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意识(共12篇)
电视意识 篇1
一、电视记者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概述
所谓竞争意识, 是指记者在新闻采访报道工作中优于他人的能力, 其主要表现在记者自身的思维清晰, 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 可以对新闻线索进行及时采访和深入挖掘报道, 新闻报道价值较高。创新意识则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表现有别于他人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独特, 见解鲜明。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 记者的观察与判断能力, 其决定了记者如何尽快发现新闻线索, 挖掘新闻价值;其二, 记者的应变能力, 这种能力的具备使得记者能够正确应对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通过各种力量完成新闻采访工作;其三, 记者抢发新闻的能力, 其主要表现在新闻记者可以克服一些采访阻碍, 及时向社会大众传播新闻信息。
电视记者的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 竞争意识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其中包含了创新元素, 如果新闻报道只顾及“快”而忽视“新”, 就称不上是一则好新闻。发布独家新闻、发布头条新闻不仅是对电视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要求, 而且也是衡量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标准。总之, 电视记者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 必须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度, 向社会大众提供最新的新闻信息。
二、培养电视记者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对策
首先, 电视记者必须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 也就是注意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在新闻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哪家新闻媒体的新闻发得快, 就会争取到更多的受众, 为此, 电视记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 对各类信息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 争取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大众报道新闻内容。比如1964年苏联赫鲁晓夫下台的第一位报道记者是法新社的莫斯科记者, 其之所以能够最先报道该信息, 是因为在赫鲁晓夫下台之前, 该记者就已经察觉到莫斯科领导层人事变动的异常, 并及时进行跟踪追击, 不断向总社发出急电, 最终在苏官方塔斯社20多小时之前就发出了“赫鲁晓夫辞职”的消息。由此可见, 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不仅要关注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 还应该依照对生活的周密观察, 预见新闻事件的未来发展。
其次, 电视记者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在掌握基本新闻体裁的基础上, 勇于创新, 在新闻报道素材选择和内容提炼方面注意创新, 以让新闻报道收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对电视新闻报道来说, 必须不断创新其报道形式, 借鉴其他媒体的报道类型, 使其真正成为表现力极其丰富的现代信息传播工具, 为此, 电视记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 能够在采访中随机应变, 尤其是在突发事件新闻采访过程中, 注意灵活、沉静应对事件的发展态势, 以确保能够及时报道有价值新闻, 相反如果新闻记者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淡薄, 在新闻报道中墨守成规, 就很可能会失去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再次, 电视记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抢新闻能力, 这是检验电视新闻记者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关键, 如果记者自身缺乏抢新闻的能力, 那么就谈不上竞争与创新, 各类新闻报道实践证明, 成功的新闻报道作品都是新闻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抢新闻能力而获得的。对抢新闻来说, 新闻记者必须首先把握新闻内容的“新”, 也就是确保新闻报道时间、新闻报道内容的新。在这一过程中, 新闻记者还必须要遵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提高自身的政治责任感, 而不能为了单纯的提高新闻报道时效而放弃新闻职业道德, 比如, 在我国汶川地震时期的新闻报道中, 经常会出现电视新闻采访记者不顾及受伤人员、救援人员的心理和身体压力而强制采访的行为, 这种新闻采访内容不仅不会起到较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而且新闻报道人也会受到社会大众的道德谴责。为此, 作为一名成熟的电视新闻记者, 要树立抢新闻意识, 但是也应该注意自身的职业道德底线。
最后, 电视记者必须加强学习, 注重对采访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 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采访能力。电视记者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电视记者必须不断学习, 一方面要通过新闻采访专业技能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采访能力, 另一方面还应该在新闻采访实践中, 敢于冲破禁区, 不断创新新闻报道形式与内容, 积累经验, 拓宽自己的报道天地。
摘要:电视新闻作为我国社会上的主流媒体, 对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 电视记者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 还必须加强自身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不断提高新闻报道质量, 提高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力。笔者在本文中针对电视记者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进行简要分析, 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电视记者,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张静, 周艳.电视记者如何把观众带入现场[J].记者摇篮.2012 (10)
[2]汪安倚.谈电视记者的采访问话艺术[J].黄山学院学报.2011 (02)
[3]李晓兵.电视记者的情感自我控制[J].青年思想家.2013 (04)
[4]傅海燕.心、眼、情的全方位投入——谈电视记者的现场采访[J].现代农业.2012 (09)
[5]李际.电视记者采访中的点面结合[J].军事记者.2009 (05) [1969-
电视意识 篇2
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的“国”/“家”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背后蕴藏的是百年来中国社会复杂的现代性转换。其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则是传统家族仪式的缺失,此结构性的空白恰好被电视所填补,因此春晚才得以成功地镶嵌到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中。
每年春晚之后媒体上骂声一片,但收视率却依然坚挺。人们这样边看边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由于除夕夜有一个结构性的仪式饥渴需要满足,这就为电视作为现代民族国家之仪式行为的介入提供了前提。回顾春节联欢晚会这二十多年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中隐约地感觉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作者通过多重视角来透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发现了三部分的内容,即1)国家意识形态对传统民俗仪式和民间戏剧、曲艺形式的挪用;2)社会内部的危机与冲突在国家意识形态谱系中敏感而复杂的表现;3)中国电视市场化发展以及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晚会强有力的塑造。接下来的篇幅里,作者开始论证这三个方面,但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而是杂糅在一起。
作者在分析02年春晚时,用“北京时间”所营造出的“天涯共此时”来描述民俗意义正在向国家意义的转换;到了06年的春晚则是通过网络电视以及各语种的国际频道进行全球直播,这进一步体现了国家意义的非领土化转化过程。
事物的变化发展必然是多种因素共同完成的,除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作用外,市场化与消费主义也日渐凸显。06年推出的“网络春节”致力于服务“全球华人社群”,很明显这里出现了市场的概念。06年,许多其他地方的方言小品均进入春晚,这说明了国家媒介系统从公共服务原则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的产物。市场化发展的发展必然导致中央电视台的垄断地位与地方电视台的利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摩擦,例如一些有实力的地方台挑战央视春晚的地位,但往往以地方台都是为之让路作为结局,原因在于地方台不拥有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象征资源,无法取得它所占据的民族仪式的效应。在清醒地意识到无法与中央台占据的政治资源相抗衡的基础上,各省级卫视台转向建立在市场的前提下,尽其所能以“非政治化”面目实现各自不同的“非地方化”策略。(例子:上海文广与专业财经类媒体的合作;湖南卫视打造的“超女”效益)效果都十分明显。这种以“非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来表征中国的可能性及其实践,事实上已经构成了对中央台优势地位的威胁和挑战,而国家对此则是默许乃至鼓励,原因在于它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的打造和输出,而媒介产业的全球战略正是以去地方化和非政治性为其特征的。在电视市场化的推动下,将垄断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资源转化为商业利益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败的例子,即06年春晚关于大熊猫命名的短信投票。
作者同时对02年的春晚内容中刻意回避农民题材小品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因为当时的“三农”问题已是社会危机,而06年春晚关于农民工题材的小品则占了显著的位置和篇幅,在内容努力建构城乡之间的“兄弟”之情,力图在意识形态上缝合城乡差别。这就是社会内部的危机与冲突在国家意识形态中敏感而复杂的表现。
作者在从三方面分析论证之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当代社会的节日的意义已经残缺不全,但是仍然会寻找替代物,大众传媒的仪式意义正是这种替代和利用,只是内核已经不同。而春晚则是这种大众传媒仪式中的一种,它被转换为国家意识形态,并依靠所占据的位置获得垄断利益。虽然说“去政治化”的市场化娱乐及其产业蓬勃发展,但其背后仍有着深刻的政治问题。例如“超女”/“春晚”被想象成民间/官方、民主/威权、市场/国家的象征,并从中生产出“抵抗”的想象性快感,超女才会如此成功的。
电视纪实作品的主体意识 篇3
