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成才

2024-10-24

自主成才(共8篇)

自主成才 篇1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 这就需要高中的课堂必须倡导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体验感悟科学探究方法。如果课堂能够实现三大转变:学生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学习”转变, 教师由“注重讲解”向“注重引导”转变,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合作,探究,主动,独立,成才

自主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 也是一种富有成效性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师生互动为主体, 以教材为基础, 走向未知, 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探究中感受知识的奥秘, 从而使他们通过这种学习的方式走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探求更博大的未知世界。因此, 我从关注学生成才的角度出发, 尝试着运用自主合作式学习的模式进行物理教学, 颇有收获。

一、自主合作课堂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 在课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认真阅读教材和大纲要求: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目标, 以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注意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 即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同时还要体现一定创新性, 并适当地给学生留下发挥主体性的空间与时间。

二、自主合作课堂实施过程节奏分明

自主合作课堂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内容, 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对新的问题形成具有个性的看法, 当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疑问, 带着疑问看书, 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同时,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准备一些具有方向性的问题来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从而保证合作时有论可讨。

第二步:合作探究。学生在探索问题之前, 应先根据自己自主学习的情况先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则需要创设一个适合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能有比较高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有挑战性。例如在讲《单摆》的周期的时候, 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单摆, 让单摆从不同的位置摆下, 使得单摆的振幅不同, 并提出问题:同一个单摆振幅不同, 对应的周期会有怎样的变化?然后, 教师再问:当改变单摆的摆长或所悬挂的重物时, 周期又有怎样的变化?这样,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的方法去寻找答案, 教师根据情况做适当地点拨、指导。在组织、参与、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要教会学生讨论。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讨论, 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方法, 也可以参与到学生讨论的小组当中去。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 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新课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比不同物体自由质量的运动的快慢, 或者用图像的方法进行对比, 也可以动手操作, 还可以大胆地猜想比较, 最终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2) 教师要鼓励学生讨论。尤其是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平时活动不积极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参与到讨论中去, 让他们要张开嘴巴“说”, 有问题要提出来并解决问题。同时, 教师要提醒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多帮助他们, 给他们创造发言和操作的机会, 告诉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自己都是一种提高, 从而形成热烈、高效、积极参与的讨论氛围。

(3) 讨论不限于形式和次数, 关键是要解决问题。讨论时要有中心和主题, 也要有明确的讨论方向;讨论时要分好组, 例如全班共48人, 可以4人一个小组, 每个小组可以给团体取不同的名字, 选其中1人作为小组长, 让他们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群体。若有先讨论出结果的可以到黑板上展示讨论结果, 从而提高小组的效率和效果。

(4) 讨论中教师要适时点拨。共性的问题面向全体点拨, 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个别点拨, 这样能降低学生讨论的难度, 提高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第三步:成果展示, 实践体验。这一步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检验, 又是对合作探究成果的巩固, 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 学生讨论结束后, 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一下本组讨论的结果, 其他组的学生也可以参照进行对比和进一步思考。其次, 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探究情况, 简要对一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 让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 学会举一反三地解决相关或类似问题, 以提高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度和准确度,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

第四步:激励评价, 引入探究。每次小组成果展示后, 教师和学生对小组代表的答案给予评价, 并对积极主动参与且探究成绩优秀的小组给予充分肯定, 为今后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中去探究和寻找规律。

第五步:课后思考, 巩固提高。在完成以上几个环节之后, 一定量的知识回顾和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的最终的目的就是看学生能否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利用。通过检测, 学生能够发现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知识的漏洞, 再一次进行知识的整合和提升。教师的提升总结远还不如让学生对所涉及的问题亲自去体验。只有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体验、感受予以总结反思, 才会得到质的提高和飞跃。

总之, 教师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 而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 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 而不是“授之鱼”。自主合作课堂的主旨是:多留些机会给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只有合理可行的探究式合作教学, 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得、积累与能力发展等方面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参与, 我进步”的快乐, 才能使物理课堂进入一个理想高效的状态, 让学生真正成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炳升.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自主成才 篇2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渗(shèn)漉

