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2024-08-27

电视主持人的角色意识(通用7篇)

电视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篇1

打开电视, 观众不再像以前欣赏眼睛死盯镜头、正襟危坐的主持人, 而更推崇具备清新自然、似与亲朋好友聊天风格的主持人。但是, 在这种看似轻松的主持背后却暗藏着些许忧虑:主持时手势俗、乱、滥;眼神虚、晃、散;还有那种不顾场合的无聊、浮躁与超级夸张。

有人认为, 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 不是表演者, 不需要表演, 否则会显得画蛇添足、不伦不类。也有不少人认为:主持人要被多媒体炒作, 全方位包装, 扩大影响;表演只是塑造形象、树立品牌的一个手段。在演播室, 主持人积极调动各种恰当的态势语言, 诸如主持表情、手势、动作、眼神以及适宜的有声语言, 诸如表演时的语气、节奏、重音停连等技巧, 对所要表达的信息进行集中、补充和评述, 从而达到生动传神、妙趣横生的传播效果。两种观点, 孰是孰非, 尚无定论。

笔者身在主持一线, 深知在特定情景中确实需要主持人具备较好的表演才能。表演能够帮助主持人更好地完成节目录制, 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其实, 从整体上来说, 一档栏目的价值、成败, 或者说一位电视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在整个栏目运作中良好准确的角色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支配或指导下所进行的表演活动。

主持人不是报幕员, 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 它更像是表演者。国外的有些理论家把媒介中人物的所有活动都称为表演, 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不例外。所有的信息传播者都是借助媒体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一颦一笑:所有的动作都只是让受众的视听效应增强, 以引起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的信息“海量传播”, 视像泛滥, 主持人如果没有个性化的语言, 就只能是汪洋里一滴平凡的水, 这样的“水”是很快就会被蒸发掉并且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当今社会是信息经济社会, 一切都纷纷掉进了市场经济的海洋, 主持艺术当然也不例外。中国传媒业看似平静, 其实平静的表面下有一股“潜流”, 即传媒业的改革。为适应改革, 在市场大潮中锻炼并成长起来的传媒人, 正在构建未来传媒业的基本框架。这种框架的稳固和美观, 除了编创人员的努力外, 主持人的功用显得尤为重要。电视台要想赢得市场, 必须要有“拳头栏目”;电视栏目要想赢得观众, 必须要有出色的主持人;主持人要想收获精彩, 必须要有角色意识。只有具备良好角色意识并准确表演的主持人, 才能和编创人员共同努力, 真正树立电视品牌, “营销”成功, 取得市场。那么, 主持人怎样才能具备良好“角色意识”, 从而进行准确表演?

1 认识自我

有些人对客观刺激相当敏感, 不需多次刺激。问题是把握不住分寸, 缺少控制。一旦感情上来就让其任意泛滥, 不从作品本身出发, 而是以‘我’为中心, 不能自拔。另一种情况, 就是我们所说的热水瓶现象。感情挺丰富, 也挺真实, 但往往只是热在心里, 不善表露, 仅停留在自我陶醉阶段, 不懂得将内心视像通过声音有效传递给受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其实, 主持人不仅要倾心感受, 情动于中, 还要善于将这种出自内心的视像达于声。

2 改变感受

主持人不是说教者。不能居高临下, 要认识到自己更像是一个演员, 能根据不同的栏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目的去塑造不同的形象。改变不只是形象上的, 就意味着服装、发型甚至动作, 都不是第一位的, 而应该是感觉上的——跟着感觉走。残酷一点, 有时主持人甚至是带着“镣铐”去跳舞, 因为主持人更多的时候追求的是一种与整档栏目的“和谐共振”。只有你的表演与节目的整体风格以及传达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和谐一致时, 才能引发共鸣, 才会有更高的价值、更深的内涵。任何时候, 在思想上去注重形象、去寻找感觉, 主持人才不会“作茧自缚”, 才不会和尚似的“念经”, 毕竟主持的本质还是说话, 是沟通与交流。

3 要找专业院校人士辅导

俗语说得好“隔行如隔山”, 但隔行不隔理, 只要用艺术的眼光去“观照”一切, 艺术的各个门类之间往往曲径通幽。只有用表演的眼光去看世界, “角色”才能无处不在。主持人还要找一些表演老师上形体、台词和表演等课程。要突破自己、解放天性, 要学会观察、积极参与, 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娴熟地去驾驭节目。

4 追求效果

“在西方传媒定义里, 主持人意味着一种职业权威和个性力量。作为传播者, 宣传有的放矢, 深入人心尤为重要。要求传播者要与受众融为一体, 以“有人来听”为基础, 成为“有人要听”。

主持是一门综合艺术。“主持人站在生活的大舞台上, 生活化并亲切化地向受众去说长道短, 言谈仪表经过加工和提炼后, 选择那些最真善美的部分展现在观众面前。表演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表演, 是一种非角色的表演, 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也是更加有效与观众沟通的载体和桥梁”。一个出色的节目主持, 肯定会表演得“天衣无缝”, 越是有主持经验者, 越是让观众看不出有表演痕迹。