与专题片的创作手法不同,电视纪录片在拍摄之前并没有明确的主题,也不知道事件发生的最终结果。它要求创作者运用现在进行时的新闻镜头,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忠实地展现生活的原生态和完整过程。也就是说,它排斥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渗透,强调将带“毛边”的生活直接交给观众自己去体味和评判,从而保持了对观众的最大尊重。
排斥主体意识的渗透是保持纪录片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必然要求,也是纪录片创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另一方面,纪录片的创作又离不开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它对于主体意识有一种本质上的需求。首先从本质属性上看,纪录片具有新闻和艺术的双重属性。作为艺术,它是创作者在其创作激情驱动之下的产物,因此就必然会打上创作者的激情烙印。其次从创作主旨上看,纪录片的真实并不是生活的原本再现,而是一种被创作者多重选择、重新组合之后的真实,是具有创作者审美情趣的真实。而这种选择、组合、审美情趣,本身就倾注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再次从作品效果上看,观众需要的是风格化和个性化的作品,而没有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渗透的作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风格化和个性化。从这个观点上说,不包含任何主体意识的藝术作品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必然陷入“自然主义”的泥潭。
电视纪录片的这种对主体意识的既排斥又需求的关系构成了创作上的一对矛盾。那么,如何理解和处理纪录片创作中的这一对矛盾呢?本文从选材、采摄两个环节,对创作者的主体意识作用于纪录片创作的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选材时的渗透
选材是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选材的角度不同、内容和创作手法也就不同。在纪录片的选材上渗透了创作者较为明显的主体意识。
首先,选材与编导的个性有关。电视编导的选材,往往与自己的创作风格、创作个性和创作习惯相吻合。一个电视编导,驾驭题材的能力是和他的生活阅历、生活环境、文化素养、创作风格和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其次,选材与编导的视点有关。纪录片当然应当忠实地记录生活,但由于编导的视点不同,他的选材内容就会不同。即使是同一题材,不同电视编导也会有不同的视点和切入点。这种视点和切入点具有编导的主观色彩。同样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积极乐观的编导可能将视点放在“无限好”,而忧患意识较浓的编导则可能侧重于表现其“近黄昏”。
再次,选材与编导的心态有关。纪录片是记录客观、反映真实的艺术,所记录的客观现象是经过“多重选择”的。对客观现象的这种选择受到创作者心态的影响。这是因为客观现象必须让创作者的心灵受到触动,情感上产生认同。不能让创作者的情感掀起波澜的题材,拍出来就很难有生气,更谈不上感染观众。前苏联的伊戈尔·别利亚夫在《纪录片的形象》中说:“我的原则是只记录那些触动我心弦的东西。”纪录片不同于新闻报道,它是一种艺术创作,这其中创作者的心态和情感投入至关重要。
采摄中的渗透
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是前期的艺术。也就是说,前期的采摄活动是纪录片创作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活动。采摄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创作者应和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干涉生活,不能构筑情节,不能组织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实、更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
但是,距离不排斥参与。创作者对生活的参与,能够起到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把握事件的发展规律,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等多重作用,而对于纪录片本身的结构、表现及风格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作者的参与从形式上可分为无形参与、有形参与和直接参与,而从主体意识渗透的角度则可起到下述作用。
一是引导作用。创作者的引导作用在节目主持人进行现场采访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原则上,主持人的采访应是中性问题。通过中性问题的引导作用,创作者可以是含蓄、更隐蔽地渗透其主体意识。这与《焦点访谈》等一类节目中,采访者抓住一个话题深入追问,不让对手“跑题”,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引导有所不同。
二是触发作用。现代纪录片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从展现表象走向展现心灵。而有些采访对象的内心情感,单凭主持人的采访或创作者与其短期接触是无法捕捉的。这时可有目的地引导拍摄对象进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经此触发拍摄对象的内在情感,实现信息、个性、情感的集中展现。而触发什么、怎样触发,这种有目的性的“预谋”,就体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
三是推动作用。纪录片不能为追求戏剧化而人为地制造情节,但对生活的自然流程却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可分为客观推动和主观推动。客观推动是被摄对象对镜头时异于常态的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就像一个人面对镜子就会不自觉地整理衣服一样。客观推动是无意识推动,它不以纪录片编导的意志为转移。试图让被摄对象面对摄像机而认为摄像机不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主观错误。而主观推动则是创作者根据主题和主体意识直接推动情节的发展。
综上所述,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渗透于纪实作品创作的各个环节。当然,这种渗透不是任意的、毫无节制的渗透,而应是与作品的有机结合和融合,笔者认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处理其主体意识。
1.主体意识应来源于镜头前的现实生活,应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而不应是创作者“一厢情愿”的主观愿望。因此,主体意识的形成应在拍摄活动的过程之中或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
2.主体意识应尽量淡化,在作品中应体现一种若有若无、欲说还休的状态,它需要纪实性的而不是艺术性的铺垫、营造和培养,是水到渠成之后由观众口中得出,而不能强加于观众。
3.对主体意识的“遮、隐、掩、藏、借”处理,应体现在作品的整体构思里,体现在结构的合理安排中,体现在准确的艺术表现上。而不是一览无余的直露式表达。
4.选材要客观全面,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采摄时应顺其自然,不能改变生活的本来情状;表现上不能下结论,不能随意煽情,不能滥用特技,不能“蒙太奇”。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广播电视局)
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篇4
一、电视编辑主体意识的概述
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是指编辑的自我意识, 编辑的主体意识决定了整个编辑工作的方向甚至会影响到接收所传播信息的受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且, 编辑主体意识强弱, 关系到他工作表现的优劣, 关系到他是否能完成编辑工作中审核与创新的双重作用。因此, 当编辑的主体意识在其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时候, 观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就必须具备辨真伪、识大局的能力, 否则新闻媒体特有的舆论导向的社会功能就会致使观众受编辑个人意识的影响而可能对传播对象产生错误的认识。
我国的新闻法规规定, 电视编辑在进行新闻事件的策划组织报道和编排形式安排时, 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求电视新闻成为沟通党和群众的桥梁, 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与呼声, 并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正确地传送到人民群众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要求编辑人员, 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动摇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宣传报道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争取在同行业千篇一律的工作方式中做出自己的特色。总而言之, 编辑是编辑活动的主体, 编辑的主体意识决定了电视节目的好坏。
二、简述受众意识
受众意识因为媒体行业竞争力的增强和受众需求的提高而产生。20世纪60年代, 媒介的传播从传者中心论转变成受众中心论, 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受众的不盲从, 引得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各环节都把受众放在重要位置, 并开始调查研究观众的构成结构、观众的收视行为和观众对媒体的需求, 并迎合受众的喜好与需求来制作电视节目。
(一) 现代受众意识对电视节目的影响
新兴媒介的迅速发展, 使得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 电视虽然还占据传播界老大的位置, 但若是其节目总是毫无新意, 不能勾起观众的兴趣, 那么电视终将被新兴媒体所取代, 而且距离那一天并不会遥远。因此, 广播电视栏目不该高高在上, 要以人为本, 贴近人、关心人, 重视受众意识, 对受众需求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受众的喜好并逐渐在节目中放入受众喜欢的内容, 使所报道的内容满足受众需求, 并且在节目过程中与受众进行良性互动等等。
(二) 迎合受众需求与引导舆论导向并重
电视编辑为了最大程度地争取受众的青睐, 开始制作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 有些节目更是让普通老百姓参与到节目当中以体现节目的亲民意识。在一些中小城市, 涌现出大量使用本地方言主持和演绎的节目, 地方电视节目报道的多是经常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 编辑们选择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普通群众, 讲述贴近普通人生活的故事以彰显受众的地位, 比如唐山广播电视台的《慧生活》栏目, 共设五个子栏目《生活一招鲜》、《生活好滋味》、《生活那些事》、《千金妙方》、《生活连环画》, 每天为观众介绍一个方便实用的生活小妙招、一道地道的美食、一个生动新鲜的本地故事、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偏方、一组有趣新奇的小资讯, 多角度多层次地为观众服务。
一般来说, 媒体从业人员从受众意识出发以提高收视率, 是无可厚非的,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背景下, 电视从业人员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走入极端, 于是许多电视节目迎合的往往是部分受众猎奇、刺激等需求, 而全然忘了自己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媒体从业人员应该认识到, 一味满足受众的全部需要来提高收视率, 传播工作必然会变得媚俗并失去导向作用, 为了避免使节目制作单位陷入尴尬的境地, 需要媒体从业者在传播活动中以受众意识为中心, 在制作受众感兴趣的节目的同时, 坚持正确的自主意识, 对观众进行引导。虽说舆论来自大众, 然而只要传播机构对舆论进行甄别, 选择正确、积极的舆论进行传播, 重复并放大这些舆论, 那么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传播内容的水准就指日可待。