栏楯(dùn)..修葺(qì)垣(yuán)墙 ..B.偃(yàn)仰

老妪(yù)..兀(wù)坐

异爨(cuàn)..C.阖(hé)门

象笏(hù)..扃(jiōnɡ)牖(yǒu)长号(háo)...D.南阁(ɡé)子

呱(ɡuā)呱而泣 ..中闺(ɡuī)先妣(bǐ)..【答案】 C(A.中“楯”读shǔn;B.中“偃”读yǎn;D.中“呱”读gū)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前辟四窗,垣(砌上墙)墙周庭,以当南日 .②日影(同“景”,阳光)反照,室始洞然 .③吾从板外相(互相)为应答 .④余自束发(把头发扎在一起)读书轩中 ..⑤一日,大母过(责备)余„„ .⑥吾妻来归(即归来)..⑦其制(形式、式样)稍异于前 .A.①②⑦ C.④⑥⑦

B.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A(③相,指“她”;④束发,古代男孩十五岁成人时束发为髻,因而以“束发”作成人的代称;⑤过,到,看;⑥来归,嫁到我家来)3.与“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中的“胜”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C.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案】 B(例句中的“胜”是“美景”之意,与B项同,A是“尽”的意思;C是“承受”的意思;D是“胜利”的意思)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丈,可容一人居室仅方.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日又北向,不能得.C.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视无可置者顾.B.顾计不知所出耳.坐,万籁有声冥然兀.D. 蜀山兀,阿房出.

【答案】 C(两个“得”字都当“得到”讲。A.方:①方圆,②当。B.顾:①回头看,②不过,只是。D.兀:①静止,②光秃)5.下列句子中的“先”字,意义相同的两个是()A.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B.妪,先大母婢也 .C.先妣抚之甚厚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案】 BC(A.时间在前,在„„以前;B.C.已故的,多用于尊长;D.以„„为先)6.下列各句加点词均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雨泽下注 .②客逾庖而宴 .③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④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⑤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⑥借书满架 .⑦忧劳可以兴国 .⑧火尚足以明也 .⑨以致其性焉尔 .⑩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A.①④⑤/②③/⑥⑧⑩/⑦⑨ B.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④⑩/②③⑤/⑥⑧/⑦⑨ 【答案】 D(名状/名动/形动/使动)7.归有光对又旧又小的项脊轩为什么怀有深厚的感情?下列回答最准确的一项是()A.因为经过整理,这里变得明亮宽敞了 B.因为这里有作者小时候美好的回忆

C.因为这里是作者长期生活的地方,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时,惟有它才能唤起对过

去经历的久远回忆

D.因为这里所发生的几件大事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因而时过境迁后仍难以忘怀。【答案】 C 8.对《项脊轩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者借平凡之景抒情,细腻生动。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作者写来富有诗情,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更添生活气息,写出了鸟与人相亲相和的情感。

B.再如“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说作者关上窗户,刻苦攻读,久而久之,能凭借脚步声来判断往来的行人,这一细节从侧面写出了作者听力极好、悟性极高的特点。

C.作者叙琐屑之事寄情,真切感人。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可谓平淡之极,但对于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温暖,又多么让人怀念!

D.对祖母的描写,一见面,老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又诙谐,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的心情。临去,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

【答案】 B(这一细节说明作者好静、安详的性格)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9~12题。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9.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楚人一炬

②四海一 ..③一肌一容

④用心一也 ...⑤庭中通南北为一

⑥先妣尝一至 ..⑦一室之中

⑧初一交战 ..

