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体态语

2024-07-28

主持人的体态语(精选8篇)

主持人的体态语 篇1

体态语言指的是用表情、动作和姿式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言正是通过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蹙一展、一举手、一投足表露出来的。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现在请看》节目著名主持人默罗在1948年两党代表大会的报道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一举成名。后来的七年中,在《现在请看》中他用那为人们所熟悉的深沉而又富有说服力的声音,严肃的表情和庄重的举止,为其树立了正直而富有公信力的形象,开创了“默罗时代”。央视《非常6+1》及《幸运52》的节目主持人李咏以他标志性的手势和动作、出位的发型和着装使亿万观众为之倾倒,有的观众将李咏体态语言中的一部分归纳为“搓手式”和“搬砖式”,可见体态语言在主持人整个传播过程中给观众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凤凰卫视当家花旦陈鲁豫被誉为“天生一个访谈家”,她在节目中所表现出来的温和聆听的姿态,举手投足间真挚情感的流露,她的微笑,她的泪水,她双手合十抵在下巴睁大眼睛发出“天哪”、“真好”这些感叹时的真挚表情,她给落泪的嘉宾递纸巾这样的小动作,都会清晰地印在你的脑海里,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不卑不亢、亲和而不谄媚,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有血有肉的主持人。

如何用好体态语言,让它成为主持人展现魅力的法宝,对于每一位主持人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我认为有几点应格外关注。

一、“三要”

1.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

随着受众文化层次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主持人的个人素质受到空前的关注。在一些地方台的节目中,有些主持人在说到与观众互动的话题时会伸出手指对观众指指点点;当节目嘉宾回答问题出现磕绊时,主持人脸上会露出不耐烦或不屑的神情;与对方交谈时翘着二郎腿,等等。这些体态语言直接暴露出了主持人缺乏修养。一个人再刻意掩饰,都会在其举止神态上表现出他的修养。

2.要对节目内容有超强的领悟力

如果之前对所要表达的内容一知半解,那么即便你说得天花乱坠、手舞足蹈,也只会让观众感觉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节目内容没有好好的领悟,容易导致主持人在节目中严重跑题。

3.要对节目定位心中有数

你所主持的节目类型决定了在节目中你该使用什么样的体态语言。别人洒脱的举止未必适合你的个性、你的节目,自己的某些漂亮举止也未必在每一个节目场合都适合。离开节目定位的体态语言会由于不得体而影响传播效果。像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言一般以沉稳、严谨、简洁为主;综艺节目主持人以热情、活跃、较大幅度的体态语言为多;服务类节目主持人亲切、轻松、和善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少儿节目主持人以他们明朗、活泼的体态语言缩短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试想,将李咏的体态语言放到新闻节目中去,那会是怎样可笑而又怪诞的画面。同样,若将水均益的体态语言放到“超女”的主持现场,你一定会觉得整个节目太过严肃,让人快乐不起来。对节目形态的把我会让你分清场合,用好体态语言。

二、“三忌”

1.忌“程式化”

主持人的体态语 篇2

遵照业界的说法, 体态语是通过各种无声的体态语言将主持者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向外表达的手段, 它传达着比语言交流丰富得多的内涵, 作为主持工作者, 恰如其分地运用体态语言手段, 能更充分地传情达意。

那么, 适用的体态语言有哪些呢?又该如何在主持工作中运用呢?

一、体势

达芬·奇曾说过, 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而对于人体来说, 我们的肢体动作有很多种, 适当地运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例如喜、怒、哀、乐。而当作为主持工作者把体势作为一种体态语言交流的手段时, 他们的一颦一动, 都会体现他们内心的态度, 传达特定的内涵。比如身体后倾, 表示心不在焉、不感兴趣;侧转身去, 表示不屑一顾、漫不经心;拍案而去, 表示怒不可遏。

不同的体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应该注意:

首先, 主持者要保持体势的放松, 但不随意, 在与重要人物交谈时, 也要控制拘束、紧张的情绪。在与人谈话时, 尽量保持身体的前倾, 以表示对对方的热情和尊重, 提高对方交谈或沟通的兴趣。第二, 主持者在对方进入、离开谈话场所时, 要站起身来, 以表示礼让。第三, 体势的运用要符合主持者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主持风格, 切忌做作, 开朗乐观的主持者可以使用幅度大的动作, 并且数量上也可稍频繁, 文静的主持者则可采用一些象征性的体势, 力求简而精, 点到为止。

二、眼神

人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 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眼神。通常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等等, 都是说眼睛是人身的焦点, 可以透露出人的内在信息。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 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 社交的注视, 亲密的注视, 轻轻的一瞥。

相对于主持者而言, 眼神也是体态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 多数情况下, 应该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 是人人都会遇到, 人人都会做的事, 但对主持者来说, 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的范围, 而带来了

间以及获取最大利益是不一样的, 比如数码相机和一只牙膏, 几乎没有可比性, 因此它的广告投入也有所不同。总而言之, 广告费用投入越少, 对我们设计师的要求就越高。作为POP广告设计师应该尽自己所能将形式与功能在作品中演绎的更加完美和谐!制作成本低廉, 促销力度超强, 我想这就是商家宠爱POP广告的最重要原因吧!

