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

2024-07-16

英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共8篇)

英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 篇1

十几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努力把握这一原则,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在教学中有一些感受, 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一、鼓励学生自信自强

我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毅力、有作为, 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并且帮助他们朝着这一目标努力。我教过一位学生, 英语基础不好, 但有上进心, 她私下对我说“老师, 我其实很喜欢英语, 但就是记不住单词, 有时记得到英语又记不住汉语, 所以阅读始终读不懂, 您说我学英语还有希望吗?”我与她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 给她讲了马克思学俄语, 恩格斯学保加利亚语, 霍金自强不息的故事, 他们不顾自己年迈记忆力差, 身体残疾的不利条件, 努力学习, 都是学有所成的事例。她听后很受鼓舞, 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并马上行动, 制订了学习计划, 在我的帮助下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每天早起晚睡, 始终坚持。经过一年的拼搏, 英语成绩突飞猛进, 顺利考上了高中, 后来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育人要育本, 教书要树人, 要帮助学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改变不准确的认识, 克服各种畏难情绪, 树立崇高理想和必胜信念。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是领路人, 给予学生指导、启发和帮助, 使之爱学、会学、学有成效。

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1、我在教学上坚持做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带领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学生的基础及能力分为多个学习小组, 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讨论, 踊跃发言, 多给他们思考, 练习的时间, 多给表演的机会, 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都广泛征求学生意见, 使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积极参与, 使学生积极努力地参与学习, 自主学习, 敢于钻研, 敢于提问, 一次一位同学问某个单词有几种表达方式, 我当即答出了两种, 并又告诉他:“这个词还有其他几种用法, 等我多查几本资料, 再告诉你全部用法。”这件事让他们认识到学无止境, 连老师也有没全部弄懂的, 作为学生又何必不懂装懂呢!让他们明白学海无涯, 学无止境, 有不断奋进的精神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们在最初接触英语时都感兴趣, 因为一种新的语言, 一门新的学科, 有很多新奇的东西, 但当他们在学英语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 有人就渐渐地失去了信心。怎样激发他们的信心, 培养他们的兴趣, 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挂图、实物、对话、表演、录音机、多媒体等, 凡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方法和手段都采用了。不断地巩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这些见解地培养了学生战胜困难, 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3、帮助学生学会记忆。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记忆方法至关重要。特别是英语单词难记易忘, 先让学生了解一点记忆的心理、神经活动过程的常识至关重要, 明白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 也就是使学生知道记忆就是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 记忆中的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后再教几种常用有效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循环记忆法等。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使其思维敏捷, 头脑灵活, 能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使学生德、智、美、体均衡发展, 我主动和体育老师配合, 让学生上好体育课, 做好课间操, 丰富课外活动等。让学生了解英语教材上提到的人文知识,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帮助敬老院老人等。学习各方面的社会知识, 丰富健全学生的自身素养。

总之, 多年来英语教学工作, 使我深深体会到: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 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地区缺少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在这些学校的英语老师很少把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 但英语也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 如果我们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及与学生平日的接触中, 始终贯彻教学与育人结合的原则, 那么就会取得师生满意的教学效果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激发兴趣,育人

英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 篇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拓展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为今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实践

“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既不同又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自2004年来,我校组织专业教师走访了大量企业,希望与企业合作开展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都认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符合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但企业担心与学校合作是否能优先得到所需人才、如果企业挑选的毕业生受物质诱惑又跳槽到其他竞争对手企业去了怎么办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针对企业所提出的问题,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设想,即由企业提出人才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学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开设相应课程,学校和企业按照协议合作培养,学生毕业留在企业工作。这一设想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大家认为,企业岗位预先确定,校企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毕业生可缩短在企业的适应期,学校也可减少教育资源投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技能人才的优选途径。

