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2024-11-26

班级资助育人工作总结(通用8篇)

班级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篇1

XX大学XXXX学院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多年来,XX大学XXXX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步伐中进行,并且始终将其作为学院学工工作的重要部分来抓,坚持将资助育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诚信感恩教育相结合,与维护校园稳定相结合,同时,我们在帮困资助之余在精神上育人,教育所有受助学生要学会感恩,要把感恩的心化为成长的动力,精神上的育人对于完善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全方位健全完善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

一、基本情况

1、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公正评审助学金

困难学生的准确认定是资助育人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最难把握的工作环节。每年六月份开始,我们即在学院范围内启动困难学生申请的初步宣传工作,向老生广泛告知申请流程和须知,新学期伊始则对新生进行资助政策的宣讲,确保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审定中实行动态管理,成立以系别专业为区分的认定评议小组。通过实际情况来看,我院进行困难认定申请国家助学金成功的学生为616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成功的学生为175人,贫困率达20.55%。

2、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岗的育人功效

目前,学院设院内勤工助学固定岗40多个,机动岗30多个。主要岗位有学院办公室助学岗、学工办助学岗、教务办公室助学岗、图书馆助学岗、后勤服务中心助学岗、餐厅食堂助学岗、机房助学岗等。按小时计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补助,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勤工助学岗的设立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能力,缓解了自身经济困难的压力,同时,帮助学院很多部门减轻了相对的工作压力。

3、关注学生动态,多样化资助形式开展

日程开展的工作中,针对学生的家庭突发情况或者较大经济损失现象开辟特殊补助通道,在掌握了解情况后进行临时性补助的发放,给予学生最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同时充分利用学院的特殊优势联系企业并成立了永达奖学金,对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奖学补助以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在学院范围内开展的“爱心义卖”活动,将师生的爱心聚集起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义卖所得将全部作为学院特困学生临时补助。

二、攻坚克难

作为一所以专科生为主体的二级学院,XXXX学院开展了具有本院特色的资助育人工作,虽然每年学院的贫困生比率皆高于平均比率,但是我们的工作始终是在有序的进行。近年来随着招生范围的扩大,外省市生源的逐年增加,天灾人祸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困难认定工作也随之加重,在学院人数多、离本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我们成立由学院XXX院长担任组长开展的困难认定工作,以专业区分民主评议为依据,以帮困育人为目标,坚持帮助真正有困难的学生不让他在学习上有后顾之忧。总之,我院的帮困助学工作压力将逐年增大,但随着国家、上海市和学校各级投入的加大,并通过学生自强不息的努力,相信这项工作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三、资助育人新展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按照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我们要紧密结合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实际,将帮困、资助、育人落到实处,将“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认真做好家庭经济苦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和励志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访活动;有效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资助的公平公正。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开展自强不息精神教育、发展支持教育、开展诚信感恩教育,持续爱心义卖行动的热量,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意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审签人:(学院盖章)

日期:

班级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篇2

所谓资助育人负功能, 是指资助本身在作用于受助对象时, 所产生的与主观期望结果所不符的、不一致的作用和后果。资助育人的负功能与正功能 (积极作用) 是同时发生、相伴产生的。

2 资助育人负功能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等级认定工作难度较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认定工作基本存在人数多、范围广和虚假贫困的现象。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现行的贫困认定的体系基本为“班级—年级—学院—学校”四级认定。按照规定, 各学院的贫困生总数应不得超过学院学生总数的18%, 假设某学院总人数为1000人, 那么这个学院最多可以认定180名贫困生, 这对于参与认定工作的学生、班主任、辅导员来讲是一项及其繁重的工作。显然, 实地家访是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最好方法, 但是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 家访所造成的人力和物力消耗是不现实的。所以现在大部分的贫困认定只能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三级贫困证明”、“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登记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来完成。前两项由生源地所在的民政部门提供, 最后一项由学生个人填写, 随意性很强, 所以认定依据的可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很多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同学, 因为想拿到奖助学金, 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贫困认定资格, “滥竽充数”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队伍中来, 表面上看是学生获得了资助, 但暗含的是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 尤其是在金钱诱惑之下, 部分学生养成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不劳而获的念头表现的淋漓尽致, 资助育人的负功能得到彰显, 从而造成高校奖助学金不能够完全发放到贫困有志的寒门学子, 使资助育人工作陷入一定的困境。

2.2 资助与育人结合度不够

虽然现在“资助和育人相结合”的资助理念在高校中得到了提倡, 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还存在很大问题, 资助和育人并没有很好地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分离的, 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众所周知, 当前资助评定的工作复杂而繁重, 没有一个简单而又科学有效的资助评定体系, 所以每到评定贫困等级时, 大多数老师都会忙的焦头烂额, 精力全都花在了助困上, 而忽视了育人的理念。其实, 对于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 对他们思想、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注往往比物质更为重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被冠以“贫困生”的帽子, 这使得他们被当作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对待, 对于他们心理和思想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果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和疏导, 就会导致自卑等一些列心理方面的问题出现。这就背离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理念, 给资助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资助育人的负功能就在于没有实现助困与育人的紧密结合, 资助单一方面的比重太大。此外, 正如上面所说, 由于涉及到物质层面的金钱利益, 很多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也会利用各种资助漏洞来申请奖助学金并且成功, 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学生“金钱至上”的观念, 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2.3 学生的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不强