三、结论
电视媒介何去何从, 怎样从长远角度出发参与媒体间的竞争, 这取决于媒体人适度把握迎合受众意识的方法与程度, 相信只要媒体单位在争取眼前利益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与生俱来的责任, 正确发挥编辑主体意识, 那么电视媒体就会走得越来越好。
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当今世界成为传媒的世界, 电视曾凭借着视听兼备、内容详细易懂、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等优势, 成为最具实力的传统媒体。电视节目是媒体和观众沟通的桥梁, 编辑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电视编辑在编辑节目的过程中, 既要突出主体意识, 为节目注入鲜明的特色、突出节目的个性, 同时还要考虑受众意识、结合观众的喜好, 编辑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编辑只有通过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相结合, 才能打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电视节目。
关键词:电视编辑,主体意识,受众意识
参考文献
[1]姜春燕.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J].中国传媒科技.2012 (06)
[2]周晓琳.编辑意识与电视栏目品牌的构建[J].视听.2013 (02)
电视意识 篇5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电视电话会议,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团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全团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全面部署和启动实施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在全团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全团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是团十五大作出的重要决定。2004年底,团中央向党中央书记处汇报工作时,提出要把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党中央书记处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全团认真开展好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各级团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书记处的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作为共青团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活动切实抓紧抓好。
1.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是共青团贯彻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精神的必然要求。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通过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全面深入地贯彻到团员青年中去,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所在,是共青团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精神的实际行动。扎实开展好教育活动,对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团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团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在全团的共同努力下,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团员队伍稳步发展壮大,团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团的基层组织、团的队伍中还存在着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有的基层团组织软弱涣散、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有的团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作风不实;有的团员思想认识模糊、理想信念动摇、团员意识淡薄,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全团的高度重视。要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使广大团员自觉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成为具有强烈的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的合格团员,成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刻苦学习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和开拓创新的模范。要通过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基层团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使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整体上得到加强,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是新时期推进团的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共青团事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共青团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牢牢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集中力量为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是共青团组织的光荣使命。要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活跃团的工作,把团员青年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贡献;引导团员青年自觉增强民主法制意识,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贡献;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引导团员青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全面参与社会建设,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三、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确保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这次教育活动,我们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增强意识、健全组织、活跃工作”。这个目标符合团员队伍的实际情况,符合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强意识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健全组织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团员队伍素质,巩固和完善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基层团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整体推进基层团建工作;活跃工作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解决基层团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使团的各项工作更加活跃、更加扎实、更加深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任务很重。考虑到共青团的实际情况,教育活动要从今年9月开始,到明年1月基本结束,为期5个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才能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抓住关键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团员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次教育活动涉及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每一个团组织、每一名共青团员,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团范围内开展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集中教育活动。如果没有广大团员的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就无法实现各项任务和目标。因此,要在短短几个月中做好这项涉及7000多万名团员、近300万个团组织的教育活动,就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调动团员内在的积极性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团员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做到既教育团员,又服务团员;既加强管理,又注重引导,使广大团员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从“要我参加”变为“我要参加”,真正把团组织的意图和团员的积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要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提倡和鼓励各地各单位团组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围绕主线和紧扣主题的前提下,大胆创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胆创新教育活动的载体和方法,让更多的团员参加到教育活动中来,让更多的团员真正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
2.突出重点就是要认真抓好学习教育这个基础环节。《意见》明确提出教育活动分为宣传动员、学习教育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承,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都是为了服务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首要任务。但是,学习教育是基础环节,是重点环节。因此,我们要重点抓好学习教育这个环节,坚持对广大团员进行正面教育和理论培训,帮助广大团员提高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团员意识。