针对企业提出希望订单培养的学生吃苦耐劳且愿意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要求,我校提议专门到贫困地区招生,这样既可以满足企业对生源的要求,又可以实施对贫困地区的帮扶。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了企业的赞同。2005年5月,我校珠宝钟表系与深圳市九福珠宝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森宝兴珠宝首饰加工厂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协议。并于2005年7月到广东河源地区招招收了33名广东河源地区贫困生。以“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2006年9月,我校汽车技术系与深圳兆方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从国家级贫困县一广东乳源县招收了20名贫困生,开办了“兆方乳源汽修班”。2007年6月,我校珠宝钟表系又与深圳两家知名珠宝企业——深圳市宝怡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星光达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协议,招收50名河源地区高中毕业的贫困生。以上“订单”学制均为三年,校企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如下。

1、校企双方责任

学校:负责招生及生源的文化素质考核,负责组织面试:负责学生培养计划的制订;负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及安全管理;负责组织学生报考高等职业资格并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

企业:参与招生及生源面试,与学生签订学习与工作协议: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时的住宿与校外管理,学生实习期间在公司住宿,费用由公司全包(含租房费、水、电费等);为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企业为每位学生购买人身意外险和工伤责任险:配合学校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参与校方课程的安排;按教学计划定期派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学生实训;负责安排并指导学生实习,负责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安排,就业期间工资按当时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确定,并为学生购买社保;为使学生对企业有归属感、认同感,企业每学期给予学生一定的班级活动费、学生实习期间企业给予一定津贴、发放企业工作服等。

2、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

学生在校期间有违反校方规定的,学校有权按校规进行处理。学校有文化考核标准的确定权及课程设置上的决定权。学校在未经企业许可时不可以将学生转送其他企业就业。

在学生实习与就业期间,企业对学生实行企业化管理,并可按有关规定对学生进行奖罚。为保证学生教学实训的连续性,在学习期间每年只给学生一次(春节)假期(时间与企业放假时间相同)。学生在暑假期间到企业实习,企业应给予适当生活津贴。除违纪违规外,所有修满全部学分且取得相应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企业需负责全部就业并保证录用学生待遇不低于同类企业新员工的工资标准。

3、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一、二年级期间,学生以在校学习、实训为主,企业按教学计划定期派技术人员来校指导。每年暑期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三年级安排学生安排10周校内学习、实训及考证时间,8周企业顶岗实习,一个学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学生总计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年。

几年过去了,尽管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总的来说,我校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协议的实践是成功的。在实施“订单式工学结合”培养技能人才过程中,企业积极参与,经常组织专家来校举办讲座,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把关。学生每次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企业都提前安排好指导师傅、工位、食宿等,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务。截止目前,05、06两个订单班毕业生已全部到订单企业就业,工作稳定,企业满意。“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很好地达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校企合作双赢的目的。

二、“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优点分析

“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让学生尽快了解企业

企业按教学计划要求,定期提供学生中途实习岗位并安排指导师傅,培养目标能按实际岗位需要具体落实,学生交替参加企业实际生产活动,对企业文化、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技能要求及时了解、熟悉并认同。

2、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学生在企业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生上岗机会多、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快,有利于所学所用的对接。学生的管理能力、交际、协调和应变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都能在实践中迅速得到提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同时把课堂由学校转到企业,能节省校内实训耗材,节省学校教育资源投入。

3、弥补校内师资的不足

由于企业技术人员定期来校指导,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体化师资不足问题,弥补校内师资的不足。

4、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学生能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实践表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实践后,专业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专业思想更加稳定,学习兴趣浓厚,就业心态良好。

5、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可以利用合作平台建立校外教师技能提升基地和产学研基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三、“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1、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问题

“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形成了学校与企业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师资队伍上,表现为双向双师的特点,即一体化使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要具备指导学生实训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双向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学校专业教师本身可能存在实践能力不足及企业指导老师在理论教学上存在欠缺的问题,成为“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对此,可考虑将理论教学、学生考证安排在校内完成,由学校教师组织理论教学,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指导实践教学。校外实习指导采取派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或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形式,校内指导教师可以到企业驻点,也可以定期去企业指导。逐步加大兼职教师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2、一体化教材编写问题

教材是教学内容、教育思想的载体。工学结合的特点决定了教材在编写和选用上也要体现工学一体化。首先,教材编写人员要体现工学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者不仅要有来自学校的教师,还要有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实践中,由企业人员参与编写的一体化教材很少,有的教材严重滞后于生产实际。