所谓契约精神, 是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 而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 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具体到资助育人工作, 当学生提出的资助申请得到批准并获得相关部门、个人的资助时, 契约就随之缔结。而契约缔结的双方必须为此而遵守相应的原则, 并且为之付出努力。现在的情况是, 很多学生认为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给予的资助是他们理所应得的, 因为他们来自经济困难家庭, 国家和社会理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办法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所以, 很多同学拿到奖助学金之后就单方面退出, 而没有意识到其实从资助达成的那一刻起自己已经是契约缔结的双方, 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 身体力行, 为维护这个契约而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 国家和社会也就不再有义务为其提供资助。

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来讲, 获得资助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所享受的权利, 但是获得权力的同时必须要履行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不履行义务而享受的权利。现在的学生, 契约意识不强, 甚至缺失, 这对于资助育人工作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因为这涉及到个人的主观意识层面, 需要大量的教育工作才能够逐步形成。

在资助工作中, 往往会遇到催已经毕业的学生偿还欠款的事情。其实国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在校期间的免息贷款, 就是鼓励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前将贷款还清, 如果毕业后未能还款的, 会追加利息, 这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 没有后顾之忧。但是, 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不能按时还款, 出现拖欠的现象, 而学生毕业后也往往不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 这就给还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方面是学校联系不上学生, 一方面是上级部分催促学校联系学生还款, 这种矛盾局面的出现大多是因为学生诚信意识不足造成的。从便于工作顺利开展的情况来看, 学校总想把资助款项贷给能够及时还款的同学, 但是仅仅通过各种申请表格, 学校是无法把握学生诚信度的, 虽然老师会对学生进行诚信意识教育, 但大多流于口头或是形式, 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资助工作的诚信评价体系未能确立。因此, 资助与育人必须要有机结合, 摒弃其负功能的影响, 以保证资助工作顺利进行。

3 资助育人负功能的管控方法

既然资助育人在高校资助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资助育人的负功能和正功能又是同时发生的, 那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探讨, 努力降低其负功能的影响, 发挥正功能的优势, 保证资助工作有效开展。

3.1 完善资助评定体系

(1)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贫困等级评定时, 不仅要结合学生提交的“三级贫困证明”、“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登记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对于有明显作假行为的同学, 待核定后, 取消其资助评定资格, 并进行批评教育;对于所提交资料存在疑惑的同学, 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其家庭实际情况进行核查, 确保专款专用, 让真正需要的学生的到资助。

(2) 进行诚信评价并建立受助学生诚信评价档案。学校应对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诚信评价, 对于诚信评价得分较低的学生, 不予资助。从学生获得资助的时刻起, 为每位受助学生建立诚信档案, 将其日常诚信行为进行纪录, 如考试诚信、交友诚信、金融诚信等, 并且将诚信记录计入个人档案。这样可以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跟踪评价体系, 使学生时时感觉到自己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3) 适当调整资助结构。现在的资助体系包括“奖、助、贷、补、免”, 其中“奖”中的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是属于高额的, 而国家助学金的名额很少, 平均一个年级只有一个名额, 虽然8000元钱的金额很高, 但是受助面却相当小;国家励志奖学金为5000元, 金额较高, 而且名额相对较多, 但是申请对象必须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的资助结构, 使得一些家庭经济较好的同学即使表现很好, 却什么也拿不到, 这无疑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所以, 应当适当调整国家奖学金的比例, 即使降低一定的额度, 却可以增加不少的名额, 这样能够让很多家庭经济相对较好而且又努力踏实的同学同样得到奖励, 在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的同时, 也能降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虚假申请贫困生的现象发生几率。另外, 资助结构的适当调整, 也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能够减少资助育人负功能的影响, 保证资助工作顺利进行。

3.2 促进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

助困和育人是资助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二者相辅相成。首先, 在高校资助工作中, 要加强资助育人的宣传力度和范围, 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向广大辅导员和在校生以及学生家长宣传资助育人的理念;其次, 要加强辅导员队伍, 尤其是资助专项辅导员对于资助育人理念的理解, 提升辅导员的师德水平和育人工作能力。辅导员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要积极搭建辅导员学习平台, 注意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 加强交流与合作, 推广资助育人成果, 从而促进资助与育人真正有机结合;再次, 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排除他们的自卑感和心理方面的思想压力, 促进受助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就业。

3.3 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和制度意识

契约和制度对于资助的双方都有约束效力。从贫困生申请资助的那一刻起, 双方就必须遵守约定, 契约的达成意味着当事人自我意志的限制与约束, 儒家文化中, 最早提出契约精神的是亚圣孟子,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由上至下都缺乏平等自愿的契约精神, 因此, 务必要建立与学生的契约精神。这对于在资助工作中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诚信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 在现代法治社会, 契约精神也是其中的基本精神,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也是当今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在法治社会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权利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诚实守信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制度意识, 首先要进行一定的组织学习, 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制度的重要性, 树立遵纪守规观念。只有深刻地了解制度的内容, 才能提高学生的制度意识。契约精神和制度意识的养成, 有助于规范学生在资助工作视域内的行为, 有助于资助育人的有序开展, 更有利于高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实施。