5 把握住度

“在美国喜剧中心频道有一个曾经获得艾美奖的栏目《天天播》, 虽然主持人与正常的晚间新闻栏目的主持人一样, 播报的是政治新闻, 但是没人会把它们当作真正的新闻来看, 因为主持人总以搞笑编排和滑稽语言来播报, 所以不论他谈论的是多么重要和严肃的事情, 大多数观众都不会信, 而往往只是会把它当作娱乐节目来看来取乐”。

演员“表演”的往往都是“别人的生活”, 而主持人却是永远“表演”自己。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态度, 主持人必须要始终去把握和拿捏主持的节目的角色分寸, 并为所主持的角色做出适当的定位。

当然, 凡事都要有个“度”。表演味不能太浓, 那样不符合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要求, 由此, 主持人进行表演也要注意分寸。有些人在镜头前放不开, 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激情无限的人;有些人在荧屏上过于夸张、收不住, 在生活中却拘谨、刻板……对于一名真正热爱播音主持工作的人来说, 这种镜头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 都不是落差, 而是一次激发潜能的机会, 能让自己受到压抑的能量, 尽可能爆发无限的威力。

希望更多的主持人具备良好的角色意识, 表演到位。同时, 相信随着传媒资源的整合和用人机制的进一步搞活, 更多具备表演素质的人才进入主持天地, 中国的荧屏一定会变得更加异彩纷呈。

摘要:主持人作为电视形象代言人受到强烈关注。如今受众审美需求日益多元, 欣赏品味日益提升, 对其更为挑剔。然而某些电视台, 无任何新闻素养和主持技巧者客串新闻主持;社会知识匮乏者担纲评论员;不懂历史背景者“胡侃神聊”文化……真是让人心忧。其实, 从整体上说, 栏目价值成败和主持者的形象塑造,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者在整个栏目运作中良好准确的角色意识及其支配或指导下所进行的表演活动。主持人更多时候追求一种与整档栏目的“和谐共振”。只有表演与节目的整体风格以及传达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和谐一致时, 才能引发强烈的共鸣, 才会有更高价值、更深内涵。

关键词:电视主持,角色,表演

参考文献

[1]吴郁.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路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2]曾素萍.主持人的角色意识和表演.声屏世界, 1999 (7) .

[3]王炯.论从演员转型成为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中国戏网, 2009.

[4]刘云丹.浅谈主持与表演创作的相通点.中国校外教育.

[5]祁博, 薛为.论节目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剧作家, 2011 (4) .

[6]陈锡初.主持人节目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7]翟量.表演与主持——浅谈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声屏世界, 2008.

电视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篇2

关键词:娱乐节目,主持人,基本要求,角色定位

随着国内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作用日益凸显,主持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新人辈出,并经历了由注重外在形象到需求丰富内涵的演变过程。电视节目主持人素质的提升,对当前电视节目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的电视节目制作中,电视专题栏目的制作是一个重要方面,制作出有特色、有深度,有引导力的电视专题栏目是电视媒体应对媒介市场化竞争的有力保障。而在电视专题栏目主持中,主持人语言素养的提升,决定着节目的整体水平,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也在逐步培养中,良好的语言风格对促进专题性栏目的发展意义重大。

1 主持人的形象

主持人的形象定位,从宏观角度看,是指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从微观角度看,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形象。所谓形象,并不仅仅是指主持人的相貌特征,而是指综合意义上的整体形象,是一个主持人在具体节目中的思想感情、言谈举止给观众的整体印象。主持人的这种大众传媒角色,是所在媒体的特定代表,也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形式新颖,四位导师和选手也都很抢眼,灯光、造型颠覆传统,一切准备就绪。这时主持人华少该怎么办呢?因为属于他的主持时间基本没有,就只需要报个头和尾,如果只是简单的主持,可能观众对他不会印象深刻,话说多了还会觉得节目拖沓。此时华少很聪明,他采用了主持界几乎不会用也不敢用的语速在一分钟内说了260个字,简洁漂亮且让人印象深刻,竞相模仿。虽然节目很精彩,评委很强势,选手很完美,但人们还是牢牢记住了华少,一个属于《中国好声音》的华少,无可替代。以上例子告诉我们,主持人要从节目内容出发寻求适当的主持形式。很多制作人在寻找合适该节目的节目主持人时,不一定需要著名主持人或者漂亮主持人,而需要能够跟节目完美融合、找准与该节目主持角色定位相契合的主持人。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形象应跟新闻节目主持人、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有所区别,在定位上既不应像新闻主持人那样严谨,也不需像综艺节目主持人那样夸张,在形象定位上应更贴近娱乐、贴近自然,以亲近受众的理念为主导。理想的主持人形象在屏幕上应是明智冷静、真诚自然、亲切又有活力的个性形象。