A.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D.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答案】 A(①⑥数词;②动词;③⑤整体;④专一;⑦一间;⑧刚刚)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中的“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燕赵之收藏 ..D.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答案】 D(名词用作动词)11.下面对第2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2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述母亲和祖母的轶事。

B.第2段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D.第2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答案】 D(倾注的感情应为“亦多可悲”)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室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

(2)庭院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文,回答13~16题。

归有光传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①

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

③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明世,进士为令无迁悴者,名为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述,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

有光制举义,谌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选自《明史》卷二八七,有删改)【注】 ①昆山,今属江苏。②古教化,指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治,治理。③刺刺,形容尖细的声音。④击断,即争执。⑤迁悴,指晋升副职。⑥制举义,特种经学研究。谌,造诣。

13.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 听讼:审理案件 ..B.断讫遣去,不具狱 具狱:关进监狱 ..C.有光力相抵排 抵排:分庭抗礼 ..D.目为妄庸巨子 妄庸:狂妄平庸 ..【答案】 B(B项犯了以今义释古义的错误,“狱”不是“监狱”,“具狱”应是“写判决书”)14.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大吏多恶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进士为令无迁悴者/死者长已矣 ..C.为之赞曰/为之奈何 ..D.久而自伤/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答案】 D(D项第一个“而”为连词表修饰,不译;第二个为代词,“你的”。A项两个都是代词,前为“他”,后为“这”。B项都是助词,译为“„„的人”。C项都是介词,前为“给”“替”,后为“对”“对待”)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写四组,都能反映归有光“行己意”的一组是()①用古教化为治。②断讫遣去,不具狱。③辄寝阁不行。④留掌内阁制敕房。⑤目为妄庸巨子。⑥其推重如此。

A.①③⑥ C.②③⑥

B.②④⑤ D.①②③

⑤【答案】 D(④不属行己意。⑥不是说他)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有光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通晓了“五经”、“三史”等书,嘉靖十九年考取举人后又考了八年都没有中进士,便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边读书边讲学。

B.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一意按自己的见解处事,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后来把他调作顺德通判,专管马政,实际上是很重的贬谪。

C.王世贞为文坛盟主,尽管归有光曾公开攻击他,把他看作徒有虚名的人。可世贞还是推崇归有光,称赞他:“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

D.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世人将“归、胡”并称。

【答案】 C(C项“攻击他”“徒有虚名”等词与文章的内容不符,“推崇归有光”也是后来的事。这里不是在称赞王世贞的人品,而是借他来反衬归有光的才华)参考译文: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人。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五经”“三史”等书全已通晓,拜本地魏校作老师。嘉靖十九年(1540)考取举人,以后考了八年进士都没有中。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读书讲学。学生常达几百人,都称他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才考取进士,授官长兴(今浙江湖州)知县。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进行治理。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说着尖细的吴语,断完案,把人打发走,不写判决书。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就调他去顺德(今属广东)通判,专管马政。明代,进士作县令没有晋升副职的,因此,调任通判名为提升,实际上是很重的贬谪。隆庆四年(1570),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与有光交好,引荐他作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制敕房,编撰《世宗实录》,死在任上。

归有光作古文,以经术为本,喜欢太史公的《史记》,参透其中的神理。当时王世贞为文坛盟主,有光尽力和他分庭抗礼,把他看作狂妄而平庸的大人物。世贞心里很不痛快,但以后也对有光佩服得五体投地,给他写赞语说:“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我哪里是走的另一条路,只是自伤长久以来没有什么成就啊!”他就是这样推崇归有光。

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后来德清县的胡友信和他齐名,世人并称他们为“归、胡”。

四、高考热点

17.根据内容填写序号。

小夏参观一古建筑,抄录了其中四副对联——甲:“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乙:“饱德饫和真福食,肴仁饿义即养生。”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丁:“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若依“联语内容与处所功能相应”的原则推测,则甲、乙、丙、丁四处依序应是(A寝室、B书房、C厨房、D戏台):

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 【答案】 DCBA 18.下图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会徽。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明:2014年巴西世界杯会徽的标志基本上是模仿大力神杯的造型,金杯顶端的金球由三只手掌环绕而成。标志由3种颜色组成,代表巴西国旗以及巴西国家队的黄绿两色必不可少。

