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2024-07-26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通用8篇)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大众化教育进一步深入,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高校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随之扩大。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学难、入学难的问题, 国家制定实施了国家 (励志) 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 (生源地) 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伙食补贴、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资助项目, 还在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通过“绿色通道”为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入学手续,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解决了某些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但在政策贯彻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某些不足, 如资助工作的开展大多停留在经济层面, 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问题可能不仅有经济方面的问题, 还涉及学习、心理及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资助与德育工作, 更好地发挥高校培养人才, 同时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强调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坚持以育人为本[1], 提出“资助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2], 鼓励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因此, 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不仅能更好地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援助, 还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促进其全方面发展。

一些专家和在学生资助工作第一线的学者在吸收和参考国外学者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探讨高校在实施资助政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发表了一些专著和论文, 如戴艳[3]在《“助困育人”:高校帮困助学途径的再探讨》一文中综合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和当前经济助困模式存在的不足, 探讨了实现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政治工作“三结合”的途径, 使高校的帮困助学最终达到“助困育人”的目的。李萍[4]在《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保障机制-Eugene Lang实验的启示》疑问中综合分析了Eugene Lang实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给学生以希望, 让他们相信上大学是现实的;在学生进入初高中就提供咨询服务让他们了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 同时让他们知道国家、政府、大学和各种基金会在大学资助工作中承担了相应的角色与责任。朱飞[5]在《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中提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资助条件下, 在恰当时机下, 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资助全过程当中, 感恩意识的培养应从体验感恩、学会感恩、实践感恩三方面入手, 把社会公益服务当做学生资助与感恩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平台。曹瑛[6]在《新资助政策背景下资助育人实践的路径探析》中提到为发挥各种资助工作的激励效应, 搭建以助学金为主载体的感恩教育平台, 以奖学金为主载体的专业成长平台, 搭建以助学贷款为主载体的励志育人平台, 搭建以勤工助学为主载体的能力提高平台。

但是, 目前贫困生中存在就业难这一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为了更好地把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 本文围绕提高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拓展其职业素养, 促进其职业发展, 从“授人以渔”角度发挥自主育人的功能。

一、贫困生现状分析

贫困生虽然大多在学习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背后却存在一些隐患, 他们大部分背负了很大的压力, 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综合素质和技能普遍不高, 社会关系资源较少,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今后的就业。

1.强烈自卑与过度自尊等不良心理。导致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很多, 但普遍由于家庭处于偏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及生活阅历的差异, 贫困学生的心理负担比一般学生重得多。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生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上自我否定, 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同时, 他们极力想通过自身取得的成绩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敬, 从而拥有很强的自尊心。自尊心和自卑心是一对矛盾心理, 往往自尊心越强, 自卑心越重。

2.综合素质和技能普遍不高。由于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 不仅物质生活条件比发达地区的学生差得多, 而且由于基础教育环境较差, 信息闭塞, 以致他们外语、计算机水平及知识面都比发达地区的学生差。另外, 由于经济条件、知识修养、才艺素养等方面的差异, 在学生中抬不起头, 加之与城市学生相比, 对现代生活的见识比较少, 对别人的看法非常敏感。在这种影响下, 贫困生往往不愿意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状况, 更不愿意公开求助学校、老师和同学。由于自卑心理, 他们较少参与同学和朋友的交往, 以致使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存在不足, 从而影响就业。

3.社会关系资源较少。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就业中的很多问题, 不仅要考虑自身发展, 还要考虑家庭因素。而贫困生的家人大多为农民, 他们的见识与社会关系网都有限, 无法给学生提供更直接有利的就业信息。同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没有足够物质基础进行人际交往, 与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相比较, 富裕学生就业信息量大及有社会关系帮助, 困难学生在就业竞争里无形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提高贫困生的素质和能力, 促进其就业能力提高