2 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语言表达是主持人赖以运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主持人风格的一个组成要素。主持人的个性语言越鲜明越突出,就越能表现其特殊的魅力和感染力。娱乐节目不是社教节目,虽然也传播了大量知识,但大多数观众是抱着娱乐、欣赏的心情来观看的。因此,在主持语中应尽量避免在语言中出现深奥晦涩的专业术语和很长的数字,主持人所说的话要让大多数受众听得懂,愿意听。此外,在节目中,若主持人对节目所涉及的某个领域十分熟悉,也可在节目中发表个人观点,但要说明此仅代表个人观点而非“权威意见”,仅供参考。突破了“人云亦云”的框框,有见地的娱乐类主持人更能赢得受众的信任。

3 要突出鲜明的个性,以声动人

电视被认为是人的感官的延伸,观众是通过节目内容和节目参与者来感受的,但往往有些没有经验的主持人把握不住娱乐的分寸,自顾自的开心,台下观众和台上来宾并不能够理解你快乐的来源。例如,2006年,笔者主持一档大型少儿综艺节目《茉莉花开》,在台上跟孩子们的互动很开心,一度忘记了主持人的角色,只注重表现自己的说学逗唱,显示自己的能说会道。节目录制时感觉心满意足,可最终的反馈结果却是当头一棒。首先,家长不开心,认为自己的孩子表现少,为什么少儿节目中看到的一直是主持人在蹦跶;其次,观众不理解,觉得主持人没有走进孩子的世界,只顾自己表演,且还有很多表演是孩子看不懂,不能理解的。从整档节目来说应该是失败的。后来,笔者反复琢磨,终于明白这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所导致的。

娱乐不只是片面的说你我他,而是需要大家共同的感受凝聚起来的共同快乐。值得一提的是,娱乐类节目主持人的口语化语言决非张口随意说,必须经过主持人的精心加工和深思熟虑。凡看过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悦主持节目的受众一定会对她留有深刻的印象。张悦的声音条件并无特别优势,但多年来她却以自己诚恳、和蔼的态度及稳重大方的播音风格,赢得了受众的信赖,她主持的娱乐节目总是受人欢迎。

笔者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表演,而且适度的表演有助于角色的塑造。长期以来,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到底要不要表演,在我国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中,有很多人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是演员,不需要去表演,表演了就虚假了,就不真实了”。但我认为,主持人在录制节目时,调动恰当的身体语言,包括手势、姿态、神色以及适当的有声语言,包括声调、节奏等,对所要传播的信息进行讲解、评说、描述,使之更加明确、生动、形象,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其中就包含有表演的成份。

不同的娱乐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也不同,如台湾的娱乐节目《康熙来了》就需要表现夸张的主持人,而《星光大道》则需要毕福剑那样有亲和力的主持人。尽管如此,节目样式各异的主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主持的个性化、风格的自然化,以及思维的敏捷化,以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4 结语

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给娱乐节目带来蓬勃生机。娱乐节目主持人应顺应时代要求,全方位完善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闯出一方天地,为改善人们的娱乐品质做出电视人的一份贡献。主持人要本着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有耐性,要有较丰富的娱乐经验及热情的服务态度。因此,角色化的主持是一种形式,一种娱乐主持技巧,更是一种内容的深层次体现。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主持人角色定位的重要性,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具有良好的角色意识,才能更好的掌握节目脉博,与节目合二为一,让角色生活在栏目中,以突出栏目的统一性、整体性,把生动、具体的角色形象显现在屏幕上,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此外,还需勤于实践,善于总结,才会不断增强和保持自身的亲和力,成为一名深受广大受众欢迎和喜爱的主持人。

参考文献

[1]崔文胜.浅谈娱乐服务类主持人的素质要求[J].新闻天地:论文版,2011(4):88.

[2]张颂.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3]李明文.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J].现代视听,2011(5).

[4]叶其.娱乐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定位[J].视听纵横,2010(5).

[5]戈海涛.亲切·亲近·真诚——娱乐服务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采编,2010(6).

[6]虞宁.幽默:综艺节目主持人的法宝[J].视听界,2009(2)。

试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篇3

那么何为主持人角色定位呢?角色定位是指群体成员适应角色要求, 接受群体行为规范, 符合群体发展需要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角色定位, 是指主持人在主持的节目中所选择的特定身份、立场和情感取向。也就是说, 主持人在节目中不是一个概念, 也不是一个只负责开头结尾串连、起启承转合作用的转场机器。他应该是一个生动、实在、带有情感的主体个人在参与生活。这种主持人才是带有“角色”的主持人。

主持人言语的表达与体势语都能体现出主持人在节目中所要扮演的角色。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为适应节目的需要, 要找准自己在节目中所处位置。比如是“扮演”朋友的角色和嘉宾探讨交流, 还是“扮演”学者、导师的角色给观众讲述、分析问题。主持人只有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 让自己与节目完全融合, 才有可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进而通过自身努力以及栏目组全体人员的通力协作, 才能使节目赢得观众的喜爱, 使自己在纷杂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