寓意:“2014”的字样为代表激情的红色,主色由黄、绿代表着巴西热情欢迎世界各国参加,其三支象征胜利的手势,也意味着人类之间的互相交流。

19.概括下面文字核心观点。

我一向认为,生命存在的真假无从辨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之间,允许自我“留白”;让每个人在相互瞪视之外,也可以孤独地躲进一个任何他者所无法侵入的世界。那也是我们可以安全地生活一辈子的理由。假如每个人都是“窥梦人”,企图窥探他人梦境、窥伺他人内心私密,让“八卦”入主生活,我不知道谁能放心地过完这一生。(改写自颜崑阳《窥梦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尊重彼此隐私,让个体能有“留白”空间

五、读写创新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的才华正逐渐被团队的协作精神所取代,人们必将更加青睐团队精神。在团队中,队员的成就宁愿归功于团队的成就,而团队的领导者,亦常常将自己摆在普通人的位置上。团队精神的实质是实现团队内部资源的最佳调配,从而以统一、有力的姿

态去迎接外在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并期望最终的胜利。团队精神的外在体现:只有100分或0分,没有60分。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有相关的经历、见闻吗?你是怎样看待“团队精神”的?

请以“团队精神”为话题,自选角度,标题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向】

本题在原材料的解说上对“团队精神”作了充分的阐释,只要抓住“团队精神的实质是实现团队内部资源的最佳调配,从而以统一、有力的姿态去迎接外在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并期望最终的胜利”这句话,在审题上没有给考生设置过多的难度。写好此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针对发展等级的“丰富”上,即构成文章的事例、形象和意境要饱满,具有感召力和向心力。可以使用丰富的材料论述对话题的感受和认识,比如引用国内外大公司的鲜活实例;可以应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或富有意境的描绘来传达切合话题的体验和见闻,比如记叙一次团体比赛或者一次班级活动等。在文章的立意和构思上,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佳作赏读】

让你我的握手永恒

难忘的是去年悉尼奥运会拥抱的雀跃,难忘的是7月13日北京申奥胜利相拥的兴奋,难忘的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几代人紧握双手的骄傲。在那一个个精彩的一瞬间,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强壮的纤细的,一双双手紧握着,它是在昭示心灵撞击的力量,也是在解读协作的真意。没有协作,脆弱的人啊,我们该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发展?

前不久,池莉在《文艺报》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天地越来越大,自我越来越小;机会越来越多,掌心越来越小。”不是吗?当我们痛心地看到个人的圈子在缩小,我们的掌心再也容不下别人与你紧握的空间时,孤独的人们,我们是不是该开始思考?多了金属网笼的高楼大厦,何时也悄悄地封闭了自己?这是一个悲剧,纵使你有无尽的才华,就像一滴水,不放入大海,我们的世界也不会翻卷起壮美的浪花。

孤立自我,你的力量只能在岁月中隐退,找一双双有力量的手,成功才会与你相拥。1988年,当美国和日本两个商业代表团访问中国时,中国提供了两个选择——亚细亚和浙江义乌。日本选择了亚细亚,它采取军事化的行动,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攻城掠地,排除异己,名声大噪。而美国选择了浙江义乌,它是一个拥有8000多个小摊位的大市场,由于鼓励各地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来它这里协作发展,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义乌也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商品市场。然而,多年后,全世界人看到的是亚细亚的销声匿迹,义乌商场的日益红火,看到的是世界十大零售商中美国占了六位,而日本一位也没有。亚细亚与义乌,它们是两个迥然不同的开始和结局,然而故事没有结束,因为它们所代表的孤立与团体协作的意义是深远的。这是经济领域里的团体协作。罗伯特·清崎说得好:“在你陷入在跑步机上与老鼠赛跑的悲剧里时,你该跳出来找到团体的力量。”

成功呼吁具有凝聚力和搏击力的大团队,而不是小个人。今天的“亚太国”,今天的中国球队的握手,我们的精神被团队所振奋。走出来,孤独的人,让我们一起让你我的握手永恒!