3.4 完善勤工助学新模式

勤工助学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赚取自己生活所需, 补贴家庭开销的一般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勤工助学模式为:学生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基础上, 赚取生活需要的报酬;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的组织过程中, 获得较多的报酬, 进而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当前高校的勤工助学模式更多地是依靠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但是因为高校自身的限制, 提供的岗位数量以及薪资报酬相对较低, 很多时候甚至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开销。所以, 在高校勤工助学的开展过程中, 应该向社会要资源“走出去、引进来”, 以高校资助部门为纽带, 并结合学生专业特长, 正确引导社会企业单位到高校招聘兼职学生, 为在校贫困生提供符合专业需要的兼职岗位, 从而也能缓解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增长见识, 为以后就业提供充分准备。

4 结语

资助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 对于资助工作负功能的管控研究, 有利于促进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要做到授之以鱼, 更要做到授之以渔, 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真正将资助育人工做到规范化、严格化、常态化。

摘要:指出了大学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 教育公平是保证大学生平等地接受良好教育的基础。在高校中, 要做到教育公平, 就必须重视资助工作的开展。阐述了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包括“奖、助、贷、补、免”, 要求将助困与育人紧密结合, 形成资助育人的科学架构。分析了资助育人工作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必须重视资助育人工作的负面影响, 即资助育人负功能, 只有掌握管控负功能的方式与方法, 才能保证资助工作在高校育人体系中顺利发挥作用。

关键词:资助育人,负功能,管控研究,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吴以立.高校贫困学生心理扶贫微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1 (20) .

[2]陈钧.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勤工助学新木事的重要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9) .

[3]蔡路, 刘运显.试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5 (3) .

[4]苏琼瑶.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勤工助学新模式的重要作用研究[J].长江丛刊·理论研究, 2016 (6) .

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研究 篇3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全方位脱贫

一、前言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同时更指出要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贯彻到教育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更要重视育人功能,做到学生全方位“脱贫”。但“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不等于‘补助,资助工作也不是‘慈善行为,现阶段我国高校帮困工作的关键是在资助的同时加强育人功能。”

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一直以来,国家都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教育机会均等。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接受教育成本的增加,同时受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影响,全国各大高校都出现了不同比例的贫困生群体。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确保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国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配合其他资助体系的奖、贷、助、补、减的多元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荒废学业。但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往往主要集中在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方面,在如何发挥育人功能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究在资助工作中如何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缺失的原因

1.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认定机制有效性不足

目前,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主要查看有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参考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及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学生日常表现及申请答辩等环节。但是,评定过程中依然存在认定漏洞,很多高校都存在着认定标准模糊不清、认定考核不严、认定程序不完善、认定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比如,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无法断定;评定贫困金额没有与时俱进,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出现虚假信息的填报;申请对象由于自尊心问题,对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同学隐瞒了真实的家庭情况等。认定机制的不足及资助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国家设置贫困资助的意义,不能真正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2.注重经济资助,忽视发展性成长

高校对受助学生的资助往往是直接的、无偿的,导致部分贫困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缺乏全面认识,存在 “等、靠、要”等不劳而获的思想。部分贫困学生认为获得各项无偿资助是理所应当的,缺乏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意识。另外,贫困生个人信息不恰当地公开、隐私未被合理保护,造成贫困生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贫困生除了需要基本的经济资助,还需要学业指导、能力拓展、就业实习帮扶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往往重经济保障而忽视学生的发展性成长。贫困学生往往没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身能力素质,这无疑弱化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三、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保障学生全方位脱贫

1.更新资助理念,优化资金分配

创新资助理念,注重宣传引导,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国家的奖助学金是用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因此,评选奖助学金时,学校要通过各个宣传渠道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宣扬先进学生优秀事迹,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建立学校与地方资助中心联网制度,学校要派专人实地走访、调研贫困生的情况,确保专项资金用到实处。增强学校资助资金灵活性和自主性,引入民间资助力量,优化资助资金分配,真正让贫困学生得到应有的资助。

2.加强人文关怀,全方面提升能力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神解困和情感教育。要增加有偿资助,即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助;注重学生的自助和他助,挖掘资助资源,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和实习实训岗位,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加强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借助主题团日、优秀事迹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榜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保证贫困生思想不掉队。同时,针对部分贫困生的自卑、消极心理,要充分利用团体辅导、广场咨询等活动引导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客观认识现实,摆脱心理困扰。

高校进行学生资助工作时,要结合学校和地区实际,恰当地给予学生经济上、学习上、心理上、就业上的教育指导,做到全方位资助育人,使贫困生成为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心理健康、奋发有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高丽芝.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历史与现状研究[J].思想战线,2015(41):62-65.

[2]李璐.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认定管理和人格教育的欠缺[J].华夏教师,2013(11):86-87.

[3]曾盈村.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后续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5(14):245-249.

