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模式(精选12篇)
工业发展模式 篇1
一、引言
船舶配套业是指生产和制造除船体以外的所有船用设备及装置的工业, 它与船舶总装业、船舶修理业共同组成完整的船舶工业。船舶配套产品的价值约占船舶总价值的三分之二, 在船舶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升船舶配套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打造世界造船强国的必要条件。
我国船舶配套业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得到较大发展。然而, 90年代以后受“重造船、轻配套”思想的影响, 对船舶配套产业发展关注不足, 使得配套问题成为多年“顽疾”, 甚至成为船舶工业发展的瓶颈。最近10多年来, 我国造船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 造船能力逐步提高、造船规模不断扩大。与造船业快速发展形势不协调的是, 我国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率在80年代末达到70%的高点后, 开始逐渐下降, 最低时不到30%。最近几年虽有所提高, 但船舶配套业发展严重滞后于整个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局面仍未彻底改观。
从船舶配套产业国际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来看, 在今后较长时期内, 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在国际上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欧洲、日本、韩国。与之相比, 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产业竞争国际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 欧洲、日本、韩国纷纷针对我国造船业与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战略, 如利用其产品质量、技术、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由转让技术、合资合作转向在中国独资建厂或直接向中国出口产品, 扩大国外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通过提高技术引进门槛, 提高合资合作的控股比例, 使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来源紧缩的不利局势。
在上述形势下, 总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 对于提高我国船舶配套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世界典型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
1. 欧洲:科技引领型发展模式
欧洲作为造船业的发源地,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已形成了实力强大的船舶配套业体系, 占据了全世界船舶配套的半壁江山。欧洲船舶配套产业始终坚持走科技引领型的发展道路, 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配套产品领域一直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欧洲船舶配套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塑造品牌、提升口碑。
欧洲的船舶配套业起步较早, 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塑造品牌, 提升口碑。目前已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 在世界各地的船东、船厂和船级社中享有广泛而良好的信誉。如芬兰瓦锡兰、MAN B&W、德国MWM、MAK中高速柴油机、英国Decca、德国安修斯, 丹麦欧堡等。
(2) 重视科研、引领技术。
欧洲的船舶配套企业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 在船舶配套产品研发上既精细又专业, 所设计生产的船舶配套产品以复杂、安全和环保著称。除此之外, 欧洲还对配套产品的性能不断进行改进, 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 优化操作灵活性, 加强产品安全性。如船舶动力技术, 差不多每半年就有新的机型或新技术推出, 以适应国际新船型、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 欧洲船舶配套业在高技术、高附加值、尖端船用设备产品的研制中始终保持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稳定性, 长期占据在技术上领先的优势地位。
(3) 追求卓越、完善服务。
欧洲船舶配套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始终追求卓越, 产品标准高、质量好。借助其早期在航运市场上的优势, 依托自身强大的实力, 逐渐形成遍布全球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网络, 具备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便利维修和及时升级服务的能力。例如瓦锡兰公司率先推行船配产品一揽子销售计划, 将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部件打包之后整套出售, 并提供综合服务和维修, 以赚取更多附加值。
(4) 跨国联合、扩大优势。
欧洲主要船舶配套企业通过组建跨国集团, 发挥联合优势 (尤其是欧盟内部) , 齐心协力对抗外部竞争, 争夺世界各国的船舶配套市场。如世界著名厂商克瓦尔纳、多格雷戈、赫格隆、利伯海尔等均为跨国集团。
2. 日本:技术持续跟进型发展模式
日本船舶配套业一直持续跟进欧洲领先技术, 凭借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日本船舶配套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不仅船舶配套业品种齐全、体系完整, 其规模也很大, 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35%~40%,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船舶配套产业链。日本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5%~98%, 并大量向国外出口。此外, 日本船舶配套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也得到提高, 并在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 在高、精、尖船舶配套设备研制领域可与欧洲媲美。日本船舶配套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引进技术、持续跟进。
日本船舶配套业经历了大规模引进西方专利技术的过程, 其80%~90%的船用设备技术从欧洲引进, 极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日本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 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 使日本国产船用设备可与欧洲抗衡。
(2) 借鉴经验, 完善售后。
日本借鉴欧洲企业的经验, 建立和完善全球服务体系, 消除船东选择设备时的后顾之忧, 提高设备销售率。
(3) 整合优势, 协调发展
。日本将船舶配套企业按专业进行分工, 逐步整合并形成集中生产优势。通过协调规避企业间不良竞争, 减少内耗,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使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4) 政策支持, 技术保护
。日本在引进欧洲先进技术的同时, 实施保护性措施, 如限制二次开发获得的技术对外转让、国内可以生产的设备限制进口等。此外, 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植政策, 如低息贷款、税制改革等, 1999年出台的《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规定, 对于特定行业给予财务、税金、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2001年船用发动机或船舶用品的制造被指定为特定产业。
日本船舶配套产业持续跟进型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不足:跟进型发展模式很难全面超越其跟进的对象。
3. 韩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韩国船舶配套业起步相对较晚, 但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整的船舶配套工业体系, 目前, 韩国国产设备装船率已达到90%以上。韩国船舶配套产业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措施由多到少, 但始终存在。尤其在产业发展初期, 政府干预手段较多, 力度较大, 管理手段侧重于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产业发展和成熟期, 政府更多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 管理手段侧重于税收、融资、法律手段。韩国船舶配套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政府参与主导。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 成立“国产化推进协议会”以推进国产化工作; (2) 在政府参与下, 成立“韩国造船机质材工业协同组合”, 配合政府和企业进行配套设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工作; (3) 于1980年成立了配套企业行业协会, 对船舶配套企业实行统一管理; (4) 于1981年编制了跨越5个“五年计划”的《造船材料设备国产化促进方案》, 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造船设备国产化; (5) 限制船舶配套产品的进口:对于国内能够生产、满足要求的船用设备, 原则上不允许进口, 政府于1995年规定了81种船舶配套产品不准进口, 到2000年增加到102种; (6) 为减少对进口部件的依赖, 工商能源部鼓励每年至少要有两个船用部件在本国开发; (7) 政府出面协调大型船厂之间关系, 在政府的干预下, 韩国船厂, 如现代、大宇、三星和韩进等, 改变互不购买对方船舶配套产品的作法, 优先在国内采购; (8) 商工部造船课对船舶配套厂直接实行干预, 如, 在柴油机方面确定生产范围, 规定6000马力以上大型机由现代重工现代柴油机公司一家生产, 6000马力以下中型机由双龙重工生产。
(2) 配套企业与船厂密切合作。
造船厂与配套企业签署长期合作协议, 从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入手, 以投资入股、联合研发、出资设立船舶配套新产品研发基金等方式, 促进配套企业发展。
(3) 加强与国外著名公司合作。
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合作生产等方式, 使得配套业的技术水平迅速追上世界先进水平。韩国政府参与和干预船舶配套产业的保护性措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可能引起包括日本和欧盟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的批评, 引发贸易争端。此前, 在造船领域, 韩国的相关保护政策 (如造船补贴政策) 就受到日本、欧盟的批评。2003年6月, 欧盟请求WTO设立专家组解决欧盟与韩国的争端, “韩国影响商船贸易措施案”成为WTO体制下国际造船领域内第一个反补贴争端案。
三、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船舶配套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 加速发展时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船舶配套产业快速发展, 至80年代末设备本土化率曾达到70%的高点。 (2) 滑坡时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本土化率逐渐下降, 最低时不到30%, 国产化率则更低。 (3) 恢复发展阶段:新世纪开始至今, 最近几年, 国家开始重视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 本土化率有所提高, 已经突破50%。
相比欧洲、日本、韩国而言, 中国目前尚未形成特色明显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 不过, 中国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 在政策方面, 受到“重造船、轻船配”、“靠外扶内”思想的影响, 未能形成连贯一致的发展政策, 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发展之路。在90年代, 促进船舶配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导致船舶配套业发展目标屡次规划、屡次落空, 船舶配套本土化率一路下滑。
(2) 在组织形式上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 包括造船-船配一体化的大型船舶集团、专业船舶配套园或生产基地、单个船舶配套企业等, 但大部分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至2008年底, 我国有大小船舶配套企业至少600家以上,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68家, 大型企业仅3家, 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量低、产品单一, 重复生产、盲目低水平竞争的状况严重。
(3) 在技术和生产形式上逐步建立了引进许可证合作生产、自主研制和合资合作等多种船舶配套产品制造方式。
(4) 产业发展集群趋势日益明显, 但集而不聚。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已改变了散而不集的格局, 围绕我国主要造船基地, 在地域上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船舶配套产业集群、以大连-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湾船舶配套产业集群。然而, 船舶配套企业集而不聚, 未能形成统筹协调、分工合作的聚合体。
四、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不同的国情、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根据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历程、现状以及世界船舶配套产业东移的历史机遇, 借鉴欧洲、日本、韩国发展船舶配套业的经验, 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
1. 在竞争战略方面, 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模式。
我国船舶配套工业主要落后在产品技术研发能力上, 而通过完全自主设计开发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这种发展路径是漫长而艰辛的。借鉴日韩发展经验, 我们可以看到, 通过及时跟踪并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寻求以许可证、合作生产等方式与国外著名厂商保持和建立合作关系, 继续“引进来”的发展模式。在“引进来”过程中, 应改变单纯的技术引进、合作生产的格局, 逐渐过渡到联合设计开发, 最终发展到自主研发, 形成独立创新能力, 打造自有品牌, 提高船舶配套设备装船本土化率和国产化率。
“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利用世界船舶工业中心东移、船舶配套产业重心转移的大趋势, 借全球金融危机之契机 (如此时成本低廉等) , 有选择地跨国并购海外高端船配企业, 尽快形成完整的船舶配套产业链;另一方面要建立全球服务网络,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造船企业选择配套产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售后服务能力。没有全球性的服务网络, 船舶配套产品很难“走出去”。然而, 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足够规模与充沛资金去承载运营国际化网络带来的高额成本。因此, 我国船配企业应积极探索多种灵活方式, 与欧洲、日本、韩国的相关企业展开合作, 联合打造全球配套产品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 逐步在世界各主要港口建立售后服务站及备品、备件仓库, 提高船舶配套产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和范围。