一是要把握好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要对广大团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使团员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要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广大团员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加深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认识,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要进行团的基本理论教育,使团员了解团的历史、优良传统和光荣使命,了解团的重点工作,增强作为团员的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使团员带头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使团员自觉遵纪守法,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正常的民主程序,参与团内管理和社会监督。
二是要努力创新学习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在学习教育活动阶段要组织团员上一次团课、学一遍团章、读一本学习辅导材料、写一篇学习心得、参加一次讨论活动、过一次民主生活,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使广大团员在这个阶段受到教育。各级团组织要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在团中央提出的“六个一”基础上,大胆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广泛开展讲座、研讨、考察观摩、巡回报告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广大团员喜闻乐见的方式,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四、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动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不断深入
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是当前全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团上下共同努力,需要团的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形成合力。特别是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广大团干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使教育活动扎实开展,顺利推进。
1.要建立领导责任制。为开展好教育活动,团中央已经成立了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书记处全体成员以及机关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都是领导小组成员。地方各级团的领导机关,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单位教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切实负起责任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要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按照团中央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精心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深入动员、广泛宣传的基础上,认真部署开展好教育活动。要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教育活动的安排和工作开展情况,学习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把教育活动纳入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中,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要求,统一考核。
3.要认真做好督查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本地实际,建立明确的考核标准,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对教育活动实行量化考核。要抽调专门力量,成立督导组,通过巡回检查、抽查、交叉督查等形式,针对教育活动研究解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总结推广经验。
4.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基层开展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这次教育活动也必须坚持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结合各自实际,确定一个基层团组织作为教育活动联系点。要深入到联系点,深入到团员中去,开展调研,督促检查,加强指导,帮助联系点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在电视新闻拍摄中树立剪辑意识 篇6
【关键词】剪辑;拍摄;意识;电视;新闻
一、引言
近年来,电视新闻是当前社会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介,为了提高电视新闻在报纸、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体中的竞争力,注重培养电视新闻拍摄中的剪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从事的电视新闻拍摄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日常的拍摄对象,环境千变万化,每天都可以产生很多拍摄心得。但一直困扰我们的是,这些心得究竟有没有内在的联系?若有,表现在哪里?从事新闻拍摄时间较长的同事往往又会有另一种困扰,即当自己拍摄的基本功越来越扎实、拍摄的招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钻进了死胡同。因为每一次的拍摄总是在按部就班,依自己的习惯走老路,在用自己早已掌握的“式”作茧自缚,落入俗套。于是渐渐地失去了拍摄的激情,遑论创新、创作?为了给观众展现更丰富和更真实的信息,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在拍摄中具有剪辑意识,从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质量。
二、在电视新闻拍摄中,电视新闻记者应具有剪辑意识
在电视新闻拍摄中,首先,应注重拍摄前的策划方案的准备,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充分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和相关人物资料,从而制定出详细的策划方案,若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对事件中的相关人物进行采访,则需要制定详细的采访内容。对于突发性的新闻拍摄,为了拍摄更丰富的新闻素材,电视新闻记者首先应明确新闻的主题和拍摄重点,并及时赶到新闻拍摄现场,确保了解更多的新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可以根据制定的拍摄提纲来进行新闻拍摄,明确拍摄的主题和内容,避免因盲目拍摄形成大量废镜头而造成资源浪费。
其次,在拍摄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应注重拍摄画面质量的提高和镜头的处理,尤其是画面质量的提高,画面质量对电视新闻后期的编辑制作具有重要影响,若电视新闻记者不注重拍摄时画面质量的讲究,这样不仅形成了大量的无用素材,也浪费了大量拍摄时间,对新闻报道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一名电视台记者去拍摄国家领导座谈会的讲话内容,由于该记者在拍摄领导讲话过程中没有对画面进行校白,导致拍摄的画面偏青,但是,这条新闻报道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拍摄画面质量不到位,导致该条新闻不能按时进行编发,因此,在电视新闻拍摄中,记者应具有良好的剪辑意识,注重画面质量的讲究,特别是拍摄画面中色彩的校正,以保证新闻报道编辑的质量过关。另外,在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应注重镜头的处理,第一,注重镜头长短的调整。若画面镜头太长,不仅让人觉得枯燥无味,也容易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若画面镜头太短,难以保证观众看清画面的内容,因此,注重镜头画面时间的控制,一般一个画面镜头应停留3-6秒,采用长镜头画面来拍摄采访中的内容,从而拍摄出优秀的新闻;第二,注重景物拍摄的变化。景物是新闻画面的村托,在拍摄过程中,应注重景别变化的拍摄,若采用固定镜头的拍摄方式,则应按照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顺序来进行拍摄,若拍摄人物正面近景,则应注重前后镜头画面的跳动;第三,注重拍摄角度的变化。在电视新闻拍摄中,画面角度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多种角度的方式进行拍摄,则可以让观众全面观察到新闻现场的情况,但是,当记者进行多方角度拍摄时,应根据观众的视觉的变化习惯来进行拍摄,注重镜头画面的连接性,避免镜头画面产生跳动现象;第四,合理利用运动镜头。运动镜头也是电视新闻拍摄的重要工具,其主要包括推、拉、摇、移、跟等镜头,因此,在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应注重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运动镜头与运动镜头的相接,并注意观众的视觉变化习惯,从而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三、培养电视新闻记者在拍摄过程中的剪辑意识
记者是电视新闻拍摄的主要工作者,电视新闻记者的剪辑意识对电视新闻拍摄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拍摄出更好的新闻,培养电视新闻记者的剪辑意识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应加强编辑知识的学习,不仅要培养电视剪辑意识,也需要培养电视编辑意识,加强电视编辑基础理论的学习,注重电视新闻素材的选取,使自己具有编辑意识。另外,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充分了解新闻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准确判断新闻事件的主题和拍摄重点,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若遇到突发新闻事件,应具有预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掌握过硬的拍摄技术,不仅要具有剪辑意识,也需要熟练操作摄像机,充分了解摄像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尤其是运动镜头的使用,掌握画面的构图原理及色彩饱和原理,拍摄出丰富、真实的画面和有价值、有用的素材,从而为新闻报道提供完整的内容。总的来说,培养电视新闻记者的剪辑意识是促进新闻报道的有效途径,只有电视新闻记者的剪辑意识得到提高,才能为新闻报道提供丰富、真实的素材。
四、结束语
电视新闻是当前的主要传播媒体,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为了制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在电视新闻拍摄中,需注重剪辑意识的强化。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看待拍摄对象,才会有更深的认识。因此,本文对电视新闻拍摄中剪辑意识的提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蒋洁,扬军.电视新闻片的剪辑技巧[J].新闻前哨,2003.9.
[2]董英杰.新闻摄影怎样构思[J].中国记者,2001.11.
[3]于跃.新闻摄影中儿童“在场”的特殊意义[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06.
[4]高树增,韩亚森.电视新闻专题的真实性[J].当代电视,2010.S6.
[5]高长安.电视新闻摄像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影视技术,2010.04.
电视新闻需强化平民意识 篇7