目前, 在我国的商品展销活动中, 吆喝、叫卖、标语式的形式等早以引起广大顾客的反感并遭弃用, 更多的商场及知名品牌都以广泛使用“POP”这种“有意味的”广告形式, 并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POP广告会在广告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改进。

职业意义。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技巧, 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不是演戏, 不必用眼睛“做作”, 但其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者的眼光, 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 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 不专注等等, 大大影响了主持效果, 这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

除了体势、眼神, 还有其它的体态动作可以运用发挥, 例如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 运用体态语言这种技巧的获得, 一是观察, 二是实践。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 人们都在使用身体动作, 都有体态语言的存在。在大街小巷, 超市、车站, 人们可能表现出殷切、快乐、焦虑、急躁、愤怒以及其他一些莫名的情绪, 各种集会, 宴会也是观察体态语言的理想场所。主持者在生活中应做个有心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学习的捷径之一是向成功人士学习, 主持者要善于借鉴一些受公众欢迎的人士的经验, 观看一些有关于他们的节目, 学习身体语言, 可以向别人学习非言语沟通的技巧, 就是把语言声音关掉, 试着仅由图象显示的人体姿势来猜想, 理解内容, 每隔一定时间, 再把声音开开, 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也可以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习, 并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 看看自己非言语沟通方面是否正确, 哪些精彩, 哪些不当, 在使用量上是多了, 还是少了, 这样久而久之, 体态语交流就会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才能主动加以掌握, 并使之成为自己实现传播服务的手段之一。

在潜心学习的基础上, 实践是实现自身素质真正提高的重要途径。主持者一定要活学活用, 多学多用, 做到学以致用, 并结合自身的个性、风格等特点, 改革创新, 塑造出属于自己的体态语言。知识在于积累, 意志在于锻炼, 对于一个用心的主持人来说, 应在固有的气质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积极、刻苦地锻炼。

主持工作者的体态语言的运用交流能力的养成, 既包括先天素质, 也包括后天的培养和训练。不同的主持者, 在先天或后天上的能力都有所差别。先天的条件无法改变, 只能通过后天的培养来提高, 在已有知识和固有气质的基础上, 积极、刻苦地学习和锻炼, 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 时间久了就会有所获益。

摘要:主持者是介于传播者是和受传播者之间的人物化纽带, 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挥主持者传播器官的作用, 有效地传达节目内容, 以影响受众的心理和行为。对于主持者来说, 除了声音之外, 体态语言的运用同样可以达到与受众交流的目的, 在表情达义上也会产生显著的效果。本文从体态语言在主持中的运用阐述体势、表情等体态动作对于主持工作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主持,体态语言,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创作基础》,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7月

[2]安德鲁·博伊德, 刘利群译:《播音员的素养和技能》, 《播音主持艺术》 (2)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6月, 第251页

[3]吴郁:《21世纪主持人的新标高》, 《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P77

主持工作中体态语言的运用 篇3

关键词:支持;体态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95-01

众所周知,主持人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与观众进行交流的,当然,有声语言是主持人与观众互动最常见的方式,但是并非是唯一方式。主持人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言把节目内容传播出来,与观众进行交流。所以,对于一名主持人而言,体态语言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主持人必须学会适时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主持界有一个说法,体态语言指的是主持人通过肢体语言把节目要表现得内容传播给观众,相比较语言信息而言,体态语言中蕴含着更多的信息,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必须要学会恰到好处地使用体态语言,为观众传递最有效的信息。接下来,我们将讲述一些比较适用的体态语言以及体态语言在具体的工作中的运用。

一、体势

达芬奇曾说过,我们应该通过四肢动作和肢体语言表达我们的精神。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有很多种肢体动作,我们可以通过不同肢体动作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喜悦的情绪,也可以表现忧伤的情绪等。作为一名主持人,他们的体态动作是他们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所以,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有特殊的含义,都象征着他们的心理特征。如,侧转身代表是不在乎的情绪;身体后倾代表的是不感兴趣等。

体态姿势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运用体势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主持人的体态姿势应该是放松的,但是放松并不代表懈怠。如果对方是比较重要的人物,主持人要避免自己出现紧张的情绪;当与别人交谈时,身体前倾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第二,对方在进场和离场时,主持人都应该起身,这代表礼让;第三,主持人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选择合适的体态,不要做作,如果主持人的性格比较开朗,那么选择的体势就可以幅度大一点,如果主持人的性格比较内向,那么就可以点到为止即可。

二、眼神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常丰富的面部表情,而且,面部表情可以为我们传播情感,特别是眼神。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眼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們往往通过一个人的眼神就能够领会到这个人要表达的情感。有的专家专门研究眼神在交流过程中的作用,他们把注视分成以下几部分:亲密的注视,谈正事时的注视,社交注视。

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眼神的运用也是体态语言的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多主持的情况下,主持人需要把自己的语言、动作以及眼神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每个人都会使用眼睛交流情感,使用眼睛沟通信息。但是对于一名主持人而言,不仅仅是要用眼神进行交流,他们需要用眼神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就使眼神有了一种独特的职业意义。演员很多时候也是通过眼神表达戏剧的内容,这无疑是一种非常高超的表演手段,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持人不用像演员一样通过眼神表演,但是,主持人的眼神必须自然有光。有些主持人的眼神太过呆板,有的又过于热情,有的主持人注意力不专注,这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眼神的训练。

作为主持人,除了运用自己的眼神和体势,还可以借助其他的体态语言传达信息和感情,比如,运用自己的手势和表情等,主持人要想灵活地运用体态语言,首先必须要认真观察,其次就是要不断实践。可以说,只要有人,就会有体态语言,在每一个场合都会有不同情绪的发生,主持人应该有一双慧眼,学会观察人们的体态语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主持人可以借鉴其他受欢迎的人士的经验,学习他们的体态语言,逐渐掌握成功人士的体态语言技巧。主持人可以在平时观看他们的视频,把声音关掉,只观察体态语言,根据体态语言猜测他们要表达的含义,之后把声音打开,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除此之外,主持人可以把自己的主持与别人的主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观察自己的体态语言中的错误,长此以往,主持人就会养成运用体态语言的习惯,才能使体态语言真正为自己的工作服务。

除了学习,主持人还要不断实践,实践才是真正提高素质的最主要的手段。主持人必须要做到灵活运用,做到学以致用,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创造出适合自己的体态语言。不断积累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断锻炼就会磨炼自己的意志。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不应该局限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还应该不断地实践练习,运用体态语言交流的能力既有先天性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每个主持人的先天条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实现超越,作为一名主持人,必须要虚心学习,不断积累,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巧。

参考文献:

[1]杨轶男,张尤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设计与风格定位[J].新闻传播.2009(02)

[2]陶然.主持语言的平易性[J].记者摇篮.2009(06)

