助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的奖、贷、助、补、勤、减、免的多渠道的经济资助体系已经形成,但是资助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标准和程序不科学,难以保证资助的有效性

1.认定标准方面。资助的前提是对贫困生的认定,目前,很多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都存在很多漏洞。就以宿迁学院为例,贫困生认定一般是在新生入校不久,要求贫困生提供有民政部门盖章的《宿迁学院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者民政部门开的困难证明。但很多学生很大程度上都是随便乱填乱开,并不一定都是家庭情况真实的反馈。由于新生入学时间短,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很少,班干部对同学之间了解也不够深入,只能依据学生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或者是贫困证明,最多再要求上交一份家庭情况说明,难以保证认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认定程序方面。在认定程序上,一般步骤为“本人自愿申请”(即学生向辅导员上交贫困证明或者家庭情况调查表)+“民主评议”(即学生在评定小组会议上进行家庭经济困难情况陈述)+“投票表决”(即评定小组成员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者贫困证明,结合家庭情况陈述进行表决),这种做法看似程序完备、公正,但一方面无意中会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造成极大的自尊心伤害,造成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得到认定;另一方面,由于对学生上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者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很难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导致非困难的学生能容易开到“贫困证明”而竞贫,真正困难的学生因开不到“贫困证明”而失去认定资格。

(二)無偿资助导致受资助学生出现缺失诚信、责任、自强和感恩意识

现如今的国家资助政策,除助学贷款外,都是无偿资助,无偿资助会有一些弊病。

一方面会容易让学生产生一些不良思想:不求上进、等、靠、要、不拿白不拿、不要白不要;缺乏创业、创新、自强意识,不愿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意志,去拼搏、去奋斗;拿到资助金钱后大吃大喝、购买高档化妆品、服装或者电子产品。

另一方面会导致受资助学生诚信缺失,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助学贷款的还款上。贷款毕业生在毕业前银行会要求进行毕业还款确认,确认时要完整真实的填写自己的就业信息和联系方式,以便银行提醒、督促其按时还款。然而,部分贷款学生在进行还款确认时随便编造就业单位及联系方式,导致贷款不能及时还。在宿迁学院,每到学生毕业季会有部分贷款毕业生不能及时认真进行贷款确认。

(三)注重经济资助,忽视育人功能

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仅仅是就资助论资助,只是简单地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具体的资助工作的安排,大大降低了资助工作的价值和实际效能。在宿迁学院,资助工作主要是辅导员在做,笔者自身就是一名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资助的常规工作非常多,每天很多时间就是在接收任务,分配任务,上交任务,比如助学金的分配、助学贷款的统计和录入系统等,资助教育活动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组织开展。

二、构建“三助一体”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模式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促进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才是资助工作的深层目的和最终诉求。经济帮助、心理援助、精神辅助三者的结合,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更好的实现“育人”的目标。

(一)经济资助: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一是贫困生认定工作应按照“学生为本、帮扶为基、育人为重”的工作要求,逐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体系化、制度化。可以建立一个由个人申请、政府相关部门出具证明、学生评议、评议小组初评、公示、接受监督、调整评定结果、最终公布等环节组成的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确保各项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

二是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的资助渠道。目前,在经济资助中,国家层面力度比较大,有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学校层面也会设立校级资助基金,比如宿迁学院有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但是,社会层面的还需要继续拓宽资助渠道,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资助工作中来。比如宿迁学院的宿迁市成才基金,宿迁市福彩爱心助学基金,阳光助学慈善救助。

(二)心理援助:让贫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贫困生一般在会有自卑、焦虑、烦躁、嫉妒等心理障碍,那么,在贫苦生求学过程中,高校资助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给予及时的教育和辅导,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做好贫困生心理疏导。

一是可以通过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开展以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为内容的活动,培养贫困生的自信、自立、自强品质,增强贫困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是辅导员要注重研究贫困生特点,多与贫困生沟通和交流,力争走进贫困学生的心灵,能与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

(三)精神辅助;让贫困生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

贫困生由于自己的不自信心理和受教育条件的限制,自己在综合竞争力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生。因此,在资助工作中要注重培养贫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升个人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是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强化贫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二是帮助贫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鼓励贫困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发展,满足了不同贫困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需要。

资助育人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探索资助育人的路径和手段,不断创新资助育人的载体和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汪育文,贡国芳,胡勇.地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

[2]朱以财.双轨模式: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实效性的现实路径[J].高校辅导员,2014(10).

[3]陈勇.“双向付出”模式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8).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篇3

关键词: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助困育人,HCAT模式

高校贫困生人数众多, 目前已占在校生比例约为23.06%,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受到了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极大关注。2007年以来, 我国逐渐构建了一套新的以“奖、勤、助、贷、补、减、免”为主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当前, 高校基本完成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的目标, 但是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资助工作, 如何依托适当的载体和方式发挥其育人功能, 仍值得探究。

1 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辩证思考

1.1 高校资助工作和学生教育的内在逻辑

一方面高校资助工作作为学生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身就有教育功能。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 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空洞的思想教育缺乏说服力, 资助工作可通过帮贫助困, 凸显党和政府的关怀, 实现社会公平, 也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富有成效, 增强思想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资助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 是资助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从根本上消除高校贫困学生的自卑自闭心理、焦虑心理, 减少学生在“争”、“抢”、“骗”取国家助学资源等方面的概率, 降低隐藏行为, 同时为了减少事后信息的道德风险, 使学生在还贷、立志成才、感恩和服务社会等行动中表现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都还必须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从这个角度讲, 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又反作用于资助工作。

1.2 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

高校资助工作具有隐性教育功能, 它具有引导性、潜在性和渗透性等特点,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取向。事实上, 每一种资助项目都体现了其特殊的育人功能, 比如:奖学金的激励导向作用, 助学金的感恩引导作用;以信用为基础的助学贷款的潜在诚信教育教育, 勤工助学的励志教育渗透等。