笔者认为:平民意识的产生, 主观上讲, 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客观上讲, 平民意识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一种需求。它是对传统电视新闻中存在的“高大全”和居高临下说教模式的叛离, 显示出对时代、对生活、对观众的尊重, 体现着新时期电视顺应时代的崭新审美价值。也可以说, 电视新闻要强化平民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电视事业自身求得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树立底层情愫, 反映百姓的喜怒哀乐, 让平民意识在电视新闻中得到自觉、充分的张扬。
那么, 电视新闻应怎样体现平民意识呢?笔者认为:其根本就在于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报道时, 要以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使荧屏内外的传播与接受, 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心态同步, 产生情感共鸣。在实际工作中, 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是否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 往往也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比如, 同一个被采访对象, 同一个新闻事实, 有的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还是得不到对方的配合。然而要是换上另一位记者, 也许同一采访对象就会向这位记者敞开心扉, 使记者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这里, 记者能否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人, 能否以平常心和平等意识与被采访对象交流和沟通, 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选择平民话题, 关注百姓生活
从传播角度说, 电视新闻传播内容只有观众接受并认可, 百姓关注并欢迎, 传播过程才算完成。而要实现这一过程, 就必须要求我们多将镜头对准平民百姓, 关注他们的生活, 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 体现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人文关怀。在实际工作中, 应深入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基层中去, 体验平民生活, 倾听百姓呼声, 反映群众疾苦, 敢于触及老百姓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报道。也就是百姓此刻关心什么, 我们就要及时作出反应。比如假冒伪劣商品、商品房质量问题、物价问题、环境污染严重、腐败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老百姓是十分关注的, 如果我们熟视无睹, 一味粉饰, 或者不痛不痒, 轻描淡写, 那么, 搞出来的报道是不会受欢迎的。
二、寻找平民视角, 贴近百姓情感
一名出色的记者必须善于平视生活, 也就是要学会从百姓的角度看问题、搞报道。具体地说, 作为记者, 在新闻报道中, 无论是时政报道、经济报道、还是社会新闻报道, 都要善于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主题, 多从基层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变化中, 发现具有普通意义或对全局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新闻。
选择平民视角, 还要求记者更多地去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的命运和人的价值。同时, 记者在电视语言语境的创造上也要体现平民意识。由于社会的转型和大众传播文化的日趋丰富, 造就了一代成熟的电视受众, 他们开始改变只是把电视当作“看”的对象的传统习惯, 渴望摆脱被动的引导、空洞的说教。“让我们自己看, 让我们自己思考”正成为新世纪电视受众的共同心态。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反映生活的东西, 需要的是心与心的平等交流。即使是专家、学者、名人、政要, 只要回到家里收看电视的时候也大都回归到普通人的心态上。因而, 电视新闻应当平民化, 要以平视的观察视角看问题, 真正把采访对象和受众当做社会普通一员平等看待, 由此可以缩短和淡化电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和神秘感, 强化电视新闻独有的亲切感和贴近感。
三、追求人格平等, 尊重被采访者
记者的平民意识还应体现在与被采访对象的平等交流上。
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的场面:记者在和被采访对象面对面时, 有意无意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提问题, 有时甚至成了“审问”, 这是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不能体现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要与被采访者保持人格平等, 让被采访者真切感受记者的真诚可信, 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 记者就必须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 并且自觉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 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体会他们的感受, 寻求情感的接近, 使双方产生情感共鸣。其次, 记者必须尊重被采访对象, 用自己的真诚言行赢得对方的尊重。只有记者把自己放在与被采访者平等的地位, 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 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才能进入他们的心灵深处, 才能被他们所接受, 从而挖掘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
电视新闻摄像的编辑意识 篇8
由于各地电视台对电视摄像的工作要求不尽相同, 目前普遍的县市级小电视台, 从事摄像的多数人员不是专业出身, 特别是新闻记者, 许多电视台是采摄一体, 一个记者既要记录和了解所采新闻的内容, 又要注意捕捉新闻事件的关键镜头, 有时为不错过其中的重要画面, 只能多拍, 这样既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又加大了后期制作的剪辑难度。对他们来说有良好的编辑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从我台的实际情况看, 做过后期制作的记者和没有做过的所拍的图像就有很大的差别, 究其原因就是做过后期制作的记者, 在摄像时会考虑拍摄的镜头怎样才能最好地编辑, 这不仅使后期编辑容易、快捷, 而且拍摄时是有目的地拍摄, 可以大大地节约拍摄时间和减少素材拍摄量。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摄像都有后期制作的经历, 但是作为一个电视摄像一定要有编辑意识, 要知道自己现在拍的镜头将可以用在节目的什么位置?前后有什么样的镜头好接?这些镜头是否都已拍到?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明确现在要做的新闻的内容和要点, 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和要点决定必须拍摄的主要镜头和辅助镜头。拍摄时要充分注意所拍镜头的完整性、连贯性和可剪辑性。
一、完整性:
完整性包括镜头的完整性和声音的完整性。镜头的完整包括镜头画面构图的完整、镜头中人物动作的完整以及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从起幅到落幅的过程的完整。每一个镜头都要留有足够的剪辑余地, 以方便后期制作。一般地说, 新闻摄像在拍摄图像时同时也在记录着现场的声音, 特别是被摄主角在讲话时, 需要拍摄者在拍的时候有使用同期声的意识, 注意记录某一句或一段话内容的完整性;对一些突发事件, 现场同期的完整记录很能说明问题, 有时一段好的现场同期胜过十句解说词, 所以不能一味地注意图像, 而忽视声音的存在。
二、连贯性:
连贯性是指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之间的信息、动作与屏幕方向的一致性, 目的是使做出来的节目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 特别是拍摄对象是运动的时候, 电视新闻记者一般是单一摄像机拍摄的, 一次只能记录一个角度, 很难跟上被摄对象的变化, 这时, 切换镜头、插入镜头和润色镜头的适时拍摄、抓取将给后期制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对一辆沿着街道飞速开来的汽车, 可以用这时一个路边行人的反应作为切换镜头, 用飞转的车轮作为插入镜头, 用路边的绿草和树木作为润色镜头。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 切换镜头和插入镜头是能产生缓冲作用的, 而润色镜头不起缓冲作用, 因为它的动机不明, 有时用的不好, 可能还会看起来恼人。
屏幕方向的连贯性是保持每个被摄对象在每个动作指向的方向是相同的。
1. 看的方向。
在一组连续镜头内, 每一个人面部应该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角度, 朝向屏幕的相同的一侧, 除非他们朝着别的东西看, 互相说话的人物应该保持屏幕上对立的方向。
2. 移动方向。
对于移动的对象, 应该以相同的屏幕方向移动。朝屏幕方向面对观众移动的角度可与几乎直接朝着摄像机的方向有一定角度, 只要有一个微小的角度, 朝着画面同一侧面的方向就可以了。
三、可剪辑性:
应该说可剪辑性是电视摄像编辑意识的主要体现, 所谓可剪辑性指所拍的镜头是完整流畅和过渡平滑的一系列镜头。除上面已经提到的特性外, 可剪辑性镜头通常需要以多个角度变换地进行拍摄。而怎样使这些多角度拍摄的镜头能更好地编辑, 关键看摄像时对镜头的角度和景别的选择。这就要求作为一个摄像要有一定剪辑常识, 懂得蒙太奇规律。如拍一个会议的报道, 带会徽的全景, 座台和与会者的中景, 报告人和听众的特写 (包括神情和动作) 以及与会议有关的一些外景 (这点有时可用原有素材资料) 都应有合适量的拍摄。再如, 拍两个人对话, 要有包括对话者全景, 说话者及听者的正侧面中景和特写, 这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越轴, 否则无法编辑或剪出来的片子别人看不懂。
电视新闻如何体现平民意识 篇9
传播学认为:与以往就政治而政治、就宣传而宣传的传统观念明显不同的主导思想即是平民意识。通俗点讲, 就是要将电视新闻报道的角度放低, 以一名普通百姓的视角采访、制作新闻, 让普通百姓能够喜爱、参与和接受。
要使新闻报道体现平民意识, 就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节目采、编、播、制的整个过程中, 始终以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使新闻的传播与接受, 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心态同步, 从而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一、平民意识应内化于心
(一) 记者心中要怀着对百姓的深厚感情
“一个记者, 其基础在群众, 前途也在群众。”[1]这是名记者范长江的谆谆告诫。记者常在基层走, 常到群众中去, 对百姓的生活能看得到, 也能亲身感受到。因此,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怀有真感情, 应该沉下心来, 俯下身子, 多了解一些百姓的困难, 耐心地倾听百姓的心声, 把老百姓的所急、所盼、所忧, 记在心头, 反映在笔头, 传达百姓的心声, 为百姓排忧解难。同时, 还要避免流于形式, 停留在事物表面, 认为将新闻事件传递给受众就行了。要结合政治、道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 以百姓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阐释, 引起百姓共鸣, 并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 选择百姓话题, 关注民生实事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电视新闻传播要从媒介传播到受众接受并认可, 关注并参与其中, 整个传播过程才算真正完成。在日常新闻实践中, 就要求记者体察民情民意, 了解基层百姓的日常疾苦并诉诸笔尖和镜头。事实证明, 只有关注民生, 传递人文关怀, 才能真正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充分履行好新闻媒体作为喉舌的作用。