针对贫困生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在探索资助贫困学生的道路上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认真做好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 认真落实国家对贫困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 通过“奖、助、贷、勤、补”等方式和途径, 在资金和物质上直接给予贫困生支持, 确保帮助贫困生解决就学问题和生活困难, 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结合各种平台, 创新资助育人途径。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企业和个人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 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高校在奖助学金设立和评审方面, 可以打破传统做法, 在奖励方式、奖励对象上进行多元化、创新化、国际化改革。另外, 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开展的科创竞赛, 努力促成科创竞赛与资助、育人相结合, 从全方位角度进行育人。在校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游学、创业等项目的人数不断上升, 奖助学金不仅可以奖励优秀的学生, 还可以针对参加游学、科研创新、创业经历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奖励。这样的奖励可以鼓励贫困生多参加各种项目, 这样他们获得奖学金并不仅因其自身经济困难, 而因为其在其他方面表现突出, 可以帮助其增强自信心。另外, 企业设立的奖助学金不仅可以进行经济奖励, 还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条件, 提供资助学生到国内外进行游学访问、提供实习生岗位、到企业参观等机会, 让在校生特别是贫困生可以“多出去走走”, 丰富其阅历。

3.注重“强能”, “授人以渔”。“强能”是资助育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在做好对贫困生经济和物质帮扶的同时, 要更重视对贫困生的“强能”工作。“强能”就是通过对贫困生进行有效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拓展, 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课堂学习以外的能力提升机会和平台。由于贫困生进入大学学习之前, 较少参加各种展示自我的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申请各项奖助学金时可以设立一个自我展示环节, 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展示。另外, 在各项奖助学金的颁奖典礼中, 让学生用PPT展示自己的学习及工作经历以取代传统获奖学生发言模式, 鼓励学生多用英语展示,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自信心。在学生活动中, 高校可以多为学生举办一些常用技能培训活动, 如模拟面试、计算机软件 (Origin、CAD等) 培训、职场培训等, 这样的培训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对日后谋求职业能力发展有重大影响。

4.丰富勤工助学内涵, 为贫困生提供成才与发展舞台。目前高校结合自身实际, 设立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岗位提供给贫困生进行勤工俭学。但目前高校在勤工助学工作中, 大多没有以真正的职场要求管理和考核学生。按照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思路, 可以用社会职场的基本要求严格要求学生, 因为这都是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职场的最基本要求。通过让学生感受校园老师的职业环境, 培养其一定的职业能力, 为将来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准备。由于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都是贫困生, 有些低年级学生不大会使用计算机, 为此加强学生在计算机、文字表达、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激励贫困生不断完善自我, 达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学生看到身边的老师经常自发性加班工作, 会从心底里理解老师的工作, 在一定程度养成在以后职业生涯中自觉贡献自己力量的观念。

5.组织好校内外义工活动, 加强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校内外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如定期清洁学校会议室、图书馆图书整理、校园卫生保洁、校外环保活动等, 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前期知恩、中期感恩、后期报恩, 及早树立自立自强、有能力后回报社会的责任心。

6.加大帮扶力度, 营造温馨家园。可以通过退休老师党支部与学生党团支部共建的形式,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密切退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以了解团支部内贫困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拉近学校、家庭和学生的距离, 增强帮扶效果。而退休老师身边的资源是很多的, 这些资源可能会转化成资助与培育学生的力量。此外, 很多企业的代表被邀请到高校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与嘉宾交流, 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社会关系网。

三、结语

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开动脑筋, 探索出一条科学且富有人性化的资助育人培养体系, 帮助贫困生既要经济脱贫、精神脱贫, 更要全面育人, 提高素养和能力, 以期早日成才, 回馈社会, 回报人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http://www.chsi.com.cn/gjzxdk/news/201103/20110304/169466983.html.

[2]上海市高校勤工助学协会第十四次理事会议, 凤凰教育网.http://edu.ifeng.com/gaoxiao/detail_2012_11/15/19186263_0.shtml.

[3]戴艳.“助困育人”:高校帮困助学途径的再探讨.江苏高教, 2007 (3) .

[4]李萍.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保障机制-Eugene Lang实验的启示.教育探索, 2009 (9) .

[5]朱飞, 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1) .