谈到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主持人年龄、形象与节目的贴近性。比如, 按照人们的收视心理, 少儿节目主持人理应是那种长相可爱、身姿活泼敏捷的大哥哥或大姐姐。这样才能与小朋友打成一片, 才能不让观众有“扮嫩”的感觉。就像曾经开中国少儿节目先河的中央电视台原《七巧板》节目的主持人“鞠萍姐姐”,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整个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几乎都是看着“鞠萍姐姐”的主持长大的。然而最近几年, 虽然鞠萍依然活跃在少儿节目的主持岗位上, 但观众的心里却有了几分别扭。即将年届不惑的年龄, 却仍在嗲声嗲气的说话, 做作的让人受不了。不知道“鞠萍姐姐”自己是不是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角色危机的存在, 似乎她也正努力试图改变自己的定位——主持戏曲节目、向编导制片人过渡。凭她多年来主持人的工作积累, 相信即使变换了新的主持岗位, 只要定位找准了, 她依然会是一个出色的主持人。

除此之外, 角色定位还包括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要与栏目风格紧密结合, 丝丝入扣是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更高要求。当年凭借《正大综艺》及《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节目红遍全国的的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 正是凭借成功的角色定位, 及与节目风格的一致, 取得了成功, 曾被认为“中国主持第一人”。他深厚的文化功底, 特殊的播音天赋及他的语言艺术与那个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定格在人们的心中。但是, 自从他受东方卫视邀请加盟《舞林大会》的主持, 大秀舞技与台湾娱乐名嘴插科打诨, 节目中他极尽娱乐之能事, 挥动老胳膊老腿大秀“太空舞”, 又模仿许文强唱情歌。在舞台上, 赵忠祥的形象、语言、表情、动作等与其他主持人相比, 的确属于“另类”。不仅动作比较生硬, 有时想插上话都显得很困难。并且观众质疑的声音也从未停息过。人们似乎一时无法把在春节联欢晚会声情并茂念电报的他, 在《正大综艺》一本正经搞知识问答的他……和现在身穿亮色西服, 迈起杰克逊太空舞步的赵忠祥间画上等号。显然, 赵忠祥的主持风格和栏目的风格是相悖的, 是不统一的。

在主持人角色定位的转化过程中, 主持人的素质、水平和把握角色的能力固然重要, 但是媒体本身所起的作用更大。节目主持活动并不完全是主持人个人的体现, 而是作为一个大系统里面的一个部件存在并代表媒体, 主持人同时也从所在媒体获得营养。如:湖南电视台的大部分栏目都有专门的形象设计和节目策划人员, 帮助主持人确定合适的节目内容, 设计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的角色定位, 如何炅之才思敏捷、汪涵之沉稳潇洒、谢娜之幽默搞笑, 都是个人特质被发掘, 有意识培育而致。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在不断发展, 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我们的目光除了聚焦于审视节目是否有市场外, 也不可忽视主持人角色定位的培育对一个具备良好创意和市场空间的电视节目所起到的作用。

摘要:随着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节目主持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主持人只有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 让自己与节目完全融合, 才有可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进而通过自身努力以及栏目组全体人员的通力协作, 才能使节目赢得观众的喜爱, 使自己在纷杂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马锋、路光明:《西方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浅论》, 新闻大学, 2003年76期。

[2]陆锡初、胡黎明:《导播角色论》,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5年09期。

[3]叶丹:《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4]应天常:《节目主持艺术论》,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年。

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篇4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自我形象”定位要准确

播音员是以第三者的形象来进行播音的, 而主持人则是以“我”的身份来主持电视节目。由于是以“我”的形式出现, 那么节目就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带有“自我”的主观色彩, 包括个人的观点、言语特色, 甚至个人的好恶。尽管如此, 大家都十分清楚, 节目主持人已不再是日常生活中常态的我, 而是与节目形式、内容、宣传目的密切相关的我, “是节目群体的代表, 是电台的门面”。然而有些主持人却不能准确地把握分寸, 常常把“我”凌驾于节目之上, 在节目中趾高气扬、唯我独尊, 过度地表现自己, 严重干扰了宣传内容。节目主持人过多的“自我”意识, 不仅仅反映了节目主持人心理上的错位, 更为严重的是它将会造成节目主持人与观众关系的错位, 继而导致观众产生反感情绪, 使得节目效果适得其反。

那么节目主持人应该怎样恰如其分地塑造“自我形象”呢?关键在于要为“我”作一个准确的定位。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不同于国外的广播电视机构, 它所创办的节目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要集中体现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要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电视台是政府的喉舌和宣传渠道, 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电视台的一名工作人员, 节目主持人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同时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时刻牢记已故著名播音艺术家齐越的话语:“我是中国人民的播音员, 中国共产党的播音员, 我传达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 我传达的是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 我以此引以为豪。”

