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实践育人方案

2024-06-14

三全育人实践育人方案(共8篇)

三全育人实践育人方案 篇1

“三全”育人工程 实施方案

双阳区南岗小学 2010年3月

“三全”育人工程 实施方案

育人是学校第一位的重要工作,它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不得不与之发生联系的工作。我们南岗小学在区教育局指引下,结合区教育局万师帮万生活动要求,依托我校“三基+特长”素质教育模式,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实施“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体成长的“三全”育人工程。为了更好的开展好此项工作,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指引下,结合区教育局年初工作重点和我校“三基+特长“素质教育模式,实施”三全“育人工程。力图使学生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二、“三全育人”内容:

(一)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指全员发动,全员行动。使学校一切工作都围绕育人而展开。学校的存在基于学生的存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培养学生而展开,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学校要求纵向到底,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全体教职工深入一线,关注、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学校首先要求所有领导在“三全”育人工作中起表率作用,主动参与。学校所有教师破除教师只管教书的观念,把教学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育人而教书,在教书中育人。学校后勤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也要主动对接育人工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

(二)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是学校的育人工作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情,而是长期坚持的工作,它包含在整个育人的全程之中。全程育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学校将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配合,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学校还将加强与社区、社会团体的交流与合作,谋求社会力量对育人工作大力支持。全程育人还必须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有效整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让学校的育人工作充满整个校园。倡导并构建“和谐、清净、文明、向上”的校园。在“三基+特长”素质教育模式指引下,打造独特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等,形成具有南岗特色的校园育人氛围。真正达到 “学校无闲处,处处能育人”的目标。

(三)全体成长。

全体成长是指是指在全员参与、全程育人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最终使学生达成学校“三基+特长”素质教育模式所倡导的学生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终极目标。

三、实施策略:

(一)结合教育局万师包万生活动,具体让教师做到:

1、制定切实可行的包保帮扶计划,突出重点,并记好三全育人工作日志。

2、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每人包保3至5名学生。并建立包保帮扶活动档案。

3、包保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帮扶。

4、学校要求教师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帮扶和一次分散帮扶,帮扶的方式要多样化。如辅导学习,与之谈心,交流思想,进行家访等。

5、学校确定重点包保帮扶学生,重点包保帮扶学生包括如留守学生,家庭离异学生,学困生等。这些学生由领导和骨干教师包保。

6、在包保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十六知晓”即: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知晓学生的生活习惯;知晓学生的个性特点;知晓学生的行为方式;知晓学生的思维方式;知晓学生的爱好兴趣;知晓学生的困难疑惑;知晓学生的情感渴盼;知晓学生的心路历程;知晓学生的知音伙伴;知晓学生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的成长规律;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知晓学生的上学路径;知晓学生的家长的思想;知晓学生的家长的愿望。

(二)结合双阳区教育系统扶困助学工作展开。(具体见此工作方案)

(三)加强对“全程育人”工作的领导和构建。

1、继续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与进来。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家校互访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2、利用好学校会说话的墙和班级墙等报进行舆论宣传。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和谐、清净、文明、向上”的校园。

3、学校将加强与社区等社会团体的联系与合作。谋求社会力量对此工作的支持。

四、保障措施:

1、构建 “三全“育人工程领导小组,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德育校长为副组长,全体班子成员为组员。负责开展和监督此项工作。

2、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进行管理。作为评价教师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3、学期末,学校将对优秀典型教师进行表彰。

三全育人实践育人方案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

“三全育人”理念, 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将这种教育理念完全地渗透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 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农村 (社区) 、了解国情, 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 帮助人民群众, 提升自我的活动过程。因此, 结合温州地方实际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校办学特色, 探索与实践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对增强实践育人效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现有育人模式的局限与不足

近几年来,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赞许, 在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过程中, 在学生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依然有着各种限制和存在着不足, 与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要求和期望有一定的差距, 大大地降低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原有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高、家长支持度不大、学校组织性不严等自身缺陷和局限, 已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 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创新。