班级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篇4

摘要: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其育人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主要从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出发,探索发挥资助育人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资助育人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就在高校建立了以“奖、助、贷、补、减”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这种完善的资助体系不仅可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进入大学并无后顾之忧的接受高等教育,也在高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明确的提出高校要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做好“资助育人”这一重要工作。因此,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资助工作的功能

1.1经济上的助困功能

所谓资助,可想而知首要的是经济上的帮助,而高校的资助工作是针对家庭经济无力承担其学费的大学生所开展的,首要目的是从经济上对贫困生进行帮扶。通过绿色通道部分贫困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让贫困生在上学期间无后顾之后,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国家助学金为他们提供生活费,可以让他们安心的学习,全面发展。

1.2思想上的励志功能

对学生进行物质资助,只是资助的最低要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资助工作除了达到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学会自我帮扶。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的评定工作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注重全面发展,努力成长成才。

1.3情感上的激发功能

贫困学生通过国家或企业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他们会从内心感谢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怀揣感恩,而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必然会在他成才之后回报社会,这样通过资助工作实现了从情感上激发大学生学会感恩。

1.4品质上的塑造功能

不管是奖学金评定,还是助学贷款申请,都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资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评定体系要求学生讲求诚信,严格要求自己;引导大学生重视个人信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1.5心理上的疏导功能

贫困生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或单亲家庭,他们从成长的环境都不优越,家长更多的关注学业情况,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比较薄弱,因此,他们一般会存在自卑的心理,而通过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的途径

2.1完善资助体系,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的资助工作者在资助工作助困功能的发挥上更多的是事务性的工作,从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脱,腾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其育人功能的发挥成为了关键,以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为例,第一,院内成立以副书记担任组长,资助育人专项辅导员和年级辅导员为组员的资助工作小组,在学习、解读国家和学校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学院评价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资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资助效益,确保高效准确地完成资助工作。第二,建立贫困学生档案。贫困学生由于经济的原因可能造成心理自卑、学业落后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学院通过档案从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把握动态,确保能及时沟通并实施跟踪帮扶。

2.2实施励志教育,培养学生全面成才

高校应该以资助工作为平台,加强学生的励志教育。第一,大力宣传优秀事迹。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优秀个人及集体表彰大会等活动为契机树立优秀励志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贫困生的自强自立意识。第二,围绕学生的理想信念开展成长成才系列讲座。例如,电子工程学院开展了“E动青春”之“榜样力量、助力成长”讲座、“未来职场,由我做主”职业规划讲座等。第三,将励志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院一直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理念培养勤工助学人员,鼓励他们自食其力,自强不息。通过两者的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使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得到了升华。

2.3注重感恩教育,寻求心理回应

感恩是组成德育的重要部分,而感恩意识的缺乏也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学院一直从贫困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出发,注重全体学生的感恩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感恩氛围。第一,在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企业奖助学金评定的过程中,倡议受资助学生从心出发,撰写感谢信并鼓励学生参加一定时间的义务劳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勇于面对困难的优良品质。第二,组织“真情传递”毕业生图书捐赠会,通过图书捐赠的方式引导毕业生懂得感恩并将感恩传承。第三,利用党支部和班级,组织感恩节感谢父母、感谢老师的活动,寄送祝福,通过志愿服务队、献血队等组织,将志愿服务常态化,回馈社会。

2.4重视诚信教育,提升育人意识

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品质,作为具有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大学生,更应该讲求诚信、以德立人。然而,目前高校校园里失信行为却屡见不鲜。在学习中,有学生考试作弊、抄袭成风;在经济中,故意拖欠学费、骗助骗贷。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带了极大的挑战,而资助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工作过程中重视诚信教育,发挥其品质塑造功能。第一,以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为抓手,开展诚信教育。通过举办“毕业生助学贷款还款培训会”,与贷款学生一对一谈话,贷款已毕业学生还款跟踪及催缴等方式引导毕业生按照还款协议按时还款。第二,定期开展诚信考试教育。通过签订考前诚信承诺书,将诚信教育渗入每一位学生心中。

2.5突出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而高校作为一个学生半社会化的环境,大学生承担着学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贫困生,由于成长的背景特殊,心理往往比较自卑、自闭,综合能力也相对较低,针对这种问题学校和学院应该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效促进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第一,完善心理援助机制和网络。通过加强辅导员在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让辅导员在贫困生管理过程中专业化。第二,为贫困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平台,鼓励帮助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岗位,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第三,加强贫困生管理,突出人文关怀。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定期和贫困生沟通,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关心他们,并利用寒暑假期间走访贫困学生,切实了解情况,传递温暖。

资助育人感恩征文 篇5

那一年我十四岁。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十四岁的我一夜之间仿佛长成了二十四岁……爸爸的离开,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我的“百科全书”没了;幸福的生活也没了。拂过脸颊的春风都不再暖人心腹了,甚至还有些刺骨的寒气。

中学毕业,我没有选择高中。太怕考不到好的大学还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辜负了父母一片苦心!于是我来到了技术学校“金陵职业教育中心”,在这里我开始了新的生活。失去了家中顶梁柱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太多太多,精神上的;生活上的;学习上的…走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开始成为家里最大的负担。妈妈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着,起早贪黑地工作着,不为别人,就为了这个家,为了我那每年三千块的学费努力着…妈妈和爸爸辛辛苦苦闯了几十年,好不容易熬出头来过上了好日子,却又遭此一劫。人生无常,庆幸学校是仁慈的。一直以来都在帮助着像我这样的困难学生们。不管帮助或大或小,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恩惠。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谓受人恩果千年记。”