【名师点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成才奠基 篇3

一、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一直在教育改革的促进之下不断上升, 特别是在近三十年来, 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 其教学范围、教学条件、教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 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还是比较传统。在许多高中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当中, 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其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另外, 高中又是人生教育历程中十分关键的学习阶段, 因此, 所有人都把焦点放在了分数之上。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 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在高中的英语教学活动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得到落实。但是, 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才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艰难但必须要实现的教育目标。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 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给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教师可以不再以让学生掌握重点的英语知识点为唯一目标。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内学生的具体情况, 如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爱好、学生的人数等, 来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不再需要按照教材一步一步地讲解, 而是把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的要求就是老师要通过教学设计把学生认为无聊的学术性概述转化成学生愿意接受的具有认知形态的英语知识。英语教学以交际为主, 在交际中让学生掌握住英语语法与单词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交际进行英语学习, 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2) 营造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尊师重道一直是中国教育界倡导的优良传统。学生对于老师的尊重经常表现为对教师的敬畏, 所以很少与老师交流, 只是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 也不太敢参与到课堂当中。所以, 营造一个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英语是一门交际性十分明显的学科, 这需要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活跃状态, 随时接受新知识, 随时思考。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实现无障碍的英语交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 学生和老师都是参与者, 只是角色和任务不同。许多学生认为高中英语太难, 学不会, 是因为没有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更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过程。通过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老师与学生才能实现学习上的交流, 学生可以很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 老师也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共同提高。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工作上, 学生可以摆脱沉重的心理负担, 找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与方法, 敢于与老师进行口语交流。这样, 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学习欲望增强, 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提高。

(3) 因材施教, 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每个班级里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 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速度并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学生。所以, 老师在进行班级授课的过程中, 不能只考虑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进行快速授课, 这样会使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产生自卑感和厌学情绪。也不能只考虑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进行缓慢授课, 这样会影响课程进度。所以, 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度, 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有所收获。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 教师可以在课下多辅导, 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提高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 告诉学生具体的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学习进步。

成才视野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 篇4

究其原因, 无疑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习者的自主性, 没有激发起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学习动力。英语学习者们, 尤其是高中生们很多是处于外在压力被迫学习的, 没有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要解决这一问题, 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由于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和需要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我校英语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手段和学习机会。但是我们高中学生仍有一个普遍的学习目标就是高考中英语取得好成绩。因此, 学生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和目标, 以及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决定学习速度和侧重。自主性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其能力和知识。同时, 学生也期待自己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得到提高。

根据教学指导思想, 并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的听力材料需要经过细心挑选, 要紧密结合本模块词汇和语言点进行, 充分利用口语录音带与听力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听录音, 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

2.词汇教学

词汇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其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外研版英语教材每个模块都是按照话题设计的, 所以我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十分重视相关话题的词汇处理。比如必修三第一模块Europe, 我就会为学生补充一些关于旅游的词汇以及关于欧盟的一些常识性知识。这样做, 不仅让学生们提高了兴趣, 能够更好地融合到课堂当中, 而且他们所学到的词汇也是呈网络状的。

3.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主要通过实例进行。学生先大量阅读包含此语法现象的自然语句, 然后小组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可以随后进行点评, 并帮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为了更好地将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 我们提出了几点教学重点内容, 内容包括听、说、读、写、测试 (必须含有听力测试) 等项。

高一阶段要抓好初中、高中的过渡以及学习意识、观念的改变, 方法的调整, 注重课本的基础知识。高二阶段在注重课本的同时, 扩展课外阅读, 穿插专题训练并且有意识地贴近高考。高三阶段提倡用新的语言材料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加强词汇知识的扩充与学习, 注意做题方法的指导和规范答题的训练。