二、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特点和优势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以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完整的人”为目标, 在点上实现了全员参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在线上实现了全过程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在面上实现了全方位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结合高校办学特色, 发挥教学优势、专业优势优势和科研优势, 引导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为基层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出台专门文件, 提供制度保障;设立机构, 提供组织保障;实施内容, 提供实施方向;以2个必修学分, 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细则, 提供操作依据, 这些优势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更科学、可行, 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精神, 实现增知识、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 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促进社会发展。

三、提高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建议

(一) 提高认识, 全员树立确立“三全育人”的理念

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做好顶层设计, 坚持树立“以生为本, 服务社会”的育人理念, 把“走出去锻炼”与“请进来学习”的育人方式相结合, 做到内外有别、内外有道。在对外方面, 学校要与政府、企业、家长、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实时动态掌握社会真正需要的服务项目、真实提供的岗位需要和真心招聘的人才;在对内方面, 学校要根据社会各种影响因素变化, 及时应对变化和趋势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教学设置与学分奖励制度等体系不断改革, 完善社会实践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大学生全体参加社会实践, 激励全员教师参与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 切实做好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

(二) 协同创新, 全过程创新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活动载体与形式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载体, 搭建学校与外国学校联合、学校与行业联合、学校与海外资源联合、学校与学生家长等联合相互交叉、更具活力的新载体, 尝试建立“团队+项目+导师”、“个人+项目+导师”、“团队+基地+导师”、“个人+项目+家长”等不同形式, 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 制度保障, 全方位建立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长效机制

机制是事物内部的组织及其运行变化的相互关系, 并且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因此, 需要比较规范、稳定、科学、长远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配套作为基础。为保障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 应该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合作机制、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刘晓军, 任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能力培养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8.

[2]曹东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 2012.

[3]郭跃军.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载体[J].兰州学刊, 2007 (10) .

[4]汪淑娟.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D].吉首大学, 2013.

三全育人实践育人方案 篇3

关键词:就业教育 就业能力 三全育人

就业与民生息息相关,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逐年递增,2013年总数为699万人,2014年总数为727万人,2015年总数达到74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虽然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较本科院校要高,但就业质量不是很理想,就业起薪低,主要是低水平就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教育,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教育内容局限,缺乏完整性

从内容来看,不少高校就业教育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注重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政策宣传、求职技巧指导等方面内容,忽视诸如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训练、就业心理教育、个性化心理辅导等方面内容,缩小了就业教育的内涵,使其缺乏完整性。

2.就业教育对象单一,缺乏整体性

从教育对象来看,不少高校的就业教育只针对毕业生开展,而与其他年级的学生无关,就业教育的对象缺乏整体性与连续性。有些高校把就业教育仅仅看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其目的是帮助毕业生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将自己推销出去, 能够顺利就业,增加学校的就业率。笔者认为高校就业教育对象应该包括每个年级的学生甚至延伸至学生毕业后的两年,高校须针对不同的个体,有所侧重地连续地开展就业教育。

3.就业教育课程零散,缺乏系统性

目前就业教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零散的、单薄的、缺乏系统性和持久的影响力。就业教育课程在部分高校中还未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未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未融入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这导致就业教育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度不高,就业教育只是作为应对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急措施,是毕业前夕的突击教育,未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长效动力。

4.就业教育全员重视不够,缺乏合力性

高校的部分教师认为就业教育主要是有关学生就业方面的事务性工作,是招生就业处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充其量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有关,而与大多数人员无关。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各专业课、基础课教师没有把就业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无论在教学还是生活中都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正确就业观的引导。

5.就业教育追求功利,缺乏可持续发展性

不少高校的就业教育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性,追求高就业率成为开展就业教育的唯一目标。因为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

由于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只帮助学生实现了就业,而忽略了学生生涯发展问题。

二、构建就业教育“三全育人”模式,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教育“三全育人”模式指的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就业教育全员育人

所谓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每位教职员工都要正确树立育人意识,履行育人职责。每位教职员工根据各自的岗位,找准育人的结合点,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把就业教育渗透落实到育人的具体任务之中。

(1)教师的教书育人。首先就业课程教师承担就业教育职责。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他们结合高校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模拟训练,承担最直接最狭义的就业教育职责。

其次,专业课、基础课教师同样承担就业教育职责。就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专业课教师是以教授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主,基础课教师是以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为主,而专业知识技能与通用技能都属于就业能力范畴,所以各位教师都是在为就业教育服务,在教学中都要有意识地渗透就业教育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把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合理调整择业期望值。