2. 在产业布局方面, 采用“产业集聚, 优势整合”的发展模式。
船舶配套产业具有就近配套、成套配套、集群发展的鲜明特点。可以看出, 欧洲、日本、韩国船舶配套业集聚发展的现象均十分明显。为了提高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应以产业集聚理论为依据, 以协同发展为核心, 大力支持船舶配套企业专业分工, 整合优势, 尽快改变集而不聚的现状, 充分发挥三大造船基地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和两大船舶配套产业聚集区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 的集聚效应, 提高船配企业集中度, 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3. 在生产制造方面, 转变发展模式, 由本土化生产转向国产化制造。
本土化生产只是引进外资企业, 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 享用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 (海岸线等) , 开工建厂。但由于技术垄断, 外资采用独资等方式在我国进行投资生产, 例如, 韩国STX等在大连长兴岛独资建立船厂和船舶配套企业, 这将使我国无法获得更多更先进的源技术, 却承担着高污染、高耗能带来的后果, 始终处于产业链下游, 不符合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实现本土化生产向国产化制造转变, 提高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水平, 真正提高我国船舶配套业国际竞争力。
4. 在政策环境方面, 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发展模式。
从日韩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日韩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都依靠政府的强力介入, 得益于政府长期大力支持。要改变我国船舶配套业的落后局面, 同样离不开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植。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来激励船舶配套业的发展, 并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出台保护性措施, 例如, 有选择、有重点地支持一些关键产品、重要零部件和高附加值设备研发、生产和制造, 为国内船舶配套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5. 在企业管理方面, 应大力推进“精益生产”模式。
在保障安全、提高质量、提升品质的前提下, 用科学管理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将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真正变为竞争优势。
摘要:船舶配套产品价值约占船舶总价值的三分之二, 船舶配套业在船舶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我国船舶配套产业长期受“重造船、轻配套”思想的影响, 本土化率和国产化率没有随着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同步提高。相比欧洲、日本、韩国的船舶配套产业, 我国存在相当大差距, 产业竞争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在金融危机带来全球船舶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 总结世界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模式,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进而提高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国际竞争力, 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工业发展模式 篇2
工业发展模式与环境绩效之关系研究
工业发展经历了3种不同的模式,即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环境工程或末端治理模式、清洁生产模式.在不同的工业发展模式下,对环境的`影响是存在本质区别的.通过对线性经济模式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末端治理模式的环境绩效和局限性的分析研究,说明清洁生产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作 者:赵贺春 郑永忠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041,北京石景山;山东铝业公司,255000,山东淄博市 刊 名: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14(2) 分类号:F403.7 关键词:工业发展模式 环境 环境绩效工业发展模式 篇3
资源的短缺和环境压力的增大迫使中国不能继续遵循传统的发展A模式,同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道路也不能立即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B模式。由于中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费的增加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适合中国国情的应该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简称C(China)模式。在C模式中,中国的经济仍保持大幅度地增长,同时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量先减速增长,然后再使污染物排放量保持稳定,最后在中国科技水平提高较高水平的基础上大幅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使污染物排放量落低。
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就是中国到20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同时允许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物排放增加一倍左右。因为只有保证中国GDP的持续快速增长,才能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所以该模式将给予中国的GDP增长一个20年左右缓冲的阶段,并希望经过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
以2000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数据研究为依据,到2020年,GDP总量将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增加到40万亿美元,人口保持小幅增长,人均GDP呈现大幅度增长。同时,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污染排放物(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一个惯性的增长,总量控制在2000年的1.5-2倍左右。这样我们可以认为,通过发展减物质化的经济,并把建设循环经济型社会的目标纳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框架之中,到21世纪的前期(例如2020年左右)实现以较小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特别是各类固体废弃物)以达到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可能的。在2020年以后,中国在前面20年的发展基础上,可以实现倍数4发展战略,即经济总量继续翻一番,同时资源消耗减半。这样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可以实现绝对脱钩,如发达经济所追求的减物质化发展模式(B模式)情景。
工业发展模式 篇4
1 厘定了绿色经济的理论本质
绿色经济这个词汇最早见于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的蓝图》第一本小册子的书名中, 此后, 绿色经济一词在世界广泛传播。但是, 皮尔斯等人的“绿色经济”只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 阐述了环境保护及改善问题, 其实质借用绿色经济之名, 表达环境经济之实, 诠释环境保护、治理污染和改善的问题。
为了阐释绿色经济的本质问题, 刘思华先生在《绿色经济论———经济发展理论变革与中国经济再造》 (2000年出版) 中, 把绿色经济看作生态经济与可持续经济的新概括与代名词, 并对绿色经济进行了以下界定:“绿色经济是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概况。它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沿着这个新的学术路径, 高红贵教授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一书, “以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视角探寻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深刻阐述了诸如“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 驱动经济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观点, 揭示了创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应奠基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上。
2 厘定了绿色经济的的文明属性
自皮尔斯等人指出环境经济学范畴的绿色经济概念以来, 国内外一个主流观点, 就是把绿色经济看成是解决工业文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新经济观念, 是克服工业文明的褐色经济或黑色经济弊端的经济模式。高红贵教授认为, 工业文明经济范畴的绿色经济观念, 在本质上仍是人与自然对立的文明观, 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工业文明及黑色经济反生态和反人性的黑色基因, 丢弃了绿色经济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和超越工业文明黑色经济、铸造生态文明生态经济的本质属性, 从而否定了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形态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因此, 我们必须以生态文明新范式或理论平台在深层回应绿色经济与发展绿色经济议题。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经济, 必然是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形态的实现形式与形象概括。工业文明主导经济形态的工业经济形态的实现形态与形象概括就是黑色经济形态。而生态文明开辟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即生态化的绿色发展道路, 最终形成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形态。它是对工业文明及其黑色经济形态的批判、否定和扬弃, 是在此基础上的生态变革和绿色创新。这就是说, 绿色经济的根本属性与本质内涵是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 使它必然在本质上取代工业经济并融合知识经济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主导经济形态的现实形态。所以, 绿色经济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形态, 是生态经济形态的现实象征与生动概括。
3 构建了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路
科学建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基本原则。高红贵教授在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一书阐释了建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生态发展优先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绩效性原则。
科学建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必须夯实其绿色能源基础。高红贵教授在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一书中认为, 绿色能源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最好切入点和新的增长点, 绿色经济发展需要绿色能源作支撑, 绿色能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与能源革命, 实现能源资源的多元化和低碳化发展, 实现能源使用的效率化和消费的低碳化。
科学建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绿色化。高红贵教授在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一书中阐释了产业结构绿色化之道:用生态化改造第一、二、三产业, 建构绿色农业产业模式、绿色工业产业模式、绿色服务业产业模式;加快发展绿色知识产业, 建构绿色信息产业模式。
农村发展模式 篇5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12-15 浏览次数:15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还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阐明了农村经济问题在全党工作中的战略地位,也充分说明了现阶段解决农村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要从理论到实践真正的行动起来,尽快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现状
(一)发展是毫无疑问的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农村改革如火如荼的不断进行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问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成就之巨大是举世公认的。农村的面貌也在这短短30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从原来的饥肠辘辘到后来的解决温饱又到现在的小康生活水平;他们的收入变化也是巨大的,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9倍多,这一功劳不仅仅在我们的农民勤劳耕作以及农业科技的发展,还要归功于我们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可能性;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而小城镇建设又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全国广大农村的巨大变化就是我们取得的成就的真实写照。
(二)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成绩是可喜的,然而问题也是突出的。当前农村经济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近几十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状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03年才有所回升。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与此同时,城乡差距不断的拉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上,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3.1:1,城乡二