笔者所在的固始电视台也开播了一档民生类栏目——《百姓有话说》, 栏目将镜头对准了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老百姓, 选取当下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在话语交锋中尽显真知灼见, 促进政府机构改进工作作风, 更好地为民服务。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对百姓的生存状态的关心与关注。
(三) 换位思考, 做一名普通观众
大众传播研究认为:受众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客体, 而是积极、主动的群体。如何将服务意识转化为节目中的平民意识?这就需要换位思考, 做回一名普通的电视观众。
随着大众传播文化的日趋丰富, 电视受众逐渐改变了只把电视用于“观看”的传统习惯, 渴望摆脱被动的引导、空洞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反映生活的东西, 需要的是心与心的平等交流。即使是专家、学者、名人、政要, 只要回到家里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 也大都回归到普通人的心态上。因此, 电视新闻的平民意识要求其把观众当成社会普通一员看待, 以观众的观察视角看社会, 努力缩短和淡化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强化电视新闻独有的亲切感和贴近感。
(四) 坚持吃苦耐劳、深入采访的作风
在民生新闻中, 普通百姓是新闻报道的主体, 怎样真实地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心态?这就需要记者深入挖掘老百姓身边的新鲜事、趣味事和疑难事。这些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素材几乎每天都有, 无处不在, 但它们又“居无定所”, 难以掌握, 很多线索都要靠记者去摸索、去发现, 这就需要记者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 还要在日常生活中, 留意周围发生的点滴变化, 从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住、行中, 发现新闻线索。2013年夏天, 因为长时间暑热, 笔者所在地的自来水供应一度中断。为了探寻自来水水源干涸的原因, 笔者冒着酷暑, 及时进行跟踪报道, 采访了大量的相关人员, 消除了百姓的顾虑,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二、平民意识要贯穿整个电视节目生产过程
(一) 新闻写作善于“讲故事”
民生新闻的传播对象主要是普通百姓, 这就要求记者在写作时注重故事性, 以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娓娓道来。要运用文学化的表现手法, 注重展现新闻故事的情节, 通过细节刻画人物的鲜明个性, 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 使新闻报道更具可读性和可视性, 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
新闻故事化要求新闻语言要贴近生活, 尽量多使用亲切生动的口语, 避免使用深奥难懂的词汇和字眼。通过运用大众熟悉和易于理解的语言, 表达新闻深刻的思想观点、复杂的事物联系, 解答重要的问题。
(二) 节目编辑体现人性化
在编辑新闻节目时注重体现人性化, 要捍卫社会公正、化解矛盾、反映民众心声、维护社会稳定。在编辑新闻节目的过程中, 要根据栏目定位, 合理安排各种类型新闻稿件所占比例。作为地方电视台, 既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 报道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又要不吝笔墨, 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对于人们关心的交通、气象、农事等资讯, 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家长里短也要有“一席之地”。总之, 新闻节目编辑应涉及普通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的方方面面, 这不仅是电视新闻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 也是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必然途径。
(三) 制作播出追求完美
在电视新闻的制作播出过程中, 从录播到直播的改革, 使电视观众在第一时间同步收看变成可能, 这种不存在时间差的传播方式无疑对观众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每年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卫视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 都创下了收视率的高点。收视率是观众对电视节目接受意愿的最好体现, 由此可见, 节目通过一种新颖直接的传输形式来播出, 不仅体现了电视技术的人文关怀, 更展现了电视传播浓厚的平民意识。
众所周知, 电视是一种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 具有传播迅速、受众面广、覆盖面大、直观形象的优势, 这一特性决定了它接收对象的广泛性和普遍性。电视新闻节目体现平民意识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同时也是新闻节目应对挑战、谋求更好发展的需要, 更是凝聚人心、共筑美好“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因此, 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在日常新闻采访报道中烙上平民意识的深刻烙印, 使平民意识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优良基因得以承续发扬。
参考文献
电视节目应树立成本意识 篇10
成本贯穿于电视节目始终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 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 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 (人力、物力和财力) , 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为成本。成本也称为生产费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成本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电视节目从设置到运行, 成本因素贯穿于整个节目的生产和流程之中。当今, 媒体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信息资源和品牌的竞争, 还有价格的竞争, 价格的竞争就要考虑到成本。因此, 电视作为高投入、高消耗行业, 在节目的设置、运行中不能轻视节目的成本, 成本应该成为节目能否设置、运行的很重要的依据。
中央电视台针对节目综合测评有一套评估体系, 这套评估体系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大项, 加起来满分100分。主观评价占30多分,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即观众的满意度调查和专家的评分。客观评价占的比重较大, 包括类别、时段、经费、收视率四个权重, 其中, 就有一项经费权重。经费权重指的就是节目花钱越多, 权重就越低, 单位时间内, 节目经费成本越高, 权重就越低, 反之权重则越高, 也就是说花钱越多权重越低, 花钱越少权重就会相对提高。
成本与电视节目质量
俗话说, 一分价钱一分货。媒体产品的好坏、节目质量的优劣, 一般情况下与制作成本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在同等条件下, 拥有详尽的策划方案、充裕的资金保障、昂贵的视听设备、高素质的制作团队, 创作出的节目品位自然不会太低。如果节目制作资金捉襟见肘, 为减少成本开支, 随意降低制作标准, 敷衍应付、东拼西凑, 制作出的节目势必与精品无缘。
当然,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也不乏物美价廉之作, 我们不能为了提高节目质量, 一味地追求高成本, 认为高质量的节目就需要高成本的投入。事实上, 低成本的节目并非意味着低质量, 精品节目与成本并非必须成正比, 低成本同样可以打造出精品节目。如中央电视台十套的《百家讲坛》节目, 就是一档低成本制作的精品栏目, 节目致力于打造学术明星与节目品牌, 不但促进了传统文化资源的增值, 并且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多元化的成功经营模式更是值得重视。
如何降低节目成本
成本是市场竞争的根本砝码, 只有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之上, 生产出高质量节目的媒体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否则, 为追求高收视率, 不惜血本投入, 不考虑经济回报, 媒体势必难以维系长久。因此,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电视节目在运行中, 除了注重受众需求外, 还应树立成本意识, 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是在节目的设置、运行中就将成本因素考虑在内, 直接降低节目成本;另一方面则通过节目以外的因素, 间接地降低成本。
加强员工的业务培训,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是降低节目成本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视节目无论是前期策划和采访, 还是后期的制作与发布;不论是品牌栏目、精品节目的创建, 还是产品的推广与销售, 最终都要靠人去推动和完成。尤其是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员工的素质更是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 事关党的大政方针能否得以及时、顺利发布的关键。因此, 只有平时不断强化对员工的训练, 不断丰富员工的实战经验, 努力提升员工的节目制作水平和效率, 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节目成本, 才能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 掌握主动权, 打好主动战。
加强对节目资源的效能管理, 提高资源利用率, 是降低节目成本的有效保障。我国各家电视台以及电视台各频道, 每天都生产大量的节目资源, 其中绝大多数节目一次性消费后就被束之高阁, 成了长期沉睡于仓库的“废品”, 造成节目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实这部分节目完全可以“变废为宝”, 被不同媒体之间相互交换再度利用。
说起节目资源的再度利用, 这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同时期生产的不同电视台之间、不同频道甚至不同栏目之间的横向资源交换;二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类似栏目的纵向资源共享。第一类比较好理解, 就是台与台、频道与频道、栏目与栏目之间, 或多或少存在着节目选题相似、内容相近或交叉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两者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就凸显出强大的优势。它不仅节约制作成本, 还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节目制作周期, 提高整体效率。比如, 江西卫视自办的栏目《传奇故事》, 就是将从全国各地电视台购买的节目素材进行再度整理、挖掘、加工后打造的一个全新栏目。凭借这一栏目, 江西卫视2006年全年平均收视同时段 (21:30~22:00) 排名全国所有卫视第7位、省级卫视第2位, 堪称省级卫视收视和运作的典范。第二类是不同历史时期类似栏目的资源共享, 说白了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电视台的栏目分类, 多年来变化不大, 但同类节目、不同栏目的优胜劣汰, 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被淘汰的栏目, 并非就一无是处。对于电视人来讲, 这些被淘汰的栏目所留下来的有形的或无形的资源, 是非常宝贵的。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 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节约成本, 更重要的是, 很多资料记录了不可重复的场景、不可再现的影像。因此可以说, 老旧资料对于电视台来说就像古董, 年头越久, 就越有价值。例如, 北京电视台的《档案》栏目, 开播以来, 收视与口碑俱佳。今年1月份由周播改为日播栏目后, 收视率一度比去年同时段增长了125%, 在同时段全国电视节目收视率中排名第三。该栏目中的大量素材都不是自采的, 只是通过对过去的广播、影视资料及历史文献的灵活编排, 再付之于现代化的制作手段而精心打造的一档栏目。