中外体态语的异同与对外汉语教学 篇4

一、体态语的定义与分类

简单地说,人体语就是由人体发送出的非言语信息符号,它包括一切由人的肢体、动作、行为、姿态、气味、甚至人体的装饰所传达的信息。具体包括:面部表情语、头部动作、手势语、体姿语、体触语、副言语、气味语、相貌服饰语。其中,前五者是人身体的状态,可称为体态语。

二、体态语在言语表达中的作用

(一)重复

体态语对语言语有重复的作用,比如在问路时,指路者用语言描述目的地位置的同时用手指明方向,或用语言描述到达目的地的路径的同时借助手臂示意。这都是对语言语的重复,可以让对方从听觉信息和图像信息两方面进行感知。

(二)否定

当体态语与语言行为相反时,可实现对语言语的否定,即“口是心非”。例如夸赞对方,却目光旁顾,看向别人,并做出嘲讽和不屑的表情,这就是在表达与语言信息相反的意思,是对语言语的否定。

(三)代替

有时候人们不用说话,别人也知道他的思想和态度,就是通过解读他的体态语实现的。例如某人被批评时,虽然不说话,但是脸偏向一边,咬牙切齿,对方也就知道他并不服气。

(四)补充

体态语可以补充语言语难以表达的部分。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对此有明确的认识,曾说:“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五)强调

当说话者想对自己表达的某一部分进行强调时,除了加重语气、提高语调之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借助体态语。例如某领导对下属布置任务:“这件事你们一定要落实下去。”一边说一边举起拳头,在空中猛力向下砸。这个动作就体现了说话者的决心,对表达的语言做出了强调。

(六)调节

体态语可以作为语言语的衔接与过渡,标记着语段开始或结束和话轮转换。例如在前一人发言完毕后,后一人要开口说话,可以举手示意,以引起注意。

三、体态语的特点

(一)直观性

体态语是直接作用于人体器官的,即人的表情、动作等能直接被交际对象看到、感觉到。

(二)依附性

体态语表达信息时,对语言语有一定的依附性,即体态语不能脱离语境而单独存在。

(三)人体语的真实性和情感表现力大于语言语

由于人的表情、动作很多时候是不受思维控制的,是下意识的;而语言语往往是经过大脑思考后较成熟的表达,会受到思维的抑制,也受到表达者文化水平的限制。因此两者相比,人体语更能真实地反应人的所思所想,也能更直接、准确地表达人的感情。

(四)不同文化中体态语的共性大于语言语

几乎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语言,鲜与其他国家相同,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语言语的个性远远大于共性。而体态语则不同,高兴的时候笑、难过的时候哭,这些基本的体态语是全人类相通的。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体态语的共性是较多的,最有力的佐证就是卓别林的一系列无声电影,全片几乎没有语言语的表达,但基本全世界人民都能理解他要表达的信息,且都觉得诙谐幽默,靠的就是影片中人物的体态语。

(五)文化性

有共性当然就有个性,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样的意思在不同国家的体态语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个性和差异则是在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四、中外体态语的差异

(一)宏观分类

1.此有彼无。

中国有而其他国家没有的体态语,这类体态语往往不为其他文化的人所理解。例如:中国人和日本人在遇到困惑或为难时,常常挠头,并深吸一口气同时发出“嘶”的响声。这是为其他国家人所不解的。

2.此无彼有。

中国没有而其他国家有的。例如:英语文化中耸肩可能是不知道,无奈等,中国没有这个意思。

3.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

这一点在手势语中的表现最为明显,后文会详细阐述。

4.形式不同而意义相同。

例如:大多数民族都以摇头表示反对、不同意、拒绝等否定意义,以点头表示肯定、赞成、同意等肯定意义,但是保加利亚人、尼泊尔人以及我国的独龙族人正好相反,他们用摇头表示肯定,用点头表示否定。马来半岛的塞曼人陡地把脑袋一伸表示“是的”,双眼往下一瞧表示“不是的”。阿比西尼亚人把头往后一抬,双肩耸起,表示“是的”;把头猛地向右肩一扭,表示“不是”。太平洋的加里曼丹的达雅克人抬起双眉意为“是的”,眉头微皱意为“不是”。新西兰的毛利人抬起头和下巴表示“是的”,而地中海的西西里人恰恰以相同的动作表示“不”。

(二)具体表现

1.面部表情语。

(1)目光语。

英语国家的人比中国人目光交流的时间长而且更为频繁,可能因为中国人受传统礼教的影响,“非礼勿视”。

中英终止回应目光的方式也不相同:英语国家人,尤其是女子采用眼睛旁顾的方式终止回应,而这在中国一般是不服气、不喜欢、不在乎的意思,所以中国人看到这种目光会觉得很冷漠。中国人,尤其是女子习惯于目光下垂来终止回应,这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是长期以来大男子主义盛行,女子受压迫的表现。

(2)微笑语。

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微笑被称为不可捉摸的微笑,因为它并不一定表示快乐和友谊,还可以表示害羞、尴尬、抱歉、回避等多种感情,甚至听到不好的事时,中国人和日本人也喜欢保持微笑。例如:一个英国留学生跟他的汉语老师讲,自己在来学校路上遇到了很多不开心的事,汉语老师一直微笑着认真聆听。这个学生以为老师在嘲笑他,很生气地对老师发出质问。这时老师反倒笑得更厉害了,解释说:“我不是嘲笑你,是想用微笑告诉你,这件事没那么严重,不要太难过。”