(2)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就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而就业能力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职业素质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竞争力。职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职院校必须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融入到教学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之中,管理人员通过实施像企业那样严格而规范的管理,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满足优秀企业的要求,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及就业能力,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3)行政人员的服务育人。首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行政人员通过心理健康普查、知识讲座、个别约谈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保证大学生有较好的就业心态。其次,高校相关职能处室行政人员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咨询与辅导,提供职业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测评与数据分析,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为学生收集并提供大量就业方面信息,通过招聘会等多种途径,推荐毕业生到各企事业单位工作、到境外就业,同时提供专接本、专升本等继续深造途径以及到部队服兵役的多种就业和出路方式。

2.就业教育全过程育人

所谓全过程育人,就是把就业教育融入到学生在校的每个阶段以及延伸至大学毕业后两年的择业期,针对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就业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全过程育人既突出育人的阶段性,又注重育人的连续性。

针对一年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意义重大,它能帮助大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并进行理性的就业选择。

针对二年级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定期评估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情况,修订职业目标。就业教育的重点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提升。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所需信息之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实地参观考察、假期实践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了解目标职业要求, 并对照要求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及基本技能。

针对三年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点是实战指导。高职学生大多在外顶岗实习,学校应与学生实习单位进行联合教育,促使高职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增强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竞争力。另外,学校通过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技巧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程序和就业渠道, 辅导他们写求职信, 传授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

针对毕业后的学生,国家出台了“大学生毕业后可有两年择业期”的就业政策, 要求高校和相关部门对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内的就业, 实施一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3.就业教育全方位育人

所谓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或社会组织相互合作,通过创新合作方式与活动载体,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及社会育人资源,实现就业教育多角度全覆盖式育人。

(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就业教育只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与专业教学同步实施、同步评价,并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当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英国学者奈特( Knight) 和约克( Yorke) 认为: 就业力教育应该整合进课程中, 否则就业力是琐碎的, 不完整的。所以高校要改革目前的课程体系, 把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其中,认真听取企业专家及毕业校友的意见,请他们一同参与高校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 明确设定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及指标。只有将就业能力培养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才能使就业能力与其他知识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体。

(2)校企合作共同走进课堂授课育人。高校应加强与对口企业的合作,尤其是“联合办班”“订单式培养”等深层次合作模式。高校可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校内部分课程的授课;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人员成为学校“一日教授”,主要教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高校还应该聘请一些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定期到校开设讲座、论坛,介绍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人才需求类型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了解未来的工作世界。

(3)加强实践活动育人。参加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最为重要的竞争能力,但目前实践经验少、实践能力弱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所以高校要从思想上措施上重视大学生实践体系的建设,突出实践活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高校要与企业联手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经受锻炼,使所学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升华,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高。顶岗实习阶段是学生锻炼专业技能,强化职业意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学校就业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

其次,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赛,通过参赛这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今后更有针对性地锻炼自己的就业能力。

再次,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有效拓展就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4)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环境,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感染性,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影响就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通过与企业深层次的合作交流,高校把优秀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如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团队意识等吸收到校园文化中来,对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在编制《学生手册》时,不仅满足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而且参照旅游行业的相关标准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校园文化的长期熏陶,笔者学校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各类职业大赛中多次获奖,在旅游行业各企事业单位享有良好的口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5)利用毕业生校友资源育人。高校应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和毕业生跟踪回访制度,充分利用毕业生校友资源对在校生进行就业教育。高校要结合当前形势,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母校作报告,请他们用鲜活的案例为在校生讲授自己成长成才的经历,激发在校生学习身边榜样、立志成才的决心,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既要突出“高等性”,又要突出“职业性”特征,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渗透的就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方书论,张玉英.创新高校就业教育助力和谐社会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2]孙蓓雄,王赵.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2(12).

[3]安身健.开展全程化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4]张彩华.对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探析[J].职教论坛,2009(7).