笔者认为,教材编写的内容要体现工学一体化,应有企业人员参与编写,教材内容既要有校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应取自于工,用之于学。要吸纳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区域经济的特点。教材选用时应多听取“订单”企业或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相关企业的意见,避免教材因长期的沿用而严重落后于生产实践要求。

3、学生职业思想教育问题

学生对职教理念是否理解,是否认可,是否配合,是“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学生到企业实践,是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环境中,会遇到种种人和事,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部分学生工作不踏实、心态浮燥、不愿受约束、纪律性较差等。对此,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学校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职业思想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中。企业配合学校开展学生的入学教育、举办企业文化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生产现场。其次,有针对性地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必须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按工作规范要求完成岗位实践工作,学校与企业共同按教学和生产的双重标准对实习学生进行阶段和期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奖惩。再次,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应经常轮换学生实习岗位。此外,企业为学生给予一定活动经费或奖学金,让学生参与企业文体活动等。

我校“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和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基于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共同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并最终实现校企互利、合作双赢。“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很好地实践了职业教育关于如何培养技能人才的问题。随着各类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实践与探索,我们相信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将日臻完善,培养出更多的贴近市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服务。

英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 篇3

一、发掘亮点, 鼓励为主

想让学生走出作文教学的沼泽, 心理障碍的消除至关重要, 在此, 得体的批语具有无穷的魅力。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优点的慧眼, 用它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戴着放大镜找优点”是我批改作文的秘诀。写得再差的作文都有它的优点, 只要学生作文某一方面有特色, 就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学生便会感受到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成功, 厌倦作文的情绪会一扫而光, 写作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与此相反, 一些教师将学生的作文批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鲜血淋漓”, 甚至看到学生作文就怒气冲冲、火冒三丈, 随之而来的批语是讽刺、挖苦、泼冷水。这样, 教师内心的一把“火”, 就将学生心灵上那创作的萌芽给烧死了, 结果是教师疲惫了, 学生腻烦了, 师生全都心灰意冷, 这势必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屡遭打击, 萎靡不振。所以, 作文批语要善于挖掘作文中的亮点, 给孩子一盏灯, 他们会给你一片光明, 他们的亮点会在鼓励中闪光。

二、因材施教, 因文而改

不同的学生作文水平是不相同的, 在批改作文时,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因文而改。在批改时要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掌握“求精”与“求通”的不同目标。对优秀的学生, 批语重在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上点拨, 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可以用一些严格、尖锐、深刻的词语, 使其明确努力方向, 虚心学习, 不断进取。对于水平低而且进步慢的学生作文, 教师的批语就要宽松、中肯, 注意从中寻找闪光点, 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 使他们不再厌倦作文, 诱发学生习作的火花。

三、针对不足, 具体指正

教师的批语应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指正, 并明确提出今后的要求, 做到有的放矢, 切忌那种空洞模糊、言之无物的批语。例如, “语言不够生动”、“用词欠准确”、“语句不太通顺”, 这类批语, 不但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而且缺乏针对性。另外, 也不要把每个学生作文的批语写得大同小异, 如“中心明确, 层次清楚”, “基本还可以, 有些地方还不是很好”, 这样的批语等于没批, 让学生读后一头雾水, 更谈不上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作文批语要使学生明确知道教师是如何评价自己作文的, 自己又该怎样改进, 要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因此, 作文批语一定要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具体指正, 万不可笼统划一, 空洞模糊。