(3)捂嘴。

在英语国家,捂嘴是为了防止说谎,如果有人说话的时候捂着嘴会被人认为是在说假话。在中国,有时候捂嘴反倒是一种礼貌,是为了防止说话时唾沫、口臭影响到别人。

(4)抓耳朵、挠脖子。

这个动作在英语国家是表示对对方怀疑和不肯定,而在中国是表示不自信,局促不安。

2.头部动作。

(1)打招呼。

英语国家的人在打招呼时,如果对方是熟人,扬一下头、抬一下眉即可,中国人会觉得这样有些傲慢,会采用点头,招手等方式。

(2)叫某人过来。

英语国家的人会头很快地向所指方向摆动,或者下巴指向所指方向,而在中国人看来,这种动作看起来很傲慢。

(2)甩头发。

在一定场合,女人甩头发被英语国家的人认为是自鸣得意或者求爱的意思。男的表示这种意思的动作是伸伸脖子、晃晃脑袋,为了遮掩一下一般会整理一下领带、衣领,摸摸脖子等。

(3)左右摇头

在英语国家人眼里,左右摇头表示也许、犹豫、差不多、马马虎虎、不太清楚的意思,甚至可以表示同性恋、阴阳人。而在中国远没有这么复杂,只是表示不知道、没有、不是等否定的含义。

(4)伸舌头。

美国的儿童伸出舌头表示蔑视、嘲笑或反抗。中国汉族人伸舌头则表示不好意思。

3.手势语。

(1)鼓掌语。

在埃及和一些伊斯兰国家,流行用指甲“鼓掌”,双手手指自然弯曲,手心相对,再让双手指甲相互碰撞,表示对讲话人的蔑视,是一种鼓倒掌。在中国,掌声的含义视情况而定,演讲结束时的掌声表示赞赏,话音未落就响起七零八落的掌声则是对讲话人的嘲笑。有一段时间还流行用双手手背相击来鼓倒掌。

据说赫鲁晓夫就因鼓掌犯过错误。美国人在战胜对手后常把双手举过头鼓掌,表示骄傲,而这一手势在俄罗斯是友谊的象征。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时,为表示友谊就做出这一手势,使美国人方案。

(2)手心朝向。

中国人在招呼人过来时,如果面对的是小孩,一般手心向下,五指伸直,向内摆动手掌,若面对的是成人则手心向上,表示尊重。在英语国家正好相反。

(3)翘大拇指。

在中国有高度赞扬的意思,在希腊表示要对方“滚蛋”,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除了表示要求“搭车”之意外,还是一种侮辱人的信号。几年前美国前总统布什访问澳大利亚,一切堪称圆满。可是就在他走上飞机的舷梯,转身向澳大利亚的欢送者告别时,他竖起大拇指。于是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骚动,因为对美国人来说,这是友好的、赞誉的表示,而澳大利亚人,则把它看成是猥亵。

(4)“O”型手势。

即手心向外,拇指尖和食指尖相接触,形成O型,其余三指自然伸开。这种手势在中国用来表示数字“零”,老师向学生做这一手势,表示学生考了个“大鸭蛋”;在美英等国表示英语“OK”,即“可以,好了”的意思,近些年,中国受美国文化影响较深,也开始用这一手势表示“OK”;在阿拉伯却是咬牙切齿的“深恶痛绝”;在法国意味着零或没有了;在日本意味着钱;在巴西意味着猥亵;在俄罗斯也有不好的意思,不能在酒吧里使用。

(5)计数方式。

在手势计数时,除了使用哪个手指之外,中英之间还有“伸”和“举”的差别,也就是说,英语国家的人在表示数字的时候一般手指是立起来的,而中国人不强调这一点。

另外,在掰手指数数时,中国人习惯先伸开手指,逐一扳回,再逐一放开;而英语国家的人更习惯先握拳,逐一放开,再逐一扳回。

(6)其他手势语。

英国用手摸木器或敲击木器表示求神保佑或驱除厄运,这在中国没有什么特别含义,最多是提醒别人注意。

在中国,用双手呈上或接受物品表示尊重和礼貌,而在伊斯兰国家,呈上或接受物品不能用左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

4.体姿语。

(1)坐姿。

美国人在自己家里和私人办公室里非常随便,经常大大咧咧地坐在椅子里,有时甚至把双脚放在桌子上。美国人也很少蹲着,因为大多公共场所常备有供人就座的地方,他们认为在公共场所蹲着有失文雅。

(2)走姿语。

欧美国家的人走路往往大步流星,动作幅度较大,喜欢走中间,给人一种气场很强,“此路是我开”的感觉。中国人走路则动作幅度较小,步态较平稳,且喜欢靠边走。

5.体触语。

(1)性别方面。

中外对同性、异性之间可以接受的体触程度正好相反。中国人同性之间可以拉手、跨胳膊、拥抱、搂肩或并排走;异性之间除非情侣、夫妻等很亲近的关系外,一般不可以随便做这些动作。而欧美国家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同性之间这些亲密动作意味着同性恋,而异性之间见面打招呼,即使不是夫妻或情侣,也可以拥抱、亲吻等等。

(2)对拥挤的接受程度。

在英语国家的公共场合,人们避免挤在一起。比如在餐厅吃饭,有后来者或者遇到其他熟识的人,如果这张桌子座位已满,则会再开一桌,分开就座,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加张凳子挤坐在一起。

如果已经很拥挤,要通过人群时,英语国家的人一般用双手分开人群,再通过。而中国人往往一边语言提示对方“借过”“麻烦让一下”,一边身体直接挪过去。在这一点上,中外双方普遍认为对方是不礼貌的。

(3)触摸小孩。

在中国,对小孩表示喜爱经常是摸摸他的头脸等。而在英语国家,是绝对不能随便触摸别人的小孩的,尤其是成年男子不能触摸女孩,否则会被认为是对其进行性骚扰。

(4)握手语中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都习惯握手;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也经常握手;而英国人除了夫妻、情侣间在谈情说爱时以及朋友久别重逢时以外很少握手;在美国,一般在经第三者介绍后,两人才握手。

另外,在握手时,西方人注意女性优先,男士要脱帽,且握手时体距渐远;中国人无女性优先之礼,一般是地位高的先伸手,以身体前倾为礼,不必脱帽,且握手时体距渐近。

(5)亲吻和拥抱。

在中国,除非情侣、夫妻、家人、很亲密的朋友之外,异性之间一般不随意拥抱,同性之间则没有太多约束。亲吻则一般只在情侣和夫妻之间才会有。

而在西方,除了在陌生的异性或男性之间不能拥抱或亲吻外,其他人见面、分别时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只是拥抱和亲吻的时间长短、紧密程度及亲吻的部位有所区别。