[6]曹瑛, 李萍.新资助政策背景下资助育人实践的路径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0) .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 育人

1 物质资助与心理帮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特殊的群体,国家、高校均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和极大的关注,通过不断改进并完善资助政策以及通過资助措施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从各个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经济资助,希望借此来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但是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对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大多停留在经济以及物质资助层面上,不同程度引起了在学习、人际交往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虽然在经济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比较容易忽视心理帮扶,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应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本,多给学生更多关爱、更多交流以及更多鼓励。尤其重视对家境经济特别困难、生理残缺、心理上存在障碍、学习困难等特殊学生的教育以及服务。认真探究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现实问题,建立健全特殊学生档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好的成长。

2 资助政策与教育环节失衡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已经形成了一套由国家、高职院校为主兼顾社会等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奖、助、贷、减”以及“绿色通道”等多层面的资助体系,其内容丰富详实,取得的资助效果尤为明显。但在实际的捐资助学工作中,还是过多的侧重于经济帮扶,片面的认为只要对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经济以及物质上的资助,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把经济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作为资助工作的最高目标。

然而,相当一部分受到资助的大学生对他人态度冷漠,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不感恩现象非常普遍,缺乏感恩回报社会之心。受助不感恩,充分暴露出当前资助工作中教育育人的缺失和薄弱。在进行多层面资助工作的同时其他地方做的不够,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同时并没有充分开发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因素。在助学货款宣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诚信意识教育,把国家资助工作和学费收缴工作作为诚信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并把对学生的关爱、引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勤工助学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存在自卑、自信心不足、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在资助工作中要贯穿励志、感恩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在受助活动中感受国家、学校以及社会的关爱,提倡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对社会的认知等,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回馈社会的意识等。教育学生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着力培养学生对学校、对家庭,以及对祖国、对人类的繁荣与进步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自尊、自律、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在报答社会的同时,继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使其自身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更好地把受到的资助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3 受助者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强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货款和参加服务社会、勤工俭学的权利,还应当履行获得奖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此条例因为缺少具体的可行性,致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并不能够有效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资助工作中也没有教育学生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从而导致了权利与义务的脱节,资助与育人并没有良好的相结合。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同时,对受助学生进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应把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明确学生享有的权利与所应承担的义务。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转变传统的理念,在资助育人的实际工作中,教育他们进行自我规划,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他们充分享受应得的权利,更加积极的履行应尽的义务,从而改善目前接受资助的环境,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资助与育人完美结合。

4 资助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相对健全的资助工作体系,并且通过资助工作开展有序的育人教育的理念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国家和高校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从具体的资助工作中看,依旧存在着资助育人的分散性,缺乏系统捐资助学等特点。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工作的结合上,有些高校的措施不够完善,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的工作实际上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使资助工作缺乏整体协作和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工作并非是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除学生资助部门以外的相关部门都要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现实的资助育人工作中,不仅要保证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还要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有用人才,在经济以及物质资助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方面教育,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阮宇.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创新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2008(03).

[2]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Z].国发13号文件,2007.

[3]胡彩霞,许春玲.浅谈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4(2):167-169.

作者简介: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篇3

一、贫困大学生“助困”和“育人”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1. 将“贫困”和“育人”结合起来,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助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庭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问题;而“育人”则关乎受资助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只解决实际问题却忽略了思想问题,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是片面的,思想是不够充实的。只有解决了思想问题,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认识到这一特点,并利用好这一规律,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因此,将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教育”结合起来,也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2. 将“助困”和“育人”结合起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将“助困”和“育人”结合,既有助于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又能推进贫困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因此,把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教育”结合起来,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

3. 将“助困”和“育人”结合起来,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是高素质型人才,贫困大学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是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资助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为:物质资助、精神鼓励和思想教育;把“资助”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仅着力于解决其生活问题,更要加强解决其今后的发展问题。

4. 将“助困”和“育人”结合起来,是对党中央扶贫工作的有力支持。

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生和城市中因父母下岗、家庭成员生病或其他的家庭变故等造成的家庭困难学生,是高校贫困生的主要两个来源。这些贫困家庭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必须改善的民生问题。“助困”贫困大学生,能够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使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育人”工作使得贫困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懂得自立自强,感恩回报社会,更好地帮助家庭摆脱贫困,最终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二、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强调物质资助,缺乏能力培养。