元结构的问题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符合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所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很紧迫的任务。
二、对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
未来的农村经济应该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农业实现高度的现代化,城乡实现一体化,没有明显的城乡概念,取而代之的只有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区别,从事农业的人数会有所减少,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会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自由调节农业生产内部生产结构。这种设想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按照我国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的要求,到这个世纪中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现代化更是必不可少的了。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目前的我国现状来说,单靠农民和国家的农业投资恐怕在几十年之内是很难解决,建议可以灵活的适当改变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在农民承包优先的条件下,把多余的大片土地承包给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团体或个人,推行农业生产的“招商引资”。但他们承包后要求他们必须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这样不但能提高农业产量,而且他们所拥有的对市场的考察能力是单个农民所无法匹及的,他们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而适时改变他们的农产品生产结构,又解决了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病,同时原有的农民可以继续呆在农业内部帮助农业生产,这样农业利润提高了,原有农民的收入比单个生产时还要高,同时又避免了单个农民生产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在这同时恐怕又要求全社会能够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与时俱进。不要以为动摇了农民的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像丧失了一切,失去了做主人的地位,可能还有人怕误入了资本主义的制度,这些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城市的广大工人阶级不是也没有土地吗,但事实上他们比现今的农民生活得更好,更有社会主义主人的荣誉感。
(二)城市化普及,城乡“二元结构”替代为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标志,未来的农村应该全面实现城市化,农村这个概念将逐步被人们淡忘而退出历史的舞台,全国基本是共同富裕,业已没有现在的东中西部差距、农村和城镇及城市的差异,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祖国的哪一个区域,都享受几乎一样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及社会保障。但城市化也要允许适当的差异,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同步发展,拥有一样的资源和特色,我们也要允许一部分城市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文资本等要素先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和特色,让他们
成为其他城市的榜样和窗口,最终通过辐射效应达到共同发展。那么未来从事农业的人口的生活方式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和城市的从事工业生产或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居民没有区别,他们在农业承包商的农场或农副业生产基地工作,或者自己承包土地来进行农业生产,总之让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他们白天去上班,晚上回他们在“城市”的家。他们的收入分配基本遵循平均利润率来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未来将没有农民的概念,换之以从农人员。现今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将来会逐渐淡化至消失,变之为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桎梏必须要打破,这就要逐步实现城市化。
(三)由市场调节农业生产和农业的生产结构,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我们吃过了计划经济的苦头,也初尝了市场经济的甜头。实践证明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最有效方式,市场也是经济发展平衡的自动稳定器。在未来的经济中,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也不例外,土地承包者必须全面掌握市场的变化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的品种、规模;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发展规模和特色农业。在市场的指挥棒下,土地承包者也会根据需求来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现今的农产品积压低价的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同时,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在将来完全可以有较大的减少,农产品保护价以及对农业税的减免和粮食购销体系等制度完全可以取消,让农业在竞争的环境下发展得更好;同时又减少了国家对农业的大量投入,增加国家的税收。
(四)现有的五级行政区划设置改革成三级模式
现有的五级行政区划有着很多弊病,人员冗繁,工作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而且行政权力过大,阻碍经济的良性循环,目前已经显示了很大的问题。当前农村经济中的县乡(镇)二级政府已经面临很大的问题,债务负担太重,政府正常运行都到了一定的影响,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行政管理人员过多不能不算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的汉朝时期,平均是8000多人养一个官吏,唐朝时5000多人养一个官吏,到了清朝时期,是1000多人养一个官吏,而现今,平均是40多人养一个政府官员,这样的比例不改是不行的。
对于在未来的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城市化的背景下,县乡(镇)二级政府是没有设立的必要的,甚至还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因为在普遍城市化的背景下,乡镇级城市在机构设置方面会有很多麻烦,也不便于行政管理,同时农业现代化实现以后,也不再需要那么多政府来管理农业,政府的职能将聚集在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我认为未来的行政
区划应该设置为三级,即中央、省和市,将市的规模变小,这样不但解决了政府人员冗繁的问题,也能提高政府效率,更便于行政措施的施行,不会出现层层弱化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三、现阶段要做的工作
对于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出路问题,对照上面的设想,大致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四项工作,将其总结为“四个重视”:
(一)重视农业人口再就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
农业人口再就业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话题,而所谓农业人口的再就业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数很多,而且要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剩余的劳力将更多,如何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多少。实践证明,引导农民到城市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当今农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来源于非农产业。同时,实践也证明,农民在城市就业能够与城市居民形成互补,并不怎么影响城市人口的就业。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力向城市就业的引导工作,并逐步稳定在城市,为将来的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好准备。事实上,我国现在已有很多的农村劳动力都在城市就业。资料显示,2002年底,我国商业就业总人数为4970万,农民工1997万,占就业总人数的40%;建筑业就业总人数为3893万,农民工2959万,占76%;制造业中乡村劳动力4506万,占总人数的54%。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已经在各行各业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要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再就业,就必须为他们在城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劳动力一样的待遇和福利并平等就业,同时,也要为他们在城市定居提供便利,改革户籍制度就是必须的了。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所幸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实施了最大的政策便利。同时,要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为农业人口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引导他们合理的流动,以防过多增加城市的压力。
(二)重视农业人才引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走向农村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赖于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人才和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持,依靠知识层次不高的农民来自发实现农业现代化恐怕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建议充分重视农业人才的引进,但目前的农业实际引进人才是很困难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改革。建议改革土地承包制,一方面把农村人口引入城镇或城市,一方面鼓励那些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银行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信用贷款,政府再对他们的农业项目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符合要求的就要
向他们承包一定的土地,让他们自主经营。由于这些年轻人思想开放并有一定的对市场的洞察和分析能力,依靠他们可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决农业的结构性问题。
(三)重视招商引资,不但工业要招商,农业也要招商
招商引资是一个很好的尽快搜集发展所需资金的很好办法,并且它具有传导效应,可以吸收先进的技术,国家要吸引外资,工业生产要招商引资,农业同样需要招商引资。农业招商引资,是指提供优厚条件,吸引有资金、有技术的个人或团体来当地进行农业生产,以尽快改变农业现状的措施。要进行农业招商,也需要进行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把农民手里富余或生产效率极低的土地承包给承包商,让他们进行现代化耕作或者是多种形式的农业型生产活动。这项措施和吸引人才入农业交相呼应,那些大中专毕业生可以进入这些承包商的门下,进行技术研究指导或者是市场开拓。同时,小城镇的建设也要鼓励招商引资,这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化途径,江苏和浙江一带就有很多通过这种方式而成长起来的城市,都是值得我们大力推广的好方法。
(四)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招商引资的力度,也是城市化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必须引起重视,建议国家和地方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切实的改变农村的电力、通信、供水、供气、交通等状况。对农业的投资不但要减轻农业税,主要必须集中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科研上,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和抗灾害等能力。
工业发展模式 篇6
《今日楼市》:2010年包括万科在内的一些大型地产企业,都加大了商业地产方面的市场开拓力度。万达集团如何看待这一市场现象?
石雪清:随着宏观调控的逐步深入和美元不断地贬值,导致大量热钱会流入商业地产市场这个“价值洼地”,因此加速并刺激了商业地产的发展进程,促使众多以前专注于做住宅的房地产企业也开始进入商业地产开发。但是,由于这些新进入商业地产领域的房地产开发商只是初步涉足,这些地产企业的能力或者说开发规模,还不足以形成一个商业房地产大发展的势头。
因此,中国商业地产真正实现大发展,呈现群雄逐鹿的状态,应该是在三年之后。因为,万达集团通过多年的商业地产开发经验,发现商业地产比住宅地产复杂得多,有很多产业链的环节。万达经过十一年的稳健发展,才营造了一条成熟的全产业链。虽然万达在发展模式上已经给业界架设了一座桥梁,可以帮助其他企业走得更快,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也得需要三年的时间。所以,三年之后,商业地产大发展或者说风生水起的时代才有可能真正到来。
《今日楼市》:2008年末到2009年初,万达曾在市场低迷时期在全国大量拿地,而在2010年新政出台后,万达宣布了公司将减少开工面积,不会像以前一样大规模开发。万达为何会进行如此的战略调整?
石雪清:万达集团之所以会调整企业发展策略,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二是担忧热钱等流入中国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使得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中国经济形势2011年更加复杂。
其实自2008年以来,万达在全国的土地储备已经相当充足,拿地的紧迫性不大,放缓拿地不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速度。但公司确实在考虑从加速发展过渡到匀速发展,进一步升级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另外,未来万达并不是不拿地了,而是在2011年的开工速度上会放缓,比如本来计划2011年有20个项目开工,现在可能减为18个了。
此外,万达的商业地产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核心竞争力在于集中资金的使用。即使国家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财政手段,也不会影响万达的财务状况,而且万达布局多年的上市准备已经进入国家规定的上市节奏。
《今日楼市》:如今万达又开始进军旅游地产市场,此举将会给万达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哪些推动作用?