四、情感相融, 改文育人

叶圣陶说:“修改文章不是雕虫小技, 其实就是修改思想, 要他想得更正确、更完美。”作文既是学生写作水平的体现, 又是其思想、情感的反映, 还是与学生沟通、交心的最佳方式。作文批语不应就事论事, 就作文谈作文, 而应关注学生情感、思想的发展动向, 因势利导, 把作文指导与人格培养结合起来。如一位平时学习不用功的学生在《我最尊敬的人》的习作中写了这样一段:“妈工作很忙, 可是仍竭力让我吃上热饭。她说:‘每次回家做饭晚了的时候, 我就浑身出汗……’”我看后在旁边批道:“写得形象感人, 慈母之心, 跃然纸上。想一想, 妈妈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我们做子女的该怎么办?请拿出实际行动来!”这样的评语既及时激励了这位调皮学生的上进心, 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增进了师生情谊。这位学生果然没让我失望, 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我的批语的正确性和激励作用。另外, 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不鲜见, 为此, 不少家长、教师都痛心疾首, 却又束手无策。在我看来, 对于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 出现这种现象实不足怪。因此, 家长也好, 教师也罢, 要做的应是“导引”的工作, 而非一味地责骂、“堵塞”。其实, 许多学生在情感初萌时往往是恐慌、矛盾的, 这时, 他们非常渴望有人能为他们指点迷津, 帮助他们走出情感的误区。一女生在作文中就向我倾吐了感情萌动的苦恼——她对九年级的一个男生特别有好感, 但她又不想因此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 所以她很痛苦。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批语:“一个有着坚定理想的人决不会受到外物的干扰!”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 还打电话向我谈起了那句批语对她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并向我致谢。

教学育人 完美结合 篇4

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品德不是某种知识和价值判断的简单总和, 也不是个人一时一事的偶然的思想言行的表现, 而是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 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必须从学生时代抓起, 引导中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修养,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的能力, 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当前中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 独生子女多,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 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造成一部分孩子养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另一方面, 年龄相对偏小, 知识根底浅,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社会生活经验不丰富, 思想不成熟, 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 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 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下, 不断学习,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完善自己。活泼好奇, 偏爱形象思维, 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感的教学方式, 这是中学生的又一特点。思想品德作为中学德育渗透的主渠道, 对于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我在主讲数学课的过程中, 始终倾注思想道德的引导和教育, 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 数学课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效果。主要做法:

第一, 情感投资, 用爱联系学生的情感。我与孩子交朋友, 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所教的班级, 嘘寒问暖。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 与他同欢乐, 共忧伤, 忘记自己是老师, 这样, 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的话, 他们爱听, 坚信不疑, 这就是我的“亲其师, 信其道”哲学。

第二, 插入宣讲革命故事, 促进学习。我给学生讲数学课, 不断插入思想品德教育, 当学生不注意听讲时候、不认真完成作业时候、不遵守课堂纪律时候, 我经常结合学生学过的中国历史和思想品德课引用思想品德内容教育学生。比如, 为什么学习?要做一个好学生就要先做“四有”新人, 我再微笑着问其含义。当学生们说出它的内容时, 我又引导说:同学们都应当把自己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必须从认真学习做起, 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必须从认真学习做起, 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 也必须从认真学习做起,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逐渐确立。我还经常结合讲述革命老前辈是是如何艰苦奋斗, 如何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者的成长道路, 讲雷锋的故事, 催进学生学习。有时也举反面例子:有的大学生, 由于缺乏法制观念、不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最后堕落成了社会的罪人, 激发了学生学习业务课的热情和干劲, 从中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第三, 教师身先士卒, 作出表率。常言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我视学生为弟弟妹妹, 思想上鼓励他们进步, 主动当他们入团介绍人, 学习上耐心辅导, 晚自习后, 还护送路远的同学回家。在学校大扫除中, 我不怕脏累干在前。从我的行动中, 同学们懂得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融入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第四, 严中有情, 端正学风。动之以情, 不是对学生错误的一味迁让, 而是包含着有理有节的批评。一次, 有两个出名的捣蛋学生, 在课堂上做猴相、出怪调, 课后被叫到办公室。我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帮助他们挖根源, 分析危害, 讲活知识, 感悟其中的道理, 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的心灵, 真情实话, 以情诱学, 从而唤起他们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我认为, 也尽到了一名教师育人的义务。

加强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 不光是政治教师的责任, 也是每一个教师的义务, 在教业务课中结合学习思想品德知识, 找到二者的结合点, 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又促进了业务学习, 有利于社会、学校、家长, 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大的贡献!