现在学生助困模式,主要是以“授人以鱼”的给予型资助模式为主,这种模式的缺点是自我发展激励不足。家庭经济困难生因长期生活在贫困中,没有足够的资金获取相对优质的生活资源、教育资源,从而会失去更多发展机会,导致出现自我发展不足,自信心缺乏等问题。现阶段工作中只有奖学金等少数几个项目作为激励措施,无法为贫困生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

2. 主动开拓助困资源不足,以被动性应对为主。

目前,大多数学校助困流程第一步是由学生自身提出申请,而有些家庭情况确实很困难的学生本来自信心就不足,加上虚荣心驱使其“好面子”,把“贫困”当做不齿的事,甚至刻意掩饰自己贫困的事实,从而增加了开拓助困资源的难度。同时,实际工作中,存在某些一线辅导员老师为了“图省事”,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造成工作的被动性。

3.“强势关心”为主,忽略心理帮扶。

大多数贫困生内心深处存在胆怯、自卑、孤僻、逆反、悲观、自负等消极情绪,心底缺乏阳光,不够坦然自信,因此做好贫困生心理疏导是资助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种种限制,学校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帮助往往是以粗放型“强势关心”为主,缺乏更细致有效的针对性工作,不能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关怀。

4. 滋生依赖情绪,不利于思想健康发展。

目前很多高校没有明确的规定贫困生的义务,从而导致无偿“输血”的资助方式使资助体系的“造血”功能基本丧失[2]。实际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位学生通过刻苦努力学习所获得的奖学金,可能没有一位贫困生获得的助学金多。贫困生只是因为家庭贫困就接受资助而无需其他太多付出,这些都会导致贫困学生对助学金的依赖加重,进取心不够,不利于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构建“助困”与“育人”相结合资助教育模式

1. 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心理贫困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心理帮扶宣传教育,指导他们培养健康的心态,解决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荣辱观;同时,要积极引导他们,不以富贵为荣不以贫穷为耻,让每一位家庭经济贫困学生都能以较平等、自信、乐观的心态融入大学生活中;另外,教师要积极帮助贫困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引导他们化贫困为动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真正把困难当成磨炼自己意志和毅力的宝贵财富。

2. 注重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论语》说:“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实际的资助工作中,高校上下要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贫困生诚信教育活动,尤其对于申请贷款的同学,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弘扬古今中外诚信品行,积极树立诚信典型,采取规定教育与自选教育相结合形式引导贫困生不断提高诚信意识。同时,通过建立诚信档案等途径引导他们自觉约束自身行为,真正做到明德自律、笃行诚信。

3. 实施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教育,对贫困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目的是让他们提高自身的责任感、提升自己的价值观。高校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唤起他们的感恩心,培养他们感恩图报、乐善好施的良好品性和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的胸襟气度,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由此使他们意识到有义务做出积极的心理回应,努力完善自我,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3]。

4. 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勤工助学。

培养贫困生“助人自助”的思想,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经济困难,不要一味地“等、靠、要”,让他们明白他们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改变命运。尽可能地搭建校内外勤工助学为平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学校可通过设立不同类型的岗位,如服务型勤工助学岗位、助管型勤工助学岗位、助研型勤工助学岗位等,使广大贫困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体验服务和助人的快乐与价值感,激发贫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总之,通过勤工助学,将会大力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能力,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5. 加强贫困生自强自立教育。

古语说:“人穷志不短。”在资助工作中,积极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立意识,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告诉他们虽不能改变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使其看到自己的优势,正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生活学习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扬长避短,自觉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活状况。

6. 加强贫困生能力培养。

很多贫困生来自农村,有些贫困生家庭情况比较特殊,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获得比同龄人更少的锻炼机会,在性格上可能更内向。鼓励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参加校园活动,加强社会实践,通过学习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职场生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总之,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基层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改进和完善助困工作模式和方法,建立起“助困”和“育人”有机结合的科学、高效的资助工作体系,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资助工作模式,为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型人才积极努力,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性,进一步维护校园、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校贫困生比例约20%[OL].[2004-08-06].