[5]于洪泽,叶景文.关于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2).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地生根,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决定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遴选委托部分省(区、市)、高校和院(系)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基本要求

以新思政观引领改革。立足新时代,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坚持辩证统一,科学认识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落实到教职员工职责规范之中。

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从体制机制完善、项目带动引领、队伍配齐建强、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在省级层面,统筹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育人资源,构建宏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在学校层面,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推动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构建中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在院(系)层面,根据各项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构建微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通过挖掘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并作为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着力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切实做足育人大文章,唱响育人最强音,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主要任务

1.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优先发展的试验区,旨在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

省级层面的综合改革要始终把加强高校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经常性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调研和检查工作制度,切实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省委常委分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定期专题研究、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高校开展调研和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建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三全育人”改革实施目标管理制度,明确组织、人事、高教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计划财务等各部门工作职责,提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高等教育各项工作的举措,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事业发展同向同行。

高校层面的综合改革要聚焦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结合到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一体化育人体制机制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院(系)层面的综合改革要聚焦科研育人、课程育人,积极探索育人育才和院(系)党建工作对接融合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保障功能;健全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在育人重大事项的政治把关作用;探索党建带团建的新机制新模式,积极发挥党组织、团组织协同育人的组织优势。

2.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协调落实机制。聚焦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因材施教,着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省级层面的综合改革要从本省实际出发,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高校巡视整改、“双一流”建设、教学科研评估范围,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党中央和教育部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建立省(区、市)党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和制度安排,明确省级各部门落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分工和实施要求;统筹育人资源,建立一批中华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优秀文化和文艺作品进校园;各部门合力营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宣传舆论氛围。

高校和院(系)层面的综合改革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体系。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体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实施体系为根本,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 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优化顶层设计。制定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任务分解方案,确定工作任务责任书、实施路线图和完成时间表。突出改革重点。针对提升工作实效、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校园评价和考核机制导向功能、培育优良校风学风等重点、难点问题,设立重点攻关项目或改革试点,提出在若干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工作目标。创新工作平台。通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平台、“课程思政”改革项目、网络新媒体育人载体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文明校园建设等工作平台,切实将“十大育人”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每一名教职员工。

4.加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力度。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各项要求,推动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落地。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核定落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务工作干部编制,专业技术职务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按照政策与经费并重的多元化支持原则,从协同育人机制体制改革的实际需求出发,推动立项单位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协同育人创新贡献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工作体系,确保政策保障落实到位。设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加大学校各项育人项目的经费投入,确保经费保障落实到位。

5.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管理规范。以《实施纲要》所涵盖的“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系统梳理归纳各个群体、各个岗位的育人元素,并作为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推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立德树人育人实效上。健全评价体系。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工作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立述职评议制度。实行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和有关情况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执行党纪监督检查范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健全校园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置和校园舆情引导机制。

四、试点遴选与管理

1.遴选原则。在公平、公正基础上,考虑区域平衡,统筹考虑东、中、西部区域平衡,同时向部省合建高校倾斜;兼顾高校类型,兼顾部属高校、地方高校、职业院校;避免重复立项,原则上试点高校与试点院(系)所在高校不得重复,以扩大试点工作覆盖面。

2.遴选办法。专家论证,发挥第三方评价作用,建立专家库,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论证,择优确定委托开展试点工作单位名单。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到申请试点单位进行现场考察,并给出专家组意见。

3.管理评估。试点工作周期为两年,采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第一年试点单位应按申请书确定的计划与目标,提交中期书面进展报告。两年试点周期结束后,提交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总体情况、重点改革举措的实施情况(特别是突破重点难点问题的改革成果)、主要经验、存在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考与建议等。试点期间,教育部组织专家组不定期对试点单位进行实地评估督导。

4.试点工作联盟。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联盟,遴选确定联盟召集单位,推动试点单位开展经验交流、互测互评、共建共享,强化研究协同和工作协同,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5.经费支持。教育部将对委托开展试点工作的单位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给予配套保障。经费专项专用,不得用于与试点工作无关的开支。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基本思路

坚持育人导向。推动各地各高校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坚持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真正引导各地各高校把各项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

三、试点类型

分类型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根据试点层面的不同,划分为三种类型。

1.“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委托部分省(区、市)从省级层面,统筹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资源,通过完善育人体系、丰富育人内涵、扩展育人渠道、创新育人载体、改善育人环境、提升育人能力,建立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构建宏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2.“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委托部分高校从学校层面,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推动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推动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构建中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三全育人实践育人方案 篇5