石雪清:自2008年至今,万达已投资近1700亿元于旅游地产,目前已占据旅游地产业近50%的市场份额,在商业地产之外开辟了另一片战场。万达的首个旅游地产项目、投资额高达200亿元的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目前已开始对外预售,预计2011年年底其一期就将对外正式运营。
除此之外,万达集团还将建设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拟投资500亿元)、福州琅岐岛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拟投资200亿~300亿元)、武夷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拟投资30亿元),以及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拟投资150亿元)等中国大型旅游地产项目。
工业发展模式 篇7
关键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核心竞争力
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1901年,驻中国的外国使节送给慈禧太后一辆敞蓬汽车作为祝寿礼物,汽车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开始首次登陆中国。1913年中国小批量进口Ford公司的T型车,成为中国由“马车时代”向“汽车时代”重要的转折点。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FAW)的成立标志着汽车正式作为一种民族工业。建国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53-1978):
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国内没有一辆国产汽车,直到被称为“国家汽车工业的摇篮”的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3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1956年一汽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由于经济建设和战备的需要,196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在一汽的支持下宣布成立。改革开放之前,两大基地构成中国汽车工业的中坚力量。然而,文化大革命、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匮乏和闭关锁国、自力更生政策等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导致了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机遇期的延误。
2、第二阶段(1978-2001):
先缓后快发展阶段。1978年是中国经济发生巨大转变的转折点。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BJ-Jeep)的成立,中国企业开始去寻求广泛国际合作。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中国公司经过20多年合资、兼并与重组,最终形成占全部产能80%的三大汽车集团:一汽、东风和上汽。在中外合作过程中,中方坚持以市场换技术和管理。
3、第三阶段(2001-至今):
高速发展阶段。整合之前,由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资源配置重复﹑专业化水平低﹑过度竞争与垄断等,中国有113家汽车生产企业,它们全部产能不及国外一家公司。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汽车工业形成4+6格局:一汽、东风、上汽、北汽和广本、长安、奇瑞、华晨、南亚、吉利, 当前4+6企业产品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
二、中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
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在全球排名中已经跃居到第三位,已经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8年预计产量将突破1000万辆左右。这个地位是由占全部产量80%的合资企业构成,中方没有核心技术,这些合资企业仅仅是外国公司在全球布局中一枚“棋子”。在琳琅满目汽车品牌中,民族品牌只能在边缘市场中生存,这与汽车大国地位极不相符。
世界上以合资方式发展汽车工业有两个典型代表,一个是成功的韩国,另一个是失败的巴西。它们的起点是相同的,并且都采用CKD或SKD方式组装汽车,后来巴西仍使用外国的品牌,而韩国却选用自己的品牌。随着经济不景气,当外国资本撤出时,巴西又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而目前韩国已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五的汽车王国,包括诸如Hyundai、Daewoo、Kia等等。中国大多数合资公司为了获得市场和利润纷纷使用知名度很高的外国品牌,如一汽(Jetta、Audi)、东风(Citroen、Peugeot)、上汽(Buick﹑Cadillac)等,令人担心中国是否将成为“第二个巴西”。
三、中国汽车工业环境分析
1、全球资源整合。
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突破,国际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法规日益完善,企业研发与流通成本的提高,全球汽车产能略显过剩,国际上企业之间兼并与重组已迫在眉睫。从DaimlerBenz与Chrysler的合并开始,Renault和Nissan重组,Ford收购Mazda﹑Volvo, GM控股Suzuki﹑Subaru等等,全球汽车产业掀起一股兼并重组浪潮,最终形成6+3格局:GM﹑Toyota﹑Ford﹑Volkswagen﹑DaimlerChrysler﹑Renault-Nissan;BMW﹑Honda﹑PSA Peugeot-Citroen。这些国际化程度很高﹑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公司基本上瓜分了全球市场。
2、核心技术垄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竞争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流通﹑市场等环节,而是围绕安全﹑环保和节能几大主题,把其它领域的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应用到汽车产业,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通过核心技术的垄断,使整个产业链上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形成一个精诚团结的战略联盟。
3、新能源的开发。
近年来由于原油产量不断减少,保护环境也是全球大势所趋,寻找替代汽油新燃料成为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环保燃料(如电池﹑氢气)在欧美国家渐成时尚,但由于技术和价格等原因目前尚不能成为主流。现阶段,乙醇汽油成为中国的主要车用燃料,未来绿色燃料最终将成为汽油替代品。
4、标准化供货。
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将有利于供需双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双赢的最佳方式。在通用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生产商不仅得到质高价优的零部件,而且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有两种成功的发展模式,一种是欧美模式,另一种是日韩模式。欧美企业是循序渐进积累技术和经验发展起来的,而日韩企业在发展初期主要模仿欧美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本国的研发能力和品牌。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大体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是国家控股大型汽车企业,如一汽﹑东风﹑上汽等。第二是在借鉴和模仿中开发新产品的中小企业,如Chery﹑Geely等。第三为车型设计委托外国公司并注册自己商标的企业,如华晨、哈飞等。虽然行业中存在很多弊端,但也应看到其优势所在,如完善的分销渠道等。为了中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应探讨如何整合现有资源优势并形成核心竞争力,笔者提出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1、自主发展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间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牌的竞争。民族品牌指的是自主开发并且带有全部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而不是在中国生产的外国品牌。要提升民族品牌的知名度,中国应主动与外界进行国际化技术、资金、人才合作。在人才培养和产品开发的前提下,中国公司应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产品开发制度、零部件供应制度和销售与售后服务制度。中国公司应利用制造成本低和市场增长强劲的优势,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机遇,整合并利用这些外国的先进技术。
2、合作培养模式。
为了尽快与国际技术接轨,中国企业正在探索一条新途径,即不断利用全球资源去打造本土品牌。这种模式不是通过SKD或CKD合资方式组装汽车,也不是耗费巨额资金引进整条生产线,而是邀请全球供应商参与竞标选择战略伙伴,并委托一流的设计公司设计外型。在整个合作期间,为了培养和锻炼本土研发团队,中国员工积极参与设计和研发全过程。这种模式不仅节省大量的研发成本和时间,吸纳外国公司的精华,而且拥有自己知识产权和品牌,并能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
3、品牌当地化模式。
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按照国际惯例,本土企业应成为行业中的主流。短期内中国品牌很难享誉世界全球,外国品牌当地化不失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不仅是一个名字转换问题,而且具有一系列特点和特殊的内涵,并迎合消费者心理和当地文化,品牌当地化必须体现在企业产业链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宋润生.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2]赵英.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4) .
[3]王殿阳.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4, (2) .
[4]韩颖.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的双创新分析[J].技术经济, 2005, (3) .
工业发展模式 篇8
目前,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 老年人口的需求越来越不容忽视, 养老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挑战与机遇并存, 养老地产开始进入众房地产商的视野。保利集团副总裁胡在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养老地产将是房地产行业未来最大的风口。”可见许多大房地产商对养老地产是有所期待的。但目前我国的养老地产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 存在许多问题, 其中盈利困难不容忽视。这就使养老产业遭受“外热内冷”的尴尬境地。因此, 要实现养老地产的健康发展, 就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本文认为, 通过运用PPP模式发展养老地产, 利用政府的资金和良好的信誉, 与私营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经验, 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取长补短, 合作共赢, 才能使养老地产快速健康发展。
国外的养老模式已非常成熟, 在美国, 最大的产业不是地产也不是金融, 是大健康产业, 大健康产业的切入点是养老产业, 面对目前市场上不断增加的需求, 如何迎合市场建立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开发商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2 我国养老地产现状
