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成才(通用3篇)
资助成才 篇1
大学教育不仅是围绕着学生授予其系统的知识, 更重要的则是塑造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精神, 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而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 “贫困生”这一群体日益庞大且俞来俞引起高校、社会的关注。因此,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与否和贫困生的长才之途息息相关。
1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尤其是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的扩招, 在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的同时,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也迅速扩大。目前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约为25%, 特困生比例接近10%。农、林、师范类院校贫困生的比例更高, 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问题。因此, 完善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 完善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可以体现社会公平。社会公平不仅意味着合理的收入和分配, 而且也是人的教育机会和发展潜力的平等。对于大学生而言, 是否能接受平等教育机会意味着高校贫困生群体摆脱贫困的关键所在。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 导致部分贫困生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丧失。“这种被动的、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个人既得利益的严重不均, 获得利益的机会不公平, 和普遍受益的改革取向不符, 也和人人享受平等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发展权利的社会公正原则不符”。因而, 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资助体系的完善可以在客观上修正教育机会公平的原则。
其次, 完善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可以更好的帮助贫困生成才。众所周知, 大学生的本质是发展与未来, 他们所受的教育和遭受的境遇是其承担社会建设重任的关键所在。因此, 高校贫困生群体当下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是其未来摆脱贫困的钥匙, 但当下经济上的窘困又成为制约他们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锁链, 制约着他们对明天贫困的摆脱。正是因为经济状况的窘困, 使得这一群体常局限于自身生理以及安全方面的需要, 无奈的放弃更高层次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具体表现为自我封闭、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很少参加学校乃至社会中各种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社团性公共活动。这就导致这个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容易被忽视, 尤其是当他们权利和利益缺少社会和他人关注或得不到保障时, 极易丧失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热情, 并且缺乏生活的勇气和向命运抗争的信心, 从而加剧了贫困状况恶性循环。此外, 经济上的窘困极易导致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错位。大学生在校学习的阶段是他们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形成及稳定的时候, 社会性发展也亟需正确的指导。高校贫困生群体能否正确的看待其弱势地位的成因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否健康。因此, 完善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将会促使这一群体发展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把他们因经济上窘困所遭受的不平等而对社会不满和对抗的情绪驱散, 从而帮助高校贫困生这一群体的健康发展和成才。
高校贫困生由于其社会弱势群体家庭所导致的经济上的困顿使他们最先也最为强烈的感受到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本和代价。面对当下我国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社会现实, 势必会造成一些贫困生相对被剥夺感的增强和对社会公正平的困惑, 进而引起对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平衡心态的堆积。因此,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重要性势在必行。通过对贫困生群体的资助, 改善他们经济上的困境和由于贫穷而导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加强引导和教育, 减轻这种不平衡心态所诱发的负面因素, 进一步的拓展高校贫困生成才的空间和路径。
2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途径
基于我国高校助困体系的现实与不足, 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 应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奖、贷、助、补、减”联动助学的资助体系。多年来, 高校已初步形成了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形式各异的学校内部经济资助体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原有的这些资助方式在整个资助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也悄然的发生变化。
首先, 不断的加大教育投入,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就国家而言, 政策和制度的推行筑基于宏观上的考虑和从多数人的承受力、利益出发而制定的, 国家实行高校并轨收费的新体制也不外如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重视由于这种制度的出台而出现的高校贫困生群体, 并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的资助体系和政策作为对新的制度的补充, 从而保障高校贫困生这个群体的学习和生活。例如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 尽可能多的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设立分地区、分类别的贫困生专项资助基金, 加大贫困生专项资助基金的力度。此外,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国家要加大对高度教育的投资的力度,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配合国家配套投入, 不能单单把通过提高学费来增加学校收入, 把提高学费标准作为解决高校经费不足的主要途径。
其次, 合理的规划高校学费成本。高校学费成本与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国家的历史状况、局民的支付能力息息相关。从学费占居民经济收入的比重来看, 我国一些公立学校的学费每年已达5000~5500元, 学费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80%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00%, 而美、日、德、韩仅占5%~20%, 这一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校的学费水平已达到居民个人及家庭承受能力的较高值。由此可知, 我国高等学校的学费价格体系随意性比较大, 很多部门受利益的驱动而制定的制度缺乏合理性论据。高校学费制定政策在更多意义上仅是视收入而定的, 学费价格体系的系统性重构并未进行。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 价格和成本之间不相对等, 且与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人们的承受能力脱节, 所以制定高校学费体系的部门应该本着科学的态度结合居民的支付能力对不同学费水平下的需求加以分析, 合理制定科学的学费价格体系势在必行。