摘要:一个从事主讲业务课的班主任教师, 坚持不间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业务与学习政治相结合, 以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习, 两者结合点完美一致。

英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 篇5

一、高校学风建设和“三育人”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不同思潮的冲击,当前大学生在学习风气上出现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学习存在盲目性,得过且过、心情浮躁、学习精力分散;二是学习存在狭隘性,只限于课堂讲述的内容,没有长远的目光;三是学习存在被动性,只为了考试采取学习,为了拿到学位证才去看书,等等,这样就远离了高校教育的目标[2]。

在高校“三育人”中同样存在着诸多阻碍发展的问题。一是缺乏育人氛围。教师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教书育人。二是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高校认为只要完成学生的日常管理,不从思想上重视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三是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等,从而在人才培养上出现偏差。

二、学风建设与“三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

1. 社会用人环境的需要。

不断发展的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社会不仅需要高分的大学生,而且需要不断创造价值的人才。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要有高素养;不仅要有高学历,而且要有高能力。高校学风,广义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在学习方面形成的风气,狭义是指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具体表现,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求知精神。高校“三育人”的主体同样是学生,不仅要培养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而且要让其掌握“三学”和“三能”,即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能实践、能创新、能教育引导人。因此,学风建设与“三育人”必须紧密结合,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2. 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高校学风建设和“三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培养人才。而作为教学中重要内容的学风建设是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锻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三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是让广大学生树立良好、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这也是学风建设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学风建设要和“三育人”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满足高校培养的需要,实现有机统一。

3. 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学习是学生最根本的任务。学风关系到学生的全面成才,育人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大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学风,主动接受学校的育人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活,还是对就业创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要成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科学的理想,确立了明确的长远的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动力,以优良的学风引导投入学习,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完成学习,才能学到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创新,学会实践,才能更好地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三、高校学风建设与“三育人”相结合的探索性

1. 以完善规章制度为根本,增强教育的规范性。

“少目之网,不可得鱼;三章之法,不可为治”。规章制度必须随着教育发展和情况变化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中共中央[2004]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责任。”所以教师应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然而教学是一项双向互动的活动,教风与学风是一对孪生姐妹,血脉相连,休戚相关,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必须紧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古人认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知因,然后能自返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对教与学关系最精湛的阐述。

因此,我们在强调学风建设的同时,也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加强教风和作风建设,促使“三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广大高校教职员工一方面要不辱育人使命,强化育人意识,将“三育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受教育,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楷模。

2.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学风建设要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提高学生对加强学风建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围绕高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学风建设,这就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高校学生工作。

3. 以第二课堂活动为途径,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以雅克德罗尔为主席的国际面向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再明确不过地指出了教育目的的多样性。因此,我们要通过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来教育引导学生,为学风建设和“三育人”提供有力的保证;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确保实效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摆正理想与现实、立志成才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坚持实现个人价值与报效祖国人民的统一,增强“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参考文献

[1]王健, 潘岩.高校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98-99.

[2]魏广东, 蒋文云, 刘凌.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9) :35-36.

英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 篇6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对策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渠道, 做好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把贫困学生的资助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 让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不会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让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应有的帮助, 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这不仅可以让贫困大学生的人生充满希望, 让他们享受与其他学生同样的教育机会, 还能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对策的理论基础

1.1 和谐社会的完美构想

和谐社会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 民主法制健全, 充满公平正义、诚实友爱, 人们生活安居乐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 和谐社会的构想更成为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 而且是高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贫困大学生就学难问题是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必须要予以重视和解决。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实现大学生的机会均等和全面发展, 是我们和谐社会的爱之所在和表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我们不仅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援助, 还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 督促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2 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教育公平的思想源远流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它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使其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教育公平不只是指狭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平等, 还包括广义上的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让每一个公民都能拥有一个平等的权利, 不仅是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 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经济援助和精神援助, 把资助工作和育人教育紧密结合, 有利于真正地实现教育公平。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的现状分析

2.1 取得的进展

国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力度, 探索新形势下育人的新方法、新途径, 多次举行了“全国高校帮困育人工作研讨会”, 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像实行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及助学贷款等等, 成效显著。另外, 国家还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为贫困大学生捐款,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圆大学梦。目前, 我国针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与育人政策逐渐形成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导, 以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奖、贷、助、免、补”的多种方式并存的资助政策体系, 资助范围不断扩大, 由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向全日制专科学校及民办高校倾斜, 形成了一条资助的绿色通道。