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 我国65岁以上老人总数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7%, 按照国际标准已属于老龄化社会。近15年来, 老龄化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加上“计划生育政策”使“421”模式家庭增加, 2个人要赡养4个老人、抚养1个孩子, 养老压力很大。养老难、未富先老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建立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刻不容缓。在“十三五”计划中, 养老工作作为发展重点被提出, 致力于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流,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迎合社会需求, 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鉴于养老地产与一般的商业地产相比, 有其特殊性, 首先在选址方面, 要求交通方便, 环境优美;其次, 在小区规划上, 要考虑无障碍设计、健身场地和措施、绿化率要高等;最后, 要求有相应的配套服务, 超市、药店、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这就决定了养老地产是一类投资大、资金回收期长、各方利益关系复杂的地产模式。目前, 我国的养老地产运营模式主要有3种。
2.1 租赁模式
此种运营方式是开发商建好住宅后, 只租赁不销售, 签订一定时间的租赁合同, 在租赁期内, 房客可享有物权法规定的一切权利, 租赁期满后将房产回收, 这样可以提高房产的利用率, 降低养老房产的成本, 确保养老房产真正为所需要的人居住, 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这种模式资金回收虽然稳定但速度较慢, 不符合私营企业的需求, 因此, 若想推崇这种模式, 还是需要政府主导, 开展以福利性质为目的的养老地产。
2.2 出售模式
此模式与商业地产类似, 均由开发商负责养老地产的建设与出售, 并回收成本获利。这种模式虽然资金回收快, 但失去了养老地产为老年人服务的本意, 无法保证满足老年人的相关需求。
2.3 租赁+持有模式
这种运营模式是指通过构建综合性的养老服务社区, 社区内包括各种配套设施, 比如医疗、购物、娱乐等, 开发商通过出售社区内房屋和租赁配套物业回收成本。这种模式和国外的养老模式类似, 例如在美国, 开发商利用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保险公司提供稳定资金、通过信托基金融资等渠道拓宽资金来源, 使开发商更有获利保障。而我国更多的采用酒店式管理, 通过会员制来稳定资金流。这种模式不仅对开发商有利, 也吸引了保险行业的眼球。当然, 此种模式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
3 当前养老地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养老地产的发展, 示范性项目和工程越来越多, 但各种模式的养老地产均有其局限性与风险, 可以说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 养老地产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从发展历程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规划设计不合理
目前许多养老地产项目, 只是打着养老旗号, 实际还是商业地产, 并不能突出体现对老年人需求的满足。建筑功能配置不合理, 尤其对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无障碍措施太少, 护理需求也不能满足。专业的养老服务比较匮乏, 导致老年人无法居住, 长此以往, 此类地产中业主反而大部分为40岁左右的中年人, 并不符合养老地产的初衷。
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不仅仅是建筑入口、电梯按钮、设置坡道等基础服务设施, 还需要很多细节上的设计, 比如套型设计要确保老人能够进行无障碍的视觉和听觉交流, 卧室中床铺的高度、大小、软硬度等也需要依据老年人的要求特殊设计, 插座和开关的位置也要尽量减少老年人的弯腰频率等, 总之, 只有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3.2 养老地产盈利困难
养老地产的特殊性决定其投资回收期长、收益慢、风险大等特点, 使开发商心有余悸, 不敢大规模投资, 只能依靠保险公司、基金投资的投资。在现存的养老地产项目中, 结构化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公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很高, 服务质量也很好, 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 价格也比较合理;另一方面, 私营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没有保障, 因为前期投入大, 价格也偏高, 因此不受消费者青睐, 入住率低。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目前开发商对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不认可, 还没有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投资运营模式, 相关的法律政策也没有完善, 养老服务质量不高, 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也是制约其投资的因素。
3.3 产业链待优化
在养老地产发展的初期阶段, 投资各参与方之间还未形成完善的合作模式, 资金投入、运营、回收等环节也不能很好的衔接。因此, 完善产业链条是促进养老地产健康发展的前提, 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的发展, 以应对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 为市场提供1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3.4 服务内容单调
养老地产区别于一般商业地产的特点即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但目前, 无论是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尤其是私营地产商开发的养老地产。因此, 需要国家通过制定硬性指标来衡量养老服务的等级, 给予评定, 如需要开展托老服务、医疗护理工作、文娱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多样化服务, 真正组织专业化的队伍加以培训和管理,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进而提高消费者的积极性。
4 运用PPP模式发展养老地产
近年来,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加上亚投行的建成, PPP合作模式已不再新奇, PPP模式是指通过政府向私营部门或社会组织购买产品或服务形成的一种伙伴关系, 通过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风险分担, 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共同目标, 构建有利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产品。其中, 伙伴关系是首要特征, 利益共享与风险分担是维持合作关系的重要条件。采用PPP模式可促进公私双方互利共赢,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私营部门来说, 通过与政府合作, 可以与政府分担风险, 使收益更有保障。同时, 与政府合作可以增加自身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 名利双收。反观政府方面, 通过对私营部门进行融资, 可以减轻资金压力, 减少资金投入, 同时, 利用私营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节约管理成本。可见, 通过PPP模式构建公共基础设施符合各利益方的需要, 可使社会利益最大化。因此, 我们提倡采用PPP模式构建养老地产。
4.1 融资时期
在项目融资时期, 政府应制定相关资金优惠政策, 同时, 对养老地产服务和运营效果进行监控, 通过量化指标衡量项目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根据监测结论, 决定政府给予项目的优惠力度, 这样既能提高私营部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又避免地产商打“擦边球”, 用养老地产的旗号做商业地产。
4.2 开发运营
在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时期, 要发展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例如美国打造的“持续护理社区”, 根据老人不同需要, 分为生活自理型、生活协助型、专业护理型,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 自理能力逐渐减弱, 可以通过这三种护理程度的选择, 决定需要的服务, 避免老年人频繁搬家的不便。
5 结语
随着我国养老地产的发展, 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 规范市场行为, 通过向私营企业购买服务减轻财政和管理负担, 同时, 通过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养老地产的服务质量, 完善服务内容, 以PPP模式公私合作,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市场内部各参与方的配合, 共同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构建更多基础设施, 满足市场需求, 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玉峰, 李正伟.基于养老地产PFI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担研究[J].中国房地产, 2012 (12) :62-66.
[2]夏超尘.PPP模式下养老地产参与者的角色分担[J].城乡建设, 2014 (6) ;82-83.
[3]刘淑敏.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我国养生地产业务建构初探[J].商业时代, 2012 (8) :125-126.
[4]顾书桂.论养老地产的经济性质兼论以房养老的局限性[J].江海学刊, 2012 (5) :84-89+238.
[5]纪晓岚.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探索基于上海与杭州的个案比较[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32) :8-11.
[6]王振坡.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时序及策略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 2013 (10) :103-109.
[7]罗福周.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 2012 (10) :138-142.
[8]裘旭波.中国养老地产存在的问题及突破途径---中美养老地产对比分析[J].中国房地产, 2013 (9) :34-36.
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9
凤阳集团有着一段传奇般的发展史。集团前身为一家街道办的“周村木工油漆社”, 以生产木制品和油漆家具为主营, 1975年改名为“周村木器厂”。1982年公司现任董事长寇祖山调任木器厂任厂长职务, 以其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 使当时的木器厂得到了快速发展。公司引进了沙发和手工床垫, 同时改名为“淄博沙发厂”, 并注册了“凤阳“牌商标, 开始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建名牌的发展道路。1985年公司投资250万元率先从英国、意大利引进了床垫生产流水线, 从十几亩的旧厂址搬到拥有200亩地的新厂址, 同时沙发床垫荣获了省优部优称号, 企业走在了中国软体家具行业的前列。1989年, 中国家具协会软体家具专业委员会在凤阳公司召开首届成立大会, 凤阳公司被推荐为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并连任五届, 直至2005年公司在专业委员会改为执行副主席单位。1993年公司成立了凤阳集团, 同时改名为“山东凤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改制为民营企业, 并投资3亿元组建了“凤阳工业园”, 开始了以家具为主业的多元化并进的经营模式。2007年又投资2亿元扩征200亩地组建了“凤阳家具工业园”, 同时引进了板式家具和实木家具生产流水线, 并与意大利—济南欧嘉特思家具有限公司合资生产欧式古典实木家具, 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 年出口额可达6000万美元。位于江北最大的家具批发基地——周村家具批发中心的接近4万平方米的凤阳家具城于2007年年底开工扩建后已投入使用, 30多家全国家具业比较有影响力的名牌家具产品现已入驻, 将会带动周村家具业中高档市场的快速发展。