还记得当初刚刚来到这个学校,第一学年的学费竟然是将近三千块钱啊!还加上校服费,军训费什么的……以前中学学费本来就少国家还可以减免不少,一年学费也交不到一百块可这三千块是原来的三十倍啊!对于一直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我们来说,这还真是个天文数字。好在家里亲戚多,总算是凑够了钱交了学费。可我上的是五年的高职,这一笔学费可不是小数目啊!总不能一直这样吧……后来我的班主任告诉我其实我们现在虽然不是义务教育,可是学校还是为我们这些贫困生提供了减免的帮助。而这些减免掉的钱全部都是老师从自己的工资里面拿出来给我们的呀!听到这些心里顿时觉得暖暖地…学校不仅仅是帮助我们减免学费,还帮助我们找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让我们去做。让我们自己也可以出一份力,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经验。不管对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来说都有着不小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多赚一些钱给家里。

去年,国家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助学计划。当妈妈和我捧着那沉甸甸的一千块国家助学金的时候,心里有太多感激的话不知从何说起。一千块,一千块意味着什么?妈妈三个月的工资;三分之一的学年学费;三个月的生活费…今年国家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这些穷困生,助学金费从去年的18个亿增长到了95个亿,明年更将预拨200个亿……看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数字,让我看见了国家对我们这些困难学生的重视。因为有了这样的计划,让我们对未来更加有信心努力的好好走下去!虽然我们现在还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曾经的付出没有白费!

青春资助育人激扬征文 篇6

我是一名来自广东省揭阳市农村的孩子,到后来随父母居住在广东省汕头市。小时候,父母为维持家庭生活外出打工,我和两个妹妹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拉扯大,爷爷是名知识分子在校教书,奶奶在家种田养猪,爷爷奶奶就是在烈日下翻土施肥、在寒冬下摸黑喂猪的情况下拉扯我们兄妹三人。可我却是那么的不争气,小时候不听话,时常逃课,甚至发展到偷取爷爷奶奶辛苦挣来的钱去打游戏机。如今想来,当时的我真是刁蛮气人,而这也成为我高考努力奋斗的动力之一。中学时代,我和妹妹们随父母来到汕头居住,并且在此上学,初中三年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在我和妹妹十几年来第一次和父母一次居住,这让我们都感到很开心、幸福。中考,我以中等成绩考入区排名第一的国家示范高中。

进入高中后,课外娱乐活动增多,学生会、社团等都是以往所没有的,于是中考后便自由的思想渐渐“侵蚀”了我。时间飞逝,辗转高三,此时我才渐渐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及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因此,高三这一年,我品尽了学习带给我的甜蜜与苦涩,甜蜜是学习成绩的进步以及排名的飞跃带来的自豪,苦涩是生活上我失去了很多,特别是失去了朋友,那些与我欢笑过的他们。学习上,英语成绩向来都是50分左右的我,在我放弃英语那一刻,是她,给我上思想课;是她,给我鼓励;是她,没有放弃我,她就是我最敬爱的高三英语老师胡老师。每日摸黑背诵英语单词,背诵作文,试卷一套又一套,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开始,就是这些日复一日的学习,带给我的结果是每次月考都有几分的“大”进步,终于在一模考试中我及格了,因为开心、激动,我流泪了,但更因为感谢、感激胡老师,是她不放弃我,是她对我一如既往的鼓励。在生活上,我失去了很多,体育运动、娱乐活动、朋友。有朋友描述我:我变得冷漠、自私、不再阳光、与人格格不入。是的,我承认我确实变了,或许是莫大的压力对我的揉捏,父母的压力、亲戚的压力、同学的压力、自责的压力以及被他们看不起、嘲笑的压力,但这些压力没有击垮我,反而成为我向上进取的垫脚石。高考来了,我对它充满信心,那时我的心情如雨后彩虹一般漂亮。原本我信心十足可以考上二本a线,可是,我从来没想过我竟然会败在理综上,最终考上二本b线,家人和亲戚们对于我能考上本科都十分惊讶和开心,可他们并不理解我背后的难过和一年来的辛酸。最终,在我和家人的战争下,我选择三本a线,于是进入了如今的职业学院。

求学。“千年树木,百年树人”。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我经多方面考虑后,放弃上本科的机会,选择进入职业学院。在这里,我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是国家让我有机会继续学习、成长为茁壮的“百年树人”。在困难的求学路上,国家助学金工程帮助我穿越荆棘之路,因此,我立志为我的青春、我的梦想、我的、祖国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筑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孟德用诗词来表达他心中的抱负、梦想,而我心中的梦也如孟德之梦。大学梦,是每个莘莘学子为之不懈努力的梦,大学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在这里我有可爱的宿友们、美好的班级,我加入学生会;在部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里,我还认识了其他学院的很多同学,他们填充了我生活的每个角落;学习上,我确定了目标,认真学习,在学习好专科知识的基础上,向专插本前进。这些点点滴滴都是筑造的梦想的一砖一瓦。

铸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身为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家人的希望,更是肩负着实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以我定当将自己铸成“少年强,少年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五四青年节于北大师谈讲话中指出:现在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这批大学生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奋斗,千千万万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青年将全程参与。但我认为,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蔡元培校长说过:“若无德,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的、是方向,一个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而我也正是需要被铸成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班级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篇7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帮助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了学业, 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加之实际操作过程的环节过多, 后期监督和资助后教育力度不够, 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对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更大挑战。