五、体态语的中外异同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启示

(一)文化敏感,包容差异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敏感地意识到中外体态语文化的异同,包容差异,避免误解。在韩国学生穿着短裤、拖鞋来上课时,在欧美国家学生上课坐姿慵懒随便、拒绝老师要求直接强硬时,不要误以为他们不尊重老师。在不涉及原则问题时,应给予他们适当的包容。

(二)准确利用中外之间意义形式皆相同的体态语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合理利用体态语可以起到以下积极作用:

1.辅助教学。

前文提到,体态语对语言语有补充、强调的作用。所以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有效利用体态语可避免语言表达过于复杂,越解释越难的问题。

在语音教学中,声调学习和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掌握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两大难点。这时我们可以借助手势语进行提示、强调或模拟演示。

在词汇教学中,一些动词和描述表情、状态的词可借助体态语进行讲解。比如在讲解“微笑”“抿嘴笑”“大笑”的时候,教师可直接做出这些表情动作。

在语法教学中,体态语可用来讲解某些语法点。例如“V1着V2”,教师可以走路的同时听音乐,自然引出“听着音乐走路”。

这样的方法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起来也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2.强化语义表达。

体态语对语言语还有重复、强调的作用。因此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教师一边讲解或发出指令,一边做出相应的表情或手势可以强化语义的表达。例如:在领读黑板上的生词时,用手指向要读的词,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保证师生之间的教学反馈及时有效。

教师在课上应随时关注学生的表情、动作等体态语。如果在讲解时学生的表情平和,在教师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学生点头或显露出有成就感的、高兴的表情,就代表学生听懂了,教学环节可向下进行。若学生的表情没有变化甚至皱眉,则可能没有听懂,教师应进一步询问和讲解。若学生目光呆滞、游离,则代表学生注意力没有集中。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学会利用体态语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例如在听学生发言时,应保持微笑,不时点头,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认真听他说,且重视他的发言。在学生回答正确时,可以用鼓掌、伸大拇指等方式给予鼓励;在回答错误时,可以摇摇头或摆摆手,但表情要自然亲切,不要让学生认为你对他不满意或有敌意。

4.有效的课堂管理。

在开始上课时,可以用目光语来帮助组织教学,用眼神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准备上课。尤其是在大多数人都准备好后,个别同学还在说话或做其他事情时,教师可以将目光较长时间停留在他身上,以提示他尽快准备上课。

所有体态语都是表达情绪的重要途径,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效利用这些体态语表达自己对学生的鼓励、喜爱、关心等等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塑造良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

优雅大方的体态语可以帮助教师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让学生感觉亲切自然。而且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尤其是在国外,汉语课堂就代表着整个中国,汉语教师给学生留下的每一点印象都将影响他们看待整个中国的态度和视角。

(三)谨慎或避免使用有中外差异的体态语

例如“OK”的手势,容易引起日本等国学生的误解,应尽量避免。如果一定要使用,应该提前了解学生对这一手势的态度,并且对他们解释清楚这一手势在中国的含义。在所有人都理解并可以接受的时候才可以使用。

(四)对课堂上要使用的体态语进行精心设计

这对于新老师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一节课一般比较长,可能在上课的初始阶段,教师还时刻记得并提醒自己注意体态语的使用。但课程过半之后往往就将这一细节忽略了,很容易出错。因此应该在课前做出充分地准备,保证课堂上使用的体态语适度得体,且与语言表达协调一致,切忌混乱随意、单一呆板等。

(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个性使用体态语

从整体来看,体态语的使用在初级阶段更多,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汉语水平有限,很多较复杂的语言还听不懂,教师在解释一些规则或者发出某些指令时配合体态语就简单易行。在课堂讲解中适当使用体态语也很高效,具体使用方法在“辅助教学”中已有相应阐释,在此不再赘述。

中高级虽然大多数时候不必要借助体态语来解释生词、语法,但若在课堂中加入适量的体态语,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体态语作为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日常交际还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利用体态语,能够有效改善交际和教学的效果,当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交际和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把握好体态语使用的分寸,还需在实践中反复探索。

摘要:人体语就是由人体发送出的非言语信息符号,其中表示人身体状态的可称为体态语。它在言语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其文化性的特点决定了中外体态语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师也有深刻启示。然而,如何把握好体态语使用的分寸还需在实践中反复探索。

关键词:体态语,差异,对外汉语教学,中外

参考文献

[1]李阳.中英非语言交际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美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态语探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3.

[3]克休莎.俄汉身势语的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4]田倩.对外汉语教师课堂体态语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5]宋丹虹.体态语与对外汉语教学[D]:[硕士学位论文].沈阳:辽宁大学,2013.

[6]何萌.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7]高洋.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J].环球人文地理,2014(4).

[8]孙雁雁.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

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 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体态语

在中国的传统教学观念当中对教师形象的定义从来都是端庄大方、宽和却不失严肃、富有耐心和爱心,可以风趣幽默却不能失于轻佻。在课堂的授课当中传统教学也更偏重于讲授法,配合教师语调的抑扬顿挫、声音的大小起伏、鼓励的眼神、以及些微的手势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然而,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课程,除了看和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的使人交流的功能——也就是“说”。想要锻炼学生说英语的能力,显然需要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兴趣进入到与老师、与同学的英语交流当中。而恰当的使用体态语不仅能够是课堂氛围更生动有趣,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体态语的定义

体态语,是指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

二、体态语的类别

在日常教学当中经常用到的体态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眼神体态语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时一个肯定的眼神就能胜过千言万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用眼神来表达对学生进步的肯定鼓励,和对其扰乱课堂的严肃警告。

2.面部表情体态语

人的情绪和内心想法是可以通过面部的表情说展露出来的。因此有人说教师不应该将个人的负面情绪带进课堂,当你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应该用积极、正面、昂扬的姿态面对你的学生。当然与此同时,你高昂的情绪必然会感染你的学生,提升带动课堂的气氛。