“五心”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

“五心”教育不仅是政治任务,而且是教化的责任;不仅是教书工作,而且是树人工程;不仅是德育工作,而且是育才根本。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德,育人强“五心”。根据《威宁自治县教育局进一步强化中小学“五心”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威教发〔2012〕66号)和中心校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孙忠燕

副组长:朱忠起吴燃

成员:李艳李正雄 马兴龙 张静刘灵敏龙正富冶福娇 陈旭

二、指导思想

“五心”教育实践育人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为宗旨,以“五个五”为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以力避空泛说教、重在德性养成为重点,以课堂有效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实践育人活动为保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落脚点,创新“五心”教育工作模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目标要求

(一)忠心献给祖国永葆爱国爱家感情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重要情感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各位老师务必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立信心、行孝心”为基础,移孝心作诚心、作爱心、作忠心,养成“五心”行为习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行动,为实现台湾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积极效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孝心献给父母树立尊老养老美德

“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是把孝心献给父母,树立尊老养老美德的总体工作目标要求。

教职员工要带头从心灵上领会亲恩,从行为上善待双亲,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争做“把孝心献给父母”的楷模,为孩子树立光辉榜样,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大孝、行大爱、创大业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

(1)“大孝尊亲”,就是要毕生为立德、立功、立言自强不息;做到为师有德、教书有法、育人有效,广备博施,德益百姓,典型四方,使父母受到尊敬,拥有尊严,得到尊称,感到光荣,幸福美满。

(2)“其次不辱”,就是要为人正派,办事公道,遵规守纪,使父母不担心自己、不忧心自己、不伤心自己,能正常享受丰裕充足的精神物质生活。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务必做到“五个绝不”:

①绝不做低俗下贱的事;②绝不做有损师德师风的事;③绝不做违法犯罪的事;④绝不让父母蒙羞受辱、抬不起头来;⑤绝不让亲朋好友以我惭愧、见我回避、以我为耻。

(3)“其下能养”,就是对父母务必尽赡养之责,确保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得到较好满足,享受正常的晚年幸福生活。每位教师务必从2012年10月起要把不低于月收入的1/10以上的工资用作父母的常规赡养金,并有效利用父母和自己的生日、父母亲节、重阳节、中秋节等时机,偕同亲人做到“五个常回家”:

①常回家看看父母;②常回家敬奉父母;③常回家与父母摆摆龙门阵;④常回家帮助父母排忧解难;⑤常回家虔诚地纪念已故的父母,寄托儿女的哀思,把兄弟姐妹都团结起来,做孝敬父母的好儿女。

(三)爱心献给社会崇尚助人为乐的风格

要培养关爱自身、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家乡、关爱学校、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良知良能,学校师生务必对社会和他人充满爱心,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经常自愿、主动参加“献爱心”活动,用实际行动同情弱者、关爱贫者、赞助不幸者,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更加温暖和谐、阳光灿烂。

(四)诚心献给他人确立诚信做人的意识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全体师生务必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向前、互相帮助、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并特别强调、突出诚实守信教育,养成诚信做人,诚信待人,诚信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以诚实守信立身社会,走遍天下。

(五)信心留给自己坚定能干能行的信念

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最佳的心理素质,是人格特征的核心,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动力。全体教职员要坚定能干能行的信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谐处世和工作绩效走在社会前列;要把对学生的信心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以确立自信心主宰命运。大力倡导信心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大课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利用课堂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使每个孩子都理想高远、心态阳光,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有信心、对学业有信心,健康生活,幸福成长。

四、具体措施

(一)传达、落实文件精神

1、及时把《威宁自治县教育局进一步强化中小学“五心”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威教发〔2012〕66号)文件复印给全校教师人手一份以便学习。

2、学校根据中心校实施方案要求,立足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成立领导小组、有全校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召开教师家长会的时间、有家长赡养金的落实措施等内容。)

(二)把“五心”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1、三年级每周安排一节《五心教育》课,以“课堂育人为主,实践育人为辅”。

2、四、五、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以“实践育人为主,课堂育人为辅”,每学期安排一次“五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每月安排一次探究性学习活动。