第三, 鼓励、动员民间资金参与贫困生资助体系。在我国高等学校资助经费来源中, 国家投入一直占据主要地位, 社会捐助的款项和学校自筹的款项比例相对较低。由于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国家的财政力量与发达国家而言比较薄弱, 因此在加大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款项的来源中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来解决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应采取一切手段, 调动社会投资和捐资办学力量的积极性, 对高等教育募款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得途径大大拓宽, 因此, 在银行制度以及国家财政不足以充分满足需贷款学生贷款需求的情况下, 将民间资本作为高校学生完成高等教育的一个投资机会, 允许其在给大学生进行投资的时候有一定的回报, 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 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入”。此外, 国家还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个人在高校设立专项奖学金。
第四, 成立专门扶贫助学机构, 对各项社会支持进行协调。在当前, 已经形成了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这一网络包含国家、群体、个人, 涵盖教育部门、财政部门、民政部门、银行、家庭及贫困生本人等。对这些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协调尤为重要, 而此重任应由政府来承担, 为使贫困生这一社会网络能发挥更好效应, 国家在协调各社会部门的行为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各级地方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扶贫助学机构, 统筹所辖区域的高校助学事业, 负责政府助学基金的筹措和运用, 监督国家助学政策的执行, 协调相关部门的扶贫助学工作等。以无担保信用贷款为例, 国家在协调各部门行为方面还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如明确银行、政府、贫困生个人、家庭等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细化银行实行信用贷款的方式和介绍人、见证人的职责, 从而放松贷款条件, 加大贷款力度, 简化贷款手续。
3“资助”和“育人”相结合:高校贫困生的成才之路
通过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增强对这个群体外在物质上的帮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的自主性意识。不能一味地从外在因素中寻求解决办法, 忽视贫困生群体的自我转化。因此, 在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础上与育人功能相结合, 充分发挥贫困生群体的自主转化, 开拓一条“他助”和“自助”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第一, 资助工作能够强化贫困生进取思想, 贫困生群体自身经济上勤俭节约, 勤工助学, 追求自立。人的需要是人的思想形成、变化和发展的依据。所谓人的需要, 从本源来说, 就是人同外部环境之间的一定联系的必要性, 是人们对某种对象的渴求和欲望。贫困生是青年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正处在思想发展成才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把握贫困生的思想特点, 了解他们的具体需要, 不失时机地做好引导教育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贫困牛的全面发展。为此, 我们要在注重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开展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的教育, 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激励作用, 积极树立一批逆境成才的先进典型, 通过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 使贫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促进学生在观念上脱贫, 从贫穷是一种负担、耻辱转变为贫穷是一种资源、力量, 奋发进取, 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此外, 社会的资助和学校的扶助都是有限的。只有自己行动起来, 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救自助, 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 真正实现完全自立。
第二, 资助工作能够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 而贫困生也要随着心理上自我调适, 消除障碍, 学会自爱。国家新资助政策的落实, 对高校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大, 一方面, 学生的物质需要的实现越来越有保证, 其结构也就必然趋向于丰富化、优化;另一方面, 学生的精神需要也变得愈益强烈, 并趋于大量化、高雅化。资助工作彰显着人文关怀, 实践证明人文关怀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前提, 只有对人的关怀才能焕发人的高尚情操, 提升人的精神状态。资助工作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关心, 就是对生命的呵护, 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激发。所以, 在资助工作中要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 树立“人穷志不短”的思想;要接纳贫困, 不以消极的态度回避现实, 悦纳自我, 找到自己自信的立足点。高校贫困生群体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适的话, 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后果不堪设想。因而, 对于心理贫困大学生来说, 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消除心理障碍, 实现自我解脱, 自己走出心理困境, 显得特别重要。只有自己主动走出心理困境, 才能真正做到自爱。
第三, 资助工作能够改善贫困生学业追求, 贫困生自身从学习上自加压力, 顽强拼搏, 务必自强。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阿·尼·列昂捷夫指出:“人的需要的发展所经历的总的途径, 无疑是开始于人为了满足自己最基本的活体的需要而有所行动;但是往后这种关系就倒过来了, 人为了有所行动而满足自己的活体的需要。”人的“有所行动”可以跨越自己的自然需要的界限, 创造出无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力量。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激发学生潜心学习、努力成才的斗志是国家资助政策的意蕴所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贫困生接受教育环境较差, 知识面窄, 信息量少, 导致一些贫困生学习心理紧张, 学习成绩普遍低下, 又因过高的学业追求加重了心理压力。他们这种自卑心理产生了挫折感, 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得当, 还不愿意接受同学的指导和帮助, 进而成为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的双困生。为此, 我们要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 指导贫困生学习方法, 宣传推广优秀贫困生的学习经验, 鼓励学习困难的贫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找到学习存在的问题, 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人文氛围, 使自己能够圆满完成学业, 学有所为, 学有所成。争取优秀的学业成绩既是贫困大学生自我转化的目标也是他们自我转化的条件。只有学会将压力变成动力, 以顽强的毅力努力拼搏, 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走向自强。
摘要: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是目前高校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和完善、以及与育人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高校贫困生的成才之路。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育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吴清霞.我国高校贫困生的伦理关怀[M].长沙:中南大学, 2007.