1.3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积极意义

一是可以推动资助工作自主的良性循环。资助可以产生良性循环, 也可以导致恶性循环。资助育人则可引导学生怀着感激的心接受他人资助, 让他们受人资助而后助人, 消除信任危机, 形成资助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二是可提高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通过助困与教育并举, 在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同时, 使其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和自立自强能力,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理应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新思路。三是有利于高校稳定和和谐社会发展。贫困学生思想和实际问题的明显增多, 暴露了全社会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学生实施经济帮助与精神帮扶相结合的有机资助, 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维护校园稳定;而且通过扶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往往能带动一个困难家庭和家族, 甚至带动所在乡村和地区的发展, 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将对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 我国高校新资助体系的再认识

2.1 我国高校新资助体系的特点

2.1.1 国家投入明显加大

自2007年开始, 高校贫困生资助总投入逐年加大。有关统计显示, 2009年, 中国共有3106.04万人次高校学生获得资助, 总金额347.2亿元, 比2008年增加53.5亿元, 增幅18.21%;具体而言, 体现在资助强度和资助范围两个方面:①资助的强度逐渐加大。单项资助金额如国家励志奖学金由年生均4000元增加到5000元, 国家助学金由生均每年1500元增加到3000元。②资助范围显著扩大。近年来, 国家励志奖学金从每年奖励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加到每年51万名, 资助比例从在校生总数的0.3%提高到3%。国家助学金资助困难学生人数也从每年53万名增加到约340万名, 比例由占在校生总数的3%大幅提高到20%。

2.1.2 无偿资助模式为主

不难看出, 新资助体系中除勤工助学和助学贷款外, 其余资助项目均为无偿资助 (奖学金具有间接的权利和义务平衡功能, 但还未成为师生大众意识中普遍的有偿资助元素) 。其无偿性体现在受助前学生不需要用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来获取资助, 仅依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来评定是否受助和受助等级;受助后学生也无须承担等价的义务。

2.1.3 一元资助方式为主

新资助体系中虽资助形式丰富, 但仍以物质 (或经济) 的一元资助为主要方式, 学生获得的资助直接体现在货币或实物上。学生的自信心、人际交往、成长等多元化需求仍未得到同等力量扶助。

2.2 新资助体系下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局限

综上可见, 较之于旧资助体系, 新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力度虽有加大, 但重点仍关注于物质资助, 对贫困生的思想、成长状况了解和关注较少, 导致资助工作中助困与育人脱节。同时, 新资助体系在制度设计上本身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无偿资助仍占较大比重, 对贫困生的激励和教育引导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也导致资助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限制了国家资助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

3 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为设计合理的贫困生教育和帮扶模式, 针对高校贫困生当前的生存及心理状态, 课题组对西南科技大学及绵阳地区高校贫困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通过纸质和网络问卷调查了1500余名学生, 学生涵盖本科各年级, 回收有效问卷1435份, 有效回收率为95.67%。部分重要指标及统计结果见下表。

统计发现, 81.25%的学生月生活消费达到400元以上, 高出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260元/人·月, 基本能够保证生存需要, 生活费主要来源为家庭提供;但是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调查却普遍反映出贫困生成长环境及状态的如下问题:①63.07%的同学认为在贫困生评议过程中存在不诚信行为和“伪贫困”现象, 这主要因贫困生评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所致;②多数贫困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调控、把握人生方向四个方面还存在不足, 但却很少主动与老师及亲朋讲述和沟通;③贫困生面临的压力来源多, 以就业等最为明显;在校期间, 超过50%的同学迫切需要得到各类实践锻炼, 但学校的供给却仍显不足;④近95%的被调查者认为贫困生乃至全部大学生在感恩回馈意识方面还很薄弱。

4 高校助困育人的HCAT模式设计

大学生资助工作仅仅是手段, 育人才是目的, 而学生成才是最终目标。提升贫困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自立自强意识和自我解困能力, 实现经济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最终建立“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资助育人模式格外重要。在新资助体系指导下开展高校贫困生教育, 应按照“受助—自助—助人”的教育思路, 科学设计四位一体的助困育人HCAT模式 (见下图) 。

4.1 诚信教育:减少信息不对称行为, 营造公平的助困育人环境

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 从受助诚信、考试诚信、就业诚信等主要方面入手, 采用讲座、座谈、案例、模拟演示等多种形式, 逐步激发学生培养诚信意识的自觉性, 促进校园诚信之风的形成。高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 在贫困生认定或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跟踪调查, 减少甚至消除“伪贫困”现象, 充分提高资助政策的效用。

4.2 励志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 增强学生自立自强信心

高校可以通过课堂理论教育和课外集体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树立以正确态度对待挫折和困难, 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相互帮助的作用, 对服务于贫困生的学生、社团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使贫困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经济状况建立优秀人才库,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结合的办法:“一对一”就是让优秀的人带动需要帮助的贫困生;“面对面”即社团通过团队开展励志经验交流、播放励志电影等励志系列活动来实现励志教育。

4.3 能力培养:搭建能力实践平台, 实现由受助到自助的转变

一是可建立校内外勤工助学基地, 开发素质拓展岗位, 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勤工助学基地尽量以教学、科研、产业为依托, 增加科技含量, 激发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热情, 提高贫困生的互帮互助、社会工作的能力。二是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综合素质。以贫困生为本, 从实际需求出发, 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及自身特长主动参与到各类竞赛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创新意识, 可增强贫困生生活和生存能力, 将资助工作从“输血型”变为“造血型”, 为贫困生步入社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4 感恩教育:开展德报观念教育, 强化学生感恩回馈社会意识