3.手势体态语

打手势帮助说话是教师在课堂教學当中不可缺少的讲解和辅助手段。课堂上常用的手势一般可分为演示作用手势和指示作用手势。

4.身体姿态体态语

教师在课堂上的姿态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一个好的印象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当然无论是传统教学观念还是教育教学改革中,都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教姿优美、端庄,精神饱满。

三、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现今各级学校以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当中都聘请了不少外籍教师来给学生们上英语课程,并且显而易见的,大多数时候学生们也的确更喜欢上外教来教授的英语课,这些课程的课堂气氛总是活跃积极的,学生们乐于参与到与外籍教师、与同桌同学的交流和其他一些课堂活动当中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生长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外籍教师们不吝啬于使用大量的甚至是夸张的体态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展示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在愉快的情感当中学习知识并巩固知识。

1.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口头语言上,而是由多种多样的方式同时进行的,如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等。由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交际性是很重要的一种功能,因此在英语课堂上,为锻炼交际功能的情景联系变得必不可少。教师积极肯定的体态语不仅能向学生传达出友善、鼓励和肯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恰当的体态语也能够增强有声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

2.减少母语,提高课堂效率

中国老师教英语和外籍教师教英语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老师使用中文来解释教授英语知识,而外籍教师是用英语来进行英语课的课堂教学的。我们常说,学习英语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由于外籍教师不懂中文,只能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因此当碰到学生不懂却又用英语比较难以解释的词汇时,他们会使用体态语进行表演的形式来教授这个词汇。如此一来,既可以使得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当中完全的融入到第二语言环境当中,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被老师表演出来的词汇的印象。例如“frustrated”这个词,用英语解释起来可能需要长长的一段话才能说清楚,但如果是表演出来的话,只需要拿着一本习题书看一看、翻一翻,然后重重的叹一口气,就可以充分的表现出这个词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3.有利于激发学生联想能力

英语词汇记忆的方法有一种就叫做联想法——通过一个根词汇进行联想,从而学习并记忆由这个根词汇所衍生出来的相关词。孩子是富于想象力的,而教师的体态语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表演的形式,将体态语这种表演形式和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融情于景的正面效应,为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如在学习“good”、“great”、“excellent”这几个表示“好”的词汇时,由于这几个词的程度是逐级加深的,因此,“good”是一脸满意的点点头;“great”是睁大眼,竖起大拇指;“excellent”是一脸惊喜状的伸出两个大拇指。这样一来就给这些抽象的单词注入了生命力,是它们鲜活起来,更令他们印象深刻,当学生使用起来的时候,就会由一个联想到另一个,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能够恰当、准确的使用体态语,能够起到拉近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联想能力等作用。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态语这种非有声语言,配合教师的口头讲授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蕾. 中职英语教学“体态语”作用简析[J]. 职业, 2011.

小学英语教学中体态语的作用 篇6

一、体态语的定义

胡文仲在《英美文化辞典》中说:“体态语是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

体态语也称作身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态语是英语课堂上的一种非语言文字的信息传递手段,以其独特的方式表情达意,补充语言文字表达的缺失、不足之处。体态语的存在,使得有声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也给小学英语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

二、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体态语可以实现母语到第二语言习得的自然过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语言交际功能的需要,使得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运用体态语,使抽象的语言更形象、具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以实现母语到第二语言习得的自然过渡。例如,在讲解身体各部位的名词时,教师可以指着自己的眼、鼻、嘴等部位对学生进行启发,不用任何讲解,学生也完全知道eye、nose、mouth等词的意义,再通过游戏point to your eye(s)/nose(s)/ mouth(s)等对学生进行巩固操练。这样,即使是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 体态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于优化组织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运用、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表情,以及加以引导性的肢体语言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组织优化教学的目的。例如,在低年级英语课堂上,许多用语不能马上被学生们吸收,教师可以通过手势来暗示学生。需要学生交换角色练习时,可作两手交叉状;结束讨论时,将双手下压示意学生……这样,简单的一个手势就能迅速带学生进入学习语境中。

3. 体态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趣。英语课堂上体态语别出心裁的设计,恰到好处地运用,可以让英语课堂更富有张力,学生乐学易懂,效果明显。如,下面活动设计:做动作,猜词语。(I doand you guess)教师可以做出一个投篮动作和一个踢球动作,学生从动作中就可以轻松地区分和掌握Play basketball和Play football两种不同的活动用语。因此,教师每节课以行之有效的体态语来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散思维,丰富想象空间,让他们自由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4. 体态语可以传达更为丰富有效的知识信息。体态语较为生动、形象,不仅能表现出人的内心活动,更能直接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适当的体态语,既可避免用汉语解释英语,使传授的内容变得具体可感,又可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语言环境。教学实践证明,要扩大学生对教师发出的有用信息接受量,就必须充分运用体态语,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英语教学运用体态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 应注意体态语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耸肩是西方国家常见的动作,表示“我不知道”等否定含义,而在中国文化里习惯用摇头、摆手来表达此项含义。显然从主观上拒绝耸肩所表达的文化意义是不对的,应努力排除文化优越感和偏见的干扰,增强自身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意识。

2. 应注意体态语运用要与教学内容和谐统一。以服从教学内容表达的需要为前提,不可随意滥用,画蛇添足。做到体态语与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相协调,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3. 应注意体态语要力求准确、适度。小学生无论在学习语言上还是在实践活动中,几乎都是以教师为准则。体态语不可或缺,更不可滥用。例如,在rhyme学习中,学生通过有节奏的声响中看着老师的体态及活动,似乎已经体会到了其语境和朗读特点。所以,教师规范、准确、适度的体态语,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领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以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辅助有声语言教学,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氛围,增加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中美非语言交际中体态语的差异 篇7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体态语,差异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分类

关于非语言交际, 学者们提出的定义很多, 把非语言交际简单定义为“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的定义是:“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 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川这些因素即可以人为地生成, 也可山环境造成”简言之,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 它包括眼神、手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服装打扮、身体的接触、谈话者之间的距离、时间观念等等。