2.2 存在的问题

2.2.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困难

要想把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就必须要科学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 只有把资助对象确定下来, 才能把资助资金发放到位。一般来说, 高校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时, 实行班级——系——学校三级认定模式, 这给认定带来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是学生和社会的诚信不够, 容易人为地夸大或缩小困难的程度, 有时甚至造假, 难免会使身份认定出现“搭错车”现象。

2.2.2 无偿资助助长了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思想

国家的贫困助学金、奖学金是奖励给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的, 有很多贫困学生因为外界或自身的原因无法得到。国家助学贷款这些学生又不愿意办理, 怕利息太高偿还不起, 但实际上, 是这些学生希望学校能够为其减免学费或提供无偿资助, 不愿参加勤工俭学活动, 不思进取。对于这种经济和思想都困难的“双困生”来说, 一味的资助会使他们的惰性和依赖思想更为严重, 贻害无穷。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的优化对策

3.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政府不仅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者, 还是经费的投入者, 育人工作的引导者, 政府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起着主导和推动作用。首先,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扩大资助的范围和比例, 加强监督与管理;其次, 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 维护教育公平, 让更多贫困家庭和边远山区的大学生有就学的机会;最后, 完善教育制度,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引导与管理力度, 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不断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育人效果。

3.2 发挥资助政策的效能,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高校资助政策是一种福利政策, 它本身就有强烈的激励效能, 以此为契机,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扶贫先扶志, 解困先立志,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鼓励他们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另外, 高校还有责任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告诉他们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就要偿还, 不能自行践踏信用, 让自己的品行受损。在得到奖学金或贷款的同时, 还要感恩国家、社会、学校、父母, 如果有能力, 应该积极回馈社会和国家, 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把资助的火把传递下去。

高等学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必须要坚持以育人为核心, 这是解决贫困大学生资金问题和思想问题的新的空间和切入点。通过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对策, 既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能使他们享受与其他大学生同等的待遇, 又能促使他们自立自强、健康成才, 这也是开展资助工作的目的所在。资助必须要结合教育功能,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体现真正价值。资助和教育家庭贫困大学生是一项系统工程, 绝不可能轻易地或通过单一的主体来实现, 必然要求多重主体的积极配合并发挥贫困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执群, 卢莉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04) :498-499

英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 篇7

一些专家和在学生资助工作第一线的学者在吸收和参考国外学者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探讨高校在实施资助政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发表了一些专著和论文, 如戴艳[3]在《“助困育人”:高校帮困助学途径的再探讨》一文中综合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和当前经济助困模式存在的不足, 探讨了实现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政治工作“三结合”的途径, 使高校的帮困助学最终达到“助困育人”的目的。李萍[4]在《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保障机制-Eugene Lang实验的启示》疑问中综合分析了Eugene Lang实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给学生以希望, 让他们相信上大学是现实的;在学生进入初高中就提供咨询服务让他们了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 同时让他们知道国家、政府、大学和各种基金会在大学资助工作中承担了相应的角色与责任。朱飞[5]在《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中提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资助条件下, 在恰当时机下, 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资助全过程当中, 感恩意识的培养应从体验感恩、学会感恩、实践感恩三方面入手, 把社会公益服务当做学生资助与感恩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平台。曹瑛[6]在《新资助政策背景下资助育人实践的路径探析》中提到为发挥各种资助工作的激励效应, 搭建以助学金为主载体的感恩教育平台, 以奖学金为主载体的专业成长平台, 搭建以助学贷款为主载体的励志育人平台, 搭建以勤工助学为主载体的能力提高平台。

但是, 目前贫困生中存在就业难这一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为了更好地把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 本文围绕提高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拓展其职业素养, 促进其职业发展, 从“授人以渔”角度发挥自主育人的功能。