1. 资助工作简单化

部分高校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把资助育人工作简单化为慈善资助, 认为资助工作的过程就是把国家、学校、社会的相关资助费用、勤工俭学岗位提供给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 其中难免会有偏差, 这就使得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资金不能被充分使用。简单的金钱资助只能解决受资助学生表面的困难, 而忽略了伴随经济困难而可能产生的内在困扰, 并没有对家庭经济困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 即无法从根本上达到育人目的。

2. 资助目标难以确定

国家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是资助项目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资助过程中由于贫困认定工作缺少统一的尺度难以计量,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 (1) 学生相互比穷; (2) 老师直接确定; (3) 依据证明材料确定等。

3. 育人功能不突出

一些高校存在对资助体系的功能认识不足, 对受助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还不够等问题。资助体系不仅具有经济功能, 更重要的是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勤工助学只单方面为学生提供经济利益, 却忘记在这一制度中渗入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成分,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不愿意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行为侧面反映了部分学生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不强。

二、我院资助育人工作的应对策略

我院不仅创新家庭经济困学生资助机制, 优化“奖、助、勤、贷、免”资助体系。而且还采用育人与帮困相结合, 建立帮困育人新模式。相比其他高校的帮困助学工作, 我院更高一筹的地方就是助困育人理念。我院的帮困助学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帮”, 更注重对学生的“育”。配合我院“诚、爱、美、洁、精”学风建设, 通过辅导员一对一谈心、开展资助相关知识讲座、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他们牢固树立成才意识、诚信意识、奉献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人才, 才能使他们在将来拥有比较好的前途, 实现自身的价值, 才能更好地回报和感恩社会, 为校争光, 也才能使他们彻底摆脱这种贫困状态。不管困难与否, 学生都要努力成才。我院整个资助工作的一个中心理念就是帮困育人, 就是帮助困难学生成为人才。

除了拥有助困育人的先进理念, 我院还建立了助困育人机制, 主要包括六项制度。

1. 推行诚信、感恩教育制度

凡是申请贷款的同学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贷款相关知识的讲座、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申请贷款的同学必须提供一个书面的信用承诺, 每年组织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信用承诺宣誓,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家庭经济困学生是通过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才顺利完成学业, 是社会爱心的直接受益者, 他们应该比其他人更懂得社会爱心捐助对家庭经济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虽然国家和社会资助不图回报, 但是受助者不应该将接受助理解为理所当然, 自己有能力的时候, 理应有所回报。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并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道理, 我院积极开展各种诚信、感恩为主题的家庭经济困学生教育活动。

2. 推行社会公益活动承诺制度

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是我院的一大资助特色。凡是受助的学生必须参与一定量的社会公益劳动, 目的就是让学生受到帮助的同时学会通过自己的双手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我院积极倡导学生参加社区义诊、血站爱心献血、为灾区义务募捐、宣扬爱护女性健康等公益活动,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也使受到资助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感恩社会。由于我院在公益活动上的不懈努力, 盐城市中心血站、盐城市民政局、盐城市东方女子医院都在我院设立了爱心助学金,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很大帮助。

3. 推行困难优先制度

依据学生的困难等级, 我院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划分为三个等级, 最困难等级的学生优先考虑勤工助学和相关补助。勤工助学是一种由资助者提供劳动机会和劳动报酬, 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 解决学习费用的资助方法。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手段, 同时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 它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很好途径, 学生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院依据学生的学习时间, 按照困难优先原则让学生自愿选择勤工助学岗位, 真正做到了学习劳动两不误。

4. 实行多级多渠道公示制度

为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我院在招生网、校园网、媒体上公示国家、学校及社会上的资助项目, 并在新生入学前将资助简介寄发给学生, 让他们在入学前就能够了解到各项资助政策, 为顺利入学做好准备。学生在校期间, 每次发放奖助学金, 我院都会将发放奖助学金的通知下发到每个老师和学生手上, 让所有人都成为助学金发放的监督员。凡是享受我院奖助学金的学生, 学校都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分别在班级、二级学院、学校显著位置和校园网逐级进行公示, 并留下举报电话和邮箱。所有奖助学金经公示没有异议后再进行发放。当然, 出于对学生私密的保护, 对于学生的某些具体困难我院不予以公示。

5. 贷款学生贷款和毕业前确认制度

凡是在我院贷款的学生, 我院都会在学生贷款之前讲解贷款的相关知识,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贷款和相关程序, 并确定他们所需贷款的金额, 还贷的时间等相关信息。在学生毕业前会再一次与学生一起确认相关的贷款信息, 并对其再次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不仅要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快还款, 还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教育他们按时还贷不仅仅是个人诚信问题, 还体现了贷款学生对国家资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感恩之心, 毕业后用感恩之心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6. 心理辅导值班制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让他们与其他人一样在学校中生活学习, 这也是我们资助工作者所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我院学工处、二级学院每天都安排了老师值班, 在固定地点专门解答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由于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很敏感, 不愿意找熟悉的老师为其解决心理问题, 我院还建立心理辅导中心, 每天安排专职心理辅导员坐班, 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 以解答学生心理方面的咨询, 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 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决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这个目标实现的背后是我院资助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帮困育人机制的不断创新, 长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辛勤付出。

参考文献

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实践和探索 篇8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认定;管理;有效程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2-0077-04