20多年来, 凤阳始终站在家具行业的前列, 主导产品沙发、床垫自1984年起先后荣获了省优、部优、国优等称号, 2004年双双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2005年凤阳牌床垫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7年凤阳牌沙发也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凤阳集团成为中国家具行业为数不多的拥有双中国名牌的企业。自2007年, 公司又先后投资引进了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板式和实木家具生产线, 实现了凤阳家具由单一的产品制造转向家具配套化生产。3万平方米的凤阳家具城的成功改造, 使凤阳加入了家具营销、物流的行业。
2002年15万吨彩钢板生产线的正式投产标志着凤阳集团正式跨入轻钢建材行业领域, 也使凤阳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道路。现工业园内已拥有8条现代化的薄板生产线, 产品从彩钢板、镀锌板、镀锡板、镀铝锌板、冷轧钢板等, 实现了从精轧、镀锌、镀锡、彩涂到深加工的链式发展, 年产量过百万吨, 成为江北最大的薄板生产基地, 在轻钢建材行业也树起了“凤阳”的名牌旗帜。2008年, 凤阳人又将眼光投向了不锈钢市场, 1条10万吨的不锈钢生产线从冷轧、焊管、加工等成系列产品, 项目投产后, 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利税5000万元, 进一步繁荣周村的不锈钢市场,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如果说, 凤阳集团的发展史是一部传奇, 那么, 凤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软体家具业界的风云人物寇祖山, 将这部传奇书写得更加浓墨重彩、波澜壮阔。寇祖山说:“科学家不是发明了科学, 而是发现了科学;科学家们在发现中掌握科学本身的内在规律, 才能够有所发明和创造。凤阳的成功在于, 在市场经济的搏击中, 在变化中不断发现客观规律, 不断遵循客观规律去创新, 从而掌握了一整套打硬仗的本领。因此, 凤阳人才能具有一种能够在顺利中保持清醒头脑, 在逆境中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智慧。”
睿智的眼光和超人的智慧是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先决条件。上世纪80年代, 寇祖山在众多产品中发现软体家具中的沙发, 尤其是“冷产品”弹簧床垫背后蕴藏的市场“热效应”, 于是毅然决定从事当时被众多人称作“席梦思”的弹簧床垫的生产。谁也没有想到, 就是这么一张小小的床垫, 从此改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的历史。90年代初中期, 凤阳集团成就了企业的第一个辉煌, 仅沙发床垫年销售额就达到1.6亿元。“搬新居, 娶新娘, 还是买凤阳”的广告语深入人心。
一个企业的成功, 带动了一片产业集群的发展。软体家具需求的巨大市场, 让凤阳门前车水马龙。而产品生产的趋利性, 也让许多人“跟风”凤阳。当时, 郑家村全村400户人家, 从事沙发、床垫生产的高达300户。沙发、床垫产业也刺激了供给, 周村金周沙发材料市场也在凤阳的龙头带动下, 从小型到大型、从杂乱到专业, 形成了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专业市场。
20年间, 凤阳集团将“小床垫”做成了“大产业”。在众多国有大中型家具企业经受不住市场的冲击纷纷转产甚至倒闭的情况下, 凤阳集团却笑傲商海, 独领风骚。凤阳作为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软体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已任10年, 现在担任着中国软家具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单位的工作。围绕沙发、床垫主业设置的展销旗舰商场周村凤阳家具城、淄博凤阳家具大世界、济南展销楼陆续建立起来, 连锁店已经扩展到500家。
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唯有创新才是永恒。在凤阳集团的发展历程中, 寇祖山将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凤阳从20年前一个街道小厂发展成一个现代化企业, 从打造主导品牌到跨行业发展、再到成功转制的足迹, 让人们看到了寇祖山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大智果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步入21世纪, 家具业进入微利时代。寇祖山认为, 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 要想使企业做大做强, 必须走扩大外延、延伸产业链的道路。他开始寻找新项目。寇祖山了解到, 2000年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停止生产和销售黏土砖, 他从这里看到了新的商机。那时, 周村虽然有彩钢板市场, 但是没有彩钢板项目, 彩钢板市场还有很大空缺。在经过一番科学考察和深入论证后, 寇祖山果断投入8000万元, 新上10万吨彩钢板生产线, 于2002年2月18日开工, 当年10月18日试验生产。这是山东省第一条彩色钢板生产线, 这也标志着凤阳集团正式跨入建材行业领域。此后, 他们又以更大的投入上了15万吨镀锌钢板及15万吨镀锡钢板生产流水线, 并建立了占地500亩的凤阳工业园。随着30万吨冷轧钢板的顺利建成投产, 将使凤阳工业园从冷板、镀锌、彩板、镀锡以及彩板深加工等几个环节全面形成链式产业结构, 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 成为省内最大的薄板生产基地, 为凤阳的百年基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年的不懈努力, 让寇祖山和他的“凤阳”品牌家喻户晓。凤阳工业园建成以后, 借助软体家具已经形成的品牌知名度, 带动起品牌效益, 而品牌效益又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这种联动效应产生的作用, 凤阳又反过来投资软体家具主产业。新建的1万平方米的床垫生产车间, 先进的床垫生产流水线, 使其在2006年底形成年产50万张床垫的生产能力。现在, 凤阳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已经形成主业带辅业、辅业助主业、互为补充的良性循环。
熟悉寇祖山的人都说他有一个年轻的头脑, 他的一些思想和观点甚至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所不具有的。正是因为他年轻的心态、敏锐的眼光和他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才使得凤阳基业越做越大, 越做越强, 也带动了全区沙发家具、轻钢建材优势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 为发展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就业、推动全区经济又快又好、快中求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实施名牌战略,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已使凤阳集团由一个总资产仅20多万元的街道小厂发展成为今天总资产超过16亿元, 年销售额达3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 销售网点600多个, 主导产品沙发、床垫双双荣获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成为全国家具行业的骨干支柱企业。
中国航空工业供应链发展模式初探 篇10
面临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 中国空中国防力量与国外的竞争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供应链与其他国家航空工业供应链的竞争。
以平台战略推进中航供应链专业化整合
中航工业供应链首要问题是发展的问题, 着眼点是专业化整合。中航工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250位。资产规模达到5000亿元, 物流资产数十亿元, 拥有几百万平方米的仓储设施。公司共有五十万名员工, 其中采购和物流从业人员有数万人。面对中航工业这个由数百家企业组成的经济实体, 周边围绕着数千家供应商形成的集群, 中航供应链整合必须在一个不改变现有组织架构、不影响原有管控模式的权利和利益分配、不阻碍企业对供应商的自由选择、不干扰各企业采购流程的虚拟市场“生态”环境中完成。否则, 任何不当的变革都会对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计划产生振荡。
平台战略是多主体共享的商业生态系统并且产生网络效应实现多主体共赢的一种战略, 平台战略满足于中航工业供应链现状专业化整合和未来快速成长的需求。平台战略的特点, 一是双边市场, 多主体参与的平台向交易双方提供产品或服务实现交易。二是网络外部性, 主体参与越多每个用户得到的效用越高的网络效应。中航供应链存在一个航空企业和供应商多主体参与的双边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每个参与者得到的效用随着市场规模扩大而迅速增加。客观上已经具备了形成中航工业供应链平台的条件。
平台战略与单纯的产品战略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需要通过一个外部生态系统来催生补足性产品/服务的创新, 并且在补足品和平台之间建立一种正反馈, 来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繁荣。有平台潜力的产品或服务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它必须在整个应用体系中承担至少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能, 或者为行业中的许多参与者解决至少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例如, Window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中央处理器都是PC必不可少的平台构件。二是它必须很容易地对接或者开发, 以不断扩大应用体系, 并允许新的终端应用的产生。
中航工业供应链包含采购与供应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和物流管理三大领域。其中有从事产品开发和设计、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制造和装配、仓储、包装、运输、售后服务等诸多产品和服务。中航工业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的集团公司, 原材料加工成零件, 零件组装成部件, 最终总装成品, 生产过程始终伴随着物料空间位置的移动和形态的改变。中航工业企业技术设备先进, 生产运营能力强。相对而言, 采购与物流管理能力较弱。而采购与物流又是生产制造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具备明显的双边市场属性。采购与物流服务可以成为平台潜力的服务。
这种由价值链的采购和物流服务环节构成的价值体构成了中航工业采购与物流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中航工业各成员单位可以无偿使用这个平台自由交易, 自由选择物流服务商。这个平台不干扰各企业现有业务流程;不影响原有管控模式的权利和利益分配。进入这个平台的供应商需要进行资质评审, 客户信用进行动态评级, 集团通过平台下达生产采购计划, 财务公司负责网上支付管理, IT部门负责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等等。这个平台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 将组织架构的实体整合变为虚拟整合, 物流服务由滞后变为敏捷, 一个市场化的专业化整合“生态”环境由此产生。
更进一步, 中航工业采购与物流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与企业ERP系统对接, 组成中航供应链平台。平台包括研发、设计、采购、生产计划、作业控制、供应投入、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结算等整个供应链基本环节集成优化管理。中航供应链平台帮助整个行业各个企业将真实的客户需求和定货数量转化为供应链各阶段的原材料生产计划、生产总量及生产各阶段的生产定单。它还跟踪整个供应链的财务和增值信息, 自动与财务建立联系, 流通与生产过程无缝结合。工业制造实现以信息化、虚拟化的集成过程来代替传统业务过程。航空生产的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意味着现代生产制造产业的一场革命。
采购是推进供应链平台战略的着力点