节目主持人的服务对象是观众, 因此, 节目主持人一定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要与观众保持密切平等的关系, 与观众打成一片, 做到源于大众, 服务于大众。节目主持人摆正了和观众的关系, 将会有意识地避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势, 节目的风格便会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节目主持人, 尤其是新闻类节目主持人, 是国家和政府的代言人, 个人形象和国家、政党形象融为一体, 所以屏幕形象更应准确、鲜明、生动。主持的节目既要有政府的权威性、严肃性, 又要注意不应有盛气凌人、指手划脚的架势, 传达信息和实事评说应当是肯定的、客观的、冷静的。

二、不同类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定位

电视节目主持人主要有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等。由于节目的内容、类型、对象不同, 因而不同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就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主要任务是传播信息, 引导舆论。目前, 我国的电视新闻多采用播报的方式, 消息中客观成分较多, 且具有迅速、准确、高效的特性, 所以“理性、客观、端庄、典雅”应该是新闻类节目主持人这一角色的定位。在节目中, 男主持人要突出阳刚之气, 女主持人则要有端庄大方之感, 刚柔相济、默契配合, 形成信息传递的“最佳搭档”。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 节目主持人的服装应予以特别重视, 应尽量避免因色彩、款式的不当而带来的轻浮感。男女着装应以西服为主, 男主持人穿西装时, 最好配上白色的衬衣, 衬衣袖应比西装袖稍微长出一些, 再配上斜条纹、圆点、暗花纹的领带, 会显得庄重、沉稳。女主持人穿西装一般不打领带, 西装里面可以搭配上一件浅颜色素雅的尖领衬衫, 这样可表现出主持人的严肃端庄。对于服装的色彩, 一般应选择较稳重、高雅、朴实的中性色调, 尽量避免艳丽夺目的色彩。在节日期间, 为烘托节日欢乐喜庆的气氛, 也为了和节目的内容相协调, 节目主持人服装的色彩不妨亮艳一些。

语言是节目主持人传递消息的主要工具,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音色要清晰、圆润、明亮, 吐字要干脆利索, 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感染力, 运用语言表达技巧, 将信息准确高效地传达给观众, 圆满地完成传播任务。

(二) 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

综艺类节目兼有艺术欣赏性及娱乐性的特点, 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应当是青春、时尚、幽默、活泼, 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节目主持人可以根据节目内容、形式的需要, 结合当年的流行趋势, 选择观赏性、艺术性较强的服装、发型和化妆造型。在色彩上要夸张些, 显现出热烈、兴奋、时尚, 以欢快、愉悦、富有韵味的表现, 带给电视观众时尚和美的享受。

比如主持文艺晚会, 女节目主持人的服装颜色就可以用淡绿色、藕荷色作底色, 稍加暗色点缀;男节目主持人的服装则可采用黑色和蓝色, 这样搭配起来会显得稳重、高雅、潇洒, 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三) 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

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服务的对象是大众百姓, 节目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识、解答各种问题等。节目的特征决定了主持人的定位应当是亲切、耐心、朴实、自然的, 主持人应着力打造一种真诚、热情的氛围。

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主持人要如同邻居大伯、街坊姐妹一般让人感到随和亲近。在服装和发型上不妨随意些, 化妆一定要淡雅、明快、自然, 要给观众一种亲切感。

《天天饮食》节目的主持人刘仪伟, 身材微胖, 话语幽默, 身着围裙, 手执汤勺, 这样的形象设计就恰如其分地配合了节目的主题, 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节假日来临, 人们需要准备丰盛的餐食时, 很自然地就会想起《天天饮食》节目, 想到刘仪伟所教的拿手小菜, 产生想看刘仪伟节目的欲望。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应具有稳定性

人们提到节目主持人的同时, 总是联想起他主持的节目, 节目主持人和他主持的节目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两者就是一个整体。实际上, 每个节目主持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 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特征, 而每个栏目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需要相应类型的主持人。

电视节目主持人不要轻率地出现在和已定位形象相差极大的节目里, 否则会使观众感到格格不入, 难以接受。比如《今日说法》庄重严肃, 撒贝宁主持收放自如, 而让以幽默见长的李咏主持就很不恰当。同样, 让具有学者风度的敬一丹主持轻松欢快的《开心辞典》节目, 人们也是难以接受的。美国新闻节目著名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主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长达19年之久, 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但如果他一会儿主持谈话节目, 一会儿又主持综艺节目, 那肯定会造成角色串位, 不利于形象的塑造。

一个主持人的形象要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要带有某种特定的信息内涵。要做到这一点,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就要具有稳定性, 不仅风格特征稳定, 外部形象也应该稳定。

摘要:节目主持人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文化素养之外, 明确角色定位也尤为重要。节目主持人的“自我形象”定位要准确, 不同类型节目主持人应有不同的定位, 同时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应具有稳定性。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自我形象”,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罗莉.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9.