加强节目资源整合, 直接降低节目生产成本。电视节目的正常运行, 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来保证, 经营成本较高。因此, 在设置节目、栏目时, 要统筹兼顾, 科学合理配置资源, 尽量使节目效益发挥到极致。对于已有的形式相似、内容雷同的同质化节目, 要下大力气进行整合, 集中优势力量, 打造精品节目、名牌栏目。例如, 去年河南电视台为了全力服务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 对全台的新闻优势资源进行了整合, 将民生频道的《民生大参考》, 公共频道的《DV观察》、《河南新闻》等几档强势栏目划归新闻频道, 避免了内部同质化的竞争, 减少了人财物的浪费, 实现了新闻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新闻频道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 实现节目效益的最大化。每一类电视节目的开办, 媒体都不得不考虑投入与产出 (效益) , 低投入高效益的节目形态, 自然为媒体所青睐。与电视媒体相比, 报纸、网络具有浩瀚的信息,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这样, 我们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 加强与这些媒体的合作, 寻求双方的契合点, 打造出全新的栏目。可以说这类节目在高投入、高产出的电视行业, 其投入成本之低、收益之高往往超出人的想象。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 每天以298港元的节目成本所创造的效益, 比内地一个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西部省份的电视台一年 (2004年) 的广告收入还要多。
拓展节目资源应用渠道, 拉长产业链条, 实现节目的多次传播、多次增值。在产业化背景下, 每一个电视节目都具有一定的附加值。所以, 电视节目应该突破频道播出这种单一的渠道应用, 尽可能拓宽播出渠道, 使节目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的放大。在节目资源的经营上, 电视台既可以与网络视频媒体合作, 将节目提供给宽带网络, 供网民点击下载;也可以将优秀的电视节目进行归类、剪辑、包装, 向社会及其他媒体统一发售。目前, 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等国内实力雄厚的电视媒体都在努力向这方面进军。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情境意识 篇11
一、融入现场
与报纸、广播等其他传播媒介相比,电视依靠自身的传播特点和技术手段更易获得具有现场感的传播形态。视听结合、声画兼备,能使人见形闻声的特点使观众对内容的感知和把握鲜活具体。电视直播的领域不断拓展,直播手段也不断更新,观众可以运用手机、网络、电话等现代通讯设备与节目进行实时互动,强烈的即时性有效调动了场外观众的参与热情。目前大多数节目的录制现场引入了现场观众,捕捉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表情和行为细节,以特写镜头呈现他们生动即时的反应,使观众受到感染和影响,产生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之感。调动观众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贴近人心、真实可信,有助于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主持人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善于临场发挥的主持人使节目具有张力,观众内心充满期待,如果照本宣科地背诵写好的串联词则缺乏鲜活生动之感。
有了外在形象适当合理的包装,还要求主持人能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融人现场。不同的主持人在传递同样的传播内容时效果截然不同,有的昧同嚼蜡,有的声情并茂、生动感人。这不仅取决于主持人经验积累、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也取决于主持人是否能够全身心投入将其发挥出来。主持人应当对每次传播活动有发自内心的新鲜感和热情,具有积极的传播欲望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对传播内容积极进行了解和把握,从而能够具有自信从容的良好状态。主持人必须培养一种“抗干扰”的能力和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稳定心境。无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主持人都不应该把沮丧、悲观等个人的负面情绪带入现场,应当采用心理调节战术,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排除杂念的干扰以获得良好的状态。
二、对象感
主持人的传播形态兼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种情景,既具有了大众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又具有了人际传播的力度和深度,能收到相当好的传播效果。为了发挥人际传播的优势,主持人需要有强烈的对象感。对象感是指主持人针对节目面向的观众群体,能够设想和感觉到节目进行过程中对象(嘉宾或观众)的存在,意识到对象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反应,并由此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传播策略,这是主持人具有情境意识的重要体现。具有对象感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成功主持节目的基本前提。有了对象感,主持人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传播内容进行诠释,采取符合特定观众群体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话语、造型、神态以及动作。观众感到主持人与自己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容易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更能激发他们收看节目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有助于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主持人的对象感应当是具体明确的,这样才能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每一档栏目都有自身的节目定位和诉求,主持人应当了解和把握节目接受对象的范围和特点,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确立对象感的时候,应当注意身处现场之外的广大观众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群体。主持人无法将观众与现场联系起来,观众便难以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彼此间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和“自觉交流”,才能达到思想情感的交流,最终相互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电视节目主持人应针对观众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语气和神态,使观众感觉主持人是在与自己交流,由此产生信任感并积极参与到节目中来。
三、深入体验
主持人通过个体陈述或者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观众,应当注意进行多方面深入体验,增强节目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深人体验要求主持人不是被动重复文稿中的内容,应当积极主动地对传播内容进行理解和感受,使思想情感处于随内容不断积聚和深化的运动状态。主持人往往不做撰稿,没有体验经历的情况下容易陷入死记硬背、机械诵读稿件的误区,给人言不由衷之感。主持人的语气、声调、眼神、手势等非语言符号虽然微妙,但通过视听兼备的电视传播很容易被观众清晰捕捉和感受。语调的高低、轻重、快慢,都会使观众感受到主持人是否在投入真情、用心体会。有的主持人表现得较为程式化和模式化,几乎在每次主持节目时语气、笑容、姿态雷同,甚至自始至终都是一成不变的微笑状,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其原因大多在于没有针对特定的内容进行理解和体会。真正投入进行深入体验,才能做到言为心声,不易造成语言的简单堆砌,以出自真情实感的表述感染观众。
试论电视编导的摄像意识 篇12
一、电视编导为什么要具有摄像意识
摄像意识是指创作人员在进行节目拍摄时, 对镜头选择和安排的一种反应, 摄像师的摄像意识直接表现在对摄像机的操作上, 而编导的摄像意识则表现在对摄像师的指挥上。
镜头拍摄是编导节目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有的节目我们可以用前期的分镜头稿子来进行解决, 但纪录片以及大多的日常节目, 我们都应该完成前期拍摄后再进行撰稿, 即使是写好分镜头的节目, 也因为现场的差异而需要临时进行镜头的修改, 这都需要编导具有摄像意识。
电视节目编导, 虽然普遍具有摄像意识, 但摄像意识薄弱的情况还是广泛存在, 这严重影响了电视节目的创作质量。
编导摄像意识不强, 容易造成节目“声画两张皮”现象。编导是节目创作的核心, 也承担着镜头的采集工作, 但有些编导在节目拍摄时只注重采访而忽视了拍摄, 把镜头的拍摄工作全部交给了摄像师, 或者很多需要的镜头没有提示给摄像师, 结果在后期剪辑时常常会产生很多需要用的画面没有拍摄, 而很多拍摄的画面无处用的情况, 从而只能用不相干的画面进行填充, 造成了“声画两张皮”。富阳台的很多节目就存在着“声画两张皮”现象, 如在说一个大妈的不幸时, 配的是大妈在谈笑的镜头;在说一个孩子喜欢画画时, 配的是孩子在玩的镜头;在说农村文娱活动很丰富的时候, 配的是一大片田地的镜头, 这些不足, 使电视的声画优势变成了劣势。
编导摄像意识的不强, 也使画面元素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电视节目是一个由画面、声音、字幕等组成的综合体, 其中画面又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但在很多节目中, 画面元素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如缺少细节性的镜头、缺少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缺少能给观众想象力的镜头、缺少能体现环境或强调主体的运动镜头、缺少有叙事功能的长镜头等等, 这类情况的造成,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编导缺乏摄像意识。富阳台的很多节目, 题材、采访、解说词都很好, 但画面呆板或者混乱, 有的整个节目都是一些很平常的镜头, 没有新颖的视角也没有细节;有的没有对主体进行跟踪拍摄, 所反映的人物显得虚假;有的该用运动镜头的时候用了固定镜头, 该用固定镜头的时候用了运动镜头, 这些失误影响了节目的整体效果。
纵观一些优秀的节目, 无不充分体现了画面特色, 无论是场景、画面细节还是镜头运用, 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和摄像师的精心拍摄有关, 也和编导强烈的拍摄意识有关。无论是精品节目创作还是完成日常工作, 都需要编导去培养自己的拍摄意识。
二、编导应具有怎样的摄像意识
一个节目的拍摄, 除了摄像师对机器的操作, 编导的作用也十分关键, 在拍摄过程中, 编导和摄影师往往起着互补的作用, 编导要善于发现摄像师没有发现的东西, 也要配合摄像师做好节目所需场景、画面、细节的拍摄以及摄像技巧的运用。那么, 编导应该具有怎样的摄像意识呢?