跨文化的内容很广, 分类方法也很多,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 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 (1) 体态语, 包括基本姿势, 动作, 手势, 身势, 面部表情, 体触等身势语。 (2) 副语言, 包括沉默, 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 (3) 客体语, 包括皮肤的修饰, 身体气味的掩饰, 衣着和化妆等提供的交际信息。 (4) 环境语, 包括空间信息, 时间信息, 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 声音, 灯光, 颜色标识等等。无可厚非, 体态语占据了其中主要的部分, 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 更是商务交流中不可缺少的, 演绎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体态语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养育了不同性格的人们。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我们才能屹立在世界之林, 减少不同国家的文化矛盾。体态语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体态语反映了文化的内涵, 文化赋予了体态语不同的含义。

1、体态语的定义及种类

在非语言交际中, 最主要的就是体态语。体态语的定义是有美国心理学家伯德维斯泰尔首次提出的, 通称体态语言学或体态语义学。从字面上来讲, 体态语言学就是研究人们的各个身体部位所代表的意思, 包含目光语、姿势、动作、手势、触觉行为等等。体态学还研究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不同含义, 这些形式所产生的含义往往是语言无法比拟的。同样, 体态语是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的商务礼仪之一, 体现了一个的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 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体态语含义, 对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也会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和梦想插上翅膀, 可以飞的更高。

2、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

通过眼神, 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想法、悲喜以及感受。人的眼睛也能够说出很多话, 能够告诉对方很多东西。有人认为, 眼睛能够最真实的体现说话者的心情和态度。通过目光接触, 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些规则, 如看还是不看、什么时候看、怎么看、应该看谁、不应该看谁, 这些都可以通过目光接触判断。良好的目光接触能够告诉说话者很多信息, 如听者是否在认真听、是否表现出尊重和兴趣。可以说, 目光接触是一种沟通技巧, 眼神内容依照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在许多英语国家, 有很多用眼睛形容的短语, 充分说明了眼睛的重要性。在中国, 两个人的谈话中, 目光接触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谈话时, 不与对方直视是非常不礼貌的, 被认为是鄙视对方, 不屑与对方交流。看着对方的眼睛, 则表示礼貌、坦诚与真挚。在美国, 目光接触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表示喜欢对方谈论的内容, 愿意与对方交流下去。但是, 他们认为死死的盯着对方是非常不礼貌的, 意思是想冒犯别人的隐私。在交流时, 可以目光交流, 然后把视线避开一会, 接着在看对方的眼睛, 这传达着一种平等的信息。

可以说人的面部表情真是不计其数。面部表情和目光接触一样, 显露了多种不同的感情。尽管有少部分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表情当他们想隐藏自己的情感时,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通过面部表情暴露自己的想法。微笑是典型的表达快乐的表情。它可以表达出友善、礼貌。许多美国人, 在公共场合可以对陌生人微笑。但是在中国, 许多人认为在公共场合对一个陌生人微笑是非常不正常的, 甚至被认为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在中国, 微笑有时是一种掩饰悲痛、尴尬场面的一种手段, 太多的微笑是一种阴暗的标志。在中国和美国, 大笑都是一种传达快乐、满意、兴奋、友善的表情。但是, 在特殊的场合下, 如果一个中国人对着一个美国人大笑, 一定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 一个美国人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 车子突然坏了, 这时, 一个中国人对着美国人大笑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我想这个美国人一定会非常生气, 认为他非常缺少人性。所以说, 对于面部表情的传达一定要注意场合是否正确, 否则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3、姿势与手势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 尽管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使用了很多肢体语言, 但实际上我们使用的肢体语言和语言交流时一样多的。在美国, 人们很重视友善和轻松, 他们会很轻松地坐在椅子上或者懒散的站着, 他们并不是很在意举止。然而, 在中国, 举止的不注意或者懒散的做在椅子上, 被看作了非常粗鲁的, 是对礼节的忽视。中国人总是会慢慢的、笔直的坐在椅子上。在美国, 坐着的时候翘腿是一种轻松的标志。然而, 在中国, 在正式场合翘腿是很不礼貌的。大多数美国人喜欢轻松的坐在桌子旁边, 或者是直接做在桌子上, 但是这些行为在中国是一种社会禁忌。在表示不理解或不知道的情况下, 美国人都会耸耸肩, 中国人的习惯却是挠挠头发。在美国, 绅士总是摘下礼貌对女生表示尊重, 他们也经常亲吻女士的手背表示对女士真诚的问候。但是, 在中国, 这种相似的情景是不存在的。

手势交流和言语一样有效, 有时甚至比语言更有效。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手势语, 例如, 向服务员招手, 找出租车, 父母教育孩子都会使用手势。可以说, 没有了手势交流, 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呆滞, 没有色彩。日常交流中, 我们通过手势交流来补充含义或者描述东西。当我们说:“那是一本英语书”的时候, 我们会用手指着那个本。如果有人问我们去图书馆的路时, 我们会用手指着正确的路告诉路人, 问路人就会更加清晰准确的明白我们说的话。手势是一个包含多种意思的特殊身体动作。单独的手势动作能够传递许多意义。在美国, 人们之间互相打招呼是将手掌朝上并且移动手指。中国人打招呼是将手指弯曲并将手掌朝下。在中国, 只有动物才将手掌朝上。美国人指向物体或人时都是用中指。在英国, 用中指指向别人是非常粗鲁的。当美国人想摆出笑话别人的手势时, 他们会伸出每只手的食指, 并摆在某人的身体前面。然而, 在中国, 人们会伸直一只手的食指并且在自己的脸部快速的摩擦几次, 类似于挠痒, 这表示的是“笑话你”, 一种善意的取笑。

中国人用食指碰触自己的鼻尖, 表示“那是我”或“这是我”。中国人用双手递送东西来表示尊重。他们也经常用两只手的食指表示男孩和女孩或男人和女人已经陷入爱河。然后在美国, 人们从来都不会使用这些手势, 这些手势可能表达一些肮脏的意思。