[2]陈京生.电视播音与主持.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9.

电视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篇5

当前, 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已经在荧屏前活跃了几十年。他们是电视节目同观众之间的纽带, 在电视节目中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 让电视能够有着最佳的传播效果。正确的角色定位成为了主持人和节目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通过节目的内容、形式、自身特点, 判断自己在节目中的定位, 调整自己的服装、服饰、语言及动作, 来实现节目和主持人的完美结合, 建立良好的主持形象。

1 不同节目类型的主持人角色定位

1.1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类型

由于主持团队的持续扩大, 主持人的类型也逐渐丰富。不同的主持人在定位和表现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所以, 科学、合理的对主持人进行分类成为了主持传播理论及实践的主要需求。

当前, 针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最正确的观点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是通过自身的身份出现, 在节目中掌握主导权, 主要担负组织、串联所有节目的各个内容, 也直接对观众或听众进行信息的传播。

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类别大致可以分成四种:新闻评论类、社教服务类、综艺娱乐类以及谈话类。通过自身主持风格的不同, 可以分成以下几种:老成持重类、专家学者类、编辑记者类、青春靓丽类、演员艺人类等。通过参与传播的程度可以分成:单一、全能、参与、主导。通过参与传播的方式可以分成:合作类和独立类。

1.2 类型不同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和重要性

我国在电视节目主持人方面已经历经长期的发展, 逐步构成了庞大的主持团队。可是, 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电视节目主持人里还具有角色定位偏差的问题, 对节目主持人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素质的需求具有错误的认知, 使得节目在形式及内容上无法达到和谐统一[1]。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种, 我们一定要通过理论来阐述节目主持人内在发展的规律, 以便改正工作中的错误。

处于正确的角度协调好节目及个人形象之间的关系, 积极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在研究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时, 不可独立看待问题, 应当把对主持人角色的理解以及定位摆在实际传播当中, 综合不同类别的栏目以及节目主持人进行具体分析, 所有脱离具体传播情景而对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产生的争议都毫无意义。以下为透过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人在角色定位上的探讨:

首先, 新闻类。

新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台柱子, 在社会舆论当中, 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当位居榜首。通过节目的类型进行区分, 新闻节目主持人还能够分成以下几种:播报类主持人、评论类主持人、谈话类主持人、专访类主持人。

新闻节目主持人虽已从播新闻变为说新闻, 可是新闻栏目身为政府的口舌, 严谨将个人情感与意志体现在节目当中, 可是在特殊的传播情境中, 这样的现象也偶有发生。例如:央视《朝闻天下》的男主播赵普, 在直播5.12期间, 由于真情流动而让电视屏幕前的亿万观众为之动容。新闻虽然是客观的, 可是由于包含主播的情感, 所以在大家公认的立场中, 可以出现个性化的表达。

其次, 谈话类。

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角色定位方面, 主持人应当通过节目的需求而找到自己在节目里的地位, 谈话节目最不可取的就是居高临下的主持形式, 平等的心态才是最可取的[2]。谈话节目主持人所要面对的为不可操控的元素, 和无法操控的嘉宾的人生, 主持人面对观众和嘉宾时的角色定位尤为关键。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所思所讲, 直接关系到节目档次的提升、节目的品位以及吸引和引导观众。这个方面的佼佼者当属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的主持人崔永元以及《艺术人生》的主持人朱军。

再次, 综艺娱乐类。

由于综艺娱乐节目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很多综艺节目主持人, 可是较多年轻的综艺节目主持人欠缺主持人应有的专业素质, 让人们觉得格调较低, 欠缺内涵。因此, 如何提高综艺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并为其提出一个十分清晰的角色定位显得特别关键。

娱乐节目主持人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有推出不同表演的综艺欣赏节目的主持人;有探讨不同类别娱乐艺术和社会作用的娱乐文化主持人;有访问明星的主持人;有通过轻松愉悦的综艺小栏目为主的主持人;有专门以娱乐艺术为主的专题主持人;有将观赏、开心、逗趣为主的游戏节目主持人等等。

2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来说,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灵魂人物, 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 我们会认为直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大部分是通过事先拟定好的台本, 通过导演的指示对节目进行综合, 可事实上, 由于节目的进行, 主持人和嘉宾以及现场的观众的沟通时常会脱离台本。在这个状况下, 主持人要通过现场气氛进行机智发挥。因此, 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就是一档栏目的串联人, 是节目的主导者, 也是制作团队的灵魂人物。他要具备较高的知识及文化素养, 较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并且要具备临场发挥的能力。我国的电视行业正在迈进品牌时代, 创建品牌主持人、品牌栏目, 来获取高回报。这样的品牌一旦建立, 可以让个人和社会环境更加和谐。

3 结论

只有真正确定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才能够和节目合为一体, 相互促进, 才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出主持人的力量, 让电视节目发挥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摘要:电视节目通常由主持人、嘉宾以及受众等不同角色构成, 它瞬息万变的状况并非编导可以预知的, 所以, 对主持人也给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节目的选题、嘉宾的选择、流程的设定等, 尤其在节目运转的所有环节里的推动、话题引导、突发状况的应变处理等方面的诠释是无法取代的。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作用

参考文献

[1]辛昕.浅析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0 (10) :54-55.