3、“五心”教育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务必纳入教育教学常规,进一步对其备、讲、辅、批、研、实、改、考、检、结等进行强化。

(三)全校教师务必以教导学、以孝促学、言传身教,有效落实好“把孝心献给父母”的具体工作:

1、全面落实好每位教师每年12个月“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赡养金,着力做到“六个有”:

①有赡养金交、领签名册;②有业务管理(含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专档;③有父母联系或举报电话;④有不及时向学校交孝敬父母赡养金的教师记录;⑤有不孝敬父母的“教师”处理上报材料;⑥有规范实效的总结报告。

2、认真、规范地选择时机,结合教师父母意见,有效筹备,开好每学期一次的教师家长座谈会,座谈会时间一般在每个学期的最后一个周,春季学期可以选择放在特殊的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召开,其主要内容有:

①传达上级有关要求、宣传学校相关工作、介绍“百善孝为先”的历史传统美德;

②认真听取、规范记录、全面落实好每位家长的发言,特别是具体要求; ③对伤心流泪、不发言的家长,校长务必亲自接待、交心谈心;对未到校的家长,采取家访、书信、打电话等有效形式关爱到位;

④对本校教师中出现的不孝之子(女),学校务必公开进行严厉的教育、批评、处理、并上报中心校,做到“罚一儆百”;

3、学校建立教师家长通讯录,和实施方案一起交到中心校,对各校教师父母的常规赡养金落实情况以及对父母的孝敬程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了解和检查。

(四)扎扎实实地开展 “五心”教育实践育人活动,认真收集、整理、保管相关资料,并成立专门的档案,此项工作将纳入工作考核。

迤那镇麻窝小学

三育人工作方案 篇6

活 动 方 案(2014-2015第二学期)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简称“三育人”)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三育人”工作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的方针和原则,结合我校实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使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础道德规范,培养造就一支业务精良、师德过硬的师资队伍。

二、工作重点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三育人”工作,重点在建立规范和引导机制,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

1、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三育人”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开展“三育人”活动的重要意义。要有组织地参加“三育人”系列活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增强参与“三育人”教育活动的自觉性。

2、建立健全“三育人”教育活动的考核评价方法。在活动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办好教育对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要求,又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职业特点,把“三育人”教育活动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三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要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三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1)、教学岗位人员主要开展以“教书育人”。各学科要根据自己学科特点,围绕“树立正确价值观,争做学生良师益友”的教育活动,把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爱岗敬业,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模范言行影响、带动学生。

(2)、管理岗位人员主要开展以“管理育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创文明单位,争做师生满意管理人员”的教育活动。

(3)、服务岗位人员主要开展以“服务育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围绕“强化服务,提高效能”的教育活动,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教育,抓好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反对铺张浪费。

3、表彰“三育人”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氛围。要从学校教职工树立“三育人”先进个人,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强化典型的带动作用。要从学校的实际和现实状况出发,结合各自的工作特点,落实好“三育人”工作,做好有的放矢,增强“三育人”工作的针对性。

三、基本要求

1、各分校都要制定工作方案。首先在时间上要有保证,其次要广泛动员,让广大教职工树立“三育人”工作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岗敬业,热心服务,创优争优为基本要求,强调“三育人”工作的实践性。

2、各分校要成立“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学校的“三育人”工作。

3、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三育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组织领导

“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广山

副组长:张宝廷

朱刚

成员:张世杰

常青

赵冬梅

刘强

徐宝祥

三全育人实践育人方案 篇7

“三全育人”理念概括地说就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全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 (全面育人) 的管理教育及服务体系统称。所谓全员育人, 就是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根据各自的岗位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所谓全程育人, 就是要在学生在校的全部时间乃至更长时间上实施育人计划, 通过系统设计、分步推进、全程实施,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成才成长, 尤其是伴随着学习进程的全过程育人;所谓全面育人, 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和载体创新, 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 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 校园引导与社区管理, 集体培育和个体修养等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艺等全面发展。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全员参与, 形成共识。二是全程设计, 综合全面。三是多维实施, 立体推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 也是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类型的多样性, 导致困难原因的复杂性和自身问题的差异性, 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显, 而简单的经济帮困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经济困难学生的需要。党也提出“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 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因此,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将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使命光荣。