[2]欧永美.构建“造血”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J].消费导刊,2008(12):43.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篇4

一、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特点

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由于其农林类学科专业的性质以及人们的传统看法, 一般比较难吸引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家庭或考分较高的学生报考。由于农林类学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较之其他专业要低一些, 因此吸引了更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 这就导致了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在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 有近70%以上的生源来自农村, 家庭几乎无固定收入。

二、农林类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类别

1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 为奖励高等职业学校好普通本科高校以及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道路上, 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2国家助学金: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 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 (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 在校学生的助学金。

3国家励志奖学金: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

4国家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 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 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 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5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操作的, 帮助新考入高校的和在高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银行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 向家庭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办理, 不需要担保或抵押, 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6勤工助学:由学校提供岗位和报酬。主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去获取生活费。既可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还能缓解学生因受施惠或还贷而引起的心理压力。勤工助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 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为其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7学费减免:国家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 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 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 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具体减免办法由学校制订。

8“绿色通道”: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规定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 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 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 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 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三、农林类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取得的进展

为人民服务, 并且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标, 坚持教育, 是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 实际上, 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保障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 会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同时, 教育公平还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建设强大的祖国打下可靠的人才基础。因此, 探索具有农林类高职院校特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方法, 使国家奖、助学金的管理模式成为促进和完善农林类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效措施。

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定位为育人为本, 将主体对象定位为学生, 主导方面是教师, 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 使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人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 坚持教育为人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加上社会实践以及生产劳动相互结合, 是国家明确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是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

总而言之, 国家和高校在坚挺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问题上和育人相结合的工作意识越来越高, 且不断增加重视程度, 经过全国性质的资助工作相关会议的开展, 将国家资助政策以及措施不断完善, 以达到对育人工作中经济困难同学资助力度的提升, 资助学生的相关机构也由国家和高校同时完善, 并且使其能够承担起进行资助及育人教育的重任, 农林类高职院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上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姜帅.贫困大学生现状及解困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6)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7, (5) .

[3]、杜泰山.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 2008 (13) .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篇5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对策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渠道, 做好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把贫困学生的资助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 让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不会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让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应有的帮助, 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这不仅可以让贫困大学生的人生充满希望, 让他们享受与其他学生同样的教育机会, 还能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对策的理论基础

1.1 和谐社会的完美构想

和谐社会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 民主法制健全, 充满公平正义、诚实友爱, 人们生活安居乐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 和谐社会的构想更成为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 而且是高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贫困大学生就学难问题是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必须要予以重视和解决。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实现大学生的机会均等和全面发展, 是我们和谐社会的爱之所在和表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我们不仅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援助, 还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 督促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2 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教育公平的思想源远流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它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使其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教育公平不只是指狭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平等, 还包括广义上的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让每一个公民都能拥有一个平等的权利, 不仅是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 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经济援助和精神援助, 把资助工作和育人教育紧密结合, 有利于真正地实现教育公平。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的现状分析

2.1 取得的进展

国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力度, 探索新形势下育人的新方法、新途径, 多次举行了“全国高校帮困育人工作研讨会”, 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像实行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及助学贷款等等, 成效显著。另外, 国家还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为贫困大学生捐款,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圆大学梦。目前, 我国针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与育人政策逐渐形成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导, 以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奖、贷、助、免、补”的多种方式并存的资助政策体系, 资助范围不断扩大, 由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向全日制专科学校及民办高校倾斜, 形成了一条资助的绿色通道。

2.2 存在的问题

2.2.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困难

要想把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就必须要科学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 只有把资助对象确定下来, 才能把资助资金发放到位。一般来说, 高校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时, 实行班级——系——学校三级认定模式, 这给认定带来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是学生和社会的诚信不够, 容易人为地夸大或缩小困难的程度, 有时甚至造假, 难免会使身份认定出现“搭错车”现象。