一、贫困生现状分析

贫困生虽然大多在学习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背后却存在一些隐患, 他们大部分背负了很大的压力, 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综合素质和技能普遍不高, 社会关系资源较少,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今后的就业。

1.强烈自卑与过度自尊等不良心理。导致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很多, 但普遍由于家庭处于偏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及生活阅历的差异, 贫困学生的心理负担比一般学生重得多。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生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上自我否定, 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同时, 他们极力想通过自身取得的成绩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敬, 从而拥有很强的自尊心。自尊心和自卑心是一对矛盾心理, 往往自尊心越强, 自卑心越重。

2.综合素质和技能普遍不高。由于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 不仅物质生活条件比发达地区的学生差得多, 而且由于基础教育环境较差, 信息闭塞, 以致他们外语、计算机水平及知识面都比发达地区的学生差。另外, 由于经济条件、知识修养、才艺素养等方面的差异, 在学生中抬不起头, 加之与城市学生相比, 对现代生活的见识比较少, 对别人的看法非常敏感。在这种影响下, 贫困生往往不愿意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状况, 更不愿意公开求助学校、老师和同学。由于自卑心理, 他们较少参与同学和朋友的交往, 以致使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存在不足, 从而影响就业。

3.社会关系资源较少。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就业中的很多问题, 不仅要考虑自身发展, 还要考虑家庭因素。而贫困生的家人大多为农民, 他们的见识与社会关系网都有限, 无法给学生提供更直接有利的就业信息。同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没有足够物质基础进行人际交往, 与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相比较, 富裕学生就业信息量大及有社会关系帮助, 困难学生在就业竞争里无形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提高贫困生的素质和能力, 促进其就业能力提高

针对贫困生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在探索资助贫困学生的道路上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认真做好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 认真落实国家对贫困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 通过“奖、助、贷、勤、补”等方式和途径, 在资金和物质上直接给予贫困生支持, 确保帮助贫困生解决就学问题和生活困难, 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结合各种平台, 创新资助育人途径。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企业和个人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 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高校在奖助学金设立和评审方面, 可以打破传统做法, 在奖励方式、奖励对象上进行多元化、创新化、国际化改革。另外, 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开展的科创竞赛, 努力促成科创竞赛与资助、育人相结合, 从全方位角度进行育人。在校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游学、创业等项目的人数不断上升, 奖助学金不仅可以奖励优秀的学生, 还可以针对参加游学、科研创新、创业经历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奖励。这样的奖励可以鼓励贫困生多参加各种项目, 这样他们获得奖学金并不仅因其自身经济困难, 而因为其在其他方面表现突出, 可以帮助其增强自信心。另外, 企业设立的奖助学金不仅可以进行经济奖励, 还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条件, 提供资助学生到国内外进行游学访问、提供实习生岗位、到企业参观等机会, 让在校生特别是贫困生可以“多出去走走”, 丰富其阅历。

3.注重“强能”, “授人以渔”。“强能”是资助育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在做好对贫困生经济和物质帮扶的同时, 要更重视对贫困生的“强能”工作。“强能”就是通过对贫困生进行有效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拓展, 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课堂学习以外的能力提升机会和平台。由于贫困生进入大学学习之前, 较少参加各种展示自我的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申请各项奖助学金时可以设立一个自我展示环节, 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展示。另外, 在各项奖助学金的颁奖典礼中, 让学生用PPT展示自己的学习及工作经历以取代传统获奖学生发言模式, 鼓励学生多用英语展示,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自信心。在学生活动中, 高校可以多为学生举办一些常用技能培训活动, 如模拟面试、计算机软件 (Origin、CAD等) 培训、职场培训等, 这样的培训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对日后谋求职业能力发展有重大影响。

4.丰富勤工助学内涵, 为贫困生提供成才与发展舞台。目前高校结合自身实际, 设立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岗位提供给贫困生进行勤工俭学。但目前高校在勤工助学工作中, 大多没有以真正的职场要求管理和考核学生。按照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思路, 可以用社会职场的基本要求严格要求学生, 因为这都是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职场的最基本要求。通过让学生感受校园老师的职业环境, 培养其一定的职业能力, 为将来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准备。由于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都是贫困生, 有些低年级学生不大会使用计算机, 为此加强学生在计算机、文字表达、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激励贫困生不断完善自我, 达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学生看到身边的老师经常自发性加班工作, 会从心底里理解老师的工作, 在一定程度养成在以后职业生涯中自觉贡献自己力量的观念。

