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2024-11-07

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共12篇)

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篇1

1 工业旅游的概念及意义

1.1 工业旅游的概念

工业旅游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 是现阶段旅游经济的一个亮点和热点。工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我国的工业旅游起步则更晚, 发展尚不成熟。关于工业旅游的科学定义, 至今尚无人确定。国内有关学者对这一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主要观点有:姚宏 (1999) 认为: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全过程, 获取科学知识, 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 能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何振波 (2001) 认为:工业旅游是以工业企业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设施、动态的生产流程、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独特的工业建筑艺术为吸引物, 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扩大阅历为目的, 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其特点主要是知识性强、观赏性强、依附性强、重游率低。陈业玮, 戴道平 (2003) 认为: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为旅游吸引物, 经过设计包装推向旅游市场, 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 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社会、管理等目标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具有依附性、知识性、多效益型、重游率低等特点。

综上这些定义中, 从工业旅游的客体对象和主体行为等方面给工业旅游做出了解释。本文认为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企业其自身厂区、生产线、产品以及独特的制造工艺流程等为主要吸引物, 组织有兴趣的游客进行参观、体验的一种别具风格的旅游项目。工业旅游是旅游与工业交叉形成的新型旅游形式, 它融工业生产、观光、娱乐等为一体, 重在参与和体验。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体验性。

1.2 发展工业旅游的意义

关于工业旅游的意义, 王宝恒 (2003) 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主要包括4个方面: (1) 工业旅游对工业企业的意义; (2) 工业旅游对旅游业的意义; (3) 工业旅游对旅游者的意义; (4) 工业旅游对社会的意义。另外, 戴道平 (2002) 主要从增强企业活力方面对工业旅游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1.2.1 有利于整合企业资源, 转变企业功能

工业旅游的开展使工厂的各项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在完成工厂正常生产任务的同时, 充分发挥各项设施和工艺的旅游价值, 将工厂由原来的单一型的生产企业, 转变为复合型的多功能综合企业, 使其各项资源的所有价值都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厂经营模式的转变, 刺激企业创新体制的完善和工业环境软要素的提升。另一方面又能够帮助企业宣传自己的产品,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取巨大的经济利润和社会效益。

1.2.2 有助于普及科技知识,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工业旅游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将工业与社会以人性化的方式连接起来, 起到了社会教化的作用。这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在满足人的求知欲望的同时, 改变了工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使游客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和工业劳动的必要性, 从而间接起到改善社会就业结构、促进科技发展的作用。

1.2.3 工业旅游的有效开展可以促使企业和社会的共赢

工业旅游这种特殊的方式有效沟通了市场上的供需双方, 为双方的交流搭建了平台, 建立了工业和旅游的共生关系, 实现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横向合作。与此同时, 企业的发展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工业旅游的带动下每个企业都努力彰显自己的特质, 不断向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而且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化发展。

2 上海工业旅游的现状和特点

相对国内其他旅游城市而言, 上海的自然旅游资源比较匮乏, 但百年工业的发展史为上海积淀了丰富的工业历史和文化, 这就给上海的工业旅游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已推出的工业旅游资源丰富了上海的都市旅游产品。

2.1 上海的工业旅游资源现状

上海有着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 上海百年工业历史积淀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产业文化;同时上海又是中国现代工业的集聚地, 钢铁、汽车、造船、航天、IT、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享誉海内外;此外, 近年来一批工业园区和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崛起, 以及一大批与工业相关联的产物如磁悬浮、F1国际赛车场等为发展工业旅游注入了新的资源。

据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统计, 目前上海有旅游景点约750多处, 其中工业旅游景点167处之多, 大致分为工业企业、现代工业园区、创意产业集聚区、重大建筑成就和行业博物馆5类。其中详细策划了以“汽车工业梦幻之旅”“走进宝钢集团, 了解现代工艺——上海钢铁工业考察”等为代表的16个产品主题;形成了包括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浦东软件园、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松江工业区四大工业园区在内的现代工业旅游;创立了引领时尚前沿的昂立设计创意园、上海苏州河畔创意仓库等创意产业集聚区。共推出不同特色主题的概念线路15条, 经典线路13条, 精品线路10条。

2.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特点

2.2.1行业门类齐全, 工业旅游资源丰富

从企业制造类型看, 不仅包括了传统制造业、循环经济工业, 如上海宝钢集团、上海汽车工业、上海御桥生活垃圾发电厂;而且包括了现代高科技工业园区。从企业投资类型看, 不仅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这样的国有特大型独资企业, 而且有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的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些著名跨国公司。从文化角度看, 既有现代的建筑展览又有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行业博物馆。这些无不反映了上海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

2.2.2 大型品牌企业是主力军

目前上海的一些工业旅游的成功典范是以上海宝钢、大众汽车为代表的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企业, 而且从行业分类来看, 以制造业吸纳的游客数量比较多。

2.2.3 创新元素的加入使得工业旅游日益多元化

以“领略T台背后的风情, 妆点我们多彩的人生”为主题的服饰博物馆和以“上海创意产业动感时尚之旅”为主题的8号桥等景点融入了时尚和创意元素, 使得上海工业的发展在保留浓厚的文化积淀的同时引领着时尚潮流, 彰显国际大都市的无限魅力。

2.2.4 搭建了工业旅游发展的互动平台

2005年5月,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正式挂牌。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成立之后, 丰富了上海工业旅游的网络资源, 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意见, 将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除此之外, 2007年推出的上海工业旅游年票是全国第一本工业旅游年票, 也是上海第一本旅游类年票。年票对每一个景点都有概要的介绍, 并且附有相关的信息, 包括开放时间、票价及减免价、停车位、乘 (行) 车路线等。

3 2010年世博会与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前景展望

预计,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接待国内外游客达7000万人次, 为历届最多。世博会的举办将成为上海旅游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 《上海市工业旅游十一五规划》已出台, 这是国内第一部工业旅游五年规划。十一五期间上海发展工业旅游的指导思想是紧紧抓住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战略机遇, 紧扣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路, 大力发展上海工业旅游, 加快工业企业结构转型, 展现工业旅游企业的对外形象;努力搭建工业与旅游业的桥梁, 充分挖掘上海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 整合工业旅游资源, 开发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 积极打造世界知名工业旅游品牌, 促进上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指导思想下, 紧紧依托上海丰厚的科教资源, 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与科教单位建立稳定的考察、研究和实习基地, 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合作。

3.1 世博园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世博园区所在地是上海工业遗产最集中的地方, 这里的厂房承载着很多关于城市的历史记忆。对老建筑的保护利用成为世博会主题演绎中的重要内容。会场所在地的浦江两岸曾经拥有百年之久的制造业, 这里记录了上海制造业的光荣历史。其中包括被誉为“中国工业的摇篮”的江南造船厂, 这里的钢铁、仓储业也大多具有百年历史积淀。然而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 这一区域很难满足现代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如缺乏深水港、厂区面积不足、环境标准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这一区域的长远发展。作为一个历史工业聚集地, 这里亟需改造。世博会的到来成为了这一进程的催化剂, 有助于重塑上海市工业格局, 会场所在地现有的老工业设施, 例如造船厂和钢铁厂, 都将搬迁到城市的郊区。世博会闭幕之后, 这个地区将主要用于发展第三产业, 完全符合上海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与此同时,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世博会主题演绎中的重要内容。在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中, 这些老的工业建筑和旧厂房将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根据规划, 世博园区内的工业遗产分三级进行保护: (1) 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 (2) 保留历史建筑; (3) 其他保留建筑。这些老建筑将主要用于5种用途: (1) 直接用于国家馆, 工业厂房多为大跨度建筑, 很适合用来进行展示; (2) 用于物流和后勤保障; (3) 用于管理办公, 目前世博局所在的世博建设大厦就是用上海第三印染厂的老厂房改建的; (4) 用于各种服务设施, 比如世博村里的商店、超市、临江餐馆等; (5) 博物馆。江南造船厂内的部分厂房在世博会期间将成为企业馆所在地, 会后将被改建成上海工业博物馆群。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建设费用, 而且也完成了从工业到服务业的转换。

3.2 世博会科技元素的引入将促进工业旅游的升级

世博会园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为上海市工业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资源。工业旅游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即知识性和科技性。而任何一届世博会的举办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2010年世博会的高科技元素的引入可以有效促进工业旅游的升级, 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工业旅游。

事实上, 科技元素作为一个软要素在工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随着知识的普及和现代化的加速发展, 传统的制造业和手工业流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一方面人们渴望了解工业遗产的历史演变和人文内涵, 另一方面, 人们更加渴望从现代高科技发展中寻找刺激, 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预知未来世界。因此, 科技元素的引入成为工业旅游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与此同时, 科技元素的重视有助于帮助工业企业树立“科技制胜”的观念。

2010年世博会后, 丰富的工业遗产加上现代科技的体现将为上海市工业旅游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 利用场馆优势, 完善基础设施, 这一区域将会成为上海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成功缩影。众所周知,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举办为日本工业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 使名古屋地区成为了日本最重要的工业旅游中心。同样, 借鉴历届世博会的成功经验, 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在2010世博会的带动下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4 今后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2007年上海工业旅游接待游客达198万人次, 比上一年同比增长43.5%, 这标志着上海工业旅游已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然而, 与上海每年上亿人次的庞大游客总人数相比, 工业旅游所吸纳的游客数量甚微。为了进一步拓展上海的都市旅游, 需要进一步提升上海工业旅游的内涵和质量, 具体对策如下:

4.1 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 将工业旅游从接待型转变为经营型

工业旅游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策划, 很多企业尚未认识到工业旅游带来的巨大收益。一些企业因为有安全、工作秩序的顾虑, 对工业旅游不抱乐观态度, 认为工业旅游只是一种政府行为, 忽视了游客宣传企业的巨大传播效应, 造成了工业旅游的市场化滞后状态。

大力宣传工业旅游的积极效应, 使工业旅游被企业广泛接受, 引导企业由被动变主动, 从接待型转变为经营型, 将会促进工业与旅游的良性循环, 丰富上海都市旅游的内涵, 树立上海在全国工业旅游中的“领头雁”地位。

4.2 注重深度开发, 增加上下游产品的配套工业旅游

上海工业旅游的景点很多, 但是也存在着景点内容过泛的缺陷。很多情况下游客只能参观单一的生产环节, 导致工业旅游的知识链效应无法有效传播, 达不到工业教育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在工业旅游过程中将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进行链接, 增加旅游环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促进工业旅游的纵向升级。比如游客游览钢铁行业时, 应该设计一些与钢铁相关的上下游产品的工业旅游, 包括煤炭、仓储以及汽车加工等。这样既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 又可以促使产品、市场、技术、信息等要素更加有效、快速地传递, 优化上下游产品的生产联系及投资联系。

4.3 扩大客源群体, 发挥工业旅游的就业指导作用

目前工业旅游的群体以老人和学生以及少数工厂和企业居多, 客源构成范围比较狭窄, 工业旅游尚未深入人心。针对工业旅游知识性很强这一特征, 应当扩大游客群体, 尤其是高校大学生这一庞大知识分子队伍群体。由于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工业旅游可以帮助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改变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和行业偏见, 从而有效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去向。