2.2.2 无偿资助助长了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思想

国家的贫困助学金、奖学金是奖励给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的, 有很多贫困学生因为外界或自身的原因无法得到。国家助学贷款这些学生又不愿意办理, 怕利息太高偿还不起, 但实际上, 是这些学生希望学校能够为其减免学费或提供无偿资助, 不愿参加勤工俭学活动, 不思进取。对于这种经济和思想都困难的“双困生”来说, 一味的资助会使他们的惰性和依赖思想更为严重, 贻害无穷。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的优化对策

3.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政府不仅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者, 还是经费的投入者, 育人工作的引导者, 政府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起着主导和推动作用。首先,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扩大资助的范围和比例, 加强监督与管理;其次, 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 维护教育公平, 让更多贫困家庭和边远山区的大学生有就学的机会;最后, 完善教育制度,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引导与管理力度, 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不断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育人效果。

3.2 发挥资助政策的效能,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高校资助政策是一种福利政策, 它本身就有强烈的激励效能, 以此为契机,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扶贫先扶志, 解困先立志,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鼓励他们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另外, 高校还有责任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告诉他们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就要偿还, 不能自行践踏信用, 让自己的品行受损。在得到奖学金或贷款的同时, 还要感恩国家、社会、学校、父母, 如果有能力, 应该积极回馈社会和国家, 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把资助的火把传递下去。

高等学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必须要坚持以育人为核心, 这是解决贫困大学生资金问题和思想问题的新的空间和切入点。通过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对策, 既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能使他们享受与其他大学生同等的待遇, 又能促使他们自立自强、健康成才, 这也是开展资助工作的目的所在。资助必须要结合教育功能,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体现真正价值。资助和教育家庭贫困大学生是一项系统工程, 绝不可能轻易地或通过单一的主体来实现, 必然要求多重主体的积极配合并发挥贫困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执群, 卢莉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04) :498-499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篇6

一、高职院校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上是否稳定、学习上是否安心、身心上是否健康, 不仅严重影响着他们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和发展, 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稳定和发展的大局, 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因此,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校园氛围, 向学生提供和谐交流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 在交流中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真挚感情, 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同时, 各高职院校可通过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 带动校园的学风建设。学校还要积极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加入社会的公益活动, 使他们在公益活动中增强感恩和回报意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 让他们多接触社会, 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树立自信心, 提高适应能力, 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

二、高职院校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前提。没有教育公平, 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 就没有人民满意的教育, 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也是社会发展的均衡器, 是缩小社会差别、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因此, 要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人们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奠定基础, 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要努力达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范围较广, 包括国防外交、行政管理、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公共医疗、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领域, 显然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这一范围之内, 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 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200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新修订的《教育部工作规则》中指出要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教育服务体系, 健全教育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 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公平, 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2007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先后又连续下发了配套实施办法。通过资助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把育人加入学生资助工作当中, 使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实践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正是将公平正义贯穿整个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的全过程, 同时也是逐步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现。

四、高职院校要在资助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指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 我们应认识到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要坚持育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资助工作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构建德育体系,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内容,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同时着力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人做事,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开创美好未来。充分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增强诚信意识, 养成良好学风。坚持全面发展,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 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 而当前在经济困难学生教育问题上, 大都只有经济援助, 缺少精神教育, 认为随着经济困难问题的解决, 其他问题随之也就解决了。脱离经济资助谈教育育人, 没有把经济资助作为育人的有一种有效手段利用起来, 缺少物质资助与精神帮助的结合。在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 以资助为基础来开展育人工作, 其能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 具有很强的现实说服力和教育意义。资助以教育为导向, 以育人为目的, 担负教育功能, 才能实现最大效益, 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总之,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是通过经济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入学及生活困难, 育人则以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尤其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引导和提升。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既对学生进行经济援助, 也对他们进行心理援助, 两者相结合真正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 高职院校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中, 为了促进大学生在经济、精神、学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要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实现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干的建设者。

摘要:在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 资助是手段, 育人是最终目的。本文对和谐校园、教育公平、育人为本等问题的理论探讨, 进一步研究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以便更好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刘建荣.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2) :53.