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征文、知识竞赛等载体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德报观念教育, 将“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的传统文化深深融入学生心中;加强典型事例的媒体宣传, 依托榜样的力量, 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团学系统的作用, 有针对性的组织贫困学生参加三下乡等公益活动, 让贫困生明确社会责任和义务, 在锻炼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最终实现学生从受助到助人的飞跃, 促进助困育人功能的实现。

西南科技大学在准确把握新资助体系特点的基础上, 按照“济困、扶志、强能、成才”的资助工作理念, 自2008年开始全面启动了贫困生帮扶和教育的“助困励志工程”, 实施“励志成才2+4”计划, 即鼓励和要求当年度受资助的学生每年至少参加2次公益活动和4次励志类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在组织形式上实行励志2+4活动立项, 调动二级学院和学生的积极性;在机构上由学生工作部指导、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组织开展;活动内容上努力打造特色励志2+4活动, 着力从学生诚信、自信、能力、感恩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迄今为止, 学校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学生校外兼职招聘会、六届兼职岗前培训、两届自立自强之星演讲比赛、励志杯辩论赛、三届诚信征文知识大赛, 联合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联合后勤集团开展学生校内公益劳动;学校学生创业超市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和创新创业意识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还组织贫困学生赴灾区及边远地区开展“阳光家教”志愿服务活动,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HCAT助困育人模式已经在西南科技大学得以顺利实施并得到了检验。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赵贵臣, 刘和忠.试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 :189.

[3]http://edu.workercn.cn/c‐08/20/100820141836984656521.html.

[4]方运纪, 徐冬生, 徐关怀.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4) :15-18.

[5]王平.我国高校贫困学生新资助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对策[J].教育管理研究, 2009 (6) .

[6]贺鹏.从教育公平视角探析高校贫困资助工作创新[J].高等教育, 2010:5-14.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篇4

关键词:资助;育人;教育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有力的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的资助工作更多的是“助贫”,从经济上帮助学生;没有实现 “育人”,缺少对受助学生的心理关爱。而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让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努力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奉献、自立自强、爱党爱国意识,使他们在资助育人体系的帮助下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是我们每一个资助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资助工作人员认识不足,重帮困,轻育人

一些资助工作人员缺少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把资助工作简单化为对贫困学生的“金钱救济、物质帮扶”,认为只要按照政策把资助资金发到受助学生手中,使他们交得起学费,不用为生活费犯愁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忽略了对这些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和疏导。

(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缺乏统一标准,未能应助尽助

目前的资助政策除了少部分“奖优”,即需要学生具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外,更多的是“助贫”,即以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为评选标准,即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个别不困难的学生通过关系开具了贫困证明,从而申请资助;而真正困难的学生有时却因开不出贫困证明而无法享受资助。这样就严重损害了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违背了资助政策的初衷,也伤了个别困难学生的心。

(三)资助方式简单生硬,缺少对受助学生的尊重

个别资助项目名额较少,而申请者众多,为了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开公正,有些学校以申请学生演讲,本班同学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受助者。这样做虽然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但评选过程变成“比比谁更惨”的演讲,却忽略了对贫困学生隐私的保护,让他们把心理的伤疤呈现在众人面前,缺少对他们基本的尊重。

同时,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对于学生的资助也越来越多,这是对政府资助的有力补充,也为学生解决了困难。但有些单位或个人在资助的同时,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因此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其资助行为,让助学生为其站台,忽略了受助学生的感受,缺少对他们隐私的保护。

(四)个别资助项目设定有待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资助投入的加大,资助范围越来越大,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纳入到政策覆盖范围,享受到政府的关爱。但个别资助政策,申请条件宽泛,几乎是“零门槛”申请。如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所有涉农专业和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学生,无论家庭困难与否,均可享受。资助的学生数量不少,但并未达到使学生感恩社会、回报政府的目的,反而助长了一些学生的等、靠、要思想,产生“我符合条件,国家就应该给我钱”和“不要白不要”的思想。

二、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途径

(一)饮水思源,加强感恩教育

“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文明之义。资助工作人员和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观。可以通过举办资助征文、资助演讲比赛,以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学生对社会、对他人充满关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将慈善的力量传递下去。

(二)灵活科学的界定贫困生

學生贫困不贫困,不应简单看是否有贫困证明,更应结合学生在校的消费表现,如通过餐卡查看学生每月在校就餐次数和金额等,形成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客观公正评价。对于家庭确实困难,但因无法开具贫困证明,而不符合国家资助政策的。学校可以通过校内资助资金予以帮扶,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使他们感觉到社会、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三)资助评选尊重学生的隐私和人格尊严

改变申请学生演讲,班级全体成员投票的评选方式。组成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小范围内的民主评选,兼顾资助资格评选的公开透透明和受助者人格的尊重、隐私的保护。

(四)推进资助项目的科学化

一是适当调整某些资助政策的资助比例和资助金额。如中职职业教育,现行的国家免学费政策,免学费对象包括“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基本保证了困难家庭的孩子能够上的起学;那么国家助学金就应改变“撒胡椒面”式的平均资助模式,而应该提高标准,“精准资助”,重点资助个别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是逐步缩减无偿资助,增加有偿资助类型。“免费午餐”式的资助方式,不利于学生权利义务对等观念的形成,易于滋生学生的不劳而获心理。各学校要拓宽学生勤工助学的渠道,不仅积极在校内为学生提供通过勤工助学的岗位,还可以与社会的一些企事业单位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的岗位。通过勤工助学,学生既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缓解家庭经济困难,也可以培养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总之,学生资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政府和学校共同参与、积极配合。资助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育人才是资助工作的灵魂。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疏导、生活的关照和人格的尊重,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品质,唤起他们对社会的感恩意识,激发起他们的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王淑珍,党艳东.加强资助育人工作促进高校资助工作公平有效[J].继续教育研究,2013,(03).