4.4 完善统计口径和信息发布

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是重要的资源和财源。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不仅有助于企业和游客、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流, 而且有助于树立上海在全世界的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形象和地位。上海工业旅游网的信息发布虽然比较全面, 但是信息过于笼统。为此, 应当增加单个景点的信息详细度、准确度。比如:门票、公共设施、交通线路、具体参观流程、周边景点、游客注意事项等。

4.5 完善基础设施, 优化工业旅游的横向要素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休闲配套设施的完善可以帮助游客消除旅途疲劳, 将增长见识与身心享受有效融合, 从而间接地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大大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为了避免景点单一, 消除游客的视觉疲劳, 上海市工业旅游路线大多是工业旅游与其他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这就导致旅游过于粗糙, 游客不断往返容易疲劳, 时间成本过高。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丰田技术馆设计的工业旅游 (见表1) , 完善单个工业旅游景点的服务设施, 平衡行、游、食、住、购、娱等基本要素, 延长游客在单一工业旅游景点的停留时间, 提高旅游质量, 增加游客满意度。特别是工业旅游很注重知识的习得, 因此, 应该注重相关文化设施的建立, 强调企业人文内涵的深度挖掘, 让游客充分被企业文化和科技魅力所感染。

4.6 增加体验互动环节和高科技的运用, 提升服务质量和内涵

通过参与体验, 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一种与其生活相关的商品或者工艺的生产过程, 并且参与带有自己个性特征产品的生产。这样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 而且为工厂收集了许多客户需求信息, 促进了产品的开发。如海尔公司的迈克冷柜, 就是开发人员根据游客的创意在17小时内开发出的。对于学生而言, 参与体验可以激发科技兴趣, 做到寓教于乐, 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另外, 现代工业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运用高科技不仅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激励企业创新, 加大自身产品的竞争力;而且高科技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有效手段。用高科技展现过去与未来, 可以让游客得到最直观的感知, 在游览中体验高科技带来的刺激和魅力。

资料来源:日本媒体公布——全国旅游者组织

5 结 语

丰厚的工业基础和文化积淀, 以及高度的开放程度使得上海工业旅游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 以国际市场为目标, 从游客利益出发, 增加工业旅游的开放度、透明度, 注重企业文化的深度开发, 将会促使上海工业旅游发生质的飞跃。

摘要:工业旅游是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话题。工业旅游的不断完善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多元化, 而且有助于提升产业结构, 提高公民素质。上海的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文化内涵, 工业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将会为全国的工业旅游提供借鉴和帮助。因此针对上海工业旅游的现状、前景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且为今后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工业旅游,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对策

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篇2

2013-2018年中国工业旅游市场发展前景预

测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11-2012年全球工业游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1-2012年国际旅游业运行总况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二、绿色旅游成为亮点

三、世界旅游业动态分析

1、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带动世界旅游业增长

2、受甲型H1N1流感影响,美国泰国旅游业急剧降温

3、墨西哥旅游业受流感重创

第二节 2011-2012年国际工业游市场动态分析

一、国际工业游环境分析

1、全球经济现状及影响分析

2、全球工业运行分析

3、国际工业游政策分析

二、发达国家工业游运行分析

第三节 2011-2012年国际工业游重点企业分析

一、像德国的西门子

二、美国的通用

第四节 2013-2018年国际工业游产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二章 2011-2012年中国旅游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1-2012年中国旅游业运行综述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二、中国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三、旅游业与环境的发展关系

四、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分析

五、中国旅游业转型与产业政策选择分析

六、中国旅游业关键经济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旅游业重点区域市场动态分析

一、大连全年拟建设旅游项目102个

二、北京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

三、新疆暴力事件对当地旅游带来冲击

第三节2011-2012年中国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经济学分析

一、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产品的经济学特征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率机制

三、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的合理定位

第四节2011-2012年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策略应对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一、经济增长下行冲击旅游业

二、中国旅游资源的产权问题分析

三、应构建中国现代旅游资源产权制度

四、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政策分析

一、中国旅游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二、旅行社管理条例

三、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四、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五、《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 第二节2011-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增长

二、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三、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四、房地产业投资情况

五、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第三节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第四章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一、中国工业旅游开拓旅游新概念

二、中国工业旅游的特点与开发模式

第二节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运行动态分析

一、在中国工业旅游成为新时尚

二、长三角区域工业旅游火热

第三节 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

一、活动流程编排

二、精心做好路线规划安排

三、安全问题

四、要处理好宣传企业和创效的关系

第四节 2011-2012年中国工业游关键节点突破

一、店面 客户征集

二、车辆参观途中

三、工厂参观目的地

四、会场签单环节

五、回城游客回访

第五节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热点问题探讨

第五章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市场运行走势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一节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运行重点分析

一、工业旅游在中国

二、食品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突破在即

第二节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重点企业动态分析

一、伊利工业旅游分析

二、“世界面王”康师傅打造工业旅游

三、西凤喜获“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殊荣

第三节2011-2012年重点地区工业旅游动态分析

一、渝北:旅游工业齐发力

二、天津工业旅游快速发展

三、天津市北辰工业旅游方兴未艾

四、河南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战略构想

第六章 2011-2012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入境游数据统计分析

一、中国入境旅游接待收汇情况

二、中国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情况

三、中国入境游主要城市接待情况

四、中国入境游地区接待情况

五、华旅游入境人数统计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状况的分析

一、入境过夜旅游消费者旅游消费概述

二、入境过夜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的现状

三、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一、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

二、提高中国入境旅游行业竞争力的建议

三、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的建议

第七章2011-2012年中国黄金周旅游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黄金周旅游现状

一、黄金周旅游拉动消费十分明显

二、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影响分析

三、“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消费情况分析

四、最长黄金周带火深度游

第二节2011-2012年“十一”黄金周各省市旅游业动态分析

一、广西

二、云南

三、深圳

四、成都

五、陕西

第三节 2011-2012年中国黄金周旅游市场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取消“五一”黄金周未能缓解扎堆出行

二、黄金周旅游压力大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三、黄金周旅游亟须走出“低价竞争”误区

四、黄金周旅游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2011-2012年中国黄金周旅游的建议与启示

一、黄金周旅游两种现象要注意

二、把握黄金周旅游的新趋向

三、中国实行黄金周的启示

第八章 2011-2012年中国工业游的成功案例解析 第一节 建材业工业游——集中在地板行业

一、SX地板丹阳工厂游

二、HN地板游等 第二节 橱柜业工业游

一、中国橱柜企业工业游方兴未艾

二、开展橱柜企业工业游的意义

三、工业游的成功案例

1、OLO橱柜南京工厂游

2、ZB橱柜工厂游

第九章 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工业旅游竞争力分析

二、黑龙江省工业游竞争分析

三、工业旅游与其他旅游业竞争分析

第二节2011-2012年青岛市工业旅游竞争优势分析

一、青岛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二、青岛工业旅游的优势地位分析

三、青岛工业旅游纵深化发展思路

第三节2011-2012年中国工业旅游企业提升竞争力分析

第十章 2011-2012年中国工业游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四川长虹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成长性分析

四、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五、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分析 第二节 广东美的电器 第三节 青岛海尔 第四节 上海宝钢 第五节 广州本田

第十一章2011-2012年中国旅游产业领军企业竞争性财务数据分析

第一节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六节 国旅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七节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八节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2013-2018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旅游业的展望分析

一、中国旅游业两大潜力市场亟待挖掘

二、2013-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业发展预测

三、中国旅游发展趋势研究

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走向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工业旅游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二、2013-2018年中国工业游的发展方向

三、工业旅游竞争格局预测分析

第三节2013-2018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三章2013-2018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一、“国民休闲计划”提振旅游业信心二、四川省新政强势注入振兴旅游业

三、国际金融危机下旅游业的发展契机

四、中国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工业旅游投资潜力分析

二、工业旅游投资吸引力分析

第三节2013-2018年中国工业旅游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进入退出风险

第四节汇总分析

一、对行业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

二、发展战略及市场策略分析 图表目录摘要: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1 2011年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2 2001-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4 2011年1-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5 2011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跌涨幅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6 201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8 东、中、西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9 2011年1-12月我国发电量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10 2011年1-12月我国刚才产量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11 2011年1-12月我国水泥产量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13 2011年1-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14 2011年1-12月我国乙烯产量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15 2011年1-12月我国汽车产量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16 2011年1-12月我国轿车产量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17 2011年2-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18 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情况 Figure SEQ Figure * ARABIC 19 2011年1-11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 Figure 20 2011年11月份制造业PMI指标(%)图表:中国旅游业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一览

图表:旅游业总收入占GDP比重趋势图

图表:旅游行业总收入逐年增长情况一览表

图表:2007年中国星级酒店构成情况

图表:中国餐饮业百强企业(前10位)

图表:澳大利亚国际入境游客的增长图

图表: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比

图表:中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增长情况

图表:五种旅游交通工具的选用情况比较

图表:区域旅游交通需求预测流程图

图表:使用水平与影响之间关系

图表: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规模

图表: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世界排名

图表:2001-2005年中国旅游事业发展情况

图表:2004-2005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

图表:2004-2005年按性别、年龄和事由分外国入境旅游人数

图表:历年来各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图表:历年来各地区接待入境旅游人数

图表:历年来国内旅游情况

图表:2006年12月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年龄、性别分)

图表:2006年12月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目的分)

图表:2006年12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按入境方式分)

图表:2006年1-12月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年龄、性别分)

图表:2006年1-12月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目的分)

图表:2006年1-12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按入境方式分)

图表:2006年主要城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情况

图表:2006年1-12月主要城市接待情况

(一)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2006年1-12月主要城市接待情况

(二)图表:2006年地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情况

图表:2006年1-12月地方接待情况

(一)图表:2006年1-12月地方接待情况

(二)图表:2006年国内旅游基本情况

图表:2006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

图表:16个主要客源国2007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增长情况

图表:200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入境旅游接待与收入情况

图表:2007年主要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与收入情况

图表:2008年1-10月主要城市接待情况

(一)图表:2008年1-10月主要城市接待情况

(二)图表:2008年1-10月地方接待情况

(一)图表:2008年1-10月地方接待情况

(二)图表: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曲线

图表: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边际私人收益曲线

图表:旅游资源的需求与供给曲线

图表:历年来入境旅游对GDP的贡献率

图表:历年来入境旅游对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

图表:近年入境旅游的外汇收入构成

图表:2008年1-10月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目的累计)

图表:2008年10月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目的)

图表:2008年1-10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年龄性别累计)

图表:2008年10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年龄性别)

图表:2008年1-10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总人数累计,按入境方式分)

图表:2008年10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按入境方式分)

图表:2008年10月入境旅游接待收汇情况

图表:入境过夜旅游者的消费支出的构成图表:旅游-自然旅游-生态旅游之关系示意图

图表: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目标区别

图表: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管理方式的区别

图表: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正面影响的区别

图表: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负面影响的区别

图表:西部生态旅游的三元网络结构

图表:生态旅游区建设驱动-制约机制模型

图表:温泉旅游的基本构件

图表:温泉旅游体验曲线

图表:日本环球影城入场券种类与价格

图表:欧洲,美国,日本主题公园的比较

图表:中国主题公园按主题类别划分

图表:三家主题公园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比较

图表:三家企业股东背景比较

图表:三家企业异同点比较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三家企业竞争优劣势比较

图表:游客的旅游地选择与决策模型

图表:都市白领对香港旅游的选择与购买决策过程

图表: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影响因子分析表

图表: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情况统计

图表:城市居民出游率、旅游人均花费与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图表:旅游城市网络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图表: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网络化发展路径的意见