电视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篇6

一、新闻主持人是新闻人格化过程的最重要环节

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完成是使媒体人格化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主持人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所赋予的文化品位、思想情感、语言修养和独特的个性魅力, 去塑造形象、传达信息、沟通情感, 使新闻更具亲切感和人情味。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在其《传播学概论》一文中指出:“传播是各种各样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作为媒体与受众的中介, 主持人能够更自由地调动声音、表情、语调等综合表现元素, 以人格化传播的形式向受众传播信息和节目内容。因此人们普遍认为, 主持人是媒体个人化、人格化、形象化的关键因素, “它使受众在接受传媒提供的信息的同时, 感觉不再是面对冷冰冰的媒体, 而是活生生的、可亲、可近、可信赖的, 与自己‘相同’的人, 受众也似乎能从中体味到交流与沟通的快乐。”

二、新闻主持人人格化传播的策略

1. 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 扩充媒介中人的意义

镜头前的主持人, 虽然一直努力与部分虚化的观众平等交流, 但始终隔着屏幕而难以让观众产生一种真实的交流感。主持人只有营造出平等交流的氛围, 才能为人格化传播提供生存的土壤。敬一丹在《住房梦何日圆》首篇谈到城镇住房紧缺时, 形象地化解了统计数字的抽象概念:

现在全国的特困户有325万户, 困难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 也就是一张双人床那么大小……有资料说, 现在全国空置的商品房是5000多万平米, 其中普通住宅的面积3600万平方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把这3600多万平方米的房子卖给刚才我们提到的那325万特困户的话, 那么每户可以得到11平方米的住房。

2. 情感与理智相结合, 唤起受众共鸣

对于主持人来说, 加入情感的传播, 容易唤起主持人与受者之间的情感交融与心灵撞击而最终产生共鸣。情感与理智结合, 因其为人们接受情感找到了一个理论支点, 应该说, 是目前公认的最佳的传播方式。主持人对受众的不同意见不是压服, 而是循循善诱、耐心说服和引导。这种平等的双向传播尊重人、理解人, 对受众充满信任和理解, 使人感到温暖。

白岩松在《东方时空》的“面对面”中曾经谈到医生与病人的关系, 以及医风医德问题, 他没有从道德规范入手, 却从父亲遇到的一件事讲起。故事是个人的, 观点是个人的, 主持人当时的情绪也一改平静沉稳而表露出某些个人的真实。这里, 白岩松就是一个有效的载体, 而其传播方式却具有明显的人格化特征, 他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传声筒,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观众就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3. 减弱表演痕迹, 还原平民心态

有些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往往有表演之嫌, 这是模仿的潜意识不自觉地加重, 惯性驱使的一种角色表演。如何克服这种模态惯性的作用成为主持人对自身的一种超越。走出表演困境的一个途径就是心态的调整。无论主持人被定位为哪一个角色, 作为个体, 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一员。做到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才能在相互尊重中交换信任与理解, 表演的痕迹也会有所减弱。

三、新闻主持人的使命在于赢得受众人性价值观的共鸣

李盛之在《主持人:角色的尴尬与超越》一文中认为, 主持人角色的诞生是在媒介使现实非现实化、使人非人化的情况下, 原有社会文化中人文精神对媒介文化入侵反击的结果, 所以他认为主持人角色的诞生是把人的精神注入到媒介文化中。只有主持人的人性特点得到最大限度的放大, 主持人的人性化符号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首先, 新闻主持人应致力于与受众平等交流, 主持人应试图让观众产生一种真实的交流感, 努力营造共同的语境。主持人在发音、服饰乃至用词等方面都要力求贴近最广大的受众, 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和可信度, 在发声方法和语气掌握方面的拿捏也要有所创新。

其次, 新闻主持人价值取向的把握。电视新闻节目的每一个受众, 在通过视频和声音接受信息之前, 已经有着各自的价值观, 并会由此产生对各类社会信息做出价值判断, 由电视新闻主持人播出新闻的过程则是对信息覆盖范围内所有独立价值判断主体的信息传播功能, 而这种传播过程的载体对主持人而言, 则是表情、声音、服饰等等形成的综合体, 这也是电视新闻主持人新闻的人格化角色的体现。新闻媒体信息的公众性又要求新闻媒体的立场要客观公正, 对新闻主持人则要求价值中立, 否则必然为受众所抵触。新闻的客观性作为形式必须外现于形以争取公众的支持与信任, 倾向性作为实质性内容必须隐藏在其中以消除公众的反感与反对。因此新闻主持人必须把握好其价值尺度, 处理好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发挥好主流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