[2]陆婷.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文教资料,2014,(03).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篇5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助困育人

高校教育实施收费制度以来, 贫困生一直是社会、学校关注的群体之一, 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对于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分析

据统计, 目前我国一般高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比例约为20%, 农林院校比例稍高, 约为25%, 由于物质贫困, 高校贫困生往往同时面临经济、学习等多重压力:少数贫困生学习精力无法集中, 影响到了自身学业;部分贫困生因来自乡镇和农村, 相比城市生源的学生, 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难以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去, 使他们感觉孤立、自卑等负面心理, 产生心理失衡, 造成心理贫困。如何深入细致地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资助工作,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是各高校一直探索的问题, 目前高校都基本形成了以“贷、勤、奖、补、助、减”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出台, 特别是经济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受助层面的不断拓展, 一些新问题也逐渐呈现, 学生“唯利”观念显现明显, 感恩奉献意识表现淡薄。因此, 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要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关键在于要坚持“助困育人”的工作理念, 做到资助与教育并举, 济困与扶志并重, 将物质资助、心理帮扶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 努力构建资助工作新模式。

2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必须坚持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教育“三结合”原则

高校贫困生中表现出来的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相互交织、强化的复杂关系决定了贫困生助困工作必须坚持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1 坚持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教育

相结合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和高校扩招政策的目的是为更多的青年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因而, 党和政府一直把“确保每名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作为对社会的郑重承诺。同时,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目标和归宿, 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确保每一位贫困生能读书, 而且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 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不仅要解决经济困难, 还要进行心理帮扶及必要的思想教育。

2.2 与经济资助相结合是做好贫困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手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贫困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是由经济贫困派生出来的。所以, 解决贫困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都要以经济资助为基础, 也只有这样, 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收到良好成效。

2.3 只有坚持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

教育“三结合”, 高校助困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才能实现“助困育人”的工作目标。坚持“三结合”, 可以巩固助困工作的成效, 减轻助困工作的压力。如果片面强调物质资助, 一方面, 校内贫困生逐渐增多, 贫困生对物质资助的需求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 部分长期接受救助的贫困生易产生“等、靠、要”的思想, 认为享受救助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 高校的助困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因此, 只有通过“三结合”, 鼓励贫困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才能引导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努力进取, 奋发成才。

3 实现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教育工作“三结合”的途径探索

实现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教育相结合, 就要充分发挥经济解困的基础作用, 从高校实际出发, 认真探索“三结合”的方式与途径。

3.1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 引导贫困生努力进取, 奋发成才。

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首先是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和困惑, 培养健康的心态。一方面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引导他们不以富为荣, 不以贫为耻, 以平等、自信的心态融入大学生活;另一方面, 帮助贫困生学会自我调适, 拥有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心态, 真正地把困难当成磨练自己意志和毅力的宝贵财富。

3.2 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 激发他们的感恩回馈意识。

从社会层面看, 国家、社会及学校的各项资助举措, 体现了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但从贫困生个人层面看, 各种形式资助措施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受教育行为的投资, 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 资助者希望广大贫困生通过经济资助行为顺利完成学业, 成为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 成为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设计者, 应该教育和引导每位受助者深刻领悟和体味这种情感。通过感恩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有义务做出积极的心理回应, 努力完善自我, 在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 感恩教育不仅对克服贫困生群体消极的心理因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3.3 以励志教育为手段, 树立典型, 促使贫困生成为优良校风学风的促进者。

学校要以励

志教育为手段, 通过搭建多种活动平台, 培养贫困生的坚强意志, 树立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精神, 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措施, 在贫困生中选出典型, 树立榜样, 促使贫困生不畏困难、奋发成才, 成为优良校风学风建设的促进者。

3.4 以校内勤工助学为平台, 促使贫困生成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

学校在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时, 要以“助人自助”为指导思想, 引导广大贫困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经济解困。根据工作需要, 学校可通过设立服务型勤工助学岗位, 使广大贫困生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体念服务和助人的快乐与价值感;通过设立助管型勤工助学岗位, 组织贫困生成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的团队, 使他们在协助学校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 激发贫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设立助研型勤工助学岗位, 让贫困生协助一些部门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 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总之, 通过校内勤工助学这个平台, 要大力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能力, 促使他们成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特别是在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如何构建科学、完善的社会与学校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贫困生资助模式, 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蒋连霞, 李小鲁.当前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5, 3.[1]蒋连霞, 李小鲁.当前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5, 3.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篇6

关键词:资助,高职院校,育人,新模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问题。为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 接受职业教育, 顺利完成学业, 近年来,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资助措施, 切实有效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求学难的问题。但在具体的现实操作中, 大部分院校对受资助学生的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等方面工作开展效果不太明显, 形式也比较单一, 有的甚至出现了“重资助, 轻育人”现象。而高职教育, 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 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因而在资助工作中, 如何强化育人功能, 提高高职学生素质, 显得十分重要。

一、2007年以来国家及学校实施的资助政策概述

2007年,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号) 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 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 国家奖学金, 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每生每学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 每生每学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 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 每生每学年2000至3000元;师范生免费教育, 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 国家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 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 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银行贷款。申请金额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还有学校自行设立的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其他资助措施。

二、国家及各高职院校资助政策实施状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上大学, 首先可通过“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 学校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实,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在校的表现情况再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形成了“解决生活费问题是以国家助学金为主, 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是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 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的”资助格局, 在经济资助上, 基本能有效解决了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在精神教育上, 各院校积极也开展了一些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活动。但由于资助工作阶段性强、工作任务重、时间要求紧、评审程序繁冗等, 造成多数高校的育人活动趋于形式化、程序化, 形式各异且成效不显著。