高校资助工作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部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同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也是维护教育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1]但在工作中,确有少部分辅导员采取粗放式的资助方式,仅依据贫困证明材料,不去甄别贫困生的“真伪”,只要递交了申请材料,助学金就人人有份,在资助后期不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学业等方面一对一的帮助,看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完成了资助工作,实则与国家设立助学金资助真正贫困生的初衷相违背,这种现象的存在要求我们的资助工作要精准,要针对贫困学生的不同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资助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助、精确管理。

一、高校精准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中出现不诚信行为

众所周知,每个学校除了国家设立的助学金,还有企业设立的各种助学金,如果一个学生被认定为贫困生,一年至少可以获得3000元的资助,高者达到万元,这对自身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据笔者统计,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贫困生个人申请率比例达到学生总数的35%,而被认定为贫困生的资助指标只有20%左右,出现

粥少僧多的局面,在巨额经济利益诱惑下部分同学可能会不贫装贫。如果贫困认定环节不能有效甄别贫困生的真伪,同学之间相互比较,发现经济条件与自己相当或者比自己更好的同学都能够获得资助,就会产生“白要谁不要”的想法,不贫困的学生也会出现弄虚作假来参与贫困生的评选或夸大贫困程度的不诚信行为,如果不加遏制,贫困生资助将失去原有之意。

(二)贫困生认定中有关争议问题举证困难

每所高校都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详细的贫困生认定细则,理论上每位辅导员依据学校制定的贫困生认定细则要求,基本可以保障贫困认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2]但在贫困生认定的实际操作中,贫困学生存在地域的差异,如东部沿海和西部偏远地区、城镇和乡村在衡量家庭经济状况的尺度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辅导员单看学生递交的贫困证明材料来做认定工作,难免会出现误评、错评。如果真正的贫困生由于辅导员不能有效甄别而落选,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伤害,往往会引发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该生的学习和生活。

(三)贫困生认定中可能伤害学生自尊

有时辅导员或学校在资助工作过程中想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但由于方法不当而事与愿

违。例如网上有关沈阳某高校让贫困生演讲“比穷”的报道,具体做法是每位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同学首先提交贫困认定材料,然后在当着同学的面把自己家庭如何的贫困讲给同学们听,最后投票选举,得票高者才有资格获得国家助学金。这种做法看似公平、公开、公正,但实际上在巨额助学金的诱惑下必有不贫困学生撒谎,而真正贫困的学生由于在撕开物质贫困“伤疤”的过程中表现不佳而落选。越是贫困的学生自尊心越强,有时在资助过程中辅导员的一个无意言行,都会伤害贫困生的心灵。[3]

(四)贫困生认定中原续教育重视不够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也是奋战在资助工作一线的人。辅导员平时工作琐事较多,资助只是工作的一部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对于资助的后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资助评完了,钱发下去了,感觉事情完成了,出现只助不育的现象。其实完全可以充分深度挖掘资助题材,诸如国家为什么要资助,没有得到资助的同学如何调节心理等,在学生中间开展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

二、高校精准资助的实践与思考

(一)精确识别

对于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出现的几种现象,如果将中医理论的“望闻问切”问诊法应用于贫困生认定工作中能很好地解决甄别困难的问题。

1.“望”之细心

“望”在中医上就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来推断病人的寒热虚实。在资助工作中要求辅导员要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申请资助学生的细节,通过细节甄别贫困学生的真伪。

首先,要仔细查看其递交的《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填写是否有前后矛盾和错误之处,如果前后不一,说明该生没有认真对待,家庭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困难。

其次,看其衣着穿戴和生活用品,如果一身名牌、手机几千元并且配置有手提电脑等高档用品和高档化妆品,说明该生家庭条件还可以。

第三,大数据条件下,细心的辅导员可到学校后勤管理中心查看学生在食堂的用餐消费记录,如果一个学生消费高于在校学生的平均消费,也反映出该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差。

2.“闻”之耐心

“闻”的本意是“听”,医学中是医生用感觉器官鼻子嗅病人的呕吐物、大小便等气味,以此判定病人的发病部位,病情的轻重。

在资助工作中辅导员要善于倾听,因为有时表象会掩盖事实,大学生有时好面子、虚荣心作怪等原因,即使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也会表面穿戴的很光鲜。在资助过程中仅仅“望”是不够的,还要多听,听听申请资助同学内心的实情。俗话说言为心声,辅导员要及时捕捉学生说话的内容、方式和流露的情绪,这些细节都可以给资助工作提供信息。让申请资助的同学将家庭经济情况不愿意当众讲的内容可以单独告诉辅导员,一件事情的真伪依靠听其讲要比看其写更容易判断。“闻”是多方位、多层次的,除了听学生本人自己讲,还要听听授课老师、班干部和一般同学等信息源的声音,这样才能做到“兼听则明”。

3.“问”之真心

“问”是医生通过问病人的发病部位,病变的表现来推断患者的病症。资助工作中的“问”,即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信息所采取的对话咨询。辅导员与每个学生的接触时间有限,并且有些学生在人前人后的表现不一样,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学生,仅仅“望”和“闻”是不够的,询问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辅导员仅凭借学生的表现是不可能将家庭有隐情的学生找出来。