[2]陈至立.在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7-5-16.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篇7

一、高校学风建设和“三育人”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不同思潮的冲击,当前大学生在学习风气上出现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学习存在盲目性,得过且过、心情浮躁、学习精力分散;二是学习存在狭隘性,只限于课堂讲述的内容,没有长远的目光;三是学习存在被动性,只为了考试采取学习,为了拿到学位证才去看书,等等,这样就远离了高校教育的目标[2]。

在高校“三育人”中同样存在着诸多阻碍发展的问题。一是缺乏育人氛围。教师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教书育人。二是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高校认为只要完成学生的日常管理,不从思想上重视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三是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等,从而在人才培养上出现偏差。

二、学风建设与“三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

1. 社会用人环境的需要。

不断发展的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社会不仅需要高分的大学生,而且需要不断创造价值的人才。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要有高素养;不仅要有高学历,而且要有高能力。高校学风,广义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在学习方面形成的风气,狭义是指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具体表现,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求知精神。高校“三育人”的主体同样是学生,不仅要培养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而且要让其掌握“三学”和“三能”,即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能实践、能创新、能教育引导人。因此,学风建设与“三育人”必须紧密结合,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2. 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高校学风建设和“三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培养人才。而作为教学中重要内容的学风建设是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锻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三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是让广大学生树立良好、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这也是学风建设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学风建设要和“三育人”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满足高校培养的需要,实现有机统一。

3. 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学习是学生最根本的任务。学风关系到学生的全面成才,育人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大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学风,主动接受学校的育人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活,还是对就业创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要成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科学的理想,确立了明确的长远的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动力,以优良的学风引导投入学习,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完成学习,才能学到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创新,学会实践,才能更好地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三、高校学风建设与“三育人”相结合的探索性

1. 以完善规章制度为根本,增强教育的规范性。

“少目之网,不可得鱼;三章之法,不可为治”。规章制度必须随着教育发展和情况变化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中共中央[2004]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责任。”所以教师应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然而教学是一项双向互动的活动,教风与学风是一对孪生姐妹,血脉相连,休戚相关,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必须紧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古人认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知因,然后能自返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对教与学关系最精湛的阐述。

因此,我们在强调学风建设的同时,也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加强教风和作风建设,促使“三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广大高校教职员工一方面要不辱育人使命,强化育人意识,将“三育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受教育,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楷模。

2.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学风建设要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提高学生对加强学风建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围绕高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学风建设,这就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高校学生工作。

3. 以第二课堂活动为途径,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以雅克德罗尔为主席的国际面向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再明确不过地指出了教育目的的多样性。因此,我们要通过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来教育引导学生,为学风建设和“三育人”提供有力的保证;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确保实效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摆正理想与现实、立志成才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坚持实现个人价值与报效祖国人民的统一,增强“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参考文献

[1]王健, 潘岩.高校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98-99.

[2]魏广东, 蒋文云, 刘凌.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9) :35-36.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篇8

实践教育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 它与理论教育互为补充, 是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国情民生的重要渠道, 是提升大学生知识能力、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转化作用, 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化作用, 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承载作用, 对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辐射作用, 对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提升作用。[2]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过程起重要的引领作用。引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培养创新精神、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以及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引领大学生正确把握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关系

1. 从价值层面看, 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目的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增强青年学生的道德觉悟, 明确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目标、原则及评判标准, 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践育人在实践层面将理论基础转化成社会生产力, 同时帮助青年学生产生对社会民生深刻的思想认识, 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勇气。从根本上来说, 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并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社会的发展进步, 民族的繁荣富强。

2.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 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整体, 二者从属于实践和认识的范畴。

第一, 加强实践育人既能有效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又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完善、体系发展, 增强其吸引力和生命力。第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践育人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和有效的力量动员, 对实践育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实践教育更容易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真正促使广大青年学子将科学文化知识用于为人民服务和社会进步。

二、实践育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存在的困境

1. 对实践育人的重视程度不够,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有待提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实践育人并没有引起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社会力量的足够重视, 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以社会实践为例, 可窥一斑。当前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由教育部、团中央、中宣部、全国学联等部门联合发文, 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实践往往成为共青团一家之事, 各种组织力量的聚合不强导致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公信力和效率严重受影响。其次, 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参与者, 许多青年学生往往避难就易, 能够将其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很少。与此对比, 家教、勤工助学、简单的调研活动等社会实践形式却大受欢迎。同时企事业单位对实践育人工作支持力度不够, 许多单位考虑到生产经营和日常工作的潜在风险及效率损失, 不能正面回应学生的社会实践诉求, 实践效果也难尽如人意。