三、当下高校学生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育人功能”的缺失。

(1) 过分注重物质解困, 轻视了精神解困。在受助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中, 不仅需要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经济压力, 更需要缓解或解决学习和心理上的压力。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资助工作更多的是从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角度来考虑的, 极其缺乏对其思想、人格等方面的状况密切关注及心理援助。 (2) 忽视受助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在目前的资助体系中, 学校是实施主体, 在资助过程中未能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特点进行制定资助方案, 容易造成受助学生遗漏或者“吃补助、高消费”等现象。 (3) 资助权利与义务不相统一。这将导致困难学生相互攀比, 滋生获得资助“理所当然”和“等、靠、要”等依赖心理, 不利于优良道德品质地培养和健全人格地形成。

2.缺乏有效监管。

一是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困难。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的经济情况的了解, 还停留于入学时学生递交的《家庭经济调查表》和户籍地的一张困难证明, 最多也只能依靠对学生日常生活状况的观察, 缺乏对虚假陈述家庭经济收入的行为进行监管, 同时也未能实现学生困难数据动态化管理。二是分散实施各项具体资助措施, 不利于有效整合及配置各种资助资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未能“量身订做”制定一整套针对性较强的资助方案, 以致过度关注最困难学生, 轻视一般困难学生, 容易造成资助过量或遗漏资助对象现象。既不便于资源共享, 也不利于实现资助资金合理分配, 不利于资助公平。

3.相关立法落后。

近年来, 各地区资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地方法规或学校规章, 但停留文件或政策层面的文字缺乏公信度和约束力, 无法适应“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助学体系”的要求, 也缺乏对相关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 不利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健康发展。

4.资助资金来源有限。

虽然国家有规定, 高校每年从学生学费收入中划出10%用于助学, 但随着高等教育逐年扩招, 贫困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有许多高校在预算安排上已无力执行这一政策, 即使执行了这一政策, 也很难有效解决资助体系中的所有资金问题。“捐款助学”在我国至今还是一种“民间行为”, 近年来正逐步向以知名企业捐资助学、设立基金的“群体行为”转变, 但要成为全员参与的“社会行为”还为时尚早;在资金管理上, 部分高校思想保守、投资渠道单一, 资金大多以单位存款形式存入银行, 依然以“奖、货、补、减”为主体, 而“勤工助学”这一具有“造血”功能的资助手段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 构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 仅靠高校自身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真正意义的科学体系应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广泛投入。

四、高职院校创新学生资助工作模式的基本思路

如何有效创新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模式, 强化学生资助与育人工作成效。首先, 应站在时代的前沿和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模式的创新。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逐步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新格局, 高职教育就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中, 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城镇或欠发达经济地区, 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 建立有效的资助模式并做好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 关系到高职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其次, 应在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办学的科学定位和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创建资助新模式。在当社会, 高职教育直接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他们分布在国家的许多行业中, 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模式的创建, 应紧扣“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创建, 应高度重视并强化资助育人工作, 以便于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健康且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懂得感恩的应用型人才。最后, 就是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国家与学校的资助资源, 积极引进社会资助资源, 不断增强资助力度和扩大资助覆盖面;在资助过程中, 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资助并努力优化资助资源分配, 合理实施多项资助措施形成资助“组合拳”, 促进资助公平公正和资助与育人工作双结合, 彰显高职教育资助育人人才培养特色。

五、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模式创建的几点建议

1.建立并优化工作组织机构。高院职校应设立专门管理学生资助工作的部门, 组建一支以相关专业高级学术专家为带头人, 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合理的专业化学术化队伍, 做到“边开展工作边进行课题研究”, 使资助工作日益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积极推动资助管理信息动态化建设。一是要做好资助信息标准的统一和建设工作, 开发并建立资助工作基础信息库, 保证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资源符合标准和规范, 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以便信息交换和共享;二是建立专题信息管理系统和专题网站, 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和网络硬件优势, 建立网络版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服务网站, 提高工作成效, 为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做好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开发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 辅助领导层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

3.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 努力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工作的总体效益。 (1) 设立专项经费和专项工作, 采用对本地学生的实地家访、对外地学生委托家访和学生所在地民政部门的交流等形式进行家庭情况调查, 确保学生家庭情况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 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 应为每一位受助学生设计一份完整的资助方案, 突出个性化和动态化, 使资助工作富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公平性, 并监测其在校期间的整个受资助过程及其在校的表现。 (3) 建立以助学贷款为基本渠道、勤工助学为主要手段、奖助学金为补充方式的资助体系, 积极推动国家助学贷款, 大力开拓勤工助学活动, 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到捐资助学的系统工程中来, 扩大资助覆盖面和增强资助力度。

4.积极探索并实施科学的心理援助体系。密切与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工作联系, 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嵌入学生资助工作。通过举办咨询、座谈、素质拓展、团队合作精神培训活动及组织参加各类公益活动, 帮助受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有效调节和表达情绪, 改良孤僻性格, 帮助培养完善人格、健康心理和感恩心态。

5.大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密切与学生就业中心联系, 使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工作有效嵌入学生资助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应注重帮助提高受助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 帮助其规划好就业及人生发展;在就业过程中, 应积极推荐受助优秀学生到合适的单位就业, 实施定期就业状况跟踪;设立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专项基金, 专项帮助受助学生就业过程中和就业前期的经济困难, 确保受助学生就业及经济收入的稳定性。

6.建立受助感恩反馈。密切与校友办工作联系, 使校友联谊工作有效嵌入学生资助工作。受助学生毕业后, 学院可遴选优秀人才到校内开展励志感恩主题讲座, 以受助学生自身的经历事迹及其人生成功经验来影响新一批受助学生, 有效强化诚信、励志、感恩教育;同时, 也可通过受助毕业学生积极引进社会捐助单位, 以点带面充实院校资助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Z].中华人民共和国财部教科文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09.

[2]黄进, 徐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考察和出路探究.教育与职业, 2006.