图表:长三角旅游产业集群纵向网络化

图表:长三角旅游产业集群横向网络化

图表:市场形势、层级形势与网络形势的企业组织比较

图表:旅游企业市场交换与网络交换对比

图表:旅游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图表:华侨城前十名股东、前十名流通股股东持股表

图表:上海主要景点一览

图表: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国旅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国旅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国旅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国旅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国旅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国旅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国旅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网 址:

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工业;促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5-0101-02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解决好新与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文章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问题进行研究。

1 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工业发展的特点

信息技术作为当代高技术的主要领域,它不仅对高技术其它领域具有渗透和改造作用,而且对于传统工业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工业的发展是充分利用最新科学技术和科技进步的工业化。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后推行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是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程结合起来,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从而实现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对于中国来讲,我们不仅需要发展信息技术,而且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工业的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化工业等方面的发展。信息技术主要通过渗透、改造和替代等促进传统工业的发展。

(2)利用信息技术可实现传统工业的科学发展。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大都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先发展,后治理。通过新型技术可实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为实现传统工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传统工业多是高能耗、高开采、高投入、低效率的行业,而信息技术作为高技术、效率高、污染低,是实现传统工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托。

(3)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子。处理好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在推进工业化中不断扩大再就业。努力实现人才资源的变位,使工业化生产的人力大军向高科技、信息化建设的人力转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人才。

(4)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实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必要手段。当代,传统工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国家都离不开传统的制造业、化学业、资源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空间。只有经过高技术作用的传统工业才可能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高水平的工业化对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可通过《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0》提出的新工业化标准进行衡量。如人均的GDP值,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等。

(5)信息、能源和材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已与能源和材料同样重要。我们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为传统工业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特别是对于传统落后、比较封闭的产业来讲,更需要比较好的社会信息服务。有可能的情况下采集世界领域相关行业的信息资源。

2 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工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信息技术作为新型技术的典型,由于技术本身及人为因素的原因造成信息技术的一些过失。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在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中存在一些不足;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要实施者,它的信息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2.1 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力、改造力和替代力相对比较低

信息技术主要通过对传统工业的渗透、改造和替代来实现的。目前,虽然信息技术在渗透力方面,促进了传统工业的信息化建设,但是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信息技术的改造作用也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替代作用也需要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传统工业的高能耗、低效率的生产方式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不断提升效率。

2.2 传统工业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

传统工业由于技术更新速度慢,技术创新水平低等原因,使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障碍。因此,我们需要提高传统工业的创新水平,围绕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新一批能够推动企业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积极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改造提升化工、冶金、机电、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

2.3 传统产业人才比较缺乏

人才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目前传统产业人才问题主要有:一是人才总体水平偏低,特别是研究开发人员及高级管理、营销策划人员紧缺;二是招工难日益突出,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难求;三是现有人才流失严重;四是企业在招工、职称评定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影响了员工的稳定性;五是企业能够招到人才、留住人才很困难。

2.4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企业作为现代组织形式的代表,由于长期以来的工业体制滞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人才资源的粗放型等原因,使企业在技术装备、人才结构、产品水平等方面存在瓶颈,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甚至有些企业为了一些硬件指标或个人业绩,信息技术及信息工程的建设只是单纯作为一个象征性的标志而无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企业对信息化的作用认识不足,观念落后,行动迟缓,投入太少,利用网络经营甚少,企业上网率低等。

3 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渗透和替代,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加快工业信息化进程,关键在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作为高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它对传统工业的作用,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发展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引导企业用信息技术改造工艺装备、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如利用信息技术JW-CIMS、MIS、CAD、CAPP/CAM改造传统的生产管理、设计等环节,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3.2 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必须加快发展电子政务

运用信息及通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立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从而加快政府之间的信息流及外界获取信息的速度,担当起对信息完整性、及时性和正确性的责任。成立一个权威的政府部门对跨部门、跨层次的政府信息发布和获取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

3.3 加强理论创新的水平

技术过失首先要通过理论创新从源头上解决。使技术应用起来更容易,才是真正强大的杠杆。21世纪的计算机可能通过以下深刻而又重要的方式提高我们的生产率:计算机能更好地理解更多的人类概念。21世纪计算机要提供更多属于专门行业的基本信息和操作,我们应当把焦点从信息的结构转移到信息的意义上,使信息技术适应个人需要。今天的应用程序犹如现成的衣服,一个尺寸适应所有的人,结果是它们大多都不合身。应用程序必须根据个人的需要而编制。到了21世纪末,一种新颖的真正易于获得的程序设计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本分,被视为书写一样简单。

3.4 加快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变位

从工业劳动者过渡到信息技术的从业者,调整人才结构,推动人才的良性流动。对从传统工业退下的人员要进行再培训,实现再就业。对于信息技术从事人才的短缺,要加大高等教育培养的力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对人才的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形成合力,同时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要对现有人才市场进一步精耕细作,加强对企业招聘和人才应聘的导向。政府和企业间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及时沟通信息,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3.5 加强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管理创新,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及时把政府决策、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向社会公布,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政府监管、改变政府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工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提升相关公共信息和行业信息的服务。

3.6 不断完善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有了根本改观,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作用明显增强,产、学、研之间的不断结合大大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科技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科研环境明显改善。对于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地改革。特别是对于积极探索推广课题制、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工业发展的重大重大课题招投标制、研发课题合同制等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地深化。

作者简介:苏玉娟,女,1975年7月出生,山西稷山人,讲师。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motion Tradi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xistence Qu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Su Yujuan

Abstract: The high-tech time,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motion tradition industry’s development is an urgent matter. We may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raditional ways and so on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seepage and substitution,the promotion tradit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沈阳发展工业旅游的问题及对策 篇4

关键词:沈阳,工业旅游,策略

1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的意义

1.1加快城市工业化速度

发展工业旅游能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工业优化升级,为整个经济区产业配套、产业带动、产业集中提供强劲支持,加速工业资金、物资、信息、科技、人才等要素的流动,进而促进本地经济的和谐发展,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1.2产生良好广告效应

参观工业企业,对消费者而言增长了见识,体验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乐趣;对企业而言,敞开大门让消费者了解自己,对产品产生信赖感,其效果是产品广告无法比拟的。工业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企业应该把工业旅游视为企业公关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在参观游览中,既了解了生产流程,也能进行对面沟通,为进一步了解顾客的需求、把握最新市场动向,提供有力的依据。

1.3增加旅游企业的项目

工业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新型旅游方式,以企业特色为依托,将实体与品牌有效结合,达到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知识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东北振兴,造就了高素质的旅游者。而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工业旅游实质是对旅游产品的丰富,兼有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的特点,对扩大产品种类有着很大帮助。

2沈阳发展工业旅游过程中的问题

2.1对工业旅游产业缺少战略性规划

工业旅游是在工厂中参观,企业要想发展工业旅游就应对原有厂房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建设,以增强观赏性和安全性。对工业旅游在企业发展中的定位不准确,对将工业旅游办成什么样,形成多大旅游规模,带来什么影响也缺少研究,对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研究更是不够深入。

2.2旅游项目过于单一

沈阳的工业旅游过程主要停留在简单参观的基础上,游客亲和程度不高,停留时间短。游览下来,客人只是对企业生产过程和发展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参与以及与职工的互动活动比较少,不能深刻了解企业以达到增进交流及扩大企业宣传的作用。以沈阳沈飞集团的旅游线路为例,一日游路线为沈阳航空博览园进行参观,参观实物飞机,制造厂以及博物馆等,可以看出,这一系列的线路均是关于厂房、车间生产过程的参观,未免有些枯燥。

2.3旅游产业个环节沟通不畅

2.3.1缺乏与旅行社的沟通协调。主要体现在:与旅行社的联络不密切,没有纳入到旅行社的路线安排中;与旅游管理部门的联络也不密切,不能进入本地整体旅游宣传的大盘子中;与省内其他工业企业合作不足,处于单枪作战状态,缺少产品宣传、市场开发的主动性。虽鞍山市将鞍钢工业之旅列为五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但辽宁省其他工业企业对工业旅游开发方式和开发力度的重视程度仍不到位。

2.3.2缺乏政府宣传。直到今天,很多人对于辽宁城市的看法,仍停留在黑烟滚滚,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基地基础上。殊不知,近几年,随着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各地市政建设的逐步进行,沈阳市的市容、市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沈阳发展工业旅游的策略

3.1正确选择工业旅游项目

工业旅游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参观游览对象,所以企业的选择对于工业旅游活动的成败至关重要。沈阳许多工业企业在地方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在共和国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些都为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开发工业旅游业务。工业旅游企业的选择应考虑那些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或极具特色的企业。

3.2开发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

应根据不同城市不同企业的特点突出旅游产品的主题。比如沈阳航空博物馆围绕“航空”,工业制造以及开过之子等方面,突出沈阳重工业城市以及建国初期填补多项空白的旅游特色。

应体现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每一工业旅游点必须具备的,通过展览馆、陈列馆等进行系统的科学教育和知识传播,增加游客的知识,增强其民族优越感。第四,是可以把设计制造出带有企业特点的旅游纪念品赠送游客或供其选购,购物与广告一举两得,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政府规划顶层规划设计

在工业旅游尚未形成大气候的情况下,沈阳市政府要高瞻远瞩,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工业旅游的发展,完善各种政策规章制度,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股份制企业集团投资开展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工业化进程领先的重要标志,在沈阳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的工业资源,大力开展工业旅游活动,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工业旅游不仅是工业企业涉足第三产业的投路石,同时也是城市经济的一个推动器。

参考文献

[1]瞿鸿模,曹新向.工业旅游开发初探——以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为例[J].南都学坛.2001(06)

[2]王敏,王龙.浅析宜宾五粮液工业观光游[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

[3]潘东勋,杜继军.新兴旅游方式——工业旅游开发评价[J].试题与研究.2008(18)

农业旅游的发展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5

一、农业旅游发展风险分析

1.1生态环境风险

农业旅游是一种产业融合,农业向旅游业提供资源,旅游业向农业提供增值服务,二者的融合在经济上产生许多共赢的模式,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并有许多潜在的风险,需认真评估。①随着投入的增加,生态景观显著改善;②原来农业生产中和旅游中的生态环境风险有加大的趋势,如原始生态受到破坏,污染物排放增加等。广义的农业旅游包括耕作农业旅游、林业旅游、养殖业旅游等,所形成的生态环境风险各不相同,下面分别讨论:

(1)在耕作农业旅游中,人们通常向往一种传统的耕作方式,不用化肥、农药,甚至不使用现代耕作机械,享受手工劳作的生产过程。在现代农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者真能忍受产量低、外观差,甚至多虫的农产品?城市居民真能参与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高产美观的农产品才是人们真正喜爱的,轻松有趣的活动才是城市居民乐意接受的。农业旅游的目标客户其实与追求纯天然农产品的目标客户并不相同,他们不仅对水果和蔬菜的风味有要求,对外形、颜色、大小等也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农民使用农药和激素的重要诱因。只有把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并尽量规避现代农业的弊端,才能使耕作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2)现在农业的高产优质离不开化肥,我们没有必要因噎废食。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肥料流失,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并可能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合理使用化肥是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农业生产中,除了环保意识外,肥料成本是过量使用化肥的重要制约因素,但在农业旅游中,这个制约因素相对较小,更需要人们强化环保意识,并加强监督。现代农业很难离开农药,耕作农业旅游中也同样如此,但可以尽量使用低毒农药、易降解农药,控制使用时段,增加生态防治。另外,还可把环保活动寓于农业旅游之中,例如利用鸟类防治虫害,利用不同作物间的化感作用防治病害。