(一) 要有对场景的处理能力
电视节目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成的, 这些镜头, 可以是某些单独的画面, 也可以是一个个场景。在拍摄节目时, 如果有很多的场景, 编导就要确定哪些是需要拍摄的场景, 如一个小学生夏令营的节目, 我们没有面面俱到地把众多活动都拍下来, 而主要拍了那些能体现学生自立精神的活动, 使节目主题得到了很好地表达。但在拍摄节目时, 更多的情况是场景很少, 这样编导就要根据人物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一些拍摄场景。如我们在拍一个盲人音乐家的节目时, 现实场景十分单调, 只有音乐家写曲谱、谈钢琴、听音乐等, 但通过编导安排的场景:音乐家在公园里寻找灵感、音乐家听女儿拉小提琴、音乐家和朋友交流等, 画面就丰富了很多。在节目拍摄中, 也有很多场景是需要创作人员去发现的, 编导要善于发现与节目有关的场景和画面, 如我们拍的一个介绍好媳妇的节目, 在讲到她曾经每天在农田里忙活时用了一段旧农具的镜头, 在讲她背着公公去治病时用了一段摄像机在羊肠小道上行进的镜头, 在讲她为了公公学习理发时用了一段理发时头发飘落在地上的镜头, 这些需要编导去思考、去发现才能拍摄到的场景, 起到了很好的叙事效果。
(二) 要充分发挥镜头的表现力
一个节目的创作, 如何发挥好镜头的表现力也十分重要, 镜头表现力不强, 不仅会使画面缺少叙事的张力, 甚至会影响节目内容的表达, 所以在拍摄过程中, 编导也要配合摄像师, 去充分发挥镜头的表现力。首先是运动镜头的使用, 一般的节目中, 运动镜头不宜滥用, 而要用得恰到好处, 如在交代环境时可用左右的摇镜头, 也可用拉镜头, 在表现人物看书的表情时可用自下而上的摇镜头, 在强调某个事物时可用推镜头, 在记录一个人物的运动时可用跟随镜头等等。其次是摄像角度的把握, 要多拍一些非常规视角的镜头, 我们的每一次拍摄, 编导都要求摄像师尽量多拍一些非常规视角的镜头, 如低角度仰拍在做球拍的妇女, 高角度俯拍一群打球的人, 把摄像机放在地面拍舞者的脚等等, 这种拍摄, 往往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次是特殊效果镜头的拍摄, 可以用长焦拍摄以产生特殊的光影效果, 可以用逆光拍摄以简化背景, 可以用测光拍摄以产生强烈的影调, 也可以用长镜头来产生特殊的制作效果。如我们在拍一个志愿者岗亭的时候, 就拍了一段岗亭立在大街旁的八分钟长的固定镜头, 后期制作时把这个镜头放在了开头和结尾, 开头放了镜头的前半部分并作了快动作处理, 寓意着大街的忙碌, 结尾则把镜头后半部分截取了其中几段, 并作了叠加处理, 寓意着时光的流淌, 这样的镜头拍摄和处理, 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另外, 还要注重空镜头的拍摄, 无论写景还是叙事, 空镜头都有很好的表现力, 每一次节目拍摄, 都要注意多拍一些空镜头。
(三) 要善于发现细节
艺术的真实在于细节的真实, 细节对事物有着形象的概括力[1]。一个电视节目给人最深印象的往往就是那些细节, 一个好的细节, 效果远远超过一大堆平淡的镜头。电视节目的镜头细节往往就在创作者的身边, 就在拍摄的现场里, 但这些细节都需要编导和摄像师去认真观察才能发现。镜头细节主要有两种, 一种存在于拍摄对象的生活环境中, 它往往是一个很细小的东西, 如墙上的几个字、树上的伤痕、一支陈旧的毛笔等, 但却能生动地表达主题。另一种则存在于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中, 它可能经常会出现, 但你如果不留意就不会去拍, 如苍老的手、茫然的眼神、微笑的脸等等;它也可能是一瞬间的动作、突然的一句话、一段连续的声音、一个偶然发生的场景等, 这更需要创作者要有预见能力和抓拍的意识。我们创作的纪录片《日子一天天地过》中, 就有很多细节镜头, 如摆在一起的两只小狗状的热水袋、两位老人靠在一起的两头白发、老太凝视老伴的眼神、老伯在吃饭时给老太夹菜等等, 这些细节镜头的拍摄, 正是编导和摄像师全身心投入节目拍摄才收获到的。
(四) 要有整体的摄像构思能力
镜头不仅是一个节目元素, 它同时也能建立起一种叙事的风格。如有的节目以唯美的固定画面为主, 节目风格优美、富有诗意;有的节目以动感的镜头为主, 节目风格活泼、富有现代气息;有的节目采用大量的两极镜头, 以推动情感的深入发展;有的节目采用一种特殊的色调, 以营造一种特殊的意境。编导要善于从镜头上树立某个节目的风格, 除了前期策划, 在拍摄过程中也要根据现场情况完成自己的构思, 完成对总体镜头的风格把握。《我的爷爷奶奶》是一部以金黄色为主色调的纪录片, 我们在前期策划时就确定了节目的风格, 但在拍摄时, 要实现这种构思难度还是很大, 对此笔者和摄像师进行了长时间的跟拍, 抓取人物在秋色中的各种瞬间, 并在采访时以厚重的秋色为背景, 使全片沉浸在唯美的意境中, 有力地深化了节目主题。
摄像意识是节目拍摄的手段, 也是节目拍摄的灵魂, 这种意识, 只有实践中才能不断体会, 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
三、如何提高摄像意识
摄像意识的提高,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编导的不断努力。首先编导必须要提高对摄像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认真对待每一次拍摄, 其次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像意识。
(一) 要多学一点摄像知识
要对摄影构图、摄像用光、景别运用、静态拍摄、运动拍摄、景别和色调等有全面的了解。我们的编导往往对摄像知识“没有兴趣”, 有的编导甚至连什么是运动镜头、什么是景别都不知道。其实, 丰富的摄像知识不仅对提高摄像意识有帮助, 对节目策划、节目制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对摄像知识一无所知的人, 又怎能去统筹整个节目画面呢?
(二) 要多看一些相关的电视片
对节目的经常性观摩和学习, 对镜头运用的不断思考, 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画面感, 也能提高自己的镜头处理能力。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编导刘效礼当初进入电视台的时候, 就会每天看一些优秀的片子, 而且反复地看, 以训练自己的画面感, 提升自己的临场处理能力[2]。
(三) 要多思考
编导不仅要在做节目策划时对镜头有所思考, 在拍摄现场更要多思考镜头的拍摄。如人物采访应安排在什么地方、人物采访应该要怎样的角度、需要拍摄哪些场景、需要运用哪些拍摄手法等等。经常性地思考, 不仅能提高自己对镜头的感觉, 也能让思考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从而提高摄像意识。
(四) 要多观察
我们创作的节目中, 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都是通过编导和摄像师的观察才发现的。如渔夫挂在船篷上的笛子、俄罗斯小女孩戴的中国结等, 如果不仔细观察, 这些画面是很难拍到的。作为编导, 也要养成多在现场观察的习惯, 通过经常性地观察, 去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电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 不管编导的摄像意识多强, 也不管摄像师的编导意识多强, 最重要的还是编导和摄像师要有很好的合作。无论拍摄前还是拍摄中, 编导都要和摄像师进行很好的沟通, 拍摄后也要互相进行总结,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各自的编导和摄像意识, 提高各自的业务水平, 从而创作出更好的节目。
参考文献
[1]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8:106.
【电视意识】推荐阅读:
电视编导的审美意识09-22
电视主持人的角色意识08-27
谈增强问题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06-03
纪律意识规矩意识08-27
文本意识与文体意识09-20
大局意识等四个意识05-13
高清电视数字电视07-31
应用意识08-27
意识因素07-15
平面意识07-15