自主成才 篇5

一、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

(1)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要实施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就必须要创造一定的情境,以此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要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创建出合理的真实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以往被动式的对知识接受转变为自己自主对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一定的纠错情境,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造出一定的实验情境,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式的教学就是要突出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的合作者,创造出一种师生平等的氛围,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友谊,才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让他们的思维在相对灵活开放的状态下学习数学。

(2)实行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实行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在进行分组时均衡学生的成绩与接受能力,保障每一个合作小组里都有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指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互帮互助的学习,并让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使得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到知识。

(3)把整理与练习相结合。教师上练习课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进行查缺补漏,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使用的训练。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通过练习才可达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并配合一定量的练习才可以真正地把知识学到手。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的形式到变动的形式,渐渐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练习,这有利于推动学生进行自主的积极思考,激发解题的思路,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会不断增强,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策略

(1)设立问题情境来发现数学问题。数学的教学始终是围绕问题的解决开展的,设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力,这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点。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创造出一些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还可以创造出一定的质疑式的情境,把被动的接受变为自主式的探究,通过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知识应有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解决,激发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动手操作来分析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抽象的概念,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学具,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让学生对不同的四边形进行组拼,有些学生拼出了正方形,有的学生拼出了长方形,这时他们就可以发现图形之间变化的规律,不同的排放规则可以拼出不同的图形。

(3)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教师在对自主探究的内容进行选择时,要尽量使学习的内容贴近现实,加大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实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师要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对出现自己身边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寻找答案的实践过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小结,升华探究成果。小结是一节课的尾声。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与探索,探究出丰富多彩但有些是杂乱无章的结果。这些结果凝结着学生探究的辛苦,但却有错有对。小结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对于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错误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结果要巧妙地进行处理,注意保护这些同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绝不能武断的予以全面否决,要找出适当的契机给予鼓励,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确信“我能行”。教师最终要将规律性的结果准确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照自己的探究过程,从中体味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增强他们对知识奥秘探究的信心与决心,同时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5)课外延伸,迁移与拓展探究外延。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这一活动在课外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探究成果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到更广阔的时空去探究创造,可激励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学习。

自主成才 篇6

一、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1)有自主之名,无自主之实。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已掌握怎样使用生本理念。虽然教师在此过程中,已经多次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可是那只是表面功夫,并没有使学生真正投入到自主学习及积极思考中去。由于学生没有主动参与, 导致学生在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完成作业,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历史能力的根本目的,倒是对学生的课业有所增加,让自主学习成为放任自流的活动。

(2)自主学习与导学案练习等同。在导学案的设计上,高中历史教师可能不会面面俱到,兼顾到每个层次上的学生。导学案的题目对于某些学生可能无法完成,但是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学生,而又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此外,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上,将其设计成作业题的方式,这样做只能使学生局限于完成作业的条形框中,不能使学生真正启发思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所以说,自主学习与导学案等同,老师的导学案没发挥出实际的功效。

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教师角色转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自我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角色转变脱离不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都有一个角色担当(传道、授业及解惑)。而在创新教学中教师都有一个主导地位———就是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自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想法已经过去,已跟不上时代要求,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今最能代表时代的角色担当。让学生对一些历史结论进行正确掌握与理解是高中历史教学众多目的中的一个。如果历史教师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学生是不会产生兴趣的,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所以,在研究历史方法掌握上,教师是作为一个促进者存在的。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知识,与时俱进,对思想认识进行随时补缺、深化、纠偏,对教学观念及时更新。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应该包含自主学习培养和自主创新。

(2)用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情感以催化剂存在。引用夏沔尊的一句至理名言:“教育若是缺乏情感、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可是没有水的池塘能称呼它为池塘吗?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美的主体人格。为了使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发挥效用,就需要用情感为纽带来构建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每点进步都应给予鼓励与赏识,从而让学生从单纯的喜欢你这个人进化到喜欢你所教的科目,这样你所教授的历史课程学生会欣然接受和主动参与。