采购对中航工业供应链价值影响巨大。供应链的价值可以用利润指标衡量, 就是最终产品销售给客户带来的收入与供应链满足客户需求所支付的总成本之差。目前, 中国航空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中, 采购成本占到65%以上。由于杠杆效应, 采购环节对企业的成本和效益影响非常大。例如, 2 0 1 0年, 中航工业销售额2099亿元, 如果采购成本降低10%, 全集团的利润率将提高1.5倍;资产收益率将提高2.5倍;投资周转率将提高33%。如果通过销售额实现同数量利润增长, 销售额就要达到3315亿元, 销售额增加1.36倍。
采购是将物料从供应商处向企业内部实现物理移动的管理过程。企业通过采购与原材料和半成品生产供应商形成供应链, 进行现代工业化生产。采购是制造企业生产的前提和条件。采购控制是落实供应链战略最有效手段。在新机开发阶段, 供应链是高响应性战略, 为保证新机的研制进度, 即便产生额外的库存也在所不惜。在产品进入批生产阶段, 供应链战略逐步转向高效率性战略, 减低库存, 减少成本, 提高生产率。当前, 中航工业供应链战略应该是从高响应性向高效率性位移, 减低采购成本具有战略意义。
集中采购控制采购成本, 几乎是所有上规模公司的选择。集中采购的优点, 一是采购机构、人员和流程精简, 减少了采购管理成本, 提高采购效率;二是采购规模效应, 有利于供应生产组织, 获得批量价格优惠;三是减少采购伦理道德和法律方面出现漏洞。
目前, 中航工业集中采购率处在较低水平, 主要集中在航油、铝合金、锻件、钛合金、特钢、油脂和油漆等大宗原材料。即便如此, 集中采购优越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中航工业航油采取集中采购方式, 在集中订货, 统一发运, 统一结算的原则下, 保证了供货准确率100%, 超库存进货率为0, 节约采购成本超过2亿元。中航工业铝材采用集中采购方式, 谈判对象从中铝集团下属西南铝、东北轻和西北铝三家企业变成中铝集团总公司。最后, 每年节省上亿元的预付款, 采购成本平均下降超过20%, 解决最小订货量限制, 减少了航空企业的库存。
供应链各个环节库存量高是整个供应链实施集中采购的驱动力。集中采购的形式包括物料采购活动的统一和供应商数量的减少。批量大的物料集中采购主要表现为采购部门的一体化。批量小的物料集中采购主要表现为采购过程的标准化。实施集中采购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买方需求能够聚集。集中采购是通过聚集多家企业的需求以替代一家企业不可能拥有的生产规模经济获得优惠的采购价格。企业应该将聚集需求能够取得规模效益的采购外包形成更大的采购规模, 增加自身供应链效益。但事实上, 企业常把价格空间大的采购作为自留地经营, 或者作为公关的手段。二是供应渠道可以分散。集中采购实施的判据就是物料的供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能够进行比质比价。反之, 供应商之间不存在竞争, 或者是唯一供应商, 甚至是非市场机制的卖方市场, 这样的集中采购不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中采购与计划经济集中采购本质区别。
中、美发展模式比较 篇11
比较中、美两国的发展模式,不难发现两者既有相似之点,也有迥异之处。
美国模式的核心元素有:
1.美国梦的真实空间与终极追求。崇尚个人主义,相信机会均等,鼓励创新进取,信奉社会等级自由纵向流动等,皆为美国梦的写照;而其思维模式中终极目标与实用主义兼而有之的两重性,又守护着美国人数百年来始终以实用主义为舵,试图带领全人类驶向民主、人权、自由、平等的终极彼岸。但事实上,自从美国梦到达鼎盛的流金岁月时代起,愈演愈烈的贫富分化及由此衍生的机会不均等,便已让美国梦越来越像精美的泡沫。
2.美国的联邦制,不仅为改革和建设提供了不同层次的选择,还能使联邦政府避开一系列难以一刀切的复杂问题,从而减少失误。总之,联邦制既兼顾各州州情,又强化中央权威,激活了不同层级政府的积极性。
3.完整的系统开放。这首先要归功于美国的移民文化。美国移民的多源性决定了美国文化在民族认同基础上兼具包容性与杂交性,为营造一个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社会奠定了文化基础。而开放性、多样性和实用主义的试错原则,也许恰恰是美国强盛的秘诀。
4.充分自然发展的市场经济。美国是全球大国中唯一没有经历过封建专制的国家,其一诞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也没有因农耕社会的封闭而造成对市场经济的束缚。这是美国得以迅速成长为全球市场经济最发达国家的历史渊源。此外,对市场力量的理性崇拜,对政府干预的天然排斥,又让美国市场经济演绎着繁荣与危机频繁交错的经典轮回。
中国模式的核心特征有:
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既能在天灾人祸面前迅速调动资源,将灾害降至最低,又是建国后前30年迅速完成工业资本原始积累的体制前提,而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等无不受益于此。
2.国家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奇特嫁接,勾勒出独一无二的发展模式——既有别于完全自然发展的美国模式,也相异于单纯计划控制的前苏联模式,还不同于对人民生活大包大揽的欧洲模式,尽管两者的权重通常较难调配,但中国能将西方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神奇压缩进30年,显然与摸索出了管用的套路有关。
3.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奇迹”最隐秘,却也最核心的部分。建国前,解放战争期间靠土改凝聚民心;建国后,以土地公有集中管理国家财富;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小岗村土地承包制”开启了新时代的篇章;“房改”以来又将严重超发的货币大量沉淀在土地中,非但规避了“票子发毛”的严重后果,反而缔造了中国经济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奇观。
4.适度的“联邦制”。相比于美国政党诞生于经典的工业经济,其联邦制更多的与历史渊源有关,中国的政党却建立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基础之上,故与之相应的政治架构不仅独特,还会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进行动态调整。这体现为过去30多年处于“财政联邦制”的第一阶段,中央权力下放、地方万马狂奔,其重心基本围绕着如何理顺“联邦”内部关系和平衡央地关系、条块关系的界面而展开。
5.过程性思维与渐进性国策的推行上,中国与美国一样深谙实用主义精髓,无论是“三论”的大胆创新,还是改革的试错性、小步走、以点带面等特征皆如此。这不仅避免了重走前苏联老路,更使中国社会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错误国策中悬崖勒马,摸索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
6.系统适度开放。与美国的系统开放主要源自移民文化不同,中国的系统开放最初来自思想解放运动,由此激发生产力的极大释放;而历史的机缘又让中国在以开放带改革、以改革带开放的两大阶段中,恰逢跨企全球化、产业与资本的扁平化运动潮涌,进而使中国成了原本旨在推行美国模式的全球化运动的既得利益者;而中国也在此大潮中由封闭转为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
从以上对中、美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可知,这两种模式都有联邦制、系统开放、实用主义等共同元素,但根本区别也是显见的,如美国更推崇市场原教旨,而中国模式却不可忽视国家主义等要素的权重。不过,无论如何,没有一种模式是万能灵药,可以抽掉特定的时空坐标而普适于各种阶段、各类国家。
中、美模式各有长短
两种模式本身无绝对优劣、高下之分,之所以出现眼下中、美两国国力的反向运动,皆因在不同时间、空间,各有长短。
首先,就时空大背景而言,美国模式适应经典市场经济与经典的帝国战争,却不适应“不对称”的市场竞争与政治军事。如果以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和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为背景转换的分水岭,那么在此之前,美国的发展可谓如鱼得水。这不仅体现在美国早已完成了从工业到金融、从实体到虚拟的递延,充分收获以货币换资源好处,并第一时间享受了新经济文明的便利与暴利;而且在以往主要以侵占和掠夺为目的、以军事打击为手段的国家竞争中,美国成功塑造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单极世界。然而,随着上述背景的转换,深谙“丛林法则”的美国人不仅在全球化的自由贸易中败下阵来、在宿命般的金融危机中“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对伊拉克、阿富汗的战争也一再地失控、迷失。可见,虽然美国的军事、科技、经济实力冠绝全球,但在全球化下既有赤裸裸的实力的碰撞,也有“田忌赛马”、“暗渡陈仓”的不对称的竞争,美国模式面对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政府与市场的“二人转”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土八路、游击队”时,确是力不能逮。
相对而言,现有中国模式一方面既适应经典市场经济,也适应非典市场经济。“系统适度开放”使特有的国民禀赋优势尽显,以致在全球化第一阶段商品贸易的自由竞争中中国已先胜一筹;而接下来的金融危机动摇了美国自由市场金融的传统,却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国体制”和“国家主义与市场经济奇特嫁接”下高度趋稳的金融体系推上了历史舞台。另外,在新国企、新产业等新兴非典领域,中国模式的体制和禀赋优势尽显。另一方面,中国模式不太适应帝国竞争,但特别适应“拐点时代”。客观上讲,作为后发国家和人口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引进和外部资源的补给,而与通过战争方式攫取相比,依赖全球化的共享、互利互惠无疑来得更加可持续,再加上缺乏攻击、扩张性的国民性格也更倾向“以和为贵”和“偏安一隅”。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禀赋和性格,多多少少又促成了中国模式中灵活但不冒进的一面,例如中国的“试点文化”和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既有效推动了改革小步走,又能在形势看似变得更糟之前予以制止。毫无疑问,在法律、条文以及体系固化的国家则往往无法适应这样的做法,但反之在“拐点时代”、在转型国家,经济急剧转弯,传统一再被颠覆,实用主义只能大行其道,而中国的这一套,显然是满足了为自身过渡转型保驾护航的历史需要。
另外,就模式本身自我调适的时间空间而言,现有的美国模式终极导向往往过犹不及,无法从模式上自我调整。其一,赢得了世界却赢不了自己,美国模式难以摆脱“特里芬悖论式”的宿命。“世界货币”终于因过度使用、滥用而走下神坛,而作为“世界警察”的美国更是疲于奔命,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3年索马里……到2001年阿富汗、2003年伊拉克,越来越力不从心,庞大的军事开支也极大地透支了国内经济;其二,在市场经济充分递延深化过程中,国策效率将被民主与边缘化民众的结合体所递减。工业经济的过剩推动了美国经济向信息和金融的延伸,并由此带来产业的高端化、虚拟化、空心化以及中产阶级的下沉,经济活动日益为少数精英所掌控。这样一来,经济上的“多数服从少数”和政治上的“少数服从多数”作用的结果,使美国国策越发难以达成共识。奥巴马上台后,医疗保险、金融监管等一系列改革之所以推行得甚为艰难,就是因为遭到了代表企业集团利益的共和党人的强力抵制。
同样,中国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比如现有模式并不适应常态机制、长效机制。“摸着石头过河”的惯性思维,在确保改革的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也加大了经济的波动性、短期性。忽松忽紧、忽热忽冷的政策扰乱了市场预期,使得企业决策、投资者行为难以长期化,普遍重投机轻事业、重利润轻责任。此外,现有中国模式也难以遏制寻租与官僚,以及难以让社会公民自我发展、自我担当。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股票市场,从“红顶商人”落马到权力腐败层出不穷,根源就在于脱胎于计划经济全能体制的中国模式,本质上强政府弱社会,体制内外缺乏权力制衡与监督;而相应地,社会在强势政府“大家长式”的呵护下,自主性的公民社会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事实上,大国崛起靠经济,但长久运行靠法治。所以,中国要成为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国,没有法律对权力的遏制、对公正的维护是很难实现的。
(摘自文汇出版社《再平衡:中国的优势与美国的强势》 作者:王德培)
工业发展模式 篇12
上海民营医院在市场定位、产品选择、运行模式等方面差异较大,本研究作为“上海市发展社会办医政策研究”的一部分,通过研究民营医院的定位、组织构架、管理方式、竞争模式等,把民营医院分成5种发展模式,而后通过SWOT方法对各类医院予以分析,5种模式分别为:高价质优服务模式、错位竞争模式、专病专科模式、综合发展模式、提供短缺服务模式。通过对60名民营医院法人代表的调查,了解民营医院的运行现况及困境,并通过焦点组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探索其根源。
1 民营医院发展模式
1.1 高价质优服务模式