[3]李从松.中国大学贫困生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4]张敏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M].浙江学刊, 2003 (3) .
[5]程育兰.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资助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5.
[6]徐晓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M].中国青年研究, 2004, (5) .
[7]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0.
资助成才 篇2
我来自一个落后的农村,那里信息闭塞,经济落后。人们靠着种地,打工养家糊口。长辈们都愿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读完初中后,能学一门手艺,然后找到一份工作。家里的经济条件曾经让我萌生退缩想法,但在我这黑暗之时,政府给予大学生的资助让我看到了曙光,助学金如同雪中送炭,亦如冬日的阳光普照大地带来的温暖,帮我度过了这个坎。国家助学金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让我看到了前进道路的希望与光明!
由于家庭困难,并且父母身体也不好,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只有爸妈种菜的微薄收入,以及喂的一头母猪生的猪仔卖钱。那些钱交学费都不够,生活费就更难讲了,多少次爸妈为我的学费忧心,多少次我为我的未来迷茫。当我得到了助学金,心中无比高兴,对未来充满希望。真的感谢祖国,谢谢给予我继续学习的机会!我知道上学不容易,因此我勤奋努力,从不敢懈怠,也从不奢望在物质上有多好,我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买好看的衣服,随意的消费。我知道我要好好学习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报答父母,回报国家。在这二学年中虽然我走的很艰苦,但我没有放弃过,我知道我的亲人看着我,他们给了我力量,给我加油,每当想到这些时我都会觉得自己有无限的勇气和力量。
这笔助学金,给了我读书期间的又一次温暖,让我看到世界更加美丽的色彩,是这笔助学金震撼我的心灵改变我的价值观,让我知道人生不是没有希望,知道这个世界充满爱,是这笔助学金让我有追逐梦想的机会,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带着这份的关爱和帮助一直坚持走下去。
感谢国家和学校给予我们贫困学生那么多的助学政策,这些不仅帮我们解决了眼前的困难,而且使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自立、自强,激励我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勇敢面对一切。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须在青年大学生身体上体现出来。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运兴。就资助贫困大学生而言,只是帮助我们解决了眼前的、暂时的困难,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我们在经济上长期处于困窘的局面。国家和社会给予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是使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自立、更加自强。正所谓扶贫不忘扶志,助学重在育人。而作为贫困生应坦然面对现实,理性看待别人拥有的一切,自信自立,自强不息,凭自己的能力赢得同学、老师和社会的尊重。助学政策充分发挥国家奖助学金的育人目的,使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发挥整体效应,为学生学习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贫困大学生树立起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品格,增加新的动力,激励我们奋发学习,全面发展。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自己挣钱了,也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会将那份精神传承,让更多的人感受我那时的快乐。
我,不仅仅是我,包括受到国家助学政策帮助的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它会让更多的人心有感激,更多的人回报社会,让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
国家资助,祝我成才 篇3
信息技术学院 10级通信工程 ### ############
国家资助助我成才
总有许多关怀让人无法释怀,总有许多感动让人无法表达,总有许多往事让人值得感恩。用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四季,感恩风雨,感恩我们能感受、感知的一切善心。
我是来自#######大学####学院10通信工程的学生###,是获得过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的学生之一,真心的感谢国家和学校对我们这些贫苦学子的帮助和激励,这种雪中送炭的关怀,让我倍受感动,内心无比温暖。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并不富裕。记得小时候,父母整日为生活奔波在田间地头,看着父母披星戴月的劳作,不懂事的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生活总是祸不单行,身体单薄的父亲最终积劳成疾,胃病、糖尿病无情的折磨着他,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病魔的无情折磨得他骨瘦如柴,不能继续干活,加之巨额的医药费,家里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最终,2002年冬天,受尽折磨的父亲不堪病魔的折磨离开了我们,从此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母亲的肩上。