2. 实践育人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在实践育人过程中, 各种实践形式的育人深度不一。一般来说, 集中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 如专业性的生产实习, 常规化的志愿服务, 以及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等由于具备统一的组织和明确的主题, 往往效果比较明显, 对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但学生分散开展的社会实践和校外兼职等效果有限, 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有明显差异。另外, 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很多组织者和学生认为, 只要参加了实践活动就是理解和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种错误观点的引导下, 很多实践教育活动不深入, 目的性不强,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不够, 针对性较差。

3. 实践育人中指导力量较为薄弱,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队伍亟需壮大。

指导力量薄弱、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不够是当前各个高校在实践育人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首先表现在理论教学力量的不足。在高校中, 专门针对实践育人教育的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被边缘化。其次, 指导教师的个人能力素质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起到重要影响。个别教师没有意识到将实践育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结合的意义, 在面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时敷衍了事, 不能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有效帮扶, 极大伤害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推动实践育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1. 建立完善的组织和考核机制, 加强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体系建设。

首先要理顺部门分工, 建立专门机构, 改变当前实践教育活动各主管部门各自为政, 缺乏沟通的现状。要统筹规划, 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 通力合作的实践教育组织体系, 提高在此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其次, 要提高各方面对于实践育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重视程度。政府职能部门要从战略高度重视重视此项工作, 加强部门协调, 提高宣传力度。高校作为育人主体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观念, 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强化实践育人功能, 不断提高实践教育组织的效率和质量。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积极搭建活动平台, 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青年学生要强化主体参与意识, 充分认识到参加实践活动对个人在夯实专业基础, 提高思想境界, 积累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作用。避免消极应付, 敷衍了事等错误认识形态。企事业单位要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积极为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平台, 加快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建立高效务实、安全有序的实践环境, 为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资源整合、制度保障, 充分调动校园和社会等各方面积极性, 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实践教育, 全员参与实践教育的良好局面。[3]在良好的组织基础上,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 实现实践育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 将成果与奖励相挂钩, 以此提高各方参与积极性。

2. 丰富实践育人的形式和内容,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在实践育人工作过程中, 要避免实践形式单一化, 通过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形式, 真正做到“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 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 规定相应学时学分, 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合理增加实践课时, 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全面开展。要区分不同类型实践育人形式, 制定具体工作规划, 深入推动实践育人工作。”[4]通过实践教学夯实学生基础,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军事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安全意识, 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勤工助学提高学生的自立自强和诚信感恩意识;通过实地调研提高学生的社会治理参与意识, 增强学生对国计民生的直观认知, 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参加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尊重科学、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同时, 要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实践育人的各个环节, 提高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5]

3. 优化实践育人指导队伍,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

要不断强化教师在实践育人中承担的重要责任, 制定完善的实践育人参与机制, 提高教师实践育人能力。第一, 要加强对相关教师的业务培训, 提高其指导实践育人工作的能力。第二, 要聘用实践经验丰富, 有强烈奉献意识的专业人才, 提高指导教师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 要安排教师直接参与到学生实践活动中。尤其是要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团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避免单纯依靠“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和“遥控指挥”的外在形式参与。通过加强实践育人指导队伍建设, 动员指导教师参与到实践育人过程中, 真正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结合互补,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融”的目标, 以适应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国家复兴与社会进步的伟大使命。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 进而达到行动的自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 如能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结合, 必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同时, 针对当前实践育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单一、内容单薄、针对性不强、指导力量薄弱、效果不佳等问题, 建立完善的组织和考核体系,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丰富实践育人的内容,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优化实践育人指导队伍,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

关键词:实践育人,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占成.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史文苑 (学术版) , 2014, (5) .

[2]邓卓明, 姜华.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2) .

[3]张瑞.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8) .

上一篇:急性肾出血的介入治疗下一篇:奥运品牌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