询问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家庭情况一方面可以让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另一方面通过“问”更能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像有些学生是单亲、孤儿或家庭遭遇过变故等,或者那些真正家庭经济困难而又非常内向不愿意表现自己困难的学生,怕伤自尊或被歧视,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讲,只有通过辅导员的询问才能得知这些信息。

4.“切”之准确

“切”是“切脉”,借以掌握脉搏每一部位的缓急、强弱、节律,以推测患者是寒症还是热症,是实症还是虚症,进而分析病因进行治疗。通过前面的“望”、“闻”、“问”等工作可以对申请资助同学贫困的“真伪”和贫困的程度大致了解。辅导员平时要多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多了解其家庭情况和日常表现,这样对于学生在参评过程中所反映的事实会有个比较清晰的把握,不至于完全搞不明白真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花很多时间去了解或者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件事。

(二)精确帮助

1.辅导员牵头,师生联动。对于班级贫困生,要区别对待。第一类为建档立卡(扶贫手册)学生;第二类为低保户学生;第三类为家庭经济突发事件困难学生;第四类为家庭一般贫困学生。通过辅导员牵头,将这四类学生情况反馈给班干部,让他们定期关注这些同学的情况,使这四类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心理有人关注、关心、监督与落实。

2.定期开会,及时跟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一切事情的保障。辅导员必须做好这四类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他们的所思所想做到心里有数,这些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校表现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因此在召开贫困生会议的时候,需要根据时代主题、社会特点、地方产业、学生专业、心理取向等进行讲解。把国家政策、学校工作、班级情况、学生表现讲清楚,使他们在每次会议结束时都有感受、有欢乐、有收获。

3.开展实地调研。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定期对这四类学生开展抽查家访工作。对以下三种情况进行重点走访:第一是对建档立卡(扶贫手册)的贫困生家庭进行走访。第二是从这四部分学生中,选取一些能提供贫困生材料但与他们的现实表现不相符的贫困生家庭进行家访。第三是对于家庭确实困难却没有提供贫困生材料的贫困生家庭进行家访。通过以上的走访,可以进一步搞清楚贫困生中是否存在虚假情况,是否已经脱贫,是否贫困程度进一步加剧等问题,以便将这些信息汇总写成调查(走访)报告,及时汇报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完善贫困生精准资助的监督与落实。[4]

(三)精确管理

第一,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诚信才会有“伪贫困生”的出现,才会有评定过程中作弊情况的出现,才会引发学生对辅导员和学校的不信任。从学生入校之初就应该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定期开展诚信方面的活动,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不诚信对他们以后和将来产生的影响。当学生们都很诚信,他们表达出的家庭经济情况都很真实,助学金认定的难度也必将大大降低。

第二,建立长效机制。每一学年辅导员都要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因此,在新生开学,辅导员就要利用家长送学生到校的机会,与家长面对面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尽早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总所周知,新生刚入校,动机比较纯,对学校的各种情况不熟,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彼此没有任何私心,弄虚作假的几乎没有,此时学生提出的各种申请、讲述的各种情况,可信度更高。档案建立后,还要注意及时更新,对于因突发事件而致贫的个别贫困生虽不在贫困档案上,查证属实后,仍要特殊照顾,从各方面给予资助,帮助其渡过难关。

第三,助学金评定小组成员组成要合理。不能单纯地由辅导员指定或者班委们组成,好的做法是由学生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由大家选举平时表现公正无私的同学担任评议小组成员,并且对投票的结果由辅导员进行保存,先不对外公布,有效避免拉票现象。[5]

第四,制定可量化的细则。国家助学金一般都是按一档、二档、三档来区分的,但每个档次的区别在哪里,为了更容易区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我们可以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分类赋分,使贫困认定工作做到有理有据。如下表:

件1.父亲因残疾、患病或年迈(超过60岁)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

2.母亲因残疾、患病或年迈(超过55岁)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

3.除父母外,其他不享受公费医疗(医保)的直系亲属患重病

4.城镇低保户及农村一般困难家庭子女

5.有1名直系亲属在大学或中小学就读

6.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

7.其它需特殊说明的原因1.农村特困户及国家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家庭子女

2.单亲(含父母离婚后未再婚的)学生

3.父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4.母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5.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6.有2名及以上直系亲属在大学或中小学就读1.孤残学生

2.烈士子女

3.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4.长期患有需要治疗的严重疾病的学生

虽然以上分类可能不太准确,实际操作也可以重新设定,但可以一定程度上提供参考和对照,为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认定(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等级)提供有效支撑。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挥资助育人、典型示范的引导作用,将大学生资助工作扎实做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EB/OL].

[2007-05-30].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0710/27695.html.

[2]昊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6-57.

[3]桂富强.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2-14.

[4]余秀兰.六十年的探索: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探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105-106.

[5]刘和忠,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2010(5):286-288.

(责任编辑 郑 伟)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Precise Subsidizing Work for Needy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ANG Ze-liang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Anhui Business College,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 The needy student subsidizing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bodies our party and governments deep concern for those students. However, there exist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work in terms of identification, proof,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so 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in the subsidizing work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pply effective procedure and realize precise identification, precise aid as well as precise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eedy students real situation so that the goal of precise subsidizing work can be reached.

上一篇:提升高职院校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四大着力点论文下一篇:小学数学培优转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