二、高校二级学院助困体系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乡差异日益凸显, 加之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增加, 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困难, 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断改革, 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已逐渐深入各类高校, 使二级学院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有效地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那么, 二级学院如何构建切实可行的学生帮困体系, 成为二级学院完善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现如今, 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存在以完成上级要求为目的的现象, 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高校二级学院助困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二级学院助困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从“三全育人”理念入手, 研究高校二级学院帮困体系的构建, 将帮困助学与思想育人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帮困助学的育人优势, 这也会在当前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实现途径。如今, 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上的困难而引发了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 导致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困难。因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不能仅限于经济上的资助, 而应从经济、学习、心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帮困助学。本文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理念融入到高校二级学院助困体系中, 一方面可以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全面享受到经济及精神上的帮助, 另一方面也能调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对帮困育人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调动各方积极性, 彻底解决因家庭经济问题而带来的诸多问题。国内外对于二级学院层面帮困育人的研究较少。国外的研究侧重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帮困体系, 即包括贷款在内的各种资助制度, 而较少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问题。国内关于帮困助学的研究较多, 但基本都停留在学校层面上, 大多注重研究由助学贷款引发的高校学生的诚信危机或从助学工作中挖掘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对于“三全育人”理念的相关研究较多, 但大多集中于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的结合, 涉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很少。

四、“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二级学院助困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1. 认真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及时准确的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将国家、学校有限的资助资金真正用给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 是高校二级学院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先决条件, 单凭学生本人递交的申请和所在地区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还是不够的。在二级学院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班级或宿舍同学和个人银行卡使用情况作为贫困生认定的重要依据;在已经认定的贫困生中, 如果出现购买高档消费品、生活奢侈等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资助的应及时取消资助。在认定初期还可推行向学生家庭所在地发调查函及邀请同学进行测评等措施。

2. 积极设立各类勤工助学岗位

学校学院可通过多种途径设立各类勤工助学岗位, 并建立详细的勤工助学档案资料库。将求助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安排岗位情况进行管理和备案;加强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 指定专人负责对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其参与不同性质的助学活动;与此同时, 学校学院还要积极拓展和提供足够的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 确保学生上课的同时还能在校内找到一份合适的岗位;学校还可以作为主体与校外公司、企业建立业务往来, 为他们提供兼职劳动力。

3. 推行学习成绩评价制度

资助工作重在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问题, 根本宗旨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不能以一两次的考试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 应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客观实际的学习成绩评价制度;对贫困生的政策应体现出关心、关注、关爱, 只要学习态度端正, 偶尔出现不及格现象同样可以享受资助;但是另一方面, 即使考试均及格, 却存在组织纪律性差, 生活不俭朴, 群众基础不好, 泽不应给予资助。

4. 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培养

在经济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关注的同时还应重视贫困生内心世界, 对其家庭经济状况及个性特点, 心理素质等基本要素应有准确的把握。对于性格内向, 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应予以重点关照。二级学院在实施各类资助政策措施及组织活动时应照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和情感需求, 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 高校资助工作室育人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经济上的援助能够为受助大学生能够安心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何提升受助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是二级学院助困体系应重点予以关注和解决的困惑。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授人以鱼”, 更重要的还应“授人以渔”。也只有这样, 高资助工作才能不断深入人心, 温暖受助学生, 才能持续提升受助学生的幸福感, 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摘要:从“三全育人”理念入手, 研究高校二级学院帮困体系的构建, 将帮困助学与思想育人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帮困助学的育人优势, 这也会在当前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家庭经济困难,助困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治东等.高校助学工作实效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16) .

[2]权张婷婷.论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助学体系构建[J].青年文学家, 2012.

[3]黄建美等.论我国高校助学体系理念与机制的转变[J].湖南社会科学.2012 (6) .

[4]张迪晨.美国高校助学贷款体系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教育财会研究, 2013 (2) .