(3)林业旅游与传统旅游相近,但进一步强化了森林生态的地位和作用。保护森林是游客和管理者的共同目标,但实际操作层面,会产生许多偏离,甚至造成生态破坏。管理者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考虑,在风景区附近大肆修建豪华别墅,往往造成对原有景观的破坏。作为旅游开发的对象,环境就是资源,原生性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原生性往往是不可再造的,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资源也就丧失了价值。游客出于猎奇心理或不同的审美感受,可能喜欢大面积的人造景观,如漫山鲜花、万亩果园,这都可能造成对原生态的破坏,形成一种人造的、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同一林种的大面积种植,增加了防火、防病、防虫害的难度,还可能增加物种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风险。另外,修筑道路、增加景观构筑物等都有可能破坏原有景观,增加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风险。

(4)在养殖业旅游中,人们向往人与畜禽的和谐共处,并喜爱各种逗趣活动,但人与畜禽的接触,也大大增加了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机会。近年散养畜禽广受欢迎,特别是农业旅游的园区,如“走地鸡”、“走地猪”等。这种模式下,畜禽接触环境微生物的机会大大增加,并有与候鸟等野生畜禽接触的可能,增加了患病的风险,如近年流行的禽流感。另外,相对于传统家庭散养和集约化饲养,中等规模的散养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较大。传统家庭散养的方式规模小,产生的污染易被自然环境消纳。现代大规模养殖的方式污染排放集中,方便收集与处理,如可以通过堆肥处理畜禽粪便,通过人工湿地处理清洗废水。中等规模的散养模式较难集中处理,环境自然消纳有一定困难,往往需要较高的投入来处理产生的粪便和废水。

1.2饮食卫生风险

餐饮是旅游中必不可少的,农业旅游也不例外。农业旅游中,人们追求乡村特色餐饮,“农家乐”式的简易餐馆随处可见,但卫生状况堪忧。餐饮卫生包括了食物卫生、用餐设备卫生和厨房卫生等几个方面:①要求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包括厨师和服务员)身体健康,严格按照餐饮生产程序的要求进行食品加工及各种服务。②要求地面干净无污秽,餐桌、凳子干净无污垢,碗筷、盘子、杯碟干净无油污,并要有必要的消毒,厨房整体干净整洁。这些都是城市饭店的基本要求,在“农家乐”式的餐馆很难达到,除了本地服务人员素质有关外,还与场地和各种配套条件有关。农业旅游的一大亮点是新鲜水果和蔬菜,并享受自行采摘的乐趣。但“新鲜”的背后,潜藏着许多风险。农业旅游大多在近郊,当地空气受到城市污染空气的影响很大。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些草莓采摘园、荔枝采摘园,这种难以贮运的水果适宜现场采摘和品尝,即使价格高于市场价,也很受游客欢迎。由于距离大都市和工业区较近,除大气污染外,土壤污染也较严重,Cd、Pb、Hg、Cr、Zn大多超标,适用于种植水果的土壤并不多。同时,与大批量采运的水果、蔬菜不同,游客现场采摘的农产品不可能进行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抽样检查。

1.3旅游地卫生风险

许多农业旅游景点以乡土特色著称,大多建筑和道路保持乡土风貌,这增加了保持旅游景点卫生的难度。大部分乡村旅游地,特别是以农户自主开办家庭旅馆的旅游地,没有建设统一的排污管网系统,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随着游客增加,这必然会造成旅游地自然水体的污染。在一些以特色乡土建筑为景点的旅游地,路上经常有禽畜粪便,甚至出

现污水横流的情况,道路两侧的空地上也是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垃圾、柴草等。另外,到了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环境里,一些旅游者也感觉受到的约束少,在景区内随手乱扔塑料袋、矿泉水瓶、果皮等。分散在乡村的家庭旅馆可以使城市居民充分体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但大部分城镇游客并不一定适应这种体验过程,因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决不能过分偏离他们自己已习惯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对乡村的蚊虫、杂草和一些传统习惯难以适应。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多数游客可以与村民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交流,但体验生活只能是象征性的。例如在南方乡村,蚂蚁、蚊子很多,现代生活的高卫生标准几乎无法在分散的家庭旅馆达到。

二、风险控制对策

上述农业旅游的各种风险是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逐步显现或潜在的风险,但并非必然发生。旅游对环境不仅仅只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旅游的发展也可以引导或者加速环境质量的改善。我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农业旅游发展的基础,环境卫生条件是争取客源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努力,防控各种危及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要发挥政府的组织管理职能。农业旅游涉及农业、旅游、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发挥政府在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根据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旅游市场的需要,明确农业旅游规划的目标与方向,加大交通、信息、水电、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立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推广规范的运作模式,逐步培养旅游地民众的良好习惯。严格管理餐饮和住宿卫生,如餐饮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制度和例行健康检查制度,对厨房卫生和餐厅卫生的定期检查等。

(2)要倡导行业的自组织管理。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旅游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组织功能。组织协调农业企业、农民开发农业旅游,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形成农业旅游景点的集聚效应。有组织地进行宣传,建立地区的品牌形象,避免恶性竞争。建立并完善农业旅游行业标准,提高农业旅游的标准化水平,并协助政府部门的监督评估工作。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建立统一的灾害预测预报、疫情防控网络,及时上报突发事件。对于农药、化肥的规范使用,不能完全依靠农户的自觉行为,一定要做到信息公开,统一监控。

(3)要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建立大型的农业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对促进企业行为的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无疑是有利的。农业旅游区域的动植物疫病防控、农副产品保鲜加工、工厂化种养、农业污染控制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都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旅游设施和游览安全要通过旅游经营企业的严格管理来维护,做好有关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要维护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则要通过规划进行合理安排,如污水管道网的建立,将当地的污水全部采用管道排放,并在最终的污水汇集地建立相应的净化系统。要

建立垃圾收集系统和垃圾处理场,派专人从事清洁工作和垃圾收集工作。如果农业旅游初期是由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主发展的旅游接待,达到一定规模一定要联合起来,成立较大的旅游经济体,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

三、小结

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涉外旅游专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61—02

国家开展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涉外旅游专业是高职院校根据市场的需求,为了培养专业性的涉外旅游人才而设立的。对于高职的专业设置来说,必须要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这样才能更好的设立专业的年度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如果没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的方式也就不太明确,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1 涉外旅游专业的特色

1.1 涉外性

涉外性是涉外旅游专业的一个重要特色,主要是为一些国际旅行社以及高端酒店的涉外岗位而培养的专门人才。从上个世纪末期到现在,旅游行业在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一步步的形成了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这三驾马车包括: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以及出境旅游。随着出入境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急需一大批从事对外旅游业务又懂得英语的专业人员来适应国际旅行社和高端酒店的涉外服务岗位和管理岗位。因此,高职院校设置的涉外旅游专业有着鲜明的涉外性。

1.2 地方性

在很多高职院校当中,地方性是涉外旅游专业打造的特色,形成这种特色的主要原因是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不相同的。在不同的地区,其主要的资源以及产业结构等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样的状况就决定了不同的地区需要的人才结构也是不同的。从各个地区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经济基础和生产水平也不相同,需求的人才能力结构自然也不相同。所以,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需求的问题上,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经济发展中需要的就业岗位,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搞全国统一的标准。从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状况来看,生源很多都是来自本地,这些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高职院校根据涉外专业的这一特点,要把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考虑在内,把地方性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一个特色,因地制宜。不同地方的院校培养的目标也有一定的区别,就连同一院校的不同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只要是能适应这个地区这个时期的岗位需求,就是这个地区院校同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2 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1 公众对于涉外旅游专业的认识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但是,就涉外旅游专业来说,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单纯的认为涉外旅游专业就是外语导游。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学生和家长所认为的这个专业的就业率主要是毕业之后能不能成为一个专业的外语导游,或者能不能带出入境团。事实上,这个评价标准还是不具体、不全面的。涉外旅游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就业岗位设置主要是从事涉外导游、高档饭店的客房或者前厅、酒店等的专业服务与管理;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事旅游行业的行政工作、旅游业的管理工作、景区的讲解与管理工作、涉外业务的翻译工作等。涉外旅游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面是相当广阔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2 涉外旅游专业的定位问题

涉外旅游专业属于旅游管理的一个学科分支,是旅游管理细分下来的语言方向的班级分配。对于高职高专来说,一般都是三年制,并且高职一般比较重视实践教学。所以,学生的理论教学课程时间相对也不长。很多老师和学生就模糊了旅游管理与涉外语言的定位,应该是设置旅游管理的课程多些,还是涉外语言的课程多一些成了课程设置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导游证需要考试才能颁发,学生为了取得这个资格证书而背理论知识,对于语言的学习精力已经显得有些不足。就目前情况来看,涉外旅游的外语学习就涉外英语方向的情况相对好些,至于那些涉外日语、涉外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方向,因为学生在进行高职院校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些语言的学习,是从零开始接受一门全新的语言,在学习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需要对涉外旅游专业进行重新的定位与思考。

2.3 涉外旅游专业师资和教材问题

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属于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体系。在掌握好专业知识应用的同时,还要强调外语的应用能力。在进行专业教学的时候,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有专门的双语教学能力,这就给涉外旅游专业的教师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培养专业优秀的教师队伍。但是由于学校教学成本方面的限制,在引进师资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校存在专业理论老师教理论,外语老师教外语的局面,造成了课程的脱节问题。课程学习具有明显的拼凑意思,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没有抓住实用性的专业定位。除此之外,因为涉外旅游专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才兴起的一个专业,发展的时间还不长,除了涉外英语的教材比较好之外,那些涉外日语、涉外西班牙语等小语种的专业教材选的都不是特别科学,不能学之有用。甚至可以说是管理方面的教材与语言方面教材的叠加使用,没有真正的把这两个方面融合到一起的教材可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2.4 涉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涉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都不是特别合理,课程的比例有待调整。一般都设置为:公共基础、职业基础、职业拓展、职业认证以及选修课等课程。学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把公共基础和选修课的设置占据了四分之一的比例,而职业技术和认证等相关课程只有不到百分之五十。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培养专业性较强的涉外旅游人才。

2.5 涉外旅游专业的实习环境问题

涉外旅游专业的学习,尤其是语言的学习,需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有开口说外语的氛围。而目前的状况是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力度有待提高,即使学生进了实习单位,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没有太多外语实习的机会。比如中部的一些地区和城市,由于外国人居住的区域没有形成,就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由于学生的家庭状况、学校的资源和课程设置、有关部门及社会的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根本不可能出国去专门学习一门语言。所以,这样一来,实习的环境就受到了限制。

3 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专业宣传力度

涉外旅游专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下的一个新兴专业,处于发展初期。对于这个专业的宣传,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大涉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能够很好的解决入境导游稀缺的问题,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举措。涉外旅游专业不但培养了旅游人才,也培养了外交人才。因为涉外旅游专业有着很强的专业性,涉及到人文、地理、政治、语言等方面,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专业的宣传与支持力度,加大政策与物质的扶持。这样一来,学校才能为专业教学设置完善的配套设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只有有关部门给予涉外旅游专业特殊的培养政策,学校才能抓住机会,建设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对这个专业最好的宣传。

3.2 合理定位专业发展方向

涉外旅游专业的建设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正确的专业定位,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市场需要那些既懂得外语,还有专业理论的旅游专业人员。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这类专业性的人才在市场上的需求程度,获得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所以,涉外旅游专业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定位这个专业的时候,必须要突出“语言”二字,在语言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加强旅游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出专业能力较强的综合型人才。

3.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聘请知名的专家教授开设培训课程,支持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挂岗学习,培养新型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吸收新鲜力量。教师在进行专业授课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材情况不是特别乐观的状态下,教师可以改变授课的方式,可以采用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用学习的语言扮演剧情里的人物,这样一来,在提高学生外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还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制定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的涉外旅游专业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课程体系没有突出专业特色。而就涉外旅游专业来说,必须要突出语言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加大旅游管理理论学习的力度,要改变过去的专业课程设置的比例,在课程教学中采取双语的教学模式。当然,对于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忽视。

3.5 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合作

对于涉外专业的学生实习来说,学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模式。除了设置校内的实景培训教室之外,还要与酒店以及旅行社联系,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需要,可以采用订单的方式为企业输送人才,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很好的实习环境,也为就业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资源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深入,入境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主要市场之一。由于入境旅游人数的逐渐增多,需要配置大量的专业外语导游,涉外旅游专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进行合理的专业定位、加大师资力量建设、制定新的课程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招喜.山东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建议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15).