4、体触

当我们很小的时候, 我们把体触看作是表达爱、信任和安全的交流方式。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 我们学会了触摸的规则, 我们学会了应该触摸谁, 应该触摸哪里。体触也许是最有力的非语言交际形式。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来表达气氛、兴趣、信任、忍让、温暖以及其他的情感。正确的触摸取决于不同的文化。在美国, 身体上的接触在普通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谈话中是避免发生的。仅仅是因为碰触其他人可能会引的非语言交际形式。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来表达气氛、兴趣、信任、忍让、温暖以及其他的情感。正确的触摸取决于不同的文化。在美国, 身体上的接触在普通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谈话中是避免发生的。仅仅是因为碰触其他人可能会引起不愉快的反应。如果是不经意的碰到某个人, 肇事者经常会说声“对不起”等类似道歉的话。去美国相比, 中国人更加注重社会行为和亲密活动。朋友和熟人之间频繁的碰触表达了友谊和亲密。

中国人通常用抚摸表达对孩子的爱。然后美国母亲从不这么做, 这种抚摸、轻拍、拥抱、亲吻的动作对于美国母亲来说是会感觉到窘迫和尴尬的。尽管, 他们知道这些行为是友谊和感情的标志, 但是, 在他们的文化中, 这些行为时粗俗和莽撞的, 会引起强烈的反感和厌恶。如果一个成年男子拥抱了一个小女孩, 人们会怀疑他有可能是猥亵的。这时, 小女孩的母亲会带着复杂的表情看着他, 尽管是一个中国朋友或熟人, 情况也会如此。

三、总结

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是两种交流方式, 在我们的谈话中, 时时刻刻都能够使用到。非语言标记和手段会随着我们不断变化的世界而改变的, 它也会变化多端让人难以捉摸。非语言交际会影响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 文化的不同也会影响不同国度人们的交流。文化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宗教信仰、追求、生活方式、社会习惯等等, 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特别是西方人和东方人, 都会以自己国家的文化而感动自豪。就是因为每个国家有着自己本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习惯, 所以就不难发现, 不同国家的人相互沟通和了解非常困难, 有着很大的障碍, 也会导致不同区域的人们之间的误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变的社会, 科技、文化、价值观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 我们去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族习惯是很重要的。对于跨文化交际领域, 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才是根本, 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需要去接受, 去正确看待这些不同和差异。我们应该采用正确的方式去理解他们。很难想象,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没有了正确的方式方法, 我们将怎样达到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发展。通过这样的交流, 相信中美国家的合作会进一步的发展, 能够更好的使用交际技巧, 使两个民族的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鄂玉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文化意义探究[J].哈尔滨工业人学学报, 2004 (4) .

[2]胡文仲,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体态语研究 篇8

一、正确运用体态语, 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英语不是学生的母语, 而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面对英语学习的时候, 就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困难, 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状态, 就需要教师能够正确运用体态语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让学生在教师直观的体态语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 从而使学生的精神得以放松, 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这样学生就会去关注教师的表情和动作, 学生获取的知识也是直观醒目的。

比如, 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In class这部分知识的时候, 教师在进行讲解时, 就可以模仿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如模仿学生迟到时的表情和动作及学生上课走神时脸上的表情, 这样学生就会被教师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 然后在进行课本上的内容学习的时候, 学生也会很容易沉下心来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问答机器人”的游戏, 学生问“What is this?”然后教师用机械人的语调来回答“This is window”。这样学生就会被教师这样机器人的语调逗得哈哈大笑, 这样的教学形式就会吸引住学生, 从而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那里, 在学生进行自由练习的时候, 学生也习惯性地模仿教师的声音, 这样学生对于这部分的对话就加深了印象, 课堂的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 教学内容也会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二、正确运用体态语, 锻炼学生思维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运用体态语, 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升, 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 学生也能够进行积极地思考, 参与到和教师的互动过程中。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性的思维就得到了锻炼。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模仿的时候, 就会把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出来, 学生就会去模仿教师的动作, 在模仿的过程中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就会加深印象。教师在唱英语歌的时候, 学生也能够跟着教师唱, 学生在模仿教师表演的时候, 学生就会加深对英语对话的印象, 也能够在正确的场合使用。

比如, 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In th library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模仿学生在图书馆借书的情景, 对“Don’t eat!”“Don’t talk!”以及“Don’t sleep!”这样的标志语有直观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用一些夸张的表情来表演有学生在图书馆里面吃东西、大声喧哗以及睡觉的情景, 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于这些图书馆不文明的现象有了直观的感受, 学生就会去想象自己如果在图书馆里面有这些行为的话, 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 这样学生在图书馆的时候就会自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还可以对一些在公交车上不文明现象、餐馆里面不文明的现象进行模仿, 这样就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这些场景的印象, 学生在自己进行对话的时候, 也会去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表情。在这样的训练中, 学生就加强了对节这课的印象, 对于一些对话中的语句和单词的学习也加深了印象。

三、正确运用体态语, 提高课堂效率

在研究中发现, 人的行为是性格的表现, 而人的体态语言并非是语言信号, 而是内心想法的一种体现。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的时候, 就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性格、学识和气质。故教师在运用体态语的时候, 就需要通过体态语给学生展示出积极的一面, 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就会加深, 尤其是对于一些后进生而言, 教师的一个点头或者肯定的眼神都会让他感受到很大的鼓励, 从而使得课堂呈现出一种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样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比如, 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内容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先在课堂上放一段有关篮球的视频, 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问学生篮球是如何来打的, 教师在课堂上做动作的时候, 就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就会纷纷去模仿教师的动作。教师再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的篮球运动员, 有的学生尽管平时英语学习比较吃力, 但是在谈起自己喜欢的运动员的时候, 就会滔滔不绝, 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给予肯定, 给学生露出肯定的表情, 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该生。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温暖, 所以在进行课堂对话环节的时候, 学生会积极参与进来, 主动和别的同学进行对话。总之, 教师通过体态语的应用, 能够消除教师和学生的隔膜, 构建出一种融洽的氛围, 从而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课堂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上一篇: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心得体会下一篇:初中生读后感:蓝色的海豚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