[3]奇云.论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协调发展.文丛撷英.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篇7

在我国各层级资助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下,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基本建立“奖助贷、勤补减”的资助育人系统, 即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 以高等职业院校校内设置的奖助学金为辅助的一系列资助模式, 从而通过制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然而, 资助育人工作不单单要解决其学业和日常生活的经济困难, 更应该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 提升其竞争力以自立自强地生活。

校企合作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启示作用, 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资助育人的新模式。

1 现行的资助育人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1 资助投入有限

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统计, 全国普通高校每年约有3700多万人次获得资助。其中, 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获得的资助来源以国家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 包括事业单位提取的部分收入、金融机构的国家助学贷款、社会团体及个人捐助的资金等。但是,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无法按照国家规定开展资助, 有的只提供微薄的勤工助学、临时困难或突发天灾人祸的补助金, 社会捐赠的资助金额更是不值一提。有限的资助只能单一地解决学费问题, 或者基本的生活问题, 甚至只能解决眼前暂时的经济问题, 因此目前的资助投入还不能解决现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

1.2 资助形式单一

现有的资助形式主要以金钱为载体, 暂时解决学习或生活的问题, 却没有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出发, 深入探索其真正的内心需要, 资助形式显得单一机械。同时, 获得资助的学生不需要经过努力或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 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评选程序获得资助, 没有响应的偿还要求。单向赠送的资助形式不仅容易导致获得资助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以及吃苦耐劳精神的匮乏, 而且容易限制获得资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导致其依赖性强, 一心等待资助而不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现状。

1.3 资助认定困难

目前, 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学生上报的家庭情况调查、地方出具的低保户证明、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等因素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但是由于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难以估量, 日常实际消费水平不易统计,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资助级别的判定具有主观性。在此现状下容易致使心态不良的学生滋生提供虚假材料、夸大困难程度、认为理当获得资助等不良现象和思想, 部分学生的金钱观、世界观发生偏差。

1.4 资助岗位简单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来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困境, 但应该是在完成个人学业和能力发展而有余力的前提下。在高等职业院校勤工助学等相关部门的组织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申请和选拔的流程, 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获得相应的工作报酬, 并用于解决其学习和生活的困境。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旨在经济补助, 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顺利就业及自主生活。然而, 由于经费和岗位的局限性, 勤工助学岗位常常是图书馆整理书籍、办公室复印资料、实训室清洁卫生等机械的体力劳动, 这些岗位具有专业知识运用少、机械重复劳作多、占用学生整体时间多、被替代可能性高的特点, 并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锻炼没有太大的作用。

1.5 资助成效薄弱

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帮助下, 绝大多数获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经过努力拼搏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无法正视自我, 存在依赖心理, 缺少主观能动性, 匮乏诚信感恩意识, 这些消极的个性特征在资助过程中非但没有改善, 反而愈演愈烈。同时, 由于资助工作在操作层面上主要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没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获得资助的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精神世界, 导致资助成效薄弱。如何在有效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关键。

2 校企合作下资助育人新模式

校企合作下资助育人新模式不仅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 而且将其成长成才的长期目标作为根本目的, 深入挖掘资助育人功能, 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

在校企合作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优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在履行协议的条件下共同实现双方的目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了解和研究协议内容, 积极了解企业结构和认识本专业发展前景, 通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参与校企合作的资助模式。同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此协议的保障下, 通过自身拼搏脱离困难。在学校里努力认真学习理论, 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在企业中积极参与岗位实践, 娴熟地操练专业技能。

2.2 高等职业院校保障成长成才

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起“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利用2年时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1年时间参与企业顶岗实习。在校期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各类奖助贷勤补减的资助, 同时获得企业设置的企业奖助学金;在职期间, 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发放符合工作业绩的酬劳, 补贴相应的生活支出和全勤奖励,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经济困难和生活压力, 并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在企业实习期间培养职业素养, 提升就业竞争力, 为未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 高等职业院校积极联系优秀企业, 拓展勤工助学的空间, 以企业名称冠名培养班级, 时刻以企业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用职业发展的视角推动学生的成长成才。

其次,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参与性, 在具体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的项目化和社团化管理。

最后, 高等职业院校各级学生工作人员在校企合作中, 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习心理困境, 培养其感恩诚信的品质, 指导其顺利实习就业。

2.3 优秀企业作为主体参与合作

优秀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 积极参与双方合作。企业可在高等职业院校设置企业冠名的奖助学金, 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实习岗位。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锻炼和实践专业技能, 巩固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企业为在校表现优异的学生发放专项奖金, 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学业,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 企业资助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在活动中讲解企业文化和精神, 凸显资助育人成效。

3 探索校企合作下资助育人新模式的意义

在现行的高等职业院校资助育人模式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的金额和数量是有限的, 离根本上解决凸显的经济、生活、心理、能力和就业等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探索校企合作下资助育人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充上述的不足。

3.1 新模式增加资助投入

通过协议保障, 企业在高等职业院校设置助学金和奖学金。引入企业资助的金额对现有资助投入的来源进行补充, 企业可提供稳定的资助来源, 扩大资助的金额, 增大受助学生的数量, 能够充分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学习和生活等多重问题, 同时提升其对专业职业的学习兴趣, 帮助其有更充裕的时间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3.2 新模式拓展资助形式

校企合作下的资助方式摆脱了常规的无偿捐赠式。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践工作中, 并通过自身的工作表现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 从而缓解其经济上的困难。不符合企业工作标准的表现无法得到充足的资助, 以此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立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避免被依赖的意识所腐蚀。在岗期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得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关注, 而且得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员工的指引。如此一来,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3.3 新模式丰富资助岗位

企业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补充了高等职业院校有限岗位的问题, 并且改善了机械单一的劳动方式。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 更要培育技术应用能力强的专门人才。企业作为市场一线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能够提供的大量与专业紧密关联的工作岗位, 并且提供技术娴熟的高级技工的指导教学, 这恰恰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

3.4 新模式提升综合素质

企业除了在物质上奖励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还可以通过与高等职业院校协作,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综合素质。例如, 职业技能比赛、文明礼仪大赛、主题演讲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自我认知的误区, 了解企业优秀的文化传统, 校企文化得以相互融合和渗透, 实现资助育人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升红.张稳刚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9) .