[2] 许雁萍.旅游英语教学方法之我见[J].科技信息,2009(18).

[3] 王静.高职旅游英语课堂教学探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9).

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篇7

淮南地处华东腹地,作为全国著名的大型煤炭城市,具有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和成熟的煤电一体化产业链,但是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占绝对优势(2008年淮南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总产值约占全市GDP的40%[2]),城市经济对煤炭企业的依赖性高。随着可开采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淮南产业转型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1 淮南市发展工业旅游的现实意义

淮南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既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风险,又面临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既需要关注城市经济转型,又需要进行环境治理和废旧设备的处理等。淮南发展工业旅游,可充分利用这些潜在的工业旅游资源,并与环境的综合治理项目结合进行,在治理环境的同时开发出工业旅游,既可优化淮南旅游产品结构,拓展企业功能,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城市吸引力,推动淮南旅游产业发展;又可结合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解决因资源枯竭造成的城市就业问题,实现城市产业转型,提高淮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城市旅游经济竞争力,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工业旅游对淮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淮南发展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

2.1 优势

主要表现在:①潜在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工业旅游的潜在资源丰富。淮南具有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和完整的煤电一体化产业链。著名的淮南矿业集团被国家列为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全国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其矿区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30km,面积约3000km2。由于煤炭储量丰富、品位优良,被誉为绿色能源环保煤,将被建成中国煤电一体化的新型能源基地、全面小康的能源基地、绿色环保的能源基地、科学管理的能源基地、和谐文明的能源基地,这是发展煤炭工业煤电一体化的重要工业旅游资源。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人们对探索煤炭开采及煤电一体化运行过程的了解越来越迫切。淮南矿业集团的地下矿井井筒深、井型大,充满神秘色彩,煤炭的开采体系、矿井提升、井下运输、通风方式都可作为具有吸引力的神秘莫测的煤炭工业旅游项目。此外,还有大唐安徽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中国电力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电厂,淮化集团有限公司、德邦淮南分公司等化工企业,以及医药、机械、电子、建材、纺织及轻工领域的相关企业。这些工业企业为淮南工业遗产旅游和工业生产旅游积累了较好的旅游资源。②潜在客源丰富。2008年淮南市总人口为24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108.5万人,农业人口129.4万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3.6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19809元,淮南经济的发展正处于国际上认为产生国内旅游行为的时期。淮南现有旅游客源已较丰富,2008年全年旅游总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占GDP的3.8%;接待国内外游客434.5万人次,增长31.6%[2]。淮南地处华东腹地,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存在巨大的潜在工业旅游客源。③资源具有比较优势。由于淮南地处华东腹地,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与西部发展中地区之间,而东部沿海地区距离山西省和东北老煤电工业基地较远。随着中部崛起和安徽大力发展旅游业,以煤电一体化产业链为主体的工业旅游资源将使淮南的工业旅游具有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④区位优势明显,进入便捷。淮南矿区位于华东经济发达区腹地,安徽省中北部,横跨淮南和阜阳两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境内有千里淮河黄金水道、华东第二通道铁路经过市区,有以206国道为骨架连接毗邻、沟通城乡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尤其是2009年开通的合肥—南京、合肥—武汉动车的开通,打通了淮南与华中及长三角的快速通道,便捷的交通为淮南工业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⑤具有良好的旅游管理经验和旅游基础设施。淮南旅游业发展较好,积累了较丰富的旅游管理经验,各大厂矿企业长期的免费接待经验也为传统的旅游管理向工业旅游管理转型奠定了基础,为今后工业旅游的高标准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淮南在旅游业发展中积累了良好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为工业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劣势

主要表现在:①政府缺乏发展工业旅游的意识。作为中国较早的煤炭能源工业基地,尤其是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已积累了大量的煤炭工业遗迹,有的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煤矸石山、采掘塌陷地和坑口遗迹等。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治理煤炭工业留下的环境污染问题上,没有像德国鲁尔区那样在解决工业化过程中遗留的环境治理问题的同时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这一方面可能是经济原因,但更主要的可能是开发工业旅游的观念缺乏,至今还未将工业旅游列入该市旅游业发展的议事日程。②著名企业较少,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淮南虽然具有像淮南矿业集团和田家庵电厂等几家大型电厂,但是整体看全国著名的工业企业少,除了淮南矿业集团之外可开发的工业旅游资源企业相对较少,可能造成工业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淮南虽然作为大型工业城市,但作为工业旅游项目开发,现有的企业与旅游相关的配套设计尚不健全,如绿化、交通、宾馆饭店等缺乏,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人才也较缺乏。③城市旅游的总体知名度不高。淮南市政府近年来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现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整个城市旅游的知名度仍然不高,除了与本市旅游资源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外,主要与整个旅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关。这种城市旅游形象对开展工业旅游是一个较大的限制因素。④企业对工业旅游的观念职亟须转变。虽然工业旅游能够扩大企业知名度与提高企业的美誉度,但是工业旅游所创造的价值与企业主流产品创造的价值相比微乎其微,这就导致企业决策层对工业旅游缺乏足够的认识,仅将其作为宣传企业形象、改善厂商与消费者关系的一种工具,对工业旅游可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认识不足,对其未来发展缺乏战略性的规划。企业的决策层急需转变观念,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尤其是煤炭企业主业非常赚钱,往往对副业不屑一顾,缺乏开发工业旅游的基本动机,因此亟待转变观念。⑤缺乏具有知名度的工业旅游产品。由于政府和企业均不重视发展工业旅游,致使淮南至今还没有开发出像样的工业旅游产品,更不要谈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工业旅游产品了,这些是工业旅游发展的不利条件。

2.3 机遇

主要表现在: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背景下,各地在发展城市经济的过程中都需要将符合生态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发展策略作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基本要求。在这样一种大发展背景下,工业旅游项目必将得到相关政策扶持,属于鼓励和促进的产业范畴。因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今天,淮南发展工业旅游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②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好时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投入旅游的支出日益增加。安徽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淮南工业旅游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工业旅游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因出口萎缩,为稳定经济的平稳增长,扩大内需是必然选择,工业旅游的发展迎来较好的历史机遇期。③消费需求的快速上升。由于我国目前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正处于国内旅游迅速发展时期,加上知识经济时代造就了大量新时代的知识型旅游者,他们对旅游的要求已经超越早期的简单观光旅游,开始在旅游过程中探索其中的奥秘,工业旅游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的趋势。如工业生产旅游就是将正在运营中的企业生产场景、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及企业文化等作为旅游资源,通过组织旅游使游客了解工业生产过程,集猎奇、求知、购物、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工业遗产旅游是将工业文明遗迹和遗物作为旅游资源,通过对具有工业遗产价值的废弃工业旧址及相关设备加以保护,并进一步开发成现代人了解和体验工业文明的对象。④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新途径。资源型城市必将遇到资源枯竭的一天,城市经济必将会受到资源枯竭的影响。近年来各地已经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有了总体的战略设想并逐步贯彻实施。在今天发展工业旅游,一方面能够将过去工业发展中遗留的一些遗迹很好地保护和开发,减少环境治理和设备设施处理的成本;另一方面又开辟了新的旅游资源,对总体旅游资源不甚丰富的淮南具有积极的意义。发展工业旅游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选择之一。⑤对外交流和经贸合作的增加,提高了工业旅游的吸引力。随着淮南经济的发展,城市对外交流和贸易日益扩大,尤其是实现合肥淮南同城游的开展,使淮南工业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大增。⑥煤炭城市采煤废弃地环境综合治理的机会。随着淮南经济的发展,对因煤炭开采遗留下来的废弃矿井、设备及塌陷地等的综合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能够结合工业旅游的开发,将获得一举多得的良好结果,既可以进行环境治理,也可以利用工业遗迹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带来旅游收入,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城市产业转型等,因此环境治理可以为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⑦在“中部崛起”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过程,为淮南工业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实施“中部崛起”、“主体功能区”的战略过程中,作为中部城市和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淮南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强了淮南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的交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和人口的转移,促进了淮南经济发展和淮南工业企业的知名度和工业旅游客源,有利于促进工业旅游的发展。

2.4 挑战

主要表现在:①游客对工业旅游的认识不足。由于淮南地处安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人们国内出行旅游的积极性刚刚启动时,短期内主要以著名风景名胜区的观光旅游为主,而对于知识性很强的工业旅游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②资金不足。由于工业旅游在我国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较有限,在相对落后的淮南开发工业旅游项目难以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如果缺乏投资,开始阶段的大量资金投入就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因素。虽然煤炭企业的资金较充裕,但是工业旅游短时间内不能带来丰裕的收入,很难主动引起企业自身的投资。投资不足是当前发展工业旅游严重的制约因素。③政府和企业不够重视。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发展工业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的一项重要旅游项目,政府非常重视,但淮南市政府和相关企业不够重视。其原因是投入大、收益小,短期的投资回报率较低,致使参与各方如投资主体、旅行社等积极性不高。④附近城市工业旅游的压力。省内和国内一些城市正在大力推介工业旅游项目,可能会给淮南工业旅游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如山西的煤炭博物馆工业旅游项目,因起步早,知名度高,可能对淮南市工业旅游的客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淮南工业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压力。⑤缺乏工业旅游的管理规范。目前工业旅游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行业规范,影响了相关企业发展工业旅游的积极性和规范性。