2006年中考,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市重点高中####,风风雨雨4年,终于有了一件让我们全家都高兴的事。3年的高中生活,学校为我免去了学费,我学会了许多,我学会了面对,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坚强,更学会了感恩。3年的高中生涯,虽然我走的艰辛,哭过,笑过,迷惘过,但是我却没有放弃过,我知道,唯有以优异的成绩才能不辜负学校和亲人的期望。然而,命运弄人,2009年高考,因为身体的原因,我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我想到过放弃,可是我不甘心,也不愿意就此辜负亲人和学校的期望,怀着报恩之心,自责与不甘的驱使下,带着家人支持和鼓励,我走上了复读之路。
2010年高考,我考进了#######大学。福兮,祸所依,被录取是好事,高兴过后,学费、生活费的问题如何解决,全家陷入了无奈之中。常言道祸不单行,正当我们还在为学费担心的时候,受尽生活苦难的母亲又横遭车祸,危在旦夕。我心里对大学的一丝争取彻底放弃了。手术室外我忐忑的等待着跟死神做着抗争的母亲,那一刻,我想着,只要母亲能够活下来,我再也不要她再为我上学的开支操劳,我一定要让她安享晚年。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戏剧化,术后虚弱的母亲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竟是质问我“你怎么还没有去学校报到?”那一刻,除了沉默我无言以对。妈妈骂我,说我不懂事,我满腹委屈,我也想上学,我也不想让死去的父亲和危在旦夕的母亲失望,我也不想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不是所有的我不想都能真的如我所愿,大学的开支对于我们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想得到简直比登天还难。除了放弃我还有别的选择吗?后来,在医院无意间听到了国家关于对大学生的资助政策,我们全家都看到了希望,于是带着全家的希望,拿着亲戚资助的2000块钱,我独自踏上火车,踏上了我期待已久的大学之路。
2010年9月,走进#######大学,翻开了我人生征程崭新的一页,我对着新的目标开始了新的奋斗和跋涉。入学伊始,我便开始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并加入院团委成为一名团委干事。不久,我就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此我抱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时时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工作、学习。学习上,我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大一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一等助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农电八五奖学金”,并荣获“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大二拿到了“国家奖学金”“一等专业奖学金”,并荣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0年5月,我如愿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成为了那个我朝思暮想想要报答的组织的一员,对于未来,更加充满了希望。工作上,我勤勤恳恳,踏实务实,敢于挑战自我,尝试新鲜事物,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得到领导、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荣升为心理部副
部长。生活上,我勤俭节约,为了解决生活费,我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在食堂打工,去校外当家教。通过这些锻炼,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我坚信,付出总有回报,我一定会出色的完成我的大学学业,绝不辜负国家、学校、和老师对我的肯定和支持,绝不辜负亲人对我的鼓励和期望。
从贫寒的家庭走出,背负着学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求学的艰辛,刻骨铭心。我是幸运的,虽然我出生在贫寒的家庭,但是,在这一路上有很多人在帮助我,正式这些关爱,鼓励和支持才使得我没有被困难击倒,而变得更加坚强。其实,所获助学金也好,奖学金也罢,于我而言,并不纯粹是金钱物质的奖励,更重要的是,它是对我一种莫大的肯定、鼓励、鞭策和希望,而这些都是金钱所买不到的。每当我对自己放松要求时,我就会想到助学金,我不能对不起那份助学金。
国家针对学生的助学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队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也赋予了国家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我当然不能辜负国家的期望。国家的资助政策不仅圆了我的大学梦,还让我找到了生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国家助学政策为我们这些挣扎在贫困中的人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使我们能更顺利的成才。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国家的政策帮助了我,让我有了今天。有了助学金的帮助,我前行的道路更加宽广,我的心灵不再寂寞与无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我无法选择出身,但是相信事在人为,付出总有回报。亲人的爱让我懂得了对长辈要孝顺,国家的助学政策和学校老师的关爱让我懂得了感恩。
生活总不能一帆风顺,但爱总能给失落的心灵以坚强的力量,也许只需一丝温暖,被现实的残酷束缚的翅膀就能翩翩高飞。国家的助学政策,为我们莘莘学子托起满天星斗,无望的眼睛从此看到光辉,无助的心灵从此告别伤悲。林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
能负的责任,我也能负。作为一名受国家资助的大学生,一个深受国家、社会关怀的预备党员,我深知社会、家庭对我的期望,我相信,平凡的我因为有了感恩的心而不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