(3)以实践活动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现如今最能代表高中历史课的两种特点分别为:1探究性。2活动性。而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理念现代化、教材设计生动化、学习方式个性化则为课程设计中的主要特征。所以,高中历史教师不得不对多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例如,关于图片方面资料、影视上资料、历史遗留文物与文字资料等等,而在这些资料搜集时, 可以通过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以及网络等常见的各种渠道去搜集。在课堂中教师提出一系列与历史有关的问题,之后让学生去实地考察及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资料,再写出一篇小小的论文拿到课上与同学讨论交流。这些参与及实践,会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三、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常常会说到“寓教于乐”,其实它就是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且活力十足,学生对学习感到有乐趣。只有学习时能够快乐以及有兴趣学习, 这样才能把功课学好。课上教师应将历史课本内容和学生有兴趣的问题挂钩,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针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课程,以班级形式组织一个辩论赛:甲方“辛亥革命一定成功”;乙方“辛亥革命不成功”。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首先提前几天提出这个辩论主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再在课上展开双方辩论,学生针对各自不同观点进行论述。这样,全班同学在整场辩论中都那我能发言且参与其中,张扬了每个人的个性及见解。争论过程要比争论内容有价值得多。对学生各自持有的不同观点进行相互碰撞与交流是有益处的,且能帮助学生产生自信与成就感。与此同时,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句话概括为:“对学生历史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由于学生能力存在高低之分, 所以教师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设计问题,努力与时代同步,积极开拓创新。与此同时,还要随时去创新教学方法, 这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会有所帮助。

摘要:中国有一句老话:“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时,教师应教授学习方法,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而是使他“会学”。高中历史学习,应从教师角色转变、情感交流、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几方面着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自主成才 篇7

一、积极渗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 教师要积极渗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阅读。也只有让学生保持阅读的这种自主性与主动权, 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 听取学生的阅读意见, 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自主性阅读。切忌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这样做无益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会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实行自主性阅读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 消除学生的思维惰性, 打消学生阅读时的依赖心理。例如笔者在教《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抛弃了以往由教师朗读课文提出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回答, 然后教师予以总结的套路, 更改为学生先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 接着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以及有困惑的地方, 然后每个学习小组集中提出问题, 讨论后由师生一起确定出重点的问题, 全班进行讨论总结。整节课由教师的教为主变成学生的学为主, 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问题, 从而锻炼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只有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他们才会愿意进入深层次的阅读, 否则就是蜻蜓点水式的浮于表面, 浅尝辄止。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性阅读的效率。面对教材中选取的具有丰富而深刻内涵的文章, 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的过程也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作过程, 必然会加深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所以教师要借助学生对课文的新鲜感, 以及结合自身经历而产生的认同感, 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的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对文章中的感兴趣的部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积极交流, 深入探究。比如《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选取典型事例来刻划自己终生难忘的人, 文中不管是议论抒情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 都包含作者深厚感情。在学习时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反复阅读, 让学生与课文内容进行多次接触, 心灵融入浓浓情感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是追求完善统一的答案, 而重视的是学生的阅读过程, 需要我们容忍学生结论的不统一, 不完善, 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多角度对待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提供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 对文本进行充分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 教师就必须给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阅读, 不能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一遍, 就急于对文本进行分析。要引领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反复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生疑、释疑。经过多次的阅读, 学生就会提出深层次的问题, 进而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只有让学生通过阅读自主提出问题, 才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敬畏自然》一文时, 要求学生第一遍自读, 感悟提出课文中作者将人类智慧和大自然智慧做了哪些方面的比较。第二遍自读, 感悟提出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是何种关系。第三遍自读感悟提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找出关键语句。思考一下, 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在学生的多次阅读过程中, 对于学生产生的疑问, 教师不需要进行即时解答, 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次对课文进行阅读, 在阅读中有些疑问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 几遍阅读下来, 对学生积淀下来的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思考。这样做, 能够使学生真正地沉入文中, 自主性地进行阅读课文, 引发学生思考, 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培养了学生对文本自主阅读的能力。