3 淮南工业旅游的开发对策

根据淮南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挥内部优势,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的有利时机,推动淮南工业旅游规范化、高水平地开展。淮南工业旅游开发的对策如下:①政府主导,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开发。淮南工业旅游目前尚未开始,为更好地利用优势资源和发展机遇,在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尽快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在开发工业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府要高瞻远瞩,在对旅游业高度重视的前提下,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工业旅游,将发展工业旅游与城市经济转型、城市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放到同等战略高度来认识。政府要制定相关的科学规划和相关鼓励政策,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参与工业旅游开发。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收益”的原则,鼓励相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股份制企业集团投资兴办工业旅游,参与重大工业旅游项目设施景点的开发建设。②系统规划,开发适销对路的工业旅游产品。要使工业旅游较好地发展,就需要进行系统规划。在发展工业旅游之前,政府需要会同利益相关方对国内现有相关城市的工业旅游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对淮南市的工业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等进行统一规划,以便为工业旅游发展指明方向。要从淮南城市整体进行统一整合规划,整体对外促销,塑造工业旅游的整体品牌。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具体的工业旅游产品进行科学的设计开发,开发出适销对路的工业旅游产品,以增加淮南工业旅游的市场吸引力。③突出重点,形成富有淮南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淮南工业旅游的重点应该放在“新型能源基地”及“煤电一体化”工业旅游项目。淮南作为老煤电工业基地,应尽快对煤电工业遗产进行保和存保护。在运行的煤电工业企业中,结合正在建设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在将淮南建设成“全面小康的能源基地、绿色环保的能源基地、科学管理的能源基地、和谐文明的能源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旅游,这样既可以解决工业废弃物的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解决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丰富旅游资源,带来旅游收入。在此基础上,淮南市应发展豆腐工业旅游。在每年进行的豆腐文化节基础上进一步开放豆腐制作和加工体验工业旅游项目,在追求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的今天会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工业旅游项目开发上,注意增加工业旅游项目的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和休闲性,逐渐塑造淮南工业旅游的整体品牌,纳入安徽省皖北旅游区的重点推荐景点中。④加强工业旅游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工业旅游的稳定发展。根据国家示范点的评选标准细则, 结合安徽省的相关标准要求,科学引导相关企业加强与工业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促进工业旅游规范化标准贯彻执行,促进淮南工业旅游的科学规范稳定发展。⑤拓宽思路,重视公益,因地制宜,多方参与经营。在发展目标方面,要从创收为主的经济效益向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综合效益转变,把适当创收、科普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等纳入到发展的综合目标中来等,因地制宜是要从淮南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开发相应的工业旅游产品,多方参与经营是在发展工业旅游过程中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开发与管理,减轻工业企业在开发工业旅游产品过程中的资金与管理压力。

参考文献

[1]李继香.安徽工业旅游发展路径分析[J].决策,2007,(6)∶60-61.

[2]淮南市统计局:淮南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EB/OL].http://tjj.huainan.gov.cn/hntjgb/2009226154611.htm.

[3]贾英,孙根年.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J].城市问题,2008,(10)∶96-100.

[4]张艳玲,韩顺法.鲁尔区经验对山西工业旅游发展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5)∶44-45.

[5]王婷婷,田里.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综述.中国集体经济[J].2008,(7)∶137-138.

[6]吴相利.英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4)∶73-79.

[7]谢红彬,高玲.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5,(4)∶52-55.

[8]毕燕,甘永萍,蓝丹.工业企业旅游开发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9)∶46-52.

石钢工业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篇8

关键词:石钢,工业旅游,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一) 企业资源优势

河北钢铁集团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石钢”) 始建于1957年, 历史悠久, 见证了河北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企业实力雄厚, 是国内最主要的特殊钢专业棒材生产企业。多项产品先后荣获国家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并通过丰田、卡特比勒、阿文美驰、采埃孚等多家供应商多方资格认可;铁路弹条用弹簧钢产销量在国内名列前茅, 国标轴承钢产量居全国首位;合金结构钢、保证淬透性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等产品广泛被宝马、丰田、卡特比勒、小松、沃尔沃、住友、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重汽、三一重工、东碧、山推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采用, 成为国际知名公司本土化钢材首选。

石钢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节能减排和厂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烧结车间进行了搬迁改造, 通过项目治理实现污染物排放量削减80%以上。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一个资源有效利用、物流通畅有序、现场环境整洁美观的生态型、现代化钢铁企业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 交通优势

石钢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北部, 紧邻市中心、滹沱河、正定县、正定新区。目前, 长安区已经形成了“四横六纵”的交通路网, 道路交通方便快捷, 其中东西主干道由北向南依次是石太高速公路、北二环东路、和平东路和中山东路, 南北主干道由西向东依次是胜利北大街、建设北大街、体育北大街、建华北大街、谈固北大街、东二环北路和京港澳高速公路。

(三) 地缘优势

石钢是石家庄市区惟一一家钢铁工业企业, 是世界上少有的二环内钢厂。与周边的邯钢、唐钢、敬业钢铁等相比, 较为突出的优势就是区位优势。目前石家庄市区近300万人, 未来石家庄将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的第三极, 人口将达500万, 休闲消费市场巨大, 旅游需求旺盛, 紧靠如此规模巨大的市场, 优势无法比拟。再加上石家庄城市休闲旅游产品的空缺, 为石钢发展工业旅游创造了市场机遇。

二、发展机遇

(一) 国家高度重视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我国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 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提出“两大战略目标”———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在我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2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 》, 标志着由国家主导的国民休闲已经启动, 中国13亿多人口即将跨入国民休闲时代。2013年4月25日, 《旅游法》正式通过, 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将会促进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党的十八大、2013年全国两会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总体部署, 旅游产业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战略时机, 给旅游业注入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十八大要求“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这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这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绝佳机遇, 必将推动旅游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13年全国两会, 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新机遇、新环境。《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旅游休闲关乎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关乎人的幸福与和谐,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发展工业旅游正是契合了当前发展要求, 可以改善石钢及周边区域的发展环境。

(三) 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石钢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近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编制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2013~2022年) 》, 规划范围是95个地级老工业城市和2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市辖区, 石家庄长安区被纳入其中。规划要求:把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为主攻方向, 把促进绿色发展、增强创新支撑能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石钢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 面临着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发展机遇。

(四) 河北省委八届五次会议为石钢工业旅游发展明确了新路径

2013年5月6日至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 (扩大) 会议, 会议决定:从5月份开始, 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集中开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大讨论;按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要求, 实现河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既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 又要突出重点、抓好关键, 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 力争实现重大突破。省委八届五次全委 (扩大) 会议吹响了打好四大攻坚战的“冲锋号”, 发出了推动河北由大转强的“动员令”, 描绘了河北科学发展的“路线图”, 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河北发展的纲领。其中, 四大攻坚战就是下大决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

(五) 河北省“两个环境”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目前, 河北省委、省政府正在推动“两个环境”建设, 实现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大改善、大优化、大提升。石家庄市将继续举全市之力推进“两个环境”建设, 大力推进“效能革命”, 强力实施省会蓝天碧水工程以及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程, 努力将石家庄打造成河北的“第一窗口”, 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 石钢重视工业旅游发展符合全省的发展重点, 也是改善石钢“两个环境”的有力践行。

(六) 石家庄城市发展战略为石钢工业旅游发展创造了新空间

目前, 石家庄市将按照“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改造提升主城区, 大力推进正定新区建设, 继续推进正定古城保护专项行动, 推进省会建设上水平。根据石家庄“城市北跨”战略, 将来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向北发展, 石钢所在的长安区处于主城区东北板块, 正定新区的建设使长安区处于石家庄由南向北发展的过渡带上, 作为老工业区的长安区发展前景良好, 将会成为新的城市商圈。

三、存在问题与挑战

(一) 石钢工业旅游处于起步阶段

石钢工业旅游刚刚起步, 发展水平还不高, 产品单一, 缺乏体验参与性项目, 设施不完善。在全省工业旅游中, 与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邯钢、唐钢相比, 处于落后地位, 旅游知名度、影响力还较弱。

(二) 工业旅游线路设计难度大

钢铁企业完成由原料到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产业链较长, 工艺复杂。钢铁属于重工业, 很多生产环节都存在危险性;整个石钢厂区包括很多独立分厂区, 一个厂区由不同的生产车间组成, 管理体系庞大复杂;在设计旅游线路时, 既要考虑到工艺的可观赏性和游客的安全, 又要考虑到工厂的正常生产, 使工业旅游线路设计的难度加大。

(三) 现有产品开发不到位或不合理

目前石钢自行设计了两条参观线路产品, 但是产品开发不到位不合理, 尤其是精神文化方面开发严重不足, 现有产品定位为领导视察考察、专业培训等, 不以大众游客为主要对象。此外应充分挖掘石钢的其它旅游资源, 如商业、景观地产等, 不局限于现有的观光节点。

(四) 配套服务设施有待提高

目前, 石钢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 没有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 特色购物店, 厂区观光线路上厕所较少, 导览标识系统还不完善, 宾馆、饭店档次不高等。这些因素都将制约石钢工业旅游的发展。

(五) 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 石钢发展工业旅游面临同类产品、周边景区的激烈竞争。河北省是钢铁工业大省, 但钢铁工业旅游发展却相对滞后, 与宝钢、鞍钢等企业比, 差距较大, 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 环省会地区景区发展迅速, 具有一批较为成熟、知名度较高的产品, 若处理不好与周边旅游产品的关系, 将会截流客源市场。

基于以上分析, 必须把握机遇, 顺应趋势, 立足市场, 挖掘自我, 科学谋划, 错位开发, 突出特色, 实现石钢的“二次腾飞、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马文斌, 田穗文, 唐晓云, 杨莉华.工业旅游现状及前景分析——以宝钢工业旅游项目为例[J].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4 (01) .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篇9

一、推进河北省工业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

积极推动工业旅游发展对于促进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丰富旅游产品、扩大就业、加强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促进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发展。

2011年河北省实现生产总值24228.2亿元,排名全国第六,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292.23元,排名仅列十九位。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河北省三大产业结构为12.0∶54.1∶33.9。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低是造成我省国民生产总值比较高而人均财力较低的主要原因。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除发展服务业外,还要向这些传统产业注入现代服务业要素。工业企业发展工业旅游直接将第三产业引入第二产业的发展中,工业旅游就是促进这种有机融合和健康衍生的重要途径。这对优化地方经济结构、推进产业优化转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发展工业旅游能够极大地丰富第三产业内涵,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工业旅游具有强烈的依托性,高度依附于工业企业自身及其周边环境,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能为企业增加利润开辟新的渠道,同时也能大大增加工业企业的就业容量、降低就业门槛。旅游业是劳动密集性行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强,开展工业旅游能够引导我省富余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带动食、宿、行、游、购、娱等传统旅游服务,提供可观的就业机会。

3.提高企业及产品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

直接与市场打交道、与消费者见面,是旅游业的重要特征,也是工业旅游的重要作用之一。开展工业旅游能让客户市场更深入地了解河北省企业的产品,使游客在目睹产品研发、生产的过程中强化企业的诚信和对品质的信任度,在游览过程中接触到更多正面积极的信息,促进真实购买。企业能够直接面对消费者,易于获取改进产品的市场信息,同时宣传企业自身的历史、文化、理念,进而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4.丰富旅游产品,推动河北省旅游业发展。

长期以来,观光旅游一直是河北省旅游产品的主体,随着环京津休闲旅游市场的兴起和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加快旅游产品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产品结构转变已势在必行。工业旅游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的需求、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体验,能够拓展旅游产品序列、满足多层次复合型的旅游消费需求,同时能够促进旅游经济产业链向全省工业企业延伸,为河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积累后劲。