此类机构多为营利性机构,提供非基本医疗服务,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价格较高。
1.1.1 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医院都有明确的价值观,定位于在沪外籍人士及高收入人群。投资者常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医生从全球招聘,注重品牌建设,关注服务提供全过程中对病人的关爱。同时,医院注重效率,执行严格的诊疗规范,有的在院内实行全科医生首诊及转诊制度,就诊病人先经全科医生诊治并决定是否转诊至专科医生。
1.1.2 SWOT分析结果(1)优势:
由于此类机构母公司一般具有较强资金和技术优势,且多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共享资源和技术。其经营理念、医务人员、管理方式和品牌形象,能被在沪外籍人士认同,也较易成为国际医疗保险公司的签约医院。此外,注重以人为本和全程关爱的理念,易被追求品质的高收入人群所接纳。(2)劣势:各国在医疗市场中技术准入和人员准入标准差异较大,故上海此类机构较难获得特定技术和特定人员准入资质。如国外某辅助医疗行医者不需医师执照,但在上海从业者需医师执照,故外籍辅助医疗者不能在上海行医。(3)机会和威胁:随着市场对高质量、个性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政策也将逐步放开对此类机构的各种限制。如2007年上海放宽了医生外出会诊制度,以及外籍医师在华短期执业制度等。此外,建立一个相对较为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医疗服务市场,也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客观要求。其威胁则在于公立机构强大的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将对此类机构在吸引国内高收入人群就医形成威胁。
1.2 错位竞争模式
这类模式既有营利性机构,也有非营利性机构,主要提供公立医院较少的一般服务。
1.2.1 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经营原则为错位竞争,需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业务范畴。经营特点有:(1)关注社会保险未覆盖人群的需求;(2)提供未列入社会保险报销范畴的服务,如体检、美容等;(3)提供公立医院较为忽视的医疗服务;(4)在与公立医院竞争中,根据服务类型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1.2.2 SWOT分析结果。
(1)优势:较注重长期收益和品牌建设,非常注重市场需求变化,并据此迅速调整。(2)劣势:随着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公立医院发展,此类医院发展空间越来越小。(3)机会与威胁:良好的市场反应能力,有助于满足居民对个性化医疗服务的需求。威胁在于这种发展需医院不断创新,而且,如果新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会面临同类医院激烈竞争。
1.3 专病专科模式
1.3.1 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此类医院一般提供某种疾病或某个专科医疗服务,如眼科或者骨科疾病治疗。特点为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专病专科的医疗技术、设备和人才,形成局部优势,与公立机构进行竞争。
1.3.2 SWOT分析结果:
(1)优势——此类医院常借鉴公立机构的优势,较好地把公立机构的品牌、技术和人才优势,与私立机构良好的市场反应性相结合,以提供市场所需服务,此外,集中资源发展专科技术、吸引高质量人才,较易在局部与公立机构有序竞争。(2)劣势——竞争中,由于纳税和缺乏财政补贴,成本相对较高,此外,当前上海对于民营医院参照一级医院标准管理,因此一旦被纳入医保,丧失自主定价权,不管其技术水平如何,价格为一级医院收费标准,影响机构效益。(3)机会与威胁——机会体现为一是专科医院的定位佳,当前生活方式下,眼部疾病、骨科疾病的患病率均有增加,提示这些疾病治疗的市场需求增大,二是公立医院往往追求新技术,而非最具有成本效果的适宜技术,这为民营专病专科医院发展提供空间;威胁主要体现为当前社会对民营医院,尤其是营利性民营医院的认同度较低。
1.4 综合发展模式
1.4.1 管理模式及特点。
在几年前的街道行政区域合并中,区域公立医疗机构的合并导致某些地区基本医疗服务机构短缺现象,民营医院则能较好填补此类空白。这类医院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也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服务。医院在科室设置、行政管理、组织构架等方面均参照公立医院,且具有良好市场反应性和灵活的人才聘任制度。其服务质量、效率均远高于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民营医院,甚至优于公立医院。
1.4.2 SWOT分析结果:
(1)优势——这类医院的建设一般符合区域规划和居民卫生需要,弥补了区域基本医疗服务短缺,节省了财政投入,易得到各方支持。(2)劣势——当前医疗服务体系的分级管理制度,与上海市卫生局规定民营医院不定级管理方式之间不相符,此外,民营机构即便承担与公立机构相同的社会职责,也无法获得政府补偿。(3)机会与威胁——此类医院良好的市场反应性、人才聘任制、科室设置保证其能比公立机构更易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而注重内涵的发展策略和适宜的市场定位较易获得卫生、医保等部门的支持。威胁则来自公立机构的竞争。
1.5 提供短缺服务模式
主要特点为利用社会闲暇资源,提供短缺基本医疗服务,如康复服务。
1.5.1 管理模式及特点。
如上海的军民护理院,其投资方为某军人疗养院,主要服务对象为周边地区的老年病人,提供老年疾病护理服务。军民护理院的公共设施、绿化等均与军人疗养院共用,两院在管理、医疗人员上通用,设施设备方面共享。
1.5.2 SWOT分析结果:
(1)优势——投资方能提供丰富的共享资源,包括土地、疗养环境、医疗设施和人力,节省成本,且投资方作为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较易获得居民和管理部门认可;(2)劣势——护理院是疗养院的辅助机构,但疗养院作为公立机构,对于护理院的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高效管理的激励,客观上限制其发展;(3)机会与威胁——机会在于上海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增加了护理需求,市场供不应求。威胁在于这种闲暇资源在转制为社会短缺服务提供者中,缺乏科学管理机制,效率较低。
2 民营医院发展中的困境及根源
研究显示,超过70%的民营医院法人代表认为当前关于营利性、非营利性机构的界定标准不合理,71%认为民营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环境太差。结合焦点组访谈和案例分析,发现导致民营医院发展艰难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市场准入标准尚需完善
市场准入标准如果低,生产资料进入市场就较为容易,投资者成本回收周期更短。因此,容易出现投资者通过不当竞争,获取高额利润后,迅速退出市场行为。事实上,访谈中每个机构管理者均谈及此问题,并认为这可能是导致恶性竞争、破坏民营医院形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对民营机构的管理规范亟待完善
当前对民营医疗机构管理不足,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2.2.1 医院等级制度的影响。
非公立医院转制的民营医院都不能进行医院等级评审,被默认为一级机构。因此,其价格等均参照一级机构进行管理。对于某些技术、设备已经达到二级、三级医院标准的民营医院,意味着高投入并不能获得相应价格水平的补偿。
2.2.2 技术准入的限制。
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在获得相应的技术准入时更为困难,这在计划生育相关技术准入中尤为明显。
2.2.3 监管规范的不适宜。
当前的监管,主要根据公立医院功能和业务而定。公立医院虽在运营中有趋利倾向,但同时注重医院的品牌和服务质量,院长也更为关注社会及职工的反馈。而且,公立医院经过长期的发展,其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已经日趋合理。因此,对公立医院监管主要集中在医疗技术的选择,医疗行为的合理性。然而,民营医疗机构,尤其是营利性机构,其最终目的在于营利及资本的扩张,这决定了其行为的直接趋利性,而保证医疗质量仅仅是其保证获利的一种方式。因此,对民营医院,尤其是营利性医院的管理,不应关注其是否获利,而更应该关注其医疗行为的规范性。而且,民营医院大多历史较短,尚未建立相应的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如病史的规范管理等,因此,对民营医院的监管还应该关注院内的规范管理。两种不同的医疗机构,处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经营与管理状况,决定了对这两种机构应该有不同的监管重点和监管措施。
2.3 营利性医院的税收
2.3.1 税种过多,税率过高。
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在于维护健康,保证居民生命权益,这决定了医疗服务产品需要特定技术,关注质量,与一般服务有所差异。然而,当前我国税务部门将营利性医院等同于“洗浴、餐饮、交通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土地附加税、教育附加税等,而且税率较高、没有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占其收入的8%左右。这种有别于民营教育的纳税体系,一方面与我国传统上将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以及体育划分为同一大类管理的习惯不符,也形成了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沉重负担。
2.3.2 营业税过高不符合医疗服务性质。
营业税作为一种流转税,可按税法规定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即其最终纳税人为广大患者,而不是医疗机构本身。过高的营业税率,不利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也不利于居民获得所需服务。民营医疗机构还需交纳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这两项营业税的附加税(共占营业税的3%),这不符合卫生与教育同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属性[2]。除此以外,营业税尚存在重复征税、税前成本计算等问题[3,4,5]。
2.4 医保定点制度
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上海民营医疗机构均较难成为社会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根据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规定和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只有在方圆8km范围内没有医保定点机构的民营医院方可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由于上海km卫生机构较多,分布很广,而且民营医院在建院初期较少考虑此问题,客观上成为民营医院进入医保定点机构的主要障碍。随着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推行,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越来越高,所覆盖的服务范畴也越来越广,对于医疗市场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因此,能否进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对于民营医院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增大。
摘要:根据上海民营医院发展现况,总结归纳了5种民营医院经营模式,并运用SWOT方法对各种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法人代表的调查,以及焦点组访谈和案例研究,分析了当前民营医院发展困境,探索其根源,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民营医院,发展模式,SWOT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上海市卫生统计年鉴[R].上海:上海市卫生局,2007.
[2]刘晓红,胡善菊,董敦,等.营利性医院税收负担及相关政策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17-18.
[3]张自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和税收政策的演变与思考[J].中国卫生,2005(7):53-54.
[4]文馨.解码民营医院税收政策[J].中国卫生产业,2005(6):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