四、增加学生自主阅读范围,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阅读总目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自主阅读范围, 引导学生读更多的书, 除了课内阅读还要借助生活中的阅读载体。生活中的阅读载体是各种各样的, 如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种资源。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后, 笔者引导学生选择作者林海音的一些作品进行阅读, 比如她的小说《生命的风铃》《城南旧事》《冬青树》, 散文《秋游狮头山》《冬阳·童年·骆驼队》《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等等。学生阅读后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做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增加学生的自主阅读范围, 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之,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渗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提供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 增加学生的自主阅读范围,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自主阅读, 学生就会真正地体会自主性阅读的乐趣, 在良好的自主阅读氛围中, 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阅读能力。

摘要:新课标一再强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促进学生成才, 要从渗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供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 增加学生自主阅读范围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成才

参考文献

自主成才 篇8

一、教学手段另辟蹊径

我的生本课堂中,学生是完全自主学习,我根据教学大纲设置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英语课堂上的模式也是不一样的,有的需要学生问答,有的需要学生表演,还有各种对话等不同的教学情境,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用快乐的心态来学习英语,他们不再觉得英语单词难背,我通过生动鲜明的场景让学生把枯燥的英语还原到生活,这个过程不但加深了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还让学生知道了外国的一些风俗习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正确的教学手段,当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成长是飞速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教师只做引导和点拨,这样避免整体划一,扼杀学生的特长发展。当学生思维活跃后,他们会轻松地记住想要学习的内容,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教师会变得轻松,不会再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的,学生的预习效果不见成效,因为学生在预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一些新旧单词的联系不能熟练掌握,很多新知识不能很好地在课前预习。教师这个时候就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这样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我要求学生在学英语的时候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天都大声诵读,在预习的过程中哪里出问题补哪里。通过长期训练,他们在预习环节就能独立完成知识储备。很多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方法,掌握英语知识,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当他们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后,学习英语的过程让他们觉得轻松了,自然投入的环境让学生从机械的背诵、呆板的做题、单调的诵读、紧张的考试中解脱出来,学习的疲劳感一旦解除,就会快速地理解课文的对话、情景和内容,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和学习效果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三、调动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

生本的英语课堂是表演的舞台,大多数教师往往怕学生自学效果不好,总是限制他们的各项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如果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形象生动的外语场景再现,当声像结合,就会激发小学生好奇心、求趣度、求新意的特性。我为了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本自己制作多媒体动画,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配合也变得默契,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愿意参与。例如,我会带学生体会外国的餐桌礼仪,在跟着课件中的讲解设置英语对话,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他们在角色的扮演中体会到了快乐,当学生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后,他们会得到一种满足感,一种成就感。

四、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我们一直倡导教师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课堂的引导者和活动的参与者。上课的时候不只是教师传授,学生呆板地听讲,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是感情沟通的桥梁,教师将学生的消极心态去除,营造出一种民主的、和谐的、轻松的、愉快的教学氛围。我会仔细地观察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注意跟他们的情感沟通,当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就和学生建立了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切记不要过于严肃,对学生急于求成是不行的,我在课堂上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会经常说“Very good.”“Well done.”“Great!”等,这些肯定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及时传递。

总之,小学的生本英语课堂一是要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在“亲其师,信其道”的过程中愉悦地接受知识。生本课堂不是即兴发挥,不是说说就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不能让学生无限度地发散思维,而是通过我们的不断启发、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当学生的独立性、差异性得到充分展现时,会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书本知识。真正的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自主的学习课堂,这个生本训练的过程是漫长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会促进学生成才。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和实践来完成教学任务,生本英语学习是学校给学生创造的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个宽松的教学模式就是课堂交还给学生,他们可以独立自主地支配课堂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地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成绩,增长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成才。

上一篇: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下一篇:农村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