新形势实践育人 篇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现阶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纲领和实践指南,两个文献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为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了思路和视野。特别是明确提出了实践育人的理论,就实践育人的意义、机制和组织协调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将实践育人提升到新的高度。

实践育人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机延伸,作为学生在校期间主动踏入社会、检验自身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机会和手段,已倍受学校重视,得到社会认可,成为一项专门性、规范性的工作。实践育人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实践育人开展的好坏,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真正起到育人作用,都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甚至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

通过建立一些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我学院形成知识传授、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三大教育课堂的设置,在教学计划上加人社会实践教育环节的教育体系调整, 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划分了特设的社会实践教育“ 小学期”制度, 在教育目标上转向重综合素质、重创新精神、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 关于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研究探讨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它反映了高校教育通过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的转变而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自我完善。

在党中央新形势下,我学院通过完善一系列实践育人体系和实践育人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04年7月,团委组织学生代表赴沈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涉及参观、实习、校友座谈,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校企联谊活动等。整个过程组织有序、目的明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返校后,团委组织参与实践的学生认真反思讨论,总结经验,撰写实践论文,并编辑出版首版实践论文集《七月阳光》。机械学院

首次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2004的巨大成功,为学院社会实践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积累了宝贵经验,开辟了前行的航道。

2、2005年团委切实加强学院实践育人体系的理论探索和制度建设,制定了机械学院社会实践考核鉴定制度,对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科学全面的鉴定,进入学生学年综合量化考评表中。将涵盖学生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的考核制度与学生综合考评制度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又为学院社会实践从根本上提供了制度保障。成为机械学院当年社会实践工作的最大亮点。

3、2007年暑期,机械学院团委按照校团委《关于组织开展2007年吉林大学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院教学发展的实际,总结历年成功经验,组建 “沈阳行社会实践代表团”,奔赴中国老工业基地沈阳开展社会实践。特别值得一体的是,本次的实践代表团由两支队伍组成,一支在沈阳机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支前往沈阳远大集团开展社会实践。

4、2010年暑期,为深入贯彻我校“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文件精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我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实际行动上实现新的转变,真正以科学的理念、和谐的方法,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来谋划,一切以学生利益为宗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改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完善,人们思想的日新月异,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深刻转变,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新时期亦面临着再认识、再改革、再创新的问题,要逐步使大学生社会的实践活动走向规模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观念创新,树立现代人才观

学校领导和广大学生都需要转变传统思想,更新自身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性人才的必要过程。自1999年“扩招”政策出台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大众化时代的来临,也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最为突出的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毕业生就业问题,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综合素质好、有专业技术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尴尬。尽管政府和高校都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大学生就业还是存在很大的障碍。这种障碍很明显地存在于大学生就业前后。表现之一是:由于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脱节,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而造成不能顺利就业。这样一来,拥有现代人才观对实践育人的成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规范制度,建立完善考评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规章制度。要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把高校、社会、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使社会实践教育健康、有序地进行。为建立良好的社会实践运作机制, 我院应及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制度应明确规定社会实践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经费、评估、基地建设, 以及学校、学生、社会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使社会实践教育有据可依。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社会实践的深化,离不开学校的重视,离不开社会实践相关制度的完善,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管理办法,需要学校加强对个人社会实践的顶层设计,从方案征集到立项,到实践的培训,到实践的过程指导,再到社会实践的总结、表彰、宣传等,加强社会实践氛围的营造,在社会实践的考核上,每一名学生都必须在团支部进行汇报总结,将考核结果记入个人当年社会实践成绩,不合格的在当年寒假或者第二年暑假进行补修。

3、整合资源,实现实践基地化

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按照“ 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 根据社会需求和群众的意愿, 因地制宜, 建立一些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通过实践基地

建设, 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形成长期的阵地依托, 同时积极发挥实践活动的桥梁作用, 把学校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进一步动员起来, 与地方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探索实现社会实践基地与生产实习墓地、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基地“ 一体化”路子, 建立起高校和地方的长期合作关系, 共同发展。学校既可以用有限的经费,借助实践单位的支持, 完成社会实践教育的任务, 又可以检验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接收单位可以借助学生的实践, 开展技术服务, 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培训有关人员, 掌握技术和市场信息。这种实践单位与高校教育的互利双点关系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也是高校争取社会资助、发展横向联系的重要条件。

上一篇:员工不在乎自己工作的8个原因下一篇:读书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