[2]杨燕, 陈平.构建校企合作下的高校学生反贫困模式[J].高教论坛, 2015 (6) .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篇8

关键词:新形势,资助育人体系,内涵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国家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对资助育人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保障型资助由于资助方式单一、育人作用不明显等一系列原因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如何革新教育理念,提高资助水平,建立切实可行的资助育人体系,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当前高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在实行“奖、助、贷、勤、补、减、偿”的资助体系,整合各方面资源,重点关注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但对于资助和育人的结合方面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资助理念亟需更新。部分高校依然固守原来保障型资助体系的观念,认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就万事大吉,没有意识到资助更重要的是育人功能,要做到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教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1]。

(二)忽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部分高校重视经济资助,但忽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顿带来的心理问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关注不够,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资源整合不足。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是高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2]。一些高校管理者简单地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甚至是辅导员的事情,缺乏统筹安排和有效的资源整合,导致辅导员和学生部门唱独角戏,育人效果可想而知。

二、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内涵

发展型资助是指高校根据教育规律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以资金帮扶"心理辅导"科研指导"项目驱动"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努力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致力于提高自身素质技能,健全人格品性,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一种资助模式[2]。发展型资助不同于传统的保障型资助,它立足于贫困学生的个人发展,变“输血”为“造血”,将“助人”和“育人”有机结合在一起,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内涵如下:

(一)引导成长方向。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保障型资助体系侧重于给学生提供经济资助,使其不会因为贫困辍学,满足的是仅仅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马汉周在武汉六所高校做的调查显示,存在生存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只占19%,而存在发展困难的却占了65%[3],这说明随着国家、社会和学校等资助力度的加大和资助手段的多样化,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窘迫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们迫切需要的是自我发展和实现的需求。

发展型资助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引,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进行诚信、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激发其内动力,防止其形成“等、要、靠”的消极意识,培养其自信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提升综合素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农村,家庭经济负担重,子女众多,成长环境不如其他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才能使其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型资助体系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的能力循序渐进,遵循人的学习规律,设立各种培训班和社会实践,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动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塑造健康人格。在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大力提升其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发展型资助还需致力于塑造其健康人格。由于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不同,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健康人格有不同的描述。但所有的心理学家都承认健康人格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当一个人人格不健全时,会导致他的认知和行为出现偏差,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云南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马加爵因口角之争残忍杀害室友和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自杀就是两个极端的例子。发展型资助体系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人格问题,比如敏感、自卑、抑郁、焦虑等问题,进行针对性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抛开内心包袱,塑造健康人格,拥抱美丽青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发展型资助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必然,各高校必须转变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曹瑛,李萍.新资助政策背景下资助育人实践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124-125.

[2]杜坤林.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5):86.

资助与育人 篇9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据估计,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0%~20%,特别困难的学生约为5%~10%,而农林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达20%~25%,特别困难的学生达10%~15%。贫困生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对于贫困生工作,一定要处理好一些内涵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需要”与“心理资助”的错位

所谓“经济需求”,简单理解就是给予的经济上的资助,“心理资助”可以理解成在心理层面给予的关注。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贫困生工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2000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着力完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这一系列助学措施,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基本上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费和学费而发愁,能够安心学习。然而,在满足贫困生经济需求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一般来说,由于家境困难,在学生面前“低人一等”,导致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家境困难的原因各异,影响他们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还缺少自强自立的奋进精神。还有的学生拿到国家资助后,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大肆挥霍。对于这些心理都要给予相应的引导,解决这一心理的良好对策就是精神关爱与心理疏导。

2.“权力享有”与“义务承担”的错位

“权力享有”指贫困生在校依照学校的相关政策无条件享受经济资助,而“义务承担”是指贫困生在校应做到一个大学生应该做的一切。但目前状况是两者的错位严重。首先是享受贫困,不思进取。部分助困学生会产生依赖思想,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是消极等待,在得到资助后,不但没有感激之情,反而认为是理应得到的。有的把学校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想方设法挤进贫困生行列,一边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国家和政府以及学校的补助,一边却违背资助的本意,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甚至有个别学生拉关系骗取补助或者用助学金吃吃喝喝,铺张浪费。其次,缺乏感恩之心。有的贫困生认为享受国家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接受资助的同时,对班级、学校和社会缺少感恩和责任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表现冷漠,缺少集体荣誉感。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对策就是对他们感恩情怀的培养。

3.“外界资助”与“内涵提升”的错位

“外界资助”是指学校直接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内涵提升”是指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他们打下“脱贫致富”的基础。目前,这两者的错位主要体现在,学校只是将助贫基金发放到学生手中,解一时之急,却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只做到了“授人以鱼”,没有做到“授人以渔”。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对策就是引导他们自主谋求发展的培养。

二、贫困生工作的措施

1.精神关爱的疏导

对于贫困生,学校既要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全面引导,疏通心理障碍,形成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能力,力争长效解决贫困问题。学生资助工作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助贫”的层面上。对精神关爱与心理疏导也是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方面。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育人为中心,大学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育人契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变单纯地“助贫”为“助贫”和“育人”并举,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职责。

2.感恩意识的培养

一定要重视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被帮助者所应有的感恩意识也绝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尤其是一名贫困生,当其在他人的热情帮助之下摆脱生活困境而能继续学业时,应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可以通过组织受助贫困生参加一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类教育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教育贫困生能感他人所感、知他人之情,学会感谢人,常怀感恩心。