5.组织好校内外义工活动, 加强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校内外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如定期清洁学校会议室、图书馆图书整理、校园卫生保洁、校外环保活动等, 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前期知恩、中期感恩、后期报恩, 及早树立自立自强、有能力后回报社会的责任心。

6.加大帮扶力度, 营造温馨家园。可以通过退休老师党支部与学生党团支部共建的形式,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密切退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以了解团支部内贫困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拉近学校、家庭和学生的距离, 增强帮扶效果。而退休老师身边的资源是很多的, 这些资源可能会转化成资助与培育学生的力量。此外, 很多企业的代表被邀请到高校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与嘉宾交流, 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社会关系网。

三、结语

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开动脑筋, 探索出一条科学且富有人性化的资助育人培养体系, 帮助贫困生既要经济脱贫、精神脱贫, 更要全面育人, 提高素养和能力, 以期早日成才, 回馈社会, 回报人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http://www.chsi.com.cn/gjzxdk/news/201103/20110304/169466983.html.

[2]上海市高校勤工助学协会第十四次理事会议, 凤凰教育网.http://edu.ifeng.com/gaoxiao/detail_2012_11/15/19186263_0.shtml.

[3]戴艳.“助困育人”:高校帮困助学途径的再探讨.江苏高教, 2007 (3) .

[4]李萍.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保障机制-Eugene Lang实验的启示.教育探索, 2009 (9) .

[5]朱飞, 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1) .

英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 篇8

一、高职院校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上是否稳定、学习上是否安心、身心上是否健康, 不仅严重影响着他们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和发展, 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稳定和发展的大局, 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因此,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校园氛围, 向学生提供和谐交流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 在交流中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真挚感情, 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同时, 各高职院校可通过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 带动校园的学风建设。学校还要积极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加入社会的公益活动, 使他们在公益活动中增强感恩和回报意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 让他们多接触社会, 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树立自信心, 提高适应能力, 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

二、高职院校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前提。没有教育公平, 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 就没有人民满意的教育, 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也是社会发展的均衡器, 是缩小社会差别、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因此, 要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人们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奠定基础, 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要努力达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范围较广, 包括国防外交、行政管理、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公共医疗、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领域, 显然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这一范围之内, 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 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200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新修订的《教育部工作规则》中指出要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教育服务体系, 健全教育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 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公平, 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2007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先后又连续下发了配套实施办法。通过资助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把育人加入学生资助工作当中, 使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实践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正是将公平正义贯穿整个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的全过程, 同时也是逐步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现。

四、高职院校要在资助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指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 我们应认识到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要坚持育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资助工作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构建德育体系,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内容,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同时着力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人做事,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开创美好未来。充分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增强诚信意识, 养成良好学风。坚持全面发展,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 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 而当前在经济困难学生教育问题上, 大都只有经济援助, 缺少精神教育, 认为随着经济困难问题的解决, 其他问题随之也就解决了。脱离经济资助谈教育育人, 没有把经济资助作为育人的有一种有效手段利用起来, 缺少物质资助与精神帮助的结合。在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 以资助为基础来开展育人工作, 其能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 具有很强的现实说服力和教育意义。资助以教育为导向, 以育人为目的, 担负教育功能, 才能实现最大效益, 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总之,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是通过经济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入学及生活困难, 育人则以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尤其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引导和提升。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既对学生进行经济援助, 也对他们进行心理援助, 两者相结合真正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 高职院校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中, 为了促进大学生在经济、精神、学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要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实现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干的建设者。

摘要:在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 资助是手段, 育人是最终目的。本文对和谐校园、教育公平、育人为本等问题的理论探讨, 进一步研究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以便更好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刘建荣.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2) :53.

[2]陈至立.在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7-5-16.

上一篇:垂直型食物嵌塞下一篇:中职班主任工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