最后, 新闻主持人应有相应的职业素质。一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参与采、编、播等各个环节, 播报前要了解新闻内涵及其意义。二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还要有辩证思维, 要有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进行述评的能力, 并揭示新闻的背景及其发展的本质。三是电视新闻主持人要成为学者型、知识型的复合型人才。

电视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篇7

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

新闻评论节目作为社会舆论的发言人, 在节目中阐述的观点、思想, 对大众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因此作为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 要不断增强政策观念、提高政治水平、恪守社会责任。主持人是社会公众人物, 其行为表现要为社会做出表率, 与此同时主持人又是新闻工作者, 客观理性地评判事件真相、积极健康地引导社会舆论, 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所以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 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历史, 不断思考和总结,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守主持人岗位。在2012年4月16日的节目中, 新闻标题为“问题胶囊, 你很‘毒’!”, 曝光的是几家用工业明胶制造胶囊的非法企业。节目开始就提出三个问题, 一问答案、二问真相、三问体制, 三个问题层层深入, 不仅站在百姓的角度阐述大众的想法, 也运用舆论监督的作用向有关部门、不法商贩提出了强有力的质疑之声, 更重要的是唤起整个社会对于人性以及道德观念的反思和关注。

二、记者精神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每天都会面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新闻话题, 除了做好相应的案头工作之外, 更需要有记者精神。优秀的评论主持人大都具有记者经验或从业经历, 能在节目中以记者的角度提出深入、关键、敏锐的问题和质疑, 真实客观地评判新闻事件。从《新闻1+1》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 几位主持人全部都有记者从业经历, 但我们今天强调的记者精神不是讲形式上主持人必须有记者的从业经历, 而是强调评论节目主持人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评论中要表达正确的价值评判, 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事件的本质, 不拖泥带水, 清晰完整地揭露新闻事实。

2012年4月11日的《新闻1+1》节目, 讨论的话题是:“黄穗事件”如何去根。主持人白岩松以“黄穗事件”为切入点, 通过个体现象揭露整个体制内存在的问题, 再加以特约评论员的连线, 使运动员官本位现象清晰明朗, 还提出了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白岩松在整期节目中不断地发问、质疑, 同时也在总结归纳, 思维逻辑非常清晰, 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传播了足够的有效信息, 出色地完成了节目的直播。

三、坚实的文化根基

无论是节目主持人还是记者, 都要保持不断学习和吸收各方面知识的习惯, 努力使自己成为杂家。坚实的文化根基是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关注的是每天正在发生的新闻热点事件, 它可能发生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不同行业、任何人身上, 而主持人参与讨论及提出问题如果都仅仅停留在对这一事件的表层认识上, 节目就会平淡无味, 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更谈不上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就要求主持人不断学习, 汲取知识, 从而言之有物。此外, 坚实的文化根基有利于塑造主持人成熟稳重、机敏睿智、大方可信的个人形象, 它对主持人逐渐树立主持风格, 以及提高新闻评论节目影响力, 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灵活的控场能力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闻节目采用直播形式。在直播新闻评论节目中, 主持人需要面对嘉宾、评论员亦或是当事人, 这个时候主持人的控场能力格外重要。

2012年3月23日的《新闻1+1》节目, 讨论的是一个22岁的大学生刘路破解了世界级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 学校破格将他提升为教授级研究员的新闻事件。在节目中, 白岩松同时连线两名当事人, 既要完成议程设置中的问题, 还要应对突发情况。22岁刚刚评上教授的刘路, 也许还沉浸在喜悦当中, 也许还有些茫然, 总之节目中的刘路不太善于言辞, 回答问题也仅仅是点到为止, 不愿多说, 在这样的情形下, 白岩松试着以不同的提问形式及时调整刘路的情绪, 让其充分表达, 主持人从容的控场能力使得节目在内容上得到了保证。

五、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个性化的主持人是时代的需要,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主持人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要具备以上的素质之外, 还要有独特的个性魅力。《新闻1+1》节目的几位主持人都有自己的风格, 如白岩松语言犀利、表情凝重;董倩沉稳、理性、深度。而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和人格魅力, 并非三天两天就能形成, 这是一个不断摸索总结前进的过程,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电视节目, 新闻评论节目在荧屏上一般以直播的方式体现, 这就给主持人或评论员更加充分和自由的展现空间。

总之,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从业经历, 同时还要把握好主持人的角色, 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有看头、有味道。■

摘要: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发展,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本文以《新闻1+1》节目主持人为例, 具体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所需的素质, 探求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如何才能把握角色, 更好地驾驭节目。

关键词: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新闻1+1》,角色把握

参考文献

[1]虹云.试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J].当代电视, 1987, (6) [1]虹云.试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J].当代电视, 1987, (6)

[2]唐宁.重振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J].电视研究, 2004, (8) [2]唐宁.重振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J].电视研究, 2004, (8)

上一篇:AC教学法下一篇: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