3.自主意识的引导

积极拓展公益服务项目,引导贫困生自愿参加公益服务项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通过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互帮互助的朋辈教育制度,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和培养;成立由贫困生组建的社团,全部由贫困生担任有关职务,给予充分锻炼和能力培养;多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使贫困生自食其力,既靠双手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又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在创新创业上给予贫困生更多机会与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自主谋求发展,为今后在社会上立足打下基础。这些措施都将很好地帮助贫困生“提升内涵”,这才是真正帮助他们解决贫困问题的长久之计。

总之,资助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资其经济,育其精神。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步探索“经济支持、精神关爱、发展引导”的资助育人模式,使我國助学制度更加完善,真正在资助中育人。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篇10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及其与资助工作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是身体和精神的统一, 这是最基本层次的内涵。第二层含义是人的能力和兴趣的全方位发展。个人只有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 才能为自己造就丰富的社会关系, 从而也才可能使自身获得多方面的发展。第三层含义是人的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这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高表现。这三个层次的内涵体现出以下几个观点, 即:人的全面发展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要满足人的需要, 要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 要更加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当前, 保障性资助体系的优点是明显的, 但不足之处是缺乏能力上的扶助以及精神上的激励, 没有足够地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 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大学生资助体系提供了新的角度, 它告诉我们, 资助工作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可能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 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 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促进成长成才。

二、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内容

发展性资助体系是保障性资助体系的完善和升华, 是资助的必然要求和高级阶段, 也是高校资助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保障性资助是“救济型”资助、“输血型”资助, 发展性资助可以称之为“功能性”资助、“造血型”资助, 不仅提供经济资助, 更是提供能力资助、精神资助, 它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强调学生能力提高, 在较高层次上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求, 实现自身长远发展。发展性资助体系囊括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经济资助, 锻炼实践技能、增强发展动力的能力资助, 以及培育思想品格、疏导情感心理的精神资助。经济资助、能力资助和精神资助三者相互支撑、互为补充, 构成发展性资助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实践探索

山东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省属农业高校, 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 其中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子女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较多, 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远远高于省内兄弟高校平均水平, 学生对发展性资助的需求更为强烈。2014年, 学校开始实施发展性资助, 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 探索了一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资助育人新思路。

1.树立“全面发展”的资助工作理念。“全面发展”的资助工作理念就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为目标, 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资助工作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 不断丰富资助工作内涵, 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理解、尊重、关心和激励, 多渠道满足学生的经济资助需要、精神激励需要、情感抚慰需要和成长成才需要。

2.把握原则, 提升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发展性资助体系坚持整体性原则, 即根据学生实际需求, 确定资助方式和资助力度, 整合资源, 统筹兼顾, 实现合理资助;坚持重点性原则, 即增强资助力度, 特殊困难特殊资助;坚持应急性原则, 即对突发困难群体、突发事件、急难事件做到应急资助;坚持发展性原则, 即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不断创新内容和模式, 满足学生需求。

3.建章立制, 完善资助工作支撑保障机制。伴随国家资助政策调整, 及时修订完善各项资助制度, 确保资助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制订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学生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奖学金等的实施和管理办法以及学生发展性资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确保发展性资助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4.科学规范, 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发展性资助要求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开展精准帮扶。当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面临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能力困难、创业困难、心理困惑、精神困惑等类别, 要细化确定影响个人发展的主要类别和次要类别, 分类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提供精准的资助数据。发展性资助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募集资助资金, 提供最大程度的经济帮扶。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和学校奖助学金为主体, 以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资助资源渠道。发展性资助过程要坚持严格条件、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纪律, 坚持公开资助政策、公开评审过程、公开检查监督、公开受助学生名单, 通过“四严四公”实现资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公认”。

5.贴近学生, 完善服务拓展机制。发展性资助体现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一是要面向学生开展好政策宣传服务, 在新生入学前、入学报到时、新生入学教育时等重要时间点有重点地开展政策宣传和学习;在资助评选、项目申报等工作开展时, 统一学习宣传, 做到资助政策人人熟知。二是要做好平台搭建服务, 学校成立事务服务中心, 结合专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 开展社团活动, 组织社会实践等, 使学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塑造品格, 做到搭建平台, 拓展学生素质。三是要提高服务质量, 学校资助工作人员坚持“一线工作法”, 强化“六进六同”, 做经济困难学生的“第一求助者、第一贴心人”, 开展深度辅导, 真诚沟通;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 做到注重效率, 网络先行, 提高资助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6.项目引领, 推动发展性资助计划。发展性资助以“项目引领”的模式组织实施, 学生根据个人发展目标, 组织团队或者个人申请项目, 学校给予项目经费支持与指导。项目内容全面, 涉及学业提升、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素质拓展等过程中学生面临的瓶颈和困难。项目形式灵活, 通过课题研究、学习竞赛、社会调研、学术沙龙、兴趣小组、各类比赛、活动社团等多种形式开展。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主完成方案设计、自主组织项目实施、自主开展项目考核和结题。自2014年以来的两年间, 有500多个项目申请立项, 结题300多项, 全校70%的困难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中, 从中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和提升, 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约束个人发展的困难, 成效显著。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指标。发展性资助作为一个新的资助理念, 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探索, 构建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更是一项长久的工作, 也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 必须依靠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多方面合作来完成。坚持以生为本, 让每一位真正需要的学生获得所需的资助, 使更需要的学生得到更多的资助, 在恰当的发展阶段获得适合的资助, 使资助效能最大化, 促进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是每一位资助工作者的工作理想, 也是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随着实践和探索的深入展开, 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必将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桂富强.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2]季枫.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3, (1) :95-96.

[3]梁军, 何丽萍, 岑郁.公平诉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3) :50-51.

[4]马彦周, 高复阳.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1) :180-182.

[5]吴衍涛, 李广松, 齐清.新视域下大学生资助工作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12, (12) :62-64.

[6]李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及对策[J].高等教育, 2010, (2) :78-80.

[7]余梦, 周婷.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J].教育前沿, 2010, (2) :27-28.

上一篇:品牌下一篇:时间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