二、河北省工业旅游发展的现有基础

1.工业旅游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地区有明显差距。

近年来,河北省工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陆续开发建设了一批工业旅游项目,工业旅游蓬勃发展。各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建立代表着当地工业旅游的发展水平。截至2011年,河北省共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4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9家。从国家级示范点数量来看,河北省工业旅游发展规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示范点占全国总数的4%,与北京、山西省并列第九位;但与工业旅游发达省份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河北省示范点数量仅相当于名列第一的山东省(59家)的36%,第二名江苏省(29家)的50%。

另外,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还表现在知名度方面。河北省拥有一些著名企业,如衡水老白干集团、华龙面业集团、长城葡萄酒等,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较好条件,但缺乏像上海大众、青岛海尔等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大企业集团,工业旅游示范点影响力较小,许多企业对发展工业旅游兴趣不足,游客市场也有待培育。

2.东北与西南地区工业旅游发展迅速,唐山地区一枝独秀。

河北省工业旅游发展的地域分布带有一定的集中性和不平衡性。河北东北部地区(唐山、秦皇岛、承德)工业旅游比较发达,有一半以上的工业旅游企业分布于此。经济发展强劲的唐山地区拥有的全国及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超过全省总数的1/3,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增加速度快、种类多样,显示出强劲的实力与发展潜力。石家庄是近两年河北省西南部地区工业旅游发展的代表,它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工业体系完善、交通便利、旅游基础设施完备、客源市场充足,为快速发展工业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张家口、沧州、廊坊、衡水等地受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工业旅游资源不丰富等限制,工业旅游发展缓慢。

3.工业旅游类型以酿造类为主,重工业旅游增长迅速。

在河北省工业旅游发展初期,开展工业旅游项目的企业类型较少且分布集中。在2011年之前,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都属于轻工业企业,近一半为酿造类企业,其他依次为工艺品、饮料、食品、医药、纺织品企业,重工业与高科技工业旅游均为空白。自2011年起这种局面得到了很大改观,重工业旅游项目受到高度重视,在当年新认定的8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中,除一家为医药企业外,其余7家均为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企业。这种变化既符合我国工业旅游行业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也充分利用了河北省丰富的重工业旅游资源。

三、河北省工业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

目前,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势头迅速,2011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221.3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3.52%。河北省是工业大省,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在实现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过程中,河北省的工业旅游发展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1.国家及地方高度重视,为河北工业旅游发展带来了良机。

早在2001年国家旅游局制定了《工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自此以后,我国各地的工业旅游相继展开。2002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2004至2007年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评选达到345个。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旅游与工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工业旅游等多样化旅游产品。

2009年,河北省旅游局制定了《河北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与《河北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管理办法》。2010年,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发展工业旅游。同年9月,河北省旅游局、河北省国资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联合开展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申报和创建工作的通知》。2011年,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等8家单位荣获“河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单位”称号,标志着我省大中企业在发展工业旅游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2.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发展,为工业旅游业带来了转机。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企业转变自身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与举措,工业旅游在河北省调整经济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随着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深入开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立体现代交通体系加速构建,旅游出行条件明显改善,旅游消费需求大幅增长,旅游客源市场日益扩大,河北省工业旅游业也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3.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为工业旅游的发展带来契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体验式旅游发展,对知识性、趣味性的要求也大大加强。旅游者将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形式,而倾向于选择更具特色与内涵、更具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工业旅游这种颇具知识性、独特性、观赏性的旅游形式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工业旅游的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教育性和差异性等特点正好适应了游客多方面的旅游需求,在观光休闲的同时,还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不同职业、不同地区及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工业旅游的旅游活动多以“半日游”“一日游”“双休日休闲旅游”为主,更容易为当前旅游消费者接受。我们应抓住游客这个心理,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把它作为提高区域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4.全省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工业经济增长迅速,为发展工业旅游带来了先机。

工业一直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省工业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88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增长16.1%,成为经济增长、财政增收、扩大就业的主要支撑。

河北省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以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为主导,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截至2012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577家。多项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其中钢材、平板玻璃、青霉素、维生素C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形成了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华北制药、长城汽车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大型骨干企业。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等新工业基地正在形成;以廊坊、保定为重点的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正在兴起;富士康、华为、中兴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河北;以石家庄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稳步发展;邯郸等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取得新进展,这些都为工业旅游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5.全省各地如春潮般涌动的旅游发展实践,为发展工业旅游带来了生机。

发展旅游业是顺应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世界旅游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旅游休闲消费需求会迅速膨胀,旅游业将出现爆发性增长。2011年,我国人均GDP为5414美元,河北省人均GDP为5221美元,预示着旅游业已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全省各地都进一步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有力推动了旅游项目建设。各地争创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积极推动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对外旅游宣传促销。至2009年底,全省在建续建旅游项目达到496个,总投资规模超过2500亿元,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有3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0多个,一批高端休闲度假项目开工建设,河北省旅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不断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热潮、向纵深推进、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生机。

工业旅游是现阶段旅游经济发展的亮点和热点。尽管工业旅游在河北省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牢牢把握当前的发展形势,科学地规划,工业旅游一定会推动河北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注:文中数据由国家旅游局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河北省统计局网站信息综合整理。

参考文献

[1]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2]王婷婷,田里.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08,(7):137-138

机械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10

关键词:机械工业,现状,对策

纵观世界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正呈现地位基础化、产品高科技化、服务个性化与经营规模化, 因此我国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的源动力, 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充分体现了智能化、网络化、精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总趋势以及时代特征。我国的机械工业正处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键时期, 如何在能源和资源价格大幅震荡的大背景下实现机械工业健康稳步的发展是重点探讨的问题。

1 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

1.1 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稳步推进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特点, 是促进机械工业技术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信息装备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成果逐渐运用到制造产业中, 使得机械产品不断高技术化, 因此高端装备已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我国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之路是实现工业强国地位的战略重点, 当前呈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其一, 基础制造装备专项已取得一些创新成果, 例如大型先进水堆核电专项已开始实施、大型铸锻件和核电配套泵阀国产化取得明显进展;其二, 部分高端装备出口竞争力上升;其三, 新能源设备的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 大型直驱式风电设备配套所需的变频控制系统的建立, 标志着这一关键技术已不在依赖他国。但同时, 我国作为一个装备制造业的大国在技术水平上还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粗放式制造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1.2 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

首先, 机械制造产业在资本结构调整上已初见成效, 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大大提升了行业内生产发展的活力。一方面国有大型企业在市场中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民营企业则表现出强有力的抗风险能力, 其中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柳工、山河智能等一些机械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对机械工业的稳步发展功不可没。其次, 在产品结构方面, 新产品发展势头良好, 全行业技术创新活动呈现活跃状态。随着资产结构的调整, 高强度的投资带动全行业的装备水平大大提高, 促使技术产品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

1.3 进出口贸易逆差变顺差

随着我国机械产业对外贸易规模扩大, 机械产业对外贸易已扭转逆差局面, 实现外贸顺差。2008年我国达到外贸顺差的历史最好水平, 虽然此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家的贸易调控作用, 机械工业对外贸易顺差开始减少, 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此外, 机械产业的外贸结构也不断优化, 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汽车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发展迅速。

2 我国应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新挑战

近年来, 我国机械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但机械工业在运行中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各行业发展不平衡、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等问题是企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工作难点。

2.1 世界经济复苏过程缓慢, 不确定因素增多

良好的宏观经济局面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基础, 机械行业也同样受益于稳定的宏观经济局面。然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依然缓慢, 固定投产和下游行业复苏前景仍不明朗, 不利于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此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风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流动, 导致货币汇率过度波动与无序调整, 大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风险。

2.2 西方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发达国家将经济工作的重点由虚拟经济转为实体经济, 并提出机械制造业技术融合、服务思维、全球产品开发、更新生产策略的发展路线。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并不是回到传统制造业模式而是将重点放在高端制造业领域, 这种战略模式对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机械工业结构调整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3 对外贸易摩擦增多, 出口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首先, 在出口方面部分小企业在出口中采取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的竞争模式, 这一模式使得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加剧, 对外贸易摩擦增多, 使得我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对象, 存在反倾销风险;其次, 人民币汇改启动使得对美元汇率持续上行, 机械产品进口因此继续高速增长, 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困难增大。

3 现阶段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对策

3.1 自主创新能力战略

我国机械工业要从制造强国向创造强国转变必须要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起。我国传统的机械工业存在过度依赖能源与资源的问题, 因此科技、体制机制管理与人员培训上的创新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 当前我国申请的国际专利仅相当于美国的九分之一, 因此企业要力争在局部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突破,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 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是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问题, 自主品牌严重不足。因此各个企业为了实现创新驱动这一目标不仅要加大对技术的研发投入更要将创新品牌的建设纳入工作内容, 加强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3.2 实施“绿色为先”战略

“绿色为先”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 机械工业要满足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以钢铁制造业为例, 高耗能、高污染是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钢铁制造企业要将节约钢材和减少排污作为治理工作的重点。第二, 机械工业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产品, 力求为全社会节能减排作贡献。机械工业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道路不仅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需求, 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3.3 主攻高端战略

机械工业主攻高端战略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其一, 产品高科技化。机械制造企业要紧跟国家在新兴产业上的战略需求, 转变当前部分产品对进口的严重依赖局面;其二, 致力传统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升级。全行业要树立起精品意识, 强化质量管理和产品形象设计的力度, 通过产品升级促使我国机械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形象的升级;其三, 力促产业结构高端化。当前小企业、分散化的生产规模已不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因此企业要争取通过兼并重组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机械工业运行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 全行业实现了较快增长的同时结构调整也在严峻挑战中提速。随着机械工业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 产业的内生应变能力明显增强。新环境下带来的新挑战要求企业要将自主创新、绿色为先、主攻高端作为新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胡文洲, 史祺.工程机械“振兴”政策效果初显[J].证券导刊, 2009, 13.

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篇11

[关键词] 人民币旅游 SWOT分析 对策

一、人民币旅游的构想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它正在成为最受欢迎的国家“名片”,在这方寸之间的天地上,演绎着中国最美丽的风景地。当前我们最多接触的是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这两套人民币主币的图案的正面都是以人物头像为主景,背面以我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为主景。风景名胜镶嵌在人民币上,金玉联碧、相映成趣 ,我们把人民币上的风景名胜组合成旅游线路推向市场,既可以满足人们旅游的需要又增强了人民币的知名度,可谓一举两得。

我国的第四和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可进入性景点有11处;四套1元币上的“万里长城”、2元币上的海南的“南天一柱”、5元币上的长江三峡中的“巫峡”、10元币上的“珠穆朗玛峰”、50元币上的“黄河壶口瀑布”、100元币上的“井冈山主峰”,五套1元币上的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5元币上的山东的“东岳泰山观日峰”、10元币上的长江三峡“夔门”、20元币上的“桂林山水”、50元币上的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100元币上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这些景点组合成的人民币旅游线路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线路,这一线路把我国东西南北中最具中国特征的事物:人们旅游的极限—天涯海角、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中国第一河——长江、中国奇迹——万里长城和人民大会堂、中华民族魂——黄河、五岳之首——泰山、人间天堂——杭州西湖、甲天下的山水——桂林山水、新中国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中华民族建筑和宗教之最——布达拉宫组合到一起,极具魅力,令人神往。

二、人民币旅游的SWOT分析

1.“S”指的是strengths(优势)——优势条件分析

人民币旅游不仅是将中国最著名的几个名胜进行简单的组合,更是一种旅游文化的体现,其中的各个景点都有其辐射区,以点连线、以线成面,让旅游者更了解中国名胜的独道之处。人民币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上面的风景图案更是中国旅游的经典之处。人民币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模式,更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

(1)人民币旅游具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其风险系数小。人民币旅游是魔方原理的实际应运,它将旅游的各元素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从而形成了新产品。人民币旅游是新产品但它组合的却是长城、长江、黄河、泰山、西湖等旧元素,而且这些元素是发展成熟的名牌元素,在市场上已经有相当的影响力,人民币旅游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其风险性很小。

(2)人民币旅游涉及面广辐射效应大。人民币旅游涉及面广,它涉及中国境内的东西南北中各个方位,只要人民币旅游的品牌深入人心,就可以利用这一品牌的辐射作用带动全方位旅游的大发展。

(3)人民币旅游的开发投资少,简便易行。针对旅游经营者而言人民币旅游不像其他新产品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广泛调研,深入实践,不断宣传,它只须人们把每天接触的人民币稍加注意就会有初步印象,只要加以正确引导人民币旅游的影响力就会不断扩大,其宣传难度大大小于一般新产品,其产出效应将会大大的高于投入效应,所以其经济效益会很可观。

(4)人民币旅游的规模效应大,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人民币旅游是一个组合产品,它是多部分组合而成的,其规模效应要大于各组合部分效应之和。他的多个部分虽有各自的效应,但个别能量毕竟有限,一旦它们联合起来,就可以取长补短,达到优优组合的规模效应,其能量将会成倍递增。

2.“W”的是weaknesses(弱势)——劣势分析

(1)人民币旅游的跨度大,费时费力。人民币旅游遍布全国对于旅游者而言一次完成全程旅游不太现实,因为人民币全程旅游需大量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更需要各种方便快捷的交通设施和健康的体魄,从短期来看阻力较大,所以人民币旅游最佳方案是分批分期进行。

(2)人民币旅游内涵多,涉及的区域和行业广,运作难度大。人民币旅游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走向成熟,才能被人们接受,不会立竿见影,所以它应该作为一个长线产品推出。

(3)旅游精品尚待打造。人民币旅游整体形象还未深入人心,市场知名度低,还未形成具有强吸引力的旅游形象品牌,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崭露头角,需要更多的投入。

3.“O”指的是Opportunities(机遇)——机遇分析

(1)人民币旅游可以搭乘2008年奥运会的顺风船。人民币旅游可以利用奥运会的拉力吸引潜在旅游者的到来,还可以利用奥运会的推力把北京和青岛等地的旅游者推向全国各地。根据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经验数据,奥运会期间一个直接参赛人员能带来30至40个外国旅游者,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正式参赛人员预计将突破2万人。据此推算,估计将有60万左右的外国游客入境,而且他们期望能感受到中国旅游的传统经典,而人民币旅游正是经典中的经典,这将会给中国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这也使人民币旅游线路的推广成为可能。所以,在会后的几年中,把握好人民币旅游的发展,会给中国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回报。

(2)人民币旅游的推出顺应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有利于整个旅游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但目前国内旅游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主要表现在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发展,从静态旅游向动态旅游转变,变被动旅游为主动旅游。现有的旅游產品仍保持着原有的传统结构,老产品没有更新,新产品虽有所开发,但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致使旅游业发展一直处于淡中求稳的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当前旅游线路十分相似,游客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且国内区域旅游线路主要集中在周游型旅游上,导致专项旅游和度假旅游方面的线路设计比较滞后,现有的这些比较固定的观光型线路也再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目前旅游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制定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强抓项目推进,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协调发展,这就为人民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人民币旅游也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而产生,它是继“丝绸之路”游、“长江三峡”游、“红色旅游”等专题游之后的范围更广,更综合的新型旅游产品。人民币旅游组合性强,线路内的各景区吸引力强,长、中、短期旅游都可进行符合当前消费者个性旅游的要求。

(3)人民币旅游的推出符合大旅游观念。当前市场经济要求我们要开阔视野,打破区域界限,联合开发旅游资源的潜力。有了景点、景区的联合开发,才能形成大的规模,形成足够的吸引力。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大旅游的观念深入人心,联合开发的目的就是要做大旅游,迎远方客。过于单薄的景观,即使非常著名,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只能招来短程旅游。而仅靠短途旅游招来游客,景点的吸引力会趋于饱和。对于长途的游客,无论从时间方面还是从费用方面,都不会选择单一的景点作为出行的考虑。人民币旅游不仅有短期旅游项目,更有中长线的线路,能够对资源的规模经营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且其整合的不仅是区域旅游资源,还是全国范围内的大旅游,对各地的旅游发展都能形成良性循环。

4.“T”指的是Threats(挑战)——威胁分析

(1)旅游产品多样化竞争。红色旅游、晚间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等各类产品更加丰富多彩。有些已发展多年,成为中国的主打旅游产品,比如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是主要的旅游项目。而游客的整个旅游时间又是有限制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人民币旅游的推进和发展,竞争必然很激烈。

(2)旅游市场变化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太快。旅游市场日新月异,而人民币旅游线路中所包含的旅游区大部分都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按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大部分的景区已经进入到了上升期,有的可能已经到了巩固阶段。要想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就要适时更新产品的内涵,而这样的产品也不是在一朝一夕能整合完成的,如何适应这样一种快速的变化,将是对人民币旅游的一个重大的挑战与威胁。

三、人民币旅游的发展对策

根据以上人民币旅游的SWOT分析结合目前我国旅游发展总体情况,发挥人民币旅游发展巨大潜力,为今后中国旅游创优创牌,打造“人民币旅游”、“让人民币旅游引领中国游新潮流”,使之发展成为中国旅游的主打产品。

对于人民币旅游这个新产品,要利用广告、电视、宣传手册等不断强化人民币旅游新理念,与新闻媒体加强合作,通过制作旅游宣传片、演示记录、旅游指南等介绍人民币旅游。

引入CI形象系统理念,建立人民币旅游整体形象,开展专题人民币旅游活动,不断巩固老客源,并挖掘潜在市场。

要加强与旅行社之间的合作发展。旅行社众多,通过旅行社宣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建立人民币旅游专业网站,进行网上预定、网上销售,并在网上公布最新的人民币旅游信息,促进人民币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吕俊芳:人民币旅游的几点思考——以第四套人民币为例.经济论坛,2004年18期

[2]魏小安韩健民: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第10期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12

一、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农家乐、果林观赏等乡村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但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以下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分析。

(一)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旅游者甚至学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单纯地进行农业观光和参加农家乐活动等,乡村旅游的丰富性严重缺失,乡村旅游还包含着其他的关于乡村的旅游类型,如民俗文化村、古村落、果木园林、田园风光型等等。政府还有旅游规划公司在对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上也存在着认识不足的想象,许多都是借鉴城市化的、现代化的旅游方案设计,不适合也不适用于乡村,甚至把乡村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旅游资源抛弃。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一切的认识不足之处都会限制乡村的发展。

(二)各方合作不到位

乡村旅游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各方合作不力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乡村旅游设计、开发以及经营的主体不一致也是导致各自为政的原因之一。政府、企业还有农民各方处于不同的利益主体,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乡村旅游的发展,难以做到统一路径。政府在其中的协调就显得十分必要,各方合作不到位也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规划缺乏科学指导

乡村旅游现在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政府采取自筹或者引进投资方式进行,但一些旅游资源丰富却处于偏远地区的乡村由于政府缺乏资金而且很难引进投资,资金的缺乏导致一些乡村在没有对乡村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有效论证、规划和策划就进行旅游开发,而且开发中目光不长远,只考虑暂时性的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长久的生态效益以及资源效益,不注重乡土的本色,反而添加了许多人工建造的城市化建筑,影响乡村旅游特色的发展。

(四)缺少旅游方面的人才支撑

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中国目前乡村与城市发展差距较大,因此乡村人才较少,而乡村旅游人才则更少,这也是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处于低层次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乡村旅游的管理基本上是由乡村里的干部胜任,而旅游服务人员则是由村民担任,培训则是村干部组织村民参加,这样的乡村旅游人才机制是阻止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产品创新能力差

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关于农业方面的,涉及的乡村本土的一些传统文化很少,过度地依赖农业以及农产品资源,缺乏乡村本土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没有被挖掘利用现象严重。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文化几乎是互相抄袭,缺少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乡村地区村民对本土的传统产品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不足,难以对自身的乡村产品进行创新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要。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建议

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发展、总结然后去解决,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乡村旅游的这些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就会滞后,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只有转变了思想观念才能够真正改变行为,只有改变了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者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提升了才能真正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让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者能够保持乡村本土产品的特点,了解现代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才能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者要与时俱进,加强对旅游知识的学习,积极地改变落后的一些营销和服务理念,能够真诚地、诚信地为旅游者服务,能够长远地发展本地乡村旅游,让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地、健康地发展。

(二)政府要联合各方力量进行开发

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者也是各地争抢的资源。政府联合经营各方力量共同发展乡村旅游,并不断地创立乡村旅游的品牌是发展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借鉴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模式进行,诸如合同制、股份制、建立合作社等利益分配方式,联合农民,积极招商引资,能够使各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起努力,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发展。

(三)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经济和政策帮助

经济与政策的倾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经济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只有资金充足,乡村的旅游才能进行有效地规划和执行,乡村的基础设施也能得到更好地建设,交通可以很好地得到改善。政策方面,“三农”发展关系国家的和谐稳定,而发展乡村旅游能够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因此目前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发展乡村的政策,包括“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农村土地贷款”等政策可以使当地村民进行乡村旅游的投资,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加强对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培训

旅游发展的竞争主要是旅游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和经营人员乡村旅游才能不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同时提高他们的服务接待能力和经营能力。培训应该是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乡村旅游经营者能够去一些发展乡村旅游比较成熟的地方学习,旅游服务人员的学习是要掌握基本的旅游接待知识,能够让旅游者感受到乡村的美好与和谐,为其再次旅游打下良好基础。

(五)在开发中要注重本土特色,注重保护环境

乡村旅游在开发中要保持本土特色,要做到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产品的创新和传统的乡村文化有效融合,创造出既能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又能把乡村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在产品中,这需要做大量的考察和设计,需要乡村旅游人员的团队合作。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受到重视和青睐,乡村旅游才能利用旅游产品的发展而发展。在开发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乡村在发展的时候,环境的保护往往偏向于历史文物古迹等附近的环境保护,而一些偏远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产生的一些生活垃圾等的处理被忽视,这些生活垃圾日积月累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也应受到重视。

(六)加强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大力推广科技在乡村的利用

乡村智慧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个有利趋势,乡村旅游运用科技知识加强智慧旅游的发展,让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更加有效、便捷,云技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建设当地特色旅游平台,让旅游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发展历程等,也可以运用现代物流技术,结合乡村本地农产品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拓宽了农村的发展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宣传当地乡村旅游。因此,大力推广科技在乡村的运用,大力发展农村智慧旅游,能够让乡村旅游发展更好。

现在社会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乡村旅游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很多白领等工作压力大的青年人群在旅游时很多都会选择乡村旅游。宁静的乡村、清新的空气、袅袅炊烟等等都能够让旅游者慢下来、静下来,这就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乡村旅游不仅利民更加利国,我们应该在保持乡村本土特色的基础上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上一篇:蒙古族民间故事下一篇:调节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